党的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4:27:02

党的理论

党的理论范文篇1

从一大到七大,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党在理论上不断思考和成长的过程。党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践,由此确定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效。阅读早期党代会文件和党的创始人、领导人的著述,我们不能不钦佩它们的探索精神。但因为毕竟是探索,遇到各种复杂问题时,往往有多种选择,是非对错一时不易判断,特别是由于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外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理论上的不成熟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正是党在逐步成长中的反映。

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七大,不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充分肯定了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概括,揭示了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将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一次重大飞跃。七大因此而成为实现这次飞跃的重要标志。

在“”特殊年代召开的几次党代会,根本的错误,就在于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种错误,其实也是当时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水平的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是吸取了这种错误的教训,解决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问题,我们才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理论范文篇2

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发展并指导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创新理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催生了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课题、一项全新事业,老祖宗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只能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实践探索。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和发展了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创新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具体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刻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必将为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发展开辟广阔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情况会不断出现,新问题会不断产生。任何一种理论要保持生机和活力,都必须及时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在探索回答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必将为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使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获得新的内涵,始终保持盎然生机。

党的理论范文篇3

1.指导理论模式的创新性。这个新概括,突破了用领袖名字命名党的指导理论的传统模式,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这个模式主要新在“两个统一”上。一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统一。以往我们讲党的指导理论,比较注重于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五大以前,强调高举马列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党的十五大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定名为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并列。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入党的指导思想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表述模式。十七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只是讲指导理论,而且还讲发展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强调了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统一性。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最新理论成果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再到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一个科学体系。这三大创新理论成果,贯穿着一个共同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党的十七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最新成果统一起来,既高度凝炼、易于表述,又极其鲜明地突出了主题。对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大而又深远意义。

2.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这个新概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名党的指导理论,突出了主题,表明这个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体现了与马列主义、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第一,这个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继思想之后在当代中国发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一脉相承的开放性理论。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是取消替代马列主义、思想,而是指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第二,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与时俱进的。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这个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理论创立于邓小平,现在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创新以解放思想为前提,适应不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新要求,回答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邓小平理论侧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侧重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三大理论成果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既先后承接,又不断发展创新,各有独特贡献,充分体现了这个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格。它的长期时效性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统一思想的针对性。这个新概括,不是对过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法的简单重述,而是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提升到党的伟大旗帜的高度加以强调,作为党的十七大主题加以全面论述,有很强的针对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遇到了新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动摇,提出要进行“反思”和“纠偏”。认为改革搞错了,主张要回到过去所谓的“真正社会主义道路”上去。还有些人认为,要解决问题,就得按照西方资本主义那套模式去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指向,其共同点就是根本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十七大报告正是针对这些错误观点和种种疑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近30年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升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高度加以肯定,明确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和发展什么理论、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这些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旗帜是灵魂,是方向,是道路。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强调既不能回到过去那种贫穷社会主义老路上去,也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套模式,而是强调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才有前途,才能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幸福,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4.改革开放的坚定性。这个新概括,把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特色,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就是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把改革开放提升到道路、主义、旗帜的高度加以论证和强调,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任何企图停顿或倒退回去,寻找什么别的道路和主义,都没有出路,没有前途。

党的理论范文篇4

关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经作出了明确结论。他说:“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个结论的分量不言而喻,它实际上表达的是党的意志、党的理论信念。因此,在21世纪的新征程上,我们的理论创新,指的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鲜经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并用以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事业。

既然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坚持、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总结过去,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哪些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基本问题?它何以能够成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载体?

着眼现实,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哪些新问题?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业已得到了怎样的丰富和发展?

展望未来,在竞争更加激烈的21世纪,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共识,党的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就可能会发生偏差。

坚持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与前提

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和前提,这是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的。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和国家所面对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基本问题没有变,党的指导思想就不能变。

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邓小平理论是怎样解决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这还得从党的理论创新说起。

作为最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在老祖宗那里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社会设计出来的,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的社会化。然而,上个世纪初叶,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却是一个社会主义经典作家未曾预见到的畸形社会,即生产力极度低下,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民主、文明的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派林立中的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靠什么去把社会主义从理想引入实践?除了创新别无它途。思想,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就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的实践意义,就是使原本以为只有在欧洲资本主义基础上才能产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破天荒地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生了根,结了果。

说得好,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更长。之所以说更长,是因为夺取政权,并不是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全体人民都能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让社会主义制度真正体现出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新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基本问题。想一想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生产力状况、国民素质状况以及我们长期所处的外部环境,不难看出,要在中国真正解决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意义更为深远,任务更为艰巨,需要更长时间的艰难曲折的创新过程。所以,早在60年代初,就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要求全党下大气力钻研中国的实际问题,创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审视历史,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即便像这样雄才大略,一生追求创新的革命领袖最终未能完成创立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反而在他的晚年深深地陷入了错误思路的泥潭。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中国社会主义的初始条件,想想这个理论命题的创新难度以及攻克这个命题必须花费的时间长度,就不难对建国以后我们党的艰辛探索,包括我们的失误、我们所付出的沉痛代价,以至于对同志的评价等,形成一种客观公允的认识。应该说,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正是我们党自己提出的这个创新课题所决定的。解决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没有几代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是不行的,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是不行的,没有失误甚至昂贵的学费也是不行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在继承和发展长期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在吸取历史教训,把握新契机,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锲而不舍地开拓中担负起理论创新的使命的。

这依然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经过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面临着一场生死抉择的严峻考验。“”的严重错误把我们的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使我们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本已经开始缩短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西方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我们却还在被温饱问题所困扰。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视察时对在场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的人民太好了。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还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们注意。邓小平的话一语道破了当时我们党和国家的真实处境:贫穷与落后,是阻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问题。再不迅速发展生产力,我们就可能会亡党亡国;再不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就将失去吸引力。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原本认为早已解决了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此为主题,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并引发出一场波澜壮阔的新的革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结论,现实中没有可效仿的成功模式,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新。然而,我们的创新应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为基础,中国的发展将以什么样的制度做根基?其实质是怎样看待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怎样看待我们几十年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从一开始就不容回避而且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的大问题。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老祖宗不能丢。丢掉了马列主义、思想,就丢掉了根本,丧失了方向;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放弃,否定基本制度,另起炉灶,就失去了立国之本,就是自我毁灭。苏联和东欧后来发生的事情足以说明这个道理。因此,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扬与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自始至终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思想活的灵魂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理论创新,并以此作为新的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要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特别是突破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实践中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牢牢地把握住这个精髓,党的理论思维才会不断地走向成熟,中国的基本问题才能得到科学解释、正确处理。

历史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从1978年到1992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两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为标志,邓小平带领我们党经过14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初步完成了60年代初提出的创造新理论的伟大任务,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若干个“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这就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技进步、教育优先为基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并以此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等。这若干个“第一次”的理论意义在于,它破天荒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短短的20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近两位数的神奇速度持续增长,一举告别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12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创造出历史上许多国家几个世纪方能积累起来的丰盈财富,这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对比那些几乎与我们同期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有的解体了,有的易帜了,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却充满生机和活力,愈益显露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美好前景。饮水思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无不对能够拥有邓小平理论而深感庆幸与自豪。

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把我们从贫穷带入了小康,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一定能够彻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把中国带入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本前提,这是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

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今天我们党所强调的理论创新,中心内容就是要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确定这样的主题,既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需要,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和任何先进的理论体系一样,邓小平理论也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只有创新,才能保持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不断地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才能够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这里,首先需要对邓小平理论的时间概念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不能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与它的创立者的实践活动简单地等同起来。即是说,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邓小平理论,它的发展并不是随着它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的逝世而告终结的,它的发展和完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归根到底,是由这个理论所要解决的命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在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决定的。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这个过程就不会完结。因此,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样是需要它的创立者及其以后的几代人努力开拓创新的。

在理论创新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党中央的一贯主张。党的十三大在首次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之后就明确指出,我们对这个理论“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补充、修正和提高。”党的十四大在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指导方针之后也特别强调,这个理论“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的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到了十五大,同志更是把这个问题又上升到更新的高度,郑重宣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为什么从十三大起,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在论述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都要强调必须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呢?其实质和意义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论创新。因此,有理由认为,同志所说的理论创新,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提法是一致的,它的初衷和目的就是号召全党切实地履行好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确立理论创新的主题是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要求,是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即它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十四大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国内外形势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上,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美国称雄的不和谐现象,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到处插手国际事务,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把矛头集中指向中国。可以说,多极化的格局目前尚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一种共同遏制美国称霸的联合力量,这是世界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的变化更是有目共睹,其中最深刻的主要有两个:第一,随着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市场化真正深入到了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与8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性改革,与过去计划体制一统天下和两种体制并行的双轨制的情况有了质的变化。第二,人民的社会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丰衣足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追求的美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发生的最伟大变革。这种变革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生活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丰衣足食以后追求什么?怎样生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问题。改革的深化,必然带来新的社会矛盾、新的摩擦、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去说明、去解决,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不能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失去指导意义。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是围绕着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个主题进行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方面所作的理论创新工作成效显著,这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十四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方面。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在实践中初步构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设想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论断,使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四大以后,同志提出了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搞活国有企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的创新程度,可以和邓小平理论中的两个重要观点相提并论:一是可以和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相提并论。四项基本原则就其每一个具体原则而言,正如邓小平所说,并不是新的,都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但把它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并确立为我们的立国之本,这就是创新。“三个代表”也一样,每一个代表都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同志根据时展的新要求、新特征,将“三个代表”科学、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深刻的新概念,并确定为我们的立党之本,这就是新概括,新成果。一个立国之本,一个立党之本,是党和国家立足与发展的根基。二是可以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相提并论。如果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是党在社会主义认识上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的话,那么,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则从根本上阐明了党的属性和本质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个社会主义问题,一个党的领导和建设问题,在理论上我们对这两大基本问题认识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发展趋势和历史进程等进行了全面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建设的特征,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到基本纲领,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又一个重大成果。

——在生产力理论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党中央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提出了“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技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等新观点。党中央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这些都反映了党在生产力理论方面认识上的深化。

——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方面。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90年代末,针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中央制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十五大以后,党中央又制定实施了开发西部战略。这是尽快缩短东西部贫富差距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设想的回应和创造性的发挥。

90年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始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旋律。

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21世纪党的建设,是理论创新的主要目的

为什么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确立以后,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同志要郑重地向全党提出理论创新的任务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号召全党同志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深入的思考,致力于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以指导21世纪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二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使人民过上了小康社会新生活。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还将完成两件大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二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1世纪,中国共产党任重道远,使命非凡。她背负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心驰神往的美好理想,担当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命运与前途的重大责任。对此,中国共产党有足够的估计、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信念。

毫无疑义,在21世纪的征途上,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自觉地运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法宝。

为什么我们会有而且必须要有这个信念?最根本的,是因为21世纪我们要做的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困难和风险,究其实质,还是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是邓小平理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有了信念之后还要提理论创新?因为21世纪我们所要解决的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问题,是比以前更尖锐、更复杂、更突出、更难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有许多是我们现在尚没有遇到甚至难以预料的。惟有创新,惟有发展,我们才能够应变自如,才能攻克最后的难关。

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风云变幻、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高新科学技术手段,将继续保持在世界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总体上看,一段时间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将处于低潮。在以高新技术和综合实力为主的国际竞争中,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我们还势单力薄,处于下风。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遏制,将愈益把矛头集中指向中国,采用分化、西化、思想渗透、粗暴干涉甚至更激烈的手段,千方百计地频频向我们施压,企图限制我们的发展,逼迫我们就范。可以说,在21世纪的发展中,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始终面对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国内来自经济生活中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更是可想而知。经济上,按照既定目标,我们要用50年的时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大,人口还要有所增长,翻番的难度势必更大。社会政治生活上,21世纪前半期,中国将进入由小康社会向中等水平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期,这是中国人民未曾遇到过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对于受几千年封建小生产思想观念影响的中国人来说,小康之后如何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科学生活方式,等等,都是新的课题。由小康到现代化转型所造成的新的社会矛盾,将集中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多样化、复杂化甚至尖锐化。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新矛盾,合理地协调好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道德,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是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治国能力的新考验。

所有这些,都对党的进一步理论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客观存在着从解决温饱到进入小康和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的话,那么,在这个实践中产生的邓小平理论必然也要经过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在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度里站稳脚跟。这个任务随着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深入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导中国夺取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这正是我们党现在所要担负的理论创新的任务。在基本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为主题的理论创新就一天也不能停止。

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是邓小平生前殚精竭虑的事情。自80年代中期起,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对时间问题作出过各种估计。比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他说: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按他的估计,我们还要在21世纪用5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基本解决好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才能真正站住脚。所以,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更是直截了当地明确指出:基本路线要管100年,要坚持100年不动摇。

需要强调的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时间概念的论述,内涵极为深刻。它不仅涉及到我们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完成,更重要的,在于告诫全党,在这100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必须横下一条心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担负起21世纪的神圣责任。

党的理论范文篇5

理论创新,是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坚持理论创新与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是需要统一认识的一个大问题。

关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经作出了明确结论。他说:“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个结论的分量不言而喻,它实际上表达的是党的意志、党的理论信念。因此,在21世纪的新征程上,我们的理论创新,指的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鲜经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并用以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事业。

既然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坚持、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总结过去,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哪些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基本问题?它何以能够成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载体?

着眼现实,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哪些新问题?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业已得到了怎样的丰富和发展?

展望未来,在竞争更加激烈的21世纪,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共识,党的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就可能会发生偏差。

坚持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与前提

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和前提,这是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的。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和国家所面对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基本问题没有变,党的指导思想就不能变。

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邓小平理论是怎样解决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这还得从党的理论创新说起。

作为最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在老祖宗那里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社会设计出来的,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的社会化。然而,上个世纪初叶,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却是一个社会主义经典作家未曾预见到的畸形社会,即生产力极度低下,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民主、文明的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派林立中的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靠什么去把社会主义从理想引入实践?除了创新别无它途。思想,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就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的实践意义,就是使原本以为只有在欧洲资本主义基础上才能产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破天荒地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生了根,结了果。

说得好,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更长。之所以说更长,是因为夺取政权,并不是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全体人民都能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让社会主义制度真正体现出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新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基本问题。想一想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生产力状况、国民素质状况以及我们长期所处的外部环境,不难看出,要在中国真正解决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意义更为深远,任务更为艰巨,需要更长时间的艰难曲折的创新过程。所以,早在60年代初,就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要求全党下大气力钻研中国的实际问题,创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审视历史,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即便像这样雄才大略,一生追求创新的革命领袖最终未能完成创立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反而在他的晚年深深地陷入了错误思路的泥潭。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中国社会主义的初始条件,想想这个理论命题的创新难度以及攻克这个命题必须花费的时间长度,就不难对建国以后我们党的艰辛探索,包括我们的失误、我们所付出的沉痛代价,以至于对同志的评价等,形成一种客观公允的认识。应该说,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正是我们党自己提出的这个创新课题所决定的。解决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没有几代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是不行的,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是不行的,没有失误甚至昂贵的学费也是不行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在继承和发展长期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在吸取历史教训,把握新契机,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锲而不舍地开拓中担负起理论创新的使命的。

这依然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经过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面临着一场生死抉择的严峻考验。“”的严重错误把我们的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使我们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本已经开始缩短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西方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我们却还在被温饱问题所困扰。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视察时对在场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的人民太好了。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还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们注意。邓小平的话一语道破了当时我们党和国家的真实处境:贫穷与落后,是阻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问题。再不迅速发展生产力,我们就可能会亡党亡国;再不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就将失去吸引力。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原本认为早已解决了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此为主题,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并引发出一场波澜壮阔的新的革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结论,现实中没有可效仿的成功模式,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新。然而,我们的创新应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为基础,中国的发展将以什么样的制度做根基?其实质是怎样看待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怎样看待我们几十年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从一开始就不容回避而且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的大问题。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老祖宗不能丢。丢掉了马列主义、思想,就丢掉了根本,丧失了方向;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放弃,否定基本制度,另起炉灶,就失去了立国之本,就是自我毁灭。苏联和东欧后来发生的事情足以说明这个道理。因此,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扬与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自始至终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思想活的灵魂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理论创新,并以此作为新的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要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特别是突破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实践中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牢牢地把握住这个精髓,党的理论思维才会不断地走向成熟,中国的基本问题才能得到科学解释、正确处理。

历史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从1978年到1992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两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为标志,邓小平带领我们党经过14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初步完成了60年代初提出的创造新理论的伟大任务,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若干个“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这就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技进步、教育优先为基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并以此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等。这若干个“第一次”的理论意义在于,它破天荒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短短的20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近两位数的神奇速度持续增长,一举告别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12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创造出历史上许多国家几个世纪方能积累起来的丰盈财富,这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对比那些几乎与我们同期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有的解体了,有的易帜了,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却充满生机和活力,愈益显露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美好前景。饮水思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无不对能够拥有邓小平理论而深感庆幸与自豪。

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把我们从贫穷带入了小康,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一定能够彻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把中国带入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本前提,这是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

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今天我们党所强调的理论创新,中心内容就是要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确定这样的主题,既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需要,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和任何先进的理论体系一样,邓小平理论也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只有创新,才能保持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不断地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才能够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这里,首先需要对邓小平理论的时间概念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不能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与它的创立者的实践活动简单地等同起来。即是说,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邓小平理论,它的发展并不是随着它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的逝世而告终结的,它的发展和完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归根到底,是由这个理论所要解决的命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在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决定的。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这个过程就不会完结。因此,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样是需要它的创立者及其以后的几代人努力开拓创新的。

在理论创新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党中央的一贯主张。党的十三大在首次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之后就明确指出,我们对这个理论“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补充、修正和提高。”党的十四大在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指导方针之后也特别强调,这个理论“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的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到了十五大,同志更是把这个问题又上升到更新的高度,郑重宣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为什么从十三大起,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在论述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都要强调必须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呢?其实质和意义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论创新。因此,有理由认为,同志所说的理论创新,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提法是一致的,它的初衷和目的就是号召全党切实地履行好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确立理论创新的主题是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要求,是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即它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十四大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国内外形势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上,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美国称雄的不和谐现象,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到处插手国际事务,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把矛头集中指向中国。可以说,多极化的格局目前尚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一种共同遏制美国称霸的联合力量,这是世界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的变化更是有目共睹,其中最深刻的主要有两个:第一,随着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市场化真正深入到了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与8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性改革,与过去计划体制一统天下和两种体制并行的双轨制的情况有了质的变化。第二,人民的社会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丰衣足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追求的美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发生的最伟大变革。这种变革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生活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丰衣足食以后追求什么?怎样生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问题。改革的深化,必然带来新的社会矛盾、新的摩擦、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去说明、去解决,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不能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失去指导意义。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是围绕着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个主题进行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方面所作的理论创新工作成效显著,这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十四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方面。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在实践中初步构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设想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论断,使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四大以后,同志提出了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搞活国有企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的创新程度,可以和邓小平理论中的两个重要观点相提并论:一是可以和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相提并论。四项基本原则就其每一个具体原则而言,正如邓小平所说,并不是新的,都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但把它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并确立为我们的立国之本,这就是创新。“三个代表”也一样,每一个代表都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同志根据时展的新要求、新特征,将“三个代表”科学、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深刻的新概念,并确定为我们的立党之本,这就是新概括,新成果。一个立国之本,一个立党之本,是党和国家立足与发展的根基。二是可以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相提并论。如果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是党在社会主义认识上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的话,那么,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则从根本上阐明了党的属性和本质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个社会主义问题,一个党的领导和建设问题,在理论上我们对这两大基本问题认识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发展趋势和历史进程等进行了全面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建设的特征,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到基本纲领,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又一个重大成果。

——在生产力理论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党中央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提出了“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技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等新观点。党中央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这些都反映了党在生产力理论方面认识上的深化。

——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方面。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90年代末,针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中央制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十五大以后,党中央又制定实施了开发西部战略。这是尽快缩短东西部贫富差距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设想的回应和创造性的发挥。

90年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始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旋律。

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21世纪党的建设,是理论创新的主要目的

为什么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确立以后,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同志要郑重地向全党提出理论创新的任务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号召全党同志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深入的思考,致力于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以指导21世纪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0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二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使人民过上了小康社会新生活。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还将完成两件大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二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1世纪,中国共产党任重道远,使命非凡。她背负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心驰神往的美好理想,担当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命运与前途的重大责任。对此,中国共产党有足够的估计、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信念。

毫无疑义,在21世纪的征途上,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自觉地运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法宝。

为什么我们会有而且必须要有这个信念?最根本的,是因为21世纪我们要做的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困难和风险,究其实质,还是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是邓小平理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有了信念之后还要提理论创新?因为21世纪我们所要解决的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问题,是比以前更尖锐、更复杂、更突出、更难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有许多是我们现在尚没有遇到甚至难以预料的。惟有创新,惟有发展,我们才能够应变自如,才能攻克最后的难关。

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风云变幻、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高新科学技术手段,将继续保持在世界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总体上看,一段时间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将处于低潮。在以高新技术和综合实力为主的国际竞争中,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我们还势单力薄,处于下风。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遏制,将愈益把矛头集中指向中国,采用分化、西化、思想渗透、粗暴干涉甚至更激烈的手段,千方百计地频频向我们施压,企图限制我们的发展,逼迫我们就范。可以说,在21世纪的发展中,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始终面对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国内来自经济生活中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更是可想而知。经济上,按照既定目标,我们要用50年的时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大,人口还要有所增长,翻番的难度势必更大。社会政治生活上,21世纪前半期,中国将进入由小康社会向中等水平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期,这是中国人民未曾遇到过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对于受几千年封建小生产思想观念影响的中国人来说,小康之后如何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科学生活方式,等等,都是新的课题。由小康到现代化转型所造成的新的社会矛盾,将集中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多样化、复杂化甚至尖锐化。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新矛盾,合理地协调好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道德,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是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治国能力的新考验。

所有这些,都对党的进一步理论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客观存在着从解决温饱到进入小康和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的话,那么,在这个实践中产生的邓小平理论必然也要经过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在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度里站稳脚跟。这个任务随着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深入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导中国夺取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这正是我们党现在所要担负的理论创新的任务。在基本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为主题的理论创新就一天也不能停止。

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是邓小平生前殚精竭虑的事情。自80年代中期起,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对时间问题作出过各种估计。比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他说: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按他的估计,我们还要在21世纪用5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基本解决好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才能真正站住脚。所以,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更是直截了当地明确指出:基本路线要管100年,要坚持100年不动摇。

需要强调的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时间概念的论述,内涵极为深刻。它不仅涉及到我们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完成,更重要的,在于告诫全党,在这100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必须横下一条心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担负起21世纪的神圣责任。

党的理论范文篇6

【论文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握时展大势,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紧跟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新境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创新,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党对做好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发展和创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经验。深入研究和总结30年来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时展大势,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来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1)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缺少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因此,“在每一个重大转折的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现在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样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变革的历史责任,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无不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途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建设。注重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性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大批同志,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这一理论去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既给我们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同志指出,“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基础工程。

二、紧跟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的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序幕,这是继运动之后,又一次全党大规模的群众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运动。李长春在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场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同志发出重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号召,党的十二大、十三大都对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的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学习都提出了要求。在建党70周年之际,《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中央向全国发出《关于学习<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的通知》,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应当把《选集》作为常备的政治课本,经常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同时,随着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党中央及时开展和推动了对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精神的学习,开展和推动了对《邓小平文选》(1975—1982)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著作的学习,着力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为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保证干部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1982年1O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干部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制定了干部教育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1984年6月,作出《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根据各条战线干部的工作性质和文化程度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学习要求,并就干部的理论学习的时间、方式、考试、学历等问题作了规定。同时,恢复和办好各级党校,为加强干部在职理论学习提供组织保证和政策依据。1983年冬季至1987年上半年,历时三年半的全国整党,注重从思想上整党,是一次对全体党员普遍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

二是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兴起和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3年11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f1994年增订再版第一、二卷,并要求把第一、二、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同日,中央作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并举行学习报告会。随后,中央连续举办四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先后三次召开全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

1995年5月,中央组织编写和印发《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此后,中央有关部门又分门别类编写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教育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等专题性的学习纲要。

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行了深刻论述,并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会后,中央专门安排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分批到中央党校学习邓小平理论。1998年6月,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进一步动员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中组部、联合召开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兴起学习新高潮。1998年11月,中央在全国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结合新的实际对领导干部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教育。

三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2002年11月,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明确指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003年6月,中央组织编写和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发出《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对兴起新高潮作出具体部署。等单位联合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组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赴全国各地进行宣讲,连续举办l0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对全国150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2004年8月,《文选》第一、二、三卷出版发行,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文选>的决定》,并举行学习《文选》报告会。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党展开,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四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先后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专题研讨班,举办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建设等理论研讨会,组织宣讲团赴各地宣讲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编写面向大众的系列理论通俗读物,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等,不断把全党的理论学习引向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目前,党中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

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大力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创新

30年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一贯重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党整个思想理论的基础。邓小平形象而深刻地指出“老祖宗不能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开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活动,在深入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放在基础地位,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土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指导工作。

第二,坚持重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基本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基本原则,重点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保证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与时俱进,与时展同步伐。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既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要重点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第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是理论武装工作能不能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为学风问题是党风问题,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学风问题是政治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得失;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也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使科学理论真正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第四,坚持把重点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对全体党员的普遍教育,理论建设就没有根基;没有对领导干部的重点教育,理论建设就没有支柱。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的学习,形成了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广大党员干部踊跃参加学习的良好态势。同时,我们党还始终把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作风建设理论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怎样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复思索的重大课题。认真研读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系列思想,我们认为,它有以下四大理论特色。

一、从关系党和国家兴衰的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同志在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同时,把党的作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认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得怎么样,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他还强调:“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

党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无论是党风的哪一种表现,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论述党的思想作风的重要性时,指出;“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的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论述党的工作作风时,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因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在论述学风的重要性时,指出:“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表明,什么时候党的学风好,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兴旺,什么时候党的学风不好,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走弯路。在谈到选人用人上的作风时,强调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导致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嘶以,他谆谆告诫我们,要认真汲取历史上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教训,形成选人用人的良好作风,从而选拔培养优秀人才。他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与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而关键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选人用人上的好作风。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时,指出:“反腐败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由此可见,党风中的每一种具体表现都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二、以加强理论建设来指导党的作风建设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建设,它对于党的其它各方面建设有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只有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党的其它各方面建设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只有理论建设加强了,党的其它各方面建设才能得到加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十分关注作风建设的同时,也非常强调理论建设,以确保党的作风建设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当前主要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使党的作风建设服从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中心服务,我国的生产力才能不断得到解放与发展,因为,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我们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才能在发展与解放生产力过程中形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使我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有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我党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也才能不断得到继承与发扬。总之,只有加强理论建设,始终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才能形成优良作风。同时还应该看到,作风建设对理论建设也有促进作用,只有有了好的学风和思想作风,才能进行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建设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成果。

三、以推进制度建设来保障党的作风建设

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同志在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中,继承与发展了邓小平的以推进制度建设来保障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并始终坚持在党建实践中贯彻落实。指出:“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在2002年的“5·31”讲话中他又强调:“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保障作风建设,是由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一个好的作法要形成一种风气,使整个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就必须将之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对人们形成一种外在的制约力量,从而变成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这就是说,制度化是作风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把作风上升为一种制度,才能使之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才能不断地被人们所坚持和弘扬,才能转化为一种稳定的风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保障作风建设,也是我党建党历史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保障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创新一系列新的具体制度,以确保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针对党风的现状,为促使党风的根本好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制度。2000年1月,他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矛盾,解决问题,使党的肌体始终保持健康。”为此,在学风上,提出了“学习制度化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的重要思想,强调要学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从而搞好理论武装,提高领导本领和执政水平;在工作作风上,强调要建立和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实行党政领导机关群众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制度,关心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在领导作风上,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负责,确保决策正确与贯彻落实;在生活作风上,要实行党内民主监督和党外各种监督相结合的制度等。由于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党的领导制度、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所以,我党的作风建设也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公务员之家:

四、以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来落实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理论范文篇8

论文摘要: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探索了政党执政规律,总结了历史经验,形成了执政理论,并用于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最早指出了革命与执政不同历史方位下党的领导方式与历史任务的区剐与联系,对党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关于执政使命、关于执政体制、关于执政方式、关于执政环境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明确了党执政的许多基本原则。从1949-1956年,在的执政理论指导下,党的执政实践有许多建树。

2004年8月24日,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党执政新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近几年来对执政理论建设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不少成果。但理论界对等人的执政理论尚未进行必要的挖掘。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执政理论这一概念是近几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并未形成有价值的执政理论。我认为这一认识有失偏颇。因为,一个政党只要从事执政实践,都会着意探索执政规律,总结执政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于指导执政实践。所以,尽管当时并没明确提出来执政理论这一概念,但执政理论依然会随着执政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问题并对这一问题始终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的执政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回顾和领悟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他对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启示作用。

一、最早指出了革命与执政不同历史方位下党的领导方式与历史任务的区别与联系

20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标志,我们党开始局部执政,历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和解放区民主政权,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根据党长期局部执政的实践要求,对党的执政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就如何执政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思想,其中包括政权建设要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党和政权机关、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认为:“以后党要执行领导政府的任务;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国民党直接向政府下命令的错误办法,是要避免的。他还在这一时期发表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文章,提出要注意加强经济工作,以及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一切任务的中的思想。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党的局部执政范围逐步扩大,执政实践的较前深人,也得以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探索执政经验和规律。这一时期对党的执政理论的建树集中表现为:(1)在社会建设理论上,创立了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内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后来新中国基本制度的建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主要任务上,提出在以夺取国家政权、解放生产力为主的民主革命时期,必须也有可能在根据地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不能忘记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在政权建设上,提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原则,强调共产党员同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人士要真诚合作。(4)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制定了具有各抗日根据地“宪法”性质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切实保障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迁徙等自由权。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能力得到锻炼,局部执政实践获得较大成功,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也为党在全国的执政积累了经验。

1949年3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处于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也即将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适应这种将要到来的转变的需要,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提出了党在革命胜利后的两个任务:一是进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他要求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全党同志必须从只会进行军事斗争转变到“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强调要看到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向城市,要学会做经济工作,要学会管理城市、管理商业、管理经济,要建设好新中国。舍此,别无它途,“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地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二是从思想认识上明确党获得执政地位后所面临的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党内,也来自党外。从而向全党敲响了拒腐防变、经受考险的警钟。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一方面向全党同志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另一方面告诫全党“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实际上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执政不容易,要长期执好政更不容易的清醒意识。唯其如此,才言之谆谆:“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拿枪的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进北京前,还把党执掌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并警醒全党同志“考得不好还要退回去”。

历史演进完全证明了的高瞻远瞩,糖弹之外的金弹银弹乃至肉弹都屡见不鲜。最为可贵的是还指明了预防的途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阐述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既是对党以往局部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党即将在全国执政前景的展望和要求,这个对自身地位即将转变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开始的对党如何执政的积极探索,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序幕,也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序幕。他无疑为党从革命走向执政做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二、对党全面执政条件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明确了党执政的许多基本原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战火中走来的共产党人意气风发,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不辱使命,不负期望,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就此作出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1.关于执政使命。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使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屈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惜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人更是矢志不渝、奋斗不息。在党夺取全国政权之初,就顺应历史趋势和人民愿望,告诉全党同志:“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而且宣告:“胜利以后要建立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公务员之家

在推进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进程中,始终牢牢把握党的执政目标是“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的认识更加明确了:“我们一定会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即使从1957年下半年起,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发生偏差,党的指导思想也因此偏离正确轨道,党的执政方式出现诸多问题,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错误发动“”,使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我们党和孜孜屹屹始终没有放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它集中地表现在1975年初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代表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2.关于执政体制。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国情十分复杂的大国里执政的。面临的问题之多,问题之复杂,问题之棘手是难以想象的。比如,党对国家政权如何领导?党对社会如何领导?还能不能像执政前那样领导?这是过好“执政关”必须解决的问题。深刻地认识到同其他执政党一样,中国共产党执政必然要通过一套制度和机制设置来实现自身的执政目标和使命,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各项工作都处于党的领导之下。对执政体制的认识最深刻地体现在他关于国体和政体的论述中:

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是共产党执政本质的高度凝聚。共产党领导各革命阶级执掌的政权,从国体上来说,就是人民政权的体现。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亲自主持制定的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政体是国家政权本质的实现形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民主集中制。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关于国体和政体的这些设想及其通过根本大法—宪法所做出的规定,将我们党的执政体制置于宪政的基石之上,保证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认同。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具体的制度和机制的设计方面以及克服我们的体制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暴露出的弊端方面,有着诸多的不足和偏颇,但他着眼于党的执政体制的建立和从内容与形式方面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所执掌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执政体制必须休现党执政本质的政治智慧却是极为可贵的。

3.关于执政方式。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以后党要执行领导政府的任务;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国民党直接向政府下命令的错误办法,是要避免的。”既总结了我们党在执政方式方面的经验教训,又汲取了国民党在全国执政后搞以党治国的教训,提醒我们的党要注意这个问题。

既然党不能直接行使政权,那么党以什么样的方式执政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党的主张要通过“政权机关里的党团组织”转化为政府行为。政权机关里的党团组织的成员是政权机关的组成人员,又是必须执行党的决议的党组织的成员,这种双重身份使他们有条件担负起把党的主张转化为政府行为的任务。党应当依靠自身实力来指导国家政权,领导人民群众。即使是执政党也不能直接行使政权,而是通过一个中间环节,即通过把党和政权机关这两个组织系统联系起来的党员及党团的活动,把党的主张转化为政权机关的意志,由政权机关把党的主张具体化并落到实处。这是党实现自己主张的一个主要方式。另外,就是通过直接对非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党组织与党员自身的带动、示范、影响作用,使政权机关和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党的主张,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这就是说,党员和党团的质量、能力、水平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党能不能有效执政并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在中共党员人数较少的情况下,如在“三三制”的政权结构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怎样保证党在政权中居领导地位呢?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提出实现党的领导的四个步骤:首先,是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为了实现这种口号而提出关于每一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变中的动员口号。第二,是按照这种具体目标在全国行动起来时,无产阶级特别是它的先锋队—共产党,应该提起自己的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第三,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目标的原则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的关系,发展和巩固这个同盟。第四,共产党队伍的发展,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就是由执行上述这些条件去实现的。

4.关于执政环境。

执政活动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早在时期,就提出要“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还尖锐地批评了对周围环境不作调查研究、脱离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教条主义。他指出,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所处的周围环境,就是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认为,优化执政环境,巩固执政地位,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这个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新中国完成“一化三改”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后,围绕着社会矛盾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运用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们不是对抗性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解决,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党的八大上,我们党庄严宣告,我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结束了,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还对如何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他强调,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对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说服的方法、民主的方法。从而完整地确立起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范畴、学说。虽然其后的反右扩大化中断了这一科学认识,但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今天还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三、执政理论的历史实践及建树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状况。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党的自身建设出发,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执政理论,是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源泉和根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从领导革命战争到领导经济文化建设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转变,强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以此加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在党的执政体制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政体。同时,他还强调要学会做经济工作,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要注意选拔接班人,号召全党向科学进军,以拓展执政的资源。面对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大量矛盾,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优化党的执政环境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执政规律的认识。

从总体上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执政绩效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并举,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发展生产等措施,稳定、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把国民经济引上了健康发展道路。随后又实施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这些法律为基础,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体系。1954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奠定了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三是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批判资本主义意识的思想政治斗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确立马列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与新的社会经济、政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激发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确立新的社会信念、信仰和价值观。四是通过开展“三反”、整风、整党等运动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克服党内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和居功自傲情绪,以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党的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战斗力,改善党群关系。

这一时期党的执政实践紧紧围绕着新中国建设的主要任务展开,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初步彰显了党的执政能力,积累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既对党执政以来的经验做了总结,也对即将全面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初步规划。会议关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判断,关于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以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关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关于扩大民主、健全法制的方针,以及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方针,无不体现了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视和对执政规律的初步探索。党的八大后全面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也努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党的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执政理论基本内容建设思路

同志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这一命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党的执政理论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构架,并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人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可见,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已经成为党的执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加强以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为重点的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一、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党的执政实践需要党的执政理论进行指导,而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滞后于党的执政实践的发展,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党的执政实践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这是保证我们党科学地进行党的执政实践的需要。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完成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的需要。我们党经过不断地努力,已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新中国。进人2l世纪,我们党肩负着进一步将新中国带人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执政使命。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问题会更加复杂、困难会更加突显、任务会更加繁重,这就对党的执政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后用这方面的理论加以指导,用发展了的党的执政理论来指导党的新的执政实践,以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科学地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的需要。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遵循执政党必须遵循的执政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所特有的特殊的执政规律。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这些规律,从理论上科学地把握我们党的执政规律,这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有很多必须把握的新的规律,这些规律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来了解、认识,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来科学地把握、运用。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进一步总结党的执政经验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而党的执政理论并不仅仅包括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因此,为了进一步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的其他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对我们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经验全面地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将概括和总结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经验作为其中的重点,使这些经验上升为党的执政理论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

第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解决党在执政中存在问题的需要。我们党在执政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党的执政理论还存在着不足,还必须解决各种新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党的执政成效,都需要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党的执政理论加以指导,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

二、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决定》从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构建,构画出党的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党的执政理念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理念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本质内容。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可以理解为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的价值取向。有了正确的执政理念,才能根据这些执政理念进行执政,因此,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念方面的理论建设。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思想,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概括地说,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为核心,构建党的执政理念体系。

二是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基础内容。党的执政制度包括基本执政制度和执政体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从理论上回答我们党执政的基本制度的内容、实现形式、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回答我们党同人大的关系,同司法、参政党、社团等的关系,以及回答党政分开等方面的问题等。党的执政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也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因此,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以此作为根本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加以进行:必须有助于指导党的执政制度方面的建设,有助于党的执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主要是从思想、道德、作风等方面,对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回答和解答,以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加强党的执政道德建设,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道德建设都做过一系列的论述,而且加强党的执政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道德素质、领导素质,有助于我们党经受执政考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归根结底有助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使命。因此,加强党的执政道德方面的理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是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根本内容。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理论上解答这两大课题、回答怎样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进行。《决定》对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理论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回答和解答:论证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概念,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出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

伟大工程,等等。这就从最基本的方面,构建了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框架,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扩展、发展和完善。

五是完善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构建。完善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这一理论体系,既应该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对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骨干、执政基础、执政环境、执政本领、执政素质等的研究,应该是一个既有理论系统性、现实针对性,又有实践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完善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决定》所搭起的基本框架为基础,以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一个系统的能够较好地回答和解决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思想理论观点的体系,形成一个能够很好地回答为什么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怎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体系。

三、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若干思路

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必须从我们党的执政实际和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对涉及党的执政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便能够指导我们党的执政实践不断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必须明确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任务。在改革开放之前,、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就对党的执政问题做出过一系列的论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党的执政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党的执政实践迫切需要明确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任务。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是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最基本途径,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确定一批重点课题,组织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党的执政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等课题的立项、研究中,必须将党的执政理论作为一项重要选题来确立,这是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完成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

——必须明确确定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主题。在半个世纪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许多执政理论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就必须要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研究主题,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就是要围绕回答这个主题加以展开。笔者认为,这个主题可以定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这个主题可以具体化为“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实际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这个问题:“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可以看成是对“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回答。

——必须努力形成党的执政理论研究的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通过研究队伍的工作来进行和实现的,因此,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必须建立和形成一支素质较高、事业心强、对党负责、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的理论研究队伍。必须通过课题立项等方式方法,组织、吸引一大批研究党建理论的理论家、理论工作者,专注于党的执政理论方面的研究。由于党的执政能力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党的执政理论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因此,还必须组织、吸引其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和研究上来,这样才能使所形成的党的执政理论,更加全面、系统、科学。

党的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党的建设;理论思维;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对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同志强调指出: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重视和加强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成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所说的理论思维.既指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也包括运用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就概括地指明了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说.理论是方向.是旗帜,是纲领,是指南。一个政党对于理论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反映着这个政党的理论水平和成热程度而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的属性、功能和作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政党要做到理论成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旗帜,是建设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条件,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在《怎么办》中明确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同志重视和强调党的理论建设同题.指明了紧密结合当今现实实践加强理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理论思维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从而取得胜利、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近代以来其它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党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诞生、成长和不断壮大的.党的事业是在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引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是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是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具有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程中,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引导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理论建设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作用都曾作过明确的论述。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立党建党的重要标识。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包括理论建设在内的各项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肩负着发展科学理论的神圣使命,都必须通过勇敢的实践和不断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理论创见和新的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在把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成熟的首要标志。8O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类优秀思想的光辉结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正是马克思主义使我们正确认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从根本上保证我们党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

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马克思主义是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他们的理论确立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他们一方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方面反对某些人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其创始人从不拘泥于已有结论,而是根据所处具体历史条件,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创新,使之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从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历程来看,从形成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思想,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邓小平理论,再到着眼于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党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依据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足于活生生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在指导开拓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且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时代前进而又随着时展的科学。它产生的源泉是实践.检验的标准是实践.发展的根据和动力也是实践。

因此.我们在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时.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自觉地在思想上坚持“三个解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规律”,以加强理论建设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同志指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永不僵化,使我们的认识永不停步.使我们的理论建设永远具有开拓致新的活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思想上就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就一定要敢于突破一切落后于实践的、不合时宜的观点和做法。敢于抛弃一切只固守于书本、只固守于经验的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教条主义的理解,敢于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而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保持了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才不断发挥着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因而.理论建设立足于现实实践.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政治经验。善于进行理论思维、辩证思维。注重理论建设,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必须按照同志提出的要求.即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是我们当前进行理论建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理论任务。开拓性的实践.是理论建设的源泉和基础,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和革命性的自觉活动。开拓性的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认识和把握“三个规律”为前提的革命实践,理论建设立足于这种开拓性实践.就能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进行理论建设,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理论建设呼唤着理论的不断创新.创新的理论引导理论建没拓展新视野,进入新境界。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揭示,是一种独立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理论创新的实质和意义.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追求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最核心的就是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及其实践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为指导,以此作为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作出创新、丰富和发展。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及其理论思维,而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又总是离不开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理论创新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规律的过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品格;创新是科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品格,是科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理论生命力。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认识而向前发展。我们必预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进而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这正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所肩负的最重要的理论使命。在当代中国,正是由于理论的不断创新.才使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愈益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复杂局势,敏锐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大格局、大趋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根据新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新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它所体现的时代气息、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进一步提升党的新的理论思维作出了典范。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改革创新是个永恒的动态进程。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识的“三个解放”.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新的突破。

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必须以是否回答、解决了社会现实重大问题为标准。因此.要突出时代性、创造性.紧跟时代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揭示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在党的十五大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是我们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这就为我们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O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对时代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看待时代的发展.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他在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索。因此.我们的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实践的本质和规律,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它的特殊贡献。惟其如此,才能充分体现理论的价值和功能。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