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9:56:44

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范文篇1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五)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挫折教育范文篇2

当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目标和理想不能实现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象。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可以归结为两类: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一方面,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事故以及社会关系紧张不和谐,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教育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导致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主观因素包括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以及个体自然情况及自身能力等引发挫折感。

2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教育一般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让学生面临一定的困难,经受挫折的磨砺,从而培养其经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教育能教会学生如何尽快克服焦虑心理,树立良好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其对挫折的排解能力和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3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优势

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跟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育教学在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更占优势。其原理在于,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竞争和比赛,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身心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更乐于分享心情,面对挑战,解决困难。为了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技能,更要增加意志、提高抗挫能力来塑造良好心理。而对于心理较脆弱的学生来讲,体育教育教学中热烈氛围和环境能更快感染他们,使他们融入集体,参与集体的团结协作,在集体中体验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共同前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使其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挫折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4.1注重挫折教育价值,鼓励学生面对挫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必须了解挫折教育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施挫折教育。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挫折使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可以磨练意志,增加能力。挫折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教会学生理性分析问题,不走极端,然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挫折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它是一块绊脚石,让人却步不前;对于强者它是一块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为此,我们应首先排除对挫折的惧怕心理,敢于让学生面对一定的挫折,鼓励学生在挫折和逆境中坚强意志,增加信心,勇于面对并寻找走出逆境的途径。

4.2言传身教,发挥体育教师主导作用

挫折教育从计划到实施,都在教育者的控制之下,而教学活动又是挫折教育的主渠道。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是挫折教育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引导者。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对培养学生增加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身先示范,以个人的独特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积极面对挑战。

4.3创设挫折情境,设定合理目标

体育教育教学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科学合理的体育目标。体育活动的难度和任务要适度,秉承“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和“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克服怯懦心理,坚定自信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和坚持力,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应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设置不同的挫折教育情境,设置不同强度的障碍和不同高度的目标。比如对外向开朗的学生,可以应用简单直接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激发其斗志达到目标;对于内向害羞的学生,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进行教育,提出适合的目标,鼓励其努力实现,增强其自信心。

4.4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行为的形成和改变都有很大影响。由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均尚未成熟,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寻找鲜活生动的榜样,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有了榜样的引领,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困难和挫折,了解学习和生活上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受挫折和不断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激励学生发挥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肯定、自我提升,促进心理的日趋成熟。

5结语

挫折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承受能力;归因模式;挫折体验

小学生挫折教育是指教师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挫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并教会学生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在生活中抵御挫折的能力。简单来讲,挫折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挫折,在体验挫折后,能够战胜挫折。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情、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目前小学生挫折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校对挫折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挫折教育认识不深,缺乏挫折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挫折教育的方法不当,挫折教育流于形式;与挫折教育相关的课程教育资源匮乏等,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有效提高小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呢?

一、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选择内容开展挫折教育

不同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选择挫折教育的内容时,应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挫折教育的重点也有差异。小学低学段的挫折教育重在安全隐患和安全常识教育,如学生在家校往返路上的主要安全隐患有哪些;如果遭遇突发安全事件,应该如何安全避险等。小学中学段的挫折教育重在如何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和积极乐观的性格。小学高学段的挫折教育重在如何解决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的问题及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挫折认知[1]。因此,教师在选择挫折教育的内容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只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

二、善于发现课本中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挫折教育

挫折是生活的必修课,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历练。挫折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勇于面对挫折,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其抵御挫折的能力,从而积极应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考验。挫折教育既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各个学科教师的任务。小学中低学段学生基本以形象思维为主,笔者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尝试通过课外阅读中的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是名言警句,如张海迪的“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歌德的“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培根的“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等,这些名言警句语言精练、语句短小、容易理解、方便记忆,学生仔细品味以后就能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有助于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2]。二是中外名人故事。名人故事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得到有益启示,进而帮助自己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如勾践、张海迪、霍金、贝多芬、居里夫人等人成功背后的故事。三是经典文学语句,尤其是经典的古诗文语句,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以给予学生很多积极的帮助,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劝学》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上堂开示颂》中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怎样面对挫折的诗歌,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3]。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可以开展挫折教育,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挫折教育,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教育资源,有目的地开展挫折教育。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名言警句、中外名人故事、文学经典语句等进行挫折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难题的解答渗透挫折教育,如让学生练习一题多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小学体育教师也可以利用体育训练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对中低学段学生可以开展一些需要合作的体育游戏,如二人三足跑,对高学段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跳高、跳远训练及简单的比赛项目,通过比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直面失败的打击,进而教会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4]。

三、利用主题班会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小学高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以“挫折”为主题的班会或者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者身边人的挫折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鼓励其他学生分享自身的挫折经历,最后共同讨论应对挫折的方法,最好是能够创设真实的挫折情境,让学生体验挫折,深化对挫折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名人的真实案例,比如,贝多芬作为音乐家,双耳失聪对他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他面对挫折坚强不屈,创作出了《第九交响曲》;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比如,让学生观看电影《阿甘正传》,学习阿甘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5]。另外,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减轻压力,从而帮助学生摆脱挫折的负面影响。挫折来临时,有的学生会自行处理,有的学生会寻求父母和朋友的帮助,有的学生会不知所措,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有效的减压方法,如运动减压、音乐舒缓、日记倾诉等,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不再消极抵抗[6]。此外,还有很多学生的挫折是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因此,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

四、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挫折

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教师还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教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权和选择权,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和肯定,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要多给学生提供应对挫折的机会,学生只有更多地体会成功的喜悦,才能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表达,要学会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很多学生的挫折来自学习成绩,他们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才能获得快乐,学生的这种片面想法需要得到教师的及时引导,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取得理想成绩固然令人高兴,但成绩不是唯一目标,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7]。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多给予学生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战胜学习挫折的信心。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感染和影响学生,帮助学生积极面对挫折[8]。挫折教育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还有其他的方式和途径。第一,教师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第二,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战胜挫折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如教室的黑板报、墙报都可以写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教室的墙壁上也可以张贴一些战胜挫折的名人名言。第三,教师要重视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树立自己的榜样,努力向榜样靠拢,可以选择历史名人作为榜样,也可以选择身边优秀的同学作为榜样,作为不断前进的动力,一旦挫折来临,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面对挫折。第四,学生如果遇到挫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教师或者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即使无法解决烦恼,也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第五,教师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力量,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挫折教育观,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9]。

总之,当前,小学生面对挫折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一旦遭遇挫折,就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克服困难,极易走入极端。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选择内容开展挫折教育;善于发现课本中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挫折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帮助小学生积极应对挫折。挫折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正常生活问题,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帮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更好地应对挫折,进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都丽丽,范雪慧.让生命激起美丽的浪花——加强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2):56-58.

[2]任锋,王绍文.基于现实观照的小学生挫折教育提升策略[J].中国德育,2019(12):30-33.

[3]周明环.浅析健全人格视域下小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1):103-104.

[4]谢芳丽.家校合作,于“微”处暖娃心——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抗挫折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1):58-59.

[5]罗珊.浅谈城市和乡镇低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同[J].中华少年,2019(03):65-66.

[6]王志强,张惠敏.请往糖水里加点盐——中小学生的挫折教育需对症适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4):25-26.

[7]黄凌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浅谈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原因及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7):191-192.

[8]刘爱君.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J].课外语文:下,2015(04):153.

挫折教育范文篇4

一、让学生在家庭中学会感悟生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那么,家庭教育同样也很主要。“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造成了学生的心理畸形,学校的教育又能改变多少学生身上的恶习呢?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充满激情、充满梦幻、充满新奇……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特别激烈,如何在优胜劣败竞争之中谋求生存、发展,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活的体验中有所感悟。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中的成功与失败,回味收获与失落,品尝喜乐与忧愁,学会享受生活、欣赏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心态笑傲一切。在家庭教育中,不要满足学生不合理的需求,甚至适当给他们设置一些生活的障碍,让他们享受到一些战胜困难的喜悦。

二、让学生在家庭中勇敢面对挫折

1.在挫折中培养自信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敲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要因为失败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让他们在挫折中自己总结失败的教训,寻找走向成功的途径,从而具有再次奋发进取的内动力。学生在心理感受上体验到:我能行!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2.在挫折中培养责任心。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现在大多数的学生成长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下,缺乏生活的锻炼。一旦遇到挫折,往往就会产生退缩的心理。家长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责任心的培养,加强承受挫折能力的心理素质培养,承受生活中的失败。具有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精神;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坚决完成某项任务的责任心。

三、让学生在家庭中正确面对荣誉

挫折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挫折教育心理素质正确态度教育方法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所重点中学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在“你的弱点是什么”一题中,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毅力,不能自我调适感情,经不起挫折。”团中央学校部对全国近10个省市的2万多名学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在与以上同样的选题中,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强”,17.5%的学生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今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与会的校长们也提出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的问题。这说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

那么,究竟什么是挫折教育?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体验,在人生中,你随时都会面临困难、风险与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

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换言之,挫折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调整好心理平衡,努力克服困难去取得成功。

下面,笔者拟就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指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面对失败的不屈性。有的中学生一般情况下,也不怕困难,但倘若遇到太多太大的困难,例如,学习上遇到“拦路虎”,生活中遇到非常不顺心的事情等,往往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迎着困难上。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就请记住歌德的名言:“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对于困难我们既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我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2提高耐挫能力,强化心理素质

2.1加强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

我曾做过这样的挫折实验:“假如你是汶川的一个中学生,在地震中你的腿被砸断,被救出后双腿被截肢,父母还在地震中双亡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学生们一听,很多表现得很痛苦迷茫,一个女同学当时就说:“哎呀,那我没法活了!"这说明中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因此,教师可设置一些有一定困难和障碍的情境,也可利用班会等相适宜的场合,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样,学生便能作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2.2树立榜样,提高耐挫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提供的榜样类型有:第一,中外名人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例如,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张海迪;虽处境维艰但倔然自强的达尔文、曹雪芹等。第二,国内著名同龄人中的模范人物。例如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用七岁稚嫩双肩支撑着一个残破家庭的边荣唐等。第三,学生身边的同学榜样。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

2.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耐挫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以提高其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2.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素质

挫折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幼儿心理教育;抗挫折教育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坎坷,有的人遇到挫折可能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迎难而上,奋勇前行。这些不同的应对反应是个人意志品质的表现。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从小对幼儿进行抗挫折教育,让他们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笑面人生,应对困难。那么,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得自己的目标不能得以实现,而被迫停止或放弃而导致愿望不能满足的时候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和精神状态。而今天我们要谈的幼儿挫折教育就是根据《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或创设出某种情境、提出一些难题,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让孩子通过自己来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抗挫折教育活动,能让孩子们养成能够勇敢面对挫折、乐于尝试、积极获得成功的良好品质,也让孩子们学会摆脱依赖别人,而学习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现在幼儿园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每天都会依赖在父母和老师身边,遇到困难不是哭着找大人就是手足无措,玩游戏时,参加比赛时想赢怕输,结果不如自己的心意,就会表现出来,有的甚至崩溃大哭。这种行为就是抗挫能力差的表现。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们为了使孩子免于受苦,对他们千般娇宠万般呵护,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们只管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没有独自面对困难的机会和感受。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以往更多注重幼儿身体健康、习惯养成和知识学习等方面,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忽视。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经不起风浪和挫折的孩子,他们遇到难题和困难时只会大哭大闹、退缩不前、逃避或是求助成人,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孩子将来要走向社会,如果没有一个经得起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所以我们要积极地为幼儿创设需要通过竞争、合作、淘汰、晋级才能完成的教育活动,并和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项活动相结合,提高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认识挫折,克服依赖

现代家长对孩子的爱很多都表现在帮助孩子们做事上,一但帮助变成了代替,孩子们就会形成怕难畏高,不愿自己面对困难挫折的习惯,形成了学习障碍。因此我们要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避免幼儿对学习的依赖性,能够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亲自感受到困难的存在,并努力克服困难。在生活中,时常给孩子们讲一些中外名人不怕挫折的故事,如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身体矮小,是她所面对的最大的难题。她也差点因没能跑下长跑,而被涮下。于是她每天多练16筐球,增强体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以坚强的毅力终于在乒坛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这些名人事例,让幼儿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不怕困难,奋发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二、精心设计难题,提高抗挫折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结合《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个性特点,从科学的角度设计丰富多彩、富有童趣的抗挫教育活动,力求把认知、感受、适应和实践操作有机地融于教育活动之中,比如开展小巧手实践操作,在活动中增加幼儿抗挫折的经验,提高幼儿自己解决困难的实践能力,让幼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能够承受住挫折带所来的负面情绪,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比赛的兴趣,告诉幼儿只要是比赛就会有输赢,不管输赢都是一件很自然很普通的事情,只要认真参与,输了也不丢人,而且输也没关系,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下次争取赢回来。

三、增强抗挫自信,树立优秀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中,老师和家长是超人、是大侠,几乎是无所不能的,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对幼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和家长进行沟通采取一致性的方式:当大人碰到挫折坎坷时,一定要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勇敢面对、坚持不放弃,才能树立起幼儿学习的好榜样,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可以有目的地让幼儿帮助老师解决一些小难题。比如:在每天晨间活动时,老师既要组织孩子们的晨间活动,又要接待幼儿及家长,常常忙得晕头转向。可以请小朋友来担任小小接待员,在门口有礼貌地接待家长;当小花匠帮老师浇花;做小小管理员监督小朋友入厕洗手吃早餐等,给他们提出一些通过自身努力能完成的小难题,让他们学习独立或是合作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同时,要求家长在家中也为幼儿准备一些小难题,比如、擦桌子、扫地,收拾屋子,帮妈妈拎东西等等,请幼儿帮忙解决,有意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转变受挫意识,敢于挑战挫折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周围人的鼓励和支持能让他获得一些安全感,也可以增强其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因此,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多多鼓励幼儿,让他们努力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自己刷牙洗脸、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等,一旦幼儿突破自我获得成功或是有了进步时,成人要用非常信任、自豪的眼神,直接表达出对儿的称赞。家长的激励与肯定能够激发幼儿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又能转变幼儿的受挫意识,使他们能有敢于挑战挫折、不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幼儿不会成长,挫折过多又不利于幼儿成长。如果幼儿经常遭受挫折,极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目标过高过难也会影响幼儿抗挫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确定幼儿的整体发展目标,也是提高幼儿抗挫能力的基础,同时对那些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反复尝试,仍不能获得成功体验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帮助他调整发展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也就是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通过完成挑战而增强自信心,降低挫折感。

挫折教育范文篇7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五)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挫折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挫折教育;心理表现

一、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学习是充满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的,所以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典型的心理特点。首先,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一遇到困难就表现出抑郁的心理。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初中生一切听从父母、教师的指导,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及教师的依赖,使得初中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希望在父母、教师身上得到理解、支持及保护,呈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否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失衡、焦虑甚至抑郁的感情,认为自己承担了非常沉重的压力。其次,初中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抗压能力较弱,虽然能够迅速地为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但是实现目标的效率非常低,常常三分钟热度,导致初中生面对学习困难缺少克服的勇气,并且容易动摇,容易放弃,产生冲动、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的情绪。最后,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在学习情绪方面十分丰富且复杂,情绪常常是矛盾不定、错综复杂的,导致初中生在学习的时候情绪波动大,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即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容易与人相处和谐并且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在情绪焦躁的时候,学习的积极性低落,很难与人友好相处,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逃学、打架甚至斗殴的不良表现。

二、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措施

首先,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重视转变教学观念,使得初中语文教师重视挫折教育。以往的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缺乏一定的困难指导,使得学生一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就产生非常极端的心理及情绪。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自身对挫折教育的重视,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充分诠释挫折教育的奥义,掌握一定的教育规律及教育方法,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有关挫折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使得挫折教育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具有很强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教育的时候与学生的心理反应充分结合,注重语文课堂的教育及引导方式,运用灵活的教育技巧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并且在进行挫折教育观念学习的时候,教师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在增强,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教师的情绪状态及言谈举止时刻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及教学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灵活地运用教材,展现教材的生动性及形象性,精心地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语文知识的潜力有效地开发出来,在实施挫折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初中语文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为学生制定较高的学习目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不能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目标无法实现的挫折感,也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在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以恰当的客观条件满足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以更健康的状态成长,度过青春期。最后,在初中语文挫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蕴藏丰富的挫折教育的资源,语文教师应当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文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贝多芬在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在笛福的《荒岛余生》中使得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勇敢坚强的鲁滨孙。在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羚羊在面对生命威胁时候的镇定、勇敢及智慧。在学习这些具有挫折教育的精神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以此作为挫折教育的心理学知识,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理性地分析、面对、解决。在分析教材中成功人士的心理的时候,初中生正确地理解挫折、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初中阶段的所有科目的学习,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挫折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挫折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心理品质;性格;体育比赛;时机

如今,部分学生在家长过分的溺爱中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如自闭、自大、自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通过媒介有时会看到一些“负能量”,如有些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轻生,或在感情中受挫自暴自弃,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做起“啃老族”,等等。出现上述状况,除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品质不够健康,心理素质不够好。所以,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至关重要。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

一、在中学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学生的家庭生活方面来看,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关怀有加,无微不至”,将其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口中怕化了,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都给予满足,美其名曰是对孩子的爱。但事实上,这却是对孩子的溺爱。其次,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挫折教育

(1)明确区分学生性格,奠定有利基础。体育教学中所渗透的挫折教育,与普通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不同,它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影响。对于性格开朗、活泼阳光的学生来说,教师合理地设置一些挫折教育,可以起到磨炼学生意志、提升学生身体机能和手脑协调能力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平时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自卑的学生来说,教师如果再为其设计一些难以达到的训练要求,那么对他们来说势必如同雪上加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前,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性格特点摸透。比如,同样是仰卧起坐训练,对于平时活动量较大,喜爱运动、性格开朗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训练要求,如200个~300个仰卧起坐。而对于平时不擅长运动、性格内敛的学生,则应降低要求,如100个~200个仰卧起坐。这样,虽然教学上显示出差距,但是照顾到了学生们性格上的差异性。另外,学生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平时不爱运动的学生在完成这些要求后,很有可能就爱上了体育运动,进而主动向更高的训练强度进军。(2)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游戏或者比赛。体育课堂中的“更快、更高、更强”是教育口号,也是最终的教学目标。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体育比赛活动中,学习中,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出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团结合作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宝贵品质的人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并求得发展。而体育挫折教育的主要实施阵地就是体育比赛或者体育游戏,有时候一场校园运动会就可以达到将这两者合二为一的效果。通过体育游戏和竞技对抗,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距离终点、距离他人、距离成功还有多少差距,尤其是自己被他人超越的那一刻,不甘落后、永不放弃的信念就会从内心深处涌出,这便是实施体育挫折教育要达到的效果。例如,在乒乓球双人竞赛中,有时赛场会出现突发状况,如选手摔倒造成表皮擦伤。身体上的疼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生理上的挫折,如果他选择放弃,那么就意味着这场乒乓球赛半途而废,如果坚持完成这场比赛,他便可以骄傲地说“我尽力了,我挑战了自己”。这样的体育竞赛,可以使学生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克服困难,勇于对抗挫折,这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3)注意把握挫折教育的有利时机。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性格,可以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说一些话来激励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急,脾气暴,对于身边人的言语很容易“着道”,如教师的一句“我就认为你不行”“你别试了,你肯定不行”等,往往能够让这些学生很生气,在“你看错我了”心理作用的驱动下,他们会排除万难,达到教师所要求的体育训练状态,从而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但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教学时机,那么就会给学生以说教的印象,或者适得其反,就会距离理想的教学状态渐行渐远。

三、结束语

总之,中学体育挫折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来讲,不可缺失,尤其是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今天,中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对抗周遭复杂的境遇。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引导人,要意识到自身肩负着的教育重担,积极总结体育教学经验,深入反思,让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以更加阳光、快乐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参考文献:

[1]白静雪.浅论挫折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2]奚彩洪.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再认识[J].中学教学参考,2016(06).

[3]吕坤.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挫折教育范文篇10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西方教育家也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认为“教育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巨大魅力,而且应利用语文课涉及文化、道德、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知识的有利条件,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除了品味优美的文字,还可以获得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辩、历史探究、心灵叩问。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用语言的魅力来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教学中的教导型抗挫折能力教育

教导型抗挫折能力教育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抗挫折教育资源,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敢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有大量可以挖掘的素材。教材让我们有了与伟人对话、触摸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灵魂的机会。

1.运用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坎坷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教这类课文可以以人物的坎坷遭遇,以及与伟人的心灵碰撞为设计重点。如教《史记》,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走近司马迁,知道其人其事。在《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中都有这样一段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今中外很多大文豪多历尽挫折才立书著说而名垂千古,司马迁堪称典范。把《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合读,则可见司马迁的坎坷经历、远大志向和执著精神。司马迁出生史官世家,受到良好教育,年少壮游,继承父志。然因替李陵辩解,草创未就,横遭宫刑,囚禁狱中。“最下腐刑极矣”,它是个大辱,污及祖先,见笑世人。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几乎断送性命。他“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受尽痛苦屈辱的折磨。但他为了文采表于后世,忍辱负重,幽而发愤,最终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双脚瘫痪,从一个正常人变成残疾人,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心情苦闷,精神绝望,甚至想到死亡,但他终于站了起来,参悟透了生命的价值,成了著名作家。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作者的挫折、苦难,以及如何面对苦难来展开。扣住文中“荒芜—并不衰败—生命律动”的景物,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些景物与作者的关系。解读景物就是解读苦难、解读生命,文中的景物尽管卑微却生命依然顽强,人生亦如此。作者从景物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苦,以及洋溢着的活力,重新获得了生存的勇气。史铁生用自己的苦难,以及对生命的真切的感悟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激发苦难是命运的造就,是听凭偶然,不能因为苦难而选择轻生,关键是人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苦难及承受苦难的能力。“痛苦是所没人愿意报考的大学,然而毕业出来的都是强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笑对厄运,以一颗火热的心珍爱着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成功人物的成功史,几乎无一例外是他们与苦难和厄运斗争的历史,他们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气概永远激励着我们。

2.充分运用作品蕴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运用作品中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王安石游褒禅山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官至参知政事,几番浮沉,离任回老家途中经过褒禅山,处在人生低谷,仍强调一个“志”,从而达到了非常之观的境界。王安石就这样坚韧不拔地挺进在人生路上,遇到坎坷不轻易趴下,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现代散文选读》中刘亮程的《寒风吹彻》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挖掘,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受寒风吹彻,无法逃避,面对贯穿一生的寒风,卑微的生命个体在残酷的现实中有点无可奈何,但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苦难。面对人生的凄凉与悲苦、孤独与无助,我们需要一点温暖,只是这温暖来自我们自己。

《唐诗宋词选读》中,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人生风雨,一个“轻胜”,一个“任”,坦然、旷达胸襟顿出。各类教材中均有许多这样富有思辨色彩的点睛之笔,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难得的素材。

二、教学中的疏导型抗挫折能力教育

疏导型抗挫折能力教育就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写随笔、作文,以及感受自然美等方法使之排泄释放不良情绪,并借此了解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宣泄、心中郁积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写作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而欣赏自然、融入自然,同样能排遣郁闷,从而获得美感。

1.通过命题或材料作文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2004年全国卷高考题《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辩证分析挫折与痛苦的关系;《非走不可的弯路》、《那个冬天》、《面对红灯》、《独自面对》等都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和挫而弥坚的进取精神……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写作练习同时也是心理的历练,能使学生对人生、挫折有更深的认识。

2.指导学生坚持写随笔,建立学生心理保健的一条“绿色通道”。

学生在随笔中可抒写心灵自由、内心独白,为自己的心理通畅开了“绿色走廊”。学业上的沉重压力,考试前后的紧张焦虑,师生、同学及与父母间的冲突与摩擦,社会适应的不良,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而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使得他们“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许多困惑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在随笔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而教师也可通过随笔这扇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挫折教育提供有益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