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0:04:14

初中生

初中生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生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的文化理想教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新一代初中生是我们未来社会的顶梁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的年龄段,在这样的一个时期,教授学生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善良正直的品格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教授学生一些文化科学知识更是当今任务的重中之重。生物作为初中的重要的一科,其教育现状并不值得乐观,所以我们需要对初中生物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促进初中生物的教育改革以及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调查

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强调重点知识,而忽视了课本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才是一切灵感的来源,如果脱离了生活,那么这些知识点就会变得空洞乏味,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生物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与实验操作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就必须与生物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结果。这样使得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强迫学生们去学习,不管学生乐不乐意去学习,对学习感不感兴趣。逐渐使学生失去对生物的兴趣,虽然这样可以在应试教育下获得高分,我们实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获得高分,而是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讨论学习感受生物,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只会讲重点,学生们就只会划重点。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觉得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只需要背背应付考试就好了。这样想法就严重阻碍了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推行[2]。生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生物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去发展。同时大部分的生物教师都是自己在台上喋喋不休的,根本不管学生是否听的进去,是否有兴趣在听,自己讲自己的,讲完之后再给学生们划重点,就让学生们背和做题,这样就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生物失去兴趣,如此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课行为,不给学生们独立探讨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很难学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这样就失去了教育本身的意义,从中很难得到收获。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课行为,不给学生们独立探讨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很难学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这样就失去了教育本身的意义,从中很难得到收获。同时,教师的权威也让学生不敢提出质疑,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去问。

2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灌输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在开家长会的过程中给家长讲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不要单纯的以应付考试而去学习生物,我们要让学生们去理解生物的深刻内涵。去理解生物、尊重生物,为学生们的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要是想彻底的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打破这种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学校存在的多媒体等多种高科技产品,教师要留足够的问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学习。建立小组合作、互相学习的模式,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课件,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生物的重视性。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模式是多种多样和灵活多变的,可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和条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和选择,但不管何种模式,其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是生物,任何科目的学习我们都需要结合生活,因为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生物学生们可以把丰富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生物学习之中,这样会使这些知识点变得富有生活化以及富有感染力,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变得更深刻,对知识点记得更牢固。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概括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主动交出“主权”,解除教师的“霸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探究、学习。让学生去自主讨论、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我是课堂主人”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让教师和学生产生互动,学生才会更好的进行学习,促进地理学科的长久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束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生物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工程,只有拥有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保证自己在社会的浪潮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说,对初中生物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3]。我们需要对初中生物课堂进行探讨和研究,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找出让学生更好学习的有效方法。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道路很漫长,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慢慢进行探索,我们一定要坚持改进,找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课堂模式。

作者:郭拉弟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何文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156-162.

初中生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是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与方式,也是推动生物科学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与思想,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与重难点转移到实验教学之上,利用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与形式,拓展教学思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意义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了突出,“生本理念”不断普及、实施,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直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生物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调动其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其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加强互动与交流,从而促使学生更有兴趣、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与实践之中,构建多样性、深层次的生物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提升其实践技能。

二、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

1.以兴趣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更应注重引导其进行探索性实验学习。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合理引入课题,依据教材内容适当调整课堂结构,增强实验趣味性与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究热情,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高效性。比如:在“绿色植物的一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发大豆或蚕豆的种子,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并踊跃发言,自由表达个人意见,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促使其自主思考与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验证、获得结论;再比如:在《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种植一些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鼓励其观察种子、植株的生长变化过程,从而在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促使其感受到生物实验的乐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单纯演示的实验教学方法,而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将演示性实验逐渐转变为制作性实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注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从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教学,就可以应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观察植物,促使其自主探究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间的差别;也可以为其布置“外采集植物植株做标本”的主题作业,让其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进一步强化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再比如: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成立小组走向室外,去认识一下看到的实物,并分析其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这样,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热情的同时,让其意识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并促使其在实践中更加真实、深刻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最终不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3.理论联系实践,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应是对教学思维方式的改革,是对传统单一的说教模式的改革。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反馈都应得到双方评价,从而构建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比如: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引入课题教学,引导学生亲自利用微镜、载玻片等工具进行试验操作,而教师则从旁对每一步进行评判与指导,最后引导学生分组操作、讨论,得到积极而论并验证,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提升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好地交流、讨论与思考,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商韬.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2):153.

初中生范文篇3

【关键词】初中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材中,具有各种各样的模型图、生理过程图、实物图以及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具有模糊概念的生物学概念。但是通过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物知识能力理解情况以及读题能力进行了解,可以发现,虽然学生对教材中的图案和内容可以进行简单的了解,但是读图能力却比较欠缺,特别是遇到一些生物图形时,因为受到知识背景的影响,很难理解生物图形的实际含义。如果不能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那么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点的理解效果以及应用效果。所以,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读图能力,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对生物教材和与生物相关的图形进行阅读和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并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巧寻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识图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科的读图能力对学科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读图能力与生物学科的学习本身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因为生物教材中的大部分图像都具备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时,应该找出这些图像之间的规律,并且进行总结,之后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律,并以这些规律作为基础,对生物图形进行研究和理解。生物图形中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镜像对称类,其次是中心对称类,最后是左右对称类。镜像对称类的图形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器官当中,例如肺、肾、脏就是镜像对称类的器官,针对这些类型的生物图形进行学习时,学生在了解到镜像对称类学习的特点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对存在镜像对称特点的图形进行了解,再进行读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工作时,总结不同图形的结构和特征,按照图形分析的规律进行了解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探索挖掘图中的隐含条件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图片,都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大的信息量,而且这些信息量往往都是由绘制图形的人员决定的。初中生掌握的生物知识相对较少,且观察力不足,针对生物图片进行研究时,很难对生物图片中的重点进行有效掌握。根据这一情况,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引导其积极探索图片的知识,挖掘图中的隐藏含义,不能忽略生物图片中任何一个知识点。比如在针对生态系统的图片进行学习时,根据生态系统可以分成生物成分以及非生物成分这一特点,学生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成分进行分类。非生物成分是生物生活过程需要的内容,例如阳光,水分和空气等,生物成分则是指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些大概念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发现和区分,但是对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定义以及图片的相关内容,学生却很难进行区分。教师在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应该先引导学生记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实际定义,并且让其不断地挖掘图形的隐含信息,就可以很好地找出图中的相关信息,并找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的角色。生物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多内容因为存在特殊性,教师很难使用语言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内涵以及定义。此时有意识地通过生理过程图的帮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当中的内容,可以让他们清晰地了解生物的相关知识点,将课本中形象化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生物的学习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注意教学的难度,先开展容易的教学工作,再进行有难度的教学工作,重点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他们在后期的学习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学活动与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为生物学科本来就具有定义模糊性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操作时,学生很难想象教材中的定义,此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展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难以使用语言描述的内容,使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让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在接触相关的知识点时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不是一味地让他们观察图形即可,而是让他们在了解图形的相关特征之后,通过画图了解图形中每一个小细节,加深具体的印象和认识。这对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画图工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画图加深对生物图形的认识。学生画图的过程应该进行三个阶段的训练,在第一个阶段可以照着样图进行画图,在第二个阶段可以凭借记忆将图片绘制出来,在最后一个阶段就可以根据教师的出题,灵活地回忆生物图的内在规律之后,画出相应的图形。

四、单图读图抓特征

学生在针对单张图形进行分析时,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图形的相关特点,而且畏难的情绪也比较低。所以教师在对初中生展开生物读题的训练操作时,应该以单图读图作为训练的基础。单图读图的训练工作,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寻找图中重要特征和重要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和指导。而学生在进行单图读图工作时,应该深入地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根据特征判断结构,根据结构推断生理过程。例如针对反射弧的单图进行分析工作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反射弧的图形进行观察,以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作为切入点,引导他们找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不同特征,然后可以对应地分析不同点的特征。反射弧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传入神经上具有神经节,但传出神经上不具备神经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是否存在神经节的方式,判断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接着在针对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习惯作为基础,引导他们找出反射弧的特征,例如蝶形的灰质。通过大量的单图独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养成抓住单图特征的习惯,从而真正地提高自身的读图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单图读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单图读图训练逐渐过渡到多图读图的训练。在八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当中,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相关知识点进行探讨,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心脏的结构。教材内的内容针对心脏的图形进行了分别展示。教材图形展示的心脏分别是心脏的外形示意图,猪的心脏和已解剖的猪的心脏图以及人类心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这三张图属于多图类型,教师在针对这些多图类型进行讲解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读图,学生在对不同图形的内容进行观察之后,就可以对不同的颜色进行分辨,并拟出心脏的相关思路和心脏的位置关系。在学生进行读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读心脏图的口诀。例如心尖偏向左,上心房,下心房,房连静,室连动。通过对哺乳动物的心脏进行实验以及解剖后,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心脏的结构。总而言之,在进行初中阶段的生物科目教学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成绩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的读图能力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提高其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使用课堂中的生物知识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该科目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做好的教学工作。只有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读图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为他们未来的生物素养进行有效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生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阅读指导;策略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可见书籍对于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天天可谓手不离书.不仅自己要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率地读书.

一、利用教材,加强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带着问题阅读,强调阅读的目的性.在阅读实践中发现,笼统地让学生先读一段文字后再提出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发现有些学生还要再阅读一遍,从文中找答案,阅读的效率低下.在《鸟类》一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泛读,快速浏览指定页码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框架有大致的了解.而在具体讲到爬行类的特征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精读指定的段落,不用教师提醒,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在勾画问题的答案了,这样做有的放矢,阅读的效率明显提高了.2.圈画关键词句,体现阅读的实效性.初中生物学科中新名词、新概念比较多,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掌握阅读的诀窍,对概念中的关键词重点分析,在学习生物学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相对性状概念中应重点抓住同种、同一性状、不同表现三个主题词进行深入理解,能将不同性状与相对性状区分开,不易混淆,就容易牢固掌握这些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圈点勾画概念中的关键词强化记忆,也便于复习和巩固.在课本上圈画的内容往往是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段中的重点句或是容易混淆词语的区分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统统图画.此外,图画的标记也可以多样化,重点句用下画线、重点概念可以圈方框、关键词部分用着重号等.3.图表文字结合,增强理解的精确性.初中生物学科教材图文并茂,其中有许多插图,包括形态结构图、生理图解、实验操作图解等,这些图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好插图,把阅读与识图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边读边看,并能够做到文图转换.例如:在讲人体的泌尿系统时,就要充分利用图表式阅读把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先把教材中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学生在阅读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先找出肾脏的结构,从整体上认识肾的基本功能单位.然后再结合图表,血液、尿液和原尿成分的分析认识、归纳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尿液生成中的作用.在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后,让学生再对照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知识,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升华为理性认识,并且牢固记忆.

二、搜集资料,精心选材,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1.围绕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材料.例如在《人的性状和遗传》一课中所挑选的材料就非常好.通过学生列举熟悉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使学生认识性状的概念“人体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叫做人体的性状”后,巧妙地引入短文一:“她黝黑、清瘦的脸上,有一对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一头乌黑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成两条辫子;衣服很旧,但她信心满满.”请同学仔细阅读,找出其中描写的性状.同学们跃跃欲试,争着比谁找到的性状多.“黑、瘦的脸”、“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细而斜的眉”、“乌黑的头发”.“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老师,还有信心满满.”“你找得很认真,完成得非常好.可见人体的性状除了容易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外,包括人体的生理特性.”紧接着出示短文二:“站在她旁边的女孩,皮肤白皙;胖嘟嘟的脸上,长着一对迷人的小眼睛,弯弯的眉毛下面,长长的睫毛忽闪着青春的光芒;栗色的秀发被扎成马尾,柔柔地垂在背后;红色的丝巾轻柔地围着她细长的脖子飞舞着.”仔细阅读,找一找短文二中描述的人物和短文一中的有何不同?话音刚落就有人举手了.“皮肤颜色不同,一黑一白.”“脸是一胖一瘦.”“眼睛一大一小……”我们发现两个人物各具鲜明的特点,在性状上有很大的差异,针对眼睛大小这一性状,出现一大一小两种表现类型.顺势就引出了相对性状的概念,像这样,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为相对性状.通过两段文字的阅读分析,不但巩固了对性状的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巧妙过渡到相对性状概念的建立.2.勤做读书笔记、提炼阅读内容.我国古人读书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指做读书笔记.善读书者总是书不离笔,“好记性不及烂笔头”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篇幅较大、知识点分散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利用做读书笔记的形式巩固记忆,积累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认识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维持时,涉及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材中有5页内容的跨度,学生学习时难免有畏难的情绪,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设计表格式的学习记录单,帮助学生提炼阅读内容,每学完一个系统就做一次小结,将重要的知识进行记录,最终形成的表格式知识框架贴在课本上,这种做笔记的形式就有好的教学效果.3.推荐课外书目,丰富阅读内容.生物学科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巧设悬念,注意点拨,引起学生的追求和探索.例如在《绿色植物的一生》教学中,讲到花和果实时,我们只是以桃为模式植物认识了花、真果的结构,而花和果实的类型还有很多,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开花、传粉、结果,大自然的安排多么巧妙,更有趣的是大自然的造物更是奇特,世界上还有无花的果和无果的花,如果你想知道,想认识更多神奇的花和果,就到图书馆找《有趣的植物》这本书请教.”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在推荐、介绍篇目时要有针对性,要紧密联系教材.此外,作为课外读物的文章宜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符合初中学生的口味.课外阅读进行到一定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科技小报的评比,也可以利用生物学科课堂进行课前的两分钟演讲,汇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

三、结论

阅读贵在平时的日积月累,贵在持之以恒.身为教师要把阅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把阅读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要会读书、乐读书、多读书.同时,在学科教学中也要渗透阅读指导,提高教师自身的阅读指导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作者:石美银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初中生范文篇5

1异性交往阶段与初中生对“异性交往”态度及表现

1.1异性交往的阶段

初中生由于性生理的变化产生性意识,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这个变化大概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疏远阶段。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将心思从客观世界转到主观世界中,强烈关心自己的成长,男女生之间产生了界限,产生了疏远,但由于对性机能的好奇与新颖感,这种“疏远”其实是疏而不远的;第二阶段,接近或吸引阶段。中学生们逐步摆脱心理上的闭锁状态,开始与异性交往,由疏远转向接近;第三阶段,好感或眷恋阶段。主要表现为男女学生将注意力转向异性,以欣赏、友好、爱慕的态度对待异性的一言一行,相互之间产生好感。

潘雯认为初中生处于异性吸引期,由“疏远”到“吸引”形成原因可能是女生比男生较早进入青春期,男孩从身体发育到心理成熟度都不如女生,造成了男、女生心理“落差”。但随着身体的发育,男生身心迅速发展,使其身心成熟度达到与女生相当的水平。男女生之间出现“性心理同步效应”,他们开始渴望与异性同伴相互来往,从而进入异性吸引期。

另外,从性别同一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两性之间会有一个阶段把对方视为敌对,但随着自我的发展会逐渐将对方视为伙伴并纳入自己的交往圈子之中。初中阶段是异性交往的敏感期。陈月霞指出:初一学生处于与异性疏远期,初二、初三学生处于与异性相互吸引期。

1.2初中生对“异性交往”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2.1对异性交往的态度

感到害羞:陈中文,杜哲群对某中学男女生调查结果为:有59.4%的中学生对异性交往感到害羞。

内心渴望,但不主动:初中生与异性交朋友的愿望,随年龄的增长呈直线上升的趋向。秦素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男生62.42%,女生44.70%)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李鹰指出多数学生认为异性交往是必要的并且渴望与异性交往;卢秀琼认为,当代中学生广泛存在异性同伴交往行为,较少避讳,但他们不太主动与异性同学交往。

性别差异:相对男生而言,女生更容易与异性进行自然的交往。这是由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造成的。

1.2.2异性交往的方式与行为表现

随着性意识的普遍萌生,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发生了较大变化,交往方式带有很强的个性特征。

交往方式:孙红刚指出,初中生异性间的打斗(以身体明显接触为标志)是异性交往的方式之一,这说明打斗既是儿童身体能量释放的行为,又是异性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

马川指出,受欢迎的女生,将野蛮、淘气等作为异性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及交往策略,同时,对异性的不理睬也是异性交往的特殊表现形式。

行为表现:初中生的异性交往行为具体表现为:(1)单纯性:仅被对方某方面优秀品质所吸引;(2)炫耀性:有异性朋友是值得炫耀的事;(3)差异性:在异性交往程度上有较大差异;(4)排他性:双方一旦建立亲密关系,则拒绝与其他异性的交往。

2初中生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与基本情况

2.1初中生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

刘小林,郭继祥指出,异性交往有利于相互间的学习;增进青少年间的友谊,提高社会交往技巧。

莫晓宇,邢利荣,林玲,罗华从发展青少年同一感的角度指出,异性交往有助于青少年的同一感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

2.2初中生异性交往中存在各方面问题

2.2.1初中生异性交往极端行为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出现生理机能发展快与心理发展慢的倾斜状态,部分初中生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导致异性交往极端行为。

过早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与异性的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容易出现男女同学外貌相互吸引,内心相通,情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等表现,更有甚者还确立了恋爱关系,即出现“早恋”现象。

不与异性交往,把自己封闭于异性之外:某些初中生的异性交往行为一不小心就被家长指责为“早恋”,并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围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使其抵触异性交往。

2.2.2初中生异性交往存在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概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友观不正确,以异性朋友为荣,相互攀比;超越友谊界线;交往方式不当;择友标准不当;拒绝异性交往或异性交往困难;缺乏异性交往的良性环境等。

初中生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活力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初中生物这门学科的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假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重视学生的经验,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会导致无法完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并且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1]。这样便会使得充满活力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由此可见,为了能够唤起初中生物教学的活力,教师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一、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激起学习热情

教师想要让课堂活起来,就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敢于毫无顾忌地发言。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初中生的性格特点。《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这一教学背景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是“一言堂”。另外,初中生性格活泼,热情好动,部分学生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动手能力较强。在分组完成任务时可发现虽然他们做事积极,但是不爱动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同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单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2]。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给他们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此外,在课堂教学之后还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做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等等,鼓励学生充分运用网络搜集各种资料,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点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保持学习的热情。

二、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增加课堂活力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正确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但是从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形势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实验课并不重视,导致教师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呈现出一种走马观花的状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从初中生物教材来看,实验的内容不多,且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直观察并且畅所欲言,增添课堂的活力。比如,在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一实验时,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准备蚕豆叶、显微镜、清水、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3]。然后,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遍实验的过程,在此之后就开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待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蚕豆叶表面是什么样的。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交流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三、增加课堂表演机会,唤起课堂活力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表演天赋和能力。作为一名生物学科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把他们的特长与生物学科的教学科学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唤起课堂活力。比如,在教学“吸烟的危害”这节课的内容时,为了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我邀请几名学生分别扮演人体的各个器官。由于学生对教师要教学的内容比较好奇,都比较积极且很投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将吸烟对我们人体各个器官的危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一来,生物课堂就在学生高涨的热情中活跃起来了。同时,教师通过随堂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可以发现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相应的知识[4]。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原原本本地按照教材内容死板地教学,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爱表演的天性激起学生的热情,唤起整个生物课堂的活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当前影视作品中的一些格调不高的内容,教师不应该将其引入课题,否则就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垫脚石。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优化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多管齐下唤起生物课堂的活力,从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整体的生物水平。

参考文献:

[1]邢菊芳.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初中生物复习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7(29):82.

[2]刘奇友.初中生物的活力教学漫谈[J].读写算(教研版),2014(6):181.

[3]刘广华.打造最具活力的课堂———如何让初中生物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3(11):108.

初中生范文篇7

[关键词]班班通;初中生物;校本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越来越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近年来,桂林市第十六中学积极探索,利用班班通设备和校本资源来优化初中生物课堂。班班通初中生物校本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的知识容量。

一、班班通含义及优势

“班班通”是在每个教学班装备基于网络环境的以投影机(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使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现场直播、远程资源共享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1]班班通的使用优化了教学环境,完善了交互功能,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本班师生与外界师生提供了互动平台,极大促进了师生互动。资源是班班通应用的灵魂,校校互通、班班互联,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实现了师生对教育资源的共享。[2]

二、初中生物教学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生物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开发初中生物教学校本资源,既符合本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又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情况。教师利用校本资源进行教学,能够弥补现行初中生物教材的不足,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精神。[3]三、利用班班通开发初中生物校本资源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可以将更多教学资源展示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一)利用课外探究实验,丰富校本资源。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对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生物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生物课外探究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教师可以指导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拍摄实验过程,把剪辑好的实验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学习与教学资源。例如,学生在开展课外探究实验“塑料袋装高温热食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用塑料袋煮水,观察泥鳅和金鱼在塑料水中的生活状况。得出实验结论:用塑料袋打包热食会危害身体健康。学生可以将整个探究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班班通平台供师生观看、利用。这个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校本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课本知识,合理利用这个视频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观看这个实验视频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也可以认识到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并养成不用塑料袋打包热食的生活习惯。桂林市第十六中学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录制了大量的课外实验视频,这些都是班班通的共享校本资源。教师授课时,就可以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学生在家也能通过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二)利用学生资源丰富校本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为生物教学提供教学资源。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而且本身也是资源。每一位学生的“已知”“未知”“新知”都不一样,这就可以构成不同的教学资源。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带来的资源,可以拓展课堂容量。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传染病”一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种传染病,并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后,教师将学生制作的PPT课件上传到班班通资源库中。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大提高,既展示了各种疾病的最新资讯,如埃博拉、禽流感、甲流等,又教会了学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此时,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还是知识的传播者。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此外,还丰富了教师的备课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资源。(三)利用视频、动画丰富校本资源。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多姿多彩,形形色色。教师利用班班通教学设备可以把生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特点完整地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班通平台的Flash动画,直观演示出整个尿液形成的过程,将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步演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血液循环在尿液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初中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他们在学习一些微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时,往往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因此,有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辅助教学,就能在抽象性知识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开发、利用班班通校本资源,能弥补以往枯燥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热爱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开发初中生物校本资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要实时更新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要共享,因为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与人分享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源。总而言之,班班通平台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教研室集体备课。

参考文献:

[1]李胜利.“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J].青海教育,2007(Z2):19.

[2]聂仕良.“班班通”核心价值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2):3-6.

初中生范文篇8

大纲指出,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德的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德育的教育倾向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德育的本质始终是没有变化的。德育服务于社会,其教育的特点同样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而这些任务,大部分应该由学校来完成。

二、当前初中德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重学育轻德育

当前教育普遍而长久存在的一个现状是,学校多将学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而较为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应试教育,教师普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课业成绩上,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教育育人的宗旨。

(二)没有完整的德育体系

多数初级中学在德育方面缺少完整的教育体系,传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多重于知识的灌输,缺少实践,另一方面,德育的内容过于空泛,缺乏对学生感情的渗透,导致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上缺少热情,最终致使其在社会公德,个人品质和习惯上都存在问题。

(三)农村教育局限性及校园安全的制约

普及义务教育后,虽然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但在思想上仍然与现今教育思想有一定差距。初中德育教育的普及不仅需要学校的有效举措,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另外一方面,德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安全的校园环境为基础,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德育活动被施加诸多限制条件,使初中德育工作不能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三、德育的作用及目标

在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初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面临困难或挫折时,就不能够用一种更为积极乐观而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政治品质和思想道德的水平,还能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并提高道德品质。德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培养更加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具备这一前提,学生才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另一方面,德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更为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当今我国国民素质亟需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仍需加强,德育的最终目标应是通过不断教育改革,保证德育的教学地位,在此背景下整体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立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

四、加强初中德育教育的举措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初中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的耳濡目染,一个教师的品行、人格与学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具有为学生树立了导向的作用。因而,初中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应从教师的选择或者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入手。换言之,一个教师如果在思想品德上有所欠缺,那么无论德育教育的举措如何完善,校方如何重视或提倡此类教育,在教师这一层面而言就难以具备公信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应以身作则,在教授学生明辨是非,做人的道理等时需要言传身教,自身树立良好的表率作用,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必须要崇高,尤其在社会公德,行事作风方面,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教师应宽容,爱护,尊重,一视同仁,对于学生的错误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加以引导,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应勇于承认,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做到师生平等,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端正的品行和优秀的人格。

(二)跨学科合作

初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或者政治一类科目的要求,每一位教师的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而德育教育的工作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时期以及各个科目的教学当中。初中教学的内容虽然不及高中,大学深刻,知识较为浅显,但是,但凡是一项科目,就具有其本身的魅力,语文与政治贯穿的是人文的精神,数理化则揭示着生活中的客观规律,各个学科都应对德育教育加以渗透,换言之,教师应努力发掘教学课程中相关德育教育的因素,结合学科知识培养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可以举办德育教育的专题讲座与学生开展互动,在语文或政治的教学当中,不乏一些具有人格光辉的事例,比如鲁迅的弃医从文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事例,将课本中的思想以感情为纽带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光阴的思想。在数理化的学习过程中,可着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积极思考的品质,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发散思维,不断扩大其看待事物的视角,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

初中德育教育被师生所忽视,那么在学校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建立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并将其归纳至教学要求当中,为保证其效果,可以设置平时的基础考评以及期末的综合考评,对于积极执行学校规定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的班级及教师给予荣誉鼓励。另一方面,在建立德育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方案中有所侧重,综合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学科特点,每一位科任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职能,同时,校方需要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不仅需要通过沟通使家长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要争取到家长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与校方的积极配合,使德育教育不仅在校园中能够得以开展,更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五、结语

初中生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对照实验课;教学对策

生物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实验,学生们对生物有着如此高的学习兴趣也在于实验,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们通过实验来证明结果,教师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致。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一定要对实验课表示出更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要想尽办法提升生物实验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优化生物实验课的内容和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关于对照实验的概述

其实在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学习中,学生们第一次基础科学的探究方式基本上都是对照实验。那么何为对照实验,其从理论从层面来解释,其主要指的是针对同一种类或者同一个研究对象开展的实验操作,除了特定的条件不同之外,剩下所有的条件以及环境等都是相同的。对照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研究特定条件或者因素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证明这个特定条件或者因素存在的必要价值和影响力。对照实验,顾名思义,其通常都是要安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至少有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对照组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就是要增强整个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让实验的结果具有更高的说服力,将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偶然因素或者意外影响降到最低。

2目前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的具体类型

2.1自身对照。自身对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在同一个实验对象身上来进行的,其并不会单独再设立一个对照组。一般情况下,自身对照的方式主要应用在实验前后结果的对比当中,实验之前的对象状况和实验之后的对象状况进行对比,这种对照实验的方式操作要相对简单一些,但是需要学生们一定要记清楚实验前后对象的状况,因为其经过实验处理之后,实验前对象的状况已经随之发生的变化,是没有办法再复原的。关于自身对照的实验,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其具体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巴斯德把肉汤装进了鹅颈瓶当中,并且进行了高温灭菌,肉汤因此可以保留长达4年的时间没有出现任何腐烂的迹象,但是当鹅颈被敲断之后,里面的肉汤很快便出现了腐烂现象。这样集中于同一实验对象身上的现象变化便属于自身对照的范畴,虽然这个实验前后结果的变化之间相隔了4年的时间,但是,其仍然是一组具有典型意义的自身对照实验。2.2空白对照。空白对照,顾名思义,就是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举例说明: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一节的内容是要研究淀粉酶对淀粉产生的催化作用,那么具体实验就是要用蒸馏水作为淀粉酶的对照即可,不需要再安排其他的对照内容,那么,这种对照方式便是空白对照。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为例进行说明:将一片树叶的一部分遮挡住阳光,另一部分暴露在光下,被挡住阳光的部分时实验组,而暴露在光下的部分是对照组。这样的实验类型就属于空白对照。2.3相互对照。相互对号也不会再单独设立对照组,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将实验处理后的结果相比比对即可。举例说明:在初中生物课本中有一节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主要是证明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身体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便设置了如下实验:利用烟草的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的心率影响进行了实验,把烟草的浸出液和酒精配置成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大小相似的两个水蚤分别放入到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当中去,在喂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浓度比较大的那一只水蚤的心率上升速度非常快。由此可以证明:吸烟和喝酒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危害。2.4条件对照。针对实验的各项条件因素来进行调整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对照需求。以草履虫的条件对照实验来解释,这组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两组草履虫,一组草履虫是用食盐来刺激,而另一组草履虫则是用肉汁来刺激,分别观察两种刺激物下草履虫的反应,这便是条件对照的典型实验。

3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

3.1积极秉承生物对照实验的原则,不要轻易发生改变。第一,单因子变量原则。科技教育单因子变量原则,就是要在控制实验中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变量,以此来观察这一个变量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中要积极秉承单因子变量的原则,生物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观察和监督工作,一定要确保实验前后除了规定的变量发生变化之外,其他变量都不会发生改变。第二,对照性原则。既然是对照实验课,那么其必须要遵循对照性原则。通常情况下,初中生物的对照实验课中都会设计一个对照组,用来控制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生物教师在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时,一定要坚守好这一原则,切忌实验过程中出现偏离对照原则的情况发生。第三,平行可复制原则。在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中,生物教师一定要确保好实验的环境,要让实验能够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否则一旦有偶然性因素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整个实验结果都会失去原有的科学性,最终结果将没有任何价值。第四,随机性原则。对照实验课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必须是随机选取的,只有随机选择的实验材料才能够确保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3.2针对生物对照实验课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生物教师需要在评价制度和内容方面下功夫,并且要将奖励机制也一并完善起来,用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生物实验学习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于这一点,笔者建议生物教师在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参与对照实验开展流畅程度明确划分出等级,以此等级要求和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实验完成率,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来完善自己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这对于提高生物对照实验课的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效果而言都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3.3将多媒体引入到对照实验课堂当中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实验都先由生物教师亲自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来完成的,学生们了解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也都是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来同步进行的,这样的实验模式虽然能够带给学生们非常真实的感受,但是其都是一次性完成的,生物教师不会重复演示操作流程,很多时候学生们并不能够记录下完整的操作步骤和内容。

4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对照实验课作为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对照实验课的教学工作,竭尽全力去提高生物对照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琦.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颜艳.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简要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10):40-41.

初中生范文篇10

1.忽视假设实验设立

实验教学的设立是为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够更为充分地说明问题,验证生物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的实验观念落后,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乐得轻松。其实,为了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假说,生物实验常设置一些假设实验,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假设设置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实验时间难度限制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较重,时间也较紧,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生物实验的时间就更短了。有时,还会因为理论教学的时间较紧,挤掉一小部分的实验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验时间不足,学生没有进行仔细观察的机会,往往会针对实验内容,对照教材结果草草了结了实验活动,这样的实验是不符合科学探究理论的。

3.忽视实验结果分析

生物实验的结果需要不断地验证、调查,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做出调查报告,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的调查报告就是完成了基本的记录而已。这种情况不符合科学探索的规律,学生也很难形成探究能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1.重视假设环节

具备探究精神的科学实验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实验题目的确定;提出假说,即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推测或解释;实验,即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说,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期,即在检验一个假说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推理;交流、评价等。这些环节的完成在初中阶段的实验能力培养上至关重要,但是教师往往更为重视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却忽视了假设环节的设计。为了转变这种情况,要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敢于假设的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生物《实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时,基本的教学目的是要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直接给出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安排过程毫无新意可言,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无从发展。因此要改进教学设计:(1)提出问题: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2)小组提出假说,让学生探索实验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实验用具的分析和探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假设如何制作更为有效的临时装片。总之,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与假设。

2.重视分析观察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研究学术。”初中生物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为了解决实验时间较长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更为灵活、有条理的观察方法。(1)先整体后局部。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后再进行细节部分的观察。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整体形态,然后再针对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局部观察。(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要设立对照组,然后进行观察分析,更为准确地找到实物的特征。例如,在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3)重复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是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重复实验,这就要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小组组长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小组生物重复实验。例如,苏教版课本七(上)P96探究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简易设计方法是:将蚕豆或大豆等种子装入保温瓶内,放入一些清水,用打孔器在软木瓶塞上打一个小孔,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塞上瓶塞,该装置就制作成功。24小时后,对比室温,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再进行实验也可以对不同的种子进行重复实验,进而验证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结论。

3.开展实验后调查

生物实验教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最终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基于这种情况的思考,生物实验的结果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1)详细记录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对照教材内容,设立调查问题。例如,撰写调查报告,报告题材的选择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可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心得体会。如“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我国森林绿化的现状”“传染病的预防”“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等。调查研究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对实验结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缺乏这方面的探索,也是忽视实验结果分析的教学现状影响的,必须要尽快转变,尽快改进。

4.自主设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