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3:28:50

城中村范文篇1

对于“城中村”的定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阐述。吕宏芬、王积瑾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镇中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产物,是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现象。高迎伏、黄仕伟和董平指出:“城中村”就是指原来是农村,由于城市的扩张成为社区,现已基本没有耕地,没有农业,也没有农民,但仍按村的行政管理体制来管理的城市中的特殊社区。笔者认为“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城市周边的村庄列入城市规划管理范围,而又在特定的时期内存留城乡二元体制的状况。城市的飞速发展,需要通过征用周边农村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提升城市的容量,不断蚕食周边的耕地,这就形成了“城市—农村一城市—农村”环形衍射的空间布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村包围着城市,城市又包围着农村,城村交替出现的现象。

二、“城中村”产生的原因

问题的产生,总有其原因。我们既要看到其产生的内在根源,又要清楚其外在的推力。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把握它的本质,才能为解决“城中村”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

(一)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体制是“城中村”产生的本质原因

建国后优先发展城市,限制人口流动,制定严格的地籍和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城中村”就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产生了。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核心。所谓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就是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城市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制。在二元土地结构所有制的基础上,相应地形成了两种产权,即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正因为两种所有权的差异,造成了国家可以征用农业生产的农用地,而很难征用作为农民生活的宅基地,特别是《物权法》颁布后,国家对村民宅基地的征用,未经村民同意是不能执行的,否则是违法,所以说这种二元土地结构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关键。由于制度的差异和条件的不成熟,地籍和户籍没有统一,就保留原来的村落,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

(二)可观的租金收益是“城中村”存在的经济根源“城中村”交通便利,房租廉价,吸引很多外来打工的中低收入者,本地居民通过出租房屋获得很大的收入。在这些巨大利益驱动和诱惑下,村民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违章违规加建、扩建、改建,根本不会考虑房屋建设如何与环境相协调,是否可扩建等问题,这就使原来规划不合理的“城中村”更加密集拥挤、杂乱无章。当“城中村”的房屋加建或建成后,政府想整改或拆迁非常困难,改造的成本更高,涉及到复杂的产权和赔偿问题,在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政府只能留存“城中村”,等待改造的时机。“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的形成,主观上是原村民突破各种政策法律限制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是城中村居民在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驱动下,追求租金的后果;客观上是城市按照其经济规律以扭曲形式释放其应有价值的必然。

(三)村落的历史渊源、传统风俗是城中村存在的又一因素

“城中村”有自己特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浓厚的传统观念和生活风俗,表现为乡土性很浓的血缘和地缘社会意识。村民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感,在村民传统意识观念中,村落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是世代相传繁衍的地盘,村落改造或整体性搬迁,就意味着失去生存的根,失去繁衍生存的窝,所以部分村民极力反对“城中村”改造或拆迁。人是情感的动物,村民很难摆脱根深蒂固传统教化和历史风俗的束缚,先进和文明作为一种软力量在短期内不能将其瓦解同化。“城中村”在这种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的内在意念的力量框架下,暂时留存下来。

三、“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表现出利益性和复杂性。“城中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各地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其具体现状也不一样,但都存在共同的特征。

(一)管理体制和政治选举还保留农村模式

“城中村”名义上纳入了城市管理的范围,但现实中还游离在城市管理的边界之外,由于体制和管理的滞后,很多的“城中村”仍然没有撤销村民委员会,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民主的居民自治。笔者所调查的南宁市西乡塘区秀灵村就是一个典型,在行政管理上还是以村委会主导,村委会作为村中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实行半封闭式的村治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城中村”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村委会成了村中一切大小事情的裁决者,成为村治的公共权力机构。“城中村”两委的选举换届,是村里的一件政治大事,但内容和形式上类似于农村的选举换届,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三年进行一次选举,两者同步进行,两委的换届都表现出宗族式、大姓氏的选举,一般来说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是由人口多的姓氏的人来担任。秀灵村本土人口1700人左右,张、梁、卢、陈、黄五姓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分别为30%、28%、27%、8%、7%,这么多年来,两委委员大多数是由张、梁两姓来担任。

(二)租金是村集体组织和居民的主要收入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都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是没有经济来源的,主要是靠出租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和上级政府的补助来维持两委的正常运转及两委委员工资的发放,很多“城中村”都充分利用土地、房屋等有偿使用的集体资源。秀灵村把靠近街道的两栋大楼出租给友爱医院和水电工程学校,每年的租金收入大概有几十万元,这些钱大部分投入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6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租金、土地征用后的赔偿、集体资产出租后的分红和从事第三产业的收入。由于城市的发展状况不一样,这个赔偿金和租金是有所差异的,由于土地赔偿金低和房屋租金廉价,秀灵村村民的生活还是很困难。总体来说,以上两种主体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租金收入维持生存与发展,有些学者称之为新型的租金食利阶层。

(三)道德价值的差异性和村民思想观念落后

“城中村”的流动人口比较多,人员构成相当复杂,造成了这个群体中人员的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利益观、价值观呈现多样性。由于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也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就有可能引发多种矛盾。“城中村”村民的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生活方式跟不上时代和城市发展步伐,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小农经济思想很严重,只图吃饱穿暖,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低,文明礼仪不讲究,不懂技术,角色上没有从村民彻底转变到市民,这样就非常难以融入现代文明的都市。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追求,“城中村”的本土居民都是从事一些脏、苦、累的工作,或者干脆不工作,就靠租金度日。

(四)社会治安欠佳

“城中村”管理滞后或不规范,警力巡查和监管有限,综合管理相对薄弱,、吸毒、、打群架、超生等行为时有发生,“城中村”也就成了“问题村”,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有人将“城中村”称为城市中的死角、贫民区和犯罪发生区。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城中村”的案发率和犯罪率比城市的其他地区偏高。鉴于“城中村”社会环境复杂,治安欠佳,西乡塘区公安分局在秀灵村设立民警值勤点,打击各种非法行为。面对有着1万流动人口的复杂群体,村里成立了由民兵组成的护村队,不定时地在村落范围内巡逻,对各种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震慑作用。

(五)身份没有明确,地位尴尬

“城中村”无法与城市同步协调发展,很多的城市专门为“城中村”的管理出台规章条例,把它们列为所谓的城市“特区”,这就使“城中村”更加难以融入大都市。“城中村”处在城市管理的边缘,由于政策、制度、条件的不成熟,管理的滞后,不能完全按照城市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介于城市的管理范畴和农村管理行列之间。这样尴尬的管理定位,造成许多村民享受不到城市就业、养老、低保等相应的待遇,也享受不到农村的优惠政策。“城中村”的村民对自己的身份界定很困惑,有时办理有关手续、证明等相当麻烦。秀灵村的秀灵小学的学生,如果他们属于农村的,又享受不到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减免;如果属于城市的,又享受不到城市教育的待遇和保障。

(六)建筑混乱,卫生条件差

村民不规范建筑,形成了“握手楼”、“接吻楼”、“贴面楼”、“一线天”等这样的“城中村”典型的建筑景观,而这些杂乱、陈旧、矮小的建筑影响整个城市的整齐美观和生机活力。由于建筑的混乱,没有整体性规划,许多的功能没有完善,特别是排污系统和垃圾的处理很随意,直接排放或倒在街道上,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鉴于“城中村”的建筑物无序、卫生环境差,与城市里的金碧辉煌的摩天大厦及清洁宽敞的公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把“城中村”称为都市的“疤痕”。

四、“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局来看,“城中村”改造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国家和国民的利益;从一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来看,“城中村”改造是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和谐都市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城中村”实行综合管理

政府充分发挥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管理者和城镇公共产品管理者的双重作用,在坚持公共性、公平性、参与性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既要保障好村民的利益,也要考虑改造单位的利益,让市场参与商业性运作。在城区一级政府,废除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组建综合性部门,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行政效率;防止条块分割,成立综合办公室,对“城中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建设、安全、拆迁、安置等实行有效管理。

(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

从体制上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将“城中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只有土地国有:才能从根本上制止村民对土地的独立处理权,一切土地使用都归土地规划部门管理。在“城中村”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制,这是我国改革的一个新探索,按股份制的原则改造集体经济,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核算、资产评估,使村集体资产的产权明确清晰。经营管理上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操作,量化资产,明确股权分配,村民按出资额大小来分红,个人所拥有的股份可以自行支配,有权利赠送、转卖给他人。村民获得了实惠,他们会很积极地参与到“城中村”的改造。

(三)加强立法。依法推进改造

由于“城中村”改造是前所未遇到的,涉及户籍、土地的变更,还有行政管理体制和城镇管理体制等复杂问题。国家的法律法规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因而操作上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各地城市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粗糙的管理条例。需要出台一些可操作性更细化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推进“城中村”的改造,以法律保障“城中村”改造的成果。

(四)妥善安置村民,给予合理的补偿

“城中村”改造之所以那么困难,主要是利益问题没有协商解决好,安置或补偿没有达到村民的要求。村民的房屋被拆迁后,户籍划入城市管理,身份变为城市居民,给予合理补偿,应按照城市居民的管理标准保障村民的利益,解决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就业、子女上学问题等。只有以村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顺利、稳定地推进“城中村”改造。

(五)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高素质,培养技能

村民在特定的群落聚居生活,由于受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还比较守旧,生活方式还比较单一,文化技术还比较低,缺乏竞争进取的精神。只有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技能,才能为“城中村”的改造减少阻力。比如免费举办一些扫盲脱产班或技能培训班,摒除陋习,使他们的脑袋充实起来,树立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意识。知识素质高了,有了一技之长,生活就有了保障,利益得到了维护,村民对改造的抵触情绪自然就降低了。

(六)对城市的空间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城中村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微更新;“城中村”改造;城市化

“城中村”是城市化的特殊产物。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扩张导致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使许多原本属于农村的区域被规划入城市。“城中村”同时也是外源性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之一。外源性城市化是被动的城市化,由于城市扩张的需要,乡村被新建的城市包围,从而不得不做出所谓“城市化”的改变。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直接导致一些农村虽然在地域上属于城市,却无法从根本上融入城市,于是这样的区域便成为特征鲜明的“城中村”。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核心内容与创作根据。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开放、大众化、通俗化等特点,这样的特点也使公共艺术成为非常适于介入大众生活的艺术形式。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公共艺术也呈上升发展的态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公共艺术在壁画、雕塑、环境景观等领域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最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也主要是这三类。大部分“城中村”中公共艺术介入的程度都非常低。首先,这种现象受“城中村”性质的影响。外源性城市化导致“城中村”与普通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配置不均等。从社区管理模式来说,“城中村”没有完善的社区服务系统,整体的模式还停留在农村社区的层面;从社区公共设施来说,它没有与城市其他地区一致的设施。从“城中村”居民的角度分析,许多青年人因求学、工作等原因流向一线大城市,因此大部分“城中村”的居民为老年人,且占比达一半以上,剩下的是少部分中年人和孩童。“城中村”的中老年居民由于曾生活在农村且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公共艺术,对公共艺术的了解程度亦非常低,孩童在“城中村”的场域条件下则更难接触到公共艺术。其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中村”的边缘化。由于“城中村”在用地属性上曾属于农村土地,因此它处于被城市发展忽视、孤立的局面。基于“城中村”区域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部分城市的相关部门往往不会对其投入太多资源进行文化建设,这也是“城中村”鲜有公共艺术介入的主要原因。“微更新、轻改造”创作原则是指以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基本不改变建筑空间主要结构为前提,尽量在不打扰居民生活的情况下,通过进行适应社区生活需求的局部改造提高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品质。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城市大型雕塑、大面积壁画、建筑环境景观改造等方面,各种社区更新方案也大部分采用大体量建筑的改造这类艺术介入的方式。当然,这样的运用比较符合早期城市建设中大型规划———大面积拆除及大面积重建、新建的情况。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的方式逐渐从“大拆大建”的模式转变为城市“微更新”。

与城市“微更新”同步的则是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创作形式主要表现为由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介入等大改造形式转变为“微更新、轻改造”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与当下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适配度很高。然而“微更新、轻改造”创作原则下的公共艺术介入并没有普遍应用于非一线城市———拆迁与重建仍然是三、四线城市的改造常态,而这样的改造模式大部分的应用对象就是“城中村”。公共艺术“微更新、轻改造”式的介入是最适合落实改造项目的,具体有四方面的优势。第一,用人更少、用时更短。相比大型建筑的拆改、新建所需的大量人力与长时间施工,“微更新”的性质决定了它所需的人力较少、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一个设计团队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改造项目。第二,成本更低、性价比高。传统的大改项目需要的启动资金很多,但“微更新”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第三,改动更小、影响更小。传统的改造多数是大体量的拆建,这势必会有大规模施工,而施工现场对社区的影响大也是前些年许多民众对改造项目不满的原因之一。“微更新”则不需要对原有建筑等进行大改动,只需要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加入公共艺术内容即可,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小。第四,灵活性强、成效更好。公共艺术的介入有公共装置介入、公共空间营造、公共活动介入等多种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此在改造项目中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更精准地选择介入方式,以此取得更好的效果。“微更新、轻改造”式公共艺术的介入方式以介入的空间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以小面积手绘墙为主的建筑外立面“微更新”,以公共设施改造升级为主的公共设施“微更新”,以放置公共装置为主的公共景观“微更新”,以开展公共艺术活动为主的艺术氛围“微更新”。建筑外立面“微更新”是改造方式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一项,其创作成本低,创作效果佳,能快速地改变建筑表面的样貌,实现整体环境美化。在“城中村”的改造中,建筑外立面是最值得艺术家使用的“画布”。公共设施“微更新”是改造中关键的一项。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微更新”项目负责人陈敏提到:“微更新不是一种美化运动,而是要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满足功能上的不足。”对公共设施的设计与改造是公共艺术的功能之一,对于“城中村”的改造来说,公共设施的有效改造升级更是重中之重。“城中村”社区的整体环境大多比较单调,空间布局刻板单一,在不进行大的建筑改动的前提下,景观的“微更新”对于改善整个社区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装置是景观改造中常见的工具之一,而在“微更新”的原则下,与空间相结合的小型装置取代大型雕塑成为更适用于社区改造的项目。新媒介公共艺术为社区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城中村”的改造当中,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介入可以给整个场域的气质带来巨大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有时只需从一个微妙的灵感开始。

英国艺术家AlexChinneck的“Knot”系列作品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再创作呈现出奇幻的观感,他将邮筒、灭火器、扫把“打结”的创意实际上就是对材质的置换,从而达到一种视觉欺骗效果。此类幽默诙谐的小型装置是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时可以参考的。这种基于日常物品的改造不会显得突兀和生硬,且有利于社区艺术气氛的营造。在公共艺术实践的各种类型中,公共艺术活动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不同于绘画、装置等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活动是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形式,它强调大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也是观念艺术与行为艺术的结合。在公共艺术活动介入的相关研究中,可以探讨如何针对“城中村”居民群体的现状做出改变。如果将目光聚焦“城中村”居民群体,会发现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公共艺术的接触度不高、生活水平不高等。对于具有这样特性的“城中村”居民来说,热闹且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公共艺术活动是最容易被接纳的。而公共艺术活动具有即时性,短期的活动不会对公众的生活造成不便。除了传统的开展歌舞活动这类局限于观看的艺术形式之外,可以尝试开展让公众参与的艺术活动。例如在“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①系列项目中的“公共艺术社区项目活动”这一板块,学生团队计划组织了多个互动式的公共艺术活动,包括让社区居民亲自动手创作的临时性艺术工作坊等。“城中村”的居民一直以来属于城市中被艺术边缘化的群体,由于很少有机会接触艺术,他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公共艺术活动对“城中村”的介入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全面提升整个社区的艺术氛围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居民的艺术创作意识。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形势下,对“城中村”的治理将主要采用“改造代替拆迁”的形式,且部分城市已经投入实践。从社会环境需求以及人文关怀需求两个方面来看,公共艺术的介入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必然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公共艺术介入“城中村”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微更新、轻改造”的方式更加适用于未来的社区改造项目,因此公共艺术介入“城中村”时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改造效益最大化。“城中村”的存在的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它是值得社会理解与包容的。诚然,“城中村”的艺术现状有其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不能成为它被艺术边缘化的理由。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应该敏锐捕捉到这种现象,仔细对其进行研究并努力改变现状。“城中村”不是城市的“污点”,也不应该一直被视作灰色地带,加强公共艺术对“城中村”的介入是推动“城中村”融入城市的重要方式。“微更新、轻改造”也不仅仅可运用于普通社区与其他公共空间的改造,将这样的方式运用于“城中村”的改造既是对其原有面貌的接纳与承认,也是对其未来积极负责的态度。城市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城中村”亦然。公共艺术将持续在这一跨越时代的巨大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公众见证艺术与城市化的辉煌历程。

参考文献:

[1]孙彦鹏.城乡结合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卢福营.第三类治理:城中村社会的兼容型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2020(9):73-77,23,158-159.

[3]夏燕靖.城市化进程中的艺术影响力:城市“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与城市艺术化生活问题探讨[J].艺术百家,2010(6):25-32.

[4]于飞洋.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5]陈燕凤,唐娜娜.基于地域性文化元素的城中村景观改造升级[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2):44-45.

[6]程博,孙恺.见微知著:城市微更新中的城市设计[J].中国艺术,2020(2):56-63.

[7]孙倩.中国城市化的特征与未来趋势:评《中国的城市化功能定位、模式选择与发展趋势》[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5):115.

城中村范文篇3

一、总体原则。“城中村”是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本轮“城中村”改造试点范围以人均农用地不足0.3亩为标准,试点村由区人民政府选择,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确定。

“城中村”改造遵循“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因村制宜、试点先行,市区联动、以区为主,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法推进、确保稳定”的原则,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村集体为主体自筹资金或通过招拍挂方式引进开发企业,依法依规统筹推进,实现“四个转变”:农村村委会转变为社区居委会,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村民转变为股东。

二、规划管理。“城中村”改造坚持规划先行,规划由市规划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审查、专家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各区人民政府牵头,市规划局委托、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各区人民政府负责。规划调整充分考虑“城中村”实际,基本参照《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控制“城中村”用地的规划控制指标,并按职权对用地开发容量上浮比例进行分级管理,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妥善处理按《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实施办法》(市政府第60号令)进行建设的村民安置用房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应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有关法律从轻处罚或者免予处罚。具体办法由区人民政府出具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三、土地处置。“城中村”范围内根据规划保留地面建筑物的,按自愿原则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使用者提出征收或确权,由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按规定办理。不申请的,仍按集体土地性质使用土地。根据规划需要改造重建的,由市土地储备中心依法征收储备。

四、拆迁安置。依法征收“城中村”改造范围内未进行补偿安置的土地和房屋,按照《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市政府第103号令)及其配套政策给予补偿。已经按照《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实施办法》及原政策进行拆迁补偿安置的,仍按《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实施办法》及原政策予以落实。已按《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实施办法》拆迁安置,在此次“城中村”改造中房屋需要拆除的,按照《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对房屋进行补偿,由区人民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已批准按《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实施办法》拆迁安置,但尚未安置到位的,根据《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实施办法》予以安置。此次“城中村”改造中需要调整的,在不违背安置政策的情况下,由区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处理。

五、房产登记。“城中村”改造区域内的土地依法转变为国有土地后,经合法批准的原村民住宅及生产安置用房,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证》的,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核发或换发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证》。历史遗留无证房屋,由市城乡规划局按规定补办规划手续后,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核发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证》。

六、清产核资。对“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积极申办产权登记。

对规划确认保留地面建筑物的资产,由国土、房产等部门分别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对尚未开发利用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安置用地,由国土部门依法办理国有划拨用地确权手续;对规划不予保留地面建筑物的资产以及农业用地等资源性资产,经乡(镇、街道)核实报区农经管理部门确认,界定其资产权属范围。

清产核资结果必须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审核确认,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上报乡(镇)、街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原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后,经区农经管理部门核准,具备公司经营条件的,由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市场竞争。

七、优惠政策。“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土地出让金按规定收取后,除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外,由市人民政府返还给各区人民政府用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保障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其他在土地处置、产权变更、工商登记、户籍更换等环节涉及市级收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改造范围内的道路、排污、环卫、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共设施以及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绿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实施。相关政策参照市棚改政策。

八、撤村建居。“城中村”改造后,原村组织按照“依法推进、因地制宜、平稳过渡、区级负责”的要求,有序撤销“城中村”村民委员会,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

九、户口改登。“城中村”改造转户后的居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会管理,“城中村”村民农业户口由市公安局统一转户,改登为城镇居民户口。转户后的“城中村”原村民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上享受城市居民同等政策。

十、社会保障。“城中村”改造转户后的居民由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以不超过《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标准,自主选择参加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其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承担,实行区级统筹。

十一、组织领导。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督促、指导和协调,并负责解释试点意见。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辖区内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制定本辖区实施方案,负责指导辖区“城中村”各项具体工作,以村为单位负责“城中村”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以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的批复为准。

城中村范文篇4

对于“城中村”的定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阐述。吕宏芬、王积瑾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镇中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产物,是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现象。高迎伏、黄仕伟和董平指出:“城中村”就是指原来是农村,由于城市的扩张成为社区,现已基本没有耕地,没有农业,也没有农民,但仍按村的行政管理体制来管理的城市中的特殊社区。笔者认为“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城市周边的村庄列入城市规划管理范围,而又在特定的时期内存留城乡二元体制的状况。城市的飞速发展,需要通过征用周边农村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提升城市的容量,不断蚕食周边的耕地,这就形成了“城市—农村一城市—农村”环形衍射的空间布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村包围着城市,城市又包围着农村,城村交替出现的现象。

二、“城中村”产生的原因

问题的产生,总有其原因。我们既要看到其产生的内在根源,又要清楚其外在的推力。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把握它的本质,才能为解决“城中村”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

(一)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体制是“城中村”产生的本质原因

建国后优先发展城市,限制人口流动,制定严格的地籍和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城中村”就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产生了。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核心。所谓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就是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城市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制。在二元土地结构所有制的基础上,相应地形成了两种产权,即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正因为两种所有权的差异,造成了国家可以征用农业生产的农用地,而很难征用作为农民生活的宅基地,特别是《物权法》颁布后,国家对村民宅基地的征用,未经村民同意是不能执行的,否则是违法,所以说这种二元土地结构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关键。由于制度的差异和条件的不成熟,地籍和户籍没有统一,就保留原来的村落,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

(二)可观的租金收益是“城中村”存在的经济根源“城中村”交通便利,房租廉价,吸引很多外来打工的中低收入者,本地居民通过出租房屋获得很大的收入。在这些巨大利益驱动和诱惑下,村民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违章违规加建、扩建、改建,根本不会考虑房屋建设如何与环境相协调,是否可扩建等问题,这就使原来规划不合理的“城中村”更加密集拥挤、杂乱无章。当“城中村”的房屋加建或建成后,政府想整改或拆迁非常困难,改造的成本更高,涉及到复杂的产权和赔偿问题,在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政府只能留存“城中村”,等待改造的时机。“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的形成,主观上是原村民突破各种政策法律限制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是城中村居民在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驱动下,追求租金的后果;客观上是城市按照其经济规律以扭曲形式释放其应有价值的必然。

(三)村落的历史渊源、传统风俗是城中村存在的又一因素

“城中村”有自己特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浓厚的传统观念和生活风俗,表现为乡土性很浓的血缘和地缘社会意识。村民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感,在村民传统意识观念中,村落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是世代相传繁衍的地盘,村落改造或整体性搬迁,就意味着失去生存的根,失去繁衍生存的窝,所以部分村民极力反对“城中村”改造或拆迁。人是情感的动物,村民很难摆脱根深蒂固传统教化和历史风俗的束缚,先进和文明作为一种软力量在短期内不能将其瓦解同化。“城中村”在这种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的内在意念的力量框架下,暂时留存下来。

三、“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表现出利益性和复杂性。“城中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各地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其具体现状也不一样,但都存在共同的特征。

(一)管理体制和政治选举还保留农村模式

“城中村”名义上纳入了城市管理的范围,但现实中还游离在城市管理的边界之外,由于体制和管理的滞后,很多的“城中村”仍然没有撤销村民委员会,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民主的居民自治。笔者所调查的南宁市西乡塘区秀灵村就是一个典型,在行政管理上还是以村委会主导,村委会作为村中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实行半封闭式的村治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城中村”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村委会成了村中一切大小事情的裁决者,成为村治的公共权力机构。“城中村”两委的选举换届,是村里的一件政治大事,但内容和形式上类似于农村的选举换届,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三年进行一次选举,两者同步进行,两委的换届都表现出宗族式、大姓氏的选举,一般来说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是由人口多的姓氏的人来担任。秀灵村本土人口1700人左右,张、梁、卢、陈、黄五姓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分别为30%、28%、27%、8%、7%,这么多年来,两委委员大多数是由张、梁两姓来担任。

(二)租金是村集体组织和居民的主要收入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都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是没有经济来源的,主要是靠出租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和上级政府的补助来维持两委的正常运转及两委委员工资的发放,很多“城中村”都充分利用土地、房屋等有偿使用的集体资源。秀灵村把靠近街道的两栋大楼出租给友爱医院和水电工程学校,每年的租金收入大概有几十万元,这些钱大部分投入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6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租金、土地征用后的赔偿、集体资产出租后的分红和从事第三产业的收入。由于城市的发展状况不一样,这个赔偿金和租金是有所差异的,由于土地赔偿金低和房屋租金廉价,秀灵村村民的生活还是很困难。总体来说,以上两种主体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租金收入维持生存与发展,有些学者称之为新型的租金食利阶层。

(三)道德价值的差异性和村民思想观念落后

“城中村”的流动人口比较多,人员构成相当复杂,造成了这个群体中人员的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利益观、价值观呈现多样性。由于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也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就有可能引发多种矛盾。“城中村”村民的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生活方式跟不上时代和城市发展步伐,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小农经济思想很严重,只图吃饱穿暖,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低,文明礼仪不讲究,不懂技术,角色上没有从村民彻底转变到市民,这样就非常难以融入现代文明的都市。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追求,“城中村”的本土居民都是从事一些脏、苦、累的工作,或者干脆不工作,就靠租金度日。

(四)社会治安欠佳

“城中村”管理滞后或不规范,警力巡查和监管有限,综合管理相对薄弱,、吸毒、、打群架、超生等行为时有发生,“城中村”也就成了“问题村”,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有人将“城中村”称为城市中的死角、贫民区和犯罪发生区。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城中村”的案发率和犯罪率比城市的其他地区偏高。鉴于“城中村”社会环境复杂,治安欠佳,西乡塘区公安分局在秀灵村设立民警值勤点,打击各种非法行为。面对有着1万流动人口的复杂群体,村里成立了由民兵组成的护村队,不定时地在村落范围内巡逻,对各种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震慑作用。

(五)身份没有明确,地位尴尬

“城中村”无法与城市同步协调发展,很多的城市专门为“城中村”的管理出台规章条例,把它们列为所谓的城市“特区”,这就使“城中村”更加难以融入大都市。“城中村”处在城市管理的边缘,由于政策、制度、条件的不成熟,管理的滞后,不能完全按照城市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介于城市的管理范畴和农村管理行列之间。这样尴尬的管理定位,造成许多村民享受不到城市就业、养老、低保等相应的待遇,也享受不到农村的优惠政策。“城中村”的村民对自己的身份界定很困惑,有时办理有关手续、证明等相当麻烦。秀灵村的秀灵小学的学生,如果他们属于农村的,又享受不到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减免;如果属于城市的,又享受不到城市教育的待遇和保障。

(六)建筑混乱,卫生条件差

村民不规范建筑,形成了“握手楼”、“接吻楼”、“贴面楼”、“一线天”等这样的“城中村”典型的建筑景观,而这些杂乱、陈旧、矮小的建筑影响整个城市的整齐美观和生机活力。由于建筑的混乱,没有整体性规划,许多的功能没有完善,特别是排污系统和垃圾的处理很随意,直接排放或倒在街道上,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鉴于“城中村”的建筑物无序、卫生环境差,与城市里的金碧辉煌的摩天大厦及清洁宽敞的公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把“城中村”称为都市的“疤痕”。

四、“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局来看,“城中村”改造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国家和国民的利益;从一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来看,“城中村”改造是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和谐都市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城中村”实行综合管理

政府充分发挥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管理者和城镇公共产品管理者的双重作用,在坚持公共性、公平性、参与性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既要保障好村民的利益,也要考虑改造单位的利益,让市场参与商业性运作。在城区一级政府,废除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组建综合性部门,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行政效率;防止条块分割,成立综合办公室,对“城中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建设、安全、拆迁、安置等实行有效管理。

(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

从体制上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将“城中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只有土地国有:才能从根本上制止村民对土地的独立处理权,一切土地使用都归土地规划部门管理。在“城中村”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制,这是我国改革的一个新探索,按股份制的原则改造集体经济,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核算、资产评估,使村集体资产的产权明确清晰。经营管理上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操作,量化资产,明确股权分配,村民按出资额大小来分红,个人所拥有的股份可以自行支配,有权利赠送、转卖给他人。村民获得了实惠,他们会很积极地参与到“城中村”的改造。

(三)加强立法。依法推进改造

由于“城中村”改造是前所未遇到的,涉及户籍、土地的变更,还有行政管理体制和城镇管理体制等复杂问题。国家的法律法规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因而操作上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各地城市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粗糙的管理条例。需要出台一些可操作性更细化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推进“城中村”的改造,以法律保障“城中村”改造的成果。

(四)妥善安置村民,给予合理的补偿

“城中村”改造之所以那么困难,主要是利益问题没有协商解决好,安置或补偿没有达到村民的要求。村民的房屋被拆迁后,户籍划入城市管理,身份变为城市居民,给予合理补偿,应按照城市居民的管理标准保障村民的利益,解决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就业、子女上学问题等。只有以村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顺利、稳定地推进“城中村”改造。

(五)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高素质,培养技能

村民在特定的群落聚居生活,由于受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还比较守旧,生活方式还比较单一,文化技术还比较低,缺乏竞争进取的精神。只有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技能,才能为“城中村”的改造减少阻力。比如免费举办一些扫盲脱产班或技能培训班,摒除陋习,使他们的脑袋充实起来,树立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意识。知识素质高了,有了一技之长,生活就有了保障,利益得到了维护,村民对改造的抵触情绪自然就降低了。

(六)对城市的空间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城中村”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开始时不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城中村”泛滥,问题恶化,这给我们后人很大的教训。因此,必须树立超前意识和前瞻性,规划好未来蓝图,对郊区、城市周围有可能将来再成为“城中村”的村庄、村群进行调查,了解它们的现状,在宏观上把它们划入城市管理范围,严格控制土地的投放,做到合理规划,不能让“城中村”在无序的状态下肆意发展,减少或杜绝一边改造“城中村”一边产生“城中村”。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的产物,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代名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其问题的利益性和复杂性使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让“城中村”真正融入都市之中。

摘要:“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事物。“城中村”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阻滞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鉴于此,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分析“城中村”产生的原因、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解决举措。只有把“城中村”纳入城市的管理范围,以人为本,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才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城中村范文篇5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公共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粗放式的城市空间扩张,城市近远郊的大量农村聚落和社区被动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环境,进而形成独特的“城中村”现象。作为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与深化,其凸显出来的各种弊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愈加强烈。因此,城中村的改造更新成为当代城市发展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而改造治理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及其实践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1城中村改造

1.1城中村概念。“城中村”一词最早由杨安在其“‘城中村’的防治”一文中提出,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城中村”的界定大体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从土地空间视角入手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领域;二是从经济形态、制度体制、社区聚落和社群结构等角度切入的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潘聪林在其“‘城中村’研究评述及规划政策建议”[2]一文中,分别从空间区位、社区属性、空间经济属性等三方面对“城中村”的概念进行解读,更为全面的从城乡规划专业视角去分析了“城中村”的内涵。1.2城中村现状。根据相关研究,目前城中村的发展状况依据改造进程可划分三个阶段:待改造城中村、改造中城中村及改造后城中村,而这三种进程中的城中村也各自具有不同的现状特征。待改造的城中村现状仍较具活力,包含前文分析的三方面的属性,一般存在城市治理、建筑设施落后、环境健康及土地资源浪费四种问题。改造中的城中村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城中村的原住民已搬离该区域及该区域正历经改造更新,该阶段的问题也主要体现为这两个方面:搬离该区域的原住居民新的住所或过渡阶段住所问题;同时,改造城中村普遍呈现出千城一面、千篇一律问题。改造后的城中村基本面貌已融入当今城市风貌,其面临的问题更多的体现为现代城市普遍需面临的问题,如多样性缺失、缺乏活力、特色消弭等问题。1.3城中村改造利益功能。从目前城中村改造来看,其主要关乎四个主体的利益,包括政府、业主、原住民与改造主体,他们之中政府扮演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而另外三者则均有他们不同的利益诉求,“城中村”改造则是调整三方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平衡的利益体系。

2政策分析

当前,不同学者也对城中村改造问题进行了多种角度的研究,包括进一步阐释城中村的概念内涵、剖析城中村的形成机制、界定城中村的改造原则、总结城中村的改造模式等,近年来逐步转向对城中村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因此,运用公共政策工具来研究城中村改造问题适应了该转向,并且能够促进对目前城中村改造难点的理解,极具意义。2.1政策的初衷———城中村改造的动力。2.1.1国家层面:提升全民生活水平,塑造国家整体面貌从国家角度来看,首要目的是提升全民的生活水平及居住品质,并推动全面现代化发展。其次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中村成为导致整体贫富水平仍不断拉大的一个因素,亟待改造。同时提升国家整体面貌势在必行,而城中村却影响该面貌的重要方面,对其进行改造实属当然。2.1.2城市层面:优化整体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经济提升城中村的形成包含多种因素,而快速城镇化为其中最直接的要因。在城市发展方面,城中村改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利益得失。一方面,城中村一般是土地低效利用区域,使得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城中村区域可谓是城市管理失控的一个片区,其内部功能紊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城中村的存在还对城市景观及其整体形象影响巨大。2.1.3居民层面:改善居住品质,提高生活水平城中村中,一般聚集着原住村民、流动人口,还有少部分城市居民,使得城中村呈现多元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同时也产生交流、冲突等,但由于社会管理通常疏于此地,造成城中村普遍存在居住环境差、缺乏安全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显然,城中村改造将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改善,也提升城市整体的生活水平。2.2政策的结果———城中村改造的影响。2.2.1社会层面:促进社会安全与秩序稳定,便于管理从社会层面来看,一方面,城中村改造可重新梳理片区秩序,并将其纳入城市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但另一方面,由于原本城中村为准城市人口提供了低门槛、大数目的就业,改造则会带来大多数城中村人的失业,甚至重新回到农村。2.2.2城市层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基础配套建设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城中村改造使得原本对外封闭的区域融入城市这个大系统,并在各个方面与城市系统对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统筹管理。进而,城中村改造能够较大程度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推动基础设施配套的提升。2.2.3居民层面:改善居住品质,提升生活水平城中村改造的初衷即为改善居住品质,然而,享受改善后品质的居民可能并非原本在此聚居的民众了。城中村中主要还是流动人口居住于此,改造后,原本在此的村民能够享有政策福利,部分城市居民或可改善居住品质,而流动人口的处境并没有比原来更好。反之,他们可能需要面对更多颠沛流离或者直接返乡。2.2.4政府层面:提升土地财政收益,提高城市消费水平政府应该说是城中村用地的改造再利用的受益者,本身城中村的土地权属关系较为混乱,且我国法律关于政府回收土地与公共利益方面的规定概念模糊,两者叠加则更为政府提供了良好的获益平台。因此,城中村改造对政府来说,就是一个能够增加土地财政收入并带动城市整体发展的手段。2.2.5企业层面:通过改造热潮,大量开发获益城中村改造经由政府牵头启动后,土地在经过“招、拍、挂”后出让。由于改造过程可能全权授予开发商,开发商均受自身的利益诉求驱使,使得改造初衷及改造成果并不能达到预期,进而形成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建设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由此可看出,对于企业层面,主要是为了通过改造热潮获取大量利益。2.2.6规划层面:探索新的规划模式,平衡利益诉求从城中村的发现到其各种弊端凸显,再到现在对其改造的各种模式的挖掘,规划层面均表现较为活跃。经过各种改造的粹取,从规划角度看可探索新的规划模式,为构建更为和谐的城市空间结构出谋划策。同时,城市规划所具有的公共政策属性又要求我们关注各利益群体的最大利益,并平衡各自的利益诉求。虽然这个过程较为艰难和复杂,我们却应致力于此。2.3政策的评估———城中村改造的发展。一般政策评估包括方案、环节、全过程及实际效果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此主要讨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2.3.1政策的有效性作为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阶段性的现象,城中村凸显的问题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对其政策有效性的判断需要长期研究后确立。但城中村改造客观上对城市空间优化、社会管理秩序和居住品质提升等方面会发挥积极作用,其改造的有效性显然成立,关键问题则是考虑使该有效性实现并发挥效用的改造策略及过程。2.3.2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对城中村改造,我们需要考虑为了谁而改造、怎么改造以及如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而每一个问题涉及的利益群体都应当综合考量。尤其在政府层面应当带好头把好关,为改造创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规划方面则在其领导下凸显自身公共政策属性,秉承良好的价值观进行规划设计。2.3.3政府的作为政府的作为成为重中之重,首先应完善明确相关法律规章,严格规划编制和用地审批程序,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其次,政府自身应当守住职责,以公共利益诉求为要,而非逐利;最后还应当积极引导企业发挥公共服务精神,做好改造后的补偿、安置和再就业等管理工作。3结语城中村折射的问题兼具长期性、稳定性与复杂性,并非简单的推倒重建或更新改造能够彻底解决。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形成机制、类型特征、价值判断和改造策略等过程,并研究这些过程中各利益群体的相互影响,方能深入探讨制定何种政策应对城中村改造。

参考文献:

[1]李倩,许晓东.城中村改造研究热点及趋势[J].城市问题,2018(8):22-30.

[2]潘聪林.“城中村”研究评述及规划政策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9(2):62,96-101.

[3]何流.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7(11):36-41.

城中村范文篇6

一、严格程序,强化规划

城中村改造项目由辖区政府向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提出申请,由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进行初审,经市政府批准后列入城中村改造年度计划。

加强规划管理,凡列入年度城中村改造计划的,必须先行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市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城市规划并结合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后,由辖区政府组织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和规划方案,报市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审批。批准后的规划和土地利用方案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条件。

二、规范模式,依规改造

辖区政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批准的规划及土地利用方案,制定“一村一案”拆迁安置方案。拆迁安置标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规划方案制定,每户总回迁面积原则不超过300平方米。拆迁安置方案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区政府同意后,报市拆迁管理办公室批准和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备案,由辖区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三、拓宽渠道,灵活安置

鼓励各城中村采取产权调换与货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

(一)现房安置。辖区政府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一级开发单位,或由辖区政府委托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一级开发单位实施一级开发、二级联动的模式进行改造。由一级开发单位在市内购买现房对被拆迁居民进行安置,不再向其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二)原地回迁安置。被拆迁居民原地回迁安置的,每户安置不超过140平方米住房一套。

(三)货币补偿安置。按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结合现房安置和回迁安置房屋面积进行货币补偿。货币补偿金额按应安置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格上浮20%计算。

被拆迁居民使用货币补偿款在一年内购买房屋的,可以按有关规定享受省政府契税减免的政策。

四、政府主导,统一实施

(一)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资金可以利用市政府提供的资金,也可以由开发单位负责解决,包干到区政府统一使用。

(二)各区政府作为辖区城中村改造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监督城中村“一村一案”的制定、表决、论证、批准全过程;负责拆迁的组织、实施;负责帮助办理回迁居民楼土地、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负责做好城中村改造的社会稳定工作。

(三)各区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辖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五、用好土地,保障权益

(一)土地出让一律采用招拍挂的方式。一级开发单位没有竞得土地出让权的,除拆迁成本外,给予10%的利润。

(二)在制定规划方案时,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留足一定的经营性用房,优先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险。

(三)对在城中村改造中符合发放宅基地条件而没有发放宅基地的居民,可自愿在回迁区域内按建安工程造价购买一套住房。

六、完善手续,加快进度

(一)前期城中村改造“一村一案”已经区政府同意,市拆迁管理办公室批准,报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备案,且有拆迁进展的城中村,2009年3月底前办完开工手续的,仍按原拆迁安置方案执行;没有按时办结的,一律停工。列入2009年改造计划的,必须办结开工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二)各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跑办城中村回迁楼开工前各项手续。

(三)2009年城中村改造的重点是主街主路两侧、城市中心区域特别是“四横六纵”及二环路以内成片区域的城中村。对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条件比较成熟、能够在短期内整体改造的城中村优先列入改造计划。

(四)各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村民回迁楼建设,保证2008年拆迁的居民在2010年前回迁入住。回迁楼竣工验收合格后,市财政支付土地净收益的10%给各区政府。

七、强化监管,规范市场

城中村范文篇7

【关键词】城中村改制必要性存在的问题模式选择

一、城中村:概念及概况

1.什么是城中村

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问题。对于城中村,目前已有很多定义,有从土地关系和形成原因角度的定义,如“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本文将其称为‘城中村’”①。有从房屋建筑的角度的定义,如“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在原农村居民点范围内形成的与周边城市环境构成鲜明反差的以原农村居民‘一户一栋’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区,也称都市里的村庄”②,“城中村是指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以致深圳经济特区内农村城市化前后在原农村地区中形成的呈无序状态的建筑群落。”③。有从土地、户籍、社会关系角度的定义。如城中村现象是指从地域角度讲已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却仍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矛盾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④有从产权和经营制度角度的定义,“‘城中村’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是一定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⑤,等等。

这些定义,揭示了“城中村”的某些特征,但要么从单一的学科角度出发,要么从某个局部地区的情况出发的,难免有片面性,难以深入全面反映“城中村”的实质,也难以概括“城中村”的普遍情况。

事实上,“城中村”不仅是一种居住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只有把握“城中村”这两个本质特征,并且全面了解各地“城中村”的情况,才能揭示“城中村”的本质,得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笔者认为,“城中村”是急剧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包括土地、房屋等要素)、人员和社会关系等就地保留下来,没有有机参与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仍然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初级关系(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不是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如李培林所说,“城中村”的外部形态是以宅基地为基础的房屋建筑的聚集,实质是血缘地缘等初级社会关系的凝结。⑥

2.各地“城中村”概况

“城中村”的出现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单是沿海,也不单是大城市,内地和很多中等城市目前都面临着“城中村”问题。

珠海:在中心区和城区边缘50平方公里范围内,散落着建市前就存在的26个行政村,总占地300万平方米,共有旧村村民6935户、4.6万多人,暂住人口达10万多人⑦。

广州:广州市区(指经国务院批准的广州市规划发展区386平方公里范围内,不含番禺、花都区、增城、从化市)分布着138个行政村,这些城乡结合部在广州城市化迅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村包城”、“城包村”现象。按已完成的行政村规划,未来数年间它们在“城中”部分将达到87.5平方公里,占全广州城市规划面积386平方公里的22.67%。⑧

石家庄:据统计,目前二环路以内共有城中村45个,占地约1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636万平方米,居住着4.77万户、14.93万人。⑨

西安:在西安市19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分布了大约180多个“城中村”,人口约20万,其中二环以内55个。⑩

新余:大力实施“城乡同建”工程,拟用2至3年时间,对139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插花村”以及城乡结合部村庄,按照街道化、社区化的模式,进行全面改造。⑾

温州:市区目前共有544个行政村,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这些村庄可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和城外村三类,其中城中村占10.3%、城边村占31.6%、城外村占58.1%。⑿

绍兴:绍兴经济开发区是省级重点开发区,全区有17个行政村,9.56平方公里,农村居民4363户,11854人。据调查,全区共有旧村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占用宅基地1034亩。⒀

中山、东莞、茂名、贵阳、太原以及北京、上海等地都存在城中村现象,目前各地都在探索进行城中村改造。

3.福州市“城中村”概况

据调查,目前福州全市共有城中村93个,亟需改制的有67个,总户数约2.2万户,总人口为7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7万人,占总数的67%。⒁这些城中村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土地已被征用作城市建设用地,村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转而经营第三产业。据统计,全市“城中村”目前仅余耕地9134亩、山地3650亩、其他杂地4460亩,有23个村已完全没有耕地。⒂2、大多数“城中村”村财政收入较高,台江区8个“城中村”年产值12亿元,村财总收入3600多万元,晋安区东门村一年村财收入达1000多万元。⒃3、村民福利待遇较好,如台江区红旗村每月给退休农民发放退休金高达900多元,鼓楼区高桥村、仓山区先锋村给满18周岁的村民每月定期发放300—500元的生活补贴费⒄。4、“城中村”地处市中心,交通信息发达,敏感性强。5、大多数“城中村”已进行社区整合,但村干部分流方面仍存在问题。6、老城区的“城中村”大多数已成立企业公司或股份公司,但由于税收问题无法解决,这些股份公司大多是空壳,代之运行的是村经联社。

二、“城中村”改制的必要性

“城中村”由于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内建设混乱、环境卫生恶劣、社会治安复杂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因而,对“城中村”进行改革已是必不可免。“城中村”改制是农村城市化特别是“城中村”城市化的必经之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事所趋,势在必行。

1、“城中村”改制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分割难的紧冰被打破,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界限正在消除,国家开始取消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而身居城市的“城中村”农民是最容易实现其身份和思想观念转变为城市居民的群体之一。通过“城中村”改制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可改变目前由于村居混杂、地域交错而带来的管理职责不清、标准不一、体制不顺的状况,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城中村”改制的改革,将“城中村”全面纳入到城市规划的一盘棋中,加大力度开展旧村改造,加快“城中村”城市社区、村民向居民转变,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设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提升城市形象,进而提升我国城市的竞争力。

2、“城中村”改制是全面提高我国“城中村”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我国“城中村”农民绝大部分已脱离农业,转向其它产业,但这些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缺乏,许多仅仅依托出租房屋的租金和村集体的福利生活,缺乏其它正常劳动收入。通过“城中村”改制,改革“城中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把集体资产量化到人,村民以股东的身份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享受相应的收益分配权益,可以根本上解决“城中村”农民的出路问题。同时通过“城中村”改制,把村民统筹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之中,还提升和改善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进而从根本上、长久地保障“城中村”农民利益。

3、“城中村”改制是化解长期积累性矛盾、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需要。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城中村”农民与地方政府、村干部以及群体内部存在着各种非理性争夺行为,正日益成为城市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一是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因公共需要而征用土地引发的矛盾;二是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因村集体资产管理与处置等方面引发的矛盾;三是村民与村民之间由于不同宗派利益引发的矛盾。通过“城中村”改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可以解决土地征用难、村集体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村集体资产处置上,通过实行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打消村民对于集体资产被侵占、瓜分的担忧。而且,建立了严密的法人治理结构,重大项目决策、经营方针由村股东大会决定,财务管理透明公开化,这样使村干部的权力受到制度约束和监督克服了决策的主观性、随意性,避免了“暗箱操作”,减少因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干群关系紧张和社会稳定问题。

三、“城中村”改制模式的选择

“城中村”改制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杭州、广州、济南、厦门、泉州等地相继进行了“城中村”改制工作,并取得实效。综观各地的做法,“城中村”改制大体上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撤销村委会建制,保留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联社)。这种模式程序简单,运作方式不变,村集体资产和村民利益能得到有效保护,村民易接受。

第二种模式,撤销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模式比较彻底,较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但目前采取这种模式的时机尚未成熟。这是因为大多数“城中村”都有债权和债务,且土地权属不明,由此导致资产评估困难,公司组建受阻。即使组建股份公司成功,既然是公司,就要按《公司法》运作,那么村股份公司经营和村民的年终分红都必须交纳33%的所得税和19.8%的个人收入调节税,这样一来,原村财政收入就会明显减少,村民福利待遇无法维持,村民的切身利益必然受损,村民通不过,因此实行起来难度较大。

第三种模式是撤销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地域性的“集体资产管理中心”。按照这种模组建“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心”,其性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所以应到民政部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注册登记,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由国资委(局)进行业务主管。“集体资产管理中心”下可设项目开发部、资金管理部和福利保障部,按照核准的章程运作。这种模式,既能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村民待遇不降低,又有法律依据,大量的村干部还能消化其中,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但由于政策上的原因,民政部门目前还不能对其进行登记,因而在操作上存在困难。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是我们认为,“城中村”改制应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即“确保村民现有的利益不受损害,确保村集体资产不流失,确保各级政府和组织不平分村集体资产”,以此为标准,在现阶段选择第一种模式更适合,即撤村保留经联社(适当时机对经联社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村民现有的利益不受损害,确保村集体资产不流失,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城中村”改制难度,保证“城中村”改制工作顺利开展。当然,由于各个“城中村”的情况、条件、环境不同,在改制过程中,各村在统一保留经联社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一是撤销村委会,视居民入住情况逐步组建社区委员会(指举村拆迁的);二是撤销村委会,将村民融入居住地社区委员会(指原村委员会辖区已进行整合的)

三、“城中村”改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综合分析,“城中村”实施改制工作有五个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一)如何明晰量化村集体资产。实施“城中村”改制后,农村集体土地一律依法征用,全部转为国有土地,这使“城中村”农民失去土地等最基本的生存保证,从而使村集体资产收益成为村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因而,对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成为村民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在政策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对村集体资产如何进行评估、核实、股权设置种类及股值大小、股权的性质及如何量化分配、股份分红与现行的福利分配如何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出台的办法和政策无法绝大多数“城中村”村民接受,就容易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就会影响“城中村”改制工作的展开。

(二)如何解决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一是村民的社保和医保问题。由于现行的社保和医保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农民的保障并没有明文规定。大多数的“城中村”缺乏足够资金承担村民的“二保”,村民的土地征用所获得一定数额的安置补助对于村民的“二保”费用也是杯水车薪,因而如何解决好村民转变为社区居民后社保和医保的资金来源是一大问题。二是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彻底失去土地后如何开拓生产门路、如何提供就业岗位、如何解决其生活出路是一大棘手问题。三是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城中村”村民超面积建筑现象较为普遍,多数未办理房屋“两权证”,而且由于被纳入城市规划范围内,建房和拆迁受规划制约,宅基地难以得到审批,使不少村民房屋既不能拆,更不能翻盖。如何依法完善手续,妥善处理好“城中村”的违章建筑、扩建问题、是村民关注的热点。

(三)在村集体资产处置中如何界定确认享受权益村民的身份。在村集体资产进行改制量化过程中,首先要面临享受权益的村民的身份如何界定问题。主要涉及“农嫁居”人员,征地后被招工人员、婚嫁到外村的“农嫁农人员、挂靠户人员、非转农人员、以及考取大中专院校等人员的享受问题”。在这些人员中,有的是过去由于政策等原因难于农转非,有的是人已离村但户口一直没有迁出,有的是婚嫁应迁出而不愿迁出,有的是为了子女入学或子女开店经商方便而挂靠户籍,有的甚至是由城市户口转为农村户口,这些人员能否享受与普通村民同等待遇,争论最多、矛盾最大。此外,现役军人、随军家属、正在服刑劳改人员和未成年人等特殊人员享受的权利如何处理,也是集体资产量化的疑难问题。

(四)如何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由于村集体资产管理沿用的是一套落后的体制,产权不明晰、管理不科学、监督不到位,存在着严重的“村企不分”现象,这使得一些私心较重的少数人可以从中浑水摸鱼,侵吞集体财产。再加上资产经营的风险性,村集体资产如何实现长期的保值、增殖是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城中村”的集体用地不断被征用转为国有,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征光,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失去一块重要的来源。如果村集体资产不能保持原有的固定经济收入,不能确保稳定的股份分红的资金来源,那村集体资产的改革将无法进行下去,最终成为“泡眼”。因而,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村集体留用发展土地的政策,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使留用的土地成为集体经济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五)“城中村”改制后如何改革设置基层组织和管理体制。在“城中村”改制后,如何把原村委会的责、权顺利地衔接到新的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组织,而且避免出现大的波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要解决好原村群防群治队伍的连续以及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地、小区物业管理等问题,确保“城中村”改制后整个管理及时、正常进行。

四、需进一步探讨的几个法律问题

1、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从上文分析的情况来看,撤销村委会建制,保留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当前一种较为可行的“城中村”改制模式。但是一些同志还存在疑虑,认为“撤销村委会,经济合作社是否存在”,对这个问题,尚需法律专家作进一步的讨论,从法律上寻求支持。但笔者认为,村委会和集体经济合作社是两个平等的、不相隶属的组织,不存在依附关系,撤销一个组织并不影响另一个组织的存在。中办发[1990]19号文件指出:“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的核心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妇联、团组织、民营组织共同为村级组织的配套组织”。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组织概念;其二,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同属村级组织,此两者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就两者各自行使职权、不相隶属的组织而言,撤销一个与另一组织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撤销村民委员会并不影响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当然,在条件成熟是,将集体经济组织改制成股份公司将更适应形势需要,更符合发展趋势。

2、经济合作组织法律地位的确认。若村集体经济组织被保留下来,那么,它是否能够独立运作,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这涉及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无法人地位,可以说答案是肯定的。《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用这些标准逐条去衡量,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具备法人条件。而且我国已颁布的一些法律也认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如《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村委会组织法》第5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10条也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因此,村委会撤销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可以以独立的法人身份保留下来,独立开展经济活动。

3、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选举方式。《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直接选举,即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而当前村集体经济组织仍实行间接选举,即由村民代表选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是村委会撤销后,作为管理村集体经济的组织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作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民间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也不能倒退的,由直接选举倒退到间接选举的选举方式是不会被广大村民所接受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让我们透过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轨迹来诠释社会主义民主。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就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适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所以以磅礴之势迅速发展并席卷了中国农村大地。在20多年的前进过程中,我国的村民自治也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完善,今天,它已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而民主选举作为“四个民主”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四个民主”的的龙头和突破口,更倍受瞩目。在20年的风雨历程中,民主选举也实现了从任命走向间接选举,从间接选举走向直接选举的两次历史性跨越。而直接选举因其最能充分发扬民主,表达选举人的意志,体现民主成为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一个基本原则。农村民主政治发展至今,难道民主还要倒退?所以笔者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选举也应参照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由全体村民来直接选举,履行选民资格确认、登记公布选民名单,组织选民酝酿、提名候选人,根据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设立秘密写票处、直接投票选举,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由村民群众选出自己满意的带头人,管理自己的事务。同时,村民群众也享有罢免权,可依法罢免不合格的村官。这样,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注释:

①李钊:“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安徽建筑》,2001年第3期。

②韩荡:“高速城市化地区的城中村改造--以深圳特区为例”。/html/thinking/main.htm

③深圳福田区旧村改造办:“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城市化与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研讨会文集》,2002年7月。

④代堂平:“关注‘城中村’问题”,《社会》2002年第5期。

⑤谭炳才,何启环:“特别关注城中村:城镇化的死角?”,《经济日报》2002年1月18日。

⑥参见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⑦刘其田等:“珠海‘城中村’改造‘三赢’”,《深圳商报》2003年6月2日。

⑧黄令华:“为实现广州‘中变’专家云集攻‘城中村’管理”,《羊城晚报》2001年6月28日。

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市政〔2002〕14号)

⑩文锦:“西安将打造180个新型城中村”,《西安早报》2002年1月27日。

⑾贺翔:“加快改造‘城中村’”,/n378/ca198630.htm

⑿陆剑于、金苏:“温州市区村庄规划施行分区管制分类改造”,温州日报2003年1月23日。

⒀百灿、黄奋勇、戴炳良:“兴市强化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市化进程--经济开发区改造城中村的探索”见/hbc.htm

⒁⒂⒃⒄张孝感杨玉华黄大明:“城中村”改制若干问题分析,《福建省民政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03年10月。

参考文献

城中村范文篇8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改造策略;社会功能;城乡二元制结构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激烈竞争,逐渐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村落起初位于城市郊区,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范围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而这种现象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必然事情。

2城中村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

从城中村的历史变迁中不难发现,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分成主观与客观两个部分,其中客观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速度增加,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耕地被征收了,当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居住地,并且保有一部分供他们建房居住的宅基地。村庄进入城市,形成了城中村。从主观上来说,是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所造成的,这也是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城中村的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村落自然形成阶段,此阶段城市尚未扩展到农村,此时农村只是单纯的农民聚居点;第二阶段为城中村形成阶段,农村靠近城市一侧的土地大部或全部被城市征用,然后伴随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周边土地完全被城市征用,只剩下被城市建成区完全包围的村落,这时,就完全形成了城中村;第三阶段为城中村消失阶段,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渗透,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城中村将被完全拆迁,城中村的居民转为城市居民,从此城中村将完全消失。

3城中村的功能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就业,但因为城市商品房居住成本较高,而廉租房数量少且难以获得购买资格,所以一般的外来人口只能选择城中村的住房。城中村更像是事实上的超级城市特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依靠城中村廉价的房租从而降低经营门槛。城中村成了低起点创业的孵化器;农民工和低收入者从事的多为社会低端服务业,不仅需要能满足低消费的生活空间,还必须靠近需要这种服务的外部环境。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市民需要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双重转化,而城中村就是他们完成不确定过渡期的场所;城中村起到了城市“廉租房”的作用,有助于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住房需求,实现住房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

另外,城中村中数量很多的一类是以租给高校学生为主的。这些城中村在空间上与高校或相邻或接近,由于在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与生活管理逐步分离,原来单位体制下由高校承担的各种生活服务功能,转向由高校后勤及社会周边地区承担。这也使得邻校村与高校之间的互相影响日益加深。从上述观点看,城中村以其廉价的房租和生活生产成本等优势,可以说具有控制城市的营商成本、降低产业和人才进入门槛的功用。

此外,城中村还丰富了城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有以下8个特点:

①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层和职业结构;

②人际关系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化,

③社会流动性大,个人地位和角色变化快,社区构成要素的异质性强;

④生活质量高,消费水平高,消费方式多样化;

⑤闲暇时间多,个人社会化程度高;

⑥生活节奏快,紧张压迫感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⑦现代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强;

⑧信仰、道德标准等多样化。

这些特征贯穿了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所有部分。而这种生活方式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是存在诸多的弊端和问题的。而城中村那种城乡交融的“低消费、地缘联系紧密、慢节奏、高可入性”的生活方式使城市更加多元化的同时,实现了有益的补充。

4困扰城市城中村健康发展的难点

由于一些城中村长期处于缺乏监管,导致了大多数城中村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原来作为村庄聚落时就缺少供水供电等市政设施,演变为城中村时市政管线仅作了粗糙的配套,导致城中村市政管线无法和市政管网连接成系统,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碍于城市的现代化形象。

城中村范文篇9

我省已经确定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而“城中村”则是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当中出现的现象。

所谓“城中村”,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化快速推进而把周边地区部分村落及其农用地一起纳入城市用地的范围,使大部分农用地的性质由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而在征地过程中返还给乡村的用地和以前的村民住宅用地、自留山等则维持征地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在维持征地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土地上以居住功能为主、且深受城市影响的农村社区就被称为“城中村”。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原先城区周边的村庄,现在区域位置上已成为城区的组成部分,成为一道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特殊景观——“城市里的村庄”。“城中村”在行政上已是城市的范畴,属于街道管理,但“城中村”仍然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管理体制。“城中村”农民的土地大部分已经被国家所征用,不再从事农业耕作,其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及土地收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二、“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是发展中出现的现象,也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空间,但是,“城中村”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产流失

由于“城中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造成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下,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不够衔接,且往往含有院落和小块菜地、猪圈等,房屋容积率低,土地利用十分粗放。同时,“城中村”的土地区位条件相对优越,土地的产权又属于村集体所有,这样,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相对于城市低廉的土地价格,使“城中村”中不规范的房地产二级市场特别活跃,导致由于规划和基础设施改善而使土地升值的部分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

2、管理体制不顺,管理难度较大

“城中村”周围已经被城市社区所包围,而“城中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区,它既像城市又像农村,既不是城市又不是农村。从管理体制上考察,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与农村社区的管理体制有较大的区别,它们在“城中村”形成矛盾和冲突,有时又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城中村”的性质使城市管理部门管不到,街道、村、镇管理又不力。这样,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受利益的驱动,乱搭乱建成风,违法违章用地十分普遍,住宅用地严重超标。

3、人口构成多元,社会治安堪忧

“城中村”的人口构成十分复杂,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城乡二元结构。据调查,“城中村”的人口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首先是当地的原有“村民”(部分村民的户籍实际上已经成为市民),其次是租用“城中村”村民住宅的城区市民,第三是来自外地、职业构成十分复杂的外来人口。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租金低廉,“城中村”容易吸引外来人口,出租房中聚居了大量缺乏有效管理且职业构成和宗教信仰十分复杂的人员,因此可能成为滋生“黄赌毒”的温床和违法事件发生的策源地,这种状况的存在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4、公共设施缺乏,环境问题严重

“城中村”的基础设施是与原来低密度的建筑和低密度的人口相适应的,现在由于部分市民和大量外来人口的入住,小企业的开办,使给水、排水、道路、交通、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超负荷运转,导致污水横溢,垃圾乱倒、蚊蝇丛生,空气质量较差。缺乏统一规划的凌乱建筑,形成不了统一连续的街景立面,视觉环境很差,城市形象低下;此外,由于村内道路既狭窄又杂乱无章,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5、村民素质较低,就业问题严峻

由于“城中村”村民和外来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加上出租等手段获取收益比较容易,“城中村”村民普遍表现出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状态,并缺乏在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另外,“城中村”这种独特的存在和发展模式使城市居民难以理解村民,而村民本身也缺乏获取政治权利和社会公正的追求,影响村民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土地的征用,“城中村”村民的可耕地大量减少,而村落内的村民由于历史原因,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但由于有高额房租收入,生活水平富裕,在就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村民素质的低下及其安于现状的性格,使他们的就业问题相当严重,即便是征地时安排了一些就业机会,但很容易下岗,就业问题的严重还会引发社会危机。

近些年,我市的“城中村”改造进展缓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由于城市建设牵动“城中村”土地升值,致使“征地难、规划难、拆迁安置难”不断加剧。同时,由于脏、乱、差问题和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问题十分突出,形成大量的违法占地、违章建设,则严重破坏了城市土地市场秩序。所以,改造“城中村”,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

三、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现象,改造“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城中村”改造是一个涉及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制度、集体资产处理、村民自建住宅政策、投融资体制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改造的任务重,经济利益复杂,所需资金数额巨大。省内外一些大中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已经探索积累一些成功经验,例如,珠海市对“城中村”进行拆除并安置旧村民,辅之以一些配套措施,吸引房地产公司参与旧村改造。广州市的“城中村”将在最近完成改制,都市农民将成为公司股东,“城中村”撤消村委会,组成股份公司,按《公司法》经营原来集体企业与物业。深圳市试点改造“城中村”,按每镇一村的办法试点。试点村确定发展方向和策略,划定不准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及非建设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的使用要求。借鉴省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经验,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我市在推进“城中村”改造中,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城中村”改造,必须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的原则。规划要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高起点、高标准地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完善环境规划和空间设计。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营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筑设计要有民俗特色,有品味,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城中村”改造,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各个“城中村”的状况不同,干部群众的思想水平、物质基础不一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任务各有侧重。必须以改革的思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城中村”改造是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妥推进。

此外,“城中村”改造还必须调动村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城中村”改造,触及到群众的既得利益。要从实际出发,在不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前提下,给群众一些政策性的补偿和一定的资金扶持,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正确制定和运用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城中村”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股份经济组织的作用,用干部、党员的模范行动,调动群众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

3、“城中村”改造,必须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撤村建居后,农民变成了居民,成为城市社区的一员,要针对农民变成市民这类人群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功能。通过大力开展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工作,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区管理方面彻底把“城中村”居民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使“城中村”居民彻底告别旧有的生活方式,走进现代城市文明社区,成为真正的城市人。

4、“城中村”改造,必须处理好集体土地的关系,并对集体资产进行改制。撤村建居后,农村集体土地原则上应依法征用,转为国有。转为国有后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在国家未实施城市建设前,可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政府对此必须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

城中村范文篇10

我局五年发展目标是:一年基本摆脱困境、扭转局面,三年经济翻身、良性发展,五年成效明显、稳上台阶,2012年,实现经济强局的目标,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年均增长*%。实现城改后村民居住环境优化,融入城市化管理体系。

二、主要任务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专项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坚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扶贫济困送温暖、拥军优抚等精神文明创建和评先活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立足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以构建和谐文化为重点,大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营造创建学习型氛围,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督促各村党支部在城改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在城改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抓好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促进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促进和谐发展。

要致力于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要完善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防止群体上访事件发生,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要坚持依法治村,抓好“五五”普法宣传,提高村民法制意识。要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做好信访案件的督办落实,真正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4、加强对城改的扶持力度,全面完成城改工作。

城中村改造要力争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的预期目标。

五年内,要全面完成13个自然村城中村改造,完成股份登记、股权量化,完成撤村建居工作,完成各村体制改革;要将集体经济变股份经济,使村民变成股东。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5、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要进一步提高局领导班子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增强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要抓好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程序,落实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

要使局领导班子配合默契,想实事,谋发展,发挥引导作用,采取多种措施,融洽干群关系,和睦共处,使局系统呈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6、加强制度建设,奖惩兑现到位。

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用制度来监督、约束,夯实真抓实干、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要按照目标责任书,严格按照“时间、数量、标准、责任”的要求,不断加强对全局系统各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的逐项督促检查,确保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得到落实。

三、针对性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疏通工作渠道。

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发挥班子整体合力,积极调动一切因素,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各村的指导、监管,形成局、村一体化格局;

要督促各相关部门、各村明确各自职责,落实责任,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制定年度推进实施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城中村改造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和谐中求发展,稳定中抓城改。

要把城改与关注民生结合起来,把推进城改与构建和谐结合起来。为加快城改进度,并有效做好维稳工作,自本年度起,我局决定,一是实行安全维稳保证金制度,年终进行奖罚兑现;二是在局系统按项目投资额的多少,提取项目管理服务费,在年终考评中,奖励在重点项目、城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

3、加强宣传动员,打好群众基础。

要采取不同形式,利用一切手段,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广泛宣传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城中村改造中,使之心理上接受,行动上支持。

4、加强局机关、各村两委会作风建设,适时进行整顿。

要随着我局职能及任务相应变化,不断提高和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各村两委会成员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