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23:28:05

城管调研报告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1

关于协管员一词,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如交通协管员、治安协管员,顾名思义,协助管理人员。而城管协管人员就是直接协助国家在编城管执法人员履行各种职能的辅助力量,它是当前城管执法力量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城市管理任务而产生的特定历史产物,在全国多数城市都比较普遍存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目前协管员队伍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空白,到底哪些部门可以聘协管员,应该聘多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而队伍经费来源、人员招录辞退、福利待遇、法律责任也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可循。但协管员必竟是政府雇用人员,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所以如何正确聘用、使用和管理协管员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城市管理协管员的现状

*现有协管人员20余人,基本上每个中队都设有协管员,他们在协助执法人员管理城市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这些协管员基本上是从保安公司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招聘而来,基本操作模式是由分局或辖区街道与保安公司签订雇聘协议,由保安公司统一调度,安排人员到我们单位。这样会造成三个问题,1、对协管员的个人素质了解不够,对他们没有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2、我局付出的行政成本与协管员的收入不对称,据了解,现在保安公司都会在我局付出的劳务报酬中每月扣除几百元的管理费,比如我局付给保安公司每位协管员的每月报酬为1800元,保安公司会扣除500元的管理费,协管员实际拿到手的就只有1300元,这样也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这支队伍的不稳定;3、管理不顺,不便于考核,容易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氛围。

(二)缺乏规范与完善的管理制度。1、没有统一的用人标准,如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学历情况、心理状况、道德修养等方面;2、日常的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服装统一问题、着装管理、车辆驾驶、纪律约束、请销假等方面;3、缺乏必要的考核激励机制,工作热情参差不齐,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利于调动积极性;4、职责定位不明确,如协管员的工作范围,哪些工作可以由其承担,哪些工作不能由其承担而只能协助没有统一的规定;5、没有必要的培训机制,如法律法规培训、文明执法培训、作风纪律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对协管员“重使用,轻教育”;6、与协管员的沟通机制不完善,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一些工作上的建议;7、没有统一的人数配备标准,一个中队应该配备多少协管员没有标准可循。

(三)协管员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工作热情不高,业务知识较差,工作方法简单,服务意识不强,有潜在的权力意识。

二、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协管员这支队伍能在今后的城市管理中扬长避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现就如何使用和管理协管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统一人员入口

首先,改变招聘模式。这里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是自己单位直接向市场公开招聘,择优录用,这样就可以对聘用的协管员的个人素质进行直接把关,也有利于对协管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目前,像杭州等较多城市均已采用自主招聘的模式聘用协管员。但这种模式肯定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的同意,还要解决经费来源问题,而且这种模式受劳动合同法的限制较多(如《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所以目前不宜采用这种模式。另外一种模式也是比较可行的模式,就是采取以辖区的镇、街道的名义招聘协管员,由我局负责培训和日常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目前,各镇、街道越来越重视市容市貌的管理,要求我们加强市容市貌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他们也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所以可以由他们进行招聘协管员,协管员的劳动人事管理、经费保障都由他们负责,而协管员的业务指导、培训、考核和日常工作的指挥、调度由我局负责。但要注意,在招聘过程中一定要有我局一起参与(如聘用条件的制定、考试的命题),对拟聘用的人员经过我局的全面考察才能最终录用。

其次,严格用人标准,严把进人关。考虑到*的实际和工作的性质特点,作为协管员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较强的法制意识;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行政辞退、开除记录;3、身体健康、无生理缺陷,达到一定身高;4、初中以上文化,并达到一定年龄要求;5、能适应室外工作,事业心、责任心强,有一定城管经验者优

先(如志愿者)。之后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综合考察后择优录用,录用后采用合同制,合同一年一签,首签合同试用期一个月。

(二)统一工资待遇

要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解决留得住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的实际,考虑考核激励的需要,可以将工资待遇分为四部分:基本工资、考核工资、福利补贴、保险,除保险外,合计年薪1.8元左右。

1、基本工资: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温政发[2008]69号)的规定,市区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月,所以可以将基本工资定为1000元/月比较适宜。

2、考核工资:结合考核结果,可以定为在200—400元之间浮动。

3、保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政府和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一样应给劳动者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明确其地位

1、准确把握“执法力量的协助和补充”的内涵。协管员的“协助性”应体现在方式上,他们可广泛地从事市容市貌领域“巩固执法成果”和“维护正常秩序”方面的工作,如守点布控、动态巡查、劝导等;在地域上,可负责相对边缘地带、重要部位等区域;在内容上,可具体协助执法人员的工作,如驾驶执法车辆、搬运和管理暂扣物资、信息采集、宣传教育等,配合和协同整体执法工作。

2、依法明确界定协管员的权力范围,确立“作为”的标准。就目前依据的城管执法相关法律而言,城管执法大体可分为“管理性执法”和“处罚性执法”两类。“管理性执法”不要求执法者具有狭义与严格的身份,是协管员应当履行的责任,也是其最主要的工作范围;“处罚性执法”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协管员应严格避免单独涉及罚款、暂扣等工作,更不能粗暴执法,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只有在法律范围内明确界定其行为权限,才能确立其行为坐标,规范其执法行为,杜绝不作为、乱作为和滥用权力的现象。

3、正确处理协管员随执法队员参与执法和独立执法的关系。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即“管理性执法”范围内,协管员能够独立执法,也应该尽可能独立执法,这与交通管理协管员独立守控重要道口、公安战线的安保队员独立巡查小区治安相类似,不仅达到了效果,还节省了执法力量,整合了执法资源,有利于全局性工作。但需注意,上述的“独立执法”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执法,如在管理过程中发现违章则可以进行劝导,如当事人不听劝导,则要及时上报中队。不属权力范围内的工作即“处罚性执法”,协管员绝对不能独立执法,只能随同执法队员做好参与协助工作,履行自身责任。这样才能使整个协管与执法工作既合法合规、行为规范又有机结合,发挥最佳功能。

(四)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1、建立协管员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确定并实施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平者下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协管员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要给年轻人以进步的空间,给工作努力者以褒奖平台,给要求上进者向组织(如团组织)靠拢的机会,注重创造精神文明的良好氛围,让协管员在协管工作中有精神上的归属感,从而保证其廉洁奉公、勤恳工作。

2、出台日常的工作规章制度,对他们进行统一编号,统一制式服装并着装上岗,严格上下班、请销假管理,严格执法车辆驾驶、作风纪律管理。

3、统一人数配备标准,标准可以考虑中队辖区大小、乱点难点数量、季节性管理需要、中队人数等因素。可先由中队上报,再由分局核定,统一调度。

4、完善协管员使用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具体的使用模式可由每个中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日常的考核管理也由中队具体负责,考核结果上报分局,作为其工资发放和年底是否续签合同的依据。

5、建立培训机制,对他们定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文明执法礼仪教育、服务意识教育、法律法规(如市容环境方面)的培训和管理方式方法等的培训。

6、完善沟通机制。首先要充分尊重协管员,把他们当成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其次,有些中队例会可以让他们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有用的予以采纳和实施;最后,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管员专题会议,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和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在为城市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没有为弱势群体留下足够的市场空间,即便有市场成本又太高,于是就有了占道经营、乱摆摊点等现象。他们中的一些人法律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城市发展大局利益的关系,加之对生存现状不满,当他们因违法经营被处罚时,往往将城管执法人员当作发泄对象。由于城管工作不可回避的特殊性,势必触及复杂多变的利益群体,从面整日处在各种社会矛盾交汇点的风口浪尖。围绕着市民生存权与城市管理权的矛盾便凸显了出来,广大市民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怜悯往往又将城管执法队员孤立在了对立面。久而久之,城管执法人员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压力过大的症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城管队员的心理状态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调节,往往会使激化矛盾,反而不利于开展工作。因此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是城管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应对挑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客观要求。

综合而言,造成城管执法人员心理异常,心理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社会,自身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

其一,来自工作责任的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管理部门肩负重要职责。城管工作情况复杂,管理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把各种不满情绪转移到城管部门头上,如果处理失当,很容易激化矛盾,带来负面的影响。在目前情况下,城市管理部门既要在具体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又要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的各项法规,确保城市生产,生活秩序,这就对城管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管理使命,达到“管”的目的,的确责任重大,担子不轻。

其二,来自要作任务的压力。不少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争创各种各样的“城”。城市管理的力度随之加大,这样必然导致工作的责任、标准和强度的提高。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天天面对的是新情况,新问题,稍有懈怠,便会陷于被动,特别是在当前城市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尽管加班加点地努力工作,一旦失误,还免不了上级的责难,领导的板子,同事的白眼。长期面对工作压力,极易产生慌乱,焦虑,抑郁,失衡等不健康的心理。

其三,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城管执法工作情况复杂,管严了,市民同情弱者;稍一放松,市民又会投诉你不严格执法。市民对执法工作不理解,造成执法两难的尴尬局面。特别是每次“行风上线”,“作风建设测评”,城管部门在承受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双重压力的同时,却因城管执法工作的特殊性,每次测评还总是名列榜尾,这都给城管执法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

其四,来自暴力抗法事件屡屡发生的压力。近年来,城管执法人员与违章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个别人在城管执法人员执法时,或殴伤城管执法人员,或动用凶器行凶,或聚众闹事,严重妨碍公务,暴力抗法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制约了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发展,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不仅流汗,还常常流血,说起暴力抗法,城管执法人员不禁感慨。城管执法人员长期处在复杂多变危险的环境中,心理往往处在紧张压抑,甚至恐惧的状态,很容易动摇坚守这个岗位的信心。

其五,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城管执法人员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很少顾及家庭,父母妻儿往往会多有怨言。每次回到家里工作累的只想休息,没有心情和精力做家务,久而久之,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渐渐疏远,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一定的危机。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给城管执法人员带来的是更为严重的心理负担。

上述种种压力,使大多数城管执法人员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及时得到缓解,轻者不能处理各种关系,影响工作;重者偏离方向,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极端。

城管执法人员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一是矛盾心理。在城管执法过程中,队员们既对违章者的行为感到厌恶,又由于看到其生活艰辛面心生同情,往往象征性地暂扣其经营工具或以自由裁量的“底限”对其实施处罚,但这种心理往往容易使违章者觉得你不是动“真格”,容易使当事人产生侥幸心理,由“初犯”变“惯犯”。

二是急躁心理。在处理违章行为时,往往不以过周密调查和仔细分析,就急于定论处理。他们出于对违章行为的憎恶,当听到某人举报某处出现违章行为时,便急于查处,造成失误;或者在执法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对待违章者,甚至不按法定程序办案。

三是畏难心理。城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但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却相对滞后,法律,法规赋予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手段又极为有限,再加上城管执法工作本身具有反复性强的特点,要实现有效执法,达到执法目的并非易事,部分城管执法人员因而对城市管理工作产生畏难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是恐惧心理。屡屡发生的暴力抗法事件,甚至跟踪,伏击城管执法人员,因公负伤的事件屡见不鲜,虽然有关法律法规为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行为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但实际操作中却常常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为顾及家庭和亲人的感受,不少城管执法人员不得不更注重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执起法来免不了谨小慎微。

五是倦怠消极心理。城管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等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取得的成绩得不到上级领导和市民的理解和认同,次次民主测评都倒数最后,不少城管执法人员对城管工作丧失信心,缺乏兴趣,甚至厌烦,不想从事城管工作,但一时又无法离开城管队伍,于是工作消极,不认真履行职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六是攀比心理。所谓攀比,通俗点讲就是在工作方面向低标准看齐,在待遇荣誉方面向高标准看齐。由于城管工作的分工不同以及长年在编制、地位、收入等多方面的差距,有部分同志对于往往会产生攀比心理,造成心态失衡,自身消极工作同时还影响到队伍团结和工作的有序推进。

上述不健康的心理症状尽管存在于部分城管执法人员身上,但也削弱了城市管理的执法效能,负面影响不可谓不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心理素质问题,有的放矢采取措施,消除城管执法人员不健康的心理,切实改善和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撮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能,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一要树立献身城管事业的坚定信念。如果不把城管工作当作事业,就会患得患失,就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激情。因此,要树立献身城管事业的坚定信念,用科学的发展观对待得与失,大力弘扬队伍特有的艰苦创业,敢打能拚,忍辱负重,勇于奉献的精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民谋利的利器,为社会和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有作为才会有地位,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实现个人价值,提高职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二要爱岗敬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情绪,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喜欢工作,乐在工作中,让工作为自己心灵健康造福。要为断加强学习,充实专业知识,保持热忱,积极的工作态度,去体会完成工作任务后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三要正视工作压力,感到自己有工作压力。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有的正常心理体验,对此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始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挑战,当然,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凡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忙而有序,化压力为动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要经常沟通,及时化解心理矛盾,心理问题。沟通是培养城管执法人员健康心理的一剂良药,要坚持和完善谈话,谈心制度,及时了解队员所思所想,所盼所难,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之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组织上在其工作顺利时要告诫其居安思危,力戒浮躁;在其处于逆境时要帮助其分析问题,查明原因,防止悲观消沉,自暴自弃。同时组织要根据各个队员的能力和特点安排调配好工作,让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五要开展人性化执法,尽量消除执法人员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隔阂。凡事都提倡逆向思维,换位思考,摒弃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主动与被管理者交朋友,主动为被管理者和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尽量消除误会、积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性化执法不但使工作赢的主动,而且绷紧的神经也会在谅解、宽容、和谐的气氛中得到放松。

六要加强对城管人员的保护,严惩暴力抗法者。城管部门应加强与公安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公安部门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完善城管、公安联合执法机制,以便在第一时间应对和制止暴力抗法行为。同时要购买必要的防暴装备和执法人身保险,对敢于以身试法,蓄意报复城管执法人员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严惩不贷。

七要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让大家在文体活动中交流情感,互帮互助,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分批组织外出旅游,让队员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清新,放心紧张的神经。另外,有条件的话一年内最好组织做一次体检,尽可能在劳保、福利方面改善和加强,让普通队员享受到组织的关爱。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3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走访廉租住房住户11户,城市棚户区5户,均为我县中低收入家庭。其中廉租住房家庭对象中,家庭人口4人以下的居多,人均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下,大部分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家庭成员身体状况一般,居住面50平方米;城市棚户区对象家庭中,家庭人口均为4人以下,人均年收入低于万元,大部分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房均为棚改实物安置住房,面积121平方米。

二、调研情况

走访调研期间,坚持开门纳谏、边听边改、立说立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廉租住房家庭经济较困难家庭成员多劳动力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8000元属于低收入家庭;部分家庭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入住廉租房之前均为无房户,租住他人住房。

城市棚户区家庭,原住房均位于城市危旧房集中区,原住房结构较老旧、危房占大多数,生活设施配套不齐、安全隐患较突出;实施棚户区改造后,选择实物货币补偿并举,住房均为棚改实物安置住房,面积121平方米,住房及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走访调研,对部分家庭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想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理解。阳光家园小区住户提出的安装室外路灯问题已编列工作计划,逐步加以解决,加强物业公司管理,要求物业公司加强对小区保安人员的教育,确保群众财产安全。

三、调研结果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4

一、基本概况

我局成立于2003年,2008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行使城市管理领域中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现有公务员6人,下设三股(法制监察股、市容管理股、综合协调股)、一室(办公室),二个执法大队(城管大队,城警大队),一个环卫所。城管大队属差补事业单位,定编16人,负责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现有执法队员26人,经费由财政差额补助,下设二个中队,管理城区10.5平方公里。城警大队定编5人,现有3名干警,实行双重领导。环卫所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现有人员16人,负责城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二、市容城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管理工作簿弱

1、管理制度不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强,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有令不行政令不畅。一是未建立外部管理长效制度,如具体路段没有创建执行标准和办法,“四旁三包”责任制尚未建立。二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考勤制度缺乏操作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奖惩激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尚未建立。

2、机制不顺,人手不足。

(1)管理机制不顺,经常造成管理缺位和越位。我局在08年对环卫作业进行了市场化运作,执法大队的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解决了环卫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但环卫所管理人员没有彻底从以往的管理模式解脱出来,管理员还和以前一样督察到环卫工人,弱化了对保洁公司的管理,这样督察员又成了保洁公司的管理员,造成了管理越位,结果该管的不该管的都没有管好。执法大队通过内设机构的调整,战斗力和应急能力得到了加强,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巡查制度,经常造成管理缺位。

(2)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造成工作上推诿扯皮。一是环卫所和大队之间的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以渣土和乱扔乱倒的治理来说,两家相互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降低了办事效力。二是部门职责没有履行到位,造成部门职责不清。因为大队要以收费、罚款维持运转,造成股室职能被占,职能股室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三是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奖励约束机制,因利益分配不公经常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

(3)管理任务与执法力量严重失衡,造成管理质量不高。目前我局执法队仅有26人,一线管理队员不到20人,却要管理10多平方公里的整个城区,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管理水平低。

3、底子不清,基础工作差。我局成立已将近七年,有些基础工作还是一片空白,主要表现在执法台帐、行政许可管理台帐、环卫收费台帐、摊点群管理台帐等尚未建立,行政许可具体情况不清,执法档案不符合标准。

4、装备、设施配套不够。

(1)执法装备投入少,造成管理效率低。一是取证工具配备不足,仅有两台相机和一台摄像机。二是无通讯设备,信息不通。三是执法车辆仅有一辆能够运行,队伍的机动性差。

(2)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是规划滞后。近10平方公里老城区未设停车场,城区主干道无公厕、垃圾中转站、果皮箱。二是城区道路网络不畅。如人民路与孚玉路仅靠15米宽的园林路连通。且城区泥巴路较多,“雨天是池州,晴天是徽(灰)州”。三是道路地下管线建设滞后。如电信、电视、供水、燃气、电力等没有配套到位,造成天上“蜘蛛网”,地下随意挖的现象。

(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卫管理方面。一是底子不清,造成收费上的随意性,如在环卫收费中,收人情费、面子费等,都没有及时严肃查处,导致收费秩序混乱。二是执行制度不力,如在环卫督察中不能按《督察办法》兑现奖惩。三是放松对清扫、保洁的管理,“脏”的问题突出。

2、执法管理方面。一是重收费,轻管理。“以收代管,以罚代管”严重。收费定任务,管理靠自觉,为解决经费问题,大队对中队定收费罚款任务,但对管好市容未定目标任务,中队收费积极性高,管理热情低。二是巡查机制落实不到位。发现问题靠领导,解决问题要批示,对违章行为,往往要等局长发现才解决,要等群众投诉,局长批示才处理,后来发展到县长、局长批示的信访案件都长期得不到解决。三是没有建立考核责任追究机制。责任在队长,自己不负责,出了问题,有中队长和大队长兜着,队员不用负责。在这种粗放式管理模式下,经常出现管理缺位,有事无人管的现象十分突出。

(三)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1、执法环境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和市民认知度不高,认识上不同程度带有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管理过程中难以赢得社会和市民的理解、支持。

2、部门职责不够明确,职能划分不科学。一是“管罚分离”引起的“管罚脱节”现象较为普遍,最典型的要算城市道路挖掘,经常是批而不管,当我们对擅自挖掘者给予处罚时,审批部门违规补办许可,并将许可日子提前,导致矛盾集中到城管局,而很多问题要彻底解决并非城管局一家可以做到。二是

“管罚分离”后,管理部门容易将责任推给城管局,造成管理“缺位”。三是职能划转不彻底。按照国务院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规划执法必须划转,我县却没有划转,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四是责任范围划定不科学,从体制上忽略了镇党委政府以及社区的责任与作用,主要表现在门前三包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卫生责任区的划分不科学,如绿化带的管理,建设局在整理绿化带时,产生的污染从来都没有清理过,经常造成路面污染。

3、保障不力机制不全。一是人身安全无保障,由于城市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城管本身无强制手段,虽然我县成立了公安执法大队,但没有独立办案的权力,导致暴力抗法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二是执法经费无保障,城管执法大队(差补),现有职工26人,各项支出75.9万元,财政补贴只有27.6万元,环卫运行支出210万元,总收入只有129.8万元,机关支出49.81万元。全局支出335万元(不包括财拨工资),总收入192.1万元,资金缺口142.9万元。我们只能靠罚款、收费活命,这样能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吗?

4、缺乏科学的协调机制。要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需要建设、经济、政法、宣传等多个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同时又涉及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因此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而我县尚未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剖析,认真研究,我们认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说: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不能持之以恒,措施不能落实到位。二是经费投入不足,保障不力,为保运转,只能采取重收费,轻管理的政策,导致管理效能低下。三是设施不配套,规划滞后,如全城无停车场、城区主干道无公厕,无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四是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力,履行自身职能不到位,大家都是好事争着做,难事都不管,相互推诿扯皮踢皮球。五是社会认知度不高,城市管理对象成分复杂,矛盾比较集中,管理相对人抵触情绪大,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得到社会和市民的理解、支持。从主观上说:一是职工对做好城管工作缺乏信心,工作无目标,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前途,做事没有成就感。二是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拖沓能胡就胡,得过且过。三是缺乏责任感,相互推诿扯皮,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四是制度缺乏执行力,造成管理混乱,政令不通。

三、搞好城市管理措施与对策

(一)摸清底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开展全城脏乱差摸底行动,建立管理台帐。四月份我们:一是对全城的店外经营、洗车、修车场地、建材市场、马路市场等进行摸底登记,建立台账。二是对城区的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的分布进行排查摸底,建立档案。三是对各类摊点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2、开展环卫收费摸底调查,建立收费台账。一是对08年的收费情况进行清理登记。二是对08年未交环卫费的居民户进行排查完善台账,查明欠费原因,做到应登尽登、应收尽收。

(二)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在大队和环卫所实行路段长负责制,推行“责权利”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城区区主要路段和管理的重点部位集中整治后,颁布质量标准,进行科学划分,责任到人,实行徒步或骑自行车巡查。

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督察机制,包括社会和媒体监督,重点查人员到岗和工作质量,拟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做城管监督员,动员一批热心市容、城管工作的退休老人和市民加入城管行列当协管员,既当监督员又当管理员,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议县政府:一是赋予城警大队独立办案的权力,对暴力抗法的行为要及时查处,打击到位。二是保障市容城管经费供给,首先要解决执法大队财供问题,才能杜绝执法、收费养人现象的发生。此次要把城管执法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三是执法装备投入基本到位,形成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法公平、公正。四是改变上门收费方式,适时调整环卫收费标准(目前执行的还是96年标准,物价、工资已翻了2倍),提高环卫工人待遇。

(四)建章立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一要强化目标考核,按照“责任目标化、目标数字化”的要求,将考核从定性型向定量型转变,建立数字化的量化考核体系,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将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对城市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二要严格奖惩措施,把激励机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无论是日常管理,还是重点工作,都要有考核

、有奖惩,以考核为依据,通过物质、精神等多种手段进行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活力。二是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考勤请假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三是建立有效的外部管理制度。主要是要研究制定“四旁三包”责任制、城市容貌标准等。

(五)适当调整职能,建立科学领导和协调机制。

建议县委政府对没有划转到位的职能划转到位,对不科学的职能设置要进行调整。成立县级层面上的协调机构。对“管罚分离”的职能要建立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实行许可备案制度。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5

一、xx新城规划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城区按照“展示**的窗口、**发展的桥头堡、京津之间的明珠”的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全面加快新城建设,中心城区功能形象有了显著提升,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

1、xx新城规划修编工作步入正轨

一是规划理念得到提升。吸纳了区域竞争、京津冀经济带等理论,由注重规划技术向注重规划意识、规划思路、规划的可操作性转变,树立了舍得理念、注重区域统筹、优势互补。

二是规划机制不断创新。通过几年的探索,我区建立了“规划牵头、部门参与、公开招标、专家评审、领导决策”的规划市场运作机制,形成了以xx发展战略研究为指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骨架的规划体系。完成了大运河改造、京津公路1.2公里等100平方公里详规编制,城区详控规划覆盖率达到了75%。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及环保、环卫重要基础设施投入。建成了城区第二水源地,三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建成了四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完成了华北燃气入区工程,建成了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新建了一批高标准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5%,天然气入户率达到57%。路网工程全面实施。103国道完成拓宽改造、京沪高速公路正线竣工通车;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顺利竣工通车,在路由走向、站口设置方向上形成了新的优势。去年,区政府又投巨资完成了雍阳西道、振华西道等9条道路改造工程,完成了城区重点区域夜景照明工程,城区亮化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城市功能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城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总投资8亿元的中信广场投入运营,优联第六城、保利上河雅颂、中房京津时尚广场相继开工建设,大运河城区北段景观建设竣工,城区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初具形象。城区住宅建设进展迅速,形成了和平里、平安里、颐安、栖仙等20余个成规模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撤村建居取得重大进展,10个村拆迁工作基本结束,68万平方米的亨通花园小区投入使用。四年竣工住宅面积23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英华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寄养中心、广电中心、综合医院等一批城市功能项目相继落成,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有了新的提升。环境秩序进一步改观。多次开展了以“清脏治乱”为重点的环境秩序综合整治,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和违规广告牌匾得到了进一步治理,运输车辆洒漏、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等违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

4、城区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环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了环卫专业监理队伍,初步实现了“管干”分离,有效提高了城区环卫作业质量。所有非农平房居民区和道路两侧经营门店全部实现入户免费收运垃圾。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穿越城区的国道、河渠、绿地的保洁作业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程序向区内企业发包,承包收入与作业质量直接挂钩,克服了因多头管理造成的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现象,有效提高了国道、河渠、绿地的清扫保洁质量。组建了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实现了城区执法权的相对集中,避免了原来多头执法给城区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城市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区城市市容市貌虽有较大改观,但离广大群众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城市管理机制不顺,城市品位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招商引资的制约因素。其成因和表现主要为:

(一)体制不顺,造成管理职权不清,责任不明确。我区城市管理一直实行部门管理为主的“条状管理”模式,城区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街道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同时一些部门和个人对城区管理工作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倾向。

(二)机制不活,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均实行“事业化管理,封闭化运作”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不同程度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建管不分、管养不分的现象。一方面,有限的城市维护资金很难维持事业单位员工的巨额工资支出。另一方面,由于受事业单位性质的影响,工资分配拉不开差距,职工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工作积极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尽管城建部门已主动在系统内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制订了一定的检查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但均属于内部管理标准,仍未能跳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怪圈。由于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城区,没有建立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能以市场机制配置城管资源,更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三)规划控制力度不够,造成无序建设,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由于一些部门、单位、居民和开发企业规划意识不强,受利益驱动,在城区私建住宅、乱搭乱建、违规建设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零星开发、擅自修改规划、变更土地用途、降低配套设施建设面积和标准等行为;同时由于在规划执法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行政干预因素,致使规划落实不到位、规划监管不力,无序开发建设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大了城区拆迁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区管理的难度。

(四)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环境较差,造成管理措施不得力。目前,区综合执法局共有在职在编人员50人,担负着城区近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区道路、市政设施、公用事业行政执法管理任务,人员严重不足、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遇到当事人暴力抗法、谩骂污辱,执法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五)投入不足,造成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养护管理滞后。这是制约我区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投入,但与国家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城区公共休闲活动场所、公共绿地、停车场、集贸市场、公厕及其他公共场所建设长期以来投入不够,导致“马路摊点、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等现象严重。

(六)市民文明素质差,法制意识不强,造成城市公用设施破坏严重,管理难度增加。由于城区人口密度高、流动人员较多,少数城区居民文明意识、城市意识差,法制观念不强,存在乱停乱放车辆、践踏草坪、侵占绿地、乱丢垃圾、闹红灯、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同时也有极少数人为了个人私利,乱贴乱画小广告、恶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特别是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城中村”,很多村民在生活习惯、文明意识方面没有及时转变,加上管理缺位,造成“城中村”内脏乱差现象严重,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加强规划执法管理。要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就要不断加大规划设计投入,坚持高起点、高档次,花重金、聘高手,引进竞争机制,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通过招标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机构进行规划和单体设计。在进一步修编完善城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做好城市设计和城市模型制作工作,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环卫、给排水等专业系统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要严格执行规划,高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全面加强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强化规划工作层级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坚决维护公众利益。建议建立国土、综合执法和规划三个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联合办案、调查、执法、资料共享、互作见证等手段,加大对违法建设(占地)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

(二)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和划分区、街、社区的管理范围、职责和权限,理顺城市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区级为主导、街道为主力的城区管理格局,赋予或授权街道办事处更多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职能,真正实现属地管理的格局。一是下放城市管理权限。进一步科学划分区、街道两级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管理权限,凡是能由街道行使的,都要依法采取直接下放或以委托授权的方式下放到街道,并对相关的行政许可权依法作出调整。二是在四个街道建立城市管理机构。各街道分别成立城市管理办公室(行政执法办公室),实行区、街双重管理的模式。街城管办负责日常管理和执法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区建委、综合执法局的指导。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城区居委会的工作优势,实现城区管理的无缝对接。

(三)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的责任监督机制。实行城市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对区直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考核内容。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带动促进各项工作责任制,特别是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对达到标准的要公开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对达不到标准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大力强化社会监督,对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和举措,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公众意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并公布举报电话。要建立健全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切实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

(四)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基础实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使公用基础设施更好地满足市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扭转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弊病,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是按照“改东建西,开发南北”思路,加快推进以翠亨路为主线,纵贯城区、连接南北站口的西部发展框架,建成北部物流和南部客流为主的服务产业功能区。二是按照现代化城市道路标准,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主干道路新建和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区道路骨架。同时应同步实施市政管网及强弱电明线入地工程。三是严把审查关,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同步考虑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公交车站、集贸市场等城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使其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开工前的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四是大力搞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抓好绿化养护管理,完善城区道路、住宅小区及单位庭院绿化,实施拆墙透绿工程,逐路推进楼体包装亮化,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五)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按照

“政企分开、建管分离、管养分离”改革思路,进一步转变旧有的城市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打破行业和地区垄断,开放作业市场,走专业化、企业化经营路子。城区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要实行管养分开,推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进行维护,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要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6

今年,在市委三届六次全体会议、市人大三届二次会议上已经提出了全市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我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打造和谐城乡规划必将成为城乡规划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具体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务求实效和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其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必须在五个方面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特别要做好“水、绿、美、特色”这四篇文章,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突出重点,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率先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的发展,再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一般乡镇和村庄的协调发展;三是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充分做大我市滨河自然生态资源的可利用率,打造跨越黄河发展的滨河生态水韵城市;四是优化城镇住房结构,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尽快聚集中心城市人气;五是发挥规划控制和财富功能,积极推进,加强新区西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再造××市的经济发展核心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终的试金石必然是解放思想,推进工作,实现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因此,2009年,我们将把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先进思想和理念转化为拼搏奋进、开拓进取的动力,围绕保增长,促民生,人民群众得实惠,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努力实现规划和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坚定不移的推进“西移东扩”和“项目带动”两大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滨河生态水韵城市的目标,高起点抓好城乡规划,以规划促项目,以项目促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城乡规划执法力度。对城乡各类建设活动实行最严格的规划管理,严肃查处随意变更规划方案、规划设计、降低或提高各项规划设计指标的行为;建立城乡规划跟踪检查监督机制,坚持随批随查,对规划项目实行跟踪检查,严肃查处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对已经批准的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居民点规划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实行重大项目下管一级制度,力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坚定不移的抓好城市管理。按照服务城市、管理城市的要求,以“三城联创”为载体,纵深推进“两大工程”,加强城乡管理,建立

“民生市场”,解决农民进城自产自销卖难问题;在市区规划新建公厕和附带垃圾中转站,解决群众上厕所难问题;规范市区垃圾箱设置等,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功能,力求在解决关注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7

为了加快我市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建设进程,切实把××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对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解决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设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对违反城市管理秩序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执法。多年来,我市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98年××区在全国进行了首次试点,拉开了综合执法改革的帷幕;2001年11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决定》,赋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9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2006年7月,我市又在龙华、布吉等6个街道办开展了街道综合执法试点,将计划生育、食品安全、劳动保障等12个方面的执法权纳入综合执法范围,使执法内容增加到21个方面;2007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推行街道综合执法,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深入。实施街道综合执法后,体制上实现了重心下移,提升了基层执行力;机制上实现了执法资源高效整合,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效率。实践证明,这些改革一步比一步深入,一次比一次力度大,使我们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历次改革均没有解决好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使之成为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一)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于到位

综合执法管理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自然人,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是矛盾的核心和焦点,这一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共性。目前,我市综合执法对法人违法行为的执行比较到位,主要原因是法人有财产、经费、名称、组织机构、场所,产生违法行为后,执法部门有条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006年度综合执法对法人违法行为的处罚案件总数为20135宗,绝大部分当事人自行履行,其中172宗当事人拒不履行,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全部得到履行,对法人处罚案件执行率为100%。但是对自然人违法行为的执法却难以到位,2006年,全市查处乱摆卖、乱张贴、乱涂写、乱丢乱吐、私宰生猪、无证诊所等以自然人为主体的违法行为近250万宗。在现场执法中违法者大部分不予配合,甚至暴力抗法(仅去年暴力抗法事件达253宗),执法人员手段缺失,调查取证和现场制止违法行为非常困难,对违法自然人罚款处罚的决定自然人根本不予理会,执行到位的情况几乎为零。

(二)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原因

自然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普遍性。据调查,乱吐乱丢、乱摆卖、乱涂写、乱张贴、非法屠宰、无证行医、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100%是自然人所为,乱搭建、违法建筑等行为约95%是自然人所为。二是动态性。自然人违法行为多表现为时间上、空间上的不确定性,乱吐乱丢、乱摆卖、乱涂写等行为无规律可循,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三是反复性。由于违法成本低廉,大部分的违法行为呈反复性和经常性,违法自然人往往在被执罚后,常常重蹈覆辙。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法律法规对执法后续保障手段设定的缺失。现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自然人设置的处罚条款主要是罚款、暂扣物品或拆除,但对这些处罚条款能否执行到位没有设定后续保障措施,也就是说对自然人违法后不接受处罚如何处理,没有规定,致使违法者逍遥法外、不惧执法。一些违法者之所以敢于与执法人员公开对抗,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设定上对违法自然人不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尤其是当违法问题成规模后,更是无从解决。

二是执罚手段严重不足。综合执法人员对违法自然人,无法核实其住址、职业等基本情况,如果当事人拒绝配合,有时连违法行为人的姓名都无法知道。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时,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对其制裁。另外,处罚决定即使得到履行,对当事人的名誉、权利等也没有影响。部分外来流动人员反复地进行违法活动,客观上形成"弱势执法者,强势违法人"的尴尬局面,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受到挑战。

三是执法"对事不对人",缺乏威慑力。执法行为是对被破坏的社会秩序和管理秩序强力纠正的手段,应当具有威慑力,教育和震慑他人。但目前综合执法机关对抢建私房、无证诊所、无证经营等自然人的违法行为,只要其没有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只能对建筑物强行拆除,对经营场所查封,对物品暂扣,对违法者不能采取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往往是"你拆我建,你来我走,你走我来",降低了执法效率,增加了执法成本。

四是认识上的误区。综合执法针对的大多是"弱势群体",由于缺少强制力,违法者大多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容易产生对抗情绪,执法现场难于控制,加上少数市民不理解,个别媒体甚至有"妖魔化"城管的倾向,使综合执法举步维艰,陷入"管与不管"均招致非议的两难困境。

二、深化综合执法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而××非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85%,情况十分特殊。如不能实现对违法自然人的有效管理,就会造成城市秩序混乱、环境恶劣、治安堪忧,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综合执法事项中,涉及自然人违法行为最为普遍,从某种程度上说,突破了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瓶颈,也就实现了对城市管理秩序的有效维护。因此,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通过对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其共性部分是:没有专设城管执法队伍,凡涉及对违法自然人执法的事项,一般都由警察执行,并赋予了强有力的执行后续保障措施。

1、日本、韩国警察管理城市的做法。《参考消息》曾刊登《没有城管队,日本靠"法"管城市》的报道,重点介绍日本警察按照《轻犯罪法》管理城市的情况。日本已于1948年实行《轻犯罪法》,将危害社会或影响公共秩序的事项都定性为轻犯罪,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城市管理事项,比如乞讨或唆使乞讨、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丢垃圾或鸟兽尸体、污染或毁损他人房屋、破坏公用设施等,并且设定了罚款、拘留、或二者同处,都由警察负责执行处罚。韩国几乎是照搬了日本的《轻犯罪法》的模式。

2、香港对违法自然人的管理。一是法律设定了对人的管束措施。香港法律不仅规定了罚款处罚,而且大部分都规定了监禁的罚则,专门对付违法自然人。如对流动非法摆卖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第83至86条,规定无牌贩卖的,第一次定罪罚款5000元,每日罚款300元及入狱1个月;第二次定罪的罚款10000元,每日罚款300元及入狱6个月。《公众洁净及防止妨扰规例》对随地吐痰、乱抛垃圾、非法张贴和犬只便溺弄脏街道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厉的罚款,最高罚款额5000元至25000元不等,或监禁6个月。二是规定了当事人提供虚假资料的法律责任。警察在发出罚款通知书时,要求违例人提供姓名、联系电话、住址及身份证明文件,如违例人未能提供所需个人资料及出示身份证明而又没有合理解释,即属违法,可被罚款最高5000元。任何人士故意提供虚假或误导的资料,一经定罪,可被罚款5000元及入狱6个月。三是执法中可以对自然人进行管束。程序法中规定,执法人员可以拘捕小贩及违反环境卫生的当事人,可以将其带至警察署进行审查和监控。

3、新加坡对违法自然人的管理。一是重典治乱。新加坡是世界上社会管理秩序最好、环境最洁净的国家,其良好秩序得益于严厉法典。1966年,新加坡通过一部以维护市容为目的著名的《破坏法》,重惩涂鸦及破坏公私财产的行为,对在政府公共建筑物上张贴广告、标语或喷漆,不但处以高额罚款,还对违法行为人施以3-8鞭的鞭刑,这种严厉的处罚,在世界各国法律中少见。影响较大的迈克.费(micheal

fay)涂鸦事件。新加坡一个豪华住宅区的车辆,连续两周被发现涂污,警方便派人埋伏,逮捕了一名16岁的香港人徐志豪,经审讯,供出18岁的美国人迈克.费,警察到其家中搜出很多公共场所的告示牌。迈克.费被控53项罪名,454件涂鸦行为,被判4个月徒刑、3500元新币罚款和6下鞭刑。由于美国媒体及总统克林顿呼吁,被赦免2鞭,共执行了4下鞭刑。二是法律授予对人的管束权,执法人员手段充分。新加坡《公共环境卫生法》对如何查处、拘捕、定罪违法行为人设立了专门的规定。(1)对无证流动摆卖、处置废弃物、公共场所抛垃圾等违法自然人,警察、公共卫生官员或者行政长官书面授权的公共官员不需要授权可以行使逮捕权,并送交地方长官法庭,处不超过1000美元的罚金,对于再犯或者继发犯罪处不超过4000美元的罚金,或者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可以并罚。(2)为了确认被逮捕人的身份,警察、公共卫生官员或者公共官员可以要求被逮捕人提供必要的身份证据。(3)收到通知的人,如果不能根据通知要求出庭,法庭将因此发出对该人的逮捕令。(4)无故不出庭接受处罚的,可判处2000美元的罚金,或者2个月的监禁。(5)对不知道违法人员姓名和住址的;违法人员拒绝提供他的姓名和住址的;或者已经提供了姓名和住址,但有理由怀疑其准确性的,警察、公共卫生官员或者行政长官授权的公共官员可以逮捕他认为犯有或者有理由相信已经犯有本法或者相关条例规定的任何人员;并可以扣押依照被逮捕的人员,直至查清他的姓名和住址。

(二)国内部分城市实行了警察配合综合执法的做法,为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进行了初探

通过对*等国内部分城市的考察,其共性部分是:警察通过各种方式配合城管执法,部分解决了对违法自然人的执行难问题。目前,国内设立警察配合城市管理执法的有*、*、郑州、济南、无锡、宝鸡等40多个城市,其中*、*、郑州等成立了城市管理警察支队,济南专门成立了城市管理警察分局。从各城市的运作效果来看,警察配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执法的权威性,遏制了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我市也曾于2003年实行了巡警配合城管执法,全市100名巡警,共设7个城管巡警中队,分别配合市、区城管部门执法,运作三个月后因某种原因被取消。但从运作效果来看,暴力抗法明显下降,执法效率有所提高,执法环境有所改善。2006年4月针对非法行乞、乱派发卡片、兜售假发票、路边招嫖、私刻公章等五种城市管理顽症,专门成立了公安城管民政联合执法大队,对××、福田辖区五种顽症进行严厉打击,有效净化了市中心区的城市环境,维护了城市秩序。

但是,这种警察配合执法的做法只是一种临时性的配合方式,在一定时间段对专门事项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不是稳定的、持续的运作机制;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没有从根本上明确警察管理城市的主体资格问题,警察只是配合城管队伍执法,遇有暴力抗法事件才介入,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案件查处仍以城管执法部门名义执行,警察不行使对违法自然人的身份调查、留置、传唤等权利,没有成为真正的执行主体,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

(三)实现警察管理城市,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增长,成为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户籍人口196.83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200万。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环境资源和城市秩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部分人依靠从事无证诊所、无证经营、私宰生猪、乱摆卖、制假贩假等违法行为进行谋生。这些违法行为涉及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会演变为犯罪行为,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和谐××"的建设。目前,我市综合执法从9个方面增加到21个方面,处罚条款从291项增加到583项,执法任务比原来扩大了2倍多,而且集中到综合执法部门的大都是针对违法自然人的处罚权,因此,通过执法人员身份的转换,由警察管理城市实现对这部分人的有效管理非常必要,利用警察对自然人约束的强制力,可以预防此类行为演变为犯罪行为。在城市中,可真正实现只有警察一支队伍来管理社会秩序和城市管理,方便市民,减少执法队伍,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秩序井然的城市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在一个城市内由警察来维护社会治安和城市环境、城市秩序也是国际主流的管理模式。

(四)××具备实现综合执法人员警察化的条件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自主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我市城市硬件环境已基本完备,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创新上大有空间。一方面具有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优势。××是经国务院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央要求我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要改革创新,为全国建立示范,这是我们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实行警察管理城市试验非常有利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具有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尝试过警察管理城市的做法。1995年,颁布实施了《××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成立了巡警队伍,对非法乞讨、非法摆卖、非法张贴、非法养犬、吐痰便溺、乱倒垃圾等破坏市容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并规定了警察查验身份权、盘问检查权、留置权、传唤和强制传唤权、临时约束权等对违法自然人执法的后续保障手段。该部法规至今未废止,这是我市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具备的法律基础。

三、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制约城市管理的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敢于创新,大胆突破,在××率先成立城市综合执法警察部门。具体建议是:

(一)利用现有巡警机构建制,整合综合执法队伍

我市根据《××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建立起来的巡警队伍,在近几年公安机关面向基层的机构改革调整当中,一线巡警都直接配置到了基层派出所,但市、区两级巡警机构建制还在。巡警机构的这种状况,为我市破解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条件。可以考虑市城管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与市巡警支队合署办公;区城管行政执法监察大队与区巡警大队合署办公;街道城管行政执法队加挂巡警队牌子;市、区、街道三级均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城管执法支队、大队、中队的执法人员全部转为警察,执行《××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统一行使纳入街道综合执法范围的处罚权。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双重领导,警务由公安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安排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事和经费以城管部门管理为主。此种体制的优点有:

1、毋需增加人员编制。这支队伍不动用公安的原有力量,而是从现有行政执法人员中转换,改换现有执法人员身份,在机制上进行优化,仍然实行重心下移,在街道进行综合执法,只是赋予综合执法人员警察身份,将综合执法人员纳入警察序列,这样既不增加行政成本,又有利于减少执法队伍种类,同时强化了城管执法刚性、权威性和威慑力。

2、法律上不存在障碍,可操作性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城市管理领域的违法行为,执行主体是警察,规定了警察如何在城市管理领域中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还规定了警察留置、强制带离等后续执行措施。但由于《条例》实施时我市治安形势比较严峻,警力不足等种种原因,该条例中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处罚规定没有得到执行,现在勿需修改,恢复执行即可。二是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是《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纳入街道综合执法的21个方面的处罚权可以相对集中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同样,也可以相对集中到执行力更强的城市管理巡警部门,因为巡警部门也是行政机关。

3、资源互补,实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双赢。我市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城市管理和治安管理是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通过恢复和整合巡警队伍,充分发挥城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优势,既可以解决对违法自然人执法难的问题,又解决现有警力不足,同时兼顾社会治安的问题,还能解决集中执法、规范执法的问题,可谓一石三鸟。

(二)逐步完善《××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

《××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与日本的《轻犯罪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容涵盖了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规定了路面上和公共场所的社会治安、城市秩序、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执法处罚,是一部关于自然人轻微违法的综合性处罚法规,并规定了巡警的查验身份、检查留置、强制传唤等执行手段,已将大量的城市管理内容纳入其中。如第一条就规定了巡警的职责是"为维护××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加强城市管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第四条规定了"巡警巡察以治安管理为主,同时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第八条第六款"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制止和查处乱摆卖、乱丢垃圾废物、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违反规定携犬进入道路广场等行为"。

整合队伍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法规进行完善,并逐步理清巡警队伍综合执法的范围,做到法定化。一是成立法规修改工作小组。对《××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进行修改完善,扩充范围,将现行综合执法内容涉及对违法自然人处罚的事项纳入其中,使它成为综合执法的依据。二是对法律责任设定,要敢于突破。《××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逻条例》中规定了警察对自然人违法行为执行可以采取留置、强制带离等手段。这一手段恰恰能破解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难题,因此,在法律责任设定上不仅要规定罚款,而且要解决罚不到款怎么办的问题。可以参照国外采取罚款、拘留或二者并处的方式,对初犯者从轻处罚,对重犯者或累犯者则重罚。

(三)可以逐步尝试引入司法配合机制

只有有效执行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许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都设立了针对自然人一般违法行为的快审法庭,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的紧密配合,以维护法律尊严。由于综合执法涉及面广,案件数量大,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建议市、区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综合执法专门法庭,专职负责审理当事人对综合执法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受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提起的当事人拒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决定案件的强制执行。

(四)区域试验,跟踪测评,分步推进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8

一、近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以强化管理为抓手,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实现新跨越。

一是打破环卫“大一统”运行机制,提升环卫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走向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道路。借鉴外地经验,经主任办公会多次研究,制定了《*县城管办环卫保洁实行内部承包管理的实施意见》,在环卫内部全面施行承包制,推行市场化运作方式,打破了以前单位统管的模式。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得到较大改观。

二是集中整治脏、乱、差重点地段。一年来共整治脏、乱、差地段10多处,累计出动车辆30台次,共清运无主垃圾千余吨。其中重点解决了城河东侧、中阳大道西侧等处垃圾死角,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善,优化了市民生活环境,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重大迎检任务。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环卫工作水平。按照“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要求,实行主干道一扫全保,做到作业、管理、考核、奖惩四个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城区清扫保洁制度。同时,加大环卫硬件设施的投入,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一期垃圾填埋场工程,陆续建成了梁庄、中阳佳园、*黄路口等5处垃圾中转站,增设了封闭式垃圾箱48个,改造公厕近30多所。购置了一批垃圾运输车,引进了一套垃圾分拣设备。这些设施的投入,既解决了老城区垃圾暴露性置放,影响市容市貌,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难题,又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了城区环境卫生面貌的不断改善。

(二)强化各项执法力度,城市秩序明显规范

一是开展城区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划定了近2万米的自行车停放线、设立停车提示牌200个。管理中实行专人定岗规范非机动车辆排放秩序,每天纠正不规范自行车1000余辆。抓好夜市及各类摊点和出店经营的清理整治。取缔了360多家占道经营摊点,清理马路流动摊点3000多个。出店经营的顽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第三抓好了野广告治理力度。完善了24小时轮班巡查制,规范了野广告清涂方式、方法。近年来共抓获违法张贴野广告者10人,有效遏制了城区主干道乱贴乱画现象的发生。

二是加强户外广告管理,美化城市市容。根据县政府精神,拟定了《*县户外广告管理暂行规定》,对户外广告设置标准及要求作了详细说明。为我县的户外广告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和保障。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商户使用户外广告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现有户外广告设施实行改造,逐步淘汰传统的喷绘招牌广告。在确保安全,不影响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亮化建设,提高了城区亮化水平。

三是加大对施工场地的管理。近两年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许多重点基建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城区建筑垃圾急剧增加。为此,我们制定了《*县城管执法大队城区工程渣土运输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管理中采取强化源头管理,提前介入、事先告知的主动管理方式,与建设单位签订《责任书》、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和个体运输户办理处置手续、明确规定渣土清运路线及处置地点等一系列措施,规范运输建筑垃圾行为。同时加强日常监督,对重点路段、重点工地定员,实行全天候跟踪督查,较好地控制了城区道路污染现象,确保城市市容整洁有序。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城管执法队伍形象。

第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效率。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抓学习。提高了班子的政策和决策水平、领导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二是抓团结。形成了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三是抓勤政廉政。制定了领导班子责任制度,班子领导以身作则,责任清楚,任务明确。使全体队员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多年来,干部职工无损害软环境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案例发生。

第二加强学习培训,抓好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我们本着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执法严、作风硬、效率高的执法队伍,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有效提高了队伍整体执法水平。一是进行纪律学习。从严格依法行政,严格廉政纪律,严格工作纪律,严格请销假制度等方面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真正实现半军事化管理的目标;二是强化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我们都聘请县法制办和法院领导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了以《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为主的培训,全面规范执法程序,从填写使用各类执法文书,到下达处罚决定、送达回执、采集证言笔录、建档立卷等各个执法环节,都由法制科及执法大队长严格把关,达到了依法办案、依程序办案、处罚适当,适用法律准确的目标;三是在加强日常工作的同时,每年进行两期各7天的执法队伍军事训练。在城管队伍中培养了严格的军人作风和“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工作作风。

二、新形式下城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以来,城市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县人民的高度关注、理解和支持下,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如出店涨市、广告等工商也管,城管也管;非机动车管理,公安有权,城管也有责;这种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直接导致管理效能不高。在法规体系配置上,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配套。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步入科学、长效的管理轨道。

(二)管理的薄弱环节须进一步突破。主要表现为:城区向阳路、中阳大道西段等道路占道经营现象屡禁难绝;城市公共设施垃圾箱等破坏严重;公用设施、市政设施遭到破坏和盗窃现象较严重;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建筑垃圾管理不够规范。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不配套、硬件设施不健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如综合市场规划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尽合理,如午门桥、南关菜市场有场不进,长期占道经营。城区公共停车场点供应不足,造成车辆乱停放现象普遍;三是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箱等设施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

(四)市民的文明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张,造成了城区农民入住城市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相对不高的矛盾,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个体的素质与文明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相去甚远。

三、在新形势下做好城市管理的几点想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一)理顺城管体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避免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重复交叉管理现象的发生,建议借鉴外地经验,逐步走向“大城管”轨道上来,建立以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为特点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建立以县领导为领导的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成立城市市容管理局,由城管局主导与公安局、工商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队伍,统筹城区市容管理工作。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

(二)合理规划布局破解薄弱环节

对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新城区,要合理规划并向社会公布设置候车亭、洗车场、停车场、张贴栏、临时占道摊点区。在人民路、向阳路、解放路等适宜地段规划设置若干张贴栏,给正常的广告一个载体,从源头治理乱张贴行为;对中阳大道、向阳北路、解放西路等处占道经营,要严格控制数量和地段,对季节性如夏季水果摊点占道,应早从规划入手,将一些背街小巷、休闲广场等适宜地段进行分类规划设置摊位,允许其临时占用,逐步规范汉城等处夜市烧烤,并建立长期管理机制。对未建的片区要尽早进行夜市、菜市、停(洗)车场的规划选址。

(三)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

一方面,在建成区如中阳商城小区、政法小区等和城中村垃圾中转站、公厕不足的问题,应利用空地增设垃圾中转站、公厕;正在建设的小区如在水一方二期、安居工程等要落实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的要求,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正在拆迁的如凤凰嗉区块等在建设时要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规定(公厕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小型垃圾转运站每0.7平方公里设置1个、供居民直接倾倒的小型垃圾收集站服务半径不大于200米。)及早规划好环卫设施,要对环卫设施的建设留足发展空间。选址时既要考虑服务半径能满足需要,又要尽量把影响群众的因素降低到最低。

另一面,严格城区各商住小区如安福公寓、萃文园等开发项目业主自建环卫设施的审核工作。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封闭式垃圾池、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为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县市容管理部门依法参与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验收过程,以便加强环卫设施建设的监管。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9

为了加快我市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建设进程,切实把**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对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

解决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设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对违反城市管理秩序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执法。多年来,我市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98年**区在全国进行了首次试点,拉开了综合执法改革的帷幕;2001年11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决定》,赋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9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2006年7月,我市又在龙华、布吉等6个街道办开展了街道综合执法试点,将计划生育、食品安全、劳动保障等12个方面的执法权纳入综合执法范围,使执法内容增加到21个方面;2007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推行街道综合执法,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深入。实施街道综合执法后,体制上实现了重心下移,提升了基层执行力;机制上实现了执法资源高效整合,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效率。实践证明,这些改革一步比一步深入,一次比一次力度大,使我们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历次改革均没有解决好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使之成为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一)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于到位

综合执法管理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自然人,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是矛盾的核心和焦点,这一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共性。目前,我市综合执法对法人违法行为的执行比较到位,主要原因是法人有财产、经费、名称、组织机构、场所,产生违法行为后,执法部门有条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006年度综合执法对法人违法行为的处罚案件总数为20135宗,绝大部分当事人自行履行,其中172宗当事人拒不履行,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全部得到履行,对法人处罚案件执行率为100%。但是对自然人违法行为的执法却难以到位,2006年,全市查处乱摆卖、乱张贴、乱涂写、乱丢乱吐、私宰生猪、无证诊所等以自然人为主体的违法行为近250万宗。在现场执法中违法者大部分不予配合,甚至暴力抗法(仅去年暴力抗法事件达253宗),执法人员手段缺失,调查取证和现场制止违法行为非常困难,对违法自然人罚款处罚的决定自然人根本不予理会,执行到位的情况几乎为零。

(二)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原因

自然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普遍性。据调查,乱吐乱丢、乱摆卖、乱涂写、乱张贴、非法屠宰、无证行医、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100%是自然人所为,乱搭建、违法建筑等行为约95%是自然人所为。二是动态性。自然人违法行为多表现为时间上、空间上的不确定性,乱吐乱丢、乱摆卖、乱涂写等行为无规律可循,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三是反复性。由于违法成本低廉,大部分的违法行为呈反复性和经常性,违法自然人往往在被执罚后,常常重蹈覆辙。综合执法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法律法规对执法后续保障手段设定的缺失。现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自然人设置的处罚条款主要是罚款、暂扣物品或拆除,但对这些处罚条款能否执行到位没有设定后续保障措施,也就是说对自然人违法后不接受处罚如何处理,没有规定,致使违法者逍遥法外、不惧执法。一些违法者之所以敢于与执法人员公开对抗,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设定上对违法自然人不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尤其是当违法问题成规模后,更是无从解决。

二是执罚手段严重不足。综合执法人员对违法自然人,无法核实其住址、职业等基本情况,如果当事人拒绝配合,有时连违法行为人的姓名都无法知道。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时,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对其制裁。另外,处罚决定即使得到履行,对当事人的名誉、权利等也没有影响。部分外来流动人员反复地进行违法活动,客观上形成"弱势执法者,强势违法人"的尴尬局面,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受到挑战。

三是执法"对事不对人",缺乏威慑力。执法行为是对被破坏的社会秩序和管理秩序强力纠正的手段,应当具有威慑力,教育和震慑他人。但目前综合执法机关对抢建私房、无证诊所、无证经营等自然人的违法行为,只要其没有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只能对建筑物强行拆除,对经营场所查封,对物品暂扣,对违法者不能采取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往往是"你拆我建,你来我走,你走我来",降低了执法效率,增加了执法成本。

四是认识上的误区。综合执法针对的大多是"弱势群体",由于缺少强制力,违法者大多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容易产生对抗情绪,执法现场难于控制,加上少数市民不理解,个别媒体甚至有"妖魔化"城管的倾向,使综合执法举步维艰,陷入"管与不管"均招致非议的两难困境。

二、深化综合执法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而**非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85%,情况十分特殊。如不能实现对违法自然人的有效管理,就会造成城市秩序混乱、环境恶劣、治安堪忧,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综合执法事项中,涉及自然人违法行为最为普遍,从某种程度上说,突破了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瓶颈,也就实现了对城市管理秩序的有效维护。因此,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通过对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其共性部分是:没有专设城管执法队伍,凡涉及对违法自然人执法的事项,一般都由警察执行,并赋予了强有力的执行后续保障措施。

1、日本、韩国警察管理城市的做法。《参考消息》曾刊登《没有城管队,日本靠"法"管城市》的报道,重点介绍日本警察按照《轻犯罪法》管理城市的情况。日本已于1948年实行《轻犯罪法》,将危害社会或影响公共秩序的事项都定性为轻犯罪,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城市管理事项,比如乞讨或唆使乞讨、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乱丢垃圾或鸟兽尸体、污染或毁损他人房屋、破坏公用设施等,并且设定了罚款、拘留、或二者同处,都由警察负责执行处罚。韩国几乎是照搬了日本的《轻犯罪法》的模式。

2、香港对违法自然人的管理。一是法律设定了对人的管束措施。香港法律不仅规定了罚款处罚,而且大部分都规定了监禁的罚则,专门对付违法自然人。如对流动非法摆卖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第83至86条,规定无牌贩卖的,第一次定罪罚款5000元,每日罚款300元及入狱1个月;第二次定罪的罚款10000元,每日罚款300元及入狱6个月。《公众洁净及防止妨扰规例》对随地吐痰、乱抛垃圾、非法张贴和犬只便溺弄脏街道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厉的罚款,最高罚款额5000元至25000元不等,或监禁6个月。二是规定了当事人提供虚假资料的法律责任。警察在发出罚款通知书时,要求违例人提供姓名、联系电话、住址及身份证明文件,如违例人未能提供所需个人资料及出示身份证明而又没有合理解释,即属违法,可被罚款最高5000元。任何人士故意提供虚假或误导的资料,一经定罪,可被罚款5000元及入狱6个月。三是执法中可以对自然人进行管束。程序法中规定,执法人员可以拘捕小贩及违反环境卫生的当事人,可以将其带至警察署进行审查和监控。

3、新加坡对违法自然人的管理。一是重典治乱。新加坡是世界上社会管理秩序最好、环境最洁净的国家,其良好秩序得益于严厉法典。1966年,新加坡通过一部以维护市容为目的著名的《破坏法》,重惩涂鸦及破坏公私财产的行为,对在政府公共建筑物上张贴广告、标语或喷漆,不但处以高额罚款,还对违法行为人施以3-8鞭的鞭刑,这种严厉的处罚,在世界各国法律中少见。影响较大的迈克.费(michealfay)涂鸦事件。新加坡一个豪华住宅区的车辆,连续两周被发现涂污,警方便派人埋伏,逮捕了一名16岁的香港人徐志豪,经审讯,供出18岁的美国人迈克.费,警察到其家中搜出很多公共场所的告示牌。迈克.费被控53项罪名,454件涂鸦行为,被判4个月徒刑、3500元新币罚款和6下鞭刑。由于美国媒体及总统克林顿呼吁,被赦免2鞭,共执行了4下鞭刑。二是法律授予对人的管束权,执法人员手段充分。新加坡《公共环境卫生法》对如何查处、拘捕、定罪违法行为人设立了专门的规定。(1)对无证流动摆卖、处置废弃物、公共场所抛垃圾等违法自然人,警察、公共卫生官员或者行政长官书面授权的公共官员不需要授权可以行使逮捕权,并送交地方长官法庭,处不超过1000美元的罚金,对于再犯或者继发犯罪处不超过4000美元的罚金,或者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可以并罚。(2)为了确认被逮捕人的身份,警察、公共卫生官员或者公共官员可以要求被逮捕人提供必要的身份证据。(3)收到通知的人,如果不能根据通知要求出庭,法庭将因此发出对该人的逮捕令。(4)无故不出庭接受处罚的,可判处2000美元的罚金,或者2个月的监禁。(5)对不知道违法人员姓名和住址的;违法人员拒绝提供他的姓名和住址的;或者已经提供了姓名和住址,但有理由怀疑其准确性的,警察、公共卫生官员或者行政长官授权的公共官员可以逮捕他认为犯有或者有理由相信已经犯有本法或者相关条例规定的任何人员;并可以扣押依照被逮捕的人员,直至查清他的姓名和住址。

(二)国内部分城市实行了警察配合综合执法的做法,为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进行了初探

通过对长沙等国内部分城市的考察,其共性部分是:警察通过各种方式配合城管执法,部分解决了对违法自然人的执行难问题。目前,国内设立警察配合城市管理执法的有长沙、南京、郑州、济南、无锡、宝鸡等40多个城市,其中长沙、南京、郑州等成立了城市管理警察支队,济南专门成立了城市管理警察分局。从各城市的运作效果来看,警察配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执法的权威性,遏制了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我市也曾于2003年实行了巡警配合城管执法,全市100名巡警,共设7个城管巡警中队,分别配合市、区城管部门执法,运作三个月后因某种原因被取消。但从运作效果来看,暴力抗法明显下降,执法效率有所提高,执法环境有所改善。2006年4月针对非法行乞、乱派发卡片、兜售假发票、路边招嫖、私刻公章等五种城市管理顽症,专门成立了公安城管民政联合执法大队,对**、福田辖区五种顽症进行严厉打击,有效净化了市中心区的城市环境,维护了城市秩序。

但是,这种警察配合执法的做法只是一种临时性的配合方式,在一定时间段对专门事项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不是稳定的、持续的运作机制;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没有从根本上明确警察管理城市的主体资格问题,警察只是配合城管队伍执法,遇有暴力抗法事件才介入,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案件查处仍以城管执法部门名义执行,警察不行使对违法自然人的身份调查、留置、传唤等权利,没有成为真正的执行主体,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问题。

(三)实现警察管理城市,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增长,成为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户籍人口196.83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200万。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环境资源和城市秩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部分人依靠从事无证诊所、无证经营、私宰生猪、乱摆卖、制假贩假等违法行为进行谋生。这些违法行为涉及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会演变为犯罪行为,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和谐**"的建设。目前,我市综合执法从9个方面增加到21个方面,处罚条款从291项增加到583项,执法任务比原来扩大了2倍多,而且集中到综合执法部门的大都是针对违法自然人的处罚权,因此,通过执法人员身份的转换,由警察管理城市实现对这部分人的有效管理非常必要,利用警察对自然人约束的强制力,可以预防此类行为演变为犯罪行为。在城市中,可真正实现只有警察一支队伍来管理社会秩序和城市管理,方便市民,减少执法队伍,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秩序井然的城市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在一个城市内由警察来维护社会治安和城市环境、城市秩序也是国际主流的管理模式。

(四)**具备实现综合执法人员警察化的条件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自主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我市城市硬件环境已基本完备,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创新上大有空间。一方面具有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优势。**是经国务院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央要求我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要改革创新,为全国建立示范,这是我们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实行警察管理城市试验非常有利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具有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尝试过警察管理城市的做法。1995年,颁布实施了《**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成立了巡警队伍,对非法乞讨、非法摆卖、非法张贴、非法养犬、吐痰便溺、乱倒垃圾等破坏市容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并规定了警察查验身份权、盘问检查权、留置权、传唤和强制传唤权、临时约束权等对违法自然人执法的后续保障手段。该部法规至今未废止,这是我市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具备的法律基础。

三、解决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制约城市管理的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敢于创新,大胆突破,在**率先成立城市综合执法警察部门。具体建议是:

(一)利用现有巡警机构建制,整合综合执法队伍

我市根据《**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建立起来的巡警队伍,在近几年公安机关面向基层的机构改革调整当中,一线巡警都直接配置到了基层派出所,但市、区两级巡警机构建制还在。巡警机构的这种状况,为我市破解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条件。可以考虑市城管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与市巡警支队合署办公;区城管行政执法监察大队与区巡警大队合署办公;街道城管行政执法队加挂巡警队牌子;市、区、街道三级均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城管执法支队、大队、中队的执法人员全部转为警察,执行《**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统一行使纳入街道综合执法范围的处罚权。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双重领导,警务由公安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安排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事和经费以城管部门管理为主。此种体制的优点有:

1、毋需增加人员编制。这支队伍不动用公安的原有力量,而是从现有行政执法人员中转换,改换现有执法人员身份,在机制上进行优化,仍然实行重心下移,在街道进行综合执法,只是赋予综合执法人员警察身份,将综合执法人员纳入警察序列,这样既不增加行政成本,又有利于减少执法队伍种类,同时强化了城管执法刚性、权威性和威慑力。

2、法律上不存在障碍,可操作性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城市管理领域的违法行为,执行主体是警察,规定了警察如何在城市管理领域中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还规定了警察留置、强制带离等后续执行措施。但由于《条例》实施时我市治安形势比较严峻,警力不足等种种原因,该条例中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处罚规定没有得到执行,现在勿需修改,恢复执行即可。二是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是《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纳入街道综合执法的21个方面的处罚权可以相对集中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同样,也可以相对集中到执行力更强的城市管理巡警部门,因为巡警部门也是行政机关。

3、资源互补,实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双赢。我市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城市管理和治安管理是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通过恢复和整合巡警队伍,充分发挥城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优势,既可以解决对违法自然人执法难的问题,又解决现有警力不足,同时兼顾社会治安的问题,还能解决集中执法、规范执法的问题,可谓一石三鸟。

(二)逐步完善《**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

《**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与日本的《轻犯罪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容涵盖了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规定了路面上和公共场所的社会治安、城市秩序、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执法处罚,是一部关于自然人轻微违法的综合性处罚法规,并规定了巡警的查验身份、检查留置、强制传唤等执行手段,已将大量的城市管理内容纳入其中。如第一条就规定了巡警的职责是"为维护**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加强城市管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第四条规定了"巡警巡察以治安管理为主,同时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第八条第六款"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制止和查处乱摆卖、乱丢垃圾废物、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违反规定携犬进入道路广场等行为"。

整合队伍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法规进行完善,并逐步理清巡警队伍综合执法的范围,做到法定化。一是成立法规修改工作小组。对《**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进行修改完善,扩充范围,将现行综合执法内容涉及对违法自然人处罚的事项纳入其中,使它成为综合执法的依据。二是对法律责任设定,要敢于突破。《**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逻条例》中规定了警察对自然人违法行为执行可以采取留置、强制带离等手段。这一手段恰恰能破解行政处罚对违法自然人执行难的难题,因此,在法律责任设定上不仅要规定罚款,而且要解决罚不到款怎么办的问题。可以参照国外采取罚款、拘留或二者并处的方式,对初犯者从轻处罚,对重犯者或累犯者则重罚。

(三)可以逐步尝试引入司法配合机制

只有有效执行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许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都设立了针对自然人一般违法行为的快审法庭,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的紧密配合,以维护法律尊严。由于综合执法涉及面广,案件数量大,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建议市、区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综合执法专门法庭,专职负责审理当事人对综合执法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受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提起的当事人拒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决定案件的强制执行。

(四)区域试验,跟踪测评,分步推进

城管调研报告范文篇10

一、基本概况

我局成立于2003年,2008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行使城市管理领域中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现有公务员6人,下设三股(法制监察股、市容管理股、综合协调股)、一室(办公室),二个执法大队(城管大队,城警大队),一个环卫所。城管大队属差补事业单位,定编16人,负责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现有执法队员26人,经费由财政差额补助,下设二个中队,管理城区10.5平方公里。城警大队定编5人,现有3名干警,实行双重领导。环卫所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现有人员16人,负责城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二、市容城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管理工作簿弱

1、管理制度不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强,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有令不行政令不畅。一是未建立外部管理长效制度,如具体路段没有创建执行标准和办法,“四旁三包”责任制尚未建立。二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考勤制度缺乏操作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奖惩激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尚未建立。

2、机制不顺,人手不足。

(1)管理机制不顺,经常造成管理缺位和越位。我局在08年对环卫作业进行了市场化运作,执法大队的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解决了环卫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但环卫所管理人员没有彻底从以往的管理模式解脱出来,管理员还和以前一样督察到环卫工人,弱化了对保洁公司的管理,这样督察员又成了保洁公司的管理员,造成了管理越位,结果该管的不该管的都没有管好。执法大队通过内设机构的调整,战斗力和应急能力得到了加强,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巡查制度,经常造成管理缺位。

(2)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造成工作上推诿扯皮。一是环卫所和大队之间的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以渣土和乱扔乱倒的治理来说,两家相互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降低了办事效力。二是部门职责没有履行到位,造成部门职责不清。因为大队要以收费、罚款维持运转,造成股室职能被占,职能股室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三是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奖励约束机制,因利益分配不公经常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

(3)管理任务与执法力量严重失衡,造成管理质量不高。目前我局执法队仅有26人,一线管理队员不到20人,却要管理10多平方公里的整个城区,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管理水平低。

3、底子不清,基础工作差。我局成立已将近七年,有些基础工作还是一片空白,主要表现在执法台帐、行政许可管理台帐、环卫收费台帐、摊点群管理台帐等尚未建立,行政许可具体情况不清,执法档案不符合标准。

4、装备、设施配套不够。

(1)执法装备投入少,造成管理效率低。一是取证工具配备不足,仅有两台相机和一台摄像机。二是无通讯设备,信息不通。三是执法车辆仅有一辆能够运行,队伍的机动性差。

(2)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是规划滞后。近10平方公里老城区未设停车场,城区主干道无公厕、垃圾中转站、果皮箱。二是城区道路网络不畅。如人民路与孚玉路仅靠15米宽的园林路连通。且城区泥巴路较多,“雨天是池州,晴天是徽(灰)州”。三是道路地下管线建设滞后。如电信、电视、供水、燃气、电力等没有配套到位,造成天上“蜘蛛网”,地下随意挖的现象。

(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卫管理方面。一是底子不清,造成收费上的随意性,如在环卫收费中,收人情费、面子费等,都没有及时严肃查处,导致收费秩序混乱。二是执行制度不力,如在环卫督察中不能按《督察办法》兑现奖惩。三是放松对清扫、保洁的管理,“脏”的问题突出。

2、执法管理方面。一是重收费,轻管理。“以收代管,以罚代管”严重。收费定任务,管理靠自觉,为解决经费问题,大队对中队定收费罚款任务,但对管好市容未定目标任务,中队收费积极性高,管理热情低。二是巡查机制落实不到位。发现问题靠领导,解决问题要批示,对违章行为,往往要等局长发现才解决,要等群众投诉,局长批示才处理,后来发展到县长、局长批示的信访案件都长期得不到解决。三是没有建立考核责任追究机制。责任在队长,自己不负责,出了问题,有中队长和大队长兜着,队员不用负责。在这种粗放式管理模式下,经常出现管理缺位,有事无人管的现象十分突出。

(三)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1、执法环境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和市民认知度不高,认识上不同程度带有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管理过程中难以赢得社会和市民的理解、支持。

2、部门职责不够明确,职能划分不科学。一是“管罚分离”引起的“管罚脱节”现象较为普遍,最典型的要算城市道路挖掘,经常是批而不管,当我们对擅自挖掘者给予处罚时,审批部门违规补办许可,并将许可日子提前,导致矛盾集中到城管局,而很多问题要彻底解决并非城管局一家可以做到。二是

“管罚分离”后,管理部门容易将责任推给城管局,造成管理“缺位”。三是职能划转不彻底。按照国务院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规划执法必须划转,我县却没有划转,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四是责任范围划定不科学,从体制上忽略了镇党委政府以及社区的责任与作用,主要表现在门前三包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卫生责任区的划分不科学,如绿化带的管理,建设局在整理绿化带时,产生的污染从来都没有清理过,经常造成路面污染。

3、保障不力机制不全。一是人身安全无保障,由于城市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城管本身无强制手段,虽然我县成立了公安执法大队,但没有独立办案的权力,导致暴力抗法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二是执法经费无保障,城管执法大队(差补),现有职工26人,各项支出75.9万元,财政补贴只有27.6万元,环卫运行支出210万元,总收入只有129.8万元,机关支出49.81万元。全局支出335万元(不包括财拨工资),总收入192.1万元,资金缺口142.9万元。我们只能靠罚款、收费活命,这样能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吗?

4、缺乏科学的协调机制。要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需要建设、经济、政法、宣传等多个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同时又涉及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因此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而我县尚未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剖析,认真研究,我们认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客观上说: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不能持之以恒,措施不能落实到位。二是经费投入不足,保障不力,为保运转,只能采取重收费,轻管理的政策,导致管理效能低下。三是设施不配套,规划滞后,如全城无停车场、城区主干道无公厕,无垃圾中转站、果皮箱。四是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力,履行自身职能不到位,大家都是好事争着做,难事都不管,相互推诿扯皮踢皮球。五是社会认知度不高,城市管理对象成分复杂,矛盾比较集中,管理相对人抵触情绪大,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得到社会和市民的理解、支持。从主观上说:一是职工对做好城管工作缺乏信心,工作无目标,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前途,做事没有成就感。二是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拖沓能胡就胡,得过且过。三是缺乏责任感,相互推诿扯皮,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四是制度缺乏执行力,造成管理混乱,政令不通。

三、搞好城市管理措施与对策

(一)摸清底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开展全城脏乱差摸底行动,建立管理台帐。四月份我们:一是对全城的店外经营、洗车、修车场地、建材市场、马路市场等进行摸底登记,建立台账。二是对城区的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的分布进行排查摸底,建立档案。三是对各类摊点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2、开展环卫收费摸底调查,建立收费台账。一是对08年的收费情况进行清理登记。二是对08年未交环卫费的居民户进行排查完善台账,查明欠费原因,做到应登尽登、应收尽收。

(二)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在大队和环卫所实行路段长负责制,推行“责权利”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城区区主要路段和管理的重点部位集中整治后,颁布质量标准,进行科学划分,责任到人,实行徒步或骑自行车巡查。

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督察机制,包括社会和媒体监督,重点查人员到岗和工作质量,拟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做城管监督员,动员一批热心市容、城管工作的退休老人和市民加入城管行列当协管员,既当监督员又当管理员,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议县政府:一是赋予城警大队独立办案的权力,对暴力抗法的行为要及时查处,打击到位。二是保障市容城管经费供给,首先要解决执法大队财供问题,才能杜绝执法、收费养人现象的发生。此次要把城管执法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三是执法装备投入基本到位,形成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法公平、公正。四是改变上门收费方式,适时调整环卫收费标准(目前执行的还是96年标准,物价、工资已翻了2倍),提高环卫工人待遇。

(四)建章立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一要强化目标考核,按照“责任目标化、目标数字化”的要求,将考核从定性型向定量型转变,建立数字化的量化考核体系,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将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对城市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二要严格奖惩措施,把激励机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无论是日常管理,还是重点工作,都要有考核

、有奖惩,以考核为依据,通过物质、精神等多种手段进行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活力。二是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考勤请假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三是建立有效的外部管理制度。主要是要研究制定“四旁三包”责任制、城市容貌标准等。

(五)适当调整职能,建立科学领导和协调机制。

建议县委政府对没有划转到位的职能划转到位,对不科学的职能设置要进行调整。成立县级层面上的协调机构。对“管罚分离”的职能要建立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实行许可备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