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4:26:57

产业用

产业用范文篇1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结构升级信息技术

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行业生产格局,并且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进程。

1基本概念

关于信息一词,由来已久。

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唐代词人李中就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空长路倚楼台。”这可能是信息:在汉语中的最早记载。信息作为科学概念则是21世纪的事。一般来说,信息就是“消息、音讯”的意思,一切存在都有信息。经济学中所讲的信息是指声音、语言、文字、图形、动画、气味和曲线等方式表示的实际内容。

那么信息产业又是什么呢?我们说信息产业是指将信息转变成商业的行业,它包括3种类型:①生产和分发信息及文化产品的行业;②提供传递或分发这些产品及数据或通信方法的行业;③处理数据的行业。

信息产业分为4个行业: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从技术结构层次低的结构形态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率低的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占主体的结构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提升。它隐含着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

2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产业的规模已进人世界前三位,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大国。目前,中国网络规模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跨人世界先进行列。固定与移动电话用户的总数到:2003年10月底已达到51200万户,互联网的用户是5350万户,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363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767亿元。一些重点产品如:程控交换机、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收录机等产品的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

3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

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信息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信息技术的战略性产业,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和规模性的拉动作用。

(2)信息产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更新换代、装备技术改造,体现了产业的发展速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3)信息产业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的面貌为之一新。如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如今“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效益”。信息业的兴起与发展,刺激工业和农业带动服务业,推动全球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总体财富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信息产业在我国已初具规模。计算机产业、通讯产业、软件产业蓬勃发展,咨询产业、数据库产业方兴未艾,以每年25%一30%的速度递增。

信息产业的地位和现实作用,表明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巩固、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作用将要进一步得到体现。

4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人化、多媒体化、虚拟化,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化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信息技术开拓了新的信息产业和产业部门,增加了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例如,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使得实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通过声像集成具体的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中,使文化产品进入市场,产生利润,带动了与这些产品相关的硬件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如在农业方面,拓宽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推动农产品快速流通,并且提升了生产工具的智能化水平。在石油化工行业,推进了产品结构升级,促进了行业的节能降耗。电力工业采用了信息集成和智能化管理,逐渐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数据通讯网、调度网、配电和电力营销网络,生产出ICET,IGCT为代表的节能降耗电力电子产品。冶金工业通过应用人工智能、仿真模拟技术,实现了节能减排的需求。邮政行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健全了全国统一的综合信息网和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了服务层次。商贸流通和其他服务业,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2001年,中国的电信行业建设投资2500亿人民币,用于资讯化建设的投人占到10%以上。2002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2.5G移动通讯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CDMA、CPRS的竞争全面展开,第三代通讯设施试验成功,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中国目前有15000多家大型企业,100万家中小型企业需要采用管理信息系统,而真正采用的仅有2000多家,企业信息化市场前景十分巨大,将创造几千亿元的市场空间。其他如教育资讯化、社会保障工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我国都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无疑都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问。

(4)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发生转移。信息技术是技术进步的核心。信息技术对农业各个领域的渗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使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从事其他劳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不仅使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使资源消耗大大减少;信息技术应用于服务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信息产业使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化,劳动力不断减少。许多专家认为,劳动力由农业一工业一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本道路。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性,一、二、三产业部门均可通过信息化获得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

(5)信息技术改变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活动正在展开。各产业在顾客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大力普及在线信息管理系统,使顾客可以及时即地地获得自己所需信息、产品与服务,致使产业问的界限趋于模糊。全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冲击并变更着传统产业的结构,影响到个人、家庭、企业甚至国家等各个层面。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新形式,它拓宽了产业展的空间,推动着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成的产业化,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结果,是产业融合基础条件,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

5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产业用范文篇2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实质就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这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但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步调不一致,某些产业部门首先突破,然后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渗透和诱发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应是那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较高的技术含量的产业;有利于产业技术装备更新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行业生产格局,并且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进程。

一、信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1]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质就是收集信息,生产和经营信息为职能的产业,其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它由许多新型的知识、技术、智力型企业组成。是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于劳动对象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种产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说其它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则信息技术则是人智力的扩展,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专业的高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也需要专业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

2.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例如,20世纪发明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都是以高度创新性为前提的。同时,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它融合于各个产业部门,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信息产业还催生了一些“边沿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3.信息产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信息产业是集资本、技术、知识于一身的产业,随着资本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例如,1997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并正在以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高产出,而且还促使规模经济的行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增值率就高。下表是1997年世界前8位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信息产业的研发费用较高,但是与其销售额相比,其所占的比重只有19.8%,所以信息产业是一种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

7.信息产业的风险性高。前面论述的信息产业的高收益性是建立在高风险性基础之上的,其风险性表现在: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产品需要巨额的资金,并且由于创造发明成功率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有可能是血本无归,正是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第二,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范围比较小,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制定较高的价格,这就无形中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范围。②产品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量。因为它们只适用于少数大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即使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因不符合特定需求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5.信息产业是具有高带动性的产业。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内部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等产业的发展。在部门外部则带动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高带动性,信息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产业,中等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6.信息产业的时效性高。我们知道,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速度空前;计算机的发明虽不到5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的机种也纷纷问世;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正促使电脑、电信、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规模融合,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二、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边缘、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推动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体系,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部门的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2.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改造原有的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改变生产模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来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首先,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而其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后的第一年就为公司节约2.7亿美元的运行成本。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据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说,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近年来,众多公司都在试图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来加速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最后,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而需求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对其它产业的需求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信息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会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必然引导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通信和信息服务市场为例,1993—1997年规模扩大了7倍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78.7%;近年来通信与信息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7%,1998年总产值超过5000亿;个人计算机市场平均每年增77%,软件业年均增长速度达37%,这些发展必然引发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需求。[3]第二,信息产业在其它产业的应用会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引起相关产业的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我们知道许多产品并不是因为其具有专用性而市场狭小,而是因为其生产成本高引发价格高,高价格必然引发较低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量减少了企业收集产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以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缩短销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速售前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对个人而言,网上商店的出现和安全的网络为他们提供快捷安全的购物环境,这已在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市场。

7.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发生转移。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信息技术又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所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从事其它劳动。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机器人的出现,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工业企业所需的劳动力会因信息技术的引入而不断减少。使劳动力从这些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中分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向其它新兴的产业和服务业转移,这就逐渐使产业重心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5.信息技术改变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人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增长速度。而那些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又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信息产业作为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它产出高、效率好、资源消耗少、污染少,它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这些后发的优势使信息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但是有一些产业因为其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为前提,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并用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很高,产品缺乏竞争能力。这些产业往往会因替代产业的出现或者由于政府政策的改变而走向衰落,成为夕阳产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各产业的比重发生变化,效率好、资源消耗少、对社会贡献大的产业所占的比重高,效率低、资源消费严重的产业则由于替代产业的出现而退出。这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体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具有带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它的发展直接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引擎”,为了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加以政策扶持,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资金扶持、提供优惠贷款、税收优惠,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研究和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其次,加大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科研投入,提高R&D经费的利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除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增加银行信贷尤其是大幅度增加银行信贷和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外,还可开辟其他渠道,包括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按适当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资金,从证券市场上筹措资金,以及设立必要的研究和开发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开发基金,以促进中小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最后,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外国的信息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技术先进。所以引进外国先进设备有利于我国信息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且在引进外国设备的同时要注重对产品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为先进、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信息产品的技术水平。并且对于提高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在服务其它产业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出发,理清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制定相关促进政策。如实施大企业优先发展战略、自有品牌战略、重点突破与系统创新战略等,而不是局部地考虑一个产业的发展问题。除了信息产业的内部整合外,还必须理顺其与其它产业间的竞争和互动关系,一方面有赖于自身的积累和成长,更重要的是通过为传统产业服务,改造传统产业而获得越来越高层次,越来越大范围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我国传统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由于缺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熟悉复合型技术的人才,传统产业新购进的许多信息设备和信息软件并未起到或只是部分起到作用。信息产业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尽快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国际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

3.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三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我国是个农业大国,20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1%,而其总产值仅占全部GDP的17.5%。这说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这对于我们工业化的进程是不利的,也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为此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通过信息化,使我国农业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来实现农产品的经营和营销。对于第二产业,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虽然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需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传统工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所以这种高产出是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扩展性,把信息技术尽可能应用于原有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创造中来,设备的改造、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最后,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发展服务业,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大慰.面对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亚均.知识经济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产业用范文篇3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实质就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这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但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步调不一致,某些产业部门首先突破,然后通过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扩散、渗透和诱发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应是那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较高的技术含量的产业;有利于产业技术装备更新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行业生产格局,并且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进程。

一、信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1]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质就是收集信息,生产和经营信息为职能的产业,其特点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它由许多新型的知识、技术、智力型企业组成。是处于尖端科学前沿的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于劳动对象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种产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如果说其它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则信息技术则是人智力的扩展,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专业的高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也需要专业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

2.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当前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例如,20世纪发明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都是以高度创新性为前提的。同时,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它融合于各个产业部门,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信息产业还催生了一些“边沿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3.信息产业是产出高、效益好的高增值产业。信息产业是集资本、技术、知识于一身的产业,随着资本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例如,1997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并正在以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高产出,而且还促使规模经济的行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增值率就高。下表是1997年世界前8位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信息产业的研发费用较高,但是与其销售额相比,其所占的比重只有19.8%,所以信息产业是一种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

7.信息产业的风险性高。前面论述的信息产业的高收益性是建立在高风险性基础之上的,其风险性表现在:第一,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研究和开发信息产品需要巨额的资金,并且由于创造发明成功率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有可能是血本无归,正是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产业的高风险性。第二,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范围比较小,信息产品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制定较高的价格,这就无形中限制了产品的市场范围。②产品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量。因为它们只适用于少数大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即使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因不符合特定需求而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5.信息产业是具有高带动性的产业。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比如,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内部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等产业的发展。在部门外部则带动一批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的发展。因为信息技术的高带动性,信息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产业,中等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6.信息产业的时效性高。我们知道,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速度空前;计算机的发明虽不到50年,但现今第六代产品的研制已形成热点,微机出现才20多年时间,不仅设计工艺几经革命,而且新的机种也纷纷问世;特别是当前的数字技术革命正促使电脑、电信、电视等方面的技术走向大规模融合,使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二、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边缘、交叉学科大量涌现,推动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体系,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业部门的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2.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改造原有的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改变生产模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我们以工业生产为例来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首先,信息技术使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而其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后的第一年就为公司节约2.7亿美元的运行成本。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据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说,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近年来,众多公司都在试图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来加速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最后,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而需求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对其它产业的需求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信息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会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必然引导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通信和信息服务市场为例,1993—1997年规模扩大了7倍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达78.7%;近年来通信与信息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7%,1998年总产值超过5000亿;个人计算机市场平均每年增77%,软件业年均增长速度达37%,这些发展必然引发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需求。[3]第二,信息产业在其它产业的应用会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引起相关产业的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我们知道许多产品并不是因为其具有专用性而市场狭小,而是因为其生产成本高引发价格高,高价格必然引发较低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量减少了企业收集产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以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缩短销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速售前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对个人而言,网上商店的出现和安全的网络为他们提供快捷安全的购物环境,这已在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市场。

7.信息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发生转移。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结果。信息技术又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所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从事其它劳动。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机器人的出现,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工业企业所需的劳动力会因信息技术的引入而不断减少。使劳动力从这些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中分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就会向其它新兴的产业和服务业转移,这就逐渐使产业重心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公务员之家

5.信息技术改变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人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增长速度。而那些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又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信息产业作为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它产出高、效率好、资源消耗少、污染少,它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这些后发的优势使信息产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但是有一些产业因为其发展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为前提,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并用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很高,产品缺乏竞争能力。这些产业往往会因替代产业的出现或者由于政府政策的改变而走向衰落,成为夕阳产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各产业的比重发生变化,效率好、资源消耗少、对社会贡献大的产业所占的比重高,效率低、资源消费严重的产业则由于替代产业的出现而退出。这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体现。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具有带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它的发展直接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引擎”,为了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加以政策扶持,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资金扶持、提供优惠贷款、税收优惠,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研究和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其次,加大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科研投入,提高R&D经费的利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除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增加银行信贷尤其是大幅度增加银行信贷和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外,还可开辟其他渠道,包括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按适当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资金,从证券市场上筹措资金,以及设立必要的研究和开发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开发基金,以促进中小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最后,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外国的信息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技术先进。所以引进外国先进设备有利于我国信息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且在引进外国设备的同时要注重对产品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为先进、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信息产品的技术水平。并且对于提高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在服务其它产业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出发,理清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制定相关促进政策。如实施大企业优先发展战略、自有品牌战略、重点突破与系统创新战略等,而不是局部地考虑一个产业的发展问题。除了信息产业的内部整合外,还必须理顺其与其它产业间的竞争和互动关系,一方面有赖于自身的积累和成长,更重要的是通过为传统产业服务,改造传统产业而获得越来越高层次,越来越大范围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我国传统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由于缺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熟悉复合型技术的人才,传统产业新购进的许多信息设备和信息软件并未起到或只是部分起到作用。信息产业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尽快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国际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

3.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三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我国是个农业大国,20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50.1%,而其总产值仅占全部GDP的17.5%。这说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这对于我们工业化的进程是不利的,也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为此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通过信息化,使我国农业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来实现农产品的经营和营销。对于第二产业,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虽然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需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传统工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所以这种高产出是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扩展性,把信息技术尽可能应用于原有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创造中来,设备的改造、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最后,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发展服务业,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夏大慰.面对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亚均.知识经济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产业用范文篇4

关键词:动漫技术;动漫产业;休闲体育产业

2014年10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业态。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1-2]。《意见》政策的出台,为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利的实施平台和保障,也是加快我省动漫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

1河南省动漫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1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动漫行业在政府部门的鼎力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河南省动漫产业发展迅速,规划建设了集信息、技术、服务、交易、培训于一体的动漫产业园区和基地,涌现出一批涉及动漫图书、报刊、手机动漫、网络游戏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的动漫企业,创作生产了一批立意新颖、广受欢迎的原创动漫产品。但也要看到,河南省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高产低质的唏嘘声却不绝于耳。一个成熟的动漫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多种元素,比如市场开发,广告、游戏、衍生品、品牌授权代言等多个环节组成。因此,要想让河南动漫走出窘境,除了在动画的产量上做文章,还需致力于动漫产业的多元化形式发展[3]。

1.2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自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以来,河南省在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对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产品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业、体育传媒业、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业等休闲体育产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观念落后;发展基础薄弱,供求不平衡;发展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指导,与先进地区相比在规模、效益、档次和吸引力等方面还有差距,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4]。

2利用动漫产业技术创新河南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

目前河南省动漫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有了一定的相互促进发展的趋势,但是在相互促进发展的方式和广度上还有待研究。例如,休闲体育产业不光要针对中青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多的老年人和青少年对休闲体育的热爱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另外,动漫产业涉及的不只是动漫游戏,除此之外,还包含动漫电视、电影、音像出品、玩具等,因此我们可以扩大动漫与休闲体育产业融合的范围,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产业融合,最终使二者协同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目前河南省动漫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已有的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体育动漫、游戏开发、健身软件开发、动漫主题公园、动漫传媒、休闲体育动漫文化节等多种途径对二者相互促进发展的方式进行创新。

1)利用动漫技术与虚拟仿真技术对休闲体育运动进行动漫作品和游戏的开发我省是太极拳和少林功夫的发源地,我们根据这些文化题材,采用动漫技术创作相关的动画片,不但能够弘扬我省民族文化,而且可以扩大休闲体育运动的影响范围。另外,对于一些休闲体育爱好者来说,受到时间、经济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可能无法去参加或是观看一些体育比赛,针对这些情况,基于体感互动技术,通过动作感应器、动态捕捉、影像辨识、三维动作识别器、跟踪器等硬件设备,我们可以开发出一些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游戏,使休闲体育爱好者在家里就可以体验真实赛场的激情,并且能够身临其境,跟自己的偶像模拟一场球赛,体验一下滑雪的乐趣,感受一下蹦极的刺激等,能够让玩家“全身”投入到游戏当中,享受到休闲体育运动的新体验[5]。

2)休闲健身动漫课程和动漫软件的开发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老龄化日趋严重,雾霾的出现是环境恶化的征兆,在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强的今天,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针对那些老年人和上班族,骑车、慢跑、游泳、瑜伽、减肥等休闲健身运动成为他们减压和保持健康的首选,但是由于没有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人们往往在健身的过程中,对于健身的要领很难把握,从而达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然而,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以手机和电脑为平台,开发一些休闲健身动漫课程和软件来解决。休闲健身动漫课程中使用3D动画模拟各种标准的健身动作,并配上说明,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通过电脑或是智能电视进行健身动漫课程的观看学习,动漫课程中演示的健身动作会更逼真,更到位,更易懂,从而帮助他们轻松掌握健身动作要领;对于那些热衷于手机的上班族来说,休闲健身软件是健身运动的好帮手,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的休闲健身软件来学习健身运动,并实时监测运动数据,根据运动数据制定运动计划,不用雇佣贴身的健身教练,就可以实时享受休闲健身运动带来的快乐。

3)利用动漫衍生品扩大休闲体育产业市场在国外,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是主要获利渠道,动漫产品只是衍生品的“广告”。以前河南省动漫把路走反了,但是现在,多数动漫公司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把重点放在衍生品的交易与开发上。目前,河南动漫产业的衍生品交易离“十二五”的奋斗目标:“年产值超30亿元的动漫产业大省”是越来越近了。因此借助于河南省动漫衍生品行业的逐步繁荣,可以将休闲体育用品和动漫衍生品相结合,开发设计出新的衍生品,从而拓展衍生产品链,扩大休闲体育产业市场。例如,一根普通的跳绳对于青少年来讲可能毫无吸引力,更不会使他们产生跳绳运动的欲望,但是在融入了动漫元素后,会产生新的效果,手柄可以做成多种卡通角色的样式,绳子的颜色使用青少年喜爱的色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产品的销量,而且也能激发他们对跳绳运动的欲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以动漫媒体为依托,带动休闲体育经济国际上著名的动漫企业背后都有实力雄厚的传媒集团。在河南省,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打造的“全球中文动漫第一报”——动漫报对河南动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河南省动漫媒体发展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多例子可以借鉴,例如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中国第一家动漫上市的公司,奥飞动漫以玩具为基础,以动漫影视为核心,构建起一条从内容创作、品牌授权、媒体传播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的完整动漫产业链。2010年,该公司成功收购嘉佳卡通,成为唯一拥有动漫频道经营权的民营企业,自有媒体和营销渠道成为奥飞掌控业务发展的重要保证。由此可以看出,动漫媒体的传播对产业经济的带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以动漫媒体为依托,带动休闲体育经济。例如,河南电视台经过40多年发展,目前拥有15个电视频道,我们可以在已有的频道中增加有关休闲体育动漫的节目,也可以模仿嘉佳卡通卫视,通过专业的频道来推广产业融合后的衍生品,从而达到带动休闲体育经济的目的[6]。5)创办休闲体育动漫主题公园,扩大休闲体育影响范围深圳华强集团创建的“方特欢乐世界”是其“文化+科技”双重产业相互整合的产物。自2012年6月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开园以来,不但带动发展了郑州及周边城市的旅游业,而且也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城市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提升了一个新水平。以此看来,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建设是动漫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融合的新途径,同时也可以定期举办休闲体育动漫文化节,展示产业融合后的新生业,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也能扩大产业的影响范围。

3结束语

利用动漫产业的多种途径创新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式,不但对河南省经济转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国务院有关《意见》的颁布,为河南省动漫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式提供了方向和保障。但是,在产业创新发展时,要注重完整产业链的建立,争取通过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打造出一条“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休闲体育动漫产业链。

作者:张晓亮 胡丽芳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R].2014-10-02.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R].2011-08-10.

[3]李林,谈国新.试析国产动漫品牌的发展路径——以武汉动漫产业品牌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57-161.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R].2011-03-25.

产业用范文篇5

本文作者:杨帆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所

1.各国的主张在DS363案中,主张“供影院放映的电影”性质为货物美国认为:“供影院放映的电影”是一种包含内容及其物质载体的货物,是有形的电影胶片硬拷贝,《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第4条:“有关电影片的特殊规定”是其主张的依据。当然,大多数货物确实通过一系列相关服务进行商业使用,但并不能改变其货物的本质属性。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还举出听诊器的例子:听诊器是能够进口的货物,并且通过提供保健服务进行商业使用,但是,听诊器用于提供保健服务的事实并不表示听诊器不是货物。③而主张“供影院放映的电影”性质为服务的中国则认为:“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商业价值在于能够从为利用它进行的服务中获得利益,而不在于货物本身销售带来的收益。电影胶片在实验室制作,旨在制成母版底片和拷贝。发行商将获得母版拷贝以及其他相关的交付材料(包括声带、广告材料),以便在其区域组织电影发行。但是发行商还需要:归还所交付的所有材料以及发行商制作的所有材料,或销毁所有材料。④由此可见,电影发行商并未购买电影,只是获得在电影院组织放映的有限权利,观众也未购买电影,只是获得参与放映的权利。因此,“供影院放映的电影”不能视为“货物”,即有形和能够占有的物品,其性质只能属于服务,并且是一种许可服务。中国将“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承诺置于附件9“服务贸易具体减让承诺表”,也表明中国影响电影进口的措施不适用WTO有关货物进口的法规。其实,早在GATT1947第4条对电影片做出特殊规定后不久,就曾经出现过与电影具有很大同质性的其它视听产品是否享有同样地位的广泛争论,并且引发了关于视听业应当划分为货物还是服务的讨论。⑤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电视作为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电视节目在数量上急剧增长,各国对电视节目设置的贸易限制也逐渐增多。由此引发了一场电视节目是否适用于GATT1947第4条争论。美国认为,电视节目是属于GATT调整的货物,但是其不属于GATT1947第4条的调整范围;而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认为,电视节目更像货物还是更像服务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好判断的。随着1989年欧共体委员会旨在确保欧洲本土电视节目最低播送时间的《电视无国界指令》的通过,欧洲国家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面对美国的指控,它们开始承认电视节目属于货物,同时辩称电视节目属于GATT1947第4条的调整范围,因而《电视无国界指令》是合法的。上述电影和视听产品服务与货物之争是与当时国际贸易大环境紧密联系的。在上个世纪,美国的视听产业一直占支配地位。据统计,1995年,主要由电影、电视和出版物等构成的全球文化产业总值为3480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840亿美元,所占份额超过一半以上;欧洲为970亿美元,远不及美国。⑥因而,作为文化产品的输出国,其必然会主张电视节目应当受规定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GATT规则的调整,并排除GATT1947第4条的适用。而欧洲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视听产业以及维护本国的价值体系,则主张电视节目应适用GATT1947第4条乃至更为宽松的GATS。在现有的WTO体系下,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远比不上货物贸易,尽管GATS要求其缔约国通过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具体承诺来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是作为一个框架性的协议,其对于缔约国的服务贸易壁垒并不能起到强有力的限制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形式的日新月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既不同于传统货物贸易也不同于传统服务贸易的贸易形式。因此,出于文化利益、经济利益的考虑,各国必然会努力使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得以适用,从而在贸易的性质上产生分歧。2.货物性质或服务属性的界定尽管各国都试图通过对电影性质的不同解读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国际贸易领域,货物的服务与货物之争的解决所依赖的仍然是现有的国际贸易法律规则。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并没有对“服务”一词做出明确的定义。其第1条所称的:“为本协定之目的,服务贸易定义为……”,实际上只是列举了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而没有给出“服务”的明确定义。我国学界关于“服务”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服务是“由服务提供者凭借体力、智力和技能,借助一定的工具、设施和手段,在服务接受者的参与下完成某种活动,以直接满足其需要的过程。”⑦这种观点进一步指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既存在诸如法律咨询、网站维护这类的不涉及实体货物的服务,也存在诸如建筑服务、交付光盘磁带这类以实物为依托或媒介的服务。前一类服务的实现过程没有实体货物的参与,因而仅仅受到服务规则的调整;后一类服务的实现依赖于货物的参与,尽管在提供和交付过程中实物本身的价值不大,但是其依然要受到货物贸易规则的调整。因而,这类服务受到服务贸易规则与货物贸易规则的“双重调整”。笔者认为,尽管后一类“服务”受到服务贸易规则和货物贸易规则的“双重调整”,但仍然可以进行划分,即这种所谓“以货物为依托的服务”,其实质上已经不单单是服务,而是一个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整体。其中,作为载体的货物交付是货物贸易;而借助此种货物的交付,“完成某种活动,从而满足他人需要”这一过程是服务贸易。由于两者的相互依存性,服务贸易规则与货物贸易规则应当同时调整两者构成的这一整体。但是,并不是说货物贸易规则和服务贸易规则同时调整这种客体,客体本身的货物性质和服务性质就不可分。就电影而言,电影的生产商借助电影片的交付为发行商与分销商提供电影内容,以满足其利用电影内容的需要的过程是服务贸易;而电影片的交付本身则是货物贸易。这两种贸易在性质上是可分的,但在实际运用时不可分,因此中国有关货物贸易权承诺以及与供影院放映的电影有关的服务贸易规则将同时调整“供影院放映的电影”。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GATS作为参与国家最多的服务贸易多边协定,其本身并没有为“服务”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WTO专家组与上诉机构报告形成的判例在服务与货物之争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报告并不构成对后来案件具有约束力,但是由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解决类似的争端问题时,总是习惯引用先前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报告作为依据,它们实际上起着“准先例”的作用。非常遗憾的是,在本案中,专家组认为,对于“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性质的认定是无关紧要的,其仅仅是从“供影院放映的电影”这一过程本身进行分析,得出了其受服务贸易规则与货物贸易规则同时调整的结论。⑧当一项国际贸易行为同时受到服务贸易规则与货物贸易规则调整时,如果规则存在差异,可能会发生适用冲突。在“中美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案”中,尽管专家组与上诉机构在对“供影院放映的电影”定性上采取了回避态度,它们还是就“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规则适用作出了一个正面的回答: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贸易同时受到货物贸易规则与服务贸易规则的调整。那么,调整电影的货物贸易规则和服务贸易规则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在适用时是否会发生冲突?发生冲突又应如何解决呢?1.有关的货物贸易规则与“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货物贸易规则主要体现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GATT1947)第4条和《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有关放开贸易经营权的承诺。GATT1947第4条的内容主要包括:a款规定对影院中国内电影的放映,成员方可以按照放映时间规定最低的配额,即通常所称的“荧幕配额”,这实际上是GATT1947中国民待遇原则的一个例外;b款规定对a款配额之外的份额在外国电影间分配不得实施差别对待;c款则规定了b款实施的例外,对特定来源的电影片的放映时间可以保留不高于1947年4月10日已实施水平的最低比例;d款要求成员方就放映限额的限制、放宽或取消进行谈判。《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有关放开贸易经营权的承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在加入后3年内,使所有在中国的企业均有权在中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内从事所有货物的贸易,但附件2A所列依照本议定书继续实行国营贸易的货物除外;②除本议定书另有规定外,对于所有外国个人和企业,包括未在中国投资或注册的外国个人和企业,在贸易权方面应给予其不低于给予在中国的企业的待遇。为了履行这一承诺,我国在2004年修改了《对外贸易法》,取消了1994年《对外贸易法》第9条关于对外贸经营者经营条件的限制。新法的第8条规定:“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这一规定不仅扩大了外贸经营者的主体范围,同时也意味着外贸经营资格的授予由许可制转为登记制。但是,如前所述,我国和“供影院放映的电影”有关的两个行政法规:《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对电影贸易权的限制显然与上述承诺冲突。因此,按照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货物贸易规则适用于“供影院放映的电影”———中国贸易权承诺属于货物贸易规则———中国相关电影行政法规与中国贸易权承诺不符这—的逻辑推理,最终作出上述两项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违反性的裁定。⑨2.有关的服务贸易规则中国在其《入世议定书》附件9《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对“供影院放映的电影”做出了如下承诺:“在不损害与中国关于电影管理的法规的一致性的情况下,自加入时起,中国将允许以分账形式进口电影用于影院放映,此类进口的数量应为每年20部。”根据这一承诺中国提出两项主张:其一,根据GATS第20条的规定,附件中的具体承诺表是其组成部分,因而该项关于“进口电影”的承诺可以视为GATS的规则,由此电影在性质上应属服务而非货物;其二,中国影响电影进口的措施不适用WTO有关货物进口的法规。如前所述,这两项主张都因为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电影性质认定的回避而未产生任何意义,最终导致中国在这一争点上毫无所获。但是,如果我们抛开DS363,直接解读GATT1947和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关于“电影”的规定,不难看出这些规定是差异的。这种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而当GATT规则与GATS规则的调整范围发生重叠,但规则内容又存在差异时,应当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3.服务贸易规则和货物贸易规则的重叠适用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调整“电影”的GATT规则与GATS规则重叠的原因。一方面,在GATT1947制定的时候,尽管交通、金融、通讯等部分服务行业有所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还是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都无法与货物贸易相提并论。尽管现在国际社会公认GATT的调整范围为货物贸易,但是GATT在其条文中并没有明确将其范围限定于货物贸易。出于国际贸易实际的需要,GATT规则中的许多条款似乎都规定了比货物贸易更广的适用范围。⑩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新兴的服务贸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于本案中的以货物为依托的服务贸易。因此,后制定的GATS中关于这类服务的规则势必会与GATT中的货物贸易规则在调整范围上发生重叠。在本案中,GATT规则与GATS规则在对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调整上的重叠就是基于上述原因。

那么,当GATT规则与GATS规则的调整范围发生重叠,但规则内容又存在差异时,应当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GATT与GATS是WTO规则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就两者的性质而言,它们首先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的多边国际公约。在处理两个条约之间的关系时,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考虑:(1)两个条约之间调整的是否是相同的事项。如果两个条约调整的是不同的法律事项,则不存在冲突的可能;(2)两个条约的缔约方是否相同。若两个条约的缔约方完全不同的话,自然不存在适用上的冲突;(3)两个条约规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冲突。如果两个条约的缔约方完全相同,并且调整的事项也相同时,需要考察它们的权利义务是否冲突。若两个条约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存在冲突的话,它们就可以就所调整的事项同时适用;若存在冲突,则须依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确定优先适用的规则。在本案中,中美双方均是GATT与GATS的缔约方,并且受争议的“供影院放映的电影”同时受到GATT与GATS规则的调整。因此,我们只需要对GATT与GATS关于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规则规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冲突进行讨论。GATT1947有关“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规定主要包括:a款规定对影院中国内电影的放映,成员方可以按照放映时间规定最低的配额,即通常所称的“荧幕配额”,这实际上是GATT1947中国民待遇原则的一个例外;b款规定对a款配额之外的份额在外国电影间分配不得实施差别对待;c款则规定了b款实施的例外,对特定来源的电影片的放映时间可以保留不高于1947年4月10日已实施水平的最低比例;d款要求成员方就放映限额的限制、放宽或取消进行谈判。从这4款规定可以看出,GATT1947第4条实质上是一个授权性规则,在此种授权下,一国可以对自己的国内电影在国内的放映保留最低的时间比例。而中国在其《入世议定书》附件9《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对“供影院放映的电影”承诺:“在不损害与中国关于电影管理的法规的一致性的情况下,自加入时起,中国将允许以分账形式进口电影用于影院放映,此类进口的数量应为每年20部。”这种表述方式说明中国在GATS规则下对“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承诺则实质上是一个命令性规则,即中国必须保证每年为数20部的进口大片。一个命令性规则和一个授权性规则发生冲突,只有在以下情况才可能出现:授权性规则做出了与命令性规则相反的规定。例如:一公司同时一项命令性规则和一项授权性规则:命令性规则要求员工必须每年工作360天,而授权性规则允许员工每年享受至少80天的休息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员工不依授权性规则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不违反命令性规则的要求,也不能改变两项规则本身冲突的事实。但是,GATT1947第4条授权成员为国内电影保留一定时间比例,而中国关于“供影院反映的电影”的承诺要求进口电影必须达到的基本数量,这两项规则本身并不冲突,中国完全可以在保障进口电影承诺数量的同时为国内电影保留一定的时间比例。因此,中国在GATS中做出的有关“供影院放映的电影”的承诺与GATT中有关电影片的规则在具体个案中是同时适用的。综上,电影的生产商借助电影片的交付为发行商与分销商提供电影内容,以满足其利用电影内容的需要的过程是服务贸易;而电影片的交付本身则是货物贸易。这两种贸易在性质上是可分的,但在实际运用时不可分,因此货物贸易规则和服务贸易规则可以同时调整“供影院放映的电影”。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放开外贸经营权的承诺既然也适用于电影,我国两个行政法规《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对电影贸易经营权的限制就具有了WTO违反性;而中国在《入世议定书》服务贸易中关于“供影院放映的进口电影”最低数量的承诺与GATT1947第4条的“允许保留国内电影最低时间比例”规定将同时适用于“供影院放映的电影”。

产业用范文篇6

旅游产业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地扩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发展导致旅游产业用地矛盾,不合理地用地不利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旅游产业用地节约利用研究,为旅游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在旅游产业方面的研究都是集中在产业经济上,在土地部分的研究上较少,究其原因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的矛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旅游产业用地研究任重而道远。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部分,却是关键的一部分。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将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云南省旅游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产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的加快发展阶段、近10年来的培育支柱产业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1980年以来,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29.90%,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4.30%,2009年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3.14%,初步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云南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模式等原因,云南旅游产业还存在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国有旅游企业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不规范,资源与行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产业漏损,国际化水平低,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总体来看,尽管云南旅游资源的潜力很大,但旅游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深层原因在于思想观念落后、改革创新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云南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和2015年分阶段最终实现,国际资本流入和沿海产业转移,为云南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周边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把旅游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也对云南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云南唯一的选择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变,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节约用地与集约用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节约用地主要是从保护土地面积的角度来说的,降低项目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集约用地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或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一个合理水平的行为。集约用地强调用地方式和强度,节约用地强调用地规模。合理的节约集约旅游用地规划能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土地利用的粗放性、随机性和破坏性,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旅游用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可将旅游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概念定义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减少改变用地类型的旅游项目占地规模,降低旅游项目用地中建设用地的比例,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变旅游用地利用方式,增加旅游用地投入,充分发挥旅游用地的潜力,提高其旅游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使旅游产业用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统一[1]。

3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旅游产业用地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云南省截至2009年,旅游产业用地总面积为657159.10hm2,其中建设用地占用61329.14hm2,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占旅游用地总面积的9.33%。云南省旅游产业规划基期建设用地总面积61329.14hm2,同时期云南省建设用地92.83万hm2,旅游产业建设用地仅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60%,比重较小,而2009年云南省旅游总收入810.73亿元,GDP6169.75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3.14%。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与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一致,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占地面积较小,旅游建设用地供应力度偏小,旅游投入不足,导致接待能力有限,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协调。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现有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而言,主要是进行内涵挖潜,增加投入产出,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提高集约利用程度;新增建设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避让基本农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草地等其他土地,并尽量减小用地规模[2]。

4构建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4.1建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对已建和规划建设的旅游建设用地进行量化。对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地方可以适当地增加旅游建设用地的土地供应,并优先考虑开发利用其他土地。对旅游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较低的地方,在建设用地供给政策上要吃紧,要求对其现有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加大投入和产出力度,提高其旅游效益。

4.2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丰富,选取指标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各指标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补充。

4.2.1科学性原则旅游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体系的选取必须要能科学、客观地反映旅游用地的各种特征。

4.2.2可操作性原则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各方面因素,但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用地相关统计数据不全面,一些必要的影响旅游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因素缺乏相关的统计,这给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评价因子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

4.2.3适用性原则所选指标在全省各州市之间应具有普遍适用性。

4.2.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评价尽量以定量计算为主,易于考核和评价,对个别难以定量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以利于评价的可操作性。

5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5.1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考虑影响云南旅游产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因素,选取7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单位建设用地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单位建设用地接待海外旅游人次、地均建设投资、地均旅游收入、旅游建设用地地均旅游外汇收入、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投入产出比。层次分析法(AHP)[3,4]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算法。它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各因素隶属关系由高到低表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通过人们的判断对各层次的元素进行比较判断,确定相对重要性,最后把各层次定量关系联系起来,得到总排序作为决策依据[5]。准则层和评价指标层各因子权重的得来均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两两对比法得来。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表1)。结合表1,参照云南省统计年鉴得出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表2)。

5.2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运用模糊变换原理分析和评价模糊系统的方法,它以模糊推理为主,将定性与定量,精确与非精确统一结合起来,这一方法是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于1965年首次提出[6~11]。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可以建立统一的隶属度函数,由于旅游产业节约集约利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建立隶属度函数所需要的标准通过参照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研究者客观判断等方式最终确定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指标层的隶属度函数[12]。

结合云南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表2),可得出评价指标层7个因子的关于低度利用、适度利用及集约利用的隶属度函数值。以昆明市为例,根据隶属度并结合全省平均值,并计算出全省平均值的0.6倍和1.2倍为作等级划分标准,等级的划分标准是结合了全省旅游产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各因素现状值的具体情况综合得出的。昆明市评价指标层各因素指标隶属函数值矩阵为:

6土地合理利用的措施建议

6.1加强引导

坚持旅游项目有保有压,积极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合理确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引导旅游产业建设用地向其他土地发展;提高闲置、空闲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积极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

6.2加强积极有效地调控

启动配套的税费改革;实行旅游用地的资产化管理;协调旅游产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加大旅游线路统筹力度。

产业用范文篇7

1.企业员工素质跟不上产业升级的要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问题越来越明显当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或从传统制造业向以高端混合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的升级过程中,无论是企业流程升级、产品升级还是功能升级或者跨行业的升级都离不开“人”的升级。由于升级需要,企业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制造业中大部分的繁琐工作被程序化处理,管理和研发的工作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企业生产线劳动力用工量减少,而转变为吸纳有专业水平的高校毕业生、掌握一定技能的高素质就业群和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现实中表现为知识层次较低的农民工需求量逐渐降低,而知识层次较高的高技术人才以及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比重却在增加,企业用工层次必然上升,对工人的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明显提高。当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会导致新兴产业、高技术行业和技能性职业所需的人力资源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供求变化,用工短缺问题显现出来。特别是制造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这部分需求外来务工人员难以满足,而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从事。2.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工人主力军,外来务工人员短缺问题趋于持续性和常态化目前,江苏的建筑业、加工制造业、食宿餐饮业、物流业等部门,外来务工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都超过90%,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江苏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际市场的波动和产业升级直接冲击着劳动力市场。作为江苏企业用工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都没有与所在企业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不少中小企业忽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归宿感差。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好,难以安心工作。许多企业劳动强度大、加班时间长,往往是生产旺季批量招工,淡季时迅速裁员、减员,用工很不稳定,员工没有安全感。3.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崛起,大量劳动力回流,加剧了企业用工的短缺虽然劳动力流动是普遍现象,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绝大数外来务工人员不会把打工地当作自己的永久居住地,而仍然把农村作为自己的养老归宿。由此自然就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地理上的割裂:劳动力需求在沿海地区,劳动力供给在中西部农村。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中西部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被纷纷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西部地区逐渐崛起,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用工需求明显加大。同时,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使不少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转移的主要是被淘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来务工人员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较收益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明显高于中西部,加上外来务工大多数是离乡背景、抛妻别子,归属感差,幸福感低,造成东部沿海地区大批劳动力向中西部回流,大量的劳动力选择就地就业,这无疑对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用工需求形成“挤压”和“截流”,加剧了江苏企业用工的短缺。

解决江苏企业用工短缺的对策分析

面临产业升级所导致的企业用工短缺,江苏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化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推进发展战略转变,采取措施化解用工短缺困境。1.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规范制度,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优化社会用工环境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大对产业调整升级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快区域产业布局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引导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革新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加大对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财税支持力度,推动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带动企业转型提高,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质量和水平,为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技术人才支撑,满足产业升级后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教学、培训、实践实习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建立校、政、企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联合办学、联合用工培训,多渠道为企业培养技术员工。加大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解决企业技工短缺问题。搭建人力资源供需选择平台,保障人才资源供应。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有形人才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拓宽招工信息渠道,化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招工难问题。加强对各类职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业务运作方式,让供需双方顺利接洽,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不同时期的企业用人需求特点和集中求职的需要,及时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搭建多样而便利的供需双方选择的平台,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因地制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养老、教育和住房保障等社保待遇,降低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门槛,完善相应的发展配套措施,使外来务工人员能够真正融入城市。深入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加强用工执法检查和对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监督,大幅度提高劳动合同的签约率,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建立劳动者就业援助机制,为求职者提供更高效率服务。引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特别是在薪酬待遇、劳动条件、劳动合同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稳步推进企业加快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激发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的内在动力,确保企业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协调增长,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企业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转变观念,构建文化,加强培训,优化员工成长环境企业应转变观念,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克服粗放经营,提高产品档次。通过直接转移或生产外包、收购重组、联合建厂等形式,将部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定走兼并重组的道路,加大整合重组力度,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把传统制造业改造为先进制造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减少用工数量,提高用工素质。以科学而丰富的企业文化吸引人发展人。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人性化的用人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评价体系,保护和发挥好各类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增强企业发展合力。丰富企业员工文化生活,满足员工精神需求,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满足外来务工人员正常生活所需,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逐渐放宽用工年龄限制,视具体岗位和具体应聘者调整用工要求,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各项保险手续,合理提高工资待遇,建立工资增长与通胀挂钩、员工收入与企业绩效联动的机制,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增强员工归宿感。根据产业升级需要,组织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技术能力。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教育,帮助员工自我成长、提升素质,拓宽员工职业发展路径。

产业用范文篇8

一、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1.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农业用地保护有所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农业用地面积每年都在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耕地面积年均减少数量逐年递增。2004年开始,湖北省农业用地资源减少情况有所好转,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得到加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逐步下降。

(2)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加大。由于农业用地资源减少,湖北省近年来一直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力度,总体上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年耕地保有量为7144.2万亩,当年耕地年末面积为6998万亩,超出了保有量指标32.43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湖北省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80毫米,折合降水量2193亿立方米。湖北河流众多。据统计,目前湖北区域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为958个,各类水库5838座,总数位居全国第五,是全国的水库大省。湖北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在农业用水方面,湖北省采用的是传统农业浇灌模式,是粗放经营利用型的用水模式,水量浪费较大。

3.农业气候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湖北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湖北省合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正是因为我省气候自然资源的优越条件,农业一直较为发达,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4.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现状。

湖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位于全国第9位。2010年全省总人口5723.77万,其中乡村人口2877.64万。[2]因此,湖北省劳动力资源是充足的。近年来,湖北省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稳步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因此逐渐提高。

5.农业科技资源利用现状。

湖北作为农业科技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近年来,我省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通过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6.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五年来,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全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4家,部级龙头企业33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7534个,辐射带动农户645万户次,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收入达到2200元。

(1)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增强。截至2010年,湖北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60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551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10年达到26家,其中过3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2010年,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125.3亿元,销售收入4514.9亿元,利润总额346.0亿元,出口创汇10.8亿美元,上缴税金177.1亿元。

(2)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加快。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专业合作社达到12601个,相当于2005年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数量的3.8倍;入社农户15万户,注册资金156.7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3)示范园区建设开局良好。湖北省为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确立了20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进入园区的企业达到730个,从业人员19.33万人,新建项目4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6个;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48.3亿元。20个园区中,黄陂、老河口、夷陵、钟祥、沙洋、安陆、鄂州、仙桃、洪湖和监利等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入驻企业382家,农产品加工值2010年达到627.7亿元。

(4)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湖北省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茶叶等种植业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牲畜规模饲养量达到2430万头;水产集中健康养殖水面达到500万亩,种植业基地面积、牲畜规模饲养量和水产集中连片养殖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长110%、94%和100%。各类生产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产品比重显著增加。(5)品牌建设取得新成绩。湖北省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到3997个,总产值372.4亿元。稻花香、国宝桥米等21个品牌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福娃、采花、土老憨等24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德炎淡水小龙虾、秭归脐橙等6个品牌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省级名牌(包括著名商标)近600个。

二、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土地资源紧张,农业用地利用效率低。

(1)农业土地资源紧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水利建设,湖北省耕地面积中水田面积开始大于旱地面积。但耕地总面积由于各种占用而每年都在减少。特别是90年代后期开始,耕地面积年均减少数量逐年递增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全省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只有0.37公顷。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的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在1996-2003年间,从334.925万公顷,减少到303.345万公顷,净减少31.58万公顷。虽然2003年以后略有增加,但主要得益于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和严格的耕地控制措施的实施。

(2)农业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单位产量低。近十年来,湖北省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农业电动机械)、化学品投入量(农用化肥)和柴油使用量(农业机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到2010年,湖北省单位面积的柴油使用量不足山东的l/3,全国的l/2。与此同时,湖北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其他省份也存在一定差距,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较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也不高。2010年湖北省土地单位产量在全国各地区中占中游水平,可是与其他农业强省相比较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说明湖北省还需要大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单位产量。

2.农业水资源逐年减少,且严重浪费。

(1)农业水资源减少。湖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近年来水资源总量下降速度较快,人均占有量降低。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构成。2006-2010年,湖北水资源总量从1077.4亿立方米下降到639.69亿立方米,下降了40.6%。同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不具有优势。从有详细统计数据的2001年开始,湖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2006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湖北省常年降水量约为3000亿m3,其中约55%消耗于陆面蒸发,只有45%转为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300亿m3)。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4倍,浪费惊人。我省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平均每生产1吨粮食需水量达到1500m3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节水农业发达国家的一倍以上。湖北省绝大部分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农业浇灌方式,大部分水在沟渠的流动过程中被蒸发,到田间后又有一部分渗漏到地底,水资源使用效率极低。

3.农业气候自然资源利用没有因地制宜。

湖北省由于内跨度和高差等原因而气候复杂多样,灾害性气象天气较多。其中尤以洪涝灾害发生较多,危害大的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夏伏连旱或伏秋连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省性洪涝灾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过7次,给农业生产带来惨重损失,严重地影响着湖北农业产业化发展。湖北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却没有合理规避这些问题,更没有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气候资源发展农业经济。

4.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农业劳动力效率低。

湖北省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资料显示。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1.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15%,中专占1.85%,大专及大专以上占0.41%。总的来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质量低下。2009年湖北省农民人均收入5035.26元,低于全国5153.17元,更是远远低于农业发达省份,例如东三省、山东等。[3]由此可以反映出湖北省单位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财富低于全国水平,更说明湖北省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与农业发达省份差距很远,需要努力提升。

5.农业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1)农产品单产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湖北谷物每公顷产量为5893.5千克,低于辽宁(5929千克)等八省市,油料每公顷产量为2066.5千克,落后于山东(4116.2千克)等十省市,棉花每公顷产量为1111.1千克,落后于新疆(1725.4千克)等省区。

(2)农作物的良种普及率落后于发达省份。湖北省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蚕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棉花、麻类的良种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率不高,虽然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的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有差距。

(3)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率低。湖北农业科技力量布局比较分散,导致农业常规应用技术升级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有资料表明,目前湖北省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远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科技转化率低,使得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在广大农村得到普遍应用。

6.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1)农业产业化政策不完善。制定某种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资金、技术、人才保证该产业的优先发展。湖北省政府虽在不同时期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但政策、法规尚不配套、不完善,无法使产业化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2)龙头企业规模总体较小,加工转化能力弱。全国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已有20多家,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而我省最大的龙头企业才7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还不到30家。2010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39:1,全国平均水平是1.7:1,发达地区超过2:1,发达国家为3:1。我省除了稻米加工外,还没有一家在全国有影响的加工企业。

(3)产品品牌不响,产业外向度不高。近年来省内虽然出现了一些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制品,但还没有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2009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全国有40个食品品牌入选,邻省的河南、安徽都有多个食品品牌入选,湖北省只有稻花香一家。湖北省区位优势明显,但优势农产品走出省外的很少,加工制品占领外省市场的份额更小,农产品出口值刚过10亿美元,只有山东省的近十分之一。

(4)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湖北省订单农业还有近40%的农户没有覆盖到,与龙头企业建立比较紧密利益联结关系的农户只有20%左右,订单合同额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3.5%,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很少,难以分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收益。一些地方、部分行业和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还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上。不少订单合同内容过于简单,合同履约率不够高。

三、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1)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首先加强科技培训。素质教育应当围绕提高农民“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切实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其次改善农民结构,针对近年来湖北省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导致留在农村的人员文化素质日益下降的形势,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创业。

(2)投入资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围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二条主线开展农业科技活动,一是农产品加工,主要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优质、高效节水栽培和养殖。除开展科研活动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有机(绿色)食品等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产品与食品的安全性。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利用现代化浇灌技术。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贯彻“两改一增”的农田节水思路。一是水改旱,发展节水减灾型农业。二是旱改特,减轻抗旱压力,发展节水避旱型农业。三是增加耐旱作物比重,发展节水耐旱型农业。扩大试验示范,推广农田节水适用技术。推广覆盖增温保墒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农田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应用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

2.整合资源,提高规模。

(1)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参股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跨区域联合与合作,增强服务功能,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农企双方权利责任,逐步实行合同可追溯管理,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要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以此扩大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2)以各地市条件为准,形成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我省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淡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进一步扩大板块规模,提升坂块水平,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3)打造龙头企业,形成优势品牌。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严格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全程质量控制,健全各级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追溯体系,夯实农业品牌的发展基础。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尽快做大做强品牌。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销会、订货会,支持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组织开展名牌农产品认定工作,建立农产品品牌奖励机制。[4]

(4)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选择一批地域性强、品质优、风味、功效独特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深化湖北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指导各地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优势产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针对湖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找准难点,攻克重点,是实现湖北农业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发展小龙虾、家禽、板栗、魔芋、蜂产品、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桑蚕等特色农业产业。

3.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

(1)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首先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明的政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吸纳和聚集各类投资者来湖北省发展农业。其次要创新招商思路。目前,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激烈,招商条件都在竞相优惠,如何创新机制,吸引投资者来湖北省对农业进行投资是当前招商工作的中心。

(2)积极开发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积极利用湖北省的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产品的外销。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商贸企业集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工商登记手续,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吸收社会资本等形式,建立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农产品流通大公司、大集团,使之成为我省农产品贸易的龙头企业。[5]大力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各类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超市,从而发展湖北省外向型农业经济。

4.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业生产项目。

(1)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新技术。绿色食品是高科技的产品,研究绿色食品生产高新技术有利于推动绿色食品的生产和产业化发展。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研究绿色食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科技成果。[6]首先开发高产、优质、抗病虫的新品种,加快绿色食品生产栽培技术的配套和推广;其次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强预测、预报,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最后制定绿色食品的标准,开展绿色食品加工工艺的引进和应用。

产业用范文篇9

1新能源产业经济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必要性

一是切实缓解我国能源压力之所需。我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消耗中绝大多数要依赖于煤炭资源,而我国境内煤炭的天然储量并不乐观。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我国要想依赖于传统资源的话,就会造成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同时,我国的的石油供应量相当低,而且储备率也非常低,这是造成我国经济发展滞后的一大瓶颈。二是创建良好生态环境之所需。如今,新资源产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一个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我国多年以来始终以煤炭发电为主体,其中有相当多的省份属于煤烟污染区和国家所确定的二氧化碳及酸雨控制区。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化石能源的生产以及使用量都在持续地增加,因而也就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控制酸雨等两项治污目标很难切实达到。因此,能源结构不够优化、新能源的发展不顺利、区域经济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无法达到。要从战略的高度和不断推进新能源等替代型清洁能源之发展来加以认识,特别是应当充分发挥出本区域的巨大优势,全面引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资源,通过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三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之所需。新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的全面开发,是切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动因。这是因为生物质能产业已经延伸到了农业领域,而且还能够不断拓宽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之思路,真正将我国农业带入到全新的发展平台之中,也就是全面参与到新能源产业原料的生产之中。同时,我国的生物质能产业也具备了非常强的依附于农业产业之特点,能够很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结构实现新的调整,推动当地农民群众就业水平的极大提升,进而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比如,依据笔者的测算,每生产出1000×108t的燃料酒精或者生物柴油的话,就等于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了200至300×108t的经济总量。如果生物柴油的年产能够达到1000万吨,即可为广大农民增加至少500亿元的纯收入,这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体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能源产业经济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2.1太阳能产业经济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在其使用之时对环境是十分友好的。鉴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领域之中的作用必然会愈来愈广。光伏水泵又被称作太阳能动力水泵,是近些年来逐步兴起的光、电、机一体化体系。它运用太阳能电池所发出的相应电力,运用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和变换、控制等各类装置,使用高速开关磁阻电机以驱动高能效水泵,把水从地下深处上提到地面上供农田灌溉或者供人畜加以饮用,从而为农业领域开放提供非常好的办法。光伏水泵也是充分运用了太阳能,在没有别的能源的状况之下能机动而灵活地对农田加以灌溉。太阳能杀虫灯主要是运用太阳能电池板把阳光直转为电能,从而为杀虫灯提供了足够的能源,其后再运用昆虫天生具有的趋光性与趋色性等构造,辅之以相应的光源以及相应的纳米波长,以实现杀死害虫的目的。据统计,每台太阳能杀虫灯能够辐射两公顷的面积,而其使用寿命则达到了十年。光伏发电板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太阳能电板,从而能够为蔬菜冷藏和大棚等提供足够的清洁能源。所设置的太阳能电板,移动起来十分便利,在经济上较为合算,太阳能电板的价格通常为15元/瓦,一幅1500瓦的太阳能电板,其总价达到了23000元人民币左右。假如要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就应当安装蓄电池,其造价成本5000元左右。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太阳能电池板的供电率,应当积极购买太阳能跟踪控制设备,以提升对太阳能加以跟踪的精度,在最大的限度上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2.2生物质能源产业经济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策略。所谓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源自于生物质原料的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的原料范围很广,包括了农业领域的粮食、饲料,生产生活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细菌、藻类等各类微生物发酵物等,均可用在生产多种不同形式的生物质能源,或者转换成电能、热能等别的能源类型。按照原料来源的差异和农产品形态的差异,生物质能源可划分成天然生物质构成的初等级生物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以及沼气等高等级生物燃料。就生物燃料视角而言,其净供给量不但决定于这种生物燃料含有的各类成分,而且还取决于形成生物燃料需要花费的能量。生物燃料之中包含的能量和其生产过程之中耗费的化石能量比例可以称之为化石能量平衡,可以用于衡量各类生物能源净能量之高下。传统意义上的化石燃料的能量平衡就理论层面而言当为1.0,然而因为原油炼制以及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能源上的消耗,其数值在实际汽柴油生产当中只能达到0.8到0.9。不一样的原料在生产相同品种生物燃料过程中的化石能量具有非常大的平衡差。比如,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的玉米化石能量平衡就达到了2.0,而甘蔗可高达8.0。所以,巴西将甘蔗残留物作为原料来生产乙醇是非常成功的决定。这是因为以纤维素为主要原料的化石能量平衡能够达到10.0以上,故以木质纤维素为前提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在能量平衡当中的优点也证明了其非常有可能成为今后取代能源的发展之趋向。实际上,并无一种生物燃料能够在一点都不影响粮食供应的基础上大面积地取代石油资源。生物燃料原料作物也要与别的农作物一起来抢夺生产资料。如果生物燃料的需求提升了作物原料价格之后,以一样的资源为前提,农产品的价格必然也会随之而出现水涨船高的情况。即使使用非粮作物来生产生物性燃料,也很难真正消除粮食与生物燃料相互间的激烈竞争。尽管粮价的上涨通常都会对农村群众的购买力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农村贫困者也有可能从该产业产生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当中得到益处。农产品价格之提升必然会刺激到原料产区对于技能不高的农业人口劳动力的需求,推动农民群众收入不断提升,从而尽可能地把粮食安全风险下降到最低限度上。2.3风能产业经济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策略。早在八百多年以来,我国就已使用简易风车来提水、灌溉、制盐与碾米。使用风车进行灌溉充分证实了风车所具有的实用性能。然而,因为近代以来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前使用极为广泛的风车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假如使用现代科技以改进传统意义上的风车,比如,通过风能与油气互补来进行提水灌溉,并且还可发电的装置。或者是以风力机提水为主体,以柴油机或者电动机为辅助性动力,从而用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人力或者畜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风力运用的现代化,进而推动风能在农业领域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鉴于近年来风力发电的不断推进,农业领域主要还是使用离网型风力发电机,这同时也是风能使用的形式之一。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与数量最多的一个国家。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风力发电的产量在持续提高,发展也十分快速,但是因为其容易受到自身各类资源特点之限制,在绝大多数农业领域之中还无法得到极大的应用。2.4水能产业经济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策略。水能包含了潮汐水能、河流水能以及波浪能等多个类别的能量资源,然而能够运用到农业领域之中,而且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还是要算河流水能。水能资源的利用通常表现为水电技术。应当说,水电技术在节能减排以及控制物流与存储费用等方面具有特别大的优势。当前能够全面完成流域性梯级开发的河流数量依然不多,但是今后肯定会有大批量的水电站群宣告建成投入使用。在农业领域中,往往会使用单位装机容量在100kw以下的微型发电设备。因此,在成批水电站群能够发挥作用的状况之下,我国的微型水力发电设备必然能够得到极快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水能之运用尽管已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技术与经验,然而与风能相同的是,水能产业也会因为受到资源自身的种种限制而无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3结语

总的来说,立足于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经济的开发与利用,不但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的继续发展,而且还能够切实降低对于环境、空气以及水源所造成的污染。就当前状况而言,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在农业领域之中的利用率相当高,而风能与水能等几类新能源要想实现大量运用依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为了实现新能源产业经济在农业领域之中的广泛应用并且产生比较大的规模,仍然需要有一个技术不断积累的历程。鉴于此,必须要积极培养农民群众运用新能源产业经济以开发农业经济的意识,不断健全完善与新能源农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并且强化监管工作,注重新能源技术人才的打造,强化科技方面的投入,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作者:方玉强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盛绛,滕国荣,严建华.太阳能光伏水泵在农业方面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8(12).

[2]唐维.发展农村新能源:一场节能的攻坚之战[J].节能与环保,2011(09).

产业用范文篇10

第一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强对涉农产业的扶持力度,有效解决现代特色农业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根据统筹整合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经中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结合我县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产业扶持资金是指由财政拨付用于乡村振兴,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无息借款专项资金。

第三条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当年农业产业扶持资金投资规模;财政部门负责产业扶持发展资金的整合筹集;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负责农业产业扶持发展资金的监管;县金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资金管理部门”)负责农业产业扶持发展资金贷前审查与贷后监管。

第四条资金使用坚持“政府引导、周转使用、规范管理、注重绩效、滚动发展、依法催收”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精准。

第二章资金筹集

第五条资金来源。县财政部门从涉农整合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并划拨至资金管理部门专用账户。

第三章资金使用

第六条使用对象。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养殖种植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七条使用范围。种植业、养殖业、农旅结合、农产品加工、贮藏、销售等农业产业业态。

第八条借款期限。借款资金的使用期限通常为一年,特殊情况下最长不超过3年。每笔借款期限届满前30日内还清,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农户发展规模等实际情况,可以重新办理新一期资金申请和审批手续。

第九条担保方式。用款主体须提供担保。担保方式包括:财政供养人员连带保证和固定资产抵押两种。财政供养人员连带保证的,按每人最高限额50万元申请发展资金;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按指定评估机构评估价值的最高不超过70%申请发展资金。

第十条借款额度。资金的借款额度每户一般不得高于200万元。特殊情况,需经领导小组研究,但最高借款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第十一条借款程序。资金借款要经过用款主体申请、部门审核、会议研究、张榜公示等程序。公示结束后,委托第三方银行机构协助办理借款人(担保人)征信查询;用款主体应在第三方银行机构开设专用资金账户;资金管理部门与用款主体、担保人分别签署借款、担保(抵押)等相关合同;手续办理期间发现借款人或担保人有征信不良记录的,以及其它不宜放款的情形,终止借款程序。

第十二条签订合同。用款主体、担保人须与资金管理部门签订借款、连带保证或抵押担保合同(期限一年)。借款合同要按照法务部门统一审核确定的合同进行签订。

第十三条借款发放。资金管理部门根据借款合同,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后,由资金管理部门将资金直接发放给借款主体。

第十四条借款回收。借款到期后,用款主体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及时归还借款。

第四章资金使用监管

第十五条资金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用款主体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借款依申请、按合同约定使用。

第三方银行机构须每月向资金管理部门报送用款主体资金账户收支明细,作为贷后监督资料管理。

第十六条对不按借款合同约定和申请用途使用借款的用款主体,资金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借款合同,依法收回资金。

第十七条借款期满,逾期未归还的,经催告后,仍未归还的,将通过法律程序催收。

第十八条若因自然灾害、瘟疫等不可抗拒原因致使不能及时归还借款的,用款主体须在借款期限届满前30日内提出延期还款申请,经资金管理部门核实后,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

第十九条资金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使用管理资金,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第二十条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形式公布,并作为分配下年度财政扶持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一条对在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