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1:15:20

产业技术论文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1

不过里面有一段话我觉得非常经典,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不管你是否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比如说故事的方式、影像与音乐的配合、人类普遍情感的煽动与塑造。这些跨文化吸引力,都是艺术技巧制造出来的。那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

而在当今的亚洲电影中,我觉得惟一还能对得起这段话的,恐怕也就只剩下韩国电影了。

前段时间买了一张叫做《我的野蛮女金刚》的韩国电影,我之前听都没听说过(后来一查才知道,这是韩国的票房冠军《淘气少女求爱记》)。不过一看这片名,就知道是走“野蛮女友”路数的电影,作为一个刚刚从“什么什么斯基”和“什么什么夫”组成的大师迷魂阵中逃出来的人,我很想找点够庸俗够搞笑的片子放松一下,就将它拿下。结果回去以后看的津津有味,很是怀念了一番当年和一帮朋友在录像厅的小黑屋里看港片的乐趣。

这样的电影我不说大家都知道,里面一定会有一个搞怪的女孩子,不漂亮也一定可爱,不可爱也一定有个性。然后她一定会遇上一个帅哥,不可爱就一定有钱,没有钱就一定温顺,如果连温顺都没有,那他就一定只能用“逆来顺受”来形容了。然后就是两个人搞来搞去,当男主角被女主角玩的将死未死的时候,爱神就象白袍甘道夫那样出现了。最后两个人就幸福地远去,留给女性观众无限的遐想和尖叫。

既然这样的电影路数是如此鲜明或者说老套,那为什么我还能边看边傻笑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需要娱乐!因为我们需要娱乐!因为我们需要娱乐!

就象《我的野蛮女金刚》,这个套路恶俗的电影之所以还能让我们看的津津有味,是因为韩国电影在运用这些套路的时候,真的是下了工夫用了脑子。所有的画面都拍的干净漂亮,无论主角配角还是群众演员都很卖力敬业,搞笑桥段以及煽情段落都火候老练,俗而不媚。虽然这部电影不会让我们对人生啊,社会啊,哲学啊,宇宙啊什么的产生各种感慨和联想,但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娱乐方式,看这样的电影绝对是让大多数观众感到物有所值。而作为一个普通电影观众,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毒瘤就是电影评论。其实在中国电影市场中,严格地来说是没有电影评论的。因为电影评论是商业电影环境下的产物,在还没有这样环境的中国电影市场中谈论电影评论,无疑是有点过于超前了。但考虑到最近电影评论和电影创作方面连续发生的掐架事件,我们还是有必要来仔细地看看当下的中国电影评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英雄》开始,一直到最近的《十面埋伏》,媒体和网络的电影评论已经开始逐步地向着一个毫无规则和次序的群体无意识狂欢演进。网络上的各种电影评论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以及潜在地追求轰动性等原因,自然是“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怎么能吸引眼球怎么来。而这种网络上的狂欢却进一步地演化到了正规媒体的阵地,无疑是由于媒体在电影评论方面自觉不自觉地缺席所导致的。而这种缺席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个商业电影环境所带来的良性循环而导致的。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大部分影评,其实都有点故意和自己较劲的意思,完全是为了评论而评论。其中大部分评论者严格地说来其实对商业电影并没有什么认识。他们的那些为了吸引注意力的评论完全拧巴了大家看电影的初衷,那就是为了娱乐自己。

我们现在所缺乏的是这样的职业影评人—他在电影上映前客观地告诉那些还没来得及看电影的观众,这个电影是一个什么水准,是否值得花钱买票,看电影的时候什么地方最好看,有哪些东西是粗心观众不容易发现的等等。这些地方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能够这样做的人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商业电影专家。至于那些涉及“道德正确”和“政治正确”的问题,最好是先确认一下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再去发挥。否则以这样高尚的名义去作出判断是人人都会而且张口就来的,但是在你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沾沾自喜时,请回头看看是不是真的这样。作家王小波曾经说过,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如果只是就电影本身就事论事,那么电影评论就会成为一个专业并且愉快的事情。我在这里特别强调专业,是因为人们很难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说三道四,除非你不怕露怯。而某些打着“梦想推动生活”一类口号的媒体上伪汪国真似的散文小品加呓语,就不能再混迹电影评论之中,除了混淆大家的视听之外并不能带给大家什么更有益的东西。

只是现在的状况很明显不是这个样子。永远都是谁的嗓门大谁就能吸引注意力,谁就能占更多地盘,谁就能接着用更大的嗓门制造噪音。观众反而是这些所谓的影评家们不再关注的群体,他们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下迅速地对电影失去了兴趣。如果观众在一部电影还没有上映之前,就已经被各种关于该片道德和政治方向上的争论以及毫无节制的引申阐述给搞坏了胃口,而且已经对它的情节了如指掌,甚至比导演还要熟悉该片可能引申出的含义,你说观众怎么还能提得起兴趣看这部电影呢?

观众是永远不会有错的,那么出问题的一定是现在的电影评论。

长期以来商业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缺席,导致中国一直缺乏相应的商业电影评论体系。起初大家先是在病态的环境下全国人民看八部样板戏,然后是在一种饥渴的环境下看诸如《庐山恋》这样的片子,好不容易等电影环境好一点了,没几年盗版VCD、DVD又进来了。在这样的电影环境下,我们作为观众,对商业电影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电影评论是缺乏认识的。我们现在所能接触到的电影评论,它的萌生是出自一个和其他国家电影评论完全不同的土壤—盗版DVD!这些影碟和国内电影市场相比优势在于,内容涵盖广泛,价格低廉,购买和观赏便利,这些特点与中国的银幕资源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数量广大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完全是及时雨。随着电影爱好者培养起来的DVD市场不断扩大和泛滥,普通电影观众才有机会打破中国电影的拷贝资源垄断,看到了连其他国家影迷很难得有机会看到的大量国外电影。由此建立的电影或者说影碟评论完全是依靠盗版DVD市场才建立起了基本的电影审美观和评价体系,并由此发展出一个完全是以看碟为基础的畸形电影评价体系。

因为这些评论电影的方式是建立在看碟的基础上,观众的观看效果和真正的银幕效果相差甚远,所以评论者会更容易关注那些非可视性的因素,比如说片中的思想含义等方面,而对电影的票房意识缺乏感受。但是电影的票房意识实际上体现了电影本身对观众的尊重甚至迎合,观众和电影长期在这个方面缺乏互动就会导致现在我们经常看见的影评方式—影评和电影完全脱节,大家都在各说各话,谁都不搭理谁,彼此缺乏了解和尊重。写影评的觉得拍电影的是傻B,而拍电影的也觉得写影评的是傻B,而电影票房自己在一边做傻B。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并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许多事实表明,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尽管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对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作为外因,只有通过诱导、唤起、驱动而转化成内因,才能实现其动力效能。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要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存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和外部、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驱动力的各要素之和。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相对竞争优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之前,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净收益和创新收益的滞后期进行预测,另一方面要对创新活动的风险和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估价,只有能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取得较高预期收益,又因风险适度、能力较强而能有较大成功概率的创新活动,对企业就会有较大的激励力量。

2.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部创新动力要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企业文化、激励机制、企业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相同的环境中,在相同的创新动力作用下,有的企业进行了创新,而有的企业却没有创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否富有企业家精神。优秀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者、指挥者,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至关重要。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支柱。

3.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在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中,与个人主体行为目标关联较密切的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因为个人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而能够帮助个人主体实现这一目的的动力要素就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通过对个人主体的创新行为实施恰当的、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能够充分地调动个人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所以,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必将导致自身的创新活动失去动力和活力。

4.企业文化。除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外,在企业内部动力因素中,企业文化对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个人主体的行为目标不仅包含着利益目标,还包含着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而在创新实践中长期积淀和形成的企业创新文化,会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使全体员工普遍地认同和崇尚创新,并将创新成功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活动。可以说,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5.企业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科技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动力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与企业所拥有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业务、专业技术水平有必然的联系。能够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科配套、起点高、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是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6.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指: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在决定未来的技术创新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这些历史因素包括:最初市场、技术管理、制度、规则、消费者预期等等。在它们的作用之下,技术创新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影响,进而导致成功的创新和采用新的技术取决于现有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些历史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赞同”采用现有的技术而“反对”采用新的技术。采用现有技术的收益递增导致创新锁定于现有的非优的、低效率的技术,并阻止采用好的、优越的、可替换的技术,并最终造成技术创新的低效率。

多数情况下路径依赖是技术创新的阻力,因此,需要企业进行路径创新,以积极正确的态度,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创新的成果,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放弃眼前既得利益,采用打破现有技术创新路径,进行路径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

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所发生的推动作用,包括产权动力机制、市场动力机制、政府动力机制和科技动力机制等几方面。

1.政府政策因素。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的财政、金融、信贷支持减免新产品税,加大R&D投入,以及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观是强大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政府行为会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2.市场驱动因素。市场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发挥着提供信息、经济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等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市场过程也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组织的过程: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方向刺激促使企业产生获取超额利益的预期,逆向刺激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市场产生的正向拉力与逆向压力与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基本动力。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激励是通过市场体系要素、市场竞争、市场结构与市场规则等变量进行的。

3.科技驱动因素。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品寿命周期变短,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其不断发展。

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是促使企业进行创新的基础动力。技术发明和发现具有转化为现实财富的潜力。当科学和技术的成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出现主动创造需求的情形,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完成创新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周期较长,可是一旦成功,将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4.产权动力因素。产权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有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实物的拥有权,无形资产产权是指人们对非实物形态的信息、知识等的拥有权。一般而言,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要进行物质资本(有形)的投入和智力、知识资本(无形)的投入,创新的结果就形成了新产品和新知识。因此,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必须从法律上确立私有产权的地位,通过股票赠与、股票期权、优先认股权、员工持股和专利制度的建设来保护企业家和技术发明人的创新所得,对于一大部分未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而言,更应加快建立产权制度,创新产权激励的条件。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持续的创新动力手段,因为它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否增值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会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强大的动力。

5.产业集群因素。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集群内大量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互相进行合作创新,而且集群内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当产业集群形成创新的氛围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将大大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外部动力要素与内部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

除了在企业外部的动力要素之间、企业内部的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影响之外,企业外部动力要素与企业内部动力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概括为:在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来自于产业集群内市场的需求引力和竞争压力、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支持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企业利益驱动力,成为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对利益驱动力具有感应与放大作用,它能够直接驱动企业主体从事创新,并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间接驱动个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能力则最终保障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成功的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技术、市场、政府、环境,激发出新的创新需求。而利润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总之,诸动力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产生了技术创新活动,而技术创新活动又反作用于诸因素,引发新的创新需求;新一轮创新又会推动企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产业集群内企业就是在内外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创新活动呈螺旋上升地不断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劲,徐学军.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研究.科研管理,2006

2.张宗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路径依赖.中国工业经济,2000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3

(一)各国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比如美国目前众多高技术企业中,知识产权类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我国也适时地调整产业政策,规定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其成果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这既是鼓励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也是对知识产权在高技术企业中发展趋势的回应。为适应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强对高科技含量的科技成果权益的保护,各国都在调整知识产权政策。如1984年美国版权法将半导体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列为特殊保护,提高了对保护作品的要求。这些政策也客观上导致了高技术企业中的知识产权科技含量增大。同时,发达国家也将一些尖端技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如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3年)、《知识产权与UII、GII(国内及国际)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1995年)、《数字化千年之际版权法案》(1998年)等,均把信息技术中的法律问题提出来,以寻求知识产权保护。

(二)知识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日益明显

第一,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知识产权制度赋予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一定时间内在市场的垄断地位,确保创造者获得收益的权利,调动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设置了主体归属、客体保护范围、权利体系、权利救济与保护等内容,激励创造者开发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最终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技术成果的转化。权利人以公开技术内容为代价而取得独占性权利,技术公开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技术成果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就可以使竞争在公平有序的法律环境中进行。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利于企业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新技术最终要实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才能实现预期效益。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激励作用,将优秀的人才资源、足够的资金资源集中到尖端技术,实现最大的边际效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四,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国际合作。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屡遭国外的打压,即便是已经具备了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也会功亏一篑。像华为这一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但前不久仍然受到了思科的诉讼,有关专家认为,华为虽然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但是不熟悉国际规则,因此受到诉讼在所难免;另外如中国DVD事件,无奈地交纳昂贵的专利费,都是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保护问题

专利制度与市场紧密相联,申请一个专利就意味着占有这个专利技术的市场。当前,我国公众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据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1998年,我国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外国专利申请占有很大比重,如计算机领域的占到70%;医药特别是西药的原料药占到70%以上,生物技术占到87.3%;通讯技术占到92.4%;半导体占90%。以超导为例,我国的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与美国、日本两国相当,而申请的专利仅占这一领域国内专利申请的20%左右。我国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只注重而不申请专利,发表了论文就等于公开技术秘密,将辛苦的研究成果无私贡献给了全世界。另外,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专利制度保护带来了新问题。比如美国孟山都(Monsanto)大豆案,孟山都培育出新品种的大豆,并据此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提出申请了64项专利保护的请求,保护其发明的“高产大豆”。如果其专利通过,那将意味着孟山都公司对所有大豆的高产品种都拥有了垄断权,并允许孟山都对中国这一野生大豆遗传资源的控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发达国家已经初步解决了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立法框架并完成了专利技术在世界各地的申请和铺设,一张高技术的专利壁垒网已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着作权保护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到计算机软件保护以及到域名标记等等,都涉及相关的着作权问题,于以科技发展为基本推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更是不可忽视。现代信息技术也带来新的问题。对比如对企业数据库的保护。我国着作权法参考汇编作品护,保护在内容选择上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但不保护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对于一些企业投入一定劳动、资金而完成的数据库,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对这些企业来说不仅违背公平,而且容易使数据库的数据被盗而得不到保护,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法律上应当对数据库的保护有所明确。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标记权保护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进一步开放,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领域、程度不断扩大,与商业有关以区分商品和服务为目的的表现方式不断丰富,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比如中药材企业的商标保护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抢先将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很普通的中药商标注册,从而使古老的中药大国丧失先天优势。从另一角度看,韩国”高丽参”这个商标不仅保护了韩国人参资源,而且使“高丽参”高品质的形象深入人心,为韩国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说,现代企业竞争,品牌竞争、商号竞争已十分重要。像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评估达到300多亿美元,如果企业保护好自己的商业标记权,将为企业带来资本增值效应。另外从事信息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妥善保护和管理传统的商标、商号,还必须切实注意网络环境下的域名、网络标记等新兴知识产权客体的保护问题。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最早被确认为商业秘密并加以保护的。这种技术秘密是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创新的结果,是技术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特征是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以制造新产品、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竞争中,企业要想真正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商业秘密对高新技术有效的保护。比如可口可乐的商业秘密保护,持续一百多年至今品牌价值仍是第一;MBA的大量核心芯片技术就是采取商业秘密保护。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特别要注意企业对世界高新技术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分清哪些是公知的信息技术,避免企业的重复研究,还容易造成对其他企业的侵权。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一)完善现行知识产权制度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高速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有所调整,适应社会的前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比如可以考虑将生物技术、动植物新品种的有关部分纳入专利法的保护范畴,拓宽专利的保护范围;明确商标侵权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侵权行为方式;对因特网上的着作权有关问题,如作品的使用、付酬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新出现的网络主体即网上信息提供者和在线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上的地位与责任作出规定;对数字化权、传输权有关问题加以明确等。

(二)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保护措施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上,企业选择怎样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应当考虑几个问题,比如权利的排他性问题。专利的排他性最强,对企业的保护力度最大,但专利申请的费用最贵,对国内一般规模企业来说,也要考虑申请费用;商标也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很难保护技术本身。着作权法只保护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延及思想、产品、方法、公式、工艺等。商业秘密成本低,也没有专利权、着作权、商标权的期限限制,但商业秘密风险比较大,而且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比较困难。公务员之家

第一,建立信息资源搜索机制。我们不要毫无价值地重复他人的创新过程,也不要花大量的金钱去购买已经是社会公有财富的技术,更不要花大量的精力物力去申请已是公知自由技术、无保护可言的“专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对新产品或工艺设想的产生、引进、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保护的过程中,都必须花足够的精力去检索已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文献,了解目前该技术国内外的状况,熟悉目前该类产品生产制造者各自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特征和价格分析,确定不可逾越而需要购买(或防备他人提起侵权诉讼)技术的内容,明确自己占领市场的优势、主攻方向,并超前介入未来起主导作用的技术领域,制订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和策略。

第二,培养人才,提高技术创新素质。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新技术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员素质有明确规定,显示了对人才的重视,但还远远不够。

第三,重视技术产权化、产业化。我国以往有些科研人员只重视的数量和级别,结果造成许多研究成果尚未投入实施就被公之于世,失去了将其产业化和产权化的机会。新技术创造出来,束之高阁,纸上谈兵,不投入生产领域,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国企业要重视技术的产权化、产业化,为我所用。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光电子器件和部件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光存储、光显示、光互联、光信息处理、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和军事武器装备,预期还会在未来的光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光电子技术及光电子产业的发展。

如果说微电子技术推动了以计算机、因特网、光纤通信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那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光电子技术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商务部指出:“90年代,全世界的光子产业以比微电子产业高得多的速度发展,谁在光电子产业方面取得主动权,谁就将在21世纪的尖端科技较量中夺魁”。日本《呼声》月刊也有类似的评论:“21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主导产业,第一是光电子产业,第二是信息通信产业,第三是健康和福利产业……”,可以断言,光电子技术将继微电子技术之后再次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革命。

1世界光电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当初人们的预料,光纤已经成为通信网的重要传输媒介,现在世界上大约有60%的通信业务经光纤传输,到20世纪末将达到85%,但从目前光纤通信的整体水平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光纤通信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目前,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在同一根光纤内传输多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以提高单根光纤的传输能力)、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EDFA,可将光信号直接放大,具有输出功率高、噪声小,增益带宽等优点)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DWDM系统和光传输设备中,光电技术的比例将从过去比重不到10%达到90%。一种全新的、无需进行任何光电变换的光波通信——“全光通信”,由于波分复用技术和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的进展,也日趋成熟,将在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信系统上首次使用,给全球的通信业带来蓬勃生机。为此提供支撑的就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部件。光电子器件和技术已形成一个快速增长的、巨大的光电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光电子产业振兴协会估计,到2003年,光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将达2000亿美元。

Internet应用的飞速增长对电信骨干网带宽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为满足需求的增长,人们可以铺设更多的光纤,或靠提高单路光的信息运载量(现在主干网可以分别工作在2.5Gbps和10Gbps,并已有40Gbps的演示性设备)。但更主要的方法却是靠发展波分复用技术,增加光纤内通光的路数(光波分复用的实验记录已经达到2.64Tbps)。波分复用技术的普遍运用为光电子器件和部件提供了广阔的、快速增长的市场。无限战略公司的报告指出:“信号传输用1.31μm和1.55μm激光器市场1999年达到13亿美元,比去年增加23%;1.48μm信号放大用激光器1999年市场份额达到1.6亿美元,比去年增加33%;980nm信号放大用激光器销售额达2.9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21%。整个激光器市场的份额1999年达18亿美元,预期2003年将达到30亿美元”。美国通信工业研究公司(CIR)的研究预测,北美市场光电子部件的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28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61亿美元,约每年增长18.5%。密集波分复用设备销售额也将从1998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94亿美元。报告称虽然10年内全光通信还不会全面商业化,但是全光交换将在几年内成为市场主流,报告也指出尽管光学部件市场被大公司所占据,但仍有创新性公司进入的可能。

2我国的光电子技术和产业

近10年来我国光电子技术研究在国家“863”计划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很多领域同国外先进国家只有两三年的距离,个别领域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国内光电子有关产业基地在光电子器件、部件和子系统(如激光器、探测器、光收发模块、EDFA、无源光器件)等已经占领了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初步具备同国外大公司竞争的能力,在毫无市场保护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力量争得了一席之地,市场营销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个别产品还取得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中的销量最大的成绩。我国相应研究发展基地和本领域高技术公司的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打破国外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同时争取进入国际市场。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是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必需的关键部件,国内企业产品占国内市场40%的份额。我国也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PIC和OEIC的国家。808nm大功率激光器及其泵浦的固体绿光激光器,670nm红光激光器已产品化和商品化并批量占领国际市场。国内移动通信的光纤直放站所用的光电器件,90%使用国产器件,国产1.55μmDFB激光器战胜了国外器件,占领了100%的国内市场。

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在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中,光电子器件、部件虽是光通信、光显示、光存储等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部分,但在整个系统和设备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其产值较低,目前科研开发主要处于跟踪和小批量生产阶段,光电子产业所需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技术目前还未有实质突破;国内研究生产的光电器件和部件有相当部分还未能满足整机和系统的要求,导致国外器件占据国内市场相当多的份额;在机制上仍未摆脱科研、生产、市场相互脱离的状况。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国外不同地区在发展信息产业时依据自身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对美、日、韩、印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同特点的研究,力图寻求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为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完善提供帮助。

引言

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不断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并完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才能使整个社会经济及信息产业发展达到最优的协同效果。国内外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信息产业时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美国模式、日本模式、韩国模式和印度模式是当今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国内外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不同特点,将有利于发掘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1美、日、韩、印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特点

1.1美国:市场牵引型

美国是在信息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信息产业作为美国的第一大产业,与美国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及科研实力密不可分外,还在于美国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完善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即以市场需求牵引和自由调节为主,以政府调控为辅,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从基础研究抓起,全面实施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通过环境和要素资源的长期积累,努力实现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特点是:全方位开展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重视基础研究;大力支持应用与开发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实验室的作用;注重信息技术的商品化与产业化。

总之,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从基础研究抓起,延伸到市场开发,采取了全面出击的方式,使得美国在信息产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面平衡的发展,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这也是美国在信息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1.2日本:研发驱动型

为了弥补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本国的实际,日本信息产业采取了一种“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即在政府的强力调控下,越过耗资高、费时长、见效慢、风险大的基础研究环节,从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人手,结合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直接进入到应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阶段,从而迅速建立了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宏大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计划的实施使日本在信息产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整体实力迈进世界信息产业强国的行列。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实施了“新高速公路服务计划”等一系列新的信息发展计划,整体实力又得以大大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信息产业大国。概括起来,日本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以引进技术为主;从信息技术的引进逐渐向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转变;注重信息技术的商业化。

从短期来看,日本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显得较为成功。首先,引进技术比自己研究开发可以节省资金。其次,可以缩短技术创新时间。但是,日本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与美国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相比,主要缺点在于基础研究这一环节依旧十分薄弱,缺乏原创性研究,这也决定了日本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缺乏持久的原动力,最终难以成为信息产业世界霸主。

1.3韩国:政府主导型

韩国是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同时又是世界第三大动态随机存储器和先进的半导体产品制造商。韩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成就,与其构建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密切相关,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出口导向”的跟踪学习发展;高起点的跳跃式发展;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韩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关键是在发挥国家作用的同时,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确定了国家与市场的平衡点,即国家根据市场的需求,战略性地选择和利用信息技术,并对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采取政府引导和重点扶持的战略,形成政府、企业整合联动的增长机制。政府的作用体现在:把握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实施国家统一性战略管理,包括借助新的技术——经济发展范式,规划多层次的灵活学习模式,建立核心能力,确立战略意图,特别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外向型战略;推动信息技术开发和扩散,选择和培育战略性信息主导产业,建设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而主导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作用表现在: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政府的信息战略规划和意图;参与国家高级信息技术项目,促进技术转让和技术深化,发挥专业化生产和灵活经营优势,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总之,在宏观层面上实施国家统一战略管理,政府发挥“战略规划者”和“领路人”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能充分发挥政府战略意图“实施者”和“主力军”作用,这是韩国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

1.4印度:重点扩散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软件业一直保持惊人的高速稳步增长,2004年印度软件出口值已达120亿美元,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有203家向印度的公司定购它们的软件。这一骄人的成果,得益于印度建立了以软件业为重点突破口的区域创新体系。印度把软件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口,将科技资源配置重点向软件产业倾斜,并颁布了配套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和人才工程,形成了基于软件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这种模式的典型区域就是印度班加罗尔地区。印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科技创新资源向软件产业重点倾斜;发展软件业成为政府制度创新重点;重点培育计算机软件产业集群。

总之,印度在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了印度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几种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之比较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典型形式。四种创新体系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1四种创新体系的共同之处

第一,它们都能把握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甚至主导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此来制定本国的信息发展战略。

第二,它们都能根据本国实际,发挥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尽管作用的侧重点和力度不一样。

第三,它们都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特别是企业的作用,正确把握了政府与企业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平衡关系。

第四,它们都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重视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强调新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2.2四种创新体系的区别

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具体的建设和形成过程中,各国又根据自身的技术基础和特点,采取的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主要差异表现在:发展步骤、发展方式、发展手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作用程度、市场化路径等方面。四种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的具体区别见表1。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3对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产业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这并不等于会永远落后。日本、韩国、印度的经验表明,后进国家通过有效的模式发展信息产业,同样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关键就在于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分析对照各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成功经验,主要的启示如下。

3.1产业创新体系的成功依赖于正确处理市场中心与政府主导的关系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尽管采用了不同的信息技术创新模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市场经济制度都比较完善,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与建设产业创新体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说明,产业创新体系的成功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土壤。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市场体制相对于计划体制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优越性,已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所充分认识。但是,完善的市场体制对于国家、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却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构建我国信息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首先要将市场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动力,按照市场的需求配置社会、科技资源。以市场为中心,遵守企业主体的原则,使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各主体根据市场需要增加对研发的资金投入和建立自主的研发系统;科研院所和大学应把研发重点和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市场所需求的项目开发和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培养上;政府应该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宜直接插手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宜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其主要作用应是资助基础科学研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制环境,通过税收杠杆和政策倾斜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服务。

3.2产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转取决于相互协调的系统配置

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能否成功既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明确定位和高效运转,也取决于产业发展相关主体。美、日、韩、印各国不同的信息技术创新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在官、产、学、研等主体间实现了良性互动。只有官、产、学、研等主体多元互动,形成多元主体互动协同网络,才能创造适宜创业和科技企业生存的栖息地,减少系统内耗,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作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条块分割、部门利益优先的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不同创新主体的合作动力和效率。因此,我们要培育信息技术创新体系赖以发展的市场环境,健全多元互动的激励机制、风险共担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中各主体的协调互动。

3.3合理的自主创新战略是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的关键

国外不同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表明,信息技术创新体系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自主创新战略。美国的创新体系主要是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印度实施的是重点突破的创新战略,日本和韩国实施的是“科技追赶”政策,走的是从引进消化再创新人手,进入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引进技术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过程重视不够,引进创新效果不显著,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也没有跟上来。我们必须要吸取以往的教训,实施合理的自主创新战略。在建立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时,要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特别要把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同时,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进和组合,推动技术的集成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引进消化,还是集成创新,最终是要提高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进不了的,也是买不来的。

3.4健全的创新政策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产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创新体系的知识资源配置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决定于产业内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应将政策设计的着眼点从增加资源的投入转向对现有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即通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各种组织之间的协调,产生系统协同效应,以解决产业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问题,从而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政府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必须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从直接对中小企业干预转向间接干预、从以少数大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转向对大多数企业的支持、从以供给政策为导向转向需求政策为导向、从以创新项目为作用对象转向以改善创新环境为对象。

其次,创造一种能够让所有创新活动主体对未来有稳定预期的政治与经济环境。缺乏这种环境,容易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倾向,而通过合作所获得的好处则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显现出来。

第三,政府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充当媒介。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6

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应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制度。

法律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大体上有两个层面:一是大的法律环境,即高新技术活动要涉及到的一般法律制度;二是小的法律环境,即高新技术活动所涉及到的特别法律制度。从成功的经验看,高新技术产业是在大的法律环境已经具备或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然后形成促进其发展的小的法律环境。如日本,前者有《外资法》、《促进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开展法》、《小企业新技术振兴法》等,后者有《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高技术工业智密区开发促进法》等。[1]实践证明,对于政府来说,最能有效地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不是筹集风险资本和亲自运作投资项目,而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为目标,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

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项目的成功通常要建立在一定水平的研究开发基础之上,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重要。对此,各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有关专利保护、环境政策、技术转移、引进外资的特殊法律。

税务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1969年美国曾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29%增加到49%,这给风险投资业带来沉重打击,也极大地影响了高新技术的发展。1978年美国取消了这一税收政策,即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49%调到29%。1981年又由29%降低到20%。这个税收政策实施的结果使1981年风险投资总额增长了2倍。[2]英国政府于1983年制定《企业扩展计划》,为了诱导中小企业投资高新技术,税收政策规定对统办小企业者可以免60%的投资税,对新创办的小企业可以免100%的资本税,并取消投资收入附加税。日本政府于1985年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对购置用于基础技术开发的资产,免征7%的税金。巴西政府规定高新技术投入超过企业利润5%的企业可免交产品税,允许企业把所欠税款的80%用于研究与开发投资。总之,各国政府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追求资本的增值收益,而不是投资的分红。因此,一旦时机成熟,风险资本就会以不同的形式退出。其退出的主要形式有:公开上市、股权转让、破产清算。

西方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都拥有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特别是设有以发行和交易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为主的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二板市场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建立的交易系统,如美国的Nasdaq市场、欧盟的Easdaq市场、新加坡的Sasdaq市场等。它为风险资本的筹措和顺利退出提供了场所,从而推动了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三板市场是资本市场递进上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递退下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2000年,曾被称为是欧洲IT龙头企业的比利时L&H语音技术软件公司由于财务报表造假和欺诈行为被曝光而申请破产,L&H股票在主板市场摘牌后转至三板市场进行交易。L&H在三板市场挂牌,首日即告重挫,收市于1.40美元,股票狂泻77%,至股票被最后摘牌时,股价仅为58美分。由此可见,成熟市场的退出机制有一个平缓过渡的过程。这样能保证市场参与的主体—上市公司和投资人可以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可选择地、连贯性地运营与投资,增强各市场板块的活力,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购并也是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美国1998年以前,风险投资30%是通过上市退出的,70%是通过收购和兼并退出的。[2]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主任罗文教授在一篇论文中说:“硅谷成功的企业中,有85%以上是购并的,只有15%的企业直接上市。”[3]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经历三个阶段:研究开发(R&D)、成果转化、工业化。而研究开发阶段属于探索性、研究性阶段,风险资本一般不会参与,这时主要依靠政府的“种子基金”。例如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外部环境都不算好,但它的高新技术产业仅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赶上了美国。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种子基金”的大力推动。

财政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也是一个大的创业中心、孵化器。最早的高新技术园区是20世纪中期美国的硅谷。它在短时期内创造出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奇迹,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至今世界较规范的高新技术园区有近千个。由国家统一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般都是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要是没有可靠而雄厚的资金来源,这种开发区是决不可能建成的。一些国家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园区的投入很大,一般占60%-70%。西班牙政府投资100亿元建设卡贾图科学城;日本投资13000亿日元建设筑波科学城;德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投资1.9亿马克建设高科技园区。

融资担保:政府融资担保是对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所发放的符合政策意图的贷款给予偿还保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债务进行担保。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由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许多国家政府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对私人金融机构给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提供80%的政府担保;[4]日本通产省于1975年设立了“研究开发企业培植中心”,其主要业务就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债务担保,担保比例为80%。

政府股权担保是以风险投资公司为服务对象的。这是因为风险投资者往往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以补偿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有了政府股权担保,投资者的部分投资损失可获得补偿,整个投资组合的回报率将相应提高,从而增强风险投资的吸引力。运行时间最长的股权担保是荷兰政府于1981年设立的私人投资担保。它规定政府为经其认可、投资额不超过400万荷兰盾的高新技术项目承担50%的损失。[2]

国外许多国家还通过银行或设立基金会的方式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如加拿大联邦商业发展银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风险性很大的发展项目专门提供“平衡资助”,与定期贷款一起协助企业维持财政平衡或尽快收回成本。法国政府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以8.75%的优惠利率供营业额在5亿法郎以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之用,政府还提供3亿法郎给SOFARIS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50%的保证。英国政府允许私营技术企业的短期资金可以通过银行透支、贸易信贷等方式融通,中期资金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财产抵押、自发信用券、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日本政府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度,凡新增设备可提供特别利息贷款,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低息长期贷款(年利率为8%-8.15%)。日本开发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年限可长达25年,贷款额一半的利息可按7.3%计算;小企业金融公库还针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期限为25年,年息2.7%的特别贷款。[5]

补贴政策:国外政府为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向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无偿的补助。如加拿大安大略省为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对向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投资的个人入股者给予风险投资总额30%的补助金。德国政府于1984年底实施了一项对风险企业进行资助的典型实施计划,到1985年底,共向268家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0.87亿马克的资金补贴。对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方受损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日本的新技术开发事业部对风险项目提供5年无息贷款,项目如果失败则该项贷款无需偿还。日本通产省规定,每一新建开发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向开发区提供10亿美元的基本建设经费;国家财政对于迁入开发区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实行补助。

政府通过实施相应的专项计划,直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如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就是将一定比例的政府部门的研究开发经费专门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政府还可通过择优购买本国(地区)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1998年美国政府的采购合同总额中,来自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价值已经达到35%。[6]

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作为基金的一部分,在扶持高新技术风险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绝大多数采用私募方式,即向境内外法人及大额投资者募集;而欧洲一些国家机构投资者是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如1998年在欧洲总额为62.83亿美元的风险资本中,银行占31%,保险公司占14%,年度基金占13%。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将政府支持专款中的33%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专款,20%作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费用。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还出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如比利时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对创新企业或中小企业直接投资。德国1995年成立了与私人共同筹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澳洲和欧共体也有此类公司。

上述可见,政府担保,转移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有助于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地位和条件,并刺激、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扩大贷款额;政府补贴,弥补了社会资本的一部分损失,减少了风险,以鼓励社会资本把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政府风险资本,可补充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不足,并对社会资本起到示范和推荐作用。总之,“种子基金”的构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可使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有效地结合起来,实施政府资本的导向功能和发挥资本杠杆效应。

【参考文献】

[1]叶明.国外高技术发展政策的新趋向[J].华东科技,2001,(2).

[2]辜胜阻.政府与风险投资[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张景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资本市场[J].中国软科学.

[4]刘建良.风险投资操作指南[M].北京:中结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7

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应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制度。

法律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大体上有两个层面:一是大的法律环境,即高新技术活动要涉及到的一般法律制度;二是小的法律环境,即高新技术活动所涉及到的特别法律制度。从成功的经验看,高新技术产业是在大的法律环境已经具备或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然后形成促进其发展的小的法律环境。如日本,前者有《外资法》、《促进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开展法》、《小企业新技术振兴法》等,后者有《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高技术工业智密区开发促进法》等。[1]实践证明,对于政府来说,最能有效地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不是筹集风险资本和亲自运作投资项目,而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为目标,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

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项目的成功通常要建立在一定水平的研究开发基础之上,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重要。对此,各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有关专利保护、环境政策、技术转移、引进外资的特殊法律。

税务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1969年美国曾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29%增加到49%,这给风险投资业带来沉重打击,也极大地影响了高新技术的发展。1978年美国取消了这一税收政策,即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49%调到29%。1981年又由29%降低到20%。这个税收政策实施的结果使1981年风险投资总额增长了2倍。[2]英国政府于1983年制定《企业扩展计划》,为了诱导中小企业投资高新技术,税收政策规定对统办小企业者可以免60%的投资税,对新创办的小企业可以免100%的资本税,并取消投资收入附加税。日本政府于1985年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对购置用于基础技术开发的资产,免征7%的税金。巴西政府规定高新技术投入超过企业利润5%的企业可免交产品税,允许企业把所欠税款的80%用于研究与开发投资。总之,各国政府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追求资本的增值收益,而不是投资的分红。因此,一旦时机成熟,风险资本就会以不同的形式退出。其退出的主要形式有:公开上市、股权转让、破产清算。

西方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都拥有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特别是设有以发行和交易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为主的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二板市场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建立的交易系统,如美国的Nasdaq市场、欧盟的Easdaq市场、新加坡的Sasdaq市场等。它为风险资本的筹措和顺利退出提供了场所,从而推动了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三板市场是资本市场递进上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递退下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2000年,曾被称为是欧洲IT龙头企业的比利时L&H语音技术软件公司由于财务报表造假和欺诈行为被曝光而申请破产,L&H股票在主板市场摘牌后转至三板市场进行交易。L&H在三板市场挂牌,首日即告重挫,收市于1.40美元,股票狂泻77%,至股票被最后摘牌时,股价仅为58美分。由此可见,成熟市场的退出机制有一个平缓过渡的过程。这样能保证市场参与的主体—上市公司和投资人可以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可选择地、连贯性地运营与投资,增强各市场板块的活力,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购并也是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美国1998年以前,风险投资30%是通过上市退出的,70%是通过收购和兼并退出的。[2]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主任罗文教授在一篇论文中说:“硅谷成功的企业中,有85%以上是购并的,只有15%的企业直接上市。”[3]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经历三个阶段:研究开发(R&D)、成果转化、工业化。而研究开发阶段属于探索性、研究性阶段,风险资本一般不会参与,这时主要依靠政府的“种子基金”。例如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外部环境都不算好,但它的高新技术产业仅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赶上了美国。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种子基金”的大力推动。

财政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也是一个大的创业中心、孵化器。最早的高新技术园区是20世纪中期美国的硅谷。它在短时期内创造出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奇迹,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至今世界较规范的高新技术园区有近千个。由国家统一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般都是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要是没有可靠而雄厚的资金来源,这种开发区是决不可能建成的。一些国家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园区的投入很大,一般占60%-70%。西班牙政府投资100亿元建设卡贾图科学城;日本投资13000亿日元建设筑波科学城;德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投资1.9亿马克建设高科技园区。

融资担保:政府融资担保是对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所发放的符合政策意图的贷款给予偿还保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债务进行担保。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由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许多国家政府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对私人金融机构给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提供80%的政府担保;[4]日本通产省于1975年设立了“研究开发企业培植中心”,其主要业务就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债务担保,担保比例为80%。

政府股权担保是以风险投资公司为服务对象的。这是因为风险投资者往往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以补偿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有了政府股权担保,投资者的部分投资损失可获得补偿,整个投资组合的回报率将相应提高,从而增强风险投资的吸引力。运行时间最长的股权担保是荷兰政府于1981年设立的私人投资担保。它规定政府为经其认可、投资额不超过400万荷兰盾的高新技术项目承担50%的损失。[2]

国外许多国家还通过银行或设立基金会的方式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如加拿大联邦商业发展银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风险性很大的发展项目专门提供“平衡资助”,与定期贷款一起协助企业维持财政平衡或尽快收回成本。法国政府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以8.75%的优惠利率供营业额在5亿法郎以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之用,政府还提供3亿法郎给SOFARIS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50%的保证。英国政府允许私营技术企业的短期资金可以通过银行透支、贸易信贷等方式融通,中期资金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财产抵押、自发信用券、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日本政府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度,凡新增设备可提供特别利息贷款,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低息长期贷款(年利率为8%-8.15%)。日本开发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年限可长达25年,贷款额一半的利息可按7.3%计算;小企业金融公库还针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期限为25年,年息2.7%的特别贷款。[5]

补贴政策:国外政府为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向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无偿的补助。如加拿大安大略省为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对向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投资的个人入股者给予风险投资总额30%的补助金。德国政府于1984年底实施了一项对风险企业进行资助的典型实施计划,到1985年底,共向268家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0.87亿马克的资金补贴。对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方受损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日本的新技术开发事业部对风险项目提供5年无息贷款,项目如果失败则该项贷款无需偿还。日本通产省规定,每一新建开发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向开发区提供10亿美元的基本建设经费;国家财政对于迁入开发区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实行补助。

政府通过实施相应的专项计划,直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如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就是将一定比例的政府部门的研究开发经费专门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政府还可通过择优购买本国(地区)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1998年美国政府的采购合同总额中,来自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价值已经达到35%。[6]

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作为基金的一部分,在扶持高新技术风险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绝大多数采用私募方式,即向境内外法人及大额投资者募集;而欧洲一些国家机构投资者是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如1998年在欧洲总额为62.83亿美元的风险资本中,银行占31%,保险公司占14%,年度基金占13%。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将政府支持专款中的33%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专款,20%作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费用。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还出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如比利时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对创新企业或中小企业直接投资。德国1995年成立了与私人共同筹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澳洲和欧共体也有此类公司。

上述可见,政府担保,转移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有助于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地位和条件,并刺激、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扩大贷款额;政府补贴,弥补了社会资本的一部分损失,减少了风险,以鼓励社会资本把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政府风险资本,可补充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不足,并对社会资本起到示范和推荐作用。总之,“种子基金”的构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可使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有效地结合起来,实施政府资本的导向功能和发挥资本杠杆效应。

【参考文献】

[1]叶明.国外高技术发展政策的新趋向[J].华东科技,2001,(2).

[2]辜胜阻.政府与风险投资[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张景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资本市场[J].中国软科学.

[4]刘建良.风险投资操作指南[M].北京:中结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8

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应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制度。

法律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大体上有两个层面:一是大的法律环境,即高新技术活动要涉及到的一般法律制度;二是小的法律环境,即高新技术活动所涉及到的特别法律制度。从成功的经验看,高新技术产业是在大的法律环境已经具备或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然后形成促进其发展的小的法律环境。如日本,前者有《外资法》、《促进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开展法》、《小企业新技术振兴法》等,后者有《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高技术工业智密区开发促进法》等。[1]实践证明,对于政府来说,最能有效地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不是筹集风险资本和亲自运作投资项目,而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为目标,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

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项目的成功通常要建立在一定水平的研究开发基础之上,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重要。对此,各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有关专利保护、环境政策、技术转移、引进外资的特殊法律。

税务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1969年美国曾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29%增加到49%,这给风险投资业带来沉重打击,也极大地影响了高新技术的发展。1978年美国取消了这一税收政策,即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49%调到29%。1981年又由29%降低到20%。这个税收政策实施的结果使1981年风险投资总额增长了2倍。[2]英国政府于1983年制定《企业扩展计划》,为了诱导中小企业投资高新技术,税收政策规定对统办小企业者可以免60%的投资税,对新创办的小企业可以免100%的资本税,并取消投资收入附加税。日本政府于1985年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对购置用于基础技术开发的资产,免征7%的税金。巴西政府规定高新技术投入超过企业利润5%的企业可免交产品税,允许企业把所欠税款的80%用于研究与开发投资。总之,各国政府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追求资本的增值收益,而不是投资的分红。因此,一旦时机成熟,风险资本就会以不同的形式退出。其退出的主要形式有:公开上市、股权转让、破产清算。

西方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都拥有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特别是设有以发行和交易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为主的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二板市场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建立的交易系统,如美国的Nasdaq市场、欧盟的Easdaq市场、新加坡的Sasdaq市场等。它为风险资本的筹措和顺利退出提供了场所,从而推动了风险投资业的迅速发展。三板市场是资本市场递进上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递退下市的最后一个环节。如2000年,曾被称为是欧洲IT龙头企业的比利时L&H语音技术软件公司由于财务报表造假和欺诈行为被曝光而申请破产,L&H股票在主板市场摘牌后转至三板市场进行交易。L&H在三板市场挂牌,首日即告重挫,收市于1.40美元,股票狂泻77%,至股票被最后摘牌时,股价仅为58美分。由此可见,成熟市场的退出机制有一个平缓过渡的过程。这样能保证市场参与的主体—上市公司和投资人可以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可选择地、连贯性地运营与投资,增强各市场板块的活力,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购并也是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美国1998年以前,风险投资30%是通过上市退出的,70%是通过收购和兼并退出的。[2]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主任罗文教授在一篇论文中说:“硅谷成功的企业中,有85%以上是购并的,只有15%的企业直接上市。”[3]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经历三个阶段:研究开发(R&D)、成果转化、工业化。而研究开发阶段属于探索性、研究性阶段,风险资本一般不会参与,这时主要依靠政府的“种子基金”。例如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外部环境都不算好,但它的高新技术产业仅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赶上了美国。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种子基金”的大力推动。

财政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也是一个大的创业中心、孵化器。最早的高新技术园区是20世纪中期美国的硅谷。它在短时期内创造出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奇迹,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至今世界较规范的高新技术园区有近千个。由国家统一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般都是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要是没有可靠而雄厚的资金来源,这种开发区是决不可能建成的。一些国家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园区的投入很大,一般占60%-70%。西班牙政府投资100亿元建设卡贾图科学城;日本投资13000亿日元建设筑波科学城;德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投资1.9亿马克建设高科技园区。

融资担保:政府融资担保是对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所发放的符合政策意图的贷款给予偿还保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债务进行担保。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由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许多国家政府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对私人金融机构给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提供80%的政府担保;[4]日本通产省于1975年设立了“研究开发企业培植中心”,其主要业务就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债务担保,担保比例为80%。

政府股权担保是以风险投资公司为服务对象的。这是因为风险投资者往往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以补偿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有了政府股权担保,投资者的部分投资损失可获得补偿,整个投资组合的回报率将相应提高,从而增强风险投资的吸引力。运行时间最长的股权担保是荷兰政府于1981年设立的私人投资担保。它规定政府为经其认可、投资额不超过400万荷兰盾的高新技术项目承担50%的损失。[2]

国外许多国家还通过银行或设立基金会的方式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如加拿大联邦商业发展银行为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风险性很大的发展项目专门提供“平衡资助”,与定期贷款一起协助企业维持财政平衡或尽快收回成本。法国政府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以8.75%的优惠利率供营业额在5亿法郎以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之用,政府还提供3亿法郎给SOFARIS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50%的保证。英国政府允许私营技术企业的短期资金可以通过银行透支、贸易信贷等方式融通,中期资金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财产抵押、自发信用券、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日本政府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度,凡新增设备可提供特别利息贷款,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低息长期贷款(年利率为8%-8.15%)。日本开发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年限可长达25年,贷款额一半的利息可按7.3%计算;小企业金融公库还针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期限为25年,年息2.7%的特别贷款。[5]

补贴政策:国外政府为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向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企业提供无偿的补助。如加拿大安大略省为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对向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投资的个人入股者给予风险投资总额30%的补助金。德国政府于1984年底实施了一项对风险企业进行资助的典型实施计划,到1985年底,共向268家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0.87亿马克的资金补贴。对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方受损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日本的新技术开发事业部对风险项目提供5年无息贷款,项目如果失败则该项贷款无需偿还。日本通产省规定,每一新建开发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向开发区提供10亿美元的基本建设经费;国家财政对于迁入开发区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实行补助。

政府通过实施相应的专项计划,直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如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就是将一定比例的政府部门的研究开发经费专门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政府还可通过择优购买本国(地区)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1998年美国政府的采购合同总额中,来自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价值已经达到35%。[6]

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作为基金的一部分,在扶持高新技术风险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绝大多数采用私募方式,即向境内外法人及大额投资者募集;而欧洲一些国家机构投资者是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如1998年在欧洲总额为62.83亿美元的风险资本中,银行占31%,保险公司占14%,年度基金占13%。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将政府支持专款中的33%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专款,20%作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费用。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还出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如比利时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对创新企业或中小企业直接投资。德国1995年成立了与私人共同筹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澳洲和欧共体也有此类公司。

上述可见,政府担保,转移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有助于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地位和条件,并刺激、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扩大贷款额;政府补贴,弥补了社会资本的一部分损失,减少了风险,以鼓励社会资本把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政府风险资本,可补充高新技术产业资金的不足,并对社会资本起到示范和推荐作用。总之,“种子基金”的构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可使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有效地结合起来,实施政府资本的导向功能和发挥资本杠杆效应。

【参考文献】

[1]叶明.国外高技术发展政策的新趋向[J].华东科技,2001,(2).

[2]辜胜阻.政府与风险投资[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张景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资本市场[J].中国软科学.

[4]刘建良.风险投资操作指南[M].北京:中结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9

(TheSemi-aridAgricultureEngineeringAndTechnologyResearchCentreOf

P.R.China,Shijiazhuang050051,China)

Abstract:

Keywords:Higheffichion;Fieldwatersaving

1.河北省水资源现状:

1.1水资源现状:

我国已被公认为贫水国家,在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中,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人,仅排在第109位。

河北省人口占全国的5%,耕地占全国的6%,水资源只占全国的0.7%,居全国第29位;降雨量居全国第23位。我省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为305立方米/人,约为全国人均可用水资源的1/7左右。亩均208立方米,占全国亩均用水量的1/9。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是全国之最。出现了全国最大、世界罕见的4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和5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沉降区,并因此引起一系列的地质、生态和环境问题。所超采的地下水中有一半是很难补给的深层后备水源;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中东部深层地下水有可能在20年内被采光。

有关院士和权威专家认为,解决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安全问题,仅靠南水北调,只能缓解远不能根本解决北方干旱缺水问题,必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型节水灌溉技术。

河北省属资源型缺水地区,解决水的问题,一方面要靠开源,一方面要靠节流。

缺水是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缺水影响工业年产值约200亿元,由于缺水影响农业增产增收,加重农民负担,全省每年有150~250万公顷农田因干旱缺水而减产,40~60万公顷农田由春播转为夏种,年均减产粮食25亿公斤左右。因缺水全省有一半人口饮用水不合标准,其中94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300多万人饮水困难。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及建立节水型社会已刻不容缓。

加速推广和建立高效环保田间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在占总用水量70%的农业用水领域开展节水,是我们面向21世纪,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我国我省节水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2.河北的对策:

针对我省严重用水形势,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明确提出了河北省经济发展制约在水、潜力在水,希望也在水。强调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并制定了在全省建立一个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良性运行机制的节水战略。在省委、省政府节水战略指导下,各行各业都行动起来了。

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省内外大量资料,针对我省水资源匮乏,农业用水理念陈旧,先进节水技术装备缺乏,广大农民参与不足的情况,河北省邀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德超教授来我省讲解由他主持完成的经过农业部组织鉴定的研究成果“中国实用型现代高科技田间节水高效环保灌溉技术体系”,并征得其同意将该科研成果结合我省农业节水现实情况,进行大面积产业化示范推广。

该技术体系理念新颖、科学,易于实施,节水效果显著。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和河北省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可带动农业节水高技术产业成长和相关产业发展,引导和调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3.1国外现状:

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比我们更先进的田间灌溉技术,采用实时监测,按田块各部位土壤土层不同和作物生育期不同的生理需求而变量灌水的田间灌溉制度(或称田间灌水计划)。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滴灌、低能耗精密灌溉(LEPA)、地下渗灌、波涌灌、沟灌、畦灌、大型机组灌溉等。

3.2国内现状:

我国水利部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跨流域供水,修建大、中、小型水库和机井,对灌区水资源进行优化调配管理,推广渠道衬砌,管道化输水,喷灌、微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设备等方面,获得了辉煌的节水效果。

在田间灌溉制度方面,我国农业上有大水漫灌的习惯和多灌多产的错误观念。这一方面是用水不花钱,另一方面是来水时间不可靠所造成。既然灌溉水来了就多灌饱灌,以防下一次来水时间和数量上的不可靠。另外,一般农民对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持续下降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的潜在危机难于体会和把握。

50年代后期,在丁颖院士等科学工作者的建议下,全国建立了400多个灌溉试验站,通过蒸渗仪等设备,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的需水量、需水规律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研究,提出了适合各地区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同时,各地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试验站通过长期的、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对我国各地区的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和节水高效栽培模式及本地区的主要作物一年灌几次水,在哪个生育期灌,灌多少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流域水量分配计划、水权谈判等提供了依据,对节水灌溉亦提出了范例和模式。

3.3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灌溉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占我国灌溉总面积97%的田间地面灌溉,落后的理念仍处于支配地位。粗放的田间灌溉制度和灌溉方式造成田间水资源浪费严重,几乎使前功尽弃。针对我国国情,选择投资低的先进适用的调亏型实时变量高效环保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新的节水装备进行推广应用,是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大面积普遍应用常规的技术密集的工程节水措施,如:采用大型喷灌机和固定式喷灌等技术与设备,投资过大(见表1),是不现实的。

表1到2030年我国要解决水安全问题所需投资对比表

采用技术

投资(亿元)

传统工程节水技术

4417

调亏型实时变量高效环保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72~135

注:以上为到2030年全国灌溉面积要发展到9亿亩,灌溉水保持在4000亿米3要解决水安全问题所需投资

3.4推广本技术的意义: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农业用水实行收费势在必行,陈旧落后的灌溉理念和传统粗放的灌溉模式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按需供水的调控亏缺度型实时变量田间高效节水环保灌溉技术,实现精确灌溉是科学灌溉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是农业节水发展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急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节水产业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所采取的技术将以很小的投入,解决国内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田间灌溉节水、节能和防止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4.调亏型实时变量田间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4.1核心技术:

其核心技术是“实时变量灌溉”和“调亏灌溉”。该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鉴定。项目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调亏灌溉——调整并保证作物最佳亏水度,确保作物高产出高效益。

实时变量灌溉——根据作物品种、生育期、地块位置、气象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实时制定灌溉制度,变量灌溉。

采用本技术将实现“测土施水”、“变浇地为浇作物”——这是以极小投入实现大幅度节水节能的关键,也是现代精准农业核心思想在农业节水上的应用。

4.2技术路线: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路线不同于传统的技术路线,它体现了精准农业的实时地变量地对待灌溉问题的思想,即“测土施水(灌溉),变浇地为浇作物”。

其技术路线如下:

作物根区土壤水分实时监测——作物需水短期预报——选定灌溉策略(调亏类型MAD、EAD、RDI)——确定灌水方式——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定时定量灌溉。

实用型现代高科技田间节水高效环保灌溉技术体系包含如下技术环节:(1)通过在田区、田块代表地点,对根区土壤水势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2)利用气象数据对作物耗水量进行短期预报;(3)根据可资利用的植物水生理规律,农业技术试验总结,作物节水高效栽培模式与经验(如商丘模式、吴桥模式等),或从高效利用水资源,从最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上考虑选定灌溉策略;(4)在根区土层有效水量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制定田块灌水日期、灌水量、灌水顺序与部位等,对田块灌溉作出日程安排,这就是田块实时灌溉制度制定技术;(5)开发或选用适当的地面灌(畦灌、沟灌、软管灌——小黑龙)、喷灌和各种微喷滴灌的量水装置,以求灌水定量;(6)进一步改进现行各种田间灌水方法的技术细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各类地面灌,采用低能耗灌水设备与技术,实现按时按量按所要求的部位灌水。

4.3本技术体系的节水效果及实用性:

本技术采用的核心设备为高度智能化设备,高度集成,简便易行,操作十分方便。初高中毕业水平的农民经短期培训即可掌握。

本技术适合于各种作物,不论现有灌溉方式如何,均可以实施本项技术,并实现高效节水。在河北省,从张家口坝上风蚀沙化区到邯郸的井灌区,从西部太行山小流域区到沿海盐碱地区,均可应用本技术。

本技术对各种灌溉方式下均可适用,无论在喷灌、滴灌、管灌还是地面灌都可以与本技术结合,实现显著的节水效果。

4.4投入与产出分析:

达到同样节水效果(节水30%~40%),采用本技术仅需要传统技术的几十份之一(1/80~1/20),仅是南水北调工程投资的1/10。

表2本技术与几种节水技术的比较

技术措施

节水率

(%)

投资

(元/亩)

备注

现有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渠道衬砌与输水管道化

30~40

200

半移动式喷灌

30~40

300

平移式喷灌

30~50

400

微灌、滴灌

50~80

800

本技术

调亏型实时变量高效环保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35

8~15

微灌条件下

~40

8~15

软管畦灌条件下

5.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见表3):

本技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也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巨大为特征,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的德政工程。

我国现有耕地20亿亩,有效灌溉面积8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为2.8亿亩(到2000年)。到2030年,全国缺水高达1300-2600亿米3,其中农业缺水500-700亿米3,要解决水粮安全问题,灌溉面积要发展到6000万hm2用水量要从现在的4000亿米3增加到6650亿米3,农业节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技术体系具有节水、节电、节肥和环保多重效益。若投资9000万元,用五六年的时间,推广203万亩,每年可实现节水1.83亿立方米,折合人民币2.9亿元;节电0.33亿度,折合人民币0.15亿元;减少大量肥力损失;减少潜在污水0.25亿吨;五年增加就业机会5万人。

若投资22亿元,推广4000万亩,则每年可实现节水36亿立方米,折合人民币60亿元;节电6.6亿度,折合人民币3.1亿元;并可减少大量肥力损失;减少潜在污水5.0亿吨;增加就业机会100万人。

达到每年节约或引入单方水的投资:本项目为0.61元/立方米;南水北调为:5.71元/立方米。

节水36亿立方米/年,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资200多亿元才能达到入口水量(见表3)。

表3调亏型实时变量灌溉技术产业化项目社会效益分析汇总表

采用

技术

推广

面积

(万亩)

总投资

(亿元)

年节/增水

节电

减少肥力损失

(亿吨)

减少潜在污水

(亿吨)

增加每

方水的

投资

(元/米3)

增加就

业机会

(万人)

节水量

(亿米3)

折价

(亿元)

节电量

(亿度)

折价

(亿元)

调亏型实时变量灌溉技术

203

0.9

1.83

2.9

0.33

0.15

0.25

0.61

5

2000

11

18.3

30

3.3

1.5

2.5

0.61

50

4000

22

36

60

6.6

3.1

5.0

0.61

10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0

35

5.71

本项目的实施将对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业节水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村新的劳动组织形式的诞生,促进农村城镇化,解决我省现实问题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6.实施本技术体系所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6.1实施本技术的主要障碍:

目前,农村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水资源政策体系和水价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参与节水。另外,农民对水危机问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难于体会和把握。节水事业应以政府投入为主,而我国目前经济尚欠发达,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并且一时难以大幅度提高,而且传统理念仍占统治地位,基层干部群众对水资源危机认识严重不足,造成节水灌溉先进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

6.2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存的问题与当前面临的障碍,我们只能积极应对。本技术以极小的投入产生显著的节水、节能、环保效益,大力推广本技术是我们发展精确农业和推进农业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推广本技术,应从大农场和经营规模较大的地方做起,向周边地区辐射,强化水危机意识,加强教育培训,转变观念。打好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抓好主要点仪器设备的产业化、国产化这一关键。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地方、农民和企业及中介机构的积极性。

7.小结:

调控亏缺度型实时变量高效环保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简便易行,投资较小,适应面广等特点,发达国家均已普遍应用。针对国情采用“国产化”了的技术和“中国化”的技术路线及中国特色的推广方案,以较小的投入解决我国北方田间节水灌溉问题,投入少,且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能、环保等社会效益,可以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2卷8期。

2、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实用型现代高科技田间节水高效环保灌溉技术体系的开发与示范。鉴定资料。

3、喷灌工程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喷灌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9,8342—382486—522.。

4、曾德超,彼得.杰里。果树调亏灌溉密植节水增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4。.

5、曾德超,彼得.杰里。果树调亏灌溉密植节水增产技术指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4。

6、李光永,黄兴法,曾德超。面向用户的果树微灌灌溉计划实时制定技术体系与实施方法.。

7、李光永,王小伟,黄兴法。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条件下桃树的耗水量研究水利学报2001,9。

8、黄兴法,李光永,曾德超。果树调亏灌溉技术的机理与理论实践农水工程学报2001,174).

产业技术论文范文篇10

1国内外高技术产业成功关键因素的调查

同传统产业相比,高技术产业内部技术要素的集约化程度高,产业发展的特征深深烙着高技术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智力密集、范围经济、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收益等,这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总结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分别对美国、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一些专家、学者和高技术产业界的人士进行面访和问卷调查,让他们分别结合该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从问卷中列举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22个因素中选择出认为最重要的5个。调查结果如下。

1.1美国高技术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调查结果

美国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等从事科技和创新管理的一些知名专家和教授,被调查人数为26人。调查结果中出现频率较高和集中的因素有企业家(选此因素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2%)、创新文化(51%)、研究型大学(48%)、生活与工作环境(46%)、风险资本(40%)、人才的可流动性(38%)和中介机构(36%)。调查结果见图1。

附图

图1美国高技术产业成功因素调查结果统计直方图

1.2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高技术产业成功关键因素调查

考虑到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作用的关键因素不同,所以在国内调研中分别就起步和成长阶段的成功关键因素向各地官、产、学界的专家进行面访和问卷调查。各地区被调查的人数在20~30人左右。调查结果经处理后见图2(a),(b),(c)(处理方法同上,图中百分比为选择此项因素的专家占调查专家总人数的百分比)。

附图

图2高技术产业成功因素调查结果

(a)北京;(b)上海;(c)深圳

2基本规律总结

从国内外调查结果看,各地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的成功因素具有很大的相同性和近似性。这些因素,基本上反应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内在规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因素,以及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总结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相统一的规律;分散经营与企业集群相结合的规律;起步阶段的政府扶持与成长、成熟阶段的市场选择相统一的规律;风险资本市场相配套的规律。

2.1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相统一

2.1.1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高技术产业是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之上,技术的高低是相对的概念,今天的高技术在明天就可能成为普通技术。技术、知识要素的高密集是高技术产业的突出特点,当前国际上划分高技术产业的一个通行标准就是R&D的投入强度或研发和技术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例。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高技术上水平、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同当地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技术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据调查,深圳高技术产业持续、快速高质量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深圳,企业创办的研发机构占深圳研发机构总数的93%左右,全市研发人员约有90%集中在企业,研发经费中的90%来自企业。2000年深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技术产业产品产值的50.22%。前面的国内外调查结果中,创新文化、研究型大学、产业技术的选择等被认为是高技术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所暗含的正是强调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新活动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技术创新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源。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等地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大量的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在技术创新中,方向的选择极端重要,国内三地的调查中,专家都将产业技术的选择作为高技术产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进入80年代后,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和128公路的逐渐衰落,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产业技术的选择不同。硅谷产业技术的基础是半导体和PC机,而128公路的产业技术基础是大型机。技术生命周期决定了产业的循环(如图3),这一点对我国和各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附图

图3128公路与硅谷的产业技术基础与产业发展示意图

2.1.2制度创新是高技术产业长足发展的前提如果说技术创新解决的是生产力层次的问题,那么制度创新解决的就是生产关系层次的问题。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科学、技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商业和经济发展与运作模式。这一模式的正常运转是需要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以解决高技术产业发展中诸如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产业化的资金筹集、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这些制度是传统产业发展下所不曾有的,这需要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如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有限合伙制、二板市场,以色列的技术孵化器等都是制度创新成功的典范,这些制度的出台,使得该地区和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来看,制度创新水平同当地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如上海和深圳的高技术产权交易所;深圳的高交会;北京的高新周,中关村风险投资公司的有限合伙制等制度形式都极大地刺激了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一个必备要素,这在调查中都有所体现。在对人才的认识上,是专家意见较为集中的一个要素,并且这一要素贯穿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所有阶段。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缺乏制度创新,沿用原来的人事制度,必定无法吸引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如当前的知识产权入股、期权股权激励等制度必定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常用的制度形式。

2.1.3文化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保证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讲都离不开观念和文化创新,可以说文化和观念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保证。在对国外专家学者的调查中,51%的学者认为,创新文化是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国内调查中,深圳和北京学者中有相当高比例学者认为一个健康的创新文化是当地高技术产业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高技术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这就需要一个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世界各地都在移植硅谷模式,但都不成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硅谷的创新文化没法移植,硅谷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不是靠简单的模仿能够学得到的,这需要观念上的根本革新,需要一定时间的蕴育。

2.2分散经营与企业集群相结合

2.2.1分散经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经营模式国内外的调查中,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美国52%,北京60%)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企业家意味着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开拓者,高技术产业正是由一大批执着、不畏艰险、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所造就的。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主体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是由一个创新思想开始的,知识资本是这些企业的主要资本。在高技术领域中,技术进步的速度极为迅速,这就需要这些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锐性,善于捕和技术发展中的各种商业机会,而这一切只有靠分散经营才能获得。硅谷同128公路的一个明显不同就是硅谷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构成的生态群落,而128公路边上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企业官僚习气严重,作风过于保守,缺乏灵活性和对动荡环境的适应性。由此也可看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基本思路。而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分散经营的前提。

2.2.2企业集群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态特性较传统产业而言,高技术产业具有更明显的集群特性,这主要是由高技术产业的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等特征决定的。建立在最新科技成果基础之上的高技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有把握市场信息,持续研发和知识创造的能力。而大多数高技术企业,规模都比较小,无法在孤立状态下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也没有力量单独培养出高素质的知识员工和进行大范围的基础研发,这一矛盾促使高技术企业集群的产生。这是因为集群内企业地理上的彼邻,一方面使得集群内企业信息收集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之间形成的协同效应和叠加效应使得集群具有敏锐和庞大的信息加工、解释能力,企业间的正式抑或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又使得信息在集群内的传递低成本和高效。另一方面,集群具有很强的知识溢出效应,同单个处于孤立状态的企业相比,集群内的高技术企业很容易找到自身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熟练员工。集群内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也大大提高了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集群内企业间的模仿学习加速了技术创新成果在高技术企业中的应用。一项新的技术创新成果一旦在集群内某一企业中首次使用,这一成果会立即“传染”给集群中的其他企业,从而促使整个集群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当前国内的许多高新园区,我们可以看到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现象,如基因群落、软件园、通信城等,就是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很好例证。

2.3政府扶持与完善市场机制相结合

现有的许多市场机制是应传统产业发展而产生和形成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许多与传统产业不同的内在规律,如产权、融资等。按这些规律来发展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期,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市场机制,在短期内还不能提供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生产关系。如果依靠市场机制的自然演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势必相当缓慢。另外,国家、地区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极为不平衡,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势必会使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对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压制。所以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扶持是完全必要的。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多数专家(北京35%,上海66%,深圳60%)都认为这些地区高技术产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起步阶段政府的扶持。这一点在上海和深圳发展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政府扶持既可是财政和税收的政策倾斜,也可以是资金的直接支持;既可是制度的规范完善,也可以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既可是直接以经济主体的身分参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活动,也可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环境的营造。从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各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如美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初期成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局(SmallBusinessAdministration),政府通过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BusinessInvestmentCompany)提供1:4配套低息贷款的形式,解决新成立的中小高科技风险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在国内,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看,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地方政府在高技术产业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为解决起步阶段民间风险资本的不足,三地政府部门都成立了政府背景性质的风险投资公司,直接进行风险项目的投资;为吸引投资和增强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高技术企业的自身积累能力,三地的政府都实行了幅度较大的税收优惠、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如深圳市政府1999年出台的新22条等都体现了政府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重要角色。

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最终是一种经济行为、市场行为。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要靠市场机制来组织和协调,不能长期依赖政府的扶持。因而,政府的扶持应同完善市场机制相结合。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逐步成熟,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应逐步让位于市场,在市场机制健全的环境下让高技术企业在市场中优胜劣汰、生存、发展和消亡。从国内的调查结果看,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政府扶持这一因素已让位于其他因素。在北京和深圳的调查结果中,政府扶持这一起步阶段处于前4位的关键因素在成长阶段已不再在前5位关键因素之列,在上海,政府扶持这一起步阶段处于第一位的关键因素(占调查专家人数的66%)在成长阶段已退为第6位(占调查专家人数的35%)。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建立和完善适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是政府的一项职能,政策供给职能逐步替代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初期的扶持职能。由此可见,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和市场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动态变化的,初期政府的扶持作用较为重要,随后逐渐让位于市场。

2.4风险资本市场相配套的规律

一项高技术成果商业化,会面临着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高技术产业投资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服务于传统产业的投融资方式无法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需要一种基于新运作模式的资本市场来服务和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新的融资制度就是风险资本。风险投资给高技术风险企业提供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值服务,这对新成立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一个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该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助动器。从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看,风险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处于突出重要的地位。对国外26位专家的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点。26位专家对风险资本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认识有较高的集中度。风险资本成为集中度位居第5的关键因素。正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的那样,欧洲高技术产业发展大约滞后美国10年,主要在于欧洲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于美国10年。我国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国内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还是成长阶段,风险资本一直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风险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风险投资中的融资、投资运作和资本退出等诸多环节。为此,要设计有利于风险资本市场发育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如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等。只有具有一个健康、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相配套,高技术产业才能真正取得长足、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杭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拓展研究报告[R].杭州:浙江大学,2001.

[2]RossCDevol.America''''sHigh-techEconomy-Growth,Development,andRisksforMetropolitanAreas[R].MilkenInstitute,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