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1:09:32

产业区

产业区范文篇1

一、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问题分析

(一)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面临的问题。产业园区是产业地产的主要形式,产业地产是以地产为载体、产业运营作为核心的地产分类,一般采取租售结合的方式开发经营物业。一个产业园区一般是一个或几个大的产业地产的项目,有的产业地产商就是一个大型的产业园区开发商,或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主导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的大型项目是产城融合。产业园区的客户是企业,是经济实体,经济新常态下,产业政策调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园区的招商引资压力大是普遍现象;同时,地产行业的重资本投入,使得融资存在的问题突出。1.经济放缓下招商引资更加困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至2014年,较住宅地产等其他房地产,我国办公楼新开工面积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意味着园区办公物业供应增加,而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增速却在放缓,我国资本形成率在2011年增长到高点后开始出现转折,呈下降趋势,这些数据直接佐证了产业园区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招商引资的难度在加大。如表1、表2所示。2.产业园区融资问题更加突出。产业地产本身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产业园区发展到产城融合阶段,较原先政府投资配套市政建设模式,不少产业园区需要自行承担着城市建设的重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相关设施建设,因此融资问题格外重要。目前国内产业园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债务性的融资,到期需要偿还本息,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债务式信托等;二是权益性融资,如企业合作开发、权益式信托和房地产基金等方式。从有关国内12家园区类上市公司的2015年财务指标来看,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其中华夏幸福与东湖高新由于存在滚动开发业务,资产负债率85%以上,资产负债率最高的东湖高新主要依赖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短期债券融资;12家公司非流动负债占总负债平均比率为18%,反映出长期持有型的产业地产在资金匹配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二)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的原因。我国面临严峻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是未来十年我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重要根基。钱进对山东产业园进行了研究,发现园区内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不到3%,大多数企业是以加工类为主。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湖南省、宁波市、广州市多家工业园区发现,“引资增速放缓”及“借机洗牌”成为目前园区面对的主要问题。此外,自2015年起,我国对外投资明显加速,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资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即流向区域选择、产业选择,这一趋势短期内较难改变。由于服务于企业,产业地产与其他房地产产品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市场周期与经济、产业的发展同步,而与传统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直接关联性并不强。从上文分析可知,我国经济新常态是在既定国际金融格局下,美元升值引发的经济现象,此现象在产业园上表现更加直接与明显。笔者看来,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借资产负债表来诠释,是左端的资产经营由于招商引资困难影响效率,必然影响未来现金流进而导致未来资产价值预期下降问题,以及右端的资本来源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归纳为资本的选择问题,是金融市场波动导致的资本流动、资本投资方向选择问题。为此,认清实质后,基于财务战略考量,通过金融资本的引导来解决产业园区新常态下存在的问题是较佳选择。

二、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财务战略建议

财务战略是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对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及创造性的谋划,以支持实现企业战略;财务战略按职能类型,可以分为筹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战略、股利战略等,以上是目前对财务战略的共识。陆正飞认为,财务战略指的是“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企业发展财务战略思路的确定,一要考虑环境,二要关注企业特征”。笔者认为,财务战略是基于企业价值考量,事前通过商业模式分析,识别业务未来现金流流向,综合考虑资本来源、资本成本和构成比例,设定公司资本结构;执行过程中通过与资产结构相适配的资金筹集安排,获得持续增长所需外部资金来源;此外,通过资产配置活动动态调整资产组合的投资安排,以实现公司价值持续增长也属财务战略范畴。总之,基于企业价值考虑出发,包括能够带来资产端效率提升的涉及资金、资本安排思路,都可以视为财务战略。新常态下产业园区必须转型和创新才有自己的出路,企业财务战略也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园区财务战略需要结合产业园的不同发展阶段,设计好不同金融工具,事先做好融资的战略性安排;此外,借力资本,帮助园区产业的转型发展,同时提升园区投资回报,也是财务战略需统筹考虑的内容。(一)通过私募基金合作模式,进行权益性融资。产业地产一般开发周期长,大部分为持有物业,具有正常经营后收益稳定等特点,适合持续长期发展的融资模式,但目前普遍应用的债务性融资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此,产业地产的资本来源模式应该从偏债务性融资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资本的权益性融资过渡。著名的产业地产运营商普洛斯与腾飞集团,很好地利用了资本市场,采取一体化的资产资金管理模式、金融化的融资模式,解决了自身发展资金的问题。前期通过自有资金和基金、信托等融资,孵化和培育成优质投资物业后,发行REITS来承接物业,回笼资金,滚动发展;开发商可变身成物业运营商,获得运营及增值服务收益。这种模式不是传统企业投资、项目、运营于一体的定位,而是拆分成投资、开发、管理专业模块,风险得以分散,同时也形成完整的金融生态。这对国内产业地产除起到融资方面借鉴作用外,还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长期稳定发展的融资渠道与专业化管理结合的模式。为此,事先做好资本规划,通过灵活的私募基金合作的模式,吸引希望稳定回报的资金参与投资,设定好参与及退出机制,在国内发行REITs的政策环境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利用准REITs模式(即以基金化的结构,实现私募REITs的运作模式),通过多个LP(有限合伙人)投资整个物业,最终以使用分股的方式将权益返还给投资人)促进资本周转,获得较好的项目运作效果及灵活性。同时,由于基金对物业的运营回报有要求,在此约束机制下,促进资产运营管理方工作效率的提升。对比REITs面向公众投资人,私募基金的运作策略更加灵活,产业园区企业可以同时发起多只基金,或分阶段发行基金并互相衔接,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要求。在整体联动的情况下,根据资本市场资金成本情况,灵活获取资金进行资本的配置。此外,在国发[2014]43号文及后面一系列规定出台后,政府主导型的产业园利用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的功能基本被阻隔,而产业园的发展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扩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将是大力推广的投融资模式。对于政府的市政配套投资,在园区定位清晰、财政预期不错的情况下,采用政府鼓励的PPP合作模式,可以通过配套PPP基金解决融资问题。(二)通过引导基金模式发展产业,引入优质企业。目前多数园区面临需要“腾笼换鸟”的问题,但对引进怎样的鸟(产业定位),对怎样引进好的“鸟”(企业),并无很好的思路和途径。若建立与金融资本的合作机制,可通过资本逐利的特性,更加灵活地实现产业的转变。具体措施是与政府合作成立产业引导基金(母基金),根据不同的产业定位方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起设立子基金,投资不同阶段的企业。基金投资的项目,退出通道一般为IPO,或被上市公司收购、第三方购买等,通过其熟悉行业的投资专业人才选择有前景的产业,投资良好前景的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园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产业研究不深、对企业了解不透的问题,提升了经营效率。由以上分析可知,所引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对园区物业需求、配套服务需求稳步增加,园区现金流趋好,将直接提升产业地产的价值。(三)追随基金投资园区企业,提升园区投资整体回报。根据世邦魏理仕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至2016年2季度,上海工业园区平均空置率下降至六年来最低,而租金攀升至6年来最高,上海工业用地平均售价达86.1美元/平方米,比一季度上升5.3%,厂房月租金的报价已达4.3美元/平方米,比一季度上升4.4%,达1998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点,工业园区的投资回报率保守估计是8%以上。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上海的工业园区物业投资取得如此回报是比较正常现象,所处区域决定了投资回报水平,在经济次发达或欠发达区域,工业物业回报水平应该普遍低于8%水平,为此,为提升投资回报率,利用掌握信息优势,财务性投资园区优质企业,跟随企业成长取得回报是合适做法。如通过跟随基金投资方式,投资产业园区内企业,不仅解决了财务投资的退出机制问题,也提高了把握项目的能力。这一方面,张江高科、南京高科“房东+股东”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支持。

三、结论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企业的最佳财务战略是顺势而为,借力金融资本力量,借鉴成功商业模式,解决自身发展的资本配置问题;同时利用资本逐利的敏感性及其专业优势,有效率地解决产业聚集、产业升级问题,提升资产运作效率;通过追随资本,有选择地进行财务性投资,进一步提升园区投资的整体回报。

作者:肖洪光 单位: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洪光.A开发区有限公司中期财务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8.

产业区范文篇2

一、市的经验和做法

(一)切实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引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大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产业园区规划,全市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12个,完成了发展功能定位。规划面积183.6平方公里,现已开发面积52.1平方公里,比2008年新增开发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区、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盐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峨市工业集中区为省“1525”重点园区。到2015年,区要创建成为千亿产业园、部级区、科技新城的核心区和带动区。

(二)着力提升产业园区集聚能力。全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着力延伸和拉长产业链条,开展产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招商,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并以园连片,形成了三大板块集聚区,即以区、临港高新技术开发区、市工业集中区、峨眉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物联网)、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集聚区;以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冶金建材产业集聚区;以盐磷化工循环产业园区、犍为工业集中区、井研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盐磷化工产业集聚区。目前全市入园企业达到1036户,规模以上企业355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1亿元,完成投资134.7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66.7%、55%;工业集中度达63%。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盐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峨市工业集中区先后跨入“百亿园区”行列。

(三)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不放松,以“项目”为核心,按照“项目兴区、产业强区”的思路,坚持采取多元化立体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投产一批、在建一批、洽谈一批、追踪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区依托新光硅业、乐电天威,大力发展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产业,成功引进拓日新能光伏产业园、迈士通能源技术西部产业基地、琅盛LED西部生产基地等项目,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高地。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依托西南不锈钢公司,延伸不锈钢产业链条,成功承接一大批下游企业、关联项目,入园规模以上企业51户,形成了“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品”的完整产业链。盐磷化工循环产业园区以和邦、福华、永祥、东汽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盐磷化工—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副产物处理循环产业链条,引进了科立鑫化工、吉必盛硅材料等17家高新技术企业。

(四)严格实约化供地。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切实做到集约化供地,对进区项目的投资额、投资强度、投资规模及各项用地指标按规定进行审核,对不符合产业要求和投资控制指标的一律压缩其用地规模,防止圈占土地,达到了既保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保证了项目的快捷、高效用地的目的。目前市征地拆迁超前,成熟土地(含已征已拆)近2000亩,为下一步园区招大引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加大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力度。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支持一批主导产品突出、经济效益好、科技开发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的龙头企业,在土地、资金、能源、运输、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力争通过大力扶持,形成一批带动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市近11年虽没有新的上市公司,但积累了一批新的企业,蓄势待发。“十二五”期间计划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力争新增5家上市公司。

(六)突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民间投资设立担保公司。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探索企业间自愿组织互助基金会等互保联保形式。目前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已达21家。其中,登记备案的有19家,政策性担保机构7家,商业性担保公司11家,会员制担保机构3家,注册资本金9.2亿元。2011年1-4月累计完成担保额11.2亿元,有效解决了部分重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雅安市的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园区发展机制,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园区的体制改革、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建立了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有效的运行模式,支持“飞地工业”发展,建立了“市县园区共建共荣共享”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园区吸引能力。对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进行总体规划,在产业园区中进行规划集中建园,实行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和合作、竞争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形成了机械产业、新兴材料和皮鞋产业等三个较大的产业集群。2010年,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投资43.35亿元。累计入园规模企业户数310户,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0.82亿元,同比增长42.6%。

(二)狠抓项目推进,切实增强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开放推进年”,坚持“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大力实施重点项目推进计划,鼓励围绕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抓住园区“扩区

调位”的新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今年在雅安市工业园区集中开工的32个重点产业项目涉及投资额124.5亿元,是雅安市市级重点产业项目的重中之重,主要涵盖林产一体化、汽车制造、新能源、化工等重大产业,是雅安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加快发展”的又一硕果,为雅安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三)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高竞争实力。坚持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深入实施名牌强企战略,鼓励企业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著名商标、名牌等,打造名企、名品、名牌,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组建了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占地面积20亩。建成后的国家茶检中心,检测面覆盖绿茶、红茶、黄茶等茶叶深加工产品及代茶饮料等9大类,检验参数97个。该中心集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标准研究、咨询服务、检验检测于一体,将有力提升区域品牌,塑造茶产业形象。

(四)创优服务环境,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建立和推行项目落户产业园区的“绿色通道”,切实加快项目在审核、环评、安评、用地、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工商注册等环节的办理进度,做到提前介入、快速办理、保证用地,着力协调解决好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煤、电、油、气、运、资金、原材料等问题。电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向园区倾斜,重点抓好电网电力的调配和留电政策的争取实施,建立水电资源就地转化的长效机制和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电价体系。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引导,不断提升产业园区集聚能力。加强科学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努力提升产业园区科学建设水平。重视产业上下游的延伸和科研,弥补产业链中的缺失环节,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力和带动力。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用地,大力支持企业“零增地技改”,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对想圈地浪费土地资源的企业要予以限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融资担保、服务平台、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借力发展”。学习经验,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即从园区规划为主转向产业规划和工业新城规划并重,从引进企业为主转向引进企业与培育产业并重,从硬要素服务为主转向硬要素与软要素服务并重,从传统工业园区为主转向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并重,使产业园区成为开放的窗口、城市化的主载体、招商的主战场、经济的增长点。

(三)坚持走高新技术发展之路,在新兴产业上着力创新突破。加快推进高附加值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不仅具有很长的产业链,而且也具有很长的价值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谁牵住了电子信息及IC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抢先驶上经济转型升级的快车道。要抓住富士康、戴尔、仁宝、纬创等企业入驻、的重大机遇,积极引进电子等配套型中小企业入驻,配套发展,错位配套,集群发展,把打造成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产业基地。

产业区范文篇3

关键词:温泉;产业;发展;对策

福州城区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城区地热资源勘探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探明资源储量大大提升,但大部分资源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与此同时,民众对温泉健康、休闲、度假的潜在需求却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如何有效解决资源富余与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对矛盾,让资源尽快创造效益,是当前福州城区地热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

1资源与开发概况

福州城区现有鼓楼台江、螺洲、淮安、桂湖和滨海新城5个地热田,探明的温泉可开采量约2.5万m3/d。当前温泉开发主要集中在鼓台晋老城区,桂湖部分资源得到开发,2019年的实际用量约7000m3/d。初略估算2019年直接年产值近10亿元,带动相关上下游产值约20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不具代表性)。

2温泉服务产业前景预测

2.1温泉消费调查成果

为全面掌握消费者对温泉产品的需求情况,福州市地热管理处组织“温泉消费需求”调查,并走访部分温泉企业,调查发现:(1)温泉文化认同度高,潜在需求庞大。消费者对温泉文化认同度高达92.77分(总分100分),88.6%被访者过去一年消费过或未来一年有温泉消费的意愿。温泉消费的功能需求喜好依次为“休闲康养”(75.7%)、“常规消费”(67.6%)、“医疗康养”(39.5%)”,对温泉经营方式的兴趣度集中在度假(58.0%)、室内休闲水疗(38.6%)和酒店温泉(37.2%)。(2)温泉消费的生活化水平有待提高。56.6%的受访者消费频次低于6次/a,年轻群体消费频次明显低于中老年群体。影响消费频次最大的原因依次是“没有时间”(45.2%);“卫生环境品质有担忧”(24.4%),有98.2%的消费者表示温泉经营场所有必要悬挂泉质认证的标识;“价格太贵影响了消费需求”(20.6%),近8成受访者可接受的温泉消费价格为20元/次~100元/次。(3)大多数温泉企业表示看好温泉市场,有继续投资温泉产业的意愿,但普遍反映温泉经营成本过高。

2.2温泉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健康休闲消费需求发展强劲,根据盖洛特(福州)数据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021福州温泉消费者研究报告》,温泉休闲成为消费时尚和主流,中国温泉旅游市场规模年均增长45%,居所有旅游业态之首。福州温泉开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温泉消费需求”调查成果也印证了以上结论。综上分析,福州城区地热开发不能单纯将地热作为能源资源开发,应依托省会城市的区位和文化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温泉的康养、文化、休闲、旅游等资源特质,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温泉服务产业。按当前温泉创造的产值推算,若城区地热资源等到全面开发,可催生一个直接产值约50亿元、综合产值近150亿元的绿色低碳新业态服务产业。

3制约福州城区温泉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温泉产业不够壮大的主要原因是温泉开发投资不足,有市场有需求但缺产品,特别是缺少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造成产业投资不足有以下5个原因。(1)用地保障有待加强。目前福州城区五大温泉区,其中螺洲、淮安和滨海新城等新发现温泉片区,尚未系统规划资源的开局。鼓台晋老城区温泉虽有过规划,但也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适时调整完善。由于缺乏规划引领,温泉开发用地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是制约温泉投资的一大原因。(2)政策扶持有待加大。福州荣膺“中国温泉之都”之后,推动了一些温泉项目的建设,但未制定温泉资源开发投资的长效激励政策,在温泉产业用地、温泉水价格、税费、招商引资等政策方面缺乏相应支持,导致投资者对温泉项目参与意愿不大,无法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温泉服务产品,特别是缺少实力企业参与并带动温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3)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温泉产业涉及勘查、规划、招商、能源开发37供应、建设、经营等多个环节,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标准予以规范管理,并在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才能保证有资源开发、有地方利用、服务有规范、百姓用得好、经营有效益。但存在以下2个主要问题。首先,温泉与土地资源的融合开发以及招商引资机制上存在断点,未能有效对外推介温泉项目,影响了产业投资。其次,缺少温泉产品服务经营相应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引导、规范企业行为,影响温泉的消费,表现为:①消费者对温泉泉质真实性有疑虑,消费调查中“有98.2%的受访者表示温泉经营场所有必要悬挂泉质认证”;②对卫生条件有一定疑虑,影响温泉消费最大的第二大原因是对“卫生环境品质有担忧”(24.4%);③温泉集中供应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温泉集中供应是适合城区温泉利用特点的制度,但存在供应企业定位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晰、建设资金保障不足和考核标准短期化等问题,导致温泉供应成本偏高。(4)文化弘扬有待升级。福州温泉有1000多年悠久的利用历史[1]和厚重的文化沉淀[2],讲好福州温泉故事不仅是传承和弘扬温泉文化的需要,也是培育温泉人口、温泉市场和温泉品牌的主要推手。福州市民对温泉文化的认同度很高,温泉是老一代福州人的城市记忆和乡愁[2]。但由于经济发展,温泉澡堂的功能被家庭热水器取代之后,代表温泉文化的老澡堂等老建筑、老物件、老设施或消失、或破旧,根据《2021福州温泉消费者研究报告》,年轻一代对温泉的认知已经逐渐模糊、边缘,温泉文化的传承开始出现断裂,并影响消费。另一方面,“中国温泉之都”是福州温泉的金字招牌,但是福州温泉在省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省外游客有限且多集中江浙一带。(5)资源保障有待提升。目前除了鼓台晋老城区温泉资源储量得到开采验证外,桂湖、螺洲、滨海新城和淮安温泉资源仅完成初勘工作,已知资源储量的精度和保障程度较低。滨海新城和淮安温泉分布范围尚未完全查明,不仅影响开发的合理规划,也无法建立保护区有效保护资源,甚至可能出现违法开采、滥开乱采问题。实行温泉集中供应是保障城区温泉利用的必要制度,但存在不完善之处。①螺洲等新温泉区的温泉供应泵站和管道尚未动建。②鼓台晋老城区现有温泉管道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温泉供应范围内,资源富余,供应范围之外,有温泉需求但无法供应到位。

4发展对策

围绕发展壮大温泉产业这条主线,以“山城江海、福地金汤”为主题形象,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鼓励温泉投资,提高温泉服务产品的生活化水平、发力温泉旅游开发,提升温泉服务产品的广度、深度和丰度。同时,以文化温泉为推手培育温泉人口,扩大温泉消费需求。争取到2035年,将福州建成知名的国际温泉城市。(1)优化规划布局,保障项目用地。①根据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山海协同”的全域空间新格局发展战略,按照“差异化定位、多元化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思路,依托城区温泉资源的分布特征以及所在片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地理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规划“山、城、江、海”四大温泉形态,构建桂湖山林生态温泉区、鼓台晋闽都文化温泉区、螺洲-三江口滨江都市温泉区、淮安-大学城滨江温泉区、滨海新城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五大温泉片区。②强化温泉规划项目用地保障。细化五大温泉片区温泉项目用地规划,根据温泉资源供给能力,科学合理安排和预留温泉项目用地规模,并纳入多规合一,保证温泉项目落地实施。纳入旧改拆迁的自持温泉经营场所,予以重建提升。鼓励区政府、国有企业、公园等按照相关规定,盘活温泉供应范围内的闲置房产,因地制宜开发灵活多样的温泉项目。(2)加大政策扶持,扩大招商引资。①加大温泉旅游、康养等新业态项目的支持力度,用地上优先保障,温泉使用权费予以优惠,温泉水价给予优惠,自来水用水价格按照“其他行业用水”类别收取。提振温泉市场,争取建设职工温泉疗休养基地,奖励温泉康养、旅游入境游,财政上支持中小学温泉休闲研学实践,开展福州温泉医疗和康养研究[3],争取将温泉医疗与康养纳入医保范围。②建立招商协调机制,用足招商引资有关政策,按照温泉招商项目的性质、体量等实行差别化扶持,并建设温泉招商项目库。鼓励引进一流温泉企业,对成功引进的单位实施资金奖励。(3)弘扬温泉文化,炒热消费氛围。①重建、保护温泉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温泉街区,包括温泉公园、城市温泉小品景观(温泉诗词歌赋石刻浮雕、手足汤体验点、温泉科普点等)的建设,温泉地名、路名的使用恢复和推广等。建立温泉遗迹遗存保护清单,并加以活化利用,恢复温泉老字号。②开发温泉非物质文化资源。设计福州温泉LOGO;整理创作传播温泉诗词、歌赋、历史故事等文学作品;编撰宣教温泉乡土教材和科普等科教作品;挖掘传承温泉沐浴礼仪等民俗文化;申报温泉助浴技艺等列入非遗项目;鼓励开发温泉服饰、物件等文创产品。③提升温泉文化影响力。对福州温泉进行全面的形象包装和推广策划;进一步扩大温泉节的规模和影响力;建立海峡温泉交流论坛和国际温泉学术论坛;建设中小学温泉休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结合福州民俗开展温泉主题节庆活动;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增加温泉元素,如冠名温泉地铁列车、地铁站等;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创建温泉志愿服务品牌,提升温泉在民间的认同感和知名度。(4)立足民生大众,发力温泉旅游。扶持发展大众化温泉民生服务产品,传承创新温泉经营模式,挖掘福州温泉特有的水疗康养功能[4],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温泉生活化水平。①整合市级国有企业旗下的传统澡堂资源,恢复提升温泉老字号;②总结、推广温泉中医康养融合经营模式;③结合内河、内湖,打造水乡温泉休闲带。培育温泉大旅游产业。结合福州山水、生态、文化等优势资源,谋划温泉度假、康养、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温泉项目。加快建设桂湖生态温泉城、螺洲温泉小镇、曼城官汤等项目,提升改造源脉温泉园、古田路温泉主题酒店。在三坊七巷、上下杭等游客聚集的文化旅游街区开设温泉汤馆、温泉酒店,设置手汤、足汤等小品体验项目。推出融合观光、休闲、温泉等综合性旅游线路,全面向外地游客推介温泉项目。针对性制定福州温泉旅游营销推广方案,重点向上海、浙江等温泉匮乏地区推介福州温泉,在北方地区推介福州冬季温泉康养旅游,向内陆省份推介滨海温泉旅游等。(5)健全相关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温泉使用权制度,实行分类定价,对温泉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业态,温泉使用权出让费予以适当优惠。完善集中供应制度(温泉专营制度)和温泉水定价机制[5],建立价格双向浮动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温泉泉质认证标准和制度,鼓励诚信经营。(6)科学合理保护,保障资源供应。①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加快螺洲、淮安、桂湖、滨海片区的温泉资源详查工作,详细查明可开采资源总量,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②全面完善保护措施。完善鼓台温泉保护措施,建立温泉井保护清单,划定螺洲、桂湖、滨海新城等温泉保护区。建立地热田动态数字化监测系统,全面监测温泉水的开采量、水位、水温、水质的动态变化,指导合理开采;③全面完善供应设施。提升鼓台晋片区温泉基础设施,扩大供应范围。建设完善螺洲、桂湖、淮安、滨海新城等温泉基础设施,保障资源供应。

5结语

作为一种绿色资源,开发地热资源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的抓手之一。福州城区地热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具有做大做强温泉服务产业的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格局完善制度和机制,打通堵点,补上断点,降低成本,创新开发模式和经营方式,协调温泉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平衡发展,鼓励投资开发温泉项目,实现温泉与土地、文化、生态和旅游等资源充分融合、协调开发。努力优化温泉产品供给,着力解决温泉旅游规模小这一痛点,大力提升温泉生活化水平,实现温泉产业的多业态发展和多样化经营,满足消费者对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等多元化需求。同时,打好温泉文化牌,发挥福州温泉文化优势,持续多维度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温泉人口,刺激温泉消费,从需求侧推动温泉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福州温泉志编委会.福州温泉志[M].福州:福建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宣传委员会.福州温泉文化[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45,72.

3韩令力,陈献振,陈于.温泉与人体健康,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J].2017,14(04):4-11.

4林璟,秦启忠,韩令力,等.温泉水疗对个体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04):12-15.

产业区范文篇4

一、广阳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区文化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10余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区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列入区级文化体育部门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已达655家,其中印刷装订复制企业197家,出版物、音像经销单位224家,文化娱乐场所62家,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8家,体育经营单位3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14家。从业人员总计5000多人,注册资本共计2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26家,50万元以上的58家,10万元以上的385家,10万元以下的186家。按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占总户数的90%以上,占注册资本的80%,成为产业主导力量。

纵观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从初期一些文化单位率先进入市场开展以文补文的经营活动、部分文化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到个体、私营经济大举介入,经营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再到今天文化产业合法身份的确立,作为新兴的朝阳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区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从全区现实情况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文化产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竞技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宏观治理政出多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20**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占当年财政收入的6%,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不相当。行业上除印刷业一枝独秀外,其它领域的发展层次较低,大多数以服务本地低端市场为主要业务,经济效益欠佳,缺少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

与此相对照,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年全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亿元,潜在文化消费能力约为4000亿元,以此为标准,仅区内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即达1亿元,同时还能服务京、津、冀近亿的消费人群。如此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大力发展我区的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有效拉动内需以及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全区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明确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之前,先让我们分析一下我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优势:第一,政策导向已经明确。党的十六大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写入报告,国家也将文化产业列入“十五”规划。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实际上已经把文化产业提高到首要位置,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第二,现实发展已具备一定的水平。近年来,全区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并显示出清楚的发展脉络和较强的生命力,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在文化事业发展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对满足全区人民文化生活需求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涵养税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三,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意义、作用的熟悉不断深化,文化品位不断提高。追求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积极参与文体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第四,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阳区为市管县级区,辖廊坊城区大部,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市文化设施水平的整体跃升,可供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广阳区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我们认为,在内涵丰富的二、三产业中,选择文化产业并逐步将其发展为全区支柱产业之一,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前途并最切合实际的。按照这一要求,针对广阳区实际情况,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确定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面向京津及周边市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整合优化文化资源,调整布局和结构,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广阳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广阳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一)优先发展印刷装订业。廊坊是全国闻名的区域性印刷产业基地,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广阳区印刷业已有相当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总计77家印装企业中,有出版物印刷企业6家、出版物专项企业18家、包装装潢企业15家。其主要出版物活源来自北京各大出版社,相互之间已建立了稳定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以百花印刷有限公司为例,北京红旗出版社是其唯一的业务合作单位,社里只要是一两万册以下的小活,基本由百花承印。对这一优势行业要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一是对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要加大扶植、服务的力度,帮助其做大做强,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做好有条件的其它印刷品印刷企业上档升级工作,提升其经营规格,扩大业务范围;三是在南尖塔兴建占地100亩的印刷产业园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提高行业知名度;四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如数字印刷、柔印等技术设备。

(二)繁荣文化服务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包括歌舞娱乐场所、健身休闲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及其它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现阶段,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人群的实际需要,按照市场供需规律,因势利导,广泛开展各类有偿文化服务;二要积极引进趣味性强的文化娱乐项目和设施,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三要搞好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城区及万庄新城的文化娱乐业,依托城镇,辐射乡村。四要全力做好万庄“城际百万庄园”、周各庄“儿童乐园”、电影公司多功能影剧院等区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人才、项目引进及包装策划工作。

(三)兴办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引发了旺盛的健身娱乐需求,文体用品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区兴办文体用品制造业不失为一条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原因有三,第一,依托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面向京津两大市场,积极融入奥运经济;第二,文体用品制造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京津产业体系形成互补;第三,广阳区实行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又有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建议在旧州、白务工业园区引进相关项目,重点发展文教具、乐器、玩具、工艺美术、全民健身设备、体育器械、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行业。

(四)构建区域文化产品集散地。目前,全区文化产品经营单位的经销业务仅停留在零售出租层面上,局限于本地市场,造成摊点多、规模小、效益差的局面。按照全市打造北方物流、信息流中心的远景构想及我区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的要求,在市区或万庄新城筹建文化产品批发市场。可供选择的项目有:图书(含电子出版物和软件)、音像、工艺美术品等。其中以图书项目最为可行,由市、区宣传文化治理部门出面,进一步密切与京津出版发行机构的联系,利用廊坊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以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建立起连接京津、覆盖华北、面向全国的图书储运和批销中心。

(五)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近几年,全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带动了其它相关行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我区而言,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抓住廊坊争创全国旅游城市这一良好机遇,在自然、历史资源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巧打“文化牌”,重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具有鲜明特点、较高品味、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对于扩大广阳知名度、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发展文化旅游,首先,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具有未来市场前景的高品味文化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卖点。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推出农业高科技园区游、农家游、“京都蜜瓜”采摘节等旅游项目;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按照资源共享的思路,积极参与文明中华科普游、东方大学城学府游、步行街休闲游、商务会展旅游等文化旅游项目;最后,要充分培育、保护和利用全区固有的人文资源,如军芦村义和团音乐、民间精品花会等,在重大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

(六)扶植群众文化产业。我区群众文化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现在都陷入困境,如何用市场手段激活群众文化,我们认为:一是必须增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文化的意识,必须克服把文化等用同于意识形态的思想障碍,在走向市场中,要逐步摆脱办小班、挣小钱的老模式,确立闯关创业意识;二是坚持多元投入的方针,走群众文化社会办的道路,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特色的社区和乡村群众文体活动场所,为城乡居民提供活动、培训、辅导等有偿服务,用5年左右时间,重新构建起全区崭新的群众文化网络。三是以文化体育社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行文化体育表演、比赛的市场化运作。总之,通过产业化手段,使群众文化业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气和活力。

三、发展我区文化产业的保障措施

1、搞好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应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居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要搞好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布局,明确主攻方向;二要在各种招商引资活动中,大力引进项目和人才,搞好跨区域合作与联合;三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扶植力度,组建专业性或综合性产业集团,实现集约经营;四要对各级文化产业规划和重要产业项目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协调。

2、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照全国、省、市统一要求,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经营,制定实施“国退民进”的文化产业民营化战略。非凡是在文化产品集散地建设、文体用品制造业项目引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与省、市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按照“三个有利于”和“特事特办”的原则,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方式,以激活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兴盛。

3、制定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在答应的权限范围内,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全力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一是完善公共财政支付公益型文化建设的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二是执行文化企业多种经营税的减免政策,对大众型的文化娱乐行业和重点扶植的行业应适当减免税收,企业赞助文化体育事业的资金免征所得税;三是文化市场治理费已取消多年,应尽快从文化经营单位上缴税金中给予文化主管部门一定的返还,集中用于应扶持的文化事业。

4、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对于政府而言,由于全区文化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从多方面予以扶持和调控:第一,消除垄断与壁垒,鼓励市场竞争,同时防止无序竞争与过度竞争。第二,要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对文化市场的政治方向和经营趋势进行定向控制,对运行态势加以正确引导。第三,坚持以治理促繁荣的方针,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治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法制宣传教育与培训工程,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第四,组建由文化、财政、公安、工商、税务、城建、土地等部门组成的全区文化产业协调机构,统一步调和口径,避免政出多门。

5、积极引入高新技术。重点跟踪和引进数字化装备、宽频线路系统、多媒体技术等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依托高新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与信息通讯、设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不断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区范文篇5

我市目前仅有××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至2007年7月底,已完成投资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约1.3亿元,引入企业48家。但在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投融资体制不健全,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硬环境改善缓慢,尤其在土地征用与出让中投入与产出背离,以致出现巨额债务,制约园区发展。二是受区位和硬环境双重劣势影响,建园初,为招来商家,集聚人气,产业规划布局执行不严,入园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门类杂,仅15家建成投产,且投资强度低,工业项目仅占1/3。三是在国家整顿开发区过程中调整了园区土地和规划管理职能,却因衔接不够,调整措施未全面落实,园区在土地和建设规划管理上再无“特”性,丧失了封闭管理的前提,园区管委会实质上由管理机构变成协调机构,却很难承担土地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协调重任,影响办事效率和建设发展速度。

各县在发展产业园区上也作了很多努力,但受2003年清理整顿开发区影响,各县总体上尚无一个地域清晰、规划与产业布局明确、管理独立科学、基础设施配套、组织架构健全的产业园区。因此,发展产业园区,对以“工业强市”推动突破发展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定要在深化市情、县情认识基础上尽快行动起来。

二、发展产业园区措施

要使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

一要树立新理念。要充分认识发展产业园区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度,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产业优势;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产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有利于实现道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中间投入;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要把产业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全力以赴,全面推进。

二要高标准规划。园区规划要有前瞻性和长效性,要从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完善产业链入手,把园区规划与提升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分类实施。规划要突出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将资源、市场和技术等要素有机整合,并保持其严肃性和连续性;产业布局要密切结合自然禀赋,紧紧抓住绿色能源、××丝绸、富硒食品、金州矿产、秦巴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根据各地最大优势进行产业区划,明确主攻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三要企业化运作。产业园区建设关键在融资。我市财力匮乏,无法承担园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破解融资难题。可在园区管委会下设立投资建设公司(与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作为投资主体向金融部门贷款,或吸收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合作,也可引入外资或民间资本,并应大胆探索发行建设债券、bot、bt和基础设施收益资产证券化等全新融资方式。无论何种方式,启动初期必须运作好土地资源,严格执行投入和产出最低标准,减少土地开发成本,实行滚动发展。

四要大力度招商。要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软环境,营造积极有为、亲商护商的投资氛围,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以“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无障碍”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入园。党委和政府应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依靠项目的理念,明确招商引资任务和责任。要大力引进产值规模较大的“短、平、快”项目和能加强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限制高能耗、粗加工、投资强度小的项目入园。当前特别要抓好两个大型火电、铅锌选矿、大型水泥、生物能源、食品及饮料深加工和载能工业等项目。

五要全方位扶持。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扶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要明确“企业唱主角,政府造环境”的定位,既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事事都管,要恪守制定政策、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以及加强信贷、税收、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调控和指导的本分,努力创造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三、克服发展产业园区的误区

我国产业园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认真吸收和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避免如下误区:

一是园区建设不是“跑马圈地”。园区建设不圈地不行,光圈地无企业入住更不行。随着经济发展,各地招商引资越来越难,就在于工业园区过多,产业雷同,而各地形形色色的招商优惠政策又被取消,缺少了吸引力,企业主要转向资金和技术密集或成本低廉地区,广大农业地区除了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外再无优势,只有依靠资源禀赋明确产业定位,以优势资源吸引产业集聚。

产业区范文篇6

新疆人文历史悠久灿烂,各民族风土人情独特,曾是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汇集点和桥梁,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印度、波斯、阿拉伯、希腊等文化在这里融合。古丝绸之路的三条干线在新疆内的有5000多公里,跨50多个县市,线路间有驰名的古城,矗立的烽燧,云集的千佛洞、古墓群、古建筑等。1.4政策优势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大开发条件下,中央把新疆定位为重中之重。国家除了增加在西部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引导金融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向西部,对西部发展在税收、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地区协作、科技教育、吸引人才和劳动力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还放宽了外商的投资条件和外商投资领域,并制定了吸引东部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东部企业到西部参加建设和经营管理[1]。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32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疆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经济,促进各项事业的繁荣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对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应该说,政策优势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大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新疆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主要表现在:(1)贸易总额不断增长。1978年新疆进出口总额才2346万美元,2008年达到222亿美元,是1978年的947倍。1985年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73.5亿美元,新疆为2.9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6%;2008年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2177.76亿美元,新疆为222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83%;2009年新疆外贸完成进出口总额138.3亿美元,同比下降39.8%,2010年新疆外贸完成进出口总额约171.28亿美元,出现恢复性增长,并超过了2010年初预定的168亿美元的恢复性增长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新疆对外贸易的总量已经初具规模,但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40%左右。总的来说新疆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2)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壮大。为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进出口企业经营资格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到目前的自动登记制,准入门槛逐渐降低使得新疆从事外贸经营的主体快速增加。新疆的外贸主体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8家国有外贸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家,形成国有、民营、三资等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的外贸企业队伍,民营外贸企业是新疆外贸成长最快的新生力量。(3)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疆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产品中农产品的出口占了一定的份额。农产品的出口给少数民族地区广大的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同时新疆现有的对外开放的17个一类口岸和11个二类口岸,为口岸周围以及城市创造了就业机会。近三年全区直接从事进出口业服务的人员均在10万以上,2009年已达20多万人。新疆进出口贸易规模及发展现状新疆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7.7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22.1680亿美元。2009年为138.3亿美元,新疆外贸历经2009年低谷后,201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7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8%。从增长率来看,新疆对外贸易经历了2001~2008年的稳定增长和2009年的减少,到2010年时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表1、图1).2.2.2新疆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dependencedegree)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基本指标。它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对新疆统计年鉴的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额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03~2009年新疆对外贸易依存度如表从表2、图2中可以得知对外贸易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2008年自治区GDP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47.9%,对外贸易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但会间接拉动自治区第一、第二产业平稳增长,同时带动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金融服务,通讯、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加快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优势资源转换、带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中性概念,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根据国际贸易经验数据和新疆对外贸易依存度进行比较得知,新疆对外贸易依存度明显偏低,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拉动作用比较小。以图2中新疆对外贸易依存度最高值2008年为例这个值也远远低于全国60%~70%的平均值。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2.3未来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向以上对新疆对外贸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新疆对外贸易在总量和发展速度上较为可观,但依然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产品率较低,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番茄酱、服装等产品上,而且在这些制成品出口中,新疆本地产的制成品较少,大量出口制成品来自于沿海地区。二是新疆外向型经济程度比较低,对外贸易对新疆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比较小。国家领导人曾经指出“新疆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应成为我国经济特别是下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快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在新时期条件下,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产业和贸易方式越来越受到严重挑战。而基于新疆优势资源发展新疆特色产业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解决新疆对外贸易又一次质的飞跃的同时,还可以解决新疆经济结构性问题,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产业区范文篇7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考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然而,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产业集聚区的内涵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企业(项目)集中布局。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区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同类和相关联的企业、项目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关联、产业集群发展,这是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集聚区通过产业链式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集群协调效应,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3、资源集约利用。促进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产业集聚区的本质要求。按照“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4、功能集合构建。推动产城一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特征。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依托城市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首先,管理体制不顺。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虽然具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但存在与市直职能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在行政区划和责任权限上,产业集聚区与所在乡镇之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产业集聚区对所在乡镇大都只有协调权,没有决策权,工作效率较低;其次,目前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大部分定性为全供事业单位,人员属事业编制,有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公务员因担心失去公务员身份而不愿调到管委会工作,影响人才引进。

2、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融资难度大。产业集聚区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尽管在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建设资金短缺仍是目前制约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引进社会资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受政策和相关条件制约,产业集聚区资本运作仍很困难。一是寻找合作伙伴难。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强,投入高,产出低。引进合作者后利益怎样分成、土地怎样开发,尚无明确的政策和经验引导。即使一些社会资本有意向参与建设,也担心受招投标等程序限制影响其收益,投资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二是投融资平台建成后没有放大效应,影响融资能力。上级允许县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可担保3~5倍于注册资金的贷款,从而将贷款担保能力放大,但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没有此类政策支持,影响了融资规模。

3、土地利用率不高。产业集聚区受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的影响,与现有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相比,工业用地指标明显受到限制,也制约部分项目进驻;产业集聚区受节能减排影响,环境容量压力增大,使部分企业不能引进;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新入驻企业较少,与规划偏差较大,造成一些土地的闲置。

4、集聚区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产业集聚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较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较少,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较少。集聚区内的企业普遍缺少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集聚区内目前入驻的企业大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节能减排问题还需引起进一步重视。集聚区内的企业集聚程度不高,还没有充分形成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存在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偏低等问题。

5、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待健全。产业集聚区普遍缺乏沟通、交流、咨询和传播的媒介,缺乏研发机构、专业培训机构、法律服务、融资服务、市场咨询、物流配送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商业、文化娱乐、医疗等配套设施。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建议

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思路、强化领导、创新方法、健全机制,打拼新的发展模式。

1、以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区的预期目的,精心设计、科学规划非常重要,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成效。产业集聚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规划思想要坚持“三结合”: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科学规划。要科学合理布局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使集聚区既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财气,又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同时,要认真落实规划,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实施一个调,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2、理顺管理体制。一是鼓励探索符合县域实际的产业集聚区高效管理体制,引导产业集聚区实行“政区合一”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不适应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二是上级出台政策,将集聚区管委会界定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或适当调配给集聚区部分公务员编制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适当扩大产业集聚区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以吸引、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上级有关部门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设立科研工作站、吸引留学人员等方面向产业集聚区予以重点倾斜。

3、破解资金瓶颈。一是上级政府要在产业集聚区起步阶段,短则两年、长则三年,对集聚区基础设施给予普惠制资金支持加奖励,待集聚区完成起步阶段后,再实行对效益好的集聚区进行单独奖补政策;二是产业集聚区在成立投资公司的基础上,还要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授权,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如土地、道路等各种可利用的实物资产抵押,增强投融资公司资本实力。采取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公开出让、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等方式,经营投融资公司的资产,发挥资产的放大效应;三是要发挥县域金融部门及企业的融资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集聚区建设,着力打破集聚区建设融资瓶颈,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四是上级政府要进一步明晰投融资政策,从政策层面消除投资者的顾虑,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4、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西部地区要抢抓机遇,瞄准东部沿海地区,紧盯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产业集群,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引进高端产品项目,同时也要把周边地区优势资源引进来。要加大招商专业队伍建设,打破部门和职能界限,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成立专门招商分局,整合资源,强化领导,强力推进。要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高密度、高频次外出专业招商,提高招商效果。要创新招商引资手段,在积极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委托招商、园区招商。要出台新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实行招商项目专项引荐人奖励政策,切实调动招商引资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整个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始终。不能以降低环保门槛来吸引外来投资项目,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严加控制,超出环保指数的,坚决予以拒绝。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节能降耗创效益,减少排放保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5、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一是要加快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发展机制,加快落实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例如电价政策、用地政策以及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等;二是要尽早尽快地按照产业定位,整合规模较小的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使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形成规模,做大做强;三是要积极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提高集聚区产业支撑能力和集聚发展能力。以优势产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科学引导,进行合理布局,培育和引导集聚区走产业化道路,走特色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创造效益,并且引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6、做优做强集聚区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一是要引导企业走规范发展道路。引导各类集聚区内的企业瞄准本行业标准,积极创建自己的专利,走规范发展道路;二是要引导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树立行业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三是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形成企业带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对集聚区设立的研发机构,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给予支持,加快培养自主创新基地,发展创新型集聚区。

7、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提高对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二是加强工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心网络、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环境监测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为集聚区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三是积极引进人才,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抓好人才教育培养,为企业提供合格、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快发展与产业定位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引进企业及外来投资者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整理

参考文献:

[1]张广智.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的思考.安阳日报,2009.11.2.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0]34号文件).

产业区范文篇8

(一)建立文化与旅游的联动机制,促进旅游发展模式中旅游与文化的价值协调与平衡

文化与旅游分属两个不同的产业领域,两个产业有各自的运作机制,基于不同的产业发展需求,多数地区两个产业的运作往往是各自为战。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一定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运作,文化产业则往往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来进行文化的挖掘、创新、传承与推广。从本质来看,旅游与文化并不是背向发展,旅游与文化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点,因此贵州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文化链接在客观上具有可行性。建立旅游与文化的联动机制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模式文化链接的必要前提。对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文化衔接而言,联动机构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价值实现对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系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旅游产业与文化的衔接一方面要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兼顾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两个目标的共同实现意味着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和文化在意识领域的精神价值需要寻找到共通点或共容点,两个产业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联动机构可以协调改善与推进旅游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因此建立两个产业之间的联动协调机构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文化链接的前提条件。联动机构的建立可以使文化和旅游之间能够达到相互协作、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良好合作机制。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与文化的联动机制规划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认知:首先,明确两个产业在贵州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以此为基调来对两个产业实施链接,从统筹发展的高度来对两个产业进行布局;其次,寻求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目标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化与旅游产业兼容的战略发展目标,以此来统领旅游与文化并进时的各种指导思想和原则;再次,对旅游和文化所代表的主要价值进行合理平衡。

(二)挖掘民族文化精髓,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位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一是自然山水,二是民族风情。贵州民族地区较有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傩文化、节庆文化、蜡染文化、芦笙文化、祭祀文化、建筑文化、舞乐文化等。蜡染文化体现出一种无言的“诗意的境界”,是贵州文化魅力的浓缩。蜡染的艺术价值,不仅贵在其形式之美,更贵在隐现于纹样之中的生活情感和无声的诗意。蜡染文化是古代服饰、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文化的三位一体,表现了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统一。贵州的茶文化包括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如苗族的虫茶、布依族的打油茶、侗族的三杯茶等。[3]贵州民族地区的节日文化也很突出,主要分为祭祀性节日、生产性节日、社交性节日等,节日的区域性很强,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居住地不同,节日的名称、时间和活动内容也完全不同,众多节日使得该地区可谓是“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3]从建筑文化上看,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得贵州民族村寨不能像平原上的建筑一样整齐规划,民舍村寨没有一定的规划和程式,选材也尽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露出一种自然结合之美,宛如天成。另外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各有不同,如苗族歌舞是苗族民间艺术的标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芦笙舞,除黄平谷陇芦笙节外,黔东南许多地区都有不同的芦笙节,如凯里舟溪芦笙节,规模盛大,场面壮观。[4]侗族大歌也很出名,千里侗乡,几乎处处闻歌声,成了歌的海洋。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是一个喜欢用歌声来说话的民族。“查白节”、“赶毛树”是布依族两个比较隆重的歌节。脱离文化的旅游产业往往局限于自然风光观光,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文化认知需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更多契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链接具备天然的优势。结合贵州民族地区独特而浓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该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可以充分挖掘各种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更多的旅游文化产品、旅游文化节目、文艺表演及展览等,通过各种方式使游客获得更多的民族文化旅游体验,在自然旅游资源的观光基础上,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和体验需求。另外,从旅游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需要着重深层次内涵的挖掘,发掘民族文化的精髓,避免各种旅游产品中文化的单调和形式化,降低旅游产品的质量,弱化民族文化。

(三)打造旅游文化精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发展

对于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贵州民族地区早有重视,早在前几年,部分地区就推出‘凯里·中国国际芦笙节”、“黎平·中国侗族金秋文化节”、“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中国苗族侗族服装文化节”等以民族文化为底蕴的节庆活动,以此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关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模式中的文化链接与融合更要注重文化精品的打造,这是旅游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以丽江旅游文化的精品打造为例,和贵州多数民族地区一样,丽江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丽江地区把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珍品作为旅游和文化融合的重点内容,在此思路指导下,丽江推出丽江古城、纳西古乐、东巴文化、摩梭风情、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大批文化旅游精品,相关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产品深入挖掘了丽江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突出了丽江的古朴雅致、东巴文化的神秘、纳西文化的久远等特征,结合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了一张张丽江旅游产业的优质名片。[5]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贵州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具有多重文化组合、独立发展、原始风味浓重等特征,另外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来看,贵州的山并不高,但地形奇特,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等。飞瀑、峡谷、温泉、溶洞等众多的自然资源为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双重优势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精品打造的坚实基础。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强势支撑下,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发展模式中的文化链接可以因地制宜,深度挖掘文化和旅游的契合点,多方向开发和建设旅游文化精品,形成文化和旅游的无缝衔接,推进旅游产业的深层次发展。

(四)明确文化定位,开展文化外宣,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特色宣传方式

一方面,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衔接,增加了旅游产业的生命力,为旅游产业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功能发挥还需要适当地宣传与推广,吸引和激发游客对相关文化的兴趣。文化的外宣效应对丽江旅游产业的促进就是明显的例证,神秘的东巴文化、独具风韵的纳西生活是许多人对丽江的第一印象,基于对相关文化的好奇和探寻,万千游客慕名加入到丽江的旅游大军中,文化外宣效应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可见一斑。实施文化外宣是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模式文化链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进行文化外宣,就必须对相关地区的文化进行合适的定位。长期以来,与云南、广西不同的是,贵州处于多重交汇的夹缝地带,是一个文化碰撞的特殊区域,在实施文化外宣时,民族地区文化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可替代性强,民族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因此贵州的文化特色很难定位。客观而言,贵州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梳理:第一,独特封闭的地域母体,导致了贵州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品格,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第二,多民族的组合效应使得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组合优势,大文化生态资源丰厚。在此文化优势定位基础上,贵州地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文化交流和外宣活动,宣传该地区洞穴文化、夜郎文化、茶文化、节日文化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人文魅力,打造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文化外宣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与众多媒体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舆论氛围;二是对各种旅游文化产品进行推广,扩大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认知度;三是拓展旅游文化产品的服务面,把旅游文化产品从区域范围推向全国甚至世界舞台,借力旅游文化产品的外宣效应,推动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展开各种文化研讨活动,张扬地区文化魅力。

(五)推进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保护,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双赢目标

在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文化具有双重身份:其一,少数民族意识观念的结晶和体现,这是少数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其二,旅游产业的旅游资源。基于民族文化的双重角色,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链接也必须体现这一点。对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而言,地方性的民族文化丰富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赋予旅游产业更多的活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地方民族文化也需要传承和保护。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任务也尤为突出。但是在当前多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总有部分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动,扭曲或形式化当地传统的民俗风情和民族舞蹈,最终导致民族文化的弱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的弱化。[6]地方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支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身并不和文化冲突,但在不合适的操作方式下,文化的原汁性往往会因旅游而受到侵害。因此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模式的文化链接既要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的融合,又要推进地方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原真性保护与发展。如丽江地区设立的东巴谷生态村,综合展现了纳西族、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本真的民族生活状态,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原真性展示,同时游客也可以亲身参与到民族活动中去,感受各种民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民族院落和民族生活满足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又使各种民族文化得到展示、宣传和创新。[7]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链接同样也要达成以上两个目标。

二、结束语

产业区范文篇9

(一)国际农机产业现状

目前,世界农机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上,美国迪尔、凯斯纽荷兰、美国爱科公司三家全球最大的农机公司占据着世界农机市场份额的1/3。迪尔公司,扎根深美国市场,占据北美农机市场份额的50%左右,在我国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南、宁波等地建立基地,主要生产25-135马力的拖拉机、76-203马力的联合收割机。凯斯纽荷兰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之一,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打捆机的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凯斯纽荷兰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年销售额在160亿美元以上。凯斯纽荷兰公司目前在我国推广的农业机械品牌主要为凯斯(CASEIH)和纽荷兰(NEWHOLLAND)两个品牌。凯斯纽荷兰公司在我国已经投资建立了哈尔滨纽荷兰拖拉机有限公司、凯斯纽荷兰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爱科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农机生产、设计、分销厂家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乔治亚洲顿卢斯市。爱科集团农机产品销售世界140多个国家。目前,爱科集团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奎屯、伊犁、喀什、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北安及广西都设有农机备件库及维修人员和车辆。爱科集团以海斯顿品牌、弗格森品牌、凯斯品牌服务于广大农村、农场,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赞誉。

另外,国外其他主要农机企业还有德国雷肯、克拉斯、日本洋马农机、久保田、井关农机、韩国东洋农机、大同、以色列耐特菲姆、拉合喜等等。国外农机产品主要集中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具等大型农业机械方面,目前国外大部分农机企业都已经进入了我国市场。

(二)国内农机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总量指标已经迈入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38亿元,是2006年的两倍多,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茁长成长,其中,中国一拖是拖拉机行业代表;福田雷沃是收割机行业代表;东风农机是旋耕机行业代表;农哈哈是播种机行业代表;富来威是插秧机行业代表等。目前,我国主要农机产品呈现区域专业化分布特征(表1)。

(三)农机产业现状

我省农机产业整体发展滞后,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2010年,全省农机产值实现产值6.9亿元,仅占全国的0.24%。为了加快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发展,2011年,省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建设“农业机械产业园”。示范区农机产业资源现状如下:

——农机企业。示范区农机企业主要有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金叶烘干设备有限公司、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三田机械有限公司等。其中,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品种最齐全、规模较大的厂家之一。2010年秦川节水公司实现产值3500万元。金叶烘干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烤烟房及相关设备,2010年金叶公司实现产值7319万元。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长期从事节水灌溉工程和设施农业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相关产品研发,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环保建材、室内外建筑型材、汽车内饰件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的咨询服务。近年来秦川集团研究院和秦川未来公司塑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木塑复合新材料(WPC),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取得突破进展。三田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机械改造、销售、维修、保养等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公司。

——农机市场。农机市场是一所设计先进、功能齐全、国内一流的农机超市。目前,农机市场占地42亩,建设有农机展示区、农机交易区、农机体验区、农机具配件及维修交易中心、商务办公五大功能分区,截止2010年底,农机市场已经入住企业100余户,农机市场年均交易额超过1亿元。

——农科资源。示范区农科教资源相对丰富,驻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实力较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是一所专业从事农业机械化学院。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农业工、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博士硕士点,是国内农业机械研究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之一。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是专业从事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的院校,技术实力在国内同类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

总体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制造资源较少,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另一方面,示范区农科资源丰富,体制机制优势突出,农机产业后发优势突出。

二、环境形势

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面临许多风险挑战,需要科学分析,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才能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面临机遇

1、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市场对适用性、智能化、精准化、多功能、高效率的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精细农业机械产品需求空间将更为广阔。

2、国务院、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购置和更新农机具补贴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政策,大大提升了农机市场购买力,增强了农机企业发展后劲,为农机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3、示范区丰富的农科资源优势,以及省部共建体制机制优势,农机产业“赶超发展”的环境条件较为优越。

(二)面临挑战

1、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机企业巨头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省份农机产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使得农机产业发展项目、人才、市场等要素争夺更为激烈。

2、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农机产品功能、性能、质量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所需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投资风险在不断增大。

3、示范区农机产业基础薄弱,资金缺口较大,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艰巨。

三、思路目标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重要的黄金期,围绕全省工业规划及示范区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国际化、产业化、集团化为目标,大力引进技术先进、竞争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推进农机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突破发展。积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清洁植保、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相关加工配套业、金融、物流及中介服务业,努力打造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加快构建农机大市场、大服务、大品牌,到2015年,初步建成面向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规模较大的农业机械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机产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政策导向和协调服务,扶持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突破发展,迅速壮大主导产业规模。

——坚持承接产业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体制、技术优势,积极承接优势农机企业和产品,实现技术和生产本地化。统筹科教资源,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发展适用先进新型的农机具,开发研制“精、深、细”加工成套设备,促进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

——坚持发展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相结合。立足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植保清洁、农产品深加工、设施农业机械,满足全省及周边区域农业以及农艺需求。积极发展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维修保养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机产业与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注重突破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引导产业向园集中,大力支持专业园区内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主导产业引领,配套产业支撑的现代农机产业体系。

(三)目标体系

——规模实力。到2015年,规划投入30亿元,确保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加快现代农机产业园支撑平台和农机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农机产业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其中农机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物流、信息及其中介服务业实现收入30亿元。

——企业规模。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推动农机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集团3户,聚集一批专业化农机具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形成节能环保、园艺植保、设施农业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平台,推进新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创建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3个。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四)功能分区

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的原则,重点打造“一个基地、五个中心”功能分区。即:一个基地:农机产品制造基地。五个中心: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国际合作中心。

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农机制造企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植保清洁、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农机展销交易中心。依托农高会品牌展会优势,以“展示成果、扩大交流、推动合作、促进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展销中心,交流展示各类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农用工程机械及农田水利施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机械、园林机械、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等。

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加大实施农业机械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筹集并管理农机科技开发基金,资助和组织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广。开拓农机科技市场,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发展技术贸易。建立农机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合作交流。

实用人才培养中心。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新型农机具、农艺种植、经营管理技能知识培训。加强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

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坚持技术推广和维修服务并举,切实抓好新机具、新产品、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同时,注重农机售后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为补充,多种组织形式并存、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机产、供、销、售后服务网络体系。

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农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际农机巨头企业来设立办事处、研发中心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争取国际项目合作。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管理、服务经验,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组织引导竞争优势的技术和机具出口创汇。

四、重点产业

结合全省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和国内外新型农机产业发展趋势,示范区农机产业园重点产业定位如下:

(一)积极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

农业节能环保机械。围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储运机械、新型节水机械,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二)大力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业

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1、培育发展现代农机具驱动桥、变速箱、底盘、焊架结构、

钣金覆盖件、箱体铸件、冲压件、液压件、齿轮、轴承、轮胎等部件加工业。

2、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及其他中介服务业,推进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服务等市场建设,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

五、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超长发展。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建立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省工信厅主要领导担任,省农业厅(农机局)、省水利厅、示范区管委会及相关省级部门业务主管领导参加。联席会议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促进政策,加强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园区建设、资金支持、进口设备、农机补贴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农机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工作;农业部门加强农艺与农机相互融合的研究,将机械作业的适应性作为农作物种植模式推广的重要依据;水利部门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械设备,积极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资金,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项目实施的监管;科技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科研开发支持力度;质监部门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工商部门加强农机市场管理;商务部门加强对农机对外合作交流和商务贸易的指导;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部门督促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机信贷、保险业务;加强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联系沟通,充分分享农机产业协会渠道资源,促进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名优企业

充分发挥农高会知名品牌,综合运用政府采购、购置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方式,通过兴办合作园区,设立农机4S店,培训农机专业人才的形式,引进国内外名优农机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区内农机企业与名优企业合作,加大农业机械企业传统工艺和设备改造,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且适销对路的产品。

(三)推进产业集聚,构建专业化园区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规划,明确园区建设发展定位、产业重点及招商引资策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机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中,构建农机专业化园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成、重大项目引入科学化运作机制,成立园区经营发展公司,大力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农机产业竞争力

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依托优势农机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重点农机产品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凝聚优秀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机零部件的检测和可靠性分析,规范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机研究学科建设,强化农机工程基础教育。完善农机培训体系,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农机制造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

(五)有序推进农机市场建设,切实增强农机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有效整合农机市场资源,建设一流农机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农机交易大市场。合理布局,建设依托农机销售服务中心,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辐射周边市县的农机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科学制定农机销售企业市场准入规范,引导农机销售企业有序竞争。强化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监管,建立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监理装备和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安全使用监管能力,进一步规范农机作业、维修服务,加强农机试验、推广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完善推广目录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在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建立健全联结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六)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国际合作交流

鼓励具有实力的农机企业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园林、植保、设施农业机械及现代农机具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出口;加大领军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制造和管理水平。

六、实施步骤

为了确保示范区农机产业园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分步推进实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启动发展期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制定工作,做好园区范围划定、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设施,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密切跟踪研究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爱科集团、日本久保田公司、瑞典富士华全能、美国美特达、美国草蜢、日本爱丽斯、美国老熊、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江苏沃得集团、山东福田公司等农机企业近期对外投资动向,力争大项目、大企业入驻园区。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引进中小农机企业入驻。初步实现园区建设有投入、有形象、有企业、有增量。策划启动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销售服务中心整合工作,依托示范区现农机产业园,探索推进农机装备企业集团组建工作。

(二)加速发展期

加快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基地五中心”功能区初步建成,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园定点、定向招商,到2015年力争入区企业30户以上,园区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企业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具备条件的农机企业完善上市前期准备;完成及周边市县农机销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站点建设。推进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三)规模形成期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进展,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关键产品形成生产能力,研发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园区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潜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清洁植保、设施农业领域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配套率显著提高,优势农机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农机研发、生产、销售及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机产业园。

七、政策保障

围绕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发展总体目标任务,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建设,营造农机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一)财税政策

制定《农机产业园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指南》。依据指南,在全省工业发展各类专项资金中,给予重点支持;对从省外、国外引进并建成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的农机制造项目,按照引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在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将农机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攻关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机补贴额度,在农机市场已有的补贴基础上,每年增加相应补贴额度,吸引更多的农机企业入驻园区;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公共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减轻农机企业税费负担。

(二)投融资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企业贷款力度,在符合条件的县区设立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按照上年末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量给予奖励。将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纳入全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范围;组织搞好各类银企对接活动,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研究组建主要开展农机融资服务的金融租赁公司。

产业区范文篇10

1.1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行业增长面提高,支柱行业增速提升。2017年,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比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稳定。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11.6%,比2016年同期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1、2.1个百分点。1.2市场消费和投资需求向好发展市场消费较快增长。2017年,柳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55.64亿元,总量仅次于南宁市,位于全区第二,比2016年增加110.51亿元,同比增长10.6%,好于预期。投资增长稳定。2017年,柳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7.2亿元,同比增长15.3%,保持2位数的增长,完成全年增长15%的任务目标。1.3民生领域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加快。2017年,柳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075元,同比增长9.0%,比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661元和12151元,增速分别为7.9%和9.4%,分别比2016年提高2391元和1044元。1.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彰显成效2017年,柳州市统筹推进疏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改革效果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全市三产业结构比为6.88∶53.96∶39.16,其中第三产业比2016年增长11.6%,比GDP增速高4.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61.3%,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1.5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1)打好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全力建设国际通道的核心枢纽、战略支点的实业引擎、重要门户的开放高地。(2)发挥工业主导作用,强化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强大合力。做大做强服务业,强化服务业的贡献支撑。积极引进“京东”“顺丰”等物流巨头,打造高铁航空物流基地。(3)发挥创新驱动主动力作用。抓好重点产业,加快将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2柳东物流中心项目概况

2.1项目建设背景柳东物流中心项目是《柳州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项目之一,作为重要节点城市的部级公路运输中心,与国家高速公路网共同构成国家最高层次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明确了柳州作为部级公路运输枢纽的战略地位,项目位于柳州汽车城内,东临雒容镇,南部紧邻桂柳高速公路,西依柳江,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具有强大的产业背景。一是柳州市作为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及国家汽车与零部件的出口基地,公路通车里程、汽车产销量、汽车保有量都位于全国前列。二是项目位于广西柳州汽车城内,建设中的柳州汽车城规划用地面积达203km2,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为核心,以技术研发、产业物流、商务办公和人才培养等服务产业为依托,将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汽车城;2017年,汽车总产量超过250万辆,达到历史新高。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工业产值2500亿元,承载人口达到50万,并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建成生态宜居新城。三是随着柳东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升级及“省际外向型”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区域物流需求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对物流服务水平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要求也将日趋明确。因此,依托物流中心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市场份额、改善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质量的趋势愈加明显。2.2项目建设内容柳州投资公司于2012年8月份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前期工作,2015年11月项目用地约30.23hm2(453.51亩)已摘牌。项目的初步设计于2013年12月30日获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批复,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如下:总用地面积为318428.79m2,年设计吞吐量为500万t,总建筑面积为127288.55m2,概算总投资为67607万元,总建设工期为36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物流综合信息中心、公共仓储区、流通加工区、零担货运中心、货运堆存区、运输车辆停放场、综合配套办公楼等。2015年12月,柳州投资公司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重新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总用地面积为318428.79m2,总建筑面积为197800m2,总投资为5.92亿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为38429万元(一期工程为17289万元,二期工程为13600万元,后期工程为7540万元);2016年已启动项目一期工程投资建设,包括零担货运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公共仓储区、货运堆存区、停车维修间等功能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109840m2,投资达3.76亿元。

3柳东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的基本设想

柳东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一阶段主要以汽车零部件仓储配送和制糖、粮油仓储业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零担货运中心的招商引资为主,满足柳州汽车城内零部件生产企业、外地供应商的储存保管要求,把柳州本地的汽车零部件输送到外地用户,从而实现汽车零部件的集散;建成桂中地区连接华南、华东、华中、西南的大宗生产及生活物资集散分拨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按照“前店后库”的模式,实现货物仓储、货物集散运输、流通加工及配送、装卸搬运等功能,为众多中小型货代、配载企业提供一个集中的信息交易场所。项目的盈利主要考虑以引进各企业进驻,收取相应的租金,开展信息平台交易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及部分物流金融服务。3.1零部件定制仓库,VMI仓库及增值加工中心外地汽配供应商是汽车零部件在柳州之外生产的企业,主要来自上海、北京、浙江、江苏、重庆、山东等地,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宝骏线的供应商约600家;“东风柳汽”的供应商约200家。企业包括“德尔福”“玲珑轮胎”等。外地供应商厂家距离柳州较遥远,而且主机厂要求外地供应商在柳州必须具备不少于10d的安全存储量,因此必须租用仓库,进行倒装、分类、保管及配送。据调查了解,外地供应商95%以上需要在当地建立配送中心,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主机厂生产进行响应。本项目运营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和现代物流新特点,将集物流仓储管理、销售、配送为一体,成为西南地区最专业汽车零部件物流基地之一,主要业务模式包括仓库物业管理及配送服务。3.1.1仓库物业管理服务(1)建设物流仓库59840m2,分别为汽车零部件仓储和制糖、粮油仓储。(2)对主机厂、供应商、物流公司提供高规格仓储及物流园区物业管理服务,仓储内部采用及时视频监控设备、RFID射频技术对仓库实施24h透明监管。(3)针对制糖主产区和区域粮油仓储需求,利用柳东物流中心铁公水多式联运的独特优势,建设标准化食糖和粮油专业仓库,提供专业化服务。3.1.2区域配送服务建立零部件生产商到“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主机厂的配送网络,提供JIT配送服务,实现市内配送“零距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物流总包服务。可为客户提供生产原材料及零部件半成品接收、仓储、厂内转运、生产线准时化配送服务,同时提供产成品的储存管理并按主机厂的拉动计划及时配送至生产线的一体化物流总包服务。(2)客户端入厂全程物流服务。可为零部件企业向主机厂提供从零部件出厂到客户端仓库或生产线的全程物流服务,包括上门提货、包装、运输(中长途及市内)、仓储、再包装、生产线准时化配送等全程物流服务。(3)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的仓储配送业务。可为主机厂非本地零部件供应商客户提供本地化的仓储与生产线准时化配送业务。其中,包括市内各公路货运站、铁路各车站、机场、水运码头的提送货、仓储、装配、再包装、生产线准时化配送等物流服务。3.2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柳州投资公司应在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同时,加快开展市场调研及招商洽谈工作,结合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深入研究广西柳州汽车城的发展趋势及发展需求,筛选出区域内业务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经营能力强、行业排名靠前的龙头物流企业招商入园。3.3零担货运中心柳州投资公司经过近年来的市场调研、访谈等细致的工作,实地考察柳州区域的“中信物流”“桂中海迅”“新概念物流”“国联物流”等物流园区及大型物流企业。这些企业拥有省内外丰富的物流客户资源及完善的运输组织网络。零担货运中心项目可以它们丰富的货运线路、较强的招商整合能力引进多家有实力的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入园,迅速提升零担货运业务规模,尽快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缩短市场培育期,达到项目设计规模。3.4商品车整车及大型货车停放服务商品汽车集散中心根据初步设定规划,将配合柳州汽车城的产业建设,为“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两大汽车主机厂提供汽车整车物流配送所必要的停放及中转换装服务。3.5物流金融服务通过与银行、专业投资公司合作,为企业法人或个体经营户以仓单质押、动产抵押、货物所有权质押、采购融资的方式,通过物流管理方提供的抵(质)押物品的监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进行结构性融资,用于满足入住商家流动资金需求的物流金融服务。3.6汽车修理和配套服务区为完善项目服务功能,需建设必要的汽车修理区和配套服务区,主要采取招租的形式,引进经营者,园区收取租金作为回报。项目一期工程二阶段开发项目是完善项目整体功能的重点,可采取“出售+出租”相结合的物流地产的盈利模式快速回笼资金,保持项目现金流量的正常运转。一是通过出售商业地产,快速回笼资金,弥补短期现金流不足的问题。二是在一期项目成功运营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商住办公出租面积,形成稳定的现金流。

4结语

柳东物流中心项目满足构建西江现代水运物流商贸体系的战略规划,顺应柳州市当前全力对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态势,符合柳州市作为广西经济主体和实体经济基石的战略定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江水运物流商贸体系的重要环节、大西南区域性大型高端物流服务平台和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

参考文献

[1]柳州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R].2018.

[2](美)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M.比克斯比•库珀,等.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