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4:27:59

层次性范文篇1

一、立足教材,授之以渔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初中社会学科长期以来都是被视作副科,导致高一学生历史知识普遍欠缺,更甭说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方法了,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这种认知水平,过分看重讲课的完整性、透彻性,虽然可能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常常会启而不发,这必然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对于高一教师来说,“传道授业”固然重要,但“授之以渔”、“燃之以火”更为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贯穿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忆,如何分析、比较,如何评价等等;同时既要重视自己教的感觉,也要关心学生学的感觉,多想想我这样教学生会不会喜欢,能不能接受。新教材已经从“便教”向“利学”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作为教材的传授者,是不是同样应该想想“科学”的问题?更何况高一学生面对的是会考,会考是水平考试,根本没有必要对教材作过多的展开分析。以洋务运动为例,高一学生只要能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及其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可以了,至于其它更深入的问题,不妨留给高三的教师和学生。高一教师应该在如何传授这些知识的方法途径上多动些脑子,努力使学生学得扎实而又轻松些。记得有位幼儿教师曾经说过,对于幼儿来讲。培养他学习汉字的兴趣远比让他认字来得重要。幼儿识字毕竟有限,但如果有了识字的兴趣,以后他必定能学到更多的字。我想学历史也是这样,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高一学生即使积累的历史知识不多,慢慢地自然会因为想知道得更多而掌握得更多。

二、挖掘教材,开拓思维

高二学的是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内容远比中国近现代史难懂,而且作为文科班的学生,大部分对学好历史已经有一种理性的需要,这就决定了高二教学必然有别于高一。教师要首先致力于教材的挖掘,把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清讲透,把教材章节之间、子目之间的隐性联系揭示出来。以上册第二章为例,教材着重介绍了17-18世纪的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正处在手工工场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政治领域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国家的改革,在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在对外关系领域出现了殖民扩张和争夺的第一次高潮,所有这一切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期的东方世界,无论中国、日本、朝鲜还是印度,封建统治日益强化,并且日益闭关自守,东方世界已明显落后于西方。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和能力,每次提出一个问题,教师都要告诉学生可以从哪些角度、使用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试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思路、方法去解决。以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影响、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对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以及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是东西方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等到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要求学生举一反三,从同样的角度去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重塑教材,搭建结构

层次性范文篇2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费

一、问题的提出

**年4月1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调整水价要与改革水价计价方式相结合。全国各省辖市以上城市应当创造条件在2003年底以前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其他城市也要争取在2005年底之前实行;取消部分地区实行的用户用水最低消费(月用水流量底数)的规定;各地要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管理,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办法,拓展水价上调空间,增强企业、居民的节水意识。

随着“阶梯式”水价逐步实施,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阶梯式”水价中额外收益应该归谁所有?是归供水企业还是国家?目前,不同的行业供水价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特殊行业的水价远高于供水企业成本,也有额外的收益,这部分高出的收益究竟应该归谁所有?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家利益是否受损,而且与供水企业改革密切相关。

二、水价中水资源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水价多次调整,长期以来倍受关注的水价过低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甚至个别地区的水价已经高到一定水平,引起用水户的特别关注。在现在的水价体系中,水资源费是水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分析水价中的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改革水资源费的基础和依据。目前,自来水水价体系中关于水资源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各用水户的水资源费缺乏差异性

目前,在供水企业中供给各用水户的水价虽然存在差异,但其中的水资源费部分是一样的,没有差异性,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旅游饭店娱乐用水、特殊行业(洗车、洗浴)用水、工商业以及其它用水,水资源费都是0.60元/立方米(城镇地下水资源费除外)。水资源费的一致性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政府将水资源无差异地配置给各用水户。实际上,各用水户对水资源利用存在差距,从整体上来看,水资源为生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效益是不一样的,采取同样的水资源费,体现了政府对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另外,对于一些耗水大户,是缺水地区应该限制的产业,政府也象生活用水那样收取相同的水资源费,不利于这些企业的调整,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没有体现出来。

(2)恒定的水资源费导致部分国家利益受损

水资源费是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其最终归政府(代表国家)所有,维护政府的利益不受侵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自来水水价体系中,各用水户水资源费相同,但自来水水价却存在很大差异,如北京市旅游饭店娱乐用水、特殊行业中的洗浴用水价格达到4.2元/立方米和10-60元/立方米,其远高于自来水成本实际水价,自来水公司在某些行业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实际上,这种额外的收益应该属于国家所有,但实际上这部分收益没有划入政府的帐户,使得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利益受到伤害。

(3)捆绑的水价方式难以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不利于政企分离

目前,自来水水价是捆绑式的综合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水资源费)和企业收费两部分,其中的企业收费又分为自来水公司和污水治理企业两部分。由于收费都是供水企业进行统一征收,所以用水户面对的只是供水企业,众多人们认为供水企业代表政府,或者供水企业代表政府行使政府职能,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企分离是一种必然,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从实践上来考察,水资源费和企业性收费的分离会造成用水户交费的麻烦,用水户难以接受。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政府应该加大水资源费宣传力度,让用户清楚地知道水资源费和企业收费所代表的不同的性质,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企业的职能,在理念上实现两者的分离。

三、阶梯式水资源费

3.1阶梯式水资源费依据之一

尽管目前水资源费的性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实际上我国的水资源费承担了水资源所有权实现的功能,是水资源所有者因水资源付出而得到的收益,是水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影响水资源费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水资源供求关系

水资源供求关系对水资源费具有重要影响。在水资源供需不存在矛盾的时候,是不收取水资源费。水资源费出现与水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现短缺紧密相关。水资源供需缺口越大,水资源越紧张,水资源费就越高,反之,则低,符合市场规律。当然,影响水资源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如水资源数量、人口的增长变化、收入的变化、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很尖锐,为水资源费上涨提供了空间。

(2)政策影响

水资源费是政府行为下的行政性收费,其受政策性影响较大,国家可以根据其需要,可以提高或者减免水资源费,或者通过水资源费的差额调配水资源在各行业的分配。水资源费是国家水资源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根据水资源供需状况通过水资源费经济调节作用进行调配水资源,是国家行使水资源所有权的一种形式。

(3)水资源商品的特殊性

水资源商品性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是一种准商品,同时具有作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性质,其价格与其使用者的承受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既要保证使用者基本权益,同时又要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所以,水资源费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商品的特殊性。

上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了水资源费。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其成本和效益虽然也手上述因素的影响,但对于特定的时段、特定的供水水源和水厂而言,其成本受水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大,起供水用户所用的成本一致,因此,供水企业不能享受阶梯水价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享受者只能是政府,为政府实施阶梯式水资源费提供了理论依据。

3.2阶梯式水资源费依据之二

作为自来水水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水厂进水时的费用,该部分包括水资源费;其二是自来水公司成本(含税金)和利润等;其三是污水处理费。构成自来水水价的基本公式为:

水价=(水资源费)+(成本+正常利润)+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是污水处理企业的收费,是一种企业行为,现在有关法规规定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微利。

(成本+正常利润)是供水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生产而收取的费用,也是一种企业行为。

对于供水企业来说,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或者特殊行业的用水,其供水成本是一样的。实际上,由于不同用水户之间的水价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在一些特殊行业可以用悬殊来描述,多出的那一部分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水资源费部分。

因此,在实行阶梯式水价后,多出来的收益应该是水资源费部分,所以,实际上阶梯式水价就是水资源费的阶梯。当然,阶梯式水价实施后额外收益应该归国家所有,不是供水企业的收入。

四、阶梯式水资源费条件下水价调整

4.1水价政策改革目标

水价政策改革目标是:水价体系有利于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水资源的经济杠杆功能,导引产业结构的调整;维护国家的权益不受损失,确保水资源费上缴国库;建立节水型水价体系,为节水型社会建立奠定基础,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4.2水价调整的基本原则

水价的调整,除了遵循一般商品调价原则之外,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政企分开的原则

通过水价调整,划清政府与企业的职能,有利于政企分开,减轻供水企业的包袱,轻装上阵;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利,到位而不越位,不干预供水企业的具体经济行为,各司其职。

(2)阶梯式原则

阶梯式水价,并不是全部水价,而是供水企业的成本利润部分是统一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用水户,他们的成本和利润是一样的,即在不同的行业中,拉开水资源费差距,体现政府对水资源调节的行为和意图,在同一用户中,采用阶梯式水资源费,就是在一定的范围水资源量内采用基本价,超过定额采取更高的价格,既保证其基本的用水量,同时有利于促进用水户节约用水。

(3)承受力原则

水资源商品是准商品,其价格应该受使用者承受能力的制约,超过其承受能力,则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水价的调整,一定限制在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公务员之家

(4)水资源费差异性原则

根据用户的承受能力,结合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对不同的用水户采取不同的水资源费,对于生活用水,根据其公益性,可以进行重点倾斜,对于其它用水户,水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其水资源费依照市场进行调整,拉开档次,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建立。

层次性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层次性;作业设计;差异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巩固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升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综合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实践、学习程度等差异因素,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难易有别、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弹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为例,笔者在该内容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四个层次展开。

一、基础过关要“实”

基础过关类作业是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类作业,指向帮助学生习得“双基”,主要目标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此类作业要突显一个“实”字,即落实知识、夯实技能。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好教材及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通过回顾与梳理数学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等方式,促进教学课时目标的达成。此类作业以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建议在课堂内和课后服务时段完成,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计意图:基础作业着重在“双基”的落实与夯实,强调学生习得“双基”,要求人人过关。三个题目的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二、能力提升应“准”

能力提升类作业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指向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数学表达能力等。此类作业是小学数学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决定着学生后续学习潜力的挖掘与发展。能力提升类作业务必强调一个“准”字,即作业设计对应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培养要精准,指向要明确。此类作业以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建议在课堂上和课后服务时段完成,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差,为章节练习课和单元复习课作铺垫。【能力提升】1.想一想,()里面该填几?7×2+7=7×()7×7-7=7×()7×3+14=7×()2.根据口诀补全或删掉图形。3.改写算式。()里填数,○里填运算符号。7+7+7+7+6=()○()○()7+7+7+7+6=()○()○()设计意图:第1题利用乘加乘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原来几个7加上或减去1个或几个7后结果是几个7”的原理;第二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根据口诀完善对应图形,形成知识结构化;第三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加和乘减算式,是7的口诀的变式呈现与灵活运用。三道题目旨在强化学生对7乘法口诀本质的理解与应用,指向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三、应用拓展需“真”

应用拓展类作业是对知识内容的综合应用,即在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基础上,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判断或计算的问题解决类作业,它指向发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此类作业设计要凸显一个“真”字,即让学生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地感受数学的价值与意义。应用拓展类作业设计可以用于课时知识总结或单元复习的综合性作业,通常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学生完成情况差异大,因此可采用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的形式布置,建议在课堂上和课后服务时段完成,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并及时查漏补缺。【应用拓展】1.小红每天要练5个毛笔字,她一周能写完30个字吗?2.三(1)班同学划船。你能算算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吗?设计意图:第1题以小红练字为题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理解“一周”的基础上利用7的乘法口诀算出写了字的总数,再和30作比较;第二题创设学生划船的情境,通过分析船上学生和岸上学生与全班学生的关系,利用7的乘法口诀求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两道题目都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对数学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综合实践重“趣”

层次性范文篇4

关键词:市场竟争;营销费用;事件营销

一、事件营销概述

事件营销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企业对营销过程的控制能力为标准把事件营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件是可以预见的,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都是可以被人们熟知和预见的基于这种事件的事件营销,对于企业而言,虽然其可以更具有针对性的做出营销方案,其可预测性更强,但是也正是这种可预测性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第二个层次是利用突发事件进行事件营销这个层次的营销由于其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在营销时竞争对手较少,对于企业资金上的要求比较低,但是对于企业的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己搭建平台,主导和创造事件进行营销。

二、事件营销的层次性选择

(一)利用可预见事件进行事件营销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消费者的注意力,体育赛事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扣人心弦的比赛、耀眼的体坛明星和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都赋予了体育赛事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传播价值。曾有许多投资体育产业的企业都成功获得了极好的回报,声名远播。

(二)利用突发事件进行事件营销

第一个层次的事件营销,也就是利用可预见的事件进行的事件营销存在一个很大的发展瓶颈,就是其可预测性。虽然其可预测性使得企业制定营销计划时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也正是因为其可预测,使得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这种营销策略,竞争的加剧使得赞助费用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再次看到了千篇一律的“广告”;正是因为其可预测性,使得消费者也可以预测到企业将要使用这种营销策略,从而形成较高的期望,使得企业的营销效果进一步下降。

(三)创造事件进行事件营销

利用突发事件进行事件营销,虽然营销费用小,营销效果好,但是因为事件的发生与否和事件发生后期如何变化以及根据事件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指向如何变化都不受企业的控制,这就导致企业在使用事件营销时往往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不但不能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象利用其他营销工具一样随时使用事件营销,而且即便进行了事件营销,具体能否实现自己的营销效果还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例如:美国的9.11事件或伊拉克战争这类事件,我们根本不会预期它的发生,更很难预知其以后如何发展,这就为我们对其如何进行使用加大了难度。

主导和创造事件进行营销很好的避免了前两个层次营销的缺点,它使得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都在企业的掌握之下。利用自己创造的事件进行营销既可以避免坐等机会发生、守株待兔的现象,又可避免企业之间过度竞争所导致的营销费用的增加。2005年,蒙牛为推出目标消费群定位为13到18岁的女孩的蒙牛酸酸乳,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了“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生”。这场中国人全民狂欢的娱乐盛宴背后,是蒙牛周密而有序的策划营销,无门槛的各地海选吸引了无数追求梦想的女孩积极报名参与,即使是没有参加比赛的也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手;多层次的晋级赛更是万众瞩目,使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攀升到全国第二。

三、事件营销的基本策略

事件营销在最近的成功的营销实践中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借势”(营销实践中多呈现为第一个层次的事件营销和第二个层次的初级阶段的事件营销),和“造势,’(营销实践中多呈现为第二个层次的高级阶段和第三个层次的事件营销)两种策略。

(一)借势策略

从我国目前的营销实践来看,借势的例子比较多、比较杂,但是归纳起来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新闻策

企业利用社会上有价值、影响面广、受关注多的新闻,或者与相关媒体合作,不失时宜地将新闻事件或消费者身边的热点问题与自己的品牌联系在一起,直接或间接的发表大量介绍和宣传企业产品的软性文章或新闻报导,以理性的手段传播自己,从而吸引公众的视线,来达到借力发力的传播效果。在这一点上,海尔和蒙牛的做法堪称国内事件营销的典范。

2明星策

企业可以利用明星的知名度或是社会地位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由简单的商品变成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社会地位、满足人们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需要的标志。例如,耐克公司和阿迪达斯公司总是通过不断的邀请当前最红的体育运动员,借助他们的人气来不断的将自己的产品打造成一种符号,一种代表某一社会群体的符号。在中国,购买这两种品牌的消费者大多不是因为其质量而购买,其购买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感觉与自己的地位相符或是能够满足自己社会归属的需要。

3体育赛事策

体育赛事是品牌最好的广告载体之一,体育赛事背后蕴藏着无限商机,这一点已经被很多企业意识到并开始开发其营销潜力。体育营销作为一种软体广告,具有沟通对象量大、传播面广和针对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体育赛事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更具有无限的可以开发的资源。企业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可以将企业外部的资源变成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从而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组合,并可以充分利用尚未被开发的资源,开展系列的营销后续活动,最终实现品牌的提升的目的。公务员之家

(二)造势策略

我国现阶段常用的事件营销的造势技巧大致分为新闻策,活动策。

1新闻策

新闻策具体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提升品牌形象或是推动销售额的提高等目的而组织策划的能够引起消费者和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这里我们所说的新闻事件,并不是指任何能够引起媒体和消费者关注的新闻事件,而是特指能够给企业或产品带来正面效应,持续性强,能够在所持续时间内受到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的事件。养生堂公司所策划的农夫山泉天然水每瓶一分钱捐助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事件,就充分的调动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感,为树立该公司民族企业的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企业带来了正面的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2活动策

活动策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一项或一系列活动来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力求通过媒体的大量的、客观的、新闻性质的报道来实现免费宣传企业的目的。企业自己策划、组织的活动的流程和进度可以随时受到企业的控制和制约,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营销需要调整活动的内容。

成功的策划活动开展事件营销贵在广泛的吸引全民参与,参与度越广泛,参与者热情越高、情感涉入越深,营销效果就越好,就越有利于品牌资产的建立。我们正处在一个缺乏品牌忠诚的时代,要想消费者与企业建立关系,对品牌忠诚,就必须先请顾客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来。消费者涉入营销活动过程是建立品牌和顾客关系的关键的第一步。通过把消费者请进来,使消费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对于企业或产品的知晓、了解、熟悉甚至品牌忠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越,《奥运赞助谋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层次性范文篇5

企业知识本身管理也可以称作是企业纯知识管理,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知识管理主要是由经济界、企业管理理论界在进行研究,因此它带有强烈的工商管理色彩,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了情报学,它是指对伞业中知识本身或者说“纯知识”的创造、吸收、获取、加工、存贮、检索、传播、共享、转移、创新与应用的管理。依据所管理的知识范围的大小,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地说,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就是指对企业隐性知识(未编码知识)的管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知识局限在显性知识(编码知识)的范围内,把知识等同于显性知识,而忽略了隐含知识或意会知识这一面。企业知识管理可以说就是针对这一缺陷应运而生的。企业知识管理的提出尽管并没有抹杀对企业显性知识的管理,还有强调以显性知识管理形式存在的我们经常说的“知识处理”的这一面,但是相比较而言,它在当前的兴起是突出了对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视。因为在传统的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从泰勒到西蒙所指的知识一般就是显性知识,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就指出在将知识运用于工作中后,生产力以每年3.5到4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泰勒在这里所指的以可以量化的数据形式存在的知识即是企业的显性知识,丝毫不涉及企业的隐性知识。而事实上,隐性知识却比显性知识重要得多。如果说显性知识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尖端”的话,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它们比冰尖部分—显性知识难以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企业知识管理概念与理论的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企业中蕴含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将成为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相对于狭义的理解,广义_L的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既指向企业中的显性知识,也指向企业中的隐性知识,它强调的是对企业中整个知识本身的管理。说得更为具体些,它包括:①企业知识的社会化管理—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②企业知识的外化管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③企业知识的内化管理—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④企业知识的整合管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我们可用表1将这4种知识转化模式归纳如下。上述4个方面的企业知识管理共同构成了企业中的知识创造、获取(知识生产)与知识流动(知识交流),其目的在于做到企业知识共享,而最终目的则是实现企业知识创新。企业实施知识创新就是为了通过依托和利用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来获得持续的创造力,从而使处在非线性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知识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过程。如上所述,表现为社会化、外化、内化与整合这4种转化形式的企业知识本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企业的知识交流。而知识共享则是紧接着知识交流的本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它同时也是知识交流的直接目的所在。知识共享是指员工个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电话、曰头交谈、网络等被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知识财富。简言之,知识共享就是要实现知识从个人知识到组织知识财富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知识共享不但是知识的积累,而且还是知识的加工,甚至是知识创新的初级孵化。知识的加工处理在整个知识共享中极为重要,而知识加工的核心内容又是知识组织与整序。构建知识库、知识仓库、绘制知识地图与知识历程图是企业进行知识组织与知识整序的4种极为重要的具体实施形式,也是对企业知识本身进行管理的有力工具。有时为了强调这一点,知识组织(知识整序)也被单独抽出与知识共享并列,而被视为本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另一重要环节。这种将整个运作流程划分为知识交流、知识组织与整序、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4个并列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突出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与目的性的做法,成为这一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一大显著特点。而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以及与它密切相关的知识吸收(知识的生产与获得)、知识转移等的研究也被视为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关注的重要方面:企业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企业知识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

2企业知识管理的宏观层面:企业知识资源管理

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有着浓郁的信息管理学的味道。有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知识资源管理,而知识资源管理(KRM)是信息资源管理(IRM)发展的必然趋势阁,因此知识管理可以看作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向前延伸、发展与升华。还有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信息管理学在当前的深化和最新的发展〔,一8〕。总之,在学术理论领域主要是图书情报界、信息管理界从这一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我们再回顾一下国际知名的信息管理学家、美国学者马夏德(D•A,M,hand)与霍顿(F.W,Horton)早在2O世纪so年代中期所提出的将信息管理划分为5个阶段的经典理论观点。即第一阶段:信息的物理控制时期(19世纪末一2O世纪5O年代末),这一时期也可被称作文献管理时期;第二阶段:自动化技术管理时期(2o世纪印年代一7O年代中),这一时期以MIS为代表的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信息专家的作用日益凸现为特征;第三阶段:信息资源管理(2O世纪7O年代中一8O年代);第四阶段:商业竞争分析与智慧(2O世纪so年代);第五阶段:知识管理(2O世纪9o年代至今)川。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很早就被视为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它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和需要逐步从信息管理中孵化独立出来而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管理领域。该角度的知识管理即这里将予以分析的处在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这一层次的知识管理。当前对信息资源的权威认识是:对信息资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联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I’0]o按照这种思路,知识资源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资源只是知识本身,广义的知识资源则不仅包括知识本身,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我们知道,有关知识本身的管理尽管也涉及到了情报学,如知识组织、知识存贮与检索,这些也与信息管理有着直接联系,但它更多地涉及到了工商企业管理,因此,它更应属于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的范畴,而且有关知识本身的管理还是处在微观层面上的管理,对此我们已经在前面做了论述。这里所说的企业知识资源管理则是指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对企业中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的管理,是涉及知识本身、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设施、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知识系统、知识网络等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是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对广义的知识资源的管理,它涉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相对知识本身管理而言、处在宏观层面上的管理。这里把它视为企业知识管理中不同于企业知识本身管理的又一个研究层面,对此国内图书情报、信息管理学界进行了深人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国内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学者马费成教授在与他的两位博士生合著的国家“九五”重点教材《信息资源管理》中,将信息资源管理定位于对信息进行资源性管理这一基本意义的基础之上,以专章专节的形式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知识管理,指出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发展,是人们基于对信息资源管理缺陷的深刻认识与体验,所提出来的一种更为高级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信息管理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形态由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所导致的种种信息资源管理缺陷日益显露的必然产物[”1。还有的研究者论述得更为直接,基于企业微观层面明确地提出知识管理就是一种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的基础是知识资源,企业知识资源由人、网络与知识3部分构成;知识管理的起点是知识资源配置与共享;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管理的载体是基于资源的知识管理系统{’21。该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很丰富,有的研究者将知识资源管理进一步划分为知识产权管理、科研管理、文献信息管理、知识系统管理、网络知识资源管理等〔’3]。具体地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从产权的角度对企业中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企业科研管理是指运用科学计量学等工具对企业中的科学研究与发展(R&D)进行管理;企业文献信息管理是指对企业中各种知识记录的管理,通过建立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与服务,达到文献信息共享;企业知识系统管理涉及术语库与知识库的建立与完善、知识智能系统和知识评价系统的建立、支持企业组织记忆、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发展等问题;网络知识资源管理则是有关网络数据库、域名管理、搜索引擎、元数据、网络资源集合的评价、网络知识资源的安全等的研究。上述各研究分支的深人发展必将极大地丰富并推动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这一层次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开展。

层次性范文篇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认识水平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当一个问题学生充分理解或者得到解决后,这时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已经转化为饱和信息,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模式,如果我们在此前提下提供一些平淡的问题给学生,即便是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会失去思考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在将问题呈现给学生之前必须对问题进行设计、改编,或者精选习题。另外,不搞“一刀切”,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充足的成功体验。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还要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设计练习题时常常把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使学生初步形成技能,练习是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第二层次是拓展练习,使学生巩固技能,把掌握的新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中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第三层次是思维训练,使学生发展技能,启迪思维,开拓智力,练习的难度较大、较灵活、有一定的开放性。

这样的练习组合既能体现习题的层次与坡度,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其潜能;又能满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思考循序渐进,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阶梯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

例如我在因式分解的习题课上设计如下的习题:

A组:(该组练习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

1、多项式a²+b²,a²-b²,-a²-b²,-a²+b²中,能因式分解的有__个。

2、若多项式a²+kab+9b²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的值为__。

3、如果多项式y²-my-15能分解因式,则m的值为__。

4、把多项式x²+x-y²-y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不同分组方法有__种。

5、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3mn³+15m³n2ax²-2ay²y²+2ay-3a²4n(1-m)³+2(m-1)²

B组:(该组练习是对基本题作较大变化(变式题),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6(m²+n²)²-49(m²-n²)²

(2)(y²-y)+2(y²-y)+1

(3)2(m-2n)²-2m+4n

(4)(m²-y²+n²-x²)-4(xy-mn)²

(5)(y²+y)²-14(y²+y)+24

C组:(该组练习是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1.求1996×5.2+1996×7.4-199.6×26

2.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求证:(a²+b²-c²)²-4a²b²的值一定是负数。

3.请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它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来分解因式,你编的三项式是________,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

层次性范文篇7

摘要:文章以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抽样作《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并和全国大学生常模、山西省大学女生常模、漳州师范学院女生常模等比较发现,女大学生群体强迫症状明显,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得分也较高,但病态检出率较低,因此高校应采取教育为主、预防为主、防护为主的政策去提高女生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的、丰富而持续舒适的心理状态。在高等学校退学、休学学生当中,因患有心理疾病的占总数的40%-70%,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女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了一些以女性群体为主的高等学校。从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女学生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这些现象说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其特殊性,她们改变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组成结构,也产生着新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层次描述

(一)关于大专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内,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个班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团体测查,主试人员统一培训和要求,测试在20分钟内完成。共发放测试卷682份,回收653份,缺失值3份,有效率达95.74%。通过对调查问卷分类、编号后,我们用北京大学心理测评软件系统对所得数据输机并初步分析,然后将相关数据导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如下。从附表可以看出,幼专女生在90个测查项目中有反应的(阳性均数为39.6)达到44%,而且接近中等程度(均分2.42)的水平。在9个健康因子中,强迫症状明显,接近轻度反应,除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得分也较高,标准差相对也较大,说明有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比较严重。躯体化得分最低,说明女生生理健康状况良好。与1986年全国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躯体化因子效应明显(显著水平为P=0.011<0.05)较低外,其余因子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高三学生常模比较发现,除强迫症状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8<0.05)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除外)都有更强的显著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可以看出,除强迫症状、恐怖效应基本无差异(显著水平为P=0.049、P=0.045,接近P=0.05临界点)外,其余因子(人际关系和焦虑)都有明显的更弱的效应(显著水平为P=0.000)。

(二)本科大学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2003年,王彦如遵循分层抽样的原则,对山西省15所大学本科院校按照性质分为6类,即:综合院校、医学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业院校,选取了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工学院等7所学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性别、专业等人口学特征比例抽样并进行个别测查,测查中女大学生样本为488名,研究发现,除了敌对外,女生在其他各因子以及总均分上得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在抑郁、焦虑及恐怖这三个因子中显著高于男生得分。这一结果与一些相关研究较为一致。我们认为,由于女性生理特点以及社会上长期形成的一些思想,我们对女生的教育比较保守,女性在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造成女生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而且由于社会仍存在的一些偏见,女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更为强烈。同时考虑到女大学生本身的女性心理特征,使得女生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的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三)本科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漳州师范学院的张灵聪和赵广平根据2001年—2006年对14714名女生进行了SCL-90测查,建立了该校女生常模。结果表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普遍高出男生,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三因子是女生心理方面较普遍的问题;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敌对因子的检出效率加强。研究的结果与量表协作组的结果不一致,量表协作组全国常模认为男女间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与以往研究大学生群体SCL-90的性别常模资料相同点是承认性别差异,不同的是量的比较方面存在不一致。这一结果提醒人们大学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大学生群体有较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漳州师范学院的学生的心理状祝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问题分析从以上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而且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和女性生理、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因素有关。

(一)传统文化和教育对女生强迫症状形成的影响强迫症状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大专女生和本科学院女生强迫症状排在9个因子首位,大学本科女生也表现明显。根据唐登华等学者观点,强迫症状的出现是对一些正当情绪长期压抑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就应该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并且要“走不露足,笑不露齿”,能忍辱负重和任劳任怨,这种文化在父母传统教育、各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对女生不能没有约束力。但今日世界诱惑多多,作为自然的人,女生的人之本性不能不受到激发,但理性又要求她不能擅越雷池。这种观念与本性的冲突必然使女生严格压抑自己性情。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所举样本主要是师范院校,而师范教育更是要求学生要“以身垂范”,女生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了,这还不说很多女生还是“完美主义”的奉行者。

(二)生理特点、性格等因素是女生抑郁的重要根源男女生理差异对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脑成熟的时间、速度,语言及手的动作等。大学阶段的女生正处于性成熟早期,而且有非常强烈的爱情需求和“家”的归属感,但现实又不允许她们公开谈婚论嫁,还有大量的作业等问题困扰她们。从性格来看,很多女生都属于偏内向类型,特别是在传统礼教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根据胡胜利对厦门市10所中学调研结果,中学女生除敌对、偏执和其他3个因子分和男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余7个因子分和总均分上均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的得分,这一结果与工极盛等人的结论极为相似,可见,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学开始就已经表现出高危性了!由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不能尽快消除,抑郁症状便较多地表现出来。在笔者接访中,还发现女生在秋冬季节抑郁症状明显,可能跟其心思细密、多愁善感的思维特点有关。在男性缺乏的女子院校,这类女生抑郁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有的还产生了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三)社会文化和生存环境加剧了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从山西省大学生和漳州师院女生调研情况看,人际关系敏感突出,相对来说运城幼专女生这方面问题不大,这可能与学校存在男生多少关系密切,因为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需要较高的技巧,在目前独生子女主流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缺乏对异性心理了解,也没有习得与异性交往的技巧,异性人际关系紧张很明显。特别是女生在学习、求职中与异性交往时,因为“性骚扰”等不良现象使她们心理更加紧张,加上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存在,也使他们缺乏安全感,恐怖加上天生敏感的特点导致了她们的不安全感增加,产生了人际交往困难甚至无助的不良心理。公务员之家

三、对策建议鉴于目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原因分析,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必须关注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从教育教学、思想工作、社团文化、职业关怀等多维度地进行干涉。

据漳州师院数据调研分析,女大学生虽然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水平较男性高,但得病检出率却在统计学水平上显著小于男生,就是说女生的心理发病率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防护为主。基本策略可以采取顺其自然法,因为任何心理症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减弱和消亡的过程,要相信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免紧张、恐怖加重心理状况;二是采取宣泄疗法,对家人和同学说出心理创伤和紧张恐惧心理,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团体咨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发泄积累的情绪;三是对已经出现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积极转移注意力,尽可能地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使自己没有时间去实施诸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同时可以选择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来充实生活,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对于少数症状明显的可以用心理治疗,最好是把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咨询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心理健康恢复和巩固。当然,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积极的女性校园文化氛围和职业帮助政策,使女生心灵充满阳光和自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翔升等.幼儿师专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特点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9,(7).

层次性范文篇8

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所谓“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目标分类即把目标分为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达纲目标教学大纲规定要达的目标。达纲目标又可分为基层目标和高层目标。发展目标即是提高目标,它高于大纲、教材要求的目标。学生分层是指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培优扶差,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达到大纲、课本的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起点上前进一步,实现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一、制订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听、说、谈、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一位老师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课时,制定的目标是:(1)读懂第5自然段,会回答课后5、6两题。(2)认识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3)能用提出问题开头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二段话。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来看目标(1)、(2)是达纲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3)就是提高目标,是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是老师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

二、承认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实行预习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睦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我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这一点对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在下放预习提纲时不分层次,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层推进的目的。

三、在课时目标教学基本式的几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信息论告诉我们,只有老师讲,学生答的教学,最好的善也只能获取15%左右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单一的全班教学,课内提问就会成为老师与少数优生的对话,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长此以往,大多数学学生就会越来越怯于或懒于思考与表达,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全体学生共鸣的全员教学形式,定属低效率的教学了。因此,我们必须把分层教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希望提高。

1、前提测评要有层次性

布卢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有三:认知前提基础、情感前提特性、教学质量。影响作用分别占50%、25%、25%。在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往往重视后两个变量而轻视前提认知基础。目标教学则特别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检测评价与提高。这是目标教学最重要的一次初始行为。强调前提测评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它是目标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学新课这前,对本节课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查,其作用在于判断具体学情,查缺补漏,为建立新的知识作铺垫,打基础。所以,前提测评的题目要分层,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为新课作铺垫。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高年级教材一般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可出示前提测评的题目:A、读准生字的字音。B、能正确朗读全文。A题可提问中下生,因为读准生字的字音是单一要求,而且能独立识字是大纲对高年级的学生的要求,中下层面的学生过关就即是全体学生都过关了。如果不过关,就要做补救工作,否则给日后带来更多遗漏问题。B题则提问中等以上的同学。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恐防中下层学生熟字回生,让中等以上的学生读,可以带动中下层的学生。其实这也是一个补救的做法。这样做,使各层面的学生同时得到发展,为学习新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认定目标要有层次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这一规律,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因此在认定目标时(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可认定达纲目标和提高目标,让学生有方向,在他们的心里,除了完成达纲目标以外,争取完成提高目标。总之,要设法让全班几个层次的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

3、导学达标要体现分层教学、因材导达的要求。

导学达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目标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特点,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实施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落实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1)设问分层

设问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在目标教学中实行设问分层,就能在群体教学中渗透个别化的教学因素,尽可能为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谓设问分层,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差生的接受能力,注意学生起点,设计一些层次较低的问题;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层次较高的问题。这样,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就能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局面。如黄岐区中心小学杨小华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在仙台》的第一自然段第一、二句时,她设计的思考提纲是:A、一、二句各讲什么?B、理解“物以希为贵”、“尊为”、“美其名曰”的意思。C、这两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显而易见,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提高的,是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

(2)提问分层

问题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老师在提问时京要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触及,都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如上面设计A题就是提问中下层面的学生。B题提问中等生。C题提问中上生。这样做,就可以解决差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

(3)有足够时间让中下生考虑问题

布卢姆通过教育实验确认:“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应其特点的帮助,一个学生能学好的,其他学生也能够学好;学生学习的差异主要在速度,不在智力。”

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当前,尤其要花力气提高中下生。在上课时,由于设问分层和提问分层,中下生就可以用别人思考两个题的时间去思考一个题,甚至三道题,就可以向高层面靠近。这样就可在达到低层面目标后做好“培优”的准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4、达标测评要有层次性

布鲁纳认为:“教育目标既要追求优异成绩,也要培养参差不齐的才能,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为此,要探求的是计划一套向优秀学生挑战的材料,而又不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鉴于这个指导思想和达标反馈的原则,教师要采用“多途径的反馈,及时补救”的教学策略,设计不同层次的达标测评题目。其间应注意:

(1)同一知识点,要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

同一知识点的达标测评的题目,既要有达纲的基本题,即是95%以上学生应掌握也能掌握的问题;又要考虑尖子生的需求,设计一些他们有能力解决的更难一点的题目。如中心小学的陈莺老师,在设计低所级“读懂全文,回答课后问题”这类题目时,就分两步走:一般学生简单回答就可以了,尖子学生则要引用课文的句子回答。这样做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又能满足尖子生需求。但这过程中各层次之间又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层次的达标测评题,中下生也可以争取完成,要鼓励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一步。

另外,还可在达纲目标完成后,根据差异理论要求设计弱性作业。同一知识点,各个层面都出一道题,让学生择题而做,这样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使学生学得更加灵活,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增强儿童的自主意识。

(2)不同类型的知识面,也可以分不同的层面组织训练。

一节课有的不单是要求掌握一个知识,而是要求掌握多个知识的。那么,在设计达标检测题时,可以参照上面同一个类型知识。多个层面展开训练的原则来设计,要体现知识的迁移性训练的要求。公务员之家

四、改革评价标准,评价也要体现分层的要求

1、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终了环节,往往是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但布卢姆他不主张这样做,他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评价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评价观的根本改革。他认为:“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学习条件。”教学评价观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2、评价进要注意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

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老师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进,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并可稍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中上的学生要求稍高,如归纳段意,讲出大根的意思,中下生只要基本答出来就可以表扬,给予肯定。但中上生错漏一个字也要纠正,并指出归纳段意要准确,不能随便。这样,就可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不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我们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才能推动各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小学语文教学大面积丰收。

五、几点体会

小学阅读教学经过半所多的“分层推进,分类指导”教改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1、教师备课难度较大。每次备课都要考虑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和达标检测题,而且要掌握好坡度,困此工作量大。但以往课堂中只顾中上生的现象已消失了,中下生积极起来了,这样可促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质量。

层次性范文篇9

“层次”主要指事物及组成部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及等级系列关系。关于“层次性”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此基础上,学者对其进行扩展延伸,提出“企业管理层次论”、“审美层次论”、“城市规划控制层次论”、“可持续发展层次论”等多种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层次性”研究。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学者们对旅游体验的研究逐步展开。克里斯•瑞安等在1997年出版《旅游体验》一书,这是最早从旅游角度对“体验”进行研究的著作,之后国内外学者从旅游体验的概念与特点、基于体验视角的景区旅游产品设计和区域旅游产品设计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逐层深入。旅游产品设计多围绕旅游者需求展开,不同体验主体需求层次不同,旅游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的不对称,直接导致旅游体验层次的产生。而目前学者对旅游体验层次性的研究仅限于“旅游体验层次性及影响因素”、“基于体验层次的温泉度假地设计”等少数文献,理论研究较少,深度亦有待加强。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审美层次论”、“和谐层次论”等理论为基础,将层次论研究与旅游体验研究相结合,提出“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核心”的旅游体验层次性模型,并以沙漠旅游为例,进行沙漠体验旅游产品设计,使理论服务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2理论基础

2.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1943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首次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主要有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马斯洛在晚年又修订和补充了他的需求层次论,增加审美需求和超越需求两个层次,形成需求七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逐级进行满足的,只有低层次需求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变得迫切起来,需求层次的满足既要考虑单一层级,又要考虑整体层级的系统性。

2.2审美体验的层次性

现代学者对审美体验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宗白华把审美体验分为直观感像层、活跃生命层、最高灵境层三个层次。李泽厚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三境界说。叶嘉莹提出“兴发感动”的三层次论,第一层次是“美感感知”,即对所叙景物情事的“客观描摹”,属于“官能的触引”;第二层次是“情意之感动”,“盖多属于主观之感情”,即所谓“情感的触动”;第三层次是“感发之意趣”,即“在官能的感知及情意的感动之外,更别具一种属于心灵上的触引感发的力量”。第三层次乃“终极层次”,它是人类审美体验中所能达到的一种与生命、历史和宇宙相关的最高感悟,可以称其为高峰体验。

2.3和谐层次论

当今世界,和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谐是指各要素内、各要素间、各部分间、各层次间、各系统间的组成符合比例、对称、节奏、均衡等原则,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以社会各要素、各系统间的和谐统一为核心。和谐的表现具有层次性。包括单因素的和谐、诸要素间的和谐、整体的和谐和巨大系统的和谐。和谐层次论是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旅游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遵循和谐统一的观点。基于以上研究,旅游体验具有需求层次论、审美层次论、和谐层次论的共同特点。首先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旅游体验作为一种旅游需求,是人的高层次需求,亦具有层次性特点;其次旅游体验是一种审美体验,由于体验主体自身背景和外在因素影响,获得的体验结果不尽相同,具有审美体验层次性分布特点;第三,旅游体验是针对不同要素、不同客体的体验,体验要素内部、要素之间具有和谐性、统一性特点。

3旅游体验的层次性模型

该模型首先遵循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逐层递升的特点,初级体验是基础层,越往高级,体验的难度越大,对主、客体要求越高,体验者人数越少。其次,旅游体验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受旅游者主体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模型的构建从旅游者感官、情感、内心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旅游者感受”为主线。第三,旅游体验的三方面包括不同要素,且要素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建完整的旅游体验层次模型。

3.1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处于体验层次的最低层,指仅通过感官获得旅游体验,这是旅游体验的主要的形式。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活动参与等身体体验性活动。感官体验的特点是:客观性程度较高,体验主体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体验客体本身,享受客体带来的外在感受。某种程度上说,该层次旅游体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

3.2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处于中间层,加入了文化及情感因素,是在感官体验基础上获得的精神体验。主要包括传统民俗体验、现代人文景观体验、环保教育体验等触动旅游者情感的活动。情感体验层次的特点是:主观性程度提升,体验主体更关注客体的引申意义,文化意义,带给主体更多精神享受。该层次体验既与旅游资源质量有关,又与旅游者本身知识背景、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3.3心灵体验

心灵体验是体验的最高层次,是旅游者在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基础上,结合内心感受而升华的体验。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极限挑战等升华心灵的活动。心灵体验的特点是:主观性程度较高,体验主体更关注客体带来的内心感受。该层体验更多来自旅游者内心,只有平静的心情才能将以往的情感加以再度体验,因此对景观的原生性、纯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该体验层次模型中,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心灵体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体验过程,体验的层次越高,来自主体的内在感受越强,体验的持续时间越长。但是受知识背景、收入水平、体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达到高层体验的难度很大。多数旅游者的体验集中于初级和中级阶段,因此,相应旅游产品的设计应以感官体验类、情感体验类为主,心灵体验类为辅。

4 沙漠旅游产品设计

4.1沙漠旅游

关于沙漠旅游,国外较一致的观点是“沙漠旅游”是指产品、体验和环境的多样化。概念较为概括、抽象。国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猎奇、探险、环保、科考、求知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富有很高情趣和刺激性的旅游活动。沙漠旅游不是单一的休闲观光旅游,而是包括沙漠观光旅游、沙漠探险旅游、沙漠体育旅游、沙漠生态旅游在内的综合性新型旅游产品。相比国外的观点而言,国内的观点更加详细、具体。

4.2产品设计

4.2.1总体思路

沙漠体验旅游产品设计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产品设计应在对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并应注意产品设计要符合旅游者日益个性化的要求,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沙漠体验旅游产品设计应根据旅游地资源优势、旅游市场特点,在满足旅游者感官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向情感体验类旅游产品转换,有条件的地方,可有针对性地开发心灵类深层体验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体验需求。

4.2.2内容框架

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分析是产品设计的基础。根据不同体验层次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体验环节和体验项目,将对沙漠旅游景区科学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2.3市场需求

(1)感官体验层次旅游产品设计注重满足需求。该层次旅游产品主要针对大众旅游者,对旅游者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要求不高,适合进行短期旅游,以传统的观光旅游、初级体验游为主。由于沙漠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此层次的旅游者数量一直不断增长,主要以全国各地区大众旅游者为主。产品设计中应加强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注重产品的审美性;对于参与性的活动,应突出沙漠地区特色,注意产品的安全性及与自然景观的融合。(2)情感体验层次旅游产品设计强调引导需求。该层次旅游产品主要针对大众旅游者和专业旅游者,旅游者收入水平和文化层次都有一定提升,对旅游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处于此阶段旅游者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却是上升数量最快的,主要以中、东部地区大众和专业旅游者为主。旅游产品设计应注重产品的知识性、参与性,尤其是环境教育的日益普及,使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沙漠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及沙漠植树等项目将更吸引旅游者。(3)心灵体验层次旅游产品设计突出创造需求。该层次旅游产品主要针对专业旅游者,旅游者收入水平和文化层次较高,对旅游产品原生性要求较高。处于此阶段旅游者数量较少,但专业性强,时间充裕,旅游深度大,以国内外专业旅游者为主。旅游产品设计要注重特定氛围的营造,如文化氛围、艺术氛围等,将大尺度环境景观融入其中。对于沙漠极限运动,应注意产品的安全性、景观的原生性和全方位营救系统设计。

5结语

层次性范文篇10

1.1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是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要对使用者进行充分地了解,进而为使用者设计出舒适、休息的交流空间。

1.2整体性原则

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被规划为不同的区域空间,这些区域空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就需要边缘空间来进行协调解决,因此,公园绿地与其它城市用地之间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公园绿地自身的统一。边缘空间归属于公园绿地,因而在设计时要在设计思路、风格等方面与公园绿地相统一。第二,与城市外部环境统一。公园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在设计时要保持整体性,整体性的实现就要依靠边缘空间来协调,保证空间过渡的自然性。

1.3生态性原则

对于公园绿地及城市环境来说,边缘空间起着保护其生态系统的作用,而且公园绿地所具有的生态功能也需通过边缘空间传递出来,因此,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一定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充分利用边缘空间周围的自然环境,降低对原始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另外需要使用材料时,要选择环保型材料或者可再生型材料。

1.4文化性原则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公园绿地属于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部分。边缘空间起着连接城市与公园绿地的作用,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将文化表现出来,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体会文化。

1.5层次性原则

公园绿地在空间结构上应该具有层次性,体现在纵向及横向2个方面,纵向的层次性是指边缘空间内部层次的变化,而横向的层次性是指边缘空间中各个小的空间部分层次性。除了空间结构上具有层次性外,景观也要具有层次性,景观植物的高低错落等就属于景观层次性的一种,因而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要注意景观设计的层次性。

2不同类型开放性公园绿地边缘空间的设计方法

2.1与居住用地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在设计这个类型的边缘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居民区内的私密性要求,以免居民的生活受到打扰。一般来说,与居民区相邻的公园绿地使用者大多数是居民,因而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人们的私密性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便捷性与安全性要求。具体设计时,要进行必要的空间划分,以便将交通人群与休闲活动人群区分开来,可采取的形式为水体、植物绿化等。

2.2与商业用地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一般来说,城市居民及商业人群都会集中于商业用地范围内,因此在设计边缘空间时,要设置出入口、休闲娱乐区、外部通行区等。这个类型边缘空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因而在边界形式上要采取绿化、辅装变化等形式。另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驾车到达商业用地,因此边缘空间中还要具备足够的停车空间。

2.3与城市道路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当公园绿地建设在城市道路边缘时,很容易受道路的影响,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要利用边缘空间形成隔离区,将噪音、污染等要素隔离在公园绿地之外,使公园绿地内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隔离区的设置以植物或者地形的营造为主。

2.4与城市文物古迹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在一个城市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中蕴含着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因此,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要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来。文物古迹自身具有比较厚重的历史感,因而在设计边缘空间时要轻松、自然,使文物古迹的厚重感能够得到缓解,增强人们对文物古迹观赏的兴趣。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