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1:15:53

层级范文篇1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多次强调,要着力提升统计调查能力,改革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三部委日前也联合公布了《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要求严格依法统计,杜绝编造虚假数据。

中国当前的统计制度是多级统计,即由基层统计,然后层层上报、汇总,最后集中在国家统计局。这种多层级统计的弱势在于统计信息传输的环节过多;其二,因为层层上报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信息停留耗时过长,最终造成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不利于国家第一时间全局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最后,每一层级的统计机构的人员配置以及其他类型的物资与资本消耗,大大增加了统计体系的运作成本。

有鉴于此,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实施的是二级统计体系,即由国家统计局直接管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统计机构。在财政拨款上,基层统计机构的经费等也是由国家统计局直接划拨管理。

另外,统计层级的降低也方便国家统计局第一时间掌握基层统计的动向,根据各种统计工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方式上的调整。通过精简机构所节省的大量统计成本也方便划拨到基层,增加基层的统计能力与统计质量。

层级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开展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机构,由护士长进行管理,分析开展护理分层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的差异,共10名护士,其中包括主管护士1名、护士2名、护士7名,均为女性,年龄23~41岁,平均(31.5±3.5)岁,从业时间5年以上者6名,从业时间10年以上者4名,专科学历者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名;所有护士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年龄、从业时间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1.2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开展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明确护理的职责分工,由主管护士针对我院相关规章制度,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制定相应的职责安排表,并针对危及患者成立专门管理小组。同时要求护士长在日常管理的同时,对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反馈意见进行妥善处理,加强日常监督,根据自身职能与护理经验,要求不同层级的护士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2]。(2)构建考核机制,根据不同科室的职能需求,创建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并将护士的日常护理评分纳入综合考核的范围中,设置科学的奖惩机制,提升其积极性与危机意识,同时需定期组织提升训练,如举办专业讲座、外出学习考察等,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另外,提升自身护理能力还需耐心倾听患者意见,定期询问患者真实感受,以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1.3观察指标。观察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之间的差异,观察指标包括优质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报告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及病房护理评分;满意度调查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综合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百分比(xˉ±s)进行描述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前护士优质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报告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及病房护理评分分别为(87.45±12.25)分、(90.15±11.25)分、(88.75±11.08)分、(89.18±11.34)分、(88.35±10.95)分;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优质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件报告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及病房护理评分(95.68±12.56)分、(96.45±12.68)分、(96.18±12.02)分、(96.82±12.67)分、(19.57±13.04)分。组间对比,开展后显著优于开展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提升,大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医疗技术也正在逐渐完善,因此大众对于医疗护理的要求日趋高涨;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整体影响力与竞争力,因此不断完善自身护理水平十分关键。护理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质量,更直接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尤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3]。本次研究发现,通过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业务素质,其重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强化在职培训,通过每月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且不断鼓励、支持护士进行自身职能提升,如通过参加护理专科本科自学考试等途径。另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较为灵活,区别于常规护理模式,其能够通过护士长或主管护士的梳理,对不同类型的护士与患者进行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护患纠纷率,增强其法律意识,提升其工作责任心,达到改进护理工作,提高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完善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士专业素养,继而提升综合医疗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茂春,谭秀琼.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6(24):140-141.

[2]周志坚.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179-180.

层级范文篇3

【关键词】护理组长;层级管理;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医学上将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对各级分工明确且要求严格遵照医学相关规定开展护理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称为护理层级管理[1-2]。骨科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又因其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使得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同时提升了医护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本文就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剖析,现总结如下。

1信息与方式

1.1基本信息

严格按照自愿原则从我院抽取40例医护人员以及90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并按患者接受护理意愿的不同将其分别分为一般组和特殊组,每组各45例患者和20例医护人员。其中,一般组女患者有19例,男患者有26例;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3±15.49)岁;主管护师和护师各2例,其余均为护士(女性),平均年龄为(31.25±3.17)岁。特殊组女患者有20例,男患者有25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8±15.61)岁;主管护师和护师各2例,其余均为护士(女性),平均年龄为(31.43±3.28)岁。比较两组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发现其在该系列数据中并无统计学性质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护理管理(饮食护理等),对特殊组患者则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模式(主管护师-护师-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护理组长工作内容:1)指导并辅助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适当性的健康教育;2)积极采取并改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3)监督并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力度,督促各医护人员护理工作做到位;4)组织责任护士进行相关性的护理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医护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1.3观察标准

由我院医护人员遵照医学相关规定自制护理好感度评分表(好评:90~100分;中评:80~89分;差评:<80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好感度调查(分数值与患者护理好感度成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研究数据录入至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深入性的科学分析,利用(珔x±s)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通过卡方值对比计数资料,若其最终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两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

2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后,特殊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以及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均优于一般组,且两者在该系列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特殊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为97.78%,一般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为75.56%。具体详情如表1、表2所示。

3讨论

骨科疾病属于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运动系统类疾病[3],不仅疾病类型复杂多变且若仅对该类患者予以单纯性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表明,针对性的治疗辅以系统性的护理是确保骨科疾病患者早日康复的最佳途径。医护管理工作地位的重要性随医疗模式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凸显,各医疗机构要想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站稳脚跟就必须提升自身形象,即提升医护管理水平。在骨科护理中开展护理组长层级管理模式,必须由各医疗机构骨科领导者依据实际情况就层级护理模式建立护理组长管理小组,并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在此之中,护理组长应指导和辅助责任护士顺利对骨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对各项医护举措进行改革创新。同时,护理组长必须对各项医护工作(医护质量、文件书写、巡视力度[4-5]等)进行严格性监管,务必使每一项医护工作做到位。此外,护理组长还应定时定期开展医护培训活动,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本文研究表明,特殊组于一般组患者经相应性护理后的护理好感度分别为97.78%和75.56%,前者高于后者,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特殊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亦优于一般组,且两者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在骨科护理中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模式,可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张淑惠 单位: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

参考文献

[1]袁文芳,陈春英,林岩.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104-105.

[2]张照亮,李严峰,姚晚侠,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实证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06):779-782.

[3]李艳红.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01):86-87.

层级范文篇4

关键词:产房;护理;层级护理

管理产房是临床的主要科室之一,亦是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相关文献显示,产房突发风险事件较多,由于部分夜间值班护理人员的资历较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安全[1]。本研究探讨产房护理中层级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产房护理管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产科收治的20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15±4.11)岁,初产妇74例,经产妇29例,阴道分娩61例,剖宫产42例;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30.22±4.31)岁,初产妇75例,经产妇28例,阴道分娩63例,剖宫产4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产次与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1)基础护理:孕妇入院后,保持病房环境干燥整洁,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确保孕妇感觉舒适,采用音乐放松以有效缓解孕妇分娩前的负面情绪。(2)用药指导:护理人员指导孕妇遵医嘱服药,从而有效预防感染。(3)饮食指导:护理人员指导孕妇采用可溶性纤维饮食,确保摄入充足的热量。(4)心理指导:护理人员针对孕妇状况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层级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组建层级护理管理小组

由科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士组建层级护理管理小组,参照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称与学历将护理人2017年1—2月员分为助理护士、主管护士与责任护士共3个层次。助理护士负责孕妇的基础护理,为孕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主管护士负责孕妇的有创性技术操作,掌握孕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指征,并对助理护士加强指导。责任护士负责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协调、指导和督促护理人员,组织护理查房,检查医嘱与护嘱的实施进程,促进优质护理的循证实施[2]。

1.2.2排班

实行A(8:00~15:30);P(15:30~22:30);N(22:30~8:00)排班,每个班次均需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到达科室,确保30min内完成交接班,每个班次需安排2名护理人员,N班适当增加1名护理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息时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程观察准确率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难产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

2结果

观察组产程观察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结论

邓道红在一文中指出,产房新生儿窒息、难产与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呈增加的倾向,严重影响孕妇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3]。如何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最大程度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层级护理管理在提高产程观察准确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体现了产房护理中层级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宝容 单位: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TangY,DivisionHM,HospitalYZ.Nursinghierarchymanagementinimprovingthequalityofclinicalnursingserviceintherole[J].ChinaModernDoctor,2015.

层级范文篇5

护理方法: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主要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进行基本护理,主要采取的制度是轮岗制和轮班制。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首先是岗位设置,根据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职称、学历和工作年限等分为不同的层级,依次为一级护士、二级护士、三级护士、四级护士。一级、二级和三级护士应该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一级、二级护士都应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正确、及时地按照医嘱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及安全输血制度,防止各类护理差错、事故;此外,一级护士还应该做好所分管患者的护理工作,落实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负责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有关文件的记录工作;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出院时为患者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工作;参与夜班值班;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二级护士负责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负责科室内各类药品及器材的使用及保管工作,提前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做好所分管一般患者的护理,并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做好所分管危重患者的护理;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及时进行解释工作和改进措施,做好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记录工作;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护理论文,以提高护理水平;参与并指导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三级护士参加或主持本科室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组织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护理病例讨论;负责危重、疑难及一般患者的护理;协助护士长拟定病房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病房管理工作;协助护士长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病房的科研、技术革新计划,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病房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教学理论授课任务;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四级护士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协助护士长把好病房护理工作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负责危重、疑难及一般患者的护理;协助护士长解决本科室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负责指导护理业务查房、护理疑难病例的讨论和护理会诊。协助护士长分析鉴定本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协助护士长组织本科室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案,负责讲课;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室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科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撰写1篇护理学术论文;协助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承担教学理论授课任务;完成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各级护理人员均按照医院相关要求进行护理,履行各自的责任,按照要求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主要根据护师分层级管理模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士培训计划和组织方案,不断完善护士考核制度,实现考核制度和护士绩效制度的有效结合,把护士所护理患者的满意度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去,以此来提高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患者和护士之间的关系,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另外在护理时间的合理安排上,主要采用排班制度,根据护理患者的人数量,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护理人员。

观察指标:①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②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安全事故。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经检验,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层级范文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外科所收取的124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43.5±10.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44.7±9.2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主要涉及到健康宣教、给药护理、病情介绍、用药护理和饮食指导等内容。观察组患者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明确岗位责任、细化日常护理工作的内容,完善护理安全等内容,以确保外科护理日常操作有章可循;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护理管理监管体系,加强外科护理管理巡视工作,严格落实监督职责,及时纠正外科护理管理中出现的不恰当的行为,全面提升外科护理管理的规范性[2]。②根据外科护理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划分岗位管理层级,其主要由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护士、初级护士和助理护士等成员共同构成。其中,护士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主要负责把握护理的整体质量;护理组长则主要是辅助护士长来共同完成日常的护理管理工作,积极下达外科护理管理的任务;高级护士长主要负责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保持上传下达;初级护士一般负责落实日常护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助理护士则主要是在日常护理管理中协助初级护士展开护理工作,并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获得患者的信任。全面观察外科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坚持实行8h轮班制。③完善考核制度。坚持对外科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外科护理人员晋升的主要参考条件,以便充分调动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通过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来调查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态度和健康教育几项内容。每一项的分数为25分,总分为100分。所得分数在80~100分之间表示非常满意,在60~80分之间表示满意,在60分以下则表示不满意。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主要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安全管理、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和病历书写等几项内容。以百分制为准,当患者得分越高则表示外科护理的质量越高[3]。1.4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取和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6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总护理满意率为67.74%。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所谓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就是将不同岗位和能力水平不同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明确设置每个层级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促使所有护理人员共同合作的一种护理方法。在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规范日常护理工作内容,提高日常护理工作效率。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并始终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外科科室的护理质量[4-6]。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完善的护理管理模式严重影响到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其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合理划分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岗位责任,最大限度激发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让所有护理工作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明确自身岗位的工作需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同时,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护理工作内容,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实施能够更加周到。在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还能够促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导新进入外科科室的护理人员能够快速适应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此外,合理地将外科护理任务、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工资挂钩,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起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外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该次研究过程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77%,而采用普通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总满意率为67.74%,明显高于采取普通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临床实践表明,在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能够有效增强护士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日常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昌英 单位: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外科

[参考文献]

[1]耿晔.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31):97-99.

[2]刘千红,陆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7):2478-2480.

[3]董金金.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4(6):110-111.

[4]任圣梅,郑家菊,李立娟.层级护理管理对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938-940.

层级范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这70例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5例,女30例;年龄21~38岁,平均(29.5±6.0)岁;研究组35例,其中男4例,女31例;年龄22~38岁,平均(30.0±6.7)岁,上述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详细护理内容如下:(1)设置工作:由护理人员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分为各类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而后以小组长与责任护士为核心展开各项分层管理活动。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历、资历以及工作质量将这其分为3个不同的等级,各等级中的人员可根据其具体的工作状态及工作质量进行调换,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努力向上的积极性,达到整体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2)工作职责:医院内的所有护理人员应以护士长为中心,对其团队工作进行管理,各科室的护士长可根据其科室内小组任务的差异性,制定小组职责而后对小组进行管理与监督,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与此同时,各小组的组长也应有一定的管理与监督能力,其可根据组内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调配,使之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保障小组工作质量。(3)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由护长根据各小组的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培训内容,定期举办培训讲座或者是培训班对各小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能力与专业性,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4)制定科学的评估制度:由医院的各管理层对于护理管理评估制度进行制定,使之可有效的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价,若相关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为优,则可给予其一定的奖励;若相关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不理想,则应指出其问题,并督促其积极改正,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2]。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包括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文书。1.4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均以通过SPSS22.0软件的计算,计数资料表示为%,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用t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的患者对以往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产生了很多的不满情绪,其对于医院医疗服务的高要求不仅可以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还可以促使医院提高其护理水准。当前,市场的各大医院种类众多,医院要想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应做到提高医疗水平与提高护理水平的兼顾,使之不断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增加医院在患者心中的信服力,提高医院在同类市场中的竞争力。基于上述现状,医院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属于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的实施可将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并对其工作有效的进行考核,及时督促护理人员转变其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质量。同时,护士分层级管理也可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之极大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以促进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文中研究数据显示,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研究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综上所述,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使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75-76.

层级范文篇8

中能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在新世纪的强劲春风里随着公司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在新时代的阳光普照下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发展的。中能的企业文化建设大体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中能文化的自生阶段,第二阶段是中能文化的自建阶段。以前我们可以说是文化自生,今年我们就可以说是文化自建。现在以企业文化手册为标志,中能的企业文化建设踏上了一个新起点。以前的企业文化是零散的,现在通过编制的《企业文化手册》使文化变系统了;以前企业文化理念是口头的,现在通过编制的《企业文化手册》使企业文化理念变的书面规范了;以前的企业文化是弱势的,现在通过公司正式批准的《手册》使企业文化变强势了。

中能《企业文化手册》和《安全文化手册》,是对中能企业文化的总结、梳理和升华,它以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崭新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在两本文化手册内容的收集、输理、提炼、编排过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

公司领导明确了编写文化手册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企业文化许多理念就是直接来源于公司领导的讲话。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关心手册的起草和编制,在草案的讨论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对《手册》的编制完成起了重要作用。公司的员工也在理念征集中提出了许多好的理念素材,为公司理念的提炼丰富了内容。所以,中能两本文化手册是凝结公司领导、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智慧和心血的文化作品。

一、中能文化手册的解读

中能文化手册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安全发展。中能公司是一个煤炭企业,发展是公司的基本使命。怎么样发展?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从文化手册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发展首先是要安全发展。“说一不二抓安全”是两本文化手册共有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标准化、精细化都是为了安全生产。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安全文化就是不完整的企业文化,没有安全文化的系统推进就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

中能文化手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用中能特色语言表达中能特色文化。这次文化手册上的语言都是我们中能人的语言。一方面是领导的语言,我们从领导的讲话、文章中发掘到具有深刻远见的特色语言,成为文化手册的一个亮点。另一方面我们收集了员工的语言,他们对文化认识和管理的见解朴实生动,也是有特色的。用中能语言书写中能文化,不仅感到亲切,而且更能准确反映实际。应当说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特征和载体,是什么文化就有什么语言,只有中能的特色语言才能表达中能的特色文化。

中能文化手册最显著的成绩:就是总结提炼出中能先进文化的本质和方向。这次对零散的中能文化进行了整理、总结、提炼,找出了中能文化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我们往那里去?我们怎么去?往那里去就是共同愿景,我们的共同愿景就是“把中能打造成陕北塞上煤海明珠”。怎么去就是核心理念,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我们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我们一定要做最好的”。因为在煤炭行业,就是在陕西,我们都不可能成为最大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做最大的,但我们一定要做最好的,我们一定能够做最好的。因此,我们把这一条确定为公司的核心理念。根据这一条核心理念,我们确定了一个理念群,包括工作理念、学习理念、执行理念、责任理念、成本理念、人才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都贯穿一条红线,那就是要做最好。

中能文化手册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把文化理念付诸各项工作实践。文化手册不仅仅是发给大家学的,其实学起来并不难,一本手册就那些内容,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完。文化手册主要是做的,要按照手册上的内容做到,的确是不容易的。同时,文化手册毕竟不是操作手册,不能完全按照文化手册去做,它没有给我们每个岗位明确的规范。这就需要我们把文化手册的理念转换成操作规范。对于文化手册的实践,一方面是在精神层面,给大家一个先进的理念,鼓舞我们员工的精神;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我们管理人员把先进的理念贯穿渗透到制度里去,通过制度体现文化理念。因此,没有实践的文化是没有意义的文化,也是没有生命的文化。

三、中能企业文化的生与长

企业文化分为生和长,企业文化手册的颁发仅仅是生,这就是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调查、提炼、编制是文化手册生出来了。这就像种子种到地里发芽了,但企业文化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下大工夫去努力。一颗种子发芽只要几天,而一棵树木的成长则需要几十年。

我们怎么让中能文化之芽成长为中能文化大树呢?一般是四个主要方法——“内化于心,渗透于制,外化于行,固化与物”。

“内化于心”——这就是更新观念,真正认可和接受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使文化理念入心入脑,成为企业的灵魂。

“渗透于制”——就是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各项制度中,通过强制性、保护性、约束性的制度,使文化理念覆盖到企业的各个角落,逐步影响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观念。

“外化于行”——要使文化的内在精神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最终达成理念、制度、行为三个层次的内在统一,是企业文化自觉自发,芳香永久。

“固化于物”——要把文化理念融入到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集体活动中,还要通过物质层面美化文化氛围,把文化反映到服务和产品中去。

中能文化现在有了,但不能教条僵化,就像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样,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发展才能使中能文化保持强盛的生命力。比如说,从物的标准化到人的标准化,从精细化到“四精”管理等等,就是对标准化、精细化等企业文化的发展。怎么发展中能文化,那就是全体员工的工作实践。每个管理人员,每个生产工人,大家都不仅仅是经济产品的创造者,其实也在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大家的工作和劳动不仅是发展经济,也是发展文化。中能的文化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文化,中能文化的发展也是靠我们共同去发展。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推进

企业文化是系统过程,那就要系统推进。怎么进行中能文化的系统推进,我认为按照下列方法进行。

(1)文化建设项目化。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分为若干项目,可以先分出大项目,在大项目里在分小项目。项目分出后要安排那些是当前做的,那些是今后做的,完成项目应该有时间表。

(2)项目推进目标化。每个项目要做到什么程度,项目每个阶段达到什么要求,应该是明白的、公开的,做到目标清晰。

(3)目标任务责任化。这就是目标任务要落实责任到人,是谁对这个项目负责,就要承担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这当然就有奖有罚了。

(4)责任落实具体化。要落实责任就必须明确承担什么责任,责任不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该是具体的,比如完不成罚多少钱,完不成撤职,或完不成开除等等。

层级范文篇9

证券市场的层次性主要指其二级市场的细分。证券二级市场传统上被划分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两大类。证券交易所市场是指在有组织交易所进行集中竞价交易的市场,通常分为全国性市场和地区性市场。如美国的全国性股票交易所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地方性股票交易所则包括中西部、太平洋、费城、波士顿和辛辛那提,没有资格或不希望在全国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可在地方性交易所上市交易。

场外交易市场又分为非上市股票交易的交易市场和交易所上市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其交易方式是分散的、议价的。非上市股票交易市场是面向中小公司的股票市场,又可以分为纳斯达克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OTCBB市场、粉红单市场等多个层次。第三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大额交易而作出的交易安排。

近年来,随着另类交易系统(AlternativeTradingSystemATS)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地位的确认,第四市场(TheFourthMarket)交易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希望避免向经纪人付费的大机构都可能加入这种直接交易。

图1美国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

二、美国证券市场的分级分层监管体系

美国证券市场实行分级监管,形成了一座金字塔型的监管体制。在这座金字塔的顶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整个市场进行监督,享有法定的最高权威;各州也设有监管机构,在其辖区范围内对证券业进行监督;在金字塔的中部,自律组织——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其他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各清算公司等——监测市场的交易并监督其成员的活动。自律组织所作出的规则修订须由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上市公司的监督部门、证券中介机构及社会舆论构成这座金字塔的基础,监督公司与公众的交易,调查客户申诉。

1929年之前,美国政府奉行的是自由市场原则,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很少。但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加强监管以规范证券交易行为和防范市场风险。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标志着积极监管的开始。

(一)对交易所场内交易活动的监管

1、法律和证监会的监管

在美国,信息公开是证券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原则和制度。对交易所内交易活动进行监管的核心,就是确保信息公开原则的实施。因为按照美国学者的观点,在证券投资信息得到充分披露的情况下,美国投资者都将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投资和保护方式,美国投资者都将是自己利益的最佳辩护者。而信息公开可以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可以消除实践中出现的大量人为操纵的投机行为。

为此,美国证券法体系建立了严密的监管规则。根据禁止证券欺诈原则,所有公开发行的证券必须按照指定的格式进行登记,禁止使用欺诈手段销售证券,否则证券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将承担严重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1933年的《证券法》规定,如果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发行时故意遗漏相关信息,或者做出错误披露,证券交易委员会和投资者均可向其提出民事赔偿和罚款的诉讼。上市公司及其高级职员和公司董事、证券承销商以及会计师和律师等专业顾问都要对报送或散发的发行文件内容承担责任。如果这些披露文件在内容上有虚假或误导之处,证券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市公司对其在信息披露中的违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第一,刑事责任。美国联邦证券法规定,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和在场外市场挂牌的公司如果故意违反联邦证券法的注册与反欺诈条款,均可能构成犯罪。1933年《证券法》第24条,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31条都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

第二,行政责任。当上市公司某项行为涉嫌违法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可主动进行调查,若证据成立就可以提交司法部处理,也可直接在相关地区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发出禁令,禁止行为人进一步违反联邦证券法,还可并处矫正性处罚,以使违法者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警觉。根据法律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可以对任何违反证券法的人士发出“停止息念令”,令其停止违规行为并打消将来违反法规的念头。当上市公司的董事或高级职员违反联邦证券法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权提出诉讼,禁止其继续担任该职务。

第三,民事责任。在美国证券法民事责任体系中,按起诉主体不同,可将民事责任分为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起诉讼的民事责任和由私人提起诉讼的民事责任。

(1)、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起诉讼的民事责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任何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受到“停止息念令”行政处罚的人士,均可提起司法程序,对该人士施以从5万美元到50万美元不等的民事处罚。

(2)、由私人提起诉讼的民事责任。私人诉讼又分为明示私人诉讼和默示私人诉讼两大类。前者是指私人根据证券法上的明文规定而获得救济,受害者可直接按该法律条文的规定判决该被告承担责任;而后者是指虽然有些法律条文没有明确授权当事人在被告违反该条文而造成当事人损失时可据此提起诉讼,但是这些条文经法院解释后可为当事人援引之并获得救济。

2、证券业的自律管理

除证券法等美国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之外,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对上市或挂牌公司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行为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包括批评、罚款、停市和取消公司上市或挂牌资格。

证券公司内部实行自律管理主要是由“中国墙”(“中国墙”一词相传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在一次演讲中形容旧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一种用语。后来被美国金融界隐喻为证券公司内部为实行自律管理而在不同部门之间构筑的一道无形屏障)制度来保证的。“中国墙”制度的具体内容是指为防止某个职能部门所拥有的特种信息传到另一职能部门被滥用而建立的一套内部规则和实施程序。在总结多年反内幕交易与证券欺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1988年美国制定了《内部交易与证券欺诈执行法》,对证券公司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制定信息在部门间流动的标准程序,并系统地分析在哪些情况下,可能发生对信息的滥用和利益冲突。

第二,详细规定信息隔离的具体手段和程序。例如规定任何部门的文件、计算机数据、档案等,其他部门的人员非经特别授权不得阅读;雇员在公司内部公共图书馆、餐厅不得谈论内幕信息、不同部门之间雇员不得随意调动。

第三,公司应定期、经常地检查守则执行情况,并制定突发性内幕信息泄露的应急计划。

第四,公司应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这项制度的实施和检查。并详细规定违反守则将受到的处罚。

第五,应对公司的所有交易、咨询及其他业务进行记录并加以妥善保存。

3、其他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作用

从理论上讲,“中国墙”机制有助于降低证券公司及其客户进行市场不当行为的潜在风险,是对监管机构的有益补充。但是在一个证券公司内部,信息流动很容易发生。实践中确实有证券公司(包括世界一流的券商)所设立的“中国墙”薄得像层纸,很容易被打破,因此还需要其他来自外部的监督。

美国法律对为上市公司提供外部服务的专业人员的责任规定得十分明确。专业人员负有“勤勉责任”:必须以合理的技能为公司服务;“信托责任”:必须对上市公司负有最高的忠诚责任,这个忠诚是对公司所有股东而不是少数股东的忠诚;“会计责任”:有责任向公司及其广大股东提供完整的会计账目;“律师责任”:专业人员必须向公司及其广大股东出具真实准确的法律意见。但事实上,单靠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公司内部自律来监督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还是不够的。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开展其业务时还要靠以下两点来保证公司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一是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开展业务的基础是靠公司的声誉。由于这些组织提供的服务高度依赖于个人技能而非资本,而客户选择服务时,主要依据的也是个人声誉、品格和技能。因此这些公司一般不会因为

短期的利益而损害长期的声誉。二是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公司体制绝大多数为无限合伙制,一旦发生问题,造假者往往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在强制信息公示和民事赔偿制度的基础上,大量美国律师专注于为股东提供法律服务。他们运用娴熟的法律知识,紧盯着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各种披露信息寻找漏洞以谋求获取赔偿。这种外在监督的力度极大,对上市公司构成了强有力的约束。

4、社会舆论监督

舆论评价与监督的“放大器”特征使得社会舆论监督对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然事件的爆发虽然说明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还存在问题,但事件本身却证明媒体的力量有时也能扭转乾坤。

(二)NASDAQ市场的监管体系

NASDAQ市场的监管机构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第二部分是NASDAQ自身的管理机构。

1、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的监管

在场外交易领域,NASD是美国证券场外交易最主要的自律组织,该协会目前拥有近6000家会员,24457个分支机构。作为民间唯一的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它全权管理着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上的所有证券交易活动,其活动内容包括:

第一,建立和完善会员制度。它通过审查,吸收符合规定的注册经纪商或自营商成为自己的会员,进行会员注册考试、注册调查、注册审查、注册登记;要求并约束会员遵守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制定的各项规定;敦促会员在挑选董事和管理事务方面的公开化、公平化,禁止协会会员参与任何有限合伙公司的重组交易,禁止协会会员与金融部门或金融的分部门进行关联交易等。

第二,制定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的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在SEC的监督指导下,制定协会的规章制度和证券交易法规;防止欺诈、操纵市场的行为;监督手续费收取的执行标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除此之外,根据法律授权,协会对非会员而从事场外交易的证券商同样拥有监督管理权。

第三,监督、检查会员的日常经营活动。

第四,提供电子报价系统、转账清算系统和统计系统,并指导其运作。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直接管理着NASDAQ系统的运作,但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协会利用该系统引导证券投资方向和资金流向,监视场外交易中各种证券交易量和证券价格的变化,防止不法交易产生。为了避免报价的过高或过低造成市场动荡,协会对报价的内容和形式作了具体的规定。协会经常使用最先进的在线或离线计算机系统监视的交易情况,并有权对那些从事非正常交易活动的会员公司及其注册雇员进行惩处。

2、NASDAQ的内部管理

NASDAQ的内部管理机构主要是股票巡视部和交易巡视部。该市场的管理条例规定,股票发行人必须提前向股票巡视部披露必要信息,如监管与收购、利润与特别红利、收购股权、新产品与新产品开发以及公司管理控制权的变化等。这些提前递交的信息有利于股票巡视部评价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在某种情况下,股票巡视部甚至还可以暂停交易以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平性。而交易巡视部则主要负责交易报告等事宜,它的职责是实时检查过高价位和错误的交易报告、在线监督和处理“锁定”与“交叉”市场等。

美国证券市场在场外交易中采用自律管理的监管体制有几点原因:一是由证券从业人员组成的自律机构更加贴近市场,更加熟悉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市场存在问题的根源,监管效率更高。二是自律组织对于市场一线的违法行为能做出更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三是管理的范围一般要大于政府监管部门,对某些法规触及不到的领域更有实用性。四是行业自律能充分推动市场创新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市场的活跃。五是自律机构在一定范围代替政府部门的一些微观监管行为,可直接减少监管成本,改善监管失灵问题。

3、对做市商监管要求

由于做市商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NASDAQ市场的效率,所以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制定一系列规则,对其做出了规定和限制。

第一,禁止做市商限制竞争行为。为保证市场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开放、公平,NASD制定了以下几项做市商行为限制:禁止做市商与其他会员公司或相关个人合谋控制价格、交易和成交报告;禁止做市商指使或要求其他做市商撤销或更改他们的报价,使之与自己的报价协同;禁止做市商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威胁、骚扰、恐吓以及其他不当的行为以影响其他做市商、会员公司或会员公司相关个人。

第二,做市商尽职义务。根据NASDAQ市场规则,所有的经纪商和做市商必须为客户承担尽职义务。也就是说,所有客户或与客户的交易必须尽可能以当时市场上最有利的做市商报价成交。

第三,禁止做市商利用信息优势“提前行动”。如禁止做市商在得知一笔大宗交易即将成交的非公开信息时,在相应的期权上作套利交易(或者得知大宗期权交易的非公开信息以后在相应的股票上作套利交易)。协会对做市商在出版有关证券研究报告之前,故意调整相关证券存货头寸的行为也作了相应的限制。此外,协会建议做市商在内部建立必要的内控制度,将研究部门和相关部门分开,防止交易部门利用提前知悉即将出版的研究报告内容的优势,故意调整相关证券存货头寸,没有建立这种内容制度的做市商将要承担举证责任。

(三)OTCBB市场的监管

OTCBB只是一个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监管的报价服务机构,并不是一个证券交易所。因此,它主要监管对象是做市商而不是证券发行商。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主要对做市商的报价信息和交易活动进行监管。例如,规定所有做市商必须在证券交易后90秒钟之内通过ACT系统(AutomatedConfirmationTransactionService)对交易情况进行公布。

OTCBB市场最初开始运作时,对挂牌公司的信息采取的是完全自愿的方针,并不作强制性的要求。挂牌公司只需向做市商提供自己的财务数据即可。在发生几起恶性欺诈事件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1999年1月4日起证监会制定了一项新规定(新规定名称为EligibilityRule):在OTCBB上市的公司必须定期向证交会公布其财务季报和年报,凡是不能按要求提供报告的公司,将有一个月的警告期,警告期满尚不能提交者,其股票便被从OTCBB上删除,下降到次一级市场粉红单市场上交易。1999年7月,3187家公司由于逾期未向美国证交会申报财务状况而被摘牌。

(四)粉红单市场的监管

与OTCBB不同,粉红单市场不属于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而是隶属于一家独立的公司。粉红单也仅是一个报价服务系统而不是交易服务机构,在该市场上交易的股票没有任何财务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粉红单市场是美国唯一不需要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的股票市场,如果说在这个市场还有什么监管的话,那就是粉红单市场也实行做市商制度,在对做市商的监管方面,粉红单市场与NASDAQ市场、OTCBB市场都是相同的。

三、有关结论

如前所述,美国证券市场不同层级的监管方式和严密程度也是不同的。在市场宝塔的顶端,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活动受到了最严格的监管。监管采用的是法律规范、集中式的证监会监管、舆论监管以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交易商、中介机构以及各类专业人员,都受到了全方位的监督;随着宝塔层级的降低,来自外部的监管力度也逐级下降。NASDAQ市场主要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负责监管,除对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要求之外,监管侧重于做市商;OTCBB则主要对做市商的报价信息和交易活动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没有挂牌要求,监管仅限于要求上市公司向美国证监会提交财务报告;位于最底部的粉红单市场则几乎没有来自政府部门的监管,基本上完全依靠行业自律进行治理。

这种分层监管体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节约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于保证对最有可能影响公众利益的市场的监管能力。同时尽管某些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监管,完全依靠市场参与者的自我约束来维持交易秩序,但在严格而完整的法律特别是民事追究制度下,挂牌公司、证券商和其他中介机构的行为还是得到了有效约束。

相比之下,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这种分层监管的体系,证券市场的监管责任几乎完全由证监会承担。受监管成本和能力的限制,管理层不得不对开放新的市场领域十分谨慎,从而进一步固化了证券市场的畸形结构,使得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仅有交易所一个层次,不仅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而且加大了市场风险。

技术经济研究部

张元(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

张承惠

附录

美国证券市场主要法律法规

1、1933年证券法

针对发行市场而制定。其核心是要求发行证券的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制止证券发行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其内容主要包括:要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向SEC申请注册,注册的目的是将有关发行公司及所要发行证券的主要情况充分而准确地向公众公布。有关事实必须真实、可靠,没有虚假信息、重大信息遗漏、误导行为等情况。那些因购买证券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如果能够证明在证券的注册陈述和发行说明中有重大遗漏或失实,将具有追回损失的权力。对投资者负有责任的包括:发行公司、公司的主管、证券承销商等,美国政府不通过对证券质量的审查来决定是否有内在价值。

2、1934年证券交易法

针对二级市场而制定。其目的在于保证证券市场的公正与秩序。其内容主要包括: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对全美证券市场的监管;对证券交易所及证券商实行注册制度并要求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实行自我监管;上市公司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制度;严禁内幕交易等。

3、1935年公共服务控股公司法

针对公共服务业的控股公司而制定。目的是防止一些公司利用控股方式垄断公用事业,损害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该法要求任何一个从事公共服务业的控股公司都必须到SEC注册,提交定期报告,其内容包括公司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子公司状况等;控股公司发行证券必须经SEC的审核和批准;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所进行的公共服务资产和证券的收购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等。

4、1939年信托合同法

该管辖的对象为:金额超过750万美元,根据信托合同公开发售的债券、债据或其它类似的借贷性证券。另外对信托合同的担保方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5、1940年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

该法规定了投资公司的行为规范,要求投资公司必须公布其财务状况和投资方针以向投资者提供有关公司活动的全面资料,使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有充分的了解。该法规定,不论个人或公司从事有关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都必须向SEC登记注册,在SEC的指导下经营业务。

6、1970年证券投资者保护法

该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以对破产的证券公司的客户提供金融帮助,减少其所遭受的损失,达到鼓励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

层级范文篇10

摘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引发了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其中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并探讨了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

1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促使企业形成柔性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电子商务技术信息处理效率高,企业网络内的每一个终端可以同时获得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直接,高层管理者接近了生产第一线,中层管理者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代替了管理中层。柔性的组织结构可以使管理者充分授权,减少管理层次,增强组织内横向沟通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加快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

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协调成本,建立企业组织内及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非产品、成本、技术等方面的虚拟核心竞争力。

跨职能工作团队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根据特定任务和业务流程建立的具有监督、激励、约束等职能的工作团队,直接面向生产任务,实行自我管理,它取代了层级组织结构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模式,跨职能工作团队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以进行快捷的研发和生产。

企业组织之间加强虚拟运作。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把供应商、生产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连接而成的动态的、临时的虚拟企业,这样,各个网络成员的组织结构精炼且富有弹性,它们技术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发,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围绕生产制造功能的流程结构向服务型组织结构转变,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意见并将设计或改进的方案传达给制造企业。而核心企业通过契约或控股关系与制造企业、销售商按产品价值流联结成企业链。根据核心企业的特性划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类型:

生产性网络。其关键在于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及时反馈顾客意见及需求,并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和提高产品质量。重点是集中优势能力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的关键设计、商标管理及售后服务和营销,同时通过契约等方式将生产、制造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

非生产性网络。主要强化专业化生产和核心技术的开发,进行品牌和商标的管理与经营,以及销售和提供服务,通过企业形象策划、良好的物流系统等手段,将制造商、销售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总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层级制组织模式向开放的网络型结构转变。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管理观念、经济体制、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因素,企业要想进行组织再造,彻底改变传统的层级结构,除必须考虑所属行业的要求以及结合企业现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更新观念。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要全面转变和更新企业经营观念与思路,树立全面、整体化和战略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理念。同时,培育员工的组织创新意识,树立信息化概念,在整体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流程重组,组织再造。

慎重选择。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发展战略,在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电子商务组织变革模式中慎重选择。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建立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大幅度的调整,而这种超调量大又会导致组织平稳性差。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企业组织进行持续的、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实现由传统组织模式向电子商务组织模式的转变,这种变革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历史文化不仅成为构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阻力,而且也会导致新的企业组织结构无法有效的运行。因此,在实施企业组织结构重组之际,建立与新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积极营造充分发挥知识和信息化的电子商务企业文化。

加大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需要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的设备、人员、组织和企业文化等全面实行信息化,建立用于在新型组织执行新任务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系统和用于支持组织单元决策的自动化信息系统,以及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1.陈连刚。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与实训[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