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3:36:53

层次论范文篇1

一、归化与异化:一对矛盾

在翻译理论中,归化异化是一种理论体系下的两种倾向,是一对矛盾。伴随翻译的文化转向,归化异化理论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对于这一矛盾何者为主要方面,何者为次要方面的争论愈演愈烈。

在翻译的文化论之中,归化与异化存在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有归化就有异化,无归化就无异化可言。对一个翻译理论工作者来说,他在提出其中一种翻译倾向的时候,心中必然明白还有另一倾向的存在。孙致礼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中提出的12种翻译矛盾之中就有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1]。

对于归化与异化,是不是用足够的论据证明其中一方更合理,更科学或更实用,就可以平息这长久的争端呢?不然。无数的理论论据和实践论据都可以说明归化与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里都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用一种中立的、客观的学术眼光来审视,我们会意识到归化与异化是离不开它们的使用环境(即层次)的,离开具体语境谈论归化与异化,它们之间就不是在相同的水平线上做对比。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对比。

二、归化与异化探究

1.存在文化与语言两个层次上的矛盾

在翻译研究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翻译起源于具体的语言操作。离开两种语言谈翻译是空洞和荒谬的。语言的转换技巧是翻译之本,任何的理论争鸣都必须给目的语和源语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操作探讨而不能从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去思考,这一研究方式又注定成果不大。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两种语言之外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都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2]。翻译存在着文化与文本双层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归化异化的争论在于要不要引入异语文化,要不要如实传递异语的文化形象,要不要输入异语的思维方式。在文本层面,焦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来翻译,是不是硬译,是不是取文化形象而舍语言结构,是不是阻断源语文化成分等等。论证归化与异化何去何从,必须首先承认这两个层次。混淆两个层面的矛盾,翻译研究就是无的放矢。

2.坚持异化:文学翻译的文化传递功能

笔者认为,归化与异化的理论可以从微观语言和宏观文化两个层面得到恰当的定位。文化是倾向性的定位,采取归化或异化直接影响到所有翻译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感受。玛丽·斯内尔·霍恩比(MarySnell–Hornby)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的“唯科学主义”态度,把文化(culture)而不是文本(text)作为翻译的单位(atranslationunit),把文化研究纳入到翻译研究中来[3]。文化异化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别国的表达法,给读者一种新颖的冲击,让读者置身于奇异的文化氛围之中。简言之,异化就是让读者体验陌生,以便可以接触异国文化。归化则是通过译者的修改,抹去文本表达的源语表达方式,通过对翻译的支配,将异国的文化改头换面或祛除。文学文本是各种文化的凝结,文学是关于人的东西。本国的读者阅读本土的文学作品,可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异文化的民族,阅读文本也是体验新文化的捷径。当今的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伴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前进,各国各民族的交往不断增加。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种语境下,翻译应该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促进各民族了解和尊重别族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共存和共同繁荣。正因为如此,文学翻译在文化这个宏观层次必须坚持异化。例如中国古诗之中蕴涵的古典文化精华,在西方文化之中没有对应,就必须异化,才能保持译文的原汁原味。3.归化与异化杂合:语言操作上的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此处指一元存在,即不可调和。作者注)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应用翻译的目的论理论,对翻译中涉及的各种因素作综合分析,既可以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4]。语言翻译应该服务于文化翻译。异化的文化翻译必须贯彻于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转换之中。这是翻译的基础,是它的微观层次,它需要翻译者更多的技巧和艺术把握的分寸感。即便是为了异化而保留源语的表达方式,翻译者也不能够机械照搬照套。既要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成分,又要让异国的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在这个层面,不能严格区分异化与归化。作为语言操作方式的这两种方法,在任何的翻译之中必须得到集合,混杂和并列。一定程度上说,在语言本身讨论异化归化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李运兴的语篇翻译引论,文学语篇是一个交际的单位,功能是负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从语篇的角度来说,应该异化。语篇是分层次的。决策级(strategicdecisionmakingranks)包括篇章,次篇章和句群。在此,异化是目的和归宿。操作级(operationalranks)包括大量的信息单元——句,小句,词组和词。通过对英汉翻译操作层次的对比,我们发现有不完全的对应关系。对于其中的文化成分和文化形象的翻译,作者总结出四种模式:

(1)文化直入(thego-aheadmodel)

(2)文化阻断(theblockmodel)

(3)文化诠释(theannotationmodel)

(4)文化融合(theintegrationmodel)

(5)文化归化(theadaptationmodel)[5]

实际上,这五类处理方法反映了归化与异化在微观层面的不可严格分化的关系。从许渊冲的唐诗翻译,到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英译,到杨武能的汉译《魔山》,归化异化的杂合使其读者众多,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这些译作名垂千古。

层次论范文篇2

我在《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当代选择——中国对外战略问题思考之一》与《国家主权的层次分析》两篇文章中,对国家主权研究另辟蹊径,尝试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求摆脱主权问题的理论困境。现就上述研究进行综合,提出国家主权的层次理论,尚祈同行斧正。

国家主权困境的根源

国家主权与民族国家相伴而生,随着当代世界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主权成为世界各国的本质特征,主权平等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石。但是,迄今为止,在国际关系中主权平等原则屡遭破坏,强国和大国践踏弱国和小国主权的事端频频发生,难以禁绝,其根源何在呢?对国家主权在国际上陷入的这种困境稍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主权在体系层次上与国家层次上的意义是不一致的。国际体系对主权的规定是抽象的、平等的,任何民族国家都是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因而体系层次上的主权是同质的。如果体系对主权的质的规定性能完全贯彻,那么在国际社会中有关主权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事实上,这种主权在法理上、形式上的平等受到实质上不平等的冲击。这是因为在国家层次上,主权实现存在着巨大差异。在体系结构和进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它们的主权处于脆弱状态,而霸权国家利用其力量优势,奉行扩张性、干涉性对外政策,否定体系对主权的规定。因此,主权在国际上面临两股力量的冲撞,一方面国家(在当代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落实体系对其主权的规定性而努力,这就是国家间的平等、独立、互不干涉内政;另一方面霸权国家践踏体系层次上主权规定性的本质。这就是主权陷入困境的根源所在。既然主权的困境来源于体系和国家间内在的结构性紧张,而且,从原理上讲,这种结构性紧张是现存国际体系所固有的,因而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我们对此不应抱有幻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无所作为。根据上述对国际关系的层次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在体系与国家两个层次上作出极大努力,以大大缓和这种张力。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体系对主权的质的规定性,通过强化国际法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加强有关的保障机制和制度建设,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等措施,来进一步落实主权平等的原则;另一方面,在国家层次上,我们寄希望于力量的平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于平衡,以及发展中国家力量的整合,只有逐步纠正世界力量的失衡状态,才能使主权的困境不断得到缓解。此外,在国际关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国内层次上,国家主权也陷入了某种困境,这就是国内民族或地区的分离势力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不是针对主权本身的,它们或者是为了使自己取得主权地位,或者为了认同于另一个主权实体,它们要否定的是本国的主权实体,并不要否定主权原则。而来自国际上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则不同,它们对上述两者都构成威胁。总之,国家主权处于内外夹击之中。

确立刚柔相济的新主权观

在我们进一步用层次分析法剖析主权内涵之前,先强调有关主权的几项原则:(1)主权平等的普遍原则;(2)国家利益决定主权的原则;(3)主权理论必须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原则;(4)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选择,必须与变动中的国际环境相平衡的原则。总之,民族国家的存在及其利益是它在主权问题作出选择的内在动力,国际环境嬗变是这种选择的外在动力。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选择有其时代特征。当代特别是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已经形成,一个密切联动的国际社会呈现在世人面前,世界或区域整体性发展趋势日益增强,当代世界生产力的空前飞跃,充满了跨国冲动,扩大了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范围、深度和合理性,为世界各国编织了一张相互依存的网。全球问题的出现又强化了世界依存网络。在这种新的国际环境下,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一切要素都在跨国界流动,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普遍建立起全面的互动关系。人类发展的局部性与封闭性正在走向终结。封闭型的民族国家形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世界生产力突飞猛进所造成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也不能适应在许多方面必须进行全球治理的世界形势。虽然,迄今为止,这些历史条件的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主权的本质和地位,但是,主权国家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应当以新的思维,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国际关系,把全人类和地球的命运置于中心位置,洞悉世界各国除了以共同的责任感,明智和建设性的方式,非排他性、独占性的利益追求,共享整体性与多样性发展的成果之外,别无选择。在这种情形之下,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国家行为也有了新的生长点。国家利益不再单纯依靠封闭式的自我努力,而是在开放式的互动性的国际关系中求得实现。国家利益的内涵开始深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国家间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日益增多的共同的、普遍的利益,包含着共同受益或共同受害的因素。国际合作甚至国际一体化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这种互动关系的实现是以利益和权力的让与为条件和代价的。例如为了参加某个国际组织而必须接受它的条件和规则,有关国家间领土、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调整,通过国际条约在武器控制、基本人权保障、环境与卫生指标等方面承担义务,它们往往涉及国家主权。在这些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世界各国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创新实践,现在必须在理论上作出阐述。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确立新的主权观有其必要性。

为此,必须对主权内涵进行层次分析。主权的本质

和内核是对内最高统治权及其对外独立权,它在主权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种核心权力,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本源。就国家人格和主权最高属性而言,主权是绝对的,抽象的,排他的,不可分割的,不可放弃的,这在全面的国际一体化和民族国家消亡之前是不会改变的,而具体的主权权力则不同,它们是主权授予的下属权力,是主权的派生权力和具体表现,它们是相对的,具体的,可以自主限制的,可以自主让渡的。这种划分旨在为新的主权观奠定理论基础。

实际上,世界各国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主权的实践活动中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一方面,世界上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或已经在本质上放弃主权,美国是如此,欧盟各国也是如此,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对于作为弱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主权是它们的强大武器,在国内反对国家分裂,在国际上坚持主权平等不仅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保证国际关系实现民主化。因此,在涉及主权本质的问题上,世界各国的态度和立场都是刚性的。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在当代的国际大趋势下,采取了柔性的态度,以自主适应的姿态,对具体的主权权力进行自主限制或自主让渡。这种自主选择,虽然历史上也有,却是偶然的、少量的,而在当代成为必然的、普遍的现象。它集中地体现在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和发展中国家身上。

这种对具体主权权力的自主限制与自主让渡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双向性和互动性。国家间或国家与国际组织间彼此享有某种权利和承担某种义务。这不是单方面的让步,是为了有所得而有所失,得必须大于失,其起因和出发点是通过国际间互动来获取国家的更大利益或根本利益,国家利益始终是主权的中轴和判断标准。这种在平等互尊基础上的协商谈判,互让互利,正是尊重主权的表现。

如果双向性向单向性蜕变,即在外来强大压力下自主行动向非自主行动转化,主权就会被剥夺,国家根本利益会受到损害。

第二个特点是独立自主性,即国家是在主权平等条件下独立自主作出决策,其目的和宗旨是坚持和强调主权的本质,而不是削弱与放弃主权。主权的国际意义就在于国家的独立自主。这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

其一,国家在主权问题上作出的选择既然是自主的,就意味着它是行使主权的结果,是自愿作出的并且符合国家利益原则,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充分体现了国家主权的本质内涵,是主权权威的表达,表明国家行使主权的完全自主。

其二,诚如汉斯·摩根索所言:“国家限制自己行动自由的法律义务和数量本身不影响它的主权。影响主权的不是法律限制的数量,而是它的性质。但是只要有一项影响到这种权威的法律规定,它本身就足以破坏这个国家的主权。”确实,在主权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有一个“度”,即不能超越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和对外独立性。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国家就不会因此而丧失主权。换言之,决定主权丧失与否的不是国家自主限制与自主让渡的数量,而是它们对主权本质所产生的影响。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国家并不是彻底放弃这些主权权力,只是两者有所分离,只是共同行使这些权力,即在某种国际框架、机制或机构内政策协调或集体决策,必要时国家也可以收回这些权力。在这方面,欧洲一体化具有典型意义。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成员国对主权问题的处理,事实上一直在坚持主权的本质和自主限制与让渡主权权力、坚持国际体系对主权平等的规定性和正视国家行使主权能力的差异性这两个方面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平衡关系。成员国选择一体化这条自主限制和让渡主权权力的道路,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并实现其主权。拥有欧盟委员会内一半票数的弱小成员国能够通过集体的力量否决大国提出的任何有损于它们关键利益的方案通过,从而有效地共同行使这些主权权力。

其三,国家在主权问题上进行自主限制和自主让渡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即以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为代价,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走向可持续发展和繁荣,这最终无疑会强化国家的主权地位。

简言之,主权理论应当是一种发展的理论。当代的主权理论应当是一种层次理论,它指明了国际体系层次上主权平等的同质性与国家层次上主权实践的差异性,以及国内层次上民族与地区分离势力的猖獗,造成了主权的困境,它把主权的内涵分解为作为主权本质的核心权力和其派生的各项具体的主权权力,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主权的本质,而各项具体的主权权力可以灵活地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加以自主限制,或自主让渡,其目的是要更好地维护主权的本质,使之成为我们在与全球化和谐共进中的根本保障。我们需要一种刚柔相济的新主权观。

层次论范文篇3

符号设计理念(1)语义驱动理念本文认为地图符号设计内容应包含以下3点:一是概念语义模型;二是符号设计赖以构成的物质材料基础———图形形式;三是符号的构造生成法则。符号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用于表征空间信息,因而在符号的构成范畴内,语义模型直接描述了空间信息的本质特征,图形形式是空间信息或语义模型的外在表现形式,构造法则更多的专注于符号的构造程序。因此,以语义关系作为符号图形构造的基准,通过语义关系控制符号的图形构成,这种以语义关系为“骨架”来驱动符号图形构造的符号设计思路,本文称之为语义驱动的符号设计理念。(2)符号与符号设计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14]。可以简单的认为,语言为“话”,言语为“说”,语言和言语共同构成了言语活动,即“说话”。类比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区分,本文界定了符号、符号设计及符号设计活动这3个基本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符号(类比“语言”)是指面向某一领域的约定的符号标准、规范或体系;符号设计(类比“言语”)是指符号设计者(或使用者)通过自己的构思创造(或使用)符号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人驾驭符号语言能力的体现;符号及符号设计构成了符号设计活动的内容。图1符号、符号设计以及符号设计活动Fig.1Symboldesignactivities明确区分符号及符号设计的概念,才能真正使得地图符合人类“第二语言”这一称谓。这是因为:语言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交流,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输过程。作为人类第二语言的地图,理应具备空间信息双向传输(即交流)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体现在符号设计活动之中:符号设计者(或使用者)通过设计(或使用)地图符号进行空间信息的表达、传输和理解,实现空间知识的双向、互动交流,并最终实现地图符号语言的地理空间认知。相关概念(1)语义特征———亦称义素,反映了空间要素和现象的客观本质,是凭经验或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了解而分析出来的语义成素。语义特征与词所表达的真实世界的本体有着密切联系。(2)符素———是借鉴语言学中“语素(mor-pheme)”的概念定义的,即一定图形形式和概念语义的最小结合单位。区别于符号,其不可以独立用于符号表达;区别于基本几何图元,其具有一定的语义内涵(基本几何图元仅是图形成素)。符素是地图符号图形结构中,介于符号和基本几何图元层次之间的概念。(3)组合、聚合语义关系———组合语义关系是符号所表达的对象或对象类之间的部分整体关系,具有序列性、整体性和扩展性等特点;聚合语义关系也称上下义关系,即一个类包含于另一个类,包含其他类的类中的词称为上义词,被其他类包含的类中的词称为下义词,具有类型性、继承性和置换与推理等特点[15-16]。符号设计流程以地图符号的语义结构关系为骨架驱动符号图形的构造,语义结构关系的约束使得所设计的地图符号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化特征。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①对应用领域的空间对象进行语义成分分析,提取语义特征词汇。②符素表设计,即合理使用视觉变量,设计步骤①语义特征对应的图形形式,形成符素;符素表即为一定数量符素的集合。③根据应用领域空间对象的内在结构特征,梳理符号系统语义的聚合关系,构建聚合关系语义结构模型。④单个符号组合关系语义描述,即对聚合关系语义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单个符号),形式化描述为符号语义的组合关系结构;⑤符号图形构造,即根据符号组合关系语义结构,通过选取特征语义对应的符素图形形式,组合构造符号,完成符号设计;⑥按照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对符号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美观等操作;⑦遍历聚合关系语义结构的每一个节点,设计构造每一个节点对应的符号图形形式,完成整个应用领域的符号系统设计。图2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流程Fig.2Thedesignflowofthesemantic-drivenhierarchicalmapsymbols从图2看出,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的4个关键步骤是:语义特征提取(①)、符素设计(②)、语义建模(③)和符号构造(④、⑤),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地图符号设计方法

基于本体层次的语义特征提取在语言学、本体论和地理本体研究中,语义特征的提取尚无有效理论。例如,地理本体研究领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领域标准规范,并结合领域专家知识等方法实现领域知识规范化,归纳概念语义[17]。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语义特征提取的主要手段是依靠经验和内省的方法,如杜清运[15]采用Guarino等的“本体层次”理念对空间信息的语义特征进行了系统归纳,例如:(1)物质(部分-整体层次):水、土、泥、石、沙、植物、人造材料等;(2)形态(形态层次):流动、静态、自然弯曲、规则形态、维度等;(3)大小(形态层次):大、中、小等;(4)功能(功能层次):交通、阻隔、居住、蓄积、旅游、养殖等;(5)等级(社会层次):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部分-整体层次、形态层次、功能层次等即为本体层次。以地图符号表征的地理要素的语义特征为例,可以进行如下的语义成分分析,进而得到语义特征:(1)河流-[水]+[流动]+[自然弯曲]+[交通]+[现状];(2)湖泊-[水]+[静态]+[旅游]+[养殖]+[面状];(3)公路-[人造材料]+[交通]+[约束弯曲]+[线状]+[经济含义];(4)围墙-[人造材料]+[阻隔]+[规则形态]+[线状];(5)建筑-[人造材料]+[居住]+[规则形态]+[面状]+[阻隔]+[政治、经济含义];符素设计符素是本文符号设计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区别于传统符号设计方法的重要特征。符素对地图符号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首先,符素是以基本几何图元(可参见文献[18])和视觉变量构造而成,其自身是数量有限的,但有限数量的符素可组合成无限数量的符号系统。其次,由于符素具有一定的语义概念,基于符素进行符号设计,降低了符号语义形式化描述的难度。最后,符素统一了地图符号的图形和语义的组合关系,使得符号更易于识别和解译,提高了地图符号的易用性。符素的设计应包含以下3个主要原则,以文献[19]和[20]为参照原型进行说明:(1)继承原则现有基本比例尺地图符号或专题图符号标准,均已经过了长期的设计实践积累,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广泛的认知惯性。符素是构成符号的基础,因此符素设计可遵从认知的惯性,从已有符号设计成果中汲取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现有的符号规范标准,抽象提取满足符素条件的基本“图形-语义”结构作为符素。表1为从文献[19]、[20]抽取出来的符素,并标注有其表征的特征语义。(2)对立与统一原则统一是指对某一类型语义特征,应使用相同视觉变量的不同值进行表达。例如,在设计有系列关系的符素时,可使用不同颜色或尺寸变量进行表达,而不能部分应用颜色变量而部分应用尺寸变量。对立是指符素设计应能体现显著的区分特点。对立与统一原则能够保证符素能够清晰、易识别且不失系统规律特点。例如,可以使用颜色表示公路等级,但不同等级公路的颜色应当具有显著的可分辨特点。(3)相似与抽象原则相似是指所设计的符素图形形式应能够抓住其所表征的对象的某一特征,体现特征的相似性,以激发人的联想。抽象是指符素设计应注意符素图形形式的抽象设计,抓住对象的最主要特征,使得符素简单、规则。在符素设计过程中应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平衡,过于抽象则符素难以识别,过于相似则易丧失简洁特点。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与本体建模具有强烈的类同性。本体建模元语中,具有4类重要的概念之间的关系:part-of,kind-of,instance-of,attrib-ute-of[21]。就本质而言,符号语义的聚合关系即为本体建模元语中的kind-of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可视为kind-of这一特殊语义关系的本体建模。当前,关于本体的开发或建立方法,基本上均采用手工方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工程方法。归纳起来,比较著名的本体建模方法有MikeUscholdded&King的“骨架法”、Gruninger&Fox的企业建模法、Gomez-Perez等的Meth-ontology方法等[21]。总结这些本体建模方法,其一般步骤是:①明确本体范围:即梳理所要建模的本体范围,定义本体的边界条件;②本体建立阶段:即进行领域本体的获取、概念化、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形式化语言描述以及本体集成等;③评价与文档化:进行已构本体的评估和标准化,并最终形成本体成果并。在这3个步骤中,与聚合关系语义结构建模密切相关的是本体的建立阶段,借鉴于上述对本体建立方法的分析,总结了聚合关系语义树构建的一般步骤,如图3所示。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对象概念的语义分析,并确定与其他对象语义之间的聚合关系。目前,本体构建方法仍无法实现自动化建模,需要人的参与和领域专家知识的指导,对领域知识越了解,其所构建的语义聚合关系也就越完善和科学。根据聚合语义结构建模的流程,结合文献[20]可得到以下基础地理信息符号相关的聚合语义结构,如图4所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第一等级可划分为测量控制点、水系……植被与土质、注记等大类。每一大类均可以继续按照聚合关系进行细分,例如,测量控制点可分为三角点、埋石点、……等小类;三角点还可以分为(常规)三角点和土堆上的三角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整个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组织为一个完整的聚合关系树形结构模型。图4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符号聚合语义结构Fig.4Associativerelationstructureoffundamentalscalemapsymbols4.4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生成本节主要讨论的是由符素组合为一个完整地图符号的方法。首先,地图符号的语义应该包括有以下两个部分构成:<符号语义>::=<构词规则语义>|<符素语义>其中,构词规则语义是指符号不同的空间造型赋予符号的含义;符素是构成符号的基础材料,因此,符素语义是符号语义的主体构成部分。其次,单个符号组合关系语义形式化描述。组合语义关系亦称部分整体关系,主要体现在“符素→符号”的构造环节中。以语义“土堆上的三角点”为例,可以将其分解为如图5(a)所示的组合语义分解结构。其中,“土堆上的三角点”、“三角点”为语义特征的组合结构,其余为独立语义特征,该符号的语义对应的图形符号组织方式如图5(b)所示。最后,根据符号语义的组合关系形式化描述模型,驱动符号构造生成。图6示例了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构建流程,符素“测量控制点”和符素“三角测量相关的”可以按照独立构造规则组合为“三角点”组合结构,该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符号出现,也可以作为组合更高一级符号的符素。符素“土堆”采取了极向旋转重复构词规则与符素“三角点”组合成“土堆上的三角点”符号。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其他构造规则,添加例如高程、比高等语义信息,构建更为复杂、详细的符号。图6语义驱动的地图符号构建流程Fig.6Theconstructionflowofthesemantic-drivenmapsymbols语义驱动的符号生成方法具有以下典型特征:第一,符号的最终设计样式取决于语义信息的详细程度:语义信息越丰富,符号样式越详细具体,也更容易认知,反之亦然。第二,符号具有显著的结构规律可循,亦即符号设计时符素、构造规则是根据符号所蕴含的语义信息进行选取的,语义信息决定了符号的最终样式。第三,对于每一个符号,均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将其分解为组合语义结构,进而根据该结构组构符号。

地图符号设计实验

本文设计了一组认知实验,用于验证语义驱动的层次化地图符号设计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实验设计与实施(1)实验素材:素材I为从文献[19]中选取的部分符号组成;素材II是利用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对素材I进行重构改进而成。素材II包含有2个部分:一是符素表部分,将符素显式地展现给被试人员;二是按照聚合语义层次结构组织的符号系统。(2)实验人员:被试人员主要为信息工程大学二年级本科学员共计47人,所有人员视力、智力等各方面正常,但不具备地图符号的学习知识基础。实验一:不同符号系统认知效率测试实验。本实验通过测量两套素材在认知效率上的数值指标,数字化测定符号认知效率,以验证本文符号设计方法能否一定程度上提高符号认知效率。本实验设计6次“训练→测试”循环,每次循环均给定训练时间(3~5min不等)。实验结果如图7(a)所示。图7(a)实验一认知正确率均值和方差曲线Fig.7(a)MeanandvariancecurveofcorrectratioofthecognitiveexperimentI实验二:符号信息传输过程模拟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自然语言交流过程,验证本文符号设计方法是否具有“语言交流机制”这一特征。实验方法是通过给定语义,被试A(或B)设计符号,并交予被试B(或A)识别解译,并通过相似度判断信息传输效率。实验共有6次循环,其结果如图7(b)所示。图7(b)实验二相似度比率均值和方差曲线Fig.7(b)MeanandvariancecurveofsimilarityratiooftheexperimentII5.2结果分析由于所有被试人员不具备地图符号的学习知识基础,因此,本实验结果反映了符号系统的学习、掌握和使用的效率。本次实验不讨论被试具备地图符号学习经验基础的情况。实验一结果表明:①总体趋势上,两套素材的识别正确率均随着学习时间的累积而提高,且标准差随时间累积而降低,反映了被试学习并掌握符号系统能力的提升;②重构后的素材II正确率均值均高于素材I,反映了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在符号认知效率方面的高效性;③6次实验正确率方差曲线表明,重构后的符号系统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符号设计方法在符号认识效率测试方面表现较优。实验二结果表明:6次实验中,重构后的符号系统在信息传输效率方面均较优,且方差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这说明了本文重构的符号系统在模拟信息传输过程实验中体现了较为稳定的高传输效率。

层次论范文篇4

一、各层次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食物能量:它是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价值形态,因而被定义为“标准的有序化能量”,其它所有的价值形态都以它为参照系和基本尺度进行统一度量,食物的使用价值量等于它所等价的标准食物中所含有的生物化学能量。

2、温饱类价值(包含食物能量):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节约体能,减少体热散失,在数值上等于它所节约的标准的食物能量。

3、安全与健康类价值:在一般的自然环境和人的生理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生理化劳动潜能都能最终转化为个人的实际劳动潜能,这是由于人的寿命总是有限的,任何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因为内部的健康原因和外部的安全原因而丧失其劳动能力,即个人所积累的生理化劳动潜能总会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因此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主要通过提高机体的自然有效生命,降低机体的生命失效率,来提高温饱类价值的有效性,其价值量在数值上等于:自然生命失效率的改变量×能量代谢率×效用时间。

4、人尊与自尊类价值:在一般的社会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的个体化劳动潜能都能最终转化为社会认可的劳动能力,这是由于任何个人都会因为某种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其劳动岗位并不能完全与其劳动能力相匹配,或者找不到可以释放劳动能力的劳动岗位,从而造成部分个体化劳动潜能的失效和浪费,即个人所积累的个体化劳动潜能总会因劳动岗位的不匹配而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因此人尊与自尊类价值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社会有效生命,降低人的社会生命失效率,来提高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有效性,其价值量在数值上等于:社会生命失效率的改变量×温饱类与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消费率×效用时间。

5、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在一般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化劳动潜能都能最终转化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用的劳动能力,真正用于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这是由于任何一个社会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会存在各种社会性弊病,如贪污腐败、思想僵化、分配不公等,这些社会性弊病必然引导部分社会化劳动潜能投入不合理的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而造成流失与浪费,即社会总会因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其部分社会化劳动潜能不符合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真正需要或理想需要,而存在一定大小的失效率,这种失效率称为“理想失效率”。因此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理性有效生命,降低人的理性生命失效率,来提高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有效性,其价值量在数值上等于:理性生命失效率的改变量×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的消费率×效用时间。

二、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高等的耗散结构(即人类)通过改造环境中的某些事物,使其功能特性发生变化,来替代、放大、加强、增补机体组织的生理功能。例如,衣服可以用来御寒,以替代和加强机体上皮毛的保温防护功能;劳动工具可以用来替代、放大、加强、增补机体某些运动组织或思维组织的劳动功能;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以便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取长补短,使原有的劳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这些外部事物与机体各细胞组织之间不存在任何生理性质上的联系,不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因而在本质上区别于机体的细胞组织,不属于耗散结构的范畴,但是它们可以依附于一定的耗散结构,并在耗散结构的作用下完成一定的功能服务,来替代、放大、加强、增补机体某些组织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精神功能,而且这些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与耗散结构的细胞组织一样,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必要的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在许多方面具有与一般耗散结构相似的特性,是人类本体的延伸,因而称之为“扩展耗散结构”,而人类自身就是“本体耗散结构”。显然,人类建立和发展“扩展耗散结构”的根本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生产资料就是人类用以构筑扩展耗散结构的基本材料,其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资料的功能价值或降低生活资料的耗散价值(使用价值=功能价值-耗散价值),即增长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量,因此它的使用价值大小通过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来体现。也就是说,所有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它本身不会产生增值,在正常情况下,只能以折旧的形式逐渐地、分批地将其使用价值等量转移到生产系统的产品之中。生产系统的产品可能是生产资料,也可能是生活资料,由于任何生产系统的最终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因此任何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最终都会转移到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中,从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三、劳动价值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在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耗费自己的劳动力,即不断地付出劳动价值。由于劳动力的形成和恢复只需要通过足够多、充分丰富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消费来完成,劳动力的直接耗费实际上就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间接耗费,因此人的劳动价值的付出量实际上可以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衡量。

政治经济学把“劳动价值”概念抽象化、神秘化了,把它与使用价值对立起来,提出具有“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劳动价值”的观点。事实上,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是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它是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而来,又服务于使用价值的增值。人类的机体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投入使用价值(以生活资料的形式),产出劳动价值(以劳动产品的形式),具体过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转化为人的劳动潜能;二是劳动潜能在“劳动过程”中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三是劳动价值又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在信息的驱动下产生相干作用和协调作用(注意,劳动过程通常与生产过程同时进行),并与之一起等量转移到产品之中,同时产生一定的价值增值,也凝聚于产品之中。理论证明,劳动价值可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来进行度量,且劳动价值与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劳动熟练度等变量之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详见拙著《统一价值论》)。

四、各类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价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人在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不断地生产出(产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会不断地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既包括生产资料自身使用价值的不断丧失,还包括劳动力的不断耗费(即劳动价值的不断付出)。在没有信息参与作用的情况下(既没有正信息的参与作用,也没有负信息的参与作用),生产系统所产出的使用价值总量与所投入的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总量是完成相等的,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总量等于投入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总量与劳动力所付出的劳动价值总量之和,从而不产生任何的价值增值,此时,生产系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而要想使生产系统的价值总量产生增值,就必须向该生产系统输入信息。

笔者在拙文“对耗散结构论进行重大改造”中指出,信息的基本特征是消除不确定性或提高有序性,然而,系统的有序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结构有序性,二是功能有序性。任何耗散结构的有序性应该是指其功能上的有序性,而不是指其结构上的有序性,人类获取和运用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抽象意义地消除其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其功能上的有序性,信息的本质应该从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和定义,而不能从它的结构特性去理解和定义。由于耗散结构的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价值性,因此信息的本质特性就是改变耗散结构的价值率,即“一切能够改变事物价值率的内外因素称为信息”。根据信息的定义,自然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信息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生物进化,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价值的原始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生物之所以不断进化,关键在于生物信息的不断积累;人类社会之所以高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和知识的高速积累。对于人类来说,其机体的进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带动的,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也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形成和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信息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

由于人在劳动过程中通常总会或多或少地、自觉不自觉地携带一些新信息(注意:常识不是信息,不会产生价值增值)参与各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因此生产系统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价值增值,这些新信息可能来源于基础教育时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见闻,也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中自身的经验积累、技术熟练与思维悟性,还可能来源于他人的技术传授与前人的经验教训。人类劳动由于含有创造性成份,能够自发地、积极地积累、吸收和运用信息,因此是构成价值增值的根本性动力。当然,人在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由于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积累、吸收和运用有关新的消费信息,也会使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产生价值增值;人在接受基础教育或技术培训的过程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积累、吸收和运用有关新的知识信息,也会使原来的常识性知识体系的使用价值产生价值增值。因此,价值增值现象不仅只发生在生产领域,也会发生在消费领域;不仅只发生在制造性的生产领域,也会发生在流通性的生产领域;不仅只发生在经济领域,也会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

参考文献:

层次论范文篇5

一、知觉与艺术样态基础

人们对审美的感知源于环境物象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又因这种影响产生了精神层面上的表达意愿,其中艺术就是表达这种意愿的途径之一。但是,同样的表达却反映出不同的层次。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图1显示了环境刺激与心理反应的关系。人们从心理层面的感受到外界环境的认识是一个渐进反复的动态意识过程。当知觉表达来自感觉输入中的信息时,就发生自下而上的加工;当知觉表达受个体的先验知识、动机、期望及其他高级精神活动的影响时,就发生自上而下的加工。这两个具有方向性的过程对艺术的层次起到了重要作用。“感觉”是把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过程。研究表明“感觉”只能提取视野内的基本事实,但不能把这些信息组织为一个整体。如果停留在感觉阶段,那么所看到的就是一些分离的碎片。或者是由于相同的特征,而把一组物体看成是一个,例如同一种颜色或色调等。所以,当艺术家偏向于对感觉的表现时,会对所见物象产生破碎感,或者是一种不符合常规逻辑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征的抽象。事实上,当大脑受损或是受到干扰时,就会产生这种体验。所以,当我们回顾绘画史,就会发现很多画面有此倾向的艺术家都在精神上受到或多或少的困扰。当然这也许源于艺术家本身对大脑片段感觉的追求。例如抽象主义大师德•库宁,一位经历着情感挫折、酒精中毒和生理退化的艺术大师,其作品明显反映了来自感觉自下而上的信息输入,而少有心理上以往经验的介入(如图2)。画作更为倾向于对感觉信息的抽象表现。同时,这种对感觉自下而上的表征也可因艺术家主导意愿而形成并强化。达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着重重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最好办法是精神堕落和呆痴”。这种对大脑失常的冲动也引导艺术家做出疯狂的举动。其实,这不过是对单纯感觉的追求甚至是对错觉、模糊性的追求。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艺术家自上而下的知觉,而是更倾向于体现感觉本身。另一方向的通道是自上而下,通过心理过程对以往经验和期望进行主动的辨认识别。这一过程更偏向于理性的逻辑分析,体现了大脑的信息加工与识别功能。知觉反映以心理思考为主导,反映在艺术表现上就是倾向于对外界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一思考过程主导了西方古代绘画史的整个发展过程,艺术反映了人类对周边事物的逐步认识和阶段性写实反映。当然,这种写实所反映的不仅仅包括古典绘画的写实主义,也包括对事物印象的写照,是人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累积知识的结果。其发展规律与人类认识能力发展同步。画家作品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这两个方向的力量造成了两种倾向性艺术形态。这两种艺术形态在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中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样态,并且相互对立。但这并非是两个力量方向产生的终极结果,这两种艺术样态反映的始终是方向过程中的产物。而当力量平衡交于知觉并共同作用反映在艺术上时,就产生了东方艺术的样态。带有教化作用的写意精神。事实上,当人类意识活动反应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这两种轨迹达到平衡点时,那就是所有反映途径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任何单方向意识活动都是达到终级平衡的过程和片段。同时,单方向的艺术形态由于是矢量状态,所以不能达到稳定持续,内心与外力不能达到平衡,系统就是自毁的。这也是西方艺术每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有一次艺术革命,革命之后又会复兴,两种力量交替发生的原因。而东方艺术追求的既非纯理性逻辑识别事物,亦非纯感官再现,始终保持在中庸、平衡、似与不似之间。这种哲学意识形态正是对所有矢量力的平衡、化解。反映在艺术之上,就是力量平衡之后具备稳定、持久、能够使人疏解的写意精神。也就是说从生理感觉到心理意识的过程中处于坐标不同的阶段,知觉反映出基本的三种艺术趋向:(1)趋向于感觉的抽象;(2)趋向于意识的写实;(3)趋向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

二、直觉与艺术的生成

从上至下、从下至上,这两个过程的平衡点反映了自外界刺激到生理的直观映像,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对心理形成的信念和先验影响,从而形成了对外界环境的重新解读。现在看起来很完满了,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环境。环境并不因对我们有影响而存在,环境因为存在而存在。当我们只考虑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时,就已经将环境割裂。只考虑我们可以观察到可预见到的一部分,这不是完整的系统。人不仅是作为人自身而存在的,更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所以真实的平衡不仅仅是内应力的平衡,而且还包括外界成千上万矢量力的平衡,所以这种平衡是内因与外因的叠加,而外因的不可控性导致了平衡的阶段性与相对性。外力的微变也会导致平衡的消解。因此,对于艺术来说如果这一过程仅仅停留在一维坐标上,只能是永不停息的内力化解,并非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层面。这也解释了多数艺术家内心的争斗和焦灼与艺术舒解的真谛相违背的问题。所以,在艺术形成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被人忽视的层面,那就是直觉。例如,一件红山玉器的艺术价值反映了作者的意识,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这些是在人可控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内应力达到完美平衡。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红山玉的艺术价值更多的是反映在自然力量的不可操控性上,反映了最初石料的偶然发现,石料雕琢时内核纹理的凸现,也反映了时间长河在其表面和内部的随意侵蚀。而这种不可控性和偶发性才增强了古玉的美学意味,并造就了把玩之间传递出的气息和愉悦感。但是这一系列的偶发,又是被人选择的,被人雕琢的。人们面对一块顽石综合了经验与感觉,也就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偶发直觉,相信它会成为一件杰作,所以它就生成了。这种直觉是融入了人类生理与心理,融入自然风吹草动的整体系统下的一种自觉反映。直觉可以不面对物象,不面对心理的意识思维;虽然这些都是产生直觉的先期条件,因为首先你要是一个具备完整条件的系统,之后才能在外力的刺激下产生偶发,产生艺术的灵感。但是直觉的发生可以产生在任意阶段,在内因矢量力不平衡情况下,外力如果能够消解不平衡,也会产生直觉下的艺术样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写实、抽象过程中,仍然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品出现。这些艺术品因自身内力并不平衡,所以面对不停改变的外力,系统是更为脆弱和短暂的。但是,既然发生了直觉的作用,艺术就会产生。这些直觉造就了艺术,所以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经验条件、不同技术手段下,都形成了完整体系下的直觉和与该时期相匹配的艺术。

三、直觉与艺术的层次

在直觉发生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手段、方法、知识和技艺。直觉发生之后,就产生了相应的写实艺术、抽象艺术和写意艺术。当然这三种艺术只是大的范畴,在其下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态,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归根结底,依据其产生的心理位置,所有的艺术都可以归结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这一轴线上的三种样态。但是直觉只有出现在两种内力平衡,同时外力与内力平衡之下,所反映出的艺术力量才是相对永恒持久的,才是能够与多数人共鸣,并在时间长河中留存的。因为从人类整体发展来看,它同时平衡了精神与生理、自然与自身的综合因素,是完整、完备的体系。虽然在这个体系中,有复杂的各向应力,但他们达到了相对稳定。所以该体系不是自毁的,而是相对长存的。同时,自身体系的完备才更容易消解外力,才会使观者也达到舒解的作用。这就是人们长期寻求的艺术,最高层次、最稳定的艺术,也就是写意的艺术。源于力量的平衡,是必然的也是偶发的。这就像量子力学描述的世界,是非连续性的,量变导致质变,但你无法说清具体多少才能发生质变。你能说清一堆沙子到底是从第几粒沙子起算做是一堆嘛?因此,通过知觉我们可以接近本源,但只有在特定环境偶发直觉时,我们才能揭示本源。所以“即兴性、偶然性、不可预见性是大写意不可缺少的特点和重要特色”。当然,我认为这种不可预见性相对来说,是可预知的。如果内应力达到平衡,通过外力不断变化,终有可能与内力消解和谐,这时候就是直觉产生之时,也是艺术发挥之时。就像量子力学中指出我们只能统计概率,但不能达到准确预测。所以,我们只能不断达到内因的平衡,做好准备。而直觉何时到来,却不能准确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努力消解自身的应力,直觉产生的几率是很大的甚至是必然的,这就是写意精神形成之时。写意精神是难求的。但环顾四周,这种精神的外在形式却又是处处可见的。是水墨间的流淌;是清晨露水的光影;是你在冬日的阳光下懒懒地拥在靠枕间饮茶遐想。人们在这种写意面前是放松的、自然的、美好的。因为这些系统的内力是平衡的,无冲突、无矛盾。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写意面前,人们更易平和、疏解、向善,而追求写意的人也更亲和、豁达、长寿。因为在追求写意的同时,必须先消解内力,化解矛盾,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中庸之态。如上所述,艺术的发生需要内应力的平衡而产生知觉表现,同时要在外力的应激之下产生直觉,才能形成艺术样态。

据此重新建构艺术的生成图形(如图3)。可以看到二维坐标系代表内应力,同时也是艺术产生的内在基础,即心理意识和生理感觉的共同作用,而这两种矢量作用成反比关系。图中曲线正代表了内力呈现的样态,也就是知觉曲线,可以看到在曲线上p点两个力的作用是平衡的,同时p点距坐标圆点是最近的,那么坐标圆点代表了什么?你会发现那是你生理、心理的始发,所以它代表了本源。这就说明在内应力平衡点上距本源最近。现在再加上外力的改变,也就是时间轴线(如图4),曲线随着外力的变化在每一个激发点上产生了直觉。这些直觉不是连续不断的正如世界不是连续不断的一样,但是它都发生在知觉曲线映射的面上,这就形成了直觉的域面,也就是艺术曲面。可以发现的是,在这个艺术曲面上很好地反映了艺术层次的问题,因为只有在xy线上的艺术距离本源最近,同时在这个曲面上只有拱形xy线上所受外力可以全部传导,也就是说系统最稳定、最持久、最不易被破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写意(xy)艺术是最稳定、最持久的艺术,为什么真正从事写意的艺术家是平和、内敛、常青的。如上体系建构,不仅说明了西方艺术发展动荡交替变化的原因,也说明了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朝代更替始终葆有一致气息的缘由。中国艺术追求的并非单纯视觉享受,亦非客观事物的形似,而是对于自然本源的追溯和精神再现的形神通汇。《尚书•物之情》有云“诗言志”,这是中国艺术中,情感理论的发端。《淮南子》提出“放意相物”、“谨毛失貌”、“君形说”等概念,都是在说明,艺术中对形的描绘,应臣服在主体精神表现的控制之下。王羲之“意在笔先”;顾恺之“传神写照”、“迁想妙得”都印证了艺术产生于直觉、写意是艺术核心的思想。而谢赫《画品》更是总结“一、气韵生动是也;二、古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转移模写是也”,不但确立了“气韵生动”为第一的品评标准,同时兼顾了形、骨、神并重的艺术基础。另一部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巨著《文心雕龙》也提出了“神与物游”的观点,认为神思是心物交融的活动,外求物貌,内求心理。这种观念也正是本文所要提出的内外“平衡”。与其对应的西方则认为理性与感性是矛盾的,这种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在艺术上就是将主体两个方向的活动映射分裂表现,直接导致了写实与抽象的矛盾。而这种本质的矛盾,造成了写实、抽象艺术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当然文中所论主要针对东西方主流艺术趋向,旨在剥离庞杂次要因素,宏观分析主体生成原因。所以笔者认为,总体而言,写意艺术才是能够全面反映艺术真谛,并能够持久稳态发展的艺术。

层次论范文篇6

《鸟的天堂》一课,作者用生花之笔描绘了势态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夕阳下幽美的榕树图;晨光中群鸟奋飞、百鸟争鸣图,展示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赏析美的语言、感知美的形象、培养美的情操。

一、紧扣题眼,通览全文,理清层次课文以“鸟的天堂”为题、新颖别致,富有诗意。“天堂”一词道出了鸟儿生活环境的优美与作者对它的赞美。教师在板书课题后,紧扣课题设问:

1.什么是天堂?

2.快速读文,思考:“鸟的天堂”指什么?课文写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3.听师读文,思考:课文哪几段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哪几段写他第二次经过?

4.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什么?(板书:榕树、鸟儿)设计这些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初步感知课文,理清层次,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初。

二、围绕训练重点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在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体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妙,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和动态美,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培养其赏美、爱美情趣。

(一)、指导学习第一部分。可这样进行:

1.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间?看到了什么景物?榕树有何特点?(板书:大、茂)从哪儿看出?画出有关语句。(板书:河变窄、不可计数、垂、伸、卧、堆、翠绿、明亮、颤动)

2.让我们来欣赏这姿态奇特的大榕树。放介绍榕树的录像,师做简介。

3.指名读第7自然段。

学生结合画面理解不可计数、垂、伸、卧等词。再小声读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学生结合画面理解堆、翠绿、明亮、颤动等词,再小声读,体会。

5.望着这大而茂的榕树,你想说什么?作者是怎样赞叹的?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板书:喜爱)让我们怀着喜爱之情,齐读这两节。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大榕树的?

7.默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鸟的天堂”为什么没见到一只鸟?

小结:我们随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棵姿态奇特的大榕树。作者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从树的大孝枝、干、叶的形状、颜色、位置等方面对静态的榕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是静态描写。(板书:静态)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又看到什么?请根据提纲来自学第二部分。

(二)、指导学生自学第二部分。可这样安排:

1.出示自学提纲,以读读、想想、画画、议议的方法来自学。提纲:①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间?他看到了什么?②鸟有何特点?(指名回答后板书:多、欢)从哪儿看出?画出有关语句(板书:到处……到处,叫、飞、扑)③“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④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鸟儿?

2.检查自学情况。

3.“那歌声真好听”只是在称赞画眉鸟叫的好听吗?

4.这部分主要写鸟的什么?(活动)这种对事物的活动、变化等进行的描写叫动态描写。(板书:动态)小声读这两节。

5.让我们来欣赏群鸟奋飞、百鸟争鸣的景象。放鸟在“天堂”里活动的录像。

6.这大而茂的树与多而欢的鸟是作者第一次看到的,他十分惊喜,当小船载他离去时,他感到怎样?(板书:留恋)除留恋外还有?(板书:赞美)从哪儿看出?

7.你怎样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氨?它在文中起何作用?

小结:我们第二次随作者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是群鸟奋飞、百鸟争鸣,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美丽的榕树林真是鸟的天堂。

(三)指名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层次论范文篇7

关键词层次化设计;收敛性;模块布局;时钟优化;延时分配;大型设计

1引言

如今一般的后端设计是采用把网表打散,把所有的逻辑单元看作是一个层次上,层次关系不用考虑,一起进行设计,优化。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逻辑关系比较简单,在做优化的时候,可以对逻辑单元直接处理,所有的物理单元都是可见的。但是,随着现在设计越来越复杂,单元越来越多,现在的单层次的EDA工具的承载能力遭到了挑战。由于设计的庞大,使得后端设计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出现了层次化设计流程。

层次化设计流程是指把设计对象分成多个模块分层次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层次之间的关系,顶层模块和底层模块的关系,层次内部的优化等等。最终,在各个模块达到其各自设计要求的同时,满足顶层的设计要求。

2层次化设计的背景

2.1层次化设计的优势

(1)大多数原因是设计规模的庞大。很大的一个设计就需要考虑层次化。

(2)层次化设计可以给一个模块里的设计单元一些约束,使他们可以在一个区域内布局布线。这种约束性给某些特殊的设计带来方便,比如说:多电压设计。随着现在对低功耗的要求越来越广泛,设计者一般会对不同的模块进行低功耗的考虑。不同模块会有不同的供电电压。这样,层次化设计可以对这些不同的模块单独进行功耗分析和设计。

(3)层次化设计有时候也是应项目进行的情况可以采取的一个方法。一般来说,一个大型的设计会分几个小组分别设计几个模块。几个模块的进度有可能不一样。后端设计一般不会等到所有的模块完成了以后才进行。一般来说,可以对部分没有完成的模块估计一个大小,时序。然后把这些模块当作是BlackBox(黑盒)放到顶层进行后端设计。这时候,我们采取的也是层次化设计。

(4)层次化设计也是一种设计流程的选择。一个模块的单元如果约束在一起,其内部的优化可以更方便。芯片的各个模块能有效地控制单元固有的离散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时序或拥塞的变化。

2.2层次化设计常见问题

(1)由于有层次化的划分,模块之间及与顶层的关系是不透明的。和平面设计不同,顶层的优化不能进入到模块内部,这样,有可能造成优化的限制。

(2)层次化设计对逻辑的要求比较严格,改变逻辑的时候要注意对层次化的影响。比如,如果在布线的时候,需要穿越某些模块,那需要在这些模块中新增加逻辑连线。所以,逻辑的更新要和布局布线同步。

(3)层次化设计中,模块内部优化所需要的约束条件是通过在顶层的分析中得到的,而顶层的分析又是基于模块内部的情况得出的。所以,这是个反复的过程。层次化设计要注意反复优化时应该遵循收敛原则。最后的结果应该是顶层的时序得到满足,模块的时序也得到满足。

3层次化设计流程

(1)层次化分块。在读入的网表文件中,前端的设计者会按照功能创建一些模块。在层次化设计中的初始,就要对这些模块进行分析,有些模块需要打散并入到顶层,有些大的模块需要保留,当作一个子module进行分层处理。

(2)层次化放置单元。把子模块里的单元集中放在子模块里。

(3)如果timing有问题,做一下简单的优化,比如说修复一些DRC的violation(cap,transition,fanout),插入/删除/更换一些缓存器。

(4)Power的处理。power会采取网格状的模式,同时会做power的分析,做完之后preroute(preroute指对电源线的连接)可以先不要做。

(5)时钟的规划。现在工具已经可以提供一种由下而上的时钟规划。利用工具提供的方法做完时钟规划后,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时钟优化,同时会得到一个优化的结果,就是指顶层的时钟的skew能被优化到什么结果,底层的时钟优化的目标是是么。当然这个只是初步得到的结果,可以做个参考。如果得到的skew很差,那就需要重新考虑模块的布局了。

(6)模块化的布线。接下来就可以为产生接口的位置及产生的子模快做准备了。接口的位置是通过布线来得到的。工具会对整个设计进行布线,这样的布线是指globalroute。子模块内部的布线是首要考虑的,接下来是接口的布线,最后是顶层的布线。而端口的位置就是通过接口的连线在子模快边界的交点的位置产生的。由于是global的route,交点不是在wiretrack上,所以,最后接口的实际位置将会稍微偏离globalroute。

(7)把模块变成软模块并且产生接口位置,同时把电源线复制到底层。

(8)为模块产生时序的模型。由于软模块内部的信息顶层是看不到的,所有要通过ilm(记录了子模块接口的时序信息的模型)把内部的时序信息映射到顶层去。这样在顶层做时序分析的时候就能包含整个设计的了。

(9)延时分配。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时序预估是通过时序分析,产生底层的时序约束,把顶层和底层的优化的目标分配好。通过实际的每个模块的及其顶层的延时,得到各自模块在整个延时所占的比重,然后按照要求的时钟延时(requiredelay)进行分配。然后把得出的延时作为时序约束传给子模块。

(10)有了子模块的时序约束,分别打开子模块进行布局,优化,布线。

(11)子模快优化成功之后,转换成硬模块。这样,底层将不会再被改动任何信息,最后,回到顶层做顶层的优化。

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子模块不能达到优化的结果,需要回到顶层,进行顶层的优化,这样可以对底层的优化约束会降低,然后,再产生底层的约束,再做底层的优化。这应该是个收敛的过程。最后的结果会越来越好。

4层次化设计中哪些步骤需要注意得到收敛性的时序

4.1模块分割阶段

用来做层次化设计的子模块一般是网表里的单元器件比较多的模块,并且与其他模块连接关系较少的模块。原因是:由于子模块在布局布线的时候会集中在一个区域,如果这个模块和外界联系比较多的化,这种集中会使得其距离外界单元比较远,不如打散的效果好。如果有很多时序存在这个模块和外界之间,会造成整个设计的时序比较差。

在我们没有划分模块之前,我们对全局进行布局,发现模块b和模块c2内部连接很集中,而c1模块内部的单元被分散在芯片的四周,说明它与其他很多模块有连接关系,外部连接关系比内部连接关系更多。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选择把b和c2作为层次化设计的子模块,这样有利于在后期能一直很好的保持设计的收敛性。

4.2模块的布局

在产生子模块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工具对芯片进行布局。工具会按照层次化的原则进行布局,即属于同一模块的会放置在同一范围内。这时,我们需要给子模块产生一个形状并且给它一个位置。模块的位置最好放置在内部单元集中放置的中心,之后,当我们把属于这个模块的所有单元都放置到模块中时,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将与初始的结果相匹配。

4.3模块接口的产生

层次化设计的后期是把顶层和底层分割开来处理,所以,它们彼此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接口来进行的,而接口的物理位置是通过布线产生的。布线时,为了保证逻辑的与物理的一致性,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①内部的连接需要在内部完成布线。②逻辑上模块有多少接口,在布线的时候穿过这个模块的次数就有多少。但是,原则2给层次化设计带来了局限性,如果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将迫使布线需要饶过一些模块。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性,我们允许改变模块的逻辑,在边界产生额外的接口,这也是为了达到布线的最优。如图1介绍了几种产生feedthroughpin(额外穿越边界的接口)的情况。

由布线产生接口的流程是:先对模块内部进行布线,然后对接口的连接进行布线,最后是顶层的连接进行布线。这样做的优点是我们在前期就能预估到整个设计是不是能完成布线。如果只是对接口进行布线的话,很有可能接口的位置不好从而影响了内部的布线。而接口的位置一旦决定下来,修改起来就难了。所以,我们在产生接口之前就考虑好模块内部的布线,这样能保证后期的结果也是可行的。有一种情况在布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于相贴边的模块,在贴边处不要放置单独的接口。这样的接口会导致顶层的布线无法通过模块与外界相连。因为层次化设计的后期就是把模块做成硬模块,底层顶层分别进行详细的布线,优化。彼此独立。所以,在顶层,将会把底层的模块全部屏蔽,布线将不允许穿过子模块。这样,图示中的接口在布线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即使有与外界没有连接关系的接口,我们也不要把它们放到贴边的位置,因为很有可能在ECO的阶段,设计者会为这些端口加上连接关系。在贴边处的端口永远都要遵循一一对应的关系。

4.4模块时钟信息的传递

在一般时钟优化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UsefulClockSkew。所谓UsefulClockSkew,就是通过调整各级触发器的时钟延迟(ClockLatency,从时钟起始点到每个触发器时钟输入端口的延迟),来调整前后流水级的路径需求时间(RequireTime),以满足尽量小的时钟周期要求。所以一般我们对时钟skew的优化的目标是所有的sink端口的时钟延时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时钟对时序的影响能降低到最小,使我们在逻辑综合和布局阶段的分析大致准确。在平面设计中,所有的sink端口由上而下进行平衡其延时。先把所有的sink端口进行分组,按照就近原则,按照电容的一个阈值进行合并成组,在同组的sink端上层插入缓存器,然后,以缓存器为sink端口,按照同样的原则再往上层插入缓存器,一层一层往上递推,建立时钟树。

如此建立的时钟树能保证所有的sink端口是比较平衡的。当然在选择组的时候会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gatedclock,generatedclock,hardmacro的时钟端口。如果仅靠分组的情况不能平衡,比如有些组离时钟端口的距离差别很大,还需要对各个不同的组插入不同的缓存器。

在层次化设计中,由于每个模块的内部设计没有完成,我们需要完成由下而上的时钟设计是违反了层次化设计的规则的。一般我们会假设模块内部所有的sink端口的最大和最小延时是多少,然后把信息加在模块的时钟端口上,这样在顶层,我们可以得到整个设计的时钟延时信息,从而可以在顶层对标准单元模块及层次化模块都能优化。当然,我们在估计模块内部的sink端口的延时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优化后的结果,也就是内部如果优化以后,可以得到的最大和最小延时,这个估计的结果也是设计者要在内部进行优化的目标。这样就做到了时钟的层次化分离,如图2所示。

4.5模块时序分配

接口的物理信息产生以后,最重要的将是产生每个模块的时序约束。顶层的时序约束是由前端综合的结果及设计者的要求提出的,但是子模块的时序是在顶层对整个设计的时序分析后产生的。通过整个设计的层次化分析,主要把延时在各个模块内部进行分配,把优化的指标分配到每个模块中。延时分配在层次化设计中是很重要的方案,目的是通过各个模块的努力使整个设计的时序达到要求。它的大致原理是先得到通过模块端口的最差路径,得到这条路径在每个模块及顶层的延时,然后用requiretime(时序如果达到要求需要的延时)减去顶层的延时(因为我们在分配的时候假设顶层的延时是不变的,也就是我们不把顶层的优化考虑进去)乘以本模块延时占整个模块延时的比例。时序分配之后,再把分配后的延时作为接口的输入延时和输出延时。分配之后的延时使得各个模块内部看到整个路径的延时变小,也就是其他模块为他分担了一部分优化的难度,分担多少要看它自身本来有多少延时。各个模块按照分配后的结果进行优化之后,如果每个模块的时序都达到要求,那么整个芯片的时序将达到要求。

5实例说明

实验目标:通过层次化设计实现时序收敛。

实验对象:实例中的design大小为中等design,90k左右标准单元,顶层包含9个模块。根据模块大小,选取了其中三个作为层次化设计的子模块。

(1)先进行模块分割及模块放置,然后把模块内部的单元放置在模块内部,这是层次化设计的基础,开始进行层次化设计,同时,评估一下布线及时序优化的可行性。

如图1如果按照扁平化布局,左边的布局,根据子模块的布局可以看出,子模块内部的单元模块的放置比较集中,于是,我们按照子模块的扁平布局得到了子模块的边界大小及位置。然后,有了边界的约束,产生了新的层次化的布局,如图3所示。

一般来说,Congestion的GRC在0.5%以内,Max在5以内是可以布线成功的。时序在时钟周期的20%以内是可以得到最后的优化的。

(2)时钟优化。利用层次化时钟优化的方法进行优化,可以对时钟进行层次化处理,每个子模块的时钟会先得到优化,然后传递到顶层。如图4所示。

(3)进行层次化布线,之后根据层次化布线产生接口。在做层次化布线时,我们看到允许产生feedthrough可以得到更好的布线长度和更小的拥挤度。如图5所示,比较了允许产生feedthrough和不产生feedthrough的数据对比。从图5中可以看到,产生feedthrough了以后,顶层的逻辑连线穿过了子模块,得到了更优的布线。

(4)接口产生,我们再对模块产生时序模型,使得在顶层也可以看到底层的电容电阻信息,在时序分析时,可以得到和接口有关的时序结果。由于接口的位置和布线稍微有些偏差,我们得到的时序分析和在层次化布线时得到的时序分析有点出入:

Timingreport:MaxSlack:-0.45TotalSlack:-18.81

(5)进行延时分配。然后分别在底层进行优化,布线。我们得到的完全可以布线及优化的结果:

模块1:Wirelength:3482179DRCViolation=0MaxSlack=0.02

模块2:Wirelength:1127638DRCViolation=0MaxSlack=0.43

模块3:Wirelength:2114073DRCViolation=0MaxSlack=0.43

顶层:Wirelength:4313672DRCViolation=0MaxSlack=0.53

与层次化布线后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是有收敛性的。

6总结

层次化设计的收敛性是建立在整体的把握上。从模块的分割到延时分配,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分析和检查,模块的集中性需要保证,顶层和底层的信息传递要准确,接口的位置要和层次化布线保持基本一致,延时的分配要合理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层次化设计的收敛性。在这次实践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的分析都比较全面,于是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层次化设计中最需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在前期对整体的分析在后期层次分离之后是有效的,使得整个设计的优化是收敛的,文中所提到的四个方面是一些方法,更多的方法要在更多的实践中得到。层次化设计是大型设计不可避免需要掌握的。

参考文献

[1]PhysicalHierarchyGenerationwithRoutingCongestionControl,Chin-ChihChang,JasonCong,Zhigang(David)Pan,andXinYuan,ISPD''''02,April7-10,2002,SanDiego,California,USA

[2]A1.5GHzThirdGenerationItanium(r)2Processor,JasonStinsonandStefanRusu,IntelCorporation,DAC2003,June2-6,2003,Anaheim,California,USA

[3]A480-MHzRISCMicro-processorina0.12umLeffCMOSTechnologywithCopperInterconnects,ChekibAkrout,JohnBialas,MilesCanada,IEEEJOURNALOFSOLID-STATECIRCUITS,VOL.33,NO.11,NOVEMBER1998

层次论范文篇8

这里讲的"层次",是从办事和用人两方面说的。

管理要有层次,首先办事要有层次。管理者对自己所分管的千头万绪的工作,既要统观全盘,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心中有数,能够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理出头绪来,把握住各件事情之间的联系,从中抓住主要的工作。重点就是纲,纲举目张。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时终日奔忙,忙得昏天黑地,但由于没有解决主要的矛盾,事情似乎越办越多,甚至越办越糟;而一旦抓住并妥善地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所向披靡了。这时你就会有一种雨后天睛、豁然开朗的感觉。管理者每天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工作,这些工作有的互相关联,有的互不相干,却又都必须做好。作为管理者就必须懂得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把大量琐碎、次要的工作安排给合适的人员或部门去做,并且安排好这些工作、这些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先后次序和相互衔接,不时地注意其进度,监督其质量,检查其结果。而对那些重大的、可能影响全局的工作,则需亲自动手,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地做好。

工作中没有层次感,就必定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吃力不讨好。这样的管理者往往表现得很矛盾:有时他过于"细心",一头扎进某件具体工作中不能自拔,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样就往往顾此失彼,甚至因小失大;有时他又过于"粗心",粗得做什么都浮皮潦草、漫不经心,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表面上他似乎什么问题都看到了,都谈到了,都动手了;然而细究起来,却几乎什么也没完成,什么也没落实。这样的管理者若没有几个认真负责的助手,恐怕真是很危险,总有一天要出大事的。由于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缓急,这样的管理者面对纷繁复杂,急速多变的众多事务,必定手足无措,只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乒乒乓乓乱打一通。打中了算是运气,打不中就自认倒霉。

事实上,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凭自己的能力去处理好所面临的全部问题。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做管理者必须舍得放手,善于放手:有些事情放一放再处理,有些事情放给别人去处理(这就要求舍得放权,这一点下面再谈),给自己留下几件非亲自处理不可又必须马上处理的重要工作去做。这样才能游刃有余,举重若轻。自古以来,能象诸葛亮、那样巨细无遗、日理万机的又有几人?事实上正是在他们的过分精明的优卓之处,也隐藏了他们的不足。诸葛亮正因为过分精明,信人不过,事事不放手,不让权,始终未能为蜀国培养出什么象样的人才,最后落?quot;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蜀国大业后继无人的悲惨结局。岂不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这方面比诸葛亮高明得多了。他向推荐了邓小平,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推荐是非常英明的。但他之所以推荐邓小平,正是因为他赞赏、羡慕邓小平能够"举重若轻",而这正是认为自己所不具备的优点。

管理要有层次,同时要求用人要有层次。我们刚才已经看到,工作上的层次与用人上的层次是紧密相连的。在工作上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缓急,在用人上也必定表现为没有层次感。在机构设置上求多求全,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主次,没有从属,统统都是并列的?quot;在领导眼里一律平等"。这反映了什么都要管,分不清主次的心理。在用人上也一味追求平衡,没有层次,没有重点,片面强调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优秀者不敢重赏,不敢重用;庸劣者不敢重罚,不敢重处,结果是前者心怀沮丧,后者无所鞭策,以表面上的平等造成了事实上更大的不平等,以牺牲优良,牺牲效率为代价来迎合庸劣。"撒胡椒面"的效果并不好。

更要命的是,这种管理者在设立了那么多部门,任命了那么多官员之后,又不尊重这些部门和官员,往往超越一个又一个管理层次,直接插手最基层,插手那些最琐细、最无关紧要的小事,真不知他设立那些个部门,任命那么多官员是干什么用的。这样的管理者不但自己事无巨细,统揽无遗,而且要求属下官员们也象他一样,经常指派手下官员们去做一些原来可以由这些官员们自己去安排人员去做的小事。结果大家在他面前就都只是普通办事员,没有干部职工之分。

在这种不分管理层次的管理者指挥之下,一个企业必定长年累月都在打乱仗,企业上下全体人员都在围着一个爱打乱仗的领导乱转,转得晕晕乎乎,不分东南西北,不辨白天黑夜。这种状态下的企业,当然谈不上什么效率。

不分层次的指挥,不但不利于"办事",更不利于"育人"。因为在这种指挥之下的干部,或者被弄得没有自信心,或者被乱指挥搞得无所适从,或者没有机会的发挥和锻炼才干,或者整天忙于应付领导,或者整天忙于处理小事,这都不利于企业干部的成长。

层次论范文篇9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行政管理;激励;绩效

Abstract:Incentiveisthecoreofhumanresourcesmanagement,itcanfullymobilizeitsmembersfortheworkoftheenthusiasmandcreativitytoattractandretainqualifiedpersonnelandtoimproveindividual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areofdecisivesignificance.China''''suseofgovernmentadministrationinthelevelofMaslow''''stheoryneeds.Withtheadministrationofspecificcharacteristics,improvethecivilserviceperformanceappraisalandeffectiveincentivesystem,theworkofthecivilservantsistoraisetheenthusiasm,creativity,andimprovetheadministrativeefficiencyofscientificchoices.

Keywords:TheoreticalLevelofDemand;AdministrationManagement;Incentive;Performance

一、中国行政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约束不对称、重监督而轻激励

加强监督,对公职人员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必要的约束。但监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并通常具有滞后性和对公务员激励的被动性,激励成效有限。因此,除了加强监督以外,还应该强化内在激励机制,从积极方面引导广大公职人员敬业务实,拒腐防贪,从源头上减少公务员的失职行为,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2.考核激励的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考核激励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升降、级别和工资的调整等挂起钩来,促使公务员积极工作,尽职尽责。而公务员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易产生考核误差,影响对公务员德才表现的准确评定,影响考核对激励功能的发挥。我国目前对公务员只进行定性考核,如某乡镇机关2007年年终考核,有48名公务员参加考核,除了4名公务员为优秀外,其余44名公务员均为合格,“不合格”一档形同虚设。这种考核无疑有失全面和客观公正,甚至没有体现出考核的意义。

3.干部选拔机制中缺少激励

中国的干部选拔机制中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体现不够,科学的具体的操作规范也不够健全,干部选拔过程中缺少激励,缺乏活力,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激励功能减弱。由于工资基本固定,收入与努力无关,与组织目标完成情况无关,其结果是玩忽职守、无所作为、消极怠工等“搭便车”现象反复出现。这从根本上说,不是某个人的过失和责任,而是在组织制度中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二、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于1943年出版的《动机激发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着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据此,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1]。

行为学家们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需要的层次、激励的因素以管理的策略对应成表,为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南[1]:(1)生理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工资和奖金、福利、工作环境,管理策略可表现为完善的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制度、工作时间(休息),创造健康工作环境,住宅和福利设施。(2)安全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职位保障,意外事故防止,管理策略为安全生产生活条件、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合理的用工制度、离退休养老金制度、健康和意外保险制度、失业金制度等。(3)隶属与爱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良好人际关系、组织的认同,其管理策略为和谐工作小组和良好人际关系、协商和对话制度、互助金制度、工会及其他团体活动、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4)尊重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名誉、地位、权力与责任、被人尊重与自尊、与他人工资奖金之比较,管理策略为人事考核制度、工作职称晋升制度、选拔择优的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与提合理化建设制度。(5)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有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组织环境、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管理策略为决策参与制度、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发动职工研究发展规划、交给职工挑战性工作和破格晋升制度。

2.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制度和灵活的福利机制

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薪酬因素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物质激励的范围,成为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曾指出:“金钱对那些抚养一个家庭的人来说要比那些已经功成名就、在金钱的需要方面已不再是那么迫切的人,就重要得多。”[2]

在中国公共部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公职人员的薪酬一直实行等级工资制,一般工资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实行高薪金的公务员制度,一位高级行政官员的年俸可以与首相相比。鉴于中国的国情,目前不可能实行高薪金公务员制,但近年来公务员待遇的提高体现了决策者们对薪酬因素的重视。目前,中国公务员薪酬提高的趋势使得公共部门在与企业及其他行业争夺人才的竞争中增加了优势。但是,要使金钱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激励因素,必须保证“在各种职位上的人们,即使级别相当,但给予他们的薪酬也必须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工作业绩”。也就是说,薪酬应当与绩效挂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目前,在西方一些国家,以往刻板的工资报酬制度正逐渐被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所取代。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是基于这样的论点,即“公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应该符合经济市场的工资水平,并且不论公务人员之间可能存在何种差异,他们工资报酬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其工作成绩的好坏,工作成绩越好,所得到的报酬就应该越多。这一论点意味着传统的、强调统一的公务员制度应该被取代。尽管公务员无疑也会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但在以前,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并将为公众服务作为他们努力的目标。然而,金钱奖赏正逐渐取代这些无形的、但却是真实的价值观和激励因素而成为招聘人员和提高其积极性的主要手段。”[3]

3.权力激励——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国家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尽可能合理地配置,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公共部门这个庞大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公共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权力始终都在对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公职人员起着不容忽视的激励作用。

公职人员处于何种行政职位,就拥有相应的行政权限,职位越高,所享有的权力就越大。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满足对物和人的支配欲望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级——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自己越来越成为受人瞩目和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建立并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权力激励体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权力对于各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集中体现在,为了能够支配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必须在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勤奋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得以受到提拔,从而能够行使更高职位上更大范围的权限。

在建立权力激励体制过程中,必须在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避免出现“为了掌权而掌权”的不良倾向。要明确公共权力是人们赋予的,是用来更好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合理的运用权力激励,不仅能够激发公职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权力腐化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丰富激励手段,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1.拓宽激励渠道,注重加薪、休假等激励方式

有时将公务员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奖励,反而使公务员无法很好发挥才能。在晋升中,并不一定是业绩最好的人得到晋升就是公平。业绩优秀者应该得到奖励与表彰,但是否晋升到高一级的职位则更主要地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与个性特点。这一点应在晋升标准与要求中明确说明,并在晋升人选决定之后加以解释。对未能晋升的优秀公务员应有足够的表彰与补偿,以体现他们应有的地位与价值。激励渠道多样化有利于公务员合理地自我定位,从而可以不必将职务晋升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2.在工作设计方面,尽量丰富工作内容

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内容,采取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等工作设计方法,尽量丰富工作内容。对公务员工作内容的改善及对其工作行为的认同和奖励,可以使公务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促使工作不断创新。如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由于每个公务员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同,对岗位的要求也不尽一致,因而须建立岗位流动机制,使公务员能感到工作的乐趣。

层次论范文篇10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点是应该对社会中的各个不同的群体给予不同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讲述的就是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1]。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初次提出,他在1954年又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思想界尤其是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论界,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把人的需要层次发展为七个方面。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1.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衣、食、住、行是每个人都少不了的,也是要首先考虑的。当然,这些需要不可能直接从工作上得到满足。

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完成工作而获得金钱,以金钱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条件。一旦这些生理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那么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高一层次的需要上去。

2.安全的需要。每一个人均希望安全,不仅希望人身安全,而且也希望避免疾病、失业和其他各种危险。这些需要是通过企业采用安全的设备、医疗、保险和退休福利等措施来满足的。

3.友爱与归属的需要。人们都愿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这种交往通常通过交谈和建立友谊来实现。职工们在一起谈话,形成各种群体。人一般都喜欢别人为伍,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友爱,并有所归属,得到承认。同时,人又给予别人以友爱。

4.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人们都感到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样当他们干工作时才会增加自己的信心。在工作中满足尊重的需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提高其对完成工作的认识,提高其在同事中的社会地位,以及提升其职位等。

5.求知的需要。人有知道、了解和探索事物的需要,而对环境的认识则是好奇心的结果。

6.求美的需要。人都有要求匀称、整齐和美丽的需要,并且通过从丑向美转化而得到满足。

7.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所有上述的需要均基本上得以满足时,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变得突出起来,这对个人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一种愿望。当人们的需要进入这个层次时,都想发挥他们全部内在潜力,来满足他们这种自我实现需要。

上面的七种需要又可以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二)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

1.静态的观点

马斯洛认为这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即一种需要100%的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产生。个体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存在着多个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层次的需要寻求满足的迫切程度而已。当有多个层次的需要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时,满足较层次的需要的欲望要相对强烈。

2.动态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并不是每一级需要都得到充分满足以后,才能得到下一级的满足[3]。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是部分地得到满足。个体各个层次的需要之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每一层次的需要都可能对其他层次的需要产生影响。个体并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单一的或某几个需要层次的满足,各个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的满足程度和满足标准。每一个层次需要的内容和满足程度都会影响到其他层次的需要,同时又受到其他层次的影响。

三、和谐社会的历史溯源和当展

实现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状态,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4]。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把和谐作为美的重要特征,新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柯玛赫在其《数学中》提出,美是和谐的比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在理想国内,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的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和谐。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天才般地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和现在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5]。魏特林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的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的和谐[6]。这一思想得到马克思的高度称赞,并在一定意义上给马克思以启发。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史根源,也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意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具体而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活力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而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这六个特征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和谐的标尺、也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

四、“需求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一)设置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要根据需求层次论,注重系统性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需求满足是一个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的复杂的有机系统,既包括低层次的需求,更包含高层次的需求,仅想办法去满足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而忽略了高层次求的满足,会欲速而不达。科学的方法应该上,在制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时候,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理论参照,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超越需求等七个层次出发,制定整体、系统目标,又要有各个子目标的关联和整合的目标体系。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单位,由于对经典的人类需求理论缺乏完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大多在制定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时有单一性和简单化的趋势,很少去研究人际关系和人类心理的规律,出现了重现象而轻本质,重“潮流”而轻规律,重局部而轻全局,重一时而轻长远等问题,这些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以克服和纠正的。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遵循需求层次逐级满足的规律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看出,需求层次是逐级满足的,低一级的需求层次被满足后,高一级的需求才可能变得迫切起来。在低一级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以前就超越层次去满足更高层级的需求,往往会事倍功半;反之,在低一级的需求被满足后再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谐社会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从强调民生开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第一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是生理需求,即衣、食、住、行、性等需求,在这个层次上,我国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如按照年收入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标准,我国还有2600万贫困人口;按年收入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标准,我国贫困人口将达到9000万;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我国贫困人口将达到1.73亿。另外,我国贫富分化已越来越严重,资料显示,我国最富的20%的群体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已超过50%,而最贫穷的20%的群体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只有4.7%,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7(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0.4)[7]。第一个层次“不和谐”直接影响到第二个层次即安全需求层次的解决难度。如资料显示,我国有48.9%的城镇居民和79.1%的农村居民还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近年来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呈上升趋势,生产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2004年,全国发展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0.4万起,死亡136755人;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即使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根据现在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系数,每年也仅能解决900万左右的人口就业,年度就业缺口高达1400万,再加上2001-2010年的10年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估计将达到1.6亿~1.8亿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所以,就我国来讲,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人们需求层次中最基本层次的需求,我国人口群体中也有一些人已解决了第一、第二层次的基本要求,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甚至少数人已经在追求最高层次的超越的需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先解决民生问题,从最基层次抓起,逐级向上,依次满足;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不同人群所处的不同层次的情况,采取分类的原则,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措施,切忌“一刀切”。更高层次的其他需求,从而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基本条件。

(三)要从理性和非理性两方面认识需求层次论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着眼于正面或理性层面来分析和解剖人类需求的一般心理规律的,这里实际还涵盖着如果理性层面的需求得不到正常的满足,就有可能转化为非理性的“病态心理状况”的道理。这也是我们在建立和谐社会中必须加以重视和化解的。比如,由于第一个层次即衣、食、住、行、性等生理需求没有的到正常的满足而演化为所谓的“仇富心态”;由于第二个层次即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所谓的“血酬心理”;由于第三个层次即爱和归属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的“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由于第四个层次即受到尊重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反社会人格”;由于第五个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对前途和希望的迷惘,极端的甚至演化为“自杀性倾向人格”;由于第六个层次即审美需要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变态色情狂”;由于第七个层次即超越的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为对的痴迷等。

除此之外,狂炒股市和楼市,对的追崇,信用意识淡漠,一夜情和婚外恋,网上课聊,乃至于的猖獗,吸毒的增加,抢劫抢夺的上升等都属于理性层面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正常满足而演化成的非理性的状况。急功近利、浮躁心理、自我中心、信用丧失、麻木冷血、缺乏宽容、鲜少爱心等所谓的“社会负心态”,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立的“不和谐因子”,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道理很简单,理性和非理性心理是此消彼长,要防止“社会正向心态”向“社会负向心态”的转化,也就是说理性层面的需求被满足得多一点、充分一点,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减少,从而“和谐因子”就会增加。

(四)从动态观点上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需要。

从动态需要层次理论上来看,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群体或者个体,单一的激励机制者是缺乏效率的。要想提高激励的效时,必须采取多种激励机制的组合,满足群体多方面的需要。并且,要根据个体需要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各种激励机制的组合结构和激励力度。从这个观点上来看,个体的需要层次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系统,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层次的需要的满足与否都会对其他层次的需要的内容和满足标准产生影响。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而精神需要的满足过程又能够为个体积累物质财富,从而进一步满足个体的物质需要。因此,要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个体的需要发生质变的前后,使得个体的需要层次结构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只有如此,才能在长期内保持一种和谐状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很大作用的。

总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由于对人类需求的心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科学的研究而为我们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人类的心理状况决定人类的行为动机,因此,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应加强对群体行为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心理的研究,尤其要与时俱进地深入分析“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校正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路径和方向。

参考文献

[1]Maslow,A,ATheoryofHumanMotivation.Psychologicalreview,1943,50,(40):370-396

[2]赵国祥,管理心理学[M]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p113

[3]赵国强,动态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现代管理科学》[J],2006,(8):79-81

[4]《国语·郑语》卷十六

[5]傅治平《和谐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p6

[6]德国,威廉·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孙则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