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感悟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8 17:21:39

家庭礼仪感悟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1

关键词:礼仪教育;家庭教育;作用;策略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社会交往和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礼仪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礼仪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升礼仪教育效果,学校与家庭应该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生。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家长的礼仪家教能力,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现结合教育实践,探讨在礼仪教育中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策略。

一、悟中思:提高家长家庭礼仪教育意识

要想有效开展礼仪教育,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礼仪素养。只有懂得礼仪、践行礼仪,家长才能做到言传身教,给孩子正确的礼仪示范。(1)“感悟课堂”,听中认知。“感悟课堂”是学校为家长开设的礼仪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家长自愿参加。有特邀礼仪专家开展礼仪教育讲座,也有客座专家讲授家教经典案例。“感悟课堂”能让家长的礼仪教育更具针对性。(2)“书香家园”,读中感知。“书香家园”是学校为家长组织的礼仪书籍阅读活动。教师将家长推荐的家庭礼仪教育书籍打印出封面和内容简介,布置成“好书推荐墙”供家长阅读。同时,学校提供一些家庭教育书刊,鼓励家长借阅,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家长可以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在班级QQ群、家园栏等平台上分享。(3)“家长论坛”,答疑解惑。“家长论坛”是为帮助家长解决家庭礼仪教育中的问题而建立的交流平台。开展活动前,教师向家长征集在家庭礼仪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开展论坛活动时,先由一些家长提出事先甄选的共性问题,然后让所有家长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总结出最科学的解决方案。(4)“孩子活动”,观中思索。“孩子活动”是为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礼仪行为表现及教师如何开展礼仪教育而创设的展示活动。活动形式包括礼仪半日观摩、礼仪活动视频观摩等。礼仪半日观摩是让家长在一个半日活动中观察孩子和教师的礼仪行为,活动视频观摩是向家长展示教师如何组织孩子上礼仪课,以便家长学习和借鉴。

二、动中行:以行动促进亲子礼仪行为

家庭礼仪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强化家长的礼仪行为。教师应引导家长参与礼仪教育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1)“礼仪竞赛”,创学习氛围。“礼仪竞赛”是针对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礼仪常识举办的竞赛活动,如“礼仪安全知识竞赛”“礼仪歌曲合唱比赛”“礼仪故事剧”“礼仪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家长身体力行地学习礼仪常识,创设人人学礼仪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参与到礼仪学习中。(2)“爱的行动”,组榜样队伍。“爱的行动”是家长与孩子组成礼仪行动队,一起去爱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的活动。礼仪行动队走出家庭和学校,走向社区,宣传“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爱护环境”等礼仪精神。有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捡草地上的垃圾,有的家长带领孩子撕掉影响环境美观的“小广告”……在“爱的行动”里,家长做到了以身作则,从身边小事中教育孩子。(3)“星星之家”,争礼仪之星。“星星之家”是让家长评价自己孩子在家中的礼仪行为,并有机会参加每月一次的“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教师每月初发给家长一张“家庭礼仪评价表”,家长每天按表格上的内容评价孩子的礼仪行为,月底再交给教师,并可参加“礼仪之星”评比。“星星之家”为家长打开了评价孩子的大门,家长开始注意孩子的礼仪行为,通过评价引导孩子的礼仪行为。(4)“礼仪助教”,展家长风采。“礼仪助教”是从事各行业的家长用工作中的实际礼仪行为为孩子搭建集体教学活动的平台。如请当交警的爸爸用语言、动作宣传示范交通安全知识,请从事电话接听工作的妈妈用声音和语言为孩子上生动的“接听电话礼仪”课。学生只有了解并学会运用生活中的礼仪,才能取得礼仪学习的实效。

三、议中展:拓展家庭礼仪教育实践经验

一些家长在家庭礼仪教育实践中有许多收获,学校可以借助多种渠道对他们的实践经验进行讨论、展示和推广,供其他家长借鉴。(1)QQ讨论组。教师可以为存在相同礼仪问题学生的家长组建一个讨论组,让大家针对孩子的礼仪问题进行讨论,发现礼仪教育中的不足之处,群策群力,共同解决。(2)礼仪沙龙。教师可以每学期组织一次礼仪沙龙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们可以如朋友般翻看孩子的成长档案,交流孩子的情况,说说自己是怎样开展礼仪教育的,怎样解决教育中的困惑等。综上所述,悟中思、动中行、议中展的家庭礼仪教育指导三部曲只是一个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礼仪行为发展情况及家长开展的家庭礼仪教育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形成家长、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礼仪教育共同体,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能力,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章中林.家庭礼仪教育不应缺位[J].辽宁教育,2012(22).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2

[关键词]德育;礼仪课程;青岛德县路小学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也规范着中国人的举止言行。然而,当代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个性、能力很强,但却在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以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许多方面有所缺失。多年来,学校德育内容更多的是说教,而中华传统美德等方面的行为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又是小学德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更应该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把懂礼貌、有礼仪、讲文明作为当代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追求。据此,青岛德县路小学以“培养与世界同步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宗旨,开发礼仪校本课程,从礼仪行为养成出发实施礼仪教育,形成“礼仪育人”的德育特色。

一、礼仪课程,源于生活

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青岛德县路小学将礼仪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立足学生成长特点,以小学生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和成长中的礼仪需要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和形成优质的礼仪生活环境为宗旨,整合社会约定俗成的中华传统礼仪准则和当代儿童成长中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礼仪素质”的专项生活培养。它开启了礼仪专题生活教育,并与其他课程中的礼仪教育资源相融合,积淀了学校礼仪管理及礼仪活动的人文基础。

(一)礼仪课程的结构框架

礼仪校本课程内容结构框架是该课程的支架,是实现礼仪教育宗旨的途径和教材编写的依据。学校礼仪校本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包括:一个基点,即礼仪育人,文明生活;三个构架,包括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六个内容,包括一般礼仪(礼仪本质特征、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礼仪的功能原则等),个人礼仪(言行、服饰等方面的礼仪礼节要求),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礼节礼仪),公务礼仪(在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及礼仪技能),文书礼仪(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用书信和其他文字方式表达情感的礼仪方式),习俗礼仪(不同民族、国家的日常生活礼俗)。

(二)礼仪课程的管理系统

礼仪校本课程内容结构框架的建立为学校实施该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落实该课程必须有一个管理系统,这样才能使之有序有效地运行。在实践中,学校探索出礼仪校本课程的管理系统。

学校依托“红领巾礼仪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全面深化小学德育。“红领巾礼仪学校”有自己的《礼仪学校章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礼仪教育:一是礼仪文化建设(包括礼仪知识文化廊、传统美德文化廊、节日礼仪文化廊……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宣传教育);二是礼仪课程开发(主要从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开发礼仪校本课程并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在各学科渗透礼仪教育,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礼仪素养和道德习惯,能够健康、文明生活的礼仪小公民);三是礼仪常规管理(主要通过礼仪护照手册签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礼仪行为;通过礼仪先锋班级的评选,在全校营造文明礼仪氛围;通过人人争创礼仪小使者,培养懂文明、讲礼仪的小模范);四是礼仪实践活动(通过校园礼仪我先行、家庭礼仪我示范、社会礼仪我实践、教师礼仪我监督、节日礼仪我传承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尊自爱、健康向上,认识到知礼、学礼、懂礼、守礼、用礼的重要性,并能自觉以礼仪文明的态度面对人生)。这种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使学校礼仪校本课程得以有序、深入开展。

二、礼仪教材,挖掘生活

学校礼仪校本课实施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礼仪素养和道德习惯,能艺术、健康、文明生活的礼仪公民”。学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和“行为与习惯”三个维度着手编制礼仪校本课程教材,进行生活化礼仪教育。学校编制开发的礼仪校本课程教材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内涵丰富——融汇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基本规范。教材包蕴着礼仪之邦深远的民族文化内容,体现了文明社会丰富的文化交融的特征。它主要包括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方面的内容,并结合“2008迎奥运活动”加入了“文明奥运”等礼仪知识,以培育具有文化传承感、礼仪责任感的礼仪小公民。

第二,联系生活——确立养成教育和实践感悟的行动准则教材的编写,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校以学生平日的养成教育为基点,结合学生生活中应具备的各种礼仪常识,确定礼仪知识点,如“与同学相处的礼仪”“接待客人的礼仪”“网络礼仪”等。这些内容都是针对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的,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感悟。

第三,图文并茂——符合儿童情趣和认知规律。每一条礼仪常识都配有一幅相应内容的卡通画面,生动形象、富于童趣,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材通俗易懂且形式多样:古今礼仪小故事、师生自编的礼仪童谣、琅琅上口的礼仪三字歌……任课教师也可以创新使用教材,以课本剧、情景剧、论坛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学习礼仪知识。

目前,学校自主开发的礼仪校本课程教材《文明礼仪手册》分为两册,即低年级读本和中高年级读本,已经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全青岛市小学生中使用、学习。

三、礼仪课堂,融入生活

礼仪课上,教师以课本剧、情景剧、论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礼仪知识。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我的小手画一画”,用五彩的笔描绘文明礼仪场景;通过“我的小嘴说一说”,用充满童真的语言书写对礼仪知识的认识。中高年级学生通过“我写我知道”“我写我感受”“我谈我收获”等形式真实生动地写出了对礼仪知识的了解、感悟和收获。生活化的研发方式,使师生双主,互动研发,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体会文明礼仪的真正含义,使校本课程来源于生活、融入生活。

各学科任课教师还结合本学科特点,把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文化知识的传授与礼仪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礼仪特色教育渗透在各学科的方方面面。学校还定期向家长开设“我与父母学礼仪”大课堂,邀请学生的父母到学校共同参与礼仪情景剧的表演、参与礼仪实践大讨论、参与到礼仪评价中去,使家长们充分感受到学校礼仪教育的新颖形式和显著效果。

四、礼仪签证,文明生活

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礼仪护照签证手册》在学生中开展自主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礼仪教育的评价环节。该手册分“礼仪学苑”“礼仪家园”“礼仪特色活动”三大板块,分别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礼仪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礼仪学苑”主题鲜明,目标明晰,如语言文明礼仪月、举止文明礼仪月、仪表端庄礼仪月、诚信做人礼仪月。学校又对每月当中的各周制订了明确的礼仪目标。例如,六月第14周的目标为“坦诚面对自己,有错误及时承认,人人写诚信日记”;第15周为“信守约定,借他人物品及时归还,完成‘诚信在我心’礼仪创意作业”;第16周为“学习讲诚信,自觉完成作业;学会复习,进行学习诚信自查互查活动”;等等。同时,各中队还开设“礼仪银行”进行储蓄文明活动;学生自觉聘请父母为“礼仪辅导员”,督察自己在家、在社会的遵礼情况;各班还自主推选出“礼仪护照签证管理委员会”,作为学生礼仪活动的自主管理组织,调动各分级负责人即班级小组长、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级部礼仪级长、礼仪学校校长等实施层层管理,督促反馈学生礼仪行为情况。

学校每周在礼仪校本课堂、中队会上召开“礼仪护照队会”,让学生自我总结本周礼仪收获,提出下周努力方向。每月月末召开“礼仪护照评审会”,由班级礼仪护照管理委员会对学生个体的本月礼仪收获进行评定。队员先自主申报等级,并就自己的礼仪实践情况说明申报理由,然后班级管理委员和中队辅导员共同对学生的“礼仪存款”进行清点,再由中队辅导员、家长辅导员、礼校小干部对本月礼仪目标的落实进行联合评定,评出星级队员。评定结果以礼仪星级的形式体现在礼仪护照上,由委员会成员签字认证,学生获得三星级礼仪护照后可获得三好学生评选资格。在此基础上,各中队民主推选出一名当月“礼仪之星”,学校把他们的照片和事迹公布在“群星闪烁风云榜”专栏中,让全校学生学习,并利用晨会时间请童星介绍自己的事迹,以带动更多的学生传播、实践文明礼仪。学校会在每学期末评选表彰“十佳童星”,并在每学年末评选“文明礼仪使者”,使“创星评优”活动贯穿始终,让它成为学生心中的向往、校园的盛事。

五、礼仪行为,践行生活

在规范学生礼仪行为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各种以学生为主的礼仪特色活动,从各个层面培养学生的礼仪行为。

(一)校园礼仪我先行

学校开展“我当校园文明礼仪使者”志愿者活动,各中队成立一个“文明礼仪宣讲团”,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师生之礼、同学之礼。通过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使者”,学校开展了“我做一天礼仪示范员”“校园中美的寻访”“校园礼仪现状”等小课题活动,以“礼在行为、礼在语言、礼在学校”三方面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他们由“他律”到“自律”,自觉地把友善待人、礼貌用语、遵守规范等道德礼仪目标付诸实践。

(二)家庭礼仪我示范

学校结合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活动开展家庭礼仪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围绕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宣传“讲究卫生”“体态端庄”“穿着得体”“相互礼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礼仪知识。学校在社区宣讲古代尊老孝亲的故事(如黄香温席、为亲负米、亲尝汤药、亲涤溺器的故事等),并设立礼仪宣讲活动记录卡,评选“文明礼仪标兵家庭”,从而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尊敬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三)社会礼仪我实践

学校结合开展学雷锋活动,宣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并围绕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礼仪常识和社会行为准则,在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方面开展活动,宣传文明交通、文明乘车、文明游览、文明就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其中,学校重点抓交通文明、遵守秩序问题,让学生走进离家最近的各个公交车站率先垂范,把文明礼仪播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公务员之家

(四)教师礼仪我监督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学校的教育除了基本的课堂学习之外,德育方面也要到位。而且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学校的要求也在逐步地提高。小学这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更需要给予重视,因此本文便对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做了分析。

一、真诚的面对现实生活中文明礼仪面临的尴尬

根据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作为学校的相关人员,即便是已经做了很多有关文明方面的教育工作,但是实际上在校园内还是不免会出现许多破坏植物、垃圾堆放不规范和在某些特定场合大喊大叫的情况。根据仔细观察分析了解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而且受影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育不到位。现在许多家庭的家长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管理时间非常少,而且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由于对他们太宠爱,以致于有些不良的习惯,比如任性、不讲理、自私。而另一方面,校外的一些人员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样会给孩子们一个错误的示范,所以上述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学校内部教育学生要懂礼貌,讲文明,而学校外面却是另一番场景,因此小学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仪十分困难。

二、找准突破口,实现小学文明教育的目标

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对于他们来讲,怎样做才是文明是一个困惑。因此这就需要有人去引导,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而且看到不文明的现象还应该告诉学生们这是错误的,让他们在心中树立一个准则,有一个基本的意识,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这也正是小学阶段做好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突破口。1.完善机制,为文明礼仪教育保驾护航(1)制订并施行计划以“八礼四仪”为主题所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作为本次计划的开始,将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文明礼仪上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将文明传统传承下去。同时还要明确,要想把小学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做好,从自身做起,教师要呈现出好的形象给学生。(2)发挥主导作用,开发校本教材小学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所接受的文明礼仪教育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水平的礼仪教材,并成为一种规范。每个班的班主任也可以在班规中加入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3)营造氛围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老师进行培训,让老师们正确的掌握相关理念。通过校园内各种发放信息的平台做宣传,并通过拉标语,办黑板报的形式将文明礼仪深入人心。2.体验感悟,让文明礼仪教育生根发芽(1)重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环节作为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与文明礼仪有关的活动,比如有奖竞答,形象设计比赛等。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而作为班级,不同的年级之间可以以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形成文明的意识,学生们互相监督,为自己的班级争光。(2)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时候所进行的活动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之间是存在关系的。例如,一年级的时候注重的是学习礼仪、认识礼仪。那么就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礼仪教育理念,并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促进他们的自觉性。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基础的内容都已经了解了,那么重点就是看看自身做得有何不对的地方,加以改正。可以以“你的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现象”为主题开展相关的活动,以便给大家一个警戒。并感悟文明礼仪传统美德的意义所在。三四年级的学生就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让大家吸取力量。五六年级则是让学生保持自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并将它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3.内化践行,让文明礼仪弘扬自主性成为可能有关心理学表明,感悟到达了一定的阶段之后,逐渐的就会形成内化践行。但是由于人存在着懒惰性,有些事情不能坚持下去,因此这就需要有人督促,从而逐渐的养成讲文明的习惯。

三、结束语

本篇文章中主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进行了相关的阐述,文章中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了突破口。通过进行不同的实践活动,让人们对文明理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并逐渐的内化践行,对此事产生自觉主动性,从而提高小学生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4

关键词:《弟子规》;民族地区;高中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一、利用《弟子规》进行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班拉杜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拉杜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榜样示范、观察模仿、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观察学习,可以实现社会认知行为发生变化。(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简言之,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二、利用《弟子规》进行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文化,落实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文件明确提出,教育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立足“立德树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地区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和国家政策导向,应该大力倡导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国学经典的学习。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高中学生独立性增强,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需求的心理特点,应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原则,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懂得事亲孝、待人诚、举止雅、语言美、是非明和生活健的道理,拥有良好的心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促进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二)通过《弟子规》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时期青年的培养目标是“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要靠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而学校作为教育人的机构,更是责无旁贷。让学生通过《弟子规》的诵读理解、领悟模仿、自觉实践,不仅能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破解民族地区高中学校德育的难题,成为学校德育的一剂良方,而且能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牢固树立远大理想。

三、利用《弟子规》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国学经典《弟子规》为范本,根据高中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通过宣讲解读、活动强化、督促养成等三个阶段的教育,有计划、有梯度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促悟践行,使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和改观,切实解决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一)宣讲解读晓其义。宣讲解读阶段,《弟子规》的宣讲解读包含三项内容:首先,聘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作为《弟子规》内容的解读专家,每周一早晨,在国旗下作《弟子规》内容的分段解读,以彰显学校对《弟子规》养成教育的重视;其次,在宣传栏开辟专栏介绍《弟子规》、在教室板报栏有计划地办出不同《弟子规》主题的黑板报,其他区域张贴包含《弟子规》内容的标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弟子规》的浓厚氛围;再次,班主任组织《弟子规》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宣讲交流《弟子规》学习经验,让学生背诵《弟子规》内容,撰写心得体会,使《弟子规》要义入脑入心。(二)活动强化悟其理。活动强化阶段,以开展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为主,给学生创造生活化场景,督促学生感悟《弟子规》中言行举止和学习的道理。首先,课外活动时间,根据学校计划,全校各班轮流承办文艺演出活动,将融入了《弟子规》内容的小品、歌舞、演讲等文艺节目搬上舞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得到转变,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其次,不仅在学校生活中让学生得到《弟子规》养成教育,还在在校外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也给学生布置诸如帮助他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作业,使《弟子规》养成教育以生活化的形式,深入学生内心。比如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返校都要有礼貌的告知家长,每周帮助父母家人做卫生清洁。外出乘车时,礼让孕妇、老人或残疾人,等等,从而促使学生以孝亲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厚友之德,诚以待人、宽以待人,扶助弱小,尊重他人。(三)督促养成践其行。督促养成阶段,以榜样示范、督促检查为主,大力开展践行活动。首先,评选礼仪标兵,设立礼仪示范岗。将礼仪标兵的评选、奖励,示范岗的执勤写入学校计划,制定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阶段性地从各班评选礼仪标兵,并予以表彰奖励,并以礼仪标兵为骨干分子,组建礼仪示范团队,由该团队成员轮流值班,在规定时段,如下午预备铃敲响之前20分钟,礼仪示范执勤,给全体同学做出表率。其次,仪容仪表检查与学生的操行评价相结合。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有关着装、发型、配饰等相关要求为内容的仪容仪表检查标准,根据德育处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并将检查结果运用于班级考核和学生的操行评价,严格约束学生行为。再次,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养成教育,督促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学习行为。最后,班主任联系家长交流学生的养成教育信息,让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巩固《弟子规》养成教育成果。

总之,利用《弟子规》进行养成教育,只要思路明确,措施得力,就能切实改变民族地区高中学生难管难教现状,把学生转化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从而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和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涛.规矩和爱[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5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书者必先行为人师。”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举止经常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教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教师也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也主动捡起。这样的小节,慢慢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身教重于言传”。这两句话同样说明良好的文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

二、巧设情境,营造教育氛围

新课程的教学提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参与、体验和感悟。其核心价值是因为一定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也为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明素养带来了契机。如,在六(2)班思想品德课一节《熠熠生辉的中西文化》课上,我以古诗《游子吟》为引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说说自己的体会等方式调动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继而过渡到对老师和社会的感激,为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打下了情感的铺垫。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在这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非独立于课堂教学结构之外,而是完全融入情感铺垫环节中。同时,我还把文明礼仪的常规要求编成“三字经”发给每个学生去理解感悟,并落实到言行中。教育于无形,自然而顺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三、丰富语言,促进文明礼仪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同时,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专心地进行探究活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还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外,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文学修养以及文明素养,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文明优美的语言环境中陶冶情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评比激励,养成文明习惯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6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文明行为

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文件明确了品德教育需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与情感的培养,关注潜移默化产生的感染效果,且在幼儿的各种活动和生活当中渗透。幼儿健康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事项是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也属于社会性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由于三岁至六岁幼儿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敏感阶段,把握住这个时期开展礼仪教育非常重要,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能够使幼儿懂得生活与懂得做人,从而推动幼儿向社会性的方向发展,奠定幼儿以后的发展与成长基础。下面,笔者对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一些有效方法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相比较于榜样,任何的事情都难以如此深入与温和地打动人心。为此,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务必体现榜样的重要作用。由于教师是幼儿接触的最为直接和主要的人群,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有着关键的示范性作用,教师的行动与语言会是幼儿效仿的对象。鉴于此,幼儿园应当有效地体现教师的这种功能,且以此对幼儿渗透礼仪教育。启发孩子形成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和简单可行的策略是教师为幼儿示范需要做的事情与不能够做的事情,让孩子认真地观察和学习。如此一来,教师借助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接受礼仪教育,且推动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礼仪规范的影响。

二、组织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活动

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能够组织一些主题为“文明礼仪教育”的班会,可以在教室内外贴上关于礼仪教育的标语,像是“文明沟通”、“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等,且搜集一些宣传图片。像是一些班级组织了“大家谈文明礼仪”的活动,幼儿都非常积极,积极地配合教师,各自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感受,教师也为幼儿宣传一些礼仪知识,且根据“三讲三爱”的内容,创设出了“重文明、讲礼貌、守礼仪、知礼节”的气氛,这样一来,幼儿的文明观念逐步地增强,他们的文明意识变得非常主动和积极,且能够逐步地形成一种自觉遵守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礼仪文明之风兴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实际行动传播文明礼仪,通过爱心感染孩子,以使幼儿的心灵萌发礼仪文明的种子,以及借助大手牵小手的活动,将文明礼仪知识渗透到孩子生活的社会与家庭当中,最终一起创设和谐文明的社会气氛。

三、通过节假日有效地实施幼儿礼仪教育

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中,通过我国传统的节日渗透文明礼仪,常常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三八妇女节让幼儿为妈妈做一张节日卡片、帮助妈妈打扫卫生、说一声妈妈辛苦了等;在父亲节让幼儿为爸爸洗袜子、给爸爸一个吻等;在重阳节让幼儿为奶奶表演节目、拿报纸、捶捶背等;借助上述的这一系列行为,培养孩子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品质。再例如,在快要五一和十一假期的时候,幼儿园组织“争做文明小游客”的活动,从而渗透文明出游、保护环境的礼仪文明意识,以及让孩子在节日跟亲朋好友相聚的过程中,激励孩子传播文明行为。而在幼儿结束假期回归校园的时候,能够在展板呈现幼儿的环保主题画和旅游照片资料,启发幼儿欣赏、探讨,从而使幼儿产生快乐的情感感悟。另外,幼儿园还能够跟附近的学校、居委会、社区等联系,组织一些文明礼仪的实践活动,像是绿色环保、礼仪小卫士等,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让孩子受到较好的礼仪教育。

四、实现家庭教育跟幼儿园教育的联合,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能够深深地影响到幼儿,这也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作用。为此,搞好家长的工作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家长来讲,需要做好表率,通过自身的言谈行为影响孩子、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应当积极地配合家庭教育,跟家长密切联系,以电话访问、家访、家教园地、家园联系手册等形式推动家庭跟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具体来讲,幼儿教师需要指导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配合学校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注重幼儿园跟家庭之间的合作、沟通,并且还应当跟家长实时地说明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表现、学习情况等,传播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从而推动家长根据幼儿园的教育规范在家庭当中有效地实施礼仪教育,以及家长要实时地向幼儿园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和思维态度。这样一来,幼儿园能够结合家长的反映,实施有效的对策有目的性地完善和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习惯,从而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变成一个讲文明和懂礼貌的好孩子,最终实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统一性。总之,幼儿园的礼仪教育要想实现理想的效果,务必获得家长的支持,从而使教育的空间拓展,真正地提高幼儿园礼仪教育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礼仪文明教育的开展,是社会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幼儿园及其教师来讲,务必探究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奠定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基础。

作者:曹文洁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陈疃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牛鲜新.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6(02).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结合实际,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以“畅谈身边的好人好事、讲述自己的感人故事、感恩社会的自觉行动”等形式,教育、感化身边每个人。大力开展“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的“三做”活动,将“开放、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融入每一位财政干部职工的心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推动形成“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爱单位”的良好氛围,为实现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作出财政部门新的努力。

二、目标任务

以提升财政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建立起覆盖全局的“道德讲堂”网络,强化宣传教育,传播身边模范、好人的道德故事,引导干部职工“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1、满足“以文化人”的精神需求。通过“道德讲堂”,让干部职工在面对面交流中净化心灵、崇尚文明,用文化力量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各方面。

2、推动“从我做起”的道德行动。从身边做起,使大家在参与中认知、接受、感悟、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引导干部职工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

3、形成“好人好报”的浓厚氛围。大力宣讲道德模范和好人的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在全局倡导“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三、主要内容

“道德讲堂”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主要内容。

一是社会公德建设。以“礼仪”为核心,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

二是职业道德建设。以“诚信”为核心,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

三是家庭美德建设。以“和睦”为核心,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四是个人品德建设。以“友善”为核心,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四、形式流程

“道德讲堂”建设以“讲述、感悟、点评、评选、践行”为主要形式,形成规范的“六个一”流程,即在每一场讲堂中实施:

1、“唱一首道德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市道德歌或符合“道德讲堂”主题的主旋律歌曲;

2、“看一部教育短片”或“讲一个身边故事”:围绕主题,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讲述一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3、“作一番感悟点评”:由干部职工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4、“诵一段中华经典”:组织干部职工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

5、“学一个文明礼仪”:由专业人士现场教授文明礼仪,规范群众的举止言行;

6、“送一份吉祥”:围绕主题,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和祝福。

五、推进步骤

“道德讲堂”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6月一7月)。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主动参与“道德讲堂”建设。

2、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8月一12月)。建立局机关“道德讲堂”,形成科学有效、具有财政特色的讲堂模式。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不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使“道德讲堂”活动常态化。

六、工作要求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8

关键词:德育;中专;礼仪教育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统称。它主要是指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当中,为了相互尊重,在言谈、仪式、仪表、仪容等方面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定。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行为规范。因此,在礼仪教育当中,教师应结合礼仪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强化。

一、榜样示范,培养礼仪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礼仪教育当中,教师首先应该对自身的言行进行严格的要求,以此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一来,可以循序渐进地将文明礼仪的观念向学生渗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第一,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在教学场合,笔者十分注重衣着的庄重、整洁,并且不会化浓妆,不会佩戴过多的装饰品。第二,语言文明,讲话和气。笔者会尽量做到谈吐文雅,语言规范,并且会坚持用普通话与他人进行交流。第三,尊重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问好时,会回礼示意。同时,笔者在上课时会做到不迟到、不拖堂、不早退,不随便出入教室。第四,尊重家长,谦和有礼。在与家长相处过程中会做到热情有礼,不训斥责备,不耍态度,不动辄请家长来校。最终,通过多个方面的以身作则,笔者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了礼仪观念的形成。

二、常规管理,引导习惯养成

所谓常规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制定以及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的活动。规章制度规定着个体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能使教育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在礼仪教育当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常规管理的方式,用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变,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在本班的礼仪教育中,笔者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将礼仪教育的内容列为班级管理制度的重点。在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管理内容:第一,课堂礼仪。在课堂礼仪中,笔者从上课、听讲、服饰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二,尊师礼仪。笔者给学生明确了在不同场合与教师相处时应该注意的细节。第三,家庭礼仪。对于学生与父母长辈的相处,笔者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四,常规礼仪。这主要是对学生在一些重要场合中的举止礼仪提出了要求,如在升国旗时应该保持严肃,在集体观看演出时应该注意保持肃静等。通过常规管理给学生的行为转变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三、社会实践,强化学生认知

教师应该明白,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际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礼伩教育中,教师应该将教育活动置于实际的生活背景之下。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礼仪观念。这样不但可以深化学生的感悟,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从而进一步促进礼仪教育效果的强化。如交通礼伩是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了交通礼仪的基本内容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社会实践,要求学生承担志愿者的工作,纠正行人违反交通礼仪的行为。比如在骑车的时候,遇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推车行走;在骑车时不能勾肩搭背,不能相互追逐。最终,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相关礼仪内容的认知。

四、家校合作,拓宽德育范围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教师应该将家庭教育纳入整体的教育体系。为此,教师应强化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并通过家长的配合使学校礼仪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执行。在曰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会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如家长会、家访等。通过这些途径,笔者和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与家长的沟通当中,笔者会重点给家长讲解一些当前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家长认识到礼伩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比较科学的礼仪教育方法。最终,家校共育进一步拓宽了德育范围,从而强化了教育影响。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教育活动当中,礼仪教育逐渐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将其渗透于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并采用更加恰当的德育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石佳.中专生职业礼仪教育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宄(电子版),2016(15):3365.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9

XX中学的前身是1840年由XX、XX、XX三县客籍人集资建造的XX书院,这是当时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1928年,、井冈会师后,在XX书院成立了红军军官教导队,负责培训革命武装干部,实际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所“红军学校”。

XX中学坚持“规范十特色”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办学宗旨;坚持“教书育人,以德育人,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因地制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办学思路,要求全校师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让校园的“净”转化成学生心灵的“净”,力求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巩固德育基础的同时,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加强团队一体化建设,建设立体互动的德育网络,打造适应初、高中学生实际的德育模式。

厚实立体的育人体系——德育基础

1、健全机制,监督落实

学校根据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德育常规》、《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制度》、《先进班级的争创制度》、《优秀班主任的评选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所有班主任为组员。另外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形成了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强有力的德育网络,负责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

2、夯实基础,拓宽渠道

学校在硬件上拓宽德育工作渠道,在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完善,校园信息化已基本实现。校园电视、广播、局域网、团队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和家长学校等德育阵地完备且充分利用,逐渐形成了德育网络,在硬件上有效地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渠道。

此外,学校团队下设的多个社团均与校外媒体、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长期联系,并聘请部分心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近几年,逐渐开辟了XX革命烈士陵园、XX书院、纪念馆、朱毛会师广场、XX敬老院等一系列德育基地,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践行德育工作,实现德育目标。

3、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学校是育人的“净土”,孩子成长的“乐园”。我校结合教学实际,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如:在逸夫楼前建立名人雕塑园,初中部教学区打造《弟子规》、《三字经》宣传栏等。

不仅如此,我校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达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共识,落实每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学校德育立足课堂,依靠各学科教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资源、采取融合、引申、扩展的方法,寓德育内容于学科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4、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加强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每次家长学校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创意、有反馈、有实效。每学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年级组召开家长会议,进行家长学校活动。每学期开展面向全体家长的观摩活动,既向家长反馈学生课堂情况,也虚心接受家长们的管理建议。定期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来校,为家长们系统讲授教育科学知识、家庭教育的正确原则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成立家长接待室,推行行政接访制度。家长接待室每周日下午学生返校时开放,由一位学校行政负责接待家长,面对面交流学校教育方面的话题。利用《家校联系手册》,加强家校信息交流,设置“班级快讯”、“老师寄语”、“家长留言”等栏目,每周交流一次。老师们经常采用家访、电话、书信、短信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努力,共同营造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

光亮夺目的育人名片——德育特色

1、打造“雷锋班”,传递雷锋精神

XX省XX中学八年级(1)班在“学雷锋·争雷锋”主题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荣获XX市“雷锋班”称号。

2005年的一天,XX镇养老院孤寡老人的生活引起了XX省XX中学肖友才校长的关注和牵挂,决定在学校成立“雷锋班”,让学生们加入到这场爱心活动当中去,并将这爱心接力棒永久的传下去。

XX中学有个雷锋班,助人为乐、默默无闻,八年中风雨无阻,照顾XX镇养老院的老人们。XX中学有支雷锋团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八年中无怨无悔,走街道、进社区、参加义务劳动。XX中学有扇雷锋窗口,八年来不停地传递雷锋精神,弘扬中华美德,树立时代新风。

2011级的初二(1)班是学校的第四届雷锋班,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到养老院清扫卫生、锄草等。帮老人们洗衣服,梳头,给老人们读书、读报,将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说给老人听。有的同学甚至给老人们唱歌、跳舞。“雷锋班”的成立使学生们对养老院老人的爱心扶助由自发到自觉,由不定期到定期,由个人到组织。从此,雷锋班改变了老人们的生活,使老人们的生活在黑暗与孤独之中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的温情。

本届“雷锋班”共44人,自发组成7个小组,每天都有一个小组深入学校前的街道和社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池,进行义务劳动。他们还从身边小事做起,走出学校,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走上街头,宣传环保。走进社区,为弱势群体捐款,为灾区捐物。助人为乐,扶危济贫,善心相助的优秀品德正通过点滴小事渗透到学生们的心灵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XX省XX中学“雷锋班”的接力棒每隔两年交接一次,迄今已有4届同学成为雷锋班的一员。8年来,变换的是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不变的是服务的热情和不息的爱心。

2、借助“红歌故事会”,宣传XX精神

XX省XX中学荣获2013年度视像中国远程教育项目“优秀项目学校”奖。

XX中学于2013年年初加入了“视像中国”远程教育项目。该项目成立于200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系黄宝财教授发起,现由上海市七宝中学“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发展中心负责日常推广。该项目能组织各地学校以远程实时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交流、专题学习及文化交流等活动,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项目的发展已经遍及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XX、山东等多个内地省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有学校参与其中,在促动跨区域协作学习及异地教育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校结合XX“历史红、山林好”这一特色,开发了《红绿井冈》网络拓展课程。此课程分为“红歌故事会”和“绿色家园”上、下两部分。

“红歌故事会”按照“五个一”的环节设计,即一首红歌、一个故事、一份感悟、一种精神和一次实践。课程共分12讲,从欣赏、演唱有关XX著名的12首红色歌曲入手,讲述红歌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引导学生感悟故事的内涵,传承“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XX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绿色家园”共有10讲,从挖掘XX宝贵的绿色资源入手,着重探讨XX优美的自然景观及珍稀特有物种的形成条件,推广XX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的成功经验,增强学生的生态自然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我校开发的“红歌故事会”课程现已被深圳南山区沙河小学选为2013年网络拓展课程,每周星期五下午定时开讲。2013年9月27日,我校黄海波老师在利用网络视频为该校学生上了第一堂课——《喜迎红军上井冈》,这是我校自加入“视像中国”远程教育项目以来开展的首堂远程教育课,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借助“视像中国”网络平台,向外界推广我校的校本网络课程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走进XX,了解XX,热爱XX,从而达到不出校门就能对外宣传XX精神的效果。

3、重视礼仪养成教育,传承文明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于是,我校将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由政教处、各年级组主抓。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点滴抓起,做细做实每一件事务,注重其深度和力度,讲求实效,形成了一支懂礼仪、知礼仪的文明群体!

(1)在礼仪意识培养方面,做好“三个字”(“早”、“小”、“活”)

A、从“早”抓起。

礼仪教育要从七年级新生入学抓起。首先教育学生见到老师如何问好,见到同学先微笑,见到老师问声好。课堂上懂礼貌,发言举手莫忘掉。下课后,不打闹,上下楼梯不抢道。在家庭要知礼,对待长辈讲孝道。来客人,要谦让,礼貌用语放口上。从小增强同学们的礼仪意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B、牢记一个“小”字。

抓礼仪教育,牢记一个“小”字,做到从日常小事抓起,从生活的小处抓起。比如说一天中:到校先做好清洁卫生,课桌上下的摆放,及时交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质按量做好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课前做好保洁,饭前便后勤洗手,睡前要洗脚,起床后做好洗漱和摆放,室内要整洁和卫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先报告经允许后再进入等等。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算懂礼仪。

C、突出一个“活”字。

进行礼仪教育要做到一个“活”字。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室内黑板报、讲座、集会等都是培养学生礼仪意识的重要途径。安排好各种形式的活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使礼仪意识和教育在孩子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2)在礼仪养成教育方面,说好“三句话”、做好“三件事”

践行以“养好习惯,做文明人”的德育教育活动为主线,说好“三句话”、做好“三件事”。这是我校向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他们知礼仪、懂礼仪,付诸礼仪行为,养成礼仪习惯,为他们终生成长和未来生活打下良好的礼仪行为基础。为此:

A、教会学生说好“三句话”。

第一句话:见面要说:“早上好!”、“您好。”让学生美好的一天从一句亲切的问候开始。

第二句话:道歉要说:“对不起!”、“请原谅!”让学生体验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得以修善。

第三句话:致谢要说:“谢谢你!”、“给您添麻烦了!”让学生体验到一天是在关爱和友谊中度过的。

B、教会学生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爱护环境,你丢我捡。优美的环境是靠人来创造的,也要靠人来保护。“你丢我捡”就是用实际行动保护和创造优美的环境,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第二件事,遵守秩序,你挤我让。良好的公共秩序,要靠大家来维护。“你挤我让”就是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共秩序,从小培养学生公共观念。

家庭礼仪感悟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职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道德教育包括的范畴十分广泛,笔者将就中职学校如何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职学生文明行为现状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等不良价值观,中职学生在这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下,也受到了影响,比如学生遇到教师不理不睬、为同学起外号、课间大声喧哗、大爆粗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上课迟到早退、随便出入教师办公室、抽烟喝酒、谈恋爱……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因此,加强中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

二、中职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信息时代高效快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信息的良莠不齐也会令人堪忧:电视电影里,古惑仔满口粗话、舞刀弄枪;杂志小说里,青年男女你情我愿,死去活来,旁若无人;网络游戏里举止粗俗、讲打讲杀……这些给学生展示的都是消极颓废的东西。(二)家庭原因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显示出“倒三角”结构:学生在家中倍受宠爱,以自我为中心,说一不二,形成自私、任性的自我倾向。另外有些家长在外打工、经商,且离异的比例高,学生又正处在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三)学校原因

应试教育重学习成绩,轻礼貌行为的养成,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从家长、教师到社会,都把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选拔的依据。多数学校存在重“知”轻“行”现象,没有把“行”放在首位,往往是强调得多,做得少,缺少监管力度。有个别教师思想萎靡,职业倦怠,表率作用不突出,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自身原因

学生文明礼仪缺乏还与学生心理素质脆弱、自控能力差有关。如自我意识过强,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孤僻怪异,个性张扬,缺乏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充分认识等。

三、中职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由上述原因分析可知,中职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得以完成。

(一)树立全体教师的德育理念

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仅仅通过德育课程、德育处、团委和班主任来进行是不够的,要建立以书记校长为核心,德育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为骨干,任课教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集体,形成一个以德育学科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工作渠道,全校上下,齐抓共管。

(二)发挥全体教师的表率作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身作则是教师恒久不变的主题。要想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就要从教师做起,不管校内校外,不管课上课下,不管人前人后,都要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到言传身教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然后通过启发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发挥教师的最大作用。

(三)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意识

学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要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绪,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因此在校园内,应大力宣传文明礼仪,如通过墙报、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标语口号、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礼貌行为的现象。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学生关注的文明礼仪问题,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行为现象,要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文明行为修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充满文明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这种实践使文明行为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

(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