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7:04:51

交互技术论文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资源;虚拟旅游;计算机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电子技术、图像技术、传感器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1]。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搭建虚拟的环境(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保持高度相似),让游览者进入虚拟场景中,并通过各种传感设备感受虚拟场景的变化,如同游览者在真实场景中发生的变化相同。虚拟旅游开发涉及用360°全景拍摄技术、3D建模技术、虚拟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项技术,本论文是以南通狼山景区虚拟旅游系统开发作为案例进行论述,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将现实中的狼山搬到用户的移动端以及PC端,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南通狼山周边的自然环境之美,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该旅游系统的开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技术进行开发完成的。

(1)狼山360°全景交互技术为了更好的展现狼山周边的旅游资源,通过使用360°全景拍摄的方式对区域内的旅游景点进行拍摄,拍摄时可借用常规的智能手机,沿中心点水平旋转一周通过计算机算法将照片拼接成360°的全景照片,通过全景照片平台上传到互联网,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或者通过专业的全景相机(insta360)直接拍摄全景照片,在后台直接生成全景交互,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360度全景照片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周边的环境及地貌,只能通过移动、旋转、缩放画面来观看照片上的景物,优点是生成的文件小,便于传播,能够与移动终端设备完美结合。缺点是看到的景物都是平面的2d照片,缺乏立体感。(2)通过3d建模技术,搭建虚拟的三维场景,借助unity3d程序建立交互脚本,借助传感设备完成虚拟场景的交互。在对狼山周边环境建模时,使用的多边形建模的方式,该建模方式适合不规则的模型[2]。前期采集狼山周边的地貌特征,在三维软件Maya制作成三维模型,其中对于狼山内部重点区域—静海商贸界重点制作(图1),在制作三维模型中尤其要注意模型的数量,尽可能用少的面来表现更多的细节。

借助unity3d技术,完成交互脚本的创建;将完成后的数据模型转换为通用格式—Fbx格式,除了带有模型数据信息外,还带有贴图及纹理坐标信息[3],在unity3d中直接打开Fbx模型文件,模型及纹理坐标信息都在其中,在场景中创建虚拟的角色,并分别给虚拟角色添加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脚本命令,将场景中除地面之外的所有物体添加固定障碍物属性,从而保障人物在场景中行走时不会穿过物体(图2)。在场景中添加平面物体,并赋予其地形的属性,通过Unity3d中自带的笔刷工具对地形进行美化,让场景更加趋于真实场景特征;向场景中添加灯光,并设置灯光的阴影属性,场景中的物体就会出现阴影,通过改变灯光的属性场景中的阴影也随之产生变化;为了让场景更加趋于真实场景,可以向灯光添加不同的脚本,从而产生光线的变化,例如添加耀斑效果,当镜头对准阳光时,就会产生耀斑效果;向场景中添加雾气效果,周边环境会产生虚实效果的变化,运行后发现角色可以在场景中自由移动,且不能穿过场景中物体。在Unity3d中,看到的画面为实时渲染的画面,对电脑以及显卡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制作虚拟现实场景中要保证电脑的配置高,最好是独立显卡。使用HTCvive设备完成可穿戴设备与场景的交互为了让用户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借助HTCvive的设备,完成对虚拟场景的交互,该设备采用激光定位技术,配备两个游戏手柄、两个定位器、一台头显设备,借助Steamvrplugin及ViveInputUtility软件,完成游戏手柄、头显设备与场景的交互。虽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方面的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也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眩晕、延时等,但是伴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这些问题都终将会解决,虚拟现实技术必将会带给人类全新的视听感受。

参考文献

[1]周忠,周颐,肖江剑.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2):157-180.

[2]袁兆英.Maya多边形角色建模技术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25-27.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2

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需求是巨大的,新词层出,然而成语、方言被渐忘。汉字更是一种线条的艺术。从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等大型汉语言文字传播项目可见,汉语言文字与交互设计的学科交叉研究前景广阔。2012年度优秀应用APP《中国古典家具》介绍明了清家具榫卯结构、工艺材料、纹样寓意等内容。它利用360°旋转展示、榫卯炸开、物理感应等交互性操作激发人们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题材以交互手段展现,可以呈现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面貌——高艺术品质、互动性强、易用愉悦的体验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应用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字传播的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受现代数字技术的冲击,印刷出版物、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在减弱。运用交互技术的APP应用、交互展示等因形式新颖、传播平台(手机、电脑)普及、内容更新迅速、参与性强等优点吸引了更多中青年用户,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

2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

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汉字有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精确总结了汉语言文字的三个艺术特性。“音美”,指汉字阅读的声音美。不同地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声音和书写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方言文化危机重重。因此我们开展了方言文化的研究和交互设计工作。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2014年毕业设计作品《方言地图》选取传统八大官话为素材,摘选八句代表性的日常生活用语和趣味方言小调,进行语音和视觉元素的采集和对比,展现了分布在祖国东西南北中的方言文化。“形美”,指汉字书写的整体线条美。西方人将汉字誉为线条的艺术。汉字造型讲究轮廓方正、结构均衡、比例协调、笔画穿插得当。“书画同源”的特性,将古老文明与生活画卷以汉字的形式被传承下来,例如“羊”字以羊头造型为特征抽象为文字。经过甲骨文、篆书、楷体、至简化后的仿宋体,都保留了羊头上一对犄角的特征,形象鲜明,图文相通。“意美”,指汉字所包含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汉字的音形里所蕴含的信息,通过听视觉传达给受众,在其心理上构成体验从而形成意境。因此,影响汉字意境美有三因素:汉字的音与形、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传播途径和形式。所以,古老汉字通过交互方式传播,以更符合当代受众审美方式,并焕发新的时代魅力。通过对汉字美的特征举例,可发现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价值。视、听、心理三个层面的信息传递,也需要通过信息整合设计法,由表及里地突出中国元素,构建易用愉悦的用户体验。

3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创新设计研究

创新设计研究从立意、选材、风格方面入手,首先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引入用户体验、信息整合、等设计方法整合设计资源,用交互技术手段传播,具体来说:

3.1立意——天人合一

借鉴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相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成功的设计应该是受众和设计作品相互融合,用户愉快体验的过程。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需做到:准确锁定目标用户,根据用户需求而设计;邀请用户作为设计师参与设计过程;成果展示本身也需要受众参与互动,成为设计的一部分。

3.2选材——深入浅出

设计素材,是设计要表达的内容。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选取设计素材的难点在于面对大数据如何去伪存真地高效梳理信息。其标准是:代表性,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体现中国文化之美;浅显易懂,能够让大众快速理解掌握。例如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通过用信息整合,把古老信息转码为时令设计语言,可收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传播效果。

3.3风格——古为今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相互融合中也要让世界看到中国设计的形象。从本质上要求必须是具有民族精神、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设计上,可以考虑在视效音效方面传承发扬,形成中式风格,如水墨、剪纸等。但风格的古为今用,并不是照搬临摹,应该以当代审美眼光去粗取精,诉求文化特指和民族神韵的传达。

4设计应用

本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甲骨文》选取甲骨文为题材,运用了体感识别技术创新交互体验。下文从设计背景、形态分析、交互流程、视觉风格四方面简述设计过程及成果。

4.1设计背景分析

甲骨文,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就形象写词法的构图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四类:象物、象事、象意、标示。尤其甲骨文中有不少字是人的形体动作的抽象形态。例如大、伏、交、木、人、北、从、扶、休、走……我们将这些内容与动作捕捉技术结合开展了甲骨文交互展示设计研究。

4.2形态特征分析

甲骨文动作字多为独体字,一般是对一个人物的动作形态的模拟,例如大、交、木、人、走。也有不少是合体字,如从、休、扶,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动作组合的提炼。在设计中,用屏幕人体骨骼线提示和实物人偶模型动作参照的方式,吸引参观者参与交互(见图2)。甲骨文独体字“走”,像人摆动双臂跨步行走。甲骨文合体字“北”,像二人以手相助之行。

4.3交互流程

根据形态分析,我们设计了单个用户和两个用户参与的两种交互场景。参观者的肢体动作通过体感技术识别捕捉,转码为甲骨文、触发相应的视听体验。技术方面,KINECT体感装置在WindowsSDK中提供动作控制,通过代码编写结合成像技术完成一系列指令。整体交互流程,用屏幕和实物人偶模型作指引,提示参观者参与交互。参观者动作被捕捉到与甲骨文匹配,然后出现甲骨文的注释、表达相关意境的水墨动画和诗词。

4.4视觉风格

视觉风格上,动画视效呈现水墨画风格,注释诗词以丹青书写,配以清雅古乐。界面视效古典韵味浓厚,引人入胜。慢慢流动的水墨动画里,一个在耕种的农夫弯腰犁地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字的由来。没有过多注释,更多的是视觉和心灵的体验,这即是以水墨动画形式对甲骨文的字义诠释。

4.5小结

以上内容是基于2014年本院毕业设计展为时间节点的交互设计作品。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展示内容以单人交互为主、双人交互有待深入。画面视觉效果的一致性和精细度要继续完善。期望能吸取经验教训,在设计方法流程和交互体验方面继续课题的研究。

5结论

5.1主要研究观点及成果

经分析研究,形成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成果:分析总结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变化,并对其改变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交互产品为主的新传播形式的优势所在和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发展趋势。以汉字的信息传递为主线,分析了汉字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得出汉字独有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艺术特征。指出造成汉语言文字展会关注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会展的观展模式由“看”转变到“玩”。汉语言文字成果以展会模式传播时,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重视交互性和体验感。提出汉语言文字传播创新设计的方法流程,以体验设计思想为基础,利用特征举例法,结合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用整合理论对各要素进行整合分析,最终进行创新设计。5就设计而言,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价值,创新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满足受众的传统文化需求都是当务之急。

5.2后续研究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3

1绪论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服务化、发展趋势。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起着基础性、革命性的作用[1],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深度应用,催生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当前汽车制造业的热门研究方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车联网、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试图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借鉴,为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做出一点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已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技术以及特斯拉公司的无人驾驶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这些无人驾驶技术背后利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对车载摄像头采集到的路况信息进行智能运算,为用户提供驾驶辅助服务。而在国内,比亚迪、百度等公司也展开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发展。

1.3本课题主要工作

本文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技术,如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做了简介,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主要从自动驾驶、人机交互、车路协同等三项基本技术作了介绍,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对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主要从智能仓储物流、复杂场景下的驾驶应用、自动避险应用等做了介绍。

2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简介

2.1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网联技术的基础。传感器是人们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开发出来的,用于自动采集环境、温度等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技术。现代的传感器多数实现了数字信号制式,将采集的气体、光线、温度、湿度、浓度等数据,从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2]。汽车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就越强。目前车载传感器根据装备目的不同,可分为提升单车信息化水平的传统传感器和为无人驾驶系统提供支持的智能传感器两大类。传统传感器包括压力、位置、温度、加速度、流量、气体传感器等几类,主要应用于动力总成系统、底盘系统、车身控制系统中。而当汽车进入智能网联时代后,除必备的传统传感器外,需要更多的智能传感器作为汽车的五官,进行外部环境感知和内部人机交互[3]。目前用于环境感知的主流车载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等;用于车内人员感知交互的传感器主要有驾驶员监控摄像系统、语音识别传感器等。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装配的环境感知传感器数量普遍在30个左右,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逐步普及,其对车载传感器的需求还将成倍增长。

2.2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系统是由数量和品种繁多的部件组成的。各种部件技术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运算与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和信息输入输出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芯片产业、电子制造行业、软件和数据库开发产业,构成了计算机技术的生态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了大量的传感器和芯片技术,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十分的丰富。因此,计算机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在技术引领上主要是由一些互联网公司在推动,比如谷歌、百度等,由于这些公司在车载操作系统研发方面具有非常深厚的技术积淀,因而能够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在图像识别、故障诊断、数据高速传输等方面,对于计算机运算、数字图像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很高。随着计算机CPU的制造工艺越来越先进,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能够做到高速、实时的处理,因此,有效地支撑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4]。

3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现状

3.1人工智能技术简介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5]。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技术领域。人工智能是数学、逻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数学推理的理论日益完备成熟,特别是“图灵机”理论奠定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基础,为人们研制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系统奠定了基础,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实现了对人的大脑的模拟,运算能力可能比人脑还要强大,甚至其思考能力可能超过人类。因此,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所必然依赖的一种技术[6]。人工智能技术产生较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由于当时计算机芯片技术的限制,一些人工智能算法未能实现[7]。而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CPU制造进入纳米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人工智能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多次打败了国际著名象棋大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苹果手机的Sir语音助手,各种扫地机器人等,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人工智能的研究。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逻辑、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专家系统等,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在一些机械设计、计算机研制等过程当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

3.2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3.2.1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就是利用传感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让汽车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智能驾驶,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水平已经基本能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硬件兼具的智能自动化系统[7],它除了运用自动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外,还应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驾驶系统的环境感知、决策与规划以及车辆控制等方面都涉及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比如,在环境感知方面,自动驾驶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理论制造了识别系统,使其能够对路况信息自动识别,以此来保证车辆在无人驾驶状态下也能顺利行驶。智能网联汽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来源于人工智能。目前自动驾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当前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第二阶段,也就是说辅助驾驶阶段,也被称之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是解决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目前我国对于先进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已开始大规模的产业化。而人工智能算法是先进辅助驾驶技术的核心,人工大智能技术对传感器技术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传递各种安全诉求。如果说先进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眼睛是各种传感器,那么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就是人工智能算法[8]。3.2.2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主要研究的是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而系统指的是各种类型的机器、计算机系统或一些软件,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来实现对系统的各种操作。人机交互主要应用了机器人学和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而人机交互的实现需要依靠必要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才能实现,因此人机交互技术的提高需要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同时提升。当前比较先进的人机交互模式除了传统的手动操作模式外,还有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人机交互模式,这些人机交互模式的出现使得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智能网联汽车给用户提供最大的体验就是人机交互,大量先进新颖的人机交互设备在智能网联汽车车内出现,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体验,比如当前比较热门的娱乐交互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语音设备与车载移动设备进行互动,并依托联网的社交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自动语音、社交、影视服务,极大的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娱乐化程度,使用户通过沉浸式媒体在车载交互中得到娱乐的提升。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用户还可以实现智能的语音导航、语音通话、车载信息获取等服务,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这背后都依托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突破,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的突破。3.2.3 车路协同车路协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更多的路面路况信息,包括道路是否畅通、是否存在病害、是否存在障碍物等。主要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车载雷达技术探测相关的路况信息,并反馈到车载控制终端,为用户展示实时的路面信息。车路协同技术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前提,目前在车载雷达方面已经大量的配备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对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及时传输。

4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4.1智能仓储物流应用

在我国,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领域,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在京东、国美的仓储物流中,大量的无人驾驶摆渡车被应用,这些车能够实现自动的运动规划、路径规划以及障碍躲避等功能,能够根据设计的路线进行智能校正。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仓储物流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未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智能仓储物流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通过大数据算法以及相关高清地图的应用,能够为驾驶员和车辆提供更为人性化的驾驶方案,甚至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目前,我国泉州港已在码头物流中,运用人工智能和5G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集装箱运载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4.2复杂场景下驾驶应用

在我国,交通运输有着十分复杂的应用场景,比如建筑垃圾清运、山体滑坡抢修、矿山特种设备运载服务。这些复杂的场景,由人来驾驶,对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也会对相关的车辆和工程机械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比如在矿山领域出现的各种突发的地质灾害,有可能对驾驶员和车辆造成致命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无人驾驶就有了比较典型的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面向复杂场景的驾驶辅助技术,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车辆的定位以及突发情况的预警,能够实现复杂场景下驾驶应用,极大地提升特种领域的作业水平,减少安全风险[9]。

4.3自动避险应用

汽车最大的红线是安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避险,从而保障乘坐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目标。目前,已经有多项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自动避险应用。比较典型的如V2X技术,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实现与外界信息的即时互动,再通过人机交互传递到人大脑信号,及时提醒驾驶人做出避险动作,比如在前方发生泥石流、滑坡时,车载雷达检测到之后,迅速将相关的信息传递到车载大屏上,能够为用户提供突发状况提醒服务,提醒驾驶人及时避让,绕行通过。

5结语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展示设计;交互设计;交互体验;交互形式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该研究皆在促进数字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与交互设计的有机融合,推动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展示设计的社会价值,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个性化的活动参与体验。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在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展示设计领域新媒体展示设计案例,对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发展现状、特征、交互设计展开分析,为新媒体展示设计领域的纵深发展奠定理论研究基础。(2)实践意义:促进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的有效应用,提高交互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促进交互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助力于新媒体展示设计领域的持续优化。

1.2研究方法

该研究应用了文献研究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通过搜集与新媒体展示设计、交互设计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将其作为理论研究基础,而后结合当前我国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交互设计的原则、方法,并对交互行为与交互反馈进行设计,在论文的研究阶段笔者及时关注最新的新媒体展览咨询,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持续的调整和补充。

1.3新媒体展示设计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使人类的各方面需求逐渐提升,传统以陈列物品为主的展示设计方式无法满足人类的个性化需求[1],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充斥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展示设计的转型发展。新媒体展示技术与传统展示设计的结合为展示设计领域奠定了有利的技术支撑,新颖的设计理念、个性化的交互体验转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受众在参与展览交互活动的过程中更具主人翁体验、同时受众获取信息更为便捷高效[2]。新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及信息输出技术作为当前国内新媒体展示设计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核心技术,为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新型设备的应用提高了展览活动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自发光显示设备[3](见图1)、反射光显示设备[4]等。

1.4新媒体展示设计的特征

1.4.1时间的自由性新媒体展示时间的自由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虚拟展馆的普及,受众能够在任意的时间通过虚拟展馆获得现场展览活动的相关信息,例如:网上世博会,全国各地乃至整个世界的受众都能够在任意的时间畅游网上世博会获取世博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则是临时性展览活动的增加,相对于传统固定场所的展览活动而言,临时性的展览活动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展览活动开设的时间更为自由。1.4.2空间的拓展性展览空间的扩展性主要体现在展览活动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空间近似于一个信息现场,受众能够在交互空间内体验更为广泛的展览空间,同时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下的展览空间具备适应性、可变性、拓展性三大特点,在交互空间内展览空间的楼板、露台、座椅等都可灵活搭接重叠,相较于传统展览空间而言受众在交互空间内能够收获更为深刻的参展感受。1.4.3展示形式“全媒体”概念的提出至普及为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媒体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展示设计的展示形式综合应用了光、声、文等传播媒介,同时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拓宽了媒体渠道,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4]。1.4.4展示设计重点——交互设计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成为了重点内容,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受众作为展览活动的主体,受众的参与度和受众的参与体验得到了重视,交互设计中更侧重于信息的多渠道、多层次传播。与此同时,交互设计强化了新媒体展览互动的交互体验,如虚拟场景的应用拓展了真实场景的互动空间,如时间的自由性为受众提供了个性化参展服务等。

2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

2.1交互设计原则

2.1.1自然化自然化的交互设计更符合受众的理解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遵循自然化原则进行交互设计,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受众的认知负担,促进受众与展品交互有效性的提升。2.1.2情感化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应遵循情感化原则,在交互设计中酌情融入情感化元素,在突出展品信息传播功能的基础上激发受众与展品之间情感上的共鸣,继而使受众获得跨越展览活动之外的信息。

2.2交互设计方法

2.2.1交互设计对象(1)受众与空间环境。受众与空间环境设计作为展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交互设计中应被视为交互设计对象,受众与空间环境是展示活动得以实现信息传播的关键载体,展示活动依赖于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又是受众接收展品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空间环境的大小、色彩、高低以及动态变化等对受众的情绪、体验感受存在直接的影响[5]。如富有奇幻色彩的空间环境可为受众带来新奇的感观体验。(2)受众与媒体设备。数字媒体展示设备设施作为受众与展品交互的工具,在交互空间内数字媒体展示设备的应用能够拉近受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通过动作、语言、声音与交互空间互动,获得信息强化参展体验。如美国艺术家乌斯曼哈克创作的墙面交互作品“唤起”,在应用数字媒体展示设备的前提下,教堂外部墙面可通过识别受众的声音而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案。2.2.2交互行为设计(1)声音交互。声音交互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直接声音,即受众直接发出的声音;第二,间接声音,即受众肢体动作所发出的声音。在新媒体展示活动交互设计中声音行为互动主要是将音量、音调、音频以及节奏变化作为设计指标。(2)表情交互。新媒体展示活动中的表情交互行为设计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视觉范围交互,设计者可借助眼球追踪技术对受众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受众在交互空间内可通过眨眼、移动视线等方式与展品或交互空间进行互动[6]。(3)手势交互。手势行为交互作为受众使用最为频繁的交互方式之一,具备直观性、多样性、便捷性等特点,在新媒体展示活动中手势行为交互设计主要以手指的滑动、抓放,手型及手臂动作为核心内容,例如:“圣地的险境”交互现场中所设置的投影屏幕,受众可通过展开双臂动作体验飞翔。2.2.3交互反馈设计(1)感官型反馈设计。新媒体展示活动中的感官交互设计主要依照人类的5种感官“视、听、触、嗅、味”建立展品与受众之间的交互。视觉反馈设计形式主要涵盖光、色彩、图像等形式;听觉反馈设计形式主要包含音量变化、音效变化、虚拟交流等形式;触觉反馈设计形式主要包括皮肤的纹理、软硬程度、温度弹性变化等形式;嗅觉反馈设计形式则依赖气味装置,当受众达成一定的目标后气味装置则会被触发,如“生态智能氧泡”交互活动,当受众在交互空间内达成一定的运动量,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将会触发气味装置,释放清新的气味,以此种方式告知受众已经达成任务活动。至今为止味觉反馈设计形式并未实现普及应用。(2)物理反馈设计。物理反馈设计形式主要是指设计者结合物理原理在交互行为中设计振动、摇摆、自然现象模拟等效果,利用VR技术和仿真设备设施为受众提供下雨、雪花、座椅摇晃等虚拟环境,物理反馈设计多用于趣味性的新媒体展示活动中。

3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趋势

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发展趋势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交互设计的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变,交互设计内容逐渐趋向于品牌化发展、交互材料逐渐趋向于绿色化方向发展。第二,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能够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为受众提供了自然、和谐、奇幻的参展体验,交互设计作为连接展品与受众的关键纽带,先进技术与数字媒体设备的有效应用使传统二维、三维的展示形式转变为当前的四维、多维的展示形式,受众的体验更为丰富,展览活动信息的传播更为高效。

4结语

通过该文的研究,明确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交互设计应从设计对象、行为设计、感观反馈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并侧重于数字媒体设备的有效应用;此外,交互设计的主体是受众,只有在获得受众喜爱,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发挥出交互设计的实践应用价值,从而提高新媒体展示活动的办展效果。

参考文献

[1]邹佳佩,刘振生.实体交互设计框架在智能灯具的应用[J].设计,2015(7):20-22.

[2]邓然,康丽娟.物联网智能灯具设计探索与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6):69-70.

[3]周志超.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灯具系统设计[D].宁波大学,2017.

[4]曹戍.论身临其境的艺术设计——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9.

[5]刘宇驰.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D].复旦大学,2019.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教育游戏;艺术设计理论;教学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广泛普及,数字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点,多媒体交互技术迅速应用在各个领域,为制造、建筑、金融、文化、娱乐、教育等众多行业带来诸多利好。就教育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正被多媒体交互技术再次刷新,人们在关注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力图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变革,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走出来,完成更为有效的自主学习。利用交互式数字技术制作的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游戏,针对高等教育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将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以教育游戏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质量。

一、教育游戏的概念

教育游戏是严肃游戏的类型之一。严肃游戏又称应用游戏,是不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严肃游戏并非将游戏严肃化,而是将游戏的概念进行拓展。严肃游戏的涉及范围已经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行业的知识及技能的获取上。教育游戏是严肃游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特别适用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别于普通游戏以人们在娱乐中获得乐趣为主要目的,教育游戏的目的是让人们学到某种知识。目前,我国对教育游戏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描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2004年,《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出,教育游戏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培养游戏玩家的知识、技能、情感、智力、态度、价值观的计算机游戏软件。2006年,赵海兰、祝智庭在《关于教育游戏的定义与分类的探析》一文中谈到,教育游戏是带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是教育与游戏的合成物,是一套工具和方法论。2008年,恽如伟、李艺在《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一文中指出,教育游戏是由游戏设计和制作人员创作,并承载着具体教育和娱乐目的的计算机软件。以上观点的文字描述虽有不同,但三种观点有明显的趋同性,即都认为教育游戏是一种兼具游戏特征和教育功能的软件。

二、教育游戏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2004年,我国出现了关于教育游戏的设计策略研究,并将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软件”。此后,教育游戏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特别是随着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用户群体激增,进一步激发了相关人员研究教育游戏和开发学生市场的热情,教育游戏呈产业化发展状态。目前我国的教育游戏分为角色扮演游戏(RPG)和Flash游戏,游戏的使用对象定位在中小学生,高等院校和成人市场还未涉及。通过对中国知网自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相关文献的分析筛选发现,教育游戏的教学应用在理工类学科鲜有涉及,人文学科涉及较多,但艺术设计学科还没有涉及。

三、教育游戏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软件,充分利用当下大学生普遍适应电脑辅助学习的特点,将电脑游戏和知识教育相结合,这不仅是一种因势利导,更可以通过教育游戏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化教育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完成学生自我能效感的建构。(一)改变教育观念当前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已经从黑板报、幻灯片进入多媒体投影时代,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但与传统教学方法并无本质差异,仍然是以课本知识的传授、考试作为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收信息,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育游戏的使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二)深化教学内容学生刚进入大学时难以快速转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习惯,进行自主学习,这使很多大学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脱离基础知识而进行综合分析类或方法性的深化教学。以中国艺术设计史课程为例,其中基础知识点很多,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教师难以在授课中深化某些问题。但若将课程大纲中的知识点作为教育游戏的内容,学生就可以不受课程进度的影响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预习、复习的效果,这让教师在授课中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能使整个课程的知识获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提高学习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自己的喜好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上都会有明显表现。教育游戏可以作为一个全方位的展示平台,将图片、文字、音乐有机结合,并以多种方式刺激游戏者的感官。同时,其通过交互设计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而游戏中的关卡设计更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为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增添乐趣。(四)建构自我效能感教育游戏不仅能够借助游戏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功能、完成教育的目的,而且还能借助某些游戏类型完成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和主体自我的把握与感受。其实质是个体对自身品质、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把握程度。如常见的角色扮演游戏,游戏者能够通过在游戏中所选择的身份充分积累经验和升级,以达到成长和对自身实力的认可。在此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也将相应提升,使游戏者在获得游戏刺激的同时,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并更好地运用于学习中。

四、教育游戏在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中国设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艺术设计类高校一直呈扩招状态。同时,学生的入学门槛相应降低,学生普遍出现一种转变:以前的专业化、精英式的学生被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化学生所取代,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热情有所下降。特别是学生专业素养的欠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成为很多院校的棘手问题。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作为研究艺术设计自身发生与发展,以及普遍规律的系列课程,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设计实践的完成均有指导意义。但面对繁杂且知识信息量极多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很多院校既没有足够的课时,也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能够保证课程的开设,导致学生的求知需求和实际教学间的失衡。而已经开设多门理论课程的院校,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枯燥,繁杂的知识点让学生难以得其要领,教学效果普遍不佳。将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制作为相应的教育游戏,可以有效缓解艺术设计院校在理论课程教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改善现有教学状态将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主干知识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游戏化,既可以完成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视觉形象再现,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借助游戏场景编排及关卡设计等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完成逻辑固化。同时,教育游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知识获取不理想的情况,使每个学生有均等的机会完成教学实践。(二)解决专业教师队伍及课时量不足的问题目前艺术设计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开设有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艺术设计概论等课程。另外一些课程,如中国艺术设计史、设计管理,在大多数设计院校中缺乏开课的经验,需要专门的教师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备课,要求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上都需要一定的积累。理论课程教育游戏的出现能够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在详尽的图文资料中获取知识,在没有专业教师讲授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并能够清楚地获悉整体的知识架构。特别是在没有课时安排的情况下,若将理论课程教育游戏进行推广,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游戏中自学,从而获取相应知识点,教师则有更多时间准备其他课程。(三)教育游戏在高校中实施的条件计算机早已成为高校的必备硬件,大多院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需求,建设了匹配的计算机机房。机房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校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要场所。各院校每年对机房及计算机都有相应投入,计算机硬件配置不断提升。艺术设计类院校更是从专业性质出发,配备了较高配置的计算机软硬件,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教育游戏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使用场所,无需进行额外投入。艺术设计类院校和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类院校,大都有能力保证在软硬件配置上满足教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使用。

在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加入教育游戏的形式,是在尊重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上,满足其对艺术设计理论的知识诉求,合理调整其知识架构,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教育游戏能够有效填补院校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上的缺陷,改善教学中的疲沓现状,促进艺术设计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徐爽 王国彬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前程.浅谈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与发展应用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5).

[2]姜浩.对严肃游戏核心理论问题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教育游戏与虚拟现实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吕森林.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22).

[4]赵海兰,祝智庭.关于教育游戏的定义与分类的探析[A].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恽如伟,李艺.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J].远程教育,2008(5).

[6]曾明瑛.中国严肃游戏的娱乐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7]宋敏珠.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和应用方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效果;使用;采纳

一、引介

《传播电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编辑White(1998)指出,互联网传播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出现是在传播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比较成熟之后。此前的很多传播技术,包括电话、报业、收音机和电视,其产业发展之时,传播学基本上还未登大雅之堂。事实上,以媒介研究为核心的传播学,是伴随着这些重要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然而,对互联网的传播研究,却基本上是最近10年间的事,而互联网成为传播研究的热点,更是只有几年的时间。虽然White(1998)认为在互联网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传播学者具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但更多的学者(如Rogers,1997;Newhagen&Rafaeli,1996)认为,从技术的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在其为大众所熟知以前的20年发展和演变历程中,传播学者基本上无所作为。不仅如此,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万维网(WWW)的出现,当互联网的使用群体迅速扩大,逐渐由精英技术变成大众技术时,传播学者对于这一新传播技术的关注也远远滞后于通俗媒体报道。显然,作为一种仍处于不断演变中的传播技术,其商业和社会使用前景尚未完全明朗之际,学术界出于种种原因(见Morris&Ogan,1996),对于互联网之于传播研究的意义缺乏敏锐意识和认同(Soukup,2000)。Rogers(1997)从历史分析的角度,以技术扩散为分析框架,指出互联网技术从出现到扩散达到临界点(criticalmass),历经了近20年的沉寂和酝酿。如果我们以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的数量作为分析对象,则这一酝酿期对于传播研究而言至少还要延长几年。1996年,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旗下的首要学术刊物《传播学刊(JournalofCommunication)》出了一期互联网研究专集,标志着主流传播期刊对互联网这一新传播媒体的关注。在一篇其后被经常引用的对话式讨论中,两位研究新媒体的学者,即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的Newhagen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HebrewUniversityofJerusalem)的Rafaeli(Newhagen&Rafaeli,1996),展开了一场传播学者为什么应该以及如何进行互联网的研究的讨论。他们甚至呼吁,传播学者应该积极介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相关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去,以传播学者的视野来影响互联网技术的走向,这一极具伦理和社会关怀的观点和White(1998)不谋而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对于研究者而言是一种投资行为,因此主流学术刊物的兴趣和方向对于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它们的关注无疑对于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研究价值起着“正名”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他重要新闻传播期刊,包括《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传播电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等,都纷纷推出有关互联网研究的专题或专集;而一批以互联网等交互技术为研究重点的学术刊物也应运而生,包括《新媒体与社会(NewMedia&Society)》,《网络传播期刊(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网络传播杂志(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Magazine)》等等,吸引了大量的传播学者的学术兴趣。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传播技术,很多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和应用科学的学术期刊上,也大量出现有关互联网的研究论文,其研究路向和研究重点与传播研究虽各有侧重,但也多有重叠交叉,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种问题乃成为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就传播研究而言,笔者在进行文献检索的过程中,通过当今网上最全面的传播研究机构CIOS(CommunicationInstituteforOnlineScholarship),查阅了涵盖50多种新闻传播研究刊物的大型数据库ComAbstracts中有关互联网的英文研究论文。结果发现,在“Internet”这一检索词下,出现了二百三十多篇论文,论文数量①按年份分布见表1。

表1ConAbstracts数据库中有关互联网研究的论文数

年份1996年之前1997199819992000

论文数(篇)3736645641

从中可大略看出,至少就传播学科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言,对互联网的研究主要兴起于1996年以后。

如何进行有关新传播技术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或研究策略。一种是把它作为一种新媒体,一如电视、电话一样,因此,原有的传播研究的理论、方法、甚至重要的研究问题,都可以有条件地移植到新的研究对象中来(Camp&Chien,2000)。按照这种思路,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对原有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补充或者修改。就研究典范而言,这样的研究显然没有对原有研究典范进行本质的突破。而研究成果也能纳入到一直累积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去。

第二种研究思路是意识到或者强调新传播技术的特殊性,或者不同于以往传播技术的特点,以及与之相伴的使用方式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Soukup,2000)。这种研究思路要求研究者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以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并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远见。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法,还是研究的方法和所采纳的理论,研究者都要力图突破惯性思维模式。理论和方法的突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借用其他领域之理论、概念,加以适当改造和移植,用以描述、概括和研究新的现象;二是提出新的假设和概念,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进行验证。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之前,进行研究之时,对自己所要从事的研究的性质和策略,都会有意无意地作出选择,成为其研究过程的内在逻辑。当代最负盛名的传播学者之一,美国印地安那大学(IndianaUniversity)的Weaver(2000)教授认为,对于研究者而言,面对新的传播现象,最最重要的问题(thebigquestion)是提出“好”的研究问题:我们应该问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应该怎样问?例如,在传播研究历史上,“传媒对人们做了什么”和“人们对传媒做了什么”曾经代表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两大传统,各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样一个现象,通过研究问题的不同提法,可以有迥然不同的研究假设和思路。事实上,就网络传播而言,缺乏统筹性的研究问题使得相关研究在研究主题和方法、结论上都比较分散、零乱,也决定了互联网的传播研究尚处起步阶段(Soukup,2000)。就国内的互联网研究而言,虽然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以网络传播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和专著,但从研究的深度和质量而言,也无疑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匡文波,2001)。

二、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

通常,对某一类型的文献有两种概括的思路:纵向的和横向的。纵向的概括是一种历时性的描述,坐标轴是时间。这样的概括能够勾勒出有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即给人以历史感。把研究置于历史长河的动态背景之中,往往能够从比较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把握有关研究的总体形态和走向(潘忠党,朱立,陈韬文,1997),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前面作了蜻蜓点水式的回顾,并未实质展开。而文献的横向概括,则是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的总结。这种概括的好处是能够揭示学术领域中相关研究的总体格局,从而对研究的现状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本节接下来的部分将采纳横向总结的方法对近年来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作一略述。具体来说,我将主要以不同的研究主题为依据对各种互联网传播研究进行分类。

(一)互联网使用研究

就数量而言,这类研究是文献中最多的。进一步细分,使用研究又有很多不同的侧重。

1.不同的人如何利用互联网

除了一般的使用行为和使用动机的研究(Flanagin&Metzger,2001;Papacharissi&Rubin,2000;等),学者们对于特殊群体的互联网使用也比较关注。例如Codyetla(1999)通过对292个高龄老人学用互联网功能的研究,对上网行为和各种人口变项、心理状况变项之间的关系作了探索。按照他们的研究结果,愿意学习上网的老人在很多方面和不愿意或者学习效果不好的老人有差别。

Wright(2000)也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对老人的互联网使用作了研究,得到类似结论。其他特殊人群,包括社会边缘人群或弱势人群如何使用或者利用互联网也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角度。Yang(2000)研究了台湾学术界同性恋者使用互联网的动机。通过滚雪球式的自填问卷调查,以因子分析法这一研究析离出七个促使这些人们上网的原因;Haddon(2000)研究了单亲家庭,Rogers,T.(1998)研究了听力障碍者,Singh,Gedeon&Rho(1998)研究了语言障碍者的互联网使用,从社会批判与伦理关怀的角度对有关技术设计、相应政策等方面作了探讨。Kraybill(1998)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北美少数族裔人群如何对待互联网技术作了研究,发现当地人们在排斥新技术背后有五个文化伦理方面的原因。

国内的这方面研究大多限于统计和描述层次(如基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互联网调查报告的各种研究)。一些比较细致的研究如,彭兰(2001)对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的研究,周洪波(2001)对互联网派生语言的总结等。

从研究方法言,这部分研究主要以实证调查研究(如Yang,2000;Codyetla,1999;Wright,2000等)和以政治、文化和经济分析为主的批判研究(如Haddon,2000;RogersT.,1998等)为主;前者以研究具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为主,后者偏重于互联网使用的社会、政策和伦理方面的探讨。

2.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使用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互联网在诸多领域的使用各有特色,这些领域包括选举(Reavy&Perlmutter,1997;Klotz,1998;等)、教育(如Bruckman,1999)、商业宣传(如Finnetla,2000)、新闻传播(如Easton,1997;)、社会和政治领域(如Burrows,etla,2000)等。

这些研究反映了学者对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的关注。Reavy&Perlmutter(1997)发现,利用互联网虽然可以大大增加候选人和选民的沟通,但是就有关选举知识和参与言,互联网的介入却有扩大业已存在的民众间的知沟的可能;Klotz(1998)则研究了1996年美国参议院选举中互联网被用作进行负面广告的案例,指出技术的使用常常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Dicken-Garcia(1998)也就互联网的各种论域(discourses)作了讨论,并指出各种论域对人们的上网感受、行为的影响。

国内的这方面研究也不少。如姚福军(2002)对国内电视媒体网站的思考,彭兰(2002)和陈力丹(2002)对网络新闻的批判性反思,虽观点不同但各自触及到了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些关键而敏感的问题。闵大洪(2001a,2001b)论述了党报网站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公众对新媒体的使用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宏观的思路和微观的经验数据相结合,有一定深度。

从研究方法言,这些研究仍以社会科学取向的实证研究和以社会批判取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主。

3.互联网的本质及其与其他传播媒介使用的比较

这部分的研究一直是互联网传播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讨论互联网的各种功能的社会本质,以及它们与其他媒介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异同。例如Flanagin&Metzger(2001)从功能和需求满足的角度比较了电子邮件、网上信息获取和与其他媒介,包括报纸、电视、书籍、杂志和面对面沟通等的异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在人们媒体选择上的变化可能。他们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新技术只是增加了人们满足其原有需求的渠道而已。网络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一直是通俗报道和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Jones,1997;Reid,1998;Travers,2000;等等)。网上聊天和面对面沟通的异同(Rintel&Pittam,1997),聊天室角色游戏,如性别变换,网上放纵行为(disinhibitedbehaviour)(如Reid,1998),也都受到广泛关注。通常,这类研究多以具体的案例分析(Rintel&Pittam,1997等)和网上参与观察(如Travers,2000;Jone,1998;等)为资料搜集方法,通过社会学/女性主义(如Travers,2000;Jone,1995)、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如Reid,1998)等领域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上述现象和主题进行探讨,是互联网传播研究中比较深入的一类。

(二)有关互联网的影响(效果)方面的研究

在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上,效果研究曾经长期是主流研究取向(McQuail,1994)。事实上,传播研究大部分重要的理论建树来自媒介效果研究(Weaver,2000:5)。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效果研究出现了新的热点(Weaver,2000)。新传播技术对于社会,对于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已经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很多政策和体制的调整和应变有赖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美国卡耐基大学的Kraut(1998,paragraph2)等区分了传播科技对社会两个层次的影响,即初级影响(first-ordereffects)和次级影响(second-ordereffects)。简言之,初级影响是指因新技术的来到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直接的实时的影响,如上网多了导致看电视减少,就属于这类影响;而次级影响是指新技术的出现对社会形态的演变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娱乐和工作界限的模糊化,社会出现新的消费模式等。通常,初级影响是个人和微观层次的,而次级影响则是宏观或社会层次的。在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中,这两类的效果研究都非常活跃。

1.初级影响研究

互联网使用给个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通常是通俗媒体热衷报道的话题(Newhagen&Rafaeli,1996)。而学术界对于互联网的影响研究也很活跃。不过由于研究所着重的具体的互联网的功能不同,有关互联网初级影响的研究的发现并不统一。通常,使用效果会和使用方式相关。

Kraut,etal.(1998)以美国匹兹堡地区的家庭为对象,通过免费提供计算机和上网条件,以纵向研究(longtudinal)的方式,对上网与人们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发现,上网对人们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有“虽然轻微但显著”(Kraut,etal.,1998:21)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上网越多的人,通常越可能在社会联系(socialnetworks)圈方面比较小,和家人和其他人的沟通也比较少。上网多的人,还比较容易感受到诸如孤独(loneliness)、沮丧(depression)和压力(stress)等消极情绪的困扰。

Krautetal.(1998)的研究是其整个家里上网研究项目HomeNet的一部分。由于这一项目的研究团队由一批著名的心理学和人机交流方面的专家组成,研究设计严密,特别是采纳纵向研究以及各种标准的测量工具,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SIQSS(StanfordInstitutefortheQuantitativeStudyofSociety)(Feb17,2000)的研究通过对2689个家庭的4113个成人的访问,揭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称互联网是一种“致人疏离的技术(isolatingtechnology)”,用户因为沉溺上网而减少和他人的接触,必然导致其社会联系的减弱。不过SIQSS的研究结论因为其采样的非随机性以及研究的横向性(cross-sectional)而受到质疑。

互联网对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是初级影响研究的另一个热点。加州大学珞珊玑分校的一个互联网研究项目(UCLAInternetProject)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被访者反映有时会和家人一起上网,因此,互联网也未尝不是一种增进家人活动的一种手段。大部分人都认为家里上网后,他们与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只有少部分人反映因为家里其他人上网而有时会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

互联网使用还可能会对其他媒体的使用产生影响。Stempel,Hargrove,&Bernt(2000)通过一次全美调查显示,互联网使用者比非上网者读报和听收音机多,但在看电视上没有区别。他们的基本结论是,互联网不是其他媒体使用减少的原因。Flaherty,Pearce&Rebecca(1998)的研究则表明,网上交流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交流。国内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如吴兴人(2001)探讨了互联网政论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关于互联网初级效果的研究还有很多(如Hohnson,Braima&Sothirajah,1999等),一个比较突出的印象是互联网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没有简单的结论。事实上,按照创新扩散理论(Rogers,1995),早采纳者(earlyadopters)和晚采纳者(lateadopter)在很多方面,包括人口变项特质、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都有不同,因此,互联网使用和有关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因果方向上很难界定;此外,使用互联网的不同功能,带来的初级影响可能也会明显不同。如Krautetal.(1998)所指出的,上网浏览信息,类似于看电视,而看电视传统上是导致人们社会联系减少、心理健康下降的一个原因(如Blanchard&Horan,2000);但如果一个人上网以聊天为主,则其上网行为又类似打电话,而打电话通常被认为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对于纾解压力也有帮助(Krautetal,1998)。可见,如果我们想要笼统地得到一个互联网使用效果的结论,是不现实的。换言之,我们至少必须区分不同的上网功能,才能谈相应使用的效果。这对于我们的家庭网络采纳研究也有重要启发,即我们在考虑人们的上网决策的各种影响因素时,应该关注不同的互联网功能对于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意义。最后,随着人际间沟通手段的日益丰富,很多定义本身也面临着挑战。例如通常我们认为上网好像看电视、读书、看报一样,只是一种个人活动而非社会活动。然而,互联网是一种交互技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参与很多实时互动的讨论、聊天——互联网“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空间(Camp&Chien,2000:15),而上网也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总体而言,初级影响研究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深入的原创性的纵向研究,无论是论文或专著都很少。

2.次级影响研究

如前所述,次级影响是技术的社会层次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在技术上尚在不断演变之中(Hargittai,2000),而其在社会中的扩散更是方兴未艾,因此,互联网对于我们社会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未知数(如Mindich,1998)。正如Stewart&Williams(2000)所言,技术的更新和替代可以很快完成,但技术对社会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往往要“历经几代时间”(p.47)才看得清。Stephens(1998)也指出,我们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意义的认识可能仍是非常肤浅的。

互联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社会变革潜质的技术。从个人层面上,互联网经常被认为能使人们超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地理和生理的障碍(如Dery,1994),而有更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在社会和国家层次,互联网则被认为能影响和加快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Carey,1998)。例如,Gibson&Ward(1999)以英国为例探讨了互联网对于政党内民主决策的影响。

不同学者对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的关注角度不同:如Dauncey(1997)以法国为例研究了互联网与当地文化的碰撞;Scott,Semments,&Willoughby(1999)从女性主义批判的角度探讨了互联网为女性使用的问题;Hongladarom(1998)的研究则探讨了互联网对于当地文化如何应对国际文化的冲击的问题。

国内的很多互联网研究都可归纳到此类别。如吴征(2001)对新媒体使用与精神生态重建的关系的探讨,徐宝才(2001)对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的关注,陈绚(2001)对互联网与数字鸿沟关系的研究等。

从研究方法言,初级影响研究多为社会科学取向的实证研究,而次级影响研究以政治经济学取向的批判分析居多,包括案例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来解析互联网对于社会、文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三)互联网采纳(adoption)研究

随着互联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如政府机构、公司企业、家庭、学校、医院等)如何被采纳和使用也备受关注,吸引了不少学者持续的研究兴趣。

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上,互联网的采纳和扩散研究与技术创新扩散、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学术探索密不可分,这也可以从有关学者在研究互联网采纳时所引述的文献可见一斑(如Flanagin,2000)。通常,创新的采纳和扩散研究有个体层面(individuallevel)和系统层面(aggregatelevel)之别。个体层面的创新采纳研究旨在分析界定各种环境下对人们的创新采纳的态度或意向具有影响力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以揭示创新采纳决策的机制与过程;而系统层面的研究一般以整个社会系统(或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为考察对象,更加偏重于对创新扩散的整体进程的概括和描述,同时涉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结构性因素的考量。按照这样的区分,本研究属于个体层面的创新采纳研究。

有关互联网的采纳研究,除了来自美国等英语国家传播学者的研究外,华人社区,包括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不少学者也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就台湾的情形言,通过《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影像系统》和《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等网页的检索可以发现,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近年来以交互技术的采纳为题的研究不在少数。以对《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的检索为例,在“innovationdiffusionandadoption”(“创新扩散”和“采纳”)之检索词下,共有论文25篇;而在“Internetandadoption”(“互联网”和“采纳”)为检索词,则发现论文134篇。从其研究方法介绍看,大多采纳实证研究。如杜文富和王小惠(2001)有关无线网际网络服务使用者之创新性研究;林惠玲、陈正仓(2000)对台湾制造业采纳自动化技术的实证研究;林震岩和许胜雄(1997)对电子资料交换技术的采纳,以台湾的三种产业为例作了实证研究;方国定、应鸣雄(1998)则考察了电子资料交换采纳过程中的考量因素;张洪瑞(2000)以WAP应用为例对企业采纳创新技术之关键因素的研究,吴俊毅(2000)从动机角度对科技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等等。从数量上而言,台湾地区的交互技术采纳研究明显多于香港和中国大陆,而台湾地区的研究一个共同点是,基本上着眼于台湾本地企业和组织、个人对特定创新技术的采纳。

香港地区一些深受美国学术传统影响的资深传播学者对互联网技术的采纳和扩散最近也比较关注,已经或者正在继续从事一些精细设计的大型研究,令人瞩目,例如祝建华、何舟等正在进行的有关中国大陆城市居民上网的纵向研究,规模和时间跨度都比较大。其研究的部分成果已经能够为学界所能分享(如Zhu&He,2001a,2001b),研究主题包括互联网采纳和使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检验,以及具体采纳和使用的模型建构。

从有关大陆出版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中,有关互联网采纳和扩散的实证研究较少(仅有的少数研究例如:喻国明,2000等),但也多限于简单统计层次。大多数文章以泛论为主,观点的碰撞远多于实证的检验(如匡文波,2000;李希光,2000a,2000b,2000c等)。

(四)其他研究

除了上述有关互联网的使用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其他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还有很多,包括政策法规类(如:Tan,Corbett&Wong,1999)、网络内容(如Dominick,1999;彭兰,2001;等)、电子商务(如Li&Yang;Tan,Corbett&Wong,1999;张浩,2001;黄霁,2001等),不一而足。显然,按这样的分类法,不少研究可能分属多个类别。

三、结语

对互联网的传播研究作全景式的述评有很多困难,归根到底,这样的述评都是挂一漏万之举。互联网作为影响现代生活各个层面的信息传播技术,单就传播研究言,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关注的角度也可以千差万别。互联网本身尚在不断演变之中,从传统的新闻传播系所的课程设置、学科研究方向到传播学者们的研究兴趣,都因为互联网的兴起而在应时调整、变动。而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来说,它与此前的各种传播技术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基本上是一种“囊括一切媒介特点”的技(Hargittai,2000:52)。换言之,互联网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包容一切媒介形态的诸多功能的平台。就互联网所具有的功能言,它可以被模拟或者解构(deconstruct)为各种现有的媒体和社会制度(socialinstitution)的总和,包括电话、报纸、杂志、广播、出版、公共领域、图书馆、医院诊所、大学、超市、政治论坛、文化产品集散地,等等(Camp&Chien,2000)。互联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对其传播研究的述评,必定是极为粗略的。

注释:

①这一粗略统计之时间是2001年4月下旬。ComAbstracts的有关介绍见网址:http:///www/abinfo.htm

参考文献:

陈力丹(2002):《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原载《新闻记者》: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15ai756511.html

陈绚(2002):《互联网对亚洲的影响及亚洲国家面对的数字化鸿沟》。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15ai855343.html

杜文富、王小惠(2001):《无线网际网络服务使用者之创新性研究》。《国际网络技术学刊》,第2卷第1期,页47-52。

方国定、应鸣雄(1998):《电子资料交换采纳之考量因素:由产品面判断》。《科技学刊》,第7卷第1期,页41-52。

黄霁(2001):《为网络广告制定游戏规则》(下)。原载《中国经营报》。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20759.html

匡文波(2000):《分析中国网络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报刊管理》,第11期,页36-38。

匡文波(2001):《论网络传播法》。原载《国际新闻界》。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19398.html

李希光(2000a):《虚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真实挑战》(上)。《中国科技信息》,第14期,页8-10。

李希光(2000b):《虚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真实挑战》(中)。《中国科技信息》,第14期,页8-11。

李希光(2000c):《虚空间对新闻媒体的真实挑战》(下)。《中国科技信息》,第14期,页10-13。

林惠玲、陈正仓(2000):《自动化技术之采纳与扩散——台湾制造业之实证研究》。《经济论文丛刊》,第28卷第2期,页153-184。

林震岩、许胜雄(1997):《电子资料交换技术采纳之实证研究——以台湾三种产业为例》。ProceedingsoftheNationalScienceCouncil(PartC)。第7卷第3期,页390—399。

闵大洪(2001a):《党与党报网站》。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15ai671671.html

闵大洪(2001b):《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825730.html

潘忠党、朱立、陈韬文(1997):《当前传播研究的课题与挑战》。见陈韬文、朱立、潘忠党主编:《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香港:卢峰学会出版,页7-20。

彭兰(2001):《关于网上外来文化信息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22636.html

彭兰(200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15ai690990.html

彭兰(2002):《逐渐成熟的网络新闻》。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15ai792774.html

吴俊毅(2000):《科技接受模型之实证研究——从动机角度》。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硕士论文。见《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网址:http://datas.ncl.edu.tw/cgi-bin/theabs

吴兴人(2001):《论互联网政论的勃兴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原载《新闻记者》。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19398.html

吴征(2001):《告别荒漠——新媒体与精神生态的重建》。承载“中华传媒网”。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26776.html

徐宝才(2001):《试论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与对策》。原载《新闻实践》。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26766.html

姚福军(2002):《对于国内电视媒体网站的几点思考》。《记者的家》2002年3月22日。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15ai831594.html

张浩(2001):《中国新闻网站的四种赢利模式》。原载《新闻记者》。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24491.html

张洪瑞(2000):《企业采纳创新技术之关键因素研究——以WAP应用为例》。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见《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网址:http://datas.ncl.edu.tw/cgi-bin/theabs

周洪波(2001):《我国语言专家谈互联网派生出的新语言》。《光明日报》2001年8月22日。见:http:///gb/node2/node26108/node27330/node28304

/userobject7ai18572.html

Blanchard,A.&Horan,T.(2000).ChapterI:Virtualcommunitiesandsocialcapital.InG.D.

Garson(Eds.).Socialdimensionsofinformationtechnology:Issuesforthenewmillennium

Hershey:IDEAGroupPublishing,pp.6-22

Bruckman,A.(1999).Thedayafternetday:ApproachestoeducationaluseoftheInternet.Convergence.5(1):24-46

Burrows,R.,Nettleton,S.,Pleace,N.,Loader,B.,&Muncer,S.(2000).Virtualcommunitycare?

Socialpolicyandtheemergenceofcomputermediatedsocialsuppor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3(1):95-121

Camp,J.&Chien,Y.T.(September2000).TheInternetaspublicspace:Concepts,issues,andimplicationsinpublicpolicy.ComputersandSociety,pp.13-19

Carey,J.W.(1998).TheInternetandtheendofthenationalcommunicationsystem:Uncertainpredictionsofanuncertainfuture.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5(1):28-34

Cody,M.J.,Dunn,D.,Hoppin,S.,&Wendt,P.(1999).Silversurfers:TrainingandevaluatingInternetuseamongolderadultlearners.CommunicationEducation.48(4):269-286

Dauncey,H.(1997).Aculturalbattle:FrenchMinitel,theInternetandthesuperhighway.Convergence.3(3):71-89

Dery,M.(1994).“FlameWars”inMarkDery(Eds.)Flamewars:Thediscourseofcyberculture.Durham&London:DukeUniversityPress

Dicken-Garcia,H.(1998).TheInternetandcontinuinghistoricaldiscourse.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5(1):19-27

Dominick,J.(1999).Whodoyouthinkyouare?Personalhomepagesandself-presentationontheWorldWideWeb.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6(4):646-658

Easton,E.B.(1997).JournalismethicsandtheInternet:EthicalimplicationsofonlinedefianceofaCanadianpublicationban.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7(4)

Finn,A.,Simpson,N.,McFadyen,S.,&Hoskins,C.(2000).MarketingmoviesontheInternet:HowdeosCanadacomparetotheU.S.?Canad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25(3):367-376

Flaherty,L.M.,Pearce,K.J.&Rubin,R.B.(1998).Internetandface-to-facecommunication:Notfunctionalalternatives.CommunicationQuarterly,46(3):250-268

Flanagin,A.J.&Metzger,M.J.(2001).Internetuseinthecontemporarymediaenvironment.HunanCommunicationResearch,27(1):153-181

Flanagin,A.J.(2000).Socialpressuresonorganizationalwebsiteadoption.HumanCommunicationResearch,26(4):618-646

Gibson,R.&Ward,S.(1999).Partydemocracyon-line:UKpartiesandnewICTS.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2(3):340-367

Haddon,L.(2000).Socialexclusionand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Lessonsfromstudiesofsingleparentsandtheyoungelderly.NewMedia&Society.2(4):387-406

Hargittai,E.(2000).Radio''''slessonsfortheInternet.CommunicationsoftheACM,43(1):51-57

Hongladarom,S.(1998).Globalculture,localculturesandtheInternet:TheThaiexample.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8(3/4)

Johnson,T.J.,Braima,M.A.M.,&Sothirajah,J.(1999).Doingthetraditionalmediasidestep:Comparingtheeffectsoftheinternetandothernontraditionalmediawithtraditionalmediainthe1996presidentialcampaig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5(1):99-123

Jones,S.G.(1997).TheInternetanditssociallandscape.InS.G.Jone(Eds.).Virtualculture:Identityandcommunicationincybersociety.London.ThousandOaks:SagePublications

Klotz,R.(1998).Virtualcriticism:Negativeadvertisingontheinternetinthe1996senateraces.PoliticalCommunication.15(3):347-365

Kraut,R.,Lundmark,V.,Patterson,M.&etc.(1998).Internetparadox:Asocialtechnologythatreducesocialinvolvement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AmericanPsychologist.Retrievedfrom[http:///journals/amp/amp5391017.html]

Kraybill,D.B.(1998).Plainreservatios:AmishandMennoniteviewsofmediaandcomputers.JournalofMassMediaEthics,13(2):99-110

Li,Shu-ChuS.&Yang,Shu-chen(2000).Internetshoppinganditsadopters:ExaminingthefactorsaffectingtheadoptionofInternetshopping.Paperpresentedofthe35thAnniversary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CommunicationFrontiersintheNewMillennium”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July24-26

McQuail,D.(1994).Masscommunicationtheory(3rded.).ThousandOaks,CA.:Sage

Mindich,D.T.Z.(1998).ThefutureoftheInternet:Ahistoricalperspective.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5(1):7-8

Morris,M.&Ogan,C.(1996).TheInternetasmassmedium.JournalofCommunication,46(1):39-50

Newhagen,J.E.&Rafaeli,S.(1996).WhycommunicationresearchersshouldstudytheInternet:Adialogue.JournalofCommunication,46(1):4-13

Papacharissi,Z.&Rubin,A.M.(2000).PredictorsofInternetuse.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44(2):175-196

Reavy,M.M.,&Perlmutter,D.D.(1997).Presidentialwebsitesassourcesofinformation.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7(3)

Reid,E.(1998).TheselfandtheInternet:Variationsontheillusionofoneself.InJ.Gackenbach(Eds.).PsychologyandtheInternet: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andtranspersonalimplications.SanDiego:AcademicPress,pp.29-42

Rintel,E.S.&Pittam,J.(1997).Strangersinastrangeland:Interactionmanagementoninternetrelaychat.HumanCommunicationResearch.23(4):507-534

Rogers,E.M.(1995).DiffusionofInnovation(4thEd.).NewYork:TheFreePress

Rogers,E.M.(1997).Diffusionofnewmedia:Newdirection.MassCommunicationReview,24(1/2):75-81

Rogers,T.(1998).Accesstoinformationoncomputernetworksbythedeaf.TheCommunicationReview.2(4):497-521

Scott,A.,Semmens,L.,&Willoughby,L.(1999).WomenandtheInternet:Thenaturalhistoryofaresearchproje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2(4):541-565

Singh,S.,Gedeon,T.D.&Rho,Y.(1998).Enhancingcomprehensionofwebinformationforuserswithspeciallinguisticneeds.JournalofCommunication.48(2):86-108.

Soukup,C.(2000).BuildingatheoryofmultimediaCMC:Ananalysis,critiqueandintegration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theoryandresearch.NewMedia&Society,2(4):407-425

Stempel,G.H.,III,Hargrove,T.,&Bernt,J.P.(2000).RelationsofgrowthuseoftheInternettochangesinmediausefrom1995to1999.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7(1):71-79

Stephens,M.(1998).Whichcommunicationsrevolutionisit,anyway?.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5(1):9-13

Stewart,J.&illiams,R.(2000).ChapterIV:TheCo-evolutionofsocietyandmultimediatechnology:Issuesinpredictingthefutureinnovationanduseofaubiquitoustechnology.

InG.D.Garson(Eds).Socialdimensionsofinformationtechnology:Issuesforthenewmillennium.Hershey:IDEAGroupPublishing,pp.46-62

Tan,F.B.,GorbettP.S.&Wong,Yuk-Yong(1999)(Eds.).InformationtechnologydiffusionintheAsiaPacific:Perspectivesonpolicy,electroniccommerceandeducation.Hershey:IDEAGroupPublishing.

Travers,A.(2000).Writingthepublicincyberspace:RedefininginclusionontheNet.NewYork,NY:GarlandPublishing,Inc.

Weaver,D.H.(2000).Masscommunicationresearchattheendofthe20thcentury:Lookingbackandahead.Paperpresentedtothe35thAnniversary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July24-26,2000.Independentpagenumber1-20.

White,P.B.(1998).Introduction:ThefutureoftheInternet.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

Wright,K.(2000).Computer-mediatedsocialsupport,olderadults,andcoping.JournalofCommunication.50(3):100-108

Yang,Chung-Chuan.(2000).TheuseoftheInternetamongacademicgaycommunitiesinTaiwan:Anexploratorystudy.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3(2):153-172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效果;使用;采纳

一、引介

《传播电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编辑White(1998)指出,互联网传播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出现是在传播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比较成熟之后。此前的很多传播技术,包括电话、报业、收音机和电视,其产业发展之时,传播学基本上还未登大雅之堂。事实上,以媒介研究为核心的传播学,是伴随着这些重要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然而,对互联网的传播研究,却基本上是最近10年间的事,而互联网成为传播研究的热点,更是只有几年的时间。虽然White(1998)认为在互联网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传播学者具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但更多的学者(如Rogers,1997;Newhagen&Rafaeli,1996)认为,从技术的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在其为大众所熟知以前的20年发展和演变历程中,传播学者基本上无所作为。不仅如此,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万维网(WWW)的出现,当互联网的使用群体迅速扩大,逐渐由精英技术变成大众技术时,传播学者对于这一新传播技术的关注也远远滞后于通俗媒体报道。显然,作为一种仍处于不断演变中的传播技术,其商业和社会使用前景尚未完全明朗之际,学术界出于种种原因(见Morris&Ogan,1996),对于互联网之于传播研究的意义缺乏敏锐意识和认同(Soukup,2000)。Rogers(1997)从历史分析的角度,以技术扩散为分析框架,指出互联网技术从出现到扩散达到临界点(criticalmass),历经了近20年的沉寂和酝酿。如果我们以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的数量作为分析对象,则这一酝酿期对于传播研究而言至少还要延长几年。1996年,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旗下的首要学术刊物《传播学刊(JournalofCommunication)》出了一期互联网研究专集,标志着主流传播期刊对互联网这一新传播媒体的关注。在一篇其后被经常引用的对话式讨论中,两位研究新媒体的学者,即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的Newhagen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HebrewUniversityofJerusalem)的Rafaeli(Newhagen&Rafaeli,1996),展开了一场传播学者为什么应该以及如何进行互联网的研究的讨论。他们甚至呼吁,传播学者应该积极介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相关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去,以传播学者的视野来影响互联网技术的走向,这一极具伦理和社会关怀的观点和White(1998)不谋而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对于研究者而言是一种投资行为,因此主流学术刊物的兴趣和方向对于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它们的关注无疑对于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研究价值起着“正名”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他重要新闻传播期刊,包括《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传播电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等,都纷纷推出有关互联网研究的专题或专集;而一批以互联网等交互技术为研究重点的学术刊物也应运而生,包括《新媒体与社会(NewMedia&Society)》,《网络传播期刊(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网络传播杂志(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Magazine)》等等,吸引了大量的传播学者的学术兴趣。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传播技术,很多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和应用科学的学术期刊上,也大量出现有关互联网的研究论文,其研究路向和研究重点与传播研究虽各有侧重,但也多有重叠交叉,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种问题乃成为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就传播研究而言,笔者在进行文献检索的过程中,通过当今网上最全面的传播研究机构CIOS(CommunicationInstituteforOnlineScholarship),查阅了涵盖50多种新闻传播研究刊物的大型数据库ComAbstracts中有关互联网的英文研究论文。结果发现,在“Internet”这一检索词下,出现了二百三十多篇论文,论文数量①按年份分布见表1。

表1ConAbstracts数据库中有关互联网研究的论文数

年份1996年之前1997199819992000

论文数(篇)3736645641

从中可大略看出,至少就传播学科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言,对互联网的研究主要兴起于1996年以后。

如何进行有关新传播技术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或研究策略。一种是把它作为一种新媒体,一如电视、电话一样,因此,原有的传播研究的理论、方法、甚至重要的研究问题,都可以有条件地移植到新的研究对象中来(Camp&Chien,2000)。按照这种思路,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对原有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补充或者修改。就研究典范而言,这样的研究显然没有对原有研究典范进行本质的突破。而研究成果也能纳入到一直累积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去。

第二种研究思路是意识到或者强调新传播技术的特殊性,或者不同于以往传播技术的特点,以及与之相伴的使用方式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Soukup,2000)。这种研究思路要求研究者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以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并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远见。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法,还是研究的方法和所采纳的理论,研究者都要力图突破惯性思维模式。理论和方法的突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借用其他领域之理论、概念,加以适当改造和移植,用以描述、概括和研究新的现象;二是提出新的假设和概念,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进行验证。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之前,进行研究之时,对自己所要从事的研究的性质和策略,都会有意无意地作出选择,成为其研究过程的内在逻辑。当代最负盛名的传播学者之一,美国印地安那大学(IndianaUniversity)的Weaver(2000)教授认为,对于研究者而言,面对新的传播现象,最最重要的问题(thebigquestion)是提出“好”的研究问题:我们应该问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应该怎样问?例如,在传播研究历史上,“传媒对人们做了什么”和“人们对传媒做了什么”曾经代表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两大传统,各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样一个现象,通过研究问题的不同提法,可以有迥然不同的研究假设和思路。事实上,就网络传播而言,缺乏统筹性的研究问题使得相关研究在研究主题和方法、结论上都比较分散、零乱,也决定了互联网的传播研究尚处起步阶段(Soukup,2000)。就国内的互联网研究而言,虽然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以网络传播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和专著,但从研究的深度和质量而言,也无疑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匡文波,2001)。

二、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

通常,对某一类型的文献有两种概括的思路:纵向的和横向的。纵向的概括是一种历时性的描述,坐标轴是时间。这样的概括能够勾勒出有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即给人以历史感。把研究置于历史长河的动态背景之中,往往能够从比较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把握有关研究的总体形态和走向(潘忠党,朱立,陈韬文,1997),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前面作了蜻蜓点水式的回顾,并未实质展开。而文献的横向概括,则是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的总结。这种概括的好处是能够揭示学术领域中相关研究的总体格局,从而对研究的现状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本节接下来的部分将采纳横向总结的方法对近年来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作一略述。具体来说,我将主要以不同的研究主题为依据对各种互联网传播研究进行分类。

(一)互联网使用研究

就数量而言,这类研究是文献中最多的。进一步细分,使用研究又有很多不同的侧重。

1.不同的人如何利用互联网

除了一般的使用行为和使用动机的研究(Flanagin&Metzger,2001;Papacharissi&Rubin,2000;等),学者们对于特殊群体的互联网使用也比较关注。例如Codyetla(1999)通过对292个高龄老人学用互联网功能的研究,对上网行为和各种人口变项、心理状况变项之间的关系作了探索。按照他们的研究结果,愿意学习上网的老人在很多方面和不愿意或者学习效果不好的老人有差别。

Wright(2000)也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对老人的互联网使用作了研究,得到类似结论。其他特殊人群,包括社会边缘人群或弱势人群如何使用或者利用互联网也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角度。Yang(2000)研究了台湾学术界同性恋者使用互联网的动机。通过滚雪球式的自填问卷调查,以因子分析法这一研究析离出七个促使这些人们上网的原因;Haddon(2000)研究了单亲家庭,Rogers,T.(1998)研究了听力障碍者,Singh,Gedeon&Rho(1998)研究了语言障碍者的互联网使用,从社会批判与伦理关怀的角度对有关技术设计、相应政策等方面作了探讨。Kraybill(1998)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北美少数族裔人群如何对待互联网技术作了研究,发现当地人们在排斥新技术背后有五个文化伦理方面的原因。

国内的这方面研究大多限于统计和描述层次(如基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互联网调查报告的各种研究)。一些比较细致的研究如,彭兰(2001)对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的研究,周洪波(2001)对互联网派生语言的总结等。

从研究方法言,这部分研究主要以实证调查研究(如Yang,2000;Codyetla,1999;Wright,2000等)和以政治、文化和经济分析为主的批判研究(如Haddon,2000;RogersT.,1998等)为主;前者以研究具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为主,后者偏重于互联网使用的社会、政策和伦理方面的探讨。

2.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使用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互联网在诸多领域的使用各有特色,这些领域包括选举(Reavy&Perlmutter,1997;Klotz,1998;等)、教育(如Bruckman,1999)、商业宣传(如Finnetla,2000)、新闻传播(如Easton,1997;)、社会和政治领域(如Burrows,etla,2000)等。

这些研究反映了学者对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的关注。Reavy&Perlmutter(1997)发现,利用互联网虽然可以大大增加候选人和选民的沟通,但是就有关选举知识和参与言,互联网的介入却有扩大业已存在的民众间的知沟的可能;Klotz(1998)则研究了1996年美国参议院选举中互联网被用作进行负面广告的案例,指出技术的使用常常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Dicken-Garcia(1998)也就互联网的各种论域(discourses)作了讨论,并指出各种论域对人们的上网感受、行为的影响。

国内的这方面研究也不少。如姚福军(2002)对国内电视媒体网站的思考,彭兰(2002)和陈力丹(2002)对网络新闻的批判性反思,虽观点不同但各自触及到了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些关键而敏感的问题。闵大洪(2001a,2001b)论述了党报网站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公众对新媒体的使用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宏观的思路和微观的经验数据相结合,有一定深度。

从研究方法言,这些研究仍以社会科学取向的实证研究和以社会批判取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主。

3.互联网的本质及其与其他传播媒介使用的比较

这部分的研究一直是互联网传播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讨论互联网的各种功能的社会本质,以及它们与其他媒介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异同。例如Flanagin&Metzger(2001)从功能和需求满足的角度比较了电子邮件、网上信息获取和与其他媒介,包括报纸、电视、书籍、杂志和面对面沟通等的异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在人们媒体选择上的变化可能。他们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新技术只是增加了人们满足其原有需求的渠道而已。网络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一直是通俗报道和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Jones,1997;Reid,1998;Travers,2000;等等)。网上聊天和面对面沟通的异同(Rintel&Pittam,1997),聊天室角色游戏,如性别变换,网上放纵行为(disinhibitedbehaviour)(如Reid,1998),也都受到广泛关注。通常,这类研究多以具体的案例分析(Rintel&Pittam,1997等)和网上参与观察(如Travers,2000;Jone,1998;等)为资料搜集方法,通过社会学/女性主义(如Travers,2000;Jone,1995)、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如Reid,1998)等领域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上述现象和主题进行探讨,是互联网传播研究中比较深入的一类。

(二)有关互联网的影响(效果)方面的研究

在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上,效果研究曾经长期是主流研究取向(McQuail,1994)。事实上,传播研究大部分重要的理论建树来自媒介效果研究(Weaver,2000:5)。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效果研究出现了新的热点(Weaver,2000)。新传播技术对于社会,对于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已经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很多政策和体制的调整和应变有赖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美国卡耐基大学的Kraut(1998,paragraph2)等区分了传播科技对社会两个层次的影响,即初级影响(first-ordereffects)和次级影响(second-ordereffects)。简言之,初级影响是指因新技术的来到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直接的实时的影响,如上网多了导致看电视减少,就属于这类影响;而次级影响是指新技术的出现对社会形态的演变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娱乐和工作界限的模糊化,社会出现新的消费模式等。通常,初级影响是个人和微观层次的,而次级影响则是宏观或社会层次的。在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中,这两类的效果研究都非常活跃。

1.初级影响研究

互联网使用给个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通常是通俗媒体热衷报道的话题(Newhagen&Rafaeli,1996)。而学术界对于互联网的影响研究也很活跃。不过由于研究所着重的具体的互联网的功能不同,有关互联网初级影响的研究的发现并不统一。通常,使用效果会和使用方式相关。

Kraut,etal.(1998)以美国匹兹堡地区的家庭为对象,通过免费提供计算机和上网条件,以纵向研究(longtudinal)的方式,对上网与人们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发现,上网对人们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有“虽然轻微但显著”(Kraut,etal.,1998:21)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上网越多的人,通常越可能在社会联系(socialnetworks)圈方面比较小,和家人和其他人的沟通也比较少。上网多的人,还比较容易感受到诸如孤独(loneliness)、沮丧(depression)和压力(stress)等消极情绪的困扰。

Krautetal.(1998)的研究是其整个家里上网研究项目HomeNet的一部分。由于这一项目的研究团队由一批著名的心理学和人机交流方面的专家组成,研究设计严密,特别是采纳纵向研究以及各种标准的测量工具,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SIQSS(StanfordInstitutefortheQuantitativeStudyofSociety)(Feb17,2000)的研究通过对2689个家庭的4113个成人的访问,揭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称互联网是一种“致人疏离的技术(isolatingtechnology)”,用户因为沉溺上网而减少和他人的接触,必然导致其社会联系的减弱。不过SIQSS的研究结论因为其采样的非随机性以及研究的横向性(cross-sectional)而受到质疑。

互联网对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是初级影响研究的另一个热点。加州大学珞珊玑分校的一个互联网研究项目(UCLAInternetProject)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被访者反映有时会和家人一起上网,因此,互联网也未尝不是一种增进家人活动的一种手段。大部分人都认为家里上网后,他们与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只有少部分人反映因为家里其他人上网而有时会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

互联网使用还可能会对其他媒体的使用产生影响。Stempel,Hargrove,&Bernt(2000)通过一次全美调查显示,互联网使用者比非上网者读报和听收音机多,但在看电视上没有区别。他们的基本结论是,互联网不是其他媒体使用减少的原因。Flaherty,Pearce&Rebecca(1998)的研究则表明,网上交流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交流。国内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如吴兴人(2001)探讨了互联网政论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关于互联网初级效果的研究还有很多(如Hohnson,Braima&Sothirajah,1999等),一个比较突出的印象是互联网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没有简单的结论。事实上,按照创新扩散理论(Rogers,1995),早采纳者(earlyadopters)和晚采纳者(lateadopter)在很多方面,包括人口变项特质、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都有不同,因此,互联网使用和有关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因果方向上很难界定;此外,使用互联网的不同功能,带来的初级影响可能也会明显不同。如Krautetal.(1998)所指出的,上网浏览信息,类似于看电视,而看电视传统上是导致人们社会联系减少、心理健康下降的一个原因(如Blanchard&Horan,2000);但如果一个人上网以聊天为主,则其上网行为又类似打电话,而打电话通常被认为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对于纾解压力也有帮助(Krautetal,1998)。可见,如果我们想要笼统地得到一个互联网使用效果的结论,是不现实的。换言之,我们至少必须区分不同的上网功能,才能谈相应使用的效果。这对于我们的家庭网络采纳研究也有重要启发,即我们在考虑人们的上网决策的各种影响因素时,应该关注不同的互联网功能对于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意义。最后,随着人际间沟通手段的日益丰富,很多定义本身也面临着挑战。例如通常我们认为上网好像看电视、读书、看报一样,只是一种个人活动而非社会活动。然而,互联网是一种交互技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参与很多实时互动的讨论、聊天——互联网“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空间(Camp&Chien,2000:15),而上网也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总体而言,初级影响研究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深入的原创性的纵向研究,无论是论文或专著都很少。

2.次级影响研究

如前所述,次级影响是技术的社会层次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在技术上尚在不断演变之中(Hargittai,2000),而其在社会中的扩散更是方兴未艾,因此,互联网对于我们社会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未知数(如Mindich,1998)。正如Stewart&Williams(2000)所言,技术的更新和替代可以很快完成,但技术对社会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往往要“历经几代时间”(p.47)才看得清。Stephens(1998)也指出,我们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意义的认识可能仍是非常肤浅的。

互联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社会变革潜质的技术。从个人层面上,互联网经常被认为能使人们超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地理和生理的障碍(如Dery,1994),而有更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在社会和国家层次,互联网则被认为能影响和加快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Carey,1998)。例如,Gibson&Ward(1999)以英国为例探讨了互联网对于政党内民主决策的影响。

不同学者对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的关注角度不同:如Dauncey(1997)以法国为例研究了互联网与当地文化的碰撞;Scott,Semments,&Willoughby(1999)从女性主义批判的角度探讨了互联网为女性使用的问题;Hongladarom(1998)的研究则探讨了互联网对于当地文化如何应对国际文化的冲击的问题。

国内的很多互联网研究都可归纳到此类别。如吴征(2001)对新媒体使用与精神生态重建的关系的探讨,徐宝才(2001)对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的关注,陈绚(2001)对互联网与数字鸿沟关系的研究等。

从研究方法言,初级影响研究多为社会科学取向的实证研究,而次级影响研究以政治经济学取向的批判分析居多,包括案例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来解析互联网对于社会、文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三)互联网采纳(adoption)研究

随着互联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如政府机构、公司企业、家庭、学校、医院等)如何被采纳和使用也备受关注,吸引了不少学者持续的研究兴趣。

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上,互联网的采纳和扩散研究与技术创新扩散、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学术探索密不可分,这也可以从有关学者在研究互联网采纳时所引述的文献可见一斑(如Flanagin,2000)。通常,创新的采纳和扩散研究有个体层面(individuallevel)和系统层面(aggregatelevel)之别。个体层面的创新采纳研究旨在分析界定各种环境下对人们的创新采纳的态度或意向具有影响力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以揭示创新采纳决策的机制与过程;而系统层面的研究一般以整个社会系统(或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为考察对象,更加偏重于对创新扩散的整体进程的概括和描述,同时涉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结构性因素的考量。按照这样的区分,本研究属于个体层面的创新采纳研究。

有关互联网的采纳研究,除了来自美国等英语国家传播学者的研究外,华人社区,包括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不少学者也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就台湾的情形言,通过《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影像系统》和《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等网页的检索可以发现,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近年来以交互技术的采纳为题的研究不在少数。以对《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的检索为例,在“innovationdiffusionandadoption”(“创新扩散”和“采纳”)之检索词下,共有论文25篇;而在“Internetandadoption”(“互联网”和“采纳”)为检索词,则发现论文134篇。从其研究方法介绍看,大多采纳实证研究。如杜文富和王小惠(2001)有关无线网际网络服务使用者之创新性研究;林惠玲、陈正仓(2000)对台湾制造业采纳自动化技术的实证研究;林震岩和许胜雄(1997)对电子资料交换技术的采纳,以台湾的三种产业为例作了实证研究;方国定、应鸣雄(1998)则考察了电子资料交换采纳过程中的考量因素;张洪瑞(2000)以WAP应用为例对企业采纳创新技术之关键因素的研究,吴俊毅(2000)从动机角度对科技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等等。从数量上而言,台湾地区的交互技术采纳研究明显多于香港和中国大陆,而台湾地区的研究一个共同点是,基本上着眼于台湾本地企业和组织、个人对特定创新技术的采纳。

香港地区一些深受美国学术传统影响的资深传播学者对互联网技术的采纳和扩散最近也比较关注,已经或者正在继续从事一些精细设计的大型研究,令人瞩目,例如祝建华、何舟等正在进行的有关中国大陆城市居民上网的纵向研究,规模和时间跨度都比较大。其研究的部分成果已经能够为学界所能分享(如Zhu&He,2001a,2001b),研究主题包括互联网采纳和使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检验,以及具体采纳和使用的模型建构。

从有关大陆出版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中,有关互联网采纳和扩散的实证研究较少(仅有的少数研究例如:喻国明,2000等),但也多限于简单统计层次。大多数文章以泛论为主,观点的碰撞远多于实证的检验(如匡文波,2000;李希光,2000a,2000b,2000c等)。

(四)其他研究

除了上述有关互联网的使用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其他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还有很多,包括政策法规类(如:Tan,Corbett&Wong,1999)、网络内容(如Dominick,1999;彭兰,2001;等)、电子商务(如Li&Yang;Tan,Corbett&Wong,1999;张浩,2001;黄霁,2001等),不一而足。显然,按这样的分类法,不少研究可能分属多个类别。

[page_break]

三、结语

对互联网的传播研究作全景式的述评有很多困难,归根到底,这样的述评都是挂一漏万之举。互联网作为影响现代生活各个层面的信息传播技术,单就传播研究言,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关注的角度也可以千差万别。互联网本身尚在不断演变之中,从传统的新闻传播系所的课程设置、学科研究方向到传播学者们的研究兴趣,都因为互联网的兴起而在应时调整、变动。而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来说,它与此前的各种传播技术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基本上是一种“囊括一切媒介特点”的技(Hargittai,2000:52)。换言之,互联网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包容一切媒介形态的诸多功能的平台。就互联网所具有的功能言,它可以被模拟或者解构(deconstruct)为各种现有的媒体和社会制度(socialinstitution)的总和,包括电话、报纸、杂志、广播、出版、公共领域、图书馆、医院诊所、大学、超市、政治论坛、文化产品集散地,等等(Camp&Chien,2000)。互联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对其传播研究的述评,必定是极为粗略的。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效果;使用;采纳

一、引介

《传播电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编辑White(1998)指出,互联网传播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出现是在传播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比较成熟之后。此前的很多传播技术,包括电话、报业、收音机和电视,其产业发展之时,传播学基本上还未登大雅之堂。事实上,以媒介研究为核心的传播学,是伴随着这些重要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然而,对互联网的传播研究,却基本上是最近10年间的事,而互联网成为传播研究的热点,更是只有几年的时间。虽然White(1998)认为在互联网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传播学者具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但更多的学者(如Rogers,1997;Newhagen&Rafaeli,1996)认为,从技术的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在其为大众所熟知以前的20年发展和演变历程中,传播学者基本上无所作为。不仅如此,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万维网(WWW)的出现,当互联网的使用群体迅速扩大,逐渐由精英技术变成大众技术时,传播学者对于这一新传播技术的关注也远远滞后于通俗媒体报道。显然,作为一种仍处于不断演变中的传播技术,其商业和社会使用前景尚未完全明朗之际,学术界出于种种原因(见Morris&Ogan,1996),对于互联网之于传播研究的意义缺乏敏锐意识和认同(Soukup,2000)。Rogers(1997)从历史分析的角度,以技术扩散为分析框架,指出互联网技术从出现到扩散达到临界点(criticalmass),历经了近20年的沉寂和酝酿。如果我们以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的数量作为分析对象,则这一酝酿期对于传播研究而言至少还要延长几年。1996年,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旗下的首要学术刊物《传播学刊(JournalofCommunication)》出了一期互联网研究专集,标志着主流传播期刊对互联网这一新传播媒体的关注。在一篇其后被经常引用的对话式讨论中,两位研究新媒体的学者,即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的Newhagen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HebrewUniversityofJerusalem)的Rafaeli(Newhagen&Rafaeli,1996),展开了一场传播学者为什么应该以及如何进行互联网的研究的讨论。他们甚至呼吁,传播学者应该积极介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相关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去,以传播学者的视野来影响互联网技术的走向,这一极具伦理和社会关怀的观点和White(1998)不谋而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对于研究者而言是一种投资行为,因此主流学术刊物的兴趣和方向对于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它们的关注无疑对于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研究价值起着“正名”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他重要新闻传播期刊,包括《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传播电子期刊(ElectronicJournalofCommunication)》等,都纷纷推出有关互联网研究的专题或专集;而一批以互联网等交互技术为研究重点的学术刊物也应运而生,包括《新媒体与社会(NewMedia&Society)》,《网络传播期刊(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网络传播杂志(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Magazine)》等等,吸引了大量的传播学者的学术兴趣。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传播技术,很多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和应用科学的学术期刊上,也大量出现有关互联网的研究论文,其研究路向和研究重点与传播研究虽各有侧重,但也多有重叠交叉,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种问题乃成为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就传播研究而言,笔者在进行文献检索的过程中,通过当今网上最全面的传播研究机构CIOS(CommunicationInstituteforOnlineScholarship),查阅了涵盖50多种新闻传播研究刊物的大型数据库ComAbstracts中有关互联网的英文研究论文。结果发现,在“Internet”这一检索词下,出现了二百三十多篇论文,论文数量①按年份分布见表1。

如何进行有关新传播技术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或研究策略。一种是把它作为一种新媒体,一如电视、电话一样,因此,原有的传播研究的理论、方法、甚至重要的研究问题,都可以有条件地移植到新的研究对象中来(Camp&Chien,2000)。按照这种思路,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对原有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补充或者修改。就研究典范而言,这样的研究显然没有对原有研究典范进行本质的突破。而研究成果也能纳入到一直累积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去。

第二种研究思路是意识到或者强调新传播技术的特殊性,或者不同于以往传播技术的特点,以及与之相伴的使用方式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Soukup,2000)。这种研究思路要求研究者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以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并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远见。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法,还是研究的方法和所采纳的理论,研究者都要力图突破惯性思维模式。理论和方法的突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借用其他领域之理论、概念,加以适当改造和移植,用以描述、概括和研究新的现象;二是提出新的假设和概念,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进行验证。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之前,进行研究之时,对自己所要从事的研究的性质和策略,都会有意无意地作出选择,成为其研究过程的内在逻辑。当代最负盛名的传播学者之一,美国印地安那大学(IndianaUniversity)的Weaver(2000)教授认为,对于研究者而言,面对新的传播现象,最最重要的问题(thebigquestion)是提出“好”的研究问题:我们应该问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应该怎样问?例如,在传播研究历史上,“传媒对人们做了什么”和“人们对传媒做了什么”曾经代表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两大传统,各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样一个现象,通过研究问题的不同提法,可以有迥然不同的研究假设和思路。事实上,就网络传播而言,缺乏统筹性的研究问题使得相关研究在研究主题和方法、结论上都比较分散、零乱,也决定了互联网的传播研究尚处起步阶段(Soukup,2000)。就国内的互联网研究而言,虽然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以网络传播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和专著,但从研究的深度和质量而言,也无疑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匡文波,2001)。

二、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

通常,对某一类型的文献有两种概括的思路:纵向的和横向的。纵向的概括是一种历时性的描述,坐标轴是时间。这样的概括能够勾勒出有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即给人以历史感。把研究置于历史长河的动态背景之中,往往能够从比较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把握有关研究的总体形态和走向(潘忠党,朱立,陈韬文,1997),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前面作了蜻蜓点水式的回顾,并未实质展开。而文献的横向概括,则是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的总结。这种概括的好处是能够揭示学术领域中相关研究的总体格局,从而对研究的现状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本节接下来的部分将采纳横向总结的方法对近年来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作一略述。具体来说,我将主要以不同的研究主题为依据对各种互联网传播研究进行分类。

(一)互联网使用研究

就数量而言,这类研究是文献中最多的。进一步细分,使用研究又有很多不同的侧重。

1.不同的人如何利用互联网

除了一般的使用行为和使用动机的研究(Flanagin&Metzger,2001;Papacharissi&Rubin,2000;等),学者们对于特殊群体的互联网使用也比较关注。例如Codyetla(1999)通过对292个高龄老人学用互联网功能的研究,对上网行为和各种人口变项、心理状况变项之间的关系作了探索。按照他们的研究结果,愿意学习上网的老人在很多方面和不愿意或者学习效果不好的老人有差别。

Wright(2000)也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对老人的互联网使用作了研究,得到类似结论。其他特殊人群,包括社会边缘人群或弱势人群如何使用或者利用互联网也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角度。Yang(2000)研究了台湾学术界同性恋者使用互联网的动机。通过滚雪球式的自填问卷调查,以因子分析法这一研究析离出七个促使这些人们上网的原因;Haddon(2000)研究了单亲家庭,Rogers,T.(1998)研究了听力障碍者,Singh,Gedeon&Rho(1998)研究了语言障碍者的互联网使用,从社会批判与伦理关怀的角度对有关技术设计、相应政策等方面作了探讨。Kraybill(1998)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北美少数族裔人群如何对待互联网技术作了研究,发现当地人们在排斥新技术背后有五个文化伦理方面的原因。

国内的这方面研究大多限于统计和描述层次(如基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互联网调查报告的各种研究)。一些比较细致的研究如,彭兰(2001)对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的研究,周洪波(2001)对互联网派生语言的总结等。

从研究方法言,这部分研究主要以实证调查研究(如Yang,2000;Codyetla,1999;Wright,2000等)和以政治、文化和经济分析为主的批判研究(如Haddon,2000;RogersT.,1998等)为主;前者以研究具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为主,后者偏重于互联网使用的社会、政策和伦理方面的探讨。

2.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使用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互联网在诸多领域的使用各有特色,这些领域包括选举(Reavy&Perlmutter,1997;Klotz,1998;等)、教育(如Bruckman,1999)、商业宣传(如Finnetla,2000)、新闻传播(如Easton,1997;)、社会和政治领域(如Burrows,etla,2000)等。

这些研究反映了学者对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的关注。Reavy&Perlmutter(1997)发现,利用互联网虽然可以大大增加候选人和选民的沟通,但是就有关选举知识和参与言,互联网的介入却有扩大业已存在的民众间的知沟的可能;Klotz(1998)则研究了1996年美国参议院选举中互联网被用作进行负面广告的案例,指出技术的使用常常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Dicken-Garcia(1998)也就互联网的各种论域(discourses)作了讨论,并指出各种论域对人们的上网感受、行为的影响。

国内的这方面研究也不少。如姚福军(2002)对国内电视媒体网站的思考,彭兰(2002)和陈力丹(2002)对网络新闻的批判性反思,虽观点不同但各自触及到了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些关键而敏感的问题。闵大洪(2001a,2001b)论述了党报网站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公众对新媒体的使用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宏观的思路和微观的经验数据相结合,有一定深度。

从研究方法言,这些研究仍以社会科学取向的实证研究和以社会批判取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主。

3.互联网的本质及其与其他传播媒介使用的比较

这部分的研究一直是互联网传播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讨论互联网的各种功能的社会本质,以及它们与其他媒介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异同。例如Flanagin&Metzger(2001)从功能和需求满足的角度比较了电子邮件、网上信息获取和与其他媒介,包括报纸、电视、书籍、杂志和面对面沟通等的异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在人们媒体选择上的变化可能。他们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新技术只是增加了人们满足其原有需求的渠道而已。网络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一直是通俗报道和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Jones,1997;Reid,1998;Travers,2000;等等)。网上聊天和面对面沟通的异同(Rintel&Pittam,1997),聊天室角色游戏,如性别变换,网上放纵行为(disinhibitedbehaviour)(如Reid,1998),也都受到广泛关注。通常,这类研究多以具体的案例分析(Rintel&Pittam,1997等)和网上参与观察(如Travers,2000;Jone,1998;等)为资料搜集方法,通过社会学/女性主义(如Travers,2000;Jone,1995)、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如Reid,1998)等领域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上述现象和主题进行探讨,是互联网传播研究中比较深入的一类。

(二)有关互联网的影响(效果)方面的研究

在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上,效果研究曾经长期是主流研究取向(McQuail,1994)。事实上,传播研究大部分重要的理论建树来自媒介效果研究(Weaver,2000:5)。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效果研究出现了新的热点(Weaver,2000)。新传播技术对于社会,对于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已经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很多政策和体制的调整和应变有赖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美国卡耐基大学的Kraut(1998,paragraph2)等区分了传播科技对社会两个层次的影响,即初级影响(first-ordereffects)和次级影响(second-ordereffects)。简言之,初级影响是指因新技术的来到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直接的实时的影响,如上网多了导致看电视减少,就属于这类影响;而次级影响是指新技术的出现对社会形态的演变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娱乐和工作界限的模糊化,社会出现新的消费模式等。通常,初级影响是个人和微观层次的,而次级影响则是宏观或社会层次的。在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中,这两类的效果研究都非常活跃。

1.初级影响研究

互联网使用给个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通常是通俗媒体热衷报道的话题(Newhagen&Rafaeli,1996)。而学术界对于互联网的影响研究也很活跃。不过由于研究所着重的具体的互联网的功能不同,有关互联网初级影响的研究的发现并不统一。通常,使用效果会和使用方式相关。

Kraut,etal.(1998)以美国匹兹堡地区的家庭为对象,通过免费提供计算机和上网条件,以纵向研究(longtudinal)的方式,对上网与人们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发现,上网对人们的社会参与和心理健康有“虽然轻微但显著”(Kraut,etal.,1998:21)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上网越多的人,通常越可能在社会联系(socialnetworks)圈方面比较小,和家人和其他人的沟通也比较少。上网多的人,还比较容易感受到诸如孤独(loneliness)、沮丧(depression)和压力(stress)等消极情绪的困扰。

Krautetal.(1998)的研究是其整个家里上网研究项目HomeNet的一部分。由于这一项目的研究团队由一批著名的心理学和人机交流方面的专家组成,研究设计严密,特别是采纳纵向研究以及各种标准的测量工具,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SIQSS(StanfordInstitutefortheQuantitativeStudyofSociety)(Feb17,2000)的研究通过对2689个家庭的4113个成人的访问,揭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称互联网是一种“致人疏离的技术(isolatingtechnology)”,用户因为沉溺上网而减少和他人的接触,必然导致其社会联系的减弱。不过SIQSS的研究结论因为其采样的非随机性以及研究的横向性(cross-sectional)而受到质疑。

互联网对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是初级影响研究的另一个热点。加州大学珞珊玑分校的一个互联网研究项目(UCLAInternetProject)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被访者反映有时会和家人一起上网,因此,互联网也未尝不是一种增进家人活动的一种手段。大部分人都认为家里上网后,他们与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只有少部分人反映因为家里其他人上网而有时会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

互联网使用还可能会对其他媒体的使用产生影响。Stempel,Hargrove,&Bernt(2000)通过一次全美调查显示,互联网使用者比非上网者读报和听收音机多,但在看电视上没有区别。他们的基本结论是,互联网不是其他媒体使用减少的原因。Flaherty,Pearce&Rebecca(1998)的研究则表明,网上交流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交流。国内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如吴兴人(2001)探讨了互联网政论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关于互联网初级效果的研究还有很多(如Hohnson,Braima&Sothirajah,1999等),一个比较突出的印象是互联网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没有简单的结论。事实上,按照创新扩散理论(Rogers,1995),早采纳者(earlyadopters)和晚采纳者(lateadopter)在很多方面,包括人口变项特质、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都有不同,因此,互联网使用和有关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因果方向上很难界定;此外,使用互联网的不同功能,带来的初级影响可能也会明显不同。如Krautetal.(1998)所指出的,上网浏览信息,类似于看电视,而看电视传统上是导致人们社会联系减少、心理健康下降的一个原因(如Blanchard&Horan,2000);但如果一个人上网以聊天为主,则其上网行为又类似打电话,而打电话通常被认为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对于纾解压力也有帮助(Krautetal,1998)。可见,如果我们想要笼统地得到一个互联网使用效果的结论,是不现实的。换言之,我们至少必须区分不同的上网功能,才能谈相应使用的效果。这对于我们的家庭网络采纳研究也有重要启发,即我们在考虑人们的上网决策的各种影响因素时,应该关注不同的互联网功能对于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意义。最后,随着人际间沟通手段的日益丰富,很多定义本身也面临着挑战。例如通常我们认为上网好像看电视、读书、看报一样,只是一种个人活动而非社会活动。然而,互联网是一种交互技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参与很多实时互动的讨论、聊天——互联网“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空间(Camp&Chien,2000:15),而上网也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总体而言,初级影响研究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深入的原创性的纵向研究,无论是论文或专著都很少。

2.次级影响研究

如前所述,次级影响是技术的社会层次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在技术上尚在不断演变之中(Hargittai,2000),而其在社会中的扩散更是方兴未艾,因此,互联网对于我们社会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未知数(如Mindich,1998)。正如Stewart&Williams(2000)所言,技术的更新和替代可以很快完成,但技术对社会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往往要“历经几代时间”(p.47)才看得清。Stephens(1998)也指出,我们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意义的认识可能仍是非常肤浅的。

互联网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社会变革潜质的技术。从个人层面上,互联网经常被认为能使人们超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地理和生理的障碍(如Dery,1994),而有更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在社会和国家层次,互联网则被认为能影响和加快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Carey,1998)。例如,Gibson&Ward(1999)以英国为例探讨了互联网对于政党内民主决策的影响。

不同学者对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的关注角度不同:如Dauncey(1997)以法国为例研究了互联网与当地文化的碰撞;Scott,Semments,&Willoughby(1999)从女性主义批判的角度探讨了互联网为女性使用的问题;Hongladarom(1998)的研究则探讨了互联网对于当地文化如何应对国际文化的冲击的问题。

国内的很多互联网研究都可归纳到此类别。如吴征(2001)对新媒体使用与精神生态重建的关系的探讨,徐宝才(2001)对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的关注,陈绚(2001)对互联网与数字鸿沟关系的研究等。

从研究方法言,初级影响研究多为社会科学取向的实证研究,而次级影响研究以政治经济学取向的批判分析居多,包括案例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来解析互联网对于社会、文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三)互联网采纳(adoption)研究

随着互联网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如政府机构、公司企业、家庭、学校、医院等)如何被采纳和使用也备受关注,吸引了不少学者持续的研究兴趣。

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上,互联网的采纳和扩散研究与技术创新扩散、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学术探索密不可分,这也可以从有关学者在研究互联网采纳时所引述的文献可见一斑(如Flanagin,2000)。通常,创新的采纳和扩散研究有个体层面(individuallevel)和系统层面(aggregatelevel)之别。个体层面的创新采纳研究旨在分析界定各种环境下对人们的创新采纳的态度或意向具有影响力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以揭示创新采纳决策的机制与过程;而系统层面的研究一般以整个社会系统(或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为考察对象,更加偏重于对创新扩散的整体进程的概括和描述,同时涉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结构性因素的考量。按照这样的区分,本研究属于个体层面的创新采纳研究。

有关互联网的采纳研究,除了来自美国等英语国家传播学者的研究外,华人社区,包括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不少学者也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就台湾的情形言,通过《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影像系统》和《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等网页的检索可以发现,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近年来以交互技术的采纳为题的研究不在少数。以对《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的检索为例,在“innovationdiffusionandadoption”(“创新扩散”和“采纳”)之检索词下,共有论文25篇;而在“Internetandadoption”(“互联网”和“采纳”)为检索词,则发现论文134篇。从其研究方法介绍看,大多采纳实证研究。如杜文富和王小惠(2001)有关无线网际网络服务使用者之创新性研究;林惠玲、陈正仓(2000)对台湾制造业采纳自动化技术的实证研究;林震岩和许胜雄(1997)对电子资料交换技术的采纳,以台湾的三种产业为例作了实证研究;方国定、应鸣雄(1998)则考察了电子资料交换采纳过程中的考量因素;张洪瑞(2000)以WAP应用为例对企业采纳创新技术之关键因素的研究,吴俊毅(2000)从动机角度对科技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等等。从数量上而言,台湾地区的交互技术采纳研究明显多于香港和中国大陆,而台湾地区的研究一个共同点是,基本上着眼于台湾本地企业和组织、个人对特定创新技术的采纳。

香港地区一些深受美国学术传统影响的资深传播学者对互联网技术的采纳和扩散最近也比较关注,已经或者正在继续从事一些精细设计的大型研究,令人瞩目,例如祝建华、何舟等正在进行的有关中国大陆城市居民上网的纵向研究,规模和时间跨度都比较大。其研究的部分成果已经能够为学界所能分享(如Zhu&He,2001a,2001b),研究主题包括互联网采纳和使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检验,以及具体采纳和使用的模型建构。

从有关大陆出版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中,有关互联网采纳和扩散的实证研究较少(仅有的少数研究例如:喻国明,2000等),但也多限于简单统计层次。大多数文章以泛论为主,观点的碰撞远多于实证的检验(如匡文波,2000;李希光,2000a,2000b,2000c等)。公务员之家

(四)其他研究

除了上述有关互联网的使用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其他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还有很多,包括政策法规类(如:Tan,Corbett&Wong,1999)、网络内容(如Dominick,1999;彭兰,2001;等)、电子商务(如Li&Yang;Tan,Corbett&Wong,1999;张浩,2001;黄霁,2001等),不一而足。显然,按这样的分类法,不少研究可能分属多个类别。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9

科技期刊在学术建设、推动科技发展、激发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甘肃省社科期刊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读者》已成为甘肃的一张名片。甘肃省现有科技期刊73种,虽然甘肃科技期刊界有建国之初就创立的期刊,也有诸如《高原气象》、《冰川冻土》、《草业学报》这样有特色的期刊,但迄今为止还没名刊,绝大多数刊物属于跟风克隆,个性特色不鲜明,创新能力不足[1]。当下,品牌意识仍然没有成为许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共识。科技期刊编辑部相对封闭,与市场联系少,很少参与市场竞争,多数科技期刊仍然属于事业费拨款型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单位领导重视不够,长期形成的僵化、落后的思想,严重阻碍着科技期刊品牌的建设。没有个性特色的科技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要办出特色、关键就在于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个性策划,着力打造品牌期刊[2]。

2创建品牌科技期刊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措施

甘肃省在创建品牌科技期刊的实践中,应紧紧围绕品牌科技期刊的战略目标,准确把握品牌科技期刊的内涵、功能和地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创建品牌科技期刊的现状、困难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数字出版技术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期刊带来的新需求和新挑战,确定甘肃省科技期刊的品牌定位和发展目标,系统分析创建品牌科技期刊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措施。2.1深入调研。甘肃省科技期刊大多数为地方性科技期刊,科技期刊分散办刊、各自为阵的局面再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甚至长期维持也是合乎情理的,虽然总体水平不高,但有特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期刊编辑部应多组织人员到办刊发达地区进行调研、取经,这对期刊编辑部品牌建设工作的促进具有很大意义,在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办刊发达地区的大思路、大手笔、大视野、大胸襟的办刊模式[3],了解国内外知名科技期刊的新思路、新经验、新做法,共同交流科技期刊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学习调研,要使办刊思想发生大的转变,创新地方科技期刊的出版体制机制,将品牌建设意识贯穿于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2.2探索期刊定位。科技期刊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办刊定位,地方科技期刊的应该是发表真实的研究发现、本地实用的技术以及有利于提高本地生产生活水平的科学知识等。地方科技期刊不要承担职称评定、晋升以及学位授予等服务的职能。历史原因造成期刊出版单位过于分散、规模小,一些管理制度、思想观念等阻碍推进改革的步伐,现行科研评价机制导致期刊分类管理、分层定位难以落实,期刊主办者、出版者、编辑者(包括编委会和编辑部)责任不明确,编辑出版流程远没达到最优状态,期刊编辑出版技术和标准已经落后,高水平期刊和论文平台受制于人,编辑出版队伍建设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当前改革和今后发展之需,一些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质量滑坡或出现严重问题。面对发行和广告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定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期刊市场上争取一席之地。2.3加大宣传面和覆盖面。目前,甘肃省科技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牌和知名度不高,名声不响,这些与期刊的刊名、地域有部分关系,导致发展受到限制。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科技期刊的宣传力度,组织人员通过多种宣传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可优先选取几家基础好、有特色的期刊作为精品期刊推介出去,一点带面,逐步扩大甘肃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如推介《草业学报》时,可以介绍该刊的创立结束了我国没有草业科学高级学术刊物的历史,在广大读者、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已形成了兼容并蓄、博采百家之长、鼓励创新,引领学术潮流的办刊风格。推介《中国兽医科学》时,重点介绍这是一家全国百余种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唯一获得国家期刊奖的期刊。《中国兽医科学》拥有一支专家型的编辑团队,通过准确定位,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促进我国兽医科学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2.4对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学术质量要加强监控。要加强编辑出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期刊编辑出版质量。质量是科技期刊永恒的生命,许多编辑同仁在这方面均有论述,如明确办刊宗旨、提高编辑队伍素质、提高论文水平、建立并依靠强大的编委会等。因此,要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学术质量的监控力度,定期对期刊进行审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2.5技术创新是科技期刊不断发展的重要推手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和国内许多科技期刊逐步实现了从印刷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如今的科技期刊除了印刷形式外,还有在线可链接的参考文献、数据库。论文有了“数字对象标识符(DOI)”[4];动态采编、协同采编、智能采编、作者管理、读者管理等相关技术以及三维动画、影像、声音等富媒体内容呈现及交互技术;关注人机交互及智能应答技术,及相关系统和平台建设。科技期刊出版通过技术创新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交互技术论文范文篇10

摘要:介绍通过web服务器实现数据库动态数据交互的几种方法及其对比,着重以实例说明如何实现与dbasex和oracle数据库的交互操作。

关键词:web,cgi,isapi,asp

1概述

web技术是一项很新的技术,它不仅为internet的广泛普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还在其他相关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intranet、电子商务等,目前它已成为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一个主要技术,尤其重要的技术是web动态技术,与后台数据库的交互式动态查询技术。本文针对常用的web动态技术,与数据库交互技术作以介绍。

2实现web动态技术的几种方法

2.1利用cgi实现web动态技术

在web应用中,与其他动态编程技术相比,cgi技术虽然是一项很早期的技术,有很多的不足,性能差、需要大量的http知识、不灵活等等,但笔者认为它还是具有很强的使用性,因为其使用普遍,很多web服务器均支持。就其协议而言,具有简单、易掌握,见效快等特点。因此本文介绍的应用实例主要是基于它的。

cgi是commongatewayinterface的缩写,目前大多数的web产品提供此项服务功能,它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计算机语言编写,使用尤其广泛的有c、perl、c++语言,在internet上有很多相关的资料和程序及源代码。

它的运行过程如图1,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浏览器的url请求,找到cgi程序后,启动并产生一个cgi进程,将系统参数和用户请求参数交给cgi进程,由cgi进程提取数据库中数据处理后,产生结果,反馈给web服务器,由其反馈给用户端浏览器。这样完成了一个请求过程。

图1cgi调用流程(略)

idc(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

通过使用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可以你的数据库,允许用户访问数据,只需开发者编写最少量的代码。你只需提供sql查询(idc将在数据库上执行它)和模板(描述数据显示和收集的方式),而挥媒懈丛拥某绦蛏杓疲庵址椒ㄊ视糜诩虻サ牟恍枰刂坪脱橹な莸某绦颉k荌is的功能之一,iis通过调用一个名为httpodbc.dll的isapi应用程序处理.idc和.htx文件实现的,调用处理过程如图2,它是一个不连续的循环。应用中要注意隐藏.idc和.htx文件。保证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安全性。

图2idc应用程序的处理过程(略)

基于isapi的解决方案

isapi(internetserver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是microsoft的iis提供的一种新的接口标准,用于开发交互式web应用程序,它采用的语言多为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visualc++、delphi等,它与cgi程序很相似,但在性能方面较cgi应用程序相比有较大提高,在执行时不需要重复装入代码,能够降低系统开销,提高运行速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服务器之间能够很好的衔接,能够实现一些很复杂的操作和控制。分为isapi扩展程序和isapi过滤器两种方式,前者主要完成类似cgi程序的功能,后者能够实现与iis的更完美的结合,可以监督所有的验证请求或所有服务器发送到用户的数据,过滤器跨越整个服务器,并能影响服务器的工作方式.但isapi编程需要开发者有熟练的经验,特别对服务器操作、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方式的较深的理解和娴熟的编程技巧。

活动服务器页面(activeserverpages)

它是由第三版iis提供的新特性,实质是通过一个名为sspifilt.dll的isapi过滤器实现的,主要提供的功能是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服务器端脚本(vbscript或vcscript)动态生成网页,可以同访问数据库的activex控件连接在一起使用来实现数据库的动态交互查询。是目前较新的一种技术。

第三方解决方案

许多第三方工具可以用来帮助你创建交互式web应用程序,它们主要改善了cgi程序的开发环境,降低开发人员掌握基于web的数据库交互式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帮助你使用所熟悉环境来开发应用程序,保存现有应用程序代码的移植和复用性。值得一提的产品有以下几种产品:

webaction是classtools公司的产品,网址:/

tornado网址:/tornado.htm

webhub是hreftools公司的产品,网址:/

foxweb是fox公司的产品,网址:/

几种常用方法的对比见表1。

方法

名称

对比项目

基于cgi技术数据库连接器idc基于isapi活动服务器页面asp第三方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几乎任何操作系统windowntwindowntwindownt与具体产品有关web服务器主流web服务器均支持iisiisiis与具体产品有关运行速度每次请求均需要调入一次程序,随着请求数量增加而变慢基于isapi扩展解释方式,速度由于其与操作系统和web服务器结合紧密其速度快中一般较慢对编程人员要求需要对http、html、tcp\ip和cgi协议,sql、至少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熟悉html、sql、idc嵌入脚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delphi、visualc++,熟悉网络环境和协议、数据库接口需要熟悉html、jscript或vbscripts脚本语言、sql有初步的html和网络知识和产品要求的编程语言培训对于网络环境用户较为容易容易较难较易容易适于程序规模任何规模小特殊要求或规模性程序中小中小

表1几种常用方法的对比

3实例

针对大庆采油四厂的具体情况,主要以dbasex数据库和oracle数据为主,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dbasex类型数据库一般存放在windowntserver上,多数编程人员多适应xbase语言的编程,我们采用第三方产品,在服务器端安装foxweb产品,这样保证了现有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利用foxpro进行cgi程序编制达到交互目的,有助于使现有程序员较为容易的掌握,从而尽快产生良好的效果。

安装foxweb产品后,其中一个名字为foxweb.exe的文件相当于一个普通的cgi程序,安装在web服务器的cgi目录下,用vfoxpro编写的程序需要有它来解释后执行。

在foxweb中提供全局变量“cgi.参数名字”和下面3个函数主要是传递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一些信息和解释、提取超文本表单的用户请求数据和合并混有普通visualfoxpro程序数据变量的超文代码,是其成为用户能够浏览的信息。foxpro程序员只需对这些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掌握一定超文本知识就能够进行基于web的编程。

?formfield():返回表单中变量的值

?totfields():对于多选值变量,判定变量值个数

?mergetxt():替换merge编码中的<<和>>之间的变量

oracle数据库主要采用的是,服务器端直接安装oracle公司提供的web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或利用oracle产品的pro*c和sql查询语言直接编写cgi程序来达到交互使用,或使用odbc或jdbc数据库接口产品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式操作。

客户端的动态方式,一种利用html的表单和url的附加查询串向服务器的cgi程序传递请求,cgi程序将数据以超文本形式返回给客户,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一些嵌入的脚本语言来进行表单的预处理,来减少cgi程序的负荷,提高cgi的执行效率。另一种方式是采用javaapplet进行交互,这样可以使程序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图形化,而且这样由于javaapplet是下载到客户端运行的,而且javaapplet有很强的图形处理和应用程序接口能力,这样cgi程序只需将基本数据提取后,返回到客户端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服务器端的负荷,将运算量分散到客户端,使得负荷得到均衡。

在实现这些内容时,数据库的接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下面列出cgi程序、odbc、jdbc、javaapplet之间的数据交换简图和基本步骤,无论如何在使用这些之前,都需要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建立相应驱动程序和数据源,详细内容请查阅本文后面列出的书籍。

图3使用odbc访问数据库(略)

使用odbc的基本步骤是:见图3所示。

为odbc分配环境句柄

分配一个连接句柄

连接到数据库

用sql命令分配一个语句句柄

传送该语句

关闭连接

解除连接和环境句柄

图4使用jdbc访问数据库(略)

使用jdbc的基本步骤是:见图4所示。

建立连接

创建statement对象,用于执行sql语句

执行sql语句

关闭statement对象

关闭连接

结论

本文介绍的基于web交互式数据库查询技术中,基于foxwebcgi和基于java,odbc针对oracle的cgi编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庆采油四厂生产开发信息查询系统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编程人员对web和网络知识的了解和深入,我们可以采用更新、更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特别是nt服务器iis的isapi技术。

参考文献

(1)吴迪文,www数据库系统信息集成技术,微机发展,no.1,1999.

(2)刘军等,基于web的交互式数据库查询技术,微机发展,no.4,1999.

(3)王克宏编译,java语言与sql接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4)王佑中著,web动态技术入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