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转正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19:36:12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1

关键词:苏州 产业转型 人力资源管理

1.苏州的产业结构概况

苏州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同时也是个制造业大市。苏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苏州工业总产值2.37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3万亿元。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电子、纺织、冶金、化工和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8%。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921.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1%。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智慧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传感器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

2009年经济指标中,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 4 位,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重1.8%,第二产业占58.8%,第三产业占39.4%。从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看,苏州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2.产业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应该看到,苏州的经济总量虽大,可真正的自有品牌、行业标杆企业却寥寥无几。从产业结构分析,苏州的工业企业中仍有不少是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低端加工企业,劳力需求高、资源能耗大、效益产出比低,这些企业在产业产值里仍占有一定比重。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由高能耗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处在全球制造业生产链低端的“代工模式”,转型成为其内生的迫切需求。相应的,人力资源的主体也由生产领域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新型人才。如何应对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需求,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就成为产业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3.产业转型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苏州这个全球投资热点积累起相当的工业规模和经济底蕴后,地方经济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需要逼着苏州转型。转型促使地方人才结构调整,而人才结构调整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携手并进确保了这两种力量在动态调整中保持着平衡。

3.1产业转型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1)社会层面上,苏州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制造业容纳了绝大多数的人力资源(劳动力)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在低碳经济要求下,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能适应产业高?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的主体无疑将会转变为集中在高新技术行业及服务业的新型复合人才。这是城市为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结果。

(2)企业层面上,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而言,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主要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旧有的简单人事管理将向适应地方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再向人力资本和人才资产升级;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薪酬和绩效管理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新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保持灵活性、信息化等。

3.2人力资源对产业转型的作用

(1)人力资源是产业转型的支撑。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加快优化升级新阶段,复合型、高素质、具备各种复杂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对设备更新、产品创新、及管理革新和工艺水平提升、效益增加至关重要,在满足当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要求方面具有支撑作用。

(2)人力资源是产业转型的原动力。企业要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向中高端“资本、技术密集型”、从加工生产向研发设计转型,离不开人才的推动。新型复合人才的进入不仅能改善生产流程,大幅提高生产率,而且还能带来节能理念和减少原料损耗,使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同时保证产品品质,促进绿色生产,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稳步提升。

4.产业转型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4.1地方政府层面的人力资源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人力资源。政府应着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立促进各类人才成长发展的管理体制,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转变;开发高等教育,重视通识人文,培养国际宏观视角;推动产学交,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升级;结合地方特色,提高对人才的激励力度,促进地区发展。

(2)制定中长期人才开发规划,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创新型、科技型、技能型人才,制定中长期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人才结构应作战略性调整,一是在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一体化,畅通进修管道的同时,对不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各类培训进行疏导压缩;二是对各类业已过剩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转岗培训。

(3)完善人才市场调节体制。进一步完善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其它省市乃至海外的人才信息网络对接,实现人才市场“大整合”。注重构建对周边地区人才供求调剂作用较大的区域性人才市场,把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人才市场机制的完善,使人才流动更畅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4.2微观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1)着力提升高层管理者素质。古语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将帅和灵魂,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对企业高层的管理提升既迫切又重要,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的希望所在。首先,应促使高层管理者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次,企业内部应采用科学的考评机制,绩效考核,评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最后,引进竞争机制,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能,优胜劣汰。

(2)营造利于创新的管理氛围。转型发展时代,创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词,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一理念来驱动。而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还是企业的管理创新,都以人力为依托。因此,营造一种利于创新的管理氛围,给员工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气氛,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企业才能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抓住蕴含其中的商业机遇。

(3)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要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防止人才流失;为员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足员工自我提升需求;搭建内部竞争上岗平台,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等。

5.结语

苏州的产业转型是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需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这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转型升级条件下,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是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做好其管理至关重要。适当、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能激发出企业和地方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参考文献:

[1]毛蕴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港口经济,2009年7月.

[2]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商业研究,2008年2月.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2

“苏南各市县正处于人均GDP从3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快速增长期”、“苏南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苏南地区今年将率先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当苏南各地正在开启香槟庆祝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时,却不得不面对太湖水危机的尴尬。然而环境污染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站在新一轮发展和转型期的苏南,要面对的还有更多深层次问题。

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苏南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又一次引领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模式在2003年达到巅峰。外向型经济为苏南带来飙升的数据和一系列极为诱人的光环,2003年以来,苏锡常地区所有的县(市)都进入全国百强县,其中前10强中苏南牢牢占据6席,2006年更达到7个,昆山连续两年荣登全国百强县之首。苏南成了全国百强县最集中的地方,其强大的竞争力可见一斑。但随之而来的是,关键经济指标的回落,快速发展的种种后遗症,以及诸多“成长的烦恼”。

面对传统竞争力的逐渐丧失,江苏省上下一度感到困惑和焦虑,苏南急于寻找转型的突破口,找到发展的新动力。从年初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到9月末的苏南工作会议,江苏省和苏南五市高层频频聚首,虽然会议主题各有侧重,但深层目标均直指――寻找苏南新竞争力。

“微笑曲线”背后的焦虑

在苏南地区的第一次发展热潮中,乡镇企业扮演了主角。当时间推进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乡镇企业的衰落和“苏南模式”终结,苏南又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下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第二次发展热潮。在苏南第二阶段的发展中,外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2000年以来,苏南地区每年实际利用的外资总量占当年全国总额1/4左右,从1996-2006年,FDI总额近9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00多家落户苏南。一个昆山市,吸引的台资已占全国总额的12%以上,近6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上海市台资的总和。

大规模外资的进入为苏南第二次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苏南经济结构中,外资也占据了半壁江山。2003年,苏南招商引资额发展到了顶峰,这一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前所未有的133.75亿美元。拐点随之而来,2004年,苏南实际利用外资下降为92.04亿美元,台商投资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之大令苏南各地措手不及。

利用外资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回落,经济开始出现放缓迹象。此后,苏南各地虽然几经努力,但都未能恢复到2003年的利用外资水平,下降趋势已不可避免。

面对最重要的竞争力逐渐丧失,苏南各地的焦虑与困惑可想而知。

苏南地区在利用外资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外资依赖症”明显暴露出来。2006年,苏南地区外资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6.32%,外贸依存度超过100%。其中,苏州市外商投资在二产中的比重达到55.9%,无锡达到40.99%;苏州外资企业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0%,无锡达到72.5%。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之高,这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苏南经济发展表面上看很热闹,但实际从中得到的利益和主要经济指标是极不相称的。”江苏省发改委研究室主任顾卫东分析认为。现代产业价值链的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在苏南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较高,整个产业结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处于利润和技术的低端环节。

同时,外资控制下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还可能出现“飞地效应”。虽然苏南吸引外资的规模和质量都在提升,已有超过百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但是与这些企业在全球的规模相比,外商在苏南的投资量还很小,与本地产业的联系比较薄弱,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形成,经济发展后劲严重“打折”。随着苏南成本优势和土地价格、税收优惠等地方政策优势的丧失,外资随时会发生迁徙。一旦外资撤走,对苏南经济将造成严重的打击。

发展外向型经济犹如一把双刃剑,处在工业化后期的苏南,继续维持利用外资带来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相当困难。转变和升级经济增长方式,对于苏南来说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

粗放式增长之痛

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全国首批6个国家生态城市中,苏南就占了4个。理论上说,苏南应该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却是环境保护先进城市,这让苏南人引以为豪,也令外界很多人迷惑不解。但随后的一场太湖水危机,颠覆了苏南发展模式和发展成果,彻底暴露了苏南粗放式经济发展的后遗症。这对于正在积极寻求新竞争力的苏南各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乡镇企业到外向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苏南根深蒂固。”江苏省社科院专家顾松年分析认为。在苏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是全国制造业比重最大的地区,其中,重化工业率在70%左右,而第三产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现代制造业比重很低。大量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给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苏南是典型的“环境透支型”经济增长方式。

苏南与太湖相伴,因水而得利。然而太湖流域每年高达50多亿吨的废污水排放量,已大大超过太湖水体的承载力。据测算,若要达到水体自净功能的要求,至少要减少40%排污总量,水环境污染已影响苏南地区的用水安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曾对苏南的土壤进行测试,发现了100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正是外商在苏南各地投资建立的电子工厂。

“经济实力增强后,做到生态环境方面的治理和美化、绿化,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并不难,而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却绝非易事。”江苏省委党校关于“新苏南模式”的调研报告中分析认为,虽然近年来,苏南地区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但在人口众多、经济密度高、环境承载严重超负荷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运行成本不仅会不断地上升,而且环境治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难好转”的困局。

快速的粗放式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水荒、地荒、电荒,甚至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苏南正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能源瓶颈。特别是土地方面,多年来一直处于用地高峰期,苏南每年用于引进外资的土地就至少需要10万亩,而江苏省给苏南的土地指标仅够当年新批项目土地需求量的一半左右。目前,多数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国际通行的0.8亩的粮食安全警戒线,昔日江南鱼米之乡的美景,正在成为一种记忆。工业化、城市化的继续发展,已经面临着无地可批的窘境。2004年,发生在常州的“铁本事件”,土地违法是焦点之一。而铁本事件与今年5月份的太湖蓝藻危机,把苏南经济增长的弊端完整的暴露出来。

转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制约苏南发展的“硬约束”,成了苏南第三次转型的首要任务,也是苏南构建新竞争力的最重要前提。

苏南外向型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了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上的飞跃,但这种发展模式的成果也受到外界的质疑。批评最多的就是“经济上去了,环境污染了”和“只长骨头不长肉”,意为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相匹配。苏南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才1万多元人民币。而同等的人均GDP规模,上海人均收入2万多元人民币,即使在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重庆,城市人均收入也达到了8000元人民币。人们未能有效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

第三次转型探路

2004年初,在苏南转型已经揭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视察苏南,首次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于新苏南转型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正是新苏南创新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苏南赢得新一轮竞争的关键所在。从2004年开始,苏南踏上了艰难的转型探索之旅。

在2004年初的江苏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正式提出“富民优先”的口号,富民工程成为苏南的首要工作,也是苏南转型迈出的第一步。然而,富民只是转型的目标之一。随后,江苏省委把“富民优先”扩充为“三优先”,即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2005年,在制定江苏省十一五规划时,又加上了“节约优先”,从而变为“四优先”。

面对苏南外向型经济竞争力减弱的趋势,江苏省委提出,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苏南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与此同时,苏南各地通过学习同处长三角的浙江省,开始不约而同地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从“四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到发展民营经济,苏南的发展理念和路径正在逐步转变。但是,苏南第三次转型之路并不轻松。

以苏南发展样板的昆山为例。2006年,昆山在苏南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的4大类25个指标的标准,经济指标上的优异数据让昆山又一次成为江苏各地学习的榜样。2006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昆山之路”。但对于新苏南转型来说,昆山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总量,数字上的飙升并不能掩盖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的事实。

2006年,昆山的外贸和外资依存度高达373%和94.1%;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1:67.9:31,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步履维艰,进展极为缓慢,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在第二产业中,最典型的是昆山一年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占全球总量的1/3,但没有一台电脑具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全部替外商加工组装,利润率极低;在内、外源经济比例结构上,2万多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仅为300多亿元,而5000多家外资企业却有180多亿美元注册资本,民营企业明显势单力薄。

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但新苏南发展模式战略调整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苏南经济经过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前两轮发展,已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仅确保了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投资,而且使政府具有了较强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为第三轮苏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其总产值已居苏南制造业各行业的首位,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苏南科教资源较为丰富,科研力量提升很快,创业的综合环境优势也比较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近几年的转型探索,苏南各地经济发展的理念,已经从量的增长向质的优化转变。同时,正在制定实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为苏南第三次转型提供了机遇。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3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9 [文献标识码] A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较为缓慢,东部地区出口拉动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当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使我国外向型经济遭受巨大打击,但同时也加快了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但产业转移并不是平均分配。河南要想在竞争中领先其他中西部省份,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必须要有大批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合格的产业工人作保障,因而也就需要加强对产业发展急需的各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1 承接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1 人力资源开发的总量决定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

只有拥有大批的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以及合格的产业工人,才能承担起大规模产业转移的重任。以2010年东部产业的转移为例,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就达到了14 000亿元左右。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按各类人才每人创造10万元产值来算,就需要1 400万人,倘若按每个人创造20万元的产值来推算,则需要700万人。由此可见,拥有的人力资源总量直接决定着产业转移整体规模的大小。

1.2 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决定着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层质量

根据产业转移的理论,产业转移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最终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与之相适应,招商引资也依次经历来者不拒、互相选择、招商选资三个阶段。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即产业转移向更高层次拓展。近几年来,河南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高质量的国家重点支持发展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例如,2010年8月2日,富士康首条精密电子生产线在郑州投产;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进军河南等,这些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河南的产业转移正逐步拉开大幕,同时对河南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做支撑,也就不可能承接高层次的产业转移。

1.3 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决定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广度

伴随着信息社会形态的出现,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力的结构、规格和综合素质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经济理论来看,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前提下,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快速地发展。产业结构主要受到资源供给、市场需求和客观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河南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及优势,应该重点发展以下产业:烟草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铝工业、建材业等传统产业和有色产业;汽车及其装配业、新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服务业及电子等先进制造业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结构作保证,那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只是空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的结构决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广度。

2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产业转移为河南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承接产业转移也对河南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分析

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河南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一优势。但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并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价格方面,而且更主要的是对其质量的要求。要想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技术专长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而河南恰恰缺乏这样的劳动力。在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的154.92万人中,仅有62.85万人进入高中或中职继续接受教育,其余的92.07万初中毕业生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培训和教育就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在2010年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70.43万人中,也有22.6万人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仅2010年这一年中就有114.67万劳动力没有经过任何职业培训就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一部分新增加的就业人口成为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可能性比较小。另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河南的技术人才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河南省每万人中拥有的人才数和专业技术人数分别为360人和140人,均低于全国500人和220人的平均水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河南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2.2 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河南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集中在房地产、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建筑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行业,说明外来投资者主要看中的是河南相对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2011年河南省确定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产业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产业等14个产业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从目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能情况来分析,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所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以劳动技能技术人员为主,涉及生产、设备操作、物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研发、质检等专业人员。当然伴随着产业转移逐步推进,也会增加对工商企业管理人员、服务业人员的需求。

3 应对产业转移的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发展观,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河南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要满足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必须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引导,树立人才多元论的观念,打破传统的认为读书就是要上大学的思想观念,确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也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使社会各层面都认识到技术工人与高科技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同等重要,从而在思想上、观念上促进技术工人人才的培养。

3.2 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主要与其产品工艺水平高,经久耐用有关,而德国产品的质量之所以能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主要与其具有众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因为德国职业教育培育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薄弱,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因而很多学生把职业教育看作是在升学无望时迫不得已的选择。我国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弊端。譬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企业用工需求脱节,职业学校没有对企业用工需求做市场调研就设置专业,导致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许多职业院校急功近利往往是热门专业一窝蜂上而且招生数量没有统一规划;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强,由于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大都需要配备器材,多数职业学校购买不起,与此同时很多职业学校招聘教师时过于注重学历而导致具有一线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缺乏,所以很多职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企业不愿接收。因而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措施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用工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对招生数量做好统一规划,对职业学校建立实验室予以财政补贴,并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考核应该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以加强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3 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强化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

要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作为企业经营者的任期目标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因而每个企业都应该要拨出一定的培训经费,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作为企业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执行情况。鼓励并提倡以委托培养等方式,将河南本地的有发展潜质且具有专业技能的职工,送到国内外相关的职业技术学院去深造,或者送往国内外进行考察学习。聘请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单位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开办各种短训班,将所学理论结合自身企业情况实际运用,在实践中强化和更新指导企业的管理方法,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3.4 重视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33%。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重视教育。而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与发达的省市相比,不管是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还是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目前河南的教育工作也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发展教育是使河南实现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根本途径。

3.5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劳动力市场经常出现结构性的矛盾,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企业的稳定生产,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居于弱势地位。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促进产业的形成与繁荣,河南省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措施,在就业市场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运作,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支持,确保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供给,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做好人力资源的支持。

总而言之,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将来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所以河南的人力资源开发除了要解放思想,转变原有的人才观念外,还应从短期和长期供给方面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在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等方面做文章,使人力资源供给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均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莫光政.广西承接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策略[J].东南亚纵横,2010(2).

[2]刘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研究[J].区域经济,2011(12).

[3]李国杰,缪兴锋.从人力资源视角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梅州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1(6).

[4]李雪苑.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4).

[5]赵雅坦.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

[6]何静.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校报,2012(6).

[7]成艾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12).

[8][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4

曾经有一种思路认为,可以把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分开处理,即使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可以发展经济。现在看来,这种思路只是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中的某种可能性;在科学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可能性几近于无。换言之,在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中,统筹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改变粗放式的投资驱动模式,消解这种模式赖以生存的政府对资源的集中控制或垄断,这其中涉及对土地、财政、能源等资源的管理体制。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从侧重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源转向侧重依赖知识资源,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这一转变以人才资源的解放为前提。没有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无法形成,知识资源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主导机制的依赖性资源,也就不可能达成全局性的创新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上述两个层面问题的解决,都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前者涉及对财物的管理权,后者涉及对人的管理权,都关系到权力结构的调整。没有这种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找到现实的途径。

从财政的资源管理看,近10年来,财政资源越来越向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转移。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而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年增长32.4%,约为GDP增长的3倍。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28611.9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5.75%,其增长34.7%,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2.4%的速度。从支出结构看,全国财政支出49781.35亿元,中央本级支出11442.06亿元,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18137.89亿元,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支出的59.02%。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2006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56%下降到45%;工资总额由17%下降到10.6%。很清楚,在这样的财政结构下,企望通过消费拉动经济是不现实的,财税分配的结构不仅需要改革,而且形成这种结构的权力结构也需要改革。

从土地资源的管理看,据国土资源部对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地价占房价为15%-30%,平均为23.2%。据全国工商联对81个项目调研的报告,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58.2%,在开发项目总费用支出中有49.42%(土地成本+总税收)流向政府,开发项目的总销售收入中,政府占37.36%。虽然关于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分歧,但可以确定的是,政府通过土地管理权的使用,确实是房地产的主要收益方之一,这一利益机制客观上强化了房地产的投资驱动,刺激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进行粗放式的扩张发展。据统计,由于这种发展,全国空置商品房2009年一季度已达2亿平方米。假使不对土地资源管理权的经济回报方式予以改革,房地产行业的理性回归与科学发展就难以设想。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5

比中国股市还要大1岁的琼民源案充斥着国有资产无端流失、行政命令凌驾股东大会、内幕交易、暗箱操作等等令人拍案惊奇的故事。

“琼民源的重组可以说是中国证券史上最荒唐的方案,也是世界证券史上最大的丑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认为。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版本到底是怎样的?接下来,《融资中国》记者就与您一起回忆和梳理当年的林林总总。

股市黑马 中途“折蹄”

1988年7月,琼民源在海口注册成立。

1992年9月,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STAQ)系统中募集法人股3000万股,实收股本3000万元。

1993年4月30日,琼民源A股在深圳上市,总股本5.6亿股。其中,北京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北京科技交流中心)下属的民源海南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占38.92%的股份;北京科技交流中心下属的北京市富群新技术开发公司占股4.71%。北京科技交流中心成为其实际控股大股东。

1996年度内,琼民源股价最高为24元,年初首个交易日开盘价为2.18元,年终最后交易日收盘价18.08元。1996年7月1日起,琼民源的股价以4.45元起步,在短短几个月内股价已蹿升至20元。琼民源成为了当时中国股市中的一匹显赫的“黑马”。

1996年年报显示,琼民源当时总资产为30.9亿元,股东权益22.6亿元。旗下拥有北京民源大厦项目、临近北京西客站的京门商住区50万平方米住宅区开发项目、东长安街北京友谊商店原有建筑改造项目和灵山游乐园1700亩土地、海南美亭3000亩土地等优质资产。

然而,好景并不长。在琼民源风风火火拉开战线的同时,有投资者却向证监会举报琼民源违反财会制度,有关部门决定对该公司年报中涉嫌违反会计制度等问题进行核查。

形势出现逆转。1997年3月4日,深交所发出公告称,“琼民源”在股价23.49元停牌,董事集体辞职。国务院证券委会同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琼民源公布的1996年公司业绩进行调查。

1998年4月29日,证监会公布对琼民源的调查结果公布: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4亿元是虚构的,并已虚增6.6亿元资本公积金。此后,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等3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998年10月6日,北京市审计局出具的京审财发[1998]98号审计报告显示:琼民源公司资产总额16.99亿元,股东权益10.69亿元。

四大股东 轮番登场

为推进琼民源善后处理,1998年12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总)取得了琼民源38.92%国有法人股股权。北京住总正式取代北京科技交流中心成为琼民源第二任大股东。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北京市政府的斡旋与牵线搭桥无疑是北京住总入主琼民源的直接原因。但在起步不久监管亟待完善的中国资本市场、面对琼民源这块人人垂涎的“肥肉”,当时的北京住总有没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对其后发生的“故事”做一个简单的“情景再现”。

1999年初,按照临时股东大会决定,北京住总聘请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德威资产评估公司对琼民源的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并于2月10日出具了核查报告。报告显示琼民源:总资产为9.8亿元,净资产为7.37亿元。

显然,这与北京市审计局报告中的数字出入巨大。

不过,1999年3月,北京住总还是拟定了以“新设公司、定向发行、换股认购,保留资产重组”为指导原则的琼民源重组方案并报市长办公会讨论。1999年4月6日,北京市原则同意重组方案。

1999年7月12日,中关村(证券代码:000931)上市,北京住总与琼民源公众股完成换股。此时,北京住总在琼民源公司的持股比例变为72.41%。琼民源终止上市资格。

1999年8月13日,北京住总向北京市政府打报告建议把38.92%股权划转回北京科技交流中心,并由其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委主导重组董事会、聘任经营班子等进行二次创业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琼民源股权结构再次发生变更:北京科技交流中心下属的民源海南公司持股38.92%、同属该中心的北京富群公司持股4.71%,北京住总集团持股比例下降为33.49%。

至此,北京市科技交流中心成功收回“失地”。

1999年12月30日,琼民源董事会免去马玉和的法人代表和总经理职务,任命李建华为琼民源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无疑,此时的李建华肩负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科委等赋予的琼民源二次创业的庄严使命和广大股东们的期盼与重托。

李建华2000年8月作的《总经理工作报告》也仿佛让股东们看到了希望。报告中说:“将民源大厦重组为北京生态科技公司,以转让金或续建利润解决定向法人股东问题。同时将此公司力争二板上市,根本上完成琼民源二次创业……”

但和君创业负责人李肃指出,这位信誓旦旦鼓足股东信心要二次创业的李建华,随后却对琼民源资产进行了多次评估减值。正是其中一份资产评估价值为-2000万元的评估报告直接推动并最终促成了琼民源国有资产的零值转让。

据有关媒体调查,北京市科委京科办发[2003]693号文件同意将民源海南公司和北京富群新技术开发公司的股权零值转让给长春野力集团。转让协议于2003年10月31日签署,工商登记变更日期为2004年1月14日。

北京科技交流中心短暂“复辟”后再次“退位”。

琼民源股权结构随之再次发生变更:此时,长春野力关东御泉矿泉水有限公司占股72.4%、长春市野力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占股4.7%、法人股及定向募集法人股22.1%,中国科学院占股0.7%。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野力集团公司完成了对琼民源的整体受让后,随即将“民源大厦项目”交予其所属的北京野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野力地产”)承接。随后,任志强所在的华远集团通过股权转让取得了野力地产的控股权。2个月后,华远又以10亿元价格将野力地产的控股权卖给了潘石屹所在的SOHO中国。几番周转之后,“民源大厦”项目的土地建起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光华SOHO2”。据了解,外界对此项目的估价超过50亿元。

资产归零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6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我们必须对经济增速转换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有一个准确的预测,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类矛盾,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制

国内学者使用不同的模型、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试图探究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李京文、张守一(1991),沈坤荣(1994),李坤望(1996),蔡?、王德文(1999),武剑(1999)指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分解为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较高的资本积累和未能解释部分的综合要素增长率(TFP)。

张军(2011)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制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和财政再集权的结果,其核心是地方政府对增值税和财政收入最大化的追逐,由此导致了地方政府之间的蒂波特竞争。由于地方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开始更多地扮演招商者的角色,不再去创办国有企业,而是致力于推进当地公共资本的形成和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部的私有投资者落户。政府的公共资本支出对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挤入效应是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重要经验。但是,随着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财税体制也面临改革。

崔宇(2010)认为,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增长,是奇迹也不是奇迹,因为并没有逃出经济学家所总结出的分析框架,中国依靠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在计划经济中融入了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和城镇的生产率。最近10年,国际贸易因素再助推中国经济增长,某种程度上,收入不平等也加快了物质资本积累的速度(因为富人的储蓄倾向更高,从而保证了高投资率)。在未来10年内,中国似乎仍然可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比如,通过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和城市化进一步加大物质资本积累,但在政府财政投资减弱的情况下,银行体系可能要面临过度贷款后坏账增加的风险;外需也还可以依赖,但中国的出口已经占世界出口总份额的10%,达到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们都知道,GDP无法永远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从2012年以来出现下降趋势,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判断增速放缓的性质和原因。

二、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现实条件发生改变

今后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多年积累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1.要素供给条件变化

一是劳动和资本要素供给结构转变。中国目前已经走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供给的转折点,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随着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开始下降,过去依靠劳动力规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分工效应都会减弱。即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已经大幅度减缓,因而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基础正在消失。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使取之不竭的劳动力供给正在接近于发展的末端。

二是资源约束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淡水、土地、森林、矿产、动植物等各类资源的消耗量也急速上升,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11.5左右,而消耗的煤炭总量已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钢材的消耗量占到全世界的40%。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十面霾伏”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

三是要素贡献的转换。人们解释经济增长经历了从注重资本增加――技术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制度的发展过程。在当前的结构转型期,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替代过去资本和劳动这样的要素投入,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需求支撑条件减弱

一是潜在经济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据了解,20世纪以来,除美国、英国等处于全球技术和增长前沿的国家外,其他成功跨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特别是以德国、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追赶型经济体,大多经历了20年或更长的高速增长期,并在结束之后增长率明显下降。中国已经非常接近转折点。

二是出口需求下降。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全球经济增长仍处于低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4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仍面临许多问题,例如结构性缺陷、投资的政策限制和生产率增长率低等。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除2010年外,其他三年均为负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通过TPP、TTIP谈判试图建立国际贸易新规则,应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因此,出口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三是国内消费需求短期难以大幅提升。研究表明,中国居民消费存在短视行为,其既不是按照凯恩斯的即期也不是按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来寻求效用最大化,而是依据现期收入和流动性资产水平以“最近的将来”收入来安排支出。总的来看,尽管影响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比较复杂,但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深层次的经济体制等原因有关。消费热点的缺失会使消费增长的动力减弱,一波接一波“排浪式”消费带动国民经济“排浪式”增长的情况不大可能再出现了。

四是投资需求刺激空间缩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增长过分依赖政府高强度投资负面效果明显。投资效率明显下降。2002年每增加1元GDP所需要的投资是1.78元,到2010年每增加1元的GDP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5.99元。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产能过剩严重,长期下去不可能持续。

三、经济增速转换的阶段分析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这个阶段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关注经济结构优化。为此,经济发展速度会有放缓趋势,以便为整体经济优化提供空间和时间。

1.从收入水平发看发展阶段变化,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1978―2012年,GDP年均增长98%,2010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2011年超过5000美元,2012年超过6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2010年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该阶段经济会面临比之前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挑战,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就可能在中等收入阶段长期徘徊,无法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过渡。

2.从产业结构变化看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关键转换期

按照克拉克―配第定理和库兹涅茨关于三次产业的作用和演变规律的分析,大都强调了工业化有一个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过程。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产业内部的微笑曲线变化,即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两端延伸和扩展,由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和转移。我国正处于这个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链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在低端受到来自东南亚一些国家成本较低的竞争,高端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挤压,加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产业发展处于深刻变革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产业链不升级,受到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压榨就越大,付出的环境成本就越高,所以,这个模式必须改变。

3.从经济增长驱动力看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向创新驱动转换的时期

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起飞、向技术成熟过渡、高额大众消费和后工业社会六个阶段。在起飞和成熟阶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而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目前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罗斯托的第四、第五阶段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要更多地通过技术普及和提升来支撑经济增长,逐步实现消费主导和社会福利改善。

同样,钱纳里依据人均GDP水平把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依靠财富驱动四个阶段。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已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此期间,企业发展路径会有所改变,鉴于路径依赖性,有些企业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要求,只有外部条件逼迫其必须改变时才会做出改革,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

四、中国经济增速的前景分析

1.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速度也不能太低。长期看,速度太低不利于实现全面小康,也不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短期看,经济增速趋缓,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会很突出。事实上,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工业化正处在中后期,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2%,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78.8%、日本715%的水平,也低于新兴经济,如印度55.1%、俄罗斯59.3%的水平,加快服务业发展将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我国城镇化率52%,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有36%,低于发达国家80%、发展中国家60%的水平,城镇化将成为支持我国长期发展的最大引擎。从需求看,加快城镇化发展,能够创造出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向非农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农村的3倍,不仅有利于扩大消费,而且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从供给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城镇化通过聚集效应有助于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且通过创新效应驱动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加大创新力度,直接与发达国家竞争,引领中国经济升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依托自身优势,低成本、高效率地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增长极来推动,既可以发挥已有增长极的转型升级潜力,又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培育若干新增长极,形成接续,不断推动经济发展。

三是新改革红利有待释放,将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国际上看,那些曾经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其陷入低速增长或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停滞不前。当前,我国正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打破资源垄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也强调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实践效果良好。我国也计划进一步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深化土地等要素改革和财税、金融体制等改革,这些制度安排不仅会进一步释放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潜力,还可以通过要素向更高效率的部门转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贡献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增速中长期放缓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全面深化改革

一是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会有所改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改革开放以来,总体看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为47.8%。但投资效益不断下降。2010年我国1元投资仅能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205元,比1981年下降28%。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到位,导致能源资源产出效率较低。以标准吨煤产出效率为例,我国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具有较快的效果,但是,注重消费增长以及鼓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会给经济带来持续长远潜力。比如,利用绿色产业带来的新机会,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瓶颈。通过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明显下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与服务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是基本相等的,例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其发展完善的城市中,二者的比例基本一致。但是我国历年数据表明服务业就业占比都小于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例如2010年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3.1%,但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34.6%,两者相差近10%。未来一段时期,通过鼓励大众消费、为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可以大幅度缓解环境问题。

二是结构调整会有较大的余地,经济发展进一步平衡。经济快速发展期,也存在许多结构不平衡问题。诸如内需外需、三次产业、融资结构等问题。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金融结构中,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外需乏力,正是大力启动内需的好时机。利用国际产业重组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整体竞争力提高和更加富有,经济发展对银行发展指数变化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而对证券市场发展指数变化的敏感性在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最优金融结构将向市场主导型的方向演进。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平衡融资结构显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形成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7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现状;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是全国拥有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共有资源型城市14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其中有地级城市7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大都处于衰退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突出,持续产业发展缓慢。石油、森林资源衰退,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开采成本增加。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持续产业规模小,难以弥补采掘业下降带来的增长缺口。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煤矿城市采煤沉陷区问题突出,油田植被和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加剧,林木蓄积量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人才危机、社会危机等五种危机。五种危机的存在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人才,只有人才结构转型成功才能保证经济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黑龙江省各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绩效开发状况也不同。而黑龙江省要在分辨各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开发,显然有较大难度。为此,本文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及其绩效现状进行分析,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开发提供决策借鉴。 

一、黑龙江省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黑龙江省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大庆,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277.23万人,人口数最少的是七台河,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90.22万人。从人口增长趋势上来看,资源型城市人口增长基本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只有大庆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非农业人口数差距非常大,最高的还是大庆,最低的还是七台河,但2008年大庆非农业人口数为136.8万人,七台河非农业人口数为50.91万人,相差2.7倍。从趋势上来看,非农业人口均呈增长趋势,表明这些城市的城市化率也在提高。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从业人员数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大庆作为唯一的石油城市,其人力资源总量体现出显著的优势。总体而言,从业人员数量和总人口数量基本趋势一致,说明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差异较小。相对而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上发展比较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黑河和伊春,这两个森工城市的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一直在减少。而大庆2008年在岗职工人数为52.71万人,黑河在岗职工人数为10.93万人,相差4.82倍,相对于总人口、非农业人口等其差距在加大,因此,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劣势,而大庆则依然具有优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在资源型城市之间差距要相对较少,但大庆却也同样基本是失业人口最多的城市,这和其人口基数大有一定联系。7大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从2000-2008年,大部分城市的采掘业从业人员数量都在增长。从采掘业从业人员总量上比较,大庆市具有绝对优势,而鸡西、鹤岗、七台河等三个煤炭城市在采掘业人力资源上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率上都比较趋同。 

(二)人力资源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鹤岗、鸡西、七台河、黑河等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源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大庆则是加大资源型产业的代表,在第一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数量依然急剧增加。伊春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代表,由于采取森林、生态旅游的产业战略,在森林建设(第一产业)方面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是正常的。而双鸭山则是经济转型中的典型代表,由于政府一直在采取积极应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对策,并努力进行经济转型,但在此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极不稳定,因此造成了第一产业人力资源剧烈波动的状况。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第一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水平是比较平稳发展的,甚至包括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伊春则通过成功的经济转型,将大量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转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成功的范式。另外,黑河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值得关注。而双鸭山政府的经济转型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在充分考虑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施经济转型。七台河、大庆、鸡西等城市在第二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30%-60%之间,产业结构较为平衡。在第三产业人力资源上占有相对优势的是大庆、黑河、鸡西等城市,而缺乏优势的是伊春、七台河、鹤岗等城市。伊春要发展森林旅游业,第三产业人力资源比重必须提高,但近年伊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确实呈增长趋势,显示出伊春市在经济转型上的成功。 

二、黑龙江省县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7个县级资源型城市在总人口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尚志2008年总人口为61.6万人,而虎林2008年总人口为20.5万人,刚好是3倍。而其他5个资源型城市则总人口数相对比较集中,都在30-45万人之间。其中,总人口占相对优势的资源型城市有尚志、海林、宁安等,而总人口不具优势的资源型城市则包括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从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来看,除了五大连池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虎林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以外,其他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基本稳定。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在总体趋势上呈下降态势,在2003-2008年间,各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平衡,在22000-38000人之间。其中存在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海林、尚志、宁安等,而存在相对劣势的主要是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下降趋势比较稳定,但由总人口基本稳定,而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可知,各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负担也在逐年加重。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数上均有增加趋势,且增长率也基本是一致的。从2001-2008年,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是高速增长期,此时间段内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尤其是尚志、铁力、海林等城市;第二阶段为2006-2008年,为回调期,第一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但仍要比2001年要高较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多说明对于县级资源型城市,仍旧是以农业、采掘业等粗放型经济为主。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单位从业人数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在退化。同样,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2001-2005年,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数迅速下降;第二时期是回调期,即达到最低点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又有所回调,第二产业发展回暖。 

三、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绩效状况 

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虎林、尚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高,而五大连池、铁力、黑河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由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分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逐渐提升的,五大连池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也是增长最为缓慢的。值得注意的是,虎林在2001-2006年曾经出现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迅速提升的现象,但到了2007-2008年,却又开始迅速下降,呈现出不稳定发展的迹象。综合而言,各资源型城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是比较趋同的,大多在1-2万元之间,这说明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还是较为均衡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从产出的视角分析人力资源绩效,如果从收入视角来研究,可采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来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水平。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仍旧处于遥遥领先优势,而且其平均工资增长迅猛。职工工资较高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黑河等,而职工工资比较低的城市主要有铁力、伊春、海林、虎林等,职工工资越高的城市,就对人力资源越有吸引力,也越能留住人才。从增长趋势上分析,增长较快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等,而铁力、伊春、海林等增长较为缓慢。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绩效状况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双鸭山、伊春、铁力等,而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和黑河等;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宁安、五大连池等,而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鹤岗和黑河等。总体而言,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是呈增长趋势的,意味着第一产业人力资源绩效是提升的。14个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人均增加值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高,而且资源型城市间的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差异也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差异要大。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尚志、铁力、海林、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鹤岗、七台河等;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黑河等。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尚志、虎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等,可以明显看出,县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而地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8

关键词:组织 施工 工程 管理 责任

Abstrac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gress is the progr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results.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various control schemes are employed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and each project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plan. At the end of a project phase,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plete contrast degree and plan,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completion of the entire project,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labor efficiency, consump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statu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和合同要求,通常施工单位为保障工期都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般在现场项目经理部内,由项目经理挂帅,建立保障工期特别措施组织体系,作为在项目建设施工中保证施工进度按照目标工期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确保工程按合同工期按期建成。保障工期特别措施组织体系一般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为保障工期的第一责任人;以五大资源保障体系为必须的前提条件,以资源的完全保障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以主要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工期的支持体系,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障工期的措施体系,以确保项目工期目标在其合同工期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1、组织体系各要素的主要责任

1.1公司总部:授权项目经理对工程的工期负责,指导项目部制定工期保障计划和措施,在公司范围内对资源进行调配,公司职能部门为项目部提供技术、管理上的支持、服务和保障;

1.2公司主管副总经理:代表公司对工程工期保障计划与措施作出决策,指导项目经理执行工期保障计划、措施,对公司范围内投入到本工程的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平衡和监督,保证工程按网络计划节点实现;

1.3项目经理:本工程工期保障计划与措施的制定者、决策者和领导实施者,对整个工程工期保障计划、措施和网络计划节点、总工期目标的组织、实施负全责,是实现总工期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投入的全部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平衡,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资源的流转,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保障合同工期目标的实现;监督和调控分区对项目资源的使用,领导各资源保障体系和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有效运行;

1.4分包专业项目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所负责的工程的工期负责,并制定分项工期保障计划和措施,提出保障工期的资源需求、技术方案、管理方法与手段。服从总包项目部对资源的统一调配,保证所负责的工程的工期目标的按期实现。

1.5资源保障体系负责人:资源保障体系负责人由项目部负责该资源的项目部领导担任,其主要责任包括: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本资源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本项资源的工程总体与分项资源需求计划、采购与供应计划,保证资源的品质;对总体与各单项工程的资源使用进行平衡,制定资源供应的应急预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资源供应与调配。

1.6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负责人: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负责人由项目部的部门领导担任,其主要责任: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管理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所负责项目管理的工程总体与分项管理实施计划,保证计划的实施,提高工作质量和调控能力;对总体与各单项工程的管理计划进行调控,制定工期紧急情况下的管理应急预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2、五项资源保障

2.1劳动力资源保障:

a.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配置保障;

b.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

c.公司自有专业作业队伍配置;

d.专业协作技术工人和普通作业人员;

e.在本工程的劳动力资源调配中,为保证个别单项工程工期紧急情况的发生与处置,在项目部内建立劳动力调配应急机制,并按高峰时各专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的10%进行劳动力储备,如个别项目出现工期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增加劳动力投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f.参加本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质量、安全管理、检验等管理岗位,施工作业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等都具有上岗证和特殊工种作业证,全体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都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以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

g.为保障劳动力资源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和劳动力调配管理的力度,在项目部内将成立劳动力资源保障与调配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主持本体系的运行与管理、考核。

2.2工程材料资源保障:

a.严格按照有关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材料供应计划,提出材料的品质要求,并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材料的品质检验;

b.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组织材料招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材料的品质,满足工期的需要;

c.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相应的材料采购资金准备计划,保证材料采购的资金需要;

d接受业主材料监理对材料品质的监理,树立材料采购供应的超前意识,把工程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做在工程实施之前,保证不因工程材料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期目标的实现。

2.3周转材料资源保障:

a.周转材料资源保障体系;

b.公司现在已经做好了本工程中标后,公司自有周转材料投入本工程施工的配置预案,而且部分周转材料已修复完成,并堆放集结,一旦接到中标通知后,可以立即装运,在工程正式开工前运送到现场;

c.租赁使用的周转材料保障;

d.周转材料的采购与租赁的资金保障;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9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承接能力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众多学者评价的梳理,可以发现,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六大方面:要素禀赋、市场潜力、区位和交通、产业配套支撑、技术研发水平、政策环境等。要素禀赋主要包括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与基础结构等,这些因素对产业转移有吸引和支撑的作用。市场潜力包括市场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潜力等,对产业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区位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产业配套支撑能力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反映了地区对迁入产业的吸收能力。技术研发水平包括教育基础、科研人才比例、R&D投资等。政府政策环境,包括税收、金融政策、开发区建设等。

二、皖江城市带各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比较

2010~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产业转移综合能力从高到低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安庆、六安、宣城、池州。三年间皖江城市带各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在这三年内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合肥、芜湖的综合评分每年均是正数,马鞍山的综合评分由2010年的负数也增长至2011、2012年的正数,说明这三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占明显优势。铜陵、滁州、安庆的综合评分位于中游,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强,其中铜陵的综合评分在2012年已增长至正数,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提升明显。而六安、宣城、池州的综合评分则处于下游,承接能力较弱,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处于弱势状态。

2010~2012年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体居皖江城市带第一,三因子得分也一直位于前列,合肥市的因子F1得分从10~12年增长幅度高达79%,可见,第三产业因子发展迅猛,包括邮电业务总量、零售总额、储蓄余额、旅客周转量、固定投资等指标都有大幅度增长,因子F2得分也提升显著,可分析出合肥市这三年的人均发展水平提高速度极快,包括平均工资、人均收入、人均消费、城市化率、人均GDP都在逐年大幅提高,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充分发挥了其在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

2010~2012年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体居皖江第二。芜湖拥有着良好的传统商业模式,研发投资环境比其他几所城市好,表现在因子F3得分高。虽然总体承接能力比马鞍山高,但是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马鞍山。因子F1从2010~2012年增长幅度达,表明芜湖的第三产业发展良好。

2010~2012年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居皖江第三。马鞍山作为安徽老工业城市,马鞍山工业发展起步早,拥有像马钢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工业,各种资源也较为丰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位于第三位,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合肥,投资研发环境也较好,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合肥、芜湖、滁州、安庆、六安5所城市。因子F2贡献率最高,三年间增幅达,因子F1增长平缓。

2010~2012年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居皖江第四。铜陵矿产资源丰富,为承接产业转移能提供良好的资源要素禀赋,人口是皖江城市带最少的,工业也较为发达,因而表现在人均发展水平的因子F2上得分较高,且增幅程度高,铜陵表现在因子FI上的得分较低,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突出,且三年来增幅不大。

2010~2012年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位居皖江第五,承接能力中等。滁州毗邻南京、合肥,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三年间经济发展良好,人均发展水平得分提高较快,第三产业在2010~2011年发展较快,但是2011~2012年又发展平缓。

2010~2012年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位居皖江第六。人均发展水平起点低,但增速最快,增幅达77%,第三产业因子增幅缓慢。

2010~2012年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位居皖江第七,特别是投资研发环境低于其他8所城市,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良好。六安的人均发展水平低,增幅缓慢。

2010~2012年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在皖江城市带中只比池州高,因子FI的得分始终是负数,说明宣城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幅也平缓。因子F2得分提高较快,增幅达到120%,表明三年间人均发展水平提高显著。

2010~2012年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体最低,各项因子得分都靠后,池州接近皖南,是典型的生态旅游城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开发,池州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也在逐年提升,其中因子F1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平缓,三年间没有显著的提高,增幅只有16%。因子F2代表的人均发展水平提升迅速,三年间增幅程度高达160%,表明池州的整体经济水平大有提高。

2010~2012各所城市几乎全部都在下降,下滑幅度也较大,这说明各城市的研发投资速度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滞后,效益不够显著。

三、主要结论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2010~2012年期间合肥、芜湖、马鞍山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平均得分排名前三,承接能力强。铜陵、滁州、安庆三年平均得分排名第4、第5、第6,承接能力处于中游状态。六安、宣城、池州三市的平均得分排名最后三位,承接能力处于下游状态,总体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弱。通过比较九所城市10~12年三因子得分得出,因子F1、F2得分都在逐年提高,说明各城市经济都在向前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也整体都在提升,但是却发现因子F3所代表的研发投资环境得分各城市都呈现降低趋势,研究发现这表明皖江城市带的投资研发环境在与其他促进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相比时,效益不是尤其明显,所以呈现下滑趋势。

四、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整体能力的对策研究

为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应积极做好以下措施: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当前决定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不单单是技术、资金、人才、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另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所以政府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强皖江城市带政府的建设,具体做到科学定位政府职能,推行绩效管理体制,提供优质政务资源。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为皖江城市带发展提供保障。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篇10

内容摘要: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本文分析IMF的最新数据,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揭示了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充分肯定政府在新时期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决策,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

关键词:经济大国 经济强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第三,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第四,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五,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治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要体现由要素分散向聚集、资源利用由数量向效率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转变。第六,划分依据和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扩大需求型、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第七,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教育发展指标,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和环境指标。第八,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也不能给人民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加强垄断行业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征地补偿标准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环节,加快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能源、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发展,完善城市的发展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县域产业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推进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改善民生”这个主题。因此要逐步建立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制度和机制,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在优先发展教育、统筹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健康素质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在2010年12月,日本修正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前三季度GDP总额为3.9594万亿美元,略高于中国的3.9468万亿美元。第四季度,日本GDP初值与第三季度相比下降了0.3%,实际下跌了1.1%,日本经济出现五个季度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2010年2月14日日本内阁府最终核算的GDP数据,日本官方首次承认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排名被中国赶超。但是,日本和中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仍未超越美国的14.66万亿美元。

无可否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成就的真实写照,进入21世纪,“超越”可谓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关键词:2006年,GDP首次超过英国,2007年,又把长期占据第三把交椅的德国拉下,现在,又将排名世界经济总量第二长达42年的日本赶超!不过,对于拥有超过13亿国民的中国来讲,任何总量经过13亿分母一除,平均数都会变得很小。GDP总量虽然超过了日本,但人口总量是日本10倍左右,中国目前4000美元左右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称之为经济大国是可以的,但是要称之为经济强国,还远远不够国际标准,仅仅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09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指标就能判断出来,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诸多国家竞争力排名和比较中,还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差距,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必须着眼于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调整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得经济能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大国能否转变为经济强国的着力点,就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