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安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6 02:07:31

课堂安全总结

课堂安全总结篇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以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改革为例,提出教师主导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实施经验,供专业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课堂教学;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教学改革;教师主导

1 IT类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IT技术迅猛发展导致信息类专业课程实施传统教学的难度增大,同时大学教师繁重的科研任务使得教师的教学投入大幅减少[1-3]。目前,在大学IT类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3个问题。

(1)教师整堂课从头到尾灌输知识,仍然采用“教师一言谈”讲授式教学法,很少大胆地运用自学、讨论、开设专题讲座等多样化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被动收听。

(2)教师的知识模块陈旧,学生学习后不适用,进而产生“无用论”的想法。

(3)教师在课堂传授的内容知识广度不够,理论深度过大。

2 特色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在全球共享技术的大背景下,知识爆炸性增长,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随时掌握最新理论与技术,也不可能解答所有相关领域的问题。为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创新性地开展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教师主导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由“主讲”角色转换为“组、导”角色,在课堂中主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课堂教学内容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用专题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搜索、分析、呈现,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基础在教学活动中获取新技术和新技能[4-6]。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教师根据专业指导规范、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规划好整个学期的教学知识模块,但教学内容需要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构建。

(2)结合学生的特长和资源,为学生合理分配和设计具体的课堂内容。

(3)为提高知识分享的效果,鼓励学生充分利用MOOC。

(4)锻炼编程和攻防能力,配合实验给予适当的设计。

(5)成绩评定时,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40%以上,最终成绩由教师、助教、全体同学共同给出。

3 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3.1 实施教学方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笔者对2010级信息安全专业的28名学生实施了第一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鼓励学生上台演讲信息安全技术小主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开课前,教师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模块、擅长的技术等,以便为理论课的讲解和小课题的分配提供有效参考。

(2)教师主讲教学大纲的理论知识,每次课安排3~5名学生上台讲解预分配的信息安全技术小主题。135分钟的课程中,学生的演讲时间是45分钟。

(3)学生上台用PPT讲解,教师根据其PPT的内容、设计、讲解的准确性、观点的权威性以及表达的生动性来给出优、良、中等分数。

(4)结合网络安全实验,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即对学生分组,自拟一个信息安全相关的项目,并让学生利用实验和课外时间共同完成该项目,最后上台讲解项目内容。

(5)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对于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讲比例占课上总时长的2/3,学生的PPT讲解题目全部由教师指派,演讲和讨论的分数占学生总成绩的30%,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展示结果占总成绩的10%,最后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整个学期下来,学生普遍感觉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希望教师能够继续采用此种教学法;但学生也认为选题有些宽泛,而且课堂内容质量会随着同学能力的强弱而变化,希望教师能够改进。

3.2 引入本科生助教,提高学生课堂演示内容质量

笔者对2011级信息安全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的14名学生实施了第二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着重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期课程中,学生的PPT内容占到了课堂总时长的1/3,但质量有些低,学生通常是被动接收教师制定的演讲小课题,主动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在第二期作了一些改进,具体方案如下。

(1)引进了本科生助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力课堂互动。

(2)在PPT展示课题选择方面,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大知识模块选取最感兴趣的小课题。

(3)教师主讲教学大纲的理论知识,每次课安排3~5名学生上台讲解预先准备的小主题。135分钟的课程中,学生的演讲时间是65分钟。

(4)学生课堂PPT讲解之前,会通过助教、教师两重校验,使该学生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尽量做到最准确、最新鲜、最简洁,同时重点突出。

(5)教师安排最新技术英文文献综述报告。

(6)增加了针对某一专题的辩论环节。

(7)为结合网络安全实验,在课程开始时对学生分组,自拟一个信息安全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利用实验和课外时间共同完成该项目。

(8)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对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评价。

本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讲比重为1/2,学生的PPT讲解题目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PPT演讲和辩论的分数占到50%,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展示结果占总成绩的10%(这两部分的成绩由教师、助教、全体同学共同打分),最后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整个学期下来,学生普遍感觉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小差、玩手机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课堂内互动交流增多,辩论更是让学生感到新鲜,助教的带领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学生认为选题还是过于偏向理论,有些学生的选题内容较深,希望课后能够看视频来复习[7-9]。

4 教师主导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内容与时俱进,每个学生皆有所获是我们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始终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两期课堂的教学改革经验,设计了一套“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1)课程开始前,先调研学生的特长以及擅长的技术等。

(2)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好整个学期需要学习掌握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划分好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子模块。

(3)择优聘用本科生助教,让助教带头展示信息安全小主题、优秀竞赛作品或创新项目展示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助教协助教师将已划分的知识、技术模块传达给每位学生,学生可在某一知识点内自由选题,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小课题,在完成PPT的同时制作演讲视频。

(5)助教和教师在学生课堂分享前把关,确保PPT和演讲内容新鲜、准确和重点突出。每个小主题的演讲时间不超过20分钟,制作视频是为了高效分享、重复分享。

(6)学生分享小主题的同时,要求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7)单独安排能力强的同学进行最新技术英文文献综述报告,以PPT方式展示结果。

(8)单独安排针对某一专题的辩论环节。

(9)为结合网络安全实验,在课程开始时对学生分组,自拟一个信息安全相关的项目。

(10)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对于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评价。

该课堂教学方案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与指导的作用,教师的工作集中在课外管理、修改学生的PPT以及提高学生演讲质量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结果,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程成绩评分时,内容的有效性和辩论的分数占到总成绩的50%,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展示结果占总成绩的10%,最后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5 结 语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原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专业素质。因此,“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能够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深度参与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点内化为专业素质,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水平有选择地获取到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当然,在“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学生水平有差异,助教自身能力有强弱,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建设(ZX130106308007)。

第一作者简介:吕秋云,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网络安全实验、密码学实验、信息安全程序设计,laqyzj@163.com。

参考文献:

[1] 余清臣, 徐苹. 当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内涵: 一种反思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 2014(1): 15-18.

[2] 吴玉平, 张伟平.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 2014(6): 28-31.

[3] 曹丽君, 王海明. 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4(3): 75-79.

[4] 刘志军, 冯永华. 课堂教学变革的反思与重建:“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J]. 教师教育学报, 2014(6): 53-63.

[5] 郭少英, 朱成科. 生成性: 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旨趣[J]. 辽宁教育, 2014(3): 23-25.

[6] 孙春英. 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 2014(3): 34.

[7] 熊川武. 课堂教学改革须有“神”[J]. 上海教育科研, 2014(3): 35-37.

[8] 李朝红, 安蕊梅, 牛润明.交互化模式下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8): 48-49.

课堂安全总结篇2

近年来,儿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从儿童交通事故的一些事例中,不难发现许多人把事故原因归结于司机的卤莽与家长的疏忽。其实有某部分原因应该是儿童对于交通知识认知的薄弱,这让我们反思平时的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传统的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中对于儿童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是传授的方法单一,没有结合到学生的真实生活,只是呆板的灌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只会口头表达,却失去了实践的能力。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思品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去自主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让体验融入学习过程中,才能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况且,在一节的时间一下子也无法达到某一道德行为准则规范要求。以下以以《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为例,身为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从体育游戏遵守规则的教学中,得到了上安全教育课的启示;就本人6年的工作点滴体会,谈谈如何让体验融入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中。

一、课堂伊始,激趣为重。

因为一年级学生刚踏进校园,行为规范还没有达到要求,因为他们会在课堂中出现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讲话,搞小动作等等的行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上课伊始,插播了一首《上学歌》。《上学歌》不仅可以吸引到学生,并且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带入到课堂的情景中:准备书包上学--家长接载上学--过马路--到学校。从歌曲中,学生会把上学的情景导入到脑海中,从而顺利地把学生引进了课堂教学的特定情景中--马路。学生的兴趣也因为歌曲而雀跃起来,都想看看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环节。

二、倒叙插播,设疑思考。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的设置中,我利用了倒叙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把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视频放到前面来教育学生,让学生通过视频让他们在脑海中设疑--为什么出现悲剧?悲剧是如何发生的?怎么样防范该悲剧的发生?通过交通事故的视频,能让学生意识到"马路如虎口"的具体意义,之后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脑筋思考,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先教会学生交通规则让他们懂得交通规则,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最后再告诉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这样的教学顺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段太小,如果没有意识到交通安全后果的严重性,他们对于课堂的教学就觉得枯燥,没有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现在把交通事故,也就是没有遵守交通安全的后果提前来让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的脑海得到冲击,激起他们的高度重视,从而来教学交通安全的准则,那么学生就更乐于学习,并会防范事故的发生。

通过交通事故视频学生思考并提出了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这个措施也就是思品教学的目标,通过措施的提出,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转入下一个环节:知识的传授。

三、知识竞赛,寓乐于教。

交通规则的传授,我利用了视频《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片》。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最好是运动多多媒体:音乐、视频、动画,这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够更形象地进行教学,使课堂不枯燥,有生气。观看《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片》后,通过知识竞赛,通关比赛的教学手段了进行交通安全规则的反馈。

学生知识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反馈,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到知识,相得益彰。

四、真实场景,知识内化。

我们提倡把真实的体验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第三个环境就是:《红灯停,绿灯走》的情景设置。该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过马路的儿歌,然后在课堂中设置的斑马线情景中演示。

《过马路儿歌》

小宝宝,去学校,经过大路一条条。

十字路口很关键,一定要走人行道。

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你才行。

要过马路前后左右都要看。

交通规则要记牢,安全健康最重要。

在邀请学生演示之前,教师通过儿歌教育学生注意过马路的几点要求:1、红灯停,绿灯走;2、过马路时要左右都要看;3、确定没有车辆才过马路。之后让几位学生扮演马路上的车辆,一个学生拿着交通灯转换红黄绿灯。然后邀请学生上来表演过马路,并让没有参与的学生做小裁判,判断过马路的同学是否做到了以上三点。

通过把真实的生活场景放进课堂,学生都乐于学习乐于去表演,而且能正确判断出过马路的同学是否做到过马路的三点标准,通过真实场景的迁移,学生更能把课堂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生活中,进行课堂与生活的融合。

五、适当总结,强化知识。

课堂安全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教研室规划方案精神为依据;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创设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创建和谐教育环境;以校本教研活动为依托,与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紧密结合;以汇报课、示范课、观摩课、推门听课、学科讲座为载体,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宋孝伟

副组长:焦勇飞

成员: 谷权 李仁忠 谢映辉 胡杰 邱信平 贺云

主任: 胡杰

成员: 谢青 李秋华 杨峰 黄旭梅 李敬 曹检平

四、活动范围、内容、要求

(一)、活动范围

资兴二中全体教师

(二)、活动内容

1、青年教师汇报课

2、老教师示范课

3、骨干教师示范课

4、优秀教师示范课(校级教学比武)

(三)活动要求

1、教师要全员参与、集体评价,把公开课活动作为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每位教师都要深入了解教材、了解学生,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大胆尝试和创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校级公开课由教研室牵头,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公开课活动顺利开展。各类示范课由教研室统一管理负责,结合学校实际,适时安排青年教师、学各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等上示范课。

3、主抓教学的业务领导、教师积极参加公开课的评课活动,达到规定的节数。

4、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及时积累资料,对上课教师的教案、反思、教师的评课及活动的记录,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归档。

5、各教研组教师都要参加本组的公开课活动。

6、除上级检查、片区活动、兄弟学校交流中安排的展示课和观摩课外,其他公开课及其交流活动要在期中考试前完成。

五、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4年2月)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公开课活动实施方案,提高教师的认识,增强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意识。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公开课活动,将公开课活动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将公开课活动与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的岗位练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真正意义上促进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

1、扎实开展公开课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校内公开课活动分别从教研组、学校不同层面展开。本学期初要有计划的安排好教师公开课的日程,严格按照公开课日程安排组织活动。深入“差异构建 1+4”的教学模式,通过上课教师的上课、说课,教师间的听课、评课,上课教师针对教学实际,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在同伴听评的基础上,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中目标的设定、教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进行充分的剖析,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2、充分发挥教学骨干力量的辐射作用

充分发挥各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兼职教研员等教学骨干力量的辐射优势,组织各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骨干力量,通过为其他教师做示范课、汇报课、校级比武课、观摩课及经验介绍、学科讲座等,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为全体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每位教师真正能够做到上好每一节课。

(三)总结展示阶段(本学期期末进行总结,5月进行校级优秀公开课评选)

针对公开课活动的开展进行总结,适时开展校级优秀公开课评选活动,根据学校教师总数,本学期评选校级优秀公开课5节,并做好市级优秀公开课的推荐工作。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管理,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

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初制定详实的活动日程安排,对活动进行计划安排,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天,由教研室牵头,严格按照计划安排开展工作。严格遵守公开课活动要求,保证活动的扎实开展。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认识,增强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意识,真正达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2、建立奖惩制度,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

依据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考核标准,做好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学校切实保证经费的投入,对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能参加评先选优。

课堂安全总结篇4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课堂是一个小型社会,集学习生活、情感生活、人格社会化过程、互动竞争生活于一体。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组织教学。

二、数控车床实习课堂管理方法

参加数控车床实习的学生是需要经过学习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才能进行操作实习的,如数控车床编程基础知识、数车加工工艺知识、数车编程仿真加工等等,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及安全生产知识。虽然这些学生有些课前准备的知识,但在数控车床实习中还是不能独立有秩序地进行数控车床实习,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课堂管理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数车实习课前、课堂结束时的组织

在每次上实习课之前,最好先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讲解并派发当天的实习任务,提示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安全操作、安全生产知识等等。在临近课堂结束前,也要让学生集合。集合后可以总结当天实习情况,可以先让学生代表总结,接着教师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当天的实习情况,如表扬当天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批评表现差的学生、简单讲解分析实习任务的加工方法、学生的安全操作问题、实习室的卫生情况、机床的保养情况等等。

2.数控车床实习课堂文明生产及安全操作技术

数控车床实习文明生产、安全注意事项必须贯穿于整个数控车床实习中,一定要让学生熟知。(1)文明生产。文明生产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以及操作工人技能的发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工厂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教师从开始进行数控车床实习时,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因此,操作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进入数控车床实习室后,应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严格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展开学习,不要擅自启动或操作数控车床系统,防止安全事故发生;②操作前,应该仔细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③操作数控系统时,对各按键及开关的操作不得用力过猛、过大,应轻触慎用;④虽然数控车削加工是自动进行的,但不允许随意离开生产岗位。(2)安全操作技术。在操作时,学生必须按照课堂规定,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条例,并认真做到以下几点:①刀具装夹要牢固,刀头伸出部位不要过长,刀具下垫片的形状和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少而平;②装卸工件时,卡盘扳手应随手取下,不得留放在插孔上,避免开车时飞出,造成伤人及设备事故;③完成对刀后,要认真检查程序(或传真图形)才能加工;④在数控车削过程中,一定要关门操作,防止铁屑、崩刃、工件等飞出;⑤切削时产生的带状切屑、螺旋状的长切屑由于温度高,卷切力强,对操作者危害较大,应尽量改变加工参数、刀具角度等,避免意外发生。在清理切屑时应使用钩子及时清除,严禁用手拉拽。

3.强化数控车床课堂管理规范

在数控车床实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管理方法的不同以及学生的个性制定相关的纪律,并监督学生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纪律规范。实习也是课堂,所以实习课堂的纪律不能放松。上课时有以下的纪律规范:①进入实习室,衣着要符合安全要求,严禁穿拖鞋、背心入实训室。②在实训室内,学生要按照实习教师指定的位置入座操作,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有问题可以向实习指导教师示意,不得随意私自设置实习内容,如果不听指挥或违规操作而损坏设备者,除了需要赔偿经济损失外,还要停止下阶段的实习。③不得将食物或饮料带入实训室内,要保证室内整洁干净。④实训结束后,做好工量具、刀具的归位工作,要认真填写好设备使用纪录,并按要求搞实训室的卫生及机床的保养工作,班长及每组的组长要负责检查。(2)操作规范。①工量具的使用与摆放。在开始每一次数控车床实习时,一般都会派发工量具,每台机床派发一套工量具。为了防止搞乱,每种工量具都要有标号,并按领取人的姓名登记在表上。每天在工具使用后,必须检查有没有损坏,如果有损坏要及时报告,并检查能不能及时维修,如果不能维修就要追究相关学生的责任;在没有损坏的情况时,要按要求将工具放到指定的箱子里。在测量工件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在测量完后将量具摆放在床头箱上,如果一不小心掉到正在旋转的机床主轴上就会发生事故,这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将用完的工具摆放在工具箱里,这些习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②机床的操作规范。可以参考安全操作技术。

4.数控车床实习课堂分组教学法

实习过程要进行分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在技能教学中,学生分成数组,每组大概5~8位学生,每台机床可以安排2~3位学生,每组选一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他组织本组学生的实习。组长做完之后要帮助其他同学,纠正他们的错误,组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加工方法。在实习中采用分组教学,不但可以增进同学们的互助意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分组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技能训练,以分组竞赛比武的形式完成。有了比赛竞争,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他们能在比赛中体会到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也可以根据竞赛的结果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更加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

课堂安全总结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安静;有效

虽然在顺应新课改的课程推进的形势下,已经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创新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而且大多需要完全颠覆传统的语文课堂模式,将语文课堂变得以讨论为主,但是但凡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方式成熟应用都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活泼的课堂自然有其可取之处,然而安静的学习环境对语文学习也不可或缺,二者都不可摒弃,要根据现实灵活应用。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创一片安静天地的意义

课堂教学需要安静,是所有学生从小便知晓的道理,这个课堂原则的制定有其必然性。首先,正如图书馆需要安静的环境一样,小学语文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和思考,也需要如图书馆般安静的环境。其次,虽然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可是小学生相对缺乏组织性和思考能力,如果一味听他们讲,那么语文课堂便成了一场谈话会,学生可能始终无法讲到重点。此时,安静聆听老师讲解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可以为学生适当梳理思路,帮助他们找到思考的方法,然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真正听进去老师所讲的内容,可想而知,嘈杂环境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小学语文中的写作需要不断思考写作思路,并且检查写作中的错别字等,这些都需要静下心来进行,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安心写作。

二、有效为小学语文课堂开创安静天地的方法

1.适应新课改,创造新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确实存在很多弊端,需要改革创新,然而改革不是意味着所有的教学方式全部摒弃,对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的精华必须保留和传承,因此,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动静结合。例如,老师可以合理安排课程计划,把阅读、写作等课程都分为动和静两部分,即在动的部分着重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静的部分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利用新方法学习的效能,还可以使学生不忘记语文最根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安静课堂中的主体

安静的课堂也可以如创新型课堂一般以学生为主体。在安静的语文课堂环境中,除了老师教授学习的方法外,学生本身就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可以依据新课改思想做出适当改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强。例如,在小学语文写作课上,以往语文老师都会给出学生固定的题目写作范围,而现如今语文老师可以只给出学生大概的写作范围,写作内容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这样一来,学生在安静的一整节课当中,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可以充分利用安静的环境进行思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高效完成写作任务。

虽然本文提倡语文课堂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是这一中心思想并不与新课改思想矛盾,而是与新课改思想完美融合,动静结合,更加高效,充分利用安静的课堂环境进行语文学习。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小学语文课堂都需要保留一片安静的天地,需要在不断奔忙中适当停歇,因为安静始终是思考和知识总结、沉淀、升华所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豆俊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1(02).

[2]赵晓丽.优化课堂提问指导有效阅读[J].吉林教育,2010(02).

课堂安全总结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重要性;存在问题;完善建设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设立和开展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和学校在呼吁重视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学,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很多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则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本文将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设立和开展的重要性进行入手分析,针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设立和开展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都是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增强都可以依靠教学常规的科学实践来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符合学校相关的教学规定基础上,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趣味性的认识,充分地调动起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好的小学体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开展方式,从而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讲求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才能符合新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体育教学的全面健康发展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学习观念根深蒂固

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首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那些传统的方式和观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可以更好地加强教育方式的改革,但是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着。甚至一些学校至今没有重视起小学体育教学,更谈不上建设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2.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于随意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不健全的,甚至是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或者是直接聘请一些兼职代课老师。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由于一些专业素养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一部分的小学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过于随意,课堂教学不规范等现实存在的问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没有依据课堂教学常规来进行,这些都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3.课堂纪律不严明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甚至相互殴打,这样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在学生中引发恶劣的影响,而且需要体育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此类事件,耽误了教学时间,同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完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要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完善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落后的教学观念。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运用,不仅可以全面推进学校的整体素质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来规范课堂秩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水平,才能发挥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果。应当对小学体育教师的招聘进行严格的把关,并组织培训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进行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严明课堂秩序

(1)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磕碰的问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应当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注意安全,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常规

在体育课前,要换上适宜运动的服装,不要带尖锐的东西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以及班级干部要进行课前的检查。在体育课的进行过程中,要清点人数,告诉小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来进行体育活动。在体育课结束后,组织学生积极归还体育器材、做放松运动,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体育教师也要进行总结,总结下堂课的注意事项。

(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体育教师可以把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供体育教师进行参考。

(4)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作为体育课的委员,并实行轮岗制

在帮助体育教师处理一部分琐碎事项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积极性。

总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设立和开展,需要尽快得到完善,虽然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传统学习观念根深蒂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于随意,课堂纪律不严明等,但是为了完善建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严明课堂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雄华.运用课堂教学常规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林业教育,2008(2):39-41.

[2].吴沛林,张超.加快发展我国课堂教学常规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0(7):83-85.

[3].张玉红.课堂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0(2):42-43.

课堂安全总结篇7

一、看教师与学生表现

(一)看教师的行为

1.看动作示范与讲解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大多数是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教师漂亮的完整动作示范是教师扎实基本功的体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更是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动力。上课教师的示范面、示范方法以及示范时结合的讲解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看口令指挥调动队伍

体育教师用简洁明了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队伍的调整,体现体育教师熟练的组织能力。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队伍的调动需要体育教师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口令指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的表现等综合能力。2011年浙江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比中,第一项基本功环节的比赛是讲解与口令,采用综合模拟实际教学场景的方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四列横队变成抽签所要求的队形,如圆形、方形等。大多数参赛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了相同的队伍调动目的,但有个别参赛教师未完成。语言简练、口令指挥响亮、队伍调动中口令与手势、肢体指挥相结合、借助教学手段等使参赛教师赢得了高分。看课教师在本环节中不仅掌握了变换队形的多种方法,找到最简洁可行的方法,同时也明白了口令指挥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明白了手势、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

3.看课堂管理与观察能力

体育课一般都在室外进行,上课干扰因素较多,课堂管理相对比较困难。如遇到纪律相对涣散、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班级,上课教师需要及时反思并调整管理方法。一次排球垫球展示课中上课教师讲解较多,示范不到位,学生练习时间少,引起学生不规范练习,不认真完成练习任务,垫球练习变成玩球,课堂秩序比较混乱。可惜上课教师缺乏观察教学情况的能力,没有及时调整教学重点,最终在混乱中结束本课。体育教师洞察学生练习情况的能力,及时纠正与辅导学生的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能力,也是我们看课教师值得学习的地方。

4.看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安全问题一直与体育课并存。每次上体育课,教师最先强调的就是安全问题。学生摔倒受伤、学生被球砸伤甚至骨折、休克等,离学生最近的是体育教师,此时体育教师得当及时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特别是关于运动损伤及疾病的急救措施的正确运用。而预防尤为重要:课中保护与帮助、教师的安全提醒以及为了安全所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都是值得我们看课教师借鉴与学习的。

5.看灵活应变能力

一堂好课的决定因素除了教师本身外,学生的上课情绪、参与配合也很重要。学生积极参与,遵守课堂纪律,及时回应教师,则有助于课的顺利进行。如果学生参与不主动,学习情绪不高涨,就需要上课教师在短时间内找到学生消极上课的原因,如教材内容与学情不符、教学手段枯燥等。

6.看教材处理能力

一堂好课能否恰当处理教材是关键。看上课教师用何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看上课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定位是否准确?解决难点、主教材与辅教材或主教材与身体素质练习的教材搭配是否合理?是否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从教材的处理上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的熟悉与掌握程度,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保障。

(二)看学生的表现

看学生在整堂课中是否精神饱满,学习情绪高涨;教师讲解时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练习,是否对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与解决。

看学生在与同伴合作练习时,是否互相观察、互相评价、互相提高。

看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是否顺利,教师提问时学生是否认真回答,教师要求学生按动作要领完成练习任务时学生是否切实执行。

看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规范,学生在课中是否有收获等。

二、听教师的评价与反馈

一听看课教师的即时评价

看课教师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看课过程中,看课教师会认同上课教师的亮点,也会对上课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细节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处理办法。看课教师能全面洞察学生的表现及教师未注意到的细节。如一节健美操公开课中,示范时,体育教师与一名学生合作,集体练习时教师仍与学生合作,使得一名学生无人合作,孤立地站在原地看同学练习,上课教师却未发现这一细节,但是这一小细节被所有的看课教师发现了。看课教师都认为教师与学生合作示范完后,应让学生回到原地与学生合作练习,教师应巡回观察、指导学生。看课教师的即时评价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或亲身体会得出,强调课堂实践比较多。

二听专家点评

每次看课活动基本都会邀请到一些专家进行最后的总结点评。专家们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对课的方方面面进行点评,点击课的精华,指出课的不足,提出改进课的实施方案。专家的点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专业性和全面性,专家的建议总会带给上课教师和看课教师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听同行反馈

看课完毕后,体育教师一般会集中分组讨论每堂课的优缺点。这是一次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好机会,大家集思广益,对整堂课的评价更加全面、具体和深入。无论是看课教师,还是上课教师在集体讨论和总结的过程中,一定能收获到不少好的点子和想法。

三、总结

1.总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上课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合的教学手段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帮助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总结体育教师的特有素质

除了良好的教态,洪亮的声音、响亮的口令、漂亮的示范、精练的讲解、边讲边示范、队伍的组织与调动等都是一个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素质。我们看课教师应善于发现上课教师的特有素质,提高自身素质。

3.总结同行、专家的评价

勤于对同行、专家提出的建议与方案做好记录,整理成本,分类汇总,可作为将来上课的参考资料。特别是一些关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好的组织形式等。

课堂安全总结篇8

一、新课改赋予数学课堂总结的新内涵

课堂总结又称课堂结课或结尾,是课堂教学任务的终结环节,是任何类型的课堂教学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总结是一项饱含“技术因素”的课堂教学环节。该环节教师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概括提升,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及系统性。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倡以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课堂总结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课堂总结不能只局限于概括所学知识,还要把学生引导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与活动的空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显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它的抽象性,第二是它的精确性,第三是它应用的极端广泛性。[1]所以说,数学课堂总结应该是一项融 “技术因素”与“人文因素”于一体的课堂教学环节。

二、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总结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利于新课改下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中,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涌进了大量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通过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效果。另外,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渐渐变得心不在焉,为此教师适时运用课堂小结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通过巧设疑问、营造氛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同时一些情感型的总结方式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体现数学的人文特性。

课堂总结推动新课改下教师素质的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型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思维侧重点等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课堂总结,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概括,又倾向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方法的掌握及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同时,课堂总结时,教师总结性的话语需要体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准确鲜明地展示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在课堂总结环节要求教师求新、求变。这样的趋势下更加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内容,深人钻研教材,搞清楚所教授内容各章节的学习重点、难点等。这些诸多要求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课堂结构框架驾驭课堂的能力,形成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总结对于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新作用。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由各个部分或要素的有机联系所构成的统一体,各个部分既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部分的作用、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受到各个部分所构成的统一体的影响和制约;反之,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教学也要受到其内部成分的影响和制约。[3]课堂教学的引入设计得巧妙,引人入胜,固然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那么,良好的结课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课堂总结在单元与单元,一节课与一节课之间起着重要纽带作用。采用恰当的总结方式,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总结了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能够提出下节课或下一单元将要解决的问题,将新旧知识建立起的联系,使本节课与上、下节课之间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与指导,以期望达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三、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总结的方式

(一)传统课堂总结方式的拓展与改进

1. 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总结方式,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于进行总结归纳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予以帮助与补充。归纳总结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点回顾,可通过列表比较式、结构图示式、改编口诀式等多种方式,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减少学生的记忆量,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对课堂结构予以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概括环节,学生的这些能力得以体现和培养。

例如,列表式归纳法。若新授知识与旧知识的表达形式非常接近,知识结构非常类似,为防止混淆,总结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准确辨别新、旧知识的特征。分清它们的异同,加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4]如,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这样小结:“我们前几天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又初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现在来看看这个新朋友和我们的老朋友加法运算规律有什么相似之处。出示表格:

课堂安全总结篇9

一、狠抓备课,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为了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承诺,我们低年级语文组在开学初就要求每一位老师要严格执行辅导组电子备课的规章制度,每一位老师每学期备出两篇精品课作为集体备课,并认真上好一节教研活动课。同轨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结合班级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其次,每位教师要扎实备好每一堂课,在备课中努力体现年段特点,突出重难点的突破过程设计,设计中还要安排好每堂课的练习时间,可以是口头表达的,更重要的是课堂上要留有书面作业的时间,尤其是生字书写的时间,保证识字效果和写字质量。同时,通过随堂听课来检查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同轨教师要利用时间经常探讨教材的解读以及课堂教学情况,及时探讨出现的问题,商榷改进措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配合教研室的学期抽查与市局的督导,我们组在本学期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磨课活动。第一次,每个年级安排一位主备教师设计,然后同组教师共同研讨,就课堂设计提出各自的看法,再进一步斟酌商榷,提高改进,最后形成定案。上完课,再就课堂中的得失进行研讨,及时总结反思,促进后继教学。第二次,每位教师先各自研究,进行个性设计,然后互相阅读,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主备教师进行二度设计,定案后制作课件。根据学校安排,再派一位教师外出借班试教,同轨教师跟班听课,通过上课情况进行研讨,进行三度备课。通过多次的打磨,设计出一堂相对完美的课。通过扎扎实实的备课,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二、以教研课为抓手,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精神,我们低年级语文教研组规定: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要上好一节教研活动课,而每个年级组再安排一节课作为组内的公开展示课。为了上好课,年级组内的同轨教师根据上课安排集中磨课、试教,根据课堂教学问题再进行研讨修改,最后公开展示,年级组内教师都要自行安排好课务,认真听课、评课,填写好评课。本着平等、民主的精神,组内教师能对备课、上课畅所欲言,共同探讨,群策群力,真正体现了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通过反复打磨,亮出精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保证教研活动,为学习、研讨搭建平台。

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为教研组内教师学习、探讨搭建了平台。这一学期来,我们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共开展了八次小组研讨学习活动。每位教师基本保证不缺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在活动中,本着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原思想,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就研讨、学习的问题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的评价,共同解决课堂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学期来,通过活动,大家的业务能力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提高。

四、展望未来,以阅读为根本,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安全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着眼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努力把我乡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我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使乡村干部成为学习型干部,为构建平安、富裕、和谐的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活动目标及内容

(一)活动目标

开展“乡村课堂”活动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相促进,做好政治法规宣传,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激发全乡干部学习热情,共建和谐良好氛围,实现“用大课堂增长大智慧”的总体目标。

(二)活动内容

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完整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全过程,推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化。深入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知识、重点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

三、活动安排

为了使乡村理论学讲堂活动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保持活动的长效性,现制定如下安排:

1、活动形式:“乡村课堂”采取每个乡村干部每个星期四轮流安排讲一节课。

2、活动范围:全体乡村干部,部分基层站所负责人。每次讲堂根据主题要求,确定参加大讲堂人员,按选题需要挑选村民代表、农村党员代表、理论骨干、离退休人员等对象。

3、活动地点:乡党委会议室。

4、教学内容:结合本乡实际,围绕社会的热点问题、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主要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学习宣传、农村科普、文明新风创建、维护社会稳定、应对突发事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土地建房、税收计生、社会救助、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一期一主题,选题要小、切入点要深,用身边小事,以小见大,上升到理论高度、政策层面。每位宣讲人员要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精心做好准备。

四、活动要求

1.内容要结合乡村实际,认真备好课,课时不得少于45分钟。

2.讲堂内容不得在网上抄袭,所有课件都将进行相似度检测,凡超过30%以上者,均视为网上抄袭,必须重讲。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学教办具体抓,成立“乡村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乡村课堂要重在实效、重在持久、重在落实。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要统筹安排,根据大课堂活动安排,确保大课堂不流于形式。在组织和举办大课堂活动时,确保大课堂活动时间,做到主题内容落实、人员落实、地点落实,要积极形成合力,整合社会资源,要精心组织第一场大课堂活动,讲究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大课堂活动的深入持久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