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9 08:19:36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1

我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财政局和县各有关部门及各乡镇的大力支持下,在认真总结景洪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打破原有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改革的各项工作,已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下面,就我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现场会情况

(一)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今年4月24日在景洪召开的全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现场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模式、深化改革,我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相关相关单位学习传达景洪会议精神,并就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进这项改革需要把握的重点,以及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安排,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有序推进,确保全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实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情况

按照省州要求,为保证我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财政局、宣传部、人大、人事局、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财政局下设办公室,积极开展对改革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具体措施

一抓宣传动员。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开展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广泛宣传,为全面推进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抓方案制定。按照改革工作在10月底前完成的要求,及时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深入研究,制定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抓基础数据的清理。切实抓好乡镇财政收支、财政供养人员的清理、乡镇债权债务的清理,做实基础工作,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四抓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计算机、网络等有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基层财政所的同志吸收新的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更好地服务基层和农村;五抓工作纪律。切实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乡镇和村组财务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纪律规定,及时纠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杜绝借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之机私分资产、滥发钱物,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二、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一)财政所人员配备管理及工作职能情况

县下辖七乡三镇,10个财政所。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在我县推开后,乡镇财政所划归财政局管理,通过县财政局与人事局摸底调研,我县财政所编制核定定为每所5名。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总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岗位。各岗位按照规定交叉任职,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总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据管理员。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治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总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治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票据管理员负责乡 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三、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情况

1.县对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情况

我县根据《预算法》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要求,取消了乡镇一级财政,将全县10个乡镇作为县级预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取消乡镇一级财政后,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的派出机构上划县财政局管理,代行县财政局的相关职能。

2.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定额标准制定情况。

我县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定额标准的制定紧紧围绕全县财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保工资、保运转”为首要目标。自以来,全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作了较大的调整,乡镇一级全部纳入了经费包干,定额定编标准化管理,收入任务不再纳入考核范围,其中人员经费按全额预算;社会保障缴费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公务费按照人均元的标准执行;车修费每个乡镇一个车编按10000元的标准执行,其他业务及办公费按区类划分8-12万元不等。近年来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得到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县财政基础薄弱,本级财政收入只占财政支出的1左右,“吃饭财政”的状况依旧得不到大的改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现有财力难以维持和满足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基本的下乡及其他县级部门执行的补助标准乡镇一级依然难以实现。

3.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及资金整合情况。

我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整合资金领导小组,并与相关整合部门签订了资金整合责任状,层层抓落实,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照整合资源,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根据各自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来进行组织实施以带动各部门实施的积极性。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组织项目验收,对项目实施比较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并制定相关续后管理的村规民约。

4.基础信息库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基础工作,有效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规范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管理,根据州财政局统一部署,我县于起全面启动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我县纳入数据库统计范围的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全额拨款(补助)或差额补助经费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民政部门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低保对象不在统计之列。统计信息包括单位信息和人员信息两大类。其中,单位信息主要包括单位性质、主管部门、人员编制、实有人数、财政经费供给方式、年度财务收支状况等内容;人员信息主要包括身份证号码、姓名、年龄、性别、职务、技术职称、身份、工资标准等内容,全县供养人数5906人,其中:在职4198人,离休66人,退休1642人。

5.软件应用情况

我县各预算单位(包括乡镇)全部纳入了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范围,按照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规范化管理,县级各单位及十个乡镇均使用了财政厅开发的dbcs部门预算管理软件,使用率达100,通过使用dbcs部门预算管理软件,全县基本上消除了“隐性”测算的隐患,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但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对该软件只能做年初预算而无调整功能表示遗憾,希望在今后的改进中能够增加这一功能。

三、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加快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进程,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财务收支,强化了乡镇债务管理和乡镇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全县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通过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快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进程。改革后,乡镇运转支出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多种因素分配,兼顾乡镇多方利益,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要求。

二是通过改革规范了乡镇财务收支行为。由于乡镇管理层次和财务人员素质不一,乡镇财务难以规范,通过制定统一的支出范围、统一的定额标准、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规范支出行为。乡镇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从根本上防范了乡镇财务管理上的混乱现象。

三是通过改革遏制乡镇债务,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通过改革一方面锁定了乡镇债务,取消了乡镇政府的举债权,有效扎住了乡镇“举债”的口子;另一方面,对债务化解实行奖补,达到了控制增量和消化存量的目的,为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条件。

四是通过改革规范了非税收入征管。通过加强账户、票据的管理,将“票款同行”、“以票管税(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有效防止了乡镇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滥收滥支现象。

五是改革后乡镇支出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支出进度趋于均衡、合理,有效避免了年初支出紧张,年末突击花钱的情况。

四、目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从我县推进“乡财县管”改革情况来看,“乡财县管”改革中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落后的乡镇易于产生依赖上级财政的思想。我县乡镇多属财政赤字乡镇,几乎不存在县级财政挤占乡镇财政收入的问题。实行“乡财县管”后,将出现县级财政弥补乡镇资金支出缺口的情况,这样,一些困难乡镇就有了保障,收支缺口由县里兜底,自然产生依赖上级财政的思想,其财政增收的积极性降低

2.乡镇政府化解债务的积极性降低。实行“乡财县管”后,债务对乡镇领导来说有所解脱,但从另一方面看,将会导致乡镇债务高悬。乡镇债务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乡镇负债问题迟早应通过各种途径、办法得到解决,否则,这个矛盾总有一天会激化,最终转移到上级财政。

3.实施“乡财县管”工作需要网络平台支撑。但是,要实现乡财县管网络化管理建设,需要相关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投入网络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及硬件设备购置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4.乡镇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人员紧缺、经费紧张、设备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但近年来乡镇财政所基本没有安排新工作人员,很多还是原财政所人员,很难满足财政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

五、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1、建立乡镇财政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办法,在规范和完善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的基础上,加强对乡镇财政收入的综合考评,实行乡镇财政收入主要领导负责制。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乡财县管 在我镇 实践与思考

我县财政局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通知,结合我县的实际,于2007年11月制定了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2008年1月对我县15个乡镇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体制改革。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乡镇政府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财政管理方式。

1、我镇具体做法

1.1、账户设置

取消镇政府各部门在各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账户,由县财政部门在金融机构统一开设“结算专户”和“专项支出户”、“经费支出户”。“结算专户”用于核算县财政部门拨入的待结算资金、上级部门拨给镇的各项补助金、镇收取纳入预算外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收取的各项往来款项等,由县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专项支出户”用于核算各类有特定用途的专项资金支出活动,“经费支出户”为基本户,用于核算除“专项支出户”以外的支出。

1.2、集中收付

镇政府组织的预算内收入缴入县金库,预算外管理的非税收入缴入财政“结算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镇所有支出由镇政府以年度预算为依据,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保障人员工资,提出用款计划,送县财政审核、镇长审批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将资金拨入“专项支出户”或“经费支出户”,由镇政府按规定使用。

1.3、票据统管

使用财政统一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实行票款分离,由财政预算经办员负责开票,领用,缴销,各项款项按规定及时解缴,并按月领核财政票据。

1.4、账套设置

乡镇总预算会计账套,由县财政局设置总账,以各乡镇为单位设置明细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套账由乡镇统一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合并设置总账,按乡镇原来政府及七所八站独立核算范围和支出明细科目分别设置一级、二级明细账。用于记录和反映单位预算内外资金收支活动,按县财政局要求乡镇使用统一财务软件记账。

1.5、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

设乡财核算中心,财政所长任核算中心主任,配预算经办员一人,也就是原总预算会计,负责镇政府综合预算和决算的编制,负责行政事业性收费发票的领发和缴销管理工作,负责审核汇总所属预算单位报送的分月用款计划。政府总会计一名,主要负责设置政府及所站会计账簿、登记总账、明细账、实施会计监督,设总出纳一名,七所八站设财务报账员各一名。

2、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取得成效

2.1、规范了收入管理

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撤消了镇政府七所八站银行存款账户,使用财政统一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乡镇组织的预算内收入缴入县金库,预算外管理的非税收入缴入“结算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源头杜绝了乱收费,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违纪现象,有效地防止政府及各部门所站截留、坐支,挪用资金等不良现象发生。

2.2、加强了支出管理

我镇所有支出由镇政府以镇年度预算为依据,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提出用款计划,送县财政审核、镇长审批后,由县财政部门将资金拨入“专项支出户”或“经费支出户”,由镇按规定使用,镇政府明确乡镇支出范围,制定财务包干方案,规定部门所站开支标准,严格执行镇长一把笔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招待、小车、电话等费用开支,杜绝虚假发票报销现象发生。

2.3、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乡财县管改革实施后,政府制定了乡财县管业务操作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针对我镇所站和各社区制定了财务包干方案,规定了费用开支标准,明确审批权限范围,加强了财务监督,镇编制用款计划,申请拨款等全部通过网络操作。镇总预算会计,行政事业会计记账运用财政局统一的华兴财务软件统一核算,由电子记账取代了手工记账,规范了会计科目,核算方法,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

2.4、遏止了乡镇债务的增加

乡财县管改革实施后,我镇财政收支纳入了县级财政监督管理,财政收入及时上交国库,严格控制支出,严禁随意举债,县财政局要求清理债权债务,建立债务台账,锁定了以前债务,控制债务规模,对乡镇债务实行动态管理,在不增加新债的同时,镇政府每年要有还旧债计划。

3、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存在的问题

3.1、乡财核算中心机构虚设

按上级财政要求增设乡财核算中心挂靠财政所,配备预算经办员,政府总会计、出纳等相关人员,开展乡财核算工作。但从运行中看乡财中心未能发挥职能作用,我镇仍按旧模式,政府会计,出纳设镇财务室归属政府办,财政预算经办员归属财政所。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人员岗职责不清,办事推诿扯皮,工作经常出现脱节现象。

3.2、乡镇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思想上有抵触情绪

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后,打破了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乡镇领导因担心财权的削弱,在思想认识上一时难以到位,政府所站负责人思想上有消极抵触情绪,一方面对撤销七所八站银行账户不能接受,他们习惯独自开小灶过日子,另一方面他们对收入上交财政结算户,财政统一开票,用款还要向财政申请调度,这些繁锁的程序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3

一、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继续实行“核定收支基数、超收分成、欠收赔补”的办法,重新核定乡镇(街道)收支范围和基数。

(一)收入范围

1、地方税收的包干范围:各乡镇(街道)所属的集体、私营和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部分、个人所得税%部分、城建税、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税收滞纳金及罚款等收入。对原属于其它乡镇(街道)的企业迁入龙游、、开发区的,原收入基数不变,超(短)基数部分与城南工业开发区、龙游工业园区、街道、镇、镇财政按5:5分成(承担)。

2、增值税的包干范围:各乡镇(街道)所属的集体、私营和股份制工业企业所纳的增值税%部分(流通企业及个体户所纳增值税均不列入包干范围)。

3、以下收入不纳入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收入

(1)省级企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国有参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企业(含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缴纳的各项税收;(2)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集吃住娱为一体的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交易城个体工商户以及原不属于乡镇(街道)创办的改制企业税收;(3)大型连锁超市、物流基地企业税收;(4)对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单位,其优惠(减免、退税及财政补助等)部分;(5)国、地税稽查局和审计部门等查补的税收收入(含滞纳金和罚款)。

4、如遇国家税收体制等重大调整,收入范围需作相应调整。

(二)收入基数

年乡镇(街道)财政的税收收入基数按年-年各乡镇(街道)两年体制收入实绩(剔除门征等收入)的平均数确定。后两年的收入基数,均按上一年的收入基数实行环比递增,递增比例为%。

其中镇和镇实行经济强镇财政政策。从年起,镇和镇以年收入实绩为基数,一定五年不变。

(三)超收分成和短收赔补

1、乡镇(街道)财政的税收收入超过当年收入基数的,超基数县级所得部分,全部留给乡镇(街道)。

街道管辖的五家老工业企业(即、捷马、光华、亚伦、塔恩等企业)以年收入实绩增长%为年收入基数,后两年的收入基数,均按上一年的收入基数实行环比递增,递增比例为%。收入比基数增长县级所得部分,县财政与街道实行九一分成,即县财政得%,街道得%。

2、建立风险金制度。按各乡镇(街道)超收分成总额提取5%的风险金。风险金由县财政统一管理,作为各乡镇(街道)以后年度以丰补歉资金,实行报批使用。

3、完不成收入基数的乡镇(街道),短收部分同比例在历年风险金余额中赔补。

(四)支出范围

乡镇(街道)支出范围包括保证正常运转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和规定的社会事业费支出。

(五)支出基数

1、核定支出基数的人员。以上年末各乡镇(街道)纳入县财政统发工资的人员和享受定期生活补助人员作为计算当年支出基数的依据。

2、核定支出基数的项目

(1)在编在岗人员经费,包括职务(岗位)工资、级别(技术等级)工资、薪级工资、岗位津贴、规范补贴、同城补贴、浮动工资、住房补贴、保留补贴、考勤奖、煤气补贴、自行车补贴、乡镇岗位津贴、冷饮费、福利费、工会费、住房公积金、独生子女费、考核奖(第月工资)、医疗保险金、离退休费、退职费、遗属补助以及乡镇(街道)安置的退伍军人每人每年元的定额补助。

同城补贴中考核奖部分,一类乡镇(街道)县财政不予承担,二类乡镇县财政承担%,三类乡镇县财政全额承担。乡镇(街道)增收节支奖不列入支出包干基数,从乡镇(街道)超收分成及非税收入免征调节金中列支。

(2)公用经费,实行分类分档核定。一类乡镇(街道)个(),每人每年元;二类乡镇(街道)个(),每人每年元;三类乡镇(街道)个(),每人每年元。

(3)小车经费,按县统一标准(万元/辆、年)和重新核定的车辆编制数安排。

3、支出基数实行包干。当年支出基数一经确定,除人员增减外,零星增资不作调整;乡镇(街道)有关人员凡符合上级明文规定的各项岗位津贴,由乡镇(街道)财政自行承担;全县性的工资调整由县政府另行研究确定。

4、临时性、一次性的补助支出,凭县政府抄告单或县财政局与各主管部门联合下达的支出指标,追加支出预算,不纳入乡镇(街道)财政支出基数。

(六)实行“三保两挂”财政政策

1、“三保”是保证乡镇(街道)收入基数的完成、保证当年乡镇(街道)财政预算内外收支总体平衡和消化部分历年债务。

2、“两挂”是在确保“三保”的前提下,县财政对乡镇(街道)财政实行超收分成补助和奖励挂钩的办法,按照超收分成补助的%奖励有关人员。

3、对历年税收欠收的乡镇(街道),县财政将继续采取在年末超收分成中扣回%的做法,用于消化以前年度的欠收,同时县财政将按:比例相应核销;若乡镇(街道)用其他资金核销的,县财政将按:比例相应核销。

4、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对年末有债务余额的乡镇(街道),其超收分成的%专项用于偿还本级债务。

5、规范超收分成使用,强化责任。镇、镇、和两个街道对社区建设、小集镇建设、工业功能区建设、社会事业以及村级转移支付等支出的不得低于超收分成总额的%。

(七)乡镇(街道)非税收入暂不征收25%的政府调节金。

二、工作措施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办法

实行“预算共编、统一核算、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街道)财政收支。

(二)部门配合,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财政监管

财政部门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乡镇(街道)的预算编制、执行以及乡镇(街道)财政的收支行为等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审计部门要认真做好对乡镇(街道)财政的审计工作,建立任期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并将审计结果作为评价考核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乡镇(街道)财政的审查力度,坚决制止铺张浪费。

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还必须密切配合,对乡镇(街道)财政出现《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的财政违法行为,必须及时制止、纠正,对情节严重的要严肃查处。

三、其他

(一)本财政体制一定三年不变,自年月日起实施。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4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明确目标,布置任务。市委、市政府对这次财政工作会议非常重视,专门听取了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市委书记、市长和人大、政协的领导还亲临会场,为财政收入翻番的县(区)和全市纳税大户颁奖,这是对全市广大财政干部的极大鼓舞和对财政工作的充分肯定。刚才,这次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卫东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演讲,对今年财政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完全赞同,请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再讲几点意见:

一、年财政工作的效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年。克服了雨雪冰冻灾害、铜价大幅下跌等不利影响,国民经济继续坚持了健康、快速、高效、稳定的发展态势,财政收入坚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效果来之不易,概况起来,至少有七个方面成绩是值得总结、值得肯定、值得大书特书的

一是财政收入两年接近翻番。2006年19.6亿元。接近翻一番。

二是国税地税均创历史新高。年国税组织收入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地税收入8.13亿元。一次性跨越了6亿、7亿、8亿元三个亿元大关,增幅全省排名第一位。

三是培植财源措施效果显著。2007年以来。措施过硬,效果明显,企业大户不时增加,纳税金额大幅增长。2007年纳税特别贡献奖空缺,但年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纳税6.67亿元、增加3100万元的优异成果,获得这一荣誉。获重大贡献奖的由1户增加到2户,发展奖、贡献奖的由10户增加到14户。年纳税额20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由2007年的53户增加到84户,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2007年的7户增加到20户。

四是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全市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1%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比重高出7.8个百分点。工业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76.6%地方工业税收所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逾越中央、省属工业税收所占比重5个百分点,其中:铜产业税收达19.9亿元,比上年净增5.4亿元,增长37.2%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超越3000元,达3276元比上年增加683元。

五是园区财政以翻番速度壮大。全市工业园区提供财政总收入11.2亿元。增长55.5%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9346万元,比上年增收26400万元,增长115.1%上年翻了两番多的基础上,年又实现一年翻一番。

六是县乡财政发展迅速。贵溪市财政以总量23亿元连续六年处全省县(市、区)第一位。全市37个乡镇街办,过1000万元的乡镇26个,比上年增加13个,翻了一番。其中:过亿元的乡镇3个,比上年增加1个,分别是滨江乡1.8亿元、白田乡1.2亿元、樟坪畲族乡1亿元。全市所有乡镇财政总收入均以过百万元,贵溪市实现乡乡过千万元。

七是财政支出突破30亿元。全市一般预算支出32.3亿元。比上年增支8亿元,增长33.2%其中表示在

一是做到民生工程全覆盖。坚持财政支出“四个倾斜”原则。比上年增加了1.43亿元,资金翻了一番,民生项目由60个增加到80个;落实财政扶持资金3807万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到位。

二是做到保证水平大提高。用于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证与就业等公共财政支出达16.5亿元。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大幅增加,公共财政优点日益显现。

三是做到维稳投入超历史。年。比上年增长36.1%;筹集2300万元,为全市国有和国有控股已关闭破产改制及困难企业7千名在职人员、1.1万名退休人员,解决了医保、社保等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后顾之忧,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上述成果的取得。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广大财税干部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全市纳税人甘于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年财政任务将是长征一样要爬坡过坎

由于铜价大幅下跌和财税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年。市财税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困难,根据税务部门测算,预计减收超越15亿元,其中江铜预计减收8亿元。从铜价方面看,全球金融危机造成铜价大幅下跌,对全市铜加工企业带来了巨大影响,预计全年减少税收5.71亿元,其中江铜减收3.11亿元。从财税政策方面看,国家从年1月1日起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抵扣新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统一降至3%以及矿产品增值税率由13%提高到17%废旧物资恢复征税等三项政策,预计减少税收9亿元。其中:矿产品税率提高至17%减收4.33亿元,新增设备投资增加抵扣减收0.5亿元。

年财政税收减收的因素比增收的因素要多得多,也就是说。必需看到财政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决不能被困难吓到要有爬坡过坎的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信心和智慧。

(一)要有爬坡过坎信心和智慧。爬坡就是要上山要增长。需要“九牛爬坡个个出力”过坎就是要敢于面对低谷,敢于跨越、擅于跨越,只要我发扬井冈山精神、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上不去的坡、过不去的坎。

(二)要认真分析减收因素。分析的现状是低谷时的静态,而市场是动态的既然有下跌,肯定也会有上扬,要相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能改变目前市场铜价现状;二是增值税转型,这是留给企业的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以增强企业后劲,做大企业,企业大了税收也就自然增加了三是矿产品税率提高,属于税收转移,由贵溪转移到德兴,只有这个减收因素是不会变化的

(三)要拓宽经济发展思路。

1以百分之百的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向上级争项目争资金,积极向金融机构融资,以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今年,市本级,乡村建设上,已经推出了一个筹集资金103亿元,实施69个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工作方案,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组织实施,以扩大当年税基税源,确保地方财力不受影响。

2以新的举措加快工业园区的发展。近年来。一定要保持下去,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巩固工业园区对财政增收的主力地位。加大对工业园区资金的扶持力度,协助工业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顺应梯度转移的大趋势,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招大引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攀亲结对,大力引进关系我市重点发展产业的关键企业及配套企业,大力引进对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和回报率高的大项目,促使经济技术开发区、贵溪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力争财政总收入过16亿元。

目的为全市各县市区,3龙岗打造县(市)区、乡镇工业发展的共享平台。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龙岗工业新区实行全市范围内的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和财政结算体制。各乡镇搭建一个经济发展的共享平台,以调动全市各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做大做强财政蛋糕。龙岗新城的建设是市工业上的一大亮点,去年九月分开工建设,仅用了四个多月时间,征地2300亩;拆迁房屋1000平方米;迁走坟墓1500座;平整了2300亩土地;铺设了6公里的水泥路面;用电装机万千瓦;装置自来水管道11.3公里;已与4户企业签订了正式的落户协议,引进资金3.6亿元,目前已选择“水工、卫浴、玉加工、五金、电子光伏”五大产业作为龙岗工业新区发展方向,各级要充分利用龙岗工业新区这个平台,用足用活用优势和资源:这里有哪些优势和资源呢?一是区位好,济广高速路口不到3公里;二是利息低,幼稚的土地仅为8.1万一亩;三是设施全,水电路全面到位;四是政策优,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建好基础设施,以县市区、以乡镇为单位招商引资,结算财税,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谁引资谁得税。各地要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以“金田”为典范,做到洽谈胜利的马上签约,签约好了马上开工,已开工的项目当年竣工投产,当年发生税源。以确保财政增长。

3以抓总部经济建设为重点。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和一流的环境,把在市投资企业的总部引进来,力促更多的工业企业总部落户我市。鼓励建筑施工企业总部、公司落户我市,防止企业所得税外流。

4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做到既落实兑现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形成财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工作机制。这里,要着重强调的今年上半年民政部门、税务部门要对全市的福利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依法依规减免税收,依法依规堵塞漏洞,应收尽收。坚决打击弄虚作假,逃税骗税,防止乱开减免税口子,防止税收流失。

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财力推进“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和民生工程,一定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一)充分认识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迅猛增长,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当前,市已经进入推进经济社会超凡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四大一新”发展战略任务繁重,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较大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要坚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超凡发展的目标,就必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艰苦奋斗,集中财力办大事、促发展。

(二)积极营造过紧日子的社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建设节约型机关。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开源节流,形成崇尚节俭的机关作风和浓厚氛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发挥表率作用。各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社会风尚,全市上下形成“消费讲科学、事事讲节约”舆论氛围,把建设节约型机关变成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三)切实采取措施。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在全省开展勤俭节约,增收节支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

1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做到人员经费规范、公用经费规范、机关业务事业费、专项资金“四个零增长”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追加经费。

2将会议费压缩20%出国入境费压缩20%公务接待费压缩10%

3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购置小车原则上暂停一年。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5

一、财源建设的现状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按照财源建设三年规划的要求,牢牢抓住招商引资一号工作不放松,聚力猛促大项目建设,推动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月份,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工商税收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比增长%;国、地税分别实现万元、万元,同比分别增长、。全区财源建设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⒈工业税收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立区”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一号工作的推动下,工业经济实现的税收有了很大提高。调查统计,前个月,全区工业企业缴纳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占税收总额的。部分乡镇工业税收占其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如××、××、××、××等乡镇分别为、、和。

⒉重点企业发挥了主要作用。从区级财政看,××商城、大河热电、煤田地质机械厂、华塑建材、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等重点企业成为财政的重要支柱,前个月,家企业实交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占区直征收企业上交税金总额的;从乡镇财政收入情况看,重点骨干企业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集团、××矿业和宝源实业,实交税金分别达万元、万元和万元,分别占三个乡镇税收总额的、和。

⒊民营经济成为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全区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民营经济由弱变强逐年壮大,民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增速明显高于财政平均增幅。截止月底,全区个体私营业户达到户;注册资金亿元,同比增长;民营经济缴纳税金亿元,同比增长%。

⒋招商引资拉动了财政增长。近年来,各级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财政增长的重中之重,以项目的大推进拉动财源经济的大发展。调查统计,计划总投资近百亿元的个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年可分别实现税收亿元和亿元以上。同时,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税收,有利地增加了财源总量。如新矿热电、临汶石膏项目、光彩大市场,缴纳税金已分别达到万元、万元和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财力不足,结构不合理。按目前乡镇实际执行工资水平和基本办公等费用计算,年人均财力达到万元才能维持乡镇基本运转,如果国家必保工资政策全部执行到位,人均财力必须达到万元以上。但是我区××年人均财力只有元,远远达不到保运转标准。截止××年底,乡镇债务高达亿元,是当年乡级财力的倍,已经成为乡镇财源建设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乡镇经费缺口较大,有的存在拖欠人员工资现象,入不敷出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区乡两级特别是乡镇收入大幅减少,财政捉襟见肘。全区有个乡镇的农业两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以上,农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过大,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骤然显现,取消农业税后,新的财政增长点发展缓慢,财力不足的状况将更加严重。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6

今天的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的财税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面,我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去年财税工作的基本评价

刚刚过去的,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财政收入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艰苦打拼,争先进位,奋力赶超,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尤其是作为衡量经济发展重要指标的财政收入,突破三亿元大关,使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总结评价去年的财税工作,我感到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1、克服重重困难,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从年初开始,我们就自我加压,提出“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三季完任务、全年过三亿”的奋斗目标,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继续坚持重奖纳税大户等激励措施,每旬一调研,每月一分析,每季一总结,终于克服了煤矿总数减少一半、“十七大”期间煤矿停产一个月、昔九路大修三个月、新的大项目没有真正发挥效益等诸多困难,财政总收入完成30329万元,绝对额增收8306万元,同比增长37.7%,超全市平均增速13.4个百分点,增幅位次由过年几年的倒数一、二跃升到全市第二。其中,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完成10619万元,比上年增收3297万元,同比增长53.7%,超全市平均增速29.5个百分点,增幅名列全市第三,创历史最好水平。培育出1户2000万元以上纳税企业、4户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纳税企业、10户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纳税企业;开征并完成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9577万元,圆满实现我们既定的赶超发展目标。这些成绩,标志着昔阳经济社会正在迈向跨越崛起的新阶段。

2、强化税收征管,办法措施积极有力。我们继续坚持近几年来财税收入的好办法、好措施,并积极探索新的有效途径,为财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证。一是强化行政推力。定期召开财税分析例会,研究制定抓收入、保运转、保平衡的硬性措施,以月对各部门、各乡(镇)收入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排队和通报,及时掌握税收进度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而赢得了主动,确保了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二是强化收入征管。财政、国税、地税部门深入一线,及时掌握税收情况,严肃税收法纪,加大清欠力度,努力做到了应收尽收。去年,财政部门组织收入3530万元,同比增长60.53%;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5100万元,同比增长30.77%;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1699万元,同比增长41.36%。各部门增收幅度十分明显。三是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我们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纳税户多交税、交多税;一方面依法监管,确保重点税源税收足额入库。列入监控的30户重点企业入库税金达10767.9万元,占到财政总收入的35.5%。其中三都煤业有限公司纳税2036万元,天圆化工、煤运公司、李夫峪煤业、坪上煤业4户企业纳税均超过1000万元,铁炭窑沟、胜利煤业、罗庄煤业等10户企业纳税在500万元以上。同时,我们强化对煤炭生产、经营、纳税等方面的联合监管,严格实行“双向”考核,严厉打击运销环节存在的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堵塞了煤炭税费的跑冒滴漏。去年,煤炭生产环节上缴税金达到15033.9万元,运销环节上缴税金达到3219.6万元,煤炭全行业上缴税金达到18894万元。

3、注重民生改善,重点支出科学有效。在刚性增支较多、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财力办好事,集中财力办实事,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花的钱一分不少,合理调度资金,确保了重点支出的需要。去年,全年财政支出3.71亿元,突出加大了改善民生的投入。一是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全部按时足额兑现。全年工资部分支出1.49亿元,同比增支2531万元。二是义务教育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财政全年拨付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资金679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2158名寄宿生得到补助。同时,拨付中小学转移支付补助362.7万元,教育公用经费324万元,学校危房改造496万元。三是粮食直补积极推进。拨付粮食直补资金578.4万元,补贴资金涉及12个乡镇355个村,受益农民达22万人,并全部实行“一折通”管理,补贴直接发到农民手里。拨付退耕还林粮食补助900万元,良种补贴20万元,农机具补贴25万元。四是积极支持发展沼气。累计拨付沼气建设补助资金508.5万元,用于12个乡镇300余村的4758个沼气池建设。五是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全年累计拨付造林绿化资金454万元,完成绿化面积4.24万亩。六是大力支持市政工程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用于市政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资金共计1210万元,完成了包括颐民公园、庄园路改造、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七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得到有效落实。财政累计支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55万元,同比增长32.96%,3773名低保对象低保金按时发放,财政累计支出农村低保资金共计228万元,同比增长300%,增支171万元,有3010户5913名农村低保对象得到保障,年人均补助达到432元,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八是积极支持全县城乡卫生体系建设。累计拨付资金154万元,使12个乡镇卫生院设施得到改善。九是认真落实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全年支付企业养老保险资金3917万元,同比增支1302万元,全县3392名退休职工按时领到养老金,实现了老有所养。同时,县财政拿出201万元用于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确保了各项企业养老保险政策的及时落实到位。十是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工程。累计拨付资金512.08万元,其中用于移民搬迁148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特别是拿出“三个100万元”扶持养猪业、奶业、林果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仅养猪业一项就使农民人均增收450元。

四、继续严格管财,资金使用合理合法。积极推行财政资金国库集中管理、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非税征管等财税改革。通过对退耕还林、财政扶贫、社会保障、水利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的国库集中管理,堵塞了财政专户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确保了专款专用。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支出审核更加严格。去年,全县政府采购金额1603.3万元,节约支出339.7万元,节约率达17.48%。

总体上说,去年的财税工作成绩喜人,成绩骄人,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县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特别是全县广大财税干部职工不辞劳苦,埋头实干,竭力工作的结果,做出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财税干部职工、向积极支持、帮助财税征管工作的各单位负责人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当前面临的财税形势

总结去年的财税工作,肯定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财税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财政增收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煤炭是我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财源,去年煤炭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62.29%。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强势骨干税源主要为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环保节能、技术含量高的新型企业或产业不多,再加上一些企业或项目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导致我们缺乏稳定的后续财源。二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尽管我们收入增加,但是支出也在大幅增加,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乡协调等方面的发展压力不断加大,社会发展、收入分配中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不断向财政集聚,整个财政仍处于紧张运行状态。三是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从各乡镇完成情况看,冶头、孔氏、三都三个乡(镇)完成较好,完成率均在150%以上;皋落、闫庄、沾尚、界都四个乡(镇)没有完成预定任务。从完成总量看,乐平镇完成税收最多,为4560.28万元,界都乡完成最少,仅达4万元。这充分表明有煤乡(镇)与纯农乡(镇)的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凸现。四是税收监管仍然有不到位的地方。近年来,我们逐步完善财税管理制度和征管手段,一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各种税收漏洞大大减少,但跑冒滴漏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一些个人承包煤矿隐瞒产量、现金交易、帐外经营、虚设假帐,甚至存在偷漏税费的违法行为;一些运输车辆无证经营、挂外地牌照;私设小煤场、倒卖票据、护车过卡、寻衅滋事等现象仍然存在;个体零散税收、小砖厂、小石厂、洗煤厂等“特殊”行业管理不到位。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认真解决。

对此,各级各部门不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更要信心十足,准确把握做好财税工作的各种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外部看,“十七大”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中央将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继续巩固、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向中西部安排重大建设项目等。省、市也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对于促进我们县域经济发展,缓解我们的财政收入压力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自身看,一是近几年来,我们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取得的积极效应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为财税增长奠定了一定的税源基础。今年,全县确定重点工程项目46项,总投资86.9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8.2亿元,特别是投资14.5亿元的国投安平电厂已顺利投产,每年可提供2000万元的税收;投资23亿元的阳煤寺家庄年产600万吨规模矿井在今年要正式竣工投产,2008年,该矿可提供税收1500万元;黄岩汇煤矿可生产原煤75万吨,提供税收3000万元。这些项目将对全县经济的跨越发展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二是国际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市场价格持续上扬,煤炭市场预期良好,这对于具有煤炭资源优势的我县是十分难得的机遇。2008年全县煤炭产量确定为500万吨,比去年的实际产量增加近90万吨,算大帐可以增加5661万元税收。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税工作。将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为做好财税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赶超发展的势头强劲。“十五”以来,我县财政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大幅度增长,2003年突破1个亿,2006年突破2个亿,2007年就达到了3个亿。2003年以前,我们用40年时间达到1个亿,之后我们仅用三年时间又突破了1个亿,去年我们用一年时间突破了3亿大关,这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财富,也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将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推进我们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今年财税工作一定会再攀新高。

三、努力抓好今年的财税工作

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按照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结合实际,敲定今年全县财政收入的目标为3.8亿元,同比增长25.4%,绝对额增收7671元。其中,财政完成3833万元,国税完成19200万元,地税完成14967万元。总的要求是:一个季度一个亿,全年争取超四亿。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篇文章:

㈠千方百计生财

1、培育骨干企业生财。从全县财源结构来看,骨干企业无疑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大家知道,没有大的企业,就没有大的税源。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不懈地在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纳税大户上下功夫。要继续为国投电厂、阳煤寺家庄矿发展壮大搞好服务,着力培育煤运公司、天圆化工、大寨农牧、晋阳乳业以及李夫峪、坪上、运裕、黄岩汇等重点骨干矿井,打造规模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撑的财政收入格局,从根本上改变税基弱、征收难的问题。

2、壮大支柱产业生财。在工业上,重点培育壮大电力、煤炭、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通过“做强做大一批,引进扩张一批,新上规模一批,鼓励扶持一批,扭亏脱困一批,破产重组一批”,做强企业实力,提高经营效益,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工业经济创税率,最终形成以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骨干税种为支撑的财政收入格局。三产业上,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着力培育房地产市场,活跃商贸流通,通过做大旅游业、商贸业和房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创税能力,扩大就业,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在农业上,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上想办法,尤其要抓好养猪、干果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组建专业协会,促进农产品流通,抓好流通环节的税收。

3、抓好项目工作生财。抓项目也就是抓财源。在当前情况下,要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做好项目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是要尽快开工一批项目。今年全县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多,刚才我已经讲过。这些项目,不仅是全县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坚实基础,还会产生大量的机遇财源,必须抓紧抓好,尽快启动实施。二是要积极储备一批项目。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掌握国家政策走向,及时有效地获取国家投资信息,结合县情实际,抓紧做好项目的筛选和论证,搞好项目的储备和包装工作。要尽量多储备一些投资规模大、竞争力强,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大项目和好项目。三是要向上争取一批项目。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要聘请专家科学论证项目,搞好可研报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资料,严格按照程序申报,增强前期工作的实效性,提高项目争取的命中率。项目实施乡镇要加快工程进度,尤其要精心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放大项目资金,提高项目效益。

4、研究财税政策生财。政策就是生产力,就是财源,就是财政收入。因此,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尤其是计划、财税、经贸以及农口各部门更要在研究政策上下功夫,扎实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吃透上级财政政策。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继续延伸,对我们争取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防治水土流失、综合生态治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贫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十分有利。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抓好这些财政项目的争取工作。二是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争取上级对我县的转移支付投入,各部门要争取更多的低息项目资金和无偿资金。三是要认真兑现优惠政策。作为财政部门,要对所有市场主体在运用财税政策和使用财政资金上一视同仁,大力整顿经济秩序,优化税收环境,兑现优惠政策,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今年要重点抓好粮食“直补”工作,加大粮食“直补”资金争取力度,搞好政策宣传,妥善组织实施,确保“直补”资金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㈡不遗余力聚财

1、创新征管手段。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聚精会神做工作,一心一意抓收入。要加强对经济发展形势和税收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注重联系沟通,使税收工作紧密衔接、顺畅运转。要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应用各类税收工作软件,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2、强化税收监控。要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做到税源大户重点监控,一般税源联合监控,零散税源密集监控。一是要继续抓好企业所得税的管理。着重抓好煤炭生产和销售、运输行业、服务行业以及各类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全面完成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方法要多、措施要严、手段要硬。二是要抓好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税收管理。各乡镇要积极配合财税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把各自辖区内的重点税源情况摸清摸透,从源头上加强监控,及时把实现的税款征缴入库。三是要强化薄弱环节的税收征收工作。进一步加强个体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屋租赁业以及各类专业市场的管理,有效地堵塞税收漏洞,严禁跑、冒、滴、漏。四是要强化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改进对私营企业主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办法,坚持大小税源一起抓,强化零散税源管理。

3、狠抓税收执法。要按照新的《征管法》要求,不断强化内部执法监督,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考评制、评议制,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征管质量考核体系。要大力清缴欠税,按照欠税成因和清欠难易程度进行核实确认,分类核算,分别制定清欠计划和办法,严格执行欠税审批制度和加收滞纳金制度,力争把欠交的税款都收起来。

4、搞好纳税服务。要不断建立健全包括宣传咨询、申报纳税、法律救助等内容的纳税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

5、确保税收进度。今年的税收任务已基本分解落实到了各基层征收单位,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各自的目标任务,继续推行税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制,完善联收计酬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兑现力度,抢抓时间,确保税收及时均衡入库。

㈢精打细算理财

1、强化综合预算约束,加强财务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机制。按照早编细编预算、实行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编制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的要求,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二是各单位要按规定编制预算。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财政审核汇总,人大审议,政府批准。三是要在执行上强化预算约束。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和追加,除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必需开支按有关程序报批外,当年其他支出财政不予追加。四是要加强财政管理监督。财政部门对各部门要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全覆盖的监督管理,将日常性监督与重点检查结合起来,做到监督跟着资金走。要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把各部门、各单位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置于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之下,增强预算约束性的刚性,真正使财政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要按照保改革、保发展、保稳定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今年。县主要财力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重点支出,提高对政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保障能力。要增加社保支出,逐步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实现“三条保障线”向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并轨。要保障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今年,我县将继续在道路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建设工程,资金需求较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的筹措和调度,确保各项重点建设工程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拓展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缓解财政压力。

3、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改革方面,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要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二是要扩大政府采购范围。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县乡政府财权和事权,促进县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县乡财政实力;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确保乡镇基本支出需要,切实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强化乡镇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促进县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财政分配利益向乡镇倾斜的原则。按照积极稳妥、简明规范和让利于乡镇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充分考虑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力的影响,从体制上保证乡镇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等支出需要。

(二)统一模式、积极推进的原则。要按照全省统一的改革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强化管理、注重效率的原则。强化对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四)“三权不变”的原则。即维护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力审批权不变。乡镇原有各项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乡镇在保证基本支出后的结余资金归乡镇所有,优先安排用于还债。

三、改革模式

在保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财力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调整原有的体制框架,打破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对乡镇财政的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方式同时进行改革,把乡镇作为县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管理,乡镇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采取“收入整体上划,支出分类管理”的改革办法。

(一)收入上划县级管理

原来由乡镇支配的各项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税收返还收入和上级下达的各项转移支付等,全部上划为县级财政收入,同时取消体制补助、体制上解和各项结算项目。与之相适应,乡镇不再承担组织收入的职责,年度税收目标任务统一由县政府根据税源情况下达县国税局、地税局执行。同时改变现行以乡镇为单位考核的办法,县政府另行制定对乡镇经济发展目标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二)支出按性质分类管理

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转变乡镇职能的要求,在明确划分县乡政府事权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乡镇支出范围。乡镇财政支出纳入县级部门预算进行管理,主要支出有:工资性支出、机构运转支出和村组支出等必要的开支,以及纳入部门预算批准的事业发展支出。工资性支出主要是各乡镇纳入财政供养人员的正常工资、政策性增资、年终一次性奖金和抚恤安葬费,村组干部和计划内临时人员的补贴支出;机构运转支出和村组支出主要是按部门预算定额标准计算的编制内公务、车辆经费,村组运转支出,及对乡镇的综合考核补助;事业发展支出由乡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经乡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后,向县财政提供项目和资金报告,并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县财政纳入项目库滚动管理,综合考虑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目标需要,结合财力情况统筹安排,以年初预算或专项资金的形式下达乡镇。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是在“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方式,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乡镇财政收支。

(一)预算县编。乡镇财政作为县财政的派出机构,代行县财政的相关职能。乡镇的预算由县财政结合财力实际,按照适当向乡镇倾斜原则,考虑历史支出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和相关办法。乡镇根据县财政制定的标准和办法编制乡镇财务收支计划,报县财政审核后统编县乡财政收支预算,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由县财政批复各乡镇执行。年度执行中需要调整的预算,由乡镇提出申请,县财政局提出审核意见,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及所属各部门在各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银行账户,由县财政国库管理机构统一规范账户开设。由县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在各乡镇具有开户资质的金融机构为各乡镇统一开设“零余额账户”,核算乡镇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同时还要为各乡镇统一开设“专项资金专户”、“村级资金专户”、“收入汇缴专户”。“专项资金专户”用于核算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县级各职能部门向乡镇拨付的其他各类专项资金和往来资金等;“村级资金专户”用于核算乡镇代管的村级资金,实行“村财乡管村用”;“收入汇缴专户”用于核算乡镇组织的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以及预算外资金收入、捐赠收入、企业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三)集中收付。乡镇的各项收入统一纳入县级管理,乡镇的各项支出统一由县级预算安排。乡镇的税收收入由税务部门征收后按规定缴入县级金库;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由乡镇通过“收入汇缴专户”集中汇缴县级金库;预算外收入、捐赠收入、企业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由乡镇通过“收入汇缴专户”集中缴入县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乡镇所需支出,按照批复乡镇的预算,由县级财政按进度拨付或支付。

(四)采购统办。乡镇在年度编制支出计划时,根据统一的标准和办法,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年度执行中,由乡镇根据县财政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提出采购申请和计划,由县政府采购中心按政府采购程序实施统一采购,政府采购资金由县国库按规定的程序支付。

(五)票据统管。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罚没票据等财政票据,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财政部门,乡镇票据采取“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的管理办法,做到以票管收、票款同行,严禁坐收坐支。未经省级财税部门监制和印制的票据均视为非法票据,乡镇不得使用。

五、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实现县乡和谐发展

在科学规范县乡政府事权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县乡政府的支出责任。通过调整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规范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对县乡政府的利益关系,明确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重新界定乡镇的事权和财力,进一步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制定县对乡镇的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从体制上支持乡镇的经济发展。同时,各有关部门要清理取消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和考评活动,加强政府协调,既为乡镇办实事,又不增加乡镇政府支出压力,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县乡和谐发展。

(二)严格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中,认真贯彻预算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全面、科学、客观、细致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预算、部门预算等预算编制的改革,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的调控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在编制预算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在预算执行中,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三)建立乡镇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

建立乡镇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一是清理核实乡镇债权债务,锁定历史债务,消化存量,控制增量,采取行政拍卖或法律的手段收欠还债,通过承兑还债、折卖还债、划转还债、转换还债等多种措施,分类消化债务。二是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对乡镇债权债务实行“双重管理”。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县对乡镇债权债务的管理,突出财政在政府融资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财政对债权债务的集中管理力度,取消乡镇政府的举债权,杜绝乡镇举借新债,从源头上堵住债务盲目膨胀。乡镇确需举债的,必须上报县级财政严格审批,由县政府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乡镇偿债能力统筹安排。三是对增加乡村负担的事项实行县级集中管理。杜绝向基层摊派、乱伸手、乱干预行为,严格控制各类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活动。凡是增加乡村负担的事项,一律报县级审批。

(四)建立和健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考核体系

为避免收入上划县财政直接管理后,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效调动和确保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县政府要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明确乡镇政府的责、权、利,建立和健全乡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考核体系,如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税源培养、企业发展、区域经济等指标进行单项考核,对节俭支出、集中财力发展农村经济、化解乡村债务较好的乡镇给予奖励。

(五)建立和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要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财预〔2006〕7号)精神,建立和推行财务公开制度,以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为目标,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地方财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按照《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保密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公开财政部门已出台的重要政策、重大决策;公开为基层单位办事的政策依据、章程制度、程序办法、办理时限和结果;公开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等。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救灾救济、优待抚恤、农村低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小学危房改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要公开配套结果;对项目资金要将使用、管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各乡镇要因地制宜,规范有序,注重实效,坚决克服和防止形式主义,科学合理地安排公开时间,做到经常性工作长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重要收费项目调整等要及时公开。

(六)严肃财经纪律

各乡镇要进一步提高对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认识,加强领导,规范操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在实行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之前私分资产、滥发钱物,一经发现,除全部予以没收外,要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如发现有使用违规票据、私设小金库、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坐支收入等问题,县财政将在机构运转经费中直接扣划违纪资金,并由有关部门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是适应免征农业税和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以及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到县等新形势、新变化,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部门要深刻理解这项改革的重要意义,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提高认识,吃透精神,消除误区,为改革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乡镇财政预算改革方式工作由县政府统一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参加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明确责任人,按省里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各乡镇要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好改革工作。

(三)改革的实施步骤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分五个阶段实施,各阶段工作可交叉或同时进行,确保2009年10月底完成改革试点工作。

1.制定方案阶段(1月上旬至下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省州实施方案制定有关配套措施。成立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机构,配置办公设施等前期准备工作。

2.宣传发动阶段(1月中旬至3月上旬)。印发宣传资料有关文件,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3.清理清查阶段(2月上旬至下旬)。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清理银行账户、清理债权债务、清理预算外资金、清理各类票据,清理编制和人员。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8

一、乡镇引税现状

1.引税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渝水区8个乡镇(办)2013~2014年度的税收收入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乡镇引税行为普遍存在,不管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区街道办还是经济落后的偏远乡镇,都存在引税行为。

2.引税总额占税收总额比例较大。从审计调查的8个乡镇税收结构分析,引税收入占乡镇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大部分乡镇引税收入占全乡镇税收收入60%以上,其中部分乡镇没有实体企业,其税源全部为引进税源。如某镇2013年国税收入19131万元,其中引进税额15966万元,占比83%;2014年国税收入8417万元,引进税额7877万元,占比94%;某乡,2013年、2014年引进税金额分别占全乡总税收收入92%、90%。另外有两个办事处没有实体企业,其税源基本上全部为引税税源。

3.引税成本奇高。2013年、2014年,所调查的8个乡镇(办),引税成本(税收奖励)分别19770万元、15442万元。从各乡镇(办)引税支出明细分析,引税收入采取奖励方式返还给纳税人,所引税源属国税返还比例为地方留成的100%,即引进增值税额,其中25%留成地方的全部返还给纳税人,缴交国税的企业所得税,其中留成地方的40%全部返还给纳税人,引入的国税,引税乡镇不但没有分文收益,同时还花费引税成本,如差旅费、招待费等。引进地税税额(包括营业税及其它、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基本上按已纳税额的50%以返还给纳税人。如某街道办2014年完成税收入3297万元,支付税收奖励、返还支出2073万元,占税收收入总额的62.8%。除此之外,每个乡镇每年还给国税部门及地税部门一定数额的信息费和劳务费及奖励金,无形之中又增加一笔征税成本。

4.引税手段大同小异。引税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是一种违反税法的行为。目前乡镇引税的主要手段有几种:一是拉税,乡镇采用给纳税人回扣的办法吸引本镇以外的纳税人,或应在外地纳税却在本镇注册的企业来交税承包;二是借税,由于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乡镇税源相对充足,税源少的乡镇就向税好的乡镇借税,借入乡镇给借出的乡镇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三是买税,为完成年年攀升的税收任务,让税务所去外地与对口部门商谈,将别人的税收“买”回来;四是抢税,故意混淆税收级次,原本为省、市收取的税收,由乡镇收取入县库,以取得县财政对超任务税款的全额返还。

二、乡镇引税的主要原因

1.地方对乡镇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为了保持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指标年年递增,对乡镇财政考核指标不考虑乡镇实际税源情况。把财政收入增长率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并将此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使得下级在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率上动足脑筋,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扣经费,并列入业绩考核指标。如此,地方经济基础较差的乡镇为了完成任务,好的乡镇为了分成,都会想方设法去引税。

2.税务机关考核不科学,征管力度不够。不少地方都对基层税务部门下达征收指标,为了完成任务,税务部门对“引税”行为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部分税收征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以及自身利益,甚至“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助长引税行为。

3.财税体制存在漏洞。乡镇引税问题固然存在利益驱动等种种原因,但不良行为能够蔓延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不能不让人重视其所暴露出的管理体制与相关约束机制的漏洞。

三、乡镇引税行为的危害

1.造成乡镇财政收入严重流失,乡镇财力困乏。引税虽然表面上是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但乡镇政府可用财力,并没有同比例增加。由于乡镇引税存在竞争性,并越演越烈,造成引税成本剧增。从审计调查结果发现,引进增值税地方财政分成的25%,基本上返还给了纳税企业,营业税及附加等税费返还比例由50%以上,高的达90%以上,所审计调查8个乡镇,2013~2014年引税直接支出35212万元,本属乡镇的“真金实银”却成了纳税人的“财富”,造成乡镇财力困乏。乡镇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支出,挪用挤占社会抚养费及其他专项资金过日子现象普遍存在。

2.引税行为严重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乡镇引税行为助长那些不合法经营者偷漏税行为。一些企业或个体经营户,想方设法逃避所在地税务机关的纳税管理,到处寻找能少缴税款地方开税票,相当一部分收入因为在异地开具销售发票而不反映销售收入,而相应的成本又不在账内反映,使用收入与成本不配比,虚减利润,偷了企业所得税。造成所在地税务机关无法实施规范管理,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

3.引税行为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引税”形成虚假收入,造成虚假政绩,弱化了乡镇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上级政府向乡镇下达财政收入任务,目的是促使乡镇政府着手发展地方经济,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由于存在超范围“引税”的捷径,使得部分乡镇无心发展经济、培植税源,而是一门心思去“引税”,用歪门邪道谋“发展”,靠不劳而获树“政绩”。虚假的税收掩盖了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税源增长乏力的事实真相,助长了以数字论英雄的不良风气,极大地打击了乡镇“求真务实谋发展、真抓实干搞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弱化了乡镇发展经济的动力。

4.造成乡镇工作人员苦乐不均,挫伤了工作积极性。由于大部分引税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挂钩,一些领导门路比较广,完成任务比较容易,能够拿到高额奖金;而普通工作人员一般都没有门路,难以完成任务,最后连工资都拿不到,更谈不上奖金,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5.乡镇财政资金存在安全隐患。审计调查发展,大部分乡镇设置一个专门引税的机构或注册了一个专门代开发票的公司,而引税过程中交税与返还分设在不同部门,交税在国税和地税部门,而返还是在财政部门,为了竞争,乡镇先垫付纳税户应返还的那部分税款,因为垫付税款频繁,乡镇为了方便将垫付税款资金打入乡镇引税人员的个人银行户内,个别乡镇引税人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高达几百万元,不但资金存在不安全隐患,同时容易产生腐败与弊端。

四、乡镇引税治理的建议

1.完善乡镇考核机制。把乡镇干部的考核重点放在税源和征税环境的建设上,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坚持实绩用干部,防止投机取巧干部得到提拔,明确乡镇领导干部的理财职责,建立和完善的长效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责任追究制度。

2.大力培植税源,增加乡镇经济发展后劲。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培植税源。乡镇政府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善乡镇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体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培植乡镇稳定税源。

3.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一是税务机关明确界定各级税收机关税收征管范围,对区域内纳税企业全面清查。二是控制发票,严格控制外地企业无正当理由到本地的交税行为,使乡镇引税得不到“引税工具”,无法实施引税。三是要做到税收应收尽收。各地政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本地的税收足额收取,不搞优惠政策和奖励。

4.加大查处力度。各级税务、审计、财政、监察等执法单位对违规引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处罚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堵塞税收征管的漏洞。

5.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管理体制,精简冗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使政府的职能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9

乡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事关农村稳定的大局。当前不少地方乡村财务管理混乱,乡村债务普遍,不仅掏空了基层实力,窒息了乡村自我发展的活力,而且影响到农村干群关系,影响到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因此,探索一种规范的乡村财政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紧要。笔者认为,实行“乡财县代管,村帐乡”不失为一种全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

“乡财县代管”是在现行的乡镇财政体制不变的前提下,以乡镇为理财主体,实行“预算共编、帐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方式,使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核算权相分离,由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预算共编”,就是由乡镇根据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送县财政部门审核,再按法定程序报批后执行。“帐户统设”,就是取消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取消乡镇政府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会计、出纳和在金融机构开设的帐户,由县财政局核算乡镇各项会计业务,设置基本结算帐户和专项资金帐户两个总帐户,在各乡镇统一设置分帐户。“集中收付”,就是乡镇财政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各项财政收支直接缴入县级国库,支出拨付程序以乡镇年度预算为依据,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化保障工资发放。“采购统办”,就是乡镇提出各项采购支出申请和计划,经县级财政部门审核,集中统一办理。“票据统管”,就是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农业税税收凭证等,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级财政部门,实行票款同行,以票管收,严禁坐收坐支。

“村帐乡”是指在坚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村级所有会计业务由乡镇进行,使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村级财务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具体概括为“一取消”、“两分离”、“三不变”、“四统一”。“一取消”,即取消村会计岗位。村级只设一名报帐员,负责办理村级日常财务工作,包括领取统一的财务票据,收取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现金,初审原始凭证,填制报帐清单,定期到乡镇村级财务机构即农经站报帐等业务。“两分离”,即“帐款分离”、“用管分离”。“帐款分离”是指由村级报帐员负责现金的收支保管,乡镇农经站帐目制作。“用管分离”是指保持村级资金用途不变,村级组织资金分配使用权力不变,而由农经站对各村村级资金在农信社或其他金融机构统一开户,按村设帐,专户储存,并按有关规定,为各村办理现金、转帐等资金结算,收入支出及往来款项的收付等会计核算和监督,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严格的村级财务核算管理,实现“用”、“管”两权分离。“三不变”,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改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平调、挪用、侵占村级资产、资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仍然是基本会计核算单位。“四统一”,一是统一票据管理。取消各村普遍使用的内部收款收据,严格票据管理,各村报帐员必须到乡镇农经站领取统一的票据或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结算往来),确保收入能及时、足额入帐。二是统一资金管理。建立统一的银行存款结算帐户,将农业税附加及村级转移支付、村级经营和发包租金收入等各项村级收入,都纳入统一帐户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统一集中记帐。即统一会计科目、记帐时间、记帐凭证,由各村报帐员按月或按季到乡镇农经站报帐,农经站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核算,审核记帐。农经站审核票据,主要审核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不真实、不合规的原始凭证不予办理入帐;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要求更正和补充;审核是否符合民主理财原则,各项支出是否符合经办人员签名经办、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等程序。农经站审核入帐后,以财务报表形式反馈到村级,由村级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统一建档管理。乡镇农经站对实行村级财务后的会计档案资料,实行统一归档保管,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版权所有

从某种层面看,“乡财县代管,村帐乡”改革缘于乡镇财政困境之痛。当前乡镇财政实际可支配财力减少,相当部分乡镇“寅吃卯粮”,负债累累,不少村更是连正常的运转都难以维持。实行“乡财县代管,村帐乡”这一釜底抽薪式的改革,必然能管好财政、规范行政,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维护社会稳定。

其一,可有效管好财政,规范行政。“财”是政的基础,管好“财”方能规范“政”。“乡财县代管”在保证乡镇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基础上,实行“预算共编”,“帐户统设”,乡镇只剩下结算户、支出户和村级资金专户,每个帐户都在县财政部门监控下。“村帐乡”,在保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两分离”、“四统一”,严格规范帐目管理、财务收支、审批手续。对于严格乡镇财政支出预算,有效防止乡镇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乱收滥支,从源头上预防乡村干部等问题,必然能起到强有力的监管制约作用。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10

一、 财务总监制模式

财务总监制的委派单位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由财政或财政与国资部门联合委派财务监,财务总监以国有股东代表人身份进入监事会,向出资人负责,独立先例财务管理监督权,并列席公司董事会,财务总监的工资、津贴及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工资基金专户,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发放。财务总监制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已在湖南省怀化市、江苏省盐城市等地试点。

实行财务总监制,一是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初步健全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障体制。财务总监以强化基础管理和依法建帐为中心,整顿和规范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状况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等。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有利于强化企业外部监管机制。实行财务总监割断了其与企业在经济、人事方面的隶属关系,直接对维护国有资产权益负责,断绝由企业局部利益驱动而侵蚀国有资产权益的现象,对企业乱挤成本、隐瞒利润、收入不入帐等问题进行有效监督。三是有利于出谋划策,增加为企业理财增效服务功能。财务总职能不仅是监督,而是寓监督于管理和服务之中,从、高效理财的角度出发,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四是有利于增企业国资管理和财务管理意识。过去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国资管理和财务管理问题。财务总监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代表驻进企业进行财务监督。其职权的到位使企业法人与管理人员感到压力大,约束国资管理、处置和财务审批方面的随意性,从而促使他们注意及时掌握和自觉遵守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增强国有资产意识、财务核算意识和资本营运意识。

二、 直接管理模式

直接管理模式的委派对象为单位的财会负责人、主管会计,有的还包括出纳。被委派人员的来源,一是原单位产生,二是财政局现有人员选派,三是向公开招聘。委派部门为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按照“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只能不变”的原则,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金、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半建立和完善委派会计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和奖惩制度。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已在湖北襄樊市、宜城市等地试点。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加强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宏观调控,规范会计行为,反腐倡廉;有利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三、 主管会计委派制模式

主管会计委派模式的很派对象是直接管理形式。被委派人员的来源主要在原单位产生,也有从其他单位选派。委派部门是财政和主部门,一般由政府发文,财政部门委派。管理体制是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委派、分职任免”的办法,对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任免晋升、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资金、福利等实行统一管理,适用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及公有控股企业。如湖北省利川市、鹤峰县的试点。实行该模式对主管会计的责任明显增加,会计人员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得到保护,企业也较容易接受,推行起来阻力小。

四、 零户统管模式

零户统管模式是对乡镇一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提高管理效益为目的,取消单位银行帐户,财政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体制。零户统管理模式适用乡镇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统管,如湖北省宜昌市实行了试点。该形式的动作是:第一是“一取消”,即取消单位所有的银行帐户,各单位银行帐户均为“零”,所有帐户存款余额一律划转到财政专户,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和外单位划入资金由银行自动注入单位财政专户,单位向上解款由财政专户划转到上一级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心;二是支出从财政专户直达用款单位,不再经过单位银行帐户中转。第三是“三集中”,一是集中资金结算,单位不再设会计,其现金、转帐、收支结算业务由出纳集中到财政部门办理;二是集中会计核算;三是集中会计档案。第四是“四建立”一是设立“总会计”负责综合指标分配、调整预算、审批监督;二是设立“资金会计”在单位存存款余额内办理资金转帐、汇兑、支配现金等结算业务;三是设立“统管会计”负责办理编报报表、对帐;四是设立“单位出纳”负责单位内部收支,预算外收入进入财政专户,定期将财务收支凭证交“总会计”审核,与“统管会计”办理收支凭证结算。第五是“五建制”,一是建立综合财政预算制度,二是建立收支审批制度;三是建立会计凭证审核制度;四是建立现金双限制度;五是建立票据管理制度。

五、 财会集中制模式

财会集中制模式是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即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提高管理效益为目的,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适用于县级行政单位,如湖北省荆注洲市沙市区实行的财会集中制模式,其动作类同零户统管模式。

六、“会计楼”模式

“会计楼”模式是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去,统一在“会计楼”办公,会计人员编制根据所属企业规模大小确定,一般为3-5人,“会计楼”人员的工资报酬由会计楼负责统一管理发放,类似于记帐的会计委派制模式。“会计楼”由经贸部门管理,适用于乡镇企业,如湖北省仙桃市的试点。该模式便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制度建设,遏制不正之风;可以有效地抵制上多种乱摊派、滥收费现象,使各项管理工作做到行为有规范,办事有准绳,监管有论据,查处有尺度。实行“会计楼”审核模式,变企业会计对厂长负责为对企业负责;变财务的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过去“厂长说了算”为“会计楼”报销。“会计楼” 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控,是乡镇企业的现实选择,是乡镇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适应乡镇企业反腐倡廉的客观需要。

七、 村帐站管模式

村帐站管是在不改变村合作性质的前提下,对村级财务采取分村分组设帐,由乡镇经管站集中管帐,经管站管帐不管钱,村会计管钱不管帐的制度。其做法是在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债权债务属村管理不变、扩大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分村分组设帐,由经管站会计集中做帐,统一管理。村出纳每月定期向村经管站会计对口报帐,所报信息处理一律实施帐前审计。现金收支在村,乡镇经管站管帐不管钱,村出纳管钱不管帐。乡镇经管站会计人员的报酬由经管站统一支付。经费来源;二是财政拨款,二是税费手续费,三是村级行政提留。该模式适用村级财务管理,如在湖北省仙桃市、宜昌市等地的试点。这种模式的具体办法是乡镇经管站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村设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村出纳设立现金帐。村帐站管办公室设立主管会计,由经管员担任,合同管理会计一名。村级只设一名出纳,负责村级现金收付、合同管理、农村统计报表等工作。同时各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财务管理、承包合同管理、开支审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民主理财、收支预算等制度,规范村干部财务管理行为,村帐站管,办公室做帐,支书(村长)签字,出纳管理现金,实行支配权、支出权、记帐权分离,并建立年初预算、年终决算报村民代表大会审定制度。

内部委派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