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财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2:18:46

乡财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要求,通过改革街、乡、局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区管乡用”改革,进一步规范街、乡、局财政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维护基层政权稳定,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一)财政管理体制不变原则。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原则,区对街、乡、局财政实行“划分收入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入全额上解,统筹考虑支出,分类引导发展”的街、乡、局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街、乡、局在区财政局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决定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原则。实行“乡财区管乡用”管理模式后,街、乡、局财政财务独立核算的主体地位不变。街、乡、局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仍归街、乡、局,资金结余归街、乡、局所有。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街、乡、局的债权债务仍由各街、乡、局享有和承担。以街、乡、局为单位进行财务核算。

三、主要内容

“乡财区管乡用”是按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要求,对街、乡、局财政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核拨、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

(一)预算共编。各街、乡、局按照区对街乡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和区财政局关于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根据自身财力,结合各自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和年度预算执行调整方案,经区财政局审核备案(乡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再报区财政局备案)。

(二)账户统设。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开设“结算专户”和“经费支出户”两个银行账户,乡财政所开设“结算专户”和“经费支出户”两个银行账户,街道财政所原则只设“经费支出户”一个银行账户,以上账户由区财政局认定。

“结算专户”主要核算管理乡财政的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专项资金(含其他部门拨付的资金)、调度资金以及各类往来款项等;“经费支出户”主要核算管理来自“结算专户”的机关各类收支急需要用现金支付的往来款项。街道主要核算管理所有的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专项拨款以及各类往来款项。

(三)票据统管。街、乡、局使用的所有收入票据及往来结算收据实行“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票款同步、以票管收”的办法,统一由区财政局乡财科审核,再向区非税收入管理局领、缴、销。

(四)采购统办。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各项采购支出,必须纳入街、乡、局年初综合预算,采购时由街、乡、局提出申请,交区政府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

(五)资金拨付。①国家支付给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粮油综合补助等专项资金由区粮食专户直接拨付乡粮食专户。②街、乡、局各项经费支出,根据年初预算提出用款计划,报区财政局乡财科网上审核授权后,再由区财政局国库科拨付。③大额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支出,需将原始单据或发票扫描后通过“远程申请支出报账系统”作为附件上传到区财政乡财科审批后方能支付。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年8月):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改革推行实施意见,报领导审批。

第二阶段(年9月):全面清理街、乡、局银行帐户、债权债务,街、乡、局银行帐户的确定及其他相关的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年月1日起):严格按业务操作规程在全区13个街、乡、局全面推行“乡财区管乡用”改革工作。

第四阶段(年12月31日前):总结分析“乡财区管乡用”改革管理方式运行经验,进一步修订有关管理办法,对全区街、乡、局逐一验收,巩固改革成果。

乡财范文篇2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必要性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大县,拥有70余万人口,受自然条件制约,农业基础较差,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乡镇财政更是举步维艰。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乡镇财源匮乏,收入缺乏后劲。另一方面,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超编;赤字负债重,运转困难。同时,乡镇财政预算机制弱化,财务管理欠规范,支出随意性现象时有存在。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监控,实施乡财县管乡用刻不容缓。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需要。财政分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最主要的出发点,是对收入进行规范。农村税费改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规范收入征管、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支出管理方面的问题却日显突出,如果乡镇支出需求不加以控制,势必导致以支促收,重新回到乱收费的老路。实行乡财县管,坚持量财办事,按必保、必要、一般的支出顺序,确保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乱支、滥支和无度举债现象。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需要。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财政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支出方面已承担了乡镇财政的部分职能,乡镇财政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完整的一级财政,乡镇政府职能弱化。只有强化财政公共管理职能,规范乡镇收支行为,进而规范乡镇行政行为,才能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职能相适应。而现行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已愈来愈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需要。财政供养、半供养人员太多,负债太重是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沉重的负债,不仅使乡镇可用财力捉襟见肘,更使乡镇财政如落雨背稻草,陷入越背越重的恶性循环,严重危及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可以有效控制人员编制和人头经费增长,促进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通过实施严格的乡镇财政举债县级审批制度,可以从源头上防止乡镇过度举债。掐住“人”和“债”两大口子,县乡财政才有望走出困境。

二、当前实行乡财县管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但从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收支现状以及干部队伍素质等因素考虑,笔者认为,当前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主要面临三大困难。

(一)思想认识到位难。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打破了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乡镇由过去在既定的预算计划下自行组织核算和管理本乡镇的收支变为由县级统一管理,乡镇根据年初预算安排,按月申报用款计划,经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将款项划拨乡镇支出账户,办理支付与结算。部分乡镇领导因担心财权的削弱,在思想认识上一时难以转过弯来,甚至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同时财政部门也存有疑虑,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一直致力于抓财源建设,抓财税收入,而忽略支出管理,致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不少人担心财政部门会成为众矢之的,担心将来的财政工作将落入无休止地协调乡镇利益的困境之中。

(二)管理职能转换难。实施乡财县管后,乡镇的收支全部纳入县财政实施统一管理,县级财政部门的职能一方面表现为向乡镇提供会计核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乡财县管强化会计监督。虽然各级政府一再强调不取消乡镇既定的财务管理自主权,但乡财县管使财务管理的权限发生了部分转移,由于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的不可分割性,关系处理不到位,会导致财务权责无法界定,责任主体不分明,出了问题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同时,乡镇可能担心报账难,工作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导致出现有事无人管、无人干的不良倾向,况且对资产的管理职能也会弱化,资产流失与浪费现象会日趋严重。

(三)财会业务衔接难。由于实行乡财县管会计核算制度超前于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县级乡财核算机构如何使新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与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相适应,如何组织会计核算,搞好与乡镇、财政部门及国库之间的衔接,如何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并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期末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全面反映乡镇的整个财务收支活动等均有待研究和实践。

三、对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彻底消除改革障碍。乡镇领导与财政部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统一,事关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成败。在加快乡镇财政管理改革进程中,一方面,乡镇要顾全大局,支持改革,彻底消除改革中的“权利”思想。另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要打消顾虑,纠正单纯为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的错误观念,把这项工作与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夯实财政改革基础。除现有的会计法规外,各级政府仍需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岗位责任制、会计业务操作规程、资产管理、会计档案及会计软件的保管、绩效评价及奖惩制度等。

(三)切实强化预算管理,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乡镇要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县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指导意见和有关支出定额标准,认真编制年度乡镇财政综合预算。预算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预算调整方案必须经同级人代会审查通过,并报县财政局备案。加强乡镇部门预算管理,制定科学的定员定额标准,将预算细编到部门及项目。

(四)实行部门联动,构建新型财政稽查监督机制。县纪委、监察、财政、审计、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对乡财县管乡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阻碍改革或违反财政纪律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财政监督的威慑力。财政部门应对乡镇收支进行不定期稽查,参与全过程监督管理,突破以往单纯查账式审计,引入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机制,绩效审计应提出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资金效益的具体建议。

乡财范文篇3

一、乡财市管改革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状况

我市在未实施乡财市管改革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和业务上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细化。在对乡镇的财务检查中发现,多数乡镇编制的预算不细化,表现在公务费只反映在政府办,其他部门只有工资等人员性开支,没有编制公务费,而实际上有些经费应反映在具体的部门中,比如计划生育经费。

2、收入管理不规范。一些乡镇收入不及时入账,收入反映不真实、不准确的现象比较严重,少数乡镇甚至有坐收坐支行为,“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未全面落到实处。

3、支出管理不规范。部分乡镇不按预算执行,使得乡镇政府的财政预算流于形式;对超预算的开支没有严格规范的审批程序,由主要领导说了算。支出的重点放在保证领导的接待费、小车费和“政绩工程”等,而在机关正常运转经费、干部公务报销等支出方面却无资金保障。部分乡镇由于支出上没有对照预算项目严格执行,导致了隐性超支情况的存在。

4、乡镇银行账户管理不完善。多数乡镇在账户撤销问题上,不是很积极,或者说根本没有考虑过账户撤销问题。有些乡镇直今仍存在农业税账户、三提五统时的自筹资金账户、预算外收入账户以及一些应该撤销的临时账户。

5、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如未按规定进行账簿登记;暂存款有总账而无明细科目;银行存款支付错记现金,造成现金、银行存款余额不符;使用会计科目不正确,与原始凭证不相一致;有白条支付现象;行政事业往来款长年挂账,未及时清理。

二、乡财市管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我市乡财市管改革坚持六个基本原则,即: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既得利益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独立核算主体不变。

1、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乡镇人民政府在市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及预算调整方案,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组织本级预算执行。

2、乡镇既得利益不变原则。乡镇按财政体制算账,乡镇结余归乡镇使用,乡镇的各种既得利益不变。

3、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除政策性规定的项目外,市财政不集中、不挤占、不平调乡镇资金。

4、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审批。

5、债权债务主体不变原则。乡镇原有债权由乡镇享有,债务由乡镇负担。

6、独立核算主体不变原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财务核算,乡镇对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我市乡财市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的管理方式。

1、预算共编。乡镇根据当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编制本级财政综合预算草案,经市财政局审核后,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市财政局备案。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需报市财政局审核,审核后的预算调整方案报乡镇人大审议批准,报市财政局备案。

2、账户统设。乡镇原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账户一律撤销,由乡镇财政所统一分类开设乡镇财政账户,即“结算专户”、“专项资金专户”、“收入专户”、“零余额账户”和“村级资金账户”。

3、集中收付。,乡镇预算内外所有收入,通过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专户”进行核算,由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直接缴入市国库或市财政专户,乡镇不得挪用和挤占预算内外收入。市财政拨入的待结算资金、以及从市级各单位各部门拨入的往来资金、专项资金,必须分别纳入乡镇财政总预算“结算专户”和“专项资金专户”进行核算;对工资、运转经费、其他一般性支出和专项资金支出由乡镇按照审批的用款计划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凭证,并经市财政局批准后将资金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给用款单位或个人;村级资金实行“村财乡管村用”。

4、采购统办。乡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行为,必须在预算范围内,编制采购计划,经市财政审批后,实施政府采购。

5、票据统管。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罚没收据等各种票据,其管理权全部由市级财政管理,实行票款同行、以票核收,不得坐收坐支,严禁转移、隐匿各项收入。

6、网络管理。乡镇财政所与市财政局联网,财政支出实行网上申请、审核、支付和查询,财政局从网络管理平台监管乡镇财政收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我市乡财市管改革取得的成效

1、强化了预算管理。通过网络平台,乡镇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要有额度、指标,因此乡镇用款必须考虑预算,必须要有财力,从而改变了原来预算流于形式的状况,强化了预算管理。

2、收入管理得到规范。专门开设“收入专户”,该户只收不支,直接解缴到市国库或市财政专户,规范了管理。

3、支出管理得到加强。乡镇支出通过网络平台,采取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由原人工控制支出预算转变为网上控制支出预算,由原来乡镇支出的随意性转变为支出的严格性,强化了支出管理。

4、加大了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网络实施后,严格预算,严格乡镇支出顺序,按照先保工资、重点支出、政府正常运转支出,再专项支出的原则进行资金拨款。对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经费、专项支出原则上采用直接支付方式,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实行一卡通方式,保障了资金及时到位。

5、规范了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于专项资金,专门设置了“专项资金专户”进行管理,并专项资金管理要求,严格拨付程序,保证了资金及时到位,防止了挤占挪用行为的发生,真正发挥其使用效益。

6、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和平时交流,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的会计业务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有明显提高。

7、统一规范了银行账户。通过出台制度,清理整顿,取消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未按要求开设的银行账户,对账户用途作了适当调整,统一规定乡镇、街道办事处只能由财政所开设账户,其余部门不允许开设账户。财政所只能开设“结算专户”、“收入专户”、“专项资金专户”、“村级资金账户”、“零余额账户”等五类账户。

8、抑制了乡镇债务的增长。通过建立偿债机制,加大对乡镇偿债奖励力度,抑制了乡镇债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乡镇清债偿债的积极性。

四、我市乡财市管改革存在的问题

1、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能问题。乡财市管改革后,乡镇的每一笔支出都要经乡镇总会计、财政所长、会计、出纳、市财政局审核会计审核后,方能支出,这就要求乡镇财政所实行坐班制。而目前的情况是,多数财政所人员要完成乡镇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等任务,要深入到村组工作,有些财政所长还兼村工作组长,使其个别人员无法及时报到账。

2、乡镇历史债务化解很难。化解乡镇债务的根本办法必须依靠乡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和上级给予转移支付才能实现。由于乡镇领导认为,“乡财市管”后,债务就由市级来管理,从而疏忽了财源建设工作,这使乡镇债务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变得困难。

3、乡镇财政人员总体业务水平不高。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财政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电脑技能和网络技能,但近年来乡镇财政所基本没有安排新工作人员,很多还是原财政所人员,缺乏电脑操作技能,很难适应财政改革的新要求。

4、硬件设施不完善。个别乡镇没有信用社,影响资金清算。目前,后山乡、沙滩乡、龙井乡还没有信用社,影响了资金清算。有的信用社还没有建立乡财市管网络。本应由信用社完成的资金清算等工作都转由财政所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运行和资金安全。

5、乡镇划拨资金仍存在一定在途时间。目前乡镇划拨资金主要有两种主要渠道,一是从市国库拨款,一是从市其他单位拨款,从拨款到资金到账仍需要几天或十来天在途时间,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对策建议

1、解决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能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财政所人员实行坐班制管理,原则上涉及乡财市管岗位人员不再安排其他工作任务,切实做好资金管理和资金支付工作,保障乡镇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

2、解决乡镇历史债务化解问题。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债务清理,将清理出的债务进行分类,彻底扎清债权债务账,建立近几年度偿债计划。同时针对目前乡镇的承受能力,将一些债务转移给市级,由市级财政承担,乡镇只承担部分债务,让乡镇真正提高偿债积极性。比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就可由市级承担。

3、加强培训,提高乡镇财政人员业务水平。要组织乡镇财政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聘请专业老师从电脑知识、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财经法规、乡财市管操作业务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培训。

乡财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改革乡级财政管理方式。通过市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和监督乡级财政收支,规范乡级财政收支行为,促进各乡(镇、办)依法组织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缓解财政困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乡镇经济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市管”改革工作必须坚持“三权”不变的原则。即:

㈠预算管理权不变。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市乡财政之间的收入范围和支出责任仍按市乡级财政体制划分。在此基础上,乡(镇、办)在市政府财政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和监督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㈡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办)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办),资金结余归乡(镇、办)所有,乡(镇、办)原有的各项债权债务仍由乡(镇、办)享有和承担。

㈢财务审批权不变。属于乡(镇、办)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办)按规定程序审批。

三、主要内容

㈠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对乡(镇、办)进行基本保障支出测算,包括六个主要支出项目。

1、基本支出:

(1)全额在职人员(政府及财经所)经费支出,包括四项。四项基本工资:按年人平9200元统一测算支出。

地区附加津贴:按月人平180元统一测算支出。

下乡补助:按月人平90元统一测算支出。

附加支出:按工资额(基本工资+地区附加津贴)的8%统一测算支出,其中医疗保险6%,工会会费2%。

(2)乡(镇、办)政府及财经所退休人员经费支出:按人事部门批复的基本退休费加地区附加津贴(月人平180元)列支。

(3)遗属补助:按乡(镇、办)认账人数及认账标准列支。

(4)其他人员工资:即政府、财经所分流人员工资,按市直目前统发数列支。

(5)公用经费:公用经费的核定按照分类分项定标的原则核定,包括两项。

正常公用经费:除公务接待费外的办公经费、水电费、会议费等费用,参照市“四大家”机关年人平2000元的标准执行。

公务招待费:以市纪委批复的个人及公共接待费总额为准。

(6)公益服务购买经费:按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列支。

2、抚恤及救济支出:按乡(镇、办)上报认账数测算。

3、职务消费货币化个人部分:以市纪委年批复的通讯费和交通费金额为准,节约归己,超支自付。

4、预备费:按总支出的5%测算。

5、村级支出(不含五保户支出):以市财政对村级的补贴为准,分两部分:

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村级部分:以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核定的村级应分享部分列支。

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补助:根据省财政厅对我市的分配标准计算,按2002年决算反映的农业税附加额补助列支。

6、债务支出:按综合财力的5%提取偿债资金用于债务支出。

㈡以基本保障支出测算为基础,按以财力保支出的原则,对乡(镇、办)进行综合财力平衡测算,并以此对乡(镇、办)进行体制调整。

㈢以年乡(镇、办)工商税收为基数,制定超收分成办法,以鼓励乡(镇、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创收积极性。在完成年收入的基础上,对乡(镇、办)的超收部分按市乡3:7比例分成。江山工业公司税收上划市直后,市财政对洪山咀办事处按当年江山工业公司完成的税收总额剔除退税因素后的20%予以补贴。

㈣全面清理核实乡(镇、办)债权债务,锁定乡(镇、办)债务,控制乡(镇、办)政策外举债,督促乡(镇、办)制定切实可行的偿债方案,缓解债务对乡(镇、办)正常运转造成的影响。

四、配套措施

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乡级财政管理水平,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市管”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要指定专人,尽快制定本地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市管”改革工作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对各地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市管”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市政府将组织力量进行督办,以推进工作落实。

㈡明确职责,搞好配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进一步完善“乡财乡用市管”改革工作。市财政局要耐心细致地向乡(镇、办)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对各乡(镇、办)的改革工作,要做好技术指导,帮助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办)要在市财政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做好本地的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乡财范文篇5

(一)对单位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法律证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同时也是保证会计数据真实有效的书面材料。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监督是实行新会计体制后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审核清楚,才能保证乡镇财务活动的依法进行。

(二)监督核算中心的核算内容和方法的合法性。“乡财县管”后,财政局结算中心对乡镇财务进行处理,两者之间有相互审查监督的权力,只有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出一个乡镇的具体经济活动。

(三)对专项支出进行重点监督审核。我国新农村正处于全力发展和建设阶段,众多的支农惠农政策都将列入专项资金管理中,其金额巨大,项目繁多,因此有效的监督审查能够保证其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乡财县管”后乡镇政府会计监督的职能强化

(一)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乡财县管”后无论是乡镇财政结算中心还是结算会计都应该针对相关财政法规进行详细的学习和内化,使之存在掌握这项工作的技能。乡镇政府相关部门要进行培训,并加以考核,确保相关财务人员具备会计的真实本领,杜绝一概而论、是似而非。确保这项工作的人员都有过硬的真本领。才能保证工作质量的万无一失。

(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强化乡镇政府领导的经济责任作为乡镇政府的相关领导,必须要会管理、懂财务、懂业务、懂系列的法律法规。负责人对本乡镇府的会计业务以及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都负有责任。实行乡财县管之后相关负责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带头学习,不可影响、干预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履行相关职责,更不能指使或授意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各种违法会计事务的办理,这样就强和明确了乡镇政府负责人的主体地位,也为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了保障。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的监督机制是乡镇政府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能促进管理者作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决策,但前提是要求其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工作中要进行相互制约和监督,并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自查工作。在检查工作中重点关注对会计资料和财产的检查。

(四)重视会计人员地位,积极改善外部环境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工作人员,但是监督工作自身就具备一定的权力,所以需要政府授予会计人员相关监督职能的权力。让监督工作能从真正意义上得以发挥,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监督工作不仅需要内部监督,同时还需要相关的人员进行常年的循环检查,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使会计职能正常运行。

(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做好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是重要内容。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有:熟悉法规、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等内容。加强和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需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和加以宣传。通过各种典型案例树立他们的良好风尚。维护好其职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要求他们主动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保证会计工作的高质量运行。

三、结语

乡财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要求,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逐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不合理增长,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防范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预算管理权不变。《预算法》规定,保持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政府在区级财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二)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镇所有;镇原有的各项债权和债务仍由镇享有和承担。

(三)财务审批权不变。属于镇级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镇按规定程序审批。

(四)缓解镇债务矛盾。根据镇负债及镇财力状况,镇每年要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偿还旧欠债务,并严格控制举借新债,逐步缓解镇级债务矛盾。

三、主要内容

以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区镇联网”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区财政局直接管理并监督镇财政收支。

(一)预算共编

区财政按照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出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报区政府批准。镇政府根据区政府批准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提交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再由镇财政所及时批复至各单位,同时上报区财政备案。镇财政预算由镇人民政府负责执行,在年度预算执行中,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草案),需报区财政部门审核;调整数额较大的,需向区政府报告,并按法定程序履行批准手续。

(二)账户统设

撤消财政及镇属各单位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区财政在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专户,其他按规定确实需要保留的账户,必须报区财政部门批准。

(三)集中收付

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制度,镇税收收入直接缴入区级国库,镇预算外收入缴入区预算外资金专户。支出拨付以镇年度预算及收入状况为依据,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人员工资后公用经费、保障专项经费”的原则,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四)采购统办

凡列入区政府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支出,由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区财政局按照年初预算及镇资金库存情况审核后,交区政府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区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供应商。

(五)票据统管

镇使用的财政票据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区财政部门,实行以票管费、票款同行,严禁坐收坐支,严禁转移和隐匿各项收入,严禁使用自制等不规范票据进行收费和罚款。

(六)区镇联网

进一步加快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区、镇财政“乡财乡用区监管”局域网,充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行网上处理财政业务工作,做到镇用款网上申请,区财政局通过网络审核并办理拨款和查询,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四、配套措施

(一)完善区镇财政体制

进一步完善区镇财政体制,帮助镇实现“五个确保”。同时,采取切实措施,调动和保护镇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二)规范镇财务支出管理

根据镇收支规模等实际情况,坚持支出执行按预算,追加支出按程序,明确乡镇的财政支出范围,制定各项开支标准;规范和完善财务审批程序,明确镇财政支出的基本顺序,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优先保证人员工资正常发放,严格控制会议、招待、车辆、通讯等费用开支,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做好四项清理工作

一是清理人员。清理财政供养人员,减轻财政负担,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不合理增长。

二是清理票据。将所有票据全部清理上交区财政部门核销,同时报解所有收入。

三是清理账户。对的账户进行全面清理,取消镇政府、财政所及镇支出范围内所有单位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账户,实行统一核算。

四是清理债权债务。在债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认真核实清理镇债权债务,并逐一登记造册报区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消赤减债。在确保人员工资和必要运转经费的前提下,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同时严格控制新的债务发生。

(四)严明改革纪律

应进一步提高对“乡财乡用区监管”改革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严禁在实行“乡财乡用区监管”改革之前滥发钱物,一经发现,将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如发现使用非财政票据、私设“小金库”、擅自开设银行账户、收入坐支和区乡收入混库等现象,区财政将在体制结算中直接划扣违纪资金,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负责。

五、实施步骤

“乡财乡用区监管”改革推行工作主要分制定方案、清理清查、全面实施、总结完善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工作可以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

1、制定方案阶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县区经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清理清查阶段。全面清理镇银行账户,清理各类票据,清理镇财政供养人员,清理镇债权债务。

3、全面实施阶段。开设新的镇账户,建立“乡财乡用区监管”局域网,安装好财用区监管应用软件,并对软件、资金支付等业务进行培训,镇所有收支按实施方案的规定管理。

4、总结完善阶段。对改革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巩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六、组织领导

乡财范文篇7

所谓村财乡管,是一些乡镇为了对村级财务实行监管而找到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村里的财务交给乡镇管理,村里花钱要经过乡镇签字画押才行。本来,对村级财务实行监管是一件好事,但当这种监管变成了将村里的财务拿过来直接由乡镇管理,这种监管就变了味,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政策法律上都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别的不说,仅看村财乡管的财务成本就会吓你一跳。以湖北、江苏这样的省为例,一个省有七八百甚至上千个乡镇,每个乡镇仅仅拿出四五人管理村级财务,全省就是四五千人,一年的工资开销少说也得五千万元以上。如果各省都搞这一套,花销得多少?而且这笔开销由谁来出,摆明了,乡镇自己是不愿出也不能出的,因为它是在替村里管理财务呀,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各村共同来“抬石头”才理所当然。这样一来,村财乡管不仅要多养活一批管理人员,而且还额外增加了各村的负担。

更为厉害的是,村财乡管实际上隔离了村民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权,是对村民自治原则的严重歪曲。对村级财务实行村民自我管理,乃村民自治的题中应有之意,但现在乡镇拿走了村里的财务管理权,把村民及其代表对村级财产的所有权和处分权分割开来,村级财务离村民的视线越来越远,村民及其代表实际上失去了对村级财务进行实时监控的权力和能力,因为村民可以直接监督村委会,对乡镇管理机构,够不着啊。

乡财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要求,在全市各县(市)、区推行“乡财县管”,调整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防范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乡镇人民政府在县(市)、区财政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二)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市)、区人民政府和财政部门不得挪用乡镇财政资金;乡镇原有各项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乡镇利益不受侵害。

(三)三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方案设计要有利于调动乡镇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县乡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有利于强化乡镇财政的管理和监督。要通过改革加强乡镇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规范乡镇财政收支,保障基本支出需要,提高乡镇理财水平。有利于提高效率原则。要按照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简化审批环节和程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主要内容

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编制、账户设置、收付方式、采购办理、票据管理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县(市)、区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一)预算编制。县(市)、区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需要和可能,明确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县(市)、区财政部门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综合财政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

(二)账户设置。取消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由县(市)、区财政设代帐会计,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账务,乡镇财政设会计报帐员,核算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会计业务。取消乡镇财政在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市)、区财政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县(市)、区财政专户分账户。

(三)集中收支。乡镇各项财政收入缴入县(市)、区国库,由县(市)、区财政进行核算。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保障人员工资。公务费支出由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季度财务收支计划,经乡镇领导签批后报县(市)、区财政审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由县(市)、区财政部门拨入村级资金专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县(市)、区财政按照预算审核后,交由县(市)、区采购中心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县(市)、区财政直接拨付供应商。

(五)票据管理。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等,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市)、区财政部门,实行票款同行、以票核收,严禁坐收坐支,严禁转移、隐匿各项收入。

同时,调整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和职能。乡镇财政所上划县(市)、区财政部门,实行县(市)、区财政对乡镇财政所的垂直管理。乡镇财政机构管理体制和职能,由编制部门依法确定。县(市)、区财政局负责乡镇财政所的岗位设置、人事安排、业务管理考核等。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乡镇财政所干部日常学习教育、工作协调和相关工作考核等。乡镇财政所干部年终考评由县(市)、区财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共同进行。各乡镇设置财政结算员和报账员,管理乡镇预算和报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财县管”改革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乡财县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各级监察、人事、国税、地税、人民银行等部门和单位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乡财县管”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按照积极稳妥、简明规范和让利于乡镇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尽可能增加乡镇可用财力。制定激励措施,强化目标管理,调动和保护乡镇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三)规范乡镇财政支出管理。统一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标准。根据乡镇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公务费定额。明确乡镇支出范围,健全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优先保证人员工资正常发放,严格控制会议、招待、小车、电话等费用开支,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人员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对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得供给经费。

乡财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公共财政和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改革现行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县代管乡用”,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收支行为,增强乡镇财政保障能力,遏制乡镇新增债务的发生,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帮助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预算管理权不变的原则。由乡镇政府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组织并负责本级预算的执行。

(二)财政管理体制不变的原则。严格按《预算法》规定,坚持“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统一的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资金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变的原则。乡镇各项资金归乡镇所有,按规定使用;不改变乡镇债权债务关系,乡镇原有的各项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

三、试点范围

根据乡镇财政运行情况调查,按照“先试点,后铺开”,并结合乡镇自愿的原则,**年,选择樟斗镇、青龙镇和左拨镇进行“乡财县代管乡用”试点工作。

四、主要内容

按现行乡镇行政区划,建立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统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发”的财政管理方式,实现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分离,由县级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财务收支。

㈠预算统编

县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需要和可能,明确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部门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综合财政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需报县财政部门审核;调整数额较大的,需向县政府报告。审核后的预算调整方案需报乡镇人大审议批准。

试点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将参照《大余县部门预算编制实施暂行办法》中的原则进行编制,其中:

(1)国家统一规定的基本工资,生活补贴(一般人员20元/月,正、副科级人员30元/月,正副处级人员35元/月,粮食定向补贴人均8元/月),福利费,特岗津贴,单位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独生子女保健费,工会经费,遗属补助按规定的标准全额列入财政预算。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交通费、护理费、特需费和公用经费按规定的标准全额列入财政预算。日常公用经费按年人均600元列入财政预算。

(2)人均70元/月的其他工资,地区津贴(在职人员人均40元/月,离退休人员人均25元/月),小车按每乡镇1辆,每辆14000元,由县财政负担并分两年到位的原则进行编制。**年县财政负担规定标准的50%,乡财政负担50%。2006年县财政负担规定标准的100%。

㈡账户统设

1、账户设置

乡镇财政所保留“乡镇机关工资专户”、“村干部工资专户”、“民政经费专户”、“总核算账户”、“以工代赈资金专户”、“扶贫资金专户”和“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取消乡镇财政所“农税账户”,改“乡镇预算内账户”为“乡镇收入结算账户”,增设乡镇“村级资金账户”。乡镇所有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等缴入“收入结算帐户”,再由“结算帐户”上解县级财政;乡镇专项资金按规定入相应的专项资金专户;乡镇所有工资性支出通过县级财政拨至相应“工资专户”,专门用于乡镇人员工资和民政定补人员补助的发放;工资以外的其他支出通过县级财政拨入“总核算帐户”,由乡镇按规定开支。

2、账户管理

(1)以上账户为县财政局顺应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统一开设的规范性银行账户,除此以外,乡镇统管单位以任何形式存在的账户均视为违规。账户一经开设,不得擅自变更。账户开设和变更权均属县财政局。

(2)各账户必须按规定的核算内容进行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核算,严禁收入混户及资金串户现象的发生。

(3)确因上级要求或工作需要,乡镇需增设、调整银行账户的,应先向县财政局提出申请,按规定履行审批和核发《开户许可证》手续。

(4)县财政局每年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进行账户清理检查,对违规擅自开设银行账户或公款私存,一律以“小金库”论处,违规金额予以没收上交县财政,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乡镇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㈢集中收付

1、收入上解

乡镇范围内的所有资金由县财政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乡镇预算内财政收入通过乡镇“收入结算账户”上解县国库;预算外收入通过乡镇“收入结算账户”全额上交县财政“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以上资金均在当月25日前上解。

2、资金拨付

乡镇预算内资金由县财政根据乡镇年度预算和资金调度情况,按照先人员经费、专项支出;后公用经费、一般性支出的支出顺序拨付。乡镇预算外资金按照先缴入县预算外专户,后拨付资金的原则进行安排。

(1)工资性支出的拨付:每月由县财政将工资直接汇入“乡镇机关工资专户”、“村干部工资专户”和“民政经费专户”,然后由开户银行集中统一发放。

(2)专项资金的拨付:专项资金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预算安排的公用费和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及上级专项追加资金,由县财政局拨至乡镇“总核算账户”;另一部分是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粮食直补资金等专项资金,根据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县财政局各专户直接将资金汇入乡镇的各相关专户,然后根据支出需要,由乡镇专户会计核算支出。

(3)乡镇预算外资金的拨付:对乡镇缴入县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拨付前,先由乡镇编制分月用款计划,经乡镇长签字后,报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由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视其资金缴存状况、用款的合理性等情况,提交汇总的乡镇预算外资金用款计划,报县财政局审批后将资金拨至乡镇“总核算账户”,由乡镇财政所核算支出。

(4)乡镇政府的采购支出,先由乡镇提出采购计划,严格按县财政局、监察局审核的采购项目和内容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其采购资金应控制在当月乡镇公务经费许可范围内。

㈣采购统办

乡镇各项在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县财政按照预算审核后,交由县采购中心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县财政直接拨付供应商。

㈤票据统发

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农业税税收凭证等,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级财政部门,各乡镇按照《大余县财政票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票据专管员,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实行票款同行、以票核收,严禁坐收坐支,严禁转移、隐匿各项收入。

㈥改革乡镇财政所(农税所)管理体制

试点乡镇财政所(农税所)的人事管理权和财务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实行县财政局垂直管理。财政所(农税所)人员每年由县财政局负责组织考核,财政所(农税所)所长人选由县财政局负责考察,报县人事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县财政局任命。乡镇各专户会计由财政所(农税所)人员担任,原属财政所(农税所)的房屋建筑物等财物仍归财政所(农税所)使用,并委托乡镇统一管理。

财政所(农税所)岗位设置:根据工作职责设置财政所(农税所)所长、结算会计、专户会计、总核算会计和票据专管员等岗位,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人多岗的方式兼管各账户。

在县财政局成立乡镇财政管理办公室,与农税科合属办公,负责乡镇财政预算的汇编,预算资金的审核拨付。同时,监督乡镇财政预算的收支,特别是监管拨付到乡镇的各项专项资金,确保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确保乡镇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

㈦部门职责

(1)县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县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3)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的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4)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金融机构的检查和指导,并监督其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同时,要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为乡镇开设银行账户的要严肃查处。

(5)县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代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乡财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总要求,强化县乡两级财政的预算约束力,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增大依法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保证各项正常支出需要,逐步缓解乡级财政困难,杜绝新债务、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县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变。县乡两级财政所得利益仍按县政府《关于调整县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足府发[2004]67号)文执行。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规定,乡财政所在县财政局的指导下,编制本级财政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调整预算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乡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所有,资金结余归乡用,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

(四)财务审批权不变。乡级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按规定程序审批。

(五)债权债务主体不变。乡本级原有债权债务仍由乡享有和承担,不得放松债权管理,不得推诿债务偿还。

三、主要内容

县对乡实行“机构统管、预算共编、帐户统设、集中收付、购卖统办”的管理方式,县财政局管理并监督乡财政收支。

(一)机构统管。乡财政所的人、财、物上划县财政局,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县财政局负责乡财政所岗位设置、业务考核和文明创建等工作,人员安排征求乡党委政府意见。

(二)预算共编。县财政局根据乡财力情况,按照“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原则,于每年11月份下达乡次年财政收支预算控制数,乡财政所根据控制数,按照“一保吃饭、二保运转、三保还债、四保建设”的原则和顺序,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部门预算。乡编制的财政收支预算、部门预算以及年度调整预算报县财政局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代会批准,乡组织实施。

(三)帐户统设。取消乡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原开设的一切帐户,由县财政局在乡金融机构统一开设“结算专户”、“工资专户”、“村级资金专户”、“支出户”。四个帐户所有权归县财政局,使用权归乡,县财政不平调。

(四)集中收付。县财政局具体负责乡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集中收付工作。

1、收入管理程序。乡工商税收入由国、地税部门征收直接缴入县财政金库,其他所有收入(包括征收的预算内外税费收入)一律缴入乡“结算专户”。其中属预算内的收入由乡财政所填制缴款书直接上划县财政金库;属预算外按规定应上交县级的资金,由财政所直接从“结算专户”上划到县财政相关专户;属乡本级的收入留在“结算专户”中。

2、支出管理程序。县财政调度的资金直接汇入“结算专户”。乡根据“结算专户”中资金存量,按照规定的支出原则和顺序,向县财政局提交资金使用计划。县财政局审核后,属人员经费支出(含工资性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部分的,资金划拨到“工资专户”,“工资专户”资金只能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属村经费支出的,资金划拨到“村级经费资金专户”;属于运转、偿债和建设经费支出的,资金划拨到“支出户”,按照计划支付。“工资专户”、“村级资金专户”、“支出户”不得接收除“结算专户”以外的其他任何资金。

(五)购卖统办。乡年初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货物、服务和工程,应提前一个月填制《**县政府采购申请表》,乡财政所初审,由乡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后,报县财政局审批,委托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采购资金从乡“支出户”划拨到政府采购中心,用于支付采购货款。

乡变卖处置财产物资,须报经县国资管理部门同意,再组织资产评估。评估完成后由县国资管理部门组织处置变现,所得资金缴入乡“结算专户”,按批准用途使用。

四、改革配套措施

(一)做好“四清”工作。要对乡债权债务作进一步清理,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局备案;要对乡帐户、财政所机构、人员进行认真清理,对各种票据进行清理和核销。县财政局要加强对清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二)做好机构、人员调整工作。县编办要根据乡财政所机构和人员的清理情况,报县编委同意后,重新调整编制。

(三)做好人员培训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乡财县管乡用管理办法的实施,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县财政局要对财政所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工作量大,县财政局要争取市财政的支持,安排必要的资金,加快网络信息建设,提供信息网络技术作支撑。

(四)严明纪律,确保乡财县管乡用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各街镇乡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准私分集体资产、滥发财物,一经发现,全部没收上交县财政,并追究街镇乡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不准使用非规定收据、私设小金库、擅自开设帐户、收入坐支和体外循环,一经查实,将从严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