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1 01:39:34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1

边检机关党支部是党设在出入境边检部门的基层组织,是边检队伍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力的基础。转改以来,如何抓好边检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包括“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直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的课题和亟待实现的更高目标。其中,江海港边检站由于地处沿江沿海,与空港站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性。XXX出入境作为众多江海港边检站的一员,下属的执勤队党支部在正规化建设、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各类安保工作中真正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站党委基层基础工作的深入开展。作为执勤队政治教导员,在“四强”创建中,我认为,要加强执勤队支部建设,实现“四强”目标,就必须积极探索构建和施行科学合理的党建目标规范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对支部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党建工作为动力,以实战成果为检验,将党建成果进行固化,让党建纳入企业管理模式中。

一、当前执勤队党支部存在的“短板”问题

转改以来,特别是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移民局、总站和站三级党委都十分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加大了基层党支部建设力度,无论在人员结构配置、规范组织生活方面,还是在强化素质培训、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为圆满完成以疫情防控、全警实战大练兵等为中心的各项边检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执勤队党支部与当前形势任务的发展、上级党委的要求及实践工作的需要相比,还而临着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困惑。一是基层党建发展不均衡、不稳定,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短板。基层党支部是坚守在边检工作一线的战斗实体,在边检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都发挥着十分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重业务、轻党建,重行政、轻政工的现象在基层还普遍存在,疏于学习研究,习惯于老思维、老办法,对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对组织生活程序不掌握,更谈不上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运用,导致其理论水平不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面对日益繁重的边检安保任务和服务定式养成工作,很多执勤队支部书记认为当前安保任务、勤务组织以及民警身心压力调适等组织、管理工作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从事党务工作“精力”不足。二是组织活动开展不系统、不规范,普遍存在“重表象,轻实效”的短板。在日常工作中,受主、客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层党支部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方面还存在议事范围不清、议事程序不规范、组织生活不及时、组织制度落实不到位等不规范的现象。组织制度的落实和运作亦不规范,支部换届选举、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发展党员等党务工作普遍存在环节缺漏、程序混乱等问题。三是争先创优意识不浓厚、不凸显,普遍存在“重传统,轻创新”的短板。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宣传鼓劲、激发队伍的边检职业自豪感和安保工作责任心,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重要职能。转改以来,支部建设存在创新不够,内容单一,方法简单的问题,缺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在结合实际、呈现亮点、凸显成效方面比较欠缺,基层党支部之间争先创优的氛围依然不浓。

针对这些短板问题,我认为,构建执勤队党支部工作目标规范,建立一个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估体系,实施支部工作精细化管理,对于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尚存在的“短板”、“缺口”问题,建立真正“四强”党支部建设,有着长远和现实的战略意义。

二、从企业管理经验中开启“四强”建设实现新突破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通过完善细节、过程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边检机关基层党建工作中,对加强执勤队党支部建设,推动边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借鉴企业管理亮点。精细化管理源于20世纪50年达国家,其核心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细化,通过日清、周结、月评、年考,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目标顺利实现。海港站在执勤队支部建设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样也可以由目标体系、日清体系和激励机制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是指党支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详尽的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近期工作重点;日清体系是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持系统,要求每人、每天都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件事进行清理、检查,通过“自我日清”和“组织日清”做到“日事日清”;激励机制则为日清体系正常运转提供保证。精细化管理具有管理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特点,支部实施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应将党员个体的发展方向与边检整体目标整合,将党员个体的绩效与队伍整体工作绩效双向钩挂,促进基层党组织与党员个人双方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从而逐步实现执勤队党支部的规范化、目标化和效率化。

二是把握细节管理重点。管理学中的“蝴蝶效应”,体现在执勤队党支部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中,要从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出发,从执勤队党支部的基础环节和基本要求抓起,抓好基层党建规范的构建完善和考核评估机制的具体实施。对党务知识、工作流程、操作程序、规章制度等具体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采用制作树型图、图文框等简单易懂、一目了然、方便操作的形式,让支部书记明确抓党支部建设的内容、方法、程序,坚持“动态式”对执勤队党支部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估,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优罚劣,将考核评估结果直接与支部班子成员量化考核、晋职评先、岗位津贴等挂钩,能有效地改变以往支部发展不稳定、不平衡的被动局面,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根本转变。

三是体现边检党建特点。执勤队党支部把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并非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不断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结合新时期时代特征、边检职业特性、党员构成特点,充分运用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建立起一套适合执勤队党支部建设、促进全站发展和推动中心工作的管理机制。因此,要把实施执勤队党建精细化管理工程与边检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党务、业务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推动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紧紧围绕口岸管控与服务两大主题,始终把“四强”标准作为实施支部精细化管理的着眼点,通过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项边检队伍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努力实现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的“双丰收”。

三、从体系构建着眼奠定“四强”建设牢固基石

(一)构建制度规范体系

古人云:小治则治市,中治则治人,大治则治法。可见,制度规范是根本性的、起长期作用的因素。制度规范体系包括岗位职责和制度规范,建好执勤队党支部工作制度规范体系是站党委实施党建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基本前提。一是强化“立规矩”。以“两学一做”为立足点,按照“四强”党支部建设标准要求,建立起一整套基层党建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基层党支部工作日常管理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请示汇报制度、队伍思想状况分析会制度,以及有关党员发展、党员日常教育、党员的管理和监督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强化“学规矩”。明确各个环节的可操作标准,把基层党支部要干什么、怎样去干、干到什么程度全部细化、量化,做到有章可循,深入推进执勤队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强化“守规矩”。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就要在制度的执行、落实上下功夫。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标准、严格考核评定、落实帮建举措等,一点一滴、一丝不苟地抓好党建工作日常管理和稳步推进,使执勤队党支部管理制度体系运行顺畅,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二)构建目标考核体系

通过抓好基层党建考核评估体系的三个要素,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民警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同时能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抓好“为何考”。执勤队民警特别是支部班子成员需要真正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基层党支部围绕重点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最终是由考核这支无形的“指挥棒”决定的。二是抓好“考什么”。要充分考虑基层党建考核操作上的可行性、可比性,针对支部、党员民警的业务类型不同、岗位特点不同,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以量化考核为重点的考核体系,依据班子自身建设、支部工作实绩分别进行加分和减分。三是抓好“如何考”。要将执勤队党支部所有目标经细化后层层解析成具体工作指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党支部建设考核内容标准及分值,高于标准予以加分,未达标准予以扣分。通过组织签订《目标书》、《责任书》等形式,构建“基层党组织—党员民警—普通民警”以及“组织—个人”为主体的“三级两层”立体考评体系。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2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从事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监督检验、型式试验、无损检测等检验检测活动的技术机构,包括综合检验机构、型式试验机构、无损检测机构、气瓶检验机构(以下统称检验检测机构)。

第四条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的政府部门设立的专门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具有事业法人地位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等工作。

在特定领域或者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从事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无损检测和定期检验工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机构,负责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

第五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取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以下简称《核准证》)后,方可在核准的项目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

第六条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特种设备数量及分布情况,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配置的原则,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

第七条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要求,鼓励检验检测机构联合重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采用先进技术,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向社会提供优质、可靠、便捷的服务。

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其规模、性质、能力、管理水平等核定为A级、B级、C级,具体级别核定条件等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规则》执行。

第八条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检验检测机构核准

第九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必须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机构除外),能够独立公正地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二)单位负责人应当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检验师(或者工程师)及以上持证资格,熟悉业务,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政策水平和组织能力;

(三)具有与其承担的检验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持证检验检测人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应当满足相应规定要求;

(四)具有与其承担的检验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

(五)具有与其承担的检验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检验检测、试验、办公场地和环境条件;

(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实施;

(七)具有检验检测工作所需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

检验检测机构申请从事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其申请项目对应的在用设备数量(已落实任务的)应当符合有关核准项目规定的最低要求。

具体条件和要求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规则》、《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规则》、《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规则》等规定执行。

第十条检验检测机构核准程序为:申请、受理、鉴定评审、审批、发证。

第十一条申请资格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申请机构),应当填写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的核准申请书,并附有关资料,经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书后的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国家质检总局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并告知申请机构。

其中气瓶检验机构申请资格核准,由所在地的市(地)级、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上述程序分别做出资料确认和受理决定。

第十二条资格核准申请被受理后,申请机构应当约请经国家质检总局确定并公布的鉴定评审机构实施鉴定评审。鉴定评审工作程序、内容、要求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规则》执行。

第十三条国家质检总局应当对鉴定评审报告进行审批(其中气瓶检验机构鉴定评审报告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合格的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核准证》。审批和发证工作应当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十四条《核准证》有效期为4年。持有《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复核准申请(其中气瓶检验机构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核准申请)。复核准具体程序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持有《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有效期内,变更核准检验检测项目,其变更核准程序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持有《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有效期内,机构名称、负责人、地址、所有制及隶属关系变更时,应当在变更后15日内向原受理机构备案并办理变更换证,同时告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六条取得《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向社会公告。

第三章检验检测活动

第十七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及时安排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报检的检验检测工作,落实检验检测任务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检验检测工作。

第十八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安全技术规范,依法实施检验检测,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服务。保证检验检测结论真实、可靠。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并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应经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签署。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指派持有检验检测人员证的人员从事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检验检测机构对涉及的受检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九条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在从事检验检测工作中,不得将所承担检验检测工作转包给其他检验检测机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检验机构,不能如期完成本单位经核准的特定范围的检验检测工作时,应当及时告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二十条检验检测机构在分包无损检测等专项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当选择经核准的专项检验检测机构(材料检测、金属监督等未设立专项检测核准要求的除外),并对检验检测的最终结果负责。

第二十一条检验检测机构跨地区从事检验检测工作时,应当在检验检测前书面告知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检验检测结果报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二十二条检验检测机构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发现被检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检验案例。

第二十三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可靠的检验检测数据档案,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有关特种设备动态监督管理的要求,实现检验检测与安全监察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和共享。

第二十四条检验检测机构在核准的检验检测项目内开展的检验检测工作,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二十五条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不得进行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等影响公正性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检验检测项目、周期、方法、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并实施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行为等检查制约制度。

第二十七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现场检验检测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检验检测人员安全教育,督促检验检测人员遵章守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检验检测,保证检验检测人员自身安全与健康。

第二十八条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接受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材料。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每年至少进行1次常规性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或者委托有关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每年抽查数量不少于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25%,4年中至少应当对每个检验检测机构抽查1次。同时将监督抽查结果报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或者委托有关机构对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抽查考核。

常规性监督检查、监督抽查、抽查考核的要求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督考核规则》执行。

国家质检总局将定期对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抽查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第三十条常规性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由实施检查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

常规性监督抽查连续2次不合格,或者监督抽查、抽查考核不合格,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国家质检总局暂停其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情节严重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吊销《核准证》。

第三十一条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情节严重的,由市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暂停其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

(一)机构名称、主要负责人、地址、所有制及隶属关系发生变更,未在15日内向原受理机构备案并办理变更换证,并告知其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使用单位报检,或者未完成已落实任务范围内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

(三)将所承担检验检测工作转包给其他检验检测机构的;

(四)检验检测机构分包无损检测等专项检验检测项目时选择未经核准的专项检验检测机构的;

(五)跨地区检验检测前,未书面告知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未按有关规定向其报告检验检测结果的;

(六)发现被检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告知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的;

(七)违章操作,造成检验检测人员人身或健康伤害的;

(八)未按规定填报检验案例、有关材料的;

(九)未按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收费的。

第三十二条检验检测机构有其他违法行为的,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查处。

第三十三条暂停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期限为30日。

停检期间,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从事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其承担的检验检测任务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排其他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完成。

停检期满,由做出停检决定的部门视其整改情况决定。整改合格的,恢复检验检测;整改不合格的,报国家质检总局吊销《核准证》。

第三十四条被吊销《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2年内其重新申请不予受理。

第三十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诉。

检验检测机构对鉴定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诉。

检验检测机构对监督检查、监督抽查、抽查考核结果或者相关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向组织监督检查、监督抽查、抽查考核或者做出相关处理决定的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诉。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和其他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

第三十七条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业协会应当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人员素质、推动改革创新和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十八条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核准、鉴定评审等相关费用。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3

为切实做好我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验收工作,根据齐河县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验收的通知》(齐普法〔2015〕1号)要求,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县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齐河县2011-2015年依法治县规划》及《齐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全县公民中深入开展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全面检查各级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齐河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验收内容

1、"两个规划"和《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

2、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工作运行、考评考核机制落实情况。

3、宪法、国家基本法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情况。

4、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两委"成员和农民工等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情况。

5、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开展情况。

6、法治县(市)、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情况。

7、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情况。

8、法治宣传方式创新情况,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等。

三、具体任务分工

1、县全民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总结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对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导;组织召开"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表彰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任务。

2、县全民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员深入各重点单位进行检查、督导,查找不足,并指导整改工作;做好省、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推荐申报工作。

3、各乡镇(街道)、县委政法委、县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教育局、县经信局:负责培树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六进"典型。

4、全县具有执法职能和司法活动的单位:负责"普法长廊"建设工作。

5、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负责制定印发本单位、系统、行业《"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通知》、《验收考核标准》和验收方案;指导本系统、本行业和"法律六进"相关单位进行自查自评,并认真进行整改;在此基础上,认真准备好检查点,整理档案资料,起草工作汇报并及时报县普法办,为迎接省、市验收工作组的检查验收做好准备工作。

四、检查督导方法

检查督导采取听、看、查、议、评等方式进行,并对应《"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考核评分表》(附后)逐项进行打分。

听:听取被检查单位关于"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重点了解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和存在问题,了解干部群众对"六五"普法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看:主要是查看被检查单位普法依法治理资料是否齐全,工作制度是否完善,各种法治宣传阵地是否发挥作用。

查:检查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工作情况。

议:召开座谈会,了解干部群众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和意见、建议。

评:根据检查验收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是"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实施者和参与者,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分管领导要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项目标任务要细化量化,要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个人,要明确完成时限和质量要求。

2、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完成"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各级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工作中,要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多沟通、多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3、加大投入,落实保障。要以这次"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各级各部门要落实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物力、财力支持,保障"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工作顺利实施。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4

什么是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一种常用文体。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被上级推广开来,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作总结的内容 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

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2.成绩和做法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3.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今后打算

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工作总结的特点

总结的经验主要表现在自我性、客观性、经验性三个方面。

1.自我性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 ,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

2.回顾性

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 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

3.客观性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 。它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依据的,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 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

4.经验性

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 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 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 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 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工作总结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总结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

按性质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

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5

省直机关工委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联合举办的机关党委书记培训班从7月19日开始,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首先,我代表省直机关工委向培训班的圆满结业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培训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昨天我到这里之后,与工委带队的领导把有关情况凑了一下,又听取一些学员的意见,特别是刚才听了三位学员的发言,感觉这次培训办得很好,大家收获很大。同志们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班一是时机选的好。去年以来,省直机关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今年是建党**周年,胡总书记发表了“七一”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些就给我们这次培训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课程设计好。这次我们把班放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培训学院办,本身就是一大特点,在课程安排上主要有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井冈山斗争时期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专题辅导,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学习与现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生动活泼,使大家受到深刻教育。三是培训效果好。许多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井冈山是革命圣地、革命“摇篮”,我们在这里灵魂受到洗礼、境界得到提升,进一步加深了对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井冈山精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增强了搞好机关党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另外,通过这次培训,也为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机关与培训机构相联合搞好党务干部培训积累了一些经验。

借此机会,我就做好下半年机关党的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七一”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今年6月30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篇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精辟分析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了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鲜经验,指明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讲话贯穿了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工作指导性和深远意义。我们学习讲话就要抓住根本,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做到“四个深刻领会”,即深刻领会必须十分珍视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的我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深刻领会党中央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对这个重大课题的深刻认识与对不断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的战略思考;深刻领会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的根本、重点和关键;深刻领会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与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奋斗目标。

最近,我通过初步的学习,体会到讲话立足新起点、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指导新实践。

立足新起点——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放在大的历史方位中去进行战略的思考与研究。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已经实现,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开始进入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日益深化,这些都给党员队伍和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又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世界上许多执政的大党、老党在这个阶段都打了败仗,教训极其深刻。胡总书记提醒全党“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我们党只有不断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总结新经验——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年来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博,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又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同志在讲话中深刻阐述的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创新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长期指导作用。

创造新理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到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在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所在。确定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新的伟大工程,表明党中央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党的先进性,指出她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不容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不容易,这样提醒全党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任务更加突出、更加迫切地摆到全党面前;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特征、时代内涵、目标任务、基本途径等作了新的概括,这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同时又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指导新实践——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胡总书记强调,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就深刻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同人民血肉联系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要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和推动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用完成中心任务的各项指标检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和实绩。这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前进方向、目标任务,也指明了完成任务的基本途径。

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通知》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对学习作出具体安排部署。要把学习“七一”讲话与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结合起来,加深对讲话精神实质的理解,统一认识,提升境界,振奋精神。要发挥党组中心组的示范带头作用,重点抓好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的学习,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党员进行全员的学习培训,这项任务一定要完成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努力做好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引领全省社会发展进步。

二、坚决贯彻讲话精神,努力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今年下半年机关党的工作要以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为指导,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个主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强力推进干部培训工作,努力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将党的先进性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为实现我省“十一五”开局之年高点起步,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要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这项活动上承先进性教育,下连建功“十一五”,找到了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载体,也符合中央提出的围绕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互促进的要求。因此,省委对此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从我们最近对41个部门的检查情况看,这项活动在省直机关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初见成效。不少单位在加强领导、深化学习、转变作风、促进工作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创造了一些经验,受到了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好评。但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少数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工作仅限于一般性的安排,解决机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没有下硬茬,效果不明显。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主题实践活动是省直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新亮点,我们要把这个“品牌”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进一步作大作强。当前,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认真贯彻省直机关纪念建党**周年暨“保持先进性、建功‘十一五’”座谈会精神,按照省委副书记杨永茂同志“六个下功夫”的要求,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特别是要在深化学习、转变作风、促进工作上有新举措、新变化。下半年我们将分系统召开汇报会,对这项工作再进行督促检查,并在适当时候召开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希望同志们开动脑筋,扎实工作,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出新经验。

第二,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这是工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践机关党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径。一年来,各部门、各单位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讲重视程度不高,工作力度不大。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住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必须始终抓住党员队伍这个主体”。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4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这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系统的总结,是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胡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四个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各部门机关党委要按照工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好“固本强基”工程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用3年时间使基层党支部基本达标。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意识,解决好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学习借鉴农村先进性教育的作法,积极推广“党员承诺制”、“责任岗”等经验,使党员立足本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体现先进性。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和机制,对党员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热情帮助,使党员队伍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创造文明机关和谐机关。最近,省直机关正在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工作,党员干部对此非常关注。《公务员法》的实施是我国在公务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关心,也对公务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实施公务员法的过程变成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公务员素质、推动工作落实的过程。在公务员摸底登记中,各部门都有个别特殊情况,由于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十分敏感。各部门机关党委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两个9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按有关政策做好个别同志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保证《公务员法》平稳顺利实施,促进全省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第三,强力推进干部培训工作。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党员的素质,提高党员素质的主要途径一是学习培训、二是实践锻炼。自从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后,这几年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明显加强。但距中央和省委提出的质量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少数部门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重视不够,认为这是软任务,干部难抽出、培训经费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要从长远的战略的高度看待培训工作,舍得在这方面花点力气,花点本钱。从今年开始,工委带头加大培训力度,这次培训班之后,10月份左右还要在珠海举办一期培训班,基本上把省直部门机关党委书记轮训一遍,同时继续抓好处级党员干部和支部书记,以及党外干部的培训。今年下半年,党员干部培训任务很重,各部门机关党委一定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做到有安排、勤检查、保质量、讲实效。除按要求推荐党员干部参加上级党校、行政学院和有关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外,要扎实认真地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的培训。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各部门任务很重,人员流动比较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强调学习以在职自学为主,这无疑是对的,但必须加强督促检查,不要使一些同志的学习流于形式。实践证明,处以上干部的学习,还是集中培训、研讨交流效果比较好。要积极争取部门党组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在组织领导、时间、经费、阵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我们要善于处理好学习培训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培训中要厉行节约,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事情。

第四,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不断在历史变化中面对这个任务,在时展中应对这个课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当代共产党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深刻认识,也是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清醒的战略思考。当前我们加强党建理论研究重点是加深对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并用以破解机关党建工作中的难题。比如,党的先进性建设战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本质特征、时代内涵是什么,如何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比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对机关党的建设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比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是什么,如何运用到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去?比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如何使机关党的建设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伟大事业相促进?再比如,如何深化“保持先进性、建功‘十一五’”主题实践活动、“固本强基”工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总结和思考等等。党的伟大事业在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在发展。我衷心希望我们机关党委书记带头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多交流,在机关形成读书学习的风气,研究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把机关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人民的期望、使命的召唤。现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关键是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结合省直机关实际,我认为贯彻落实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构建新机制,要有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构建新机制——建立省直工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党组(党委)负总责、机关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的机关党建工作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这是工委根据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的意见》,借鉴先进性教育的经验提出的,省委将在即将下发4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中予以明确。这种体制和机制规范了工委、部门党组和机关党委的各自职责。机关工委作为省委的派出机构,主要发挥组织规划、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作用。部门党组对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关党组织要按照机关工委和部门党组的要求,认真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党组(党委)每年要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上级党组织要对党组(党委)特别是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认真进行考核评价。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6

关键词: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法;关键设备;监造策划与管理

一、前言

为满足爪哇岛的电力需求,PTPerusahaanListrikNegara在西爪哇省IndramayuRegency市建造一座燃煤发电厂,电厂名称为PLTU1JawaBarat3X330MW发电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现已更名为“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PENTA公司组成联合体成功签署了电厂项目的EPC合同。对外主合同签订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签订了本项目的工程执行承包合同,确定了公司将承担执行印尼项目EPC合同范围内的全部工作和责任。

公司十分重视采购设备的质量,如何合理保证采购设备的质量,低成本按时实现预定的采购目标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难点。利用系统思维和过程方法进行全过程监造是解决难点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以PLTU1JawaBarat3X330MW电厂项目监造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解决这个难点进行了探讨。

二、全过程检验监造简介

设备全过程检验监造从任命项目总监造工程师开始,贯穿于设备采购全过程,属于项目驱动的质量监督。总监造工程师首先进行监造策划,形成可行的项目监造程序,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组织召开设备制造商与设计分包方技术联络会议,确立设备监造的执行依据和质量控制点,进入监造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利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动态监控,根据设备类别、厂家制造水平和制造阶段的不同进行跟踪调控;设备交付、业主验收,提交监造总结报告后,检验监造过程关闭。

三、项目监造策划

监造策划的任务就是形成监造计划和建立监造质量管理体系。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宗旨是质量出自计划与过程控制,而非出自检查。只有做出切实有效的监造策划,才能指导监造的实施与过程质量控制,

(一)监造计划

明确监造目的是制定监造计划的前提和依据。本项目设备监造的目的是保证设备的性能、参数符合合同要求,满足项目需要;控制设备生产过程,保证设备按要求时间及时供货;控制材料采购,保证设备任意部件均符合标准和合同规定;监控设备试验、检验过程;保证设备的包装满足要求。

本项目以设备关键性级别、项目质量计划和以往的经验教训等为基础,根据项目特点、设备特点首先确立监造的工作范围、技术要点、执行依据与检查点的划分原则。经过监造策划形成的项目监造计划和标准文件是整个监造工作的基础。

设备关键性级别表明设备的重要性,Indramayu3X330MW电站工程总共有200余项的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对于如此大量的设备材料不可能等同对待,因此本项目监造策划根据设备关键性级别并结合与外方业主的合同中对设备检验试验的要求,进行重点针对性管理,充分保证了重要、主要设备的质量控制,满足了外方业主的要求,同时兼顾项目设备整体质量,整个监造过程主次有份,全面控制,在整体质量可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监造成本。

本项目监造策划中,根据发生故障导致的影响程度,将设备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备。一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会导致机组发电量完全损失或造成严重的安全或环境危害的结构、材料和组件。二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会造成机组重大损失的、不属于第一级的结构、材料和组件,包括具有重大经济价值、若发生故障会导致可容忍的环境危害的设备。三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会造成正常机组容量损失或造成严重的运行问题的结构、材料和组件。四级设备为若发生故障,不会导致机组容量损失或不会造成重大运行问题的设备。

对于某一设备的监造,根据被监造设备的特点及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同时需结合业主对设备检验试验的要求,确定该设备的质量监控点(见证项目)和监控内容以及监控方式,才能准确有效得把握和控制好设备制造整个设备制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进度和质量。本项目监控点的监控方式分为现场监控(W点)、文件监控(R点)和停止待检点(H点)三种方式,其具体在各设备的监造大纲中明确。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依据本项目特点及相关规定与文件,结合业主对设备检验试验的要求,编制了适合本项目的切实可行的监造管理办法,建立了有效的监造部质量管理体系。本项目监造管理办法明确了设备监造目的、监造范围,组织机构及各方职责,设备监造工作分类及工作流程,监造文件的准备和提交,制定了监造工作标准表格,充分保证了质量计划的有效实施。

1、组织机构。设备监造工作由项目部设备监造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设备监造部设总监造工程师一人,质量控制工程师一人,进度控制工程师一人。下设监造工程师共分为5个小组,分别为驻厂监造组、电气仪表组、锅炉辅机组、汽机辅机组、其他设备组。其中驻厂监造组包括锅炉驻厂监造、汽轮机驻厂监造和发电机驻厂监造。

总监造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设备监造大纲,明确质量控制点;指导和组织监造工程师开展设备监造活动;全面了解设备生产情况,协调和联络项目部相关部门解决设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质量控制工程师负责审核并确认各个设备供应商提交的设备监造计划和质量见证表;根据设备生产进度情况确定设备巡检方案,并进行全面跟踪检查;组织解决设备监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及时上报;按规定时间汇总提交设备监造情况报告。

进度控制工程师负责审核各个设备供应商提交的生产进度计划,对设备生产进度进行全面跟踪检查与及时调整;组织解决设备生产进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及时上报。

监造工程师配合编制设备监造大纲,明确质量控制点;根据各项监造依据开展全面的设备监造工作并编写监造日记、监造报告、监造总结等监造文件。

2、设备监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处理流程。质量问题是指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或过程不符合规定要求。质量问题分级管理可以明确监造重点,提高监造效率,对发挥质量综合管理和监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监造过程发现的质量问题,视其严重程度并按照组织结构分级处理与汇报,如图1所示。

对可以通过返修弥补的一般性质量问题,监造工程师填写“质量问题反馈表”通知设备制造商,并责成提出处理方案,经监造工程师审核后执行,处理结果报总监造工程师复查;对难以修复的重大质量问题,除责成设备制造商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外,监造工程师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总监,在征得业主同意后,签发“部分加工暂停指令”,直至问题解决方可转入下道生产工序。

3、设备监造进度控制流程。设备制造商填写“生产进度计划报审表”送监造工程师审定,生产计划按周、月、季分别编制。该进度计划还应包括按合同确定的备品备件、设备图纸、设备安装和维修手册等软件的交货进度计划。

监造工程师对所报计划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及其合理性进行审查,并在报审表中签署审定意见。当工程进度与总体进度计划有不符点时,监造工程师必须与项目经理、设备监造部负责人和专业工程师认真讨论解决方案,确保设备交货日期能满足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四、监造实施

根据监造策划,形成本项目监造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根据监造工作流程,即可实施设备监造,对其中的主要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一)设备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设备供应商是关系产品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所有设计要求都要通过其来实现。对设备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是全过程监造管理的首要环节,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监造成本。设备供应商的审核应根据监造策划中形成的质量管理文件及相关程序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质量计划及文件系统,交货能力、技术能力、后援服务、人力资源、现有合作状况等进行审核。

(二)产品设计文件审核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监造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资料等,是生产技术活动的依据,也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对制造厂的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和关键制造工艺进行审核,确保设计和关键工艺质量,是把住设备制造第一关。

(三)监造总体会议

监造会议是整个设备监造循环中由策划到执行的里程碑,与会各方要明确设备监造要求、原则和标准,确认设计文件、制造工艺和检验工艺文件,审核产品质量见证表和产品质量试验程序,把握设备上产进度。

产品质量见证表说明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设立监控点的监控内容和方式。监控点的监控方式分为现场监控(W点)、文件监控(R点)和停止待检点(H点)三种方式。产品质量试验程序是制造商对产品试验工作进行的系统策划和总体安排,一般以文字或图表明确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配备资源、选择检验和试验的方式,是指导试验工作的依据。

产品质量见证表和产品质量试验程序是监造执行依据,需经与会各方共同确认,确保订单的检验要求全部列入。

(四)制造过程监控

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遵循“预防为主、重在过程、主动控制”的原则,推进项目监造观念的变革,变被动监控、事后整改为主动控制、提前预防。监造人员的过程监控与制造厂自检相结合,加上项目检验部门抽检的方式,对设备制造全过程实行巡检、抽检、监督和见证,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

1、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进厂后,监造人员应逐项核对材料型号、规格尺寸与材质证明原件等,审核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审核材质证明原件所列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是否符合相应标准或规范要求。

2、工序质量控制。在质量监测过程中,对于质量计划中设置的见证点、停检点,监造人员按照作业程序及时进行检查,其中对于H点必须由监理人员以及EPC总包方人员确认认可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以确定阶段成果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对于W点或H点要防止跳过检查,因为避免错误的成本总是大大低于补救错误的成本。

(五)出厂验收

出厂验收项目包括设备性能试验见证,相关文件检查,出厂包装检查等。

1、设备性能试验见证。设备性能试验是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最重要的工序,是设备制造能否成功的关键。监造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出厂试验见证,对重要和关键设备,还需邀请业主参加。各见证代表对待验设备进行现场试验见证,经讨论后形成会议纪要,记录遗留问题、解决措施及验收结论。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出厂。

凡主合同中规定的由业主来华见证项目,监造工程师必须在确定的见证开始时间前20天进行预检工作,并将检验情况上报项目部,保证业主来华见证一次通过。对于业主来华见证项目,监造工程师必须在确定的见证开始时间前10天督促设备制造商准备齐全相关的文件资料。

2、出厂文件审查。监造工程师应依据项目部规定的出厂文件清单及相关规范、协议等进行设备出厂文件审查,包括图纸、质量计划、产品试验程序、产品质保书、安装使用说明等相关文件,只有所有出厂文件齐备并符合合同等相关规定后方可开始包装运输。

3、检查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完成设备性能试验和出厂文件审查并经监造人员签署后方可进行包装发运。特别需要指出且往往容易被忽略的是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以及设备文件等,监造人还应检查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并同设备一并包装发运。在这个过程中,监造人员要检查产品外观,如锈蚀,油漆脱落,机械损伤等缺陷;对于产品包装,由于本项目现场在印尼爪哇岛,设备需经长途海陆运输和多次起吊装卸,为保证设备在此过程中不被损坏,其包装须满足出口产品包装要求,达到防腐蚀(包括盐腐蚀)防雨、防震、防晒、防摔等要求,因此监造人员必须按照项目部包装运输规定审核制造厂提交的包装方案,检查产品实际包装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合并应符合科学合理、牢固可靠、经济紧凑和方便搬运、仓储等要求。此外,还需检查标识内容是否齐全、清晰、不掉色,外包装是否标明了吊装点、支撑位置等。验收合格后出具检验放行报告,设备方能放行出厂。

五、监造过程监控

(一)加强沟通

通过各种月报、简报等资料,监造联络会、出厂验收等会议,以及日常的驻厂监造周报、工作日志和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制造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严格把好每一关。

(二)检查督导

监造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重点厂、重点项目实行不定期检查与督导,做到对重点和突出问题随时掌握,及时协调解决。

(三)持续改进

定期召开监造例会,对前段监造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对于重大监造质量问题召开专题会,深入分析总结,不断完善监造管理体系,提高监造的综合效益。

业主是服务的最终受益方,让业主满意是项目监造的最终目标。总监造工程师要及时与业主沟通,通报监造进展,征求业主意见,深入分析总结,不断提高监造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六、监造收尾

监造收尾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内容,其包括监造评估和监造终止两个阶段。

监造评估不仅是在监造完成后进行,还包括在监造实施过程中的对各关键点的质量评估。监造评估看起来属于事后控制,但其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应抓住监造质量合格或不合格的精髓,使将来的监造管理能从中获益。

监造终止阶段,是在监造终止后,检查监造文件是否完备,同时进行项目监造总结。项目监造总结是一个把实际运行情况与项目监造计划比较以提炼经验教训的过程。

通过项目监造策划和总结,项目监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到完整的记录和升华,成为“组织财富”。

七、结束语

项目全过程监造以设备关键性级别为基础,有针对性展开监造活动。与以往监造注重结果不同,更注重过程,侧重预防为主和主动控制,涉及从设计、制造到验收的全过程,促进了传统制造业质量模式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的转变,提高了其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进程。

设备制造全过程监造实践证明,将项目公司的协调作用、质量见证公司的专业经验与公司设计部门的技术支持相结合,以标准规范为基础,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通过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持续改进,对设备制造质量、进度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设备制造按合同目标顺利进行和实现,从而达到项目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7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1)进一步提高对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改革,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是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着力推进改革、以改革带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部署,用更大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2)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经济体制改革涉及体制转轨和机制转换,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联度高,综合配套性强。要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将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改革的部署贯彻到日常工作和各项发展措施中。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改革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改革工作,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指导和推进改革。

(3)充实和加强改革工作力量。为保证改革职能的积极履行和改革工作的有效组织,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健全相应办事机构,并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承担综合改革工作的机构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高谋划改革、指导改革、推进改革的能力,积极协助领导同志创造性地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努力做到有为有位。

二、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拟订与协调工作,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

(4)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是各地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指导和推进改革的有效方式。要积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通过适当形式,及时对改革的中长期目标、阶段性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要加强年度改革的总体指导,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本地区年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并落实责任部门,报请同级政府批准后。

(5)协调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要按照国务院和同级政府的统一安排,积极参与和做好涉及面宽、影响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对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改革任务,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有关部门为主推进的改革,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加强业务联系,及时沟通交流改革信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格局。对部门意见分歧较大的专项改革方案,要主动履行好协调职能,组织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报同级政府决策。

(6)为党委、政府部署改革工作当好参谋。要主动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的汇报,定期、及时报告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深化改革的建议,并加强重要改革事项的请示。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积极提请党委召开常委会或政府召开办公会,对当地的总体改革和重点改革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做好会议精神的组织落实、跟踪反馈。

三、健全机制,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统筹协调

(7)探索建立改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探索建立改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和其他有效方式,研究本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和总体方案,论证、协调、衔接重大专项改革意见或实施方案,督促有关改革工作的落实,检查评估改革效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部门。各地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争取政府支持,探索建立更高层次的改革工作协调机制,以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8)建立部门内的改革沟通协调机制。要推动发展改革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按分工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改革工作,并充分发挥综合改革工作机构的改革综合、协调和衔接职能。综合改革工作机构年初要汇总本部门主抓的各项改革,向部门领导提出本年度推进改革的工作建议;年中年末要总结各项改革的实施情况,提出评估报告和推进意见;发展改革部门主抓的各项改革政策出台前,内部主办机构应事先征求综合改革工作机构的意见。

(9)探索建立有效推进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对一些涉及面广、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较大的改革事项,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试点,积累经验。其中,对国家已有明确改革方向和思路的改革事项,可按照部署、结合实际组织试点;对符合市场经济方向,但突破现行政策法律框架、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改革事项,要积极组织论证、协调,按程序报批后组织试点。要创新试点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与行业性改革试点等有机结合起来。

(10)逐步建立改革工作责任制。各项改革方案出台前,要明确提出相关的责任单位,并尽可能制定科学的改革绩效考核评估标准。改革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政府的统一安排,通过有效方式加强对各部门改革的监督检查。改革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时组织有关方面评估改革实施效果。要健全纠正改错机制,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改革进展情况和评估意见,对问题较多的改革措施进行调整。发展改革部门内部也要落实改革责任单位,加强对本部门负责的改革的监督检查。

四、及时、准确地沟通改革信息,加强改革工作交流

(11)建立灵敏、有效的改革信息沟通机制。每年5月、11月,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定期向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本地区推进改革的基本情况、体制创新的好做法、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要强化改革形势分析工作,把改革形势分析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形成全局性的改革形势分析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强改革信息的采编和传递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互联的改革信息网络的步伐。

(12)加强改革经验的总结推广。要结合改革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相关领域的改革经验,推动本地区的改革经验交流,并及时将重要改革经验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工作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选择重要改革领域,建立改革工作联系点,总结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反映并协助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改革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8

商品质量监测工作离不开抽样检验标准

流通领域商品监测是一项科学、严肃、技术性强的工作,它关系到国家商品质量监管的效能,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国家的形象。法定机构依法颁布的抽样检验标准,是商品质量抽样检验工作的灵魂,是保证商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法科学、规范,结论准确、可靠的指南针。

对商品进行抽样检验,目的在于能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人力物力,获得对较大量商品质量水平的准确把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设想,在商品量较大的情况下,要准确了解商品的质量水平,如果逐个对商品进行检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较长的时间,这在现代大工业生产条件下,是行不通的,抽样检验方法便应运而生。商品抽样检验以科学、严谨的统计理论为依据。通过严密精确的数学运算,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抽样规则,找出正确抽取能代表商品质量水平的样本的方式。由于其间的数学运算工作繁杂费力,各类商品的抽样检验程序、规则又都有较多共同的特点,国家为实现这项工作的标准化,通过法定程序,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制定出统一的抽样检验标准,作为抽样检验活动的科学依据和制度规范。因此,商品抽样检验工作必须以法定机构颁布的标准为依据,做出的检验结论才是科学的、准确的。规范的商品质量抽样检验工作离不开法定机构颁布的抽样检验标准。否则,其检验结论就难以达到科学、可靠的要求。

反观以往的商品抽样检验活动,恰恰存在对抽样检验标准重视不够的问题。其抽样检验方案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绝大多数抽样检验方案对产品质量标准都有详细列明,但对抽样方法标准却语焉不详,往往是寥寥数语带过,大意是采取随机方法抽取足够检验需要的样本,极少有列明使用具体规范的法定标准,其检验结论往往经不起司法的检验,这类行政诉讼败诉案例时有所闻。

实践呼唤抽样检验的新理念和新标准

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项新职能,即承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多年以来,各级工商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加大对经销不合格商品行为的查处力度,净化商品市场环境,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获得了党和政府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然而,由于缺乏商品质量抽检法定标准,虽经过艰苦的努力,但部分商品经抽检判定不合格的结论,只能适用于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和同一批次的商品,工商部门只能对这极少部分商品进行下架退市处理,不能涉及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其他同类商品。这对于那些惯于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的厂家和经营者,实在无法触及其痛处,更无法使其得到应有的惩处,大大削弱了商品质量监测的作用和效果。因为在市场上清查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和同一批次的商品。犹如大海捞针。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经营者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商品更是成千上万,想在市场上查找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和同一批次的商品,谈何容易。如果能采用规范的抽样检验标准,情况将大不一样,效率将大大提高。

对此,我们必须弄清两种标准的概念。一种是产品的质量标准。一种是抽样方法的标准。前者是管商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产品标准,后者是管如何抽样的方法标准。抽样标准是国家法定机关颁布的抽样规范,抽样方法是抽样方式、方法的总称。必须指出。抽样检验中若只注意使用产品质量标准,而忽视使用抽样方法标准。就是不完整、不科学、不规范的。这就造成我们的检验结论只能适用于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和同一批次的商品,弱化了对经销不合格商品的打击力度,影响了商品质量监管的成效。这种尴尬状况,迫使我们寻求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从观念和制度上进行创新。

新的抽样检验标准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念。它将打破检验结论只能适用于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和同一批次商品的框框,而适用于整个核查总体。也就是说,只要样本不合格,就可以判定属于核查总体范围的所有商品都不合格。

新的抽样检验标准是对以往做法的重大变革

新的抽样标准之所以能突破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和同一批次商品的框框,根本原因在于它基于统计学科学的概率理论,通过严谨的计算推导,得出科学、正确的抽样检验方法,使得所检验的样本质量状况能代表核查总体的质量水平,从而证明样本不合格的结论能适用于整个核查总体。由于这个标准是建立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严密精确的计算之上的,因而出现错判的风险能减少到5%以下。

新的抽样检验标准对工商部门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带来了新的方法、新的观念和新的思路,是对以往做法的创新和重大突破。

新的抽样检验标准核查总体完全突破了批次的概念。以往的抽样检验由于没有抽样标准,导致检验结论只能适用于同一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和同一批次商品的状况。新的抽样标准确立的核查总体概念,是商品质量抽检对象的全部。它既可以是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商品,也可以是不同厂家的同一类商品,具体由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根据监督抽查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一旦样本经检验不合格,属于核查总体范围的商品都将被判为不合格,大大强化了清查不合格商品的力度。

新的抽样检验标准确立的监督抽查目标和任务与以往有重大突破。以往进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的目的是查出不合格商品,得出抽检商品合格率,并向社会公布,引导消费。然而,由于缺乏法定标准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只能证明检验样本的合格与否,并不足以证明同类商品的质量状况,最多只能推论在相同生产条件、原料、工艺等条件下生产的同一批次商品的质量水平。抽样检验是一种以少量样本判定总体质量水平的活动,其结论真实、准确与否,关键在于是否采用了法定抽样检验标准,以及标准适用是否恰当。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运用评估机制,检验工作绩效,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保障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和本单位工作目标的全面落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建设,为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评估内容

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本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情况;部门自身建设的情况。

上述四个方面的评估内容,通过评估指标的设定和公众评议项目的设定来具体体现。

三、评估方法

采用指标考核、公众评议和察访核验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指标考核

评估指标由业务工作实绩和行政能力建设两大部分组成。

1、业务工作实绩。根据部门实际设置10个一级指标,并确定年度工作目标。指标体系围绕部门的职能职责,反映履行职责、发挥职能、服务发展、提高效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和实效的情况。

2、行政能力建设。设一级指标4个,包括科学民主行政、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廉洁行政等情况;并根据部门实际具体制定年度工作目标(详见附表)。

为鼓励工作创新,单位工作经验经上级有关部门以文件形式总结推广并予以表彰,取得同行业全国、全省、全市领先水平的给予适当加分,累计加分最高为2分。

(二)公众评议

围绕绩效评估内容,根据部门具体情况,区效能办设制公众测评表进行调查测评和统计分析,反映社会各界对部门行政能力、履职状况、服务水平等的真实评价。

区效能办对部门的公众评议工作委托区统计局调查部门组织开展。参加评议的人员为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管理相对人和服务对象。每个部门的总样本量为50个。公众评议采用电话问卷调查为主、入户调查为辅的方式进行。

(三)察访核验

察访核验工作,由区效能办牵头,组织察访核验小组具体实施,通过不定期到机关暗访、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调查等形式,对被评估单位的机关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等工作进行检查。今年要加大对区政府部门履行职责、落实制度和办事效率的察访力度,努力增强行政执行力。察访核验办法按闽效能办〔2006〕11文件规定进行。

(四)综合汇总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汇总公式:

联合评估得分×60%+公众评议×40%+创新加分-察访核验扣分(最高扣3分)

按照闽委办(2004)52号文件精神,评估结果以优、良、一般、差四个等次表示。总得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为优,76分—89分为良;60分—75分为一般;59分以下的为差。

(五)结果运用

绩效评估结果将以一定的形式进行通报,作为评价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年内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人事局、区效能办配合制定绩效评估结果的具体运用办法。本部门对绩效评估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及时召开本部门绩效评估工作会议,传达市区绩效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年度的部门绩效评估工作,并进行业务培训。

(二)制定方案。认真制定年度的绩效评估方案。评估方案于10月20日前报区绩效办审核批复。

(三)开展绩效总结。根据绩效评估方案,按照评估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对年度工作绩效进行总结,主要是对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了解工作的实际成效,查找薄弱环节,认真分析总结。年终绩效总结报告于年的1月底前报区绩效办。

(四)开展公众评议。由区统计局组织实施,于年12月组织开展,公众评议结果于年2月底前向区绩效办报送。

(五)察访核验。由区效能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按照察访核验办法的要求,年内不定期组织开展。

(六)开展联合评估工作。联合评估由区效能办和区直机关党工委牵头,抽调有关单位人员组成指标考评小组进行考评。联合评估工作于年2月底前完成,3月中旬将联合评估情况报区绩效办。

(七)综合汇总。区统计局牵头汇总区直部门公众评议的情况。部门指标考核和察访核验情况由区效能办汇总提供。区绩效办在此基础上综合指标考核、公众评议、察访核验结果,汇总部门绩效评估工作的情况,报区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五、组织领导

绩效评估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机关效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区绩效评估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全区的绩效评估工作。为保证绩效评估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今年将充实绩效评估人员档案库,由相关单位推荐2-4名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同时吸收部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每年从评估人员档案库中抽取部分人员组成具体工作小组,负责绩效评估指标、方案的审核和察访核验工作。

六、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适时召开办公室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全办干部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市、区关于绩效评估工作的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绩效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落实,促进职能发挥和工作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提高行政能力、规范行政管理、转变机关作风、构筑和谐社会。逐步建立注重绩效、鼓励创新、奋发向上、协调发展的评估机制。

(二)认真谋划、明确目标。认真制定本单位绩效评估的考评指标和年度工作目标,按照职能职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工作目标。指标体系要发挥出推动工作落实、引领工作发展的导向作用,努力达到最佳工作状况。创新评估机制,认真负责地做好绩效评估实施方案相关数据的采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各项评估资料信息的准确。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建设单位:江西__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南昌市____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____建筑公司(接受交底单位)

会议组织单位:江西__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会议时间:20__年8月16日9:00地点:业主会议室

参加人员:

建设单位:______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

监理单位:________*

内容:

一、监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规定、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监理委托合同等。

二、监理工作内容:根据本工程监理委托合同约定,本工程监理范围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三、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为合同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也为合同关系,但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不是合同关系,而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四、根据建设单位委托,我监理机构在本工程施工阶段将进行下列工作,请施工单位予以大力协助、支持和配合。

(一)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单位进场后,监理机构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进场资格审查,程序为施工单位向监理机构提交《施工单位进场资格抱审表》及其附件,项目监理机构进行审查,符合合同要求则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2、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进场前,应向监理机构报送《施工管理人员资格报审表》及其附件,监理工程师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并签署审批意见;未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上岗的人员不得上岗;

3、施工单位特殊工种人员进场前,应向监理机构提交《特殊工种人员资格报审表》及其附件,监理工程师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并签署审批意见;未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上岗的人员不得上岗;

4、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机构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报审表》及其附件;监理工程师应对其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施工组织设计和重要的技术方案还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复查并签署意见;

5、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检测单位资格报审表》及其附件,监理工程师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并签署审批意见;未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检测结果不予承认;对非法定检测机构,监理机构应对其进行实地考察,施工单位应为监理机构的考察提供方便;

6、建筑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应至少提前24小时向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进场报告表》,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根据规定对其进行送检,需进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的材料,应至少提前24小时向监理机构报告,由监理机构见证人监督施工单位进行取样和送检;

7、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使用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附件,监理机构对其进行验证并签署意见,未经监理机构书面批准准予使用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不得用于本工程;

8、建筑设备、机具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向监理机构提交《施工设备、机具进场验评表》,未经监理机构签字同意,施工设备、机具不得用于本工程;

9、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认真检查,符合要求后,项目经理应如实填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并报送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并签署检查结论;

10、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会议记录应由设计单位整理并由与会人员签字,图纸会审记录应由施工单位整理,设计单位签署会审意见,与会人员签字;

11、施工单位在定位放线、测定标高后,应向监理机构提交《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同意后才能施工;

12、施工单位应根据已进场的原材料,送试验室做好两强配合比,并提交监理机构;

13、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报请监理机构检查施工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14、工程开工前,施工承包单位应将单位的安全许可证有效复印件,提交给项目监理部审查和备案;

15、根据建设部建质[20__]213号文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应当成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企业派驻到项目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6、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若本工程施工中存在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①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②土方开挖工程;

③模板工程;

④起重吊装工程;

⑤脚手架工程;

⑥拆除、爆破工程;

⑦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对以上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17、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前必须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工

作;18、现场的临时建筑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禁止用钢管、三合板、竹片、毛竹等搭设简易工棚,工棚必须符合《关于预防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通知》等文件规定;

19、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包含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应该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其中交通指示标志、夜间红灯示警、以及防火、防爆、电气等有关安全措施和设施必须符合要求;

20、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在组装后必须进行有安全生产部门参加的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使用;

21、当施工单位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工程具备开工条件,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开工报审表》,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工程才可以开始施工。

(二)施工过程阶段

1、施工单位应首先对完成的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自检,对自检合格者记录签字,及时通知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复查,经监理方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分项工程施工;

2、配合施工单位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未经现场监理人员对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签字同意隐蔽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单位应及时按规定做好各种试验检测,需进行见证取样送样检测的,施工单位应至少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机构,并配合监理方进行见证工作;

4、施工单位应完善工序控制,严格工序间的交接,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工程质量预控,对各工序操作巡视检查,严禁违章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操作应即使纠正;

5、对应旁站监理的工序或部位施工,施工单位应至少提前24小时报告监理机构,并配合监理机构做好旁站监理工作;

6、对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基础分部工程、主体分部工程应组织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施工,对桩基工程应按规定进行检测,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和桩基认定机构的确认报告后方能进入下一步工程的施工;

7、当工程需要设计变更时,必须取得建设单位和原设计人员认可的正式的变更通知书,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8、根据监理委托合同,监理单位仅对工程实施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未经公司授权,监理人员不得签署经济签证;

9、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应在进入现场时进行查验;

10、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

①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②必须编制拆装专项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并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③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自检,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并向施工单位进行有签字和书面记录的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④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施工起重机械,在验收前应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现场检验检测;

⑤施工单位在验收合格之日起30天内,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置于或者附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⑥在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11、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尤其是对高危险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施工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介绍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技术要求,并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2、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对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预防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通知》等文件中规定的应设防措施,安排专人负责督促实施;

13、施工项目部应按《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要求,定期组织检查。

(三)施工后阶段

1、施工单位及时保送工程的项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由监理机构签认;

2、当施工中出现质量缺陷,施工单位不得隐瞒,不得擅自处理,应立即通知监理机构,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机构进行勘察,查明原因,对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并作出鉴定,原则上一般性结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提请原设计部门出具处理方案,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质量监督部门,并邀请有关专家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最后由施工单位根据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3、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本项目全部施工有关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图,提交监理机构审查,监理机构签认后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五、监理方法

1、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采取旁站、巡察等方法监理每个施工操作过程,监理人员及时签认每道工序、材料的报审;

2、当施工中发现问题时,监理机构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口头通知:当施工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或施工可能造成工程隐患时,监理人员立即口头通知进行纠正;

(2)书面通知:对口头通知无效或在检查中发现了质量问题或隐患时,将及时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现场施工受理人员及时督促纠正整改,为避免造成更大的质量事故,监理人员将根据监理合同下发《工程暂停通知》,工程暂停期间施工单位根据监理要求对质量缺陷进行处理,处理到位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复工申请》,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后复工。

六、项目监理部分工

(一)、总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①全面负责本项目监理合同内监理人的工作;

②确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理人员的调配,调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

③主持编写项目监理规划,审批监理实施细则;

④主持重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工程暂停令、工程竣工报验单等项目监理机构的重要文件和指令;

⑤审定承包单位提交的项目工程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

⑥主持或参与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⑦审批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监理工作总结;

⑧审核签认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资料,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监理人员对待验收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⑨全面主持整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料;

⑩调解建设单位与承包商的合同争议。

(二)、现场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①负责编制本工程的监理实施细则,负责本工程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②组织、指导、检查和监督本工程监理员的工作,当人员需要调整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建议;

③审查承包商提交的的计划、方案、申请、变

更,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报告;④负责本工程分项工程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

⑤定期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本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情况报告,对重大问题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和请示;

⑥根据本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情况做好监理日记;

⑦负责本工程监理资料的收集、汇总及整理,参与编写监理月报;

⑧核查本工程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质量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认为有必要时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进行平行检验,合格时予以签认。

(三)、现场监理员岗位职责:

①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现场监理工作;

②检查承包商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机械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并做好检查记录;

③按设计图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过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④担任旁站工作,如实填写监理旁站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⑤做好监理日记(监理员的监理日记应记录当日的检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和有关监理记录。

(四)、总监助理岗位职责:

①根据总监理工程师指示,协助总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机构内部管理工作;

②处理参建各方对本监理机构职员的投诉,对监理人员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可以不通过总监直接向总公司纪检书记汇报;

③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建设单位对项目监理部的要求和意见;

④协助公司计划财务部工作,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监理费支付情况的信息。

七、对建设单位和施工项目部的几点要求:

为了便于工程的顺利进行,便于监理机构能与建设单位及时沟通,希望建设单位派代表驻现场,以便处理有关问题,协调有关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