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7 14:31:44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美化措施

一、山体开挖高度与环保理念的关系

平原区高速公路以填方为主,路线设计位置的高低、偏左或偏右,引起的开挖高度不大,边坡的安全防护与环保的矛盾不突出,在山区则不然。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时考虑经济性、安全性为主,但受地形、地质条件所限制,难免要开挖山体。在不得不开挖山体时,应以少开挖为主,路堑边坡高度控制在3级8米以内为宜,隧道洞门最好采取“零”进洞方案,要开挖仰坡时,高度应控制在4.0米以内,并回填顺接到自然坡面并绿化。当然,要达到以上指标需要增加隧道、桥梁长度,或提高路线高度,这是一个总体理念问题。然而,边坡一旦开挖后,首先要根据边坡地质、设计坡率,判断边坡的稳定性,然后同步考虑安全防护与生物防护应采取的方案。

二、安全防护措施发展过程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使用安全,首先要解决边坡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安全的前提下绿化。早期高速公路、铁路的边坡防护设计方案以保证边坡安全为重点,设计时环保与绿化理念渗透的较少,以浆砌片石满铺砌、挂网喷射混凝土、边坡自然外露为主。后期逐步研究发展的形式有浆砌石拱形骨架、浆砌石窗孔式、框架梁、混凝土空心桶、混凝土框格、SNS防护网,其共同理念是“留孔、绿化”,从安垒、美化角度体现了较好的效果。

三、边坡美化措施发展过程

早期边坡采取满铺砌浆砌石,已经觉得够美观了,但不能绿化。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发展,环保工作逐步被社会重视,边坡美化工程也逐步进入试验、徘徊、研究、总结阶段,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好的做法、也出现了牵强附会的补救办法。

1、自然生物措施

(1)边坡上自然土质、土层厚度满足种植要求,种植适宜当地生长、对边坡固结效果好的植物品种,如紫穗槐、小冠花。

(2)边坡上自然土质、土层厚度不满足种草条件,采用网状尼龙袋。装自然种植土码砌以临时稳定土体,然后栽植紫穗槐固结边坡,种植小冠花覆盖坡面。

(3)边坡坡率陡于1:0.6,尼龙袋码砌普通土生长条件欠佳,可采用植生袋方案(自带草籽、装营养土码砌),代价较高、当年效果好,可选择特殊位置采用。

(4)喷混或喷砂浆的边坡,采取钻孔、填充营养土,植藤类植物、蔓延性强的草种或根系发达、固结性强的植物。

2、人文景观措施

在石方山体或喷混(砂浆)边坡上,喷绘彩色图案和山水画,该措施代价大,与周边自然景观难以协调,建议不予采纳。

3、人工喷播措施

草籽、有机肥、土、固结物加水拌和,机械喷射到边坡坡面的一种绿化措施,其当年效果好。该措施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边坡山体土质、水分较好;(2)喷播层与山体之间不能被砂浆或混凝土封闭(3)不能在石方边坡实施。

石方边坡、坡面喷浆后采取该方法绿化,是一种补救措施,由于喷播层与山体毛细水分不能联通或石方山体没有水分,呈现出的特点是:“一年绿,二年黄,三年枯萎掉块”,该措施是早些年的试验方案,不宜推广使用。

以上自然生物措施建议广泛选用,其宗旨是按照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创造自然生长条件,以最低的种植代价、最少的养护成本、最佳的绿化效果,实现安全、环保、美化、经济的目的。

四、路基边坡防护与美化方案比选

为了做到经济、安全、美观,边坡开挖后,根据现场实际地质、坡率,当地生态环境,拟定多种方案,选择最佳防护、绿化措施,详细方法见“山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与美化措施比选表”(表4-1)。

五、基本结论

1、高速公路边坡设计时首先考虑尽量降低边坡高度和放缓坡率,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边坡坡率应缓于1:1.0,这样不管采取什么措施绿化都便于实施,建议采取尼龙网袋装土码砌植紫穗槐和混合草种的绿化方案。

3、尽量避免大面积实体砌筑、喷砂浆、喷射混凝土的方案,此方案将难以绿化,可采取“钻孔”绿化的方案。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生态问题 措施

1.引言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主要是指利用植物措施对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建立一个新的植物群落,以达到恢复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也指以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为目的的生物控制或生物建造工程,或利用植被进行坡面保护和侵蚀控制的途径与手段。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创新来解决,才能实现高速公路的持续发展。

1. 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立地条件差、绿化施工管理不当

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多以开挖出来的贫瘠生土和破碎岩石为主,持水性差、缺乏团粒结构。加上绿化施工企业喷射的客土基质层薄,一旦停止和减少水肥的供应边坡植物就会费力不足,引发生长不良甚至大片死亡。更有甚者,出现客土基材与坡面分离、脱落。

1.2植被组合简单、生态适应性差

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类型多以草坪草为主,品种单一、组合简单,同时由于机械地照搬平地草坪的建植管理方法,过多地追求短期绿化效果,从而导致坡面人工植被群落生态稳定性差,常因气候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3偏重防护功能,不管景观效果

由于片面强调边坡防护功能,未对坡面防护进行综合处理,或大面积地遗留喷混边坡,导致完工边坡外观色泽灰暗、单调,缺乏生机;或在喷播施工完成后,在行车视线中植被景观呈现灰蒙蒙一片,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景观消除驾乘人员疲劳、调节视觉的要求。

1.4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

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基本上处在定性的和经验的发展阶段,对它的理论认识落后于它的基于工程概念的实践。由于缺乏基础理论指导,也缺乏经验总结,阻碍了边坡生态恢复的发展。

1.5陡峭岩质边坡生态恢复困难

在60度以上硬岩边坡上,几乎不存在任何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尽管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和高次团粒等现代工程绿化技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应对高陡硬岩边坡技术尚未成熟。

1.6施工成本高

高速公路开挖形成的边坡,一般要求在短期内达到生态护坡和景观效果的双重目的,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常规绿化造价约70元/平方米,一些技术难度大,绿化和景观效果好的造价都在100元/平方米以上。

1.7养护管理困难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在苗期需要充足的水肥供应,成坪后也需要适量的水肥供应。而封闭运行的高速公路限制了养护车辆和人员的正常作业,并且高速公路路线长,养护也极其不便。这是当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建成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2为了使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环境尽快恢复,满足高速公路景观消除驾乘人员疲劳、调节视觉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

2.1提高生物多样性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组合应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分阶段的。应根据演替的不同阶段选用适宜的种类,并根据立地条件建造不同的模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草、灌、乔等各种组合。允许一些杂草和木本植物的侵入和繁衍,通过一定的年限,恢复和重建多样性的植被。特殊路段边坡(如服务区等)可采用灌、花、草搭配的方式、其他路段边坡不宜搞得过于艳丽,应以生态恢复和景观协调为主。

2.2培育边坡植物种子市场

许多乡土植物种子在实验室与野外工程实验中表现良好,有应用前景,但是由于供应商供应的种子品质良莠不齐,或者市场对这些种源的供应量不足。难以大规模地在边坡绿化工程中被设计进去,因此,宜对优良种质资源进行保护,扩大栽培和采种,增加供给,同时进行种子规范化、标准化作业。

2.3建立科学的边坡生态恢复评价体系

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基材流失情况、植物多样性、景观效果、动物栖息情况,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施工与材料标准化、规范化等情况对边坡生态恢复进行评价,使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2.4研究新技术、新材料

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建设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结合国内的边坡生态恢复现状与要求,大力开发和集成适合不同高速公路环境的边坡生态恢复新方法、新材料,将一些有助于基材附着,水肥供应、植物生长的辅助器材开发和引人到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工程中来,以提高施工质量、护坡效果,同时节省施工质量、护坡效果,同时节省施工养护成本。

2.5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案

制定科学、完善的养护管理方案,把养护管理的设计贯撤整个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的始终,通过积极、高效的管理手段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2.6培养生态恢复专业人才

由于边坡生态恢复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国内外对这个领域研究不多,当前进行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的人员多未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为加快边坡生态恢复领域的发展,我们还要建立人才培养与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2.7增加对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高速公路所处的区域生态环境、植物生态习性作详尽的调查研究,筛选出适宜绿化的乡土植物种类,同时开展引进外来优质物种的相关研究。研究适合于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设计理论、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调查农田、草原、荒漠、山地等不同生态系统景观本底的边坡防护带绿化模式,对影响边坡植被生态功能的因子如植物搭配方式、种植密度、林分高度等进行研究,开展抗蚀性等防护功能的评价,对恢复后的植被群落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群落的稳定性和演替变化。

3.小结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和地质土壤条件差异较大,对边坡绿化的植物种类和施工技术等都有不同要求。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定型的模式和技术规范可循。我们需要引入国外建设生态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努力进行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创新。使高速公路在体现交通功能的同时也体现着生态高速公路的环境效应。

参考文献

[1]潘树林,王丽,辜彬 .论边坡的生态恢复[J].生态学杂志,2005, 24( 2):217-221.

[2]龚琴,周劲松,刘东明,等 .乡土植物在广梧高速公路生态绿化中的应用[J].生态环境,2007,16( 2):486-491.

[3]邓辅唐,晏雨鸿,孙佩石,等 .高速公路边坡三种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效果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2007( 4):40-42.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锚杆格构梁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挖方高边坡防护

引 言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挖方高边坡的情况,若采用浆砌片石防护不仅加大开挖面,造成土方量增加,对自然破坏严重,且防护效果不理想。而锚杆格构梁护坡具有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因而在道路边坡防护中常常被采用。

1 工程概况

澳头中学(高中新校区)周边配套市政工程(校园一路)位于惠州市大亚湾澳头镇沿海高速公路西侧,场地主要为残丘、坡地及分布于残丘之间的坳(冲)沟,地势起伏很大。道路在K0+460~K0+520段左侧存在高达28m的挖方,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及环境绿化的要求,设计时对该边坡采用大放坡+锚杆格构梁(梁格内填土植草绿化)的支护方式。

2 工程地质

根据工程岩土勘察资料,场地地层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坡洪积层,含碎石亚粘土:褐黄、褐红色,不均匀含碎石约10-20%,可塑-硬塑状态。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褐黄、灰黄色,岩石因强烈风化而解体,岩芯呈土状、土夹碎块状,局部夹有弱风化岩,合金钻进较容易。

土层地质参数如下:

(1)第四系坡洪积层:重度γ=19kN/m3,c=25kPa,φ=22°。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重度γ=21.5kN/m3,c=50kPa,φ=28.0°。

3 边坡稳定性评价

泥质粉砂岩边坡的抗剪强度参数选取是在现场调绘、勘探、测试、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参考《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和工程经验确定。

边坡稳定性评价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

边坡稳定性计算采用圆弧稳定性计算法,破裂面为圆弧形,采用简化Bishop法计算。

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成以下三种工况:

(1)正常工况:边坡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工况;

(2)非正常工况Ⅰ: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况;

(3)非正常工况Ⅱ:边坡处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工况。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表1要求:

本项目区域地震烈度Ⅶ度,按Ⅷ度设防,边坡稳定性计算时水平地震系数为0.1, 地震作用综合系数0.25,地震作用重要性系数1.0。

4 边坡下滑力计算

采用理正岩土工程软件5.5计算,边坡总的下滑力及土体总的抗滑力计算结果见表2.

5 锚杆格构梁设计

5.1 支护形式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周边环境和工程永久性的特点,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成熟的原则,从工程造价、工期、施工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边坡采用大放坡+锚杆格构梁(梁格内填土植草绿化)的支护方式。

本边坡采用台阶式,每个台阶设一宽2m的平台,共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0,第一、二级边坡高度均为10米,第三级边坡按坡率放到自然地面线。

锚杆格构梁护坡立面及剖面图分别如下图。

(1)格构梁设计参数

格构梁采用人字形布置,竖向间距3m,水平间距3m,砼强度等级为C25。

(2)锚索设计参数

锚孔直径D=150,倾角20度。锚索长为18m、20m、24m,材料为3×7φ5钢铰线,竖向3.0m,水平向3.0m。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水灰比0.45~0.5,锚固体强度要求大于25MPa,采用强度等级为42.5R普通水泥。锚索设计轴向拉力设计值300kN、320kN、350kN。

5.3 边坡稳定性验算

以K0+480最不利断面为例,采用理正岩土工程软件5.5计算,通过程序计算,三种工况下各级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3。

边坡稳定性验算满足上述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要求。

5.4 截、排水措施

路堑边坡开挖后,地表水的冲刷和侵蚀将直接影响到边坡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排水防护措施。在边坡坡顶外不小于5m设置截水沟,将流向坡面的山体雨水引导至自然沟渠内,并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在边坡平台上设置纵向排水沟,将平台上一级的坡面水排走,以减少雨水对下一级坡面的冲刷和侵蚀。在坡脚设置边沟,收集坡面雨水,确保雨水不流向路基,保证路基的稳定。

5.5 坡面绿化

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在边坡开挖后应进行坡面绿化。在钢筋砼格构梁施工完毕后,在格构梁空格内回填10cm种植土,接着进行坡面植草(直接培土植草)。

5.6 变形监测

山体边坡滑踏与其内部形变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通过边坡变形监测,可预报山体边坡滑踏灾害发生的情况,预防灾害的发生。边坡的监测采用人工巡查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可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施工过程中对坡顶进行位移、沉降观测,具体要求如下:

(1)沿坡顶每隔20m左右设一个位移观测点;

(2)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值,观测频率根据施工的进度及监测的情况确定;

(3)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观测精度应满足不低于二等精度要求;

(4)观测资料应包括: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观测日期、本次观测值和累积观测值;观测资料应编制成表或绘制成曲线,变形观测结束应将上述资料汇总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

第二阶段,施工完毕后的观测具体要求如下:

边坡治理施工完成后,需继续进行监测,时间定为二年。观测要求同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要求。在以后的使用期间,根据边坡人工巡视的情况,再进行具体的监测要求。

监测频率及时间要求如下:

(1)监测频率为每周监测2次,可根据变形情况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2)竣工后观测频率:每十五天一次,三个月后每月一次;可根据变形速率调整观测间隔时间;

(3)观测期为二年。

6 结语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4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之不懈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生态破坏,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兼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工程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工程防护,如浆(干)砌片石、喷锚防护等,这些工程措施都导致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滑坡、边坡失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工程问题。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务院下达了[2000]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已提上议程,这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2.边坡生态防护现状

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分为:①人工种草护坡;②平铺草皮护坡;③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④土工网植草护坡;⑤OH液植草护坡;⑥行栽香根草护坡;⑦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⑧客土植生植物护坡;⑨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及应用条件各不相同。

2.1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足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2平铺草皮护坡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四周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治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足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2.3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是交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其特点是:①施工简单、速度快;②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整洁一致;③防护效果好,正常情况下,喷播一个月后坡面植物覆盖率可达70%以上,二个月后形成防护、绿化功能;④适用性广;⑤工程造价低。目前,国内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在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2.4土工网植草护坡

土工网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集坡面加固和植物防护于一体的复合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土工网是一种边坡防护新材料,是通过非凡工艺生产的三维立体网,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以利草籽发芽、生长的作用随着植物生长、成熟,坡面逐渐被植物覆盖,这样植物与土工网就共同对边坡起到了长期防护,绿化作用,土工网植草护坡能承受4m/s以上流速的水流冲刷,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浆(干)砌片石护坡。目前,国内土工网植草护坡在公路、堤坝边坡防护工程中使用较多,铁路部门相对较少。

2.5 OH液植草护坡

该项技术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化学植草防护措施。它是通过专用机械,将新型化工产品HYCEL_OH液用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和草籽一起喷洒于坡面,使之在极短时间内硬化,而将边坡表土固结成弹性固体薄膜,达到植草初期边坡防护目的,3~6个月后其弹性固体薄膜开始逐渐分解,此时草种已发芽、生长成熟,根深叶茂的植物已能独立起到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具有施工简单、迅速,不需后期养护,边坡防护、绿化效果好等特点。尽管OH液植草护坡具有理想的边坡防护、绿化效果,但由于该技术所用的这种HYCEL_OH液还末能实现国产化,使得其工程造价较高综合造价达40元/m2左右,故目前还无法推广应用。只是在京九铁路等个别工点进行了尝试性试验。

2.6行栽香根草护坡

香根草是近十多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的一种禾本科植物,具有长势挺立,在3~4月内可长成茂密的活篱笆;根系发达、粗壮,一年内一般可深入地下2~3m;根系抗拉强度大,达75MPa,耐旱、耐涝、耐火、耐贫瘠、抗病虫、适应能力极强等特点。行栽香根草护坡就是在土质边坡上行栽香根草进行边坡防护的一种工程措施,该技术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的优良特征,具有显著增强边坡稳定性和理想的固土护坡功能,大有取代传统片石护坡之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少,还有待于在公路、铁路、堤坝、城市建设等边坡防护工程中进一步试验推广。

2.7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转贴于 2.8客土植生植物护坡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在边坡坡面上挂网机械喷填(或人工铺设)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基质(客土) 和种子的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的特点是可根据地质和气候条件进行基质和种子配方,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由于客土可以由机械拌和,挂网实施轻易,因此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无论从效率和成本上都比浆砌片石和挂网喷砼防护要优越,而且植被防护效果良好,基本不需要养护即可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已被大量应用,在日本等国家已经被作为边坡绿化的常规方法加以应用。

2.9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圬工措施。该技术使用的种植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有机质、肥料、团粒剂、保水剂、稳定剂、PH缓解剂和水等组成,其种植基材的配方是成功的要害,良好的配方能够达到在陡于1∶0.75的岩质边坡上既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坡面和反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各类岩石边

坡绿化防护工程。

3.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

随着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已发展成为公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3.1边坡植草的退化

在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其边坡绿化防护上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在低投入、低养护或无养护情况下,边坡草坪处于自生自养状态,极易退化、死亡。因为人工种植草种生长较弱、品种单一,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养分水分供给较差的边坡上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草坡退化现象,这是一个十分突出和严重的问题,若草被退化得不到解决,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而且起不到边坡绿化防护效果,最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坡面坍塌等许多不良后果。

3.2喷播时的植物种子配比与最终植物状态

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开挖的边坡恢复到自然状态,施工者将面临:①植物种子的配比如何确定;②如何考虑当地自生优势群落的结构特点进行种子配比;③如何确定喷播时的植物配比与最终形成的植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关系。只有对这些问题作详尽的调查研究分析,才能正确指导施工,否则边坡的植物生长将无法实现人工强制绿化向原始植物群落的顺利演替。

3.3干旱对土体很薄的坡面植物构成威胁

开挖后的岩石边坡,岩石层厚、整体性好,坡体高陡,对边坡进行植物绿化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秋冬季干旱、夏伏季炎热,土体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如何解决边坡呈现的无土、缺水、缺肥的状态及边坡植被面临的干、热威胁,这将直接影响到边坡最终的绿化效果和生态效益。

4.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对子孙后代的需求;满足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的需求面又不损害其他区域或国家的需求。根据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要求,边坡绿化工程中应着眼于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环保生态功能,结合目前国内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4.1注重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与资金投入

在公路、铁路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常将设计重点和大量资金放在它的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上,而生态功能的设计与投资力度不足,生态防护工程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这种低投入、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使边坡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好,抗灾能力不强等。应建立和加大公路、铁路边坡建设、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在设计上要深入细化,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区域结合具体情况单独设计,注重落实边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4.2边坡植草退化的防治技术

防治边坡草被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乔灌草相结合,尽量模拟出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走向本地化。实际上国外已经开始流行以乔灌木为主的绿化方式。天然植被一般都是草木混生的,在较高的贫瘠土质或石质边坡上,采用草灌结合的客土喷播或喷混植生技术施工,可以将草种和灌木树种进行混播,早期以草坪防护为主,后期以灌木防护为主,构建乔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应走本地化的道路,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同时也应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的结合,还要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这样才能使植物更能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

4.3积极引进开发边坡生态防护新技术

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是对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涉及到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必须不断在这些理论领域有所突破,

积极引进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及配套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工程施工经验,注重国际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总之,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科技含量,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成败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边坡绿化防护工程中,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在边坡绿化养护工程中,滴灌、渗灌、注水根灌、插管根灌、膜孔灌等是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成活率、促进草灌木植物生长的浇灌技术;在土壤肥力方面,ABT生根粉、菌根菌、农菌及各种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工艺需要探讨、改进,使其成本更低、操作更为简单、效果更好。随着边坡生态防护各项科研技术的不断深入,其各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日趋完善和成熟。

5.结论

①在边坡植物绿化防护施工措施中,根据目前的国情、机械化施工程度、适用性、经济性和质量效果比较,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符合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值得普遍推广应用。

②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边坡生态防护方面,针对难点问题有必要开展系列研究,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和扶持施工企业朝生态防护专门化队伍方向发展,为彻底解决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坚定的基础。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5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之不懈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生态破坏,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兼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工程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工程防护,如浆(干)砌片石、喷锚防护等,这些工程措施都导致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滑坡、边坡失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工程问题。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务院下达了[2000]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已提上议程,这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2.边坡生态防护现状

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分为:①人工种草护坡;②平铺草皮护坡;③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④土工网植草护坡;⑤OH液植草护坡;⑥行栽香根草护坡;⑦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⑧客土植生植物护坡;⑨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及应用条件各不相同。

2.1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特点。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2.2平铺草皮护坡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2.3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植物防护措施,是交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其特点是:①施工简单、速度快;②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整齐一致;③防护效果好,正常情况下,喷播一个月后坡面植物覆盖率可达70%以上,二个月后形成防护、绿化功能;④适用性广;⑤工程造价低。目前,国内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在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2.4土工网植草护坡

土工网植草护坡,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集坡面加固和植物防护于一体的复合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土工网是一种边坡防护新材料,是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三维立体网,不仅具有加固边坡的功能,在播种初期还起到防止冲刷、保持土壤以利草籽发芽、生长的作用随着植物生长、成熟,坡面逐渐被植物覆盖,这样植物与土工网就共同对边坡起到了长期防护,绿化作用,土工网植草护坡能承受4m/s以上流速的水流冲刷,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浆(干)砌片石护坡。目前,国内土工网植草护坡在公路、堤坝边坡防护工程中使用较多,铁路部门相对较少。

2.5OH液植草护坡

该项技术是国外近十多年新开发的一项边坡化学植草防护措施。它是通过专用机械,将新型化工产品HYCEL_OH液用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和草籽一起喷洒于坡面,使之在极短时间内硬化,而将边坡表土固结成弹性固体薄膜,达到植草初期边坡防护目的,3~6个月后其弹性固体薄膜开始逐渐分解,此时草种已发芽、生长成熟,根深叶茂的植物已能独立起到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具有施工简单、迅速,不需后期养护,边坡防护、绿化效果好等特点。尽管OH液植草护坡具有理想的边坡防护、绿化效果,但由于该技术所用的这种HYCEL_OH液还末能实现国产化,使得其工程造价较高综合造价达40元/m2左右,故目前还无法推广应用。只是在京九铁路等个别工点进行了尝试性试验。

2.6行栽香根草护坡

香根草是近十多年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的一种禾本科植物,具有长势挺立,在3~4月内可长成茂密的活篱笆;根系发达、粗壮,一年内一般可深入地下2~3m;根系抗拉强度大,达75MPa,耐旱、耐涝、耐火、耐贫瘠、抗病虫、适应能力极强等特点。行栽香根草护坡就是在土质边坡上行栽香根草进行边坡防护的一种工程措施,该技术充分利用了香根草的优良特征,具有显著增强边坡稳定性和理想的固土护坡功能,大有取代传统片石护坡之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少,还有待于在公路、铁路、堤坝、城市建设等边坡防护工程中进一步试验推广。

2.7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2.8客土植生植物护坡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在边坡坡面上挂网机械喷填(或人工铺设)一定厚度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或基质(客土)和种子的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技术的特点是可根据地质和气候条件进行基质和种子配方,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用于普通条件下无法绿化或绿化效果差的边坡。由于客土可以由机械拌和,挂网实施容易,因此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无论从效率和成本上都比浆砌片石和挂网喷砼防护要优越,而且植被防护效果良好,基本不需要养护即可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中已被大量应用,在日本等国家已经被作为边坡绿化的常规方法加以应用。

2.9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圬工措施。该技术使用的种植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有机质、肥料、团粒剂、保水剂、稳定剂、PH缓解剂和水等组成,其种植基材的配方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配方能够达到在陡于1∶0.75的岩质边坡上既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各类岩石边坡绿化防护工程。

3.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

随着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已发展成为公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3.1边坡植草的退化

在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其边坡绿化防护上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在低投入、低养护或无养护情况下,边坡草坪处于自生自养状态,极易退化、死亡。因为人工种植草种生长较弱、品种单一,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养分水分供应较差的边坡上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草坡退化现象,这是一个十分突出和严重的问题,若草被退化得不到解决,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而且起不到边坡绿化防护效果,最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坡面坍塌等许多不良后果。

3.2喷播时的植物种子配比与最终植物状态

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开挖的边坡恢复到自然状态,施工者将面临:①植物种子的配比如何确定;②如何考虑当地自生优势群落的结构特点进行种子配比;③如何确定喷播时的植物配比与最终形成的植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关系。只有对这些问题作详尽的调查研究分析,才能正确指导施工,否则边坡的植物生长将无法实现人工强制绿化向原始植物群落的顺利演替。

3.3干旱对土体很薄的坡面植物构成威胁

开挖后的岩石边坡,岩石层厚、整体性好,坡体高陡,对边坡进行植物绿化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秋冬季干旱、夏伏季炎热,土体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如何解决边坡呈现的无土、缺水、缺肥的状态及边坡植被面临的干、热威胁,这将直接影响到边坡最终的绿化效果和生态效益。

4.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对子孙后代的需求;满足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的需求面又不损害其他区域或国家的需求。根据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要求,边坡绿化工程中应着眼于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环保生态功能,结合目前国内边坡绿化防护工程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4.1注重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与资金投入

在公路、铁路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常将设计重点和大量资金放在它的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上,而生态功能的设计与投资力度不足,生态防护工程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这种低投入、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使边坡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好,抗灾能力不强等。应建立和加大公路、铁路边坡建设、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在设计上要深入细化,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区域结合具体情况单独设计,注重落实边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4.2边坡植草退化的防治技术

防治边坡草被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乔灌草相结合,尽量模拟出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走向本地化。实际上国外已经开始流行以乔灌木为主的绿化方式。天然植被一般都是草木混生的,在较高的贫瘠土质或石质边坡上,采用草灌结合的客土喷播或喷混植生技术施工,可以将草种和灌木树种进行混播,早期以草坪防护为主,后期以灌木防护为主,构建乔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植物种子的选择及配置应走本地化的道路,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同时也应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的结合,还要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这样才能使植物更能适应当地气候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生命力强的立体生态群落。

4.3积极引进开发边坡生态防护新技术

边坡绿化工程中的难点问题,是对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涉及到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必须不断在这些理论领域有所突破,积极引进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及配套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工程施工经验,注重国际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总之,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科技含量,是边坡绿化防护工程成败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边坡绿化防护工程中,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在边坡绿化养护工程中,滴灌、渗灌、注水根灌、插管根灌、膜孔灌等是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成活率、促进草灌木植物生长的灌溉技术;在土壤肥力方面,ABT生根粉、菌根菌、农菌及各种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工艺需要探讨、改进,使其成本更低、操作更为简单、效果更好。随着边坡生态防护各项科研技术的不断深入,其各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日趋完善和成熟。

5.结论

①在边坡植物绿化防护施工措施中,根据目前的国情、机械化施工程度、适用性、经济性和质量效果比较,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是具有典型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符合边坡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值得普遍推广应用。

②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边坡生态防护方面,针对难点问题有必要开展系列研究,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和扶持施工企业朝生态防护专门化队伍方向发展,为彻底解决边坡生态防护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坚定的基础。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穴播、边坡治理、磨豆山风电场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21-02

一、引言

在云南省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将在场内道路两侧和风机平台周边形成大量的边坡,边坡面积较大,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大,雨季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滑坡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和后期运行过程中,边坡水土流失极易造成路基和风机平台出现失稳,边坡的水土流失既影响主体工程施工和安全运行,同时水土流失将流失的水土将进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期的安全;水土流失将随地表径流进入工程区相关水系,流失的沙土将可能造成河道和湖库的淤积,直接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及湖库的蓄水能力,且土石的流入将直接影响下游水质及湖库水质,给周边及下游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水土流失引起地表植被损坏,使裸地在雨水的冲刷下引发水土流失,从而带走土壤表层的营养元素,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被的生长,对土地资源带来不利影响。在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阶段应该详细调查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了解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题,对坡体变化和滑动面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在防护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

二、云南省风电场边坡类型

1、土质边坡

土质边坡主要指土层较厚的边坡,土层厚度在0.5m以上的边坡,该类型边坡坡长较大,坡度较缓,开挖扰动面积较大,边坡平整。水土流失特点主要是边坡稳定性差,边坡坡比较大、导致流失面积较大,在雨水冲刷下极易产生面蚀,同时还易产生侵蚀沟,雨水形成汇流,冲涮坡面。

2、石质边坡

石质边坡主要指石灰石、花岗岩或者页岩的边坡,该类型边坡坡长较小,坡度较陡,边坡平整。水土流失特点主要是边坡稳定性好,整体性岩石区域基本无流失,破碎岩石和页岩在雨水冲刷和重力作用下,极易产生塌落和落石,水土流失面积较小。

3、土石边坡

土石边坡主要指岩石中间夹杂着土壤的边坡,该类型边坡坡长较小,坡度较陡,边坡不平整。水土流失特点主要是边坡稳定性一般,土壤区域和岩石缝隙中的土壤在雨水冲刷下易产生水土流失,流失面积主要是土壤区域。

三、云南省风电场边坡治理的形式和效果

云南省现阶段风电场边坡的治理形式较为丰富,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边坡撒草绿化护坡

边坡撒草绿化护坡主要针对土质边坡和土石边坡,对边坡需要进行削坡处理,让边坡坡比大于1:1.5,然后进行人工覆土0.3m以上,并进行适生草籽的混播,进行边坡防护,该方法需要边坡坡度较缓,覆土才能稳定,覆土土质肥沃,草籽才能生长,通过植被根系覆盖边坡进行治理,从而控制水土流失。该方式的缺点主要是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削坡放坡,导致坡长较大,土石方量较多,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2、边坡栽植灌木绿化护坡

边坡栽植灌木绿化护坡主要针对土质边坡和土石边坡,可以在主体工程边坡形成后进行,通过栽植适生0.5m高的灌木苗木进行边坡防护,苗木的株行距一般为0.5×0.5m左右,该方法需要在边坡上进行树坑开挖,并对树坑进行换填腐殖土,苗木才能成活,通过苗木的冠幅,增加边坡郁闭度,降低地表,减少雨水对边坡的直接溅蚀,从而控制水土流失。该方式的缺点主要是灌木生长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郁闭度,覆盖度较低,短时间内坡面面积较大,水土流失将长时间存在,还容易在植株中间区域形成侵蚀沟。

3、工程措施护坡

工程措施护坡主要包括喷浆护坡,浆砌块石护坡,框格梁护坡等多种形式,该护坡形式可以利用在各类型的边坡上,该方法可以在主体工程边坡形成后进行,主要通过全面的工程措施对边坡进行治理,把建设过程中的边坡区域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全面覆盖,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截断水土流失的物质来源,从而控制水土流失。该方式的缺点主要是投资费用较高,需要的建筑材料较多,施工工艺较复杂,需要大型机械设备辅助,景观效果较差,同时全面的硬化,无绿化面积已违背生态恢复的理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会风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坏,后期整治费用高。

4、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混合护坡

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混合护坡主要是通过修建框格梁稳定边坡,框格中间进行植被恢复等综合性的护坡方式。该方法主要针对土质边坡和土石边坡,可以在主体工程边坡形成后该方法需要对边坡进行平整清理,先进行工程措施,再实施植物措施,通过两项措施控制边坡稳定,同时控制水土流失。该方式的缺点主要是需要进行边坡清理平整,工程措施投资较大。

四、华宁县磨豆山风电场穴播边坡绿化情况和效果。

1、项目概括

云南省玉溪市磨豆山风电场位于玉溪市华宁县和江川县交接的山脊上,风电场安装单机容量2000kW的风电机组24台,装机规模为48MW,项目区道路长27.81km。风电场所在山脊海拔2380~2663m左右,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土壤以粘性红壤为主。

2、边坡情况

云南省玉溪市磨豆山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在道路区形成了大量的开挖和回填边坡,道路区边坡面积9.86hm2左右。边坡类型主要以土质边坡为主,占边坡总面积的80%左右;其次是石质边坡和土石边坡。土质边坡高度在3~5m左右,边坡坡比为1:0.8~1:1.3左右,开挖边坡居多,考虑到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和尽量减少边坡征占地等情况,项目形成的边坡坡比较小,坡度较陡。

3、穴播草籽绿化在本项目边坡的应用

云南省玉溪市磨豆山风电场在边坡形成后,针对项目区土质和土石边坡实施了穴播草籽绿化。由于本项目边坡坡比较小,坡度较陡,不易进行边坡全面覆土和撒草绿化,所以采用了穴播草籽绿化方式进行边坡治理。穴播草籽绿化首先进行边坡穴播整地(开挖穴坑),换填良土壤,播撒草籽,覆盖土工布,抚育管理。

(1)边坡穴播整地:人工用锄头在边坡上开挖穴坑,穴坑成“品”字形分布,穴坑的规模为直径0.1m,深度0.1m,穴坑的株行距0.1×0.1m,相当于通过人工在边坡开挖出一个个天然种草的“花盆”,在边坡高于人体身高的区域可以利用梯子进行穴坑开挖。对于土石边坡株行距不变,同时在岩石空隙中开挖穴坑。

(2)换填良土壤:在施工场地按比例混合种植土,掺入营养土,土壤改良材料(木屑、木纤维、农家肥等,目的是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水能力和渗透性,增加土壤的缓冲力,微生物活性和养分的供应,使根系易生长、繁殖和穿插),在穴坑中全面回填种植土;

(3)撒播草籽:草种选择当地气候环境适生的黑麦草和狗牙根按2:1的比例进行混播,撒播前,根据气候条件温度,预先1~2天将草籽浸水。根据设计比例将处理好的草种和混合料拌和,人工均匀地撒播到已备好的穴坑中,每个坑播撒草籽1.5g左右。

(4)覆盖无纺布:撒播草籽完工后当天应及时在整个边坡坡面覆盖无纺布,从上到下平整覆盖,坡顶延伸30cm固定;两幅相接叠加10cm,然后用竹筷进行固定,固定间距不少于100cm,待穴坑中草长到5~6cm或2~3片叶时,对穴坑长草的区域开孔揭去无纺布,无草的区域无纺布继续保留,在草籽未形成覆盖前起到防止雨水冲刷坡面的作用。

(5)播后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湿度、天气情况,酌情通过洒水车追施化肥并洒水养护,太阳大的时候,要在下午16点以后,才能进行洒水养护,以后转入常规管理阶段,促使早日成坪。

(6)例行养护:种子前期养护一般为45天,发芽期为15天。前期养护时间为每天养护两次,早晚各一次,早晨养护时间应在10点以前完成,晚上养护应在16点以后开始,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喷水养护,以免造成生理性缺水和诱发病虫害。中期以自然雨水养护为主,每月喷水两次,并追施肥,促苗转青。在整个养护期中,须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4、穴播绿化效果

通过前期45天的养护,草籽发芽率大于70%,草坪生长高度大于10cm,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由于穴坑呈“品”字形分布,下一行的草对上一行的区域形成了景观遮挡,景观绿化效果较好,配合无纺布覆盖,利用植物根系固着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水流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目的,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坡面的水土流失。土质边坡覆盖率较高,整体坡面绿化效果良好,整个坡面基本实现全面防治水土流失。土石边坡缝隙和有土壤的区域已经形成覆盖面积,草对石质边坡形成了一定的覆盖和遮挡,减少了面,即控制了坡面水土流失,同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五、穴播边坡绿化在云南省风电场边坡绿化治理的可推广性。

1、云南省风电场的边坡同实例项目的对比性;

云南省风电场基本位于山顶,项目建设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边坡,由于考虑到施工进度和征地的问题,边坡均不会进行大面积的削坡,边坡坡度较陡,气候和土壤条件较差,不便于全面覆土绿化。云南省风电场边坡情况基本类似。

2、穴播的条件,优缺点、优化完善的空间。

穴播绿化需要的条件较为简单,主要为人工施工为主,在各种土壤条件和边坡坡度条件下均可以进行实施。

穴播的优点主要为以下几点:穴播的施工时间较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绿化面积;穴播的施工难度较小,不需要大型的施工设备,主要通过人工即可完成;穴播的施工开挖土石方量较少,穴坑开挖的土石方可以平至周边;穴播的施工可以在土质较差的边坡实施,由于全面覆土绿化土质肥力不足导致植被措施生长缓慢,在山顶无种植土利用,需要大量外借运输,穴播通过开挖穴坑进行换填种植土,需土量较少;穴播的撒草需草籽量较少;穴播的施工可以在坡度较陡的边坡实施,由于风电场考虑较低生态破坏面,减少征地面积,一般风电场边坡较陡,坡度较高,全面覆土绿化不适用,覆土和草籽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塌落,不利用生长和形成覆盖率,穴播通过开挖穴坑进行换填种植土,在较陡的坡面上形成穴坑平面,便于草籽生长;穴播的施工总体投资较小,能够让大多数的建设单位接受。

穴播的缺点主要为以下几点:穴播绿化穴坑开挖主要通过人工,在高陡边坡穴坑开挖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做好防范;穴播绿化在主体工程开挖边坡直接进行施工,边坡坡度较陡,稳定性较差,需要做好坡脚的拦挡和排水工作,并做好巡查工作,发生边坡塌方等情况,及时进行清理和补植补种。

穴播的优化完善的空间主要为以下几点:穴播绿化可以和框格梁护坡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即稳定边坡,同时又起到较好的景观效果;穴播绿化可以和种植绿篱等植物措施相结合,在边坡坡脚种植绿篱,坡面实施穴播,采用综合护坡方法对边坡进行治理。

3、穴播的可推广性

云南省玉溪市磨豆山风电场边坡土壤主要为粘性土,边坡规模较小,高度较低,边坡类型主要为土质边坡,在水土保持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采用了穴播的治理模式,在云南省同类生产建设项目的边坡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1)对于边坡土壤肥力不足的边坡,适合采用穴播边坡绿化模式;

(2)对于边坡坡度较陡的边坡,适合采用穴播边坡绿化模式;

(3)对于土石边坡,适合在岩石裂缝和周边采用穴播边坡绿化模式;

(4)对于需要尽快绿化,投资较少的边坡,适合采用穴播边坡绿化模式;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7

关键词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经验

中图分类号 TU98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95-02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地处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其设计能力目前可满足8.50万架次/年的飞行要求,年旅客吞吐量为1 400万人次,处理货物能力可达50万t/年,是我国重要的客运干线机场,同时也是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被誉为江苏的省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接处,东、西、北部为溧水河、横溪河圩区,南部有横山、铜山山脉,区域内农田、村庄、工业区、丘陵、湿地等相互穿插,地形起伏较大。

为积极响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江苏”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绿色南京”的号召,全面提升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水平,自2009年春起,江宁区持续开展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集中体现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出了一个崭新的“绿色省门”。现将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1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1.1 建设区域区位

通过对飞机起降路线及人类自然视线角度的研究,确定了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圆心、半径8 km、国土总面积7 714.85 hm2的范围为此次绿化整治工程的重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区域具体界限为东至与溧水区界、西至宁丹路、北至汤铜路、南至与安徽省界,共涉及禄口、横溪2个街道,包括18个行政村(社区)、160个自然村(落),户籍人口33 624人。

1.2 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相关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2 804.52 hm2、丘陵岗坡地1 402.63 hm2、水面1 076.19 hm2、林地(含园地)1 404.69 hm2、道路137.57 hm2(长404.24 km)、农村居民点699.57 hm2、其他用地189.67 hm2。

1.3 村庄及区域绿化状况

绿化整治工程区域内原有绿化覆盖面积为1 290.57 hm2,林木覆盖率为16.7%,其中横溪街道为24.5%,禄口街道3.1%;居住区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为115.31 hm2,村庄绿化覆盖率16.5%,其中横溪街道为23.7%,禄口街道为5.3%。主要树种情况为林地以国外松、马尾松、黑松人工林和杉木次生林为主;丘陵岗坡地以人工苗圃和次生杂阔为主,间有少量茶园;水体周边以柳树、水杉、枫杨等为主;村庄家前屋后以杨树、槐树、柳树、榆树、榉树、枣树、柿树等常见庭院树种为主,部分建成“绿化新村”工程的村庄建有少量园林景观和草坪。

1.4 飞行安全要求

根据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的指导意见,从飞行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建设范围避开了中邮航项目、机场二期项目、距机场边界(含二期建设规划区域)500 m范围区域和跑道延长线上距跑道端头6 km范围内(左右夹角为15°)的区域。

2 存在的问题

2.1 影响区域绿化景观

南京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拉出了“三城九镇”的基本框架,其中禄口街道作为九镇之一和机场所在地,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机场经济圈和空港工业园等在建项目较多,客观上影响了区域绿化景观。其中,国家重点工程——中邮航项目占地约为80 hm2,现正处于建设阶段;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两大工程涉及机场周边土地较多,对原有植被影响较大。

2.2 道路及水体绿化不足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岗坡地较多,具备了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林木覆盖率的基础,但目前主要利用类型为旱地,多为群众开荒种植,仅有少量被用作苗圃;道路和水体绿化不足,或仅为两侧单排绿化,视觉效果不佳;机场周边的村庄普遍存在拆迁预期,因此多数村庄居民点的建筑密度非常大、硬质化程度较高,村内家前屋后绿化空间余地不大,绿化整治存在一定困难。

2.3 绿化树种选择上较为严格

为保障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鸟类种群应控制在较低密度,其周边不宜栽植结果实的树种和大树,在树种选择上要求较为严格。

3 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作的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3.1 建设目标

机场周边地区绿化整治工程应立足长远,强化丘陵岗地的资源优势,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构建并管理好以森林(乔木)环境为主体、空间布局合理、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绿色生态环境体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

3.2 指导思想

绿化整治工作要切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相结合,与以“绿色江宁”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着重推动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丘陵岗坡地带苗木产业和经济林果的发展,迅速提高沟渠路林网化程度,适当增加林带宽度,以自然村为单位全面建设围村林,力求以最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提升区域内森林资源总量和林木覆盖率。

3.3 建设原则

一是生态优先。即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对环境的调节功能,综合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二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即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发挥。三是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即充分考虑机场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考虑土地流转的可能性。

4 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重点工作

4.1 绿化整治分项工程

禄口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总规划建设面积为285.04 hm2,主要包括5个分项工程:一是围村林工程。规划建设面积为95.61 hm2。二是宜林岗坡地绿化工程。规划建设面积为70.93 hm2。三是水体绿化工程。规划建设单侧长度为15 890 m,计24.33 hm2。四是道路绿化工程。规划建设单侧长度46.7 km,栽植面积为69.96 hm2。五是居住区绿化工程。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居住区绿化99个,折合面积为24.21 hm2。

4.2 绿化整治工作成果

截至2012年6月,绿化整治工程已全面超额完成,实际新增绿化面积833.68 hm2,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其中2 hm2以上的成片造林面积达625.33 hm2,将区域内林木覆盖率提高了约10.8个百分点,达27.5%,高于同期全区的林木覆盖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力地提升了禄口、横溪2个街道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档次,使2个街道在2011年成功升级为市级“森林镇街”,同时为加快推进“绿色江宁”建设以及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分项工程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4.2.1 围村林工程。以区域内自然村(落)为单位,因地制宜建设了围村林47块,总建设面积123.21 hm2。围村林建设基本以苗圃为主,坚持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采用了杨树、广玉兰、银杏等抗性较强的乡土树种高密度、大规格建设,使区域内村庄基本达到了“村在林中”的要求。

4.2.2 宜林岗坡地绿化工程。重点围绕村庄居民点附近宜林岗坡地新建了片林40块,总面积541.89 hm2。除部分为集体营造的岗坡地植被恢复外,主要为规模化的苗圃或茶园、果园等,在追求景观和生态效益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丘陵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

4.2.3 水体绿化工程。以秦淮河上游的溧水河、横溪河外侧堤岸及平台为主,结合部分村庄水体,建设水体绿化双侧长度22 km,合计面积50.44 hm2。为突出建设效果,基本采用了大规格杨树、柳树、水杉等相结合的带状混交林,栽植后基本一次成型,使区域内宜绿水体绿化率达到了95%以上。

4.2.4 道路绿化工程。共实施道路绿化47 km,栽植面积71.73 hm2。在树种的选择上,采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考虑树种特性、生长习性、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以大规格香樟、女贞等为主,建成后基本形成大地林网化格局。

4.2.5 居住区绿化工程。重点针对居住区范围内的家前屋后空地,以美化环境、改善人居为主要目标,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了居住区绿化99个,折合绿化面积46.41 hm2,为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5 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作成功实施的启示

由于机场周边绿化整治工程总体规模较大,涉及土地、资金等各方矛盾和制约因素较多,而建设标准要求较高,在江宁区的绿化造林史上尚无先例,在国内同类城市也较为鲜见,几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为此,通过此次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区域绿化整治工作的成功实施,获得的启示有以下4点。

5.1 凸显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由于工程涉及到的土地流转问题比较多,而比较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只有依靠政府的全面推进才能顺利实施。为此,江宁区人民政府多次召开了相关街道和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相关单位迅速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明确责任、任务和标准,确保“措施实、速度快、标准高”,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为工程的全面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5.2 注重工程规划科学性与适用性的有机融合

在工程开展前,区业务主管部门派出技术人员会同相关街道工作人员对实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在拿出绿化整治初步方案后,将相关设计文本提交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有关专家进行审议,又通过政府积极联系了禄口机场有限公司,了解了机场二期工程及中邮航工程的规划建设范围,并从飞行安全的角度咨询了其意见,确保了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5.3 以创新的经营机制引领工程减负增效

对涉及面积较大的围村林和宜林岗坡地绿化,采取了“集体流转土地、外来业主开发”的操作模式[2]。据统计,在整个工程中,由企业或业主投资新建的绿化面积约553.33 hm2,占工程总面积的66.5%,其比重为全市近年来实施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最。在工程实施中注意按照项目工程的质量标准,规范业主的开发行为,在提升机场周边区域绿化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适当减轻了基层的土地租金负担。

5.4 着力提升项目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对水体、道路、村庄绿化等工程,采取了不同的建设模式,在道路和水体绿化上由街道负责选派专业队伍实施,确保工程质量[3];对涉及的村庄绿化工程,由所在村(社区)成立专业队伍或转包园林公司操作,在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绿化方案制定、种苗采购、长效监管等方面均参考园林施工的模式,使整治村庄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果、常年有花”[4-5]。

6 参考文献

[1] 汤胜林.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管理中的绿化问题探析[J].现代园艺,2012(12):39.

[2] 魏灿丽,夏会杰,夏龙玉.村庄绿化规划设计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1(9):130-131.

[3] 王艺,李荣琼,魏明,等.昆明市乡村道路绿化技术规程[J].云南农业科技,2011(1):56.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8

凝土护坡绿化的功能、技术要点、配方;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植被砼护坡绿化实施,对边坡

综合分析的必要性,及施工工艺;并所取得的评价效果。

关键词:道路工程;岩石边坡;植被砼护坡绿化;技术与配方;工程实践

0前 言

岩石边坡在工程中是十分常见的边坡。这种边坡一般陡峭,无植生条件,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的岩石边坡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食物链的破坏,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夏天的热岛效应),交通沿线的岩石边坡会因边坡表面颜色灰暗、单调而造成视觉污染。采取工程措施,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快让岩石边坡披上绿装,减轻生态恶化,美化环境的需要,也是环保所要求的。

本文在研究已有边坡绿化方法的同时,提出自己观点,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1岩石边坡分类及常规绿化方法

1.1挖方岩石边坡分类

工程中的岩石边坡一般为倾角大且陡峻,无植生条件或植生条件差,按边坡的形成原因,可分为填方边坡和挖方边坡。本文只讨论挖方边坡。按与边坡防护绿化有关的性质对岩石边坡进行分类如下:

⑴按结构面与边坡的倾向的关系,可分为稳定、欠稳定、危险三种类型;⑵按坡面地下水活动情况,可将边坡分为干燥、潮湿、滴水、涌泉四类;⑶按边坡所处山坡位置可将其分为坡脚边坡、坡中边坡和坡顶边坡;⑷按破面裂隙发育情况,可将边坡分为完整边坡,较完整边坡,破裂边坡,破碎边坡;⑸按坡面岩石的耐水性,可将边坡分为水稳性边坡、水软性边坡、水溶性边坡;

⑹按边坡的高度分为高边坡、低边坡,划分标准为10m;⑺按边坡的朝向分为向阳边坡(朝南),阴阳边坡(朝东或朝西),背阴边坡(朝北);⑻按边坡坡度可划分为:<30°为缓坡,30°--45°为斜坡,>45°为陡坡。

上述划分是针对局部坡面而言的,工程实践中,一片边坡往往同时具有几种边坡类型。

1.2常规绿化方法

挖方岩石边坡绿化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陡峭的坡面上固定植生条件,即客土,为植物提供水、肥,且能经受风吹雨打。

挖方岩石边坡绿化常规方法的分类:

(1)按固定植生条件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客土植生带绿化法、纤维绿化法、框格客土绿化法。

(2)按所用植物不同,可分为草本植物绿化、藤本植物绿化、草灌混合绿化、草卉混合绿化。

客土植生带绿化法是指人工制作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带状物,其剖面结构一般为防护网+防水纤维层+(种子、肥料、土壤、改良剂、保水剂)+无纺布(从上而下)。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不具备护坡功能,且经受不起大雨或长时间雨水冲刷,也不耐干旱,绿化效果差。

纤维绿化法是指用植物粉碎后制成的纤维与肥料、种子等用有机胶胶结,喷射到边坡坡面的一种绿化方法。该法早期有一定的护坡功能,能经受暴雨袭击,缺点是不耐干旱,成本较高。

框格客土绿化法是指先在边坡上用预制框格或用石料、砼砌筑框格,再在框格内置土种植绿化植物。由于岩石边坡迎水面积小,浆砌框格是一般不设排水沟。该法成本低,工艺简单,绿化效果好,但对边坡的防护作用小,只适用于坡度<30°的边坡。

2植被砼护坡绿化技术

2.1植被砼护坡绿化技术简介

植被砼是采用特定的砼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它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硅酸盐化学、园艺学和环境生态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环保技术。植被砼是根据边坡地理位置、边坡角度、岩石性质、绿化要求等来确定水泥、土、腐植质、保水剂、砼绿化添加剂及混合植绿种子的组成比例。混合植绿种子是采用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是根据生物生长特性混合优选而成的。本技术具体做法是:先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被砼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近10cm厚度的植被砼。喷射完毕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晒保墒,水泥使植被砼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层。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就会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茂密的青草自然生长。该技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岩坡防护与绿化问题。故此,又称工程绿化技术

所用材料选择及其功能如下:

防护网可用塑料、铁丝、钢筋,网度和选材应根据边坡的防护要求和特征而定。防护网的功能为与锚杆一起护坡,同时构成植被砼的“骨架”,增强其整体性,防止其从坡面脱落。

胶结材料,一般用425#水泥,它使植被砼拌和物具有粘聚性,使植被砼具有强度。

植生土选用沙壤土,沙壤土具有良好的水、养、气、热状况和协调能力,适于植物生长,在植被砼中,沙壤土是主要部分,是植被砼的“肌肉”。

有机质一般使用稻壳、锯末等,使用它们还可以增加砼拌和物的流动性,便于施工,待其腐烂后,为植物提供氮、磷、钾等养分,同时增加植被砼的空隙率。

腐植质为稻壳、锯末、酒糟经腐烂制得,它能改善植被砼的物理性质---协调水、气、热状况和化学性质---增强保肥性与缓冲性能,同时向植被砼中引入大量微生物,改善植被砼的物理性质---协调水、气、热状况和化学性质---增强保肥性与缓冲性能,并和植物根系一起,使植被砼逐渐变成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

长效肥是为植物生长提供长期效力的复合肥,一般采用尿素、生物肥、化学复合肥.保水剂是水分丰裕时吸收水分,天气干燥时为植物提供水分,一般采用粒度100目的保水剂.

砼添加剂主要功能是营造植物生长环境, 混合植绿种子采用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混合根据生物生长特性优选配制。

2.2植被砼的设计

确定植被砼的配方应考虑以下因素:⑴保证拌和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流动性即易施工性;⑵植被砼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5 KPa,即能经受风吹雨打,不脱落;⑶植被砼具有合适的容重及孔隙率,孔隙率在50%-65%(体积比),容重1.3g/cm³-1.7g/cm³,这种结构利于植物生长;⑷植被砼有良好的植生条件,如水肥供应良好,能保证植物多年的养分供应。

胶结材料、植生土、有机质、腐植质的总重量占植被砼的重量80%左右,因此,他们决定植被砼的主要性质。

水泥是影响强度、和易性的决定因素,实验表明,水泥用量大于10%(重量比)时,就能保证植被砼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一般不超过25%。

有机质、腐植质合称有机物,它们的含量对植被砼的物理性质,即强度、容重及孔隙率,水肥供应有重大影响。其含量越大,容重越小,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有机物的含量过大会造成植被砼的强度偏小,孔隙率过大而不利于保持水分,同时还会降低拌和物的粘聚性,喷射施工时增加回弹损失。实践表明,有机物最适宜的含量为8%-16%。

砼绿化添加剂含量一般≯2%。含量过大不利于降低成本,过少不能营造出植物所需的生长基质。多个工程实践表明,其含量在1.0%-2.0%能很好地满足植物需求。

3边坡的卸荷及绿化时机

岩石边坡的开挖过程,从力学说就是卸荷。特别是深挖高边坡,地应力释放量大,卸荷量级高,卸荷范围宽,伴随卸荷,边坡产生卸荷裂隙和卸荷变形,有些开挖边坡的卸荷水平变形达到了米级,不可忽视。运用岩体力学理论,确定边坡防护的方法和时机,同时在开挖边坡上设置位移观测点,观测边坡的变形趋势,为确定边坡的支护和绿化选择合适时机提供依据。再者,岩石边坡开挖过程,改变或破坏了原有大自然的水、地气循环系统,这种改变或破坏循环系统,将随着岩石的风吹暴晒时间的增加而加剧。故此,采用边开挖边支护边绿化,对岩石边坡防护质量、绿化效果都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4工程实践

植被砼绿化法以其防护性能好,绿化效果优良,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在多个工程中使用该法,如水布垭工程岩石边坡(15000m²,坡度73°),三峡工程岩石边坡(10000 m²,坡度75°),景婺黄(常)高速公路工程岩石边坡(14000m²,坡度60°)等。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9

【摘要】人工生态造林技术是现阶段生态绿化发展中十分普遍的技术之一,在矿山复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发挥了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前提,针对具体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生态造林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工生态造林技术 矿山 复绿工程设计 施工、

自从我国步入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交通、矿山开采等方面。对于矿山开采而言,特别是建筑石料的露天矿山开采,在我国南方地区十分普遍,虽然开采工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但也为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就需要人工生态造林技术,以人工的方式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而改善生态环境。

一、边坡复绿设计

(一)边坡复绿的常见工艺

通常对边坡复绿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液压喷播植草复绿、三维网复绿、植生带复绿、铺草皮护坡绿化等多种边坡复绿工艺。

(二)矿山边坡复绿工艺

对矿山边坡而言,因为这一类主要是高陡坡边坡,在现如今的矿山复绿设计与施工中,使用厚层基质客土进行喷播与植生槽种植等,进而完成对矿山边坡的复绿。

(三)矿山复绿工艺

一般对于矿山复绿而言,主要采用的是厚层基材客土喷播复绿技术,也被称为客土喷播、TBS,这一技术主要是运用混凝土喷射机设备,根据基材和植物种子混合物的厚度,均匀的喷洒在被防护工程坡面中,以此完成矿山复绿。一般在具体施工时,要先在岩石坡面中钉网,随后在钉网坡面中喷洒复绿基材,例如泥炭土、客土等,植物通过自身的生长意见根系固结作用,进而实现绿化与护坡。

(1)植生槽复绿。首先在岩石坡面中进行钻孔,同时将成排钢筋和坡面以一个固定夹角嵌入混凝土岩体中,使其上部能够通过浇筑成为钢筋混凝土板,并且和岩石坡面形成一个V字型,随之在上方加入种植土与一些其他形式的基质养分,种植灌木与藤蔓等相关植物,以此使坡面达到绿化。这一复绿技术的优势在于,针对一些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的岩石坡面的复绿,由于槽中土深主要在60cm左右,且保水保肥性都比较优良,植物的养护成本也在相似条件坡面内,相较于厚层基材喷播这一工艺,成本更为节省。但是缺点也同样存在,这一工程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同样伴随着一定的施工风险,内部坡面风化以及钢筋腐蚀等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局部出现坍塌,并且为相关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2)鱼鳞坑复绿。这种复绿技术主要是边坡通过凹处或是小平台等处,将块石向上方位砌围成坑状,或者向下方向挖坑,从中填充种植土,一般填土直径设计为60到80cm之间,且深度大于60cm,并且在坑中种植草以及灌木等植物。这种复绿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起伏比较大的非高陡坡处发挥作用,并且十分简单,也保证了保水性与抗旱性能,按照广东省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坑内填土口径的长度与深度,并且在坑内种植类似于火棘、海桐等灌木,在这之后的3年免养护、免人工浇水,以此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但是其缺点在于,该复绿技术不适宜在陡坡与平滑坡面中使用。

二、矿山边坡复绿技术在矿山复绿中的运用建议

矿山复绿和治理等工作,一般是利用地质灾害的防治实现深层、浅层边坡的不稳定治理,也就是针对深层不稳定的边坡运用抗滑桩、挡土墙、锚索以及锚索桩等施工工艺对其进行治

理;针对浅层不稳定边坡,则适宜选择浆砌片石护坡、喷射混凝土等施工工艺。针对治理之后已经达到稳定的边坡,可以再利用植物生长实现安全且长久的护坡效果。

(一)人工生态造林技术在矿山复绿中的\用

对矿山进行人工生态复绿,其实是在人工生态造林技术的基础上,将矿山边坡绿化进行的拓展与延伸,在矿山边坡内确定一个合适的地点对其条件进行改善,对抗性较强、耐干旱的种子与苗木进行播种,利用人工的方式使植物能够实现自然的绿化,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进而构成一个能够体现自然性,并且可以在自然中生存的植物群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对风化岩以及裂隙发育较为显著、含泥砂的坡面进行利用,通常坡度不足55°的缓坡,都要在适应植物生长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人工种植与播种。

(二)人工生态造林技术在矿山复绿中的运用建议

(1)总结适用条件。针对风化岩以及裂隙发育显著、泥质坡面而言,可以利用覆土进行复绿;针对坡度不足55°缓坡而言,则可以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并且砌筑鱼鳞坑,实施种植土的回填,利用下挖或捣挖播种的方式,进行植物的种植与点播。

(2)合理选择植物。在选择植物时,要按照之前所体现的效果和之后长期效果,将其进行融合,一般比较常见的绿化苗木种子都与当地乡土特点相契合,播种与喷播等环节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验。对于植物的选择要将乔、灌、草以及藤进行融合,将落叶与常绿进行配合,将深根系和浅根系的植物进行融合;将绿化景观和园林景观进行融合,在关注植物适应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绿化工作对于美化环境而言已经呈现非常紧迫的趋势,而人工生态造林技术的运用,刚好满足了矿山绿化工作的相关需求,进而实现推动我国环保工作以及人工生态造林技术的广泛发展。

参考文献:

[1]卜冠莹.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J].山西农经,2016.

边坡绿化施工经验总结篇10

摘要:膨胀土问题是引江济汉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大量的试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对比分析,确定适合引江济汉工程区特点的分类指标及分类方法。为适应膨胀土分布不均一的特性,采取“样本1/3”法则对单层土体的膨胀性进行判别及“厚度1/3”法则对渠道膨胀土进行界定。并根据膨胀土的宏观地质特征,进行野外快速判别,以指导工程施工。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膨胀等级的渠段进行可靠、经济合理的工程处理。

关键词:膨胀土分类;垂直分带性;工程处理;局部换填处理

中图分类号:TV68;TU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683(2012)02-0014-05

Classification and Engineering Treatment of Expansive Soil in the Channels of the Yangtze River-Hanjiang River Water Transfer Project

DONG Zhong-ping,HUANG Ding-qiang,LIU Jia-ming,ZOU Yong

(Hubei Planning & Investigation &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Expansive soil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cal problems for the Yangtze River-Hanjiang River Water Transfer Project.Based on numerou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nd analyses,the classification indicators and method for the expansive soils in this engineering area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even-distributed expansive soils,the expansibility of a single-layer soil was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rule of "one third sample" and the expansive soils in the canals were defined based on the rule of "one third thickness".Then,the macro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expansive soils were used for a rapid judgment of them in the field,which can guid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e above classification can provide the reliable and economical engineering treatments for the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swelling potentials.

Key words: classification of expansive soil;vertical stratification;engineering treatment;partial replacement treatment

引江济汉工程渠线中段属长江、汉江的二级阶地,堆积物为Q3老黏土,为膨胀土分布区。膨胀土问题是引江济汉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正确地认识与评价工程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制定切合实际的膨胀土的分类方法,从而指导工程施工,并根据不同膨胀潜势膨胀土在渠道的分布特征,确定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1]。

随着施工开挖的进行,在地质素描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试验资料及前期勘察阶段关于膨胀土的分类标准,进一步修正、完善膨胀土的分类方法。同时根据膨胀土的表观特征,制定一套野外快速判别方法,以适应现场施工的需要。

1 渠道膨胀土分类

1.1 膨胀土分类原则

膨胀土分类包括依据试验指标对单个膨胀土样本进行膨胀潜势等级分类和依据多个膨胀土样本的膨胀性等级对土体进行膨胀潜势分类。

对单个膨胀土样本进行膨胀潜势等级分类,首先选取分类指标。根据引江济汉工程大量的膨胀土试验指标及统计成果,在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选取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作为膨胀潜势判别的指标,其中自由膨胀率为主判指标,塑性指数为参考指标,见表1。

膨胀土的膨胀性在空间上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同一地段,同一层土体中由于土层结构、黏土矿物的含量、包含物的差异及裂隙发育不均等因素,土体的膨胀潜势等级都可能不一样。鉴于此,从工程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试验成果,对膨胀土体膨胀潜势分类按照样本数的1/3来划分,亦即某一渠段中某一膨胀潜势等级的土的样本数超过该渠段中的总样本数的33%,即将该渠段膨胀土的膨胀潜势等级定为该等级,同时在判定时按膨胀土等级由强至弱优先定级。

1.2 膨胀土等级野外快速判别

1.2.1 表观特征

引江济汉工程膨胀土成因类型为河流相冲积、冲洪积堆积,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灰绿色、灰黄色、黄褐色、棕黄色黏性土,呈硬塑-坚硬状态,裂隙较发育,裂面上充填灰白、灰绿色黏土。土体中含铁锰质结核、团块及斑点,结核大小一般为0.1~0.5 cm,呈豆状,不同地段,铁锰质结核含量差别较大,多为5%~15%,局部富集。钙质结核少见,主要分布于中强膨胀土层中。

1.2.2 地下水特征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分布于土体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其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控制,随季节变化明显,水量贫乏。

1.2.3 膨胀土的宏观地质特征与膨胀潜势的对应关系

根据前期勘察阶段大量的试验成果,结合渠道施工开挖的断面及地质素描和编录资料,在技施阶段对不同表观地质特征的膨胀土取样进行膨胀性复核,从而探寻膨胀土的宏观地质特征与膨胀潜势的普遍对应关系。根据现场调查、试验研究及分析结果,渠道膨胀土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每层土的膨胀性也各不相同。各土层的主要特征如下。

① 灰黑色、灰褐色,黄褐色、棕褐色黏土、粉质黏土,孔隙发育,含铁锰质结核,局部结核聚集成层,裂隙不发育或发育一般,地表浅部主要以灰黑色、灰褐色为主,下部主要以黄褐色、棕褐色为主,根据“样本1/3法则”判定为弱膨胀性土。

② 黄色、棕色及杂色黏土、粉质黏土,裂隙发育,裂隙面平直、延伸较长,裂隙面充填灰白色、灰绿色黏土,含铁锰质结核,局部含钙质结核,在垂直剖面上分布一层或数层,根据“样本1/3法则”判定为中等膨胀性土。

③ 棕黄色、红色、灰白色、灰绿色黏土、粉质黏土,长大裂隙发育,裂隙中充填较多灰白色、灰绿色黏土,此层总体分布呈透镜状或团块状,但分布长度和厚度均很小,根据“样本1/3法则”判定为强膨胀性土。

1.2.4 膨胀土等级快速判别

根据膨胀土的宏观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成因类型、土体颜色、钙质结核含量及分布、裂隙发育特征等 6 个方面对渠道膨胀土等级进行快速判别,以指导工程施工。其判别标准见表2。

地层时代及岩性工程区膨胀土均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黏土、粉质黏土

地形地貌特征、成因类型地形较平坦,与现代河湖相联,受人类活动、地表水等后期改造明显。分布于长江、汉江的二级阶地岗波状平原,地势略有起伏;冲积成因,分布于长江、汉江的二级阶地岗波状平原、垅岗状平原,冲积、冲洪积成因,分布于长江、汉江的二级阶地岗波状平原、垅岗状平原,冲积、冲洪积成因,分布于长江、汉江的二级阶地

土体颜色,结构特征灰褐色、灰黑色、红褐色黏土、粉质黏土,含铁锰质结核,无钙质结核。

灰黑色、灰褐色,黄褐色、棕褐色黏土、粉质黏土,孔隙较发育,含铁锰质结核,局部结核聚集成层,地表浅部主要以灰黑色、灰褐色为主,下部主要以黄褐色、棕褐色为主,钙质结核少见。

灰黄色、棕黄色夹灰白色、灰绿色黏土、粉质黏土,裂隙发育,裂隙面平直、延伸较长,隙面上充填灰白色、灰绿色黏土,铁锰质结核含量较少,含钙质结核,

棕黄色、红褐色、灰白色、灰绿色黏土、粉质黏土,此层总体分布呈透镜状或团块状,钙质结核含量较多。

裂隙发育特征裂隙不发育裂隙发育轻微或一般。隙面上充填灰绿色、灰白色黏土。裂隙发育较短小,长度一般小于3 m。裂隙发育,隙面上充填灰白色、灰绿色黏土,延伸长度多为1~5 m,少数为5~10 m。裂隙强烈发育,隙面上充填灰白色黏土,裂隙密集,延伸一般较长,呈网状发育。

膨胀潜势判别无膨胀弱膨胀中等膨胀强膨胀

1.3 渠段膨胀土等级的确定

根据渠道开挖揭露的实际情况,在地质素描和编录的基础上(素描时对各层土的膨胀性潜势判断结合表观特征和室内试验成果,按照“样本1/3”法则进行判断),提出如下的膨胀土等级确定原则。

① 首先根据渠道开挖边坡上各类膨胀土的出露情况,根据“厚度1/3法则”, 按照由强到弱的优先顺序依次来确定渠段的膨胀土等级。即渠道边坡上强膨胀土的厚度超过坡高的1/3时,该渠段定为强膨胀土渠段(根据前期勘察成果和施工开挖的情况来看,工程区渠道边坡上未发现超过2 m的成层强膨胀土分布,因此,本工程无强膨胀土渠段分布);渠道边坡上中等膨胀土和强膨胀土的厚度超过坡高的1/3时,该渠段定为中等膨胀土渠段;渠道边坡上强、中、弱膨胀土的总厚度超过坡高的1/3时,该渠段定为弱膨胀土渠段。

② 同时,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确定膨胀土等级时,充分考虑坡高、地下水特征、中强膨胀土在渠坡的分布部位、裂隙的分布特征和产状、运行水位高程等因素,从确保边坡稳定的安全角度出发,对渠道膨胀土等级进行调整。

③ 对于开挖坡高小于等于8 m的渠道(渠道设计最小边坡高度为8 m,若开挖边坡高度小于8 m,属半挖半填渠段),若渠坡上没有强膨胀土分布,中等膨胀土厚度小于2.5 m,则可以将渠道划分为弱膨胀土渠段;若渠坡上有强膨胀土分布时,其厚度大于1 m,且分布于过水断面以下,则将渠道划分为中等弱膨胀土渠段(此种情况在工程区少见或没有)。

④ 对于开挖坡高大于8 m的渠道(全挖方渠段)。

若渠坡上有厚度大于1 m的成层强膨胀土分布,则将渠道划为中等膨胀土渠段(此种情况在工程区少见或没有);其他情况按表3进行判别。

2 渠坡膨胀土垂直分带性

根据渠道施工开挖的情况来看,膨胀土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每层土的膨胀性也不尽相同。在多数渠段,渠坡上弱、中膨胀土相间成层分布。总的看来,边坡土层结构主要分为3种,见图1。

① 边坡土层从上至下分为4层,呈弱-中-弱-中成层分布,渠底为中等膨胀土。此种结构多分布在挖方渠段。

② 边坡土层从上至下分为2层,呈弱-中成层分布,渠底为中等膨胀土。此种结构在半挖半填渠段较为典型。

③ 边坡土层总体较均质,成层性不明显,中等膨胀土呈团块状在边坡无规则分布。此种结构土层在工程区分布范围较小。

3 膨胀土渠坡的工程处理措施

鉴于膨胀土在渠道边坡分布特点(弱、中膨胀土相间分布),弱膨胀土中裂隙发育较弱或一般,且发育规模均较小,延伸长度一般小于3 m;发育在中等膨胀土中规模较大的裂隙受弱膨胀土层的阻隔,在边坡上不具备贯通性,渠坡土层不存在沿裂隙面产生深层滑移的客观地质条件。因此,在工程处理中暂未考虑抗滑桩方案。

经过对多种处理方案的论证,参照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试验研究成果,本工程对判定为中等及弱偏中膨胀土的渠段进行工程处理,处理方式为换土回填;弱膨胀土渠段不进行工程处理。考虑工程区无非膨胀土料源,采用就地开挖的弱(中)膨胀土掺水泥改性后进行置换处理。弱膨胀土料源掺水泥3%~5%,中等膨胀土料源掺水泥6%~8%。

3.1 中等膨胀土渠段工程处理措施

① 全挖方渠道:最高水位以下渠坡用水泥改性土换土2 m;最高水位以上草皮护坡的部位为防止雨水等造成膨胀土经常性脱坡,用水泥改性土换土1.0 m;为防止渠顶雨水渗入,排水沟以内渠顶以下换土1 m。典型处理断面见图2。

② 半挖半填渠道:对原地面以下渠坡全部置换,用水泥改性土换土2 m。典型处理断面见图3。

3.2 弱偏中膨胀土渠段工程处理措施

渠坡用水泥改性土换土厚1 m,为防止渠顶雨水渗入,排水沟以内渠顶以下换土1 m。典型处理断面见图4。

中膨胀土、弱偏中膨胀土的渠段当一级平台以上开挖边坡大于3 m时,一级平台以上设C20混凝土连拱支护,间距2~3 m,高3~4 m。

膨胀土渠段换基后,混凝土护坡和护底全部设计为透水式。

3.3 弱膨胀土渠段局部处理方案探讨

在绝大多数渠段,渠坡膨胀土在垂向上分带明显,坡脚及渠道底部均分布中等膨胀土。据“厚度1/3法则”判定为弱膨胀土的渠段,是不进行工程处理的。坡脚及近坡脚渠底,为应力集中区,在施工期受大气影响强烈,特别是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受施工方法、天气的影响,不能完全贯彻“快速施工、及早封闭、注重防水”的原则,部分基坑存在泡水现象,坡脚膨胀土有可能产生变形破坏,从而最终形成“浅层性、逐级牵引式”滑坡[2]。

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开展膨胀土试验研究,对未换填处理的弱膨胀土渠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复核。鉴于目前非饱和土边坡稳定计算方法尚不成熟,边坡稳定计算成果与实际出入较大,对边坡进行应力、应变现场监测是必要的,尤其是对坡脚、近坡脚等应力集中区、且为中等膨胀土出露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为确保工程安全,并控制投资,可考虑对渠坡进行局部处理。膨胀土边坡滑坡的主要特点是“浅层性、逐级牵引式”,建议对坡脚、近坡脚部位的中等膨胀土进行局部换填处理,并形成抗力体,在坡脚最容易、最早产生变形破坏的区域进行防范,从源头上阻止坡体变形破坏。换填土为水泥改性土(弱膨胀土掺3%水泥或中等膨胀土掺6%水泥),底部换填深度为1.5 m(超过大气强烈影响深度1.35 m),换填底宽兼顾施工碾压方便。局部换填处理方式见图5。

4 结语

膨胀土是一种“灾害土”,对渠系等水工建筑物的危害较大。在不同的地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也不相同,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膨胀土分类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结合工程开挖揭露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两个指标对膨胀土的膨胀潜势进行判别,比较符合江汉平原二级阶地冲积、冲洪积成因的膨胀土的特点。且这两个指标试验方便、快捷,有利于野外快速判别,指导现场施工的可操作性较强。采取“样本1/3”法则对单层土体的膨胀性进行判别及“厚度1/3”法则对渠道膨胀土进行界定,可适应膨胀土分布不均一的特性。

在对渠道膨胀土判定的基础上,采取可靠、经济、适合本地区膨胀土特点的工程处理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由于工程区非膨胀土料源缺乏,采用水泥改性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办法。水泥改性土换填处理方法是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试验研究的成果,应该说是可靠的,也是相对经济的,但还需要工程的实践检验。对弱膨胀土渠段的局部处理方案是一种探索,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旨在探寻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程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董忠萍,黄定强,陈汉宝.引江济汉工程区膨胀土工程特性研究[J].人民长江,2010,(11):17-21.(DONG Zhong-ping,HUANG Ding-qiang,CHENG Han-bao.Research on the Engineering Features of Expansion Soil in the Engineering Area of Yangtze River-Hanjiang River water transfer[J].Yangtze River,2010,(11):17-21.(in Chinese))

[2] 湖北省水利学会膨胀土研究课题组.鄂北岗地膨胀土特性及渠道滑坡防护与整治的研究报告[R].1991.(Study Team on Expansive Soils in Water Institutes of Hubei Provinces.Research Repor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ve Soils and Protection and Rectification of Channel Landslides in the Hillock of North of Hubei Province[R].1991.(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