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安全监理细则十篇

时间:2023-10-23 17:25:05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1

关键词:市政道路;边坡;防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边坡设计时的防护考虑

市政道路的边坡防护设计,应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指导方针。对市政道路边坡进行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①边坡稳定:保护路堑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堑的整体稳定性;

②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2.边坡防护的设计思路

首先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的边坡设计规律选定合适的路堑边坡防护设计方案,一般程序如下:

(1)放缓边坡。放缓边坡是边坡处治的常用措施之一,通常为首选措施。它的优点是施工简便、经济、安全可靠。边坡失稳破坏通常是由于边坡过高、坡度太陡所致。

(2)坡体加固。包括中浅层加固和深层加固。中浅层加固可以采用锚杆加固、土钉加固;深层加固可以采用注浆加固、预应力锚索加固。

(3)表层防护。对于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可能存在表层风化剥落和局部崩塌掉块的情况,需对其进行表层防护。边坡表层防护包括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①植物防护。植物防护是在坡面上栽种树木、植被、草皮等植物,通过植物根系发育,起到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防护措施。②工程防护。a.砌体封闭防护:当边坡坡度较陡、坡面土体松散、自稳性差时,可采用圬工砌体封闭防护措施。b.喷射素混凝土防护:对于稳定性较好的岩质边坡,可在其表面喷射一层素混凝土,防止岩石继续风化、剥落,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

(4)边坡截排水。①截水沟:为防止边坡以外的水流进入坡体,对坡面进行冲刷,影响边坡稳定性,在边坡外缘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坡外水流;②坡内排水沟:除在边坡外缘设置截水沟外,在边坡坡体内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沟,使大气降雨能尽快排出坡体,避免对边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5)由于施工阶段的详细勘察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信息,边坡设计还要根据新的设计条件及时调整;另外具体施工时,随着地层的真实揭露,如发现与设计参考地质条件相差较大的情况则要及时变更设计。

3.边坡设计

路堑边坡设计首先要通过计算判定拟建边坡的稳定性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对于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路堑边坡在采取加固措施后重新验算其稳定性。经过多次验算,取得满足规范要求的较优方案。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路堑边坡防护进行具体设计。作为永久性边坡,如果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势必会存在表层风化剥落和局部崩塌掉块的情况,局部表层可能存在的高液限土,容易在长时间降雨条件下发生浅表层滑动,以上这些都威胁坡下道路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因此需对边坡坡面进行表层防护。

4.边坡的水治理

边坡治水主要是指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引排处理。对于坡体地下水引排,以仰斜平孔排水引排为主,结合护面墙结构泄水孔处理;根据需要还可采用边坡渗沟、支撑盲沟及重点部位引排等坡体地下水引排工程措施。对地表水引排,一般在路堑边坡堑顶均设有截排水天沟,坡面结合检查梯设急流槽以及平台侧沟、路堑边沟等组成综合地表排水系统。

5.边坡中破碎岩体的处理

由于爆破或构造等原因导致部分边坡的坡面存在有破碎岩体,如果破碎岩体滑落会对坡下的建筑物和人身造成巨大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治理破碎岩体。主要措施如下:

(1)如果破碎岩体不大,可以将其清除,然后用砂浆或混凝土填充密实。

(2)对于不易清除的孤石,可以设置拦石网或挡石墙,也可以采用锚索、锚杆在破碎岩体中穿过锚固,然后进行喷锚支护的方法治理。

(3)对于不能直接对破碎岩体加固的情况,可以在破碎岩体可能滑落的下方设置拦石墙、落石槽和拦护网等遮挡、拦截构筑物,以保证坡体下建筑物和人身的安全。

6.边坡施工

边坡施工顺序必须严格遵照以下原则实施:一是从上至下的开挖原则;二是逐级开挖、逐级防护和加固的同步原则;三是“封、排、截”三结合的排水防水原则。在边坡开挖前,应在边坡坡顶外按设计规划好的截排水系统设置截排水沟,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设置坡面泄水孔,以排泄边坡发育并可见有水渗出的边坡,应设置深层的泄水管,以排出深层的渗透水,为防止表面水渗入到土层内,每一级边坡应及时防护。四是动态和预警原则,沿线岩土体的分布和性质变化较大,在施工中应采用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当现场与实际采用的地质资料有出入,或存在断层软弱夹层和结构面、倾角不利的岩土分界面时,需要及时通报设计单位。

7.施工安全

为了确保边坡支挡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的施工安全措施:

(1)边坡挡墙施工前应根据本工程支挡结构设计和截排水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开挖方案。

(2)边坡顶部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坡顶周边5m外堆载不得超过15kPa。在坡脚和坡顶外一定范围内不得修建工棚等建筑物。

(3)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下雨前对开挖好的边坡用油毛毡或彩条布遮挡,以防雨水冲刷边坡或渗入到坡体裂隙中。下雨后应进行监测,待观测数据反映无异常时才可施工,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观测,密切注意边坡的变形。

(4)支挡结构施工前要清除坡面浮土,填充夯实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边坡坡率、高度等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8.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边坡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影响工程安全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如下:

(1)如果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现坡面有渗水、风化岩体掉块、碎石滚落崩塌等险情发生时,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

(2)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①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②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③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④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⑤对险情段加强监测;⑥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开展勘察和设计资料复审,按施工的现状工况验算。

9.监测要求

作为永久性边坡支护结构,为了保证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安全,必须进行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地表裂缝、坡顶构筑物变形、锚杆拉力和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等的监测。边坡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应少于二年。边坡周边地面沉降报警值为20mm,控制值30mm;边坡侧移报警值为20mm,控制值30mm。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应用

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领域,它对整个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在现实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团队施工。在传统工作中,管理经常出错,这对施工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项目施工中,能及时纠正潜在问题、弥补漏洞,从整体上分割高速公路施工工作,并且细化到相关人员身上。当工程问题一目了然时,就能及时追究责任,避免过度损耗、人员浪费等多种问题,这也是改善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的重要方式。

1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1.1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精细化管理具体包含精确定位、合理分工、量化考核、细化责任等工作,每个岗位与部门都需要科学定位,这样才能保障每个工序与工作环节都能得到有效衔接。和传统工程管理相比,精细化管理更注重精益求精的管理的成果。在信息管理与决策中,更加精细化,然后再对各个部门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与归纳,在工作方法布局与时间衔接上做到准确无误。针对管理工作存在的偏差,要严格控制与对待,并且严格执行管理要求。在这期间,执行力是保障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所以必须真正发挥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价值,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最终推进相关工作正常开展。

1.2精细化管理原则

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建设项目要积极深化精细化管理,结合相关法规与法律,规范施工程序,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增强质量监管,找准指标管理弱势,增强文明生产与安全管理,以便提高建设品质。设计精细化管理工作,将设计理念渗透到动态设计中,让设计与实践吻合。从落实设计现场考核、审查意见着手,增强中间验收与审查管理,在多环节、多层次管理中,优化精品设计。尤其是做好结构安全与运营安全中的岸坡、纵坡与高边坡稳定性核查。初步设计时,增设隧道工程与公路桥梁安全风险评估,保障设计安全,并且对隧道安装、门洞装修、工程绿化、照明等工程做好评审,在自然与设计融合的情况下,确保项目建设品质。建设管理部门同时要落实并制定相关工作,针对新方法与新工序,做好技术交底,这样才能保障工艺质量。结合要求,做好实体工程工艺通病治理工作,设计施工图纸时,要结合现场规范与要求,尽量消除一切隐患。结合生产步骤、工序环节、质量影响因素与转化时间,拟定恰当的组织设计,在均衡生产的同时,确保相关工作正常进行。

2精细化管理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使用

2.1路基和绿化工程

在路遂、路桥相接的区域,需要科学安排工序,正确处理隧道与路基之间的关系,在优化施工工序的同时,尽早让工程投建,隧道、桥台与洞口随后,最大程度的控制断点与路基之间的沉陷时间。同时增强路基排水与防护系统,通过做好高边坡稳定性监护工作,从根本上确保工程主体安全。在边坡施工中,注意周边坡体与防护工程的衔接工作,以达到美观、协调等目的。在边坡开挖中,要遵循“边挖边护、自上而下”的原则施工,避免野蛮开挖带来坍塌现象。在做好临时性排水的同时,生成有效的整体排水框架,避免雨水对坡面带来的冲击。急流槽、截水沟、排水沟则使用高接远送等形式,将排水送到桥梁锥坡与路基边坡范围外。断面大小与路基寒冬结合实际地面与汇水面积进行设置,挖方区域的路基盲沟需要整合地形,这样才能确立纵坡、盲沟深度与走向。

2.2桥梁工程

针对大跨高墩桥梁,尤其是预应力现浇梁,必须做好安全监控,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最好使用真空压浆技术,或者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做好真空压浆质量检测。当桥梁假设落实转换体系后,再由专门的单位做好拍照编号与检测工作,方便及时处理或者更换不合格支座。在大跨径、高墩桥梁浇筑中,最好使用自动喷淋技术,同时定期进行实体工程养生。对于预制梁顶面工作中,要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做好铺装层的钢筋网定位工作,并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与钢筋定位。在加工预制梁钢筋中,做好标准化钢筋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波纹管与钢筋间距。对于桥头两边的泄水孔,使用落水管道进行连接,只有雨水汇集后,才能避免冲刷。通过增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避免出现麻面、蜂窝、水波纹等通病。

2.3隧道工程

在隧道精细化管理中,洞口开挖必须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开挖,同时严格按照地质状态设置,杜绝仰坡开挖,这样才能确保坡面植被。在施工之前,及时做好超前预报,这样才能得到精确的判断,从而指导开挖,调整施工工艺。在隧道开挖期间,多使用生物与工程防护整合的方式,保障仰坡的美观度与安全性。在隧道开挖后做好初期防护与二次衬砌工作,避免围岩出现塌方问题。在这期间,要优先使用洞门隧道,做好周边绿化,这样才能让通车洞口与周边浑然一体。隧道洞门顶排水沟与边沟使用隐形方式,确保美观度与安全性,注重隧道排水施工工艺,结合隧道渗水,把打孔排水应用到初支表层,这样才能确保横向与纵向排水管高效衔接。隧道防水板施工之前,做好隧道初期支护厚度、净空、强度、空洞与排水验收工作,当验收达标后再投入二次衬砌。另外,还需高度注重安全方法,在隧道掘进施工时,结合围岩,按照施工设计掘进,同时安排逃生通道,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安全。

3结语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管理经验,就实际情况出发,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原则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对现实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付宏伟,王宇.精细化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37(23):239-240.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3

关键词:高边坡;防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近年来各地高速公路的建设正处于一个高峰期。其中部分公路建设项目所在地属于山区,地形变化大,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存在着大量的路基高边坡工程。在勘察设计和施工中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地质灾害,如引起古滑坡的复活和新生工程滑坡等,从而加剧恶化本已复杂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增加建设投资代价,延长工期,甚至给运营留下安全隐患。为此,必须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高边坡点的专项勘察和设计工作,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1.高边坡防护的勘察与设计要求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规定“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质挖方边坡超30m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和设计”。这是针对高边坡的勘察设计提出的要求,明确了路堑高陡边坡的特殊性。

1.1高边坡防护工程的勘察要求

高边坡防护措施的选择依据是高边坡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因此,在防护施工图设计前应对高边坡进行专项详细地质勘察。采用钻探、坑(井、槽)探与物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查明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边坡的防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1)地形地貌特征。通过测量调绘查明边坡的地形地貌特征,坡向及其与路线的关系,自然坡度稳定坡角。

(2)岩土特征。采用钻探、坑(井、槽)探和物探等手段,查清岩土类型、成因、性状、风化程度、分层厚度。

(3)主要结构面。通地质调查和勘探手段查清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及其与临空面的关系。

(4)通过收集资料、钻孔水位观测弄清所在地的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参数。

(5)查明对边坡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的范围、性质和分布规律。

(6)采用各试验确定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天然和饱和状态下的重度、抗剪指标等)。

1.2高边坡防护工程的动态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专项勘察成果对边坡的开挖和防护进行个别设计。但是,由于勘查是以点代面,不管地质勘察如何详细,由于地质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致使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和防护设计的适宜性存在一些偏差,这就要求在施工阶段加强对勘察资料准确性和防护设计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验证,把施工开挖过程作为勘察的补充。根据开挖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反馈设计,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调整防护方案,这就动态设计的思想。

动态设计是根据信息施工法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再验证,如确认原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应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管理中,需要地质勘查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特别是监理工程师对边坡开挖揭露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确认,复核设计适用条件的正确性,对设计进行维持或调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强化对勘查单位、设计单位配合施工的监督和管理。

2.高边坡的施工技术

探讨目前对高边坡的施工一般都要求采种用逆作法施工,即自上而下分级开挖与防护,边开挖边防护。逆作法施工的优点在于:减少大开挖卸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边坡变形量小,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减少边坡暴露高度和时间,及时形成对开挖坡面的防护,使其受力状态合理;每级开挖平台即可作为防护的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样大幅度削减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节约工程造价。高边坡防扩逆作法施工的成功关键是要做好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工作,强化施工的过程管理。

2.1逆作法施工要点

逆作法施工的顺序是:①按施工图设计放线(最高一级坡坡口线);②按设计坡比和坡高开挖最高一级坡,按信息化施工的要求对地质情况、防护设计参数与方案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案;③按调整后防护设计对开挖边坡进行防护工程施工;④重复①-③自上而下完成其余各级边坡的开挖和防护。⑤最后完成边坡绿化(或生态护坡)施工。

2.2施工监控

为确保施工期间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及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大型高边坡施工期间及竣工两年内应进行监控。施工期间除要有专人进行安全巡视外,应对坡体和防护结构进行监测,利用监测结果指导边坡开挖、调整防护结构设计。监测点应布置在边坡上稳定性差、工程扰动大、防护结构上受力复杂的部位,力求形成完整的监测剖面,采用多种手段互相验证和补充。监测内容包括:地面变形、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防护结构应力等。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应加强对施工监测的监督管理,真实反映边坡的变形与稳定特征,为勘察设计人员提供可靠依据。

2.3施工过程

高边坡防护工程有着不同于一般路基工程的特点,它与地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受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邻近构筑物、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从勘察、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相互验证,任何环节都不能失误,否则损失难估。其中,作为施工这一将设计意图转换为实际产品的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因勘察深度不够或错误致使设计中的缺陷或错误都将通过开挖被揭露出来,甚至与以后使用维护相关的问题也会有所暴露,值得高度重视,更何况其任一道工序均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致命的缺陷]。鉴于高边工程的特殊性,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进行确认,对开挖后的边坡变形进行监测,对边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因此,对于高边坡防护的施工管理,必须百分之百的重视,其管理模式应为:施工单位负责工程实施和施工监控,勘察和设计单位积极配合施工,监理应监督、协调各方根据揭露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修改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设计,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

3.结语

高边坡防护工程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边坡高度、勘察设计精度、施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边坡防护工程失败,甚至引起安全事故。高边坡工程不同于一般路基工程,其管理应贯彻于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对勘察结论的复核和确认,实行动态设计、做到信息化施工,是高边坡防护成功实施的保证。

参考文献: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4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日照 276826)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1st Engineering Co.,Ltd.,Rizhao 276826,China)

摘要: 针对无水、土层结构稳定的桥梁深基坑,从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施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经济效益分析方面详细介绍了一种深基坑无支护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合理利用开挖坡度,使得工程量达到合适的平衡点。极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还节约了支护材料和费用。此外,该方法表现出了一定的环保和节能效益,在应用区域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希望该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Abstract: For the anhydrous ridge deep foundation pit with stable soil stru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ep excavation without support construction method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struction poin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in detail. This is a good method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the excavation slope, make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achieve the right balance. This method greatly accelerates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also saves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and cost. In addition, this method show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benefit and plays a good social benefit in the applied region. This paper hopes the method can be widely applied.

关键词 : 深基坑;无支护;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non supporting;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constru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U44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087-04

收稿日期:2015年5月16日。

作者简介:齐斐明(1976-),男,辽宁丹东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主要从事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0 引言

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关于不大于5m深度以内的无水且土层构造基坑,不支护坑壁基坑进行开挖施工时,坑壁开挖坡度定作了明确的界定,但对于不支护基坑深度大于5m时[1],只在说明中指出基坑坑壁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没有界定基坑坑壁坡度是多少为经济且合理。

在桥梁特大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开挖的坡度,一方面,很容易引起超挖,造成的土方量增加,直接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费用,且增加的土方量对于水土环境的治理不利;另一方面,对于深大基坑,坡度的控制对于边坡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坡度过小,在降水的作用下,容易造成边坡的滑坡和溜方等工程地质灾害[2-5]。因此,无支护基坑合理开挖坡度的确定,对于基坑施工的经济性、安全性、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桥梁特大型深基坑土方无坑壁支护开挖的施工经验及方法。

1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 施工工艺流程

该方法针对于基坑无水,有水基坑必须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明挖地基所规定的边开挖、边支护操作规程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1.2 施工操作要点

1.2.1 施工准备

①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环境调查及现场复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编制说明,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方案,临时工程施工图,资源计划,总进度计划,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

②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内容为: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制定质量检验程序及质量保证措施。

③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制定技术和组织保证措施,为施工中的技术安全和生产安全提供保障。根据其制定的安全操作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④编报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对于施工技术复杂的工程,还应做施工方案比选,以确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⑤做好施工的现场准备,建造施工临时设施、施工便道,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建立工地实验室,标定试验机具;开展用于施工的原材料、商品构件的试验检测,并做好材料的储备工作。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和优化加密。

⑥制定环境保护的组织保证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

⑦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

1.2.2 施工放样、清表

①按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测量定位放线,通过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定基础的轮廓线,原地面高程。放出开挖边界线并用做好标记,纵横方向上设置好保护桩。

②将基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清理干净,清出的表层土宜充分利用。

1.2.3 截水沟、防排水施工

①挖基施工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开工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开挖后应连续快速施工。

②基坑顶面1.0m以外设置周围截水沟、排水沟及其他排水措施,基坑顶部做成4%的反坡,疏导水流。

③坑缘留有护道,护道宽度不小于1.0m。

④施工区域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场地排水沟做成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排洪沟。

1.2.4 每级基坑边坡开挖

①基坑开挖前,对土的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相对密度、冻胀、膨胀量等试验。

②基坑开挖前,根据现场分布,确定基坑的一个面开挖一条施工机械(挖机、运输土方的汽车、夯实机、推土机等)出入基坑内外的施工道路,路基的横坡小于1:4。

③在基坑开挖线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始对基坑进行开挖,开挖深度控制在4~5m,此过程称为一级开挖。

④下一级基坑边坡开挖,先在预先确定的基坑一面开挖出入基坑内外的施工运输便道,以便基坑内土方外运,并做好临时排水措施。

⑤将正铲或反铲挖掘机开行到基坑内,对基坑进行进一步的放坡开挖,每开挖到一级边坡做好平台和运用小型夯实机对已开挖边坡进行夯实。

⑥对下一级边坡进行开挖,运输便道随边坡深度的开挖,逐渐向下延伸,同时考虑纵波的变化。

⑦开挖过程中遇到边坡不稳定情况,应该重新设计边坡开挖坡度,对已开挖边坡进行重新放缓,直至边坡能够维持自稳状态。

⑧开挖过程中,严禁挖斗碰撞已夯实的边坡,严禁超挖。

⑨土方开挖期间须做好临时排水工作。

⑩废土采用反铲挖机装自卸汽车外运,土方外运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排水沟等设施。

1.2.5 基坑开挖要点

①挖基施工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

②基坑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严禁超挖。

③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④基坑开挖中,基于实际地质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应及时按技术要求进行重新放坡。

⑤开挖至每个边坡平台时,应复测放样,边坡修整后才能下一台阶的施工。

⑥边坡开挖后,对松散土层边坡和平台,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者夯具进行压实,压实度应该达到80%以上。

⑦基坑的开挖应连续施工。

⑧基坑开挖中,下雨时,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人集水坑内,排出坑外。集水坑宜设在上游,尺寸视流量大小的情况而定。排水设备的能力宜大于流量的1.5~2.0倍。

⑨当挖至坑底时,在坑底基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内,排出坑外。

⑩当机械开挖至基底时,应预留一定厚度再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如超挖,则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并应对基底进行处理。

?輥?輯?訛基坑开挖施工完成后不得长时间暴露、被水浸泡或被扰动,应及时检验其尺寸、高程和基底承载力,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

1.2.6 基坑开挖技术要求

基坑坑壁坡度技术要求:

①基坑深12m内,原则上可分两级开挖,每级深度6m,每级之间设1m平台,坑壁坡度自下而上分别为1:0.75,1:1.0。

②基坑深18m内,原则上可分三级开挖,每级深度6m,每级之间设1m平台,坑壁坡度自下而上分别为1:0.75,1:1.0,1:1.5。

③基坑深24m内,原则上可分四级开挖,每级深度6m,每级之间设1m平台,坑壁坡度自下而上分别为1:0.75,1:1.0,1:1.0,1:1.5。地质情况稍差的,分为5级开挖,第1-3级每级深度4m,每级之间设1m平台,4-5级每级深度6m,坑壁坡度自下而上分别为1:1.0;1:1.2;1:1.5;1:1.5;1:1.5。

④对于深度大于36m的深基坑,此方法不太适合。应该结合坑壁支护方法进行开挖。

以24m深基坑开挖为例,基坑开挖示意图如2图所示。

1.2.7 特殊情况处理

遇到大雨、特大暴雨时,应该对基坑坑壁进行覆盖,见图3。以防止雨水对坡面造成直接的冲刷,减少边坡的孔隙水压力作用,增强其稳定性。或者基坑四周环绕布置井孔中心距基坑边线1.50m,井距平均约9.0m,井孔直径600mm,无砂水泥管直径400mm,井管与井孔间的孔隙按以下要求进行填充上部2.0m用粘土填充封严2.0m以下采用2-4mm粒料填充10.0m以下至井底采用6-8mm粒料填充,滤管外部用铅丝缠绕并用尼龙布或80目丝网包裹牢固。集水总管采用100mm直径钢管与?准50mm直径抽水管相连接,马道口处集水总管要进行掩埋,防止被车轮碾压造成破坏。降水井起的是降水作用,降低地下水位,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降水井有深有浅,深度按照降水要求,一般控制在20-50m之间。降水井有轻型,中型等的区分。降水井示意图4。

特殊地质情况,如局部土层松散,局部渗漏等,需要对此类边坡开挖进行处理,再进行下一道工序。遇到局部土层松散,首先应降低开挖坡度,减缓开挖速度,对松散土层进行石灰土加碎石回填,用小型夯具进行夯实。对于局部渗漏的区域且具有较明显的水压力,重点针对该区域进行变形监控,可以用图5方法处理,处理步骤如下:

①剔凿清理漏水点(满足设置导流管和粘连封堵材料即可)。

②插设导流管。

③涂抹封堵材料(堵漏灵、快硬水泥)。

④封堵导流管。

⑤在地下连续墙外侧注浆处理或在地下连续墙内侧漏水点下方水平注浆处理。

1.2.8 弃方

①弃方土不得占用耕地。

②沿河弃土不得影响排洪、通航,不得加剧河岩冲刷。不得向水库、湖泊、岩溶漏斗及暗河口处弃土。禁止在贴近桥墩台、涵洞口处弃土。

③弃土应相对集中堆放,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严禁随意处理。

④弃土堆的几何尺寸、压实程度、位置、弃土堆的边坡应保证弃土堆自身的稳定。弃土堆的边坡不陡于1:1.5,顶面向外设不小于2%的横坡。

⑤弃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

⑥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弃土场的防护、排水工程。

1.2.9 监控监测

根据设计要求,本高边坡的监控量测主要项目包括:地面位移监测、深层位移(测斜)监测、人工巡视监测。高边坡具体监测项目及作用如表1。

利用全站仪放出测点,参照标准水准点埋设,所有基点应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原始高程,在测点位置挖长、宽均为100mm深度为400mm的坑,然后放入地表测点预埋件(自制),测点采用?准12mm、平圆头钢筋制成。测点四周用砼填实,待砼固结后即可量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对下沉量进行观测,测量精度±1mm。地表沉降量测测点见图6。

在边坡代表性剖面上,预先打Z1-Z2垂直钻孔。钻孔孔径,一般开孔?准110mm,终孔?准90mm。打钻孔时,要取岩芯,进行素描后绘制柱状图。在孔中埋设测斜仪ABS塑料导管,用测斜仪从孔底到孔口,每隔0.5m监测岩土体在边坡倾向的水平位移值,绘制孔深与水平位移关系曲线。建立监测系统后,隔三天测读一次初读数,然后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定期进行巡回监测,同时结合地面位移监测和人工巡视监测及时预报出边坡岩土体位移动态。

人工巡视检测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做到每天有人巡视检查。

建立监测系统后,隔三天测读一次初读数,然后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定期进行巡回监测,同时结合地面位移监测和人工巡视监测及时预报出边坡岩土体位移动态。人工巡视检测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做到每天有人巡视检查。地表位移的检测周期与降雨量相应,施工期间,旱季和少雨季节每月观测1-2次,雨季每周观测1次,暴雨期及雨后数天内每天观测一次,直至无明显变化为止。检测工作可在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后六个月内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如无明显位移可结束。否则需视具体情况定。

2 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

2.1 施工特点

桥梁基坑开挖方量是需要计量的,建设单位力求基坑坑壁坡度开挖要陡,可计量的基坑开挖方力求要少,但施工单位应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合理利用开挖坡度,使得工程量达到合适的平衡点。在工程进度方面,无支护坑壁将减少支护工作内容,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在投资方面,无支护坑壁措施,节约了支护材料和费用,可节约基坑工程总投资的5%~25%。在资源配置方面,该施工方法节约了支护材料用量,能源消耗明显减小,从而体现出了一定的环保和节能效益,在应用区域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2.2 适用范围

一般基坑坑壁的坡度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坑壁支护方法等情况确定,该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良好的无水基坑、粘性土层构造、无坑壁支护、坡顶无静荷载、动荷载时施工,应用部位为桥梁、船闸等特大型深基坑开挖。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指标对比

针对无水、土层结构稳定的基坑,对比分析无支护基坑和有支护基坑的几种施工方法经济指标,分析结果见表2。

3.2 效益分析

①与喷射混凝土加固坑壁来比,工程量的综合造价可降低5%-20%。

②与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加固坑壁来比,工程量的综合造价可降低10%~25%。

③与预应力锚索加固坑壁来比,工程量的综合造价可降低5%-15%。

④与土钉支护加固坑壁来比,工程量的综合造价可降低5%-8%。

⑤与锚杆支护加固坑壁来比,工程量的综合造价可降低5%-8%。

⑥地下连续墙加固坑壁来比,工程量的综合造价可降低30%-50%。

⑦排桩加固坑壁来比,工程量的综合造价可降低40%-60%。

3.3 社会效益

与有支护坑壁加固方法相比,无需专门的技术来支撑,施工总工期大大的缩短。同时,节约大量钢筋、木材的的消耗,产生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很小。资金和劳动力配置得到充分的运用。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本文针对无水、土层结构稳定的桥梁深基坑,从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施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经济效益分析方面详细介绍了一种深基坑无支护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合理利用开挖坡度,使得工程量达到合适的平衡点。极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还节约了支护材料和费用。此外,该方法表现出了一定的环保和节能效益,在应用区域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刘德胜,尚帮海,黄金文,等.无支护式明挖扩大基础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J].交通标准化,2006,(4):115-117.

[3]王卫东,徐中华.深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设计与施工[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增刊1):191-199.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5

关键词:三维植被网;防护;绿化;行车环境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vegetation protection, for example,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slope protection pla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soon to resto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road landscape, and the driver line of sight, can be induced by the train operation safety, comfortable,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3 d vegetation net; Protective; Greening; Driving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 U213.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观念的转变,公路的设计、施工将环境与交通安全紧密结合起来。公路边坡护防设计与施工作为公路建设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公路防护建设采用生态绿化的方式,他既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达到保护边坡稳定的目的;又能加大植被的绿化面积,恢复生态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的行车环境,体现“与自然协调”的概念,使公路与自然融为一体。

目前,公路建设的防护形式有很多种,三维植被网防护是能够达到“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的防护形式其中之一,三维植被网防护中草皮长成后,草根与网垫、泥土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复合力学嵌锁体系,还可起到坡面表层加筋的作用,有效防止坡面冲刷,不仅能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而且能诱导司机视线,改善公路景观,使行车安全、舒适。下面介绍一下三维植被网防护施工技术。

工艺流程 :边坡整理成型细平整挂网固定覆土播种再覆土覆盖纤维布或稻草、秸杆浇水养护后期管理。

1、边坡成型平整。

在路基土方已经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定出路基边桩及坡脚桩后,挂线刷坡。刷坡时可以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用挖掘机刷坡时要预留约20cm宽由人工清除,以保证路基边坡的密实度,并用坡度尺检验路基边坡坡度,以确保路基边坡的外观线形,刷坡后将边坡上表20cm 的土换为种植土并将土块粉碎、平整,并施入底肥,完工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2、开挖沟槽。在坡顶及坡脚处,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尺寸,人工开挖预埋植被网的沟槽,并平整。注意开挖沟槽和刷坡一次不要过长,防止雨水、风沙等作用破坏路基边坡坡面。

3、覆网。边坡整理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及时进行人工铺设EM3型三维植被网。三维植被网材料的技术要求:底部两层为双向拉伸网,上部一层为非拉伸挤出网,厚度≥12mm,单位面积质量≥260g/m2;纵、横向拉伸强度≥1.4kn/m,幅宽不窄于1m、1.5m、2.0m要求焊点牢固,覆网时,先将网置于坡顶沟槽内,然后从坡顶到坡脚依次进行。网昼与坡面贴附紧密,防止悬空,使网保持平整,不产生皱褶。网块之间要重叠搭接,搭接部分应在10cm左右。

4、固定三维植被网。三维网垫沿坡面从上而下铺挂,整平,用木钉(或U形钉)固定网垫,木钉(或U形钉)交错排列,间距50×50cm,U型钢钉长30cm,宽10cm,间距应根据坡比、坡高进行调整,以确保网垫紧贴于坡面上,要求固定牢靠,不鼓包,不翘起,三维网平顺;铺设第二幅三维网时,与已铺好的第一幅三维网搭接10-15cm,搭接处用木钉(或U形钉)固定;三维网处治范围周边应将三维网卷边5-15cm,搭接处用木钉(或U形钉)压边,使三维网与周边构造物接触密合;在坡顶处必须采用埋压沟固定,埋压沟一般宽20cm、深30cm,并确保坡口线的截水沟间不形成积水凼。坡脚处三维网埋入平台填土内。

5、覆土。在三维植被网固定好以后,在网上覆一薄层土进入网包,土壤要求细碎、肥沃、PH值适中,并确保覆土和网下填土形成一整体,防止表面形成空壳。覆泥方式为:采用泥浆泵喷射(或人工倾倒)种填土添加营养泥调制成的泥浆,边喷射(倾倒)边人工擀压,使泥浆完全覆盖三维网。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营养泥的稠度,过稀则喷后易流失,过干则不易擀入网包内,且失水收缩开裂。

6、播撒草籽。

1).根据气候、土质、含水量等因素,选择易于成活、枝叶茂盛、根系发达、茎低矮、多年生、便于养护和经济的草籽种类。

2).撒播草籽应在无风,气温15度以上的天气进行,避免干燥的风季和暴雨季播种。为使草籽均匀分布,草籽应掺加细砂或细土,搅拌均匀后播撒。

7、再覆土。撒播草籽后,网上面再均匀覆盖一薄层土,并适当拍实,使边坡表面平整,并保证使土盖住草籽。网上覆盖约为2cm 左右。

8、覆盖纤维布或稻草、秸杆。为了让草籽尽快发芽,边坡上面应考虑采用纤维布或稻草、秸杆等进行覆熏,使土壤保持湿润和适宜草籽生长的温度。

9、浇水养护。种植草籽后应适时进行洒水施肥,清除杂草等养护管理,直到草籽成活并覆盖坡面;浇水时最好采用雾状喷施,防止形成径流,以免造成草籽分布不均匀而影响覆盖率和美观。

10、养护期加强管理。覆盖无纺布(要求单位面积质量≥14g/㎡)并及时洒水养护,直至植草,养护分前中后期养护,前期养护60天,喷灌水为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种子发芽和快速生长覆盖;中期靠自然雨水养护,遇旱,月喷1-2次水;后期养护每月喷水2次,并追施氮肥,促苗转青。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喷药,防止蔓延。

总之,三维植被网生态防护不仅能达到保护边坡稳定的目的,又能加大植被的绿化面积,恢复生态环境,而且能诱导司机视线,改善公路景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第一公路勘测设计院. JTJ T2006-98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6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引 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并向高、大、深方向发展,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亦愈来愈普遍,无论是在冲积平原地区或以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为主的沿江、沿海、沿湖一带,必然面临深基坑及其安全问题,如施工不当,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重视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其解决办法,从而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

1 深基坑开挖过程水文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1.1 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工程地质条件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条件,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不但对深基坑的开挖支护类型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而且对深基坑的边坡位移、地面沉降等产生重大影响。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基本上都要对基坑边坡进行基坑支护,在非软土地区,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3m时,亦应进行边坡支护。如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约有20%的深基坑施工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安全隐患;而在西北黄土地区,当地基没有遭受水浸泡的情况下,由于黄土具有很高的C、?准值,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遇水,黄土的湿陷性则表现出来,其强度亦会显著降低,极易导致深基坑边坡失稳和地面沉陷,并对附近建筑物产生影响。当有条件时,应首选放坡开挖,如施工场地无放坡条件,则必须进行边坡加固或支护。

1.2 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地下水对深基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对深基坑边坡土体的浸泡,这将直接地降低基坑边坡土体的强度(C、?准值),使深基坑的坑壁更容易发生坍塌;其二是深基坑坑壁在侧向土压力、静水压力和地下渗流引起的动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土体细颗粒(粉土、粉砂等)随着地下潜流流失,进而引发地面或基坑壁变形乃至坍塌。这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对深基坑及周边的土体的温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1.3 基坑支护体系的影响

当深基坑开挖的场地比较宽阔,有条件进行放坡开挖时,坡面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地表水流对深基坑坡面的冲刷以及是否能够保证深基坑周围土体不被浸泡等都对深基坑的开挖造成直接影响。对需要进行支护的深基坑如何合理的选择支护体系、如何科学准确的进行侧向土压力和边坡稳定性计算、施工过程中如何科学施工,如何才能达到深基坑工程质量标准等,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均影响着深基坑的稳定。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深基坑的开挖安全,经常对深基坑采用某一种或两种支护措施,在选择支护型式时,既要做到技术上可行,同时亦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因此对深基坑开挖的方案必须进行优化设计。

1.4 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

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也是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在进行深基坑设计时,首先应查明周边建筑物的类型、基础类型以及周围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或多或少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浅基础建筑中,多采用砖混结构,一旦因深基坑开挖造成地面水平位移或沉降,就有可能导致这些建筑物发生开裂、坍塌,甚至倾倒;如果深基坑周边建筑物为桩基础或深基础的混凝土结构,若基础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则深基坑开挖基本上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此外,工程施工材料的堆载、工程施工机械的震动等都有可能影响到深基坑边坡的安全和稳定。

2 正确处理深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前对深基坑所在场地的土体、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围已建建筑物的类型、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为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2.1 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和开挖方法

预防深基坑开挖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对深基坑边坡侧向土压力计算模型的选择以及对深基坑的开挖方法、支护类型的合理选择。由于深基坑土压力的计算、围护结构的应力计算在不同地区的地方性规范中有所不同,设计人员对深基坑土质条件的掌握程度、设计人员的认知水平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对技术精度把握等,经常会反映在深基坑设计工作中,尤其是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设计和施工,必须参考本地区经验和地方性规范,并对设计方案组织专家论证。

2.2 合理选择深基坑的加固方法

放坡开挖中采用坡面保护措施并进行边坡加固,如在坡面设置5~20c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或在坡面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等;对于无条件进行放坡开挖的深基坑,可视基坑边坡土体工程力学特征,可选择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结合锚杆加固、深层搅拌法加固结合支撑等方法,以保证边坡安全。

2.3 加强对深基坑开挖时地下水的疏排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地下水是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设置隔水帷幕和基坑降水则是必然选择,目的是有效的降低深基坑内地下水位,防止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因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过大而导致边坡失稳、流土、流砂,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以利于深基坑施工。通过基坑降水,可以提高深基坑边坡土体强度,进而使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增强深基坑边坡稳定性。

深基坑开挖之前,除应详细的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外,还应对深基坑的开挖范围以及邻近场地的地下水情况,包括含地下水的水位、水层分布规律、流速、流量、渗透系数及补给来源和排泄方向等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为深基坑的降水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

2.4 做好深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在对深基坑施工场地的地质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后,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深基坑开挖设计方案,通过方案对比,优化的设计方案。

(1)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现有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有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论证基坑降水等可能引发的地面沉降及其对附近建(构)筑物无重大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2)全面考虑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工作预案,防患于未来,以便在出现险情时能应付自如,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在降水过程中应做好地下水位、边坡变形和地面变形等监测工作,提高测试人员的综合水平,增加测试数据及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和研究,以便动态掌握整个基坑基本情况,及时正确指导施工。

2.5 建立深基坑监测系统

建立深基坑开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深基坑边坡稳定情况。具体的监测的内容包括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深基坑周边地面的形变、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变形以及基坑降水效果的监测等。通过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如深基坑的变形位移分析、信息化施工等,从而预防突发事件。

3 结束语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测以及工程管理等均与深基坑工程地质问题紧密相关,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不仅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工程地质或安全问题在基坑工程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深基坑施工方法亦不断涌现,但要想彻底杜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邱金荣.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处理方法[J].广东科技,2007.

[2]马丽丽.深基坑开挖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工程勘察,1996.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7

根据边坡的地质情况及环境情况,因施工现场的地质相对够差,边坡容易因天气问题或失水过多而使其松散,防止边坡面受雨水冲刷而产生滑坡现象,应对该边坡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为满足基础的正常施工,本工程采用采用喷锚法喷锚法。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由主楼、游泳池与道路组成,总建筑面积21160.79平方米,长211.50米,宽112.50米。地面以上一至三层,地下二层。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一级,地基等级为一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一级,本项目在场地平整施工时,进行边坡支护施工。边坡最大高差达14米,护坡形式为坡面堆砌两至四层砂袋护面及喷锚支护相结合。绝对标高为40米至52米的边坡支护为砂袋护面,支护长度为372.9米,绝对标高为50米至55米的边坡支护为喷锚支护,支护长度为411米。

二、边坡喷锚支护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

(1)排水沟:坡顶上口砌筑排水沟(300深,300宽)坡顶周围埋设护栏边坡上搭设喷锚施工脚手架(详见图5.1)人工修坡钉锚固钢筋(ф16,2m@1.5mx1.5m)铺钢筋网(?6@200x200)每3mx3m间距设置一个泄水孔土坡喷水湿润喷素C20砼50厚喷水养护(7天)(2)截水沟:坡脚处砌筑0.5m×0.5m截水沟M5砂浆抹面厚20?L

三、边坡喷锚支护施工要点

(1)沿边坡面搭设脚手架,方便坡面清理以及钢筋网绑扎以及喷锚支护施工。(见图1)

(2)楔入ф16钢筋,长度为2m,留置80mm露出坡面,以便与钢筋网片绑扎牢固。楔入钢筋间距为1.5mx1.5m。(3)绑扎ф6钢筋网片,间距为250mm双向设置。钢筋网片必须与楔入于土中钢筋绑扎牢固。(4)等钢筋网扎好后再根据土坡排水要求,每3mx3m间距设置一个泄水孔。(5)组织技术管理人员检查前期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对现场存在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改,然后采用C20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喷面护坡。(6)喷护抹灰前土体基层表面要清理干净,喷水湿润表面,上喷护50厚C20细石砼,压实压光,应随坚实土体的凹凸压抹;砼新旧接槎要搭接,以保护护层面良好的整体性和不透水性,砼面层要抹过坡顶不少于100?M,施工期间要防止雨水和地面水渗入土体造成护面层与土坡剥离或导致护坡层沿坡面滑动。

四、质量标准

护坡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并抹平至光滑,随坚实土体的凹凸压抹,不得露出土体,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大于±5mm。

五、成品保护

1、坡顶排水沟深300,以拦截地表水,保护护面层内的土体不受水的浸润,保证边坡及护层的稳定;2、防止坡面受到外界影响而破坏,不得在护坡面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等。3、施工完成后应用放挡板隔开并挂上警示牌,避免坡面的混凝土层受到破坏。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按排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定期检查、督促工作,对施工现场有安全隐患部位及时进行整改,每天安排技术人员对边坡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并出具详细报告,随时跟踪土方开挖边坡支护稳定情况,土方开挖后随即安装防护栏杆。

2、保证施工人员及设施的安全,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3、建筑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杂物及建筑材料乱摆乱放,出入口应挂有警示牌及安全标志。

4、机械正在施工作业时,操作的施工人员精神需集中,不能将机械非专业人员操作,禁止无证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5、严禁边坡边缘大量堆载,边坡边缘2m内不能堆放建筑材料,防止材料的重量压力对支护结构生产变形,而危及周围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坑边堆载一般不得大于设计要求。

6、因该建筑物上面有110kv高压走廊,在该部位下面工作时,要确保其有效的安全距离,土方开挖时,先将该部位土方用铲车铲除,并派人进行监护。

7、加强安全监控:由于土性及施工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然而边坡和周围环境的稳定和安全,集中体现在土体变位情况、以分析对比观测指导和控制施工,就可确保边坡的安全。

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思想教育,提高文明施工意识。

2、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科学、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条件。

3、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对现场杂物打进行清理,对成品及材料保护。

4、施工现场应根据文明施工的管理条例进行组织施工,对工地污水进行定点排放。

5、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加强标牌宣传意识,树立文明施工形象。

6、坡开挖后,在距坑边周围用ф48钢管设置防护栏杆,立杆间距2m,高出自然地坪1.20m,在立杆的上、下端及中间位置各加一道水平杆,外面用密目网封闭。

7、坡开挖后,在坡顶、坡底周边用水泥砂浆做300mm深、300mm宽排水明沟,边坡上方流水通过明沟排入小区雨水管网,坑底流水通过明沟排入四角集水坑后,用水泵将水抽至小区雨水管网

8、在雨季施工时,未施工的砂袋护面以及喷锚护面用水工布覆盖。

八、安全应急措施

1、在边坡支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施工前,需要进行图纸会审和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有施工抢险应急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2、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碰撞工程基础等已完的结构物,或者破坏基底原状土。

3、在边坡开挖过程中,施工现场发生异常情况时,施工管理人员立即采相应的取措施,不能解决及时向监理或建设单位告知。

4、发现变形状态(如裂缝、下沉,特别支护变形)应撤离作业人员离开危险区域,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加固。

5、当有地下水时,坡顶和坡脚建造排水沟和集水井,以利排水。坡底周围地面排水畅通,不漏水,不渗水,严格防止坡顶内排出的水和地面雨水倒入坡面内。当土层中有可能发生流砂现象时,应采用管井降水。

6、当发现边坡有失稳迹象时,应立即采取削坡、坡顶减荷、坡脚用砂(土)包压载,或者打钢管或杉木桩压脚,防滑坡和坑底土体降起。

7、抢险加固:边坡开挖前,应作好相邻边坡加固准备工作:(1)坡底降水应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储备止水堵漏的必要器材;边坡的位移和沉降检测措施;加固用的钢材、水泥、砂、纺织布袋等;(2)土方开挖时,不得碰撞损伤支护构件及降、排水设施。土方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坡底周边。施工用料应均匀堆放,不得超过规定的荷载值。施工机械的行驶路线和停放位置与坡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3)当支护结构墙后出现渗漏水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堵漏止水措施,防止渗漏发展。(4)当边坡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前兆时,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加固方法有撑、拉、压、灌、堵、减等,加固原则如下:(5)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坡底与坡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坡底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6)当坡顶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时,应视为边坡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可用砂包或其它材料回填坡底,待边坡稳定再作妥善处理;(7)当坡壁漏水渗砂时,可用粘土或水泥土阻塞夯实,在加混凝土封砌,渗漏严重时应灌注速凝浆液。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8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对深基坑喷锚网支护的相关要求

深基坑的衡量标准,国外有的把深度20ft(约6.1m)作为深基坑的界限,我国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必须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的规定执行。开挖深度超过3米(含3米)或虽未超过3米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的支护;开挖深度超过3米(含3米)或虽未超过3米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我国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内工程作为深基坑工程处理,必须要经专家论证。目前苏州市根据本地土质状况及地下水位比较高现状规定超过4m即属深基坑范围,必须要经专家论证。

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基坑支护施工控制的关键是基坑的稳定性、地面变形及地下水的控制、防止基坑隆起、管涌与流砂等险情,并要根据地质、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支护方案。

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1)技术先进,结构简单,受力可靠,确保基坑围护体系能起到挡土作用,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2)确保基坑四周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在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期间,不因土体的变形、沉陷、坍塌或位移而受到危害。(3)通过排水、降水、截水、井点回灌等措施,使基础施工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4)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方便施工。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挡土,使基坑在开挖和基础施工的全过程中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并保证对临近建筑和周边环境不产生危害。目前国内深基坑支护技术有: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水泥土桩墙、逆作拱墙、喷锚网支护、环形支护、或者上面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结构等等。实践中根据土质条件、基坑深度、地下水情况等,结合不同支护方式的优缺点,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支护结构形式。

喷锚网支护是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支护方式。它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联合支护的简称,作为一种先进的支护加固技术,在岩土质高边坡和大跨度地下工程,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国内外已进行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喷锚网支护,是通过在岩土体内施工一定长度和分布的锚杆,与岩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弥补岩土体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使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保证边坡的稳定。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起到约束坡面变形的作用,使整个坡面形成一个整体。其施工的工艺流程为:开挖土石方、修坡钻孔锚杆(索)安装压力注浆挂设钢筋网焊加强筋喷射混凝土(锚索预应力张拉、锚固)开挖下层。对不稳定土层,开挖修坡后,还应增加喷射第一次混凝土。

为做到及时支护、有效地保持土体强度,喷锚网支护的施工要“紧跟开挖,随挖随支”,每层开挖高度,随地质条件而定,一般为1.5m~2.5m。

采用喷锚网支护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承载力高,安全可靠:可用于多种土层,适应性强;施工机具简单、施工灵活,污染小,噪声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可与土方开挖同步进行,不占用绝对工期:本身不需要打桩,支护费用相对较低。

二、工程实例

我公司监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监理的苏州吴中区郭巷姜家安置小区三期工程(8#、9#楼、地下车库,工程结构:框剪结构;面积约4万平方米;2幢地下一层,地上18层,地下车库2万平方米,基坑深-6.1米)及2011年6月至今监理的苏州吴中区汤堡动迁安置小区工程项目(9幢地下二层,地上18~25层,地下车库约4万平方米,工程结构:框剪结构,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建筑面积近2.4万平方米,基坑深-5.8米;目前4幢高层1#、5#、8#、9#楼及部分地下车库主体施工完成)基坑场地不存在放坡空间。基坑边坡岩土性自上而下基本为杂填土层、素填土土、粉质粘土、粉土、稳定水位埋深0.5m~1.5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经计算并结合类似工程经验,施工单位选用了经济可靠的喷锚网支护方式。锚杆自上而下共3--4排,孔径48mm,锚杆用压浆袋封孔压力注浆。锚杆尾部设横向加强筋,面层挂双向钢筋网直径为8@200*200,喷射细石混凝土C20平均厚100mm,基坑上下部排水为四周明排水,上部用砖砌排水沟,下部为人工排水槽。

三、监理控制要点分析

1、监理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 GB50086-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1;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5-99。

2、监理控制要点

(1)要十分重视地质勘察工作

监理工程师要认真阅读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基坑开挖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分析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因素,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地层和土质指标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不一定很详细而且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监理工程师在基坑开挖中还要经常对比现场的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差异很大时要及时告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查看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2)设计方案必须经过技术论证

建筑物的设计一般由正规设计单位负责,基坑支护工程往往被认为是施工措施的一部分而不包含在施工图设计之内,由具备设计资质的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或施工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设计。由于基坑支护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如果搞基坑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设计考虑不周。因此,项目监理组建议业主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院设计或者要求施工单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设计、施工方案的评审,以使有效降低基坑支护的风险,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确保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重在过程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比较困难,且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a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应熟悉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周围环境,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设备正常运转。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本工程出现了钢筋网间距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布置,监理工程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并立即签发工程质量整改单,要求整改,确保质量和安全)

b核验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的正确性和保护措施。审查施工单位的水平及竖向施工放线是否正确,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随时对基坑的开挖尺寸、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进行检查,随时注意基坑的变化。

c坚持见证取样制度,对进场材料严格把关。施工单位进场的水泥、钢筋、钢管、钢铰线、砂石、掺加剂等必须按规定报验,资料齐全、完整,并实行见证取样、送检。(这一点项目监理组对所有来样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d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坡面厚度及强度,锚杆应力等进行检查,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水泥浆试块,旁站监理锚杆抗拉拔力试验。

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0.3m~0.4m,人工修整坡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正负20mm),尽量减少边坡超挖和扰动边坡土体,使之表面平整,坡角(坡角15°成孔倾角坡角正负5°)符合设计要求。

在本工程中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护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这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之处。项目监理组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协调(包括签发质量通知单)。

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和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绑扎随开挖分层进行时,搭接长度要符合要求,一般为一个网格边长。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组发现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钢筋间距严重超出设计要求,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项目监理组往往口头说不听,必须签发质量通知单。

锚杆钻孔应按设计倾角和孔深进行。当钻孔遇到障碍物无法钻进时,允许改变钻孔方向:当土层为软土时允许加大倾角,强锚杆打入有利的土层中:当钻孔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该孔的左右或下方按锚杆抗拔力等同的原则补强。

钻孔结束后,应将孔内松土、泥浆等清除干净,方可送入锚杆。下锚杆时,应把注浆管、锚杆和止浆液一起放入孔内。注浆要严格控制配合比,并根据注浆情况多次注浆,以保证浆液充满孔壁,使锚杆具有较高的抗拔力。锚杆孔内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且不小于3天,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喷射混凝土要按设计配合比搅拌均匀,垂直作业面尽量从底部逐步向上部施喷,混凝土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每600平方米喷射面留置试块一组,每组不小于3块。由于坡面平整度欠缺,本工程的施工单位在喷射混凝土时厚度达不到设计10厘米要求,有的地方厚度只有5厘米,光靠施工单位质量检查部门是不行的,这就需要项目监理组加强检查,加强巡视,跟踪旁站。

e基坑支护单位要与挖土单位紧密配合。遵循时空效应原则,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可继续挖土。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提醒建设单位尽快组织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等部门进行验槽,迅速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基坑回填前,支护层不能破坏,特别是坡脚部分。

f注意地下水或水患的影响。很多基坑支护事故都是水的影响造成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滞水、砂土中的微承压水、裂隙水、承压水、管道漏水、地面排水、雨水等处理不当,都会给边坡支护和周围建筑、管线带来危害。

在选择地下水的处理方式时,要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周围环境,决定采取降水还是防渗措施,以免引起地面沉降,给周边建筑及管线造成破坏。

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地下管道漏水,极易造成边坡失稳。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如发现地下管道有漏水现象,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如使地下管道改道,对漏水管道进行修补、防渗、将漏水及时导出等等,防止边坡含水量过大引起滑波,位移。

g推行信息化施工管理。信息化施工包括预测、信息采集与反馈、控制与决策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稳定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和破坏的突发性因素,地下工程受各种水文、地质、雨水等复杂条件的影响,特别在基坑旁有基础埋置较浅的建筑,或有重要的地下电缆和市政管线,很难从理论上预估出现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观测,进行信息化施工,根据土层位移的时空效应,及时掌握土体变形特性、边坡的稳定状态和支护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边坡失稳和周围建筑沉降等事故发生。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包括: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桩、墙内力;锚杆拉力;支撑轴力;立柱变形;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支护结构界面上侧向压力等。位移观测基准点数量不应少于两点,且应设在影响范围以外。

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检测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本项目监测单位在监测报告提交上有时不及时,往往导致项目监理组不能及时掌握情况;)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9

关键词: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类型;应用

一、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主要类型

(一)复合土钉支护技术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边坡支护技术一种主要形式,不仅工期短,而且支护效果良好,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是一种集经济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支护技术。[1]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针对高难度的施工位置进行支护施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能够采用不同的技术组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进而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坚固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复合土钉支护技术主要是利用土钉作为支护点,沿土钉为边坡壁提供支撑力,最终起到稳定土体的作用。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稳定性极强,主要适用于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

(二)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是由挡土墙和土层锚杆两部分构成的,其应用原理是利用锚杆将挡土墙与土层相连接,从而获得锚杆的额外作用力,进而有效固定边坡,提高边坡的承载力。在具体的施工中,支护体系的相关参数应随着挡土墙和压力和锚杆的内力进行适当的调整。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处于滑坡区的边坡,对于基坑高度超过6米的边坡,则不宜采用锚杆支护技术,这是因为锚杆的支护力无法达到实际要求,很容易引起塌陷或者坍塌。

(三)悬臂式支护技术

悬臂式支护技术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但它对土质的要求和开挖的深度要求较高,因此,该项技术适用于土质优良、开挖深度较浅的施工项目。[2]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采用悬臂式支护技术之前,要对施工项目的土质情况、土壤结构进行细致的勘察,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计算出开挖深度,从而决定悬臂式支护技术的使用与否。在使用悬臂式支护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要合理控制结构的高度与宽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结构设计,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对策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在使用边坡支护技术之前,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的地理位置和土质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从而为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条件。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要结合边坡的性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选择适宜的边坡支护技术,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钻孔位置做好标记,以便在使用边坡支护技术时进行辨别。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实施方案中规范各个阶段的施工流程,在为边坡支护技术提供可靠保障的同时,还需对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监督,从而全面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

(二)准确把握基坑开挖的范围

基坑开挖是实施边坡支护技术的关键环节,由于基坑开挖会对土层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基坑开挖之前,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地质结构和土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为边坡支护技术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坚持分层、分段的原则,将开挖的土量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严格控制基坑开挖的范围,不可自主扩大开挖范围,从而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性。[3]此外,施工人员还应该注意,要对开挖的坡面适当采取保护措施,进一步减少气候因素和自然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及时对监测点进行地质检测

在边坡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地质检测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边坡支护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及时对监测点进行地质检测,一旦发现问题或者出现变化,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最终确定改进策略。地质检测不仅能够提高边坡支护的质量,而且还能创设良好的施工环境,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关注地质条件的临界值,以便降低地质条件对边坡支护技术实施的影响,从而确保边坡支护施工的顺利实施。

边坡安全监理细则篇10

关键词:公路路堑 开挖 施工技术

一、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路堑边坡高度等于或者大于20m时称为深路堑,深路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要特别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深路堑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边坡较高,易于坍塌,而且工程量大通常是影响全线工期的重点工程。因此开挖前应详细复查设计文件所确定的工程地质资料、边坡坡度、工程数量和工期等;并收集了解路堑土层结构及土层坚硬程度;对砂类土应了解其颗粒级配、密实程度和稳定角;对细粒土应了解含水量和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不良地质情况、地下水及其存在形式等。根据详细了解的工程地质情况、工程数量大小和工期等认真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据以配备合适的机械设备类别、数量和劳动力,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

2.由于深路堑开挖深度大,而设计文件不可能提供很多地质钻探资料,大部分地质资料是地表1~2m的深坑资料,有些资料仅根据天然露头地质情况确定工程难易等级,在对于保证深路堑边坡稳定的论证是不够的。若设计文件中的工程地质资料缺乏或严重不足,不能据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宜进行工程地质补探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补做工程地质勘探时应以钻探为主。

补做工程地质勘探并验算后,若深路堑边坡难以稳定,则应按补做的地质资料重新进行方案选择,并将确定的技术方案报请审批后实施。

二、深路堑的开挖方法

土质深路堑的开挖方法与一般高度路堑的开挖方法基本相同,不过是多分几层施工。开挖时根据深路堑的程度和边坡形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挖:

1.土质单边坡深路堑的开挖基本方法有横挖法、纵挖法、混合挖法、分层横向全宽挖掘法。由于分层台阶较多,更应安排好各层台阶的独立运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以免互相干扰,影响功效和施工安全。

分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当弃土(或以挖作填)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运距较短(不超过100m)时,也可用推土机进行,当运距超过推土机经济运距时,可用推土机推土堆积,再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出。

2.土质双边坡深路堑若纵向长度较大,一侧边坡的土壁厚度和高度不大时,可采用分段纵挖法。施工机械可采用推土机、铲运机独立作业,或推土机配合铲运机作业。当弃土(或以挖作填)运距较远,超过铲运机的经济运距时,可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作业,或采用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作业。

3.土质深路堑靠近边坡3m以内严禁采用爆破法炸土施工。若土质坚硬为加快施工进度,在边坡3m以外准备采用爆破法炸土施工时,应进行缜密设计,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防止炸药量过多,爆破时将边坡土炸松,使边坡不能稳定,造成后患。

三、深路堑边坡的稳定

1.深路堑边坡的形状与坡度

深路堑由于边坡较高,受大气等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严重,比一般高度的路堑更容易产生变形和破坏;同时开挖深路堑使山体原有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容易引起滑坡等病害。生产实践表明新修路基的病害多发于深路堑路段,主要是边坡失稳破坏造成的。

影响深路堑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边坡坡度的大小和坡面形式。若坡度小边坡平缓则易于稳定,反之边坡则不易稳定。实践表明,深路堑边坡按一定的高度设计平台与从上至下一个坡面相比,虽然设平台的综合坡度与一面坡的坡度相同,但前者边坡较稳定,因此在正式开挖前应根据路堑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边坡高度等因素对设计坡度和坡面形状进行认真复核,必要时应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如发现边坡不稳定,应进行合理调整。深路堑的边坡应严格按照设计边坡和坡面形状进行施工。但遇到土质情况与设计资料不符特别是土质较设计的松散时,如设计资料注明土质为密实状态,规定边坡坡度为1:0.75时,而开挖后土质实际为较松散状态,坡度至少应为1:1.5才能稳定,设计资料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应向建设单位与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设计,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深路堑边坡的变更应以边坡的稳定为前提,并尽可能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对重大的修改,应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避免主观片面性。同时,边坡的变更应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1.1.细粒土层边坡:细粒土一般都具有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边坡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条分法验算。这种土质路堑宜在边坡上每隔6~10m高度设置一平台,形成阶梯式边坡。平台宽度对于人工施工不宜小于1.5~2.0m;对于机械施工不宜小于3m。平台应尽量设在土层分界处。平台表面横向坡度应向路基倾斜,坡度约为0.5%~1%,纵向坡度宜与路线纵向平行,或设置纵向排水沟,其纵坡不得小于0.3%,平台上的排水设施应与路基排水设施连通。折线形边坡由于变坡点易被雨水冲刷破坏,除非予以保护,一般不宜采用。

1.2.砂类土层边坡:其边坡稳定性可用直线法验算,其边坡形状同细粒土层边坡,以阶梯式为好,但对边坡上的松散夹层要进行保护。在脚坡处宜设置碎落台,以免堵塞边沟。

1.3.碎、砾石土和巨粒土层边坡:其边坡坡度通常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确定,即参考当地稳定的自然山坡和人工山坡,以及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因素推断适宜的稳定边坡坡度。其边坡形状宜采用阶梯式,平台宜设在土层分界处边坡上的松散夹层应予以保护。如果土层比较松散,则宜将边坡的全部或下部的大部分予以保护。

2.不稳定边坡的防护加固

土质深路堑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如修建平台后仍不稳定或挖后立即发生坍塌时,应采取防护加固措施进行处治,以确保边坡稳定。修建平台后的高边坡仍然不能稳定,原因很多,如设计的边坡坡度过陡;大雨后土的含水量大量增加土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低边坡受地下水的影响等。应根据边坡不稳定的具体原因和不定的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对于坡面变形不大的边坡,如坡面土易冲刷、雨季常产生小型溜坍等病害的边坡,可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防护。坡面变形较严重时,应采取浆砌护面墙进行防护。

3.边坡上地下水的处理

土质深路堑开挖工程中如果边坡上有地下水渗出,将会造成边坡坍塌的后患,应根据地下水渗出的位置、面积和流量修建边沟渗沟排水。

3.1.边坡渗沟一般采用填石渗沟,其断面通常采用矩形或梯形,其宽度不宜小于1.2m,深度视边坡潮湿土层的厚度而异,一般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封闭层以下)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当排除层间水时,渗沟底部应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层,在冰冻地区,渗沟埋深不得小于当地最小冻结深度。

3.2.边坡渗沟底部可用较大粒径(3~5cm)的石料填充作为排水通道,其外周设置适当的反滤层,渗沟内部其余空间可用筛洗干净的小粒径渗水材料(粗砂、中砂)填充。

3.3.边坡渗沟应埋设在潮湿土层以下较干燥而稳定的土层内,可按潮湿带的厚度做成具有泄水坡(2%~4%)的阶梯形,最下一个台阶长度宜大一些,基底一般用M5浆砌片石铺砌。

3.4.边坡渗沟的顶部一般用单层干砌片石覆盖,其表面大致与边坡面齐平,必要时可用水泥砂浆勾缝。寒冷地区渗沟顶部应设保温层,并加大出水口附近纵坡。保温层可用炉渣、砂砾、碎石或草皮铺筑。保温厚度不小于冰冻深度。

3.5.边坡渗沟下部的出水口一般采用干砌片石垛,其作用是支档渗沟内部的填充材料并将渗沟中集引的水排入边沟内,其位置设在边沟的外面。

3.6.边坡渗沟垂直嵌入边坡。对于较小范围的局部湿土,宜用条带形布置,对于较大范围的局部湿土,宜用分岔形布置。当边坡表土普遍潮湿时,宜用拱形与条带形结合布置。分岔形渗沟的分岔部分和拱形渗沟的拱部断面下侧可用粘土填筑,做成防渗层。

3.7. 边坡渗沟应从下向上开挖,而且各条渗沟要间隔开挖,并应随挖随即支撑和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以免造成沟壁坍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