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4 13:46:52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1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江汉油田面临的市场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围绕油田“十一五”发展思路和六大战略,指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应遵循的理念、目标和要点,并基于油田实际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论文关键词:江汉油田;人力资源;民展战略 江汉油田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以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制造、盐卤化工,管道勘察设计、施工与钢管制造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有大型企业。总部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已建成江汉油区、山东八面河油田、陕西安塞坪北油田和重庆建南气田等四个油气生产基地。截至2008年底,拥有国内探矿权区块11个,石油资源量7.87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12万亿立方米;原油年生产能力162万吨,天然气年生产能力2.07亿立方米。近年来,油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境外找市场,谋发展。由于这些环境因素都远离本部,企业不能直接地控制,而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状态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二者互相联系,互为作用。为此,充分认识油田人力资源现状,制定正确的人力资源战略,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油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资源分割,制约人力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目前江汉油田有正式工、子女劳动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临时工等多种用工方式。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不同的用工分别隶属于组织部门和劳资部门及劳动就业部门管理,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分割,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人为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发展空间,使企业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且各种用工相互交织在一起,给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带来很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和问题。 2.存量过大,减员分流渠道不畅,制约企业的人力资源调整。一些层面上缺乏有效途径和措施。(1)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企业可以不予续签,但顾虑重重,难以实施;油田有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者,属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范围,也难以操作;(3)油田有社会服务性人员,大部分属于移交办社会职能部分,经过多方探索,始终难以取得进展。 3. 结构不合理,难以有效进行调整。目前油田全部用工中一线占用工总量的24%;二线用工占用工总量的比例达28%;特别是正式职工中,内部退养等不在岗者占正式职工的比例达16%;另有从事多种经营,占用工总量的13%。这种“一线紧、二线臃、三线松和线外多”的队伍结构严重制约油田生产经营发展,而又难以有效进行调整。一方面油田企业以野外生产为主要特征,一线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人才配置上难度很大,暂时上去的也很难留住;另一方面受身体条件限制,一线职工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向二三线转移,在二三线难以容纳的情况下只能实行因人设岗、离岗休养等,从而造成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4.员工内部流动不畅,人才难尽其用。这是国企与其他企业相比,在用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职工就业参加工作一般仍采取组织安排的做法,而且以大批量集中投入为主,难以考虑职工的个人所长及爱好,特别是在上岗之后,基本是一岗定终身,存在很多学非所用的现象。油田每年内部流动率仅有2%左右。即使有的职工经过培训,或另有所长,也难以如愿以偿。劳动力基本没有自由支配其劳动的权力,严重制约了职工潜能的发挥。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必须遵循的几个理念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2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战略性的重组改制,油田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乃至转折性变化,同时,国际能源需求逐年增加,石油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油田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成本管理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的要求,战略成本管理逐渐提上议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少,产品的优势很难占主导地位,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重心不仅是生产管理了,还应该加强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是在产品利润本身有限,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必由之路。油田企业是以开采油气资源为主,其产品的利润空间不是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当产油量没有大幅度提升,油价没有根本性的转变的时候,企业要想有更多的资金,就不得不从成本控制上做文章,其核心是改变原有管理模式,对原有模式进行客观评估,查找问题,最后各个击破。

二、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一)没有一种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

受传统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影响,油田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还不够。从成本管理的着手点来看,企业普遍把成本管理放在生产领域,仅仅从各个工序上、生产投资上去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他们忽视了在流通领域有必要进行成本管理,尽管看到了行政管理成本巨大,但出于各种考虑,行政成本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开展。在油田企业内部,不同的群体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也不相同。在管理者看来,成本管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在具体的项目中作为考虑的对象。普通员工看来,成本是领导考虑的事情,员工就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去执行相关策略,在这个执行过程中,成本的多少,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从整体来看,成本管理不是具体的哪一个方面,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只有各方面做到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企业人事层面来看,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有成本管理的意识。特别是领导,应该清晰认识到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应该把成本管理当做一项具体的工作来抓。

(二)没有一种完善的企业成本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油田企业还在计划经济时期体制阴影下运转,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成本管理规范。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有没有成本管理,怎样去进行成本管理,全部是领导意志、员工行为。成本管理做得怎么样,效果如何,都没有相应地机制监督、去评估。在油田企业内部,并没有独立的成本监督部门,对于成本管理的权责不分。该谁去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也没有说明。实际上,油田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比如采购需要多少资金,实际是多少资金,这些资金怎么支出来的,可以用多久,可以从哪方面减少支出等等,这些都需要各部门间信息畅通。

三、成本管理的创新路径

(一)建立全面预算、适时结算、异体核算的监控管理机制

1.严格预算执行。加强全面预算符合率管理,对预算执行情况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考核,对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相符、节约,还是超支的,都要认真分析成因,制定改进措施。

2.适时财务结算。确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狠抓财务结算。针对内部财务结算滞后问题,完善控制制度,加强ERP 上线管理,严格杜绝“三角债”;禁止油田二级单位利用结算环节隐匿和拖欠其他单位的资金,抢占财务资源。

3.异体核算。强化会计核算的异体监督,在油田分公司财务资产部成立会计核算机构,将主要生产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能上移。会计核算部门统一管理成本核算业务,对生产单位提供的成本费用开支情况进行核算,实施成本监督,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建立目标管理、分级落实的奖惩兑现机制

成本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成本中心,以目标管理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分解和执行子目标,保证成本总体目标的实现。确定成本总目标,逐级分解到基层,形成具体的成本子目标体系。先确定合理的原油目标成本,然后测算出原油生产单位的目标单位成本,再根据年度生产任务,确定原油生产单位的成本控制指标。在预算时,应将目标成本逐级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部门和责任人。按照成本分级归口管理的原则及弹性预算方式,在纵向上,各单位将指标分解到每个成本责任中心;在横向上,各项成本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业务主管部门,使得成本控制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统筹计划,严格运行。成本费用的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实行季度考核只扣不奖,年终清算的兑现办法。成本费用控制在下达的指标之内且各项任务完成的,结清所挂钩效绩工资;年终超支的,扣罚效绩工资;年终实现费用节约的,按比例提取效绩奖金。

(三)建立以油藏为对象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

伴随着油田企业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的逐步推行,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与油藏经营管理相适应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体系。然而,目前油田企业成本核算大多以生产组织框架为基础的,由于组织结构与地下油藏单元的交叉,在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下,无法获取油藏单元成本信息,也就无法对油藏单元进行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不利于实现不同油藏之间资金的优化与调整,对于实现企业成本效益与价值最大化目标有影响。因此,建立以油藏为对象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体系,有利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信息获取的需要。

(四)拓展和改进油田企业成本精细管理

加强油田企业精细管理,能够从细节上减少企业成本浪费,最终实现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开展精细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科学规划、严格执行的原则。对此,可以从这个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树立成本成本管理理念,强调人人参与

油田企业的每一笔开支都是由单个的个体进行的,只要在企业中,就会在这方面那方面开支企业经费。因此,油田企业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实际上是有企业投入维系的,应该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这样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的宣传工作,让每个人意识到成本管理这一概念,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意识地考虑成本管理。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领导的事,还是每个普通员工的事。领导要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普通员工也要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每个人都要参与到企业成本管理这一过程中来。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要将成本管理的理念融入其中,树立成本控制的理念,以主动参与、高度责任感的姿态去面对工作。

2.转变成本管理传统意识,树立成本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

成本管理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单一化的成本管理方式只能从单方面取得效果,并不能取得全面的效果。在成本管理的方式上,不能简单地节约,否则会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比如,资金支出将会越来越困难,有些合理的开支因为在倡导节约的严格程序下,最后难以预支资金。成本管理应该朝着效益化的方向发展,将成本与效益密切结合起来。不能简单地看成本,也不能简单地看效益,而应该将二者统筹起来,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核算成本,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评估成本的质量,最终得出最佳预算方案。不能因为成本而忽视效益,也不能因为效益而不计成本,二者的结合是寻找最大的利益空间。对于成本的核算、效益的评估,应该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3.大型项目科学研究,建立合理的投入产出预算控制机制

(1)严格把关,做好精细资金成本的预算事务,保证每一笔资金的流出都是合理的,防止不良资金流出。有效地评估资金的总量,有效地评估资金的总体风险,对资金的安排和预算工作要具体落实,确保执行到位。每一笔资金的支出,没有合理的理由,没有科学的预算,都不得私自支出。资金的重点是油田生产领域,在这方面要敢于投资,只要是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发展,确保油田每一个项目能够正常运行。当然,生产资金应该有科学的预算,按照预算去完成,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资金运行的新情况,要重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重新安排资金。资金的输出不是以领导意志为转移的,要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对于收支严重失衡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预算,要结合今天的新任务,要考虑往年的实际情况,还要根据企业运行的情况与年度规划等。

(2)严格项目管理,精细投资和项目管理相结合

对于油田项目的管理,要有效益的谋略,没有效益的项目要坚决制止。每一分钱的投资,都应该换回一分以上的效益。严格项目的管理,没有科学根据的坚决不立项,没有实施可行性方案的,坚决不冒险。对于项目资金的考核,要首先分析其项目可能产生的实际效益,然后分析其可行性,最后综合评估。对于项目资金的划拨,严格按照项目的立项要求去完成,不得人为地随意划拨资金。对于项目的实施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每一笔资金的落实情况与实际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对于项目的验收,要严格把关。在验收过程中,必须首先考察成本投入与实际产出。

(3)物资采购整个过程做到精细化管理。物资采购支出是油田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处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精细化管理的成败。应该分析所采购物资的基本状况,再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供应商。当然,必须考虑到产品的性能等因素。整个采购过程是透明的,整个采购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对于采购行为,可以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4.刚化考核兑现,实行成本效益一票否决制

(1)切实落实刚化考核、硬性兑现。成本指标的精细分解,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使大家既有责任又有压力。这种责任与压力必须有相对应的考核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如果不能最终执行,大家只会把它当成一纸空文,就无法实现精细成本管理的目标了。因此,实行刚化考核,硬性兑现,全面实行成本效益否决制,特别是要加大对成本经营者的考核力度,则是精细成本管理的又一个关键。

(2)精细成本管理要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其运行机制。第一点是把质量放在首位,必须认识到有质量才有效益,严格成本质量控制。第二点是建立质量控制评估机制。对于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要严格按照甲乙双方合同规定执行理赔措施,同时对责任方按已索赔额的相应比例追加成本指标。

参考文献:

[1]司尚魁,李军芳,赵贵平.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思考.经济师.2009(12):247.

[2]刘冬梅.油藏经营模式下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研究.财会研究.2010(12):64.

[3]张志友.论油田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商场现代化.2006(06):65.

[4]杨小云,姜全兵,李防震.加强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4):420.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3

1.1降低投资盲目性和决策风险

油气田企业生产规模庞大、业务类型繁杂,区块储量、储层差异大、各项基础建设投资一旦投入,无法再次撤回。这些行业特性就要求初始投资必须有极大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财务预算管理的各项模型的充分应用,将使油气田企业在现有的投资额度下,交替运用分析各项预算方案,最终选出最佳的预算方案,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做到合理和高效利用现有资金,进一步提升油气田企业的盈利和获利能力。

1.2保证油气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油气田企业的财务预算始终坚持“横纵”双向控制,横向以各二级单位为单元,做到企业经营目标从最高管理层向最低操作层逐层分解。每一个管理层或操作层的预算目标都有一个部门单位来承载。纵向以时间为轴,年度经营预算目标分解为季度经营预算目标和月份经营预算目标,充分把握时间节点,做到全程控制。“横纵”双向的预算控制,使年度经营目标变得更加具体、细化、明确和清晰,保证了油气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

1.3促使各环节经济活动协调一致

油气田企业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等同于油气田企业采取刚柔并济的体制,减少以至消除各采油厂和辅助单位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加大各单位生产活动中的协调作用,尤其为弱势单位和弱势部门在实现经营目标中提供“挡箭牌“和”强心剂“,保证各单位、各部门协同一致,共同进退,最终实现油气田企业以最低的资源占用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的目标。

1.4促使财务管理控制工作进一步强化

财务预算管理将进一步强化油气田企业管理经营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及规范性,实现全局性角度下的企业运作成本开支,将企业投资与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健全与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财务监控,防范财务风险,同时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能够对各项经济业务作出合理判断,发现油气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纠正与调整偏差,有效避免各单位的舞弊行为,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加强油气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策略

2.1达成共赢目标,建立相容型体制

油气田企业是由多个二级单位组成的共同体,各单位拥有独立的考核目标和利润,在财务预算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趋向,所以,为了油气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要求企业采取刚柔并济的体制,在重大预算指标的编制和控制中,采用“刚性”的方式进行严格控制,而对于部分投资和费用的控制,可由各单位自由裁量,给予适当的“柔性”政策,实行投资与成本费用的一体化管理。

2.2重视过程控制,防止目标置换

在实施过程中,在注重考评各单位、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考评预算执行的过程,保证执行过程不偏轨,及时发现执行和预算“误差”,实行纠偏机制。为了防止战略目标在执行中被置换,保证财务预算的有效实施,首先管理层应该重视财务预算的实施,上行下效,为财务预算的实施带来便利;其次,成立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整个油气田企业预算编制、审定、监督、协调、控制、协调反馈和绩效考核,在此基础上,以月为周期对各单位预算执行进行监督和落实。

2.3加强制度管理,提高预算约束力

油气田企业规模投资和勘探风险直接决定了提高预算控制和约束力的必要性。油气田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切实围绕预算开展活动,以降低各项运营风险,保证年度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油气田各单位需坚定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预算制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贯穿于整个企业预算过程中,最终形成全领域、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与控制局面。

2.4坚持动静结合,保证预算连续性

油气田企业执行动静结合的预算方式,可改善原有固定预算方式带来的灵活性、适应性差等缺点。滚动预算不但可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预算的不断调整与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所以,对于处于稳产和成熟油区的油气田单位的预算管理可采用固定预算的方式,而对处于刚开始进行勘探开发和风险作业的油气田单位则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更为适宜。

三、总结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4

今天这次会议,是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6月24日胜利油区工作会议精神而确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分析我市油区当前的形势,总结经验,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推动我市油区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到情况汇报的很全面很细致,问题分析的很透彻,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我认为这正是大家关心油区建设的表现,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油区工作的认识。石油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做好我市油区的管理工作,是保障我市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从事油区工作的同志们务必高度重视。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和谐油区”不断繁荣油区经济这一目标,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不断开创油区生产建设的新局面。

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油区工作,把油区各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不断强化管理和整治力度,解决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建立了市、县、乡(镇)三级油区管理工作网络,各县克服层层困难,为确保油区正常经济秩序,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巡护队伍,为稳定和维护油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这些都是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油区工作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多想办法,群策群力,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把油区管理建设的更加繁荣。

二、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服务”的宗旨,处理好油地各方面利益关系和矛盾,全心全意为油区建设服务。各地各级政府一定要始终坚持“为油田生产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繁荣发展服务”的宗旨,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搞好双向服务。要始终把搞好为油田企业服务放在油区管理工作的首位,真心实意地为油田企业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提供方便,形成油田企业反映和急需什么,我们就重点解决什么的氛围,确实达到讲政治,讲大局,讲统一,谋发展的大好政治局面。上半年工作中,商河县总结实行的“服务在先,预防在先,处结率在先”的原则,有效地协调和处理了油区范围的油地矛盾和工农纠纷,达到了既维护国家利益,又使地方各层次都比较满意的目的。济阳县为提高为油田企业服务的效率,实行了“政出一门”,极大地提高了为石油企业服务,为当地群众办事的效率。这些措施都要认真地加以总结,推广发扬,以利于鼓足干劲,再创辉煌。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再接再厉,抓好管道保护和坚决取缔土炼油场点的工作。尽管我们为稳定油区秩序做了大量而艰苦细致的工作,但当前我市油区治安形势和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法分子对我市油区石油长输管线进行打孔盗油现象还时有发生,在个别地方和个别时期曾一度被遏止的土炼油场点还出现死灰复燃的迹象。在今年三月份开始的全省油区春季整治专项行动活动中,省里把打击石油管线打孔盗油和取缔残存土炼油场点两项任务,列为我市行动的工作重点,也给我们指出了工作方向。各县要在上半年整治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下大力气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进一步摸排情况,找出结症,制定针对措施,突出重点,一抓到底。彻底解决好这两个仍不时干扰破坏我市油区正常生产建设秩序的问题。

当前我市商河、济阳两县政府都非常重视这些问题,都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组建了由公安机关干警带队进行巡逻维护油区管线安全的专业队伍,为防护石油管线免受不法分子侵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在人员素质、装备、通讯和交通各方面也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今后要重点提高这支队伍协调配合能力及稳定性。各县政府要继续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建设,要在可能情况下,协调石油管道企业,在人、财、物上给予政策性的倾斜,真正达到人防、技防、物防工作的有机结合。总之,我们应通过有力的工作,坚决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及时彻底解决影响油区正常生产秩序的突出问题,努力保持我市油区秩序稳定,为油区经济发展繁荣创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

四、提高协调服务能力,完善长效机制度。随着油田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油区管理和人民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强烈要求,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全市油区系统的同志们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每个人要加强学习和钻研,在提高协调服务的能力上多下功夫。特别是不断增强各级油区办的综合协调能力,及时解决油区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应该看到,我市油区通过近几年的综合整治工作,各级油区办综合协调服务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胜任各地油区繁荣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与油田管道企业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完成了两县油区转供电系统的改造建设工程,彻底扭转了过去用电纠纷频发的局面,使油地达到了双赢目的。与油田、管道企业签订“管道保护协议书”,使企业出钱、地方出力的运作机制成为现实,两县均成立专业巡护队伍,为保护石油管线免受不法分子侵害发挥了重要作用,管道打孔案件逐年减少,管道沿途治安形势不断好转。同时由于油地联席会议的定期召开,油地互通信息,使各地的土炼油场点无处藏身,在油田企业的配合下,通过三年的努力,蔓延于两县的土炼油场点基本被清除,使我市油区管理这的三大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油区形势越来越好。以上实践证明长效管理机制在我市油区成功运行,今后要紧抓不放松,还应逐步完善各个运行环节,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既要不断进行专项整治,又要牢牢抓紧建立长效机制,达到治标又治本,这样下去我们就能牢牢抓住和取得油区管理建设的主动权。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清理整顿 改制分流 操作流程 人员安置 土地问题

一、胜利油田清理整顿对外投资和多种经营单位的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精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做出实施清理整顿、加快结构调整、做精做强主业的战略部署。胜利油田作为中石化上游的龙头企业,共有对外投资与多种经营项目715个,占整个集团公司清退项目的12%,胜利油田清理整顿工作的进展将对集团公司清理整顿战略部署的落实产生重大影响。

从胜利油田内部看,对外投资和多种经营用工总量51222人,投资项目资产总额198.04亿元,产业门类涉及生产加工、检维修、仓储运输、房地产、宾馆、文化传播、金融保险等多个领域。产业分散,布局不合理,法人多,经营效益差的经营现状,严重影响了胜利油田核心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发展,胜利油田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来看,也迫切需要清理整顿对外投资和多种经营单位。

二、胜利油田清理整顿对外投资和多种经营单位的途径

清理整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及其它文件40多个。经过逐步的探索,目前可选择的清退途径主要有改制分流、转让出售、清算注销和破产注销四种。研究分析这四种退出途径的操作流程,找准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对于规范清理整顿程序、合理合法地推动清理整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改制分流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环节

国家对中央企业所属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流程有严格的规定,本文侧重分析在油田层面开展改制分流工作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按照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和中石化企[2003]174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改制企业首先应进行宣传发动,在大多数职工同意的前提下向油田改制分流办公室呈报改制分流初步方案。对涉及国有资产的改制企业,其改制分流初步方案经油田改制分流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以油田正式文件的形式上报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审批,对不涉及国有资产的多种经营集体企业,其改制分流初步方案由油田改制分流办公室直接审批。同意批复后组织开展资产清查、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工作,制定改制分流实施方案并上报,批复后签署相关文件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

2、转让出售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1)企业产权转让可行性研究和转让方案的审批。转让方案须经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审议通过职工安置方案;(2)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法律审查。出让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后要办理备案手续,并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3)产权交易。出让企业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公告产权转让事宜,如公开征集产生两个受让方的,采用拍卖或招投标方式组织实施产权交易;如公开征集产生一个受让方的,可以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国有控股或参股公司转让股权时,公司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4)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

3、清算注销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1)内部审议和审批。作出企业解散的决议;(2)成立清算组。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负责人、成员名单向登记机关备案;(3)公告和通知债权人;(4)清算准备。处理未了结业务,清理债权债务;(5)资产清查、审计和评估;(6)制定清算方案和审批。清算组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清算方案,审议通过职工安置方案,并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7)资产处置和清算方案实施。清算组处置资产,支付清算费用、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社会保险和经济补偿金、清缴税款、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8)制作清算报告;(9)工商注销登记。

4、破产清算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1)企业向主管部门申报破产方案;(2)企业内部实施破产准备。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破产方案,审议通过职工安置方案;(3)企业破产申请。聘请审计机构对企业亏损情况进行审计,将《破产申请书》、《审计报告》、《资产情况明细表》、《职工安置方案》和上级部门的批复等文件提交给企业所在地相应级别的人民法院;(4)公告债权人;(5)破产宣告。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十五日内组织成立清算组,破产企业停止经营活动;(6)破产清算。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接收资料、清理财产,编制财产明细表等清册,回收、管理、处分破产企业财产。清算组代表破产企业参加诉讼和仲裁活动、进行破产财产的委托评估、拍卖和其他变现工作、召开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7)清算组执行破产财产分配;(8)破产终结。清算组向法院报告财产分配情况,申请终结破产程序,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三、胜利油田清理整顿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

6000多名富余人员如何安置是油田在清理整顿过程中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中石化集团对关停清算的主办集体企业和全资、控投企业中的正式职工安置给出了两条途径:一是协解;二是回主体竞争上岗,竞争不上岗位的实行待岗。对非正式职工的安置,区别不同情况给出了三条途径:一是集体职工可协解,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给予补偿补助;二是对劳务用工终止或解除劳务派遣协议;三是依据《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

胜利油田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两个突出矛盾:一是允许正式职工回主体竞聘上岗,与油田现行多种经营人员不能向主体倒流的政策和总部改制协解瘦身政策有矛盾,前后政策不一致,既影响改制职工,又影响改制过程中的不表态人员;二是解除非正式职工的劳动合同,用行政手段关停主办集体企业,简单地给职工一点补偿存在很大的稳定隐患。

从油田目前情况看,属于退出范畴的能改制分流的企业基本已经完成改制。未完成退出的企业受国家政策以及条件不具备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难以实施改制分流,对多种经营单位按集团公司政策纳入清理整顿范畴最终只能予以清算、关停。在人员的问题上建议:(1)为避免产生矛盾,从油田今后规范用工等实际看,建议保留一定数量的集体法人企业,作为承载清理整顿无法分流人员的平台;(2)如不能保留一定数量的集体企业,集团公司考虑在油田的非正式职工安置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允许其以劳务输出方式回主体工作;(3)集体企业在油田主体没有其工资和劳务费计划,建议中石化集团公司核增这部分回流人员的工资和劳务费及其人工成本计划。

2、集体企业改制分流的推进问题

胜利油田共有69家集体企业,帐面总资产34.3亿元,从业人员18593人。目前油田集体企业普遍存在资产不足、盈利能力差、人员富余等问题,改制分流虽然仍是实现集体企业退出的最好方式,但改制对象需要有一个培育过程,在时间上能否于2008年底完成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强行采取清算方式退出,不但涉及职工安置政策问题,还涉及职工安置岗位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影响大局稳定。我们认为,胜利油田集体企业在产权关系上与油田主业是清晰的,经济上在油田给予一定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除实现油田安置效益外,能承担全部自身成本和费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集体企业即使在经营过程中不盈利,也为职工提供了工作岗位,发挥着较好的安置效益。鉴于此,对今后集体企业清理整顿提出以下建议。

(1)对部分经过培育基本具备改制分流条件的,积极推进做好收尾工作;对不具备改制分流条件的,以内部整合为重点,减少法人个数,进行清理整顿。在集体企业内部整合过程中,一个二级单位至少要保留一个集体企业作为经营平台和人员安置平台,为今后改制分流创造条件,不宜对集体企业全部采取关停清算措施,避免出现下岗人员群体。同时,我们还认为,2008年作为改制分流的最后期限是相对于国有单位来讲的,集体企业不应受此限制。

(2)如果第一条建议难以实施,可将集体企业注销法人,业务范围、资产、人员和工作岗位全部整合到油田主业。这涉及中石化集团公司要对增加的工资总额予以认可,还涉及到集团公司要对主业损益造成的影响予以认可。

3、土地问题

胜利油田在改制分流过程中,按集团公司的相关规定,已改制企业对占用的油田划拨土地基本上是继续维持国有划拨土地性质,并租赁使用。这使改制企业不能办理抵押贷款,融资受到限制。特别是东营市工商局明确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以公司名下资产进行注册,土地、房产、车辆等资产必须完成过户手续,否则不予登记注册”,这也要求必须妥善解决改制企业涉及的土地问题。如在改制前油田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改制时将按土地评估价格作为改制资产,将使得资产量过大,量化补偿难度大;如企业改制后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目前地方政府只按土地评估备案价格的20%-40%收取出让金,但按集团公司目前的有关规定,改制企业除向地方政府缴纳出让金外,集团公司还要按评估地价的40%收取划拨土地使用者权益。若按此规定处理,既增加了改制企业的负担,又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难度。对此问题,国土资源部在《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44号)中给予了明确规定:“为支持和促进企业改革,企业改制时,可依据划拨土地平均取得和开发成本,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作为原土地使用者的权益,计入企业资产”。建议中石化集团公司对改制分流单位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在采取出让方式处置时,按最初取得划拨土地的成本向改制企业收取划拨土地使用者权益,然后由改制企业自行按地方政府规定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主席令[2005]第42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主席令[1986]第45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1999]第21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主席令[1996]第70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5]第451号.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信息化 精细化 数字油田 智能油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26-02

石油行业管理战线长、幅度大、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等等,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精细管理约束条件要较普通工业企业要难得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升油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油田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江苏油田始终坚持“标准一致、源头唯一、集中集成、共建共享”的工作原则,始终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六统一工作方针,始终按照“建用结合,以用为主”的工作要求,把信息化根植于油田实际、贴近于生产经营、结合于业务需要,油田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走在了中石化第一方阵的前列。在经营管理系统建设上,按照“国际水准、中国国情、石化特色、油田实际”的总体思路,率先建成了中国陆上油田第一个ERP系统,树立了中石化上游板块ERP建设的样板,促进了精细管理流程的再造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在勘探开发业务系统集成上,自主建成了具有行业水准的企业级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数据中心,彻底改变了油田传统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管理与应用模式,开创了油田信息化与勘探开发业务深度融合、信息化有效支撑勘探开发业务的新局面。在信息网络设施上,升级改造了油田主干网和二级单位局域网,主干带宽实现了核心万兆交换、双冗余负载均衡,并采用Ku卫星、无线VPN等多种通信技术,使油田网络延伸到生产一线,架起了油田信息的高速公路。在信息工作模式上,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由分散建设向集中建设的转变、由“孤岛”系统向一体化集成系统的转变、由单专业独自运行向多专业网上协同运行的转变,形成了“业务主导、部门协同、集中管理、积极应用、不断改进”的良好工作局面。信息技术已融入到油田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矿区建设等各个环节,成为油田精细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正不断催生新理念、新产业,国家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两化的深度融合”等战略发展方针,油田也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油田企业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管理。一是信息化是勘探开发工程的“加速器”。现在油田从事勘探开发工程工作一步也离不开信息化,从地震勘探与测录井等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从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研究到开发方案制定,从地面工程规划设计到油田开发生产管理等等各个具体技术环节,信息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信息化是精细管理的“助推器”。信息化是精细管理的基本手段,精细管理与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精细化管理既需要继承传统的东西,也需要接纳现代的新东西,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手段、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精细管理生命力就会更加强大。从油田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管理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相结合,不但革新了管理的思想、改变了管理的模式、丰富了管理的方法,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效能和效益。三是信息化是发展方式的“转换器”。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业务领域越来越广、生产数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迫切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先导性、前瞻性、渗透性,建立覆盖全油田各专业领域业务链各环节的信息系统,利用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平台,推进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实现快捷、准确的业务处理,增强油田的技术创新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油田信息化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坚持以集中集成、综合应用为导向,以夯实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完善提升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数据中心为核心,以深化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和以ERP为主的经营管理平台为重点,推动形成全流程渗透、全系统集成、全业务协同、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崭新格局。一是强化精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体现为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信息化工作本身的创新实践,更要突出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的变革和创新,将油田ERP、SAP-HR、HSE、业务公开等管理系统与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数据中心有效融合,加强研究开发和深化应用,实现计划、投资、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二是强化信息化与专业化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集成化建设。当前,隐蔽油气藏勘探、精细化油藏管理与开发等都为集成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将直接促进信息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三维地质建模和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得到更高层次的应用。在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开展GIS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现数据中心与专业系统的全面集成与整合。三是强化传统服务与提升水平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做好数据的自动汇总、报表的自动生成和资料的自动收集整理等传统服务的同时,还要继续深化系统应用,在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上,整合、移植勘探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应用系统,使各系统在完成自身专业应用的同时,还自动为其他专业提供数据服务,形成专业应用协同的良性循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升油田信息系统支撑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

四、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渐进、不断升级的过程,是企业的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建立符合油田自身特点的信息化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的组织保障机制,确保规范运行。始终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流程,明确信息化责任,做到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管理措施三到位。同时,大力倡导共享协同、透明高效、健康文明的信息化文化,加大信息化知识学习普及力度,着力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在油田上下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和完善多措并举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健康运行。宝贵的数据资源一旦丢失,企业技术与经营秘密一旦泄密,企业的损失有时会比有形资产的损失可能还要大,而且有时没有办法挽回。在管理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加强网络防范,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在技术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防信息泄漏风险体系、信息资源灾备体系,进一步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做好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的人才保障机制,确保平稳运行。没有高素质的队伍,信息化建设就没有人才支撑。坚持以建立信息化管理人员、信息系统关键岗位技术人员、信息应用人员三个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各个层次、各类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信息系统操作的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油田信息化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油田信息化建设应该注意的事项

油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到远期目标;既要有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又要有近期的具体目标,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年见效。二是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既要统筹全局,服从互联互通的总体布局,又要兼顾局部,满足各专业的个性化需求,着力在基础建设上“统”、在专业应用上“分”,在建设标准上“统”、在应用方法上“分”,在技术架构上“统”、在业务流程上“分”,做到大小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共享,相互映衬。三是要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既要加强网络的硬件建设,又搞好软件开发应用,既要贯彻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加大投入,促进系统不断升级换代,又要注重实用适用,量力而行,逐步升级扩充,边使用,边总结,边提高,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四是要处理好“老”与“新”的关系。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继承发展多年来油田自身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技术构架、业务系统流程,更要科学研究,系统推进,大胆探索,创新开发,努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五是要处理好“建”与“管”的关系。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管理的变革,建设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管理是建设的延续和保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思想,形成以建促管、以管保建的良性工作机制。

信息化建设是油田深化精细管理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油田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全面渗透、集成整合、深化应用的新阶段,油田企业只有清醒认识自身所处阶段,进一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7

论文关键词: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成本管理,竞争优势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石油石化行业战略性的重组改制,油田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乃至转折性变化,同时,国际能源需求逐年增加,石油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油田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成本管理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的要求,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

战略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性成本分析工具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融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和价值管理于一体,包括行业价值链分析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运用战略价值链分析企业价值链增值的过程,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法[1]。

基于以上对战略价值链分析理论的认识,本文将油田企业界定为油气开采企业,运用战略价值链分析油田企业价值生成的过程及每一作业环节成本的投入,通过对价值增值关键环节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来取得成本优势,以实现油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二、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

(1) 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分析

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是指从油气地质勘探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行业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企业在所处的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以确定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劣势。

油田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处在一个价值系统中[2],这个价值系统具体包括勘探、钻井、集输销售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等价值链作业环节;油田企业虽然处于油气开采环节,但参与竞争要依靠其油气生产的综合成本,包括生产前的勘探、开发成本和生产后的炼化、销售成本。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如下图1所示:

图1 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

油田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技术工程性,勘探、钻井等价值环节由相应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完成,但是,技术上的联系、经济上的交易,使得这些作业环节消耗的资源成本管理,发生的成本,创造的中间价值,又都沿价值链转移到最终油气产品中。因此,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某个价值环节上,更重要的是在其各个价值环节整合上产生的系统优势论文下载。

(2) 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油田企业为创造产品价值而发生的一系列的作业活动,包括企业价值链与各业务单元价值链。

油田企业的油气开采过程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协作、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成本消耗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3]。结合油田企业生产特点,按照油气开采的工艺流程,将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划分为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4]。

基本作业包括注水、提液、油气处理和井下作业;辅助作业包括油田物资采购、采油技术开发、相关配套运输以及其他辅助生产等价值活动。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如下图2所示:

图2 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

三、战略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影响

与传统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动因不同,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驱动因素,与企业战略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相联系的成本动因。战略成本动因突破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范围,站在整体、长远、宏观、战略的高度来分析企业成本的发生[5]。

本文将结合油田企业生产特点,分别分析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的影响。

(1) 结构性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的影响

结构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有关的成本驱动因素,这些因素的形成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将是持久和深远的,而且这些因素往往发生在生产之前,其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构成了以后生产产品的约束成本。

油田企业结构性成本动因一般包括石油行业发展形势、油气开采地理环境、油藏自然条件、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科技进步、油气开发阶段及国家财政政策。所有这些结构性成本动因都会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产生影响。譬如:油气开采的地理环境、油藏自然条件会影响到油田开发的难易程度成本管理,加大油气勘探、钻井等过程中的作业量以及这些作业所消耗的资源。

(2) 执行性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的影响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有关的成本动因,即影响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性态的驱动因素。

油田企业执行性成本动因一般包括资产管理、价值环节整合、投资方式抉择、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投资成本一体化、HSE管理体系以及全员参与管理。一旦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为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指明方向,成本管理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执行性成本动因上。譬如:加强对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降低单位油气当量产品所负担的折旧和其他固定费用,实现企业规模经济。

总之,战略成本动因与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是紧密相关的。战略价值链各价值活动的划分以战略成本动因为基础,战略成本动因以战略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为载体。战略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受制于多个成本动因的影响,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价值量与成本动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实现对成本动因的有效控制。

四、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的构建

单纯的定性分析只能揭示战略价值链各价值环节之间的关联关系,但不能揭示各价值环节之间的优化空间[6]。本文拟建立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模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油气成本核算,而是要利用各价值活动的作业成本数据来分析各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寻找各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空间论文下载。

1)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分析模型的构建

依据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示意图,考虑成本信息的可获得性,针对勘探、钻井、采油和集输销售四大价值作业环节,并通过下述矩阵形式表示:

注:表示生产吨油油气产品所消耗的第i种价值作业的数量。表示所消耗的勘探作业量(吨可采储量/吨油);表示所消耗的钻井作业量(米/吨油);表示所消耗的采油作业量(吨油/吨油);表示所消耗的集输销售作业量(吨油/吨油)。

根据作业成本法“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基本原理,结合油田企业的成本核算,将油气产品单位作业成本所消耗的资源具体定位在直接材料、电费、水费、人工、折旧和其他直接支出6类资源成本管理,用j=1,2,3,…,6表示,建立矩阵如下:

注: 表示第j种资源的价格,表示第1-6种资源的价格。

注:表示第i种作业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勘探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钻井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采油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集输销售单位作业成本费用。

注:表示生产吨油油气产品总成本;、、、分别表示吨油油气产品生产消耗的勘探、钻井、采油、集输销售作业成本。

2)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模型的构建

同理,依据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示意图,根据成本信息的可获取性,针对注水、提液、油气处理、井下作业四大价值作业环节,并通过矩阵形式表示:

将采油活动单位作业成本所消耗的资源具体定位在直接材料、电费、水费、人工和其他直接支出5种资源,用j=1,2,…,5表示,建立矩阵如下:

注:表示第j种资源的价格。表示第1-5种资源的价格。

注:表示第i种作业的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注水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提液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油气处理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井下作业单位作业成本费用。

注:表示单位油气产品所消耗的总成本;、、、分别表示单位油气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注水、提液、油气处理、井下作业的作业成本。

五、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的管理应用

本文以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管理应用为主,为了探寻其行业价值链各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空间,以中石化××油田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资料为基础。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根据上述对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将该油田企业各类消耗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汇总,同时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数据统一性的要求,经整理后将其代入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分析模型成本管理,具体如下:

据此:

(1)

=15.03+180.85+218.63+12.35

=426.86(元/吨油)

在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勘探、钻井、采油及集输销售四大价值作业活动中,油气集输销售作业基本处于地面,与其他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较差;本文主要研究勘探、钻井和采油价值作业环节之间的关系并寻找其优化空间,进而分析其对油田企业综合成本的影响。

① 勘探与钻井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分析

地质勘探是钻井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地质勘探对钻井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钻井的速度、质量以及进度都对勘探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对中石化××油田企业财务报表数据整理分析,运用曲线拟合勘探与钻井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得:

(2)

代入公式(1)得:

(3)

对公式(3)求偏导得:

当时,=15.44元/吨油,=178.84元/吨油。

由此可知:当勘探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5.44元/吨油时,钻井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78.84元/吨油;勘探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较原勘探作业成本费用高0.41元/吨油,但钻井作业成本费用则低于原钻井作业成本费用2.01元/吨油。假设采油和集输销售作业成本费用不变,仍为218.63元/吨油和12.35元/吨油,可使得生产吨油油气产品的总成本下降1.6元/吨油,下降比例为0.4%。总之,价值链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勘探与钻井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优化空间,通过控制勘探价值活动作业量或单位作业消耗资源数量可以影响钻井价值活动作业量和作业消耗资源数量,有助于油气生产总成本的降低。

② 钻井与采油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分析

钻井活动是采油活动的基础成本管理,钻井活动完成质量高低对采油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譬如:井壁平滑及垂直度对采油过程中的注水、提液等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中石化××油田企业财务报表中数据整理分析,运用曲线拟合钻井与采油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得:

(4)

代入公式(1)得:

(5)

对公式(5)求偏导得:

当时,=182.93元/吨油,196.32元/吨油论文下载。

由此可知:当钻井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82.93元/吨油时,采油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96.32元/吨油;钻井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较原钻井作业成本费用高2.08元/吨油,但采油作业成本费用则低于原采油作业成本费用22.31元/吨油。假设勘探和集输销售作业成本费用不变,仍为15.03元/吨油和12.35元/吨油,可使得生产吨油油气产品总成本下降20.23元/吨油,下降比例为4.7%。总之,价值链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钻井和采油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优化空间,通过控制钻井价值活动作业量或单位作业消耗资源的数量可以影响采油价值活动作业量和作业消耗资源数量,有助于油气生产总成本的降低。

同理,对于油田企业来说,注水、提液、油气处理、井下作业是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上四大价值活动。在这四大价值活动中,油气处理与其他三大价值环节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由于油气处理基本处于地面成本管理,因此本文主要寻找注水与提液、提液与井下作业之间的优化空间。因此,可以通过曲线拟合建立注水与提液、提液与井下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寻找出各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空间,通过改变若干价值活动的量或单位作业消耗资源的数量,最终实现油田企业总成本的降低。

六、 结论

通过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的管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价值活动之间确实存在着优化空间。因此,针对油田企业开展战略价值链分析,不仅可以明确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在产业中的位置或范围,而且还可以结合战略价值链各价值活动进行清晰的成本定位。同时,运用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寻找各价值链活动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成本抉择分析,以达到企业总成本降低和竞争力提升的目的。并从树立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实现投资成本一体化与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的保障措施。当然,开展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的管理应用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性等因素的影响,还要结合详细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及相应的控制和改善措施来加以实现。

参考文献

[1]Shank John K, Govindarejin Vijay.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thenew tool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3.

[2]Krumwiede Kip R.ABC: why is tried and how it succeeds managementaccounting [M]. [S.L]: [S.N], 1998:32-38.

[3]国立华.我国石油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7:82-89.

[4]郭春林.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战略成本管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91-92.

[5]迈克尔?E?波特[美]著.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78-180.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钻井提速;长庆油田;钻井提速新工艺;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E24 文献标识码:A

在长庆油田企业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长庆油田企业牢牢把握着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两大主题,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大庆油田和创建和谐矿区的要求,坚持脚踏实地,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以钻井提速工程取得重大的成就。钻井提速是油田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增强油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 长庆油田钻井提速新工艺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油田企业不断增多,长庆油田需要钻井提速新工艺为其赢得市场的主动权,为其赢得发展的动力,为油田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力的之城和保障长庆油田的大发展。

面对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长庆油田是油田企业的领军企业,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钻井提速不仅是石油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影响是石油探勘的重要因素。目前,长庆油田钻井提速新工艺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

二、 长庆油田钻井提速新工艺措施

长庆油田是我国目前为止较为重要的油田之一。因此,国家也非常重视长庆油田的发展情况。长庆油田钻井提速新工艺给油田企业带来了新的血液和新的活力,所以把钻井提速作为长庆油田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针对长庆油田的实际,油田企业经研究决定,坚定的推出了"领导重视推进提速、科学管理拉动提速、科学技术引领提速、安全生产保障提速、硬件升级支撑提速、团结协作助推提速、重点突破驱动提速和政策机制激励提速"八项措施。

(一) 观念提速

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田企业发展起立,长庆油田必须冲破禁锢,创新理念,转变思路,走出一条新的途径。长庆油田企业领导提出,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破除各种阻碍技术发展的传统思想和行为方式,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创新管理,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钻井生产的持续提速,实现经济效益和钻井工作的双增长、双提速,全年保证增长率不放松。

长庆油田企业领导及企业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钻井提速的重要性,因此,专门成立了钻井提速工作小组、钻井提速监督小组、钻井提速技术创新小组等,并根据长庆油田的实际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长庆油田的战略方针、钻井提速目标和钻井提速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及解决方法,召开钻进提速工作会议、动员大会等等,以确保钻井、提速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二) 科技提速

钻井提速的重点在于技术的提高,技术是企业快速发展支柱!加大技术的日趋成熟,尽快将科学技术转化为钻井生产力,达到钻井提速。在企业中要强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油田技术人员根据长庆油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开发出属于自己本油田的特色技术,还要激励技术人员研究高端市场的关键技术,深井钻井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同时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现场适用的新技术、新项目。

(三) 管理提速

为了确保长庆油田始终处于领跑地位,油田企业工作者要使出浑身解数,提高长庆油田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对于钻井提速项目,在油田企业中实行业绩考核制度、赏罚制度等,加强管理。围绕着钻井提速这一问题,长庆油田提出要加强与有关钻井方面的专业公司的联系与配合,明确各个专业公司在服务长庆油田钻井提速方面所肩负的责任,确保整个钻井提速的科学化,大大速度缩短钻井提速的时间,并带动整个行业的综合提速、发展。

(四) 安全提速

石油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因此安全乃是长庆油田甚至是我国所有油田最为重视的问题。钻井提速的前提首先就是安全提速,油田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对新设备、信任人员要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为钻井提速提供可靠保障。同时也要要强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 长庆油田钻井提速新工艺成果

(一) 钻井进尺再创新高,目前长庆油田钻井提速,进尺不断增加,也促进了长庆油田石油的进一步勘探和开采。达到双赢。

(二) 钻机新度系数的提高,由原来的平均队生产能力大于平均队年进尺到现在的平均队年进尺远远超出平均年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了单机单队的作战能力。

(三) 通过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长庆油田的各级领导、广大技术骨干和工作人员子思想上普遍认同钻井提速是促使企业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并在实际行动中加强学习技术,确保钻井提速方案更好的贯彻落实。

(四)钻井提速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刷新了钻井技术的多项指标,例如:气井最短钻井周期记录、油井最短周期记录等等,为长庆油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随着钻井提速新工艺的不断发展,长庆油田的井控安全也保持在平稳状态,能够实现制定的井控安全管理目标,大大降低了井喷事故、井喷着火爆炸事故以及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结语

长庆油田提出了"大提速",这不仅仅是要求我们加强企业的钻井提速,还要注重油田企业的效益、油田企业的安全以及产品的质量,我们要做到将这些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长期做到1+1>2的效果。钻井提速的新工艺给长庆油田企业带来了巨大了利益,不仅仅使科学技术得到了提高,更保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钻井提速新工艺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在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创新技术,加快钻井提速新工艺的发展,确保长庆油田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钻井提速:推广磨溪经验取得效果[J].中国石油报.

[2]宋长伟,周丙部,王彬,王野,张振海.二连地区钻井提速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 2006(S1).

[3] 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提速的启示.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9

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全世界开始探寻新的能源供给资源,各国开始走向海中取油之路。现在,全球石油界已形成了共识:海底油气特别是深海油气将是未来世界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区域。

最近十几年全球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实践表明,陆上油气资源已日渐枯竭,60%~70%的新增石油储量均源自于海洋,其中又有一半是在(水深在500米以上的)深海。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全球深海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有可能超过1000亿桶。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可达850万桶/日、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可见,海洋已成为全世界油气资源接替的主要区域,而深海更成为一块未经大规模开采的处女地。

随着深水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深海石油开发发展步伐日益加快。近年来,持续飙升的高油价更是加速各国向海洋寻找石油的探索进程。未来10年将大力扶持。近10年来,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海洋,2010年更是达到85%,海上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正成为我国原油产量上升的主力。而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国也将海洋工程发展列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中,也就是说,拥有了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丰富资源,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海洋石油大开发的时代已经来临。

海工装备制造具有高技术、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大型企业最有可能成为最终赢家。韩国船企将成为中国船企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海洋油气70%藏于深海,深海开采技术的突破将成为海洋油气开发长期战略的关键因素。

世界海洋油气开发前景广阔

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全世界开始探寻新的能源供给资源,各国都加速了入海探油的步伐。

一方面,目前石油供给的乏力推动各石油公司深入海洋的探险之路。全球石油产量已经连续几年保持每天8500万桶左右,而业内人士判断说,未来几年也不会有大的增长。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都产自上世纪中叶发现的油田。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传统石油资源已进入“平台期”,产量的增长乏力。另一方面,供给的乏力也造成了原油价格的不断刷新,国际石油价格从2001年的每桶24.46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每桶79.61美元,价格为十年前的3.25倍。中国93号汽油零售价格从2001年的每升2.89元上涨到2010年的7.17元,价格为十年前的2.5倍。海洋石油开采的高昂成本在高油价的对比之下,成为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

世界海洋油汽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全球造船行业今后五年将主攻海工制造。世界海洋石油约占石油资源总量的34%,深海石油储量丰富,估计超过1000亿桶。目前海洋油气勘探尚处于勘探早中期阶段,其中海洋石油探明率在30%左右。据道格拉斯-威斯伍德公司的预测:未来5年,全球海洋油气工业将投资1890亿美元在遍及全球的海洋上建立15000个油气勘探和开采井,全球海上浮式生产设备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

全球海工制造队伍阶梯分布明显,中国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有望在近年内崛起。全球海工装备制造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美国、欧洲等国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

新加坡和韩国则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在总装建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公司总体处 在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梯队,以赚取加工费用为主。中国已拥有全球海工装备市场 15%的份额,逐渐成为全球海工装备市场的后起之秀。

中国已开启海洋油气开采时代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海洋工程发展列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中,未来10年大力扶持。预计“十二五”期间,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建设将加快,带动的海工装备总投资预计为2500亿~3000亿元,年均500亿人民币以上。中国“十一五”期间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投入已达1200亿元,市场容量很大。

根据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结果,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目前,世界海洋石油平均探明率为73%,而我国仅为12.3%;世界海洋天然气平均探明率为60.5%,我国仅为10.9%,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海洋油气整体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资源基础雄厚,产业化潜力较大,是未来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从浅海、半浅海向深海延伸,难度逐步增加,技术的先进性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经过了近50年的探索,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海洋环境技术、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主,包含20多个技术领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体系。据报道,我国在海洋监测技术方面,发射了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攻克了声学海流剖面测量等海洋监测关键技术,研制了海面漂流浮标等一批先进的海洋观测仪器设备,显著提升了中国海洋技术水平和国产海洋仪器设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进行深水勘探开发的瓶颈主要是如何解决钻井船的问题。为此,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深海船队,建造3000米水深适用的深水钻井船。同时,中海油还正在与挪威公司合作,将300米以下半潜水的钻井船改造为1500米的深水船。尽管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已经取得较快发展,但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挪威等海洋科技发达的国家相比,仅有部分技术达到国际水平,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其中,中海油的发展值得关注,成立至今近30多年来,经过不断地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中海油目前已建立了与国际惯例接轨、专业配套齐全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海油投资150亿元建造了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981号”、深水物探船、深水多功能勘察船、深水大马力起抛锚三用工作船、深水起重铺管船等大型装备等,代表了我国深海石油探测的技术前沿水平。

2010年以来,中国工信部一直在加紧制定《“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规划》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在中国近海大陆架新建5000万吨的原油产能,并建成投产2-3个深水油气田。受此带动,未来5年中国将需要70多座平台和10多艘FPSO。

为了分享海工装备市场,国内大型船舶企业调转矛头,纷纷“下海”,企业间竞争加剧。截至2010年,中国已拥有海工装备制造企业20余家,主要集中在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且以造修船公司为主。

在众多制造商中,中集来福士、大连船舶重工、上海振华重工、上海外高桥造船、中远船务、招商局(深圳)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上海船厂等企业处于第一梯队,主要从事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的建造。

国内大型船舶修造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工制造转型。中远船务、熔盛重工、明德重工、惠生重工有限公司、美利昌通宝、吉宝船厂等业内领先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长期“海工规划”。不少企业成功转型为海工制造装备企业,并实现了海工产品的全面覆盖。

未来商机

未来,中国造船企业将以海洋油气为新的制高点,迎接海洋石油大开发的时代到来。预计,未来10年,中国油气产量预计将以20%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广阔。海上油田开发基本上为400米以内的常规水深,中国可开发资源极为充足。中国300米以上的海域有153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16万平方米,有90%还没有勘探。中海油近期推出2000亿海洋开发计划,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业的繁荣很快就会到来。

考虑到海工装备制造具有高技术、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大型企业最有可能成为最终赢家。海工建造首先要克服系统集成度高、工序复杂和建造进度不易控制等难题。除技术外,海工装备造价都比较高,建造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调配资金和融资能力。融资市场的持续低迷成为短期抑制海工建造项目签约的关键因素。

在较长时期内,船厂是否具备帮助业主完成融资的能力,将与船厂是否具备建造技术实力和成本竞争优势共同成为项目最终能否成功签订和生效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经济上的种种原因,只有颇具实力的大企业才能成为进军和掌控海工装备市场的绝对主角。

韩国船企将成为中国船企的主要竞争对手。2010年,韩国的四大船厂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和STX造船已经迅速超过整个市场恢复的速度,从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恢复过来。韩国在大型集装箱船、海工平台、LNG船和海洋发电设施的技术以及竞争力都领先中国。2010年,中国虽然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面超越韩国,但中低端船型占据主要份额。

中国海洋油气70%藏于深海,深海开采技术的突破将成为海洋油气开发长期战略的关键因素。渤海海湾近海油田开发已经初具规模,而深海油田基本还处于未勘探阶段。面积只有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仅18米的渤海海湾油田已经被大片开发。其中包括锦州凝析油气田、绥中油田、秦皇岛油田、渤西油田群、埕北油田、渤南油田群以及渤中油田等。

南海海域,近海油气田的开发已具一定规模,而深水海域尚待开发。近海有涠洲油田、东方气田、崖城气田、文昌油田群、惠州油田、流花油田以及陆丰油田和西江油田。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篇10

大庆精神是竞争力

企业文化具体作用表现在凝聚力上、形象力上、竞争力上、延续力上。观察成功企业的典型,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屡战屡胜,所凭借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经济实力,更是隐含在商品力和销售力后面的文化力。文化力强大的内在驱动已明显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市场的最终较量,将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

“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是中央领导对大庆油田的殷切希望,这句话也昭示了大庆精神是油田最大的竞争力。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大庆精神之所以是最大的竞争力,首先因为它是文化力。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和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构成的大庆精神,是油田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是大庆油田企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的异常坚韧的文化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大庆企业特色。

大庆精神历经考验

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国际敌对势力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三年苦难时期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大庆油田,荒野一片、滴水成冰,职工们吃的是苞米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工棚。一方面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预言,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开采出这个大油田。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会战职工,经过三年半艰苦卓绝的夺油大战,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源在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迸发的巨大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最终形成了大庆持续高产、稳产的生产力。石油大会战中,几万名职工为了甩掉石油落后帽子,团结一心,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论职务高低、不分分内分外,与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体现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巨大的凝聚力;为了打井,职工们硬是把设备人拉肩扛到井场,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为了多出油、快出油,他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啃几口冻窝头,困了躺在钻杆下睡一觉。仅1205钻井队在1971年完成的钻井进尺数就远大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显示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强大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大庆人求实、创新和奉献精神,创造出了大庆油田的辉煌业绩,使大庆成为全国工业的一面旗帜,使大庆人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代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展现出了强大的形象力。50多年来,大庆职工充分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保证了油田连续20多年保持年产原油5 000万吨以上,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大庆精神也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成为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动力。

有人断言:今后的发展中,文化力将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大庆油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具有战略远见的。

大庆精神不断升华

要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持续不断地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要从深入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内涵入手,如“爱国”以兴企为本,“创业”以创新为魂,“求实”以诚信为先,“奉献”以共赢为根,将大庆精神由“爱国、创业、求实、奉献”8个字变成一个系统化的充满时代特征的企业精神体系。当务之急,还必须要结合大庆创建百年油田、确保原油持续稳产的新环境来重新阐述“三老四严”,因为“三老四严”是大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