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学习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8 01:22:09

唱歌学习计划

唱歌学习计划篇1

一、明确唱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最终实现的目标

作为小学低年级阶段,唱歌教学是让学生走进音乐最好的途径,也是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最有效的方式。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的重点、难点最终实现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义呢?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一二年级演唱内容的陈述为:“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参与演唱活动;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够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

笔者认为课标对唱歌教学做出了大体的范围限定,但对具体教学的重点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在低年级学段,学生正处于接触音乐的初步阶段,因此可以将唱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最终实现的目标作出如下的定义:

1、唱歌教学的重点

可以按年级具体划分为:一年级以节奏为教学重点,对于节奏需要达到如下标准:

(1)能够对四二、四三、四四节拍作出正确的律动,整齐划一。

(2)能够击打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并做到节奏稳定、整齐。

(3)能够完成混合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二分音符的节奏击打,如果学生接受能力强,可以尝试附点节奏。

(4)能够在唱歌过程中击打恒拍,对个别乐句能边唱边击打旋律节奏。

二年级应以音准为教学重点,并横向进行音准与节奏的结合练习,对于音准需要达到如下标准:

(1)能够形成一个八度的固定音高概念。

(2)能够唱准一个八度的音准。

(3)能够对基本音阶1、2、3、4、5、6、7几个音的钢琴弹奏做出反应。

(4)能够完成教材唱歌作品,音准准确,演唱整齐划一。

(5)能够将一个八度的音高结合正确的节奏进行视唱。

2、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最终实现的目标

明确了一二年级唱歌的重点后,所有的教学手段在应用时就有了目标和中心。在对节奏和音准的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明确: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音准的准确性。对此没有捷径,需要教师尽量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多进行练习和模唱。最终要实现和达到的目标应体现抓住音乐要素进行教学,也就是严格让学生整体完成节奏的准确性和整齐性、音准的准确性,需要充分强调的是整体和整齐。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将教学流于形式,不深究、不严格,只有教师的要求明确、引导充分、指挥得当,学生才能够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得到音乐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理念与教师关注点的回馈标准

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教师秉承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相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在不同的教学理念中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进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已经明确了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且这些教学重点看起来非常专业,也许有教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不是音乐教学要像音乐专业教学一样进行专业的节奏练习和视唱练耳练习呢?当然不是。教学不能非左即右,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曾经采用专业的节奏练习和视唱练耳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会感到枯燥。2000年改革后,教师们开始改变教学方式,但又变为音乐基础教学的不作为,效果依然不理想,学生音乐能力完全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不会唱歌的现象。因此,必须实现两点的有效结合,对于低年级抓住节奏与音准等音乐要素贯彻教学可采用如下的教学理念:

1、实现专业的节奏和视唱练耳教学趣味性与游戏性的结合

唱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唱好歌,而唱好歌必须要掌握准确的节奏和音准,这是学生要唱好歌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既然如此,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节奏练习和视唱练耳教学就是不可或缺的。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如何让专业的节奏练习和视唱练耳教学更易于在普及性音乐教育中进行,怎样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并喜欢参与,最终能够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做到唱好歌。笔者以为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实现专业的节奏练习和视唱练耳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结合,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趣味性和游戏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安排节奏和音准练习。制定整体计划

节奏和音准练习都是需要逐步开展的,在低年级唱歌教学中,歌曲比较短小,教学时间比较充分。现在很多教师利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来讲述歌曲的背景、相关文化、歌曲内容等,这些教学内容固然对唱歌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是能够唱好歌的基础。对于唱歌教学而言,节奏和音准才是基础,其他的教学内容只是对唱好歌后的再一次情感升华。低年级的学生,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唱好歌、唱准歌的问题,情感的再次升华可以留到高年级进行。低年级的节奏与音准练习,是为了高年级程度较深的教学内容打基础。因此,在低年级中,应制定整体的教学计划,使其分散到每堂教学课中,循序渐进安排节奏和音准练习。

3、实现教学目标的统一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但无常法”是指教学方式需要多样化,但多样化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内在定义和标准,所有多样化的手段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统一的内质而存在的。在低年级,应围绕节奏与音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所有的多样化手段都为实现节奏和音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而使用。在低年级每个学期中,教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此目标分散教学方式,使每次的音乐课都有阶段性的成果。只有明确了教学方式要实现的内质,才不会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中迷失方向。

4、关注不同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特点。进行纵向与横向的联系

唱歌学习计划篇2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不仅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歌唱人才,最主要的是造就高素质、合格的幼儿教师。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怎样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过硬、专业素养较强的幼儿教育人才,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最终培养目标。而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最核心的课程,它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有的培养目标,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声乐教师应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更科学合理、时效规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现状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由于招生政策的放宽,考生没有经过专业面试或考试,因此存在学生音乐基础起点不同,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在笔者调查的上下两届招收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许多学生没见过钢琴,有的学生会唱几首流行歌曲但是不识谱,唱歌跑调的大有人在,音乐基础知识、欣赏、演唱等都处于“零起点”。有的学生虽然喜欢唱,但是嗓音条件却很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音乐专业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由于受师资、教学资源等硬件条件制约,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大多采用集体授课,多名学生一起发声,同时训练一首歌,教师一方面要忙于钢琴伴奏,一方面要倾听学生的演唱,这样很难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个人,因此就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在学习状态下的个体差异,也就做不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人的嗓音生理结构先天不同,久而久之,个别理解能力强、嗓音条件好的学生表现突出、学有所成、自信心得到提高,而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完全掌握正确的发声状态,心理有所怠慢,甚至产生厌学的倾向,同时也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注重每个人的不同发展,减少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出适合每名学生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例如可以采用独唱、合唱、小组表演、重唱等多种方法进行声乐教学。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三)声乐教材现状

这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相关的教学用书也陆续出版,从宏观上看,突出高职特色的音乐教材少之又少,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材更是极其匮乏,许多声乐教师仍是借鉴延续本科专业院校或中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材,教师自选歌曲,专业性强,歌曲难度大,缺乏系统性,如:歌曲音域较宽,旋律复杂多变,缺少幼儿歌曲等等,这些问题难免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材要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素质、认知能力、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一系列因素,要降低歌曲的技巧难度,选择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性较强、训练价值较大的艺术作品为声乐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教材中要多选用一些中外各类题材的优秀幼儿歌曲,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时代特点。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对策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动力,教学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准绳,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就不能保证教学正常有序的进行。因此在每学期初,作为声乐教师要根据培养方案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及计划,这个目标既包括教师本人的学期目标、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做的学期目标,还有按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原则制订的学生阶段性目标。然后按照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沿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通过完成阶段性目标来实现学期目标。同时还要制订一个整体教学计划,每一课的计划要周密,教学环节要突出重点,一环扣一环,教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目标和计划的制订中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因材施教原则,即制定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类进行,因人而异,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二是循序渐进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制定。三要突出灵活性原则,即教师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时会反复考虑,但是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变化,因此教师要灵活掌握,做到适时调整。四要突出师范性特点,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声乐演唱方法、声乐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声乐教学能力,特别是幼儿歌曲的音乐教学能力。五是系统性原则,即在目标和计划的制订中不仅要考虑到声乐基础知识、演唱能力等全方面培养,还要在进度上安排合理,不能受课时和学时的影响,按照传统的教材生搬硬套,做到教材精练,触类旁通。

(二)创新声乐课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改革传统的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并进的方法以“大课”、“中课”、“小课”等几种形式交叉进行授课,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大课教学

大课教学中教师向全体班级同学讲授声乐理论知识、声乐教学法、儿童合唱、儿童嗓音保护等内容。以合唱教学为例,除传统的齐唱外,可以让学生演唱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儿童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儿童歌曲《娃哈哈》时,我先给学生看一段热烈欢快的娃哈哈舞蹈,学生们看到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儿童载歌载舞,马上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为了避免单调的教唱,我提议大家可以分成几组,进行混声合唱,请几个同学当指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演唱,体会专业合唱团的创作过程。这种大课教学虽然面对的学生较多,但是依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学生在娱乐中得到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中课教学

中课即小组教学,全班以小组的形式练习,一名教师教授几个学生,以提高声乐技能为主。通过大课中的理论讲解对声乐技巧进一步详细指导,教学内容以不同形式的组合进行对唱、轮唱、重唱训练。在小组中,学生间起到“镜子”的作用。因为人数少,时间相对多一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议、取长补短。小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心理素质、舞台经验等有着独特之处。学生通过观摩可发现每个人的不同声音、歌曲的不同声部、不同处理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小课教学

所谓的小课就是个别教学,个别课就是“一对一”单独指导,是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从声音类型、音色特点、音域范围、换声点位置等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案,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要使学生的声乐技巧得以完善,这是大课很好的补充。

(三)声乐课程的整合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它包括声乐发声方法、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钢琴弹奏、声乐作品赏析、儿童歌曲等内容。由于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实用性、综合素质能力是她们从事学前教育的法宝。因此,学前专业的声乐课,应当改变“声乐课就是仅仅学习唱歌的课程”的陈旧观念,将一些发声方法、歌曲欣赏、儿童唱歌教学法、嗓音保护的基本内容等学科知识都纳入声乐课中。

教学中,应避免过分强调歌唱的专业性,适当降低技巧上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声乐、钢琴、视唱、欣赏等课程中提炼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具有较好的视唱、范唱能力,并能正确处理一般的歌曲,而不是在强调声音的位置、音域的宽窄、声音高度上下功夫。同时加强与幼儿教育实际紧密相连,整合成包括声乐技能训练、声乐作品鉴赏与分析、视唱、儿童歌曲演唱等内容的综合课程,使学生对声乐歌曲的演唱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唱歌的意愿。第一年以视唱、声乐、鉴赏学习为主线,后两年主要对儿歌演唱、儿童合唱、自弹自唱进行训练。

在声乐教学中应以学习幼儿歌曲为主线。多学习不同民族、地域、风格各异、不同题材的幼儿歌曲,让学生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为学生以后所从事的音乐教学活动积累更多的音乐素材。幼儿歌曲还要涉及歌曲弹唱,这是一门集演唱、演奏、表演等内容为一身的综合性艺术门类。歌曲弹唱最能体现音乐教学的示范性特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牢牢掌握这项技能,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一首好的幼儿歌曲,不仅能打开幼儿的心扉,启迪智慧,引导他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还能影响他们的道德情操,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幼儿园的实际音乐教学工作中,幼儿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幼儿教师应懂得幼儿嗓音科学保健及基本的歌唱发声方法,教幼儿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让他们掌握简单的技能技巧,用歌声表达思想感情,感受到歌曲中的艺术美,使唱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交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培养其歌唱的审美意识,还要教会他们选择歌唱的方法、手段、内容的能力;选择幼儿歌曲教材的能力;为歌曲适度的定调、控制唱歌音量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声乐综合课中所涉及的从事幼儿歌唱教学需要的知识能力。

三、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唱歌学习计划篇3

在工作计划要达成的目标部分,关键是要清晰的定义目标,表现形式就是清楚的定义目标对应的指标,并设置量化的指标目标值。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七个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竖笛学习、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内外名曲、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四、教学任务要求:

1、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与世界性的综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结合新课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补充延伸音乐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3、做好每堂课的检测工作,做到学一首歌会一首歌。

五、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前段时间我已经把自己调整回了正常的作息,还把自己的意识也给提升到了在校时的状态,基本上已经做好了工作的前期预热。尽管前一阶段日子比较悠闲,可是我没有将自己的学习习惯给丢掉,每天都不忘关注教学动态,始终让自己追随着前沿思想。同时也在研究过去的课程内容,以图从当中找到一点纰漏和好的地方,在做了多日的揣摩之后,我酝酿出了以下几点计划。

一、当下现状

在落实有利的教法之前,我得把教学里的各种因素都了解清楚,不让自己做盲目的努力。从上学期末我就注意到学生们普遍都在成长过度期,这个期间他们的声音条件还没有成熟,所以就不能做太高强度的训练。只能从简单的技巧教起,不过分的要求他们做练习,要根据他们的嗓音状况来做具体调整。再就是他们对乐理还理解不够,应该把这方面多做讲解。

二、工作目标

帮助他们了解基本的常识,学会调息和如何巧妙的发声,帮助他们找到唱歌的窍门,避免用那种粗鲁的唱法,否则容易使嗓子受伤,影响以后的发展。再就是给他们多普及乐器的知识,以及如何演奏,并多加以练习,让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种才艺。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可以用来抒情,或者是放松心态。

三、实践活动

让他们学这些知识,为的就是让他们从中增加自己的内涵和自身魅力,多一种技能便会是自身的价值得到提升。所以我也很努力给他们制造展示自己的机会,既可以使自己活得优越的自我认同,也能够使更多的人欣赏他们。在给别人带来美感和愉悦的同时,活得一份自信的成就感。比如多高一些唱歌和乐器的表演会,还有校园音乐会。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渗透德育。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2、为音乐情景剧设计图画、节奏、伴奏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1、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几个班上不同的一课时,教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课堂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4)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5)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

八、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7、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8、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4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歌曲,要正确引导。学生们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这样的人,曲苑音韵,地球家园,华夏古韵,炎黄子孙,美洲风情这几个主题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每单元有歌唱、欣赏、音乐空间、演奏、音乐探究等内容。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

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能够背唱3—5首歌曲。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及时进行教正。

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唱歌学习计划篇4

关键词:歌唱心理状态 歌唱实践

心理学认为,心理反应一般分为三种:常态反映、偏离常态反映和变态反应。常态反映在歌唱时表现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技术、技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偏离常态反映在歌唱时表现为消极的情绪:不安、紧张、恐惧等,可能出现音色、音准、节奏、表现等差错。至于变态反映指人完全丧失在外部世界中正确定向、应答的能力,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我们把常态反映呈现的心理状态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把偏离常态反映、变态反映呈现的心理状态称为不良心理状态。

一、对不良歌唱心理状态的认识

歌唱者在上课、演出、比赛时,由于外界环境对自己身体内部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果表现为不良状态,演唱水平就要受到影响。17世纪意大利卓越的歌唱家和教师培特罗托西在《古代及近代歌唱家的观点以计花腔长发的见解》中说:“教师应当使学生习惯于当着显赫要人和艺术名家的面演唱,使他们逐渐不再怯场而获得勇气。” 18世纪著名声乐教授吉•曼契尼在《关于花腔唱法的一些想法和实践体会》中指出:“当众表演的时候,永远不要胆怯、畏惧和软弱无力。”他主张要克服胆怯心理,就要迫使学生多演出,逐渐习惯当众演唱。世界著名歌唱家卡鲁索认为所有的大艺术家都会有舞台紧张,歌唱家的神经紧张状态,决定着歌唱家的命运。

二、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不良心理状态产生有其生理原因。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是平衡的。当歌唱者要参加演出或比赛时,许多平时不存在的情况出现了,如果兴奋和抑制过程是平衡的,则为常态反应。反之则为偏离常态反应。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兴奋过程占有时表现为情绪高度兴奋,呼吸急促,四肢发抖,喉咙发干,声音发颤。歌唱往往速度加快,吐字不清,易向高处跑调。二是抑制过程占有时表现为态度冷漠,反应迟钝,四肢发软,手脚发凉,全身处于拘束状态,甚至丧失歌唱自信心。歌唱时往往会速度变慢、忘词、错音、易向较低调性跑调。有时还会出现变态反应。不良歌唱状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条件方面。①演唱的竞赛性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②演唱质量上的规定和限制。③光线刺激和声音刺激。

2.技能方面的原因。①对演唱曲目熟练程度不够,准备不充分。②演唱能力不胜任的歌曲。

3.心理方面原因。①演唱效果的好坏于本人的利害关系。与名利、荣辱紧密联系。②观众人数的多少与欣赏水平的高低影响歌唱者的心理。③歌唱者演唱的地点、级别、范围不同对心理影响程度不同。

4.生理方面因素。①气候变化或睡眠不足引起发声器官不适影响歌唱。②吃刺激性食物吸烟喝酒等都会对歌唱者的身体产生刺激。

三、获得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的前提条件

1.努力提高声乐演唱技术、技巧,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作品。

2.树立正确的歌唱动机,避免急功近利的学习与歌唱。

3.演唱时注意力集中于音乐表现上,全身心投入歌唱。

4.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尽量避免外界刺激。

四、如何进行歌唱心理训练

1.在声乐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创造严肃、活泼的课上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解放,积极的投入歌唱。

2.在声乐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坚定、勇敢、果断、不为外界影响动摇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主动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能力。

3.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增加外界刺激,逐步培养在观众面前大胆演唱的能力。

4.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实践,范围可由小及大,形式也可多样。在考试、演出前多走台,要经常进行假想考试、演出。

总之,产生不良歌唱心理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歌唱学习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歌唱心理训练,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就可以逐步建立,获得歌唱自信心,取得满意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6。

唱歌学习计划篇5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也就预示着我需要把每一个年级所有的音乐课程了解透彻才能教好我的学生,针对上述因素我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以下几点安排:

  一、对自身的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备课时注意与课标相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丰富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以及表演性。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5、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从中总结经验。为教好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使课堂保持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去。

  二、对学生的要求

  发声训练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 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视唱、知识、练耳: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

  欣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 、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

  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学期我会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我希望通过我的课程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爱音乐的孩子感染内向腼腆的孩子,最后可以达到一个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共同进步的好局面 。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安排, 我会尽心尽力的对待每一位走进我们学校的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他们,我相信这样一定可以用最好的教育教出最好的孩子。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

  (一)新音乐教材的概念和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这本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的。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音乐)文化为主线,(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由10个科目单元组成,《问声好》,《时间的歌》,《童话故事》,《跳起舞》,《愉快的劳动》,《小动物的歌》,《音乐会》,《生活多快乐》,《美丽的动物》,《新年好》,期末考试《游戏宫—快乐的冬令营》。基本内容包括:听歌、表演、作曲、活动,选择新教材曲目,兼顾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演唱和聆听,降低语言识别难度要求和过度技巧,一年级主要使用地图,在创作和活动过程中发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方面、多角度、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评价。低年级的教材以图片为主,而鉴赏歌曲的主题旋律以图文谱为主,生动活泼。

  (二)教材教学内容

  这本教科书由十节课和一个游戏室组成。每节课包括三个部分:听力、表演、写作和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趣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打击乐器和拍板。感受声音的长度,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歌了解歌曲中包含的小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型、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声音自然圆润,吐字吐字清晰。

  2、通过学习这本教材,了解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表演,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学生在识谱与欣赏方面是弱项,但我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册教材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三、全册教学要求:

  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唱歌学习计划篇6

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报告范本一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四年级的教学。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我将作如下的安排:

一、发声训练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与高段的学生为主。〔四—六年级〕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

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报告范本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学_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x课。安排_课时,其中复习考试x课时,机动x课时,实际授课_课时。

2、初二级学_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x课。安排_课时,其中机动x课时,复习考试x课时,实际授课_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_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报告范本三

一、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音乐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少年儿童,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欲望,它对少年儿童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与基本依据,与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1、演唱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有弹性。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2、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3、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三、目的要求和重难点

1、了解音乐新知识,认识反复记号,知道其作用,认识拍号4/4拍,了解其强弱规律,认识全音符,全休止符,认识连线。

2、指导学生在气息的控制下,获得自然、圆润而集中的声音,唱好二声部合唱。

3、通过学习竖笛培养学生创作简单的旋律反其音准的练习。

4、训练指导学生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色、音响,了解音乐的特色。

5、唱歌

(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2)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3)学生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

(4)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5)学习简易的轮唱、二重唱。

6、音乐知识

学习有关识谱知识。较难的音程、节奏,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唱的方法来解决。

7、欣赏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倾听或哼唱主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的记忆力。

通过学习歌曲、欣赏作品,使学生学会必学歌曲并能有感情的演唱。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并且做到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教材由唱歌、器乐、欣赏、音乐活动等内容编写而成。各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唱歌部分选用了一些中外优秀的少儿歌曲,艺术性和思想性并存,加入了二声部的训练。欣赏选用了民族音乐、国外优秀音乐,拓宽学生视野。器乐部分编写了一些通俗易忆的小乐曲,这些小乐曲既独立成曲又和歌曲紧密联系,使学生充满兴趣又容易学会。音乐活动主要安排一些音乐知识和体验歌曲的节拍、节奏。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和乐曲十八首,这些作品思想政治内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积极向上,音乐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优美、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与较大的吸引力。其体裁形式活泼多样,格调清新高雅。它充分体现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与人合作、处世的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

2、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插生较多,程度参差不齐,在唱歌课时还存在喊唱现象,竖笛学生基本能够自己吹一些简短的小乐曲。

五、教学分析

三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渐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教学中可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形式。用音乐游戏、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六、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进度安排

第1—2周一单元快乐的DOREMI

1、唱歌《快乐的DOREMI》

2、唱歌《小小作曲家》。

3、欣赏《多来咪》

第3—4周二单元在祖国怀抱里

1、歌表演《在祖国怀抱里》

2、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3、欣赏《最美丽》《中国娃娃》

第5—7周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

1、《留给我》

2、欣赏《森林与小鸟》《绿荫》

3、唱歌《美丽的黄昏》

第8—10周四单元健康歌

1、欣赏《健康歌》

2、唱歌《小小足球赛》

3、欣赏《溜冰圆舞曲》《跳绳》

4、活动《趣味运动会》

第11—13周五单元动画城

1、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2、唱歌《动画城》

3、欣赏《哪咤再生》

4、唱歌《机器猫》

第14—15周六单元闪闪的红星

1、欣赏《嘎子嘎》

2、唱歌《红星歌》

3、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第16—17周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1、欣赏《嘎子嘎》

2、《红星歌》

3、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第18—20周八单元金钥匙

1、《地有多厚,天有多高》

2、欣赏《种太阳》《星空》

3、唱歌《老水牛角弯弯》

七、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充分利用竖笛这一学具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2、从简单易学的跟唱形式逐步过渡到跟琴声练唱。

3、运用现代化地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4、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5、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6、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8、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报告范本四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认真负责集体备课记录的整理工作,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二、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本学年期,我担任三年级和五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任务。我认真根据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备教案。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学校每次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并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不足之处是注重单声部的教学,忽略了二声部的合唱教学。对于学生声音的把握训练不够。

三、课堂管理

作为年轻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我积极向老教师取经,和同事们探讨,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我慢慢改进自己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尽量多使用表扬和鼓励,在实际运用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班级,制定不同的要求和规定,让学生在认识中不断养成习惯,形成品质!

四、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充分的展现自己,本学期的考试除了检验课堂学习成果外,我还让学生自愿准备自己的特长向全班同学展示,让他们更善于表达,更自信。使同学与同学与老师之间,多更多的沟通与了解!

五、努力目标

由于这几年的教学繁忙,对于自己的专业有所忽视,今后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要多花时间,使自己的专业在将来的日子里能不断的成长。

1、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踏实教课,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的进步,争取多开公开课,多去参加比赛和参加教研活动,以锤炼自己。

六、不足方面

1、教学方面还不够精益求精,对于学生课堂合唱教学这块始终是一个空白,有待提高和加强。

唱歌学习计划篇7

【关键词】“色、香、味”;说;唱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151-02

【作者简介】狄留芬,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丹阳,212300)教研员,高级教师。

本课例是由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的洪云俊老师设计执教的《黄河船夫曲》,那么他的课是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中自然地“让学习真正发生”?又是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呢?我想通过以下角度来说一说这节课。

一、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

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就好比是一桌好菜,我们来看看洪老师的这节课,课堂设计的“色、香、味”是否一应俱全。

1.看“色”。

这里的“色”主要是指灵活多样的教法。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关系。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着性别、外在表现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法的设计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和学习性。

课堂上,洪老师首先用《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引领学生感受船夫,用呐喊、划船等形式来体验船夫,并为教师的范唱配上丰富多彩的伴奏;其次视听结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歌曲;再次随着对歌曲的深入聆听、分析,运用多种形式带领学生学唱歌曲、表现歌曲;最后还引导学生设计开展对比分析、同歌异唱等活动。这些方式方法的应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既学到了音乐知识、拓宽了视野,又提高了学生演唱、表现等音乐技能。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无论是开始的“体验船夫”活动,还是最后的多种形式表现《黄河船夫曲》的环节,洪老师都能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创造和活动中来:有的伴唱,有的做船老大……,采用听一听、说一说、喊一喊、动一动、唱一唱等视听结合形式,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现了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价值。应该说洪老师的“课堂色彩”搭配和谐,十分丰富。

2.闻“香”。

“香”是指精彩纷呈的教学内容。洪老师在这节课上是花了功夫的: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很有自己的思考。

首先他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为主线,来引领学生了解和走近船夫。在学唱歌曲之前又让学生体验船夫并再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欣赏高亢的《黄河船夫曲》让学生惊叹不已从而引出课题,介绍民歌小常识。这些情境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发出阵阵的“香味”,这时学生迫切地希望将歌曲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得重点学唱歌曲环节学生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学生只有闻过“香”才会有去品“味”的冲动,音乐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3.品“味”。

“味”就是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亲自去“品味”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我觉得这堂课能够紧紧围绕着“船夫”展开:用钢琴协奏曲《黄河》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情境;用《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走进黄河,了解船夫;通过呐喊、划船――体验船夫;通过聆听、学唱、表演歌曲――赞颂船夫;通过同歌异地唱分析异同点――了解同民歌不同风格的因素。这种教学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够很好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审美中国的民间优秀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发现和热爱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欲望,最终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有积极投身音乐事业的冲动,应该说整个课堂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意犹未尽。

纵观洪老师的这节课,他正是将《黄河船夫曲》的“色、香、味”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才使得课堂“色彩缤纷、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二、从“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角度看

这节课能紧紧围绕“以生为本”,来努力实现“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一理念的。

1.引导学生大胆地“说”。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洪老师在课前音乐、导课环节、学唱歌曲、对比欣赏等多个环节都精心安排了“听”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听”得懂,“理”得清,他还特意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听”的同时,给予“想”的提示。在“说”的环节,还给予学生思考空间、适度指导。在他的引领下,每个问题的抛出总能得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参与,其中一个男生因为多次回答得十分精彩而三次获得了师生的掌声表扬。从课堂学生“说”的质量来看,正因为他在“穿针引线”的“问”的艺术上下了功夫,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习”得到了“真正发生”。

2.引导学生积极地“唱”。

这节课的重点环节是歌曲教唱环节。纵观这节课看得出洪老师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差异,所以他设计了多个不同环节来引导学生学歌,多种手段来领悟歌曲,并最终在“多种手段表现歌曲环节”得到了体现:学生们在一片“呐喊划桨声”“伴唱声”“领唱声”“合唱声”中得到了回报。让“学习”得到了“有价值的发生”。

三、不足之处

应该说《黄河船夫曲》这节课中学生很多方面的表现让我们感到很惊讶,又觉得是“情理之中”,因为在课前,看得出洪老师做了大量的调查、了解等工作。不过当我们从“激动”中慢慢静下心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后,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需要洪老师不断迈开脚步,努力追寻课堂“色、香、味”的理想,最终体现学生人生价值!

1.导课与尾部的处理。

导入课堂时,洪老师能够始终围绕“黄河”设计各种教学手段,但是在尾部处理时,不够完美,没有达到“学生离开课堂时依依不舍”这种场景的呈现。所以我认为洪老师在尾部处理上还有待改进。如果在尾声拓展部分,除了让学生对比欣赏不同地区的《黄河船夫曲》外,还可让学生联想有关黄河的诗词等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的音乐作品,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真正做到“课堂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我想那样就实现了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

唱歌学习计划篇8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音乐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要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及时雨。

 

2、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合理的安排范唱,首先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决定范唱的次数和时机,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范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后,这时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有表情的为学生进行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另外在处理歌曲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再范唱,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达到更好的学习歌曲的目的。

 

3、在学习节奏的时候,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充分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只有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入手,才最有说服力,比如从注意同学走路从无音乐到有音乐伴奏发生了什么变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新的教学理念,本学期的艺术(音乐)教学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师生、生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形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注重体现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音乐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要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及时雨。

 

2、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合理的安排范唱,首先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决定范唱的次数和时机,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范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后,这时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有表情的为学生进行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另外在处理歌曲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再范唱,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达到更好的学习歌曲的目的。

 

3、在学习节奏的时候,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充分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只有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入手,才最有说服力,比如从注意同学走路从无音乐到有音乐伴奏发生了什么变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唱歌学习计划篇9

计划要有科学性、严肃性。在计划面前不断的妥协,会让人丧失信心和斗志,会形成松散的工作作风,会养成没有责任感的不良品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师教育计划2022,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音乐教师教育计划1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了一个年级的音乐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项新的任务,也是一项新的挑战,有一定的难度。但我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这学期的音乐课当中,我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和进步。

一、教学分析:

本学期初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其它年级的学生能够遵守纪律,接受理论知识也比初一年级要快,而且声音音域明亮,感情处理能够参考老师的建议,对歌曲的处理更加细腻和丰富,本学期的乐理知识容量较大,难度加深,学习巩固c调、f调的基础上演唱乐谱。主要以练习和巩固知识为主,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老师带领学生找到问题、学生自己找到答案,体味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音乐课的设置上,分为歌曲、乐理、综合练习、欣赏、器乐学习几大部分,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局每课的具体情况进行穿插教学,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某一内容而觉得枯燥和乏味。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音乐课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以及手、脚、脑、口的配合,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课的这些优势,在学习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在音乐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表现能力,通过聆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启发做出相应的动作。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智力发展大有益处。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审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

多向其他的专业教师学习,加强操作方法的探索和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音乐文化修养。

2、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把握、控制课堂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教师教育计划2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学计划。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十七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执教的十七个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教学工作计划《音乐教学计划》。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音乐教师教育计划3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教材基本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潜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靠,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入的评价,喜欢尝试着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我形象,这种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潜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潜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学期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

2、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潜力。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5、了解苗族、彝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6、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潜力。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上课之前,采用“听一听”“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将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资料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2、重视实践,培养潜力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音乐潜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发声练习,坚持不懈,见发声练习中获得的唱法用于各需的演唱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域。

五、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1、知识与技能:透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让学生感受北国的完美风光,了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行进特点以及二声部的和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透过欣赏和学唱,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

1、知识与技能: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和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阿喽喽》。

2、过程与方法:透过欣赏马头琴独奏乐曲《嘎达梅林》,认识马头琴,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并能熟记乐曲的主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透过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特点。

第三单元《学戏曲》

1、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和欣赏歌曲。

2、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用心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了解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曲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透过唱歌、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戏曲文化以及我国主要的戏曲文化艺术,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影视音乐》

1、知识与技能: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透过欣赏,能够对中外影视音乐的好处和作用有初步的了解,能学会演唱歌曲《啊!朋友》。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欣赏乐曲的潜力,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相辅相成的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透过唱歌、欣赏和活动,了解影视音乐的一般常识,关注音乐在影视中的表现方式,体会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对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作用。

第五单元《环球采风》

1、知识与技能:透过学唱、欣赏西方乐曲,掌握音乐的情绪,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在感知不同风格音乐的基础上,透过多媒体课件,对乐曲所描绘的自然景观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带领学生掌握这些乐曲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透过学唱和欣赏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从而进一步了解世界多元的音乐文化,树立热爱多元音乐的意识和思想。

第六单元《鲜花献给你》

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更加有意识地关注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奏、节拍、旋律、调性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和对欣赏乐曲的感受中。

2、过程与方法:透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并透过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潜力、合作潜力,加深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歌曲及欣赏曲目的音乐特点掌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透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用心、健康的生活态度,教会学生感恩于生活,用爱心回报社会。

音乐教师教育计划4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经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为了更好的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实现音乐课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特拟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执教五年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歌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执教的一个班级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唱歌、听赏和音乐活动。教材在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开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册教材共有唱歌课9课,欣赏课10课,音乐活动课4课。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继续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使学生们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

3、加强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碰钟等打击乐器。

六、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音乐教师教育计划5一、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11课,1、新东北风2、唱支最美的歌3、我可爱的家乡4、祖国印象5、真善美的小世界6、走绛洲7、我跟阿爹拉骆驼8、贺绿汀落水生还记9、乌鸦与狐狸10、踏雪寻梅11、音乐七巧板。

二、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重音符号,真的怎么去唱,注重感情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

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多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五、教学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唱歌学习计划篇10

本文作者:高山湖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戏歌”之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功能性价值

笔者认为,与戏曲学界对其的认知相比,“戏歌”在民族声乐领域有着特殊的功能性价值。在戏曲学界研究者的眼中,“戏歌”是为戏曲的变革应运而生的。孙重亮在《“戏歌”的审美效应及社会功能》一文中明确指出:“''''戏歌''''的传唱,无疑为戏曲改革制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戏曲唱腔的革新起到了一种探路趟雷的作用。”②而在民族声乐工作者看来,“戏歌”则充当着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塑造民族演唱风格和丰富舞台表演手段等功能性角色。回溯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便可发现,我国民族声乐之源头即起于对戏曲等民族民间音乐的吸收与扬弃。被誉为“中国民族歌剧里程碑”的《白毛女》就是最好的证明,该剧广泛汲取了戏曲、说唱和民间小调的曲调,剧中的“天啊,刀杀我、斧砍我”等经典唱段明显糅合了秦腔、山西梆子、豫剧等戏曲音调,这即是“戏歌”的早期雏形。其后的《刘胡兰》《江姐》《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木兰诗篇》等等,其中的经典唱段都采用了“戏歌”的表现手法。这些经典民族歌剧的成功,一方面奠定了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同时也塑造了一批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著名戏剧家舒强在谈及郭兰英时曾言:“有着深厚戏曲表演底蕴的郭兰英,在演唱韵味方面的艺术创造正是构筑在传统戏曲这个敦厚的基石之上。因此她的演唱不仅字音清晰准确,而且对语调、语气、语势的把握以及在字音的虚与实、前与后、明与暗的协调和均衡处理等方面,均能得心应手、令人叹服。”③上述的实例证明,民族声乐教学不能缺失对戏曲等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因为这些是中国民族声乐的“立身之本”。但从现实来看,要求学生们系统地去学习戏曲表演也并不容易。因此,学习“戏歌”无疑就成了调和这一矛盾的最好方式。但是,“戏歌”的类型有很多种,究竟何种“戏歌”才适合民族声乐教学呢?笔者通过调研,认为适合民族声乐教学的“戏歌”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戏曲曲式结构的形态特征。中国的戏曲曲式结构大致以“板腔体”和“曲牌体”两种为主,而“戏歌”创作也主要遵循这两种结构特征。目前大多数较为流行的“戏歌”大都以“板腔体”为主,如《故乡是北京》(阎肃词,姚明曲)、《大宅门》(易茗词,赵季平曲)等等。2.具有戏曲唱腔的腔式特点。这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戏歌”的句式要有戏曲唱腔中常见的“单腔”、“两腔”和“三逗”的腔式结构;第二是要有戏曲腔式中常见的“中眼起唱”(漏板起唱);第三是要体现戏曲唱腔中标志性的“拖腔”。3.具有典型剧种旋律曲调的特征。即所选“戏歌”的旋律与特定剧种的曲调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故乡是北京》就采用了京剧的曲调,《好男儿纵横天下》(易茗词,赵季平、赵麟曲)运用了山东吕剧的特色音调,《沁园春•雪》(徐绍清词、曲)中则采用了湘剧高腔的典型曲调。4.能够融合戏曲舞台表演风格特征。“戏歌”与艺术歌曲、民间歌曲不同,由于其融入了戏曲的相关元素,因而具有了戏曲表演的一些要求。比如《贵妃醉酒》(王晓岭词,王祖皆、张卓娅曲)、《断桥遗梦》(韩静霆词,赵季平曲)等戏歌,就要求在演唱的同时,还要有戏曲表演“手、眼、身、步、法”等舞台表演形态上的要求。总之,由于“戏歌”兼具民族声乐和戏曲音乐的特点,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具有开拓学生艺术视野、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和传承民族音乐的功能性价值,理应得到更多地关注与实践。

“戏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如果要将“戏歌”作为一种操作机制来讨论,必然要将其放置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来。我们知道,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是围绕培养专业民族声乐表演人才而架构的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由于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培养方向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各专业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又有所差异。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无论哪种民族声乐教学体系,都要求培养民族声乐表演人才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比如掌握多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了解并能够实践多种民族民间声乐作品等等。因此,“戏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所具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全国第二届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的决赛曲目设置,即是对笔者上述论点的证明。在这项全面检阅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赛事中,决赛的规定曲目安排即有“戏歌”的内容。如女高音声部的决赛曲目有《梅兰芳》(刘鹏春词,吴小平曲),《贵妃醉酒》(王晓岭词,王祖皆、张卓娅曲),《千古绝唱》(魏冠明词,王超曲),《梁祝新歌》(王庆爽词,邓尧曲)等。④有学者统计,在该项30名参赛选手比赛中有6人演唱《贵妃醉酒》、5人演唱《梁祝新歌》、4人演唱《千古绝唱》,⑤选择演唱“戏歌”的选手占了总参赛选手的一半,由此可见“戏歌”在未来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根据笔者的设想,将“戏歌”纳入在民族声乐教学系统中,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学生已基本掌握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在学习“戏歌”前,民族声乐专业学生应基本掌握民族唱法的一般技法,能够良好完成相关的教学曲目。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戏歌”时,不会因学习其中的某些特殊演唱技法而混淆了固有的民族唱法技巧,从而造成教学上的失误。曾有人认为,民族声乐学生应学习过去老一代歌唱家的学习经历,先接触民间音乐,学习民间歌曲和戏曲的演唱方法。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导。彼时之歌唱家,如王昆、郭兰英等,其成长环境和学习经历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在当时还没有“民族声乐”这个学科概念时,他们必须得先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再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出声乐演唱的一般规律,最终形成个人的风格。而当今之民族声乐教学,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早已形成科学的门类,具有了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通过该体系,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而无需像前人一样“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戏歌”的学习必须是基于较为成熟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之上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自如地学习相关的“戏歌”演唱技法,同时也可较好地完成作品。第二、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教学要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戏歌”教学计划。正如笔者上文所论,应用于民族声乐教学的“戏歌”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而在实际教学中,各教学单位可根据自身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设置一些既能体现共性又可突出个性的“戏歌”曲目进行学习。比如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先根据全国声乐大赛的规定曲目,撷取了《贵妃醉酒》和《千古绝唱》作为“戏歌”的必学曲目,使学生以此为蓝本了解“戏歌”的创作风格、演唱要求和舞台表演形式。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入门学习,同时亦为其未来参加声乐比赛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笔者就职的高校位于四川,所授学生也大多为四川本地人,因此在“戏歌”的选择上也兼顾到了当地的“川剧戏歌”,如《春夜喜雨》《卜算子•咏梅》《梅花绝句》等等。由于这些学生本身就对川剧不陌生,因此很快就能掌握“川剧戏歌”的演唱风格和技巧。这种兼具共性与个性的“戏歌”学习,扩大了学生的演唱曲目范围,使其积累了多种“戏歌”演唱的经验。尤其是对本地“戏歌”的学习,将对其今后演唱风格的形成和未来舞台表演事业的发展带来裨益。第三、将“戏歌”的艺术实践和评价标准,纳入到民族声乐教学的考核机制中。2011年的“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中,“戏歌”的演唱贯穿于初赛、半决赛和决赛的整个过程。在比赛章程中可以看到,初赛和半决赛的演唱曲目要求中明确标示可以选择“戏曲风格”的声乐作品,而《春江花月夜》《梅兰芳》等“戏歌”也出现在了决赛必选曲目当中。作为中国音乐(艺术)院校民族声乐的顶级赛事,其比赛曲目的选择与安排,自然应该成为大多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参照物。根据笔者的了解,大多数的音乐(艺术)类院校,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都有对民歌、民族歌剧甚至是古曲风格作品的专项教学,唯独在“戏歌”的学习、实践和考核评价上缺乏相应的机制。而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比赛还是舞台表演,“戏歌”都越来越多的进入大众的视野。人民群众对“戏歌”审美需求的扩张,决定了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必须要向这一方面延伸。因此,建立针对于“戏歌”的艺术实践和评价标准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戏歌”的学习和实践应贯穿于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面,根据教学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深度的学习和实践计划。在本科学习层面,“戏歌”可作为一项教学内容纳入到大学第三学年的学习计划中,使之在一学年内掌握一定数量的“戏歌”,并将其纳入到当学年的艺术实践和期末考核当中。在研究生学习层面,应指导学生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戏歌”,具体曲目可根据历年赛事的规定曲目来划定。此外,要求研究生在个人汇报音乐会或毕业音乐会中,选唱具有一定难度的“戏歌”1至2首,以此来达到考核的目的。由此,贯穿于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戏歌”学习,将在固有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演唱技能,更能使之在相关的比赛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