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技巧十篇

时间:2023-04-05 04:21:36

唱歌技巧

唱歌技巧篇1

2、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可以尝到中间卡住然后巧妙的换气。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3、唱歌时要有持稳定的气息支持,鼻咽腔尽量打开,呈微笑状,开始按上述方法练习。注意发“气泡音”所用的气息不能过猛过大,不能主动地绷紧声带和颈部用力,气息是集中的,所以发出的声音应该具有明显的质感。

4、学会发音。经常练习发音技巧,加强发音技巧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自己歌唱发音的标准,从而快速掌握发声的方法,让自己的歌声更动人。

唱歌技巧篇2

1、歌唱技巧对于声乐艺术的意义

歌唱技巧是在声乐表演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具有比较好的歌唱技巧才能够让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收放自如,才能把声乐的艺术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声乐的学习中,有关“呼吸”、“共鸣”“气息”等技巧的学习对演唱者的演唱生涯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歌唱技巧的教授最为教授内容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要让声乐学习者在了解声乐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提高其歌唱技巧,为以后声乐的表演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学者要注重声乐学习者的特性,根据其自身的不同特点,制定合适的歌唱技巧培训计划,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声乐学习者的音色以及声线上的优势。歌唱技巧是声乐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就必须牢靠掌握相关的歌唱技巧。

2、歌唱技巧能够促进声乐艺术的表达

在声乐艺术的表达中,为了更好的突出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往往需要演唱者对于音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饰,这种修饰的技巧是歌唱技巧的一部分。音色对于曲目情感的正确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旋律的曲目对于音色的要求也不相同,譬如当演唱旋律舒缓、情感基调悲伤的乐曲时就比较适合用低沉的音色对其进行演唱,从而让听众能够更加容易的感受到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当演唱旋律轻快的乐曲时,清亮的音色就比较符合要求以及听众对于其音色的想象。音色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听众对于声乐曲目的理解,因此在进行声乐表演时,演唱者必须根据歌曲所蕴含的情感的不同以及歌曲旋律的不同来恰当的调整自我音色,从而使演唱的过程中情感的抒发更加直接,让听众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乐曲的深层意义。歌唱技巧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声乐曲目艺术性的表达,对于曲目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3、歌唱技巧对声乐的表演有着积极作用

在声乐的表演中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演唱者对曲目进行死板的演唱,既然是表演就一定注重其表演过程中的可观赏性,这就对演唱者的歌唱技巧中的声情并茂技巧提出了要求。要想把声乐曲目的情感表达的透彻就必须注重表演过程中表情的转变,让自己充分的投入到乐曲之中,用表情来诠释歌曲的更深层的含义。要想把声情并茂的技巧运用的比较好就必须在演唱曲目前充分的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让自己更好的了解曲目的意义,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乐曲之中,能够早演唱过程之中随着乐曲旋律的转变而转换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表演去感染听众,从而把声乐的表演推至灵魂表演的深度。

4、歌唱技术对促进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声乐艺术的理解也不相同,从而致使各国在声乐艺术的表达上存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各国声乐艺术国际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虽然各国对于声乐艺术标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但是声乐表演过程中所运用的歌唱技巧却是相通的,通过对歌唱技巧的掌握能够更好的促进表演者理解别国的声乐艺术,从而吸取别的声乐文化背景下的声乐艺术中精华的方面,促进本土声乐艺术更加多元化发展。声乐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带给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享受,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更能满足听众对其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声乐艺术,演唱者必须加强对歌唱技巧的掌握,为其多元化发展打下基础。

二、结束语

唱歌技巧篇3

歌唱的吐字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语言,歌唱时吐字咬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所以语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在歌唱时,尤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上。关于歌唱中吐字技巧,根据演唱艺术的不同,对吐字的技术和技巧也不同。中国的戏曲可以认为是民族声乐代表,吐字一直被放在首要地位,要求“字正腔圆”,“字正腔圆”是歌唱语言艺术全面、完美的要求。它是伴随着我国戏曲演唱活动的发展而出现的。所谓“正”,是指:“表意正,声调正,读音正,节奏正”;所谓“圆”,是指:“旋律流畅,形象鲜明,刻划细致,词曲扣准”。“字正腔圆”往往用来评价歌唱者的歌唱技巧和水平。近年在声乐范畴中,使用得十分普遍。我国著名曲艺演唱家魏喜奎在《字正腔圆》一文中说:字正腔圆,首先应该是字正。字正,听众才能听清楚唱的是什么,才能引起往下听的欲望。而且字音念准,有利于行腔的圆润,促成听觉上的美感。无论唱、念(说白),都要力求把字音读准确,不能囫囵吞枣。”

“字正腔圆”中的“字正”讲的是吐字和咬字,“腔圆”讲的是演唱者的技巧和嗓音条件,字正才能腔圆,字不正,腔也就不会圆润流畅。在歌唱中字正和腔圆是同时要求的,

这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和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歌声为歌词服务,腔随字走,字领腔行,两者统一。没有字的腔一般在歌唱中是没有的,有了字才会谈到腔,字正是腔圆的依据,腔圆的美感只有通过字正才得以体验。

西洋歌唱艺术也十分重视读字的清晰、真切、富于感情内容。他们也是按照本民族语言的语音趋势,根据情感的需要,有规律地加重语气,强调出应该强调的单字。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说:“我们唱的词,如果吐字不清,不仅破坏了意境,而且会给观众带来反感。正因为发音是件简单而容易被忽略的事,所以反而变成了难题。”帕瓦罗蒂在演唱他的民族语言时,吐字亲切自如,声音连贯通畅,歌词清晰可辨。由此看出,歌唱艺术在情的引导下,一切都围绕着字,突出着字,从始至终具体地落实到字。只有字正了,声音才能圆润、完整、感人。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表现极重要的手段。咬字就是按照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五音),把声母(字头)咬准。吐字就是将韵母(字腹)按照四呼,即开、齐、合、撮的正确口型、着力点予以吐准、引长。引长时口型要保持不变,并收清字尾(归韵)。咬字、吐字也要求有一定的方法,并不是单纯的将字说出,放在那儿就完事了。歌唱时,字音由于曲调的延伸与变化,每一个字都要受到一定音符时值的限制,而咬字、吐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因此,咬字、吐字必须在规定时值中合理安排各音素所占的时值比例,以求咬字、吐字的准确、完整。为实现这一目的,将唱的字分成字头、字腹和字尾来处理,唱时以出声、引长、归韵为方法。

1. 咬准字头

字头指歌唱时字音的声母而言,要敏捷、结实、短促、有劲、干净利落的应用唇、舌、齿、牙、喉、等分节发音器官调节,把声母交代清楚,唱清字头。

2.引长字腹

字腹指歌唱中字音的韵母部分,当字头发出以后运用“四呼”引长字腹韵母中通常发音最响亮的母音(韵腹)要连贯丰满流畅,保持口形不变。

3.收清字尾

字尾是指歌唱中字母韵母部分的韵尾。韵尾母音要收的准确、清晰,使字唱得更加完整, 字腹中凡是复韵母和鼻韵的字,最后一个音素就是字尾,有字尾的字可结合字尾的口形引长字腹,直至字的曲调时值接近定了时 ,改变为字尾的口形归韵收声。归韵母音 i. u. o.收声是指将n.ng收到前鼻、后鼻中去。例如 字尾归“i”母音时 ai.ei.uei……等。歌唱字尾归韵i.归韵时瞬间必须齐齿呼。字尾收n时,an.ian.en.in.等。歌唱字尾收ng的字最后旧韵的瞬间要舌根抬起,接近软腭,让气息从鼻腔流出。

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成中国声乐界对西洋美声唱法缺乏真正的了解,盲目地认为西洋唱法科学,中国唱法不科学,有些甚至把西洋唱法简单地归纳为把声音“竖”起来,特别体现在吐字问题上,许多人学了西洋唱法之后,吐字都像嘴里含了一只橄榄,字怎么也无法吐清楚,造成一种错觉,好像美声唱法吐字不清是“正常”的,这是对美声唱法的无知。事实上,国际上优秀的歌唱大师们吐字都是很清楚的。

中国民族唱法如果一开始就使用戏曲的发声,而不只是它的“咬文嚼字”式的吐字,结合流行歌唱法的吐字,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美声唱法来自欧洲,已形成了它自己的特定模式,中国的美声必须同样服从它的生理―物理原则,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这种唱法究竟是否适合中国语言?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学习西欧传统美声有一个较长的“必然”过程,当然有不少声乐学生始终无法走到“自由”,这正是声乐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课题,但对于一个能进入“自由”歌者说来,演唱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会有困难。

不论哪种唱法,总是“在发声中学吐字”,而不是倒过来。元音不正大多在于舌头僵硬,辅音不清大多在于唇舌太懒。在发声训练中要充分放开下巴,让舌头有充分的自由。作为中国语言的具体特点,口形始终保持微笑状态,不论唱美声、民歌、流行歌都不会产生吐字不清的情况。吐字不清楚,先学流行歌。这两句话对于学了错误的美声唱法而吐字不正不清的人特别有效。有种观点认为要唱好流行歌一定要先学美声。笔者认为有时应该倒过来,要唱好美声,最好先唱好流行歌。出发点就是从吐字这个角度说的。对于吐字不正、不清的声乐学生,首先要认清问题出在哪里,是元音?还是辅音?或者是二者都有问题,再进一步找出造成吐字不正、不清的关键原因,着手解决吐字在口形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

唱歌技巧篇4

一、首先内容要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不同的地域的文化是不同的,选择孩子能理解的、感兴趣的题材。在不同的时节教孩子唱不同的儿歌,儿歌具有主题明确、语言浅显、节奏明显、容易唱、方便记忆等特点。

二、结合动作,一些儿歌是以生活中的现象和 事物作为主要内容的,比如《小手帕》,父母在教孩子唱的时候就可以拿块手帕并结合动作表演给孩子看,让孩子边看边学边记忆。

三、有的儿歌故事性强,父母可以给孩子详细地讲解故事内容,孩子理解了,才有兴趣学。

四、现在有许多好的儿歌被收集成册,父母可以买些这方面的书籍,教孩子的时候,最好能配上些简单的音乐,哼给孩子听,吸引孩子学唱的兴趣。除了配上音乐,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些配有插图的儿歌书籍,看着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图片,孩子学习的兴趣怎么会不增加呢。另外,一些关于儿歌的音像制品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唱歌技巧篇5

[关键词]歌唱;技巧;艺术表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1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93 [本刊网址]http://

一、前言

所谓歌唱,即指用人的声音去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这种情感表达去感染听众,引发他们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在歌声中得到启迪和陶冶。这样的歌唱才能称之为艺术。那么,歌唱作为一门艺术,除了应具备天赋的歌喉、正确的发声方法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掌握呢?答案不言自明,即歌唱技巧及其艺术表现。一首好的歌曲,要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被广大人民所喜爱,除了应当具有好的歌词、好的曲调外,还必须通过好的歌手来演唱。因此,歌唱者的歌唱技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研究歌唱技巧的重要性,接着提出提高歌唱技巧及其艺术表现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掌握歌唱技巧的重要性

歌唱技巧是指掌握、运用和表现歌唱艺术的实践方法。歌唱者通过声音所获得的音乐效果,主要依托于各种歌唱技法。顿克莱指出,由于声乐学习包括不同器官的运用和控制,所以,歌唱技巧的训练对于歌唱者而言,是极其必要的工作。伊丽莎白・瑞茨伯格认为,所有歌唱者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声音练习,他说:“我一直坚信,即使是最好的‘自然声音’,也是辛勤学习和诸多实践经验的成果。”劳伦斯・狄博特也认为歌唱技巧的训练不可或缺,即使已经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启发了他们的音乐气质,还要指导他们如何去歌唱,即促使他们牢固掌握各种歌唱技巧。巴尔菲甚至说:“所谓唱歌,其实就是声音在做体操,充分的锻炼十分重要。”

对于歌唱技巧训练的内容,瓦伦・邵列举了这么几方面内容:对所唱的各个音都能发音良好;正确控制声音的强度;良好的音质;清晰的吐字。爱德华・约翰认为,呼吸、母音和音准是每个唱歌者必须掌握的三项技巧。斯坦勒将歌唱技巧分解为扩大音域、改善音质和声音的波动这几个方面。由此可见,歌唱技巧涵盖的内容非常多。身为一个歌唱者,要熟悉和掌握这些技巧,方能获得好的声音。

三、提升歌唱技巧艺术表现力的策略

歌唱者要想将歌曲唱好,必须通过歌声将歌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实传达出来,既要唱声,也要唱情,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能感动听众,使他们在歌唱者的歌声中获得力量和鼓舞。要做到这一点,歌唱者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事物有细致、深刻的观察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否则,难于领会歌曲的思想内容,更说不上很好地表现作品。除此之外,歌唱者还必须熟练运用各种歌唱技巧,因为歌唱属于二度创作,没有技巧,光有情感,也无法向听众传达美的感受。歌唱者要提升歌唱技巧的艺术表现力,要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注意咬字、吐字的音乐美感

歌唱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出来,使人听到歌声,就能了解歌曲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咬字、吐字是表达歌曲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首先,歌唱时的咬字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即清晰性、共鸣性和统一性。所谓清晰性,就是对声母(子音)和韵母(母音)的发声具有准确严格的动作,咬清字头,咬准字音,收韵良好,使听众能够听清歌曲的内容,理解歌曲的确切含义,充分领会音乐的形象和意境。所谓共鸣性,就是咬字时合理地控制发声共鸣的关键部位,自如地进行咬字器官的动作控制,使声音美妙悦耳,具有歌词发声的音乐性和感情表现的艺术效果。所谓统一性,一方面是要求歌唱咬字中的每一个字要在头腔共鸣位置上取得统一。另一方面是要求歌唱咬字中声母有规定的发声动作,韵母也有正确的规定动作,严谨而不是支离破碎。

其次,在歌曲演唱中恰当地处理咬字、吐字的速度和力度,巧妙地运用速度和力度的对比也是十分重要的。若能将旋律中节奏的松和紧,力度的强和弱,速度的快和慢这些内在的因素,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表现出来,歌曲的艺术形象就会更加鲜明,令听众印象深刻。

再次,歌唱者还要注意演唱的整理布局,即结合自己掌握的歌唱技巧,对作品的情感高潮的设置,段落的过渡,结尾以及语言的韵味的处理等等,都要有详尽的安排,精心的构思,将作品的词曲意蕴与自己的歌唱表现高度融合。歌唱训练中对结构较复杂、内涵深刻的歌剧选曲,更要进行仔细的剧情分析,具体的角色分析,把握住角色的性格特征。对作品音乐发展的层次,剧情中的矛盾冲突,音乐的变化,特别是对主唱段落音乐的前奏、间奏以及结尾的处理,都要烂熟于心,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舞台表现中从容应对,完美表现。

(二)正确理解歌唱的表演

毫无疑问,声情并茂是歌唱的主旨。歌曲的情通过歌声表达,情和声是相互依赖的。情促使声的发挥,声表达情的深意。歌唱就是情和声的统一。歌唱表演是歌曲创作的继续,而有的人对此不甚了解。有的教师把唱歌表演看作成功地模仿名家的演唱。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任何一位名家的演唱都有其特色,都值得学习。但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条件,无论嗓音,无论阅历,无论修养,都不尽相同。即使是模仿得很好,也只不过是别人歌唱表演的部分再现,却失去了自身唱歌的优点。以这样的观点指导和要求学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甚至造成他们唱歌学习的失败。

同时,有的教师把唱歌表演看作发声技术、技巧的表演。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要求,而不顾歌曲的完整和内在意境。这种观点显然是与歌唱的主旨相对立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演唱是苍白的,最终必将走上歧途。总之,歌唱表演既不是简单地模仿,也不是单纯技巧的卖弄和炫耀。歌唱表演是一种艺术再创造。艺术创造当然少不了夸张手法,但艺术夸张要有分寸,恰到好处。艺术夸张的目的是为了把现实生活表现得更高、更美。过分了、过火了,听众接受不了。至于故弄玄虚、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甚至趣笑打闹、插科打诨,更是与艺术夸张毫不相关。

另外,“真真假假”也是艺术表现的手法。在艺术表现上是不存在“纯粹的真”的。很难想象,在歌唱中的啜泣、痛哭不用发声技巧,而是真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又怎能唱得下去?还有什么艺术性可言?“假”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当然,这种手法的运用也必须恰到好处。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歌唱的表演,才能恰当地选取歌曲意境中的“自我”立足点,使其表现既不脱离歌曲的实际,又具有艺术独创性。

(三)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会唱一首歌”与“把一首歌唱好”,这两者并不等同。要称得上唱好,必须从音乐与文学形象上对歌曲作艺术加工、修饰,这一点即是歌曲的艺术处理。它与歌曲表演的艺术性和效果,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第一,朗读歌词,分析词汇以至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意义,剖析歌词的分段分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其表现的主题、基本感情、形象特点、重点、高潮及辞音结构,以便在演唱中具有完整性。

第二,熟悉旋律和节奏,分析音乐与歌词的关系,理解其情绪特征、地区民族风格特点、旋律特点及高潮等,从而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艺术形象。比如歌曲《斗牛士之歌》,从题目和歌词的提示,从歌曲音乐旋律的发展上,可看出它表现了斗牛士勇敢、剽悍的性格,欢快、嘈杂的斗牛场面以及人们热烈、激动的情绪;《晚会圆舞曲》则可根据歌曲提示的舞曲体裁的功能,以及歌曲音乐中热烈、轻盈、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歌词内容所抒发的流畅、舒展的情绪。

第三,设计歌曲演唱的基本速度及其变化、基本力度及其变化,确定咬字的语气语调、呼吸换气、共鸣的控制和特殊技巧的选用。

第四,设计眼神及必要的形体动作。另外,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听众,其设计方案也应随之改变。

为了实现以上一系列艺术处理,歌唱者要加强对姊妹艺术的学习以及对其他与艺术有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影视、话剧、绘画、摄影等这些对歌唱有益的姊妹艺术都应有所涉猎。艺术是相通的,只有在丰厚的、广博的艺术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在所从事的歌唱事业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歌唱者应该是现实生活的描绘者,要吸吮姊妹艺术的乳汁,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唱歌技巧篇6

[关键词]电影;歌曲;风格

电影主题歌曲在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讲。一首好的电影主题歌曲可以决定电影能否流芳百世。一般来讲,一部经典的电影通常伴有同样脍炙人口的电影主题歌曲,一部成功的电影主题歌曲,可以恰到好处地渲染影片的主题。与侧面一起为观众提供声光互现的视听盛宴。而一部电影歌曲的成功与否与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演唱风格又是紧密相连的。在李谷一长达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演唱的歌曲共计300余首,其中为电影、电视片配唱的歌曲达100多首,其演唱作品之多迄今为止实属罕见。李谷一为电影《小花》《知音》《黑三角》等电影演唱的主题歌曲取得巨大成功,为电影的成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李谷一演唱这些歌曲充分发挥了她高超的发声技巧、戏曲吐字方法和独特润饰方法。

一、发声技巧使乐曲的旋律更美

李谷一首先在民族声乐上既保留了民间唱法的特色。又兼取西洋唱法的技巧,两种唱法得到统一,使歌曲的旋律表现得更加美。李谷一在演唱技巧上,是以歌为“本”,以法为“辅”,以“歌”取“法”,不故弄玄虚,技巧始终为“我”服务。李谷一在演唱中大胆使用通俗歌曲的发声技巧,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歌唱声音明亮靠前,自然亲切,口腔共鸣运用较多。声音更为真实,表达感情直接。她在演唱低音时。使声音在气息支持下发出,做到气息不因为音低而松懈,并托住了声音。她在演唱《心中的玫瑰》时。歌曲一开始音虽然很低,但她唱得弱而不虚,在积极的气息支持下发出富有感染力的声音。

民族唱法在用嗓、共鸣、吐字、行腔方面的丰富变化,离不开气息运用的灵活性。李谷一在演唱中很善于控制歌唱的用气。通过良好的呼吸、发出美好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所要求的情感。李谷一演唱《知音》和《妹妹找哥泪花流》时表现出很好的揉气和收气的功夫,对气息控制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特殊性进行研究并运用于歌唱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戏曲的吐字方法,使歌曲表现得更加生动

在声乐作品中字与声的完美结合是声乐的创作方法之一,歌曲的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因而在我国传统声乐实践中,一向重视吐字和语言的处理方法。在传统声乐理论论述中强调最多的当属有关歌唱的字与声结合的技巧方面的理论。“声要圆熟、腔要彻满”,指出了歌唱中字的准确清晰的重要性。提出了歌唱中“字正腔圆”的技术要求。

运用戏曲吐字的方法表现歌曲的旋律和技巧性,使歌曲更有流动性和旋律的表现力。影片歌曲《知音》中,李谷一吐字上巧妙地运用戏曲吐字法,在“山”“水”“高”等字上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明亮,声与情融合得恰到好处。把歌曲表现得更加生动。

三、独特的润饰,使歌曲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

李谷一对字音的装饰有前倚音、揉音、滑音等,对字音各种办法的装饰使原来的曲调更美、更符合内容、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如影片歌曲《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等乐句的旋律用了装饰音,突出了歌词的含义和音乐形象,影片通过歌曲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在影片歌曲《知音》中多处使用滑音和倚音,其中“水”“是”“知”“觅”等字用了倚音,“碧”“依”则使用了揉音,这样使这首颇具古朴典雅的歌曲更有韵味。

李谷一非常强调节奏的重拍、重音以掌握歌曲中整体的律动感。在此基础上。她还用许多更细致的技巧、手法去不断强化歌唱的抒情性或叙事性。如在《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歌曲中“流”“愁”“秋”等字,采用弱拍重唱。使情感表达得如泣如诉,更为真切。

在歌唱中将无声的曲谱变为优美的歌唱时,无论抒情还是叙事。都首先要求保持其曲调自身序列的连续性――乐音高低抑扬的生动鲜明,字音的连贯和声韵的和谐,只有这种连贯如一线,流动的歌唱才能给人以实体的、可感知的美感。李谷一在演唱《妹妹找哥泪花流》时,即突出了“连”的同时,大胆使用顿挫的技巧来断腔,增加旋律委婉、起伏与韵律感。使歌唱多姿多彩。

李谷一高水平富有个性的电影歌曲的演唱强有力地加强了电影的戏剧作用和深度。首先,起到为影片奠定基调、渲染气氛和铺陈情绪的作用。其次,起到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特别是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物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的作用。再次,起到深化影片主题思想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作用。这使电影更加深入人心,更富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音乐欣赏手册(续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唱歌技巧篇7

艺术歌曲在所有的歌曲类别中艺术表现最为明显和强烈,艺术歌曲凭借着高的艺术品位、情趣,典雅、含蓄的特点成为人类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艺术歌曲产生于两三个世纪前的欧洲,它是在古典抒情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自从产生以后,其强大的艺术张力就迅速得到了体现,其艺术魅力在人类的艺术史上长盛不衰。艺术歌曲在产生的初期,其歌曲形式、歌唱技巧还比较混乱,但在一些艺术家们的努力下,很快就形成了一套相对严格、固定的艺术形式。艺术歌曲传入我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在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得到繁荣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很多人片面极端的认为艺术歌曲反映的是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到了60年代,很多驰名中外的艺术歌曲在中被禁演及受到严厉的批评。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艺术歌曲冰冻期。看一首歌曲是否属于艺术歌曲,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判断:一是艺术歌曲的歌词必须是文学家或者诗人等所写;二是艺术歌曲的音乐安全按照歌词的内容,运用音乐创造手法配之以曲调完成,从而让歌词与音乐达到完美统一的境界。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

艺术歌曲形式传到我国之后,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较好的融合,因此,我国的艺术歌曲有自身的特点:

1.声情并茂

我国的艺术歌曲既注重声音的质量,也注重情感的表达,而且能将声音和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委婉动听

我国的艺术歌曲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委婉的特点,一是因为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平常我们在语言文字上表达上也比较含蓄,二是我国的音乐表达一般而言比较婉转缠绵。

3.形象鲜明

我国的艺术歌曲注重对歌曲内容中人物的刻画,虽然这种刻画比较委婉,但是通过音乐形式的运用和歌词的表达,能充分展现歌曲中人物的形象。

4.歌以言志

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托物言志的传统,体现在音乐领域,就是歌以言志,具体表现在艺术歌曲上就是人们用艺术歌曲来表达自己的爱好、志向。由于这种爱好、志向是通过将情感寄托在物上,因此,可以称作“歌以言志”。

三、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

艺术歌曲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使得欧洲的演唱技巧也得以在我国传播,并在某些时期促进了我国歌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在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上,笔者认为,我们要在吸收欧洲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的民歌、戏曲等本土演唱形式和技巧为基础,并结合我国语言的使用特点,才能将我国的艺术歌曲唱好。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钢琴伴奏和艺术歌曲的配合

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艺术歌曲的演唱中,要关注钢琴伴奏和歌曲是否具有整体、统一的艺术效果。在很多时候,钢琴伴奏和歌者的歌唱声部的作用同样重要。钢琴伴奏在诗化的歌词与音乐旋律中所起的作用是为听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外景,同时,也可以对歌曲内容的意境进行完美的烘托和呼应。因此,在我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歌者应当根据钢琴伴奏所展现出来的意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音色的变化,从而与钢琴伴奏一起表现出完美的意境。

2.在歌唱语言方面,应当做到“以字行腔”

我国著名的艺术歌曲歌唱家、作曲家应尚能,就如何将中国语言与西洋唱法的结合这个问题上,提出了我国的艺术歌曲应当“以字行腔”的独到看法。“以字行腔”的核心就是“字和音”的结合。应尚能先生提出的这个观点对于当今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学习仍然有着指导作用。在艺术歌曲歌唱语言方面,尤其要将我国的汉字的四声与艺术歌曲的旋律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让歌词、旋律、演唱技巧三个要素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艺术歌曲的思想内容更好地表达出来。

3.声音的运用应当稳定

声音的运用应当稳定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以抒情性的声音运用为主,声音的幅度要较小,音量的变化要适中。音量的变化过大会破坏艺术歌曲的和谐诗意的意境。

(2)气息的控制要适当。气息过分强烈,会使艺术歌曲丧失整体协调性,声音要附着在气息上面,使气息保持流畅和连贯,从而增强气息的韧性。

(3)喉咙的开闭要适当。喉咙开得过大,都会使得艺术歌曲的发生显得不自然,也容易造成发生的不连贯和不稳定,也会导致歌者演唱时十分费劲。

4.注重演唱中的韵味美

我国的艺术歌曲特别注重韵味。虽然我国的艺术歌曲很少有激烈情感的表达,但如果仔细体味,就能够发现我国的艺术歌曲,讲究的是一种纯美和内敛之美,这种美蕴含在作品的各个地方,而非在某一处将感情一涌而出。演唱我国的艺术歌曲,还应当特别注意歌词的高雅,歌唱时,声音的运用应当圆润、柔和;歌者在演唱古典意味的艺术歌曲时,应当表达出一种惆怅、伤感、怀旧的情绪。

四、结论

我国的艺术歌曲注重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的配合,注重“以字行腔”,注重声音运用的稳定性,还注重歌者在演唱中的“韵味美”,这些演唱技巧既体现了我国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国的艺术歌曲能在世界艺术歌曲界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于会巧.谈中国艺术歌曲的明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

唱歌技巧篇8

【关键词】歌唱 表现 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187-01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它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要唱好歌曲,不能只凭音色,不讲情感与技巧。歌唱艺术表现应对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一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艺术的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借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境地。

一 掌握好发声的方法与技巧

对一名声乐初学者来说,要具备最基本的嗓音条件,在老师的严格培训下掌握好发声的方法与技巧,如歌唱气息的运用等。具体可概括为:身体挺拔;双脚抓地;上胸扩张;双肩放松;面部自然。且一定要对着镜子练,以便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首先歌唱的呼吸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在吸气时,最好用闻花似的吸气,不仅横膈膜要下降,且肋骨也要运动,引起胸廓扩张,将气息吸入肺部,感觉自己腰的周围好像充满气的轮胎;二是在呼气时,靠腹腔的压力尽量保持横膈膜,而且呼出的气息要能够保证声带获得适度均匀的空气压力,才有利于歌唱发声。其次,发声时,喉部肌肉要使喉结稍下一些,这样在声音的圆润性、音量等方面比喉结上提好。之后,唱歌时要保持一个气柱,与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气柱的基础上,越到高声区声音越宽、越响。打开喉咙,而不是打开喉咙后压、挤,使声音发白。歌唱的共鸣分为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三种,唱高低不同的音要把握高低不同的共鸣位置。

二 分析好歌词语言规律与特点

演唱一首歌曲,科学的演唱方法是前提。语言是歌唱的基础,科学的歌唱技法都围绕语言这个中心来训练和运用。歌唱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并要求情景交融。所以,掌握正确咬字的基本功,是歌唱者的重要素养之一。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些名家,如京韵大鼓的前辈大师刘宝全的演唱,是那么铿锵有力、高亢嘹亮,这与他在咬字方面的深厚功力是分不开的。又如京剧名旦陈砚秋,虽然他的嗓音条件不如梅兰芳,但他靠自己在音韵、咬字上的深厚功力,使他的演唱也是圆润坚实、别有风韵。由此可见,要唱好中国歌曲,就应该对中国语言的音韵、咬字有足够的了解。

从语音角度来分析咬字对歌唱音色的影响。歌唱的语言一般表达采用了“说子音,唱母音”的方式。“说子音”是强调在歌唱语言的子音表达上应该采用与说话相同的方式;而“唱母音”则是指母音发声应该采用歌唱的方式。众所周知,母音能使声音丰满而又圆润,易在歌唱中发挥出声音的感染力,因此,应尽力把母音唱准并努力发挥它在歌唱中的主导作用。在复合元音中,若母音唱不准,就很难把母音与子音的结合唱准确,这势必会影响到歌词内容的清晰,听者因此而无法了解歌曲的内容。因此,“字正腔圆”必须是以咽部稳定,歌唱呼吸支持发声器官运动的前提下,才能发出正确的母音。只有认真分析歌词语言及音乐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将语言和声音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根据歌曲内容、感情需要,才能唱出字情、唱出韵味、唱出语言的美感来,使歌声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感。

三 挖掘好歌曲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歌曲是作曲家的艺术结晶,其中渗透着他们的思想感情,而音乐作品又必须通过表演者的再创造才能与听众见面,因此,依照乐曲上的各种标记进行再创造也是极其重要的。但许多学生在学习新歌尤其是外国作品时,不是认真研读乐谱而是直接找录音听,看似找到了“捷径”,却因此忽略了许多音乐表情、记号;唱起歌来,对歌曲的节奏、速度、音符时值的长短、强弱、风格等不能正确掌握,也不能正确地区分跳音、顿音、断音的差别,随意缩减或延长休止符时值,最终的演唱差强人意。

歌曲的表现应先朗读歌词,要在多次朗读中深入细致地领略和体会歌词所创造的情感氛围,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自然地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进而完美地完成作品的演唱。

四 学会适当的二度创作

歌唱中的二度创作,是“唱声”与“唱情”有机结合;是不仅能把词谱和基本情感唱对,而且能准确地揭示出作品的思想内涵,显示出你独特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作品因你的演唱而增色。首先,歌者的二度创作要基于一度创造的内容与思想。如《祖国慈祥的母亲》,从歌词得知:这是赞美祖国的歌曲,中速。要求演唱者要带着深情去赞美自己的祖国,抒发对神圣祖国的爱。若歌者用欢快、活泼语调去演唱,就违背了一度创造的根本。其次,二度创作要根据自己的歌唱能力,量力而行;若硬要演唱需要高深技术水平的作品,其艺术效果会适得其反。如演唱者为表达一种宽广宁静的思绪,将曲速唱得很慢来附和歌曲的意境;但由于歌者的演唱技术欠缺,如气息不足等,不能很好地掌握声音控制的技巧就很难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然,声乐是情感的艺术,唱好一首完整的歌曲需要我们认真练习与研究,经常参加演唱实践,不断加以改进,使每次演唱都有新的韵味、新的创造。

参考文献

唱歌技巧篇9

【关键词】自然 轻松地 演唱的状态和技巧

很多声乐教师在教学中都往往喜欢让学生感受哪里使劲了,但却忽略了一个“度”的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肢体得不到放松,气息不流动,声音僵硬,或是声音做作,这样的结果便使歌唱的持久性不好,往往唱不了多久嗓子就哑了,累了。还有的学生一味地模仿某一位世界级的歌唱家,以为自己的声音要唱成那样才叫美声,对于某些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也许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也像那么回事,但是却误解了美声的本质,而另一部分弄巧成拙的学生则是学到最后四不像,还把自己的本嗓给毁了,唱坏了。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美声唱法也有它的自然美。这种美是有个体差异的,它存在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嗓音条件,不同的音色,甚至还有腔体和声带差异的问题,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在教学的前期花工夫花时间花精力摸清学生的基本状况,对于声乐教师的工作,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掘学生声音上的闪光点,嗓音条件上的优点,开发学生歌声中的自然美,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的歌唱。

美声唱法的主要特点是声区统一,不管高音区、低音区还是中声区都要真假声混合,只是不同声区中真假声混合的度有所不同而已。从音域的低音到高音,先是以真声为主,中声区真假声比例差不多,然后逐渐发展到以假声为主。如何做到声区的统一,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歌唱中的自然美,发出来的声音一定不能矫揉造作,只要呼吸支持好了,身体的肌肉该放松的放松了,该积极的积极了,出来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声音了,也是能体现学生特点、个性的声音了,不必一味的模仿,造作出什么声音来。

歌唱的过程是一个全身协同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哪一个肌体出错了,紧张了,都会影响到歌唱的自然美,影响歌唱者的歌唱持久性。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曾经说过“我们主张整个人唱,放松地唱”,这里寻求的“放松的唱”也是体现了美声的自然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灌输这一思想,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重视技巧性的东西固然重要,但是一定得以自然、放松的演唱状态为基础为前提,这一状态也是检验我们技巧用得是否正确和适度的标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最舒服最自如的深呼吸,吸气的一刹那整个身体松一下的感觉,我们的肺部、横膈膜都有向四周扩展的运动,这一运动,我们反手叉腰是能感觉到的,这种呼吸的状态才是歌唱所需要的正确状态。其实,吸气的状态就是我们歌唱的状态,而且这一状态还要从容的保持,这里说到的从容其实也是要做到自然、自如。我在英国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求学时,导师也强调了这种吸气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学生每天唱歌之前都要练习,把这种状态变成一种下意识的东西,张嘴就有这一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说,哪些肌肉放松,哪些肌肉使劲这些理论性的东西会产生迷惑,困扰,有的学生会想“放松就放松,怎么会有的器官松,有的器官又要紧,这怎么能做到啊?”学生产生这一想法是没有真正去体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笑,喊远处人时的身体机能变化情况,教师在最初的教学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辅助练习去帮助学生得到这些技巧,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楚易懂,明白其中的原理,学生课后练习时才更具针对性,才能自我检测正确与否,才能做到在练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找到这种放松、自然的歌唱状态,让我们的声音随着气息缓缓的流动,这样的声音才能体现歌唱的自然美。

歌唱的自然美还体现在咬字这一环节上,任何一种唱法都讲究咬字清晰,字正腔圆。歌唱者是用我们的声音表现歌曲,如果这一过程中少了语言,那么观众估计只能看你演唱时的表情去猜测你在唱什么了,简单来说中国字是由元音和辅音构成,辅音发音准确就是每个字的字头要咬正,只有字头咬准了才能将字说清楚,辅音的特点是短而快。元音是语言中的有声部分,是一个字的灵魂所在,我们咬字中保持最久的也是元音部分,表现歌声、语言与情感的艺术魅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元音发音准确。所以我们在练声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也是喜欢用i、e、a、o、u来练习。但是为什么学生练声可以,一到唱歌就变了味了呢?在我看来,是元音、辅音连贯性上出了问题,这个连贯性体现在从字头到字腹、字尾的交代,归韵、收声,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间不能停顿,不能忽略某一部分,韵头、韵腹、韵尾都要交代得非常清楚。观众听不清歌词很大程度是因为歌唱者只注重了元音的部分,而忘记了咬字,就是辅音的部分,元音让我们的歌声听起来更流畅,辅音是帮助我们保持气息不漏气和咬字的重要环节。因此歌唱者必须大胆的咬字,唱好辅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带着气息的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是很有必要的,把高位置的朗读歌词的状态带到歌唱中去运用,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有的老师也爱用“像说话一样歌唱”来引导学生咬字要字正腔圆,咬字要清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说话时候的咬字,再带上气息,把字唱到正确的位置上,歌唱就自然了,观众也能听清楚歌词了。

歌唱中的自然美是一个很抽象的词,必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用心的体会、揣摩,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的,这也是一个有意识的寻找到无意识的流露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多动脑,多听、多看,进行调整,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唱技术和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歌唱训练过程,从而得到持久耐用,动听、感人,充满自然美的歌声!

【参考文献】

唱歌技巧篇10

关键词:山东民歌;民歌分类;民歌特点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民歌不仅数量大,分布广,而且题材丰富,旋律优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山东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本文就通过《沂蒙山小调》这一首典型的山东民间小调作品谈一谈山东民歌的风格特色及演唱技巧。

一 、民歌分类和艺术特点

(一)民歌的含义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体裁形式,是劳动人民在交往、生活、民俗和劳动等社会活动中自编自唱的歌曲。它是属于民族音乐中民间文化的范畴,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民歌是人类自娱和生活实质的宣泄,以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唱出人民纯朴生活的感受,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是用欢乐和血泪凝练而成的歌声。

(二)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

1、号子:演唱形式很单一,常见的如合唱,一领众和。

2、山歌:节奏往往比较自由,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等。

3、小调:大多比较舒缓,旋律比较优美,结构也比较方整。

(三)民歌的艺术特点

1、历史悠久、体裁丰富、风格多样

中国民歌体裁丰富多样,例如:山歌、小调、号子,还有船歌、渔歌等等。同样的,不仅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还有语言、语调、生活、文化传统等,形成了各民族独特风格特征。

2、取材广泛,具有流传性、集体性、即兴性、变异性

我国的民歌无论是在曲调还是歌词的创作上,其素材大多数是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各地区的民歌曲调旋律也都比较简单,真实的反映出社会情况和民间生活。

3、善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它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意志和愿望,是人民由心而发的创作。

(四)民歌的音乐特点

民歌的音乐特点常表现在:1、节拍方面,大体表现山歌的自由拍子和多用于小调、号子的规整拍子两种。2、音阶和调式方面,一般都是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音阶,也会产生属于本民族独特风格的音阶。3、衬字和衬腔方面,大多数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是象声词等。

二 、《沂蒙山小调》

(一)《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诞生于1940年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时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大学分校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来的。歌曲一经传出,就很快受到广大军民的喜爱。后又增补了歌唱新生活,歌颂领袖的内容。这就是今日的《沂蒙山小调》,又称《沂蒙山好风光》。

(二)《沂蒙山小调》的艺术风格特点

1、歌曲的基本结构

《沂蒙山小调》整首曲子优美抒情,旋律舒展豪放,具有山东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这是一首44拍,后来演变成34拍,唱词两句为一段,一句又分两个乐句,节奏比较宽广舒展。乐句的落音逐渐递降,使整个旋律呈波浪下降型,歌唱起来朗朗上口。

2、调式调性

这首民间小调是三拍子,每个乐句共有9拍,较规整。属于民族小调式,均匀、规整的节奏和较为规整的节拍。

3、曲式曲调特点

曲式结构为一段体,是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四个乐句均为起、承、转、合。这是民歌中常用的“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后两句还有宫调式的交替变化。每个乐句的结束音还作了回返拖腔,增加了音乐的歌唱性和抒情性。

4、歌词特点

这是一首由原来《打黄沙会》的歌词,逐渐演化为具有山歌风格的民间小调。在歌词的创作中运用了衬字、衬词作修饰,是山东民歌中较为显著的特点。

(三)《沂蒙山小调》独特的艺术魅力

《沂蒙山小调》诞生在抗日根据地临沂费县的白石屋村。以凄美悠扬的曲调和鲜明的音乐主题,传递着沂蒙山的古老历史文化和沂蒙山人民的勤劳勇敢。它有很高的艺术性,是山东临沂的形象代表。它不仅对家乡美景的抒情,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打动人心真实生活的写照,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具有最高的艺术性。

(四)《沂蒙山小调》在其他方面的影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沂蒙山小调》唱响了全中国,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山东味的民歌,清晰的向世人昭示着:沂蒙山区好地方!这首《沂蒙山小调》使人们对临沂的认识更加的清晰。正是这首民间小调,唱红了沂蒙山,飞遍了全国的大江南北。推进了山东省临沂市的旅游事业,也激活了“红色经济” 。

三、山东民歌风格特色与演唱技巧

(一)山东民歌的风格特征分析

1、地理环境对山东民歌的影响。地理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都决定着不同的风格特征。

2、齐鲁文化影响山东民歌风格。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在雄厚的民族文化中,山东民歌是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朴实淳厚,讲究和谐的儒家思想,形成了山东民歌质朴、淳厚、强悍、诙谐等特点。

3、性格方言体现风格特征。性格和语言是最能影响民歌风格特色的,也是最能体现风格特色的,它是形成民歌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东民歌的风格特色:形式多样,体裁丰富,旋律独特,曲调优美,方言性格突出明显,歌曲表现形象鲜明。

(二)谈山东民歌的演唱技巧,从“声、情、字”的三个方面分析

1、“声”的需要

在演唱山东民歌的时候多以宏亮、宽厚的声音为主。因此在声乐的学习中要对音域的扩展进行训练,这样再去面对跨度大、难度高、有花腔手法的歌曲时,也能表现出灵活、流动的感觉。

2、“情”的表达

在山东民歌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分别是直接用情型和委婉用情型。例如:劳动号子,秧歌花鼓等都属于直接用情型。还有一种就是有故事情节、以情感表现为主的歌曲属于委婉用情型。例如:山东民歌《绣荷包》就属于委婉用情型。

3、“字”的方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