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3 13:12:46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1

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多个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政策文件,其目的在于保持住宅与房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使住房供应结构更加合理,住房价格更加稳定,有效的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目前,我县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着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重偏低,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不按规划要求实施小区配套建设,住房价格增长较快,开发企业擅自预售商品房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广大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所以,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增长对于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县域经济的不断增长、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国土、物价、金融等部门要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和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国家、省、市各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推进我县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做好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等部门要会同建设部门认真做好我县中长期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合理配置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最大限度的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住房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我县规划区内住房状况调查结果,全面了解住房总量、结构状况,分析广大居民住房需求情况,明确“十一五”期间建设目标和住宅建设总体规模,特别是明后两年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短期建设目标和住房供应结构,并向社会公示。

三、加大项目审批力度,严格落实新建商品住房套型比例

新审批、新开工的单一房地产开发项目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例必须达到70%以上,经济适用住房竣工总量要达到上年度或当年城镇住宅竣工总量的15%-20%,且单套建筑面积属多层楼房的最大不得超过90平方米,属中高层、高层楼房最大不得超过95平方米。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住房供应结构总体要求和单套住房建筑面积进行规划管理,特别是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审批前,要会同国土等部门对项目进行平面套型建设方案审核,并就套型结构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比例提出会审意见。对不符合要求的住宅项目,建设、国土等部门一律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四、合理规划土地供应结构,优先保证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用地供应

土地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的文件精神,科学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应。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土地供应量不得低于年度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土地供用量应达到15%-20%。对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在供应土地之前,土地管理部门要会同规划、房管等部门研究出让方案。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土地供应要做到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公开确定土地使用者。建设、国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出让合同约定的套型、房价落到实处。

五、严格住房转让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征管

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其他事项仍执行省地方税务局、省财政厅、省建设厅转发的《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对个人转让住房所得,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认真执行房地产信贷政策,加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

对项目资本金达不到35%等信贷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贷款。对闲置土地和空置商品房较多的开发企业,商业银行要按照审慎经营原则,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任何形式的滚动授信。对空置3年以上的商品房,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其作为贷款抵押物。

按[2006]37号文件要求,从2006年6月1日起,各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但对购买自住的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仍执行首付款比例为20%的规定。为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使用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仍执行首付款不低于20%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要加大住房公积金管理力度,进一步落实重要事项备案制度、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和会计报表报送制度,增强风险控制。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提高公积金使用率,使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惠及更多购建住房的职工。

七、加强拆迁管理,严格控制拆迁规模

进一步推进拆迁管理规范化、拆迁程序合法化、拆迁制度完善化。在加强拆迁管理的同时,要认真编制旧城改造拆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把城市的拆迁改造和住房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决制止不切实际大拆大建的盲目行为,控制住房被动性需求的过快增长。对于不符合县城总体规划、未经县规划委员会批准的拆迁项目一律不予实施。对已明确具体建设项目、拆迁责任单位和拆迁范围、规模的,要加快拆迁进度和裁决进度,保证拆迁计划的按期完成。

八、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保障制度,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集资建房的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加快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实现住房保障机构人员配置常设化、保障资金来源正常化、工作程序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严格落实将住房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土地出让净收益的5%左右用于城镇最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的要求。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保障资金来源。今年要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管理的各项政策,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规模,土地管理部门要优先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切实完成国家、省、市规定的建设任务。

严格执行《建设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建房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加大集资建房管理力度。集资建房一律报经县政府批准,必须符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列入本年度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其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供应对象的审核严格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执行,建成的住房不得在经审核供应对象之外销售,同时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建设、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和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批准实施集资建房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九、加大房地产市场整顿力度,规范开发企业经营行为

认真贯彻执行《城市开发经营管理规定》、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的《市房管局、规划局、国土局关于加强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委会”审批制度。

以建立诚信经营、规范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为目标,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与清出机制,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备案制度、资本金制度和项目手册制度,坚决杜绝无资质、借资质、出租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虚假售房广告,擅自预售商品房,哄抬房价,擅自改变规划设计方案,利用集体土地或以集资建房的名义搞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行为。建设、国土、物价、工商等部门要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工作,设立完善的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投诉机制,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十、加强市场监测,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建设、国土、物价、统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房地产市场动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房地产市场信息,增加市场透明度,如建设用地情况、规划许可情况、商品房预售情况、商品房价格情况、二手房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情况等。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每月要将建设项目的进度、投资、销售、价格、空置等情况以统计报表的形式上报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类房地产市场信息,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十一、全面贯彻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做好建筑节能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建设厅关于贯彻《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十一五”末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65%的标准,节能建筑比重达到25%,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实现建筑节能18%以上的工作目标。要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加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确保“十一五”末完成10%工作目标,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型照明器具等节能材料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2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及国家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对近期城市住房建设的统筹和指导,有计划地解决中低收入居民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改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为依据,按照国家和省、市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对《市住房建设规划—年》进行适当调整,对至年住房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

第三条本规划是落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对规划范围内国有土地上住房建设进行调控和指导的依据,与市城市总体规划共同承担对城市住房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

第四条本规划的规划区为市城市建设规划区,规划期限为至年。

第五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国有土地上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

第六条本规划坚持以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为原则,坚持以住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房地产业发展相一致,与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相适应为方向,建立以市场为主导,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多渠道、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本规划包括文本、附表。

第二章住房现状和需求

第八条规划区内住房现状。依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年年底,城市规划区人口69万人,住房建筑总面积1726.4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0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83%,市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第九条规划区内住房保障体系现状。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特别是1996年实行住房保障制度以来,我市已初步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等保障体系,住房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第十条规划区内住房供应体制现状。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商品住房供应体系,居民住宅自有率85%,市场机制已在住房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商品住房已成为住房供应的主要手段。

第十一条规划期内住房需求。我市市区住房需求由本地户籍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外来常住人口的住房需求和被动拆迁需求三部分组成。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提出的到年市区总人口达到75万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平方米的规划要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人口测算,—年,每年平均增加2万人,到年底,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79万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住房总需求为745万平方米(含城市房屋拆迁新建住房面积100万平方米)。

第十二条根据对规划期内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比例的预测,规划期内需建设廉租住房25.3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136.9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33.45万平方米,限价普通商品住房11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439.26万平方米。

第三章规划目标和方针

第十三条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监管,调整供应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供应体系,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住房需求。

第十四条住房建设总量目标。规划期内,建设各类住房9.0143万套,总建筑面积745万平方米。

1、规划期内,建设保障性住房3.2356万套,建筑面积195.74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廉租住房0.5074万套,建筑面积25.37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设住房)2.2822万套,建筑面积136.92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0.446万套,建筑面积33.45万平方米。

2、规划期内,建设商品住房4.5562万套,建筑面积439.2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内的310.282万平方米,3.4478万套;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上的132.978万平方米,1.1084万套。

3、规划期内,建设限价普通商品住房1.2225万套,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

第十五条住房建设区域指引。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中提出的“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应该采用强化中心、优先南扩、稳步西拓、适当东延、抑制向北的发展战略”,居住区域重点布局在北中心片区、南片区和茂陵片区。

1、规划期内,北中心片区建设廉租住房0.1692万套,建筑面积8.457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设住房)0.7607万套,建筑面积45.64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0.1485万套,建筑面积11.15万平方米;建设限价普通商品住房0.4075万套,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1.5186万套,建筑面积146.75万平方米。

2、规划期内,南片区建设廉租住房0.2538万套,建筑面积12.685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设住房)1.1411万套,建筑面积68.46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0.2231万套,建筑面积16.725万平方米;建设限价普通商品住房0.6113万套,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2.2782万套,建筑面积219.63万平方米。

3、规划期内,茂陵片区建设廉租住房0.0844万套,建筑面积4.228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设住房)0.3804万套,建筑面积22.82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0.0744万套,建筑面积5.575万平方米;建设限价普通商品住房0.2037万套,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0.7594万套,建筑面积72.88万平方米。

第十六条住房建设结构指引

1、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主要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普通商品住房主要满足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其他商品住房满足城市高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2、新建住房供应结构采取“总量控制”和“项目平衡”相结合原则,根据每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项目平衡”,科学分类合理确定其住房结构比例。

3、规划期内,保障性住房按照国家规定的套型面积进行控制,其中廉租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公共租赁住房单套面积控制在75平方米左右;普通商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内的必须达到新建住房总面积的70%以上。

第十七条住房建设年度目标。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的相关要求,规划期内住房建设年度目标为:

年,廉租住房建设0.118万套,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0.37万套,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0.034万套,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2223万套,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0.9359万套,建筑面积91.05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7082万套,建筑面积63.738万平方米。

年,廉租住房建设0.1108万套,建筑面积5.5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0.5061万套,建筑面积30.36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0.112万套,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2223万套,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0.8428万套,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6378万套,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年,廉租住房建设0.0786万套,建筑面积3.9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0.5061万套,建筑面积30.36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0.1万套,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2223万套,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0.917万套,建筑面积87.21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6884万套,建筑面积60.156万平方米。

年,廉租住房建设0.1万套,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0.45万套,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0.1万套,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2778万套,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0.9097万套,建筑面积88.5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6884万套,建筑面积61.956万平方米。

年,廉租住房建设0.1万套,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0.45万套,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0.1万套,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2778万套,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0.9508万套,建筑面积92.5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建设0.7195万套,建筑面积64.755万平方米.

第十八条按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原则,结合我市土地资源特征和人口增长特点,规划期内住房建设还应遵循以下方针:

1、住房建设在布局上应与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结合,使住房与就业岗位有便捷的联系;新建住宅小区应按照住宅小区方式进行建设,分级配套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原有成片住宅应适当进行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绿化,改善环境;住宅建设以多层为主,在中心区允许建设适量高层住宅。

2、为缓解中心城区住房供应压力,规划期内抓好明清旧城区中山街、北大街、东明街的保护整治,加快对河头堡村、沈家南村、吴家堡村等为重点的城中村改造步伐,重点建设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3、廉租住房应尽可能的结合经济适用住房所在区域相对集中建设,重点在西部电子工业组团、北部文教科研组团以及沣西文教科研组团等地区发展。

4、经济适用住房应充分考虑到就业、交通、生活便利因素,重点在沣西文教科研组团南侧、北部一道塬上和茂陵片区北部工业组团内发展。

5、公共租赁住房应结合直管公房改造和商服集中区合理发展。

6、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和商品房应结合产业布局,在加强中心组团住房改造建设的同时,重点在西部电子工业组团、上林苑、沣东、沣西各组团区域发展。

第四章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第十九条住房用地供应指导思想。规划期内,在强调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重点保证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坚持新增供应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积极促进闲置土地盘活;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促进住房建设发展重心向中心城区以外转移。

第二十条住房用地供应总量。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区住房用地总面积7669亩,其中廉租住房用地262亩;经济适用住房用地1400亩;公共租赁住房用地343亩;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1125亩;商品住房4539亩。

第二十一条住房用地供应结构指引

1、廉租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廉租住房用地262亩。

2、经济适用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经济适用住房用地840亩;中省单位、驻陕部队、本市困难企业集资建房利用本单位存量土地560亩。

3、公共租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公共租赁住房新供应用地243亩。结合直管公房改造利用土地100亩。

4、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1125亩。

5、商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商品住房用地3539亩,结合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利用存量土地1000亩。

第二十二条住房用地分区指引

1、廉租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廉租住房用地中,北中心片区85亩,南片区132亩,茂陵片区45亩。

2、经济适用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土地840亩,利用存量土地560亩,其中,北中心片区新供用地96亩,集资建房利用存量土地360亩;南片区新供用地608亩,利用存量土地100亩;茂陵片区新供应土地136亩,利用存量土地100亩。

3、公共租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土地243亩,利用存量土地100亩,其中北中心片区新供应土地12亩,利用存量土地100亩;南片区新供应土地173亩;茂陵片区新供应土地58亩。

4、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土地1125亩,其中北中心片区370亩,南片区569亩,茂陵片区186亩。

5、商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土地3539亩,利用存量土地1000亩,其中北中心片区新供应土地800亩,利用存量土地677亩;南片区新供应土地2100亩,利用存量土地193亩;茂陵片区新供应土地639亩,利用存量土地130亩。

第二十三条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

年,供应廉租住房用地60亩,经济适用住房用地227亩,公共租赁住房用地26亩,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205亩,商品住房用地932亩。

年,供应廉租住房用地58亩,经济适用住房用地310亩,公共租赁住房用地86亩,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205亩,商品住房用地840亩。

年,供应廉租住房用地40亩,经济适用住房用地311亩,公共租赁住房用地77亩,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205亩,商品住房用地914亩。

年,供应廉租住房用地52亩,经济适用住房用地276亩,公共租赁住房用地77亩,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255亩,商品住房用地906亩。

年,供应廉租住房用地52亩,经济适用住房用地276亩,公共租赁住房用地77亩,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255亩,商品住房用地947亩。

第五章政策与策略

第二十四条积极落实住房发展规划目标,实施高效、集约的住房用地供应政策。

1、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保证住房用地供应。规划期内,应当按照全市住房发展规划目标,适度增加住房用地供应规模,进一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各类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内的住房(含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年度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2、适当提高住宅建设容积率。依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规划期内,在符合规划控制原则和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住房建设容积率。北中心片区容积率不低于1.5(不含明清城保护区),南片区、茂陵片区容积率不低于1.45。

3、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

4、商品住房用地采取“招、拍、挂”市场运作方式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采取土地划拨方式供应。

5、抓好居住区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结合城市住房发展规划,适时完善路、水、电、气、热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十五条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逐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范围。规划期内,政府工作重心逐步转向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措施等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面。

1、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保障性住房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方针,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其选址、套型、标准以及出售、出租等建设管理办法,由市房产管理部门商有关部门统一制定。

2、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由市政府提出优惠政策或专项贷款筹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支出范围,设立专门预算支出科目,安排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低于10%,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保障资金,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补助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的补助资金及中央财政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等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主要由直管公房置换或专项贷款筹集。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管理,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合理、节约使用。

3、加强廉租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廉租住房管理的各项政策,认真落实《市市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中套建廉租住房和货币补贴、租金核减三种方式,向符合条件的城市最低收入家庭直接提供廉租住房,或对现承租公有住房的城市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

4、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销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适用房管理的各项政策,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与销售过程的监管,进一步落实经济适用住房签订购买合同起5年内不得转让的相关规定。

5、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促进住房保障由“以售为主”向“以租为主”转化,重点建设市区直管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公共租赁住房的来源,鼓励直管公房管理单位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对我市低收入户籍人口和符合规定条件的暂住人员的保障作用,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对产业园区的居住配套功能。

第二十六条加强商品住房开发建设管理,深化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

1、加强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竞地价、竞房价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模式,积极推进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招标出让。

2、落实商品住房开发项目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新建或改造住房建设项目,必须明确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和住宅建筑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本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中项目相关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

3、逐步提高商品住房预售门槛。规划期内,应进一步深化住房销售制度改革,对新出让的商品住房项目,进一步完善竣工验收后销售的模式。

第二十七条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及房地产,制止违法囤积土地行为。

1、依据闲置土地处置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根据造成土地闲置的不同原因,采取延长开发建设时间、改变土地用途、进行土地置换、政府招标拍卖、依法收回前纳入土地储备等各类办法,对闲置土地积极予以盘活。

2、妥善处理城市规划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土地遗留问题,加大各类问题楼盘的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各类存量房地产。

第二十八条积极稳妥的开展旧城(含城中村)改造,加强直管公有房地产改造建设。

1、为促进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和空间布局优化,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拓展住房供应渠道,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本着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兼顾、综合改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空间形态改造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旧城(含城中村)居住生活环境的普遍改善。

2、规划期内,为落实住房发展规划目标,保证城市住房供应,规划主管部门和旧城改造办应尽快制定市旧城改造相关政策及措施,保证基本完成旧城改造任务。

3、规划期内,房产主管部门要结合旧城(含城中村)改造,加强直管公房改造建设,充分利用直管房地产资源,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善现公房租赁户住房环境,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

第二十九条发挥税收、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严格按照国家调控政策,征收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严格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

第三十条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和管理。

1、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项目手册备案制度;建立健全商品房交付使用制度;对不符合规划控制性要求,超规定建设的住房依法予以处理直至没收。

2、整治和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实行实名制购房制度,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落实期房不得转让规定,禁止期房炒作。严肃查处房地产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

3、改革和完善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制定《市集体土地房屋权籍登记管理办法》,加强城市规划区房屋产权登记工作,保障房屋所在权人的合法权益。

4、切实执行国家建设部建住房〔〕171号文件精神,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优化住房资源配置。

1、认真清理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政策,妥善处理住房出售和发证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促进住房梯度消费,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房产主管部门应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管理,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二手房网上交易系统,继续提高二手房交易、办证效率。

2、进一步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扩大租赁覆盖面。房产主管部门应制定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继续扩大租赁管理覆盖面,建立城市统一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资源库,建立房屋租赁市场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第三十二条加强城市规划区房屋拆迁管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房屋拆迁计划管理,合理控制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严格执行房屋拆迁许可、公示、听证、资金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正确处理拆迁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保持社会稳定。

第三十三条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制度,建立多部门参与的房地产市场预警与金融风险防范联合监测机制;加强住房调查,规划期内完成全市住房状况普查。

第三十四条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十五条加强住房发展战略研究与法制建设。规划期内,应制定全市住房发展战略,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法制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住房与房地产业发展制度。

第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三十六条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分级负责制,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强化各相关部门的住房管理责任。

第三十七条强化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以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手段,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确定的住房目标和住房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是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的具体化依据。对不符合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的住房项目,规划部门不予核准规划选址。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3

为加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4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政发〔**〕42号),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讨论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的目标要求,把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当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加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努力建设全方位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

(二)主要目标。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危旧房屋和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作用,完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力争到**期末,基本建成满足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居住需求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使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买得到、买得起或租得到、租得起合适的住房,逐步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标。

二、全面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三)逐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市、县(市,含**区,下同)均应于**年底在城区和县城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到**年应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2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实行应保尽保。

(四)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廉租住房保障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解决。货币补贴主要面向一般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实物配租主要面向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低保家庭及其他急需救助家庭。

(五)增加廉租住房供应。市、县(市)要根据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实物配租比例。要采取新建、改建、收购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供应,亦可在符合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条件的直管公房住户中试行实物配租的转换工作。新建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及普通商品住宅小区中配建,并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回购。新建廉租房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0平方米,原则上2人以下家庭控制在30平方米以下,3人家庭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4人以上家庭控制在50平方米以下。

(六)切实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要坚持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的原则。主要包括:市、县(市)财政年度预算安排的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的全部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不低于10%的部分,各县(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比例;社会捐赠资金等。市、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状况,合理确定廉租住房资金筹集规模,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廉租住房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租金补贴发放、新建或回购廉租住房、维修及物业管理等,不得挪作他用。

(七)规范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标准由市、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确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年度复核等工作程序,应严格按建设部《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的规定执行。对保障对象经过一定时期后不具备廉租住房保障条件或采用虚假手段骗取住房保障的,市、县(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及时作出取消其保障资格的决定,停发货币补贴,限期退回已发放的货币补贴或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逾期不退回的,住房保障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八)制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市、县(市)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确保**期间全市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其中城区100万平方米,各县(市)共计30万平方米。城区应按不低于当年度商品房开发建设总量的20%比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各县(市)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土地供应计划应于上年12月中旬前报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建委备案,并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九)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一般情况下按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房户或现住房面积低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0%以下的标准确定,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每个家庭只能申请购买一次经济适用住房;已购租公有住房的缺房户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规定退回已购租的公有住房;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住房由住房保障部门按规定回购。已经享受房改福利分房且达到当地规定面积标准、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或参加过集资建房的家庭不得再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十)控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按照政府组织协调、市场运作的原则,可以采取项目法人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良好社会责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也可以由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机构直接组织建设。建筑套型限定为中小套型,以小套型为主,其中小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中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70平方米左右,最高不得超过9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和环保节能要求,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由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严格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计价格〔**〕2503号)及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十一)严格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批及上市交易管理。各地应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按照“个人如实申请、房产部门审核、社区评议公示、公开摇号售房”的程序,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和销售办法,并报上一级住房保障部门备案。居民个人购买的经济适用房,拥有有限产权,在办理权属证书时,房产、国土资源部门分别在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上注明“经济适用住房”、“划拨土地”,并在产权人备注栏中填写申请人家庭所有居住成员姓名。购房人取得房屋土地权属证书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的,由住房保障部门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房人取得房屋土地权属证书满5年上市交易的,住房保障部门可优先回购。交易时,应按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价格、财政部门拟定,报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交纳土地收益后的购房人可以取得完全产权。住房保障部门回购的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出售。

(十二)从严审批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各级国家机关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任何单位不得新征用或购买土地搞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只能由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区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前提下,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利用自用土地组织实施。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统一管理,其优惠政策、建设标准、销售价格、供应对象、上市交易等均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规定。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不得向非经济适用住房对象出售,在满足本单位住房困难职工购买后有多余的,由住房保障部门统一按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出售,或以成本价收购后用作廉租住房。

四、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十三)加快棚户区和危旧房屋改造。按照“困难住户的住房得到妥善解决,住房质量、小区环境、配套设施明显改善,困难家庭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的要求,抓紧制定城区1.5万平方米直管公房危房和5000户棚户区改造计划,并分步实施。各县(市)对集中成片的棚户区、危旧房屋较集中的片区,亦应制定改造计划,因地制宜进行改造。

(十四)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应按照建设部《关于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意见》(建住房〔**〕109号)提出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综合整治、配套建设”的要求,切实将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科学确定改造内容及标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实现旧住宅区房屋住用安全、配套设施齐全、管理维护有效、环境整洁美化的宜居目标。

(十五)努力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人单位要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农民工较集中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及“城中村”改造,均应考虑农民工居住需要,按集约用地原则,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建设面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要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鼓励中介机构积极为住房困难居民和农民工提供租房服务。

五、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作用

(十六)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市、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千方百计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依法做好催建催缴工作,确保应建尽建、应缴尽缴。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群体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市、县(市)人民政府要确保财政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依法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督促所有企事业单位为聘用制、合同制职工缴存公积金。

(十七)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办法。积极鼓励中低收入家庭通过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根据本地商品房销售均价和职工收入变化,合理确定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核准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对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应优先安排资金,办理贷款。要优化办贷程序,提高效率。清理公积金贷款收费,对必要的收费项目要引入竞争机制,降低收费标准。

(十八)适当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对城镇低收入家庭职工,要适当放宽条件,允许他们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物业管理费、住房专项维修等住房消费支出。具体办法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制定。

(十九)严格防范风险,努力增加增值收益。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降低运营费用,努力增加增值收益。要加强贷款回收管理,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逾期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按规定提取风险准备金、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应全部用于城镇廉租住房补充资金,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六、完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

(二十)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和危旧房屋改造、旧住宅区整治,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并保障供应。市、县(市)要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社会机构投资廉租住房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和危旧房屋改造、旧住宅区整治的,可同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二十一)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37号),加大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二十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把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职责,实行县(市)长负责制。将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纳入对县(市)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之中,实行年度目标责任管理,在每年年初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责任书的基础上,由市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年底组织专班进行考核。住房保障的完成情况,政府每年应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予以报告。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4

(通辽市财政局,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就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而言,最主要问题在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及风险防范制度不健全.为此,应加快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有效实施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安全稳健运行.

关键词 :内部控制;住房公积金;岗位分离;信息系统;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03-02

1 绪论

1.1 国内住房公积金制度概况

自1991年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首次在中国成立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住房货币化分配以及住房政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住房公积金对职工个人的长期住房储蓄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和互助性,为是住房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国家先后出台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住房公积金制度从此更加法制、规范化.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确立能够有效地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保护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保证账目和财务报表的真实、完整性,国家针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实行的政策及措施对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住房公积金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其资金量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所面临的资金运作风险也随之增加,从而对监督和规范管理的要求也由此提高.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缴存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意义重大且深远,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会计控制意在为提高住房公积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水平,保证住房公积金资金运作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安全性,维护好全体公积金缴存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通过分析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会计控制现状,针对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具体措施.

2 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成立已有二十余年,住房公积金事业实现了蓬勃发展,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随着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快速发展,现有内部会计控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1 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

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体制不够完善,岗位职责不明确,监督部门的授权和权限不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不具备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客观、公正和独立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得不到有效实施.同时,信息流通不畅,财务报表等具体数据不能够及时公开,使审计内容不够透明.

2.2 财务岗位设置不合理,无法形成有效的会计内部稽核

随着住房公积金业务的扩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现一些职工兼职了不同职责的岗位,岗位合并现象使会计内部稽核不能被正确有效地履行.一些不相容职务得不到分离,常常使监督和实施的岗位由一人承担,这样就不能实现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不能相互制衡,无法形成有效的防控机制,影响了住房公积金的安全性.

2.3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建设,但尚不完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目前,住房公积金行业初步建立了覆盖业务处理信息、内部控制、风险检测评估等环节的信息反馈和交流平台,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部分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较低,不能及时处理财务软件运行中的问题,这些因素致使信息交流存在障碍,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化建设已不能适应公积金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2.4 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及其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当今市场,虽然有国家计划,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风险,但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普遍存在,如果对市场风险认识不充分,很有可能造成只凭感觉盲目决策,造成最终的失败.目前住房公积金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其知识面相对单一,面对资金量日益庞大的公积金事业,财务人员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加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人员较少,工作繁重,大多财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培训学习,财务人员掌握的知识得不到更新,无法应对出现的新情况.部分财务人员工作墨守陈规,风险意识低,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的顺利开展,影响了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有效的利用.

2.5 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激励措施

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风险防范机制仍然不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与风险防范情况脱钩,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职工对风险防范意识认识淡薄,无法充分调动职工对防范风险的积极性.

3 建立健全以及有效实施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对策

鉴于公积金财务会计环节控制存在的前述不足,提出以下几点有关建立健全以及有效实施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体制

3.1.1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由于住房公积金的各项经济业务均由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体系,能够保证资金量大且流动性强的住房公积金安全有序的进行.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是建立体制的基础,明确账务处理程序、规范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履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以及规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3].

3.1.2 加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内部稽核.内部稽核是包括由单位专设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审计和由会计主管及会计人员进行的内部审核[2].规定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具体分工,首先要明确住房公积金会计内部稽核人员及其工作的职责、权限.例如,在货币资金的管理上,要求不相容岗位要严格分离,防治不同岗位由相同人员管理造成监督不利,要形成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及整体的审批程序,明确住房公积金的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并对授权、授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3.1.3 制定合理有效的审计计划.在进行审计前,要先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项目的大小,审计对象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在资金预算上,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的流出,在信息管理上,要为内部人员提供透明、公开的经营管理信息,为外部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在风险防范上,合理有效的审计计划能够防范住房公积金因管理和经营失误引起的风险,确保资金的正常流动.

3.1.4 确保审计报告质量,保证审计报告的公开、公正.企事业单位应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内部审计信息,全面、及时地向职工反映住房公积金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增强内部控制的实效性.正视财务报表、账簿的重要性,由于公积金流动性大、资金数量巨大的特点,要能够合理的反应及时信息,并确保它的真实可靠性.

3.2 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关键岗位实行轮岗制度

完善会计机构设置,首先要明确规定各岗位职责,分离不相容职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授权审批与监督检查等[4].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是要确保一项工作要经过几个不同职责部门,使不同岗位间起到相互制约作用,也是要确保一项工作要至少经过监督部门和会计业务部门,使上级对下级起到监督作用,彻底解决非相容的岗位由一人兼任或会计全过程的业务操作由一人完成现象.

实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重要岗位应由不同会计岗位人员和会计主管定期轮换,防治关键岗位存在长期由1人管理情况.通过实行轮岗制度,可以使各部门职员得到全面锻炼,增加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信息的流动,使整个内部系统更加透明,轮岗制度同时避免了由1人长期负责某一项业务而导致的风险隐患.

3.3 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

财政部在《会计改革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全面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系统的信息化就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确保其科学化、规范化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建立相关的应急处理方案、重要资料备份计划等一系列的信息系统,普及会计电算化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数据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在技术上防范了风险,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安全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人员之间严禁转让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用户名或权限介质,员工离岗后应当及时更换密码和上交权限介质.及时更新系统安全设置、病毒代码库等,通过认证、加密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以便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会计控制的顺利实施.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信息更加公开公正,信息的透明和对称使能够有效的保障整个住房公积金系统的安全.

3.4 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水平,关键是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内部会计控制政策法规性强,业务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会计控制系统是否能够合理有序运行,内部会计控制功能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住房公积金关系到整个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而财会人员是整个住房公积金的执行者,他们能够遵纪守法、认真负责是整个公积金系统安全有效进行的保障.

单位领导应给内控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他们参加审计、会计、经济、法律等专业培训,组织他们研究和探讨加强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强化学习,改善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使其自觉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确保内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3.5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激励机制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内部担负着政府的职责,对外界由承载着职工的期望,但归根结底,住房公积金如果受到损害,最后伤及的还是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激励机制,应从建立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绩效挂钩的制度,充分调动职工防范风险的积极性,才能够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和增值.

参考文献:

〔1〕路君平,李炎萍,糜云.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圈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193):50-59.

〔2〕魏志永.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6):63-66.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5

一、明确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二)总体要求。以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旧住宅小区改善和棚户区(危陋住宅区)改建工作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三)基本原则。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要坚持立足国情、省情,满足基本住房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解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政策,因地制宜;省级督促指导,市、县(市)具体落实。

二、进一步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四)扩大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年,继续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提供廉租住房制度保障。从*年起将保障范围由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扩大到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并做到应保尽保。保障对象的具体条件是:

1?本哂械钡爻鞘谐WЭ冢?

2?毕硎茏畹蜕?活保障或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当地确定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以下;

3?奔彝ト司?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由市、县(市)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五)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及方式。保障标准为人均15平方米,每户最低30平方米,最高50平方米。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为当地住房租赁市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的差额。实物配租户数一般应达到应保障户数的25%左右,主要面向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和其他急需救助家庭。实物配租房源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配建原则,采取“四个一批”的办法解决,即新建一批廉租住房、购买一批符合标准的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利用一批现有的公有住房,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由开发企业提供一批新建商品住房。所利用的现有公有住房及收购的存量住房不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应当予以改造。新建廉租住房,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廉租住房的基本标准为:房屋结构安全;单套建筑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不高于50平方米;每套独门独户,设有卧室、厨房、卫生间和上水、下水、供电、供暖、有线电视等设施并能正常使用;室外配有硬化道路,环境良好。

(六)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为:

1?笔小⑾兀ㄊ校┩恋爻鋈镁皇找妫?比例不得低于10%。各市、县(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提高比例;

2?弊》抗?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管理费等费用后的余额;增值收益余额在设区市市区和所辖县(市)之间的分配按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的比例进行;

3?辈普?一般预算资金;

4?逼渌?资金。

市、县(市)财政每年在作预算安排时,应将筹集的前两项资金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如果不足,还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再从一般预算财力中安排一定资金加以弥补。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和项目预算管理,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项目支出预算,并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和财政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预算管理,专款专用。每年第二季度,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对各设区市保障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对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较好且财政比较困难的市、县(市),省通过廉租住房制度保障专项资金等方式给予支持。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研究确定。省发展改革委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我省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有关资金的支持。

(七)规范廉租住房管理。*年底前,各市、县(市)要开展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和廉租住房档案。严格申请、审批、公示和退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申请、审批、公示和退出办法要于*年底前尽早向社会公布。

对经审核符合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条件的家庭,由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向其发放《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证》。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对取得《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证》家庭的有关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对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收回并注销其《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证》。原享受租赁住房补贴或公房租金核减的,在收回并注销其《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证》的第二个月停发补贴或停减租金;原享受实物配租的,在收回并注销其《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证》的第二个月起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并要求其在六个月内将所租住房退出。

廉租住房的承租人不得将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向他人转租。否则,注销其《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证》,收回其转租的住房。

廉租住房的租金,由房屋维修费和管理费构成,由市、县(市)政府价格管理部门会同同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核定,报同级政府批准后执行,并及时报上一级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和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对廉租住房制度保障对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享受租赁住房补贴的,在保障标准内给予全额补贴;享受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的,在保障标准内全额免除租金。

享受廉租住房制度保障的家庭在租赁住房期间发生的水费、电费、采暖费等,应由承租家庭自负。对特殊困难的家庭,市、县(市)政府可采取措施予以帮助。

三、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

(八)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供应对象为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供应对象的具体条件是:

1?本哂械钡爻鞘谐WЭ冢?

2?奔彝ト司?可支配收入在当地确定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以下;

3?奔彝ト司?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

过去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由市、县(市)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向低收入家庭供应经济适用住房,应按照家庭收入水平自低向高进行,在首先满足收入相对较低家庭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再向收入相对较高的家庭供应住房。

(九)稳定并改进经济适用住房实现形式。经济适用住房应当以建为主、定向供应。市、县(市)试行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或其他实现形式,须经省政府批准。

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由政府确定,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

(十)做好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储备。市、县(市)政府应根据城市住房建设和保障规划,提前做好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储备,为逐年滚动开发创造条件。

(十一)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审批制。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项目储备和年度用地计划情况,分年度拟定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经同级政府同意并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必要的前期准备后,逐级报省建设厅审批。

(十二)采用项目法人招投标方式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前期准备由市、县(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负责。完成前期准备并经省建设厅批准后,由市、县(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代表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法人招标。

项目法人招标应采取公开方式,招标文件应包括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工期、建设质量、销售价格等。招标底价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市、县(市)政府价格管理部门会同同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确定。

参加投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有三级以上(含三级)相应资质、项目资本金、良好的开发业绩和社会信誉。

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年5月13日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前已确定项目法人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不再进行项目法人招标。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项目法人资格后,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划拨土地,变相搞其他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否则,取消其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发资格。

(十三)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年8月10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4号)印发后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单套住房建筑面积应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之前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单套住房建筑面积,多层楼房应控制在80平方米以下,中高层、高层楼房应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

经济适用住房规划、设计单位应按照规定的单套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和普通的装修与室外景观环境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对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标准的项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建设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施工图审查备案手续。否则,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四)改革经济适用住房销售方式。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经济适用住房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须将经济适用住房交由市、县(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销售。

(十五)严格监管销售价格。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中标价格即为经济适用住房的最高平均销售价格。中标价格和楼层、朝向差价由市、县(市)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

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应实行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十六)严格执行供应对象审核程序。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透明、公开、公平原则和上级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本地经济适用住房购买申请、审批和公示程序,并严格执行。申请、审批和公示程序要于*年底前尽早向社会公布。

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条件的家庭,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向其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

在有房源的情况下,取得《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的家庭,可以持证选购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购房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贷款时,应向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

(十七)改革经济适用住房转让办法。购房人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按照规定办理权属登记。《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上应分别注明经济适用住房、划拨土地。购房人对经济适用住房拥有有限产权。

购房人从*年5月1日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在取得经济适用住房的《房屋所有权证》后,可以将所购经济适用住房转让,但必须交由市、县(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以市、县(市)政府价格管理部门会同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核定的价格,转让给取得《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的家庭。

(十八)严格执行集资建房基本政策。市、县(市)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住房状况、居民收入、住房价格等情况,确定是否实行集资建房政策。确定实行的,集资建房的优惠条件、建设标准、供应对象、转让办法等均应严格按照有关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执行。

单位集资建房只能由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前提下,利用本单位1978年12月31日(含当日,以有批准权的政府批文时间为准)前征用的土地组织实施。严禁党政机关和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组织职工集资建房。住房困难户较多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比照困难企业的规定办理。

严禁任何单位借集资建房名义变相搞实物分房或商品房开发。

对党政机关和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违反规定组织职工集资建房和借集资建房名义变相搞实物分房或房地产开发的,要坚决纠正,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的,还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

(十九)严格审批集资建房。市、县(市)管理的国有控股企业组织职工集资建房,经市、县(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初审后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类型的企业经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初审后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审批。省和中央管理的国有控股企业集资建房,在经驻地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初审,并分别经省和中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由省建设厅审批。未经省建设厅或市、县(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应依法向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改变土地用途审批手续与变更登记手续。对违规审批、许可集资建房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集资建房经批准后,组织单位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集资建房的参加人,必须是本单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职工,并取得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发放的《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

(二十)防止变相商品住房开发。按照每户一套的原则,集资建房的套数须对应于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户数,不得多建。如因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因建设了超出集资建房单位职工实际需要的住房,则多建的住房由市、县(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以市、县(市)政府价格管理部门会同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核定的销售价格,向集资建房单位以外的取得《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的家庭销售。售房款在支付集资建房单位的实际成本后,剩余部分应全部上缴本级财政,主要用于补充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其中经财政部门预算核定,可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相关工作的业务经费。

集资建房单位委托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建的,集资建房单位应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代建服务费,不得用所建住房抵顶。违反规定的,有关合同认定为无效,由市、县(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将抵顶代建服务费的住房收回,按多建的住房处理。

(二十一)按照建房成本收取集资建房款。集资建房单位应按照集资建房批准部门核定的建房实际成本(包含所用土地的当前划拨价)向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收取建房款。

在交付住房前先行向职工收取的集资建房款实行专户管理、专项使用,并接受集资建房批准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十二)多渠道解决省直机关职工住房问题。省直机关职工应按照不同收入和住房情况分别纳入当地住房供应和住房保障体系。一定时期内,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可利用危旧住房改造等方式,统一建设一定规模的省直机关职工住房,按实际建设成本向职工出售。有关部门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四、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二十三)健全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机制,落实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备案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年底前必须将设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县(市、区)管理部、分中心全部理顺,使之正常运转;继续推动驻冀大型独立工矿区、铁路系统、石油系统等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

调整各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办公室设置方式,将其统一设置在市政府办公室(厅)。

(二十四)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目前尚未给财政供养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县(市),*年底前必须建立制度,为职工缴存公积金。否则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市要加大执法力度,调查、掌握所有单位和其职工人数情况,对能缴而不缴、断缴、欠缴单位上门催缴,对拒不缴纳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十五)规范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和基数。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不得低于职工工资的5%,初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县(市)可适当低于缴存比例。单位缴存部分最高可以提高到职工工资的15%,个人部分可以提高到职工工资的10%。1998年12月15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部分最高可以达到职工工资的25%,个人部分不得低于职工工资的10%,但不应高于15%。具体缴存比例,由各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拟定、本级政府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

单位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计算月缴存额的职工本人工资基数,不得超过职工工作所在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二十六)努力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使用率。各市应加强宣传,通过媒体、广告让更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了解公积金的贷款功能和相对于商业贷款的优惠条件,在需要住房贷款时首选公积金;调整贷款额度和期限,最大贷款额度可达30万元,最长期限可达30年。简化贷款手续,提供便捷服务。

(二十七)继续清收被挪用的资金、逾期项目贷款和国债。*年底前,挤占挪用住房公积金的县(市)必须将挤占挪用的住房公积金全部追回,到期未追回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市应通过诉讼努力追讨逾期项目贷款,争取在*年底前每笔贷款均由法院判决或调解。有关市应继续做好追偿风险国债工作。

(二十八)实行考核办法。继续执行省建设厅和省财政厅2006年印发的《河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将各市中心的工作成效与奖惩挂钩。

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和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等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

五、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二十九)大力实施旧住宅小区改善工程。各市、县(市)要对旧住宅小区(含组团)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基本情况档案。对房屋、道路和各种管线年久失修、服务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但尚能居住的旧住宅小区,实施改善工程,内容包括整修房屋,清理垃圾,补建、改造配套设施,拆除违章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等。鉴于这些旧住宅小区所住居民收入普遍偏低的情况,改善工程资金要通过“政府补一点、公用设施运营单位投一点、原开发建设单位拿一点、居民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各市、县(市)应统筹使用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公用事业附加等城建资金作为政府补贴资金,用于道路、排水、消防、绿化等设施的更新、补建和房屋外墙面的粉刷及其他公共部位的维修。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电信等设施的更新、补建,由各运营单位负责。原开发建设时遗漏的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投资完善。居民自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维修,由住房产权人负责。要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分步实施,设区市市区要在3年内完成,使旧住宅小区的居住条件有较大改观。

(三十)强力推进棚户区(危陋住宅区)改建工程。对不具有改善和保护、利用价值的棚户区(危陋住宅区)进行改建。各市、县(市)应抓紧编制城市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并据此编制各年度计划。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征收、拆迁和安置,形成的净地以招拍挂形式出让给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改建过程中,对被拆迁居民,按照国家和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法规政策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拆迁居民因拆迁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中相当于拆迁补偿价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拆迁补偿款的,对超出部分征收契税;对开发项目,也应根据实际,实行优惠政策。用于安置被拆迁居民的住房,必须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设区市市区要在3年内完成。

(三十一)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为招用的农民工提供符合安全标准和基本卫生条件的居住场所。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农民工宿舍,实行统一管理,供园区企业租用。城中村改造时,要考虑农民工的居住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有条件的地方,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农民工出租。

六、发展和规范住房市场

(三十二)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中小户型住房面向社会出租,多渠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供应,引导居民通过换购、租赁等方式,合理改善居住条件。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三十三)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的全过程监管,坚决查处违法建设、违法销售、虚假广告和违法利用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等行为,以及在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和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严重违法、扰乱市场秩序的的房地产企业,一律清出市场。同时,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七、完善配套政策

(三十四)落实经济政策和建设用地。一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旧住宅小区改善和棚户区(危陋住宅区)改建工程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二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各地要根据住房建设和保障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切实保证供应。三是住宅小区外城市基础设施由政府负责配套建设。四是商业银行根据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的申请向其提供贷款,应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不得上浮。用于个人购房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应优先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发放。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建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五是社会各界向政府捐赠廉租住房,执行公益性捐赠税收扣除的有关政策。六是社会机构投资廉租住房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旧住宅小区改善和棚户区(危陋住宅区)改建工程的,可同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三十五)加快制定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省建设厅要会同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等部门抓紧研究起草《河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提交省政府;省建设厅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和省物价局等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河北省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办法》和《河北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省民政厅要会同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统计局等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河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省财政厅要会同省建设厅抓紧研究制定《河北省廉租住房制度保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推进和规范住房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法规、政策依据。

八、强化各级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

(三十六)提高对住房保障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完善和落实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一定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把住房保障工作抓紧抓好。

(三十七)完善住房保障工作组织体系。各设区市房产管理局要按照规定程序,统一更名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以及其他房产管理工作;各县(市)房产管理部门也要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职能。各市、县(市)要整合房产管理部门现有事业机构编制资源,成立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作为非营利性事业机构具体负责廉租住房的购建、维修管理、租赁住房补贴发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前期准备和销售等事宜。各级政府应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及其工作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各级建设、规划、财政、民政、价格、税务、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和住房公积金等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强化服务,共同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三十八)编制并认真实施城市住房建设和保障规划。各市、县(市)应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或修改城市住房建设和保障规划,*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并报省建设厅备案,石家庄市还应向建设部备案。城市住房建设和保障规划应合理确定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等各类住房的建设规模和结构,并将具体项目落实到各个地块,按年度提出建设时序;明确提出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落实计划和有关工作安排。

各市、县(市)应认真实施城市住房建设和保障规划,优先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确保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努力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住房需求。

(三十九)确保住房质量和使用功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旧住宅小区改善和棚户区(危陋住宅区)改建工程,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较小的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切实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6

为了使编制的《**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我局于**年12月15日邀请了省建设厅及市相关的十个职能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评委们对规划文本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一致认为规划的指导思想正确,目标明确,住房建设结构及布局合理;规划内容齐全,图件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行,规划成果符合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原则予以通过,经批准现将规划文本主要内容公告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市城市近期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城市不同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保证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重点工程拆迁困难户安置房)以及廉租住房的可持续供给,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落实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对城市近期住房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共同承担对全市住房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37号)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

《**市"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2010)》

第四条城市住房建设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37号、建设厅建房[**]29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住房建设的实际,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为基础,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保障相结合,适时调整住房结构,引导合理消费,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以重点发展满足中低收入家庭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促进我市社会经济与住房建设的持续、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第五条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1、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所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西至黑虎山,并由规划的东外环路、南外环路和北外环路围合的空间,面积为238.72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为**年至2010年。

第六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与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包括规划文本、附表以及图件。

第二章住房现状和需求预测

第八条住房建设现状。

"十五"期间,我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82亿元,住宅累计新开工面积423.47万平方米,竣工各类住宅413.72万平方米,销售新建商品住房396.6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达70亿元;二手房交易面积323.8万平方米,交易额22.1亿元,实现各类房地产交易额92.1亿元。经过"十五"期间建设,我市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市场交易量持续大幅度增长;供应量与需求量基本平衡,且供应略大于需求;市场规模稳步放大,市场结构继续改善,初步形成了增量与存量的联动,房地产市场已呈现出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截至2005年底,**市建成区常住人口为83.5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21.82平方米,距离**市"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还有较大的差距,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的住房建设发展任务将会更加艰巨。

第九条规划区内住房需求。

以科学的住房市场需求预测方法为依据,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资料,结合**市的基本实际,设定购房者对住房的需求来自四个方面:①非农业人口的增长(自然性需求);②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主动性需求);③因旧房的拆迁,由拆迁户换房而引起的需求(被动性需求);④外来人口购房。

"十一五"期间新建住宅需求预测

年度**年**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每年住宅开发量

(万平方米)148170182194214

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2010)》、《**市近期建设规划(**-2010)》要求,**市2010年规划区常住人口达到105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26平方米。

规划预测,**市到2010年规划区内住房总需求将达到908万平方米。

根据"十五"期末我市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比例进行分析预测,规划期内应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建设廉租住房8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房800万平方米。

第三章规划目标和方针

第十条住房建设的总体目标。

规划期末,基本实现常住人口户均享有(拥有或租住)一套住房,基本解决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强住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保持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改善住宅设施,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住宅舒适性和安全性,推动智能化住宅、节能省地生态型住宅的建设,不断提高住宅质量。

以实现和谐社区为目标,建设社会各阶层混居型社区,注重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维护社区安宁的生活秩序,营造优美的社区环境,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的建设。

第十一条住房建设总量目标。

规划期内,建设各类住房9.41万套,总建筑面积908万平方米,其中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平方米的有7.60万套,建筑面积636万平方米。

1、规划期内,建设商品住房8万套,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

2、规划期内,建设政策性住房1.41万套,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其中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25万套,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600套,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第十二条住房建设区域指引。规划期内,各行政区域内住房建设目标分配指引(见附表)

第十三条住房建设总体布局

住房建设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中优、北跨、西联、东进"。

1、"中优"--为缓解旧城中心区的居住需求压力,力图在新城区中心建设城市居住新核心,注重新区建设与旧城更新改造有机结合,共同优化城市中部地区住房结构和住房条件。淮河文化广场周边地区即涂山路、东海大道重点地段周边地区作为新增住房重点发展地区;张公山大塘周边地区及宏业村居住组团作为住房改造重点发展地区。

2、"北跨"--积极利用淮河以北大量新增居住用地,形成小**和吴小街两个居住组团并作为新增住房建设重点发展地区。

3、"西联"--配合城市工业区向西、向南拓展的契机,重点发展西部小黄山地区住房建设,将黄山组团作为新增住房建设重点发展地区。

4、"东进"--利用东部大学城的基础设施优势,利用**风景区的良好自然条件和结合规划高速铁路**站的建设,发展城市东部地区的住房建设,将大学城组团作为新增住房建设重点发展地区。

第十四条住房建设结构指引。

1、廉租住房保障本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本市低收入住房需求;重点工程拆迁困难户安置房满足因腾地拆迁的家庭住房需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满足本市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其他商品住房满足中等以上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2、规划期内,单套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内的住房总建筑面积必须达到新建住房总建筑面积70%以上;其中新增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廉租住房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3、商品住宅套型建筑面积比

本规划综合考虑到某些公开拍卖与出让的土地地价成本较高,承担着满足不同市民住房需求的任务,因此在满足**市套型建筑面积比的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单个建设项目,根据其所处位置、总用地规模、开发强度、建设年度、具体定向安置等实际情况,在项目中统筹核算确定,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和规划期内统筹平衡。

对于**年6月1日前已依法出让的土地,在套型结构比例限定要依照市政府会议纪要纳入全市统一平衡,全市商品房结构控制要求按附图4--住房规划结构指引图内容执行。其中用地结构控制共分三级:

套型结构强控区--在该用地内,所有住房项目住宅结构均按照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宅控制。

套型结构中控区--在该用地内,所有住房项目住宅结构按照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宅面积占总住宅建筑面积的70%以上控制。

套型结构弱控区--在该用地内,所有住房项目住宅结构按照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宅面积占总住宅建筑面积的40%以上控制。

第十五条住房建设年度指引。

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2010)》的相关要求,规划期内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如下:

**年:住房建设总面积148万平方米,共计1.525万套,其中商品住房130万平方米,1.3万套,政策性住房18万平方米,0.225万套。

**年:住房建设总面积170万平方米,共计1.765万套,其中商品住房150万平方米,1.5万套,政策性住房20万平方米,0.265万套。

2008年:住房建设总面积182万平方米,共计1.89万套,其中商品住房160万平方米,1.6万套,政策性住房22万平方米,0.29万套。

2009年:住房建设总面积194万平方米,共计2.015万套,其中商品住房170万平方米,1.7万套,政策性住房24万平方米,0.315万套。

2010年:住房建设总面积214万平方米,共计2.215万套,其中商品住房190万平方米,1.9万套,政策性住房24万平方米,0.315万套。

第十六条按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原则,结合我市土地资源和人口增长特点,规划期内住房建设还应遵循以下方针:

l、在各行政区域内确定具体地区作为新增住房建设重点发展地区。将新城区作为新增住房建设重点发展地区,规划期内,应重点对这些地区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优先考虑,合理引导居住用地发展,突出新颖、舒适等特点。

2、应结合城市拓展,合理选择建设地点,规划期内重点发展交通和生活便利地区及中心城区周边,建设一批适向中低收入者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以及政策性住房。

3、结合我市已出台的《**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实行以租金发放为主以实物配送为辅的方式,每年财政可支付不少于150万元的廉租住房租金,用于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第十七条主要配套设施布局要求

规划居住区与居住小区均应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

各组团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相对集中布置在组团中心区域,以提高其利用率,各居住区需设有区级公共绿地以及规划要求的绿化隔离带,在各居住区靠近交通干线的地带应设有绿化隔离带。

居住区内部注重建设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道路两侧应加强绿化,并开辟专门的绿化步行道;新建居住区内应按照有关规范配建足够的停车场与停车位。

第四章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规划

第十八条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指导思想。

规划期内,在强调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重点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坚持新增供应和存量挖潜相结合,积极促进闲置土地盘活,继续深挖低效使用土地的利用潜力: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进-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重心向外转移。

第十九条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规划期内,全市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727公顷;其中新增住宅建设用地396.1公顷,成套住宅改造用地89.5公顷,城市旧区改造用地165.8公顷,其他改造置换用地为75.6公顷。(具体情况详见附图2)

用于商品住房建设用地650公顷,用于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77公顷。

第二十条住房用地供应结构指引。

1、商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全市供应的650公顷商品住房用地,其中480公顷用于建设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2、政策性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新供应77公顷政策性住房用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统筹结合考虑。

第二十一条住房用地供应分区指引。(略)

第五章政策与策略

第二十二条积极落实住房发展规划目标,实施高效、集约的住房用地供应政策。

1、保障住房用地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在规划期内,应按照全市住房发展目标,科学确定并适度增加住房用地的供应规模,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进一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满足政策的要求。

2、适当提高住房建设开发强度。针对我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依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符合各项规划控制原则和规范的前提下,在新区适当提高住房建筑的容积率水平。

3、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户型住房的供应。

第二十三条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积极建立适应不同保障对象的、分层次、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履行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合理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积极推进住房货币化补贴进程,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住房产品解决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并做好各类住房政策的相互衔接。

第二十四条加强普通商品房建设,落实住房开发项目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

建立并完善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竞地价、竞房价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模式,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土地公开出让。新建或改造住房建设项目,必须明确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住宅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等两项强制性指标,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本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中项目相关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套型结构比例应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之一,落实到新开工商品住房项目中。

第二十五条加强政策性住房的建设,逐步扩大政府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

1、继续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的规划与建设。每年应保证一定的开工建设量,具体建设计划如建设规模、套数、户型、面积标准等由**市经济适用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建委等部门共同参加制定,其出售、出租、使用管理的相关办法,由市经济适用房领导小组统一制定。

2、加强经济适用房管理。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销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适用房管理的各项政策,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和销售过程的监管,落实经济适用房签定购买合同起5年内不得转让的相关规定。

3、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按照《**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逐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覆盖面,基本保障条件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

第二十六条落实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资金。

统筹考虑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可由市政府专项拨款或专项贷款,其中全市年度土地出让净收益应保证不小于5%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确保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优先用于补充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进一步加强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资金监管,促进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资金合理、节约使用。

第二十七条全面实施商品房销售合同网上备案制度。严肃查处不履行控制性项目建设要求、蓄意延缓项目施工进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商品住房销售专项检查,对无证预售、捂盘惜售、囤积不售、不实房屋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等行为,给予坚决查处。

第二十八条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

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居民多渠道解决和改善居住问题。进一步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整合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培育品牌中介机构;逐步引导居民转换住房消费观念,不断扩大租赁管理覆盖面,建立房屋租赁市场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第二十九条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及房地产、制止违法囤积土地的行为。

依据对闲置土地处置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根据造成土地闲置的不同原因,采取延长开发建设时间、改变土地用途、进行土地置换、政府招标拍卖、依法收回并纳入土地储备等各类办法,对闲置土地积极予以盘活。

第三十条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

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严格执行本市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其中**年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控制在2005年的水平以内,严禁大拆大建。

贯彻执行《**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切实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拆迁管理,规范拆迁行为,落实拆迁安置。加强对拆迁单位的资格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在没有落实拆迁安置房源和补偿安置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得实施拆迁,不得损害群众的合法利益。

第三十一条加快老城旧区改造,贯彻落实《**市城市危险住房改造实施意见》,加快宏业村、张公山居住区的大板楼等危旧房屋的开发改造工作,促进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三十二条贯彻落实《**省物业管理条例》。规范物业管理服务,完善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建立一套完整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管理和使用体系。

第三十三条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完善市场监测分析工作机制,定期公布市场供求和房价情况,全面、及时、准确地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稳定市场心理预期。

第三十四条完善房地产法规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强房地产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推进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行为的引导。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主动地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宣传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其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整住房建设投资规模和供应结构。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指导原则,以"四节一环保"为标准,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与节能住房。

第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三十六条滚动编制住房建设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

对于在市场体制下加速发展的城市,每年滚动编制住房建设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可实现适时对住房建设规划进行调校,以滚动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增强住房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第三十七条引导与调整商品房的供给与需求结构

按照中央要求,"十一五"时期的房地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普通商品住房。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规划期内,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住房总面积的70%以上;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的总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套型结构控制严格按照规划中规划强控区、中控区和弱控区进行控制。其中强控区主要是政策性住房,中控区主要是中小型普通商品房,弱控区主要是新城区核心地段即淮河文化广场周边城市重点发展地区。

落实新建商品住房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确定套型结构比例要求,且不得擅自突破。对擅自突破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房地产主管部门不得核发预售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跟踪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评价工作,对每年政府引导下的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通过对每年商品住宅、经济适用房等住房用地和建设的统计分析,确定下一年度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空间分布和建设量(住房建设年度计划),进一步与城市的发展速度与方向相协调,使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态的互动反馈环,形成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跟踪机制,并通过每年滚动编制的年度住房建设规划对下一年住房用地和建设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第三十九条加强住房建设规划的信息化

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项目电子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住宅建筑套密度、住宅面积净密度等、容积率等相关控制指标,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批,同时通过对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来及时掌握住房建设计划实施的进展。

第四十条加强住房建设规划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制度以及行政纠正与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市人大、省城乡规划部门对住房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没有按要求严格审查,违规发放规划、施工、商品房预售证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严肃查处;属于失职、渎职的,应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完善住房建设规划监督管理。全面落实住房规划实施的相关责任单位,严肃纠正违反住房建设规划的行为并追究责任,加强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检查,完善住房建设规划公众参与机制。

第四十一条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分级负责制度,加强政策的传递能力和与基层的沟通能力,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强化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住房管理责任。

第四十二条加强规划实施的技术管理。在住房建设规划编制体系、目标、内容、方法及标准上与上层次规划紧密协调,建立住房资源的动态检测系统与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四条本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7

二0__年,市房管局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以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效能建设和法治建设,广泛开展政风行风工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房产职工队伍,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活动和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系统干部职工提高了素质,加深了对“两宜”城市建设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思想、智慧和精力都集中在干事、创业、谋发展上,团结一心,奋发进取,面对前所未有的强度和难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市委、政府“鼓劲、创新、上台阶”的总体要求。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房地产市场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二0__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去年基本持平,市场供给萎缩,住房需求减弱,商品住房平均售价小幅增长,二手房交易量同比有所增加。截至10月底,市辖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14亿元;施工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分别为684.3万平方米和371.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8和19.6;房屋竣工面积12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3;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为154.3万平方米和3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6和21.9;商品房累计空置面积为20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7;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40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3.7,其中,商品住宅平均售价2177元/平方米,同比增加2.8,办公写字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平均售价为3040元/平方米、4226元/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0.1和39.2。预计到年底,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施工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可达700万平方米和40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与20;房屋竣工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分别约为180万平方米和50亿元。住宅平均售价同比去年将略有增长。

二、主要行政工作及做法

(一)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展房屋普查和规划编制工作。一是根据“国八条”、[二0__]37号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多次组织相关方面进行座谈、分析和研究,坚持“因地制宜、面向百姓”的原则,结合本市实际,以供给和需求双向调节为主,以培育发展市场和规范市场秩序双向调控为目标,自6月份以来先后两次起草了具体贯彻落实意见上报市政府,提出了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针对我市近20年未进行过房屋普查的现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市第五次房屋普查工作,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不足,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摸清了我市城市规划建成区内各类房屋的底数,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建立了房屋普查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动态更新,达到了“一次普查、多年适用”的目的,普查结果显示,全市规划建成区共有各类房屋3877.4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类房屋2388万平方米、28万套,占房屋总量的61.61,非住宅类房屋1488万平方米,占房屋总量的38.39。三是完成了《___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二0__-20__)》的编制,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我市住宅建设的发展规模、时序和布局空间,保证中小户型住房供应占总量的70,对逐步解决我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建设,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一是及时通报房地产市场形势。今年已召开两次新闻会,做到按年、季、月定期房地产市场数据分析报告,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二是成立了局信息中心,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召开了市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建立了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完善数据的采集、监测、分析及,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数据报送。四是加快房屋普查成果利用,不断完善房产图文网络信息系统,加快建立全市电子楼盘表,截至10月底,楼盘信息归统已完成4500余幢。五是一级市场已经实现网上即时交易备案,《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及时率为100,二手房网上挂牌制度正在制定。

(三)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整顿市场秩序。一是出台了《___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管理暂行规定》并修订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文本,加强了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动态监管。二是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审批,截至10月,共发放预售许可证450个,预售总面积170.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7.11万平方米、非住宅33.38万平方米。三是与市工商局联合了《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广告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广告的内容。四是进行了商品房预(销)售专项检查,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对3家违规企业下发了处罚告知书。

(四)培育和繁荣房地产市场,完善市场体系。一是进一步减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服务水平,房屋二次交易办证时限由过去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一次办证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他项权利办证100万元以上由7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100万元以下办证缩短为1个工作日,租赁办证实现了立等可取,《房屋所有权证》发证准确率达到100。二是严格各类房屋交易、产权登记工作程 序,积极应对因房屋交易税费调整等引起的蜂拥办证情况,截至10月,交易中心共受理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交易登记20862件,初始登记628件,他项权利登记23942件,租赁登记4719件,发放房屋权属证书29625本。三是进一步活跃住房二级市场,在去年开展二手房交易资金免费托管的基础上,主动联系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商行,又开展了二手房交易资金差额贷款托管业务,截至10月底已办理25笔,托管金额达625万元。四是举办了以“和谐___宜居湖城”为主题的第九届房博会和中国房地产西部论坛,推出了集新建精品楼盘展示、特惠房展示、人居知识讲座、文艺晚会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活动,规模、档次和影响达历届之最,得到建设部领导、专家及西部十二省市房地产同行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大地刺激了住房消费,活跃了市场。五是加强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在建工程抵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扩展房地产金融服务,协助企业融资,减少房地产信贷风险。六是进一步规范中介市场,完成了《___市房地产中介管理办法》的起草和我市评估机构资格重新核定及房地产估价师续期注册工作,制定了诚信房地产中介机构评选办法和评选标准,与市工商局联合对我市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检查,注销4家违规经纪机构资格,开展了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培训工作。七是加大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扩大了房屋租赁业务范围。八是协调解决了银河仪表厂住宅办证计税标准和芙蓉花园等小区住户长期不能取得房屋产权证的问题。

(五)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工作进展顺利。一是不断加大公有住房出售工作的力度,积极稳步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截至目前累计出售公有住房建筑面积为710.71万平方米、104518套,涉及产权单位572个,今年截至10月审核出售公有住房建筑面积为25.21万平方米、2873套,收回房改公共维修资金和物业储备金2280万元。二是严格房改维修资金的管理使用,委托宁夏正业通工程咨询公司对申请使用公共维修费的单位进行预算审核,对已使用维修资金的单位分年度建立了维修档案,截至10月,共动用公共维修资金167万余元,维修房屋面积3654平方米,更换管道5325米,受益职工3512户,有效改变了企业单位因改制、破产、兼并等造成房改房无人管理、无资金养护维修的被动局面,保障了职工的合法利益。三是全面完成我市(包括三区)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住房档案建立工作,做到逐单位逐人进行审核,累计建档25000余人。四是认真扎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的审核工作,目前有387个单位22527人金额2.01亿元已录入货币化分配补贴软件管理系统,9月1日起全面启动了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审核发放工作,目前已发放47个单位、2976人、2865余万元。在发放过程中,努力做到依法、公平、公正、公开,并加大宣传力度,耐心做好政策咨询解释,同时积极研究解决有关单位房改中的遗留问题,重复房改问题已处理376户,其中收回房屋5套,完成总量的94。五是积极指导市自来水公司发放货币化补贴试点工作。六是召开了住房公积金管委会会议,批准了归集使用计划,二0__年计划归集住房公积金4亿元、年末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达14.35亿元。

(六)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一是继续加强直管公房管理。截至10月共审核直管公房房改资格3516户,符合房改资格的已出售2682户,建筑面积155978.13平方米;控股公司移交我局公房1131户、53333.89平方米,已接管838户。二是市公积金中心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委托代建12套住房拟作为公积金风险房。三是全市先后共有1137户最低收入家庭被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其中租金补贴401户、实物配租67户、租金核减669户,今年新增廉租户80户,其中租金补贴53户、租金减免24户、实物配租3户;购买经适房公司“五里水乡”17套住宅、市公积金中心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委托代建96套康居房作为政府廉租住房。四是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截至10月份,市辖区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为20.3万平方米(其中公开销售10万平方米、集资建房6.55万平方米、拆迁安置3.75万平方米),竣工5.6万平方米。五是完成了“高新二区二0__—20__年社会保障性住房”开发银行贷款支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审工作。

(七)加大房地产行业管理力度,促进行业发展。一是加强房地产行业主体准入资格的管理。完成了房地产开发、物业企业、中介机构的资质年检工作,全面摸清了我市房地产相关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对未按时报送年检资料无故不接受年检的公司做出了注销企业资质的处理决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9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一级企业8家,二级企业40家,三级企业48家,四级及暂定级企业99家;物业管理企业158家,其中一级企业2家,二级企业8家;中介机构140家。二是建立健全房地产信用信息系统。对20__年度房地产市场重大不良行为进行了通报,对未按规定执行报送制度的企业给予了批评处理,拟订了报送责任追究制度,促使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开发经营水平。

(八)规范和发展物业服务,构建和谐住区。一是完善了物业管理配套政策。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7家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备案率达80.26,从事物业管理资格的人员1653人。三是规范物业管理市场行为。建立了物业管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定期检查,及时通报;下发了《___市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政府指导价实施意见》,全市已有七成住宅小区推行了政府指导价;完成了全市物业服务检查和指导,新建住宅项目全部进行了前期物业管理招标,办理物业管理前期介入手续的共有51个住宅项目、150万平方米。四是在风华小区和锦绣园小区开展了构建和谐住区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行业部门指导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相结合的规范服务管理模式。五是强化培训,确定标准,加大指导监督,提高我市物业管理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六是对全市已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和追缴,清理面达100,已追缴1350万元。新建商品房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实收666万元、十强企业缓交1343万元、房产抵押99万元,收缴率100。

(九)强化供热服务协调管理工作,推动全市供热工作顺利发展。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关心下,今年全市供热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动手,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自进入供热期以来运行平稳,未出现大面积停暖的现象,11月1日仅有22万平方米区域未按期供热,占全市供热 区域的0.65,供热形势明显好于往年。一是继续从加强供热规划、加快供热体制改革、加大供热行业监管力度入手,做了大量工作,为今冬供热打下了坚实基础。完成了《___市城市供热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开展了不同能耗住宅建筑及不同热源的热计量测试工作,指导供热单位完成20__户旧有住宅供热系统分户控制改造,对供热单位的管网维修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对供热遗留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解决方案,先后召开了30余次协调会议,使30处供热遗留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二是市领导高度重视供热工作,白雪山市长、陈银生副市长于供热期前后3次对供热工作进行了检查和现场指挥、协调,研究解决供热难题,白市长于11月5日亲自接听“12345”供热专线电话后,立即召开供热专题会议,对供热企业和热用户提出了6点具体要求,保证了全市供热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是由局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5个工作组,深入一线,按区域对全市供热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和协调,现场解决难点问题,将做到供暖期不结束、检查督促工作不结束,人员不撤离,确保今冬正常供暖。四是对全市供热单位供热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和抽查,截至目前对35家供热单位夜间供热情况进行了突查,对160多户居民室内温度进行了抽测。五是开展了“欠费清缴年”活动,力争在本采暖期内基本解决陈欠采暖费问题。六是加大供热查处力度,对表现突出的11家供热单位进行了通报表彰,对23家未按时供热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4家擅自向用户停止供暖的供热企业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十)加强房地产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一是加快立法步伐。《___市房屋租赁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已起草上报市人大即将进行审议;《___市新建住宅配套设施交付使用管理规定》、《___市城市房屋拆迁行政强制执行程序规定》已颁布实施;《___市商品房套内面积销售管理办法》、《___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2部规章已起草进入讨论修改阶段。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审核,共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70份,行政处罚决定书15份。三是加强了法制宣传和培训工作。四是完成了“四五”普法的总结、验收工作,获得“20__-20__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五是完成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清理工作。

(十一)全力以赴完成三大战役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面对三大战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重重的局面,我局迎难而上,全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有证房屋已拆迁50处(套)、建筑面积9471平方米。其中货币补偿10处、建筑面积1339.13平方米,支出补偿款226.89万元;待安置拆迁户162户,安置面积9194平方米,全部为期房安置,折算资金1763万元。二是直管公房已拆迁940户,建筑面积46797.46平方米,占总户数的78。三是开发企业建设房屋已拆迁96套、建筑面积3881.08平方米,支出补偿安置资金294万元。四是22处、28栋楼、7万平方米拆除煤房后已纳入集中供热,其中直管公房和房改房3.9万平方米、散居房屋3.1万平方米。五是完成直管公房小区整治41处、占地面积43.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65.3万平方米。六是对191处、约866栋楼、36750户、227万平方米经整治和整合的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七是全力配合三区和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抽调3名业务骨干派驻三区,进行政策解释和沟通协调,义务提供了870份房屋档案的查询、调阅和近13万平方米房屋面积的实地勘测工作,提供相关拆迁政策咨询3000余人次,起草下发政策指导性文件3份。八是以做好三大战役各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截至10月,全市新批拆迁项目17个、21.4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5.49平方米;完成拆迁面积11.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2万平方米;受理拆迁纠纷144起,召开拆迁调解会34次,下达拆迁行政裁决书98份,向法院申请司法强制执行27起、执行23起,向市政府申请强制执行13起、执行12起;重点解决了北京东路原玻璃制瓶厂住宅楼等拆迁遗留项目。

(十二)争创中国人居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我局把“人居”工作作为一项正常职能常抓不懈,做到组织机构、制度健全。二0__年,进一步强化了组织管理,加强了对人居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综合协调,建立了重大工作局长亲自抓、日常工作由分管局长负总责的工作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全面督促指导各责任部门开展争创人居奖工作,以“三区”人居工作为重点,以创建“和谐社区”为抓手,通过开展具体扎实的创建活动,使“三区”人居工作,特别是社区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完成了市直20个部门(包括三区政府)目标责任书的拟制和签订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人居考核指标,将目标责任进行了重新分解。二是确定我市人居工作年度创建计划和宣传计划,开展了广泛的人居宣传活动。三是组织人居组责任部门分层次召开会议,及时对各阶段人居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四是“唐徕渠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开展了系列宣传,《___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行动计划》通过区、市两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___市科技创新二等奖”。五是邀请北京大学专家学者,联合市委组织部共同举办了“___市人居环境建设”专题讲座。六是指导协助市湿地办完成我市宝湖公园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阅海和鸣翠湖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及“湖泊湿地的恢复与保护”项目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工作,鸣翠湖已正式挂牌命名。七是完成了“最适宜居住”城市建设的资料报送工作,牵头制定了___市宜居奖评选办法和考核细则。八是组织开展了第三届___市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奖评选工作。

(十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按计划进度完成了星光华住宅区、丽子家园、四季园的建设任务以及房地产交易大厦项目的开工准备工作。全面完成了艾依河宝湖路至南环高速路段5.6公里、58公顷的园林绿化工程和秋季乔木补植任务。完成了公建巷、富宁街拆迁改造项目规划及单体建筑方案的报批工作。初步建立了___市住宅产业化政策、制度和相 关技术保障体系等基础性框架;实施了对住宅性能及住宅产品、部件的评估和认定工作。开展了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认定工作,共对4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节能认定意见书57份,建筑面积161.82万平方米。年内市政府成立了建筑节能领导小组,下设住宅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设在我局。我局积极申报了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建筑节能与供热体制改革示范项目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试点应用国内成熟的建筑节能先进技术并逐步向全市推广,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按需供热、热计量收费,探索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建设标准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目前,已按世界银行及建设部要求按时上报了项目建议书及城市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被列为自治区和___市科技攻关项目。

(十四)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和干部作风为突破口,全面落实市政府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一是认真传达学习了白雪山市长在市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干部作风的整改意见》,在局系统事业单位中进行整改,查摆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落实。二是把作风整改与正在落实的工作相结合、与“三大战役”各项任务的完成相结合,克服个别干部存在的精神不振、责任心不强、抓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各单位领导深入拆迁一线指挥协调,“五一”假期,全局没有安排休息,广大干部职工牺牲节假日时间,坚持在拆迁工地和艾依河绿化工程现场,用行动落实整改措施,体现整改成效。三是每两个月围绕一个整改重点,组织对各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督查。四是把纠风工作与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相结合,狠抓效能制度的落实,切实推动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此外,还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和争创“节约型机关”活动,以局机关和房改办为试点开展了绩效考核。

(十五)诚信___建设工作。一是成立了建设“诚信___”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组织局系统及房地产相关行业近300人召开了建设“诚信___”动员大会,下发了指导意见和工作安排,制定了房地产行业建设“诚信___”的实施方案,发出了诚信建设倡议书,积极倡导全行业营造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三是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局系统和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不同特点,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立诚信建设信用档案体系,对搜集整理到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记录将适时予以公示,披露失信行为,弘扬诚信风尚,保证信用档案的有效、及时、客观、权威。

三、20__年工作安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两宜”城市和争创“人居奖”为目标,以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为突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努力建设诚信房管、和谐房管,致力于繁荣市场,规范行业,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规范和发展物业、供热、中介服务,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诚信___”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将“诚信___”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效能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大力改进机关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公务员素质,塑造房管部门的新形象。

(二)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房地产法治建设。以做好局系统各单位行政许可行为的规范、监督工作为重点,推动局系统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将依法行政体现在房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统筹兼顾,体现公平公开公正,杜绝侵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继续加强房地产立法步伐,建立完善我市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重新修订《___市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条例》和《___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起草上报《___市在建工程抵押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管理办法》、《___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___市集体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和《___市供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5部规章。全面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加强对局系统和房地产行业的法制培训工作。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提高行政效能。

(三)善始善终打好“三大战役”,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服务。全力做好三大战役拆迁、安置等后续工作,认真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解决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各项工作上台阶。加强全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建立健全拆迁政策,加强拆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加强房屋拆迁评估机构管理和指导,建立拆迁评估机构信用考评体系;定期公布不同区域的二手房上市交易价格,并以此为依据审核拆迁计划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加强拆迁行政裁决的执行力度;下大力气继续解决历年遗留的拆迁难点、重点问题,保护拆迁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加快争创“中国人居奖”,推动“两宜”城市建设步伐。根据人居新标准,督促落实我市人居环境建设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强化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工作,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全面督促落实“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完善我市“湖泊湿地的恢复与保护”项目申报范例奖的后期评审工作;启动我市范例奖获奖项目申报“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资料的准备工作;开展广泛的人居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人居环境建设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做好“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按照“两个最适宜”工作要求和人居奖考核指标内容,重新修订“ ___市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奖”评选办法和标准。

(五)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市政府的决策,结合___实际,加强对房地产业的正确引导,坚持市场化方向,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实现“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总目标。扩大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范围,将市辖两县一市房地产市场数据指标纳入统计内容,全面反映我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定期编制城市房地产住房价格指数,更加准确地反映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依据产权数据对房屋普查数据进行更新,调动各成员单位积极性,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收集体系。

(六)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优化行业结构。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主体准入资格的管理,加快房地产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规范企业的开发经营行为。加大对优势骨干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其做大做强。加强诚信中介联盟建设,开展诚信中介评选,完善二手房交易挂牌制度并加以实施,全面提高中介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七)繁荣和活跃房地产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力争出台有利于二级市场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放宽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年限。完善和强化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加快房屋普查成果利用,建立全市楼盘表,为房屋所有权证验证工作做好准备。全面解决各类集资建房及原郊区建房的产权登记问题,进一步规范房屋产权登记行为。对房地产开发、中介、物业、供热、拆迁评估等行业、市场行为进行执法大检查,重点治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结合条例的出台,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管理,提高出租住房的备案量,积极争取房屋租赁税费。

(八)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继续落实和完善我市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各项制度措施,提高发放的准确率,加快完成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发放工作。建立企业职工住房档案,推动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加快___市住房保障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销售审批和监管工作。加大廉租住房的建设力度,建立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稳定规范的资金筹措渠道,确保廉租保障住房房源,提高廉租住房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8

一、Z项目税收筹划方案

1.用足利息支出扣除的政策。

在该项目中,A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原本打算仅从银行借入资金1亿元,但是该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借款额度尚有2.5亿元未使用。建议再向银行借入资金1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同时在计算房地产开发费用时,通过比较(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5%与企业实际发生的利息20000*10%*3=6000万元,前者大于后者,故而建议企业选择不提供金融机构证明,从而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10%计算房地产开发费用。A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在税法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必须同时满足不能按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和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两个条件,才可以按照10%扣除,实际上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这两个条件是“或者”的关系。按此思路,可增加土地增值税可扣除金额7697.73万元,借款利息还可以增加企业所得税税前抵扣金额3000万元。

2.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分别核算。

A房地产企业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是将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混在一起计算的,总体的增值率为33.86%,适用的税率为30%,如果将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分别核算,同时能够做到普通住宅的增值率在20%以下,非普通住宅的增值率在50%以下,那将可以节省大量的税收。根据我国土地增值税税法的规定,普通标准住宅和非普通标准住宅扣除项目金额可按转让土地使用权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或按建筑面积计算分摊,或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建议A房地产企业使用按照建筑面积分摊。

3.A房地产企业Z项目筹划三步曲:分立—合资—股权转让。

A房地产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并未分别申请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筹划的难度。因为如果单独申请了酒店用地,同时已经联系到酒店的买家,则可以筹划为代建房行为,从而不用承受大额的土地增值税负担了。

(1)公司分立。从A房地产公司派生分立出B公司,将与此酒店有关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A房地产公司中分离出来,B公司组建成为一个新的独立核算的法人,A房地产公司仍然存续。①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是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销售不动产的行为,而有偿是指通过提供、转让或销售行为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土地增值税只对有偿转让的房地产征税,对无偿转让的房地产不予征税。由此可见,无论是营业税还是土地增值税都要求“有偿”,但是在公司派生分立中,分立方并未向被分立方支付对价,被分立方也未取得任何经济利益,因而无论是A房地产企业还是B公司都不需要交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②契税。根据《契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原公司投资主体相同的公司,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③印花税。现行印花税采取正列举的形式,即只对《印花税暂行条例》列举的凭证征收,没有列举的凭证不征收。A房地产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企业分立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列举范围,所以该分立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同时税法规定,对于以分立方式成立的新企业,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凡原来已经贴花的部分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如果分立后的A公司和B公司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之和与分立前A公司相等,未注入新资金,则A、B均不需要缴纳印花税。④企业所得税。根据《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2009〕59号)的规定,企业分立,被分立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分立企业和被分立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则按照特殊性的规定进行税务处理,被分立公司可暂不确认被分立资产的全部转让所得或损失,在不涉及非股权支付的情况下,分立公司应按原计税基础确定其在分立公司的计税基础,所以分立公司、被分立公司在分立环节都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被分立公司股东而言,在被分立公司没有办理减资手续的情况下,不涉及确认旧股转让所得或损失问题。因为此种情况下,被分立公司股东取得新股并不需要放弃旧股,其取得的新股及非股权支付相当于从被分立公司取得股息所得,股息所得已经是税后的了,也不需要再交企业所得税。所以,公司分立后,A、B公司均不存在由于酒店相关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分离需要交纳营业税、城建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但是却发生了酒店土地、酒店房产的权属变动。

(2)合资。酒店建设竣工后,B公司也已经宣告成立,此时可以去寻找有意向投资该酒店的企业。当然如果在酒店开工之前,就已经与某酒店管理企业达成投资意向或签订投资协议,是受该酒店管理企业之托开发,按照对方的要求施工、建设,则税收筹划无需公司分立这一环节。B企业在找到有投资意向的某酒店管理公司后,与该酒店管理公司合资成立一家C酒店公司,B公司以竣工的酒店投资入股,占相应的股份。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的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所以B企业以酒店投资入股的行为,不需交营业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48号)的规定,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所以B企业以酒店投资入股的行为,不需交土地增值税。

(3)股权转让。C酒店公司成立以后,B公司再将其所持有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另一股东即某酒店管理公司。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的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后,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B公司转让其持有的股权,未转让公司名下的不动产物权等法人财产权,也不需到相关部门办理物权变动的登记,不构成转让不动产物权的事实行为。同时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上看,只对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征收,没有规定转让股权行为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所以B公司的股权转让行为也不需要交纳土地增值税。但是,该转让所得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二、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几点建议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9

一、土地成本确认分摊问题

实践中,开发企业在通过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的开发权之后,土地取得的总成本(包括办证费用、契税)是确定的。问题在于这宗土地并非在一期全部用于建造普通商品住宅。开发企业在规划许可的条件下,常常分期开发,住宅与非住宅配置建设,普通住宅与花园洋房、城市别墅等搭配建设。开发企业这种开发建设方式既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又方便居民生活,是无可非议的。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探讨。

(一)同一建设项目中土地价格在住宅与非住宅、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间的分摊技术上存在四种不同认识

1.按可售建筑面积分摊

这种分摊方式的优点是易于操作,项目一经建设规划许可,住宅与非住宅、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的可售建筑面积便确定下来了,按此进行土地价格分摊是很简单的事。这种分摊方式的不合理性也很明显,就是不同类价格各异的房产所分摊的土地价格是一样的。社会公众、媒体、理论界对此的认同度最低。

2.按建筑占地面积分摊

这种分摊方式的合理性在于普通住宅与花园洋房、城市别墅的地价分摊相对合理。但其问题在于一是小区内公用绿地、道路等公共用地的分摊会受到质疑,有种观点认为公共用地应按使用人口进行分摊;二是部分商业配套与住宅在同一栋楼,楼下商业,楼上住宅,分摊困难。

3.按市场价格进行分摊

这种分摊方式的合理性在于:土地价格是构成各类房地产市场价值的共同成本,并最终体现在整个项目全部产品价格中,按房地产市场价格(即预计销售价格)进行分摊是合理的。这种分摊方式的难点在于:各类房产市场预期价格的确定比较困难。

4.按楼面地价分摊

这种分摊方式是市场价格分摊方式的更高层次。房地产估价方法中的剩余法是对房地产价格中所包含的地价进行测算的一种方法。其从更深层次揭示一个物业中所包含的地价成本。这种分摊方式的难点除各类房产市场预期价格的确定之外,还有各类房产合理利润水平的确定问题。采用楼面地价分摊方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利润水平、市场预期价格进行多次试算,才能确定相对合理的分摊地价。

(二)后期开发中地价如何浮动

开发商拿到一宗土地后,常常是分期开发的。除一期开发中地价分摊外,后续产品中地价如何确定也有两种不同观点。

1.不计地价资金成本的增长

此观点认为开发企业拿到土地后,应一次开发完成。因此,开发企业基于自身资金链、市场预期等因素采用分期开发的,应由自身承担地价资金成本,或在非住宅产品或非普通住宅中收回资金成本,而不应增加普通住宅地价成本。

2.合理计取地价资金成本

此观点认为开发企业一次拿取大宗地块,节约了初始拿地成本,并能集约利用土地,使得土地增值,后期普通商品住宅的业主享有了此部分利益,理应为此支付资金成本。后期开发资金成本由融资比例、利率和计息时间三个因素决定。融资比例可由特定城市一般企业融资状况统计数字得来,即同行业社会平均融资比例。利率可比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确定,计算时间可根据正常开发周期确定。

在具体项目土地成本分摊中应采取何种分摊方式以及后期开发中土地资金成本如何计取,应根据项目中各类房产建设体量、差价水平、开发周期等因素进行选择。如一个项目中普通住宅建设体量占总建设体量的95%以上,则可以采用建筑面积分摊方式;如非普通住宅建设体量较大,则可以采用建筑占地面积分摊方式;如非住宅建设体量较大且价格差距较大,则可采用市场价格方式或楼面地价方式进行分摊。

二、建设工程费用分摊的问题

无论是前期费用,还是建筑安装工程费、附属公共配套设施费及公共基础设施费,都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进行分摊,分摊方式较多采用按可售建筑面积的方式,原因在于一是需分摊的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二是大多费用多以建筑面积计取,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

(一)前期费用

本文所述前期费用包括前期工程费和政府规费。前期工程费包括筹建、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水文地质勘察、测绘、 “三通一平”等前期工程费用。政府规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施工图纸审查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劳保统筹、白蚁防治费、人防易地建设费、新墙体材料发展基金、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

前期费用中的各项费用能直接归属各类房产的,可直接计入各类房产成本;不能直接归属需各类房产共同承担的,应先计入附属公共配套设施成本或公共基础设施成本。

(二)房屋建安工程费

房屋建安工程费一般可直接归属各类房产,应直接计入各类房产成本。如存在共用部位,需分摊的,还应遵循“谁受益,谁承担成本”的原则进行分摊。

(三)附属公共配套设施费

附属公共配套设施是指经规划部门审核认可并纳入住宅小区规划总设计的非经营性建筑设施,包括社区、物管用房,配电室,公厕,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学校,公用停车场、车库等。

附属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成本由受益房产共同分摊,如社区用房、幼儿园、小学只在住宅间进行分摊,商业用房不需分摊。自建人防工程作为地下停车库使用,此项工程费是否需要分摊与地下停车位将来是否出售、是否收费、如何计费等事项有关。附属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已分摊的,其产权属全体业主所有。竣工后,开发企业应统一移交给相关的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管理,其经营收入纳入物业管理收入统一核算。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出售、出租或挪作他用。

附属公共配套设施受益房产分期开发的,应参照地价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计取资金成本。对后期建设的附属公共配套设施也应合理预计后,在前期开发产品中分摊。

(四)公共基础设施费

基础设施包括开发小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环卫、绿化等工程。公共基础设施费的计取、分摊等方式与附属公共配套设施原则一致。

三、开发企业期间费用

开发企业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由于各开发企业的项目数量、管理水平、资金运作能力差异较大,且其与具体开发产品成本关联度较小,实践中,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常以地价成本与开发建设工程费用之和为基数乘以一定的系数来确认。如管理费用以地价成本、前期费用、建安工程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和公共基础设施费五项之和的一定比例确定。

财务费用的计取有两种与地价资金成本相联系的观点。一种是没有计取地价资金成本的,可以地价成本、前期费用、建安工程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和公共基础设施费五项之和的一定比例为基数,以银行贷款利率为计算财务费用的利率,以一定期限(如多层住宅24个月)为计息时间进行核算;已计取地价资金成本的,不再计算财务成本。另一种观点认为,已计取地价资金成本的,也应计算财务费用。其计算基数为前期费用、建安工程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和公共基础设施费四项之和。

四、利润的确定

从一般法律意义上讲,开发企业的利润水平由市场决定,它本身不直接影响普通商品住宅的成本。然而,由于地价分摊方式可采用市场价格和楼面地价分摊方式,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住宅与非住宅的利润水平便间接地影响到普通住宅的成本水平。笔者认为,各类房产利润水平应按同类产品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确定。

五、税金的确定

住房公积金普法工作计划篇10

伴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房地产企业利润空间呈现萎缩趋势,开展纳税筹划降低税负意义重大。鉴于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过程中仅次于开发成本的第二大资金支付压力的客观实际,本文在概要描述土地增值税重要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企业设法增加允许扣除项目金额以降低土地增值率进而降低税率档次,最终实现减轻税负的技术原理,并专门列举实例分析了该方法实践应用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

扣除项目;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

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开发建设项目工期时间长,一次投入资金量巨大,而资金回收时间漫长,资金链一旦断裂会对房地产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税负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占着很大的比重,每年缴纳的税费可以占到营业收入的30%—40%。自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价上涨的空间受到限制,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还要承受较高的税负,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纳税筹划迫在眉睫。

一、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与优惠政策

(一)土地增值税计算方法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土地增值税采用4级超率累进税率的方法征收:增值率未超过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率50%未超过100%的部分,税率为40%;增值率100%未超过200%的部分,税率为50%;增值率超过200%的部分,税率为60%。其中,增值额=销售收入-扣除项目金额。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扣除项目金额包括5大项,分别是:(1)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2)房地产开发成本;(3)房地产开发费用;(4)房地产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金;(5)根据(1)(2)合计数的20%加计扣除。

(二)土地增值税相关优惠政策1.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范围。房地产的继承;房地产的赠与(限直系亲属及直接赡养人);房地产的出租;抵押期间内的房地产;房地产的代建行为;房地产的评估增值。2.免征或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范围。个人之间互换自由住房;合作建房中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其中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不是房地产企业;企业兼并中房地产转移;国家建设需要被依法征回的房地产;国家需要搬迁,居民个人自行转让房地产;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房地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转让旧房或公租房,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房地产。

二、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筹划思路

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思路很明确,充分利用国家现行的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并结合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来进行。

(一)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式土地增值税计算方法来看,房地产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可操作的空间比较大,而关键是控制决定土地增值税税负的增值率。一般来说,房产销售额相对固定,所以影响增值率的主导因素便是扣除项目。土地增值税的增值率=(营业收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项目金额×100%实践中,房地产企业通常在同一年度内既建造豪华住宅与建筑面积超过140㎡的住宅和别墅,又开发建设普通标准住宅即建筑面积不超过140㎡的中小户型住宅。通常情况下,会计对企业销售两类住宅可以合并进行统一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也可以分别两类住宅进行单独核算,从而为开展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例:河北省安居房地产有限公司2014年出售商品房取得销售收入10000万元,其中普通标准住宅销售6000万元,别墅销售额为4000万元。当年发生总扣除项目金额为6400万元,其中普通标准住宅的扣除项目金额为4400万元,豪华住宅的扣除项目金额为2000万元。从会计核算角度开展筹划步骤如下:1.普通住宅与别墅销售统一核算纳税:销售税金及附加=10000×5%×(1+7%+3%)=550(万元)全部可扣除项目金额=6400+550=6950(万元)增值额=10000-6950=3050(万元)增值率=3050/6950×100%=43.88%,适用税率30%,则:应缴土地增值税税额=3050×30%=915(万元)2.普通住宅与别墅销售分开核算纳税。(1)销售普通住宅:销售税金及附加=6000×5%×(1+7%+3%)=330(万元),全部可扣除项目金额=4400+330=4730(万元),增值额=6000-4730=1270(万元),增值率=1270/4730×100%=26.85%,适用税率30%,则:应缴土地增值税额=1270×30%=381(万元)。(2)销售别墅:销售税金及附加=4000×5%×(1+7%+3%)=220(万元),全部可扣除项目金额=2000+220=2220(万元),增值额=4000-2220=1780(万元),增值率=1780/2220×100%=80.18%,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率5%,则:应缴土地增值税税额=1780×40%-2220×5%=601(万元)。(3)两项销售共缴土地增值税额:381+601=982(万元)。3.两种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不分开核算需纳土地增值税915万元,分开核算应缴纳982万元,两者差额为67万元。即企业财务将普通住宅与豪华别墅分开核算比不分开核算多支出67万元土地增值税款。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应选择各种类型住宅统一核算纳税。

(二)适当扩大扣除项目范围和金额依照土地增值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和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及财政部规定按土地价格和房地产开发成本加计20%扣除金额;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基础设施费、前期工程费、配套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开发间接费等;开发费用(管理、销售和财务等三项费用)允许扣除额为建造成本的10%。加计扣除20%的基数也是建造成本。因此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土地增值税的增值率=[营业收入-(1.3×建造成本+税金)]/(1.3×建造成本+税金)如果企业加大建造成本,就会拉动整个“扣除项目金额”增大,从而使增值率的变动呈现乘数效应。为此,如何加大扣除项目金额就成为房地产开发业财务操作的关键点。1.成本扩张法。房地产企业可以在综合考虑促销功能、购买力水平等条件下,适当加大基础性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投入,力图在美化园区、净化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既能提高小区档次,增加房产卖点,树立品牌竞争优势,又能使成本投入通过社会乐于接受的较高价得到补偿,更重要的是使可扣除项目金额增幅达到建造成本增幅的1.3倍,从而又拉动了增值率的降低。2.费用位移法。从制度层面看,房地产企业发生的“三项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形同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开发间接费”。而税法对开发间接费用的税前扣除标准笼统规定为10%,这也为纳税筹划提供了一定空间。例如,企业在人力资源安排上可适当向开发项目倾斜,尽量将能划归开发项目的人员划入工程建设项目之中,把本应由三项费用开支的费用计入开发间接费,从而加大建造总成本口出份额,并借此降低土地增值率和税率档次。3.利息扣除法。按照规定,房地产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并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证明文件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的,应配比计入相关成本对象。也就是可以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开发成本。这样做就以1.3∶1的倍数加大了扣除项目金额,降低了增值额和增值率。而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息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应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开发成本之和的5%比例计算扣除。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之和10%比例计算扣除。在会计实务中,应计算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息支出数额,选择对企业有利的扣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