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7 21:58:48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想,负责包保XX镇XX村、XX镇XX村的包保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按要求规划先行、盯住关键、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夯实责任,全力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20年1月-3月)

将和包保的两个村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全面启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20年4月-6月)

驻村工作队将和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制

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做好春季栽花种草,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确保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发展、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20年7月-9月)

这期间进行查漏补缺,对上半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总结改进。积极谋划,推进下半年工作,开展秋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工作。帮助村里做好“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推进活动。

(四)真抓实千,实现目标(2020年10月-12月)

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包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驻村工作队负责包保村的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不出现反脏回潮现象。

(二)广泛宣传发动

驻村工作队要与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落实责任,使乡村振兴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工作内容

(一)产业项目发展

XX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XX镇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XX村施工队、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二)增加村集体收入

XX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3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升。

XX镇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6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提升至10.7万。

(三)乡风文明

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四)乡村振兴包保工作计划

XX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在村部两侧围墙制作文化墙85延长米。

3、为XX村村部更换XX村委会门匾3块。

4、产业发展积极帮助包保村发展集体经济,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

5、包保单位市住建局与包保村一起做好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按照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要求,走村入户宣传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内容。

6、在村部的入口处建造一处“XX村”的石头村标,提高XX村整体形象。

7、从XX村检查站开始到村部柏油路两旁撒种黑心种(40斤),美化环境。

9、包保单位和XX村计划栽花5000株。

10、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XX镇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3、包保单位对XX村2个文化广场进行修缮。

4、包保单位对村部西侧巷道进行铺设。

五、职责内容

(一)局包保领导要主动到XX镇和XX镇包保村共同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加大资金帮扶力度。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2

(征求意见稿)

 

根据《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桂乡振发〔2021〕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桂整合〔2021〕7号)、南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南扶办发〔2021〕5号)、南宁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南财农〔2021〕125号)文件精神,自治区下达到西乡塘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277万元。为加快项目落地,确保资金发挥效益,结合城区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资金分配

   (一)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150万元用于脱贫村产业扶持项目:

1、金陵镇南岸村花梁三角梅种植基地项目,计划使用资金50万元,由金陵镇牵头实施;

2、金陵镇刚德村“右江-生态养鱼”基地项目,计划使用资金100万元,由金陵镇牵头实施;

(二)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93万元用于脱贫村人饮工程项目及污水处理项目:

1、坛洛镇同富村马道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0万元,由坛洛镇牵头实施;

2、双定镇秀山村选楼坡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计划使用资金73万元,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

(三)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34万元,用于2021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以上资金及项目,以实际实施及最终实际投入结算为准。

二、项目管理要求

(一)项目报备。计划建设项目需从《西乡塘区2021年度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实施计划》中选定,在方案下达后15日内将资金项目方案及计划报城区扶贫办、财政局备案,按时上报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拨付使用情况月报、季报表。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案及计划需要明确资金具体用途、责任单位、投资补助标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时间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内容。

(二)项目验收。项目计划完成后,项目实施主体应制定验收工作方案,明确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责任人。验收的内容包括政策执行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质量和增收效益、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情况等。项目的验收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吸收受益地村干部(不少于2人)和脱贫户代表(不少于3名)参与。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3

县发展和改革局:

根据《中共大英县委大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委〔2020〕-1)精神,现将我局涉及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是生猪养殖积极发展。截止8月底,我县持续保持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存栏生猪41.61万头,出栏28.13万头。二是大春生产保持稳定。已完成大春扩面7000亩,其中水稻1000亩,完成进度为100%;玉米1000亩,完成进度为100%;大豆5000亩,完成进度为100%。三是农田建设有序推进。完成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四是人居环境整治有效。积极推进省级“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2019年33个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200户,完成总工程量的100%,已完成组织验收,目前正在对个别不达标户进行整改。2020年继续实施“厕所革命”项目,计划在28个村改造提升无害化卫生厕所10506户,截至8月底已完成6600余户。结合实际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进。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机制建立完善。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镇级乡村振兴工作机构。编制完成《大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启动编制《大英县隆盛镇杜家寨片区概念性规划及村庄设计》。二是强化投入保障。积极探索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工商资本带动、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积极统筹涉农资金项目,创新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目前已到位债券资金5600万元。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等具体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从县级、镇到村有序组织实施,县委、县政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全县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严格督查落实。

(二)因地制宜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提升。

一是重点突出着力培优产业。围绕巩固大英优势特色农业,提出“7+3”现代农业体系培育计划,发展柠檬、柑橘、甜桃等优质水果基地2.21万亩,打造绿色蔬菜基地0.8万亩,发展小龙虾等特色水产5000亩,建设道地中药材基地0.64万亩,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249家。二是产园互动推进融合发展。坚持绿色乡村与休闲旅游农业相结合,重点打造遂大快捷通道、蓬乐路沿线农旅融合示范带,不断提升“宋井桃蹊”等乡村景点业态,通过全国休闲农庄验收1个,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了隆盛中药材、蓬莱青花椒、蓬莱柑橘、卓筒井甜桃、河边柠檬和回马绿色蔬菜6个现代农业园区。大英县隆盛镇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市级三星级农业园区。三是品牌创建力促提质增效。培育发展农产品粗加工和精深加工12家。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5家,培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481个、家庭农场851家,争创市级示范社33个、省级示范示范社27个、部级示范社4个,争创市级示范场3家、省级示范场15家。全县11家企业及农民合作社的25个品种获得“ 遂宁鲜”品牌授权。

(三)多措并举建设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2019年共投入资金7600余万元,改造农村户厕6.17万户,目前已全部完工。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在28个村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0506户,目前已完工6628余户,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工;新建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11套、新建污水处理厂5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5座;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153户。二是加快乡村公共基础配套。结合脱贫攻坚建设农村文化室、卫生室等综合服务设施52个,45个贫困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村级活动中心全面配套升级。围绕“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投资1.4亿元实施杨河路、玉太路、隆通路、五福路等35公里农网路升级改造,以贫困村为重点的260余公里道路拓宽加固工程全面实施。三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疫情防控整治环境卫生,以庭院为重点,围绕开展“大扫除”“大清理”“大消毒”等活动和环保问题整治,多方位实施村庄清洁行动。2019年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7个,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82个。

(四)群策群力推进乡村治理,示范引领促进乡风文明。

一是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成立了大英县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结合村建制调整改革,对168个行政村开展换届选举,在全市率先实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全面规范、整治村务公开,全县村务公开率和规范化率均达100%。二是深入推进文明创建。积极开展文明村、“四好村”创建,充分利用“农民夜校”、村民代表大会和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种渠道,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全县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37个、市级四好村240个。三是不断强化村民自治。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实施“雪亮工程”,切实加强农村治安管理,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指导全县168个村制定各具特色、切合实际、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299个。

(五)重点发力落实改革举措,激活要素加快农村发展。

一是落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170个(含村建制调整前50个),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04860本,颁证率99.52%。二是激活农村发展资源要素。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等农村使用人才培育,全县职业农民持证上岗达1000多人。以“五联”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农村合作经营,完善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今年1-8月,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03.13万元,4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平4.51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426元,增长7.8%。三是加快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按照全市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总体安排,在隆盛镇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先进镇创建,并在原隆盛镇杜家寨村、后坝村两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基础上,新增隆盛镇土门垭村等6个市级试点村和蓬莱镇榕桥村、回马镇花园村2个县级试点村。2019年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先进镇1个、示范村7个,市级乡村人才振兴示范村1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较慢。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力度不够,特色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加之农村改革创新举措不多,政策项目支撑不足,一些规划的重点工作推进成效不明显。二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力度不大。主要是受今年疫情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渠道不畅,工资收入相比往年有所减少。同时受农业市场影响,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平衡。一些镇村项目统筹规划落实不够,项目管护长效机制不够健全,部分村道路、农业产业等生产生活配套还存在短板。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4

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这次会议,目的是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下任务、压担子,推动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林市长一会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查找不足,切实增强做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借鉴工业发展理念,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是林市长对我市“三农”工作提出来的新理念、新思路,符合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也符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出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全省我们是第一家,引起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贾万志副省长还专门作出了批示。我们编制实施的振兴计划,在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为全省制定五大产业发展规划起到了启示作用。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为抓手,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1-9月份全市农业增加值163.6亿元,增长4.2%;农民现金收入5734元,增长15.6%。具体表现为:

一是大灾之年粮食喜获丰收。克服春季长期低温灾害影响,夏粮单产428.93公斤、总产236.7万吨,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秋粮生产面对特大暴雨袭击,全市上下积极抗灾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秋粮也取得了较好的收成。预计全年粮食总产接近500万吨(100亿斤)。

二是“四百工程”建设成效显著。1-9月份,蔬菜业面积291万亩,增长11%;产值99.7亿元,增长23.8%,预计全年在120亿元以上。畜牧业,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87.73万吨、27.91万吨、12.8万吨,分布增长23.5%、20.4%、27.3%,产值66.4亿元,增长3.6%;水产业,产值5.22亿元,增长9.32%,年底畜牧水产业产值过百亿。林果业,新发展经济林5.7万亩,造林13.16万亩,林业总产值36.9亿元,增长21.9%,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三是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1-9月份,新增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2个,面积15.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数量和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38个、240万亩;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14家,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增长12%。生态农业成为生态建设的新亮点。

四是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根据计划要求,2010年重点建设的农业项目总数为116个,1-9月份共开工建设77个,占总数的66.3%,投入资金12.4亿元,占计划投入的51.5%。农业项目之多、投入之大,是最多的一年。

五是加强了工作调度、完成了与省规划的“对接”工作。建立了调度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例会,每季度召开调度会。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动员大会之后,连续召开10多次调度会,编写工作简报42期,对各单位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同时,开展了与省直部门的对接活动,做到了与省五大产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

总结今年以来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特别是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应当给予肯定,但更应清醒地看到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好的地方行动早、动作快、力度大、措施硬,而有的地方一直没有作为,行动迟缓,缺乏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个别地方甚至没有行动。二是部分乡镇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至今没有进入角色,没有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应有之责,调什么、在哪调、怎么调心中没数。三是宣传引导不到位。对调整增收致富的一些好做法、好典型推广不力,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和有效引导。四是服务保障措施比较薄弱。市场开拓和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土地流转、资金协调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还不能满足需要,有的地方尤为突出。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树立信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努力把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我市制定实施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根本目标也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经验和教训,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力做好今后两年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把建设成生态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分产业、分年度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聊政发〔2010〕27号、28号文件都规定的很具体、很详细。会议印发的农业调整振兴任务统计表,今年37.6万亩的调整计划,是乡镇层层上报,经县(市、区)政府研究确定的,各乡镇要认真落实,确保完成。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振兴计划。农业要振兴,规划要先行。从目前情况看,乡镇一级是振兴计划制定的薄弱环节,大部分都没有成形的振兴计划。要认真对照市里的三年任务目标,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科学制定农业产业振兴计划。在编制振兴计划的过程中,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市场,瞄准现实和潜在需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价格高就生产什么,一切都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当地优势产业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决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三是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乡、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格局,提升当地农业产业水平。四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的积极性,不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这次会后,各乡镇要立即着手,编制每个乡镇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基本要求是,任务要具体,目标要明确,农民收入、种养规模、产出效益、资金投入等都要具体化、数字化、项目化。11月底以前,要把各乡镇的振兴计划经县(市、区)汇总后,报到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注重产业规模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初步确定,明年将在全市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年”活动。搞好基地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规模化发展。在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错位竞争,优势竞争,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个区域一品”,形成农业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新格局。二是与基地建设相结合。本着专业化发展、规模化推进的原则,在全市建设一批大果园、大菜园、大养殖场,引导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饲养和规模化饲养集中,产品向高效农业发展。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通过加大扶持,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高效农业的带动作用,强化龙头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方向发展。四是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突出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积极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推出一批具有特色、叫得响的名牌农产品,以品牌、名牌效应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使产品变商品,商品成精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在“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等多种形式,把闲置土地、分散经营土地集中起来,由大户经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农业将会实现一次质的飞跃。

(四)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大会印发的典型,都很有说服力。他们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很值得同志们相互学习借鉴。同时,典型引导、示范带动也是新形势下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有效形式。从现在起,全市上下都要重视典型培养,在全市培育一大批科技带头人、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产业带,进而实现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在全市全面开花、结果。

(五)抓好项目争取,加大资金投入。抓项目建设是我市农村经济工作思路的一大转变,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们要继续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对农业实行项目化管理,抓项目促发展。当前正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资金投向,积极搞好与省直有关部门、国家部委的沟通,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资农业,这方面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六)切实搞好冬春季农业生产。一是抓好冬春季蔬菜生产。搞好大棚、大拱棚等保护地蔬菜生产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千方百计抓好蔬菜销售,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二是抓好冬春畜禽防疫工作。三是抓好冬春植树造林和果树管理。四是搞好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紧修复今年涝灾损毁工程,搞好排洪渠道开挖、清淤开卡工作。林权制度改革、农民负担监管、农村扶贫开发等工作也要抓紧抓好。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领导,特别是县、乡一级都要成立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肩负起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落实责任,以过硬的作风和有力的措施,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加强调度。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市直产业部门、县(市、区)进行调度,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县直产业部门、乡镇进行调度。调度形式要灵活多样,可采取会议形式,也可到现场调度。调度工作至少要一个月调度一次,以项目进度表和简报形式定期上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强督导。对十大产业进行综合督导,实行市级领导干部帮包产业、县级干部帮包项目、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分级帮包责任制。对各县(市、区)的督导,实行市直农口部门,每个部门包一个县(市、区),进行跟踪督导。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层层抓好落实。

(三)加强检查。对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的检查,实行专家组负责制,组成各个产业的专家组,直接深入到乡镇、到村、到户、到企业进行检查,实现检查、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发挥农业专家的重要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5

市委、市政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之年。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主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规定,现将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往严里抓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区、镇、村层层开展专题培训。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推进机制。调整充实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定期调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牵头抓总,系统集成推进。召开全区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印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9年、2020年区委1号文件,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等文件,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区域联动、系统推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到规划先行。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编制《**区村布局规划》,编制*个村的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个村的村规划,确保村规划应编尽编。编制《**片区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五是注重项目策划,补齐短板弱项。编制《**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策划》,策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梳理完善**区乡村振兴项目库,总计**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滚动投资计划(2020-2022),连续两年累计整合涉农资金和交通、水利等资金**亿元,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入户便道、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个项目,实现项目化、清单化打表推进。

二、强化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往实处落

(一)聚焦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严格落实农业保供措施。全面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与忠县签订《生猪生产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县共建生猪生产基地和资源互助长效合作机制,开展生猪及其产品点对点调运,稳定我区生猪生产市场供应,提升我区猪肉保供能力。二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2018年以来,累计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约**里,改造通村通组路**公里,建成环金鳌山片区彩色健身步道**公里、南北登山步道**公里,规划建设健身(登山)步道5条11公里。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000亩。三是发展壮大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编制《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品牌农业奖补政策,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成功打造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6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到市级智慧农业项目1个,争取到疫情期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销补助3.95万元,**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奖补50万元。四是做精做强乡村旅游业。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结合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推进“**”等乡村旅游项目,共建乡村旅游观光带。实施**片区景观打造,建设登山步道、观光果园、七彩梯田等项目。按照“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标准,整合资金**万元,因地制宜打造**个小微生特宜居示范点建设。五是组建专班强化招商。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小结、年总结”工作机制,全年共接待来访企业24家(次)、拜访企业数量21家(次)。2020年签署涉及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9个,共计金额28.8亿元。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抓手,强化农业农村改革系统集成,拓展“三变”改革覆盖范围,先后在**等4个村开展试点。全区32个行政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基本完成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个农民专业合作市级示范社全部监测合格,完成6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和入库。七是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纳入金融企业服务发展评价内容。截至11月末,辖区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约60亿元,同比增长22%。疫情期间引导辖区银行落实定向授信贷款政策,通过专用再贷款支持涉农和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为184户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约1.6亿元。

(二)促进人才振兴,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一是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乡村人才台账,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我区乡村人才共4大类481人,其中技能人才13人、乡村产业人才37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4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427人。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镇(街)设立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累计创建市级充分就业村5个、全国就业扶贫基地1个、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个、新建农村社会工作室3个,完成农村社工项目3个。三是聚力人才培养。推进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教师支教薄弱学校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各类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四是强化人才激励。加大返乡下乡创业支持力度,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万元,三年累计为20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5万元。协调辖区金融企业加强乡村区域业务,引导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对返乡创业人才置业兴业给予融资支持。积极落实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级政府派驻乡镇机构工作人员的乡镇补贴及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试用人员的工资高定政策。

(三)推动文化振兴,铸就乡村文明之魂。一是崇德向善风气更加浓厚。评选表彰孝善先进典型110余个;持续开展“乡贤善治”主题实践活动,各村共评选出新乡贤33名。打造**“五品家园”社区示范点。开展“理论直通车”“榜样面对面”宣讲活动3000余场。“理论直通车”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开展梦想课堂699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17场。组建**大普法宣讲团20余支,集中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304场,全区建有2块法治宣传专栏的村(社区)达到80%以上。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效。完成全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开展“非遗三进”宣传展示活动6场次,三年累计建成乡情陈列馆5个。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完成8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动态全覆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在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个。四是村民文明素养切实提升。70%以上的行政村村规民约体现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要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50%。开展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次。成功创建全国文民村3个、市级文明村2个,开展“文明看我家”“家风润万家”等活动170余场次,成立“红白理事会”“治保会”等100余个。推荐高雪获评**市十大“乡村阅读榜样”。五是特色文化活动越加繁荣。成功举办2018—2020年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宣讲活动7场次,送演出、图书、培训、讲座、展览等流动文化服务200余场。成功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5个。

(四)突出生态振兴,推动宜居村庄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成农村公厕2座,三年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座;2020年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户,累计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户,**个村完成整村推进。完成**户卫生厕所提档升级改造。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巩固**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组建139人农村保洁员队伍。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三年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有效治理比例达到100%;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206个。三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完成黑臭水体排查,建成并投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座。四是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建立明察暗访、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机制,共印发**期通报;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暗访;强化问题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查漏补缺。2020年,成功创建宜居村庄**个,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安排专项资金**元用于处置农村大件垃圾;建成入户便道**公里;回收废旧农膜**吨。三年累计建成入户便道约**公里;回收废旧农膜约**吨;以“五沿”为重点,完成农村危旧房集中迁建**户,自主改造**户,累计整治提升旧房**户;安装路灯**盏;完成村庄场所绿化**亩;设置村规民约立牌**个。五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镇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建立林长巡查和网格护林员制度。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个。争取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万元,2020年完成矿山修复任务9公顷,累计完成12.38公顷。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8000亩,其中森林抚育6000亩、经济林改造2000亩。全面完成长江流域渔船退捕工作。六是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印发**区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40%。严查露天焚烧秸秆,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改土。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以上。

(五)强化组织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制定镇、村党建工作基本标准55条和示范创建条件39条。动态推进“规范村”“示范村”和“规范镇”“示范镇”晋位升级。二是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2020年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个,三年累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个。三是推进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区村(社区)干部及人选区级联审机制》,坚持凡进必审,实行动态筛查。组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赴**开展乡村振兴培训**次。紧盯“蝇贪”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开展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专项整治。四是落实农村党员发展三年规划。全区**个村累计发展农村党员**名,确保每村每3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五是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配套资金150万元,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有经营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个,享受中央财政扶持村(共2个)中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占比达到100%。六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认真总结、着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经验。支持村、社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会和红白理事会,创办以普法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和“**普法微博等多种宣传平台。推广老马工作法,探索创新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三级工作体系。成立“**区人民调解中心驻法院调解室”。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实施“雪亮工程”,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智能化、网格化水平,镇街以上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与同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通;创建平安村13个,占全区村总比40.63%。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6

江西:大力培养六类农业农村人才 三大政策全力扶持

4月12日,江西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江西省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六类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即大力加强农业研发高层次人才队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生产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经营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技能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及农业管理和执法人才队伍建设。江西农业人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农业研发人才总量达6000人左右,省级农业科研领军人才达到50人以上,省级农业科研首席专家达到100人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66万人左右,基本形成依靠人才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从三个方面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创业项目资金支持政策。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农业农村人才创业兴业提供金融支持,加大支持农业农村人才创业兴业的力度;二是完善农业农村人才使用政策。加大推荐农业行政管理执法人才的使用和交流力度,注重选拔和推荐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党政人才充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担任涉农机构领导职务。注重从农业农村人才中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加强村级两委班子人选配备。积极探索农技推广队伍人员补充机制,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启动在普通本专科招生中定向培养乡镇农技员工作,鼓励和引导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逐步推行农技推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等;三是完善服务农业农村人才各项措施。建立健全面向农业农村人才的信息服务体系,依托江西农业信息网、12316惠农短信平台、惠农直播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及时向农业农村人才有关服务信息。建立健全优秀农业农村人才评选表彰办法,完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构建农业农村人才合理流动和职称评聘向基层倾斜的科学激励机制等。

2008年以来,江西大力实施人才兴农战略,通过各种平台造就实用农业人才。全省投入6.5亿元,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民2000多万人次。

陕西:设立省级“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建设人才队伍

4月27日,陕西省《“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计划》明确,陕西省“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目标任务是,集中精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力强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力争“十二五”期间为农村基层选派10000名高校毕业生,培养200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为实现上述目标,《计划》提出了一揽子保障措施,主要包括:设立省级“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省上确定的振兴计划奖励金、助学金、学历教育等项目所需资金全部从省级“振兴资金”中支付;建立人才投身基层的导向机制。一是保证振兴计划招录人员所需编制和经费。二是对振兴计划招录人员给予奖励,对紧缺专业毕业生和选派到特困乡镇的毕业生可适当提高奖励标准。三是对招录到农村基层参加振兴计划且在基层服务满3年者,可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县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可在本县境内乡镇同类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四是对参加振兴计划,招录到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五是把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条件。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年初,中央、省委、市委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分别下发了“一号文件”,明确了一系列目标、措施和要求。党的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高阳县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关系到全县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全县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点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及示范区建设工作

制定下发《高阳县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搞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街道办)、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①1+5规划体系编制。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高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委托第三方制定,5个方案由相应的部门承接,正在制定中。

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情况。选定高阳县庞口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我县的示范区,已经制定工作方案,先期对南庞口村、北庞口村进行了大范围环境整治,下一步将对村内街道、村民活动广场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工作,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①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今年是厕所革命攻坚年,省安排专项资金643万元,县级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3月份,到廊坊、文安、任丘的厕具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厕具质量、价格等。5月7日,组织相关人员去涿州、曲阳考察学习农村厕所改造有关事宜,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我县2019年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村厕具进行政府采购招标,施工建设与安装以乡镇、村为主体进行招投标,资金采取先建后补形式。6月12日,邀请省卫健委丁战辉处长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培训会,6月17日,省、市就改厕工作召开调度会,我县被定为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要逐步提高),要求各县结合实际调整改厕任务数,我县根据改厕资金情况给市里报的调整数是8000座,待省里开常委会后下发各县。目前,正在进行厕具招投标。招标完成后,在白洋淀上游1公里范围内的39个村整村推进改厕工作。

②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高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先后召开3次会议 ,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搞好村庄清洁行动,目前脏乱差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干净、整洁、美好。

③高速沿线集中整治工作。高阳县高速沿线涉及3个乡镇,5个村庄,分别是西演镇北辛庄村,庞家佐乡大兴庄村、北归还村,庞口镇安庄村、北柳庄村。经多次督查,要求有关乡镇进行整改,并建立台账。目前,庞口镇安庄村、庞佐乡大兴庄村对村里坑塘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恢复了坑塘原貌。

三是农业产业化工作

①完成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按时完成上年年填报表工作。

②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为2019年创新型农业企业申报工作。

③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申报2019年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工作。

④高阳县硕丰现代农业园区被列为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平台。

⑤新增辛立庄葡萄种植、魏庄蚂蚱养殖“一村一品”示范经济村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巩固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⑥今年我们主动和市、县统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把更多的企业列入农业产业化统计范畴,力争今年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①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施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任务目标。

②9月底,基本完成164个村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③继续加强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较好地完成下半年填报表工作。争取培树2-3家市级龙头企业。

④赵官佐、莘桥、东赵堡3个中心村积极完善开工前的各项手续,争取10月份开工建设。

三、剖析瓶颈问题

为把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贯彻好、领会好,高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成效显著,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

一是农村人才资源要素较少。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农业技术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有许多在外务工和在县城打工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另外,近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农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输血功能较弱。

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仍然很大。农村垃圾服务设施仍不完善,垃圾处理办法陈旧老套,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造成部分村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是各村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仍旧存在。一方面是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有的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发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集体经济不强。另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悬殊,伴随有一定的社会矛盾隐患。同时,干群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实、落地,促进全镇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是农业发展的内部支撑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农

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四是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意见建议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 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①加快补齐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把道路、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通信、物流等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

②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帮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农民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好。

③依法简化项目程序。相关职能部门加大项目手续办理方面的工作支持、业务指导,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①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新型社区为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

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与国民经济增数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把项目资金的整合权更多的下放给镇街。

③统筹乡村产业布局,确立适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优先及重点产业。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保护体系,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策项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按照当地资源禀赋的要求,遏制小而散、小而全的产业,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的作法。

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职责。全方位、大尺度地改革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政府职责,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①科学制定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体系。包括调整和完善原有的政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精神相适应的新政策等,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惩治什么都要十分明确,通过政策这个指挥棒,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问题。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8

(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商会会长,朋友们: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个风清景明、慎终追远的季节,大家怀着共同的心愿,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地赶回,缅怀自己的亲人,感恩自己的家乡。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市工商联、市总商会把大家邀请到一起聚一聚聊一聊,我觉得很有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政府,代表750万家乡人民,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陆续收到来自家乡的微信和邀请函、倡议书。市委、市政府也发了一个公众微信,叫《市委市政府出台“”,喊你回乡创业啦》。各县(市、区)也都通过各种方式,邀请能人回乡创业。这是当前全市上下一项共同的任务。能人回乡创业,我觉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所有从家乡走出去的、在外地工作的同志,我们都欢迎回到家乡创业或者在家门口就业。狭义的就是我们最近提出来的能人回乡创业“”。我国引进高端人才有个“”,我们提出的是**能人回乡创业“”。它的特点体现在“三个聚焦”上:第一,聚焦“三农”。聚焦农业农村农民,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第二,聚焦规模。要求创业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发挥农业规模效应。

第三,聚焦目标。计划在今年6月底以前,引进1000个有实力、有意愿的**在外能人回到家乡,到农村去投资兴业。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有力推动**决胜全面小康、加快老区振兴崛起,为此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强有力推进。这里,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干这件事?首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需要。党的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内涵是5句话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靠实干才能实现的美好蓝图。从哪里干起呢?我们需要引进大量能人回乡,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其次,是助推精准扶贫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湖北脱贫攻坚主战场,任务十分艰巨。脱贫攻坚措施是“五个一批”:产业扶贫一批、异地搬迁扶贫一批、教育扶贫一批、医疗扶贫一批、政府兜底一批,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输血”类,二是“造血”类。“输血”类就是国家拿钱,通过转移支付、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直接扶持贫困户,如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政府兜底等。在医学上,对生命有危者进行输血是为了保存生的希望,但要恢复健康必须增强造血功能,增强自身免疫力,让他能自己下地走路。扶贫同样如此。要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根本上要靠产业,靠市场主体的带动。

**在产业精准扶贫上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政府+市场主体+金融+保险+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模式。如果没有市场主体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目前,全市参与到精准扶贫中的市场主体有2000多家,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带动力不强,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增量,这还得靠家乡人,靠从家乡走出去的能人,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其三,是落实“三乡工程”的需要。“三乡工程”即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市民下乡”就是把城里人吸引到农村去,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带动农村消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能人回乡”就是让在外能人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创新创业。“企业兴乡”就是回来办企业,推进乡村发展。所以,我们实施能人回乡“”,正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乡工程”决策部署的落地举措。

第二,为什么能够做这件事?我把它总结为“两好一多”:第一个好,是政策好。党的报告提出,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三权”如何分置呢?即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放活土地经营权。报告还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都是高含金量的政策。第二个好,是时机好。我们提出实施能人回乡“”,可谓正当其时。为什么呢?改革开放以来,从家乡走出去那么多人,成长出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成功人士,有50年代、60年代的,还有70年代、80年代的,中坚的骨干力量集中在70年代、80年代,处在30多岁、40多岁,事业兴旺、如日中天,正是事业的高峰期,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技术、经验,具备相当的能力。这个年龄的人还有个共同特点,随着年岁增长,乡愁越来越浓,家乡情结越来越重。年轻时在外打拼,“少年不知愁滋味”,到了现在这个年龄,“醉里吴音相媚好”,有能力、有愿望回乡创业,所以这个时机非常好。一个多,是能人多。据粗略统计,**每年在外面打工的,在130万到160万人之间。其中,当了老板的成功人士大概有6万人。我们提出“”引进1000人,在6万人里仅占1.7%,100个人里面回来1.7个人,这个保险系数很大了。所以,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到了能办这个事的时候,到了能办成这个事的时候。

第三,能人回乡做什么?简要回答就是回乡创业。具体来说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回乡兴办一二三产业。党的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人回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天给大家发了一个材料,介绍了**市的银杏、油茶、蕲艾、虾稻、畜牧产业相关情况,这都是非常好、特别适合回乡投资的产业。既可以搞种养业,也可以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办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第二个方面,采用市场化的举措。我们请能人、老板、企业家回来投资,就是要成立公司、办专业合作社,用市场化的办法来推进乡村振兴。这就要求市场主体具备实力、达到一定的投资规模。根据我们这几年的切身感受,千万级至亿元级的市场主体,最适合与产业扶贫精准对接,与贫困户紧密联结。市场主体实力少于1000万元,带动能力非常有限;实力过大,好比航母开到近海,水太浅难以停靠。当然,千万只是个概数,并不是非得刚好1000万元,分一年、两年、三年投,也都可以。第三个方面,把农民纳入到市场体系中去。千百年来农民难以脱贫致富,根本原因是农业的小农户小生产小作坊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与市场体系距离远,不可能致富。能人回乡就像一个桥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让贫困户参与到企业的组织化生产经营中,就能把农民带到市场的大海里去。打个比方,农民过去的生产方式,如同一个小舢板在家门口的小水塘里面划一划,翻了可以拉起来;如果要到大江大河甚至海洋里去,他没这个本事,得靠大船把他带到大江大海里去。这个大船,就是我们的市场主体。现在让农民买一张船票,搭上你这艘船,到大市场的广阔天地里面去, 这样农民就致富了,农村就致富了。根据我们这些年的体会和经验,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的渠道有三个:一是土地流转得租金,农户拥有土地的承包权,流转经营权得租金,一年大体上500块钱左右。二是资产资源入股得股金。三是到企业打工得薪金。如果一个企业带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个农户、贫困户,他就能稳定脱贫致富了。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9

根据主题教育计划安排,结合职责分工与工作实际,我确定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工作》的调研题目,如何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市科协作用,真正把服务“三农”工作做出成效,带着这样的问题,10日19日、20日,我和科普部部长先后到***、***等县区开展专题调研,采取听取汇报、个别访谈、现场察看、问题剖析等方式,围绕乡村振兴问题与县科协、现代农业科普园、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商培训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谈,并到***扶贫村看望了帮扶对象,了解困难和需求。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要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协作为联系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引导科技资源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勢,应该有所作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结合市科协工作职责,制定了《市科协系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成立了市科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科协,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在2019年7月,市科协专门组织各县区科协系统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班,到***考察学习期间,市科协精心设计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科普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观摩活动,为下一步各县区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二是切实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市科协借助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契机,强化乡镇科协组织建设,明确要求乡镇设立专(兼)职科协主席,打通科技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组织通道“最后一公里”。

三是坚持开展科普惠农工作。以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整合社会力量,大力开展科普惠农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着力培育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推进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阵地完善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等科普设施,加快推进农村“科普e站”建设和应用,将“科普中国”优质资源送达农民。

二、存在问题

(一)农产品竞争力弱。各县区都有部分农产品拥有一些品牌,如栾川的栾川印象,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在产品质量上重视程度不够,考虑长远打响品牌的更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现代农业程底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迟缓,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现代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三)经营主体质不优。各县区都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部分合作社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发展资金短缺,贷款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质量不优。

(四)技术支撑力量弱。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推广新技术的人才缺乏;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年龄普遍老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参加农村电商等新技术、新知识培训等积极性和接受能力较低。

三、几点思考

全市科协系统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的重点工作,包括强化人才战略、搭建创新平台和集聚内外力量,统筹全市科协系统及各部门资源,促进人才和资源下沉基层,服务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市科协将立足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实际,根据农村产业特色,引导学会、农技协发挥人才、技术、平台优势对口帮扶,搭建专家与广大农民沟通的桥梁,以培育发展农技协的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振兴。围绕各县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建好一个协会”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精品果业、绿色蔬菜、特色经作、现代养殖、休闲农业、加工物流等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种养殖基地。加速培育农村新兴特色产业,丰富农村新业态,提高现代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二)强化科普优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市科协将大力推进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以科普带动乡村文化发展,推动科普力量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科普阵地建设,助推科普载体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好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科普惠农服务站等作用,围绕科技培训、农技服务、就业指导、农村科普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向基层集聚。

推动各县区科协制作科普图书、科普折页、科普挂图等科普资源,利用科协信息网络、新兴媒体开展扶贫政策和相关知识宣传。推动“科普中国”、“科普中原云”在基层的落地应用,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科普信息化网络建设,丰富涉农科普内容,加快建设“科普e站”和科普大屏等科普基础设施。以“普及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倡导新生活”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健康文明生活”、“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宣传教育,提升广大群众科学素质,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不断厚植人才优势,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围绕种植、养殖、加工、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为重点,整合科协各渠道培训资源,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队伍。

统筹发挥科协自身优势和力量,开展“送智下乡”活动,发挥市县两级“百千万科普人才”队伍中涉农专家的优势,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提供产业规划、技术指导、技能培训、行业分析等服务。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篇10

2018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行脱贫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们驻村工作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在去年全村整体脱贫的基础上,结合前东峪村的实际,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现将今年1-8月份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入户走访宣传力度,确保扶贫政策扎根人心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每月3次入户宣传2018年扶贫政策和党的精神,宣传打黑除恶政策,散发《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勤劳致富”,通过政策引导、合作社带动、技术培训、乡贤会能人影响等手段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改善自身处境。

二、制定规划,压实责任

按照昔阳县2018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会议精神,会同村两委及全体村民代表研究制定了《2018年前东峪村脱贫巩固提升行动计划》和《前东峪村乡村振兴三年脱贫巩固提升规划(2018—2020年)》,并以红头文件下发。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严格落实驻村帮扶责任制,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通过乡村振兴计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发展思路,按照计划稳步推进饮水设施工程更新、红白理事会、日间照料中心、街心广场等工程。致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内心修养和精神面貌,逐步打造“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三、开展脱贫摘帽反馈问题的整改

(一)是农村人才短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村两委积极联系在外能人组建乡贤会,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

(二)是产业扶贫还存在小、散的问题。去年以来中药材种植产业项目:种植300亩柴胡、550亩连翘、板蓝根300亩,涉及贫困户104户,由于技术、气候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造成板蓝根当年收益不好,但柴胡和连翘目前长势良好;鑫晨峪合作社山羊养殖联接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47户,目前,厂房已完工。村级集中光伏发电项目: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带动贫困户20户。

(三)是健康扶贫“双签约”后续宣传服务有待加强的问题,要求严格执行健康扶贫“双签约”的有关规定,采取印发材料、制作版面、开办专题广播、上门入户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政策,进一步提升覆盖率和知晓率。

(四)是有的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以党的十九的精神为指针,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村民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好、用活各项帮扶政策,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持久实现家业兴旺。

四、完善基础资料,做好动态监测

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县委每月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稳步推进工作,完善《脱贫手册》、一户一档基础资料,健全规范2017年考核整改建档立卡调整和第二季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相关资料。完善监测机制,对已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强化相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防止“刚越线,又返贫”。继续稳定原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脱贫不脱政策”。

五、全面推进“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工作

根据晋中市脱贫攻坚领导组《关于深化“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工作确保脱贫质量的通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行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帮扶责任人,树牢目标意识,围绕巩固、提升全村脱贫攻坚成果这一总目标,层层传递压力抓好落实,聚焦工作短板,明确重点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着力解决鳏寡孤独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清理垃圾、清扫房屋、清洗被褥、清理杂物,倡导勤洗脸、勤洗脚,勤洗头、勤理发、勤刷牙、勤换衣;把推动“五洁净”“六要六有”与拆违治乱提质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努力塑造前东峪村美丽宜居新形象。圆满完成了“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验收工作。

六、继续推进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