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9 11:48:07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1

积极准备与认真发动

市档案局从去年开始就抓住机遇,积极配合市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全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建档工作,首先,研究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建档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建档列入各区档案工作年度计划,并提出工作步骤和要求;其次,主动宣传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的迫切性,提高有关部门对开展规范建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召开现场会,市档案局与市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档案工作的意见》,对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档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卫生局拟将社区卫生服务建档工作逐步纳入县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每年与其他工作一并进行考核。

严格要求与灵活掌握

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发展迅速,服务项目不断完善,形成的档案门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缺少太多资金投入。为此,市档案局在指导建档中坚持了“因地制宜,科学规范,简便易行,便于利用”的原则,抓了三件事:一是对归档范围进行明确,提出重点要收集好在开展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材料;二是对保管保护条件要求因地制宜,不搞过度投资,但在业务建设上要多下工夫,建立健全必需的档案管理制度;三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为今后管理打好基础。要求有条件的机构尽快采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为建立卫生服务档案资源数据库网络体系创造条件。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2

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的代表,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工作特色: 听听南京的、看看上海的、做自己的。

苏州市的社区卫生模式是地市级城市的典型代表,它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北京或上海这些大城市的独特道路。

医生工作站整齐划一

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以及其他计划单列市,都已具有健全完备的社区医院体系。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之外,地市级城市却并不存在体系健全的“社区医院”这一概念。

记者在苏州市卫生局了解到,苏州市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可大致分成三类。一是民营的,2006年,苏州市卫生局统一对其进行整顿,不达标或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二是由苏州市的大医院主办,如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它是由苏州市立医院主办的。苏州市立医院是苏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医院,目前已经建成了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将优秀的全科医生轮流下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医院进社区”不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共享与分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下转诊的难题。

三是由乡镇创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显然,要对这些类型不同的社区卫生工作站进行统一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但办法并不是没有,唯一一条途径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苏州市卫生局信息处处长吴建明说,“我们为苏州市所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都配备了统一的信息系统――创业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充分体现出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即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

苏州市卫生局充当了数据交换的“圆心”,各种异构的数据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来交换的。

在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名叫陈艳的女士正在就诊,全科医生王庆庆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健康档案]页面中输入姓名“陈艳”,屏幕上立刻显示出陈艳的历史就诊信息: “患者三天前不慎受凉以后,出现鼻塞感冒,咳白色泡沫样痰,二便正常。”这为王庆庆医生的此次诊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在竹辉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母子保健中心,记者也亲眼见到了这套具备了“六位一体”功能的信息系统,它的首页包含如下这些功能项: (1)疾病管理,包括传染病、慢性病等; (2)健康档案,苏州并不只为户籍人口建立健康档案,而且也为外来人口建立健康档案; (3)生育健康监控; (4)计划免疫; (5)全科诊疗,也就是“医生工作站”,医生可以点击进入此项,导入患者的健康档案,查看以往病史。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立电子处方,此后患者划价、交款、取药这一系列步骤都可在电脑中完成,实现无纸化诊疗; (6)统计分析,用于统计各种疾病患者的数据,并向上报送到相应的主管部门; (7)健康教育; (8)计划生育。

健康档案全覆盖

苏州市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并不仅局限于户籍人口,对于外地打工人群,他们同样给予一视同仁的医疗服务,“苏州市健康档案的最终目标是全覆盖。”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陈小康说。目前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来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体检、妇幼保健和全科医生诊疗。

1.健康体检是苏州市建立健康档案的首要来源。通过体检的方式,苏州市城区目前已经为4万名左右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在苏州,为老年人免费体检是一项政府实事工程。2006年7月,苏州市卫生局组织各大医院免费为城区内70岁以上的老人体检,74岁的孟庆荣老人就是其中一位。

孟大爷是多年的高血压患者,通过这次体检,孟大爷的所有体检信息全部被记录到“创业健康体检系统”之中,数据保存在苏州市卫生局的数据库之中。自此以后,孟大爷在城区内任何一家社区看病时,医生都能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看到孟大爷的体检记录和健康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从苏州市卫生局的数据库中下载的。

为了将市民的体检记录纳入到健康档案之中,苏州市卫生局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我们从2006年年初开始做健康体检系统,并与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与共享。当时下了一条死命令,一定要在2006年7月7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中投入使用。”陈小康介绍。

在苏州市卫生局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实施方案》中,第五项“基本设施要求”中明确规定: “有较完善的体检信息管理系统: (1)医院机构有较完善的体检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2)医疗机构体检信息系统体检项目代码与卫生局规定的体检项目标准代码完成一一对照; (3)医疗机构体检信息系统导出符合卫生局标准的体检信息,生成Excel格式文件。”

正是通过这些严格的规定,苏州市卫生局在体检之前就铺平了信息化道路。

2.健康档案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妇幼保健。

在苏州市城区,凡是承接分娩工作的医院都会为产妇和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并为其办理“母子卡”,数据存储在苏州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从2004年7月1日至今,苏州市城区已经收集到6万多名妇女数据、4.6万多名儿童数据。而且,这些医院之间的妇幼信息是互联互通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统一的医生工作站界面,可以实时下载或更新母子的健康与保健信息。

3.还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来源于社区的全科医生诊疗。苏州市卫生局提倡,凡是第一次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医生都要为其建立健康档案。2007年1月期间,竹辉社区卫生服务站则为112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但是,建立健康档案毕竟是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所以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此并没有严格执行,“尤其在病人较多、存在排队等候情况的时候,我们基本都来不及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而且对于既往病史和病情,口头询问只要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竹辉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周正说。

市卫生局充当圆心

2004年11月,李文秀在苏州市立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于是,医院免费给李女士一张“母亲卡”,并把她的个人基本资料、健康信息、既往病史等相关信息录入到电脑中,储存在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的后台数据库之中。此后,李女士定期到市立医院做孕期常规检查,每次检查的结果都被存储到她的健康档案中。

2005年7月,李文秀剖腹产下一男婴(小名“乐乐”)。小乐乐刚出生,医院就免费为他办理“亲子卡”,并把他的出生信息全部记录进去。5天后,李文秀和儿子带着“母子卡”回家了。出院后,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承担了他们母子二人的产后访视、儿童健康检查、儿童计划免疫等全部妇幼保健工作。

李文秀是在苏州市立医院做的孕期体检和分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什么会有她的信息呢?“因为在苏州市区内,所有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妇幼信息都是互联互通的。”吴建明说。

李文秀在苏州市立医院分娩后回到家中,她们母子俩的妇幼保健工作就像“接力棒”一样,由苏州市立医院传到了她所在的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的全科医生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可以实时调用和更新李文秀母子俩的健康档案。

目前,在苏州市城区,凡是承接分娩工作的医院都会为产妇和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并为其办理“母子卡”,数据存储在苏州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在新生儿保健以及儿童计划免疫方面,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而贯穿这一服务的核心因素就是妇幼数据互联互通。

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一直是当前各行业信息化的攻坚难题,那么,苏州市何以让这些健康数据在不同单位的网络里来去自如?因为苏州市卫生局充当了圆心,各种异构的数据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来交换的。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概念,主要分为两大块: 一是全科诊疗,二是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又包括慢性病管理、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六位一体”中的每一“位”都对应着一条业务线,条条向上,由此也就造成了各部门的数据难以实现整合与共享。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3

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的工作内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社区卫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1一、世界卫生日为全面加强社区卫生管理工作,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全辖区各居民组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

同时,积极组织义务清扫队伍开展大扫除活动。防止出现管理松懈,卫生状况滑波等现象,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高创建成果。

2、在全辖区各单位开展创建“卫生单位”活动,推动各行各业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树立典型,推广经验,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1、组织开展全辖区除四害统一行动。

动员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春、秋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义务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2、积极开展“四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蚊虫孳生问题。

根据上级的要求,在全辖区认真开展“四害”防治设施建设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

三、抓好辖区的卫生整治工作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环境卫生。社区与辖区内临街的单位、门店、住户签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并建立了管理台帐;协管员每天对辖区内责任单位、门店、住户履行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在检查中发现影响市容市貌的违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责令责任单位、门店、住户整改,对不及时整改的及时报告执法大队;积极配合执法大队查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违法。

四、广泛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版,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组织人员在各个小区派发健康教育资料,确保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2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今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健康教导员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教员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

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门诊健康教育:医生应有针对性开展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2、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2—3次。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辖区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对辖区各居委会进行经常性指导。

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开展咨询和宣传,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同时广泛普及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计划全年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不少于9期,张贴相关宣传栏不少于12期,举行培训讲座不少于12期,内容富有铎对性、时限性、灵活性、覆盖性和普及性。

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3在过去的20__世界卫生日里我社区卫生工作,以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为目标,发动组织居民群众和社区多方力量,在社区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环境,消除“四害”,清理乱张贴,加强环保工作,创建绿色社区,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巩固所取得的成绩,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制定了20__年社区卫生各项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面加强社区卫生长效管理,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社区居民小区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

持之以恒的开展周末卫生劳动活动,集中清理乱堆放和清除卫生死角,通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周末卫生劳动带动辖区单位、群众共同参与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区工作中来。

2、继续开展整治乱张贴、非法小广告“牛皮癣”活动,采取包干包段和集中行动的方法,对辖区内所有楼院、小街巷等处的乱张贴进行清理整治。

建立长效机制,要求社区保洁员在保洁时,发现一处清除一处,并定期检查。加强宣传,鼓励居民向社区等。努力为广大居民群众营造一个文明整洁的生活环境,将“治癣”工作推向深入。

3、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4月份是全国第爱国卫生月,社区将积极配合巩固各项创卫成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意识,组织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搞好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卫生大清扫和除“四害”活动,防止虫媒传播疾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4、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组织开展全辖区除四害统一行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春、秋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义务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5、广泛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版,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

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二、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绿色环保社区”的创建是一项为辖区居民创造舒适人居环境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具体事务性工作,需要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需要全体社区成员的共同维护。为此社区将积极配合区、街环保、卫生加强对辖区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为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的'文明生活方式,社区将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倡议广大的社区居民使用环保、无公害的产品,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生活中的垃圾、噪声、污水、油烟的排放。

三、大力开展社区绿化工作

社区绿化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社区将重视抓好社区绿化工作。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对社区内树木、花草进行细心的管理,不断提升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水平。

总之20__年,我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要积极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提高卫生水平。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确保全年环境卫生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4我中心将根据市卫生局要求,结合辖区居民的需求和本中心的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如下:

一、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品牌意识。

1、积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

2、做好示范中心的创建工作,响应政府医改的号召,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于《规范》内的9个类别,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管理。

二、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

贯彻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政策,吃透上级下达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认真规划实施。继续加强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各项措施。

三、完善组织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将继续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建档工作。已建立的健康档案通过规范化管理,发挥健康档案的实质性作用。在更新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档覆盖率计划达到80%。同时加强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健康管理。积极探索实行“首诊在中心、大病去医院、双向转诊、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四、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水平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继续参加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和各项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培训。

2、继续开展全科团队培训工作,坚持每周四下午组织中心人员学习有关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能。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

(一)、认真落实预防保健制度

1、掌握辖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认真制定社区健康促进规划及实施计划,在街道办事处的积极配合下,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根据“卫生宣传日”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确定宣传主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

2、社区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水平。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3)、孕产妇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4)、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比例不低于90%;

(5)、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不低于85%,并建立专项健康管理档案。

(二)、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全科医生熟练掌握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正确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2、及时提供家庭出诊、家庭访视等家庭卫生服务。

对特殊人群实行动态服务。

3、继续开展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中医药服务。

(三)、提高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继续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避孕药具发放和咨询点服务。

帮助重点对象落实避孕措施,开展避孕知识宣教,提高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知晓率。

2、充分利用康复站资源,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康复病人做康复锻炼。

(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认真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甲流等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

3、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处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严格执行《医用垃圾处理办法》,医用废物处理率100%。

六、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

1、定期迎接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心的监督检查,并认真整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2、认真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德教育。

3、认真研究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事故防范。

七、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随着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不断上升,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实现战略前移,动员由医院诊治的病人康复后回到社区,对其的整体健康和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新的一年,我们将尝试启动健康管理工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计划运作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本院举办防病治病知识讲座,同时,以展板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慢性病、知识分子等高危人群为重点宣教人群。旨在提升辖区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5讲卫生、讲文明、爱护自己的家园一直称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点也没有错,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卫生做好了,就禁止了“病从口入”。然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的时候,就解决了“看病难,吃药贵”这一难题。所以作为社区的管理人员,做好居民的卫生工作,新年度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必不可少。

居民社区工作计划的制定的主要目的使城市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行动计划(20--—20--年)》,结合《广元市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区卫生工作计划有以下六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为体系为内容,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内涵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明显提高。

二、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强化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二是坚持转变职能,完善内涵建设,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效能,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健康促进,努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健康需求。

三、目标

1.进一步完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观念转变到位;

3.充分发挥好“六位一体”的功能,强化社区卫生内涵建设和能力建设;

4.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卫生服务覆盖面,本年度在条件成熟的片区力争新建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5.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增设服务内容,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本年度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服务满意率分别达到85%、75%的80%以上。

四、主要工作

1.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严格机构准入,完成09年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的居民健康档案,配备必要的基本设备,充实“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技术、社区适宜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培训,积极推广中医药服务,开展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健康教育等促进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使社区居民知晓率达到85%以上,享受服务在75%以上,逐步完善20--年民居民健康档案内容,新建健康档案达到10%以上。

3.转变观念,更新服务模式,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连续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实施好社区卫生服务的优惠政策,具体落实“五免两降”(免挂号费、免首诊费、免出诊费、免注射费、免健康咨询费,降低住院费和降低住院治疗费),开展爱心服务,推行家庭病房、家庭护理,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经济、优质、廉价的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医生每月下社区不少于15天,慢病管理上门服务每人每年不少于10次。

4.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深入社区、深入家庭,这次社区工作计划中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妇女、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提高慢病管理质量,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做好社区医疗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全面落实公卫人员下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衔接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和双向交流,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确保医疗安全。儿保建证、建卡率达100%,规划免疫接种率达95%,孕产妇管理率达80%、住院分娩率达95%、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并开展产后访视每孕产妇不少于三次。

5.加强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落实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岗位培训,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名额培训计划,安排好各培训人员,不则不扣地完成任务。

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积极探索可行的工资分配方案,建立社区医生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其考核结果与个人奖惩挂钩,充分调动社区医生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严格社区卫生人才准入,实行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建立和完善辞聘制度,做到“办事养人、能进能出”。

6.加强监督和业务指导,推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压缩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成本,选择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药物,使居民享受社区基本的廉价服务,医疗设备严格实行政府采购。

7.继续加强社区卫生的宣传力度和与部门的协作,特别是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部门间的联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

加强信息报送,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搭建社区信息平台,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信息共享的良好网络化,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社区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是继续巩固20--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绩,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的亮点,突出各中心的特点,拓展服务功能,在服务观念上更新方式、方法,让社区居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到社区卫生的服务。

二是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势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增强居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充分利用居委会的力量扩大宣传面。

三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增添档案新的内容。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居民达100%,居民建档率达到85%以上,居民档案利用率达到75%以上,重点抓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质量,杜绝“死档案”。

四是调整社区卫生服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落实固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配备公卫执业医师,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和《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以及《广元市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落实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审定,并将纳入编制内的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实行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稳定。

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推广应用卫生部制定的"17项适宜技术"规范;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便捷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平台、交流咨询平台和健康教育平台,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层级化和快速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效能。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城市社区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服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安排,落实专人管理社区卫生工作,明确责任,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区卫生局成立建专家组,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项目监测、评估等工作。

2.严格机制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20--年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协调机构,定期与社区居委会进行工作协调和信息反馈,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及时了解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区卫生局将组织督导组,随时督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问题,确保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3.促进政策保障。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4

【中图分类号】R1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68-02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是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的前提与基础。是以社区为中心,居民为对象,详细记录个人与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基本状况、疾病史、遗传史、疾病动态、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情况的各种资料。建档的主要目的是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要为目的。但在此项工作运行中发现,居民对建档工作不理解、误解、网络系统不能共享,专业人才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社区医疗健康档案是(Health Care Records)是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居民为对象,记录个人及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基本状况、疾病史、遗传史、疾病动态和预防保健等情况的各种文件材料。一份采集信息真实完整的健康档案,为社区卫生及转诊医院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医生只有更多了解、掌握了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才能在出现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准确的诊断并给予及时的抢救治疗,此外,医生在一般的诊疗中,通过健康档案对居民的了解,有助于分析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卫生部今年1月16日《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试用稿)》规定,社区卫生机构应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但在此项工作运行中发现,居民对建档工作不理解、误解、流动人员健档难、居民多医生少,网络系统不能共享,专业人才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给此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

1.主要问题

1.1 认识不足: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社区卫生机构还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以及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完整的健康档案就相当于一个凭据和依据,这样会使医生更好的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做一个细致、完整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部分居民还有一些“没病不看医”、“不愿意提供个人资料、病史,惧怕隐失公开”、“白大褂医生来家,视为不吉利”、“年轻人身体好没病”的认识,往往给居民健康调查带来困难。

1.2 居民多医生少:现在,有些地区卫生服务站只有20—30名医护人员,却负责1万人甚至2万多人的社区,人员实在太少,建健康档案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健康档案表格中,共有数十个项目,填写这些内容加上简单身体检查,建立一份档案至少需要20-30分钟的时间。目前居民多、医生少的现状,使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在一些社区医生眼中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更为主要的是,为完成任务,盲目建档达到数字要求,提高普及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出现毫无意义的死档现象,反而浪费了劳动力。

1.3 无统一规划,标准不统一:建立了数量巨大的社区医疗健康档案,但由于缺乏全国性的行业指导标准,导致了各地健康档案格式、内容不一致,给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一定困难。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进行纸质档案管理缺少统一标准,编号法多种多样,家庭、个人健康档案号混淆,使用提取不便。

1.4 缺乏专业的社区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健康档案是最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全民医疗保健系统,目前,国内有些公司开发的社区医疗管理系统软件,形式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百家争呜,各系统之间无法对接,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医院之间、社区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等电子信息不能进行共享。为居民开展全科医疗服务、解决社区居民医疗保健问题形成了障碍。

2.对策

2.1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认识水平。卫生行政部门应联系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举办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高居民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相关预防知识的认识,阐述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和服务宗旨,并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责及内容进行具体说明,消除居民对影响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问题的疑虑,使社区居民真正认识到此项工作是利民、便民、惠民的好事。进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活动,发放各种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单,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2 增加社区医务人员,提高工作人员待遇。据资料显示,美国目前约有10万名家庭医生,平均每3000人对应一名社区医生,而在英国,家庭医生人均负责1850名患者,而我国每个医生常常需要负责上万居民,跟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由于社区医院待遇条件等与大医院相差甚远,医科大学毕业生都削尖脑袋往大医院钻,社区医院人员存在很大缺口。各地政府应该从政策上扶持社区医院,增加社区医生待遇,改善社区医生工作环境,让更多医生愿意来社区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 统一规划,快速推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新建档案应严格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标准,纸质档案信息要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的录入信息相一致;已建立的纸质档案,采取增补项目或重建的方式,使其逐步完善并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标准,原有档案信息及增补项目信息也应录入管理系统。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同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按照国家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档案管理要明确专人负责,采用编号法管理,建立索引,可以在各操作中达到简单、易行、易贮存、易检索并能满足计算机处理的要求。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5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做主要工作报告,她总结了2010年卫生信息化工作情况,并部署了2011年卫生信息化重点任务。来自全市各区县卫生局、各医疗机构的主管领导及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他们“不仅是来参加会议,更是领任务来了,回去后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方来英在会议总结时强调:“我们建的系统不仅看着好看,还要吃着香,吃到肚子里还得管饱。”

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2010年8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信息化专家考察北京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们表示:“北京市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创造性地建立了很好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工作很有特色,非常成功。世卫组织可以提供良好的平台,将中国北京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经验推介到其他国家”。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表示:“北京的卫生信息化工作做得很扎实,能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好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是北京市卫生信息化的一大亮点。邓小虹在报告中提到:“2010年,新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实施顺利,完成了试点项目验收,6月24日启动全市推广应用;截志2011年3月6日,共有8个区县、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稳定运行,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26万份。”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持。邓小虹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6日,北京市级平台的电子健康档案为526万份,建档率达到42.9%,超额完成建档率20%的任务指标。”

医联码系统是北京卫生信息化的另一大亮点。借助医联码系统,为非医保患者建立统一的条码,实现门急诊信息采集,这也是北京市建立门急诊信息报告制度的支撑项目。“截至2011年3月15日,实现了在全市三级医院及11家区级中心医院先期采集门急诊就诊信息,39家医院完成接口改造,31家医院已共计发放医联码28.95万条,17家医院已经上报门急诊信息,共计93.8万条。”

2010年,北京市卫生局还启动建设了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分散在卫生局各处室、各管理部门的卫生行业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建立包括医生、护士、技师为主的卫生技术人员全执业周期的电子档案。目前,完成了多点执业、定期考核、退休人员工资管理三大模块的开发和用户测试。今年3月初完成初验,目前正在试运行。

重点任务“一二三”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立 “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二三”:一张网络,是指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网络;二级平台,是指市、区/县两级卫生信息交换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是指执法相对人数据库、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库和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同时,依靠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保障两个技术体系支撑。

邓小虹进一步部署了2011年的工作任务。

首先,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两大工作:一是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北京共有9家医院参与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北京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组织制定了《北京市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管理、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制定了《北京地区电子病历试点技术方案》,指导试点医院推进电子病历工作。二是医联码相关工作,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建立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急诊信息报告制度的通知》(京卫医字〔2010〕212号)文件要求,三级医疗机构及11家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从2011年1月起,正式启动门急诊信息上报工作。

其次,在推广实施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方面,各区县积极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2011年年底之前,完成16区县的推广应用部署工作。市卫生局、市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方便居民、有利于加强管理为目标,全面推广应用全市统一的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断完善功能。到2011年底,建立起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覆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机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搭建完成覆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互联互通的网络。加强市、区两级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

第三,在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综合利用方面,一是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邓小虹说:“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已经提供了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工具,请各区县组织人员开展电子健康档案相关工作,以便建立实时动态变化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家庭医生服务。”2011年的医改任务责任书中,各区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指标有所不同,但全北京市的总体要求是要达到50%以上。二是启动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二期,该系统以妇幼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与医院和社区信息共享的、完整的、动态的、连续的妇女儿童保健信息库。系统将覆盖北京市妇幼保健院、16所区县妇幼保健院(所)、近800家承担妇幼保健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1000余家托幼园所等机构。计划今年9月完成开发,试运行。各区县不需再单独建立妇幼信息系统。

必须重视信息安全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可以说是北京市卫生信息化的一大特色,北京市卫生局不仅出台了《医疗卫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还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开展了卫生行业信息安全检查。市公安局和市卫生局对全市大中型医院及市局直属事业单位开展了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区县卫生局与区县公安局、区县信息办负责检查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的等级保护落实工作,血液中心、急救中心、体检中心、北京肿瘤医院、积水潭医院的信息安全工作相对较为突出,在此次检查中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2010年6月,针对卫生局直属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员信息安全保障知识培训,8次授课,共4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

“固化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成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2011年北京卫生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之一。“与卫生信息化、网络化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信息安全建设依然滞后,我们依然存在重建设、轻保护的现象。”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高煜表示,“要加强定级备案工作,这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最基本要求,目前已有47家卫生单位完成了定级备案,2011年内要完成100%备案。”

活动预告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6

一、统一思想,明确认识,高度重视社区档案工作

社区把做好档案工作作为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着社区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精神,把社区档案工作摆上了社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发展建设规划,多次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端正思想认识,调动了社区干部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邀请区档案局业务骨干指导培训了1名业务熟练、责任性强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者完成了档案管理、归档、装订等工作,制定了考核办法,明确职责,靠实责任,形成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氛围,保证了社区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投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确保社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投入5000余元,购置档案柜5个、档案盒200余套、档案影集册、配置了防火、防盗等设施,使社区档案工作做到了5个统一,即:统一铁柜装具,统一档案卷盒,统一整理方法,统一集中保管,统一规定制定,特别是利用微机管理社区党建、计生、卫生、综治、民政、社保、社区服务等专项工作的档案资料,基本达到档案安全保管、查阅方便的要求。

三、抓好培训,提高社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社区居委会干部档案业务水平,我们先后4次邀请区档案局业务骨干对社区开展培训工作,并指派社区档案管理专干到区档案局边学习理论,边整理档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业务培训方式使社区干部熟练地掌握了档案整理归档保管技术,为社区建档任务的全面完成和社区档案工作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规范管理,强化社区档案规范化整理。

社区居委会干部经过培训后,依据《社区档案归档范围》和《社区居委会归档文件整理办法》的要求,对本社区成立以来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实物等档案,按照党务工作类、行政事务类、民政工作类、文化卫生工作类、社区服务类、文件科技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类、劳动保障服务类、人口与计划生育、照片类、实物类等进行重新整理,排列有序,编目准确,检索方便,卷盒整齐美观的标准,累计共整理各类档案92盒,档案起止年代从*年至20*年,文书档案24盒,其中(永久7盒173件、长期5盒142件、短期12盒164件)计生档案26卷,文化卫生档案11盒,(永久5盒38件、长期2盒66件、短期4盒61件)民政低保档案卷26盒,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5卷,禁毒档案78盒,各类图书资料125册。目前已累计保存各类照片档案3册119张,收集报刊186期。

五、建立健全制度,为搞好社区档案提供方便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档案的作用,我们根据社区的实际,制定了《社区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社区档案整理归档制度》、《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档案保密制度》、《社区档案查借阅利用制度》等,突出了为群众服务的主题,建立了民政低保档案、老龄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困难职工档案、残疾人员档案、育龄妇女档案、“两释”人员档案、涉毒人员档案、人员档案等,全面掌握辖区居住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教育、法律、卫生、就业、社保等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档案在处理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司法调解、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接待查阅档案的群众55人次,并根据辖区特困家庭、下岗职工的择业推荐档案,先后安排下岗职工和特困居民再就业58人,社区居民从帮困服务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也看到了档案的作用,社区指定专人坚持每月将社区党建、文明建设、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社会稳定等有关档案信息记录下来,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7

连云港市卫生局建立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整合连云港市现有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存储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资源管理数据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能够更好地为居民和患者提供可靠、及时、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居民健康卡作为卫生部大力推出的卫生服务管理新方式,其建设、发放与应用也依靠信息平台的功能。连云港市卫生局(包括县卫生局)明确市、县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协助卫生信息中心做好健康卡管理与发卡服务工作,同时明确建立全市居民健康卡发卡信息库,将采集的发卡基本信息上报到省卫生厅,并与省公安厅身份证数据库进行比对。目前,连云港市已累计2批次提交约340万条发卡人员信息用于数据比对,匹配成功的约有270万条。通过验证的居民进行分批制卡、发卡等相关工作,目前已经成功制卡10万张。

信息平台总体架构

“基于健康档案的连云港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总体框架主要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业务服务层、数据交换层、系统接入层,并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如右图所示。

在最初的设计中,“基于健康档案的连云港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主要提供:共享、服务、管理、协同等四个方面的功能。

平台共享:包括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医疗数据共享。即在现有的连云港市卫生信息化基础上,利用平台技术横向贯通各项业务。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为支撑,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促进健康信息共享,并且整合与共享各社区的健康档案信息。完整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需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过程健康档案的记录与管理。为实现这一愿景,一方面信息系统收集来自居民自身、临床医生、社区全科医生等的信息,并允许各方查看调阅,另一方面需实现跨机构系统、跨医院对诊疗数据的交换共享。

平台服务:主要提供面向居民、医务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的门户网站。该门户网站可为居民提供网上健康档案自助管理、预约挂号、健康咨询、养生保健、疾病百科、药品指南、自测疾病等相关医疗信息功能;可为医务人员提供电子病历管理、浏览患者临床资料以及临床信息和提供临床诊断治疗的服务,并可查看相关继续教育知识平台;可为卫生管理人员提供相关信息的浏览,及时地分析各个医疗机构上报的数据,并能够信息至相关部门。

平台管理:即卫生综合业务管理,让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地了解相应的情况,为统筹全局提供数据支撑。平台管理主要包括卫生资源管理、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卡管理、医疗服务统计分析、医疗保障(新农合)的运行监管分析、基本药物管理等相关功能,能够为辖区内其他各部门以及上级部门提供医疗卫生分析和数据支撑。

平台协同:主要通过企业服务总线、业务流程管理、业务规则管理、事件管理等机制,实现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业务协同服务。主要包括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协同、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协同(包括就诊信息,双向转诊,网上预约等服务),也包括医疗与公共卫生之间的业务联动等。

分阶段实施建设

2011年9月,连云港市正式启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同时确定了同步进行的居民健康卡建设。建设目标是要确保居民健康卡在医疗卫生领域实现医院就诊卡、金融卡、新农合保险卡等多卡合一,促进一卡多功能,并做到方便实用。

根据项目要求,连云港市“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采用分布实施。首先建设连云港市辖区,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等3个行政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徐圩新区等3个园区,共计80万居民。辖区内有市直属医疗机构6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112个。项目建成后,能为市辖区80万城乡居民每人提供1份电子健康档案,能将辖区内6家市直属医疗机构,20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80%以上的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和相关业务协同。项目建设完成后,紧接着移植应用到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等市辖四县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

连云港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居民健康卡项目从设计实施到验收上线,持续了超过一年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项目分阶段、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项目建设分成四个阶段:

项目需求阶段(2011年09月~2011年11月):该阶段卫生局与承建方共同成立项目实施团队,在项目启动会上由市卫生局领导介绍项目总体情况并进行全员动员,承建单位介绍公司情况、参与项目人员情况及各自承担的工作内容,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详细情况及工作计划。项目启动会结束后形成了《项目启动会备忘录》,其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启动会召开时间、地点、人员、各项目小组负责人员及联系方式、卫生相关单位提出的问题或建议、系统上线的时间或者安排以及需各承担单位帮助解决的问题等。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8

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8月工作计划文章作者:小嘉文章加入时间:2009年8月4日23:51荔湾区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8月工作计划2009年8月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院的领导下,将深入贯彻《荔湾区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实施方案》的精神,发挥党员同志和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并结合社区的特色工作和季节特点,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任务。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二、医疗护理工作1.把社区诊断①社区一般状况、②社会人口学诊断、③社区卫生资源诊断、④现有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诊断、⑤慢非传染病流行病学诊断、⑥行为因素诊断等六大方面的内容,逐步转化为市健康档案的基础资料,并录入罡正社区电脑系统的个人健康档案内具体按区卫生局统一部署。由蔡慧敏负责整理社区诊断的资料,并撰写论文。2.1继续做好日常社区医疗护理的工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能够及时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服务。保健合同覆盖率≥建档率5%,约每月80份。常设家庭病床≥60岁以上人口1/500,约每月13张,要求医生人均3张。2组织社区医生学习高血压糖尿病人随访册的填写要求,对病人实施规范化系统管理,并在管理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具体分工为蔡慧敏负责长乐、广雅社区,付绍彬负责协和、环市西苑社区,庞健负责增埗、大岗元社区,杨健负责西湾东、西湾社区。3.社区肿瘤每半年随访工作由庞健负责。8月将资料上报区疾控。四、健康教育由蔡慧敏负责健康教育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每年度健康教育的大事记、计划总结、健教处方编写、义诊咨询等全面工作。1每季/每学年各专线健教讲座的资料、照片;2按医教科安排组织每月两次周二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课。3每季更换固定宣传栏内容;4社区控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等有关健康教育资料;5根据季节特点,举办有关传染病防治的义诊咨询活动,内容主题围绕登革热、肠道传染病等;6在中医科协助下宣传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站长:XXX2009年7月30日文章出处:自创大中小打印关闭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社区卫生业务系统;WEB;Java EE;Oracle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12-05

随着秦皇岛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要实现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组织,就必须首先着力研究和解决不同医疗卫生组织的决策行为及其互相影响问题,以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有效运行。随着工作量的加大,工作效率要求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社区之间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业务联系需要得到加强和改善,研究设计“秦皇岛市社区卫生业务系统”,利用网络的优势,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立社区居民信息档案和病历档案,实现“挂号—交费—病历—开药—划价—交费—取药”的信息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提供数据接口,实现社区医院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

1 开发技术

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J2EE的WEB技术,结合Struts2框架、Spring框架、Hibernate(SSH)框架,Oracle数据库对系统进行设计开发。

2 系统需求

由于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的用户数量巨大、权限管理机制复杂。因此,为适应社区卫生部门内部不同成员对系统的访问,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采用自适应访问控制策略进行实现。从而,可在有效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满足系统用户的访问控制需求。根据秦皇岛市社区卫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社区卫生业务系统的需求。

2.1 系统总体目标

秦皇岛市社区卫生业务系统的目标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网上就诊,提高办公效率。由于就诊顺序的划分,社区卫生业务系统同样对就诊顺序进行了划分,可以实现各级办公相互关联却互不干涉。秦皇岛市社区卫生业务系统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社区居民信息档案和病历档案,实现“挂号-交费-诊疗-开药-划价-交费-取药”的信息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并且提供数据接口,实现社区医院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2 需求分析

明确用户对系统的要求是设计系统的前提条件,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如下分析。

1) 用户的信息档案需求:社区居民能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档案信息以及病历信息;护士能查询挂号信息;医生能查询病历、病人档案信息;药品管理员能查询药品信息;财务能查询交费信息。

2) 用户的处理要求:社区居民能修改个人用户信息、登陆密码;护士能进行挂号信息,之后可由医生得到挂号单信息,完成后续操作;医生能选择三天内的挂号信息,填写病历信息;药品管理员负责药品入库信息,记录出入库记录,修改药品信息以及对挂号单进行药品划价,查询划价信息;财务得到尚未交费的挂号单,进行交费信息的录入。

3) 用户对系统的适应性、通用性要求:要求系统能动态生成系统菜单;尽量使用下拉框形式选择,而非录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4) 用户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进入系统必须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如果非法访问页面,自动跳回登陆页面。

根据需求分析,总结出系统用户包括医生、护士、药品管理员、财务、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另外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有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信息数据的管理。各用户权限分析如下:

2.2.1 医生权限

医生权限包括个人信息管理以及诊疗信息管理,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修改功能,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登陆密码;诊疗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诊疗功能和历史诊疗信息功能,诊疗功能主要是对病人进行诊疗并填写诊疗信息,历史诊疗信息功能可以查询历史的诊疗信息。

2.2.2 护士权限

护士权限包括个人信息管理以及挂号信息管理,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修改功能,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登陆密码;挂号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挂号功能和历史挂号信息功能,挂号功能主要是对病人进行挂号生成挂号单,历史挂号信息功能可以查询历史的挂号信息。

2.2.3 药品管理员权限

药品管理员权限包括个人信息管理、药品信息管理以及药品划价管理,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修改功能,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登陆密码;药品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药品入库、查询药品信息以及药品库存记录查询功能,药品入库功能主要是对药品数量进行修改,药品信息功能可以查询各种药品的基本信息,库存记录查询可以查询各种药品的出入库记录;药品划价管理模块包括划价和历史划价信息,划价功能可以对挂号单中的药品进行划价,历史划价信息是对历史划价信息的查询,

2.2.4 财务权限

财务权限包括个人信息管理以及交费信息管理,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修改功能,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登陆密码;交费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交费功能和历史交费信息功能,交费功能主要是计算病人所需交费金额,通过银行卡或者支付现金,历史交费信息功能可以查询根据身份证号或者挂号日期等信息查询历史的交费信息。

2.2.5 普通用户权限

普通用户权限包括个人信息管理以及档案信息管理,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修改功能,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登陆密码;档案信息管理包括对档案的查询和对病历的查询。

2.2.6 系统管理员权限

系统管理员权限包括系统基本信息的管理,用户信息的管理。

2.3 功能需求分析

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是专门用于用户登录并完成诊疗流程,以及数据的整合,应该具有开放性,方便性和灵活性;它允许普通用户登陆后,查询自己历史病历和档案;护士登陆系统可进行挂号以及对历史的挂号信息的查询;医生登陆后可查询病人档案,历史诊疗信息,填写病历;药品管理员可管理药品信息与库存,以及看病后进行药品划价;财务可进行交费操作。总系统的管理员可以进行数据导入与导出。下面就对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功能模块进行需求分析。

1) 用户登陆:用户通过身份验证进行登陆。

2) 个人信息管理:用户通过该功能,对登陆信息进行修改,包括密码修改,基本信息修改。

3) 挂号信息管理:护士可以管理挂号信息。包括增删挂号信息,查询挂号信息。

4) 诊疗信息管理:医生可以管理诊疗信息。包括增删病历信息,查询病历信息。

5) 药品信息管理:药品管理员可以管理药品库存信息管理,包括药品信息管理,出入库信息管理。

6) 划价信息管理:药品管理员可以对看病信息进行药品划价,划价后将信息发给财务。

7) 交费信息管理:财务可以对划价后的信息进行交费管理,包括增删交费信息,查询交费信息。

8) 数据整合:总系统的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数据整合,包括数据的导入和数据导出。

2.4 数据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功能的需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系统的数据需求关系如图1所示。

1) 用户登陆信息表:ID,用户名,密码,删除标志,用户类型,用户部门(医生)

2) 所属社区表:社区ID,社区名,所属区、县,删除标识。

3) 角色表:角色ID,角色名,删除标识,备注。

4) 菜单表:菜单ID,菜单项名,删除标识。

5) 菜单项:ID,菜单项名,删除标识,URL。

6) 档案信息表:ID,社区ID,身份证,姓名,年龄,慢性病等。

7) 挂号信息表:ID,日期,档案ID,信息状态,病历,医生ID,用药ID,费用等。

8) 得病类型:ID,类型名,备注。

9) 药品信息表:ID,药品名,类别,库存数量等。

10) 药品记录表:ID,药品ID,记录类别,数量,价格,操作人ID。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秦皇岛社区卫生业务系统包含了医疗服务管理模块,数据信息整合模块,药品信息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3.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医疗服务管理模块:该模块分为四个功能,对应四种用户角色,各司其职。其中,护士通过挂号服务功能,为病人进行挂号操作,护士填写挂号信息并添加到数据库,护士还可以通过条件查询历史的挂号信息;医生通过病情诊断功能对病人进行诊断,医生可获得三天内的挂号信息,得到普通用户档案,进行病情诊断,并填写电子病历,通过该功能还可以查询历史诊断的病历信息,如果病人需要住院,可以通过住院页面,对正在住院的病人进行诊疗;药品管理员通过用药划价功能,获得由医生开药的挂号信息,并得到相对应的药品信息,由药品管理员进行划价,生成交费信息交给财务,药品管理员还可以通过该功能查询历史的划价信息;财务通过支付服务功能完成交费操作,财务得到交费信息后,普通用户进行交费,并填写交费信息存入数据库,财务还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历史交费信息。

药品管理模块:药品管理员通过药品信息功能,可以对药品信息进行查看,编辑,添加和删除;药品管理员通过药品入库功能,可以对入库记录进行查看,编辑,增加和删除;药品管理员通过药品出库,可以对药品的出库记录进行查看,编辑,添加和删除。

数据整合模块:系统管理员通过数据导入功能,可以将从其他程序的导出的符合规范的XML文件导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系统管理员通过数据导出功能,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成符合规范XML文件。

3.3 功能流程设计

3.3.1 系统登陆流程

所有系统用户都需要通过登陆页面登陆,如果用户没有登陆,无法进入系统。登陆时,如果用户名和密码不正确或为空,则自动跳回登陆页面,当用户输入正确后,才可进入主界面。

3.3.2 挂号流程

护士登陆后,在挂号页面输入身份证号或者社保卡号,选择挂号的科室,提交到数据库。

3.3.3 诊疗流程

如图3所示,医生登陆系统后,可以看到三天内的挂号信息,或者通过住院页面得到正在住院的病人的挂号信息,选择病人的挂号信息,得到相应的电子档案,根据病人的病情填写病历,选择用药后,如果病人需要住院,选择住院,则挂号单号保留直到看病结束后失效,最后将诊疗信息,提交到服务器。

3.3.4 划价流程

药品管理员登陆系统后,进入划价页面,选择需要进行药品划价的病人的挂号信息,得到需要划价的药品信息,并检查库存数量,统计总价后,提交到数据库。 完成“药品划价-得到挂号信息-得到药品信息和价格-计算总价-存入数据库”流程。

3.3.5 交费流程

财务登陆系统后,进入交费页面,选择病人的还未交费的挂号信息,得到住院期间相应的全部费用,统计总价后,提交到服务器,最后添加到数据库中。 完成“收费-得到挂号信息-交费-存入数据库”流程。

3.3.6 数据整合流程

如图4所示,系统管理员登陆系统后,选择数据导入或数据导出功能。数据导入中,管理员选择一个符合规范的XML文件,点击上传,后台服务器得到文件后,对该文件进行解析,并存入数据库;数据导出,管理员选择一个路径并填写保存的文件名传到后台,服务器根据路径新建一个XML文件,并把数据库中的数据编写成XML规范的文件写入XML文件中。

3.4 框架整合

以诊疗流程为例,医生点击诊疗菜单后,可获得尚未诊疗过的3天内挂号单信息,选择一个挂号信息便点击诊疗;如果点击住院按钮,可显示当前正在住院的病人,点击诊疗可填写病历进入诊疗页面后,医生可看到用户的基本信息以及病史,医生根据诊疗情况,填写病情诊断,并且可选择其他辅助手段进行诊疗,如果需要开药,点击添加药品,可打开药品对话框,选择药品,输入数量,点击保存,便可显示在诊疗页面,点击保存按钮,便可提交诊疗信息。

从图5可以看出诊疗的具体过程,根据图中的序号,可以清楚的了解整个诊疗流程:首先医生得到挂号信息,点击其中一个后,输入相应的诊断信息,并且开药,点击保存按钮后,经过客户端的数据验证,提交到核心控制器FilterDispather,核心控制器根据配置文件中定义的位置,调用TreatAction的treat方法,treat方法调用TreatService中的treat方法,并调用TreatDao的treat方法,同样在数据持久层(DAO)通过Spring的依赖注入得到HibernateTemplate来进行数据库的操作,调用其update(obj)方法,将原先的挂号信息的诊断信息等信息进行修改,并改变挂号信息的当前状态,并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客户端根据返回的结果,选择相应的页面,并返回给浏览器。

4 结束语

从系统的设计来看,“社区卫生业务系统”是可以通过Web技术和Web服务的方式进行实现的。随着系统的开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社区居民信息档案和病历档案,实现“挂号-交费-诊疗-开药-划价-交费-取药”的信息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并且提供数据接口,实现社区医院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必将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玉.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的目标,漫长的道路[N].北京:人民日报,2006-04-06(10).

[2] 陈刚.新形式下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与规章制度建设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科学出版社,2007:254-260.

[3] 刘胜利,寿永熙.Web开发框架的分析与研究[J].福建电脑,2008:106-107.

[4] 威尔德·斯尼德.SpringFramework入门经典[M].赵利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2-107.

社区卫生档案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档案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是指在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历史记录,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历史的最直接见证。它客观反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记载,记录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质、文化全方面、各系统的发展状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纽带,是文化建设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1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

档案记录了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社会价值。社会档案意识的发展水平可以反映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是否认识和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可以影响档案价值是否能够得以实现。文化建设内容所体现出来的都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过程的历史档案沉淀下来的,所以要使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自己深厚凝重的文化,必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用历史铸就特色,用特色体现历史。

2 具体做法

2.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档案意识

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开展并做好任何一项工作,必须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高质量地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只有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工作,才能真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全员职工的档案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职工的档案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及时收集和利用档案,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另外,重中之重在于宣传教育的对象应是本单位内的专兼职档案工作者,并应起率先垂范的作用。

档案工作者是档案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事业是否能够得以长足发展,更直接决定着档案的管理水平。定期不定期培训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使之正确理解和掌握档案法律法规,精通本职业务,真正做到知法、懂法、执法,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者,也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有的放矢地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

开展。

2.2 领导重视,完善体制,健全网络

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工作做得好不好的关键所在。所以。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带头学习和贯彻落实《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措施,将档案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必须适应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室或档案科,选聘有强烈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素质优良的专业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有一定管理协调能力的同志担任档案科主任,明确机构职能,明确其他临床科室选择相应的资料作为保存档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成立由主任或分管主任任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保密、鉴定销毁领导小组,档案科主任担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设1名兼职档案员。要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全面实施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分管院领导、各小组、档案室及其专兼职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量化考核方案和办法,充分发挥管理网络的作用,将业务内和业务外的档案资料进行合理管理和使用,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

2.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管理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维护档案完整性与安全性,进行适当的信息加工,为医疗卫生和其他用途提供利用。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认真规范地做好档案的管理、加工和利用工作,例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定期监督检查。

2.4 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开发利用工作

档案工作属于服务性行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决定了其工作质量的优劣。档案利用的方便程度、利用率的高低,可以反映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水平。只有将档案信息为临床医疗服务所利用,才能使医生充分认识到档案对临床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增强利用者的档案意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首先要增强档案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要破除“重管轻用”的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等、靠、要”的工作方式,改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改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档案信息资源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把档案工作同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相联,努力抓好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和开发利用,逐步更新和完善档案信息,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效益,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个工作以档案资料及其信息资料开发利用为依据,逐步提高档案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要制定服务措施,提高服务功能,为临床医生和其他需求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信息服务并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