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十篇

时间:2023-04-01 10:19:21

舆情信息

舆情信息篇1

1、对舆情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从现代舆情理论的严格意义上讲,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一般来说,所谓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或简述为,舆情是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上述这个关于舆情的概念比较抽象,要想真正弄明白也非易事。对于基层舆情信息

工作者而言,无须刻意追求它的更深奥秘所在,只要有所了解就行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舆情概念的理解,必须把握这样几层涵义:一是舆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换句话说,民意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民意,就没有舆情;二是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三是舆情因变事项是舆情产生的基础,研究、分析舆情,首先要深入研究、分析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四是舆情空间对舆情传播及其对执政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舆情定义中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是指民众对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民众的这种社会政治态度说到底是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它不仅包括民众对国家政治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对社会政治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同时还包括民众对社会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一句话,“民众社会政治态度”是民众要求执政者不断改善民情状况的一种诉求和意愿的集合。换句话说,作为“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舆情,就是民意的集合。

2、对舆情信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舆情信息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反映,从理论上讲,所谓舆情信息,就是指在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利用和反馈的信息运动过程中,用以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资讯、消息、音信、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

舆情信息篇2

[关键词]舆情信息 增值 模式 研究

一、当前信息工作的主要难点

1.技术系统阈限。

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突破人脑筛选研判的极限,而诸多偶发性因素使社会舆情更加复杂多变,这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完善相关信息的收集渠道和方法,提高舆情信息监测分析的工作效率。目前,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舆情监测和研究领域。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能通过对网络各类信息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等技术处理,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网民意见等方面的实时跟踪统计。舆情分析师在此基础上对事件进行倾向性统计与关注度趋势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化的信息服务。

人工智能的舆情系统,能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进行跨时空分析和预警,但由此也衍生出“技术万能”的工作惰性。实际上,舆情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语义识别、情感辨析方面存在较大的“瓶颈”阈限,在应对各类舆情事件的场域变量和约束条件方面,难以适应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无界等因素。只有将专业人士的宝贵经验、逻辑推理规则与系统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机结合,建立一条从事实认定到价值判断直至应对处置的“全程高速公路”。

2.采集信源失真。

是否能够有效进行舆情研判,关键在于舆情信息的收集和监测。面对复杂严峻的舆情态势, 各级政府部门开始组建自己的舆情信息队伍,建立专门的抓取渠道,并设计出科学的搜集流程,形成通畅的、可靠的舆情汇集系统。但是,这类由政府部门自身成立的信息机构,主要收集汇编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侧重于“听民意”而不是“问民意”,甚至会“报喜不报忧”,僵化为对本部门、单位、系统的决策印证。

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信源受采集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会造成采集到的信息失真、过时、失效。主观因素有:决策者长官意志制约,信息采集者取舍不当或定向采集,查证信源不规范、文本核对不严谨等。客观条件主要指采集信息的方法误差,比如:抽样的偏差,计量的误差,调查问卷的设计不当,数据汇总失误等。凡此种种,都会制约舆情工作的分析深度和实用程度。

3.研判能力薄弱。

网络时代,媒体格局以及舆论生态的变化,显著改变着各级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数据无限性和决策者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为舆情信息及衍生服务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一切皆可量化”的数据时代,决策者要想准确把握民意、避免误判,就必须通过第三方对舆情信息进行立体化、全局化、动态化研究,通过挖掘、分析舆情关联数据,对各种信息加以对照比较,从中提炼出与决策信息,为管理职能的正常履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对舆情信息的把握和研判,对于舆情管理至关重要。因其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判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舆情报告主要不足在于:舆情信息研判一般化、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对舆情信息缺乏深度分析,对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缺乏预见性,能影响领导决策的信息分析欠缺,服务地方党政部门的功能不足。在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舆情分析等方面,我们的舆情服务浅尝辄止,不仅缺乏连续性、系统性,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政府和社会的需求都有较大的差距。

4.工作机制滞后。

合理运行、高速运转的工作机制,是推动舆情信息工作科学合理运行的重要前提。面临舆情攻防新形势,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决策机构的工作部署和形势发展需要,通报舆情信息需求要点,对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筛选、深度提炼、量化统计,共同探求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使舆情信息工作沿着为决策服务的方向有效运转。

舆情信息工作是一种群体劳动,这种劳动的组织形式又与工作机制的运行紧密连在一起。目前,舆情的引爆点和传播渠道正在从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舆情信息在新旧媒体之间出现了快速的跨界传播和强烈互动。舆情传播渠道之间的互动效应又导致本地舆情外溢、境外舆情倒灌,传统的内宣和外宣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舆情信息工作被舆情发展推着走,工作机制滞后导致对舆情信息双向互动、多频共振估计不足,给信息研判和利用带来相当难度。

二、信息增值开发的主要模式

1.广谱监测与重点筛选结合。

正确决策的出台,离不开信息工作的高度组织化与科学化,合理的信息构架将极大的丰富决策内容。由于传播技术的进步以及传播环境的日渐放开,信息呈现“爆炸”态势,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垃圾信息所淹没,受众往往面对庞杂的信息茫然无措。信息环境的污染和信息垃圾的产生,不仅妨碍了决策效率,还会导致决策失误或是难以作出最佳决策。毫无疑问,不合理的信息架构会严重影响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鉴于舆情信息工作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从坚持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不断进行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开发,可以使信息不断增值。具体到某项工作或事件中,应遵循“广谱监测,重点筛选”的点面结合原则。广谱监测,是指信息搜集部门要多渠道、全方位地搜集原始材料,在舆情信源上进行广谱覆盖,保证服务对象对信息的量的需求;重点筛选,是指信息部门搜集到原始信息后,在领会决策意图的基础上,通过更加灵敏高效的监测方式、工作机制对垃圾信息和冗余信息进行去重处理,确保信息精准高效。

2.静态反映与动态变化结合。

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报送,既是进行科W决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检验既定政策方案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静态反映”是指舆情信息在事件演绎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记忆性”;“动态变化”是信息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其最大特点是前后状态不同。如果说“静态反映”特指信息状态具有“记忆性质”的话,那“动态变化”就指的是对信息状态的“加工”过程。信息状态所发生的各种改变,都是通过“动态变化”来实现的。

舆情信息利用效率的标志是信息利用后引发的决策效益,这决定了舆情信息工作是贯穿于用户解决问题过程的信息服务,是动态的全程服务,是面向增值的服务。具体到舆情信息增值开发的方向,从静态反映的层面看,要注重信息的整体分析,客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在筛选取样、研判分析环节要实事求是,尤其注意辨析舆论场里的“小众声音”,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情况;从动态变化的层面看,要注重信息的系统综合,对信息的处理要注意反映事件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动态变化,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事件的不同变化,使之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准确反映事件的基本情况。

3.一般分析与专业研判结合。

舆情信息是向决策者提供的具有一定研判深度的信息,它是舆情分析师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的具有规律性的认识。一般分析与专业研判的区别在于,一般分析是确立服务对象和决策方向后,获取的具有专门指向性和一定深度的信息,但对舆情事态的呈现及演绎缺少深入挖掘和研究;专业研判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当前存在问题或发展趋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相比一般分析,专业研判重在整理、研究,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因为这需要智力、时间和精力的综合付出,是加倍的脑力劳动。

舆情信息增值不要局限于信息本身,应在一般分析基础上,遵循“研究深入透彻,方案切实可行”的纵横交错原则进行二次乃至多次提炼。研究深入透彻,是指要认真研究决策动因,研究与之相对应的方方面面,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明了问题的实质,找寻问题解决的方案;方案切实可行,是指拟定的应对方案要与实际结合,既能促使原有问题的解决,又能不产生新的问题。有些舆情信息通过不断提炼加工,会出现多次增值,这就要求对各类舆情信息进行系列开发和连续开发,抓住对全局有较大影响的重要问题,在正负反馈的往复信息环流中服务领导决策。

4.均衡对等与有效反馈结合。

信息的不完善存在于决策设计、制定、执行、评估和反馈的各个阶段,由此导致的决策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决策设计还不完善的时候,许多信息还没有收集和得以确认的时候,就需要立即决策,并付诸执行;二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使决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难以达到决策初衷。“果断地拍正确的板”,这是决策的理想状态,但由于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决策在执行层面难以贯彻始终。这就要求决策者不仅要科学决策、慎重决策,还要研究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找出解决办法。

考虑到舆情信息对各类决策的“纠偏”意义,其升值开发应该遵循“均衡对等、有效反馈”的原则。各类信息中,总是已知因素多,未知因素少,即使是已知因素,也往往是简单的现象外现,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决策者要想为准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寻找信息依据,就必须保持舆情信息均衡,在政策设计中完善信息链,在政策执行中进行跟踪优化研究,通过有效反馈确保决策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舆情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1.行业调研,预测趋势。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企业将面临更多严峻挑战,市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服务可以在舆情和商情之间灵活切换,结合行业现状,为企业引进和提供最前沿的行业市场商情和企业管理资讯。一般而言,多数市场信息只是碎片化的反映微观活动。如果对同类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就能发现对行业趋势、宏观信息有一定影响的共性问题,从而使原有的信息大幅度增值。

行业调研属于类智库的信息服务,可以结合舆情服务的渠道优势,将政府统计部门、工商部门、行业协会、海关及其他合作机构作为重要信息渠道,通过定性调查、定量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以政策、细分行业与市场、渠道、对标企业、用户等维度为研究对象,最终推导出更接近于市场真实情况的信息数据和研究成果,从而全面准确地评估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和解决方案,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细分市场战略。

2.舆情研判,服务决策。

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信息结构失衡会对决策公正性造成影响,不利于公共决策发挥最大成效。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决策者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和信息噪音。光怪陆离的舆论生态信息庞杂,往往会令决策者陷入茫然D挫的“无力感”。决策者一旦错判真实的公众意愿,极有可能作出偏离科学轨道的盲目决策,导致公共决策的非代表性。

网络舆情作为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是各级政府平衡社会各方利益时的重要考量要素。在重大决策中,高质量的舆情信息服务可以帮助决策者辨识“微时代”网络空间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情绪色彩,避免舆论场产生理解偏差或是价值误判。舆情信息服务的质量贵在研判,在主动发现和捕捉初发性、苗头性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范围的类比分析和深入研究,分析得越深入参考价值越大,尽量多开发对超前决策有参考价值的倾向性信息,以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3.数据整合,推动变革。

在具体的舆情信息服务中,用户需求的“无界”与智能技术的“低能”经常构成冲突,用户对舆情数据的挖掘、整合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信息的效用取决于信息的有用性,体现于信息的有效性。数据整合,不是技术与信息的物理结合,不是把智能技术仅仅作为舆情服务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智能技术完善丰富信息架构,优化服务模式,推动当前以舆情监测系统为中心的服务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舆情信息服务的智库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舆情大数据的整合,在未来是整个舆情生态系统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信息有用,只是说明信息的潜在价值;信息效用,是指信息发挥作用,其价值得以实现的情况。作为政府和企业的资讯挖掘者和提供者,舆情服务机构需把握未来几年大数据在公共及企业管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整合政府和企业的数据资产,通过搭建关联领域的数据库、舆情基础数据库等,完善服务单位的决策流程和参考体系,构建并优化舆情信息增值开发的新模式。

4.战略规划,创新管理。

研究舆情信息的开发模式,不仅是社交媒体时代创新舆情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舆情引导新格局的必然选择。在智库阶段,舆情大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挖掘,不仅是以舆情服务为主体的数据呈现,还要把舆情信息工作放在整体中去考虑,放在战略层面加以考量研判,充分发挥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益,通过领导者决策转化为现实效能,如此才能体现信息服务的价值。

信息大爆炸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社会舆情管理。站在规划的高度,需要社会管理者做好舆情信息增值开发的顶层设计,通过信息的析取、重组与研究来形成针对用户问题需要的价值信息开发;站在方法论的角度,需要舆情信息工作者注意到被反映事件、事物的综合因素,加强管理目标、管理模式、数据平台、支撑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舆情信息篇3

执政安全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舆情信息工作的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对于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上说,执政安全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固的群众基础、科学执政的能力等方面。而舆情信息工作在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科学执政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从而不断维护社会稳定。掌握舆情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来推行,还要靠新闻媒体来传播,要靠富有成效的舆情信息工作来支持。我们党要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以自己的思想理论、纲领路线、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因此,只有通过富有成效的舆情信息工作,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最大限度地统一不同方面、不同阶层人们的意志和行动。同时,只有通过富有成效的舆情信息工作,才能防止和消除不良舆论的影响。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知民情、晓民意,及时把握、引导、利用好社会舆情,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只有通过经常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通畅的舆情反馈,对群众思想动态和所思所想了然于胸,才能把民情动态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准则。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时处处做到察民情,解民意,听民声,解民忧,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及时了解群众关心的是什么、议论的是什么、满意和不满意的是什么,真正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切实维护执政安全。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有利于领导科学决策,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科学决策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现代信息社会,舆情信息已经成为各级领导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依据。舆情信息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他们的思想状况。谁最先占有信息,谁掌握的信息最全面、最准确,谁就获得了主动权。把握舆情,就是要及时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尽早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增强党的领导和科学决策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以便及早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解决问题。正如指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

舆情信息篇4

>>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 舆情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社会管理决策提供媒体舆情分析服务研究 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政府信息需求特征与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研究 基于大数据舆情分析的图书馆信息增值服务 舆情信息增值开发模式研究 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研究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研究 高职图书馆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佛图专递[EB/OL].[2010-09-30].http://61.145.69.12:90/ftzd/reader/index.aspx?id=1.

[3]陈超.“图情并茂”策略催生“上图专递”品牌服务[J].图书馆杂志,2005,(10):4.

[4][27]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暨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服务研讨会在京举.[EB/OL].[2010-09-30].http:///syzt/2008/1216/article_guotu.htm.

[5][25][40]市图书馆开展工作调研――为馆办刊物《决策参考》广泛征求意见[EB/OL].[2010-09-30].http:///news1/ news_view.asp? newsid=105.

[6]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信息动态[EB/OL]. [2010-09-30].

http://.cn/xxdt/list2.php?sub_id=41.

[7]郭万召.高校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浅析[J].图书馆论坛,2006,(5): 203-205, 232.

[8][19][41]《信息导航》 [EB/OL]. [2011-05-01] .http:///szzy/zjzy/InfoNavList.aspx.

[9]《决策参考》和《文化内参》屡获上级部门好评[EB/OL].[2010-09-30].http:///xingxi/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037.

[10][23][30][39]钟敬忠.为政府决策开展信息服务的创新与探索[J].图书馆建设,2008, (11): 4-7.

[11][26][42]张昭.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探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 88-90.

[12][37]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EB/OL]. [2010-09-30].http://61.164.87.134/.

[13][31]赵玉秋.对省级图书馆为重大服务的思考――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两会”提供信息咨询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101.

[14][43]刘洪.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5):56-59.

[16][32]张晓光.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困惑与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07,(10):55-57.

[17][34]广州图书馆[EB/OL]. [2010-09-30]. http:///baike/x13596/.

[18]景亚南.做政府“耳目” 为社会公众服务――浦东新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多元化实践[J].图书馆杂志,2006,(1):24,37.

[20]温州市图书馆[EB/OL]. [2010-09-30].http://wz

/xxfw/201008/t20100809_81288.htm.

[21]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信息动态[EB/OL].[2010-09-30].http://.cn/xxdt/list2.php?sub_id=41.

[22]决策参考[EB/OL]. [2010-09-30].http://.cn:98/tpi_1/sysasp/news/allnewsck.asp?classview=

1&Page=1&databasename=juece&displaybyname=juece.

[24][44]张惠梅.佛山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之举[J].图书馆建设,2008,(6):19-22.

[28]甘肃省图书馆政府服务专题数据[EB/OL]. [2011-05-02].http://.cn/zffw.asp

[29][35]金泽龙.独辟蹊径之高职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C].“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广州,中国,2009.

[33]上海情报服务平台启动新航程[EB/OL].[2010-09-30]. http:///qbfw/.

[36]谢丽娜,伍姣玲.地方大学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对策及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4):130-131.

[45]李红霞,崔新蕊.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1):19-21.

[46]艾新革.论当代大学图书馆为地方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服务[J].情报科学, 2010,(4):516-522.

[47]边晓利.图书馆为政府提供决策信息支持的误区透视与创新对策[J].图书资料工作,2007,(1):106-109.

[48]邓汝邦.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概论[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121-132.

[49]艾新革.大学图书馆服务地方60年述略及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1): 59-63.

舆情信息篇5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完善机制

1.前言

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情汇集的新介体。2013年1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成为新的应用广泛的重要信息载体,网络舆情能够快速反映社会动态、热点民意、群众心声,比较真实地显现了民众对现实的情绪态度,它的出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展现民意的通道。

2.舆情及网络舆情概念

在我国,很多研究者通过十来年对于舆情基础理论的分析研究,界定了舆情的基本概念,把舆情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讲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广义上讲认为舆情指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民意)。

我国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是由刘毅编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在讨论到网络舆情基本概念时界定:舆情是由个人以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外线性、情绪化非理性、丰富性多元性、个性化群力极化性。

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提高人口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能力。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改进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管理机制,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视察人民网时的讲话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目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在日常舆情管理中,互联网真实反映了社会民意,通过互联网政府可以及时、真实的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准确判断舆情,为进行社会治理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管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有利于畅达民意,建立沟通桥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有利于政民互动,实现网络问政;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有利于舆论监督,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有利于管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有利于进行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4.张家口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2012年8月28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与人民网合作共建的“舆情调研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张家口舆情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3年,张家口市纪委把网络问政,舆情监控作为本地特色工作,积极创新,扩大成果,建立健全网络问政舆情组织领导、预警会商、报告共享、业务培训四个机制,打造张家口特色品牌,创建一流的网络问政平台、服务决策平台、舆情监控平台和政务监督平台。成立了由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由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张家口日报社、市联通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问政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网络问政舆情组织领导机制,健全了网络问政舆情预警会商机制,完善网络问政舆情报告共享机制,创新网络问政舆情业务培训机制,为张家口市和谐发展稳定提供服务保障。

近几年,张家口市在网络舆情研究管理方面下了大力气,领导重视、投入大、研究层面广,并且在实际管理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张家口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已建立起基本的研究框架,张家口在网络舆情管理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张家口的网络舆情研究水平和先进发达的省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网络舆情的收集能力、分析能力、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等体系尚欠缺,理论研究赶不上实际的需求,网络舆情系统的可用性及功能值得研究的方面还很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上述提及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意见,为社会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5.张家口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几点建议

5.1 加大网络舆情理论研究力度

张家口网络舆情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理论、实践运用方面的研究。根据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重视网络舆情信息流的搜集、整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充分利用信息学理论模式和其他相关学科加以结合研究,把不同领域的学科优势在网络舆情管理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拓宽网络舆情研究机构的层次,全员参与使张家口的网络舆情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5.2 体制创新,机制完善

要构建完善的协调联动机制,从而尽早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与管理的专职机构,简化管理流程,防止“真理还没来得及穿上靴子,谣言已经跑遍整个世界”的发生。建立以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言人制度为核心的政府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机制,积极引导舆论发展和解决危机。建立保障公众、媒体和政府无障碍沟通为目标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沟通机制。以最小的代价、最大的智慧应对各类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完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善后机制,善后机制是政府致力于将网络秩序恢复到正常状态、防止再次萌发同一舆情的重要机制,其重要意义在于对舆情过后不稳定的网络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供经验,避免成为“形象工程”华而不实。

5.3 以法治网,完善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作用,以法治网,不断完善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社会管理法律建设不仅仅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建设,地方政府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亟须的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地方立法、政策建议,积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出台,不断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范,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地方法规和规章,将社会舆情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5.4 加强新技术应用

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如基于网络日志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网络日志的隐性信息的分析研究,提取更原始的数据信息。使政府对海量的社会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政府及时准确的掌握舆情动向,使政府面对发生的突发社会公共事件能够快速决策,及时拿出处理方案和措施,把其消灭于萌芽状态。

6.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大网络舆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的研究,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对于地方政府提高行政能力,把握社情民意,推动科学施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R].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2010.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07-30.

舆情信息篇6

关键词:舆情、风险监测、质量安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我国网络舆情的影响日益巨大。自2008年以来, “三聚氰胺”, “一滴香”、“瘦肉精”事件以及近期出现的“摇摇车”、“电梯事故”等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都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网络舆情的数量和影响持续上升,对政府舆论应对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研究的现实需求十分迫切。

当前国内在国内质检数据较为封闭的环境下,与互联网的联动和应用也预示着质检行业在大数据时代中的一种尝试。

2、舆情检索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工程,它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领域的基本技术,但从系统的功能实现上看,舆情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和关键信息提取技术构成的。

2.1 数据采集 网络爬虫是当前主流网络搜索引擎使用的技术,也是舆情监测工具中处理网页获取、网页跟踪、网页分析、网页搜索、网页评级和结构/非结构化数据抽取以及后期更细粒度的数据挖掘等方方面面的主要工具。

网络爬虫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访问网页中的超文本链接,自动抓取互联网内部的程序或者脚本。

2.2 通用型爬虫与主题性爬虫介绍 当前主流的网络爬虫技术主要分为通用型网络爬虫技术和主题性网络爬虫技术。通用型网络爬虫的主要目标是大量采集信息页面[1],有较高的网络覆盖率,但其盲目的抓取会下载大量的垃圾页面,浪费网络资源。

主题型爬虫以自定义的主题信息为出发点抓取信息,基于此假设:如果网页U与主题相关,并且页面V到网页U通过一个超链接进行连接,那么抓取页面V的主题相关度比从网页中随机抓取的页面相关度要高。[2] 与通用型爬虫不同之处在于主题型爬虫可专门面向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搜索,对于质检行业所关注的产品、标准、项目有更好的适应性。

2.3 主题型爬虫的工作方式 主题型爬虫的运行过程大致为:

1.  将搜索到的页面和各种信息项放到一个信息集合项中;

2.  分析每个信息项,将其中的基本信息单元作为索引,并形成索引库。同时建立一个存储Web页面的metadata数据库。

3.  Web浏览器将用户通过浏览器的查询请求通过HTTP协议传到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利用索引库找到相关文档并返回Web页面,或者将URL列表以及相应的摘要反馈给Web浏览器的用户查询界面。

4.  用户获得Web页面摘要信息或者信息项的列表,若想查看其中具体的内容,则点击标题访问,浏览器在matadata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HTTP协议从信息的原始位置取回Web页面或其他信息。

2.4 主题型爬虫的爬行策略        实现主题型爬虫最常用的策略是PageRank和HITS算法,其共同点是根据页面与主题的相似程度来确定主题的相关度,并根据主题的相关度来评估子网页的重要性。[3]

   RageRank算法可以得出网页的重要程度,进而对其权威性进行评价。

HITS算法也是一种通过网页链接来评估网页重要性的算法。相较于PageRank算法,HITS算法在网页链接与用户需求主体的关联性上有所改进。

3 质量舆情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质量舆情系统统是一个分布式互联网数据搜集与挖掘系统,系统的模块分为6层:数据抓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提取、数据索引、数据检索、API/Web service与平台展示。

3.1 数据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网页噪音去除和语义分析。

噪音去除:

对抓取到的数据进行噪音去除,包括网页周边广告和版权声明。对保留的有效内容,逐句做正负面判定,以及品牌、属性词条的露出标注。并将预处理后的信息入库保存。

语义分析:

1,             智能语义分析:基于基础的分词词典、正负面词典、15个领域的知识库和句法分析算法,可以自动的对网络信息进行实体、属性识别以及正负面判定,从而实现了海量信息下的口碑分类与危机识别。

2,             半结构化信息的自动提取:可以自动提取互联网网页中的有用信息,保存到结构化的数据库中实现方便的查询,如网络论坛中的分楼、帖子作者、时间、点击数、回复数等。

3,             海量文本的分类与聚类:可灵活的为各种分类体系训练相应的分类器,适应应用场景中多变的分类需求。基于LDA改进算法的聚类结果,可以充分挖掘语义层的关联,进行大规模的文本聚类,并进一步应用到互联网内容传播中的话题管理与新话题发现。

4,             内容关联性分析:基于FSP、卡方、Word2Vec等各种算法开发的内容关联性分析,适合各种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关联发现需求,产品-属性、产品-竞品、产品-广告匹配,等等。

5,分词与领域内命名实体识别:常规自动发现互联网新词、领域内新词、以及领域内的命名实体识别,从而在应用中更为准确的定位目标实体。

3.2数据提取 提取出网页中内容的结构化数据并入库保存,供报告统计和前台查询时使用。结构化数据包括文章的作者、时间、站点、点击、回复、阅读、评论、点赞等。动态指标数据可以根据需求做定期更新。对于页面中的互动内容,如论坛的分楼回复、新闻下评论、可以做精细化提取为作者、时间、回复内容。互动内容需要根据站点做定制开发,目前覆盖热门100个论坛,以及4大门户的新闻评论。

3.3数据索引 为了提供快速的关键词检索,系统采用倒排表作为文本内容的索引。为提高效率,系统索引分为三级。当日内的数据放在一级索引里,本周数据放在二级索引里,本周前的数据放在三级索引里。每日抓取回的数据每小时都会更新到一级索引里。当抓取内容进入索引后,就可以提供对外的查询。

3.4数据检索 用户在平台上做监测关键词配置后,系统的数据检索模块会定期对后台的索引进行检索,筛选出来符合平台配置的文章,放到平台上提供展示和统计筛选。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比如危机预警客户,可以定制平台数据更新频次和时间点,从而实现平台更频繁更新。

数据检索的过程既包括文本内容的检索,也包括对于内容的元数据的关联,比如,检索出论坛文章后,同时关联出文章的作者、时间、点击、回复等信息。

3.5 平台信息展示与API数据接口 系统通过Web 服务的方式,呈现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并按照时间、站点、正负面、作者等维度进行数据筛选。并在数据基础上统计出热门话题、负面话题、热词云图等数据统计结果。

4 结束语       我国的质检行业面临的市场化的挑战,而当前质检行业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离现代企业管理还有差距。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帮助质量监管部门获取当前市场上最关注的的质量问题。我国的质检行业面临的市场化的挑战,而当前质检行业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离现代企业管理还有差距。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帮助质量监管部门获取当前市场上最关注的的质量问题。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系统、科学、高效的分析和预警质量信息,是质量监管部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企业形象的基础保障。但是对于怎样挖掘更深入的信息,怎样对挖掘的信息进行风险等级评价,依然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桂梅.主题网络爬虫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舆情信息篇7

>> 基于突发事件的信息监测与风险评估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研究 面向突发事件的微信舆情生态治理研究 全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舆情信息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交换均衡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研究 基于大学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化规律研究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策略研究 突发事件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实证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 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 基于UML方法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大数据环境下面向事故灾难类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事例分析 基于脆弱性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研究 基于交互关系的突发事件热度预测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面向软件开发信息库的数据挖掘综述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源信息特征:一个实证研究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林琛.基于网络舆论形成过程的舆情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1):146-161.

[3] 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1,30(7):73-75.

[4] 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等.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0,29(11):71-75.

[5] 曹学艳,张仙,刘牛等.基于应对等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3):82-89.

[6] 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12):1-5.

[7] 康伟.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测度与分析――基于“11.6校车事故”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7):168-178.

[8] Coombs W T,Holladay S J.Further Explorations of Post- crisis Communication;Effects of Media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on Perceptions and Intentions[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9,35(1):1-6.

[9] Kathleen.Feam-Banks.Crisis Communication[M].A Casebook Approach(awrence Erlubaum Association:New Jersey),1996:1.

[10] Friederike S,Sonja U,Anja G.Is the medium the message?Perceptions of arid reactions tocrisis communication via twitter,blogs and traditional media[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11,37(1):20-27.

[11] Benoit w.L.Sears’ Repair of its Auto service lmage Restoration Discourse in the Cor Porate sector[J].Communication Studies,1995,46(l-2):89-105.

[12] 呼雨,苏国强,兰月新,等.网络谣言的认知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2(11):23-27.

[13] 兰月新,曾润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J].情报杂志,2013(5):16-19.

[14] 李纲,陈Z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2):111-119.

舆情信息篇8

(一)舆情媒介载体多元化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带来了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类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论坛等随之迅速崛起,成为新一代舆情媒介载体,给舆情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多元化发展,新的舆情载体也使得会社舆情呈现多元化发展。

(二)舆情信息数据海量化

大数据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各类新兴公众社交平台上来表达意见,分享观点。由此生产了巨大的信息量,形成了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

(三)舆情产生影响深远化

大数据时代各类新兴媒体对于热点事情的舆情传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在此环境下各类热点事件从发生到传播开来的时间大大缩短,舆情传播时效性大大提高,舆情所产生影响也更加深远。

二、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引导的现实困境

(一)舆情传播蔓延难以控制

社会舆情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而这一趋势给政府的社会舆情引导工作,尤其是突发事件社会舆情引导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首先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环境下,舆情的传播蔓延变得十分简单便捷,越来越多的媒介载体平台可以供给民众自主发表言论看法,造成巨大并难以筛选控制的信息量。其次社会化媒体促进信息的开放和沟通的便捷,分众传播、个性化传播凸显,使偏激的观点更容易找到“同类”,从而相互支持、强化放大,加剧舆论偏激情绪。

(二)舆情信息收集存在缺失

在大数据时代可挖掘分析利用的数据海量增加,同时也加大了能有效管理和驾驭这些海量数据的难度。面对不断涌现出来的海量舆情数据,如何从中全面筛选收集有效的舆情信息又是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引导的另一个困境。在当前社交平台上,每一个舆情信息者同时又是舆情信息接收者,这种信息交互的情况下又能衍生更多新的舆情信息,使得舆情信息管理的难度越大增大。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数据能提供互补信息,通过相关性思维,让不同维度的海量数据关联起来,使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

(三)舆情引导技术相对滞后

社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难以掌控的海量舆情信息,和更多复杂多变的舆情发展趋势,而传统的舆情引导技术显然已经难以奏效于当今社会。大数据时代的舆情信息有更新快,数据多,传播广等特点,如何全面掌握社会舆情运行规律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更加准确地把握住公众的情绪特点,预判社会舆情的发展趋势,提高社会舆情管理的效能,实现有效的舆情联动管理也正是当前社会舆情引导的难点,所以必须加快舆情引导技术攻关,提高对舆情数据的监测、挖掘、分析等技术能力。

三、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引导困境的化解路径

(一)改变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

创建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引导管理,要创建大数据的思维理念模式。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社会舆情引导思维方式,将大数据和社会舆情引导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感染力和说服力。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舆情引导,首先要分析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民众的舆情态势与走向。再向民众全面呈现社会事件的来龙去脉,让民众了解到事实的真相,让舆情趋于客观理性。舆情本质也是社情民意的表达,舆情引导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治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舆情背后的社会动因,令舆情治理和社会治理产生联动作用,实现同步推进。

(二)构建舆情信息大数据格局

建立了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后,也要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切实有力的举措推进舆情信息大数据格局建设。要从不同方面对舆情引导进行新的审视,建立起完整的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并不断提升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引导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重视舆论数据的挖掘,从海量数据中认真梳理,寻找具有潜在价值的舆论线索数据,最终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舆情信息。进行大数据战略规划,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推动我国大数据加快发展的,实现舆情信息数据的快速汇集、规范管理、高效利用。

舆情信息篇9

通过对上述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功能分析及技术分析,可以归纳出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一般模型应由网络舆情采集模块、舆情预处理模块、舆情分析模块、舆情服务模块四大功能模块组成。各模块具体分析如下:

1.网络舆情采集模块。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及舆情规划,采用自动采集由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采集技术有信息雷达技术、基于模板的信息抓取技术等。

2.网络舆情预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信息在进行分析之前进行预加工处理,包括编码的转换、自动过滤无效信息、自动消重及自动分类聚类等,以便为下一步进行有效的舆情分析做准备。

3.网络舆情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分类聚类后识别负面报道、热点和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分析舆情信息发展趋势;对各类主题、各种倾向性形成自动摘要;对负面报道、热点和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自动报警。

4.网络舆情服务模块。根据预期分析结果生成舆情报告并进行舆情推送,同时提供全方位的舆情检索以供有关领导和部门人员进行舆情检索,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等。

二、网络舆情监控分析软件的发展趋势

基于前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主要在于舆情信息的收集和舆情分析挖掘两个方面,由此对我国网络舆情监控分析软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展望以下几点:

1.构建优效的网络舆情采集工具。舆情信息的采集要做到全面而准确,网络舆情的获得不仅要从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及评论等媒介中获得,微博、微信等均是网络舆情产生、传播及扩散的重要来源;同时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大多集中于中文信息的获得,有效的舆情采集工具应该能够支持多语言信息的采集。

2.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挖掘工具。舆情分析的难点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热点和主题发现、热点与主题跟踪、敏感问题监控、褒贬分析、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分析、定位等。面对海量的信息环境,如何保证舆情分析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是舆情分析与挖掘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三、结语

舆情信息篇10

随着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绝大部分民众都被纳入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传播体系当中。而如今的热点话题——网络舆情,其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个信息传播通畅、接收便捷、使用简单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体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广普及,很大程度上是由互联网应用所带动起来的。正是各类互联网应用,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网络信息传递通道,以此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支撑,实现了社会热点话题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扩散,带动了网络舆情影响力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网络舆情的重要性研究上,李彪(2013)以大数据为视角,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社会舆情研究的转向[1];在网络舆情的评价指标研究上,张一文等人(2010)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研究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涨落规律[2];在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上,柯健(2007)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为公安机关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应对提出了相应对策[3]。然而,但国内对有关网络舆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舆情态势分析、舆情评价指标构建、舆情处理和舆情预警等方面,较少涉及互联网应用的层面。即使有所涉及,也仅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引导控制能力的研究。例如:庞永真在《政务微博应对网络舆情策略优化研究》[4]一文中,探讨了政务微博与网络舆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在研究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当前应用情况之后,深入分析互联网应用与网络舆情产生、演变的关系。通过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状况,建立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精确评估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为政府部门有选择地布置网络监测力量,并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应用引导网络舆情提供理论依据。

二、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互联网应用的分类

当前互联网应用主要可分为四类:交流沟通类、信息获取类、网络娱乐类、商务交易类。交流沟通类应用主要包含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电子邮件、论坛/BBS、社交网站、微博六类。主要是利用网络无时差、无边界、廉价的传输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沟通。使用主体为一对一的交流,以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或氛围,通过集群效应来吸引网络用户。信息获取类主要包含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两类,该类应用是用户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查找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获取知识或消息。使用主体为一到多的关系,以提供信息和专业知识为主要吸引手段。

网络娱乐类主要包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四类,是利用网络上资源获得听觉、视觉的,其中通过网络视频也可获得最新的即时咨询消息。商务交易类主要包含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络炒股、网上支付、团购、网上银行六类,是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便捷获取有形或无形的商品,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点。[5]

(二)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

笔者通过研究1997年至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结合近几年来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与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整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与网络舆情均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由于网络舆情一般是由社会热点事件通过互联网,于短时间内在网民群体中迅速传播扩散所产生的,因此,社会热点信息在网上的传播速度越快、网民中的传播范围越广、引起网民的注意程度越高,越易于引发网络舆情。针对以上三点易于引发网络舆情产生及扩散的因素,并选取与互联网应用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首先,在信息的传播时间层面上,不同的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不同,由此使得不同的互联网应用能够在信息传播速度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这一层面上发挥不同的作用。

其次,在信息的传播范围层面上,由于不同的互联网应用不管是在用户数量上还是对单条信息的扩散能力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信息传播范围这一层面上,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是不同的。

最后,在引发网民的注意程度层面上,从信息内容上来看,越是敏感的信息、与网民切身利益越相关的信息所引发的网民注意程度越高,但是各类互联网应用对信息内容的总体上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在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时,信息内容的敏感性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除信息内容的敏感性外,包含同样内容信息的形式不同也会引起网民不同程度的注意。在这一层面上,不同的互联网应用对同样内容的信息形式也是有所差别的。一般来说,视频比图片更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图片比文字更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内容详尽的文字比简单说明的文字更吸引网民的注意。

因此,在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时,主要可从互联网应用对社会热点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以及信息负载量三个维度来进行评判。

三、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评价的对象为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所以研究侧重点是互联网应用本身对网络舆情有影响的相关属性,网络舆情信息的热度不在研究范围内。网络舆情得以在互联网上产生、发展的基础是由各类互联网应用支撑起来的信息传递网络,而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扩散程度不外乎三个指标——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广度、信息容量。因此,本文从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传播广度、信息的负载量三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一)信息传播速度

舆情的产生需要依靠互联网应用将某个社会热点话题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递给网民,在网民中激起群体效应,再次刺激舆情的发展。其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关键性指标,信息只有在短时间内快速传递给一定数量的网民才能构成舆情产生的网民群体基础。如果通过互联网应用传递的信息速度过慢,拉长热点信息的传递时间,将会导致信息失效、热点效应消失,难以产生网络舆情。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递速度出发建立指标体系。信息传播速度指标包括两项二级指标:最新信息的次数、信息耗费时间。

1.最新信息的次数

是指各类最新信息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首次出现在网络上的次数。经由某类互联网应用最新信息的次数越多,表明该类互联网应用对最新信息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各类互联网应用快。根据网络舆情的产生条件可知,引发网络舆情产生的起点正是通过互联网应用而首次出现在网络上的热点信息,互联网应用所最新信息的次数越多,能够包含的网络热点信息也会相应较多。因此,互联网应用对最新信息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产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2.信息耗费时间

该指标是指当信息传递到信息者手中时,经由者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上传到网络呈现给网民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信息耗费的时间直接反映了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速度越快,信息就越及时、越新颖,越能引起网民的关注。

(二)信息传播广度

信息传播广度指标强调通过互联网应用传递的信息所能传达到的人群总数。社会热点信息经由互联网后,接收到的群众越多,越易于引发网络舆情。并且,就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而言,某一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数越多、接触到信息的人数越多,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也越快。因此,信息传播广度指标包括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能传递的用户量、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这两项二级指标。

1.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传递的用户量

是指单条信息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后,能够接收到该条信息的人群总量。例如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信类的互联网应用一般而言信息多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而类似搜狐新闻、百度搜索等信息获取类应用多是以一对多的方式信息。某类互联网应用单条信息的接收人群数越多,对网络舆情产生和扩散的影响程度就越大。

2.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

信息的传播广度除了跟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能传递的用户量有关外,还跟该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有关。某类互联网应用的用户量越多,经由该类互联网应用获取信息的人群基数相应也就越大,信息的传播也就越广。

(三)信息负载量

信息负载量指标主要指经由某类互联网应用所信息包含的相关主题内容量。网络舆情信息的表达大多依靠文字,还有部分是利用图片、视频、音频。以不同形式的信息包含的内容量不同,但一般而言,经由互联网应用所的信息内容包含量越多、对事件的阐述越充分,也越易使网民信服、越易引发网络舆情并加速扩散。该指标的二级指标主要是单条信息的内容负载量。单条信息的内容负载量。该指标是指经由互联网应用的单条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总量。不同的互联网应用的信息形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如图片、文字、视频,但通过对图片张数、文字字数以及视频时长的统计基本可以实现对信息内容负载量的量化。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判指标,构建了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精确评估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依据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对各类主流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进行具体量化评估,使舆情监管部门可以针对网络舆情影响力较大的互联网应用进行监管。政府部门可着重选择等级评定高的互联网应用进行相关的信息说明,以有效引导控制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