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十篇

时间:2023-03-19 03:17:20

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篇1

[关键词] 社会舆情;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制度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15-1

一、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首先,通过下面一组案例了解社会舆论,尤其是社会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一)泸州二奶继承案:2001年,黄某立遗嘱将财产遗留给情人张学英,并进行了公证。黄去世后,其妻拒绝将其遗产交付张。张遂提讼,引起许多媒体的关注,更引发了法律界的争论,网络上舆论纷纷,给审判机关带来了很大压力。法院判定遗嘱无效。二审维持原判。

(二)李思怡案:2003年6月4日,长年吸毒的成都妇女李桂芳因偷盗被抓,后被送去强制戒毒。李桂芳被抓后,曾多次极力哀求抓她的人去救出被关在屋里的无人陪伴的女儿李思怡,但都遭到拒绝,最后只是简单的通过电话进行联系,在戒毒所里求助时同样没有给予答复,其家人及邻居也都未接到通知,导致其3岁李思怡被困家中活活饿死,直到6月21日才被发现。四川媒体记者在网络发文,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涉案民警被以涉嫌罪提起公诉。8月19日,成都市新都区法院对原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和民警黄小兵公开宣判,以罪分别判处王新和黄小兵有期徒刑三年和两年。

(三)河南“喝水门”案:2010年2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亚辉已在看守所内死亡。亲属查看尸体后,发现死者身上有多处伤痕。对此,当地警方解释,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当地警方“喝开水死亡”的说法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喝开水”一词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同时,不少网友也发出检察机关能否查明事件真相、能否依法公正处理的质疑。河南省检察院监测到鲁山县“喝水门”事件的舆情信息后,指示平顶山市检察院介入,迅速查明了4名公安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4名涉案人员被依法批准逮捕。至此,这起网络舆论事件才渐渐平息。

以上几个案例,都可以看出社会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舆情对案件审判产生影响,包括积极影响(李思怡案),也包括消极影响(泸州遗产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机关的舆情监测与相应的举措也对案件结果起到重要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后者对前者有什么影响,又应该怎么去完善,笔者将在本文提出一些个人想法。

二、网络舆情概述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研究员在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系统性定义,其研究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三、舆情监测制度概述

(一)舆情监测制度的概念。舆情监测,是通过对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

(二)舆情监测制度建立保障。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两方面保障:一是人力、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保障,二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有必要通过与之相匹配的科技手段来进行。

四、舆情监测制度建议

(一)加强对各类网络论坛,尤其是市县级论坛的舆情监测。加强地方网络舆情监测,应建立以当地新闻媒体和网络论坛为先锋、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后盾、以同级司法网站为互访对象的舆情监测网,搭建夯实的技术平台,对网络不良信息严格管理和控制。

(二)加强全国性、主流论坛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引导。全国性、主流论坛往往是舆情热点事件的“孵化器”,同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类主流论坛和网络媒体通常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影响力,可以与传统新闻媒体一样通过“议题设置”把网民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

(三)加快司法部门对涉法网络舆情的应变速度。畅通网络与司法部门的舆情沟通渠道,确保司法部门能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作出正确决策。司法部门应拓展自己的网络传播阵地,创办好法院网站,对题材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在充分策划后及时公布结果。这是平衡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关系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杨兴坤.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舆情监测篇2

他们声称,其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的舆情监控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新闻、论坛、博客、贴吧等各类网络信息进行汇集、分类、整合、筛选,也可对定制关键词的相关主题进行实时监测,全面分析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提供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决策参考和风险预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陆市场上类似的舆情监测软件公司已有30家左右。网络舆情监测无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记者查阅诸多公司网站发现,这些公司大多成立于2008年和2009年。

同类软件 中外有别

2008年前后,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网民由被动接收互联网信息逐渐转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网民议政更加心直口快。山西黑砖窑、华南虎照、周久耕天价烟等事件正是通过网络民意不断升温,最终演变为重大的公众舆论事件。于是,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2008年6月,国家主席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网络上与公众直接沟通。加上一系列网络事件,2008年亦被内地媒体称为中国的“网络问政元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供网络舆情监测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方正集团是国内较早研发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公司之一,其客户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方正电子政务公司产品总监李崇纲向记者介绍了研发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的过程。

李崇纲说,在政府部门的需求下,方正公司在几年前着手这方面的研究时,国外已有很多成熟的舆情监测分析软件,例如,美国国土安全部就在利用国际知名厂商Autonomy公司生产的能概述新闻报道中公众意图表述的软件,分析民众意愿,把握社情民意的走向。

方正最初的想法是与借助这些国外公司的经验共同合作研发,但合作最终未能实现,因为双方对需求的理解存在差异:“对方的技术擅长监测新闻类信息。在国外,对于论坛、贴吧、博客等信息可能没有深入挖掘的潜在需求,所以他们也就不会研发这方面的技术。而我们恰恰要针对这些信息做技术研发,新闻信息并不是我们的监测重点。”

尽管一些外国公司也在大陆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因为政府部门对于“安全因素”的顾虑,国外公司基本拿不到国内的生意,它们一般只能给一些外资企业提供服务。

于是,同一类软件的研发,在中外不同的需求之下,沿着不尽相同的方向展开。

另一种“内参”

谷尼国际软件公司作为“定向搜索和网络监测技术提供商”,是这一市场中目前几家主要的产品供应商之_。公司副总裁邹鸿强说,舆情监测服务最初的大量需求“来源于各级政府与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几乎每一个舆情软件公司的客户名单上都可以看到一些地市级的市委宣传部,甚至还会有一些区县的宣传部。

目前,在“政府采购”这一市场上,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客户已远不止于宣传部门,不仅有省、市、县、乡等各级政府,许多部委也在向舆情监测服务机构购买相关服务。

据悉,政府部门可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监测配置,将监测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勾选和摘编,加上软件提供的分析图表形成不同的报告,供不同领导查看,形成另一种形式的“网情内参”。

“从政府和国家舆情监管等业务部门的需求角度来看,他们高度关注的是那些最有可能给社会舆论和国家安全带来灾难性后果的舆情源头、因素和隐患等。”另一家提供舆情监测服务的厂商中科天玑如是说。

河北省衡水市撰写的互联网舆情监管的工作体会称:“我市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达到了以下监管的需求:一是完成全网和指定网站互联网信息监测;二是对所监控内容进行敏感词过滤处理;三是发现最新、最热、最重要的网络信息;四是做到实时监控,日日简报,月月专报,要事决报。”

该市利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百度衡水吧及竹个县市区吧进行重点监控;对我市各类网站进行监控;对网上涉及衡水的论坛、博客进行监控;对互联网有关衡水及各县市区的新闻报道进行监控。”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衡水市通过监控发现,有网友在百度贴吧发了涉及中国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时海外不法分子阻挠扰乱圣火传递及等不良内容的帖子,“第一时间向市公安局网监支队通报情况,在10分钟内就对不良发帖进行了删除”。

何种网络舆情属“应被关注”之列?“负面新闻事件中,如果被抽样的关于此事件的主帖、博文80%以上的回复浏览比均在8%以上(即网民在论坛匕平均每浏览主贴、博文100次,回复均超过8条),则说明网民对事件关注程度高,相关方需密切关注防止舆情危机发生”,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表示。

替谁办事?

“你们这类公司不就是管控网络使用的吗?”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交流活动中,一个男生站起来质问邹鸿强。

邹鸿强认为,“监测不等于监控,舆情监测系统是了解网络民意民声的工具”,“我们并不受雇于政府,我们只是一个商业公司,既不代表官方,也不代表网民,只是从第三方的角度从技术上分析评价网络舆情,为客户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许多机构都在采访中反复向记者表明自己作为“第三方”的身份,艾利艾咨询机构(简称IRI)亦是如此。IRI身兼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是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校方的独立核算的“创新型科研机构”。为了增强自身作为“第三方”的公信力与权威性,许多公司都有学院背景,比如谷尼公司与南京大学联合成立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方正集团也和人民大学合作建立舆情监测研究基地。

与上述公司不同的是,尽管IRI提供舆情监测服务,而且拥有自主研发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却并不直接出售该类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认为,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高度人机合一的工作,计算机只帮你抓取很多信息,但更多的工作诸如网民的态度分析、倾向性分析全部都是人来完成的,单纯使用软件的效果并不理想。李未柠说IRI的工作不是简单的舆情监测,而是舆情分析――现在已经进入“舆情监测2.0时代”。

面对记者的采访,不管是谷尼国际软件等商业公司,还是IRI这样有高校背景的研究所,都对官方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给出相当正面、积极的解释,都表示应用此系统进行敏感词或负面信息搜索并非官方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了解网络民意。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所,IRI接受的各大部委的“订单”更多。李未柠说:“这些部委在推行一项新的政策时,愿意倾听民众的心声,我们则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将网络民意进行量化。”在其网站介绍中记者看到,IRI称其“服务于14部委和若干地方政府部门”,“成为10余个重要决策部委的网络舆情信息来源的主渠道”。

在“裸官”(配偶子女均移居境外、独自―人留守境内的官员)问题比较受社会关注的那段时期,某部委曾委托IRI进行舆情监测和分析,经过网络舆情参与度、波及度、评价度的加权综合计算,IRI测定“裸官”问题在一段时期内的舆情指数―直在六七十分徘徊,“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因为像邓玉娇案等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舆情指数往往会达到90分”。

“某一个人骂某一个人,其实是希望对方听到的。如果没有这类软件,可能听不到,可能听得不及时,那么网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们是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突出贡献的组织。”邹鸿强笑称。

面对网民的质疑,李崇纲介绍说,方正集团正在开发一套留言督察系统,此系统可以为那些“投诉无门”的网友提供方便――如果你的留言希望被领导看到。留言督察系统可以迅速发现、分类、整理网友留言,并将其发给相应部门,对方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进行答复,督察部门还要进一步考察事件的解决效果以及网民的满意程度。“我想这套系统应该不会遭到网民的反对。”

公开的“情报”

除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单位,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在企业中同样获得广泛应用。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大型国企也在使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根据以往媒体的有关调查,“像石油、电信、电力等大型垄断企业对一般的负面信息容忍度相对较高,负面信息再多也无法撼动其垄断地位,就连网管部门也很少维护垄断企业利益的删新闻指令”。那么,这些企业的需求又从何而来呢?

当能源领域的某大型企业向谷尼国际软件咨询并准备购买舆情监测系统的时候,邹鸿强也曾经好奇:“一个能源领域的公司用这个软件做什么?”与对方沟通之后他们才明白,需求来自于企业内部员工:这类庞大的公司人员众多,上下沟通不畅,有时会有员工在网络上以匿名的身份发帖指责某个领导或者反映公司的某个问题。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往往对个人形象非常关注。也就是说,他们一方面关注外界对公司的负面评价,另一方面很在意内部人士对公司,特别是对管理层的批评。其内网系统本身就非常庞大,再加上无数的外网,就必须借助软件来完成这一工作。“当然,他们对于跟自己相关的社会热点、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信息也比较关注。”

另外,邹鸿强介绍,企业应用这套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并非如大家所想象的就是监控负面信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通过此系统获取竞争对手的“情报”。

公众与学界一般将“舆情”理解为“舆论情况”,邹鸿强认为解释为“舆论和情报”更确切。当然,此“情报”仅指在互联网上公开的各种信息。“同样的信息,在你看来可能没什么用,但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情报。”

邹鸿强说,他们能够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舆情监测,调整自己的部署:“比如,自己的竞争对手最近一段时间受公众关注度上升,而且形象非常正面,是因为他们搞了什么样的活动?如果本公司负面评价上升,又有什么原因?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本身就是商业情报。”

更有趣的是,不只是企业,甚至政府部门也在搜集这样的“情报”。邹鸿强说他们为几个省部级政府进行舆情监测服务,这类舆情报告只有省部级领导才能查看,报告的内容是其他兄弟省份最近的动态,“比如某省省长接见了美国通用的总裁,启动某个汽车项目,这就是情报。看到的领导会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做这个事情?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要全面了解兄弟省份的动态,不做专门的舆情监测,很多事情你是发现不了的”。另一方面,省长也可以对自己省内各市、县级官员的行程、动向进行监测,毕竟不可能每个官员都随时向省长汇报自己的行踪和工作。

舆情监测产业链

尽管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在大陆兴起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其创造的利润却相当可观。李崇纲说,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已经成为方正电子政务产品中的一个亮点,产值不断增加。随着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谷尼公司称其每年新增客户量也高达80%。

根据记者了解,一套舆情监控软件的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价格不等,针对一些财政有困难的区县或者欠发达地区,一些公司开展“租用”的方式,即无须购买,每年交纳一定使用费用即可。

除直接提供监测软件之外,很多公司还提供一些更为详细和专业的舆情监测服务,可针对特定问题、突发事件进行舆情专报分析,这类服务的费用一般以年费或项目形式计算,弹性较大,一年年费或一个项目的费用可达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元。

李崇纲介绍说,软件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相当于构建一个单位内部的搜索引擎,如果要求高的话,可以无限扩大配置。比如一些安全部门,要构建更为专业的系统,就需要更大投入,“但对于维稳、对于重大敏感事件的预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能用支出来衡量的”。

网络舆情监测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上游是政府部门及众多企业等客户,中游是众多的舆情监测服务机构与市场咨询公司,同时亦催生了下游产业――网络删帖公司以及危机公关公司。甚至有一些舆情监测公司就在自己的网页上明确写着可以替客户“删除负面信息”。据邹鸿强的估计,这种同时兼营网络删帖业务的舆情监测公司在行业内大概占到20%。“我们不建议客户这样做,但还是有些客户坚持要这样做,那么他们就会去找一些外面的公司。”

在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杜骏飞教授看来,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如果不重视从网络中收集民意,绝对是政府不明智、治理不清明的标志,但在收集民意之后政府部门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那就千差万别了。

舆情监测篇3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舆情监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Zhonghua

(School Of Science,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As a new carrier and the new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net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lack of effective bin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in students' political thought the plight of dynamic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basic purpose, to make the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ke the methods and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ndamental chang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nitor; higher education

网络时代扩大了舆情的活动空间,丰富了舆情活动的内涵。网络舆情指的是网络中大部分网民关于特定问题的政治思想态度的总和。这些特定问题包括与己利益有关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带有一定倾向性。

网络舆情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它具有传播形式的特殊性,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这使得它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喜爱,如何对网络舆情加强管理和监测,充分利用并挖掘网络舆情中关键信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重要意义。网络舆情监测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应该弄清网络舆情监测的含义。

1 网络舆情监测的含义

网络舆情监测指的是在网络中使用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周边技术对网络中相关舆情,特别是负面的网络舆情来进行预测、控制和监管,随时掌控网络中相关舆情的趋势、导向和特点。通过网络舆情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有害于社会和国家稳定的舆情,通过及时向理管部门反映,使得管理部门快速地推出针对性对策,进而有效地解决网络舆情的危机。

网络舆情监测分为三个部分,即监测、预测和应对。在监测环节中,有关系统和人员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中的价值观、走向及内容等方面,并把监测情况及时提交到相关部门。在预警环节中,对信息进行归纳及判断,对那些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可能造成大范围影响的网络舆情进行筛选,针对可能发生的舆情走向准备各种应对方法。在应对环节中,当网络舆情发展为现实中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后,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具体行动来化解危机并清除不良的影响。网络舆情监测的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组成了网络舆情的联动应急机制。

2 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舆情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中的影响日渐深入和广泛,作为网络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是高校的思想政治重点工作对象,所以,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会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发展成为网络活动人数密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重要场所。

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大学生成了对一些社会现实、社会现象反应最为敏感和激烈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由于自身社会经验的缺乏、知识积累的不足、情感相对活跃、思维严密性不足并且易受他人过激或错误言论的错误引导等特点,把高校变成了舆论的主要发源地及扩散地。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征,恰恰又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舆情平台。作为社会舆情新领域的高校网络舆情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一个重要因素。它作为高校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的建设乃至和谐校园的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 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网络舆情监测是监测及管理高校大学生舆情的有力工具,同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网络舆情的监测作为基础的决策管理支持系统可以把网络中舆情监测报告中的回馈建议按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划分成预警分析、危机分析和常态管理三种类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相应地构建预警、应急和常态管理机制。

3.1 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立在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基础上,它具有灵活、准确等特点。这一机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它以网络为搭建平台,通过对校园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和调查,为学校的相关领导及从事思想政治人员全面倾听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提供途径。其次,为了在出现相关问题时,使得各级管理者能思想统一、反应迅速、部署到位、职责明确及制定相对完善的学校网舆情监测制度,有必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义务和权利通过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方式确定下来。

决策者在对预警报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性质进行判断,然后视情况在网络上组织相关工作者进行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另外还需要在网络以外开展工作来促使问题圆满迅速解决,进而维护高校的和谐与稳定。

3.2 应急机制

一个焦点事件或网络人物,由于网络的迅猛传播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所获知。同理,在校园这样一个不大的空间范围内,一些突发事件可能会在没有丝毫征兆的情况下被某些偶然的因素所触动,之后借助校园网络得到迅速的传播,从而给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在面对一些突发的危机事件时,高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不慌不忙,冷静地发掘事件真相,同时,面对错综复杂、种类繁多的网络舆情,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其中的理性的以及非理性集体意识。充分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迅速制定应急方案,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思想上给予学生安抚和指导。

3.3 常态管理

日常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中舆情监测和分析基础上,在现实和网络两类空间展开。通过对舆情的管理和监测,同时借助于网络的优势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高校中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和决策人员应该把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平台提升为洞察学生意愿诉求和决策执行情况及效果的主要渠道,并根据它来提升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决策的科学性及民主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高校的网络中占据一个舆论宣传的阵地,应该充分地利用新兴的传播媒介,比如论坛、信箱和博客等,同时为辅导员和相关领导开通公开信箱,构建思想政治的宣传网站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借助网络媒体的新形式开辟新的教育渠道,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建立长期高效的沟通机制。在某种程度和范围上这些新兴媒体形式改变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形式,并将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意义重大,一方面,为高校的思想政教育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它又为学生感情的表达、思想的诉求以及困难求助等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和窗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及方法的途径和契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本文系燕山大学2011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般课题“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再兴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01-30.

[3] 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4] 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舆情监测篇4

关键词:微博; 舆情监测; 舆情分析; Scool; NoSQL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2-0050-04

0引言

目前,随着网络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以及移动技术的推广,微博已经成为了网络舆情的主要源头和有效传播路径。由于微博具有的进入门槛低、操作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近两年在全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可忽视的隐患也随之呈现。微博已经成为了各种谣言和违法信息滋生、蔓延的主要平台,对社会也造成了无法预知的不良影响。因此,开展微博的舆情监控和分析研究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1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针对网络舆情分析和挖掘的软件产品,较典型的有 Autonomy 网络舆情聚成系统、Goonie 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TRS 互联网舆情信息监控系统、方正智思舆情预警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中科点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这些系统均能对网络舆情发挥一定的监测、分析和预警的作用,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决策支持。虽然如此,但针对微博舆情监测和分析的大部分系统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微博用户基数大、覆盖面广、数据量巨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普通的关系数据库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引入NoSQL技术存储数据则是一个颇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2微博舆情传播特点

基于上述对微博使用方式的分析,决定了微博舆情的传播将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生成和传播简便。只要简单操作,就可以第一时间关注微博新闻中的相关人物,或转发传统新闻和论坛中的内容,而且由于移动终端对微博的支持,微博就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完全实现了微博的简便简易性。

(2)传播信息快捷。仅以“7 .23”动车事件为例,2011 年7 月23 日晚20 点38 分事故发生,4分钟后网友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比传统媒体提早了两个多小时。

(3)病毒爆发式的信息传播模式。消息一经发出,用户的所有关注者都能收到,而这一群体再亦如此继续向外传播,则微博信息就呈现了病毒爆发式扩散传播的态势。

3基于noSQL的数据库设计

NoSQL最初出现于2009年6月11日由Oskarsson在旧金山发起并组织的一个非正式会议上。NoSQL是当下数据库家族的外来者,虽然有些通用的特征,但却没有一个特征得到了明确定义。

根据舆情监控系统的数据实际情况,在其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引入NoSQL,当写入数据时,可在MySQL、NoSQL中分别写入一条数据的不同字段,而读取数据时,则从MySQL、NoSQL组合字段完成读取。这一读/写过程如图1所示。

在如图1所示的组合结构中,MySQL中存储着需要查询字段中的数字、时间等类型的小字段,其后按照查询建立相应的索引,而NoSQL中则存储着包括大文本字段在内的其他并不需要的字段。查询过程可描述为,首先将数据主键从MySQL中查询出来,再从NoSQL中直接取出对应的数据。

文中设计的架构模式使得MySQL和NoSQL能够各自发挥所长,即由MySQL实现关系存储,而NoSQL则实现数据存储。这种设计的优点如下:节省MySQL的IO开销、提高MySQl Query Cache缓存命中率、改进了MySQL主从同步效率、提升了MySQL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速度、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还需一提的是,这种以MySQL为主、NoSQL为辅的架构设计与MySQL的单体架构相比,系统的多样性能和可扩展性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4基于微博的Scool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博的Scool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旨在取代传统的人工收集和监控工作,实现深入、高效挖掘,并实时得到微博网络中相对敏感的舆论信息,以警示管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基于微博的Scool舆情监测分析系统的实现过程是,每日需定时、周期地对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进行网页抓取后,并对其内容实行解析后存入数据库,而后通过分词索引以建立搜索引擎,实现数据索引,再通过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库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关键词集过滤,由此获得敏感舆情信息文本返回给用户界面。系统还应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自然语言处理,从而识别得到热点话题和热门事件。

4.1软件体系结构

系统分为后台数据分析模块和前台数据展示模块。后台模块负责实现数据抓取与分析,是系统的核心。前台模块负责完成微博、Web数据展示和基本维护操作。

4.1.1前台结构

前台展示程序分为四大块,分别是:舆情信息展示、舆情搜索、用户监控网址和关键词设置、用户登录与管理。其中,舆情整体全面展示则按五类来进行和表现,分别是:最新舆情展示、按网站类型展示、按监控网址展示、按话题事件展示和舆情统计。前台模块的结构框架如图2所示。

前台展示程序主要基于JAVA开源SSH框架来进行构建而得以实现,其设计结构如图3所示。

在本系统的架构设计中,将在表示层上构设的Struts框架,在业务逻辑层构设的Spring框架以及在数据访问层构设

(1)表现层使用JSP来实现构建,为客户端提供对应用程序的访问;

(2)控制层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并根据不同的请求调用相应的事务逻辑,再将处理结果返回到相关的页面;

(3)业务逻辑层用来提供相关的业务逻辑;

(4)数据访问层提供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系统设计中的三大框架有机配合、协调统一,其各自实现功能为:

在表现层中,由Struts框架负责处理JSP页面的请求和转发工作;在系统中用Hibernate来封装数据库的连接类,通过该框架所提供的注解方式实现了实体类与数据库表结构间的映射关系,并由该框架完成在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间的交互工作,再通过Hibernate框架的二级缓存EHCache提供对用户关键词和行业恶劣情感词的高效缓存。此外,系统使用Spring框架作为系统运行轻量级的容器,负责在业务逻辑层处理业务逻辑工作。通过在配置文件中设置对象的创建方式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可由Spring框架的IoC的容器来创建对象,同时也维护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这三大框架的整合,有效降低了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相关性,由此形成一个结构科学、功能强大和层次清晰的框架体系。

4.1.2后台结构

由图6可知道,后台结构可分为数据缓冲池队列,线程池线程和数据库三部分。其中,缓存队列负责数据流的来源,关键处理流程则拆分至各个线程中独立实现;线程控制数据缓存池中数据流的走向,各线程本身的并发运行均交由线程池实现统一管理。数据库则采用上述的NoSQL与关系数据库相结合的对应技术来主导实现。

4.2系统实现

用户注册、登录系统后,可以点击页面上的相应标签来查看有关的舆情记录。同时,系统也会将每天最新的舆情记录完整、清晰地呈现。用户还可以点击更多的舆情链接来查看当日之前任何一天的舆情记录。

可以点击系统主页上的舆情搜索标签来进行包含指定关键词的舆情记录,搜索页面如图7所示。在输入框中输入关键词,就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

5.结束语

在Scool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有关信息存储方面,本文主要提出了NoSQL和MySQL相结合的方法。实验证明,采用这种信息存储的方法可节省MySQL的IO开销、提高MySQL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速度、且比以前更容易实现扩展。对其后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并显示了一定参考价值。由于时间及技术的限制,测试和抓取的数据还不够连续和充分,下一步仍可继续完善和推进这一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焰,刘江宁. 微博的舆情特点及其谣言治理[J]. 图书情报知识,2012(6):7-9.

[2]张玉峰,何超. 基于Web挖掘的网络智能分析研究[J]. ITA,2011(4):64-68.

[3]汝艳红. 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 青年记者,2012(8):27-30.

[4]钟瑛,刘利芳. 微博传播的舆论影响力[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8-12.

[5]FOWLER M. NoSQL Distilled[M]. 2009:1-20

[6]齐海凤. 网络舆情热点发现与事件跟踪技术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11-30.

舆情监测篇5

关键词:舆情监测 信息管理 重大突发事件 舆论引导

当前,由于国际和国内关系日趋复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交织,加之网络舆论推波助澜,使重大突发事件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上升趋势。所谓“重大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原因引起而突然发生或暴露的,涉及面较广,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心理秩序和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影响,容易引发公共危机的事件。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重大突发事件屡见不鲜。如2005年,武汉市高校共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12起,其中10人死亡;2006年6月15日,郑州某大学因毕业证书问题导致学生发生大规模骚乱;2007年6月,安徽三所大学的30多名学生卷入“”行列,发生了一起性质严重的集体替考事件;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程春明在上课前,被该大学一名四年级学生用刀杀害;2008年11月14日,上海某学院一宿舍楼失火致使4名女生丧生;2009年4月,贵州某大学暴露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事件”;2009年9月10日,南京某大学发生“寂寞门”事件,引发两栋宿舍数百名学生聚集围观哄闹;2010年10月16日,因中日撞船事件,西安、成都、郑州等城市的大学生发生反日大游行。这些重大突发事件,都会带来舆论冲击波,传播扩散很快,容易引起高校师生、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如果舆情监测不全面、不准确,信息管理和舆论引导不慎重、不及时,就会使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增加处置难度,稍有不慎,还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产生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本课题站在高校管理角度,以信息与传播理论为依据,分析当前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新类型及形成原因,探讨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和信息管理策略,对于高校增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新类型及成因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新类型。随着高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社会的复杂性带来高校的复杂性,当今的高校已经不是象牙塔中单纯的一方净土。因此,高校重大突发事件不仅频发,而且类型多样。当然,考察角度不同,其类型也就不同。如果按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来分,则有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学校管理类、政治事件类、心理障碍类、社会治安类、安全事故类。而且,这些分类都是相对的。因为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产生明显的转化和升级问题,比如政治因素引起的游行、集会、网络讨论,有时会转化为闹事、骚乱、打砸等暴力行为;再如近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则会引发学校管理类、非正常死亡类事件发生。

当前,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呈现出的新动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政治与经济、民族与宗教冲突引发的政治、军事类事件,对高校产生影响而突发的重大。二是随着高校扩招,人数剧增,校园管理压力增大,使高校突发的各类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治安类事件的隐患增加。三是由于自然因素及环境恶化、疾病流行、食品隐患等带来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四是招生、就业、教学、考试等环节管理不善,出现违规、泄密和因师德学风问题而引发的重大突发事件。五是由于网络舆论和信息安全管理不善而引发的社会、科技重大突发事件。六是家庭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疾患等引发的各种非正常死亡事件。这些新动向,说明当今的高校充满着各种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需要高校高度重视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信息管理和舆论引导。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形成的原因。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客观性与必然性。从内部因素来看,一方面,高校聚集着有知识、有思想、富有良知和正义的特殊人群,他们个体意识较强,对社会反应很敏感,敢于指出矛盾和发表意见;但也由于性格率真单纯,容易产生热情和冲动,介入到热点事件中去。另一方面,20世纪末以来,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人数剧增,学生素质差异大,大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淡薄;同时,庞大的学生人数与办学条件、管理能力、教育质量、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致带来不可预想的事件发生。从外部因素来看,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危机突发,必然对大学校园产生巨大冲击,使高校不再是一片安宁的净土;同时,近年来环境恶化、气候反常、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新的传染病出现、境内外反动势力和恐怖主义加剧、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等,也是致使公共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

具体来说,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自然原因,如地震、海啸、雷击、疫情、泥石流、暴风雨雪等不可抗拒的灾害造成的高校重大突发事件。二是社会原因,如社会管理不善,社会治安和安全事故频发危及高校;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贫富差距严重、体制改革冲突、官员腐败等因素在高校师生中产生怨气和不满,从而引发高校重大突发事件。三是高校原因,如扩招带来的办学条件、安全管理等矛盾与隐患;高校功利化办学、育人职能弱化导致的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下滑;高校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矛盾冲突,从而引发重大突发事件。四是家庭原因,如家庭经济环境、家庭结构、家长素质、家庭感情和气氛、家庭教育方式等存在问题,对大学生的行为造成影响从而引发重大突发事件。五是个体原因,如性格和人格有缺陷,思想消沉、价值观紊乱,精神及心理有障碍、交往空间狭隘,焦虑自卑、抗挫抗压能力较弱,等等。以上原因,有的是导致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有的是潜在因素。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引导和化解,避免事态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力求把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损失度降到最低。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特点分析

所谓“舆情”,就是公众受某些外部因素刺激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由于它产生的时空环境和传播媒介的特殊性,舆情表现为不同的特点。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特点,是高校师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①。下面笔者分别从内容特点、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内容上看,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特点表现为:1.政治热点、社会焦点方面的舆情。爱国情愫、民族感情、社会正义、民生关怀,是高校师生普遍存在的思想情感,一旦这些热点、焦点问题产生,便会很快触动高校师生敏捷的思维,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但由于他们的层次素质不同,其消极负面的舆情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可低估。2.学校管理、师生活动方面的舆情。高校扩招带来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安全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矛盾与隐患,这些往往成为高校师生强烈关注的对象,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舆情。及时关注这类舆情,有利于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从表现形态上看:1.群体性。高校人群聚集,且年龄、经历、生活习性、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加上网络发达,交往频繁,一有情况便很快扩散,产生强烈共鸣,影响范围很宽,往往难以控制。2.复杂性。高校人群来自四面八方,与各行业、各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关注内容包罗万象,而且事件涉及各种环境和人物因素,因此舆情性质十分复杂,指向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结果难以预料。

从传播方式上看,表现为:1.多用人际传播和网络传播。“由于大学生群体的高密度性、同质性,网络的普及以及手机的高持有率,使得舆情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得天独厚。”②2.传播速度快,舆论范围广。高校师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主体意识突出,参与意识强,主观性和倾向性明显,新媒体普及率高,每一种情绪反映和意见表达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措施

创新舆情快速捕捉机制。这里所谓“创新”,是指要针对当前高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新动向进行预警,在舆情监测理念、机制和方法上快速跟进,使其与舆情发生同步。因此创新舆情快速捕捉机制,一是要增加信息节点。即在高校各个敏感区域、各个层级和活动场所设置舆情信息捕捉点,通过密集的舆情联络系统的建立,以保证舆情信息采集的全面、深入。二是利用网络媒体拓宽舆情捕捉渠道。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人们愿意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可利用微博、QQ群、社交网站、论坛、博客、新闻跟帖等工具,建立网络舆情观测站进行随时监测,以获取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三是要强化信息传递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到位,做到舆情预警不断线。

关注舆情热度的内涵和来源。所谓“舆情热度”,是指公众在舆论传播中对某一事件、某一现象的关注和讨论的高涨程度。如2010年舆情热度最高的五大事件为:腾讯与360互相攻击、上海世博会、网络红人“凤姐”、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富士康员工跳楼。张一文等学者研究网络舆情热度时认为,网络舆情热度来自三个方面: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媒体、网民。因此,关注网络舆情热度的内涵与来源,就要抓住舆情产生的导火索:非常规突发事件;舆情产生的载体:网络媒体;舆情产生的主体:网民。而舆情热度的评价指标则包括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力、网络媒体作用力和网民作用力。这三者作用力越大,则舆情热度越高;反之亦然。③当然,舆情的产生与传播除了网络媒体以外,还有其他传播方式和渠道,但是这个理论给我们很大启示,事件、媒体、公众是构建舆情热度的三个重要评价指标体系。套用其公式,高校舆情高涨的程度来自突发事件的作用力、传播媒介的作用力、校园公众的作用力。这三者作用力越大,则舆情热度越高。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就要把握住这三个核心环节,根据舆情热度的监测与判断,及时应对。

加强舆情深度分析和应急管控。舆情的捕捉、监测、分析、判断、引导,是舆情管理的一套完整系统。因此,高校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分析、判断、引导,是一个事关事件应对和处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建立舆情的筛选、分析、评估、判定机制,成立机构,组织队伍,分级负责。其次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舆情,通过对舆情热度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意见和结论。舆情分析研判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把握事态进展和引导舆论,因此还要注意负面信息的控制和正面信息的引导,以利于局面的稳定和事件的处理。尤其要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校园师生的影响。在舆情监控上,要加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的建设和运用,对舆情信息进行适时监测、跟踪与过滤;设置“虚拟警察”,遏制网络违法犯罪发生。在舆情引导上,可设置“网络阅评员”或“网络发言人”,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防止舆情泛滥引发重大突发事件,甚至酿成危机。(本文为2010年度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成果)

注 释:

①②王磊:《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学术论坛》,2008(5)。

③张一文等:《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指标体系建立初探》,《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舆情监测篇6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是指网络信息工作的部门或人员在特定时期或者在特定的事件中对公众在互联网上发表的言论和意见进行监视、收集、分析、整理及预测的行为,这些言论被称为网络舆情。

当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平台主要是基于信息采集、整合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对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并由相关部门形成舆情工作报告、舆情信息简报等,为舆论引导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呈现的新特点,促使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这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网络舆论信息格局发生变化,舆情分析质量亟待提高。据人民网权威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2016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向社会各层面渗透,网络舆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网民结构与社会人口结构趋同,网民产生代际更新导致网络流行议题和文化热点发生转换,微博、微信平台化,专业自媒体步入兴盛等。在这样的变局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有些部门的舆情信息收集工作仍然停留在报刊、门户网站、BBS、微博等开源信息的收集阶段,并未将新闻客户端、微信、直播等平台打通,难以保证舆情信息分析的全面性以及舆情热度指标的准确性。《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还对近五年来参与当年最具网络关注度的20个舆情热点事件讨论的320万微博用户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关注新闻事件和聚焦热点话题的网民发生了代际交替,在性别方面,女性的比例明显上升;在地域上,三、四线城市用户增长迅猛。受众层面发生的这些变化,也将在舆情监测工作中体现出来。然而在目前的舆情监测工作中,相关信息部门的舆情信息报送在内容上只是就事论事、停留在现象层面,对受众的成分、热点事件的社会背景以及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形式上,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报送还停留在工作动态报告或者事件日志等形式的报送上。这样就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的价值作用降低、服务能力减弱的问题。

热点事件话语体系不可控,舆情预警能力亟待增强。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热点公共突发事件,可以发现,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交平台上,公众的话语体系呈现出了一些全新特征,如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参与渠道的多元化、生成议题的自发性、交流观点的无界性、汇集意见的实时性、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等。这些特征与舆论话语体系在传统媒体的呈现完全不同,网络舆论热点事件话语体系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强。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自媒体呈现出来的话语体系最为庞杂。许多舆情信息不仅包含结构化数据,还涉及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若对其准确性、真实性逐一核查,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就内容而言,较多负面、虚假舆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单纯以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搜索容易产生误判、遗漏。话语体系的不可控性增加了舆情监测工作的难度,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敏感性以及较强的网络操作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数舆情监测工作部门的信息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化的训练,舆情信息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就舆情监测平台系统来说,对于舆情信息的跟踪分析灵敏度较低,在有些热点事件的处理上没有按照公共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进行准确的分级,从而导致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判断力体现不出其应有的情报价值,预警能力也随之削弱。

舆情监测的技术体系落后,人机不协调问题亟待解决。网络舆论的实时性及其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网络舆情监测必须迅速、及时,但很多单位部门的舆情监测平台的方法技术体系滞后,部分单位采用了网络监控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等方式进行网络舆情监测,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省舆情监测设备的成本,甚至将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依托于人工网页搜索及浏览的“人工盯梢”方式上,这成为监测工作的一大阻碍,监测工作出现疏忽错判也在所难免。排除资金、人力等客观因素,现阶段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中技术方法体系的不足主要归因于“人机不协调”。机器与人工的协同分工模式不成熟、机器的辅助力量不够,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在预测监测体系中分析情感、预测走势、检查效果等方面应用还稍显粗浅、机械,而在需要人工进行的高级维度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等层面,机器的应用又显得粗糙以及同质化。

人工智能为网络舆情监测带来的三大变革

网络舆情监测要适应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要求,就必须顺势而为,积极进行变革,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的变革、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范式的变革以及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思维的变革三个方面。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的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舆情是为了更好地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通过直观、简明的方式描述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进一步推导信息传播主体的态度倾向性、情绪感染性以及初衷、意图等,从而预测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在“小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还可以依托于“人工盯梢”的方式来完成,那么在“大数据”环境下,当数据的量级达到了EB甚至ZB级别后,以人工监测来把握舆情脉络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那些隐含在网络舆情信息中的观点、态度及情绪的表达,更难以从泛滥成灾的信息碎片中被真正发掘出来。加之海量信息的不共享所带来的“信息盲区”,更使得舆情信息分析不够严谨,易偏离实际,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依托搭建智能化的网络舆情监管平台来解决。在平台上可以通过三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判相结合,再借助如眼动仪、脑电仪等受众检验仪器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化分析。三种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一是Web挖掘技术,该技术把互联网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起来,对网络上结构化数据如文字言论,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如视音频、图像等信息进行采集,完成信息前期处理的第一步;二是语义识别技术,该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对语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词义推断处理以及句子语法结构的分析,从而将复杂信息简单化,这是对采集的信息数据做进一步识别推断的过程;三是TFDF信息聚类技术,该技术主要提升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分类速度,使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处理更加及时,反应更加灵敏,提高采取措施的时效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将有利于对信息进行挖掘、采集、分类、整理,从而找寻出最核心的关键性数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网络舆情的性质、发展趋势进行正确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范式的变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及其研究产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舆情监测的研究范式从多角度发生了转向。

第一,舆情监测工作视角的转向: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受众的角色首先发生了转向,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这一转向给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受众是单纯的信息接收方时,网络信息的可控性强,舆情监测工作形式单一,把关相对容易。而受众角色发生变化以后,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把关难度增加,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也从单一转向多元化,还需要对信息进行疏导、研判处理。

第二,研究视角的转向:从内容研究转向“内容+关系”研究。传统的网络舆情信息研究最重视的是受众借助网络进行的话语表达,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内容层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这一单向视角将发生转变,潜藏在内容层面背后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动机、诉求等多方面因素都将被关注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舆情信息的研究视角将透过内容层面深入到关系层面,转向对网络受众社会心理描绘、社会关系呈现、社会话语表达等多维度的研究。

第三,研究重点的转向:由舆情监测转向舆情预测。当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对当下网络舆情的动态信息进行随机采样来收集、整理、分析,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发生的事件在过去及当下的动向,对未来的发展预测难以兼顾。而借助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网络舆情的性质、发展趋势进行正确描述,再结合大数据分析处理整群数据来实现预测功能。比如,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通过关注用户搜索中的“流感”关键词来预测实际流感发生的时间,往往可以提前两三个周对流感的爆发进行预报及预防。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思维的变革。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出现之前,相关舆情监测部门的管理者往往由一人或几人的小团队组成,在监测信息数据量级不大的情况下,这种小作坊式单打独斗、面面俱到的舆情监控管理思维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种小作坊式的舆情监测体系面临瓦解。当前,商业化运营的软件监测团队多达几百家,这些监测软件服务商通过开发相应的舆情监测软件为政府部门、企业主体以及科研院所提供服务,进行简单的舆情信息数据采集及分类处理工作。在数据开源的情况下,这些软件服务商的竞争逐渐由粗放型、低层次化向数据处理的优化、人机互动、机器算法的精进等层面转变。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上,舆情监测的管理思维也必须转向,组建一支人员分工明确、高度聚合集约的舆情分析团队势在必行。舆情管理的思维变革依托于人工智能监控系统改变团队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通过智能化的舆情监测系统代替低效的人工操作,其专业性要求颇高,而最佳处理模式就是专业化团队加人工智能技术。按照这样的管理思维,未来舆情监测团队的分工将更加明确,行业内部集约聚合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有机化程度也将逐步增强。

舆情监测篇7

[关键词] 大数据;舆情监测;挑战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133-05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公众已习惯通过论坛、贴吧、社区、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网络成为了社会舆情的“风向标”。由于互联网信息共享、传播便捷、主体匿名[1]等特点,一些虚假和负面消息也在网上广泛传播,特别是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组织下,会加速发酵传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干扰社会的正常秩序,由此越发凸显舆情监测的重要性。

一、当前网络舆情新变化

(一)“三微一端”成新重心

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48.8%,网民总数达6.68亿人,其中9成用户使用手机上网。而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了中国网络舆论新重心。

(二)正能量舆情被广泛关注

事关国内大事件、大决策的相关热点新闻,总能引起网民的普遍关注和理性看待。如关于十八届五中全会、9・3抗战胜利阅兵、全面二孩等年度热点事件,朋友圈里全是积极建言献策,表现出了网民的爱国情怀。

(三)经济领域舆情引发广泛关注

世界范围内经济萎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于外部环境的极度变化和原材料、人力、环境成本的相继提高,传统行业举步维艰。互联网等新兴经济领域的急速发展引发关注。例如微信、“滴滴打车”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由于该领域与普通公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而引发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发传统行业的不适。经济下行大环境引发国民普遍忧虑,其中李嘉诚在大陆的撤资恰好切中舆论痛点;我国股市于2015年6月中旬和8月的A股断崖式暴跌,引发中央高层不惜重金救市政策,等等,均受到民众的高度关注。

(四)突发事故类舆情仍是重点

突发类事件往往能够挑动网民的神经[2],如2015年的哈尔滨大火、上海外滩踩踏、福建漳州PX项目爆炸、东方之星沉船、荆州电梯吞人和天津港爆炸,2016年的雷洋事件、广州退休牙医被砍死事件等等,这些事件看似是天灾人祸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大都含有很深刻的社会原因,网民往往会“推人及己”而引起热烈讨论。

(五)旅游和环保类舆情成为新热点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公众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期待显著提高。一方面表现为对环保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消费环境的规范化,因而旅游和环保类舆情自然成为了公众关注的新热点[3]。例如青岛天价大虾、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等。这些都表明时展促使人们拥有了新需求,而这种新需求恰恰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六)舆情事件的主体指向性往往不明确

在各类热点舆情事件中,旅游和环保类舆情逐渐成为了新热点,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舆情开始凸现,而这些舆情普遍具有主体指向性和不可预测性特点。这些特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是责任主体具有多方性和广泛性。如优衣库不雅视频,责任主体并不明确,只能勉强跟警方监控搭上关系。而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目标所指责任主体更是十分广泛。还有诸如股灾、李嘉诚撤资等经济类舆情,一方面说明它们与我国经济的大制度和大环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说明所牵涉的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管理部门的事态,而是关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动态的大事件问题,因而不是一句话可说清的,必须冷静观察。

二、大数据条件下政府在舆情监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困难之一:认识不到位,变“监测”为“监控”

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存在网络舆情理念落后于潮流,思路偏离于现实,行为有违于宗旨的现象,造成了在网络舆情汹涌的大环境下,面对网络民意,他们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了一系列不当甚至错误的行为。如主观拒绝以至排斥网络民意,轻视网络舆情以致无视、野蛮删帖、盲目封堵等等。从近些年来多起政府舆情处置的案例来看,政府舆情监测易走偏,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的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将舆情监测作为“监控”手段使用,虽只一字之差,但具性质变化。

(二)困难之二:处置不当,变“澄清”为“灭火”

发现问题后,一些政府管理人员尤其是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正确解决问题,而是考虑如何“灭火”。由于他们缺乏对舆情的正确认识,因而当发现负面信息时,他们不是本着负责、服务的态度,首先弄清楚网上所曝信息是否属实,以至尽量了解公众对这些负面问题的态度和评论,而是不问青红皂白,在第一时间便草率地删除这些“负面”言论,甚至通过行政手段打压发帖人,控制媒体报道传播等等。尽管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长此以往,这一简单的方法会对政府和网民的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因为长期积怨而失去政府信誉。

(三)困难之三:机制不全,变“系统全面”为“单打独斗”

由于舆情监测的机制并不十分健全、运行程序尚未理顺,加之建立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分析平台需要投入大量资源,需要政府各个部门无间对接和配合,但在舆情监测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了某个部门或者某几个人的事,如此在社会舆情突发时,就难以快速反应和响应得当,所以需要加强舆情监测机构和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反馈,尽快形成制度合力做到有效应对。

(四)困难之四:缺乏专业监测、数据分析人才和团队,监测分析水平不高

单纯的舆情监测对于舆情管理和研究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对数据进行生产、分析、研判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团队。正是由于这些专业班子不到位,因而目前在岗的舆情监测人员对于舆情的专业性、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不到位,从而极大制约了政府对网络事件的监测和分析。

(五)挑战之一:舆情监测数据由样本向全量数据变化

传统数据分析一般专注个体或典型的样本数据,而大数据时代则要求我们的专业人员必须关注与这些个体相关的所有人、事、物的全量数据[4]。因此,必须克服传统的数据分析过程中把所有人作为个体来看、或者作为平面来看的方法。应当用立体化的方式刻画某个人乃至某群体人,某件事及至某些同类事,从个性中找出共性,从一般中找出规律,最终达到对舆情的全方位预测和预控目的。

(六)挑战之二:提高大数据舆情分析能力,防止决策失误

大数据并非完全可靠,虽然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对舆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但其中难免掺杂非理性因素,有鉴于此,如果过于依赖大数据,过分相信数据分析结果,那么,就会使我们做出很多不必要甚至错误的决策。由此看来,需要专业网络舆情分析师对监测到的舆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为决策提供最终参考。

(七)挑战之三:舆情监测向舆情预测变化

关于信息聚合共生,我们可以从大量数据中分析出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现在舆情监测主要是在事件发生后才找寻原因、深究应对之策,比如近期的公务员试题泄漏事件。如此只是当事情暴露出来之后,才会倒逼相关部门出面澄清和解释,这样做,常常是被动的。

无数事例说明,舆情监测应逐步向舆情预测转变。目前舆情监测是追踪动态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体,检索网络中有关语料库中敏感字词,发现舆情动向,通过长期关注和积累,逐步梳理出语料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通过专业数据挖掘和建模,进而达到舆情预测、提前报警目的。我们不否认这种做法的正确性,但胡子头发一把抓,貌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却伤害了无辜,久而久之,会造成网民积怨,到头来就可能产生更难预测更难解决的问题。

三、大数据条件下政府舆情监测的应对策略

(一)实现大数据整合与政务公开相结合,提升政府公信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不讳言,我国现阶段的政务公开工作并不到位。譬如政府部门间封闭、独个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现象,对于改善民生、提升政府效能,做到惠民、为民等方面均人为造成诸多障碍,因而容易引发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督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因而群众对于政府的行为理解不透彻,政府与公众存在隔阂甚至利益冲突,这些必然极易引发网络维权事件,从而造成较大网络舆情压力。

传统的信息公开是依申请后而公开(少不了领导人批准过程中的积压),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开放则是主动进行数据推送,而且公众需要的信息已经包含在公开共享的数据集里,供公众按需自取。因而我们应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我国的大数据政务公开系统,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并积极参与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和使用,让数据发挥最大价值,借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实现大数据整合与解决突发事件相结合,提升政府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网络舆情与大数据、社会突发事件总是息息相关的,网络中往往不起眼的一条微博微信,“碰巧”是网民的“痛点”,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规模的舆情压力。为此,政府应加强大数据的分析研究,建立“舆情量化指标体系”“演化分析模型”等数据模型,综合分析事件性质、事态发展、传播平台、浏览人数、网民意见倾向等各方面数据[3],以至快速准确地划分舆情级别,确定应对措施,解决传统舆情分级中存在的随意性、滞后性等问题,做到科学研判、快速处置。

(三)实现大数据整合与主流媒体相结合,提升政府舆论引导能力

“喇叭多,事实少”,反映出自媒体的先天不足。但在马航失联、司法案件、医疗事故等这些具有较高专业门槛的事件中,仅仅依靠网民七嘴八舌是难以还原事实真相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和专业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公信度高的主流媒体保障新闻事实和专业分析供给,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为网络信息去伪存真。其中,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听取和考量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声音,主流媒体应注意均衡地照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尊重甚至主动“搜求”那些沉没的声音,让各方利益的代表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于合作博弈中求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四)实现大数据整合与舆情管理相结合,提高政府网络舆情整体掌控能力

要运用大数据突破传统舆情管理的狭窄视域,建立网络舆情大数据台账系统,实时记录网站、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各个网络平台数据,全面分析舆情传播动态,从瞬息万变的舆情数据中找准管理重点、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效能。

(五)舆情处置应有底线思维

充分释放网上舆论,相信其自净、对冲机制。在民生领域公共事件讨论中,“一刀切”式封堵做法容易坐实阴谋论,造成舆论遐想空间,使事件泛政治化;而充分探讨则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

[参考文献]

[1]金鸿浩.虚拟社会中网络舆情的现状研究[J].电子政务,2013,(3).

[2]戴建华,廖瑞丹.基于时间记忆的网络舆情意见交互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16,(2).

舆情监测篇8

关键词:文化安全 网络空间 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是社会现状和问题在网络空间的投射,是民意民情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是民众参政议政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在网络引发了敏感舆情,加之西方敌对势力从外部通过网络空间散步有害舆情,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网络空间舆情特点

在舆情内容方面,第一,网络舆情自由交互。互联网的开放性拓展了个体在网络中的空间范围,给与了所有人在网络空间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权力。第二,网络舆情多元交叉。网络舆情的主题宽泛多元,其内容多来自热议话题,具有自发随意的特点。舆情的主体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舆情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第三,网络舆情偏颇交杂。网络舆情体现出网络空间个体感性化和情绪化的特点,个别个体甚至将网络空间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由此产生的感情偏颇在多次转载之后很可能引发极为有害的网络舆情。

在传播方式方面,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第一,非主流非理性。大部分网民很少主动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但在网络空间确实存在一些参与意识较强的群体,主要包括对现状不满的人以及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热衷于热点问题评论的“意见领袖”。他们既不能代表主流社会,也不能反映社会主流舆情,在信息和理解上往往比较情绪化、简单化、非理性化。第二,负面多逆反多。总体而言,网络舆情中负面传播多于正面。一来负面话题容易引发人们的探究讨论,网络媒体常常通过负面新闻来提高网站点击率。二来参与网络舆情传播的个体往往对社会怀有负面情绪或者把批评作为展示其思考力的主要形式。第三、传播快扩散广。当某一事件或话题在网络空间后,其传播会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速度、波及广度和影响深度是其他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空间舆情传播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冲击与挑战

(一)打破传统媒体控制方式的限制

在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主要载体以前,传统媒体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信息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因此受众接受的是有导向和经过筛选的信息。但是,网络空间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控制方式的限制。网络信息的传播相对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网络舆情主体是大众化的,内容是繁杂的,载体是开放的,传统媒体控制方式难以对网络舆情主体、内容和载体进行全面掌控。

(二)催生个体化的舆论领袖

传统的舆论引导主体是国家或政党,而在网络空间,舆论引导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权威性集体,一部分网络个体也成为了舆论领袖。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网络主体的自主性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与传统主流媒体几乎相同的信息平台。各种舆论都可在网络空间找到其社会基础,从而催生了个体化的网络舆论领袖。这些主体不仅影响了国家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而且逐渐占据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权力,导致网络空间中舆论引导权力的转移。

(三)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是网络舆情的影响力绝不仅限于虚拟空间。一旦形成规模,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将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在重大事件和社会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网络舆情极易起到鼓动、误导和干扰的作用。在矛盾激化时,很可能触发现实社会中大规模的。加之网络舆情传播的快捷性,组织活动的隐蔽性,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极其重大。

三、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的网络空间舆情监测措施

鉴于网络舆情在国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将其视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各方面建设。

(一)建设网络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队伍

首先,在政府层面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快速响应的门户网站,把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主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搭建权威网络宣传平台,加快主流媒体网络资源建设。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提高新闻发言人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引发网络舆情时,由新闻发言人及时、客观地信息,配合传统媒体加强权威信息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其次,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的恶意诱导,导致网络舆情呈现出大量负面信息,消极吐槽现象严重,但事实上真相往往被蓄意抹黑了。此时,网评员的介入非常必要。网评员队伍能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压缩网络舆情中负面信息传播的空间,淡化被错误信息激起的矛盾和对立情绪,平息负面网络舆情事件。

(二)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相关法律法规

世界主要国家对于网络舆情监测均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而我国互联网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要推进网络舆情监测法制化进程,首先需要把网络舆情监测立法工作纳入国家法制建设整体框架中进行设计,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是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对网络空间中的违规违法、经济犯罪、民事犯罪等行为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国家网络空间文化安全。

(三)建设健全网络文化

促进网络文化和谐发展是文化安全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创新要求。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互联网企业要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加强自律,文明办网。网民也要加强自律,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形成和谐的网络文化。

总之,网络舆情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出现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文化安全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应该对其积极引导,加快网络舆情监测各方面建设,维护国家网络空间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舆情监测篇9

网络媒体的迅速快捷,使得人们对网络媒体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网络媒体成为公众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首选。网络媒体为公众提供了表达观点和发表言论的平台,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常常是网络媒体率先提供新闻源,第一时间报道事件的最新情况,成为舆论表达和传播的中心和权威。

但不容忽视的是,网络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信息传播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为虚假信息和谣言“插上了翅膀”。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把关审核不严。网络上的信息,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得不到保证,加之网民信息掌握不全面,局限于感性判断,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言论和偏激的观点,可能引发社会舆论群体情绪“失控”。如果这些不良的网络舆论和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控制,很容易酿成网络舆论危机,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破坏公共秩序。

一、招生考试过程中的网络舆情

现阶段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网络媒介深度介入,网络舆论的复杂化、多元化给教育招生考试事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新华网的《2014年度中国教育行业舆情报告》显示,2014年教育热点事件中,考试招生类事件最受关注,舆情数量占教育类舆情的31%。比如,二级运动员加分造假、哈尔滨MBA研究生考试作弊等均引起了舆论及社会的大量关注;有关考试公平、招生腐败等新闻一出,立即会成为热点事件和热门话题。同时,报告还指出,不少关于考试招生的新闻报道和文章存在使用夸张标题、夸大事实、刻意炒作的现象,使得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被人为放大。

除网络媒体对招生考试的高度关注之外,还存在着不法分子在招生考试过程中利用网络作假的现象。近年来,招生考试环境日益复杂,利用网络和高科技手段进行考试舞弊的案件时有发生。网络已经成为不法分子组织考试舞弊活动的平台,他们隐蔽性强、不易防范、打击难度大,尤其是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等重要考试前后,各类招生考试非法信息充斥网络,严重干扰了招生考试的正常秩序。

此外,招生考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引起社会关注。此外,部分家长和考生遇到问题或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时,没有到正规部门充分了解情况就借助网络媒体把事情传播、扩大,给正常的招生考试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比如,网上曾曝出2009年省美术类统考泄露试题的消息:考试在2008年12月30日进行,而有家长发现,试题于12月29日已在平顶山某个美术培训机构的网站上出现了。一时网上充斥着命题教师或内部人士漏题的说法,公众甚至质疑考试的公平公正和省招办的工作失职。经过调查,事实是平顶山这家美术培训机构为了招揽生源,考后在网站上了考题,却把时间改成了考试之前。事件虽然调查清楚了,但是考题泄露、考试不公的谣言在网上余波难消,给招生考试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河南省招生考试网络舆情分析

从近年河南省内出现的招生考试网络舆情来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普通高考的舆情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二是内容多样,涉及面广。如考试舞弊、替考、违规招生、漏题泄题、加分政策、考生填报志愿、信息公开、个人信息泄露、高考移民、工作失误、假冒网站,覆盖了招生考试的各个方面,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也比较多。

下面以2010年发生在河南省普通高招中的“李某事件”为例,说明网络媒体和网络舆情给招生考试工作带来的影响。

事件还原:2010年开封县考生李某,高考分数565分,高出所在省份一本线13分。2010年河南省第一次实行网上报志愿,由于不熟悉网络操作,她第一次填报志愿没有提交成功,去县招办补报志愿时,开封县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把她的申请表锁在抽屉里忘了提交,致使其志愿没有进入录取系统,李某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一直到8月初,已经开始本科三批录取,她才发现这个问题,去县招办、县教育局申诉,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答复。8月12日,李某在百度河南贴吧发了一个题为《开封县县招办把我的大学梦毁了》的帖子。后来媒体记者发现李某的申诉帖子,于8月18日发出报道。各大媒体和自媒体马上跟进,尤其是新浪微博,8月19日发出“#我要上大学#”的话题,讲述李某“被落榜”事件。当天,10万网民转发此消息。媒体的报道,网络的热议,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省招办的重视。8月20日上午,河南省招办专门就此事召开情况说明会,当天下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决定补录李某。至此,“李某事件”得以解决。

“李某事件”之所以能够得到解决,条件之一是网络的助力,因为有了网络的存在,这件事情才有了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条件之二是媒体的介入,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进而才有了后来被录取的可能性。条件之三是考生李某本人,如果她认为结局无法改变而放弃求助,那么不会有网友、媒体及相关单位的重视,后来也就不会被大学补录。

“李某事件”的后续结果是,开封县招办工作人员受到了处分,县市招办对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次年河南省招办改进了网上高考填报志愿的保存提交手续,大家看到并经历了网络和媒体的影响力。尤其是招生考试部门,更加意识到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性和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急沟通机制的必要性。

三、主管部门应如何应对

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舆情,主管招生考试的部门要客观辩证对待。一方面,一些网络舆情暴露出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工作中的不足,有效地监督了招生考试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与问题并及时纠正、改进,促进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监测和治理,有效处理有害信息传播带 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网络违规行为的治理,采取措施整治网络谣言,打击有偿新闻和新闻敲诈,在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舆情监测篇10

Key words :Micro Blog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University Monitor Guide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16-02

引言

世界是个大的竞技场,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较量,是人才的比拼,是信息的争夺。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大部分国家早已不再为争一块地,一桶油而大动干戈,毕竟这很失风度。硝烟滚滚的明争已经悄无声息的演化成暗斗,争夺的不是土地,不是资源,而是科技,是技术,是高精尖的新兴产业。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微博的出现,并快速席卷全球,吸引全世界人的目光。微博如一条透明的“围脖”,围住了地球的颈部,她正以一种新面貌给世人惊喜,同时,微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也如潘多拉的盒子,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烦扰。尤其高校网络舆情,该如何监测和引导的确极为重要。对此问题,我想以一个在校的大学生的角度,切身处地的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提出自己的粗鄙之见,并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可以为研究该领域的学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微博下的网络舆情在高校碰撞的火花

1.微博的前世今生

微博简称微型博客,又称迷你博客,英文称为Micro Blog。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是由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于2006年创办,埃文不仅做出微博产品,还推出多样化的微博服务,微博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登陆,并“文字”“图文结合”或“音频、视频”等信息,并可以实现朋友圈即时分享,方便快捷。一般而言,当下主流微博平台将每条信息的文字数量限制在 140个字符之内,也正是因为微博“短、灵、快”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所以更加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微博服务于 2007 年进入中国,但国内微博真正迎来春天是在2010 年,随着四大门户网站微博的设立,各种类型的微博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注册用户数和信息数量不断攀升,2010年也被称作是“微博元年”。

相比其他网络传播媒体的“老朋友”,微博具有自己的“长板”。快捷性,是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无法比拟的,它使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几何速度增长;包容性,随着微博的发展,更多原创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网络上;随意性,用户只要注册一个微博账户,就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话题发表的评论,或只言片语或长篇大论。

2.国内外高校为主战场的网络舆情现状

舆情,简言之舆论情况也。舆情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唐昭宗在乾宁四年(897 年)的一封诏书“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翼小康,遂登大用……”。在《四库全书》这部贯穿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典籍中,“舆情”一词共出现了一千一百余次。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个人态度的一种表达。

国内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还处于萌芽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极大地拓展了舆论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从网民的年龄结构看,目前年龄在30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为 58.2%,从网民的学历结构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所占比例为22.4%。由此观之,我国网民结构呈年轻化,高校网民的数量不容忽视。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国外舆情研究始于19世纪,主要是西方的民意研究。而高校舆情管理作为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网网络舆情也被政府视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实际操作的层面,通常包括鼓励引导用户,增强网民责任感;加强网络舆论的立法规范,辅之技术监管。

二、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特点和功能

1.高校网络舆情花开五朵,特点大不同

第一朵,率直随意。大学生可以在高校网络平台随意发表评论观点、共享资源,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QQ、Email等传递信息、沟通交流。当然微博、贴吧、论坛等也是互动交流的重要场所。

第二朵,内隐外显。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表达观点,因为网络匿名的特点,网络信息者不用署名,使得网民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外显性也是网络舆情的另一大特点,内隐和外显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匿名的话题一旦传播,就会引起广泛的热议。

第三朵,缤纷多彩。高校网络舆情涉及的话题不仅包括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也包括国内外最新新闻,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传播的渠道也样式繁多,如微博互动,QQ聊天、新闻跟帖、BBS讨论等,各高校论坛讨论的主题十分广泛,涵盖了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情感等方方面面,这也吸引了广大师生跟帖留言,积极表达言论、发表意见。

第四朵,排山倒海。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强,往往发现时,通常已经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难以预测,有如排山倒海之势。

第五朵,张弛有度。微博使用者有说的自由也有不说的权利,既可以在论坛、QQ、MSN大放厥词,也可以控制并收敛自己的言语,这种张弛有度,体现了网络舆情的收放自如,既具有开放性又有可控性。

2.高校网络舆情的四大功能

校网络舆情发挥着灯塔的指引作用、绳索的捆绑作用、树洞的倾听作用和信鸽的传话作用四大功能。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灯塔的指引的作用,高校网络舆情反映的是大学生对热点话题的关注程度及对发展态势的敏感度,能够较为真实的体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网络舆情如同灯塔,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之能够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内心情绪和思想波动,进而进行引导和教育,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绳索的捆绑作用是指将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他们对相同或不同事物的看法融合在一起,像用绳索捆绑一样,集中解决,高效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调控,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高校网络舆情还具有树洞的倾听作用,如今大学生多如牛毛,已经成为廉价的劳动力,面临学习、就业、情感的压力,大学生跳楼自杀的悲剧频繁发生。高校网络平台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如同树洞,收纳烦恼和忧愁,是大学生随意宣泄情感的地方。信鸽的传话作用的功能是指大学生可以借助各种途径发出自己的呼声,高校校园网络是信鸽,为大学生传话,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大学生借助校博客、微博、帖吧等发表言论、宣泄自己情绪、表达自身的诉求,这对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改进工作、使其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要知难而进

1.舆情监测的必要性

舆情监测古已有之,古语云: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足以看出人民的重要性,民意就是君意的重要来源,纵观历史,自古君王哪个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民意是舆情的外壳,舆情是民意的体现。齐国君王曾下令重赏进谏之人,最后,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被传为千古佳话。舆情即是忠言逆耳的良药,有时也是肆意蔓延的谣言,因此,舆情监测工作应引起足够重视。如果舆论在较大范围内传播开,就会形成社会思潮,好的舆情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消极的舆情会阻碍历史的进步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的政治选举中,舆情是都政治走向的“风向标”;是领导者的最有效的筹码;更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舆情监测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简言之,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舆情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即修身;体现一个家庭对政治的关注,即齐家;反映一个领导人的是否得民心,是否能为人民群众代言,即治国;体现在外交上对待国内外政治言论的不卑不亢,并能够身处乱世而明哲保身,即平天下。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空间是片大林子,其宽松的环境使得道德和法律约束力下降,往往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上网人群良莠不齐,又普遍缺乏自律意识,很多人,往往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传播恶意言论,殊不知:祸不不仅从口出也从“网”出。因此,引导和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构建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是社会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

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之“行路难”

第一是舆情自身带来的困难。高校网络舆情涉及面广泛、内容复杂、并且其突发性强,传播迅速。往往使高校管理者难以预测,即便深入了解掌握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具体内容,也经常是亡羊补牢,其已经形成溃堤之势。只有能够提前感知,预防为主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

困难之二是舆情主题的特点。大学生群体相对于普通人群其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且正值青春年少,思维活跃,由于生活空间较为集中,他们思考问题方式往往具有相似性和从众性。毛主席曾经说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此,大学生是舆论传播的活跃分子,任何言论都极易被发展为舆情。又因为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经历,思考问题片面,盲目从众,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三是舆情管理技术尚还稚嫩,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网络技术发展取得了突出进步,但仍不可放松警惕,网络匿名性使舆论的来源难以追踪;网络使用的复杂性又使得网络舆情的信息不易挖掘。网络管理者要从大量的的网络信息中及时识别、发现舆情,如同大海捞针,难度很大。因此,需要信息监测技术和信息分析技术的支持也依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四、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锦囊妙计

1.专业化的“巡逻小组”

要落实好监控小组的专业培训 ,构建一支给力的监管队伍,服务于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为信息传递搭建桥梁,组建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干部为主的网络“巡逻小组”,辅之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这支队伍需要思想上进,爱岗敬业,知识储备强并愿意从事网络舆情监测相关工作,能够根据热点问题主动发帖,积极引导网上舆论朝正确方向,能敏锐的察觉问题,并对网络舆论中突出的矛盾,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而且能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引导网络舆情献言献策,为维护网络秩序贡献力量。

2.优秀的“弄潮儿”

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的大潮中最活跃最尖锐的“浪花”,它反映的只是一部分民意,不代表全民立场。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舆论信息时,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走出盲区。优秀的“弄潮儿”可以站在舆情的浪尖上勇敢战斗,成为群众的领袖。拉扎斯菲尔德在他的“二级传播”理论中阐述道,在舆情传播的过程中,常常只有少数人是消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他们比常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体,因此更加留心媒体信息的走向,对相关事情自然了解更多,他们总能敏锐察觉舆情的动态,并能影响普通人,这些人就是舆论带头人。培养论坛的“舆论领导”,利用这些带头人来引导网上舆,这与电视明星代言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高校可以培养优秀的带头者,通过他们的魅力影响舆论走向,从而形成顺应历史潮流的舆情导向。

3.公开透明的“大喇叭”

当今社会信息不透明、不公开被认为“有猫腻”。由此可见,“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按照信息透明公开原则,高校可设“大喇叭”,以新闻发言人传递信息,让信息制度及时、有效、公开、透明。通过这些新闻发言人,广大师生及时了解真相。通过及时准确辟谣消息,把公众关心的、突发的公共事件的应急方案和预警信息通过手机和网络等多种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不从而有效地控制局面,安定民心。同时,高校也应在最大程度上争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支持,发挥传统媒体的力量,树立学校公信力。这样做,不仅保障了公众的权利,也避免恶意的舆论的蔓延。可以调动师生积极型,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4.地方和学校“手拉手”

为打击新型的网络舆情的犯罪行为,高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和媒体单位、以及公安部门、还有网络管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切实可行的“手拉手”联动机制,加强彼此信息的沟通,关注并强化舆情的引导职能,维护高校的网络安全与并与稳定。一旦发现网络舆论的恶意信息,及时通过公安部门协调网络管理单位,通过技术手段对 IP 地址进行准确的监测,跟踪并引导主题帖,如果必要时,可以进行删贴封杀。

5.有效的“过滤器”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因为如此,高校应建立多方位、多层面信息收集机制与处理机制,努力把问题扼杀在萌芽、消灭在基层。并对不恰当的要求,或在短时间内难以攻克的问题,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高校应敢于通过网络渠道,直面舆论问题、勇于担当、办事高效。并结合实际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网上论坛信息的筛选过滤,建设校务公开,信息审查合格的网络平台,使学校领导和师生在网上互动交流畅通无阻,能及时关注学校的热点新闻,有效帮解决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6.网络教育的“万花筒”

高校应该以知名的专家为主体,积极举办网上、网下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网络专题讲座、建立品牌论坛和开展其他网络教育宣传活动,使高校网络平台扮演着宣传科学理论、传播网络文化、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角色,这些都使得网络舆情在宣传教育的“万花筒”下茁壮成长。同时,创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专题的网页,使高校网络平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健康成长。加强网络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的扫盲运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对不良信息说“不”,可以减轻直至消灭网络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