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20 09:18:57

舆情管理

舆情管理篇1

关键词:电网企业;舆情;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18日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与经济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其战略思路、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实施、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电网企业发展和经营与政策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国家对媒体舆论和民意的进一步重视,相关舆情对政府决策、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舆情在电网企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已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一、电网企业舆情简介

电网企业经营覆盖整个终端用户市场,业务领域、经营范围广泛,关系国际民生,与多重利益主体存在关联,在新媒体环境下,原来的局部事件扩大化、极化、扭曲化,事件的影响往往从局部放到全局,对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带来严重损害。

目前,电网企业已高度重视舆情的监测和管理,尤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创新,展现“责任央企”形象,但由于在舆情危机处理方面缺乏体系化的思路、方法和有效措施,各类负面报道仍然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发展和电网企业的改革创新。如何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有效舆情管理机制,研究提出应对方法和措施,加快改善电网企业对外形象,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网企业舆情特点。由于电网企业的自然垄断属性和媒体的快速发展,电网企业舆情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转型过程中的电网企业属于“敏感体”,极容易成为攻击焦点;二是正面新闻被较少关注,负面新闻跟风严重;三是电网企业与公众缺乏相互沟通和理解,容易造成误解,垄断、薪酬福利、电价、社会责任等是电网企业舆情的重要内容。

(二)电网企业舆情分类。按照舆情触发的载体可以分为:传统媒体风险、新媒体风险(网络为主)。新媒体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破坏程度要远远高于传统媒体风险,对其实施监测、管控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媒体风险。

按照危机事件促发的不良舆情影响范围可以将舆情划分为局部、区域和全局性危机,按照其发展的趋势可以分为萌芽、发展、失控三个阶段,按照其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电网企业业务流程自身风险点促发的不良舆情,由于发生频率较高、处理经验相对丰富,可以称为常态舆情事件;由于突发事件、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不良舆情,处理应对的经验少、危害程度大,可以归结为猝发舆情事件。常态风险从一线开始建立管控、预测、监测、应对的体系;猝发风险重点在于建立技术监测、分层防御的机制。

二、电网企业舆情关联主体分析

(一)舆情主角——公众。公众作为事件的经历者,也是舆论的制造者、传播者,还是舆论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没有经过权威部门权威认证的情况下,这种人群的集合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群体面对谣言等情况下的主动趋利避害的选择。我国几乎人人都用电,所以说受众广泛,电网就极其容易成为关注点、评论点,再加上电网企业本身的国企身份和垄断地位也容易引起公众对于不平等地位的不满而引发舆情危机,企业在处理危机过程中要与公众定位为平等角色,不能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态度,否则会引起公众态度反弹。

(二)舆情引导者——媒体。媒体对于公众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对于引导企业舆情有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及时地与媒体沟通,利用媒体的平台和公信力为自己的危机公关。企业要了解媒体,并认清企业与媒体关系,要摸清媒体报道的热点,真诚对待记者,组建公关部门或设立新闻发言人。

如今是新媒体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传播新技术的飞速进步,产生了形形的新媒体形式,其中,尤其以网络媒体最能代表新媒体环境的特征。新媒体塑造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改变了原有舆论引导的格局和本质性需求,偏离事实真相、激发群众反对政府、破坏政府公信力的观点,容易被大肆传播,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带来严重误导。如网上揭露了电网企业某特例的待遇不到位,引起了对整个电网福利问题的声讨,以偏概全,对电网形象造成重大损失。企业应对媒体话题具有敏感性,随时监督,及早发现和快速应对,尽量将危机扼杀在萌芽时期。

(三)舆情组织者——意见领袖。在群体中存在一些人,他们的观点对于影响群体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人就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的,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意见领袖既是企业危机舆情的来源,也是舆情扩展的重要渠道。在媒体缺位的时期,意见领袖的表达似乎成了救命稻草,即使只是谣言,只要这一谣言贴近公众的情感和思维,那么这种舆论就会迅速地被传播出去。公众选择意见领袖更多的是根据其所掌握的信息的多少和信息的可信程度,很大程度上还包含情感的共通性。企业要重视意见领袖和把关人的作用,平时应和意见领袖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解,将他们对企业的误解及早消除,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舆情危机。

(四)舆情新势力——公民新闻。公民新闻就是非媒体的从业人员,普通公民根据自己掌握的新闻线索,进行新闻报道的行为。微博的兴起为公民新闻提供了更大的平台,集众人的智慧与资源于一体的微博平台使得任何企业的危机事件都无处遁形。微博降低了发表言论的门槛,因此其中混杂着许多的不真实、过激性的言论,如何防范其中的风险,也是企业需要学习的,现在进行网络监测已经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情。

三、电网企业舆情管理措施

应对如今复杂的舆论环境,电网企业要健全舆情风险管理的机制,完善危机公关组织。在意识水平、危机引导策略库、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舆情事件处置和信息公开机制等方面,还需下大力气开展专项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面实现突破,还需要不断借鉴其他优秀同类企业应对和管理舆情危机的经验,持续提升管控舆情危机的能力。

(一)健全舆情危机管理组织机构。企业要做好舆情管理和危机公关,首先要有专门的组织机制,并从各部门获得最大支援。一是成立舆情控制组织机构,建立新闻机制和组织指挥体系;二是明确组织机构的专业分工,设立新闻发言人和谈判专家;三是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四是建立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把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管相结合,用正面声音挤压有害信息传播空间,及时删除各种歪曲事实、煽动激化矛盾的有害信息。

(二)健全舆情危机管理程序。健全的组织机构是舆情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舆情危机处理的程序,使危机处理体系化,当危机发生时处理及时、迅速、正确,不再手忙脚乱。

1、健全舆情危机预警机制。企业要对媒体的传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决定了企业舆情危机的不可预测性,企业不可能知道由新媒体传播所引发的危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何种规模发生,所以必须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于危机来临前就建立和健全企业新媒体舆情危机传播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设计是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要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危机信号和危机征兆随时进行严密的动态监控,对其发展趋势、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并用危机警度向有关部门发出危机警报的一套运行体系。它主要由监测子系统、汇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警报子系统、预控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企业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并收集分析信息,识别判断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健全舆情危机应对机制。虽然舆情危机处理在萌芽时期是最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可以预警的,危机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试图每一次都实现危机预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企业要做好应对突发危机的准备。

(1)处理原则。企业处理危机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讲述实情原则:这是一种坦诚的对待问题的表现,也是制止谣言恢复事情本来真相的根本性途径,也是为企业能够赢得公众信任与好感的首要原则。

讲求速度原则: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企业的危机处理机制就开始运行。

多方合作原则:企业以往相对独立的部门都要为此次危机提供技术、数据、市场、人员支持,也包含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合作,比如经销商和投资人。

依靠权威原则:需要专业的中立、客观的机构为企业提供真相护航,这既是帮助企业进行危机检测,也是起到危机处理的作用。

科学处理原则:遵循科学的危机处理方式,遵循一定的程序,这样才不会忙中出错,越做越错。

(2)处理方式。企业舆情危机处理既要处理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在危机处理各阶段都要做好内部和外部公关,并选择合适的舆情引导方式。

①舆情危机爆发期。危机爆发后,企业要组织危机处理人员,对危机进行评估,初步了解危机爆发的原因,并在企业内部统一口径,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投资商和债权人、经销商、原料商等取得联系,说明情况以获得谅解等。同时,要以最短的时间进行媒体疏通,公布联系方式,在网络平台上与公众进行交流,抓住负面信息的信息源。

②舆情危机处理期。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对危机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危机各方要拿出解决方案,及时通报危机处理情况。对受危机影响的公众要及时联系,拿出赔偿方案,对合作商要有风险共担的责任感,要接受政府检查,并尽快公布检查结果。用专业的、科学的方式解决企业危机的具体情况,承认自己应承担的错误,得到公众的理解,将危机处理行为及时向媒体通报。

③舆情危机痊愈期。总结危机处理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危机处理各部分进行奖惩,与政府部门讨论危机情况,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危机中的外部主体进行评价,决定合作深度,净化外部环境。通过媒体的各种形式公布危机的处理结果,防止企业一直处在危机的阴影中,也是一次负面影响的正面报道。

四、总结

电网企业是容易引发舆情危机的国有企业的一员,所以应该重视对舆情的管理,使舆情管理体系化、程序化,对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尽量将危机扼杀在萌芽时期,并能在舆情危机爆发时进行快速应对和有序处理,不能手忙脚乱以致错上加错。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晶晶,刘婷.浅析电网企业对外舆情危机应对[J].企业经营管理,2013.2.

舆情管理篇2

社会管理,其本质是政府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基于新的管控理念与管控技术,对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因以组织身份归属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控制体系的失效所导致的秩序与权力真空的重新填补。这体现了一种反冲突的、强调社会自身功能结构协调的社会治理思路。其理念是:冲突在任何意义下,都不具有正面的价值功能;而稳定均衡则被赋予了最高的价值地位。

网络舆情管理目标

网络舆情是指作为主体的网络媒体与网民,借助互联网技术,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尤其对一些焦点问题的关注、传播,并就该问题发表带有一定倾向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言论。具体表现为主体一定强度的情绪、意愿、态度、意见以至于行为倾向,并进一步形成某种具体时空条件下的社会舆论态势。

网络技术的运用,使舆情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形态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网络技术的“赋权”效果使公众对于舆情的形成机制、导向与社会影响都具有了更大的主导作用,舆情的社会政治效果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与放大。汹涌澎湃的舆论所产生的政治压力,以及网民“线上行为”与“线下行为”之间密切的联动性,使得任何自由演进的舆情过程都可能成为重大社会风险的诱因,从而冲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所以,舆情管理最初就被认为是当前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方面之一。网络舆情管理是整个舆情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决议中更是提出要“注重分析网络舆情”。

完成舆情监测分析需要人工操作,同时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也可以提高工作的成效。通过借助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舆情信息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以逐步实现舆情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

目前,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可实现对网页信息的自动抓取采集,对热点话题进行识别、分类,并实现对后期数据的存档、查找、挖掘等自动综合处理,并具备了舆情报警功能。当然,信息技术也须与人工研判、编制舆情分析报告相结合,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舆情。

网络舆情引导制度

要保持舆情的可控性,政府自身的主动出击是必不可少的。相关的制度包括构建自己的主流网络平台,主动设置舆情议题、组织新闻报道评论,吸引更多的受众;合法地把宣传部门的舆论引导要求传递到自己主管的媒体单位上,这可类比于行政组织的内部程序;培育网络意见领袖,既包括以在线访谈等形式为手段的“专家型”意见领袖,也包括以共同参与等形式为手段的“网民型”意见领袖;完善的新闻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新闻已经走上了网络平台,许多政府部门都开设了自己的微博,通过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社会风险的舆情问题,与公众展开互动,化解公众的对抗情绪,避免在舆情处置过程中的被动局面。

舆情引导是一项通过参与公共讨论而使自身意见、观点获得广泛影响力的过程。因而,必然对与公众展开对话的技术有所要求。只有掌握了有关的技术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对话效果。这包括说服技术,即要使被劝说者接受传播的信息;暗示技术,即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法对群体的心理与情绪施加影响;团体规范技术,即通过个人所在网络社群内部的规范机制来影响与约束成员的言行。

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这里包括两部分,并以行政强制性权力为后盾。一是对网络信息内容的一般性管制。因为舆情本身也是网络信息的一种。任何具体的网络信息都可能助长某些舆情态势的激烈化。比如,某些煽动犯罪的网络违法信息就很可能促成线下行为的发生。所以,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必然牵涉到对网络内容的一般性管理。这主要是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行政法规)规定的九类法定违法信息的管理。比如未成年人色情等违法信息一直是世界各国网络内容管制的主要对象。政府对它们的管理理由并不基于对舆情管理的需要。但也有某些违法信息类别的产生可能与舆情管理的需要有关。比如“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这样的违法信息定义过于宽泛,并使某些涉及政府腐败、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存在被行政机关解释为包含违法信息的可能。这就使行政机关能够以管制违法信息之名实行某些舆情干预,而在实质上不同于对一般性违法信息的管理。

此外,网络内容管理也是政府对行业自律准则的要求。通过社会组织的合作参与,行政目标可比单纯从外部实加强制得到更有效地实现,因而相关的行业自律机制也在舆情管理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舆情管理篇3

[关键词]网络舆情 管理机制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39-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部分负面信息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窗口,各种思潮交流碰撞,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对涉及国家荣辱、社会公正等问题特别关切,为寻求宣泄和解决,有可能形成负面舆情在网络集中广泛传播。

一、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分析

舆情是民意的一种,指特定群体对事件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组成部分,指高校师生针对特定社会事件所呈现的默认、赞同、反对等社会政治态度。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舆情网络化表达,具有重要导向功能。消极的高校网络舆情可能酿成危及校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大事件。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易引发师生热议,形成网络舆情的事件主要包括:一是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二是后勤服务缺位滞后;三是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四是损害师生权益事件。

人人都是自媒体。高校舆情传播方式主要有:一是BBS。高校BBS是师生表达不满、宣泄情绪的最常用渠道,是高校负面舆情的重要来源。二是微博。高校师生是主要微博用户,微博内容短,转发快,易成为重大网络舆情传播路径。三是QQ群。QQ群规模可达千人,且信息可在不同QQ群之间实现即时传递,也是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不同类型传播方式间能实现信息交互传递,对有效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实现舆情管理体系化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人力队伍“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校办主任总协调、关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门工作小组。校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登记、分析、统筹、反馈等工作,关涉负责具体处理,形成领导直接抓、校办总体抓、关涉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制度保障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明确信息的基本要求和网络舆情突发应对处置程序。通过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3.加强人力保障

一方面,指定宣传工作经验丰富、文字能力较强、熟悉网络环境的人员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专题培训,详细分析舆情典型案例,深度讲解舆情应对技巧,提升相关人员舆情危机风险意识和舆情管理综合能力。

(二)建立应对处理机制,突出舆情管理程序规范化

按照事前监控、研判,事中响应、处置,事后跟踪、总结的程序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处理,突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和水平。

1.立足监控研判抓苗头

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和重点监控,并通过分析研判,甄别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有效应对舆情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1)强化舆情监控。一是提高监控频率。网络评论员每天至少三次监测舆情,保证第一时间捕捉舆情。二是丰富监控方式。一方面加强敏感时点重点监控,另一方面建立官方信息网络渠道,加强对话。三是扩大监控范围。加强对网易、新浪、天涯、凤凰等人气论坛等经常性体检式巡查。

(2)强化舆情研判。对通过监控收集到的舆情及时归纳分类,区分表扬类、提出建议类、反映问题类等,分析潜在影响并找出风险点。

2.立足响应处置抓危机

危机应对处置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点。遵循“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口径一致、留有余地”的原则处置网络舆情危机。

(1)迅速响应,把握主动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把握舆情危机应对主动权。重要舆情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对舆情风险点进行评估,并采取与舆情信息人联系、与当事人谈话、调取录音视频资料等方式,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为有效应对打下基础。

(2)分类处置,增强针对性。对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反映问题类、提出建议类网络舆情,及时采取措施纠错或改进,并按照上下口径保持一致的原则向舆情信息人解释或公开答复,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对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澄清事实,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不给媒体留下炒作素材。

3.立足跟踪总结抓后续。通过跟踪和总结两个步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后续管理

(1)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后,由校长办公室统筹,关涉部门负责,加强后续跟踪。通过不定时监控微博、QQ群等,密切关注舆情信息人动向,发现不良苗头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负面舆情死灰复燃。同时,完善对重大网络舆情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不具备高校教师能力素质人员予以解聘,延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成果。

(2)总结网络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成功做法,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同时,以案为鉴,吸取经验教训,查找工作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和工作改进建议,化“危”为“机”。

(三)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力求舆情管理成效最优化

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应坚持堵疏结合,通过完善联动管理、坚持信息公开、加强宣传引导、畅通意见反馈渠道等,形成综合管理合力,力求取得舆情管理最大成效。

1.完善联动管理

一方面,强化纵向联动。发现重大、负面网络舆情时,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反馈,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支持;同时,积极与舆情关涉部门和个人沟通联系。另一方面,强化横向联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系,拓宽沟通渠道,争取理解、支持和配合。

2.坚持信息公开

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主页、BBS、微博、宣传栏、广播、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准确公开信息,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良好舆论导向,从源头上堵住负面舆情上网。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师生常用信息传播媒介,加强互动沟通,努力扩大话语权和辐射面,形成校园舆论的主流观点,防范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围绕网络热点,主动回应,扩大正面宣传,树立高校善待师生、民主管理的良好形象。

4.畅通意见反馈渠道

通过关注BBS十大新闻、关注微博等,主动掌握师生思想动态,把握舆论焦点,并通过高校官方媒体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积极畅通院长书记信箱、领导接待日、工会、教代会等意见反馈渠道,为反馈意见、宣泄情绪、解决问题提供合理、合法途径。

四、几点思考

(一)树立正确认识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前提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维护高校良好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也是高校化“危”为“机”、加强改进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二)提升应对能力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

提升应对能力水平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对于不少高校来说,网络舆情管理还处于摸索积累的阶段,应对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网络舆情知识培训,邀请舆情分析、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开设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管理网络舆情成功做法,取长补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三)堵疏结合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应从“预防胜于应对”的思路出发,通过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引导等举措,从源头上堵住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另一方面,积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为师生言论提供多样化反馈选择,降低舆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桑华,卿涛.浅谈高校舆情危机预警[J].高教研究,2008.

[2]谢秀军.高校舆情监控机制立体化模式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3.

舆情管理篇4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理;思维模型;OAG循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并且,网络言论情绪化、网络谣言与虚假报道、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及舆论攻击等,让本就复杂的网络舆情更加难以控制。这些都要求政府部门有个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网络舆情管理。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OAG循环的网络舆情管理模型。

基于OAG循环的网络舆情管理模型是一个思维模型,它能够对网络舆情管理中的阶段任务进行有效梳理,克服过往基层工作中面对网络舆情无从下手的窘境。“OAG”分别是Observe(观测)、Analyze(分析)、Guide(导向)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笔者认为,这三个动作的循环交替串起了整个网络舆情管理的结构。

1 大OAG循环

大OAG循环是对网络舆情管理的总体过程描述,其结构如图1所示:

1.1 O(观测)

观测事件,辨别其是否处于网络舆情高发区域,发现网络舆情的苗头事件。这里说的网络舆情高发区域是指那些容易产生网络舆情危机的议题事件。具体来说包括:

(1)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事件。中国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相关,一直是网上的热点。中国台湾问题关系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始终是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美关系具有全局性影响和全球性意义,是我国网民兴趣浓厚的持久话题。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日本长期以来对于历史问题的态度与立场,使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2)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由于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采取了更为“公开、透明”的政策,媒体在灾难报道方面更为开放,对于突发事件的评论也成为网络舆论的一个热点。网民在表达自己态度的同时,也在反思背后的原因。此外,群体性事件和某些司法个案,也容易成为网上热点。

(3)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法规出台。政策法规涉及的社会阶层越广泛、与人们的利益关系越密切,成为网上舆情热点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些政策的出台,如果与群众改革预期存在落差,或者缺乏必要铺垫和广泛宣传,更容易导致舆情波动。

(4)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事件。一些负面的社会事件,反映了社会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会成为诱发网上热点的重要原因。在这些事件问题上,互联网有时不免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出口。

(5)与困难群体相关的事件。关心与困难群体有关的话题,表明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情弱者,是中国网民常见的一种思维定式。与困难群体相关的事件容易成为网上热点,有其深厚的社会根源和心理基础。与此同时,近年来,也有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炒作这类事件,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6)反映社会道德困惑的事件。我国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也在经历激烈的震荡,许多人面临着道德的困惑。由此,与之相关的新闻事件容易引发激烈的网络讨论,它们往往成为全社会进行道德问题思考与讨论的契机。

1.2 A(分析)

对苗头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确定其网络舆情类型,制订舆情导向方案。这里笔者参考人民网舆情频道的分类,将网络舆情分成了八大类型,分别是:经济生活、公共管理、司法事件、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社会思潮、教科文卫和港澳台国际。

1.3 G(导向)

根据明确的舆情导向方案,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引导疏通,防止事件扩大化,并形成经验教训文档,作为处理下一相似网络舆情的依据。进行舆情导向时,须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责任原则。勇于承担责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公众相信政府本身是真诚的,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可以明显减少,让事件迅速降温,减少压力。

(2)信息公开原则。负面舆情出现之时,政府唯一的选择只有真诚公布信息,满足并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以防止网络以讹传讹现象的扩展。

(3)真诚对话原则。面对一边倒的负面舆情压力,比较明智的选择就是重构政府与公众、媒体对话的新机制,通过真诚的对话以获取共识,重建媒体与公众的理解与认同。

(4)积极争夺话语权,重新设置舆论议题原则。政府应通过公开信息重建对话的结构,把事情原原本本公之于众,将公众对事情的泄愤转变为对事件的本质及其解决之道的理性思考。

在一个大OAG循环结束后,应该持续观测舆情是否已经解决,若还有遗留则需重复大OAG循环,修正舆情导向方案,直到舆情消退;若已解决,则可以进入下一事件的大OAG循环,处理新的事件。

2 小OAG循环

小OAG循环是对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各阶段行动的具体指引。

2.1 观测—OAG循环

“观测”是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第一步,在大OAG循环中的功能是“发现苗头”。因此我们在“观测—OAG循环”阶段,首先要做的是观测(O)事件的前因后果,对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对比分析(A)其是否处于网络舆情高发区域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将其导向(G)到“分析—OAG循环”中;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观测下一事件,开始新一轮的“观测—OAG循环”。如图2所示。

2.2 分析—OAG循环

“分析”是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第二步,在大OAG循环中的功能是“归类定性”。因此我们在“分析—OAG循环”阶段,首先要调查了解、深入观测(O)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事件主客体的矛盾所在。接着要分析研判(A)事件所属的网络舆情类型,明确应答舆情的机构部门,定下初步的舆情导向基调(反省纠正、澄清事实、协调解决)。然后将此事件与网络舆情经验库中的相似案例做关联指向(G),确定此类网络舆情的基本应对方案,并将其导向(G)到“导向—OAG循环”中。如图3所示。

因为,网络舆情分析需要不断地深入调查才能不断明晰主客体的是非对错,才能完善舆情导向的基调,因此“分析—OAG循环”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发展而不断地往复循环,直到事件有个明确的答案。

2.3 导向—OAG循环

“导向”是网络舆情管理中的最后一步,在大OAG循环中的功能是“疏导归档”。因此我们在“导向—OAG循环”阶段,首先要根据“分析—OAG循环”中确定的应对方案进行网络舆情导向,牢牢把握话语权,积极重设议题,观测(O)舆情的发展走向。接着我们要根据舆情的发展走向分析(A)上一阶段确定的应对方案是否有效。若效果明显,朝着预期的走向发展,则继续坚持此方案;若效果差强人意,则需将事件重新导入(G)上一阶段进行分析研判,确定新的舆情导向方案。如图4所示。

完成网络舆情导向之后,需要将此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个总结,归档到网络舆情经验库中,作为下次类似事件处理的参考依据。

3 结 论

Observe(观测)、Analyze(分析)、Guide(导向)三个动作的循环交替串起了整个网络舆情管理的结构。基于OAG循环的网络舆情管理模型能够帮助基层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做到及时发现、科学分析、合理调控,使得整个的网络舆情管理过程有序进行,对基层政府的网络舆情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舆情管理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来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为社会大众接收信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大众可以便捷又快速地掌握电子设备的使用,在网络上发表自身对事件的看法。大众在利用设备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时,会形成较大的舆论影响力。舆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整个社会发展以及事件当事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对网络事件进行宣传,能够扩大网络舆情的影响力[1]。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智能产品的主要使用者,他们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多种平台,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并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接收到很多知识和信息,在思想上变得更加开放和活跃。随着近些年来舆情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网络用户群体特别是大学生进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力量,面对舆情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机制可以及时对舆情进行引导。此外,舆情发生前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防范舆情风险工作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的发生,避免舆情走向不可控的境地。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舆情事件不断发生

近些年来发生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方面。高校发生的一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争议,大众通过网络来对事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猜测,在不知道事件真伪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出所谓的“真相”[2]。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处理机制不够完善,只是采用解释原因等方法来平息舆论事件,想通过以大化小的方式来对舆情进行管理,这种对舆情的处理方式并不妥当。此外,对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处理的主要负责人是高校的思政工作者,这些工作者通常是高校的管理者,其中部分管理者通常在大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加以解决,在事件发生之前并没有对大学生进行预防教育,没有与其及时沟通情况,使一些大学生在事件发生后对高校的处理方式不太满意,从而使舆情事件不能很好地被解决。同时长期以来的处理方式使高校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后,社会大众第一时间就会认为是高校的管理机制出现了问题,认为高校的处理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需求,而只是为了学校的利益而考虑。这样的网络舆论趋势也会使部分学生对高校的处理方式不够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管理者之间无法进行更好的沟通,往往会选择在网络上来对相关的舆论事件发表自身的看法,以自认为合理的角度来对事件进行解说,使一些不清楚实际情况的人对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进行评论,进而造成不良的网络舆情影响[3]。

(二)大学生对高校管理缺乏认同感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对事件有着自己的判断力,而部分高校为了方便管理,只是要求大学生一味去认可,而忽视他们个体的想法。同时部分高校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面对大学生需求和诉求的时候,通常会站在高校自身的角度,根据高校的规章制度来要求大学生认可处理结果,而不多加以解释,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利益,没有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就导致大学生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部分高校不能提供很好的解决策略,大学生对高校和管理者产生不满情绪,对高校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是以爆料的形式将自己认为高校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和做法在网络平台上。而由于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所以大学生在网络平台的信息不会被高校及时发现,但容易被一些不清楚实际情况的人进行评论,从而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导致社会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不认同,对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做法产生怀疑,使高校在舆论中处于被动地位,陷入舆情危机。另外目前高校管理队伍逐渐年轻化和职业化,一些年轻的教师在开展工作时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在处理大学生的问题上不够专业,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学生的诉求,这就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和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对高校的管理不够认同[4]。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优化策略

(一)及时有效判断和应对网络舆情

在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高校的管理者要通过与大学生谈话来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通过寻找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与他们进行交流,同时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判断时不要以传统的思路来判断,而是要结合大学生身上发生的小事、情绪的波动情况、宿舍的环境等来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要及时对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进行解决,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让大学生觉得教师和高校是温暖的,这样他们就会从心底对高校和教师的管理和处理方式产生认同感。通过这些方式高校可以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判断,并在发生网络舆情危机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大学生的配合,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对网络舆情进行处理,最大限度上减轻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二)做好网络舆情防控

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时要重点对网络舆情进行防控。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可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使大学生对高校产生归属感。同时高校要拓宽与大学生的沟通渠道,让大学生干部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发挥大学生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从而拉近教师与大学生的距离。高校还可以通过构建网络沟通平台以及线下多种沟通渠道来真正听取大学生的意见,了解到他们真正的需求,使大学生对高校和教师产生高度的认同感,进而减少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此外高校要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为此可以开展管理者和大学生的沟通活动,让大学生面对面地向管理者反映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其诉求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使得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各部门能够积极地配合,通过信息的共享来多方面应对舆情危机,从而使舆情管理更加科学[5]。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

舆情管理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互联网在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中的日渐渗透,为其交流、探讨热点事件和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情绪多变,一旦对某件事情或是问题存在不满,其不良情绪便极易通过网络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并引发网络舆论偏差,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因而,高职院校应对这一问题加强重视,不断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为学生创建良好校园环境。

1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特征及管理现状阐述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3方面。第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的特征,由于互联网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中已经十分普及,一些应用软件也得到了广泛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交流平台,因而,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身意见,例如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表现直接,且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第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具有偏差性的特征。在各类软件和平台出现后,学生的网络话语权不断提升[1]。再加上网络空间鼓励个人意见的自由发表,法律道德约束较弱,因而一些学生会在网络上一些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言论,并引发一系列网络舆情。第三,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的特征,由于网络不存在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一旦事情被上传到网络上,便会立即引发学生的热议,并大范围扩散,因此极易引发突发事件。目前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着对网络舆情与对象认识不足、管理主体混乱、管理方法不科学等情况。高职院校管理主体十分混乱,宣传部、学工部、网络中心都有可能成为管理主体。且一些管理者仅认为网络舆情管理对象为高职学生和学校网络平台[2]。而忽略了媒介、信息传播者、信息本身、受众都是网络舆情的组成部分,应同为管理对象。另外,在管理方式上,管理人员多采用硬性粗暴的管理方式,通过对学生发表言论的监控,对一些有可能引发问题的替帖子进行删除,或是对发表言论的学生封号禁言,而这种方式极易引发学生的情绪反弹,产生反效果,并将一些小事件放大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2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2.1明确管理主体及对象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应首先对其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进行明确。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可以由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小组和学生管理团队共同组成管理主体。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小组通常由学校主要领导部门和学校宣传部、网络中心等共同组成,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小组立即响应处理,分析事件原因,并上报领导部门,由领导部门制定下一步应对措施。学生管理团队则负责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到事件事实,在事件发生初期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小事件的影响范围。通过双方的合作,对网络舆情进行充分掌控,充分实现网络舆情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应将高职院校所用师生、通信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高职院校管理者、自媒体、信息本身、校外人士共同作为管理对象,实现全面管理,充分保证网络环境的有序、清洁。

2.2建立预警及危机处理机制

由于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直接性等特点,且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较广。因而,高校应建立完善的预警及危机处理机制。时刻关注网络动态,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征兆,并通过分析判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事件的发生遏制在萌芽状态。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应有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可以实施,管理人员能够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分工应对,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同时,应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通畅[3]。在事件调查后,学校应及时在网上公开事件事实,以稳定师生情绪,避免恐慌,并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及时向社会公开事件处理情况,消除外界猜疑。另外,还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以避免一些人员的恶意炒作,并在事件处理后对实践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为日后工作提供借鉴依据。

2.3采用引导式管理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强硬的管理方式极易引发反效果,因而,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其能够认识到事情的真相,改变态度,消除不满情绪。首先,在课堂上,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其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其次,在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权威消息,消除不实言论,稳定学生情绪。最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发表建议的平台,并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释放情感,以正确的方式发表自身观点。

3结论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管理者正确认识管理主体及对象,建立健全预警及应急机制,采用引导式管理方法,尽可能的消除学生不满,引导学生正确应对网络舆情,为学生创建更加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孟治强.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250-251.

[2]曹占霞.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6-18.

舆情管理篇7

【关键词】危机管理;网络舆情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渗透,国内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舆情已成为我国政府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在危机公关管理中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对网络舆情进行运用,但重视程度和运用技巧还不够。因此正确把握政府危机管理和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引导网络舆情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及时获取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反馈,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对于实现政府危机管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络舆情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影响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网络舆情是公众对社会上热点问题的看法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地方性、局部性的事件通过互联网迅速放大,网络舆情成为推动危机事件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网络舆情对政府危机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收集渠道,政府通过对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状况的密切关注,可以及时的掌握舆论,为引导舆论向有利方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网络舆情传播的宽泛性、便捷性、互动性给政府化解危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网络媒体,政府可以了解情况、传达政令、加强沟通,更好的协调各方面关系,减少危机处理的环节,提高危机处理的效率。再次,在危机管理中政府可以积极运用网络媒体,塑造和引导舆论,并充分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从而借助网络媒体以实现及时的疏导负面舆论,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实现危机的化解。

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对政府危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的宽泛性给政府在危机公关中掌握信息主动权带来了挑战,网络媒体拓宽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政府如果在危机信息过程中选择隐瞒或者不实信息,公众在通过网络媒体获知事件真相后会降低对政府的信任度。其次,网络媒体的及时性大大促进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危机传播的速度加快。任何一件危机事件的发生,网络媒体都能及时报道并在互联网迅速传播,公众不但能通过媒体获取事件本身的新闻,而且还能通过搜索获取相关的评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网络舆情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网络舆情在处理危机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各项基于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也正在建构当中,但是在网络舆情的收集、预警、管制、引导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舆情所应发挥的作用。

2.1政府政策制约网媒,危机预警监测功能缺失

2000年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颁布《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这一规定要求从事新闻登载业务的网站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商业网站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其严格规定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互联网站采编人员不发放新闻记者证。[3]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方面的发展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导致网络媒体对危机事件的预警监测能力的下降,影响了网络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发挥。

2.2网络法规制度不健全,媒体从业者素质层次不齐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尤其是在突发危机事件发展过程中,网络舆情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行为往往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监管,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政府危机管理过程的失控。另一方面,某些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缺乏,追求不正当经济利益,炒作虚假信息,其对新闻的选择和传播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

2.3网络舆情主体庞杂,虚假信息干扰公众认知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公众即网络舆情的主体能够自由而隐匿的传播信息和表达观点。在网络媒体传播的海量的信息中,提供信息的既有新闻单位,也有网络信息公司和个人三大主要传播者,传播源的多元化在造就大量个性化网站的同时,既会让受众听到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音,也会导致网上流言泛滥和假新闻流传的现象。[4] 在危机事件发展过程的非常态情况下,互联网上的信息无疑会影响公众对事件进程的整体认知,削弱公众对政府危机管理的信任度。

3.政府危机管理中运用网络舆情的探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在对网络舆情的运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现代政府,正确运用网络舆情,及时预防和处理危机事件,对于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开放与管制并行,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首先,政府应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丰富信息公开模式。给予网络媒体平等的报道新闻的权利,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改善政府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问题,既能提高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又能起到净化网络信息的作用。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增强危机预警监测功能。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和管理网络信息,掌握网络舆情的动向和公众的思想状况,可以在突发危机事件的潜伏期及时预警,达到预防危机、解决危机的目的。

3.2规范网络法律法规,提升从业者职业素养

我国在网络方面的立法还不完善,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法律法规,但是立法层次比较低,立法内容可操作性不强。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针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制定适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使个人和机构的网络行为得到有效监管,从而加强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对网络舆情的掌控。通过规范网络法律法规,提升网络从业者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加强行业自律。

3.3树立网络舆论领袖,引导主流网络舆情

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5]危机时间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舆论领袖”的观点往往比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要大,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走向,政府需要找到恰当的方式,与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引导他们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解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让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多一些建设性意见,少一些破坏性意见。[6]通过网民的自我引导,强化网络舆情的主流舆论,孤立非主流舆论,从而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有利于政府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33.

[2]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151―152.

[3]互联网从事登载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省略.cn/20020417/ca42718.htm

[4]赵悦怡,任志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媒体报道特点及互动性分析事件”[J].东南传播.2008(12):51一53.

舆情管理篇8

关键词:高校;舆情危机管理;短板;提升策略

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高校成为舆情危机的高发之地。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危机和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主要推动力与表征。因此,从高校管理中的短板入手,不断提高高校危机管理水平,就成为高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舆情危机凸显高校发展难题

目前,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正成为社会热点和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2016年12月23日,人民网的《2015—2016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显示,媒体在正面报道高校的同时,也越来越将议题聚焦到与高校有关的各种舆情及突发事件上,如招生黑幕、学术造假、科研腐败以及师生关系问题、校园安全等。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纪委查处高校领导干部101名,高校腐败现象呈现出重点领域权力寻租、集体腐败和窝案串案多发等特点。此外,新华网的《2016年度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报告》显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旅游管理等成为舆情高发、频发的领域,且在未来仍将长期保持较为活跃的态势。2015年,复旦大学在110周年校庆日新的宣传片,旋即被曝出“涉嫌抄袭”,引发公众一片哗然,进而引发媒体对大学创新能力、学术风气和诚信问题的质疑,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就业率注水、参评院士学术造假、同窗相残以及自主招生黑幕事件等经过媒体的迅速扩散后,都给所在高校的声誉和形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可能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形象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高校舆情危机管理短板的现实表现

(一)认识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舆情的内涵认识不清,往往把学校的工作信息或工作动态等同于舆情而忽略了舆情信息所具有的意见性。二是将舆情工作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应对即“灭火”上,而对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即溢出效应往往重视不够。三是将舆情危机简单地认同为一种随意性的偶发事件,缺乏事前的预警、防范机制以及事后的公关意识与手段。四是将突发事件处理涉及的媒体公关问题误解为人际关系和个别感情沟通,甚至等同于拉关系、走后门。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由于对舆情认识不足,高校在舆情危机管理中忽视了舆情信息尤其是网络舆情信息的意见表达力;在危机应对中,又低估了舆情危机的危害性。

(二)机制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组织领导方面,没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长期以来,高校舆情信息管理工作都是归口学校宣传部门,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有的高校将宣传部门与统战部门合并成宣传统战部,任务更繁重。当舆情危机发生时,高校通常是临时组建工作机构,这不但缺乏专业性和协调性,而且也易使高校陷入被动局面。二是在预警方面,尚未形成舆情收集、研判、诉求回应及引导的一体化机制。如今,随着新媒体的普遍化、细分化,加之高校人数多、校区分散等,不仅一个负面舆情随时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而且个别、少数的非理性舆情也有可能超过多数理性的声音,出现反沉默螺旋现象。很多情况下,校方尚不知情,而舆情已经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原因即在于此。

(三)能力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许多高校缺乏网络舆情的应急经验。高校面对负面舆情,要么采取传统“捂”的做法,试图利用行政力量封锁消息;要么采取强硬态度对媒体横加指责,回避真相。其原因在于担心事件一旦公开,会造成群体恐慌;或者认为没有必要解释,任其自生自灭;当然也有“家丑不外扬”或害怕越描越黑的思想作祟。二是舆情检测技术相对滞后。舆情发生后,高校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束手无策,只能等到相关舆情进一步发酵后才能作出回应。这不仅耽误了对问题的处理,导致事件妖魔化甚至谣言满天飞,而且对事故责任的姑息、学术丑闻等的纵容,又进一步破坏了学校的教育与学术氛围,影响了学校的公信力。

三、高校舆情危机管理的短板提升策略

(一)把握高校舆情传播规律

舆情的传播有三个基本要素:信源、信道和信宿。从信源来看,大学生是高校舆情的主体。这不仅因为他们是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忠实拥趸,而且由于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富有激情、乐于表达、参与社会的热情度高。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容易感情用事或被误导。从信道来看,网络等新媒体由于具有快捷性、交互性、跨时空的全媒体传播特性,成为高校舆情传播的主要媒介。从信宿来看,高校舆情传播的全媒体使得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互动更加紧密,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和传播信息,传统的网民已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同一事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强化、突出,或弱化、回避事件的某些属性,导致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可能蔓延和升级成为危机事件。

(二)健全高校舆情危机管理机制

加强高校舆情危机管理,首要任务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宣传教育工作规律,且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只有形成高校舆情危机管理的合力,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其次要建立舆情危机管理的信息公开制度与信息反馈机制,以有效疏导负面情绪、化解矛盾,防止负面舆情的扩散与转化,进而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另外,就是要建立风险预防制度,将3T原则即tellyourown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itfast(第一时间提供情况)、tellitall(提供全方位情况)融入对危机的预警、应急和修复之中;尤其是要严控恶意的、反动的言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不断提高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高校媒体公关能力建设

为了树立公众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各高校近年来不断通过媒体发声,加强了与媒体的联系。但随着媒体的转制与细分,高校媒体公关能力不足问题愈发显现。这要求高校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的内部结构与运行规律,保证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以充分满足校内外公众的知情权,这是高校媒体公关能力建设的关键。同时,要完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提高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关系技巧和媒体应对策略,快速、真实、严格地权威信息,这是高校媒体公关能力的体现。当然,加强高校媒体公关能力建设离不开对大学生及青年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相关培训等形式培养大学生对待媒体的理性态度,训练大学生评判媒体信息的辩证思维,使其成为合格的媒介使用者,这是高校媒体公关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

(四)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新模式

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发生概率高、爆发周期短、影响范围广、后果危害大等特点。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既要把握一般的舆情传播规律,更要坚守“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进一步开展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实现以“新”引人,即在保持与传统媒体良好关系的同时,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情感引导、思想理论引导和制度引导,进而实现师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实现以“媒”为介,即在优化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基础上,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为舆情引导提供权威平台和重要保障;达到见“微”知“著”,即在信息碎片化时代,通过加强微文化建设,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潜在力量,培养师生的网络责任感和网络道德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3-80.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91-206.

舆情管理篇9

通常情况下,负面的公众意见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对组织或者个人的声誉造成实质性伤害,我们称之为舆情危机事件。中国的舆情危机事件伴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出现,并在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活跃而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某些媒体甚至惊呼舆情危机“井喷”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的应对策略才是充分且有效的呢?

二八定律与危机管理的重心选择

19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不同社会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后来的研究者进一步发现,人类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于是,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而不论结果是不是恰好80%和20%,因为统计学意义上的80%和20%不太可能出现。这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就是,多数,它们只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影响。舆情事件发生时的情形也大抵如此。

研究表明,对于网络舆情传播造成重大影响的是不足百分之二十的舆论领袖,决定舆情危机走向的,最关键的时刻是舆情传播周期中前期不到两天的时间;决定整个危机传播规模的,是为数不多的人气媒体和网络传播平台。明了这一点,就会发现,现在的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应对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的不是地方。比如,在危机发生初期不作为,待到火势蔓延开来的时候,花费百倍的精力和时间灭火,效果甚微;在危机传播过程中,不清晰舆情传播的基本路径,见着菩萨就拜,结果是越拜越乱;在危机应对时,没有统一的组织架构,让不同的部门同时面对形势不明朗的危机,或者惊慌失措,或者相互矛盾,结果是先自我乱了阵脚,错失危机处理的最佳窗口期。

如果对新媒体环境进行分析,还会发现,伴随着全社会对于网络影响力的过度评估,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利益主体对于网络倾注了相当多的注意力。具体表现为,积极方面,对于网络在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过于放大,相对应的,对于传统媒体和其他传播手段的作用表现为某种不合实际的轻视,消极方面,在出现声誉或者是品牌方面的负面信息时,对于网络的细节重视大于对舆情处理的总体把控,结果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实际上,构成舆情危机事件传播主体的绝不仅仅是网络,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等在内的传统媒体对于舆情影响力的放大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下分别讨论舆情危机管理过程中,在传播主体、传播时机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控制中,应该做怎样的重心选择。

认识意见领袖,控制传播枢纽

意见领袖,他们是传播主体中起关键作用的20%,充分沟通并赢得他们的支持,那么,危机传播的枢纽就被有效地控制了。

上个世纪40年代,西方传播学者的研究就已经表明,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体的信息传播并不是直接到达每一个受众个体的,通常是在一群可以被称作意见领袖的信息接收活跃者的二次传播以后,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才得以最终形成,这一传播过程的基本发现后来被称作二次传播理论。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被后来无数次研究结果所证实。

网络媒体环境中,理论上说,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传播主体。但是,多项关于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监测结果都表明,意见领袖是网络舆情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枢纽,他们不仅是网络信息的积极传播者,还是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者。通常情况下,他们对于事件和信息都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和立场,对于网络上的争论和求助会有积极的参与和引导意识,还会帮助同一社区中不同成员之间分享信息和观点,推进事件的解决。

另一方面,对于舆情危机处理者而言,意见领袖不仅仅存在于网络环境中,传统媒体的记者往往是具有更多现实关怀和理性精神的意见领袖。他们接受过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新闻价值的职业培训,有长期经验积累而成的舆情社会价值的敏感和判断标尺,同时,他们也是具有更强社会公信力的传统媒体的职业把关人。在这个向度上看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他们对于舆情危机的扩散和处理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政府部门、大型企业而言,重大舆情状况发生时,有效把控危机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的关键一环,是对这些新旧媒体的意见领袖加以管理。这里所说的管理,不是下命令,也不是威逼利诱,而是通过切实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赢得他们的理解,进而通过他们将这种理解扩散为一种普遍的舆论态度,从而化解舆情危机的扩散和严重后果的形成。

提升舆情敏感,控制好舆情处理的窗口期

舆情危机大规模爆发前的酝酿阶段,是控制并影响危机强度和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是处置舆情危机最有效的20%时间段。控制好这一舆情危机处理的窗口期,危机就有可能成为转机。

经验研究表明,网络舆情危机的平均发生周期大约为两周时间,如果没有外界其他因素的激发,事件就会趋于平复。如果有新的进展,或者是其他事件的激发,就有可能呈现不规则的反复。

一般来说,舆情危机的出现可以分为酝酿期、爆发期、平台期、消退期四个阶段。酝酿期大概会有一到两天的时间,这段时间里,跟危机事件相关的信息会出现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上,包括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互动平台,人气在积聚,意见领袖和网络信息“搬运工”们积极发表意见、扩散信息传播范围,当人气集聚到一定程度,更大的传播平台放大了舆情热度之后,往往会有更多的传统媒体加入,最终从一个网络社区的小话题转化为社会关注的舆情事件。这一时期,多种意见集中爆发,探究性追问开始引导主流舆论倾向,对事件主体形成强大压力,之后的一到两周时间,社会关注度会维持在一定水平,传播范围却在进一步扩大,人们获知舆情主体的真相要求更为强烈。如果是社会公共事件,这一时期往往会伴随着相关部门的介入,事件真相逐渐明朗;最后,事件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会转移到新的舆论热点。

对于舆情危机处理,虽然舆情事件

的每一个节点都需要积极的应对策略,但是,从处置效果来看,在舆情酝酿期就积极介入,以诚实的态度应对公众质疑,以有效的处置平息公众意见,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带来无法补救的后果。厦门市政府对于PX项目事件的处置、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对毒奶粉事件的应对,都已经成为舆情危机处理的反面教材。去年以来,舆情危机的爆发量急剧增加,几近“井喷”。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管理者,甚至是公共人物个人,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传播环境中,随时都有可能卷入或者被卷入舆情危机事件中,提升对于舆情事件的敏感性,及时有效地掌控舆情动向、处置舆情危机,成为自身品牌和声誉管理的重要内容。

掌握新旧媒体互动规律,实现传播意愿的积极表达

舆情危机的相关研究和监测数据表明,虽然越来越多的舆情危机事件的信息源头出现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和传播平台上,但是,传统媒体的积极介入往往是事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关键节点。而在网络传播平台上,不同的网站和社区,其网络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也不一致,虽然舆情危机事件的信息源头可能出现在任何一级网络平台上,甚至可以是县级网站的社区论坛上,但是,从酝酿到爆发必然要经历一个影响力较大的传播平台的推动。基于这一舆情危机发生规律,要求政府、企业等组织机构在设置舆情危机应对策略和组织架构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对于20%的社会主流人群产生影响力的媒体和新型信息传播平台的价值,平时充分考量这些媒体和传播平台的社会影响力指标,关键时刻可以提出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

舆情管理篇10

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即借助网络各种平台对社会各种事物发表意见和看法的人,也就是参与形成网络舆论的网民;二是网络技术发展为网民提供的交流平台。

纵观十年网民的规模变化,我国网民数量呈现快速递增趋势。2002年CNNIC的《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2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经达到1613万台,上网用户总数达到4580万人;.CN下域名注册数量达到126146个。十年之后的2012年,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从4580万到5.38亿,这巨大的数字变迁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

影响网络舆情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中曾表示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文字印刷、电视录像是眼睛的延伸,音乐、广播是人的耳朵的延伸,电话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毋庸置疑,网络发言平台的拓宽延伸了网络舆情的发展,这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媒介技术自身产生的社会影响。剖析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网络舆情的变化,网络媒介技术是舆情变化影响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阶段(2002-2004),Web1.0时代:网络舆情初具规模,引发政府开始关注

2002年到2004年,这一阶段互联网处于Web1.0阶段。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同时强调内容为王,其盈利都基于一个共通点——巨大的点击流量。网民上网以单向的浏览新闻页面为主,互联网的世界等同于传统媒体的电子版,互联网上的各种舆论载体主要的运行模式是引用、转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并对其进行补充式的传播和讨论。虽然Web1.0时期以新闻报道为主,但网民参与发言的论坛(BBS)平台已经建立,并广泛应用,这为网络舆论的发展与形成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留言版、讨论区也开始在网络上兴盛起来。网上发表言论的网民快速增加,网络社区初步形成,网络舆情迅速发展,舆情事件时有发生。

有人把2003年称为网络媒体元年,原因是这一年发生了两起重要的网络舆情事件:一起是广州的孙志刚案,他在收容过程中被打死,被媒体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网上、网下的热烈讨论,最终使得延续了几十年的收容遣返制度被废止;另一起是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围绕着撞人者的身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网络讨论,最终导致黑龙江官场大规模地震。此后,互联网开始逐渐介入中国社会的热点公共事务。

面对日益升温的网络舆情,一是中国网络主流媒体在国内重大活动报道中担当着引导舆论的主要力量。在当时,以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为首的主流媒体梯队己初具规模,管理和运作也逐步成熟,积极地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另外政府对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开始重视。从2003年开始,舆情监测上升为各级党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舆情工作首次见诸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工作报告,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一些舆情作为社情民意进入了决策程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这时,政府对互联网舆情的管理还比较粗放,还处于摸索阶段,干预也不是很多。

第二阶段(2005-2009),Web2.0时代:网络舆情持续发展,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从2005年到2009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进入以博客、RSS、P2P、社交网(SNS)、即时通信(IM)等为主导的Web2.0阶段,中国互联网舆论平台已十分发达。据统计当时中国拥有130万个BBS论坛,规模为全球第一。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开设BBS论坛。在百度网站,网民可以就任何关键字设立专门的论坛,任何对此事件或话题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到论坛发表言论和图片,平均每天新帖多达200万个。几乎每条受网民关注的新闻后面都开设了跟帖,网民可以随手在新闻后面发表自己的观点,热门新闻的跟帖达到几十万条。用户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互动、共享的网络传播理念及其相关技术的使用,为网络舆论兴盛准备了技术条件。其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网络使用在中国各个领域快速普及,巨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论主体。以博客为例,据CNNIC的调查,2006年中国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3375万个,虽然博客在中国呈现出浓厚的娱乐化倾向,网民建博客的目的(可复选)83.5%为了“记述自己的心情”,但同时也有60.2%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博客已经成为网民上网习惯的组成部分,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有5471万人。其三,中国社会民主化建设的加强。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随着政府致力推行信息公开与社会民主,特别重视网络言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网络舆情的激增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网络事件接连不断,不仅出现了大量舆情热点,而且出现了舆论的“意见领袖”。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曝光,在网上引发了一波舆论大潮,直接推动了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而北京某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教授“论文造假”事件等,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的深层反思……网络舆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网络留言板成为党政机关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的新形式。自2005年后,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率先“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2007年“两会”,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开场白中说:“‘两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单是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统计,给政府提出的意见和针对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就多达几十万条。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从政府方面看,官员触网日益频繁,当年的官员开博一度成为热点,引起各方讨论。官员博客作为一种更个性化的互动方式出现在网络上。

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舆情监测和引导系统。从中央部委到县级政府均建有专门网站,及时权威信息。监测和引导网上舆情的队伍初步形成。中央宣传部成立舆情信息局,全国各省宣传部成立舆情信息处,往下延伸,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监控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截至2009年11月上旬,接收网友留言40多万条,37位书记或省长、95位地市主要领导作出公开回应。据不完全统计,约6000项网友提出的问题得到落实和解决。“地方领导留言板”也因此获得了2009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总之,从这一时期起,互联网舆情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因此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总体上,中国的网络言论得到开放,管理水平正在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客观、科学。

第三阶段(2010-至今),微博时代:网络舆论持续繁荣,舆情管理日益复杂

2010年至今是微博时代,互联网上微博大行其道。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1年的微博延续强劲增长的势头,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剧增至2011年6月底的1.95亿(现已突破两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英、日、韩等国(均超过70%)相比并不算十分突出。2011年网络舆论力度骤然增强,上网“发声”的阶层更为广泛,网民自觉、持续、高度警觉地关注着中国现实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特别是“7 ? 23”动车追尾事故和“郭美美事件”,这两大网络热点,引发网上网下人声鼎沸。微博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舆情事件呈现上升趋势,舆情的疏导与管理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化。

第一,网络舆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

当互联网与手机结合时,微博影响力就以爆发式的方式增长,网络舆论较以前出现更加空前的繁荣。因为目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人,在网民中的比例高达65.5%,这些网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和浏览信息、发表和分享意见。手机无线上网也便于人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舆情讨论。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公民可以随时随地报道正在发生的现实场景,尤其是突发的公共事务。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任何一个在场的人都可能上网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给政府的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挑战。以2011年“7 ? 23”动车事故为例,7月23日20时34分发生追尾,21时01分D3115次动车乘客“Sam是我”发出第一条微博:“童鞋们快救救偶吧!!!偶所乘坐的D3115次动车出轨叻!!!偶被困在近温州南的半路上叻!!”直到23点22分,该网友微博报平安:“我已安全撤离事故区到达安全地,谢谢大家的关心……希望在事故现场还未生还的旅客多保重!!!伤者要坚持住!!!”这个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现场感是其他媒体平台所望尘莫及的,移动媒体携手微博的力量正在改变的社会舆情生成机制与管理机制。

第二,微博中的意见领袖作用在舆情生发机制中越来越凸显。

微博内容传播基于“关注”和“被关注”的方式进行。用户可以一键转发别人的微博,分享给自己的粉丝,实现裂变式传播。这种裂变传播效果是:假如某一意见领袖的微博有一万个粉丝,而这一万个粉丝每人又有100名粉丝,那么,他们转发一次稿件,将至少有100万人被覆盖。这还不算二次转发、三次转发……那种受关注度高的、粉丝多的微博者,很容易成为舆情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其中一类是草根意见领袖,在微博阵地中普遍拥有一万以上甚至上百万的粉丝。他们或者是在某一领域拥有独到的见解,或者言辞犀利,在普通网民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另一类是社会精英组成的意见领袖,如社会名人、演艺名人、媒体人、企业高管等。随着微博等自媒体影响力的强化,网络意见领袖抒发自己情感、表达自己的意见变得更加容易,也更具影响力。尤其当微博平台为意见领袖身份进行加“V”认证后,这种类似亮明身份、实名的状态,使这些意见领袖内容的影响力更加凸显。

第三,网络舆论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大众麦克风”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社会各阶层都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表达个人观点。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首先,现阶段行政监督机制低效,法律作为利益调节的底线保障也时有失灵,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弱化,新闻的“异地监督”受到遏制,互联网也就成了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几乎唯一顺畅通道。一人爆料维权,众人“围观”,互联网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互相取暖的地方,也经常变成倾泻“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的“垃圾箱”。其次,传统的“公共知识分子”借助互联网频繁发言,关注时事政治,热衷于“观念启蒙”,延展其影响力。动车追尾事故成为一个契机,推动中等收入阶层集体登上网络舆论平台。再次,高收入阶层,如一些房地产商人、投资家等也在网上十分活跃,其微博粉丝都在百万以上。他们虽不像“公共知识分子”那样具有完整的政治诉求,却是很多公共议题的热心参与者,以成功人士的身份诠释和强化现代价值观、情感,对年轻一代网民有很强的人格感染力。最后,2011年连一些官方背景人士和机构也找到互联网“发声”,试图推动解决体制内难以处理的问题。总之,社会各阶层开始上网“喊话”,这使得网络舆情的发展日益复杂,网络舆论往往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

第四,面对繁荣的网络舆情,对其管理也日益复杂。

首先,政府机关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加强微博上官民互动。2011年,政务微博的发展“提速”,不仅数量大幅增长,而且在微博使用能力和技巧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来微博属于网友个人信息和意见的“自媒体”,政府和领导干部把它变成了“网上机关报”——一种与民众互动的“公媒体”,把党的“群众路线”延伸到互联网。新浪微博副总经理曹增辉在一次演讲中统计过:2011年新浪微博中共有政府、官员类微博近7000个,其中官员微博1500个。公共服务性部门充分利用微博平台打造服务口碑,提供大量便民信息,得到网友广

泛好评。其中,有2500个公安微博涉及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安厅、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以及11个省厅级公安微博。不少地区派出所及社区民警也开始通过微博与当地群众网上互动,真正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警民沟通的互动平台。超过200家各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宣传部门

微博通过新浪认证。微博成为各地政府宣传城市品牌形象、引导舆论以及了解舆情的新平台。有120多个交通机构微博通过认证,主要集中在民航、铁路、交管、地铁、公交及高速公路等,微博成为各交通部门传播信息、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

其次,微博管理实现实名认证制。根据《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在2012年3月16日前各微博网站要完成规范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工作。未通过真实身份信息比对的微博用户将不能在微博上发言、转帖,只能浏览相关内容。实名认证制的本质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一方面,网民发微博时必须顾及自己的社会身份,从而变得理性;另一方面,前台仍然没有限制,人们可以用真名,也可以使用网名和昵称进行网络活动,个人隐私得到保护。如果不是出现违法事件,网络服务商不能泄露博主的任何资料,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样的制度设计,既保护个人信息,又能净化网络环境,同时也是微博应用和良性发展的基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