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十篇

时间:2023-04-02 23:35:30

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篇1

关键词工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实践路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1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

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此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打造企业内部循环链条,实施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完善产品设计;实行原材料替代;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更新改造设备;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改善运行管理等,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水和省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二是通过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存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应从实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重点抓好企业主体治理工程。首先,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用能够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地转为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新工艺,以代替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工艺;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以代替剧毒有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先进设备,以代替浪费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陈旧设备;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三废”,生产有市场需求、质量好、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产品。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和各种可燃气体;生产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易回收利用的产品。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应坚持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广开途径,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凡本企业有能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利用不完全的工业“三废”,应当提倡给其他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或者进行联合经营利用。第三,对不同层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清洁生产的费用方案。

3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路径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路径二: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把开展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利用信息产业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数据管理、电子商务,发展集成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带动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构织一个废物连续利用的“循环圈”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实施清洁生产

路径三: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路径四: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工业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挥煤炭资源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深度开发油、气资源,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

路径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科学调度水、电、气、运等资源配置。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开展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

4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4.1制度支撑

4.1.1计划和布局制度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针对地质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可得实际,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4.1.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

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可以选择物耗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示范,选择特定的企业集团和开发区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网络的示范。总结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利用循环经济改造现有企业的思路和措施。

4.1.3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4.1.4信息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产品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

4.2管理支撑

4.2.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4.2.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4.2.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应有的动力。

4.3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4.4文化支撑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生产优质产品,不欺骗顾客,也存在着与消费者争利的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篇2

(一)模仿较为严重目前,我国工业工程制度完全沿用西方体系,这一行为是极度不科学的。我国依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该体系尚未认清,理论知识、人员配备以及技术力量都还未成熟。此外,由于我国文化与西方的不同,照本宣科并不适应我国基本国情,未能被企业所消化。

(二)过于重视信息化战略许多企业盲目引进信息化战略,以期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却往往忽略了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现场管理中所能发挥的优势。随着传统手工作业被替代以及信息管理初步实现,企业将很难在管理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我国企业工业工程的发展策略及趋势

(一)工业工程的发展策略

1.革新观念和认知。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工程知识的理解与深入,需扩展渠道实现工业工程知识的传播与认识,以互联网、电视、报刊等为载体,让工业工程知识被大众所熟知;开展宣讲会、设培训班,加强企业中高层领导对于工业工程内容的培训教育;进一步扩展年会功能,在年会上总结工业工程所达成效,对有关人员进行嘉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知识理论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化为己用。要以工业工程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推广工作为首要任务,有关工业工程学会以及理论界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加以引导。

2.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通过高校教育积极培养工业工程人才,就目前形势而言,正值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但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并为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并未跟上企业对于工业工程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有关数据显示,至2000年我国工业工程人才仅仅被分配到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内蒙古、哈尔滨等近十个省份并未进入一个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外合资企业就工业工程人才需求这一方面呈急剧增长模式,如若国家未能尽快改变这一局面,中国将持续处于落后状态,在人才方面输在起跑线。

3.整体化规划和设计。企业要全面实施从规划、设计、诊断至改造等各个环节的整个过程的发展模块,优化从资本、业务到组织视图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整改方案。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中企业自身系统必须据其随时进行整改,协调系统目标、功能形态、输出与输入功能,根据科学方式进行企业改造而不盲目随意跟进、照本宣科,让企业进入良性发展。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1.引入外来技术,加强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积极加强与国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其先进生产技术和理念,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此外,还要推动本土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工业工程的实用效率。国内外的互动学习不仅包含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还包含学术界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和国际拥有先进水平的优质企业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合作,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得到飞速提高,实现企业质的飞跃,使企业效益得到空前发展。

2.完善科研和实践结合的工业工程体系。要不断完善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业工程结构体系,以工业工程知识理论武装自己,如果单单凭借自身能力,工业工程人士将在推进工业工程实际效用工作上面临十分艰巨的挑战,通过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借助其人才与技术力量,将科学与实践相结合,将生产效率最大化。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咨询行业将是未来加快工业工程应用的中坚力量,其产业化发展定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工业企业篇3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消耗,节省生产活动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方面的支出,进而节约企业生产的成本,为企业增加经济收益。并且还能确保生产产品的品质,取得劳动产品的最高价值。工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会计核算不仅要对生产产品所需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计算,同时还需要对产品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核对,对于所产出的劳动产品,必须要经过销售才能得到最终的财务资金的收入增长。因此,工业会计核算具有整体性,必须要对生产、经营以及最终出售等各方面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核算。工业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同时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如录账、结账以及报账等各个环节全面而系统地实现工业企业经营中的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最终才能真实反映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直接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并且能及时调整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战略计划,将战略目标直接指向生产经营成果。所以,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会计工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主要取决于各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尽相同,使得企业发展制定的战略决策也不同。

二、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会计工作之间的不同点区分

由上述可知,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核算方面,其中核算又包括很多方面的核算,具体不同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存货核算。企业存货核算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企业材料采购方面的核算差异,这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工业企业材料采购方面核算存在的差异,差异区别就是材料购买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建筑企业外购材料的成本不仅包括工业外购材料成本,如运杂费、运输费以及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内容,同时还包括采购保管费以及不得抵扣税款的增值税。前者主要取决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而后者则主要是由于国家对工业产品增收增税而对建筑产品增收额外的营业税而实行的税制决定。而工业企业为采购和保管材料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不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中,但是会作为工业管理费用的一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中。由此可见,工业外购材料成本是不完整的材料入库成本。

(二)长期资产建造工程核算之间的差异。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会计资产建造工程核算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期资产建造工程的内容不同、核算长期工程建造工程的科目名称以及结构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工业企业长期资产建造工程核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核算,建筑企业不仅包括固定资产,同时还有临时建造工程。这方面的区别主要是由于建筑企业项目工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资产核算会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三)成本核算不同。建筑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是工程建筑中安装成本、机械作业的成本和工业性质的产品的成本等等,这些方面的核算十分重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核算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行业内部发展情况,确保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而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者生产活动成本以及制造产品时对机械磨损,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和其他的直接支出等。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区别。

三、结束语

工业企业篇4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其形象的体现,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能够将企业的精神核心永远传承下去。而企业工会,对企业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我国在上世纪末提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工会相结合,互相推进的初步想法在当代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进展,并且还在不断创新的路上。

关键词:

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会;建设

一、企业文化与工会分述

1、企业文化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它主要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有足够的立足之地。企业文化与企业共同诞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传承并且革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热爱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工作自豪,它是一种提高企业优势的必不可少的能量,对内对外都十分重要。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企业文化也随之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2、企业工会特征

企业工会的职责之一就是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企业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革新,经常面临激烈的竞争,而企业想要在竞争中仍然稳定发展,就一定要提高企业内部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工会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企业工会的思想工作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道路,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案,便能为企业的成功做出根基层面的贡献。

3、企业文化与企业工会的必然联系

企业文化与工会工作的着力点相同,都从员工作为出发点,倡导尊重与理解,关怀与鼓励。都重视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各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与工会各自有自己的职责,但也存在很大方面的共同点,其共同点是,均起到为企业的思想、精神方面提供食粮的作用,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企业发展做出引导作用,积极指引企业健康发展。

二、探讨怎样使企业文化与工会更好的结合

1、提高创新能力

任何事物想要发展起来都离不开创新,企业文化与工会也是如此。我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型企业想要不被时代的潮流遗弃,就必须改变旧的发展套路与旧的思想。企业文化要不断创新,围绕企业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的重心,而改变企业文化的重心,虽然一些企业希望其企业文化能够世代相传,但如果是不符合当代需求的文化思想,是不能够使企业良好发展的。工会也是如此,要围绕着企业的重心而找到合适的思想,完善企业的形象,创新发展的思想,顺应发展的潮流,才能够使企业在当代市场环境中不致被淘汰。

2、以员工为核心

企业文化与工会本身就是从员工出发,以员工的利益为重。我们要保持并且发扬这种精神,每当有新员工加入企业时,企业的领导干部就应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制定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思想。使员工熟悉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并且以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企业以员工为核心,员工以企业为核心。并且企业还需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员工了解企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学习企业发展的现状,了解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为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制定一套长远的目标。

3、使企业成为一个品牌

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成为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目标,维持自己的品牌是企业终身的奋斗方向。产品的质量或服务的质量,决定着企业的信誉度,是是否能成为品牌的重要方面。但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方面,也是企业向品牌发展必不可少的工作。一个企业拥有好的文化,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共鸣,良好的政治建设,使得企业上下同心,“上下同欲者胜”,企业员工从自身做起,热爱企业,自觉维护企业形象。这是比任何广告宣传更为有效的措施。

4、选拔优秀的领导团体

企业的领导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优秀的企业领头者能够带领企业向着时展的方向努力,企业的领导团体需要有年轻人,年轻人拥有新鲜的思想,活跃的领导思维。能够带领企业更好更快速的发展。优秀的领导人才,能够充分理解企业文化,并且能够更好地完善企业文化,高素质领导团体,更能够将工会中要传达的思想更妥当的传达给大家,有助于员工的理解。

5、企业开展丰富的活动

企业只有经常把员工团结起来,增强员工的互动,才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与企业工会重心为员工,因此我们要注重企业活动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个员工了解活动的中心思想,让每一个员工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施展自己的好机会,使员工有着高涨的热情,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来。企业的活动需要围绕企业文化展开,主题应与文化相近,不能背离企业的文化,更不能背离思想政治。活动要有利于员工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企业的活动中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恰当的时机。

三、总结

只有企业文化与工会的思想工作结合的好,企业才能从核心方面找到发展的突破点,虽然思想是无形的,但最终得到的利益却是有形的。思想工作不只是在企业文化中,在其他各类单位中,甚至在国家发展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党的发展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果,都是思想工作展现出的成果。企业要不断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取其精华,不能忽视企业文化与工会的能力,不断创新,科学发展,保证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不断总结而完善,为企业自身经济效力的提升,更为祖国的经济地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亚.工会要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排头兵[J].经济师,2015,(06):278.

[2]焦蔚华.浅析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129-130.

[3]秦维新.关于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

工业企业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企业培训;员工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企业的企业培训对员工发展的影响

(一)企业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素专业素养

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岗位人员上岗后也需要不断地进步、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建筑企业的施工作业员工大约有3/4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高低不一,这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速度。企业只有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让他们接受一些先进的理念、养成良好的自觉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避免员工发展的盲目性

有效的员工培训,给员工提供更切实际的工作期望,更明确的职业通道,避免员工发展的盲目性,同时为核心员工提供适时而适合的培训、开发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为员工充分发挥其潜能提供舞台,满足核心员工追求理想、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

(三)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在现代施工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高级”需求――自我价值实现。培训不断教给员工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能适应或能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不仅使员工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而且使员工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

二、施工企业的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许多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培训工作感到“既重要又茫然”,即虽然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又对企业自身的培训需求不明确。培训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培训成效在低效率上徘徊,以至认为培训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导致对培训工作的支持仅仅停留在精神上鼓励。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为赶时髦做培训,为培训而培训,时下流行什么培训课程,企业就组织员工参加什么培训。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一些施工企业重视企业生产,轻视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缺乏战略考虑。在培训中较注意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如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但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施工企业大多没有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来激励员工参加培训的愿望,引导员工培训目标,以及没有相应的处罚制度,以至于培训与企业的管理体系脱节。培训成本相对较高。项目施工地点的分散和施工人员的流动,给企业集中人员培训带来了一定困难。而野外环境作业,信息相对闭塞,减慢了员工接受新信息和新知识的速度,培训成本也会因异地的空间距离而大大增加。

三、施工企业企业培训策略

(一)建立建全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

近些年,施工企业有渐入佳境的同时却迎来了人才的岗位疲劳、职业倦怠等症状。工作效率不断下降,最后导致人才流失,这归集于一个核心问题激励制度。激励并不是提高员工士气那么简单,激励机制因人而异。我们应从人性出发,去探索人们行动背后真正的动力源泉,来建全有效的激励手段。比如,使员工意识到公平的存在,让员工有兴趣从事现从事的工作岗位,让人才拥有完全自由发展空间,增加培训机会,比如有计划地安排各类人才参加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或深造,追踪行业先进水平,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员工层次和质量。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以及对长期以来一直为公司奉献的员工,毫不吝啬的颁发荣誉,从而激发员工的干劲。岗位轮换也可降低他们的疲劳症状,通过岗位轮换,使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全面的技能,给予员工顺畅的事业发展渠道,让人才决策管理提出合理建议,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树立系统工程的培训理念

施工单位、项目领导要树立价值管理坚持精细化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树立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的理念。一是将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培训不仅仅是办班,要保证质量,必须建立系统的概念,形成一种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的培训文化,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流程和有效机制,鼓励和引导员工通过终身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二是精心设计每一个培训环节,即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与内容开发、培训组织实施与制度保障、培训效果评估与监督反馈。在培训中,要注意各环节间的关联。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思考,统筹兼顾,从整体角度来协调和把握培训工作,从而使这项系统工程在结果上达到最佳效果。

(三)调查分析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是实施有效培训的前提条件,当今建筑环境日益严峻,施工企业从单位领导、项目部负责人、各部门及各专业都急需要培训。由于培训者个性的差异与需求,导致了他们在培训中“各取所需”的意向非常明显。这就要求培训前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以提高胜任能力为导向,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找出员工的实际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胜任能力之间的差距,在培训中充分考虑员工差异因素,按需施教,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员量体裁衣,满足学员个性化培训需求,使培训从一般普及为主向个性提高为主的转变,提高培训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四)创新项目培训手段,提高培训积极性

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培训方法,不断创新培训手段,培训中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现场模拟操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形式,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模拟有机结合,使员工身临其境,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尝试“角色互换”,分工种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员工结合自身实际备好课,上讲台讲课;开展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理论考核、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激发员工立足本职,钻研技术业务、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五)发展建筑继续教育

开展教育培训规划。教育培训是联系个人进步和企业发展纽带的一种投资,关系到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对企业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升员工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施工企业应在分析自身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素质基础、学习发展的意愿,考虑企业资源、经济条件,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规划,以满足企业和员工两方面的需求。

大力发展建筑继续教育,保证操作层队伍素质持续得到提高。建筑继续教育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建筑继续教育是指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了继续其职业发展所进行的业务培训活动,旨在使其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持续得到增新、补充、拓展和加深,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管理水平。我们应试建立继续教育体系,对处于操作层的劳务工队伍进行全方位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现场操作水平,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让员工主动争取合适的培训机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力。

(六)重视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培训。新招施工员工岗前培训,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按新文件规定安排到三级培训机构培训,培训时间两个月;其他新招员工和转岗员工主要采取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培训。项目部对每一个员工都配备一名思想品德好、技术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注重安全、富有责任心、具有二年以上本岗位工作经验的老工人作为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新员工岗位操作培训,并签订书面《师徒合同》。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篇6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成本控制 存货 基础工作

一、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企业要生存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先进成本控制经验相结合,进行现代化成本控制管理。另一方面,根据价格规律,成本是影响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成本作为工业企业定价的基础,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低价优势,进而抢占市场。

1.2成本控制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保证。工业企业利润的基本算法是用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利润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扩大销售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多种途径实现。但无论是提高产品价格或是扩大销售规模都受到买方市场的限制,如果消费者不接受高价格或是没有那么大的消费能力,则会反噬企业的利润,同时获取利润的主动权也未真正掌握在工业企业手里,而成本控制是企业通过内部自身的调节和控制来降低产品的成本,是提高工业企业利润水平的重要保证。

1.3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是企业长期有效发展的基础。从企业资金的调度和使用方面来看,工业企业要发展,就要从财务战略的角度统筹分析企业的资金需求,资金投向,资金的使用等等,而在资金统筹方面,很大程度企业决策层要考虑到资金的使用成本,从现代企业管理看,资金成本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个方面,尤其对一个已经过初创以及成长阶段,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工业企业,负债成本是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非常关注的一项成本,因为财务杠杆的因素使得负债成为了企业的一把双刃剑,没有合适的产品利润率,过高的负债成本有可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剧,甚至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因此,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是企业长期有效、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加强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借鉴国外先进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经验,我国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创新成本控制观念。从战略角度出发,成本控制观念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人员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使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不仅是在于降低产品成本,更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产品成本与价值的关系,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成本控制问题,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二是扩大成本控制范畴,现代工业企业除了制造成本外,更有设计成本、市场成本等,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对所有的成本范畴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部门,更关系到企业全员、全过程的积极参与;三是结合现代信息工具,采用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例如开发、使用各类电算化软件,形成采购、生产、销售等多模块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综合使用先进成本控制办法,不仅能有效降低工业企业人工成本、各类管理费用,同时有利于企业快速掌握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及时进行经营管理方向的调整,利于工业企业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2.2建立健全的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制定成本控制计划。工业企业需要制定成本目标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成本控制计划,保证企业各相关部分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成本计划。例如,工业企业采购部门的采购环节,现代经营管理中的采购不再是传统的买东西,而是在考虑采购期、再采购点、到货时间、采购成本、批量优惠、经济批量采购、存货成本、缺货成本等因素以后的综合的采购成本。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资金占用,为创造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工业企业成本控制计划不仅要具有全面性,更需具有前瞻性,不仅要考虑到企业成本控制的各个范畴,更要以成本效益的角度超前看待和处理成本控制相关问题,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寻找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径,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其次,采用科学控制方法,加强成本控制力度。工业企业需要加强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全过程管理,利用不同的成本分析方法,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力度。例如金属丝制品行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实行跟踪测试,分段考核,综合比对的方法,从产成品所用原材料开始投料,到每一工序耗用的工时、折旧、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制造费用等分项核算,细化到每一种产品规格的每一个工段,然后到产品包装、入库,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从材料的领用出库,到设备的折旧损耗,每一个细节无不渗透着成本控制这一现代经营理念的重要性,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再次,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发挥,是成本控制贯彻执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划分多个成本责任单位、编制责任预算,实现权、责、利的统一,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建立多层次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发挥各层次责任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优势,加强对成本控制实施效果的控制监督。另一方面,为充分调动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激励机制,从而增强成本控制力度,保证成本控制的贯彻落实,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3设立专门成本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能够保证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及时性和合规性。成本管理机构可以帮助企业设立符合实际的成本管理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成本控制计划,同时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可以进行专门的成本会计核算,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减少企业盲目决策行为,增强企业成本优势,促进企业发展。专业的部门需要配备专业的人才,因此为保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准确性、高效性需要聘用专业的成本核算人员。可以说,成本管理机构是工业企业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有力支持部门。

结束语:工业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不仅需要有质量和产量保证的产品支持,更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企业成本控制保证企业成本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加强成本控制,使企业全部投入最小化带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先进成本控制方法是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篇7

不论是工业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工业企业的领导者,都要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群众,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好工业会计的作用,就要在十精神的指引下,不断转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这不仅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备条件。在历史上,我们曾经错误的认为企业不算账,物资不会跑到国外去,严重的忽略了工业会计的作用。在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政府把各类企业都推向了市场,原来的传统计划经济思想已经落伍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发挥工业会计的作用,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工业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立足市场,积极改变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借以适应市场的内在需要,把企业的经营搞活,就要从思想上来个彻底的改变,以此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其次是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制度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对财政体制的不断修改和完善。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并且鼓励其它企业按照新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逐渐和国际化接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还带动了企业的管控能力,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效的规范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真正把财务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从而实现根据企业的财务预算,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再次是企业的各级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智慧和作用,要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紧紧依靠财务人员,邀请财务人员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决策,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企业的财会人员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好企业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堵塞各种财务漏洞,把财务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夯实工业企业的基础

1.工业会计要做好财务的基础性工作。会计基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未来,所以强化会计的基础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有很多的企业财务基础不够规范,包括原始的凭证填制不规范,品名、规格等信息不能做到详细填写,导致日后账物不符;记账凭证未经审核都是有一个人操作,起不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会计的基本职能得不到发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够,对于一些往来账实现长期挂账,出现呆账死账,会计人员不能及时清理,给财务核算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这就要求发挥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及时强化对往来账的管理工作。

2.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企业要根据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结合企业的内部结构,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要善于利用国家给与企业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和自身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对企业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把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同时,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企业的人文形象。

3.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财务预算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工业会计要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及时的考核。在新的会计准则下,编制好财务预算报表,做好企业的财务计划,兵对这些报表的数据和执行及时进行分析比较,掌控企业的信息,及时防御财务核算带来的风险。给企业提供一个可跟踪的发展环境,工业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三、结语

工业企业篇8

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切实解决工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千方百计扩大产品销售

1、扩大本市产品销售。加大本市产品采购力度,市内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辅料,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采购符合要求的本市产品。

2、充分发挥企业协同效益。鼓励市内企业开展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融资担保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建立企业双方或多方互购互销机制。探索建立资金统筹、应急的互助平台,引导规范企业相互担保,共促发展。

3、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税局要加强政策指导,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为企业在出口融资、信息咨询、出口退税政策落实等方面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二、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4、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工业贷款规模。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投放,按照工业(水电企业除外)贷款新增额、工业贷款增速、新增工业贷款占新增各项贷款总额的比重,给予金融机构一定额度的物质奖励。金融机构要放宽企业贷款条件,优化企业贷款流程,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充分挖掘、整合辖区经济资源,依法用于重点企业发展融资抵(质)押。

三、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资金扶持

5、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重点企业所缴增值税地方所得部分,由同级财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企业10%的扶助。对规模以上企业新增贷款(以文件之日企业贷款余额为基数),按财政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贴息10%。怀化工业园、怀化经开区规模以上企业由怀化工业园、怀化经开区贴息。2009年市财政安排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8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以后按工业税金增长幅度逐年增加。县(市、区)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也要在已有投入的基础上,按工业税金增长比例逐年增加。

6、下浮新增电量价格标准。原则上以20*年4季度实际月均生产用电量为基数,超过基数的生产用电为新增用电,在目录电价(含丰枯季节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下浮0.1元(平段生产用电价格低于每千瓦时0.45元的企业除外)。

四、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就业

7、对受金融危机影响保本生产甚至亏本生产且坚持不裁员的企业,也可享受上述第5、6条优惠政策。

8、对积极响应扩大内需,扩能增效且增加就业岗位的企业,除享受第5、6条优惠政策外,每新增一名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录用满一年,由同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审核并按政策补助480元。同时,对企业新录用农民工就业,由劳动保障部门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实行上岗前培训。

9、整合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培训资源,根据企业用工需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劳动保障部门要免费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咨询和就业市场组织。

五、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

10、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切实加强新型工业化“双百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调整扩大“双百工程”项目规模,力争“双十工程”项目达到20个以上,投资额达20亿元。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力争2009年工业投资完成110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幅达到20%。

11、切实加强工业项目开发力度。加快健全完善工业项目库,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为企业做好项目包装、申报和立项工作,通过相应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里资金和政策支持。

12、加强工业项目的要素供给。加强项目建设所需的电力、土地、运输、通关等要素保障。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合理需求,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加强调度,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对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工业企业新增电量给予优惠。保障重点企业原料的供应、设备以及产品的运输。

六、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13、减少对企业的收费。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和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规定的收费项目,要按下限执行,对特别困难的中小企业,应给予优惠。各级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要依法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行为的力度。要公开举报电话,建立公开举报制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处理。

14、减少对企业的检查。除安全、消防等依法必须开展的检查外,其他涉企检查要严格执行备案报告制度。

七、加强协调服务

15、建立和完善重点骨干企业联系责任制度。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协调机制,针对企业当前存在的产品价格下跌、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共同商讨应对困难的措施和办法,鼓励企业克服当前困难,提振发展信心。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当前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和行政效能的监察。

16、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2009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把“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主观能动性,扎扎实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迅速派出服务小组,深入所属重点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采取“一企一策”或“一企多策”的办法,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为工业企业发展服好务。

工业企业篇9

今年以来,县工业用电量呈逐月下降态势,1-7月,全社会用电量11350.9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38%,全县工业用电量6848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1146.1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4.34%,下降幅度较上月增加0.92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当月工业用电量868万千瓦时,下降20.14%。20户用电大户用总电量4176.46万千瓦时,下降28.1%,其中用电量下降的企业有15户,累计用电量3137万千瓦时,下降38.49%,比去年同期减少1963万千瓦时。降幅较大的企业有等。造成用电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开工不足和市场行情影响,造纸企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66万千瓦时,下降39.2%;铁矿企业比去年同期减少292万千瓦时,下降17.2%。源江实业停产是造成我县工业用电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该企业属高耗能企业,2013年1-7月用电量为1107.42万千瓦时,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13.8%,而2014年1-7月用电量仅有293.48万千瓦时,占全县工业用电量的4.2%,减少813.94万千瓦时,占全县工业用电减少量(1146.17万千瓦时)的71%,若该企业能保持去年同期用电水平,今年全县工业用电量就不会出现下降趋势,由于源江实业受钢材价格下跌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影响,生产许可证也一直未能办下来,企业产品不能销售,今年以来一直未开工生产;笥山建材上半年产品销售不畅,压库较多,不能满负荷生产;金顺工贸由于铁精粉市场行情不好,企业生产不正常;水利枢纽由于基建项目基本完成,4台机组已投产发电,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76万千瓦时;富兴纸业由于将原来的涂布白板纸生产线改造为瓦楞纸生产线,造成用电量下降较多,同时由于投资新建福明纸业,占用资金较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影响正常生产。

二、促进工业用电增长的措施

1、做好重点用电企业恢复生产工作。源江实业停产是造成我县工业用电量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做好源江实业恢复生产工作。为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同意企业用电实行峰谷电价;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一是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注入资金,二是协调金融部门为企业解决融资贷款;县质监局全力协助企业尽快办理生产许可证。铁矿企业、造纸企业均因市场行情不好,产品压库占用流动资金,致使流动资金不足影响生产,为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协调金融部门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

2、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多数没达到进度安排要求,要抓住下半年工程建设的有利天气,抓住节点,跟踪进度,狠抓督促、协调和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增加工业用电增量。

工业企业篇10

在一个团队里,你永远都是团队的一员,每一个人不能代替整个团队,每个人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任何人都不该在工业设计工作中让自己的个性掩盖团队意识。夸大自己贬低或是蔑视别人,是不可取的;况且工业设计所具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决不允许有设计师(住常设计师)太强的个性发挥。想张扬个性也有个办法——那就是离开企业,做自由设计师,做设计大师——做克拉尼,为自己做设计,像纯粹艺术家去玩个性,玩感受。但这样你就不要再说你是驻厂设计师。所以我们应该强调team——个性对此无太大意义——在今天一只有凝聚力的团队,才是有战斗力的。所以在为企业设计中不可以把自己的个性太多的加注到为企业设计的产品中来——还是那句话,我们设计的产品是满足大众的,不是满足设计师一个。我们还是要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市场调研结果为主要设计方向和参考值!

关键词:企业设计师设计管理工业设计

一、前言

今天,工业设计从一个灰暗的层面走上了中国经济的前台,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相较国外百年的历史,显得有点晚,但毕竟开始了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辉煌的历程,并成为目前几大热门职业中的一种。作为一个从事工业设计的人来讲,这是令人无比高兴的一件事,值得所有ID人大肆庆祝一番!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显然是市场要求带来的变化——当下企业在技术、设备、信息、资源、营销等方面都趋于同质化,企业需要新的竞争手段来和其它企业拉开距离,获得优势,而工业设计作为可以满足企业这一现状要求的重要方面自然得到企业大力拥护和扶持。

但实际情况并不像企业想象得那么简单——建立一个设计部门,招聘几名工业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好像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很多企业都这么做了,但效果一点都不理想——招聘的设计师无法达到企业要求——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产品形象,在与其它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造成很多企业对招聘的工业设计人员不满意,认为他们作用不大,可有可无。我们工业设计人员在企业中就只有这样的形象吗?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学习工业设计,本身就是为企业服务,而却得不到企业的承认,谁之过?

归结原因有几点:

1、历史原因:中国工业设计才只有几十年发展时间——七十年代引入这个概念,相较有百年历史的国外工业设计,自然存在一定差距。

2、教育原因: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到现在都没能形成一种很统一和有效的教育模式。

3、企业的原因:企业自身对工业设计的特性、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认识不够清楚,不能很好的管理工业设计,使它能够和其它传统的各部门协同发展,互相促进。只是把它建立起来,仍然按照传统的管理和运用资源的方式来对待工业设计,自然效果无法达到理想境界。

4、设计师的原因:工业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存在多方面的偏颇,无法和企业大的发展战略协调同步,自觉的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是自顾自我目标的实现,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5、其它原因:其它还有一些来自硬件条件的原因,如技术、工艺、设备、资金等,受这些限制,很多优秀的设计无法得到实现。

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多做介绍。而我要说得也只是其中的两个方面——企业原因和设计师的原因。这么做的目的,希望可以让更多人来了解工业设计,让设计师了解字的角色。为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设计师自身发展明确方向。

二:企业

前面我们提到过,工业设计在中国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程,而真正为大多数企业接受和认同也许只有几年时间。造成目前很多企业的现状就是——需要工业设计,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也就是说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不够全面,不知道如何很有效的管理工业设计,使之有效运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工业设计是什么?

早在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TCSID)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1次年会上就对工业设计做出了很全面合理的定义,大意如下:“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条件、工艺手段、视觉、心理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新内容,使之具有新的品质和规格和价值,这叫工业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当工业设计师对产品包装、宣传、展示、市场研究和开发与预测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的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业设计在宏观方面对一系列问题所包含的解决途径和方式。也让我们看到在微观方面作为工业设计从业者要考虑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之复杂程度。他们要把工业设计所要面对的和研究的对象——产品作为一个大系统来对待,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符合时代潮流的审美素养、具有感染力的造型语言等相关因素对新产品研发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具有真正价值的新的组合、排列、融合等处理,使之形成一个既具有符合人们使用需要的合理的功能方面的体现;又具有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高层次精神审美方面的考虑,可以符合人的在满足简单使用外的高级需要。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工业设计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和我们目前国内对工业设计所包含的内容理解有很大的出入,这也是很多企业源自对美工概念认识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企业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美工或基本上和美工差不多,这是一种很错误地认识,如果是这样,那工业设计也就不可能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支持,这是值得我们国内企业极为注意的一件事,要相使之发挥作用,就必须搞懂它的特点,理解它的运作方式。

2、各国对工业设计的态度?

现在相较过去,我们现在周围一切虽然具有了巨大变化,但工业设计这一基本的设计思想——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营造美的环境,还是具有它不变的价值。所不同的就是现在人的消费变化由于现在社会变化的速度加快而加速变化,很难让人把握。

但并不是说这设计就没有了价值,恰恰相反,设计的价值变得更加的重要。这从国外各个国家和现实中各个成功的案例中可见一斑。

当今发达国家无不把工业设计提升到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高度。日本把工业设计看作是自己国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考虑,来发展。日本日立公司所作的调查验证了日本对工业设计态度的正确性——对工业设计的投入一美元,回报率是1000美元以上,比其它方面的投入高了几十倍。瑞典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组建了自己的专门工业设计政府机构,来系统规划国家的工业设计发展战略。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都设立国家元首工业设计顾问,国家性工业设计委员会,工业设计奖项,当然那些专门的政府的工业设计专职部门也都有建立。例如早在英国沙切尔夫人时期就曾亲自主持英联邦国家工业设计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现任英国首相也曾亲自主持工业设计活动。

由此可见,对待工业设计的态度上,大家好都是积极的。而我国政府,显然在这方面是落后的,是力度不够的。很多工业设计活动都是企业、学校、社团等自发的活动,而且成本很高,与会者一般就局限在一定的人群,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对于与会者,在这里看是这几个人,换个地方还是那几个人,甚至于被人用作一种商业手段来操作——被认为的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罩。应该说,政府在这方面缺少一个专门的强有力的机构来来有效推动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一些协会,毕竟力量有限。

3、工业设计的作用

今天,世界上的工业设计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前段时间,英国政府就组织一大批国内工业设计精英到中国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中国各大城市举办他们的设计展。澳大利亚人也不甘落后,在广州也大张旗鼓的举办本国设计与艺术展。中国人自己也在深圳召开自己第二次工业设计年会,在清华大学举办专门的工业设计管理论坛等活动。很显然,这些决非是有些好事者吃饱饭没事干,原因是工业设计有它切实的价值,值得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工业设计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合理的工业设计管理,必将促使企业生产规划纳入到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之中,因为企业不可能今天生产一个产品和昨天以及明天的产品是互无一点延续性和内在精神的,而是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和相对固定的产品形象,例如诺基亚,伊莱克斯。如此,企业要想要工业设计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企业管理过程中把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规划——使企业对新产品开发的采用更具有合理有价值的管理方法。

(2)、促进企业产品有效的创新

工业设计师专业化的解决人和技术、人和机器、人和环境、人和人、美和技术、功能和美等各种关系而具有存在价值的。那么伴随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人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变化。工业设计师会自觉来研究这些变化,不断为适应和满足这些变化而对本企业的产品做出有价值创新设计,及时发现企业高回报的创新点和盈利点。并且这些创新在设计管理者的引导和规划下,是可以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互相促进和完善的——也就是说工业设计师(住厂)是实现企业有价值创新的最有效环节之一,并推动创新。

(3)、为企业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前面我们提到,工业设计是为专业化解决各种关系而存在的,市场消费人群的多样化,是工业设计具有可发展的空间客体,催生了产品的多样化,丰富化,同时也为不同级别的企业生存留下了空间——如果人们只具有一种审美和需要,那么世界上同一行业中的同一种产品,也就会只有一家企业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这种价值的多元化,相关的就是审美的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工业设计管理者的作用之一就是引导设计师来发现市场需要的大面积空缺,进而设计出有市场的产品,这是工业设计的核心部分——寻找消费点、并想办法满足消费。这个过程,必然与企业开拓市场是同步的,并且它可以比企业所组织的市场调查更具有穿透力,更能把握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因为他们就是以细分市场来多样化设计产品的,更加微观和具体,具有实实在在效果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企业所作的调查往往宏观上的,更多偏重于技术、营销等宏观方面的,真正认真地从微观去捉摸消费者的心理,并具体到具体有效形象,也许只有设计师才可以达到;并且企业所作的调查最后所表达出来的成果,很多时候是设计师所无法运用的,因为大家所用的语言是有差异的,这种调查对企业具体新产品的开发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发现市场机遇也是工业设计所具备的一大内容之一,这种机遇往往是微观和具体的,不同于企业的宏观发展战略。

(4)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