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理论十篇

时间:2023-03-26 06:08:13

西医理论

西医理论篇1

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已作为各级医疗单位发展和提升质量的重要内容,其计划和实施也日趋成熟规范。随着现代就医模式以及卫生保健理念的改变,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国家目前针对中医护理人员培养、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机构较少,中医医院的西医护理人员如何进行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层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就我院实施中医护理技能的培训和实践体会报道如下。

1医院结构与护理人员现状

1.1我院是1所2级甲等中医医院,收治的以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护理的患者居多,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对此类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熏洗、贴敷和拔罐等方面,这些疗法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使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1]。护士直接参与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有8项,包括拔罐、刮痧、肛滴、耳穴,电针,熏洗,帖敷和磁疗[2]。

1.2我院护理人员中,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护士8名,只占全院护士的5.7%。

2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护理技能的开展情况

2.1我院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在思想上深刻接受了西医理论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中医理论抽象、模糊,使护理人员倍感晦涩难懂[3],从而使护士缺乏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中医理论基础较差。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少,护士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均需先核对医嘱)[4]。从医院的调研中发现,医师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从而使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约束,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从而影响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3培训方法

3.1理论培训

3.1.1护理部每个月组织2次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讲座,请院内中医医师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高年制护师担任主讲,其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穴位的定位、辨证分型、中医健康指导等内容,课后对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3.1.2科室每周2次晨间提问中医基础知识,每个月组织1次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内容业务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3.1.3实行护理查房中西医交替,每个月1次中医护理示范查房,由护士长或中级以上护师担任,内容涉及中医辨证护理、中医饮食和用药指导等。

3.1.4凡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进院2年内分批次送入中医药大学参加100学时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培训,保证医院西医护士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3.2操作技能培训

3.2.1根据2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按摩、中药熏洗、刮痧、耳穴压豆和艾条灸等共8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

3.2.2护理部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制订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操作考核标准。

3.2.3选择中医护理专科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操作示范老师。

3.2.4每个月组织1次集中操作授课的培训方式,由专职操作带教老师演示护理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领,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对象为各科操作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培训结束后,考核组按照考核标准对每位培训对象进行考核,直至合格方可在科室传授。

3.2.5制作8项中医操作视频作为学习教材供科室带教老师传授辅导。

3.2.6每季度组织召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体会交流,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4临床实践

4.1学以致用,医护加强沟通,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积极主动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增加中医护理技术临床运用,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4.2护士长对科内西医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每个月发放调查表,征求患者意见,汇总反馈至护理部,护理部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定期总结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满足临床所需。

4.3培训计划实施8个月后由护理部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理论以笔试为主,操作由院内操作考核小组按评分标准随机抽考8项中医护理操作中的1项。并分别对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5效果

我院西医护士培训前中医基础知识平均分为56分,培训后平均为78分;培训前中医护理操作平均分为68分,培训后平均分为92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讨论

6.1国家目前针对中医护理人员培养、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机构较少,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在中医理论与中医技能操作上非常欠缺,且中医传统技术临床应用少,制约了中医护理技能的培训实施与发展。

西医理论篇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中西医结合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护理 消化性溃疡

中国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号: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07-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是消化系统常见慢性病之一,发病原因与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屏障作用破坏有关。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同时药物、环境、精神及遗传因素也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腹痛呈周期性、季节性,并与饮食时间有关联:胃溃疡疼痛为餐后0.5―1h发作,至下餐前缓解,疼痛规律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为餐后2―3h发作,持续到下次进餐后缓解,亦可发生于睡前或午夜(夜间痛),疼痛规律为空腹-进食-缓解。同时精神因素,过劳亦会诱发或加重腹痛,并可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根据本病临床上以慢性周期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特点,本病属于“胃脘痛”、“胃气痛”、“胃痛”的范畴,中医治疗可分为:(1)脾胃虚寒型,治则为温脾健胃、益气建中,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加减;(2)肝郁气滞型,治则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3)火郁伤阴型,治则为养阴柔肝、消火解郁,代表方为化肝煎合一贯煎加减;(4)血瘀型,治则为化瘀通络,代表方为失笑散合海浮散加减。笔者根据不同病例特点,辨证施护,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对2005.05―2009.05收治,经胃镜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的65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31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溃疡37例,复合性溃疡2例;入院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强调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以服药指导、消毒、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临床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部病例症状缓解并治愈出院。

2 病因和病理

溃疡常发生于与胃酸接触的胃及十二指肠部位,而真性胃酸缺乏则不发生溃疡,提示本病的发生与胃酸的消化作用有关。正常情况下,胃黏膜屏障有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并不引起溃疡,因此,胃酸分泌过多和局部黏膜防护机制降低可能是发病的根本环节。胃肠道分泌、消化运动等功能及其血液循环是由大脑皮层和丘脑通过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系统调节,中枢性迷走神经的异常兴奋,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胃壁张力增加,影响黏膜防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生。此外,持续和过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抑郁等神经、精神因素,对溃疡发生和复发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胃酸和胃蛋白酶并不引起胃黏膜损害,主要是胃黏膜上皮细胞膜脂蛋白层能阻止胃内氢离子逆向弥散而进入胃壁,使胃壁不受胃酸侵犯,故称为黏膜屏障。但多种原因可损害胃黏膜屏障,如未充分咀嚼的粗糙食物,过酸及辛辣食物或过量饮酒等,可引起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咖啡和浓茶刺激胃酸分泌,利血平和组织胺类药物增加胃酸分泌引起溃疡,又如阿司匹林、酒精及十二指肠反流液中的胆盐、胰液破坏胃黏膜上皮,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黏膜下血管扩张、渗出,从而促进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形成。另外,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易引起溃疡,也不利于溃疡愈合,易引起复发。

3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慢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具有规律性、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此外还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典型的无并发症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其疼痛性质具有以下特点:(1)慢性:多起病缓慢,病史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并有反复发作的过程。(2)部位与性质:胃溃疡疼痛的部位在剑突下或腹部中线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在剑突下偏右,范围较局限,疼痛常为灼痛、隐痛、胀痛、饥饿感,或剧痛等,能为碱性药物所缓解。(3)节律性:疼痛的发生和消失与进食有一定的关系。胃溃疡常在饭后半小时内发作,经1―2h胃排空后开始缓解,规律为进食―疼痛―缓解,缓解是在胃内容物排空后出现,故患者不愿多吃希望疼痛少发或轻发;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疼痛,多为饭后3―4h发生,许多患者夜间疼醒,进食或服碱性药物能迅速缓解,故患者常喜欢增加餐饮。(4)周期性:发病多与季节有关,气湿、季节剧变易引起复发,秋末冬初是发病最多的季节。

溃疡病在缓解期体征可不明显,病情发作期可有上腹部压痛,多和溃疡存在部位相一致,可能由于内脏交感神经感觉纤维有脊髓内与体表局部感觉神经的交通支,因而使体表局部敏感性增强而形成压痛点,舌象在溃疡病亦有一定的特点,胃溃疡时舌苔多为白腻,偶有片状剥脱性改变,十二指肠溃疡时,舌质多平滑鲜红,舌苔却少。

4 护理措施

4.1入院宣教。患者入院时病区护士对消化溃疡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对消化性溃疡有充分熟悉,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溃疡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讲解规律的生活和饮食调理对疾病痊愈的重要作用,告诉患者要坚持执行医护人员制定的各项措施,讲述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点。要求患者合理安排饮食,科学安排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社交,把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我们通过与患者交谈,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及一些与疾病有关问题。

4.2一般护理。慢性胃炎的治疗,首先应除去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彻底治疗急性胃炎及口腔、咽喉部慢性感染灶,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及药物,戒烟酒等。饮食宜节制,不宜暴饮暴食,要适当调控情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忧伤。

4.3心理护理。生活精神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因此,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劳逸的结合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不良的心理因素可诱发和加重病情,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因病疼痛刺激或并发出血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胃黏膜保护因素减弱,损害因素增加,使病情加重,故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同时多与患者交流,使患者了解本病的诱发因素,疾病过程和治疗效果,增强了治疗信心,克服焦虑、紧张的心情。

4.4疼痛护理。通过对患者资料的收集,了解病人腹痛的特点,如有典型的节律,可按其特点指导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十二指肠溃疡的空腹痛,指导病人预备制酸性食物在疼痛前进食,服用抗酸性药物防止疼痛发生。定时进餐,使胃内经常保持食物存在,起到稀释胃液、中和胃酸的作用,对活动期溃疡要非凡注重休息,避免过度疲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腹痛部位、程度,对突发性的腹部剧痛,应注重有无穿孔并发症的发生。中医方面可采用针灸止痛或局部热敷止痛。

4.5服药指导。西药方面,假如Hp,多采用抗感染治疗,我们给予洛赛克20mg(2次/d)、羟氨苄青霉素0.75mg(2次/d)、灭滴灵0.4g(2次/d)的抗消化性溃疡三联7d疗法。选用羟氨苄青霉素,首先应询问用药史,非凡是有无青霉素过敏史。本疗法起效快,症状缓解明显,用药时间短,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但本疗法偶见恶心、腹泻、便秘、喉痛、皮疹等症状。护士要督促病人按时服药,以充分发挥药效,并询问病人病情,对症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向病人解释停药后药物副反应会自然消失,使病人能坚持服药确保治疗效果。假如Hp(-),则多采用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和保护粘膜、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中医方面则辨证施治,根据病例具体情况,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火郁伤阴型及血瘀型,采用不同方剂治疗,如黄芪建中汤、柴胡疏肝散、化肝煎和一贯煎、失笑散和海浮散等,中药的应用,同时可以减轻西药的副反应。服中药时,脾胃虚寒者宜温服,并在疼痛发作前服药;虚热者,宜稍凉服,可多次分服或在服药前用鲜生姜擦舌面,丸药质地较硬者,用温开水化服。

4.6消毒。近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充分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人类是Hp的唯一宿主,其传播途径有人与人之间的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根除Hp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相当重要。护士告诉患者Hp具有传染性,要注重家庭预防[1];病人饭前便后要洗手,注重个人卫生;病室内的洗手间及便盘要进行消毒处理;当接触Hp病人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要立即洗手,并用消毒液浸泡手部。患者吃剩的食物、用过的餐具、呕吐物等都先消毒后处理,以免成为传染源继续播散。

4.7情志护理。中医情志护理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行为传情法和疏导移情法、以情胜情法,对那些对生活和疾病缺乏信心者,要特别注重疏导、教育,告诉患者消化性溃疡是可以治愈的,使患者对社会、生活布满信心。通过情志护理,使患者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正确熟悉疾病,使患者熟悉到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所致的,其中情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告知患者情绪反应与消化性溃疡的发展与转归密切相关,提高病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告诫患者重视不良行为的纠正,并给予病人更多的社会支持。因此保持精神舒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情志刺激,使肝气条达舒畅,发挥正常的疏泄功能使促进病情康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求平时做到于是不怒,不急不愁,保持心情舒畅,气血平和。

4.8饮食护理。胃痛与饮食的关系极大,饮食失调,进食无定时,饥饱不均,或过食生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常可诱发和加重疼痛,而饮食护理适当,有助于药力的发挥,饮食护理的总原则应以患者食用后感到舒适或疼痛缓解者为宜,以食后加重疼痛者为忌。(1)饮食应以细、软、稀、少食多餐为原则,粗糙硬固,过咸,过酸,生冷油腻等食物能刺激脾胃或进一步损伤胃气,不宜食用。土豆、红薯等食物易致肠道气胀,上干于胃,使胃气壅阻更甚,应慎食。(2)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作用。(3)有规律地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的消化活动节律。(4)急性活动期,以少食多餐为宜,每天进食4--5次,即可。(5)饮食应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6)夜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零食。(7)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避免咖啡、浓茶、肉汤和辣椒、醋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8)坚持吃早餐,因为早餐离前一天时间相距太长,胃壁特别容易受侵蚀而造成溃疡,早餐应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为主。

4.9出院指导。本病由于现在抗Hp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已大幅提高,但仍有不少病例复发,故出院后应注重精神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重劳逸结合,戒烟酒。告诉患者不但在发作期间积极治疗,努力发现和消除发病因素;而且在缓解期间也应注重预防复发的措施,包括戒烟酒、加强饮食卫生、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忌用或慎用对溃疡发病有关的药物;对年龄偏大的胃溃疡患者要定期回院复查,防止癌变。

结果

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治愈率达95%,并大大降低了复发率,在复发患者中,绝大多数是不服从服药原则,未回院复查。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很多,人们一直以饮食护理作为消化性溃疡的重点,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认为精神调理亦很重要,此外,根治幽门螺杆菌亦是治愈此病的关键。因此,改变以往的护理方式,建立全新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念,总结为三条:(1)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本病的病因,服药原则,卫生消毒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排泄容易播散,所以排泄物应先消毒后再处理,患者的餐具要单独消毒,不可公用,以减少传播机会;(3)积极治疗,合理调养,定期检查。

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病因为多因素,西医治疗以根除Hp作为治疗本病的重点,多采用抗消化性溃疡三联7d疗法,偶有副反应,亦有一定缺陷。中医则注重饮食调护,中医中药的应用可减轻西药的副反应,但难以从根本上去除病因。随着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国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学者经过不懈努力,做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工作,在慢性胃炎的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为探索多种常见证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面,突破了以往认为胃粘膜腺体萎缩、重度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不可逆转的束缚,已摸索出一些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显露出可喜的苗头,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普遍趋向于接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临床症状改善较快,而且病理形态的消退,也较西医治疗更为明显,充分显示了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护理中互补不足,有一定的优势。

西医理论篇3

中西医结合医院兼备中医和西医两类医院作用和职能,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建设部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加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完成艰巨而光荣的目标使命。院长作为医疗单位的法人代表,对内要全面负责医院的四个文明建设,注重三个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对外代表医院接受社会的监督,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医院院长肩负的责任是繁重的。“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退,谁当院长谁受罪”,就非常形象地道出了院长们内心的苦衷。如何提高院长的领导艺术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全国重点地市级中医院而奋斗,正确处理以下十五个方面的关系,浅论看法如下:

1 必须正确处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动力,政治是保障,生态是条件,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四者兼顾,这是办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社会主义公益性办院的指导思想和关系准则。在加强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政治生态和谐、环境生态保护,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我们的头脑,加强政治文明,政治生态,环境生态建设, 沿着正确理论指明的方向,全面推进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全国重点地市级中医院目标,不抱怨,不放弃、不懈怠、不折腾、不犹豫、不后悔,不辱使命,昂扬向善、昂扬向上,坚决完成任务。

2 必须正确处理医疗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公立医院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宗旨的办院方向,在保证医疗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服从全局,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创造条件满足社会医疗需求;经济效益是医院要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要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医疗环境,要有经济实力维持重复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除了政府的投入以外,更重要的是医院要向管理要效益,注重成本核算,堵塞漏洞,增收节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医疗效益特别强调医务人员医疗过程中很用心,负责任,重诚信,看长远,坚决制止一切“乱用药”、“乱检查”、“乱收费”的不良倾向,以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院三个效益同步长期增长。

3 正确处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院长是领导班子的班长,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树立领导班子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长如何正确处理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一个狮子带领的绵羊队伍,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狮子队伍”;(1)一把手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用人和决策;一个好院长可以救活一所医院;(2)一把手以人为本,尊重下级,广纳贤才,巧释恩怨;重用副手,授权不疑,敢担责任,宽容放心;眼明心细,慎用主管,远离拍马,莫亲小人;(3)一把手承担医院的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各项工作的平稳运转的第一责任,必须做到相互信任,坦诚布公,不回避矛盾,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发扬民主集中制,一切重大问题和决策,必须提交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在形成决议之前,允许各抒己见,发表不同意见,一旦形成决议少数要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4)在工作中要坚持分工负责制,各尽其责,班长要尊重和支持班子成员在责权利相结合的前提下,行使职权,有困难班长要帮助协调,使其工作能顺利开展,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及时解决,既要热情帮助,又要严格要求。(5)一把手作为医院的法人代表,要刚柔并济、能进能退、行事果断、公字在先谋思路、做规划、育人才、活机制;(6)引导副院长服从、配合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出场不炫耀,做事不抢功;通过医院班子共同努力做到团结出效率,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处成果,团结出干部,团结出和谐。

4 正确处理与中层职能干部和临床干部的关系

院长对中层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手让他们在职权范围内大胆工作,遇事和他们多商量,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医院的中层职能干部和临床干部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大量的日常工作都要依靠他们去贯彻执行。因此,院长正确处理与中层干部的关系,是保证医院工作能否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正常高效运转的关键,力争让每位中层干部凡事负责任,绝不找借口;凡事用心做,追求零失误;监督和管理中放手而不放任,绝不允许,,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教育不改的,要严肃对待,该调整的要调整,该处理的要处理,不能为了情面而丧失原则。院领导和各科室干部之间应相互合作、交流、沟通,保证质量和安全,门急诊与住院要看成一整体,医技保临床、后勤保全院、全院保病人,彼此带动,共同提高。职能科室领导是关键执行力,承担着指导、监督、调节、考核、服务等任务,是与专业科室联系的桥梁,院长决策的助手。

5 正确处理与医院职工离退休职工之间的关系

关心重视,实事求是,分清是非,求同存异;医院职工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文化素质参差很大,长期共同生活工作在医院大家庭里,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医护之间的矛盾,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矛盾,还有各种涉及到职工的个人利益问题,如职称晋升、奖金分配、住房、子女就业等等矛盾,往往最终都要集中反映到院长这里来,以求得裁决,面对这些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可能全部如愿以偿。只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职工群众合理的要求尽可能帮助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向他们说明事实真象,晓之以理,以求得谅解,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无原则的迁就,更不能乱许愿。对于职工之间和科室之间的矛盾,要分清是非,支持正确的,批评错误的;非原则问题,则要求大家求大同存小异;医院领导者对职工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任人唯贤。要爱护珍惜人才,唯才是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职工对自己的信赖,使自己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院长要创造环境让科主任和护士长带好人才队伍,有计划的在技术上传带帮,大胆选拔品学兼优的业务骨干,为中青年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晋升、升迁机会,营造各类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使科室后继有人,专业承前启后,技术不断创新。教育疏导年轻医生,不可急功近利,怨天尤人,应踏实工作,虚心好学,主动协助科主任积极地完成各项工作。表扬提前,批评退后,宽容提前,抱怨退后。

对待离休退休职工要充分关爱,及时接待,照顾尊重,发挥余热;让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召开茶话会、报告会、团拜会及时汇报医院发展情况和需要大家支持的问题,尊重沟通,问计与民,集思广益。

6 正确处理与病人特别是有纠纷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医院管理者对医患纠纷一是不要回避,二是不要急躁,公正认真取得信任;要充分注意控制六乱即:防止医学诊断治疗护理乱、上级医师评价乱、律师提醒挑拨乱、媒体宣传报道乱、亲戚老乡医闹参与乱、法院违规判决乱,从而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病人对于医护人员寄予的期望和要求是很高的,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医生和护士的一言一行将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病痛严重或反复的时候,病人的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异,因此,就更需要医护人员以极大的耐心和满腔的热情,使病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及时的医疗、安慰和体贴,这种互相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病人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要建章立制控制消极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等腐朽的思想;要杜绝少数医务人员乱检查,乱收费,乱用药现象,减少个别医务人员责任不强引起的矛盾激化。面临现行环境下出现的医患关系的变化,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要看到它的复杂性,严重性和危害性。要从治本入手,要长期坚持加强对职工进行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职业道德教育,使全院职工牢固树立起“病人至上”,“ “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杜绝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事故,一定要严肃认真地查清事实,明确责任,依据国家有关医疗法规进行处理,决不能袒护,决不能以保护医务人员的利益为借口而损害病人的利益。要态度衷恳地进行协调,对于患者和家属合理要求要予以肯定的答复,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对于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要予以保护。当调解无效时,应该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反映汇报,引导病人或家属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程序提请医疗事故鉴定,或向法院提出申诉依法处理。在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医院要积极参与着力推动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探索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

7 正确处理与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公立医院是政府投资兴办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提供医疗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依法执业、依法操作、依法收费弥足珍贵。在业务上,它要接受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还要接受政府人事、财务、物价、计委、建委、环保、公安、消防等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作为医院的法人代表首先必须做到“依法办事,接受监督”,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必依”,在大政方针上不出偏差和错误。院长要求部下做到有请必到、有问必答、有查必应、有错必纠、有求必办;医院管理者对各种上级检查不利结果一是不回避问题;二是虚心接受批评;三是如实讲清情况,特别是医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产生某些“合理不合法”、 “合法不合理”问题的根源何在,争取同情和谅解,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请求上级主管部门予以支持和宽容。管理实践中体会到,政府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他们也确实是理解和支持的,这种精神和道义上的理解和支持,往往比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关键在于我们及时去做工作、去争取、去申报完善批准,为医院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大环境。政府财政收支平衡预算提示我们准备条件,掌握时机,争取年终额外支持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关键是做好服务,准备条件,抓住机会。

8 正确处理各级兄弟医院基层社区站所诊所之间的关系

医疗市场的竞争是激烈和复杂的,作为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竞争伙伴有同级西医院、中医院、民营医院、专科医院等,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素质;要以一流的特色、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水平,一流的质量、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完成目标任务;在兄弟医院之间不搞互相拆台,更不能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同行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公正、平等竞争等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变“同行是冤家”为“同行是亲家”,清醒的认识到行业形象重要至极,唇亡齿寒;要做好进社区、进单位、进农村、进诊所、进工厂、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医疗信息平台、短信平台、电视宣传平台要尽早尽快尽全的建设和确立。

在横向发展上,对于各兄弟医院、乡镇医院、基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站所,我们需要他们的协作交流,扩大医疗市场;对于省内外各大医院,我们需要他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帮助指导,希望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技术,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激发医院活力。

9 正确处理医疗、医技、护理、后勤、药剂五者之间的关系

医疗是基础、医技是补充、护理是形象、后勤是条件、药剂是关键;要保证医院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转,取决于医院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特别是医疗、医技、护理、后勤、药剂五者之间的关系,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以病人为中心”,各尽其责,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的不同,医院管理者必须抓住中心,使各部门各方面都围绕着医院的中心任务做好各自的工作,要学会“弹钢琴”,不能“厚此薄彼”,强调告知会签制度的建立完善,细化落实;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反映在工作中就是互相推委、不协作、不创新的现状必须坚决杜绝。各部门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局部,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个人行为要为科室负责,科室要为整个医院负责,医院要为广大病人及家属负责,所有工作必须围绕医院的整体规划来开展。

各部门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我们要学会合理的放弃,通过各科各方面每一步成绩来对医院的未来负责。“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很形象的描述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团队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前提,是实现个人和局部利益的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赖以生计的基础,各部门同心协力,各项工作才能无往而不胜。

10 正确处理基建投入、设备投入和人员培训投入之间的关系

基建投入是长远发展的硬件条件,设备投入是医院发展的近期增长点,人员投入是最有益的干部员工福利,最有回报的潜在增长点;基建是基础,设备是条件,人才是关键;医院领导班子和党委始终以不损害职工利益和病员利益来进行基础建设,始终注意投入资金培养人才,建设专科。

所谓的人才,不仅拥有高新技术或实用性绝活,而且是要作出重大贡献并善于交际、沟通和协调的拥有综合能力的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人才工作理念应是留住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用好优秀人才、激活潜在人才、培育未来人才;自己培养为主、适当引进为辅;引进人才是为了培养成为急需的学科带头人,解决人才断档问题,提升科研能力。基建投入、设备投入和人员培训投入要同时兼顾,为医院发展提供最佳条件。

11 正确处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中要始终重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药工作的全面发展,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重;中医要注重特色,西医是坚强后盾。深刻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保障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深化医改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繁荣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新时期卫生行业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现代(西方)医学和科学的方法论主要是因果分析法,而传统(中国)医学和科学的方法论主要是感应分析法,这两种科学和医学体系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对于人类都是不可缺少的。中医和西医都要着力发展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着力推进继承与创新,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水平,着力繁荣发展文化,实现中医药和西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是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永恒主题。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具有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的特色优势,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中医药应该也能够为解决重大医疗民生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12 正确处理特色品牌与中西医结合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品牌形成需要依靠医院文化建设,需要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患者是从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去认识医院品牌的;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在员工心目中建立起导航系统、是医院品牌建设的关键;文化是社会认同品牌的基础,有文化的品牌容易被社会认同和接受,也才能够成功和持久。这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应该把握的品牌与文化的正确关系。

品牌价值是:知道――让患者知道医院的品牌;信任――患者对医院给予的承诺产生肯定的判断;欣赏――医院在情感层面上获得患者的认同;达到对中西医结合医院:我了解――我信任――我喜欢――我忠诚――.形成医院的公信力使患者觉得你可信、可靠。做到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至善至美,信用上诚信可靠。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医药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充分体现在①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②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③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

13 正确处理奖励和处罚之间的关系

激动人心的表扬,恰如其分的批评,公正准确的处罚,神物兼顾的奖励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公益性医院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必须要建立一套奖罚分明的绩效挂钩考核的激励机制。对单位干部的任免、新特岗位竞聘要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和实行民主推荐、竞选上岗、组织考察、择优录取的办法,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在员工的薪酬分配上,要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对为单位作出重大贡献的员工要采取重奖的办法,对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员工,也要采取严肃的处理和处罚。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奖惩原则,真正把思想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病员群众信得过的骨干、干部选拔到医疗护理医技关键重要岗位上来,真正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区别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快干慢;注意表扬提前当面,批评退后背后。

14 正确处理临床医疗和科研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医疗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教学科研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和创等级医院的重要方面;只有教学科研提高了,才能坚固医疗的后盾,作好技术提升的台阶和云梯。以医疗为主、教学科研为辅,逐步实现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

高度重视临床和科研的结合,临床只有不停地应用发展新技术,才能满足人民群众解除病苦的需要,才能解决不断产生的新的疾病和问题;围绕临床的科研才是有生命力的科研,才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运用机制杠杆促进临床与科研结合,在学科队伍、人才选拔培养、技术人员晋职晋级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机制制度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对医护人员既要有临床能力工作量的要求,又要有科研论文成果等指标,两者都不偏废,杜绝只做临床或只搞科研的倾向;从科室带头人抓起,科室带头人的临床与科研结合能力和水平对科室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带头人的意识往往决定了科室总体的工作思路和安排、计划与分工;科室带头人的水平实际上也反映了该学科大概的水平以及科研与临床结合的情况。带头人自己某一方面能力欠缺,往往会导致整个科室工作重心的偏移和不平衡。一个临床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很强的科室领导,往往会比较得心应手地把握科室的全局,开创以临床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的新局面;科室建设是临床与科研的落脚点,临床与科研结合得好不好,也决定了科室工作的效益和兴衰。临床工作好,会有大量的病人前来求医问药,经济效益会提高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病史资料,这些宝贵的一手资料可供研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疑难杂症,新的科研课题。科研能力强,开展的新技术多,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知名度就高;自然会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就医,带来了更大的效益和更多的病员资料,以及更多的科研课题;临床和科研就会走向一个互相推动、互相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这样的科室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走向蓬勃发展之路。

15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国家集体利益第一,个人局部利益第二;妥善处理从医、为官、经商、治学的关系,技权钱能的关系。出色人才为了医院发展一定是贴智慧、贴经济、贴精力、贴时间;我国现在的医院管理者,大部分是从业务骨干中选拔和培养出来的,从临床业务工作岗位上的姣姣者,到专业技术有半途而废甚至逐渐落伍的危险,如果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又遇到阻力和困难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难以摆脱的悔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搞业务靠本事吃饭,万事不求人”。搞管理为了医院的利益,为了应付方方面面的关系,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时间的代价,而往往是吃力不讨好,“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我为人人在先,人人为我在后;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医疗业务是技术,管理工作尤其是现代化医院的管理也是一门多学科的新兴的边缘学科,需要一大批有志于从事管理科学的优秀人才去研究,去探讨,创立起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科学,同样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因此,不能“患得患失”,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而必须服务大局,服从需要,在管理岗位上刻苦钻研,勤政务实,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医院管理者.同样是一个有益于人民有为有位的人,一个高尚体面贡献巨大的人。

西医理论篇4

[关键词] 中西方激励机制;组织绩效;比较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 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158-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管理激励机制的新观点、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医院管理方面如何引入西方的管理方法,以促进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各级医疗单位领导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西方的激励理论与方式

1.1激励的概念

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将激励这个心理学的概念用于管理,目的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的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激励理论

在西方国家,对激励的理论研究较早,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激励理论:

马斯洛(Maslow)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前三个层次称为保健需要,后两个层次称为发展需要,中国绝大多数都处于保健需要阶段,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认真地分析职工的需要处于哪一层次,确定了激励源之后,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麦戈莱伦(McClelland)的成就激励理论。他指出管理者有三种需要:一是成就需要,二是权力需要,三是相互依存需要。他认为,不论是任何人都有这三方面的需要,但不同的人对这三种需要的程度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一个主要的需要,只有10% 的人把对成就的需要作为主要需要。

赫茨伯格(Hertzberg)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的研究发现:有两个因素与工作满意度和激励有关,一个是保健因素,一个是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是“内在因素”,存在于个体之中,保健因素是“外在因素”存在于个体的环境中,保健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激励因素。

沃罗姆(Vroom)的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当职工预期自己的行动将达到某个他向往的目标时,就一定会竭力去实现这个目标。一个目标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期望E 和效价V,只有E和V都很高时,激励作用才大,即 M=EV。

1.3 西方的激励方式与绩效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激励的研究非常深入,有完善的理论和系统的方法,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措施主要将以上激励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达到组织绩效的提高。

近20年,针对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的绩效问题采取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历史的发展和人的需求的变化,提出了新的激励机制[1]。如:

1.3.1薪酬激励机制是将员工和管理者利益用固定薪金、股票与股票期权、退休、失业和养老保障捆绑在一起,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促使企业的长期高效发展。

1.3.2剩余支配权与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如果一个契约能产生最大化剩余或者能产生最大化效率,这样的契约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所以允许企业家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会更加激励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快企业的发展。

1.3.3精神激励机制声誉、荣誉及地位是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收入。所以,经济学一直把声誉机制作为保证契约诚实执行的十分重要的激励机制。在一个市场机制完善的环境下,企业家的竞争就是声誉的竞争。

1.3.4聘用与解雇的激励机制聘用和解雇对经理人员行为的激励作用通过经理人员自身的声誉而实现。声誉是经理被聘用或解雇的重要条件,经营者对于声誉越重视,聘用和解雇作为激励手段的作用就越大。

2 中方的激励理论与方式

我国在激励的研究上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对激励的概念是清楚明确的,在激励机制或方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色,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主要的激励方式有:

2.1目标激励机制

一个组织机构有了目标,职工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能起到导向、动员、激励的作用,就能产生动力、压力和责任,就能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奋发努力。

2.2尊重激励机制

尊重激励包括对职工个人的尊重、关心、爱护、信任和支持,这是调动职工积极性最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3]。

2.3典型激励机制

运用榜样的力量引起职工在感情上的共鸣,给人以鼓舞、教育和鞭策。

2.4奖惩激励机制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采取奖励与惩处并举、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举,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机制是组织机构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和运用激励机制常用的方法。

3 中方对西方激励机制的借鉴和应用

从中西方激励机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比较来看,西方的激励机制是系统的、科学的和人文的激励理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较大,是正向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我国的现行管理体制中,尽管也有一套激励机制,但带有强制性、高压力,正向作用不强。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型职工”的比重越来越大,职工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得到更大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展的需要,如何完善我国的激励机制是管理者们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问题[4]。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不切合实际情况,但西方模式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理念,如管理与激励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模式的转变,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由传统的命令式、强制式模式,向同事式、尊重式、信任式的模式转变。如何借鉴和应用西方理论,以下将结合国情针对医院的情况谈谈激励机制的应用。

3.1 物质激励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因此,要有效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还必须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重视物质刺激[5]。

3.1.1 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①加强劳动报酬管理,搞好按劳分配。虽然有人认为金钱激励有一定的负作用,但是无论对谁,更高的收入总是富有诱惑力的,要让员工更加努力,对员工的出色工作要进行奖励,为了获得最好的结果,管理者必须给员工恰当的报酬。现代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员工是最大的资产,对员工要树立长期投资的思想,才能保持长期的利润,才能保证组织机构的长远发展。②不能轻易削减员工的利益。给予员工的利益,只有逐步增加,而不能随便减少,要让他们感受到越是努力工作,回报就会越多。③奖赏兑现及时。奖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做出重大贡献的要给予及时重奖,起到示范和鼓励作用,带动所有员工都为医院作贡献,创造更多、更大的绩效。

3.1.2 用金钱提高员工满意度工资待遇能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调查表明,工资待遇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酬形式排名第一。同报酬相联系的员工满意度和许多因素有关:一是从部分意义上来说,个人对报酬的满意度是期望值与实际收入的函数;二是与其他从事类似工作或在类似组织工作的人相比较的结果,也会影响员工满意度;三是对其他人所获的报酬的错觉是导致不满的主要原因;四是总体满意度不是由某项报酬决定的,而是各种报酬综合影响的结果。

3.1.3 重大的报酬应与优异绩效相联系激励员工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员工应确信优异绩效一定会带来更高的报酬;二是员工应感到医院所提供的报酬是有吸引力的;三是员工应确信某种水平的个人努力将会符合公司的绩效标准[6]。

3.2 精神激励

3.2.1 成就激励随着人们生活层次的提高,知识结构的改变,人们对成就感受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符合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所以成就激励是员工激励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根据作用不同,可以把成就激励分为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和理想激励等6个方面。

3.2.2 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在中国,一个好的榜样可以带动一班人、一群人乃至更多的人去效仿。管理者应对那些工作认真、脚踏实地、业务技术强、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医务人员进行宣传、表扬、表彰,树立典型形象,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动后进。一旦这种典型被认可,就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可以使医务人员逐步形成一种信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动,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

3.2.3 情感激励人世间最美好、也是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感情。每个人都希望人格的平等,而“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只要多给职工一份爱,多投入一些感情,在职工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在职工生日和生病时献上一份真诚的祝福,在工作有进步时多一点肯定,在挫折时多一份鼓励,在失误时多一份理解,职工就会涌泉相报,真诚相待,具有“知遇”之感,并促成其积极性、创造性的最佳发挥。

3.2.4 惩罚激励惩罚激励也叫负激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需求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以达到消除这种行为的目的。主要采取批评、减薪、降职降聘、扣罚奖金、行政处分等方法来实施惩罚。惩罚不是目的,而是起到教育本人、引以为戒、警醒他人的作用,使员工的行动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注:裴丽昆,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博士,为本文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贾莉英.试析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卫生经济研究.2003,(9):30-31.

[2]叶暄,叶萍,等.浅议激励机制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22(5):591-592.

[3]赵庆华,宋林,等.激励机制与医院文化建设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2,31(9):894-895.

[4]刘卫东.浅谈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4):34-36.

[5]陆庆生.激励机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3,14(4):19-21.

[6]李先涛,杨光武,等.对医务人员进行效绩考评的方法与激励机制[J].中国医师杂志.2001,3(3):166-167.

西医理论篇5

1.细胞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更新和老化。

2.血液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定义;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及其机能及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血液凝固与止血;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3.血液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4.呼吸

肺通气和呼吸气体的交换的概念;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

5.消化与吸收

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道激素;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和大肠内消化。

6.能量代谢与体温

食物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的概念,体温的正常变动及体温调节;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

7.肾脏的排泄

肾脏结构和功能特点;肾小球的滤过机能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机能;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过程及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排尿反射的概念。

8.感觉器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视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9.神经系统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突触与突触传递的概念及反射的概念;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脑的高级机能。

10.内分泌与生殖

激素的化学本质、分类和作用机制;脑垂体的微细结构和生理功能;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和生物学作用及甲状腺功能的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生殖内分泌的概念及调节。

二.生物化学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结构与功能;酶原的激活原理和作用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维生素的作用。

2.物质代谢

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的特点和类型;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糖尿病、饥饿时三大物质代谢的特点;代谢调节。

3.信息的传递

DNA的复制、损伤及修复;RNA的不对称转录和转录后的加工修饰;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的概念;核酶;翻译过程;遗传密码的概念;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基因转录调控;基因重组的概念。

4.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

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血红素的合成;肝脏在全身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胆色素的代谢,黄疽产生的生化基础。

三.病理学

1.细胞与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坏死。

2.修复、代偿与适应

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再生。

3.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血栓;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炎症

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炎性肉芽肿、炎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5.肿瘤

肿瘤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肿瘤的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常见的癌前病变;常见肿瘤的特点。

6.免疫病理

变态反应的类型和发病机制;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自身免疫病。

7.心血管系统疾病

风湿病,心内膜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心肌病、心肌炎的基本病理变化;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8.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各种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疾病的病理变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各种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9.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变化;慢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10.造血系统疾病

霍奇金氏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1.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理变化;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血管间质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2.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梅毒、艾滋病的病理变化;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梅毒、艾滋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3.其他

乳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甲状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四.内科学

1.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胰腺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心律失常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心脏骤停和心脏性淬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心脏骤停的急救处理;心脏瓣膜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3.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呼吸衰竭的分型、诊断,治疗;肺炎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革兰阳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病毒性肺炎、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肺结核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4.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的症状、检查、诊断及防治原则;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

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

7.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类风关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五.外科学

1.外科总论

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类型;输血的适应性、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预防;外科休克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类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感染;创伤;烧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移植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麻醉方法分类,常用物,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2.普通外科

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腹外疝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腹部损伤、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疾病、肠疾病、阑尾炎、直肠肛管疾病、肝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胆道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腹症、胰腺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脾切除的适应证;腹主动脉瘤和肢体动脉瘤、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西医理论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世界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497-03

An Exploration on Research Direc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U Xiaoxi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With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s the beginning of study,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both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fter respectively discussing their different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TCWM),it points out the real goal of ITCWM is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theory system and technolog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to produce a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By further pointing out the method of ITCWM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w unified medical science,it suggests that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ITCWM based on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has a wide space to develop and a good prospect.

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earch direction;worldview;methodology

中医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至今仍在保障人类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医兴起并传入我国以后,中医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人在网络上主张废除中医,目前中医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目前中西医结合在结合层次、方法、目标等方面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新理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正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直接决定着中西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能有效地减少在中西医结合探索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能更快地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就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1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1.1医学的产生

1.1.1医学的产生医学不是原创学科,它是将当时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研究人的生命现象,疾病的产生、发展及防治等,从而形成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当时将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与人体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将当时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历法学、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经过长期大量的医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诊疗规范的中医学。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将当时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人体,产生了现代西医学。

1.1.2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在医学产生过程中所借助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①当时的世界观、方法论;②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这些相关知识是先于医学而产生的,是医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医学不可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凭空产生。因此,医学是在当时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借助当时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从而形成的独立学科。它与当时的其它学科有着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但由于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所建立的理论、技术也不同,这是医学与当时其它学科的本质区别。

1.1.3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气”和“象”、整体思想、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等;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为机械还原论、线性因果决定论、实证思想等。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等截然不同,最终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这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

1.2医学的发展

1.2.1医学发展的内容其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内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新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的不断创立等。②外部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力的增强,应用范围的扩大,民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范围的增大,交流频率的增多,交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内部的发展内容是内在本质,代表着医学的发展水平,外部的发展内容是外在现象,受内部的发展内容的影响。

1.2.2影响医学发展的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世界观、方法论直接决定着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中医向宏观方向发展,以整体联系的观点来研究人体;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以研究微观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为主,使西医向微观研究的道路上发展。②医学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借助了其它学科相关的理论、技术,同样,医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观、方法论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其它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地促进医学向前发展。

2中医的发展前景

2.1中医发展的里程碑

在中医悠久的发展史中,中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里程碑阶段:①秦汉时期。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诊疗规范的确立,使中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建立起来。②金元时期。在这个时期,多个中医流派的形成及学说的建立,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深入。③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创立了温病学这一新的医学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技术,填充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诊疗技术的一大空白,同时也使原有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更加完善和深入。因此,中医学其内部的发展内容已相当完善,即理论和诊疗技术已相当完善,中医的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发展均是理论、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2.2中医的发展前景

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一直没有改变,中医一直在宏观的道路上前进,但是,没有微观方面的内容,其发展是不全面的。在中医相关学科方面,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我国古代的相关学科已被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所替代,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唯独只有中医学存活下来,还在继续发挥光和热,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因此,在失去了中医相关学科发展的情况下,在现有中医理论、诊疗技术应用层次上的发展已相当完善的情况下,中医发展应该提升到世界观、方法论层次上的发展,这样中医才能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3西医的发展前景

3.1西医发展的直接动力

目前,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直接促进了西医向前发展。新的理论、应用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西医中来,使西医原有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完善和深入,新的理论、诊疗技术不断地被建立,同时其外部的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可以说,西医相关学科每前进一步,西医也会前进一步。

3.2西医发展的方向

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主要向微观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还原论思想上。在研究人体这样的复杂系统时,总是尽可能将人体分解成最小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然后用这些最小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或者干脆用某些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来说明或替代人体这一复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指导下,西医对人体最小组成部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下一步将会达到原子、量子水平,这是人类的巨大进步。但是,在已经进入到分子研究水平中的西医,还有许多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总是希望能在更微细的水平上去解决。西医的这一还原论思想,忽视了人体各个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间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物质之间的网络立体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影响,不重视人体的系统调节和整体调控,结果会导致只能解决一部分医学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因此,西医目前的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了西医是不全面的发展,是一条腿的发展。

4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4.1中西医结合的层次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医与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截然不同,在理论层次上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但各自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因此在技术应用层次上是可以结合的。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是目前的结合层次。

4.2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医学理论的直接指导,还是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的摸索:①中医的介入阶段。中医在病情的哪个阶段介入最合适。②中药的介入途径。面对某个病人的具体病情,中药以哪种途径介入最合适。③中药的介入依据。中药在何种理论的指导下介入,是以辨证论治的方式介入还是以西医的药理医理为指导进行介入。④中药介入的时间。中药介入多长时间获得的效益最大。⑤中药与西药的协同作用。

从上可以看出,目前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相结合的目标是避免单一医学的不足,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做到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但是这种在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需要长期大量的探索,且不能上升到医学理论上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其根源在于两种医学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截然不同。

5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

5.1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应该是从目前技术应用层次上的结合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结合;从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互补转变到中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互消。中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细微物质结构和功能,西医世界观、方法论的劣势是忽视人体的普遍联系及整体功能。如果各自克服自己的劣势,保留自己的优势,那么就可以发现,这两种医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就融合成为一种医学,这种新医学同时具有中西医的优点、又同时去掉了中西医的不足。在研究局部时,将局部的物质放到整体中去研究,不忽视整体;在研究整体时,充分考虑各个局部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新医学,这与20世纪50年代提倡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方针政策是完全一致的。

5.2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目前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两种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及思想,是无法直接结合的。因此,需要对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改造,保留各自合理的部分,同时积极吸收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成果及其它所有学科可以利用的成果,将其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现在的医学理论进行改造,保留合理的部分,同时吸取相关学科,特别是一些横向边缘学科的理论、技术,将其应用到人体,产生许多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这样,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上都被统一起来,成了一种医学,这就是新医学。目前,一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已经出现,比如“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混沌学,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和应用技术已经产生,其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还没有被应用到医学中来,至少它们的出现已为医学吸取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提供了源泉。

目前,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其发挥力量的舞台正越来越小,其真正博大精深的内容只有越来越少的人所知道,因此,发展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吸取中医世界观、方法论中的合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中医的世界观、方法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挖掘其可取的合理的部分,为新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西医世界观、方法论还处于其发展的强盛时期,在西医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还能促进西医更多的发展,其不足虽已被部分认识但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想改造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并非易事。应该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西医的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其不足,同时重视系统论知识,加强对系统论方面的研究,争取早日实现新医学。

5.3新医学的特征

西医理论篇7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从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看,西医和中医是相通的。中医学以阴阳平衡学说为理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医学实践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学与西方现代科技同步,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代表现代医学理论的主体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源自1956年同志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虽然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中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在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方面仍未能形成大的突破,其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医学体系间没有找到明确的结合点和交叉点。

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4•4“元衡论”的临床意义“元衡论”以现代医学的结构单元的平衡为基本点,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念贯穿于分析疾病的过程,用中西医的现有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元衡论”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按照既注重解剖结构单元又注重平衡观的立体思路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生理、病理分析与研究并指导治疗,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完善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为西医理论增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医学思想性有余技术性不足和现代医学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从而使对疾病的诊治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性,又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平衡就是生理状态,失衡即为病理状态。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称性平衡,而是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协调吻合而产生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动态平衡[11]。中医学的平衡观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现代生物学的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平衡,现代微生物学的微生态平衡[12]也从现代医学的两个角度阐明了解剖结构单元之间和结构单元内部存在动态平衡,说明了“元衡论”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笔者曾以“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的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痤疮的发病是由于相关的三个层次平衡失调即皮脂腺内部微生物失调是结果、激素代谢障碍是根本、消化系统障碍是诱因,三个层次的平衡环环相扣,构成了痤疮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给予相关环节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为“元衡论”的观点可以运用于人体疾病生理病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西医理论篇8

【关键词】  思维方式;差异;中医学;发展教学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经岁月更迭而生生不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西学东进的劲风中,世人的眼光一起移向西方文明,代表东方智慧的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1]。“中医西医化”的思潮几乎将中医淹没,眼下有必要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理清中西医的本质、特点、优势及缺陷,探讨中医发展方向。

1 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与其特定的思维相联系”[2]。中西医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框架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功能、直觉的思维;西医的思维主要建立在西方哲学、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分析、结构、实证的思维。

中医是整体-类比思维,西医是个体-分析思维。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即“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西医的分析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组成的,可一直追溯到细胞、分子水平,借助于精密仪器对原子、分子、基因等离子进行微观的分析。教学

中医是动态-功能思维,西医是实体-结构思维。“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3]。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具有实体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肝”与“左”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西医认为,一切现象、表现都是某个实体的存在,对于病情的解释一定要找到一个什么“体”(支原体,抗体,线粒体)、什么“子”(分子,原子,粒子)或什么“性”(阴性,阳性)并结合结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1]。同时借助于人体解剖学,对人体的病变部位做精准的结构把握。

中医是直觉-体悟思维,西医是实证-量化思维。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通过直觉体悟获得的,脏象、经络学说体现了这一点,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西医则运用现代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质方面的材料进行病变机理的实证,并测定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教学

中医的整体、辩证的思维虽是宏观、系统的,但与现代医学相比,已显得粗糙、笼统和模糊;其动态功能的思维使体系封闭成一体,难以证伪,正确性高,准确性低;其直觉思维不是严密、理性的公理系统,重体悟不重论证。西医重个体、分析的思维,忽视整体以及个体间相互关联,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体-结构思维是客观、科学的,却割裂了人体原有的横向联系,显得呆板、机械;其实证-量化思维带有程式化的倾向,以统一标准看待有差异的个体,结论往往有偏差。通过对照可知,思维方式决定下的中西医是大异其趣,各有利弊。这从理论上辨明:用西医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来评判、怀疑甚至否定中医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凸显其思维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自明朝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学出现了衰退迹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方面,缺乏对中医精髓的继承、深挖;客观方面,西方科学思维渗透、销蚀的结果。这使得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医西医化[4]。当务之急,中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1]。

教学

理论研究方面,构建现代中医思维。传统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辩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但也应看到中医不重量化、分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生理病理上细节不清、结构不明、定量不够、诊断辩证上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中医学发展的缓慢[2]。中医学应该在坚持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强化微观性、分析性、逻辑性来弥补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主导下,科学纳入分析还原思维,将中医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改造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5]。

教育方面,培养中医思维。中医学思维的培养靠教育。首先,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4],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其次,调整中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再次,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除讲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外,还应将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及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其中;最后,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化”,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实质,自觉形成中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人应有相当的中医文化底蕴,如果中医人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1]。

临床方面,践行中医学思维,进行理论创新。现今,中医临床采用的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偏离中医的传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治疗的西医化[5],这从原点就掉进西医思维和方法的陷阱[4],是很危险的。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强硬拉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两张皮。我们倡导,在临床上,诊断、治疗运用中医思维,积累经验,创新中医学理论。当然,中医学理论创新必须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研究的取向、思维特点、学术价值主体,这样方可卓然自立,否则将异化它类。如近30年临床研究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升华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促进了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使病与诊在人体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与方法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1]。同时,其“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中医诊断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教学

   [1] 王琦.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3.

[2] 刑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

[3] 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12.

[4] 刘吉.中医发展现状及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5-7.

西医理论篇9

关键词:医学基础理论 现代医学 影响

一、中医和西医的基础理论差异探究

自一百多年前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西医学在中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已经发展两千多年的中医药在西医的巨大冲击下,日渐没落,似乎难以存续。但中医并没有因此而消亡,而且中医在某些领域目前仍保持着明显的优势和专长。这除了中医在中国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重视外,说明中医确实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原动力。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其认识疾病的独特思想和治疗疾病的独特思维模式以及在此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切实疗效。中医是在经验(实践)抽象(认识)推演(再实践)再抽象(再认识)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得到不断发展的。因此,中医发展的原动力应该在于其实践性方面。与此相反,西医学得以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认识手段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其发展的原动力则是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二者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这也是导致中西医学存在明显差异的根本。

无论认识还是实践,其作用对象都是物质和精神世界,西医学的发展尤其在物质世界的认识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实际上,分析的方法本身是研究物质世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物质世界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精神世界的活动也很复杂。人体生命活动毫无疑问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机体的物质和精神都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医学科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研究并揭示这种变化的规律,中医西医概莫能外。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医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临床经验也做了较系统的总结,然而也走过了一些弯路。因此,我们已不能再对中医学的研究盲目适从,或不加思考,跟风不疲了。

二、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碰撞带来的困惑

现代中医药研究的初衷是发掘祖国医学宝藏。而如何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临床疗效,使中医走向世界(或与现代医学体系接轨)始终是中医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有过不少经验教训,如在中西医结合热的浪潮中,人们曾产生了完全用现代医学来阐明中医理论的想法。这种思想促进了中医医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认同性研究的发展,研究的特点是用西医的理论与方法阐释中医,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衡量和评价中医。

几十年来,实证性的分析还原研究确实促进了中医学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加快了中医科学化的进程,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两种医学体系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又使研究难以全面深入,认同性研究的缺点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人们对认同性研究开始感到困惑。如中医脏象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进行简单的比较,这显然是一纵一横的格局,如何用现代的器官系统来解释中医的脏象?

三、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同质性与差异性思考

医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发展皆是依据揭示临床医学现象的内在规律,同时又结合了当时医学的实践而实现不断发展的。

譬如在病因发病学方面,过去西医学认为,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为主的微生物感染所致,但后来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不能单用这一学说解释,于是有了多病因致病的思想。而现代医学则又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成果,将病因学思想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认为某些疾病发生与否是由基因决定的,这是西医在病因发病学方面新的突破,它反映了西医学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而中医“三因”学说的本质是从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及其生活方式(包括繁衍方式)来界定健康和疾病:认为疾病与早衰除了人体自身的先天素质外,总是因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及生活方式的偏差而发生。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医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点,是现代医学研究可以取得突破的先决条件。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之间同质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恰好可以为我们分析现代医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特点提供依据。

现代医学的发展,还在于不断突破与创新,除了依据不断地临床经验总结、再实践的提高以外,更多的是要在理论思维和方法上更新。回顾中医和西医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医学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少不了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学科、学术的影响。而如何正确把握和鉴别各学科或各种学术对现代医学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是现代医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此,通过研究中西医学基础理论的同质性和差异性,明确现代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把握现代医学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才能取得突破性发展。

四、中、西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有效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现代医疗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中医临床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中医治疗率在下降,中医治疗不能突出特色,中医临床整体水平普遍下滑等。而西医经典理论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已暴露出其弱点,单一治疗方法已不能满足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借鉴几千年来的中医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凡出色的临床中医师,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领会或独特见解,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也是推动中医发展,保持中医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因此,要发展中医,不但要继承中医的民族宝库,也要研究正视自身的不足和西医的优势与特点,寻求可能的临床新生长点,这样才能实现中医在实践领域新的突破。西医同样也要如此。同时,它又是确定医学研究中哪些领域需要优先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中、西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有效融合但有深远的学术意义,而且也有其临床实践方面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西医理论篇10

中药和西药概念,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据此,即使一些常用中药,若只考虑其西医药理论体系下的性能和功效,并按西药来使用,则亦应称之为西药。同理,若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木语所表示的中药特性、功效及使用规律,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那么,就成了中药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1]。

1.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2]。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

2.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 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3]。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

2.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 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 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 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 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4]。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 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3关于中药和西药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3.1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族 药等以及民间药(有时可称作草药),因它们均为各自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药物,即具相应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规律,故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称作中药。如果称它们为中药的活,只能说是泛指的中药,即中国的药,而不是特指的中药。

3.2一个药可称作中药又可称作西药到底如何称呼,应看药物概念内涵的两方面(如上述)。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试再举例。如大黄,无疑是一味中药,因它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但西医药学体系亦使用它,使用时并不考虑其中药基本内容,只考虑其西医药学术语表示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味苦,少量使用 作为苦味健胃药;具致泻作用,用来治疗便秘等。故在此种情况下,只能称之为西药。

3.3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有效成分或部位,到底算中药还是算西药? 到目前为止,一般来讲,还是称作西药为宜。如延胡索乙素,是得自中药元胡,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但因其尚不具备中药基本内容,只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即考虑其具镇痛、镇静催眠作用,对慢性持续 性钝痛尤内脏痛效佳,主要用来治疗内脏钝痛、脑震荡后头痛及痛经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称作西药。如果将它们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内涵即中药的基本内容,它就能成为中药。

参考文献

[1]张怀亮;潘钰蔚;陈正琴;;中医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新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

[2]陈军;;药学一统观[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