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案例十篇

时间:2023-04-08 00:51:01

德育教育案例

德育教育案例篇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学者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我国教育家郑金洲认为:“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综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代意义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

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合理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鼓励表扬为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内容上讲,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态度表现,这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衡量。二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品质,这主要包括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是否有创新,能否将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等。三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力的发展,这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2.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建立学生自信心

德育教育案例篇2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职德育课教学 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导,是当时采取的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全班讨论。”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点,中职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的涵义可界定为:教师根据德育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具体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双向及多向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人类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从案例(感性认识)入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3)符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在分析事物时,先从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再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法正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已取消了入学门槛,而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不愿学”、“不想学”等厌学现象。但他们动手能力较强,热衷于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法适用于中职德育的教育教学要求。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案例进行判断,并通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案例教学法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互动,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分四个步骤:教师导向,展示案例―学生思考,分析案例―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1.教师导向,展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的引入阶段。常见案例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文字案例;(2)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3)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4)教师利用即时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者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课堂上教师以恰当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根据案例篇幅的长短、难易程度及教学时长,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案例。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内容,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到参与式互动教学的转变。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案例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教师可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其次,注意把握学生的讨论时间。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长,内容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发言机会。另外,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在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给予启发、诱导,提出新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保证讨论效果。

4.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内化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总结发言时,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学生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三、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应高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很大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处于统治者地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养成依赖、被动的习惯。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地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学生为了参与其中,需要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并与其他学生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进而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作出相应贡献。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见解,并发展自身团队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教学中引入具体案例,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作为教学知识的突破口,将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掌握课程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案例相对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本身更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如果把握、引导不好,就事论事地分析案例本身,则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因此,德育课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具体的案例研讨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之间的关系,把教学案例的研讨与德育课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统一起来。

四、德育课中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导向作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消除了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导向作用。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教学时效。

案例教学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把学习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案例学习过程中民主开放的讨论气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德育课教学时效。

2.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问题,遇到类似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案例教学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设了弹性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实践能力。因而案例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增强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德育课的重要功能是实现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德育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继续摸索探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永龙.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德育教育案例篇3

一、案例选取要注重激发性

德育教学实质上就是原有的政治课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没有出息,对职业教育抱有怀疑的态度。为此在教学中我讲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德、英、美、法为什么在经济上迅猛发展?尤其是日本战后的经济迅猛发展到世界的前三,就是因为重视职业教育。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视职业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柱石”,特别是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除了讲理论知识外,我特别讲了一些实例,例如李斌、段国光、何建军、韩武、康中华等都是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拼搏进取,成为工作中的顶尖人才,因此,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努力向李斌这样的杰出技能人才看齐,通过刻苦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要让学生相信并且自豪地说:“职业教育也是成才之路。”

二、案例选取要注重针对性

德育教学要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三者统一的目的,就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启迪学生,纠正学生片面的或错误的认识。例如,在进行“增强自律能力”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把“抵制成长中的诱惑”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我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场景片段让学生分析是与非,举出诸如有人在校门口敲诈学生钱财、我校周边分布着一些图书出租屋、网吧、游戏厅,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扩大等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面对这些该怎么办。因为这些事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深有体会,所以讨论得非常热烈。通过共同的探讨分析,大家统一了意见:一要依法自律,不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积极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二要及时向有关执法部门检举揭发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勇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要纠正部分同学原有的“只要我自己不做违法的事,其他的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

三、案例选取要注重趣味性

教材本身抽象乏味及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因素,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天才。”“兴趣是智力之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在案例教学中我展示了一个案例,给出了一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去相互合作,去分组讨论。如果这一案例材料晦涩难懂,没有任何有趣的东西,就无法调动学生讨论、探究的积极性。为了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可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名家名句、漫画、照片、图片、动画、故事等。

例如,我在讲“追求自强与自信”这一课时,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达到农民的房子里玩,它们站到一个坛子沿儿上跳舞,不小心掉到里面,里面装的是黏糊糊的油,它们想跳出来,因油太粘,坛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这时两只青蛙有了不同的想法。青蛙A想:看来今天没希望了,反正也出不去了,还游什么?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而青蛙B想:俗话说“天无绝蛙之路”,我一定能找到出去的办法。只要有力气,就得划下去,于是越划越有劲……然后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给这个故事结尾。有学生续:自暴自弃的青蛙A想着想着,就沉下去了,最后死掉;而自信的青蛙B不断地划,等黄油凝固成块,踩上黄油块,跳了出去。有学生续:青蛙B鼓励青蛙A不要灰心丧气,他们两个团结起来一起用力朝一个方向撞坛子,终于将坛子撞倒,两只青蛙都得救了。在热烈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自尊自信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积极的心理品质,青蛙B哪怕最后没有跳出油坛,它也是充实的,至少是不悲哀、不绝望的,因为它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对希望的执著追求上了,这样的人生是无悔的人生。每个人都应该自尊自信,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四、案例选取要注重易懂性

通俗易懂的案例是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简单易懂的例子讲述概念,让学生从中领会其中的道理。例如,讲“故意犯罪”时,因为有的同学不理解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所以我举了一个案例:甲欲毒杀妻子乙,就在妻子盛饭时往妻子碗内投降下剧毒药。甲同时还预见到其妻也可能喂饭给孩子吃而祸及孩子,但他因为杀妻心切,就抱着听任孩子也被毒死的心理。事实上妻子乙在吃饭时确实喂了孩子几口,结果母子均中毒死亡。讲完此案例后,让同学们分析案例中哪个是直接故意犯罪?哪个是间接故意犯罪?经过讨论同学们分析出,甲明知投毒后其妻必然吃饭而中毒身亡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对其妻构成杀人罪的直接故意无疑;但甲对其孩子死亡发生的心理态度就不同,他预见到的是孩子中毒死亡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他对孩子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是希望,而是为了达到杀妻的结果而予以有意识地放任,这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应构成杀人罪的间接故意。一个简单的案例让学生真正明确了直接故意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另外还有许多情况可以通过简单的案例讲述复杂的教学内容,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案例的选取要注重方向性

德育教育案例篇4

关键词:技校 德育课 教学案例 选用

技校德育课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其主要特征如下:一是技校德育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并使学生掌握德育方面的知识,而且在于使学生形成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二是技校学生的自主性对技校德育课程的实际效果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必须充分了解、尊重并调动其自主性。三是技校德育课必须借助于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因为它不仅需要道德认知,更要诉诸情感、行动经验等来达到教育目的。为此,笔者从技校德育课教学中选好案例、用好案例两个重要环节入手,谈谈技校德育课教学中的案例选用问题。

一、选好案例是德育课教学的前提

从技校现行德育教材中的案例来看,相较老教材在通俗化方面有明显改进,但也存在与技校学生认知水平有较大差距等问题,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案例尚难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与时俱进,注意收集或编写相关新案例,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

首先,选好案例要在内容上适应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可以选择国内或国际的教学案例,如我们在讲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时,选了比尔·盖茨的事例;也可以选择正面的或反面的,如我们在讲授人生价值观时选了谭千秋和范跑跑的事例等。选择案例应特别注意联系当前社会焦点、热点等实际。如我们在学习热爱祖国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时,正赶上“神九”飞天成功,学生们对该内容都很关注,老师只需一个提示就会引起热议。教师要重点把学生的关注点由热议事件本身适时引导到树立报效祖国之志上来,选择此类案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的案例还应是学生可学可行的,切忌华而不实,否则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其次,案例要在形式上适应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的需要。具体形式要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要求,既可以是插图、视频、影视,也可以是故事、多媒体等。如我们在学习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时,选取最热播的公益广告《FAMILY》,入情入理,情景交融,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了一次道德教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用好案例是德育课教学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用好案例材料。我们在德育课设计中常用“体谅法”“讨论法”等。如我们在讲处理同学关系中用谅解去维护的内容时,提前让学生收集校园里的事件,由老师指导加工排练成情景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某男生宿舍同学们正在夏日午睡时,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大家心里埋怨:“谁呀?这么讨厌!”仍想继续睡觉时,又听到一阵急促的砸门声,小L迷迷糊糊下床把门打开时听到的却是一句不堪入耳的脏话……小W刚一进门,委屈的小L挥起愤怒的拳头砸向小W……原来小W着急敲门是为给感冒发烧的同学要开水的,且小L和小W是好朋友。以此情景剧展开讨论:谁之过?假如你是小W或小L会怎么做?你会原谅对方吗?同学们一般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再进一步讨论发生冲突的根源何在?师生通过共同总结就可以得出结论:“双方遇事不冷静,处理方式不妥当,且都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也没有做到谅解对方。”在这次采用体谅教学法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轻松地理解了处理同学关系要用谅解去处理的道理,而且还使前面学过的相容原则、沟通技巧等知识得到了强化与实践,一举多得。

其次,要注意用好艺术作品等案例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安排学生读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观看电影、电视等,既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又能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这种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能使学生受到优美情景的陶冶,有利于催生学生的道德情感。如我们在讲授正确面对挫折时,首先链接视频《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刘伟》,随之以PPT的形式播放自编案例——《断臂王子感动中国》进行课程导入,使教材内容自然过渡,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提供了讨论材料,还为同学们介绍了一个现实榜样。

德育教育案例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 德育课 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此种方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其案例大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到1980年,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而我国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真正重视的是求出答案的过程。在德育课上,运用该种教学方法课堂效果显著。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上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案例教学法对中职德育课的作用不言而喻,德育课本身枯燥、理论性强,一节课下来,通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睡的不亦乐乎。而案例教学法能提供真实生动的案例,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群体活动,师生一起讨论,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讨论的过程中树立团队意识。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后选出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对阐述最完善的一组给予肯定和表扬,能增强本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法为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组织语言提供了平台。通过听、说、讨论,

学生能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每位小组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锻炼了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勤动脑、勤思考,养成在 “做中学”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精选案例、展示案例、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和思想升华五个步骤。本人仅以教授过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课为例,重点阐述。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中职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第八课的第二个框题。本课的重点是“学会依法维权”,难点是“增强证据意识”,而关键在于运用案例教学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精选案例

案例的选择关键在于典型性,即案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不是实践中根本不会发生的案例。例如,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教学中,我共选择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非诉讼途径的教学中我分别选取了发生在同学身边的三个案例宅基地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和500转刑第一案例加以展示,该案例不仅是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的典型代表,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尤其第三个案例的选取,对迷恋于网络的青少年更有警示意义。在民事举证责任上我精选了建筑物上的悬挂物致人损伤的案例,在增强证据意识的知识讲解中我精选了教材第95页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涉及的关系比较全面,涵盖的法律知识较多,有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所学理论加以验证。

(二)展示案例

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的大门。展示案例的方式主要有书面形式、视听形式和表演形式。书面形式往往过于乏味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而言,视听形式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表演形式让学生参加到案例的二次创作中,而且直观、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改编教材第95页案例并以微小品形式表演出来。该种呈现形式既有利于培养同学的服务和奉献意识,通过表演环节激发他们“我服务、我奉献、我快乐”的精神,加深对该案例的直观感知,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为未来参加工作做好思想准备。

(三)探究讨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根据案例和教材内容,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教学重点上,我设置了角色扮演这一环节:李某请了律师,律师搜集到:在王某借钱的现场李某6岁的儿子当时正在玩手机,无意中录下了借钱的全过程。律师将这一证据提交法庭,但一审判决结果明显对李某不公平,而且李某发现本次审判员张某是王某的表姐。同时设置问题1、如果你是李某,你将怎么办?2、结合借钱案例,你能说出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有哪些吗?在问题的设置上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针对性。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选出代表阐述本组观点。

通过这一案例,让学生对证据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对什么是上诉、什么是申请回避,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等知识进一步深入。

(四)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归宿。我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涉及到的案例讨论的总结点评中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点拨,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时政焦点及自身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培养能力,,在实行智育的同时实施德育,既教书又育人。

(五)思想升华

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回顾《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而言,不但应该学习法律知识,而且还应该像意大利18世纪著名的法理学家切萨利·贝卡利亚所说的那样:“让法律的力量跟随着我们,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时刻约束并指导着我们的行为,让法律变成我们的生活方式。”总之,只有懂法,才能增强法律意识,才能守法用法,依法护身。最后,以一段普法三字经结束本节课,并与同学共勉:“不懂法,害处大;如盲人,骑瞎马;学法规,长知识;心明亮,走天下。”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德育教育案例篇6

案例教学法 德育课 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通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领悟和揭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深化感情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在德育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作用

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般来说,在被动学习的情况下,教学的效果不会很理想,因而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尽管我们也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往往是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要接受、理解和记忆信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很明显。案例教学则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课前要搜集、查找资料,课上要阅读、理解资料,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获取信息,提炼观点。因此,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要比传统教学中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得到更加充分和有效地发挥。

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首先,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书本知识理论性强,而现实社会是个万花筒,通过案例教学,把社会现实中鲜活、生动的案例引进课堂,使学生能更真切地贴近生活,更具体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其次,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学生会身临各种各样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努力去解决问题。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再次,案例教学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都会得到教师的肯定。这种民主、科学的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

⒊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技能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广博的学识基础,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又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客观的社会生活实际,及时地从生活实际中选择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还可以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实施的主要环节

⒈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

选择适当的案例,是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的首要任务。要想使案例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如下特征:真实性、时效性和适当性。

(1)真实性。是指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真实的事件才更可信,也更有说服力。如在教学“做遵纪守法的人”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选择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2010年2月,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到河南省方城县某医院儿科住院治疗腹泻,该院护士给孩子输液扎针时,把止血带绑在孩子胳膊上一天半,造成孩子半截胳膊发黑,后来,孩子被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主治医生说不排除截肢的可能。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不遵守规则的危害,使他们对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时效性。是指选取的案例要跟上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现实。青年学生喜欢新事物,乐于追赶潮流。过于陈旧的案例不仅不能激发兴趣,还会使他们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因此,要紧跟社会现实的发展,不断更新补充案例,保证案例的时效性。如在教学“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这部分内容时,我选用了不久前刚刚评选出的“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孟佩杰的案例,她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孝心、真诚、善良、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适当性。是指所选案例要长短合适,难易适中,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可以运用短案例,即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的案例;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则可选用长案例,即需要用多个相关知识点的认真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的案例。同时,选取的案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还要注意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

⒉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要把握好这个环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⑴自由讨论与分组讨论相结合。一方面,自由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有机会就同一个案例交流看法;另一方面,分组讨论可以使案例分析更具针对性,进一步提高讨论的效果。⑵努力营造宽松活跃的讨论氛围。在案例讨论之初学生大多比较拘谨,因此教师应该对他们多加鼓励,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并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踊跃地发言。⑶适度引导和控制讨论的过程。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如果让学生完全处于“自由讨论”的状态,则又可能出现讨论内容偏离案例范围甚至会出现课堂秩序失控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提前明确讨论的任务和时间,全面对讨论情况进行观察,适时对讨论活动进行引导,让学生围绕案例和相关教学内容展开讨论,避免讨论失控。

⒊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在讨论中,同学们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正确,有的错误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总结和点评。从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好的总结点评可被称为“画龙点睛”之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案例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使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得到启迪和提高。总结和点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点评,给予学生最及时的反馈。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讨论中的正确观点、创新精神和积极表现加以肯定,肯定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他们以后才会愿意积极参加案例教学和讨论;同时,又要巧妙适当地点出学生的错误或偏激之处,既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能使他们的错误认识得到及时地纠正和正确地指导。⑵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案例本身,从学生的发言出发,归纳提炼出案例的结论。案例的结论可能不是唯一的,但是,无论是哪种结论,都要给予充足的理论解释,让学生信服。同时,还要补充和拓展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对案例的分析讨论相结合。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之以渔,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方向,引导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育教育案例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 德育 实践 有效教学 正确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6-01

德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树立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实际价值。随着改革的深入,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新课改也特别强调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中职德育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中职德育课教师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案例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特征,强调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方法是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被广泛应用和认可的方法。

2.案例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取消了入学门槛,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觉性差,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但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热衷于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方法适应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重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中职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重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德育课程的实践作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真实案例,设置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对事情的判断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当事人的身份对事情进行判断,并通过讨论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案例的选用

选取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中职德育课国家规划教材中,精心设置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节首案例、文中案例,便于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选取时我们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如果是教材案例,也要贴近学生实际;如是教师编写,要符合客观实际,最好是学生看得见,闻得着的。第二,案例必须精炼、生动,选取择的案例数量不能多,只要高质量的典型案例。第三,案例必须有针对性,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第四,案例必须具有系统性,层层深入,含盖教学的知识与观点。案例的选取,是发挥案例教学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案例选取的成功与否,更是案例教学法能否实现有效性教学的关健所在。

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德育课,讲《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一课时,选取了教材案例故事《他的选择没有错》,案例内容中,关于就业的职业选择问题,是中职学生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与专业有关的技术岗位还是与专业无关的管理岗位也是困惑他们的实际问题。案例内容精炼,但讲出了中职学生小强的职业理想,就业选择,小强的专业、兴趣、性格、能力、价值取向、学习工作状况和行为习惯,社会科技发展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等等内容,仅此一个案例,能全面地复习《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与机遇》课程内容,又足够用来学习本节课的确定发展目标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的思想观点等内容。此案例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是精炼、典型的好案例。

2.案例的引入与讨论

真正让学生了解案例、抓住案例、体会案例,才能实现吸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而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案例使用有几点建议:第一,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案例,让学生概括讲解案例,不要吝惜时间。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案例非本质的细节,抓住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部分。第三,案例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只给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大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以肯定,即使学生思考的结果和回答偏离正确答案,也要加以鼓励,不要急于下结论,要让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更正,通过引导,达到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是德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德育课有效教学的重要衡量指标。

以上述案例故事《他的选择没的错》为例,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讲述案例故事,学生反复讲述,来完成对案例中晓强的职业目标、就业方案、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价值取向、学习工作状况等内容的理解和归纳,完成故事中关于家庭、社会、行业、职业等相关信息资料的提炼,进而独立完成老师设置的问题。

3.总结与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要做出总结,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总结很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总结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特别要明确指出应树立的思想观点,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之处,要加以引导,培养思维能力,培养树立正确思想观点。第二,要对学生的讨论做出全面客观的总结,要看到学生的成功之处,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中有代表性的看法,教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偏激的观点和不足之处要指出来,通过点拔和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和观点。有效的总结以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而不至于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评价是检验案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案例评析无所谓正确答案,主要看重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过程,观点是否正确新颖,以及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可通过加强实践练习环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行正确客观地评价。

德育教育案例篇8

【关键词】高职 德育课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5-02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描述、分析,总结归纳出所要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具有诱导、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必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德育课的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项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采取的是师生互动的双向知识的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交流沟通空间,学生的参与度加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花费更多的精力,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选择具有正能量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德育课的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更不是一个机械的接收教师传授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健全人格、丰富生活阅历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纠正不正确的认识等等。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增强德育课吸引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案例是现实社会或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的凝聚了正能量,有的可以吸取反面的教训。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分析,能够吸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阅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等。

(三)案例教学法具有诱导、激励的作用。一个活生生的德育课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心理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能够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案例反映出的道德问题和包含的人生哲学,思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明确自身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四)案例教学法具有协调作用。选择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课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消除德育课教学给学生造成紧张不安的心理,又能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德育课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另外,德育课本身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有的问题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了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消除了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发挥了协调师生间关系的作用。

二、如何正确运用案例进行高职德育课教学

在高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要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必须在案例的收集、选择、运用的方法上进行探讨。

(一)案例的收集。德育课教学案例的收集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就是指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德育课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是常用的、间接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案例收集方法。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报刊杂志、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进行案例收集。尤其要注重收集在社会上、理论界、学术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思考的、有争议的案件,是德育课教学的最好案例。这样的案例不但能够说明一般的理论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盲点,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探讨意识、兴趣。

2.网络收集。网络收集是指教师通过不同的网站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是教师收集资料、备课的最有效的渠道。由于网络信息多,内容更新快,教师可以通过网路收集到最新的典型案例,运用到德育课教学中,增强说服力。

3.实践收集。实践收集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案例收集的方法。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德育课教师也不例外。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是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课教师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收集案例,通过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并把收集到的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更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案例的选择。

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通过资料收集、网络收集、实践收集到的案例,并不一定都适合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课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德育课教学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要包含或者准确说明德育课中的某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同时,德育课中的许多基本原理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因此,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某一个基本原理,作为德育课教师,不但要精心阐述、论证德育课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而且要通过案例的具体描述、分析进行说明,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地思考,分类选择。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具有说服力的、准确反映基本原理的案例。

选择案例的原则。如前所述,德育课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基本原理,有的还贯穿于不同的章节中,德育课教师在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类选择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1.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选择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德育课的内容和基本原理讲清楚,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课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案例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切记脱离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纯粹的选择案例。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始终坚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从现实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真实的故事,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德育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德育课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课程,选择的案例必须要准确说明德育课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具有科学思想、聚集正能量、使学生能够产生正确思想认识的案例,杜绝选择具有非科学思想的案例。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选择案例要针对德育课教学中某个章节、某个基本原理、某个知识点,尤其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案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教学内容,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果案例选择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案例也不能说明教学内容,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

(三)案例的运用。运用案例教学是为了说明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方法,所以,运用案例教学要跳出案例看案例,正确运用案例。

1.案例的运用以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以运用具有正能量的案例为主,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案例对学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尽量不要在教学中运用。另外,运用的案例既要简单,又要说明问题,复杂的案例,最好不要运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2.案例的运用在精不在多。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案例,但是,并不是运用的案例越多越好,过多地运用案例,不但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影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地运用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即简单明了,又能说明问题的案例,突出一个“精”字。

3.案例的运用要适时更新。任何一个案例都有特殊的适应范围和时限,即使同一个案例能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能运用,也不能反复运用,如果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反复运用某一个案例,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案例,要适时更新,每一个案例最好运用一次,说明一个基本原理或知识点,最多使用两次。

参考文献:

[1]王跃.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2]陈钧芩.浅谈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年19期

德育教育案例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 案例教学法 策略实施

目前,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由于生源相对较差,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低,普遍存在厌学思想,加上中职学习专业性较强,必修的德育课在某种意义上被学生认为是“副科”而遭到忽视,如果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说”和“教”则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怎样才可以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更具有实效性,怎样才可以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用更多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

我们经常说的案例学,就是说教师设置一些课程教学目标,对内容进行改变,这些案例教学法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是有着巨大的帮助,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案例学,将一些曾经发生过的问题,制成一些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分析,锻炼出学生的独特风格,还有团队的集体精神,这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教学方法。而且内容强调的是把学生作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还有创新上的价值。本人觉得,案例教学法引用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使课堂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易学。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这对于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有着重要意义。

一、选择案例,以学生为标准

案例教学法比较特殊,这种教学方法是说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使得学生对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进行一个层次的提高。对于实施教学法而言,精选案例便是最简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案例的选择更重视的是以生为本。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当中,这些案例最好能够完全与中职生生活贴近。与学生生活不靠边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关注是非常难的,如果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联系的案例便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当中,我们经常提起一些科学相关的消费观念,采用调查方式对学校学生的消费情况作出调查,得出一些学生的消费程度、节俭程度,还有学生的攀比情况,这些调查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在这些案例调查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个引导的作用。

我们在选择案例当中,一定要对中职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知道学生的心理是怎样的一个需求,然后帮助学生重新建立信心,建立一个肯努力肯付出的学习观念。比如,我们要在案例中让学生感觉到人生的价值观念,我们举例的内容可以采取一些往届的毕业生,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自己的职业中获得成功,这些成功的案例,都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会更有欲望地想了解这些中职学生是怎么样做到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一直坚持走下去。还有关于选择案例的方法也很重要,我们必须要了解中职学生的时代,还要了解他们社会的需求,中职学生一般都对一些就业的热门话题比较感兴趣。而且也可以从另一个案例当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等帮助他人的案例,这些案例是蕴含着一些爱的精神的,可以使得学生在德育课中充满激情和期待。

二、编选案例,要切合实际

在一些德育教材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节课上边都会有一些案例的内容,这些内容针对性比较强,是教育学生学习的最好案例,很多老师都会采用这其中的教学方法。上节中,我们提到的选择案例必须要与学生相结合,其实也可以简单的说与生活为标准,这一节主要是将案例与实际结合,与上节类似,但是不完全相同,为了能更专业的指导学生,编选案例时,选择一些切合实际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一些杂志以及一些电视节目当中,我们必须对一些实际发生的事物做好摘记,最后编成一个小手册,不断地扩充一些教学资源,随时准备供德育教育使用,而我们选择的案例想要切合实际,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目标特性。在教学当中,所有的内容和活动都是要围绕着教学的目标进行展开的,在编选案例的时候,必须要按照这种方法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展开研究。

第二,具有生活化特性。这点在第一节中提到过,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提供给学生的案例要贴近学生实际,如果选择一些比较贴近学生心理和年龄的案例是会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的,这样内容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教育的效果。

第三,具有典型特性。在对案例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这些代表性的特征是要能够影响到学生的进步,以及思想的转化,这是一个人的窗户,我们可以轻轻地打开,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的教育价值。

三、集体讨论,引导学习

集体讨论案例,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法是起着主导作用,是其核心内容,很多案例教学法的成功,都是与这个集体讨论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讨论组,讨论组自然有讨论组的不同,成员们的性格最好不一样,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小组内的成员形成互补,互相学习目的。在集体讨论中,学生是这个组的核心人物,学生们可以慢慢深入案例中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观点上的看法和讨论。在讨论当中,不能盲目地讨论,教师要在一旁观察学生的讨论方式,是否与我们所要讨论的课题一致,如果不正确要给予纠正。我们还要适当的启发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争辩,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对于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还要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明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也可以创建一些和谐讨论环境,重点是环境的气氛,教师可以抛出自己冷漠的外表,加强自己的亲和力和人格特征,使得学生得到少责备,多赞扬的效果。总而难言之,教师在集体讨论的时候,必须要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传授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平台,采用集体讨论案例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学习。

四、认真点评,科学总结

在我们建立了集体讨论组之后,老师与学生充分地从案例教学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中职德育的知识,最后我们就是进行一些总结性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当中,重要的是怎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水平,迅速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开拓出一道风景线,加强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对案例讨论观点进行深刻学结,不求能在案例上寻找出什么答案来,但是教师对案例观点的评价,必须要有深度的评价和层次感,使得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在学生提出的观点上,要提出更高度的评价和引导。还要认真点评学生的表现,要做到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几个步骤。结合案例,对中职生及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这是中职德育课的根本宗旨所在。

五、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案例教学法策略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给予学生思考时间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案例教学当中,我们必须要给予学生一些思考的问题的时间,对案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全面讨论,在遇到案例中比较大的问题时候,学生往往会为了讨论问题,忘记了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控制时间,对讨论问题的时间分配到最合理。

2.利用好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适用于任何教学,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利用与录音、幻灯、还有计算机的多种计算数据的手段,对文字、图片、以及一些声音动画色彩等做出更好的优化,可以实现大容量的储存。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最佳优势。

总地来说,案例教学的方法必须要适当使用,合理运用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这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巩固其基础知识,在效果上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大胆运用案例教学法,经过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一定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忠萍.论中职德育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从教师的角度[J].广西教育,2011,33(22):111-114.

[2]李云.中职德育教师与课程资源开发[J].科学咨询,2010,32(34):56-57.

[3]温绍金.全纳教育理念与中职德育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2010,14(31):52-56.

[4]沈水金.“角色扮演”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

德育教育案例篇10

关键词:中职德育 案例选择 使用

随着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法成为教师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以案例为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是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手段。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而案例选择与使用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前在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使用存在着选择陈旧、选择不当、随意性较大、分析不到位、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如何选择好的案例,并有效使用成为每一位德育课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课程为例,探讨德育课实践教学中案例如何选择与使用。

一、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课程教学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劳动世界,激发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积极情感;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体验和职业要求认知,引发其潜在的职业兴趣,提高从事某一专业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掌握职业生涯规范知识,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的意识与观念,使其能恰当处理个人兴趣与当前社会需求和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

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课程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该课教学目标是学生认识职业素养,分析自己的现状,加强职业素养提升意识。

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案例选择

《对话》栏目的一期节目《你是人才吗?》,邀请了李开复先生对两名学生(一男一女)进行现场面试。本课将李开复的现场面试作为课堂教学案例。

2.问题导入

播放两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提出问题:谁会面试成功?

3.情境创设

继续播放李开复的面试经过。学生分小组记录下面试的每一个问题,以及两名被面试者的回答。

4.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问题分别考察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小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总结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

5.深入探究

设问:为什么李开复选择了专业技能稍差的女生?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换位思考,理解面试者的想法。最后得到结论,在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中,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

6.小结

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二、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原则

案例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来决定。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第一单元的内容。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职业生涯规划课没有严谨的理论体系,理论性、操作性不强。总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称为方法课,教材内容表述直白,一看就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本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一年级新生,由于分数低而进入职校的学生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差生,学习习惯和方式都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他们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和对未来成功的渴望。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树立信心,重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适宜的教学案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的空洞枯燥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案例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专业原则

在职业学校,教学要为专业服务,针对专业原则就是选择案例时的首要原则。针对专业原则是指所选案例要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尽量选择专业领域内的企业、人物和故事等。

本课授课对象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选择案例时尽量靠近学生的专业。本节课所选案例中的人物李开复是前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总裁,是中国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他的专业知识和所提问题具有代表性。

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对教学带来很大的差异。教材案例不可能每个专业都写到。有时教材中使用的是机电专业学生的案例,对于酒店服务专业学生来讲,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选择不同领域的案例。

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第一单元第2课――职业理想的作用。面对机械专业学生,要使用王进喜的案例;面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要使用马云的案例;面对调酒专业,要使用中国调酒皇后郑雯的案例……同样在分析职业能力一课,运用企业招聘广告案例时,对于不同专业要选择不同的行业的企业招聘广告。总之,案例越贴近学生的专业,学生的接受度越高。

2.贴近学生原则

案例选择要贴近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习转化为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职校的学生都会面临就业,而面试是获得职业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职业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课程中选取了面试这样一个案例,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对面试问题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全面了解面试的过程,为自己将来的面试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贴近学生的案例还有班级事务、学生社团、校园活动、家长采访等。这些学生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时的真实案例贴近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学生身上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贴近学生还要求紧跟时代。当前“e”时代、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时代、工业4.0时代等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案例的选择要紧跟时代、贴近学生,才更有生命力,学生的学习才能更有主动性、更有活力。

3.客观真实原则

客观真实原则要求案例要如实、客观、真实地描述事件。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会用到很多新闻热点事件、企业招聘、人物经历等案例,这些案例的选择要注意客观真实的原则。高一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很完善,案例的选择要避免有倾向性的文字和观点,防止误导学生,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真实的案例有助于创设更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直接从网络途径得来的案例要经过教师的深入加工才能使用。本节课选取的案例,节目本身时间有90多分钟,经过加工后,形成3~4分钟的若干短片,客观真实的还原了李开复的整个面试过程,边播放边分析,效果明显。

又如在讲到行业发展动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一节时,教师选择了一个真实案例。四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时选择了不同行业,十年后四名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境遇,说明了行业对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案例引起了学生的高度重视,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是指案例要符合教学内容,能将复杂的教材内容转化为一说就懂,一看就明的故事,能准确有效地说明教学要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典型案例主要包括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企业、典型事件等。如本节课选择了李开复这一典型人物,他的话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权威。李开复的面试问题也具有很好的典型性,易于分析总结。

结合学生的专业,每个专业对应的行业都有典型人物或典型企业。如物流有德邦物流、动画有黄伟明、电子商务有马云的阿里巴巴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信服的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其理解,而且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三、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使用要点

教学案例的使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与合作,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是教学效果保证的关键因素。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使用要达到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的目的,教师要运用一些技巧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开场白要简洁、明确,设问要循序渐进,讨论要热烈有序等。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案例展示的形式和方式,问题设置具有较强的引导功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重视案例的点评总结。

1.充分准备

教师选择好案例之后,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和深度剖析。使用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而不是为了让教师教。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要考虑到案例可能出现的问题,储备更多的知识信息,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笔者在本节课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视频播放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把握,视频中人物的对话都准备了相应的文字稿,每一个问题出现的顺序以其所涉及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进行归纳等,如李开复提问:“你是一个爱国的人,对于去外企工作有何看法?”这一问题就归纳为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要求;“计算机下象棋已经超过了人类,为什么围棋不可以?”归纳为专业技能要求,由此在上课时能保证案例的高效使用。

2.案例展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最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不是学生的听讲,而是课堂上的师生对话,而这种对话通常情况是由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引发的。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学生就会有选择的注意这一方面的信息,教师选择怎样展示案例,学生就会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因此案例的展示方式决定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常案例的形式主要有文字、视频、图片、音乐等。案例的展示形式主要有语言、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学生表演等。案例展示时,要注意文字资料准确无误,语言表达清晰等。

案例益精不益多,为使案例得到充分使用,最好一个案例贯穿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或多个内容。不宜使用过多案例,学生难以消化,甚至会干扰课堂。本节课将一个案例以视频的形式展示,贯穿一节课,使学生获得完整的面试经验,对职业素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问题设置

问题是一切思维的起点。设置好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问题应从简易问题出发,层层深入,在组织课堂讨论、分析和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提问步骤紧凑,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本节课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是:面试结束后李开复会选择谁?在这一问题的指引下,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层次是简单问题:李开复的面试问题有哪些?被面试者是如何回答的?

第二层次的问题是:李开复的问题都体现职业对从业人员哪些素养要求?

第三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李开复会选女生?

三个层次的问题环环相扣,从低到高,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看问题的角度从现象到本质,学生在思考中知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4.情境创设

案例教学更重要的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环境。情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师生对话为方式进行。案例本身就创设了一个情境,教师要将这个情境展示出来并延续下去,将整体情境转化为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受到支持和鼓励的。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对学生的大胆反应宽容,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创设了一个关于面试的情境,引导学生对面试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知识要点,了解企业招聘过程和企业要求,有效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小结

教师在案例教学环节结束后,应及时对其进行点评、总结。点评总结是对案例教学过程的归纳和提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于有疑问或有争议的论点可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本节课的点评总结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从实际面试问题归纳总结为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跨越,知识不再是机械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此外,还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的选择与使用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一个好的案例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启迪智慧的火花,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应依据以上原则认真挑选案例,重视案例的搜集、积累、分类和管理工作。还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地使用教学案例,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案例的使用效果,使案例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凯.法律诊所教学案例遴选初探[J].法制博览,2014(10).

[2]韩璐.高职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选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5).

[3]秦文婷,梁显忠.管理学教学案例的选择与使用[J].时代经贸,2011(2).

[4]项福库.论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探索,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