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11:36:24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1

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要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毕业生必须以具备过硬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纸样设计、皮革服装工艺制作和皮革服装工程管理为特色,在掌握皮革服装款式、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所学的皮革服装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准确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的技术问题。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皮革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皮革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系统、扎实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制板、皮革服装工艺、皮革服装管理能力和技能。(1)服装历史知识:主要包括不同朝代、不同国家的服装文化历史,掌握服装的流行规律,拓展学生设计思维和服装设计灵感。(2)电脑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效果图、皮革服装面料设计、皮革服装图案设计、着装、款式图、皮革服装饰物设计,皮革服装CAD纸样设计与推板等。(3)皮革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设计基本原理、皮革服装设计法则、皮革女装设计、皮革男装设计、皮革童装设计等知识。(4)皮革服装制板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制板基本原理、不同品种皮革下装、女装、男装款式样板设计与工艺样板制作。(5)皮革服装工艺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基础工艺、皮革裙装、皮革裤装、皮革女装、皮革男装等皮革服装品种的工艺设计流程与工艺制作要求知识。(6)皮革服装工程管理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产品开发、裁剪车间、缝制车间、整烫车间等管理与运作的相关知识。(7)皮革服装材料知识:主要包括纤维、纱线、面料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皮革服装材料的识别、皮革服装材料的选用等知识。(8)服装专业英语知识:主要包括面料的选择、设计与纸样、服装、品质检验、服装市场营销等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能力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系统理论和技能,能熟练使用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知识解决皮革服装企业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备分析、把握皮革服装服装流行趋势的能力,并进行新产品开发;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效果图、款式图、订单准确地制定出皮革服装纸样、皮革服装工艺文件、皮革服装流程,具有较强的专业创造能力。(1)皮革服装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流行趋势、客户需求,按照服装设计原理要求,进行不同品种皮革服装的设计,并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2)纸样设计与修正能力:能够根据款式图、设计稿、订单,采取不同的纸样设计方法,设计制作出工业化皮革服装纸样。(3)皮革服装制作与工艺文件编写能力:能够根据客户要求,采取现代化的皮革服装手段,制作出皮革服装成品,并能编写工艺文件资料。(4)皮革服装工程管理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企业的运作要求,对皮革服装流水线、车间布局、生产作业计划采取相应的服装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5)皮革服装材料鉴别与性能测试能力:能够对不同品种的皮革服装面料原料成分进行鉴别,采取相应的试验手段对皮革服装材料性能进行测试。(6)皮革服装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根据客户需求,从市场策略、价格定位、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品牌策划化。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及课程设置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对皮革服装行业,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在制定培养目标之前,必须先了解皮革服装行业需要哪些服装专业技术人才人员岗位,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皮革服装行业哪些工作领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有哪些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只有这样,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才能真正与皮革服装行业紧密结合。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专业课程设置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采用“岗位驱动、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遵循规范、引领、实用的原则,用先进的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以专业所对应的服装工作领域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能力为依据构建课程;以职业目标为依据确定学习目标;以职业标准、工作规范为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组合序化学习类容;以工作情境为参照,设计教学环境。体现了“岗位驱动、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从形式到内容无不与工作领域紧密联系,使每一教学换机无不与服装职业环环相扣。

3专业核心能力及支撑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2

关 键 词: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创新人才

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研究,其目的是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和创新,以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作为本科专业的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其学科属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定位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为其受教育者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特别是如何保证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实施,我们称其为人才培养模式。为探讨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属性、人才特色、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模式等作一分析,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教育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相对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笔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等)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都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际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都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现代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又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因此,理解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要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可提高学生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等。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可体现到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艺术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结语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76-77.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

[3]谢志远.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6):55-57.

[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 (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 [J].艺术教育,2005(2):6-7.

[7]李伟,唐朝晖.“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艺术教育,2008(6):64-65.

[8]李炳训.“和实生物”——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思考,艺术教育,2008(7):8-10.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艺术工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教育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新一轮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本文作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作为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2)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3)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无怪乎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1)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现代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有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

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3)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①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②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

因此,理解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③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我们的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这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①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②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③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们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让学生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体现到了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艺术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七、结束语

当艺术工学教育摆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形式后,就开始从经验走向科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多地沉淀成科学,艺术工学教育的科学成分越来越多,艺术工学的学科建设也逐步地得到完善。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等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4)艺术工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如果从第一次进入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算起,尚属年轻的学科专业,其学科的科学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其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76-77.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

[3]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lwkoo.cn,中国大学教学,2008(1):29-31.

[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2):6-7.

[7]李伟,唐朝晖.“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艺术教育,2008(6):64-65.

[8]李炳训.“和实生物”——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思考[J].艺术教育,2008(7):8-10.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系统论;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第一作者:吕尧,1986.8.19生,女,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方面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通讯作者:雒薇艳,女,研究生导师,教授,长期从事服装专业的相关研究,有资深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模式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面对国际化、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形式,服装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以改变服装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设计与社会实际脱节现状,从教学自身的环节来看,现有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成为制约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艺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学科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发展更深入的要求。形成与国外服装设计课程想切合的教学体系,提升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我省工科类院校服装专业的整体水平。

一、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模式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束缚,面对国际化、世界一体化,服装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改革,改变服装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从教学自身环节来看,现有的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都存在一定弊端,成为制约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系统论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基本特点是讲究系统不是个体、单位的,而是整体性、关联性的一个集合体。系统论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作用。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依存与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系统论基本思想方法是将相互联系、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包含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它有明确的目的,是可以控制的。而服装设计是集艺术性、应用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系统学科。

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系统论改革服装课程内容之间缺少联系性,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与优化,对教学知识结构内在关系的同构与整合,形成“专业教学、实践操作、课题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真正践行教学、研究与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系统论研究针对服装设计学科应用性强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特点,强调教学中设计与实践、课程案例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顺应服装产业化需要,具有极大地应用与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一)教学特色----体现人文与工程相结合

作者对长春市内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不同年级近400多名学生,进行有关服装创意思维方面问卷调查,经过数据整理统计,其共性问题是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创意思维方面明显不足,缺乏形象创意思维,设计思路与表现手法单一。可见,工科院校有它自身的教学特色及学生优势与不足。

(二) “专业教学”案例化, 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

通过多样性思维如发散与辐合、正向与逆向、横向与纵向及多向与側向等形式,设计仿生、移用、派生、想象、异形同构与主题构思等思维训练方法,课程注重深度以教学案例为主线,服装造型和工艺技术相融合,建立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科学、理性、富有个性化的思维设计能力。

(三)“实践操作” 教学一体化,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集中开设30学时实践课程,将抽象理论应用到具体设计,将平面设计向立体设计、效果图向成衣转化, 独立设计并绘制服装效果图、结构图,工艺流程图与成衣制作,使学生设计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设计能力,设计作品具有实施性与合理性,体现工科类服装设计专业侧重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课题设计”,参与服装设计大赛

“课题设计”工作室模式, 使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在顿悟中掌握服装设计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服装设计工作室,任课由学校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组成,采用大量实际案例与具体项目进行教学,拓展专业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课题设计”使理论联系实际与服装市场、企业相结合,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生了解最新服装动态与设计理念,实现设计理论、实践环节、最新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增强课堂实效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服装设计大赛。

总结:综上所述,系统论方法运用于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改变了学生设计思维定势。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将系统论的方法应用于传统服装教学中,探索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新的模式,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服装教学与社会实际、市场、企业相联系。充分发挥服装教学中各个环节的优势,使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我省工科类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为服装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肖海龙;张亮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运用 2007(08)

[2] 文颖 模块式教学在服装工艺课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6)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 服装教育 瓶颈问题 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服装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满足市场需求、繁荣市场、争创外汇、增加税收、安排就业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伴随着服装工业的迅猛壮大,我国服装教育从无到有,在实践摸索中逐渐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服装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据调查,在北方一些省份,每年约有20%的服装专业毕业生因各种因素而流失,有40%的毕业生因不胜任工作或怕苦怕累而改行,仅30%―40%的毕业生从事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受过服装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不能胜任专业工作。这些数据反映现有的服装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要,与欧洲发达国家的服装教育体系相比较,我国的服装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不少的瓶颈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绘画基础教学比重过多

首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比重小,公共课比重大,造成专业实践环节比重严重不足。以一个四年制的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例,公共文化课、绘画基础课、设计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和毕业设计、实习和论文共同构建了大学的课程学习。其中,外语、体育和马列思想等公共文化课程贯穿了大学两年的时间;而绘画基础课程,例如素描、色彩等课程,则占用了学生将近一年的时间,学生由几何形体、静物到石膏像、头像,再到人体、半身像、全身像,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着系统的训练。学生进入大二开始接触设计基础课,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艺术设计课程仍采用绘画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缺乏应有的沟通,造成艺术理论和专业学习实践的脱节。可以说,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接触专业学习实际上是从大二下学期才开始。经过一年半的系统专业学习,大四学生开始步入专业实践环节。这样严格算起来,一个正规服装院校大学生真正接触专业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而已,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比例,从专业教育的角度上看十分不合理。

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范畴,的确离不开绘画基础,但是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不同,它的核心本质是以不同于绘画艺术的思维理念传达视觉形式并体现自身的实用价值。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服装设计的绘画并不需要那么缜密、严谨的基本功训练,更何况服装绘画也只是整个服装系统工程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对服装的造型及结构变化、裁制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过分地强调绘画基础容易使学生形成重艺术轻技术的错误观念。

反思国内服装教育的课程设置,其专业设置应该优化改进传统的绘画基础的教学模式,使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更多地贯穿在大学学习中,绘画基础课程以“够用”为指导,专业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在专业课程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则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整个服装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地适应

现代服装企业发展需求。

2.专业定位不准确,重艺术轻技能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的服装教育体系并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服装专业的大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十分严重。

一提到服装设计,很多人的印象就是T台上华丽的时装、优雅的模特和著名的设计师。很多投身这一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规划时也会把自己视为设计师,而不愿意从事打版、样衣缝制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此外,大学里的专业设置课程如设计基础、效果图、服装材料学、时装画技法、服饰配件设计、时装设计、成衣设计课程等,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服装设计意识和较高的综合设计技能而设置的,并没有把服装设计教学当成产品设计教学,而是当作“作品创作”而教学,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例如在实际的服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强调时装画的技法,怎么样画出漂亮的时装效果图,而忽略了设计的实用性和可生产性。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更多地体现创新的理念与艺术形式,与作为商品的服装还有很大距离,只能作为“纸上作品”而存在,学生对服装设计中具有实用性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不甚感兴趣,也不够精通。这就与企业所要求的会款式设计、懂版型、擅长工艺、深谙市场营销的综合性人才标准产生错位。

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专业定位理解认识不够。服装专业实质上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应该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空有一个奇思妙想而不能使其变成现实服务于服装市场,对服装实质性的技术技能掌握不到位,这样的学生在社会中缺乏职业竞争力,发展空间有限。对于学生对专业技能有所偏颇的现象,教师要对学生在专业认识上给予正确引导。

3.专业面较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服装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反思,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进,服装的制图、剪裁、工艺缝制的比重加大,对学生强调动手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的进步,目前的服装教育又出现了毕业生专业面过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现象。

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为例,他们毕业走入社会所选择的岗位大多是设计师助理。但是目前的服装人才市场上,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基本上处于饱和的状态,反而是既懂设计又精通打版,了解国内人体尺寸和版型的服装打版师奇缺。另外,懂得市场营销,熟悉服装设计与服装市场,了解国际的服装潮流的服装营销人才也是市场的“稀缺品”。可是面对这些空缺的职位,学生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因为学校里的课程教学主要涉及和定位在时装设计领域,对工艺结构设计和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深度涉及得有限,而且课程设置的结构及内容缺少弹性。另外,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科目较少,并没有给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学习发挥提供条件,这使得学生踏入社会后专业面较窄,并不能灵活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比之下,国外的服装教育教学将服装设计与商业销售结合起来,涉及时装界的各个领域:时装设计、成衣制作、市场推广、产品管理、时装与媒体等,教学基本达到多元化。以法国的ESMOD学院为例,课程方面,传统的学制为3―5年,第一、二年的课程为共同课程,系统性地教授服装设计及制作:第一年是时装设计及制作的入门探索期,主要的课程内容为时装画技法、款式结构设计、流行趋势、欧洲服装史、面料设计、时装表演及策划等。第二年主要学习设计、制作系列时装,并完成一套个人系列作品,且开始设计服装配件,主要的课程包括立体裁剪,平面裁剪,男、女装制版技术,时装制作工艺,电脑辅助设计等。第三年开始是专业培训,学生针对自己所选的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密集课程。另外,学校还开设一年的特殊课程,专门培养服装营销方面的人才,主要课程涉及市场营销、时尚产业市场营销特点、奢侈品制造、企业营销策略等。最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国外教学层次从传统的作坊技术到现代的工业技术,全面培训学生,使学生掌握专业时装设计与管理知识,还具备市场营销以及时尚产业的企业经营策略等专业知识。在教学多元化方面,我国的服装教育实在望尘莫及。

4.专业教材理论性较强,滞后于实际生产实践

目前,许多服装院校的服装专业的教材理论性较强,原有的教材内容有些也已经陈旧,滞后于社会生产实践,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结合不足。比如服装工艺的教材,现有的内容一般多是讲授传统的工艺和方法,但是现代的服装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更新较快,较为先进,其中学校一直讲授的西装精做的配衬工艺方法早已被现代服装企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用新型材料的薄型衬经过大型机械粘合而成。传统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变化,对于现代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等,服装院校应该尝试着把它们引入教材,保证学校课程讲授的内容与服装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时尚前沿紧密结合,力争构筑出现代服装企业所需要的先进理论教学体系。

5.结语

在短短的三十年间,我国的服装教育从无到有,在实践摸索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新一代的CAD技术、信息网络化管理技术、WTO国际贸易规范和品牌经济等对中国服装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服装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服装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已迫在眉睫。高等服装教育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教学中落后的状况进行改革,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适应行业的发展及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6

关 键 词 :艺术生 对口生 课程设置 专业能力 岗位技能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性。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用技术教育,它更多强调了能力培养,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素质的培养,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教育模式。综观20余年来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的发展历程,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和市场需求还有不相适宜的地方。

首先,办学模式与普通高等院校雷同。学习的内容是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不仅在宏观内容的编排上,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课程本身,即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较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许多服装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岗位上,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能力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其次,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脱节而造成技能教育的重复,或者是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空白”。如何提高培养现有的生源质量,让他们充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二、课程设置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生源制订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按单元模式设置是教学的一大特色,在教学计划中既强化必需的理论知识基础,又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使二者有机渗透、互为补充。实习及实际训练操作占总学时的60%—70%,并坚持技能训练四年不间断的教学方法。

根据行业岗位知识与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可按学分制的形式实施专业教学。在统一修完基础课与专业单元基础课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专业岗位的不同方向。专业岗位方向的设置分为服装款式设计与产品企划、服装工艺设计与企业管理、服装结构设计与营销方向。这样既可充分地挖掘学生不同的专业岗位潜力,又能更大限度地满足行业发展中对不同专业岗位的需求。

三、课程的设置

1.基础能力课程

对口生源学生实行“1+4”学制。入校第一年,首先,重点加强文化基础及相关服装绘画基础教学。例如,大学语文、大学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素描、色彩及构成等课程。其次,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对比制,在教学上实行与艺术生先不同而后同的分级教学。对口生在职高的三年中,进行了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基础、服装缝制工艺等部分初级专业课教学,特别是对服装缝制工艺课进行了相应的技能训练,而素描、色彩、构成等艺术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并且文化基础知识也比较薄弱。加强他们基础文化课教学和艺术基础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

2.基础专业能力课程

艺术生的第一学年、对口生的第二学年,在基础专业能力课程的设置中,为学生构建一个专业基础平台,针对基础专业课进行重点设置。如:设置了素描写生、色彩写生、服装概论、服装材料、服装史论、服装机械原理、服装厂设计的课程,使学生从服装文化、服装市场、服装生产等环节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专业岗位方向的划分与深入学习,提供了专业能力的基础素质。对口生相对艺术生又增设了专业素描、艺术概论两门课程,艺术生增设了服装技能训练课程。

3.专业岗位技能课程

艺术生的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上学期,也是对口生的第四学年和第五学年的上学期,针对专业岗位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根据服装款式设计与产品企划、服装工艺设计与企业管理、服装结构设计与营销岗位方向,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按专业课题组来设置课程。设置了男装款式设计、专题设计、男装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衬衫茄克衫的缝制工艺、西装旗袍的缝制工艺、服装CAD、服装电脑设计。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服装设计与产品企划方向增开了影视鉴赏、服装产品设计、形象设计、服装综合设计和视觉传达等课程。

4.专业岗位实践课程

艺术生第四学年上学期,对口生的第五学年上学期,在教学内容上将服装生产一线反馈的信息及时融入课堂中。在各专业方向的课程中,课内实践性教学环节与理论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基本为7∶3。艺术生第四学年、对口生第五学年的下学期,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专业实习,以培养学生对产品设计的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沟通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树立学生的市场观念及创新意识。在专业岗位实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5.毕业设计的课题项目的实施

毕业设计的课题项目,主要以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市场需求来确立。学生按不同的专业岗位方向,选择指导教师,在专业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与企业合作开发产品课题项目。课题项目的内容形式,可根据企业品牌的专营方向、定位及要求提供产品设计企划、款式开发、结构板型,或根据企业提供的面料来设计成品,或向企业提供市场所需调研报告。课题项目的开发与实施,真正使学生的设计与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得到市场的检验。有效地锻炼、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完成专业课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集中制定教学考试标准,集体评定等次。

参考文献 :

[1]章建春.对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2(24):33.

[2]沈美媛,侯凤仙.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教学原则——上海群益职校专业模块教学实践探索[J]. 职教论坛2003(12):25.

[3]周萍.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3(1):62.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能力导向 专业能力 课程体系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51-03

一、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我国服装设计高等教育相比国外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从只有专业的艺术学院、纺织类大学、轻工类大学到今天的许多综合类大学相继开办服装专业。如今,我国高等学校的服装设计类教育已经开展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少院校对服装类课程体制的设置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如在基础课的设置上,已经不只是传统的素描、色彩,而是加入与服装设计相关的特色课程,如人体速写、织物速写等。更加重视课程与市场的相结合,开设了服装品牌设计与策划、服装营销等课程,同时加大了校企间的合作。这些改革使服装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以应用技术型为定位的三本独立学院,其服装设计类专业相对设置较晚,起步较弱、积累较少,课程体系设计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设置的结构单一。根据高等教学课程体系论的解释,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不仅是课程的横向和纵向的结构关系,也是逻辑顺序与要素直接的结构关系,这两种结构关系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的始终,渗透各个方面,影响着整个课程的实施。但是在许多院校特别是以应用型技术为定位本科院校,不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模糊、课程内容混乱。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是课程体系结构安排不合理造成的。目前许多学校服装设计类专业基本都是在基础课程的框架上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课时总数上控制相对严格。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也是如此,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几大模块组成形成纵向课程体系,所占比例较大,形成一种线性模式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认为专业教育就是应该围绕专业课程设置来进行课程体系规划,但是横向课程主要是指任意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将具有不同特色和特长的学生统一向一个模式培养,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主要重视服装设计类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人文科学知识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面窄,适应能力差。

(二)课程类型结构模糊。课程类型结构是课程的制定与设置过程中的基础依据,也是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考指南。但在服装设计类本科教育中,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还是较为常见的,主要体现在如“必修课”与“限选课”“选修课”划分不清,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2015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罗列出“基础课”“专业必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这种课程划分模糊,针对性不突出。特别是“专业必需课”“专业限选课”的设置模棱两可,课程性质区别不明显。

(三)课程设置与服装行业现状脱节。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要从服装产业的发展状况出发,应准确的分析当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社会经济需求的复杂性决定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目标的多样化,需要我们准确分析社会经济需求和受教育者就业发展需求,科学把握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以满足服装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核心,将岗位需求所需要的能力、知识以及素质为切入点,更加切合市场的需求确定服b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合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素质培养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但是,目前不少院校的服装设计类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节的情况,现行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学生的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不过、岗位适应能力差。而服装设计类专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且行业变化快,这就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师资梯队配置不合理。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更新和改进,同时,也需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服装设计教师队伍。但是目前三本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扩张较快,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短时间内不能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年青教师一毕业就加入教学队伍,缺少实战的锻炼经验,对于能力培养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对培养目标认识模糊,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应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则是讲得比较肤浅,或是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明确能力培养的要求及培养目标,将专业能力要求进行细化

(一)培养要求和目标定位的细分。培养要求和目标决定了课程设置的方向,培养要求和目标对课程设置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对学生今后就业方向的引导,学校制定的培养要求和目标应根据自身学校特点以及办学特色和优势,应该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学生今后所就业的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为导向,来制定培养要求和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学院或独立学院,在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后,在更加具体的培养方式方面,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相应的细化。

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培养目标定为: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服装设计与服饰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能在有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服装创新开发和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同时也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 沟通和团队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其知识结构细化要求:(1)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服装设计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3)掌握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4)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5)掌握服装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6)了解国内外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发展动态,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其能力结构细化要求为:(1)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2)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3)具有服装产品创意设计、制作的能力;(4)具有服装生产管理、 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5)具备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实现培养目标的路径。总体的培养目标制定后,应在此基础上制定各个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各门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的重心及其课程之间的关联搭配应紧紧围绕实现分目标这个中心来组织和配置,使之形成一个课程体系。这样将课程内容关联性较强且教学目标相对集中的课程,构建成一个课程体系,既整合教学重点分布使之执行起来脉络清晰,又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目标考核和评价。

三、确定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明确课程重点

在服装教育过程中,服装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服装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服装产业发展格局相结合,不断优化服装课程体系。因此,要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首先,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模式,打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界限,使技术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相互交融,提高服装教育质量。其次,整合、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改变从前独立设课、各成体系、互不相干,不能在短时间内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优化、突出那些对培养、提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起重要作用的课程。最后确定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明确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及课程重点。

(一)根据服装设计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将培养能力的课程进行规划和细化。明确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应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所需要具备的岗位能力以及所对应的课程进行归类。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明确出了专业能力的共性指标,主要细化为四个方向(造型基础能力、设计能力、服装生产与管理能力、服装市场营销能力)并针对共性指标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明确细分所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见表1)。

(二)明确每门课程的重点及能力培养,细化课程的设置。在对所需要具备的设计能力所对应的课程进行设置时,可以设置每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根据能力的阶段性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为每个主体能力设定一个明确的操作方向,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主要体现在把教学内容分为一个个小的主题。明确每个主题的能力和目标,并以此来设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训练方法(见表2)。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服装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就必须通过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对此,可从以下四个模块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一是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科特点,进一步范、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形成以服装基础理论、服装设计和制作、服装营销管理为主干的基础课程体系。(下转第88页)(上接第52页)二是充实专业课程,扩展专业口径。依据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打破专业壁垒,添加选修课程,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充实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开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理论修养,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添加本学科前沿课程,以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概况和学科前沿成果。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当前学科前沿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

以能力培养导向的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专业教育以模仿和观察为主的教学学习方法,有利于整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与此同时,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情况的反馈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晓宝.高等技术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路向选择[J].职教论坛,2012(28)

[2]翟松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徐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4(14)

[4]周小丽.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设计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2016JGB519)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引言

时代的进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在艺术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地位的服装设计行业也是如此。对于服装行业来说,由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高校在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以及“未与市场接轨”等诸多不良情况,对此,需要采取更加先进的培养策略,以确保高校可以培养出创新性的服装设计人才。本文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

2人才培养现状

就服装设计的培养模式而言,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不够现代化,所选用的教育培养模式依然比较落后,其所导致的结果便是“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未与市场接轨”,等等[3]。2.1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我国高校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但是相较于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时间来说依然相对短暂,起步较晚,大多数的服装设计人员在服装设计上更加注重“实用性”而非“美观性”,他们所设计出来的服装缺少装饰性与艺术性,其所继承的理论多于制作工艺有关,与艺术性有关的理论虽然有所涉猎,但是却没有被充分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多年来造成的影响,服装设计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压抑住,使得服装设计人员通常具备有丰富的理论,却不具备应有的动手实践能力[4]。2.2重模仿、轻创新。在我国,缺乏创新是服装设计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服装设计人员通常是基于已有的作品进行借鉴,更有甚者直接模仿,而没有结合本国国情或相应的民族文化,最终设计出来的衣服显得非常没有档次,不过是没有灵魂的复制品。当然,并不是说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都要原创,在起步阶段可以适当参考或轻微模仿已有的作品,但是一味的模仿就会使服装设计人才缺少创新素质,而高校当前在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上正存在着这样的问题[5]。2.3未与市场接轨。我国高校在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不够与时俱进,目前依然局限在学校内部,而没有与市场需求所接轨。若与服装设计人才交谈,大部分设计人才或许可以在理论方面做到滔滔不绝,但是在对市场实际需求的了解方面,极少有人做到现场调查。可以说,在人才的培养上,高校并没有做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类服装设计人才即使未来进入服装企业,也很难在设计领域站住脚跟,服装企业的发展也会因其而受到阻碍,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服装设计人才不断流失[6]。2.4立体教育课程不完善。我国高校在培养预装设计人才的基础能力时通常会选择立体构成课程,诸如综合设计与立体裁剪这两项课程便是最常见的立体教育课程,其可以提高和锻炼服装立体构成能力。但是这类课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立体裁剪课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综合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模式以及内容上则日益落后,二者无法使学生自主联系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学生虽然在制作技能上有着较强的能力,但是在独创性上却相对薄弱,这样的状况无疑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7]。

3培养策略

当前,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亟待需求,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说到底就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地改善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要尽快地进行以人为本的最大问题。3.1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对动手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直接影响服装专业面向市场需求人才的培养,高校在培养服装设计人才时应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仅仅偏重于理论知识。但是高校一直以来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其原因是高校无法提供给教师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平台与设施。对此,可高校可以采取如下解决方法:其一,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联合进行人才的培养,为学生增加接触社会、接触市场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改变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状况,使服装设计人才可以更好地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的服装设计中去。其二,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由学生想企业提供创新性的设计理论或思路,学生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从企业获取了足够的素材和资料,其思路将会得到扩展,灵感将会被激发出来,再结合市场需求,服装设计人才可以有效提高创新意识,可以说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培养了创新思维,企业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其自身也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与发展空间。其三,在现实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这样可以更好地完善相关理论与教学内容,还能使课堂教学体系得到丰富,学生能动性得到增强。另外,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立体构成课程,使各课程之间形成密切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可以提前与市场接触,尽可能早地了解消费者的要求,教师再教授给学生如何进行逆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学生在学习到解构、打散、重组等艺术处理手法后,将会更有效地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作出更具创意的服装设计。3.2注重创新与个性化。我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服装设计人才完全可以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设计元素与创作灵感,以往的高校人才培养偏重对西方服装的模仿,而忽视了本土文化。基于华夏五千年的丰富文化内涵,高校可以加强对设计人才的本土文化观念培养,使其可以在作品设计中更多地融入本国特色与本民俗特色,而不是单纯盲目地追求国外流行元素。诸如数年前盛极一时的唐装,实际上不过是若干元素的堆积,并没有展示中国特色,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糟蹋,就美观度和艺术性而言,唐装远远不如水墨风的旗袍。3.3力争与市场接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时应注重对市场意识的培养,只有做到了解市场需求、认识市场发展状况,才能使设计作品真正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将市场经济条件作为我们对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的重要考量,从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已经是WTO的成员国,因此,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力争与市场接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或是安排学生深入企业通过走访的形式获取市场信息,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与时俱进,紧跟市场潮流,做到与市场的无缝接轨。

4结束语

服装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必需品,服装的影响也日益广泛,所涵盖的民族文化也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随着服装企业的走向全球,企业对服饰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服装人才的培养重担压在了高校上,如何培养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也是高校服装专业教学需要高度重视的,服装设计专业虽然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历史并非太长,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服装设计审美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追求,服装设计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服装设计点缀着人们的生活,为崭新的时代带来了生命跳动的活跃元素。高校在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对相应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总结,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可以从中获得参考建议。

作者:周洁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袁颖.高校服装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2]车岩鑫,靳长缨.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05).

[3]王萍.谈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J].科技资讯,2011(21).

[4]高庆阁,吉林省服装设计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徐迅,实践性与科技性——德国高等服装设计教育[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0-0048-01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服装产业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变革,在这一调整变革之下,职业技术学校和高校里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也应该不断地作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服装产业的需要。培养综合型人才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必须要走的道路。那么,该专业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

在工作中,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进行实际操作的基础。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包括服装材料、服装英语、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缝制工艺基础、服装人体素描、服装设计基础等。其中,服装材料主要讲授构成服装所需的纤维和非纤维等材料的种类及特点;服装结构制图主要讲授绘图的工具、绘图的方法及服装面里的裁配等;服装人体素描主要通过对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等进行讲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根据人体体型的不同而为各种体型的人设计出合适的服装;服装设计基础通过对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款式等的综合讲述,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常识,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服装的审美能力。这些课程中的每一门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中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因此每一门课程都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让其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现在许多面向就业的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仍然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因而,在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中进行随堂操作和练习

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知识的同时,可让学生通过折纸、裁布、绘图等方式进行随堂操作和练习。比如,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中,老师在讲述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行绘图,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看看每一位同学所使用的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是否正确,如有不当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另外,在服装人体素描课中,老师可让学生为某一类特殊体型的人设计服装,设计可通过折纸、裁布、绘图等练习方式实现。

(二)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

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光靠课堂、课后的练习是不够的,还应该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比如到服装设计公司进行实习,即便是无薪酬的实习,也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做,因为这样能大大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可安排学生多去观看时装展、时装秀,可从电视、网络上进行观看,有条件的话也可到现场进行观看,从别人的设计当中进行学习,受到熏陶。

三、培养学生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能力

市场经济下,每一个行业为了生存,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创新,只要稍微停下脚步,也许就会被市场淘汰。服装产业也是竞争极其激烈的一个产业,每一个服装品牌和服装类型要想在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既然服装产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变革,那么与之相关的服装设计师也必须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寻找创新的灵感。许多深受欢迎的时装,设计灵感其实都来自于生活,比如,城市的夜景、洁白的云朵、美丽的鲜花、涓涓的细流等;另外,许多文化衫也根据一些大型活动(比如,奥运会)而设计。因此,一定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色彩,观察某一个地区的文化现象,在观察和思索之后,大胆地将自己的所感、所悟记录下来,绘制成图像,形成灵感作品。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通过观看时装展、时装秀等实现。因为灵感是知识的积累,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之后,可多观看时装秀,从别人的设计中了解当下流行的是什么,紧跟潮流的步伐,也从别人的设计中获取设计和创新的灵感。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如今,许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从业能力不强,而且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也不强。总的来说,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不够完善。据此,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服装设计与工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服装设计的技能操作上过关;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培养其进行团队合作,学会与同事、领导友好相处。

参考文献:

[1]徐缓,刘琼.浅析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能力教育的三个层面[J].山东纺织经济,2009(3).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篇10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分院,江西南昌330039)

摘要:随着中国服装企业生产的转型变化,从单一成衣加工到品牌创新,企业对职业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动手能力,更要有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创新能力;服装专业;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04—02

说到服装设计专业,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绚丽的T台、高挑的模特、时尚华丽的服饰以及鲜花与掌声,而高职服装专业的教育者,看到更多的是其背后付出的努力以及专业知识教学构建带来的思考。

一、传统服装专业的教学框架

高职服装专业多采用三阶段教学法,即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教师先进行理论教学,接着是现场展示技能,最后进行集中实训实习。[1]高职服装专业除三大核心课程以外,还有服装CAD、立体裁剪、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品牌策划、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英语、图形设计、立体构成、服装史等诸多课程。[1]3年的时间要学好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目前,服装企业正从单一的成衣加工向振兴民族服装品牌转变,急需大量复合型的服装设计和管理营销人才。如何将服装专业的课程整合起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服装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常规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常规教学课程独立开设,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有重叠,在教学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当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差异较大时,教学上知识点的重合会出现偏差,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难度增大了。因此,简单的技能型知识复杂化、理论化是职业教学的弊端。

服装专业3个阶段的教学,先是服装款式设计教学,绘制款式效果图,再根据款式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最后是服装工艺裁剪制作,看似合理的教学模式,可是,高职学生接受起来却有很大的困难。

首先是服装款式设计,初学者在设计服装款式时,多考虑外观的美感、色彩的搭配以及流行趋势,而忽略服装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时会遇到瓶颈,即立体形态的服装造型和细部造型被分解成平面的衣片,无法合理地吻合,制作出来的服装与设计稿不符,不能清楚地表达服装的设计意图,最终导致设计失败。

服装工艺制作是服装款式设计最后的展示。前期服装款式设计过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因为课程衔接得不好造成服装成品制作失败,将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设计教学模式时,要更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变教学框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其职业技能水平。

三、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高职学生一般都很感性,他们在看到有趣、喜欢的事物时,就很想问一问,学一学,动手做一做。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应打破常规的课程教学秩序,重新整合课程,采用项目式、开发式、模块式教学法,将高职服装专业3年的学习分为4个阶段。[2]

第一阶段:兴趣培养和工艺技能训练。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动手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成衣工艺是一门技能型、综合理论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课程,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装设计的延伸与发展。任何一种款式的服装造型都必须通过服装工艺的制作才能成型。在第一阶段应设立服装工艺课程培养目标,设计多个基本服装款式作为任务驱动。例如,裙装、上装、下装、礼服类等,形成项目式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制作服装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当学生独立完成基本服装款式的设计后,自然就树立了信心。而当其熟练掌握服装技能后,就会不满足于当前的基础课程,进而要求改变创新设计,此时就是培养其兴趣和技能的关键时刻。

第二阶段:设计创新和理论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服装工作室,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交流平台。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对第一阶段完成的服装样品进行测量与观察。然后,学生集中讨论,发现问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点融入实践环节,例如,一件合格、美观的女上衣的线条分割、质量标准,面料、里料、辅料的工艺制作衔接技巧和要点等。同时,开设相关联的理论课程,如图形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与立体裁剪、面料分析。引导学生通过镂空、抽纱、刺痕、烂花等手法削减服装面料的表面,使其具有不完整、无规律或破碎感等特征,给人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

第三阶段:就业导向和职业培养。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要将产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支持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与之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态势。高职服装专业应根据市场和学生的特点,采用项目导入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有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理,不愿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却总期待着有朝一日大公司会来聘请自己。因此,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职业素养是第三阶段的重点。聘请企业专家考虑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与校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将企业丰富的资源、服装设计流程、服装质量标准,引入到对服装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现学生与就业技能培养零距离对接,强化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并指导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培养,让人品的培养与专业培养同步,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3]

第四阶段:开办服装设计大赛,以赛促教。教学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又要考核其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体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服装设计大赛是一项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职业素质能力的比赛。大多数服装设计大赛的举办方都会邀请企业进行合作投资、营销和推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服装设计,学生设计、绘制服装效果图之后参加初赛,合格后入围,进入服装成品制作过程,从面料到配饰,一针一线,学生都要亲力亲为。[2]因此,开办服装设计大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切磋、发挥主动性的机会。一旦在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企业会将其设计的作品推入市场,这也是最有效地检验教学成果的途径。市场的瞬息万变会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防止空对空地讲解设计理念,教师一本备课笔记讲到老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在新时期,高职服装专业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的服装专业人才,从而适应服装行业潮流的快速变化,有效地推进服装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珉,王健.服装教学实用范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马苏.服装创意与构造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谢丽丽.二十一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