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22:54:56

接入技术论文

接入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智能小区新摩尔定律宽带接入宽带信息服务

一、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产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当前,人们对住宅小区智能业务的需求宽带化智能小区的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前,人们上网一般是在自己的工作单位,现在人们希望下班后在家中也可以在网上“冲浪"。基于这种要求,智能小区必须进行互联网接人,而且必须是宽带接人。当前,我国城市智能小区宽带接人在网络建设和应用上主要面临的问题来自三个方面:主干线部分、配线及引入线部分、宽带信息服务。

二、新摩尔定律

新摩尔定律是由联合国“1999世界电信论坛会议,副主席约翰·罗斯(JohnRoth)在论坛开幕演说时提出的:互联网带宽每9个月会增加一倍的容量,但成本降低一半,比晶片变革速度的每18个月还快。这一定律又称为“光纤定律,(OpticalLaw)。摩尔定律(Moore,sIAw)过去用来形容半导体科技的快速变革,平均每18个月,晶片的容量会成长一倍,成本却减少一半,“光纤定律'''',则用来形容网络科技。实际情况证明新摩尔定律是正确的。

三、高速主干网

要想实现智能小区宽带接人,前提条件是主干网应该有足够的带宽。长时间以来,上网速度一直都是困扰国内网络用户的一大问题,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困扰着国内的网络界,这些问题给发展我国的网络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更是对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可以说,带宽控制了互联网的一切。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速度仍然制约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国内的几千万网民,已经饱受信息高速公路阻塞的痛苦,对网络用户来说,一方面,他们上网是为了寻找比普通生活更为精彩的享受,大家只用一台电脑和一根电话线就可走遍天下。但是由于网络带宽的影响,网民在网上冲浪得到的享受只局限在一些精彩的文字上面,缺乏多媒体效果和其他社会化应用服务内容。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提供商中国电信的CHI-NAN町、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进行带宽扩展,但其主干网的带宽一直只有155M直到最近才拓展到2.5G。其它几个互联网提供商如金桥网、教育网和科技网等更是因为资金和其它资源的投入问题,其带宽一直上不去。各个互联网提供商的网络互通性也有待提高,如CHINANET的用户登录属于教育网的网站速度就较慢。由于上网的速度慢,客观上造成用户在获取相同资源时所需要的时间增加,相应投入的成本就增加,打击。对于ISP/ICP来说,狭窄的带宽造就了的上升,用户数量增加缓慢。一直以来,ISP/ICP都是在亏损中经营,在互联网天,中国的ISP企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也在另一个方面严重制约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因此,建设高速的数据主干网是今后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8月初,中国电信成功开通了京沪穗间的2.5G高速环状电路,使得CHINANET网络性能和技术水平在国内乃至国际处于领先水平。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电信就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提高国内网络性能,拓展带宽,使得国内的网络用户的访问速度和上网质量都有了相应的提高。据悉,在中国电信的努力下,目前国内的骨干网带宽已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国际出口带宽也将在下半年达到1G左右。到时,网络用户访问国内国际站点的速度和质量都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在主干网的建设中,建议主干网采用环形结构,可以是SDH自愈环或光纤环。自愈环最适合于已有很大业务量,且不允许中断的地区。光纤环主要是利用大芯数光缆组成环路。一旦光缆被切断,每个光网络单元(0NU)可沿反方向传输,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光缆环最适合于向潜在的大用户提供双路由保护。

四、配线及引入线部分

目前,接入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原因是接入网技术多种多样及其建设的复杂性。把握宽带接入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已进入高速增长期的我国接入网建设至关重要。宽带信息服务开始兴起,首先解决IP接人。如果在接入网的主干层采用SDH-ADM组成的自愈环或ATM光纤接入等宽带技术,对于IP业务的解决已不成问题。关键在于配线层、引人层。目前可用的宽带IP接入技术有XDSL、HFC和以太网技术,这些技术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用户业务多样化个人化,窄带宽带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且平滑过渡。比较这三随着宽带信息服务的发展,将来的接入XDSL和HFC接入网技术。XDSL是电信企业推崇的基于电话线传输的宽带lHFC是广播电视业推崇的基于同轴电缆传输的l其应用前提是为了利用己敷设好的电话线l只要增加XDSLMODEM或CABLE就可以上IrItemet,并最终瞄准了未来IP电话因此,谁先把整个小区拿到手,谁就:了未来的服务。ADSL技术只能提供1.5M下行带最新的EDSL技术也只能提供下行8M,上行800K而HFC技术共享40M的带宽,用户越多,分配得这两种技术可以应用于那些原来已布但是根据新摩尔定律,我「这两种技术将由于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最限的带宽不堪重负,不得不退出市场的竞争。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的灵活性已经为大家所熟悉,可管理控制一直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杰出代表。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太网技术日新月异,从初期的10M带宽发展到100M、1GB甚至10GB带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局域网交换技术出现后,以太网的交换技术发展更是快速,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以至许多早期的局域网技术渐渐被挤出市场。可以说,在当今的局域网包括园区网市场上,以太网已经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

以太网接入技术具有线路稳定、访问速度高、拥有固定IP地址、造价相对低廉和适合大规模推广的优点,对于用户的投资更是节省,只需在自己的PC机上安装一块价格低廉的网卡即可实现高速宽带接入互联网。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太网技术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使得它逐渐脱离于企业内部网络的领域,向最终用户接入网发展,成为最新的接入网技术,建设采用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还有许多有利因素:该技术不仅解决窄带问题,还向用户提供以太网接口和数字图像接口,支持多种多样的宽带、IP业务的接入,易于解决接入网的许多问题,它代表了接入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五、宽带信息服务

建设智能小区的目标是为小区住户提供宽带交互式多媒体信息的高质量服务,提供一个文化与教育、休闲与娱乐、购物与服务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向用户提供一个实用的、廉价的网络平台,同时也使教育与文化信息等多媒体信息与成果能够直接受益于Intemet的革命。实现宽带接入后,可以开展V0D视频点播业务、宽带多媒体信息服务(远程通讯、网上购物、网上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居家办公、异地间的资源共享)、小区内的信息查询等。

不断丰富宽带信息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宽带增值业务,使宽带网成为真正意义的宽带网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网络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宽带网络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接入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通用串行总线(USB)局域网

目前,在局域网内部,计算机接入局域网的传统方法是通过在计算机主板上安装以太网卡来实现网络的互联。这种接入方式需要计算机主板上有闲置的ISA或者PCI插槽,还需要上级网络设备有足够的接口支持。当上级网络设备的下行接口数量不够时,必须在这个网络设备下面添加集线器(HUB)或者交换机(Switcher)。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多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局域网接入适配器。它将传统意义上的多块以太网卡和集线器的功能集于一身,使多台计算机可以用各自的USB接口连接到上级网络设备的一个下行接口,并在内部采用了比集线器功能更为更强大交换控制器,对各接口的数据流量加以控制,保证可靠地运行。

与传统的通过以太网卡的局域网接入方式相比较,这种通过USB接口的局域网接入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安装简便,支持热插拔,而且不需要在计算机内部安装以太网卡,尤其在主板插槽紧张时节省了资源。

1系统硬件组成

本文所述的系统实现了对四路USB接口的局域网接入。图1是整个系统的硬件组成框图。

1.1物理层

物理层芯片连接上级网络设备的下行RJ45接口和交换控制器。本文所述系统用台湾REALTEK公司的RTL8204芯片实现。这块芯片是一块高度集成的10BASE-T/100BASE-TX/FX的以太网收发芯片。RTL8204包括了四个独立的通道,可以同时收发四路以太网信号,每路通道都集成了4B5B编解码器、曼彻斯特编解码器、加扰器、解扰器、输出驱动、输出波形形成、滤波、数字自适应均衡和锁相环模块。但在本系统中只用了一路连接外部局域网。与普通物理层芯片所具有的质独立(MII)接口相比较,RTL8204使用了相对简单的简化介质独立(RMII)接口向上与MAC层进行连接。这种RMII接口省掉了MII接口中的许多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将15位信号减到了7位,简化了硬件的设计工作[3]。

1.2交换控制器

本系统采用的交换控制器是台湾REALTEK公司的RTL8308B芯片。这是一块具有8端口10Mbps/100Mbps的交换控制器。它对各个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交换,并对各端口的流量加以控制。RTL8308B每个端口都能够处理10Mbps或者100Mbps的数据,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或者半双工模式下。与RTL8204一样,RTL8308B的接口也是RMII接口,硬件设计非常方便。

RTL8308B片内集成有2MB的DRAM。可以用作数据包的缓存。RTL8308B支持IEEE802.3x全双工流量控制和半双工后退压力算法、地址学习算法、广播风暴控制和环路测试功能。RTL8308B片外用一片串行EEPROM24LC02B实现对芯片的配置[4]。

1.3USB转换芯片

USB转换芯片对USB接口的数据、控制信号和RMII接口的数据、控制信号进行转换。本系统采用台湾ASIX公司的AX88170作为USB协议转换芯片。这块芯片片内5KB×16bit的SRAM,内部对数据进行USB协议和网络协议转换。它支持USB1.1标准,并可连接基于IEEE702.3或IEEE802.3u以太网协议下的10Mbps/100Mbps网络,而且在支持MII接口的同时,还支持简单的RMII接口,方便硬件的设计。

AX88170片外用一片串行EEPROM93LC56实现对芯片的配置[5]。

1.4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在即插即用的特性上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使用方便的要求。USB规范目前有两个版本:1.1和2.0。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主板还只是支持USB1.1规范的最高12Mbps速率,所以本系统是针对USB1.1规范进行的[1]。

2硬件配置

2.1RTL8308B的配置

交换控制器RTL8308B的配合是通过芯片在上电时读取串行EEPROM24LC02B及某些控制引脚的电平来实现的。这其中包括广播控制使能、半双工后退压力函数使能、全双工流量控制、环路监测函数使能位、CRC校验允许位、Hash算法使能位等。对这些控制位的使能,本系统视需要而定,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选择好RTL8308B的物理端口,并设置好其对应的物理地址。如果物理地址没有设置正确,交换控制器将能正常地从连接端换数据。在本系统中,根据芯片手册要求及实际需要,选取C端口连接RTL8204的C端口,E、F、G、H分别连接4片USB转换芯片AX88170。在EEPROM24LC02B内设置好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地址,使RTL8308B的A端口到H端口对应着物理地址08H~0FH。

2.2RTL8204的配置

RTL8204的系统配置通过读取某些控制引脚上电时刻的电平来实现。RTL8204在上电时读取对应的引脚电平,并将其状态写入自己的内部寄存器中。这些控制引脚包括速率的选择(10Mbps/100Mbps)、全双工/半双工的选择以及自动协商的使能。本系统选择了自动协商工作方式,使RTL8204可以自动地与传输方式未知的上级网络设备协商物理层信号的传输方式。

降此以外,对RTL8204最重要的配置是其端口的物理地址的设备。本系统用RTL8204的C端口连接RTL8308B的C端口,要求这两个端口的物理地址一致。前文所述,RTL8308B的C端口地址应为0AH,所以,应该将该RTL8204的C端口地址设置成为0AH,具体设备方法可以参考文献[3]。

2.3AX88170的系统配置

USB转换芯片AX88170的数据接口可以选择MII接口或者RMII接口,本系统选择了设计较为简单的RMII接口。AX88170还可以工作在PHY模式或者MAC模式下,在本系统中,RTL8308B工作在MAC层,对其他芯片的传输方式进行控制。所以,这里需要将MX88170设置为工作在PHY模式下。

和前所述的REL8204、RTL8308B一样,AX88170的物理地址的设置也要与RTL8308B的设置相一致。本文中的4片AX88170分别与RTL8308B的E、F、G、H端口连接,所以对应的物理端口地址应该分别设置为0CH、0DH、0E和0FH。

除此之外,在存储AX88170控制信息的EEPROM93LC56中,还存储这个端口的MAC地址。这里4个MAC地址和RTL8308B的MAC地址的选择应该避免自身的重复,并且不应与现有局域网里的MAC地址重复。

2.4其它控制信号

整个系统的复位信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每片芯片都有各自最小时间的要求外,交换控制器RTL8308B还要求在复位后完成重新配置的时间不能早于其他物理层芯片(即RTL8204和4片MX88170)的配置暗。也就是说,RTL8308B的复位时间不能短于其他物理层芯片的复位时间。所以本系统还采用了MAXIM的MAX809芯片用作所有芯片的复位信号,既保证了复位信号的单稳的可靠性,也保证了RTL8308B和其他物理层芯片的复位时间是相等的。

在本系统中,时钟信号成为重要,特别是50MHz的时钟信号。50MHz时钟信号需要连接到RTL8308B、RTL8204和4片MX88170的RMII接口,需要足够的驱动能力,并且它们之间的相位差要足够小才可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本系统采用了IDT公司的49FCT3805(1:5时钟驱动芯片)对时钟信号增加了驱动力,并增大了扇出。

3测试程序和驱动程序

为了方便硬件的调试,还需要编写简单的测试程序来调试系统。除标准USB指令外,AX88170厂家提供了关于MX88170的特殊指令,包括读写EEPROM、读写片内收发存储器、读写内部其他控制寄存器等,方便了系统的调试。由于MX88170芯片的厂商免费提供了其在Windows98、Windows2000和WindowsMe下的驱动程序,所以本系统仅仅编写了简单的USB设备的测试程序,主要用来调试AX88170的工作状态。图2给出了程序的流程图。程序初始化后打开目标设备,然后读取设备标识和配置标识并判断。如果正确,则继续读取设备标识和配置标识并判断。如果正确,则继续读取EEPROM里的MAC地址和物理端口地址,之后向MX88170的片内发送SRAM和接收SRAM读写数据,如果结果正确即证明AX88170已经能够正常工作。MX88170完整的驱动程序由芯片厂端免费提供。

经过测试,本系统工作性能稳定。

本系统用于办公室或实验室环境下的计算机组网,支持IEEE802.3的10Mbps/100Mbps以太网标准,兼容全双工和半双工网络。图3为它的应用实例,它可以将4台电脑通过USB接口连接在一起,并与局域网相连,从而实现多台计算机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本设备连接至局域网,进而与Internet网络相连。

接入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优势接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传输技术和交换技术的不断进步,核心网已经基本实现了光纤化、数字化和宽带化。同时,随着业务的迅速增长和多媒体业务的日益丰富,使得用户住宅网的业务需求也不只局限于原来的语音业务,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现有的语音业务接入网越来越成为制约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瓶颈,成为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障碍。

一、光纤通信技术定义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的通信力式。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作为载波的光波频率比电波的频率高得多,而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又比同轴电缆或导波管的损耗低得多,所以说光纤通信的容量要比微波通信大几十倍。光纤是用玻璃材料构造的,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光纤之间的中绕非常小,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不会因为光信号泄漏而担心传输的信息被人窃听,光纤的芯很细,由多芯组成光缆的直径也很小,所以用光缆作为传输信道,使传输系统所占空间小,解决了地下管道拥挤的问题。

二、光纤通信技术优势

2.1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光纤比铜线或电缆有大得多的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于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散波长窗口,单模光纤具有几十GHz·km的宽带。对于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由于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而不能发挥光纤带宽大的优势。通常采用各种复杂技术来增加传输的容量,特别是现在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采用密集波分复术可以扩大光纤的传输容量至几倍到几十倍。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在2.5Gbps到1OGbps,采用密集波分复术实现的多波长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已经达到单波长传输系统的数百倍。巨大的带宽潜力使单模光纤成为宽带综合业务网的首选介质。

2.2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目前,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光纤多为石英光纤,此类光纤损耗可低于0.20dB/km,这样的传输损耗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因此,由其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距离也较其他介质构成的系统长得多。

如果将来采用非石英系统极低损耗光纤,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的更低。这意味着通过光纤通信系统可以跨越更大的无中继距离;对于一个长途传输线路,由于中继站数目的减少,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可大大降低。目前,由石英光纤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最大中继距离可达200多km,由非石英系极低损耗光纤组成的通信系至数公里,这对于降低通信系统的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我们知道光纤原材料是由石英制成的绝缘体材料,不易被腐蚀,而且绝缘性好。与之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光波导对电磁干扰的免疫力,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还可用它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架设或与电力导体复合构成复合光缆。它是一种非导电的介质,交变电磁波在其中不会产生感生电动势,即不会产生与信号无关的噪声。这样,就是把它平行铺设到高压电线和电气铁路附近,也不会受到电磁干扰。这一点对于强电领域(如电力传输线路和电气化铁道)的通信系统特别有利。

2.4光纤径细、重量轻、柔软、易于铺设光纤的芯径很细,约为0.1mm,由多芯光纤组成光缆的直径也很小,8芯光缆的横截面直径约为10mm,而标准同轴电缆为47mm。这样采用光缆作为传输信道,使传输系统所占空间小,解决了地下管道拥挤的问题,节约了地下管道建设投资。此外,光纤的重量轻,柔韧性好,光缆的重量要比电缆轻得多,在飞机、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上使用光纤通信可以减轻飞机、轮船、飞船的重量,显得更有意义。还有,光纤柔软可绕,容易成束,能得到直径小的高密度光缆。

2.5保密性能好对通信系统的重要要求之一是保密性好。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通信方式很容易被人窃听,只要在明线或电缆附近设置一个特别的接收装置,就可以获取明线或电缆中传送的信息,更不用去说无线通信方式。光纤通信与电通信不同,由于光纤的特殊设计,光纤中传送的光波被限制在光纤的纤芯和包层附近传送,很少会跑到光纤之外。即使在弯曲半径很小的位置,泄漏功率也是十分微弱的。并且成缆以后光纤在外面包有金属做的防潮层和橡胶材料的护套,这些均是不透光的,因此,泄漏到光缆外的光几乎没有。更何况长途光缆和中继光缆一般均埋于地下。所以光纤的保密性能好。此外,由于光纤中的光信号一般不会泄漏,因此电通信中常见的线路之间的串话现象也可忽略。

三、光纤接入技术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业务种类也更加丰富,人们不仅需要语音业务,高速数据、高保真音乐、互动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也已经得到了更多用户的青睐。光纤接入网可分为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采用SDH技术、ATM技术、以太网技术在光接入网系统中称为有源光网络。若光配线网(ODN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节点,则这种光接入网就是无源光网络。

现阶段,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实现FT-Tx的主流技术。典型的PON系统由局侧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ONUO/NT(光网络单元)以及ODN-OrgnizationDevelopmentNetwork(光分配网络)组成。PON技术可节省主干光纤资源和网络层次,在长距离传输条件夏可提供双向高带宽能力,接入业务种类丰富,运维成本大幅降低,适合于用户区域较分散而每一区域内用户又相对集中的小面积密集用户地区。

为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置的不同,有FTB、FTTC,FTTCab和FTTH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

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我国从2003年起,在“863”项目的推动下,开始了FTTH的应用和推广工作。迄今已经在30多个城市建立了试验网和试商用网,包括居民用户、企业用户、网吧等多种应用类型,也包括运营商主导、驻地网运营商主导、企业主导、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和政府主导等多种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城市制定了FTTH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有的城市还制门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此都为FTTH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FTTH应用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P2P技术主要采用通常所说的MC(媒介转换器)实现用户和局端的自接连接,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接入。目前,国内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FE或GE的带宽,对大中型企业用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接入方式。

接入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企业技术中心 网站 信息 技术交流

技术研发工作是企业核心事务,为贯穿企业价值链的关键因素,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部署,国内各大企业纷纷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并积极申报国家认定,实现研发工作信息化管理,提高研发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网站,实现技术研发信息交流是企业技术研发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

1 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概况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指出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国民经济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企业技术中心主要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成立专业公司承揽企业内外部技术研发项目,进行商业化独立运营;一种是成立专职部门管理企业创新工作,行使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专业业务职能。目前企业技术中心大多为第二种运营模式。

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企业内各专业均建有本专业信息管理平台,技术中心作为本企业技术研发工作专业业务管理部门,也应建立相应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本专业工作信息化管理工具。新矿集团提出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应由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报表、内部信息交流、外部信息交流、即时通信、研发辅助七大系统组成。其中内部信息交流系统通常以企业内部专业门户网站形式建设,具备企业技术研发工作信息、交流功能;链接本专业各信息化系统入口实现快捷访问。

2 企业技术中心网站建设相关技术

网站结构搭建一般采用HTML与XHTML组织建设;内容完成后可以通过CSS美化布局,获得更好的内容表现效果;客户端脚本语言一般采用目前最流行的JavaScript,如Ajax技术;应用ASP、PHP、JSP等服务器脚本语言编程在服务器端实现对内容的分析与操作;数据库可以采用Access、MySQL、SQLServer、Oracle等用于存储数据。网站建设的常用工具有Notepad++、EditPlus、DreamWeaver、PhotoShop等,目前许多网站建设采用仿站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网站建设效率。企业内部技术中心网站服务器一般在内网私有ip环境下运行。

3 企业技术中心网站建设主要功能设定

企业技术中心网站应具备系统前台、用户主页、系统管理、权限分级、留言回复、论坛交流、链接功能等主流网站技术功能,实现专业门户、辅助办公、信息、技术交流、链接访问五大应用功能。

专业门户功能实现企业技术中心信息集中,并作为本专业各应用系统的门户系统;辅助办公功能用做企业技术中心日常管理信息化渠道之一,作为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补充;信息功能分类实现技术研发信息内部共享;技术交流功能实现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的网上交流,链接访问功能实现企业内外部技术研发相关系统、网站的链接访问。

按照上述功能要求,企业技术中心网站一般包括:中心简介、通知公告、科技新闻、科技信息、技术供求、论文报告、创新工作、学习资料、荣誉展台、文件汇编、公告板、交流论坛、留言板、管理链接、信息链接、联系我们、用户主页、后台维护等功能模块,并具备单条信息留言评论,功能分述如下:

(1)中心简介:作为网站封面,主要介绍中心体制建设、展示企业创新能力等内容。

(2)通知公告:作为专业通知渠道,企业技术中心日常工作中各类通知公告。

(3)科技新闻: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国内外、企业内部科技新闻。

(4)科技信息:国内外、企业内部研发活动相关科技信息、科技情报及最新技术发展动态。

(5)技术供求:企业内外部研发资源、科技成果、推广技术、研发课题、技术需求等。

(6)论文报告:相关重大技术研发论文报告。

(7)创新工作:各级技术研发工作安排部署,及各类创新工作方法。

(8)学习资料:研发管理、技术培训资料。

(9)荣誉展台:企业技术成果获奖,个人、集体荣誉展示,激励内部创新。

(10)文件汇编:各级文件按照法律法规、管理办法、优惠政策、目录文件、规程标准等分类,按照制定部门、年份顺序显示,方便查询、下载。

(11)公告板:以滚动文字形式在首页直接显示重要信息。

(12)交流论坛:按照本企业研发机构分别设置论坛频道,实现各专业研发人员线上交流。

(13)留言板:实现网站留言功能。

(14)管理链接:链接本专业及相关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15)信息链接:按照政府部门、研发机构、科技团体、相关企业、公共查询、企业站点等分类设置外部网站链接。

(16)联系我们:显示技术中心联系方式。

4 应用实例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建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设立专业管理部门。多年来中心不断健全完善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研发层的技术创新体系。并相继投运了新矿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网站、信息管理平台、创新辅助系统三大企业技术中心核心管理系统。技术中心网站于2013年投入运行,设置按照系统维护、审核批准、访问设置网站管理员、研发机构管理员、一般用户三级权限,安排专人维护内容、完善结构、各类信息,并通过信息留言评论系统及时获得反馈,各专业积极利用交流论坛进行线上交流,据统计网站日均访问次数100次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5 结论

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应用网站技术建立技术研发专业门户,及时、交流技术信息,实现技术信息高效获取;通过链接各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入口,实现信息平台集中管理,提高访问、交流效率。网站建设应根据本单位特点,按照需求不断完善内容、架构,持续提高技术中心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Z].2008.

作者简介

巩华刚(1979-),男,山东省费县人。硕士学位。现任新矿集团技术研发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工作。

接入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146-03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现代技术应用平台建设”是 “江苏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三期工程的项目之一,也是JALIS“十二五规划”的预研项目,由扬州大学承建、南京大学等14所江苏高校图书馆参建。该项目的目标之一是面向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技术人员,建设大型技术资源共享的门户网站——“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1]。

1 项目背景

数字图书馆环境建设与服务推广,已经将技术部门推到图书馆服务的前台,图书馆所有服务都依赖技术部门的工作,技术部门的保障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服务的开展。图书馆技术人员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角色越来越类似于服务设计者,而非直接的平台构建与技术支撑维护者、软件设计者、资源生产者。

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本地管理软件的同构化共建阶段与广泛的资源共知、共建、共享阶段,必将进入第三阶段,即区域范围内甚至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力量协作与联盟运作阶段[2]。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现代技术应用平台建设”项目的长远目标是通过对优质技术资源与技术服务的整合,发挥整合效益,迎接联盟建设第三阶段,以保持JALIS的持续创新力。通过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建设,探索人才资源整合的方式;探索充分利用网络化的环境,开展更为有效紧密的业务培训方式,提升队伍的素质;探索如何发现与归纳需求,并通过需求的发现,整合图书馆技术队伍现有的优势,形成解决共性问题的组织方式;探索人才资源整合与发展过程中完善的管理机制建设。

项目的近期目标是研发一批图书馆小型应用软件,形成管理信息与技术标准库(汇集技术标准、业务规范、技术白皮书、文献采购招标相关参考文本、设备通用参数文件等),形成网络自助业务培训机制,提供技术论坛,建成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建设,预期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依托,建设一个由JALIS所有成员馆参与,为JALIS建设、为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基础服务的支撑平台,作为实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三方面创新的基础平台。依托平台建设,整合全省高校图书馆的技术队伍,使之从松散走向集中,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形成合力,形成互补的优势,对现有的研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整体的合作去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3]。

2 需求分析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是一个大型共享资源门户网站,也是服务全省高校图书馆技术用户的综合门户。它面向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技术人员,提供软件提交下载、技术白皮书(含规范文档、通用设备参数文档等)和技术标准的提交下载、技术专家库、自助培训模块、测评数据、技术论坛等模块等,同时反映项目动态,提供JALIS建设项目的导航服务。

来宾可在网络平台上浏览相关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的目录信息,但不可下载;浏览论坛帖子,但不可发言;

注册用户(实名注册)可浏览、下载、上载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使用论坛,支持RSS订阅;

各图书馆管理员用户可管理、审核注册用户,浏览、下载、上载、管理审核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管理论坛,管理各类资源的分类标准,上载导航与动态信息;

超级管理员用户可管理、审核注册用户及图书馆管理员用户,浏览、下载、上载、管理审核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管理论坛,管理各类资源的分类标准,上载导航与动态信息。

3 系统设计

3.1 功能设计

3.1.1 共享软件

小型共享软件是指江苏高校图书馆技术部门自行研发、自己使用或小范围使用的小型可共享软件(需含软件详细文档或软件源代码),有汇文辅助、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其它软件等几个类型。本模块提供软件上传与下载及评论信息,分前台(浏览下载),后台(提交审核分类评级)等功能(如图1)。

图1 注册用户使用共享软件模块流图

3.1.2 技术标准

提供各类新兴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应用技术标准的上传下载服务,含文献信息加工标准规范,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技术标准,文献信息服务标准和规范,信息组织的元数据标准,图书馆建设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几个类型,流程同软件。

3.1.3 技术白皮书

提供各类图书馆应用技术白皮书(含服务器软硬件配置、架构方法、设备标准配置、文献电子资源招标采购附件及合同)的上传下载服务,含系统安装、数据库使用说明、操作规程等几个大类,模块设计方式同软件。

3.1.4 技术专家库

江苏高校图书馆技术部、信息技术部、系统部、数字化部工作人员,与江苏高校图书馆界有良好合作关系的IT技术公司技术人员。本模块由注册用户直接形成。

3.1.5 会议信息库

报道共享各类会议信息,包括各类图书馆业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讨会、工作会议信息,第一步形成图书馆工作类、图书馆学术研讨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类、其他类几种类型会议信息的提交浏览,模块流程设计同软件。下一步形成会议管理模块,涵盖会议通知、人员注册、会议进程管理、会议相关材料自助下载、会议信息归档等几个方面。

3.1.6 测评信息

提供软件(通用)、硬件、系统测评信息文本与资料的上传下载服务,并可组织测试测评活动,根据贡献度给参评人员评分。

3.1.7 自助培训

支持静态技术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纲要、教学参考书,学员绩效考评、学业成绩评价,学习成绩证明出具等模块。第一步实现提供各类图书馆业务培训的静态课件、教学录像等提交下载、在线学习、个人课程定制、实时学习笔记、笔记保存与调用等服务,后者支持在线播放;主要类型为图书馆类、计算机类、其他类,格式支持MPG、MOV、WMV、MP3、SWF、PPT、DOC、XLS等。

3.1.8 技术交流区

采用论坛架构,是与平台主体功能部份合一的BBS系统,不需要专门注册,登入系统即可使用;分三大板块:技术讨论区、休闲娱乐区、论坛服务区,其中技术讨论区板块分技术交流、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研究等六大模块,用于搜集需求、系统共维护、协同研发、形成成果、提供服务。

3.1.9 导航和项目动态

提供JALIS项目动态(含项目概况、管理机构、项目动态、成果展示等几个栏目)及相关新闻,博客链、会员网址自助等导航功能。

3.2 管理设计

3.2.1 对象管理

对象管理又分图书馆管理与用户管理两个模块。图书馆管理通过管理员输入或批量导入方式将江苏高校图书馆等数据录入,这是防止用户注册时输入名称不规范而采取的措施,一旦数据录入,用户注册时即可选择所在图书馆;用户管理分为三层四级制,三层是审核管理层(负责权限分配、模块调整组合、资源调度)、管理用户层(省内各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负责本馆资源组织与提交)、普通用户层(又分为注册用户级,可享受下载服务、技术论坛、培训等模块的服务;浏览用户级,具有浏览权限)。

3.2.2 参数管理

主要是对各类型资源进行分类数据管理、下载设置管理、动态管理,管理用户层以上用户可设定资源大类小类、下载的文件类型空间限定等、动态新闻上载、导航相关网址上载等。

3.2.3 注册与登录

游客可直接浏览相关资源目录,而不能进行上载、下载、评论操作,江苏高校图书馆技术部门工作人员、IT公司技术人员可通过注册成为平台用户,注册后须通过管理用户的审核,审核后成为注册用户;因用户注册后将自动进入技术专家库,注册时需用户将有关信息填写完整,包括技术特长、项目建设经历、论文论著情况等;超级管理员可视情况将某注册用户升格为图书馆管理员,系统提供接口让管理员察看待审核用户情况。

3.3 结构设计(如图2)

图2 系统结构图

4 系统实现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体系结构采用目前通用的B/S应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三层的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Web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浏览器是客户服务层(表示层),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并向Web服务器提交用户申请,接收Web服务器返回的执行结果并显示;Web服务器是业务服务层(应用功能层),负责应用程序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数据库服务器是数据服务层,负责提供数据的存储,执行查询和更新数据的请求。

基于B/S模式的系统结构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应用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数据访问分开,方便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可以使网页设计和应用逻辑设计分别由不同知识结构的开发团队完成,能加快项目的开发进度,利于各开发团队发挥各自的特长。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硬件设备采用一台高性能的PC服务器作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并接入校园网,对江苏省各高校开放。Web服务器端采用支持Java技术的Tomcat作为应用服务器的软件平台,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公司的Oracle 8.1,客户端直接通过IE浏览器进行访问。开发语言选用SUN公司推出的JSP,JSP(Java Server Page)是一种服务器端的动态网页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基于Java的Web服务器应用技术体系。JSP的脚本语言采用Java使其完全继承了Java的所有优点,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平台无关性(一次编写程序各处运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使其已成为跨平台应用开发的一种规范。

系统的安全性方面,平台对数据库中用户密码采用MD5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对常见攻击预先做好防范。对用户提交的提交给服务器的数据采用encode方式加密,服务器端接受采用decode解密,保证提交信息不泄漏。对异常提交信息进行处理,拒绝非法的提交。在容错性上,对用户输入数据有检查机制,用户输错数据都有提示信息,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系统的封闭性较好,用户基本上在提示信息下输入数据。

5 结 语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建设思路是首先将平台架构形成,并落实需求中所涉及的功能,使之尽快汇集资源、提供服务,当中不周到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下一步将深化设计,体现开放、共享、协作理念,严格遵循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充分借鉴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博客、维基、知识库及远程会议支持等技术的长处,参考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新兴的WEB2.0、LIB2.0及VCASE技术,集中组织,模块化实现,保证平台的运行与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EB/OL].http:∥58.192.141.200:8089/jalis/,2010-07-31.

[2]周玉陶.技术联盟: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协作的新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8,(9):127-129.

[3]周玉陶.数字图书馆联盟背景下图书馆技术队伍整合[J].图书馆建设,2009,(6):91-93.

[4]王良辉,周跃良.基于群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5):64-67.

接入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 FDI;技术创新;技术溢出;空间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F713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3-0021-07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以优惠的外资政策、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市场换管理”等引资战略以后,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并且呈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FDI在外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成为中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来源。从1993年开始,中国FDI流入量就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第三个季度,中国实际利用FDI额为87348亿美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FD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并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认同,但是目前就有关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的研究,学者们还存在分歧。在当今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FDI是否促进了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还是仅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没有技术方面的进步?如果存在影响,那么影响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机理是什么?为了使FDI在中国更有效地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政府应该制定怎样的政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希望通过对FDI与中国技术创新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二、文献综述

自从1960年Macdougall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一般福利效应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之后[1],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来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FDI会促进东道国的技术创新。Blomstrm等认为FDI通过给东道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产生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2];Feinberg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商在印度制药业的研发投资活动促进了其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3];Gorg等认为东道国通过对外商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研究分析和模仿,能使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提高[4];Lee通过计量研究发现从日本流入美国的FDI促进了美国本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5]第二种观点认为FDI会抑制东道国的技术创新。Young通过对新加坡的研究后发现,FDI的流入使得该国人力资本从研发部门转移到了最终产品部门,从而抑制了该国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6];Koings选用波兰1993―199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FDI对当地企业的外溢效应为负[7];Bevan等对欧洲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实证研究发现,FDI的流入量与国内的技术创新存在负相关关系[8];Jonathan等选用英国1973―1992年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外商的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使得FDI溢出效应为负[9]。第三种观点认为,FDI与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不明显。Kathuria对印度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研究后认为,FDI对其国内的技术进步效应并不明显[10];Damijan等选取8个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1994―1998年的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后发现,FDI对上述国家的溢出效应不明显[11];Harris等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对英国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由于外资流入所导致的行业内溢出效应、集聚导致的溢出效应以及行业间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1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论大致包括上述的三类:何洁选取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后发现,FDI对中国各省市工业部门存在明显的正的技术溢出效应[13];Hu等以广东省大中型企业为对象,研究了FDI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FDI对国内企业具有正的外溢效应[14];王红领等选取中国1998―2003年工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FDI对中国民族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5];谢光亚和李洋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并选取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FDI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16];王滨选取中国1999―2007年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计量研究后发现,FDI在中国存在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17]。Fan等选取中国998个企业面板数据对FDI和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DI在总体上抑制了中国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18];范成泽等选取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数据并运用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发现FDI对中国国内的研发投入的效应为负[19];蒋殿春等针对FDI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对中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负的[20];徐亚静等选取中国1999―200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并通过引入制度因素研究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中国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负外溢效应[21]。黄静波等对FDI与广东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FDI对技术进步并没有明显的作用[22];平新乔等选用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检验FDI对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技术外溢效应,结果发现FDI投资额并没有明显地缩小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23];王文治对中国1996―2005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后发现FDI不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24];许和连等选用中国2001―2006年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计量研究发现FDI对中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25]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就有关FDI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研究一方面缺乏对FDI与技术创新之间相关关系理论模型的研究,另一方面忽略了中国各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有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性。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基于Romer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26],对FDI与技术创新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引入人力资本与FDI等交互变量,选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理论模型

类似于Romer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本文对由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研发(R&D)部门组成的经济系统进行了考察。假设只有一种最终产品,由最终产品部门提供;人力资本既可以投入到最终产品部门,也可以投入到研发部门从事技术研发活动,且总量保持不变。

(一)模型描述

1.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根据Romer提出的把不同类型的最终产品i看作一个连续变量的情况下,将其产出水平写成如下扩展的D-S形式:

式中,Y为产出水平;HY、L分别为投入到该部门的人力资本与劳动投入量;x(i)表示最终产品部门生产产品i时对中间产品的使用量;A为中间产品的种类数,其衡量国内自有技术知识存量水平的高低。

2.中间产品生产部门

该部门通过购买设计方案,并利用物质资本进行生产。假设生产任何一单位的中间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为η,该部门的生产函数为:

3.研发部门

借鉴Romer的研究思路,研发部门发明新专利、设计新方案、产出水平等取决于该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量和具有的总知识存量。总知识存量由两部分组成:国内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通过对外资企业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所获得的技术知识。因此,该部门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为知识增量,是各种专利受理数量;δ、HR分别为该部门的生产率参数和人力资本的投入量;A为国内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γ为技术外溢系数。由式(3)可以得出:首先,研发部门投入越多的人力资本,将会拥有越高的技术研发水平;其次,国内本身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越多,研发部门的研发人员将会具有越高的生产率,因此国内自身的自主创新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国内的技术研发产出水平由于FDI的技术外溢作用而提高,其中,技术外溢系数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FDI技术外溢程度以及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国内企业要想有效地利用FDI技术外溢,必须要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吸收能力。

(二)竞争性均衡分析

1.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中的生产企业通过选择式(1)中的x(i)、HY和L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根据式(21),在经济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推论:

推论一: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取决于人力资本总量(H)、国内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A)、FDI流入量、技术外溢系数γ以及其他参数(δ、α、β、η、r)等因素。

推论二: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与FDI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正相关关系。

推论三: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与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技术创新(patent):已有的实证研究中通常将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或者专利授权数量作为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度量,但是本文考虑到专利授权受专利局认定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存在较长的时间滞后,因此本文选取各地区的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来表示其技术创新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来对其进行度量,以检验其对中国各省域技术创新是否具有正向的影响。

科研活动人员数(l):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来对其进行度量。

科研投入经费(k):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来对各地区的技术创新投入经费进行衡量。

经济发展水平(pgdp):考虑到各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影响其技术创新水平,本文在模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用各地区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表示。

人力资本(hc):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李谐、齐绍洲的做法,用地区平均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27]。平均教育年限公式为:

人力资本与FDI的交叉项(lnhc×lnFDI):参考马章良的观点[28],本文认为FDI技术创新外溢作用的发挥需要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因此在实证模型中引入这两者的交互作用。

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及在2004年实施专利法后是否对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产生了影响,本文设置了虚拟变量WTO(是否加入WTO)和law(是否实施专利法),并将其定义为:

WTO=0,year≤20011,year≥2002, law=0,year≤20031,year≥2004

并分别构建了虚拟变量与FDI的乘积WTO×lnFDI和law×lnFDI。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本文采用CPI指数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平减处理。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借助于MATLAB 2012A软件完成。

五、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与计量模型选择

由表1可见,MORANI值虽然在2000―2006年间介于005~01之间,但其基本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09年以后一直在02以上波动,各年份的MORANI值均通过了1%显著水平的检验,这反映出中国邻近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由此可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本文进行研究较之传统计量方法更为适宜。

空间计量模型一般包含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本文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MLAG、LMERR)和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R-LMLAG、R-LMERR)来判定SAR、SEM的适用性,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LMERR大于LELAG的检验统计量值,而且R-LMERR大于R-LMLAG的检验统计量值,这表明本文采用SEM模型更为合理。通过Hausman检验可知,其统计值为-253693,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随机效应有效”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有效”的备择假设,因此,我们选择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综上所述,下面采用空间误差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本文进行实证分析。

(二)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为了比较空间计量模型与一般线性回归的优劣,本文将分别采用普通固定效应模型(OLS)和空间误差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同时包含地区固定、时间固定以及地区和时间双固定三种形式)对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和检验,并对其结果(见表3)进行比较。

根据空间相关性检验的结果以及表3中空间误差回归系数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的结果,可得到中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具有正的外部性,说明中国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以往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区域间外部性也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中国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时,不能忽略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的影响。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中由于自变量存在内生性,因此若采用OLS对模型的系数进行估计会有偏差或无效,利用基于残差平方和分解的拟合优度R2作为对模型优劣的判断标准可能会得到不理想的结果,因此本文采用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 likelihood,Log-L)来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效果,其绝对值越大,则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由表3可知,SEM地区固定效应模型对应的Log-L绝对值最大,表明本文选择SEM地区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是比较合理的。估计结果显示:FDI强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FDI的流入量每增加1%就会促进129%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这不仅验证了本文在理论模型中提出的推论2,也验证了王滨、谢光亚、王红领、Hu等人的观点。科研投入经费、科技活动人员数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创新都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都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中国当前阶段,这三者仍是影响中国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验证了本文在理论模型中提出的推论3),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最大,弹性系数为386。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外溢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2004年开始实施的专利法对FDI技术溢出的发挥效应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这一结论与刘政等的研究结果相反,[29]这可能是刘政等的研究与本文的研究相比,没有考虑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的原因所致。FDI与中国的人力资本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FDI的技术创新外溢作用,这一结论与马章良得到的结果较为接近。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Romer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理论研究推导出FDI对东道国存在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结论,阐述了FDI发挥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利用中国2000―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中国邻近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第二,FDI显著地促进了中国技术创新,支持了本文在理论研究中得到的结论,说明中国为引进外资和技术而推行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是正确的;第三,FDI借助于人力资本能提高技术外溢的水平;第四,中国加入WTO对FDI在中国发挥技术外溢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实施专利法则减弱了FDI在中国的技术外溢水平。

为了提高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根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由于技术创新在中国相邻省域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各企业之间应该积极地进行科研信息的交流和科研成果的传播,使各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2)FDI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载体,中央政府一方面应该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制定FDI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力度,创造有利于FDI在中国充分发挥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利用FDI的质量,建立科学的招商引资质量考评体系,注重引进技术创新型、生态环保型和资源节约型的项目,加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3)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对外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本身进行自主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重视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合理规划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外资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入,减少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提高中国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保障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为FDI进入中国充分发挥技术外溢效应提供高水平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 Macdougall A.The benefit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J].Bulletin of the Oxford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tatistics,1960(22):189-211.

[2] Blomstrm M,Siholm F.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illovers?Does Local Participation with Multinationals Matter?[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43):915-923.

[3] Feinberg E, Majulndar K.Technolog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Indian Phannaeeutieal Industr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1,32(3):421-437.

[4] Gorg H,Strobl E.Spillovers from Foreign Firms through Worker Mobili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Scandinavian[J].Journal of Economics,2005(4):693-709.

[5] Lee R.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channel of knowledge spillover?Evidence from Japan’s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68):28-42.

[6] Young A.Growth without Scale Effec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106):41-63.

[7] Koings J.The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Domestic Firms:Evidence from Finn level Panel Data in Emerging Economics[J].CERP Discussion Paper,2001(2586):1-24.

[8] Alan Bevan,Saul Estrin,Klaus Meyer.Foreign investment loc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transition economic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4,13(1):43-64.

[9] Jonathan E,Haskel.Does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oost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7(15):482-496.

[10] Kathuria V.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Technology Transfer to Indian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0(12):343-369.

[11] Damijan J P, Knell M, Majcen B, et al. The Role of FDI,R&D Accumulation and Trade in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to Transition Countries:Evidence from Firm Panel Data for Eight Transition Countries[J].Economic Systems,2003(27):189-204.

[12] Harris R, Robinson C.Productivity Impacts and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Ownership in the United Kingdom[J].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2004(187):58-75.

[13] 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29-36.

[14] Hu A,Jefferson G.FDI,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Spillover:Evidence from Large and Medium Size Chinese Enterprises[D].Waltham:Brandeis University,2001.

[15]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19-21.

[16] 谢光亚,李洋.经济发展的后发性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3):73-75.

[17] 王滨.FDI技术外溢、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93-117.

[18] Fan Simon,Yifan Hu.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digenous Technological Efforts:Evidence from Provincial Dat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7,15(1):25-47.

[19] 范成泽,胡一凡,郑洪亮.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1):89-101.

[20] 蒋殿春,张宇.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8(7):26-38.

[21] 徐亚静,王华.开放条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技术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11(2):136-145.

[22] 黄静波,付建.FDI与广东技术进步关系德尔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9):81-86.

[23] 平新乔,关晓静,邓永旭,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外溢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J].世界经济,2007(8):3-23.

[24]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的经验分析――基于我国制造业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4):57-61.

[25] 许和连,禄雪焕.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基于我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155):88-93.

[26] Romer 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

[27] 李谐,齐绍洲.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经济研究,2011(11):60-72.

[28] 马章良.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长三角地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30-33.

[29] 刘政,田晓丽.FDI对我国高端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GMM估计[J].现代管理科学,2013(1):70-72.

接入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059-03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S110160)。

对外直接投资(ODI)已成为一国资本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重要经济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投资母国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且对母国经济长期发展还存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一经济现象,并从不同的视角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三个方面,总结了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早期的代表性理论有Hymer(1960)垄断优势理论、Vernon(1966)产品周期理论、Buekley&Casson(1976)内部化理论、Dunning(197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小岛清(1978)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其中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说明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进行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原因,为后来的ODI研究理论奠定了基础。内部化理论相比较而言是较为先进且概括性强的理论,它直接解释了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生产的原因与可能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一大发明,其特点是综合吸收了其他投资理论关于ODI决定因素的分析结果,并从中归纳出三组优势变量,用来解释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包括国际贸易、技术转让与直接投资在内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比较优势理论从国际分工的相对成本为切入点,首次将发展中国家纳入海外投资区域的范围,理论表明,从事海外生产的母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技术差距越小,越容易在东道国企业找到立足点,更能轻易占领当地市场。

但是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建立海外公司,学者们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如wells(1976)小规模技术理论、Lall(1983)技术地方化理论以及由内部优势化理论衍生出来的规模经济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和适合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等。毫无疑问,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对西方跨国公司主流优势理论的补充。其中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认为是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投资理论,他把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与其自身市场特征相联系,该理论适用世界市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现状;而技术地方化理论不仅考虑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强调了这种竞争优势形成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积累,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引入了研究范畴。规模经济、市场控制理论以及国家利益先得论,都是基于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国家寻求利益最大化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性研究

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论证了国际资本流动会带来技术外溢效应,尽管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滞后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扩散渠道,ODI的技术外溢效应已逐步为学界重视。Kogut & Chang(1991)以日本在美国投资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最先考察且实证检验了逆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随后Teece(1992)和Fosfuri et al(1999)也从企业投资动机角度论证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为更加准确地测度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如Pottelsberghe & Lichtenberg(2001)基于国家层面,Braconier & Ekholm(2001)、Driffield & James(2003)等人基于产业层面,Branstetter(2006)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国内讨论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文献主要有:马亚明与张岩贵(2003)、赵伟等(2006)、刘凯敏与朱钟棣(2007)、王英与刘思峰(2008)、白洁(2009)、何一鸣与张洪燕(2011)、李梅(2012)等。他们多采用TFP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验证其与ODI的关系,但技术溢出的大小却不一。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利用面板数据得出ODI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省际差异(高敏雪,2004;刘明霞、王学军,2009;孙欢欢,2010;谢杰、刘任余,2011;屈展,2011 ;沙文兵,2012等)。

三、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研究

随着技术外溢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学者们开始考虑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因素。已有研究也充分表明,母国能否通过各种国际技术外溢渠道促进本国技术进步,关键在于本国的技术消化与吸收能力。Cohen & Levinthal(1990)在分析企业研发作用时首先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并将企业R&D成果对技术进步的贡献表现在增强企业获取、学习和运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称之为企业吸收能力。Head等人(1999)运用日本制造企业在美国投资的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投资区位分布与产业集聚关联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企业投资在美国集聚关联度越高的区域,对日本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就越大。Olfsdotter(1998)认为基础设施状况、经济开放度、人口增长率、政府政策乃至行政效率这些因素对母国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起着重要作用。Borensztein(1998)首次运用人力资本作为具体量化吸收能力的指标,采用回归分析验证FDI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于提高生产率。一些学者从技术扩散的角度,验证了国内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Keller & wolfgang, 2004)、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开放政策(Sea Jin Chang, 1995)是影响国内技术扩散效应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基于母国吸收能力视角对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也展开了一些探讨,认为人力资本、研发水平、创新投入、集聚效应、金融发展水平、科技活动人口、外贸依存度和高技术市场发展水平这些因素与母国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正相关;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城乡储蓄金额、人均GDP、平均受教育程度、受高等教育人口数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在分析这类影响因素时,马亚明、张岩贵(2003)利用古诺模型来验证集聚效应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大部分学者选用的是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如:刘明霞与王学军(2009)、欧阳艳艳(2010)、陈岩(2011)、李梅与金照林(2011)、霍杰(2011)等;而白洁(2009)、周春应(2009)、刘伟全(2010)则是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国内外学者通过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利用计量方法已经量化证明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基础溢出存在与否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关于母国O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但基于母国吸收能力视角,针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国内大量研究已经证明ODI逆向技术溢出存在区域差异,但关于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对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大都基于国家层面展开,这种对整体数据的分析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吸收能力的省际差异;第二,吸收能力的测度一直是个动态、整合发展的过程,已有研究大多孤立地研究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大多建立的是单一回归模型,而实际上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远不止这些,且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吸收能力评价体系将成为重中之重。

四、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合作愈演愈烈的形势下,ODI所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促进投资母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它有助于实现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扩大生产能力,增加投资效应与收益,提升母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母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然而,相比较理论界对ODI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普遍认可外,对实证研究结果则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存在正的溢出效应,部分学者则认为不显著甚至为负。为了给实证研究在结论上的分歧提供有力的解释,一些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吸收能力的研究上,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吸收能力的内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实证检验模型与测度指标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Kogut B, Chang S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73: 401-413

[2]Teece, DJ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ilicon Valle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2,

[3]Lichtenberg,F,B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The Reviews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

[4]Nigel Driffield,Love J H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echnology sourcing and reverse spillovers[J]The Manchester School, 2003, 71(6):659-672

[5]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7):53-60

[6]王英,刘思峰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26(2):294-298

[7]邹玉娟,陈漓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8(5):70-78

[8]白洁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 2009(8):65-69

[9]何一鸣,张洪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52-55

[10]孙欢欢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 2010

接入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日益加速,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世界各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外资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大量外资的流入对东道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其中焦点之一就是是否存在着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然而国内外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对外商投资的正、负外溢效应的分歧,这也使得如何客观、正确的评价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FDI的流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吸引外资的目的也由最初的弥补资金缺口转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着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依靠其庞大的资金实力与技术实力在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国内产业,给我国的产业发展、国企改革及自主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阻力。因此,如何客观、正确、全面的评价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国内外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探讨

(一)FDI的进入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正外溢效应 Caves(1974)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计量研究,将外资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纳入当地企业的生产函数中。通过对澳大利亚1969年产业层面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外资确实对澳大利亚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Findly、Koizumi和Kopecky等认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因此后者可以通过学习、模仿前者的行为,也就是通过前者的示范――模仿效应以提高自身技术和生产力水平。Wang和Blomstrom构建了关于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当地企业博弈的基本模型,证明正是由于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缩小了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而跨国公司为了在竞争中维护其技术比较优势,被迫引进或开发更新的技术,从而导致新一轮的溢出。

上述研究大都集中于产业内的溢出效应,还有学者探讨了FDI在产业间的溢出效应问题。Katz(1969)指出20世纪50年代流入阿根廷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外商直接投资所在的产业内部,因为这些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制订零部件或者原材料的最低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等措施而使得相关的当地企业逐渐变得现代化。”Katz谈到的实际上就是FDI溢出效应中的‘关联机制’。Aitken和Harrison(1999)对委内瑞拉制造业中FDI的研究也得出结论,委内瑞拉制造业中的FDI通过前向关联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后向关联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一结论似乎与大多数人的直观感觉并不一致,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在委内瑞拉制造业进行投资的FDI有着比较高的进口倾向(尽管不同产业中FDI的进口倾向存在区别,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高的),因此通过后向关联与当地企业发生的联系较少。sjoholm(1999)证实了印度尼西亚的FDI对同一地区其他产业的当地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认为只要在地理位置上和外资企业相邻,通过各种形式的关联,外资企业就能够对其他产业的当地企业生产力水平产生正的溢出效应。Kugler(2001)对哥伦比亚制造业FDI的产业间溢出效应做了全面的分析,结论是在哥伦比亚的制造业中FDI的溢出效应更多地是发生在产业之间而不是产业内部。类似的研究还有Globerman(1979)对加拿大的研究;Blomstrom(1983,1986)对墨西哥的研究;Liu等(2000)对英国的研究;Kokko等(1996)对乌拉圭的研究;Flores等(2000)对葡萄牙的研究;Dimelis和Louri(2002)对希腊的研究等都得出了肯定的结论,证实了FDI正溢出效应的存在。国内以江小涓、沈坤荣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内资企业的扩散与外溢,从而促使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江小涓(2002)认为,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跨国公司使用的技术不仅普遍高于我国同类企业,而且有相当比例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我国空白的技术。即使同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明显高于国内企业的水平。同时90年代后期以来,外商在华投资的重大转变是成为新产品、新技术的重要提供者;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配套程度明显提高,在华研发行为增加。她以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为例,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较多的跨国投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由于利用外资总是与某种形式的技术转移联系在一起,其能在多方面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沈坤荣认为,由于国际资本的流入,尤其是FDI通过“外溢效应”与“学习效应”使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他还利用中国各省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作横截面相关分析,以综合要素生产率(VFFP)为被解释变量,以分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比莺(BFDI)为解释变量,得到下列关系式:b3"FP=3.3808+0.3662BFDI。说明FDI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1个单位,可以带来0.3662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谢洁(1998)对上海浦东新区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的80家外资企业进行了调查,以国产化程度作为衡量技术扩散的指标。调查结果表明,93%的外资企业有技术扩散行为(即国产化行为),其中78%的外资企业处于深度国产化阶段(即关键投入物国产化),6.3%的外资企业实现了技术创新。姚洋(1998)利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资料,从中随机抽取了12个大类行业中的146704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结论:与国有企业相比,国外三资企业的技术效率高出39%,港澳台三资企业高出33%;并且在行业中如果国外三资企业数量的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每个企业的技术效率就会提高1.1个百分点。何沽、许罗丹(1999)借鉴Feder(1982)的计量方法,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方程,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即产量的增加)就提高2.3个百分点。陈国宏等(2000)运用因果关

系检验法和协整关系检验法对我国1981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于技术转移的相互关系进行经验研究,认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

(二)FDI的进入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负外溢效应 Cantwell(1989)通过对1955年~1975年在欧盟内进行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的分析发现并不是在所有行业都产生了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主要产生在那些技术差距较小的产业。Haddad和Harrison(1993)对摩洛哥的研究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对该国国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很显著的影响,摩洛哥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较大的技术差距阻碍了跨国公司溢出效应的产生。而Aitken和Harrison(1990)对委内瑞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其研究表明: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产业内外资企业所占比例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虽然检验表明在合资企业中外资股权比重越大,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越高,但是这种由外资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全部被合资企业“内部化”了,并没有外溢到当地企业。Barrios(2000)通过对西班牙的分析也发现外资对该国的工业产业并未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在研发密集度较低的产业,外资甚至产生了负面的溢出效应。Chen(1999)及Tsouand Liu(1997)利用台湾制造业厂商的资料实证分析认为,FDI在台湾的外溢效果十分有限,甚至为负。跚oholm(1999)对印尼制造业的研究发现,在企业和行业两个层面都不存在技术扩散效应;Djankov&Hoenman(1998)对捷克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论。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果并不明显。黄静波(2004)以进入广东的FDI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FDI来源地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基础上,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分析目标,通过对FDI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外资企业相对围内企业要素生产率优势的提高)和间接效应(通过FDI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来表示,以反映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果)进行计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的外资企业对于广东的国内企业有着比较强的溢出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为负效应。他将其解释为FDI的来源地(即进人广东的FDI的质量不高)及FDI所投资的产业不尽理想(即进入的FDI对国内厂商产生的挤出效应)等。王允贵(1996)指出:大到汽车技术,小到饮料技术,外商向中方转移的技术成绩都难以令人满意。而当前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制造业,尽管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行业,但其技术是从引进国外生产线起家的,功劳不能归于外商直接投资。陈炳才(1998)认为,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中,大部分投资在技术上的先进性、长期性和竞争力水平上都是值得怀疑的,相对于历史和我国引进并已经掌握的技术而言,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的合资产品带来了新技术,但是没有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利用外资来获得技术和提高由技术决定的竞争力没有实现;同时从全国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人手,周解波(1998)也得出我国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结论。

二、我国引进外资的实证分析

国内外存在着FDI的流入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的争论,就我国而言,FDI的技术外溢如何、其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如何、受到r哪些因素的制约等,深入探悉其作用机理,对我国的引资政策导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FDI技术外溢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FDI促进技术进步的渠道分为直接外溢效应和间接外溢效应。外资企业技术外溢的直接效应是指外资企业相对于国内企业的要素生产率优势,正如传统的FDI区位决定因素理论所表明的拥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所有权优势是FDI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外资企业相对国内企业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直接带动东道国技术上的进步;间接效应是指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FDI占我国总投资的比重将直接影响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如果我国FDI存在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则这一比重越大,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就越明显。在实际测算FDI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外溢时,遵循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一般建模思路,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理论采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分析法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该理论假定,技术进步表现为一种外部经济,总量生产函数呈现出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而造成规模效益递增的原因在于技术产生的溢出效应,从而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模型主要有:最早采用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K・J・Arrow于1962年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罗默(1986)在考察了内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提出的知识溢出模型;宇泽弘文提出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模型等。这些模型部是通过其他经济变量来解释技术进步率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不加约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式:

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由常数项At所表示残值,以此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TFP)。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本文假定FDI是决定我国经济全要素的影响因素之一,从而建立FDI内生化的技术进步表达式:

为了使分析时所用的数据变化比较平稳,对上式取对数,得到:

式(5)即为基本的计算公式。式中,Y: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替代,而Ln Y为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值,代表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Share:FDI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表示FDI的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理论上来看其与被解释变量LnGDP应呈正相关关系)L:人力资本存量,以年底全国就业人数来度量;K:资本存量,以固定资产投资额来代替;FDI:外商直接投资;Al:t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由FDI流量、FDI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b(反映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果)来内生化决定的;b:FDI占总投资比重的系数,度量了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a: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的相对生产率系数,反映了外资企业相对要素生产率优势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Bl:TFP的影响因素的残余值,度量了影响技术进步的各种其他因素。

上式中,b的经济含义很明显:如果b=0,则式(2)为At=BtFDIta,表明外资企业对我国当地企业没有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如果b为正,说明流入我国的FDI对国内企业存在正的技术外溢作用;反之,则表明FDI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没有正的外溢效应,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果。

从式(2)可以看出,FDI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其途径主要有:一是外资企业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a度量);二是外资企业对国内部门、当地企业产生的技术外溢效果(以b来度量)。因此,FDI促进技术进步的综合效应由a、b共同决定,令外资企业技术进步的综合效应为T,由(2)式的a、b值可计算出:

式(6)表明T实际上取决于外资企业相对要素生产率提高程度a和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技术外溢效果b的共同作用。当a值

为正,即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具有相对要素生产优势,但若b值为负,即具有相对要素生产率优势的企业不仅没有技术外溢作用,反而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存在阻碍作用;而且当b=-a时,即T=O,则表示即使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具有相对要素生产率优势,但由于外资企业相对要素生产率优势并没有技术外溢效应,因此就外资企业技术进步的综合效应而言,外资企业并没有促进国内的技术进步。

(二)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以1984年~2004年21年间的GDP、FDI、L、K等相关数据为依据,通过观察发现这4个时间序列变量具有一定的同趋势性,鉴于对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后不会改变其时序性质,且对数化后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因此,对数据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记为LnGdp、LnFdi、LnL和LnK,而指标Share可以依相关数据计算而得。所以以lnGdp为被解释变量,以lnFdi、lnL、InK、Share为解释变量,以Eviews为计量工具,进行模型回归分析。

由于在引用数据所跨越的年度内,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制度变迁:即1994年的汇率体制改革。考虑到汇率变动幅度较大,而在计算Share等相关数值时,若直接用各年美元汇率进行计算会产生误差,因此本文采用美元有效汇率将各年FDI额转换为人民币计价以进行相关计算。为了检验修正后的值是否会对回归结果有影响,我们进行Chow检验以检测模型结构的稳定性,其结果如(表1)。

通过检验发现,由于其F值(1 085585)小于5%显著水平的F临界值(3.18),所以接受零假设,认为此时模型已不再存在转折点,即不存在结构性变动,从而整个序列呈平稳状态。

于是,通过OLS回归,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LnFdi、LnL、LnK和Share的系数都为正,说明模型中所选取的各因子对我国GDP的增长具有很强的正效应,而LnL的系数小于l,也比较符合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特点;另外通过检验,各变量都至少在l%的水平上显著。所以模型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都可以通过。下面进行计量检验。

(1)异方差检验:通过怀特(White)检验,对回归结果进行异方差检验,得到(表3)。取显著水平a=5%,由于 ,所以该回归结果不存在异方差。

(2)进行自相关检验。通过偏相关系数检验(设滞后期为12)和B―G检验(设滞后期为2),得到如下结果(表4)。由于 ,其小于相应临界值(11.071),且其临界概率为0.8074,所以不可以拒绝原假设,同时参考回归结果中的D-W值,从而可以认为该模型不存在一阶和二阶自相关。

(3)因果关系检验。由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比较强的因果关系,因此,LnGdp与LnFdi、LnL、LnK和Share之间存在着比较强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另外,通过检验,模型及其变量也不存在单位根和多重共线性,如(表5)所示。

通过各种指标的检验表明,一方面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另一方面在主要的解释变量与其他控制性解释变量之间也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由此,利用这一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将是有效的。

(1)劳动力和资本对GDP的影响显著,而且系数具有很强的正效应。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劳动力每增加l单位,GDP增加0.5590个单位;这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还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可看出我国整体劳动力素质偏低,其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小,而这也是和我国目前庞大的、整体技术水平低的就业量相吻合的;资本每增加1单位,将会产生1.0093个单位的GDP增加值,这既说明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影响,同时也说明资本的贡献率要远高于劳动力的贡献率。这也验证了我国产业发展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2)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正效应。FDI每增加l单位投资,将会促进GDP增长0.124个单位;FDI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每增加1%,将会产生0.01%的技术外溢效果从而产生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如果去掉该指标,模型的拟合优度和D-W统计值都相应降低,因此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而也说明,我国多年以来所奉行的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政策的正确性。但由于系数值很小,所以可以认为外溢的正效应不明显。这可以解释为目前大量的FDI进入主要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对于技术含量高的研发部门,关键的核心技术仍然由母公司掌握,关键的核心新技术人员由跨国公司总部直接派遣,因此通过人力资本的溢出很少.只有在该技术已处于成熟后期,才会逐渐由母公司转移、外溢给东道国企业;同时由于目前国际上的新技术大多掌握在大型跨国公司手中,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着我国的龙头企业,掌握着技术主导权,并控制市场份额,形成新的市场垄断,因此抑制了技术外溢。从而造成外溢效应虽然为正,但不明显的结果。

(3)综合技术外溢效应为正。根据回归结果a=0.124,b=0.010,由式(6)知,T=(a+b)/[l-(a+b)],则有T=0.134/0.866=0.155>0,从而可看出,由于以系数a度量的外资企业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给我国TFP的增长所带来的效应显著为正(即FDI企业相对要素生产率每提高1单位,将会促进我国的生产效率提高0.124个单位);以系数b度量的外资企业对国内部门、当地企业产生的技术外溢效果也为正(即FDI占国内总投资的比例每提高l%,将会促使我国国内企业产生0.01%的外溢效果,从而提高生产率)。因此,由a、b共同决定的FDI促进技术进步的综合效应T也显著大于0,从而证明FDI的进入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外溢综合效应。

三、结论

FDI对我国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的正外溢效应是肯定的,但从量的角度看,其正外溢效应的值偏低。因此FDI的外溢效应对促进一国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揽子资源”,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通过产业间的资本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并通过产业链锁效应、示范效应间接增加我国国内资本而影响经济发展。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由于外部效虚,会引起产业结构变动。技术外溢效应和制度变迁,使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从另一渠道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目标的不一致性,可能会对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新世纪新的发展宏观格局下,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继续贯彻实行大力吸引外资的政策是不容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也应全方位、多角度的采取策略措施,趋利避害,既要使外资发挥外溢作用的渠道更加畅通,又要使其外溢度、外溢范围更加宽泛,充分担当起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角色。

作者简介:

接入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FDI;经济性项目;资本项目

一、相关文献回顾

外商直接投资(FDI)理论最早是由海默于1960年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的。后来,随着FDI 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强,理论上对该问题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早在20世纪60年代,M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就提出了技术溢出。Gooden(1960)在考察了FDI对关税、产业模式的影响时,也多次提及溢出效应。

以Romer(1986)和Lucas(1988)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由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溢出所引起的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并认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

何洁、许罗丹(1999)借鉴Feder(1982)模型,实证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就提高2.3个百分点”的结论。

林吉双、杨继军(2006)通过对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后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互动、产业关联和人力资本流动的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FDI技术溢出的内在机制和路径。

李晓钟、张小蒂(2008)利用我国2002~200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指出FDI对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区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仍然存在某种“替代”甚至是“挤出”的负面影响。

无论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都偏向于集中在FDI对产出技术溢出的分析,也就是利用或是改进C-D生产函数,把外国直接投资FDI作为单独的内生变量,进而通过回归分析来实证FDI对技术的溢出效应。而本文认为,FDI在国民经济生产中,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的投入,不仅仅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工业产出的溢出,更重要的是,FDI作为一个外资的引入,应该作为全部投资的一部分,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关联产业的技术溢出,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显然,如果我们参考四部门经济的宏观模型,那么FDI既可作为投资又以看做是进出口的内生变量。本文主要探析FDI对我国进出口特别是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二、模型与数据

设我国的生产函数为:Y=ALaKb。其中,Y表示收入,A表示生产的技术进步,L表示劳动力要素的投入,K表示资本要素的投入。在短期内,技术起步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一般是不变,而资本要素K的投入可以看做是国内资本的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两部分,严格上说,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下,外商直接投资更多是作为一本资本输出,对东道国而言则是资本输入,而这就势必引起国际收支平衡的改变,本文正是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切入分析FDI对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影响。一般来说,外国对于东道国的资本投入,会引起东道国的生产技术溢出,虽然资本直接投入的产业不一定会增加出口,但是,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上看,其关联产业一定会增加,其外资投入对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影响越大,其进出口总值就越高,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因此,假设在相对封闭的宏观经济模型为Y=C+I+G,现在引入了进出口变量增加为四部门经济模型,也就是说增加了对外开放后引进外资后的四部门经济模型,减去原来的等式,即Y=NX=ALaKbFDI,由于L是不变的,因而从它作为可替代变量,因此,单独考察FDI对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总值的影响,本文假设的经济模型如下:lnCUt=a1+b2lnFDIt+et,lnCFt=a2+b2lnFDIt+et。其中,CU表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性项目的借方与贷方之和,CF表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借方与贷方之和,FDI表示实际引用外国直接投资额。本文选取的样本空间为1985年至2007年,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safe.gov.cn)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FDI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使用Eviews5.1软件进行变量间的计算和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为了消除异方差,先对各个变量取对数,其实在取对数的同时也是为了用一阶差分来表示变量的变化率。在计量经济学中,用一个时间序列对另一个时间序列做回归时,虽然两者无任何意义,却也往往会得一个很高的R2值(超过0.9),因此如果时间序列不是平稳的话,将可能出现谬误回归情况致使整个实证分析毫无意义。因此,本文采用 (扩充迪基—富勒)法对各变量的一阶平稳性进行检验

变量序列外商直接投资、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一阶单整序列的假设成立,说明所研究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具有平稳性,即lnFDIt~I(1)、lnCU t~I(1)、lnCFt~I(1)序列。通过ADF检验结果表明变量在时间上具有平稳性,而通过协积检验则可以进一步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对变量采用Johansen协积检验,一阶差分,有位移项,没有趋势项,滞后期为3

Johansen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FDI、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至少着一个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三个变量之间至少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了更严谨地表明究竟三个变量之间变化的因果关系,即分清哪个变量的变化是因哪个变量的变化是果的关系,本文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见,FDI是经常性项目的格兰杰原因,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编制原则是相符的,一般而言,剔除遗漏和误差后,经济性项目的借贷方差额应该与资本项目的借贷方差额是相等的,这与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是相吻合的。FDI在三阶滞后的条件下和资本项目不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如果扩展到更长的滞后期,则其影响是显著的,表明FDI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效应会对资本项目产生溢出影响,但可能存在一个滞后的时间差。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FDI对国际收支平衡的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是有正的溢出效应的。从微观角度上讲,引入外国直接投资,不但可以缓解企业自己的资金不足问题,还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从宏观上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可以改变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影响对外贸易和进出口总额,进而过渡到整个地区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全球FDI所受的不利影响终于开始显现,如何出台政策重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将是重中之重。利用我国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如低资产价格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优势,环境产业的扩张等将带来新一轮的投资机会;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对金融体系信誉的恢复和稳定以及鼓励投资和创新也会加大外商来华投资;此外,我国还应该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对外经济开放,降低税率以进一步引进外资。

参考文献

[1] 王海云,史本山.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4).

[2] 何洁,许罗丹.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1999,(2).

[3] 林吉双,杨继军.FDI技术溢出的路经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金融,2006,(4).

[4] 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接入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48-03

一、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励雅敏,2000),在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65%的专利、75%的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高技术创造的,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以30%~60%的速度增加,如专利申请量由1995年的612项增加到2007年的34 446项,增长了近55倍(见下图)。

但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非常薄弱,表现为:(1)研发投入强度低。2006年,日本、德国、英国和韩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都在20%以上,美国、法国更是高达30%,而中国到2007年也仅为6%;(2)发明专利申请量少。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仅为9%,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与其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率已达60%~70%;(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仅有不足40%有R&D活动,34%的企业设立了科技机构,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10%,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3%(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8)。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商直接投资(FDI)因其对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及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Barro&Sala-I-Martin, 1997)而受到普遍重视,1995―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由375.21亿美元增加到747.68亿美元。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从微观层面围绕FDI对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显得稀少而零散,本文首次就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进行分析。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中国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和文献回顾

国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的探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提出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概念。此后,Corden(1967)、Caves(1971)分别考察了最佳关税、产业模式和福利的影响,其中多次提及溢出效应。Caves(1974)选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1966年制造业的行业横截面数据,发现在两国的制造业中均存在FDI的正技术溢出效应。Liu等(2000)与Girma和Wakelin(2001)对英国的研究、Blomstrom和Persson(1983)对墨西哥的研究、Kokko(1996)对乌拉圭的研究、Sjoholm(1999)对印度尼西亚的研究、Kugler(2001)对哥伦比亚的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还有相当数量研究表明,FDI正向溢出并非绝对的。Kokko(1994)指出,当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技术差距过大时,当地企业难以消化吸收,没有证据表明FDI促进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Barrios(2000)对西班牙的分析表明,外资对该国的工业整体并未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Barry等(2001)考察爱尔兰制造业,发现FDI存在负溢出效应,他们认为这由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竞争所导致。

国内学者就FDI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角度、使用数据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有正的技术外溢,如陈国宏等(2000)在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协整检验法研究1981年以来FDI与技术转移的关系时,把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FDI。王红领等(2006)选取中国工业共37个行业1998―2003年面板数据,就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DI的流入促进了中国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沈坤荣、耿强(2001)利用1987―199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FDI技术外溢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中国FDI年流量相对于其当年经济规模的比例每增加1% ,相应的人均GDP就将增加0.27%。

二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如包群、赖明勇(2002)通过对中国1979―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得出结论:FDI虽然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但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外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还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周燕(2005)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得出当内外资企业差距较小或中等,且外资企业相应能力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才易于发生。刘星等(2007)运用1983―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应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呈弱显著。陈柳(2007)对长三角地区1987― 2003年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考虑到本土创新因素之后,FDI技术外溢不再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面作用。

三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有负的技术外溢。如姜奇平(2004)指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并不明显,相反,其对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挤出、替代的。何洁(2000)把整个工业经济分为外资部门(F)和内资部门(H)两部分,使用1993―1997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除海南、和台湾省)连续五年140个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发现FDI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制约,单纯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提高FDI的外溢效应水平没有意义,甚至有负面作用。

本文拟通过构建FDI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构建方式,构建如下函数:

P=f(L,R,FDI,AVER) (1)

L为研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本,R为研发投入,FDI为外商直接投资参与的程度,AVER为高技术产业行业平均规模。以(1)为基础,对研究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具体估计模型(2):

lnPi t =C+β1lnL i t +β2lnR i t +β3lnFDI i t +β4lnAVER i t +μi t (2)

其中,i指19个高技术行业(见附录),t为时期,以年为单位。C表示常数项,β为偏回归系数,μi t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选取

1.自主创新能力。将专利作为重要的评价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一方面是专利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是现在还没有一个比专利更好的客观指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已有的研究多用新产品销售额或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数量作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但随着中国产权制度日臻成熟,愈来愈多的科技工作者选择用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所以本文选择用各年各个产业的专利申请量来衡量自主创新能力。

2.人力资本。前人研究有用到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来近似的表示人力资本(薄文广,2007),可2000年以来,中国高校扩招中高职类学生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并不能完全反映人力资本存量,鉴于此,本文选择用高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来衡量人力资本这一变量。

3.R&D。在研究自主创新投入的经费支出时,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之分,鉴于研发更主要、更直接地与自主创新相关,本文选择采用后者进行分析。

4.外商直接投资。度量FDI参与程度的指标有三资企业的资产总值、三资企业的资产所占比重、人员所占比重或产出所占比重等指标,为避免内资企业在这些变量数据统计上可能存在的误差,本文选择用各年各个产业三资企业投资额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

5.行业平均规模。胡靖(2004)的研究显示,影响跨国公司向其子公司技术转让的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结构。东道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需求,将加速跨国公司向其子公司的技术转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经济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地成长扩大,加速了对技术的需求;理论上,规模以上行业存在规模效应。通常认为,规模较大的行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所以,本文将行业平均规模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之一,并用固定资产原价与企业数的比值来衡量。

即AVER=固定资产原价(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①/企业数

(三)数据处理

本文所涉及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统计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全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见下表)。内资企业的数据用全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减去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三类企业)数据而得。本文所用回归软件为Eviews5.1,方法为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四)实证结果(见下表)

1999―2007年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注:***、**分别表示在1%、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上表显示:

1.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11且不显著。这个系数表明FDI每增加1%,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只增加0.11%。理论上,进入东道国的FDI是否引起技术进步,并进一步影响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技术外溢和技术抑制的大小。从示范作用和学习效应来看,虽然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生产本土化中注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本土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其对核心技术的保密和控制相对较为严格,技术壁垒较高,加之中国大部分高技术企业对吸收科技成果往往采用“现实”、“功利”的做法,因而难以通过模仿改进实现自主创新,最终掉进技术依赖的陷阱;从技术扩散效应来看,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低下,内资与外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大,外资进入之后前向和后向的技术扩散渠道不畅,使得外资在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配套难以形成;从国内科研方面来看,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闲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2.R&D投入(R)的回归系数为0.652128且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数量关系上看这系数表明R&D投入每增加1%,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就增加0.65%,换言之,创新投入水平因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还是以加大科研投入的直接途径为主。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是: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渗透性和高创新性的特点,代表了中国技术最先进的一部分,其本身就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而研发的强度也远远高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所以相对而言,内资高技术企业R&D的创新产出较高。

3.人力资本(L)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3819,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个系数说明中国高技术企业每增加1名科技活动人员,可以带来自主创新产出增加0.38。可以看出,近年来由于企业薪酬、激励、保障体制等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人力资本能力的发挥,但也存在不足:(1)技术人员产出效率低下。2007年,中国高技术企业百名R&D人员申请专利只有13.9项;(2)企业激励体制不够完善,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或国有企业,即使设立了科研机构,也常是人浮于事,缺乏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4. 行业平均规模(AVER)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11且不显著,这表明中国高技术企业的规模每扩大1%自主创新能力产出仅增加0.11%。国际上对高技术产品生态化要求上升、原料价格上调等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标准与规制滞后阻碍了产业发展,阻碍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资源约束逐步显现。如沈北新区新引进的具有明显增长势头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多因土地指标问题而迟迟难以落实。高技术产业集聚力不强,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四、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强化择优引资的意识。中国现在对外资的需求已转变为结构型补缺,因此,在利用外资战略上应加强对外资的导向和规划: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引资合作伙伴和方向,把外资的技术含量与技术水平作为引进外资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最终达到通过利用FDI提升中国的整体自主创新水平的目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式发展。

2.优化高技术企业内部结构。加大R&D投入的同时优化其配置的结构,提高科研人员与科研资金的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出中国科研人员的科技实力;完善企业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内部管理体制,切实树立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意识,使企业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真正成为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主体。

3.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形成以产权和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联盟”、“省院校合作工程”等,把企业推向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包群,赖明勇.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2,(6): 63-66.

[2]陈国宏,郑绍濂,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0,(3):23-28.

[3]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29-36.

[4]刘星,赵红,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21.

[5]王红领,李稻葵,等. 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