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升值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2:19:25

货币升值论文

货币升值论文篇1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议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坚定立场而逐渐淡去,但是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依然存在。2003年11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所出口的服装、纺织品、彩电实施配额控制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进口限制措施,这是美国政府看到人民币升值无望后采用的非汇率手段打击中国的出口,来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同时在国内也有升值的压力,中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和巨额资本流入使我们的外汇储备突破了4000亿美元。但是,人民币汇率目前必须保持稳定,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国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疯狂的投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灾难性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更是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带来弊端,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造成就业率下降,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目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明智之举。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在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只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本币汇率升值的经济学分析

汇率,又称汇价,表示的是一个国家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价。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互换关系。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标价法,它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无论哪种标价方法,本币的对外升值都是对于以前而言,现在能用较少的本币兑换较多的外币,从而影响着两国商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一般说来,本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为在本币汇率高的情况下,进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支付本币;出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收入本币,这有利于进口商,不利于出口商。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本币汇率高,相对于外币而言意味着,本币标示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设备等等价格就高,因而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会上升,在同样的收入前提下,收益就少,就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样,本币的汇率的上升也就是外国货币的贬值,在外国的投资成本随之下降,使向国外投资变得更经济,促进本国国内的资本转向国外投资,而投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投资的减少也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但本币的升值为外资的进入设置了羁绊。这样,汇率的高低就归结到一点,能否更充分地利用本国资源,赢得更多的国民产出,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要争取有利的汇率条件。因而说汇率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要素,本币汇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即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关系资本流动,不仅对直接投资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动能诱发大批短期资本进行套利活动,冲击正常的经济生活。在本币升值的状况下,对本国的贸易和资本流入产生很大的冲击,1985年日本迫于西方主要国家的压力,签订了《广场协定》,使日元的汇价飙升了三倍,结果贸易形势发生急转,大批资本为压缩成本也跨出国门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固然攫取了可观的投资利润,但也影响了国内的就业水平和发展后劲,埋下了后期经济发展的隐患,可以这样说,日元升值是日本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对进口商进行限制,对出口商进行补偿,限制或补偿的办法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二、政府行为对本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政府为了削弱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主要有关税、出口退税、配额等。关税和出口退税是政府运用税收的办法调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品课税,向外国物品征收,提高了国外商品的销售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所以提高关税是对进口商的限制。出口退税补贴是政府对出口企业进行税金返还,是对出口商的一种补偿,提高出口退税率,实质上相当于本币贬值,这是用国内的货币补贴国外消费者,用来对冲本币名义上对外升值而形成的对出口的冲击。这表明:本币汇率变动(升值),对出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补偿,对进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关税进行抵消。进一步说,本币升值的效应能够通过提高有效出口退税率来抵消,也能够通过提高关税抵消。但是采取关税或补贴两种手段各有其特点,效应是不同的。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刺激国内产出,补贴要优于关税,因为关税加大了进口消费成本,却无助于对国内贸易部门的产出。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减少进口或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关税的代价最小,而补贴较为不利,原因在于关税能同时起到进口消费品和增加国内生产的双重作用,这比补贴仅能增加国内外向型产出的单一作用更为有效。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关税是一种“内向型”政策,即保护国内生产的发展,而补贴是一种“外向型”政策,它刺激出口生产的发展。另外,两者作用的后果也不一致,关税限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国外生产者亦支付了更高的进入成本,约束了国际间比较成本优势的发挥,对整个社会而言,只会引起社会整体福利的净损失,普遍提高关税这个效果是应当防止的。而且,一国关税的提高,往往会遭致贸易伙伴国报复性关税反击,造成“双输”的局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通常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依赖性强,进口弹性差,提高关税只会加重国内消费的负担,自身的福利损失更大些。出口退税补贴的实施要有政府财力做为保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口退税补贴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对外贸易企业不能得到及时的货币补偿,引起企业支付能力和周转能力下降,陷入生产危机。另外,出口退税补贴的多少,即出口退税率的确定,还要考虑外汇紧缺程度,如果外汇短缺、储备不足时,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增加创汇;反之,就有条件订得低些。

以上两种措施是政府在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施加影响,政府还可以通过配额在进口商品数量上直接控制,来抵消由于本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成本低,进口商品有条件降价而形成的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冲击。配额的使用有一个特点:弹性较差,进口配额上升会受到贸易国伙伴的欢迎,但下降就会招致强烈的抗议,因为配额的数量是透明的,贸易伙伴按照原本配额设定产品数量组织生产进行供给,配额减少后,进口数量遭到强制压缩,无疑会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形成投资浪费、加大失业。所以,配额增加容易减少难。

综上所述,政府在对本币升值进行政策抵消时就可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即关税调整、出口退税率和配额。假设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们能否还用这几种措施进行抵消呢?首先,从关税上讲,加入WTO后,我国郑重承诺大幅降低整体关税水平,再次提升关税水平势必影响大国的诚信和形象,配额也是如此,只能是一个逐步扩大、放松,乃至取消的趋势。从出口退税上来讲,出口退税率调整确实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中国出口企业对税收成本的增减非常敏感。1999年在东南亚国家货币相继贬值的浪潮中,我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事实上是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外贸部门的出口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于是将出口退税率平均由6%提高到15%,政策效果显著,当年出口额为1949亿美元,到2002年底增加到325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6%。据有关专家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增加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本币升值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扩张的财政政策已形成巨额赤字,财政状况比较薄弱,出口退税的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了3%左右。毫无疑问,动用出口退税政策来冲销本币升值必须有充足的财力作后盾,况且近几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由短缺变为盈余,迫切需要外汇的压力变小,政府不愿在出口退税上再做文章。

三、市场自我调节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市场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是指在本币升值后,影响了出口商的经营行为,进而改变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带来物价的全方位下跌,进而又为出口改善了贸易条件,市场自身的力量使本币升值后尽可能回落。这一机理作用过程如下:本币的汇率升值,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使得进口价格降低,出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上升,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会很快丧失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排斥了本国商品供给,使得本国商品生产萎缩,丧失出口能力,使进出口失衡,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产生过。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往往是传统的日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他们之间的产品出口替代性强,因而其出口贸易不仅要接受发达国家的歧视性定价,还面临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一旦本币汇率升值,价格优势丢失,原来拥有的国际市场会迅速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占领。本国贸易部门生产出的庞大产品规模只得转销入国内市场,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日用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跌。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带来国内产品价格下跌,这和本币对外升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共同形成了物价水平整体下降,是同样的效应,即意味着本币对内升值。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科学技术不很发达,使得国内产业在适应新的出口形势而进行结构调整时显得更为漫长,物价往往持续地滑坡,低迷不振,把经济拖入通货紧缩的泥潭。因此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再调整,可以说本币的对外升值也会通过市场自身的机制诱发货币对内升值。按照前面的假设,名义汇率不再调整,货币对内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意味着实际汇率下跌,因而可以抵消名义汇率在前期上升的部分幅度。前文已经论述过,对内升值可以起到减缓进口商品涌入的速度,为出口商压缩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其实质是市场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货币价值而进行的自我恢复性调节。这种市场性的调节会带来市场机制的通病:作用链条长,时间缓慢、形成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自我的调节机制对货币对内价值的作用,使之尽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施加正面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一时间大量商品出口受阻,积压严重,只有拿到国内市场上出售,致使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而货币当局没有预测到这种现象,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通货紧缩的程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只有依靠后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去刺激经济增长。应当说,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本币对内价值变动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运用货币政策使货币价值变动,即使其对内贬值或升值,对冲本币对外的升值或贬值。比如,在国内市场上,使货币贬值的方法是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造成的国际贸易的后果一般说来,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为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趋势多卖钱,出口商却因为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工资等因素的上涨而加大生产成本,以本币计算的出口换汇收益就要下降,减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数量减少。所以,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条件下,本币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对出口商会产生双重利空,但对进口商而言,却是双重利好,这样会迅速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导致贸易失衡,所以应该采用货币对内升值的办法来抵冲对外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这样,出口商便能以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以低的价格出口,改善本币升值的不利局面。但是,又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本币的对内升值,即通货紧缩,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这样的货币政策操作便是以牺牲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来保证贸易部门的利益,对此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根据实际进行利弊权衡、政策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在一个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外贸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货币政策则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外贸部门的利益,阻止贸易状况因本币升值而过度恶化,通过贸易部门平稳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反之,如果外贸依存度不高,国内经济运行对通货紧缩反应强烈,则货币政策要侧重考虑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宜使货币对内升值,要暂时牺牲外贸部门的利益来保证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五、利率调整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货币升值论文篇2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外汇储备

前言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不断升温。国内外一些主流经济学媒体、政府官员以及著名的经济学家都纷纷加入到人民币汇率的大讨论之中,对人民币是否应当升值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观各方争论观点,主要有三种:人民币升值论、人民币稳定论和增加人民币 汇率浮动弹性论(人民币温和升值论)。

一、 人民币升值论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较早言论,一是2001年8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上的文章《中国的廉价货币》;二是在2001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上的文章《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中国威胁论的升级》。其后,2002年10月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在《中国因素》一文中提出“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的观点, 认为亚洲生产商在当今生产全球化的环境下,已经能够影响世界商品的价格水平,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低价输出商品,对世界通货紧缩的影响越来越大,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接着不少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政府官员开始在不同场合纷纷鼓噪,力促人民币升值。2002年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 (Haruhiko Kuroda)及其副手河合正弘(Masahiro Kawai)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全球性通货再膨胀正当其时》;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Masajuro Shiokawa)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通过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币升值。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 输出了通货紧缩”。同时,在欧美,健全美元联盟(Coalition for a Sound Dollar)、经济学家毕格斯(Barton Biggs)、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 、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芬里顿(Eamonn Fingleton)等以及美国财长斯诺、欧洲央行总裁德伊森贝赫和欧洲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等均认为人民币存在着严重低估,而且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国际清算银行(BIS)在2003年年度报告中,批评了亚洲国家不惜余力地阻止货币升值获取外贸顺差的行为。

    主张人民币升值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原因。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的强烈反差。20世纪80 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蹶不振,持续低迷,给日本国内的就业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进入21世纪美国新经济的破灭,美国经济进出了衰退期,世界经济走 向了萧条,全球笼罩在通货紧缩。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好象黑夜中的一颗明珠,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认为是中国向世界输出大量的廉价商品,是造成世界性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第二、持续的双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理由。他们认为中国通过严重低估人民币币值,一方面提高出口竞争力,向 世界大量输出廉价商品,获取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凭借廉价劳动力吸引大量外资,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巨额双顺差,是造成美国失业增加的原因。第三,他们还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好处。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中国外债压力,可以提高人民收入,用来购买更多的进口产品,可以增加中国货币的吸引力,为国内经济 向制造高质量产品转轨提供条件,以进一步加大中国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少投机资本的流入。

二、 人民币稳定论

   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我国政府和国家高级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声明,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安排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选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是正确的,今后我国将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也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 下,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野村证券、蒙代尔(Robert Mundell)、麦金农(Ronald Mckinnon)、谢国忠等国际机构和学者以及国内学者李扬、张曙光、华民、干杏娣等都认为必须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升值百害而无一利。

   他们反对人民币升值,主张人民币币值稳定,主要有以下理由。一是人民币升值信号“失真”,人民币汇率走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存在被严重低估的问 题。他们认为在双顺差的构成中,主要是资本、金融项目下的顺差,对外贸易顺差占的比重不大,并且外贸出口增加往往是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增加拉动。二是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他们认为人,首先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顺差减少,甚至会出现逆差,同时会提高劳动力成本,不利于吸引外资。经济增长速度将由 此而下降,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其次人民币一旦升值就会形成升值预期,升值预期将导致大量投机性资本流入,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加大了中国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最后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外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将导致通货紧缩恶化,甚至会步日本后尘,陷入长期通货紧缩的困境等。三是中国汇率政 策不是全球通货紧缩的根源,不能夸大中国通货紧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全球性通货紧缩的灵丹妙药。另外有的学者(如徐明棋)还认为主张人民币升值,是西方国家想搞跨中国经济的阴谋诡计。

三、 人民币温和升值论

货币升值论文篇3

史安娜,女,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摘要:现有的关于货币错配的研究一般只关注贬值预期下存在净外币负债的情况。本文分析了汇率预期与货币错配的关系,指出贬值预期与净外币负债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而升值预期则与净外币资产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然后,对我国当前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的规模和程度进行了估计,表明我国存在较高的货币错配规模和程度。最后,分析了我国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错配;升值预期;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9-0009-04

一、引言

所谓货币错配,根据Goldstein &Turner(2005)所下的定义,是指由于一个权益实体(包括国家、银行、非金融企业和家庭)的收/支活动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计值,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导致其净值或净收入(或者兼而有之)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从本质上来说,货币错配所研究的主要内容还是汇率风险问题,即汇率波动对有关经济变量(如产出、投资、资产净值等)和经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经济主体的货币错配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净外币头寸为负的情况(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头寸为正的情况(净外币资产)。学者们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发生的货币危机所进行的研究表明,经济主体存在大规模净外币负债的情况下如果遭受不利的外部冲击(如汇率贬值预期等),可能会由于资产负债表效应(balance-sheet effect)而引发货币危机的严重后果,因此,现有的关于货币错配的研究一般只关注贬值预期下存在净外币负债的情况,然而对于升值预期下存在巨额净外币资产的情况所进行的研究则很少。

在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汇率的波动会影响经济主体的净值或净收入,从而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经济主体对汇率的不同预期会影响其资产组合选择及政府的政策选择,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货币错配状况,并导致货币错配本身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在讨论汇率预期与货币错配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当前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的状况及其经济效应。

二、汇率预期与货币错配

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预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影响着经济中所有参与者的行为,而且还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理性预期理论从经济人的理性角度出发,强调了在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中预期的重要性,认为理性经济人对国家的政策干预所产生的理性预期可能会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失效。虽然目前理性预期理论对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大,但其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因而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市场对政府行为的不同预期会产生多重均衡的结果,而多重均衡存在的基础是“自我实现的(self-fulfilling)预期”。这类模型认为,在货币危机发生前并不存在实际政策的不一致,而是危机本身导致了政策的变化,从而使得危机是自我实现的。因此,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了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特点。Krugman &Obstfeld(2002)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预期汇率的上升会使当前的汇率上升,同样预期汇率下降会导致当前的汇率下降。李天栋等(2005)证明了汇率预期具有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但预期自我实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资本账户开放。因此,汇率预期对汇率的形成从而对有关经济变量及政策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经济主体对汇率的不同预期会诱发不同的微观市场行为,并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在贬值预期下,政府需要在货币贬值和维持固定汇率之间进行抉择。当市场投机者认为保持固定汇率的成本较高时,他们就会通过卖出本币对固定汇率发动攻击,逐渐消耗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直到货币当局无力维持钉住汇率水平,引发货币危机。外汇储备的逐渐下降导致一国外币资产下降,使得货币错配程度进一步加深而表现为大量的净外币负债。大规模的净外币债务会使市场主体产生贬值预期,而贬值预期反过来又会促使货币错配规模的不断扩大。在1994―1995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和1997―1998年的东亚货币危机爆发前,这些国家正是由于存在大量的以外币计值的外债,即存在着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导致产生本币贬值预期,进而出现资本外逃或投机攻击,贬值预期自我实现,最后导致危机自我实现。

升值预期主要来自于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以及有关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因素。一旦升值预期形成,国际投机资本会大量流入,造成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带来本币持续的升值压力。因此,升值预期也会自我强化,并造成以净外币资产不断增加为特征的货币错配程度不断加深,而其表现则是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2002年以来,人民币所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和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升值预期自我强化的特征及其与货币错配之间的关系。

三、升值预期下我国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及货币错配估计

2002年以来,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常项目盈余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外汇储备激增(如表1所示)。从增长速度来看,2001年到2005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年均增速为31%。我国外汇储备水平的大幅上升带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国际社会的炒作和施压则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国际投机资本(即所谓的“热钱”)大量流入。根据有关专家分析,近几年外汇储备的增量中每年都存在着巨额的无法与经济数据挂钩的部分,这可能就是预期人民币升值而以投机为目的流入的国际资本。一个粗略计算国际投机资本流入量的方法是将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盈余、再减去FDI的余额(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据此可计算近几年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本流出,这可能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社会预期人民币将会贬值所造成的;但是,2003年这种情况发生逆转,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热钱流入,而这正是2002年以来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形成之际。而且,热钱流入规模呈上升趋势。

根据货币错配的定义,我国的货币错配规模可根据我国的对外净资产进行估计,而货币错配程度可用对外净资产与广义货币M2的比值进行估计。在这里,假设对外净资产都以外币形式存在。我国对外净资产包括人民银行所公布的货币概览中国外净资产和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中各项存款。因此,可估计我国的货币错配规模和程度如表2所示。从表2和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从2002年以来,货币错配规模大幅增加,货币错配程度较为严重,而且呈上升趋势。我国当前货币错配规模的大幅增加和货币错配程度的不断加深是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出现相伴随的。

四、我国货币错配的经济效应

一般来说,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是净外币资产还是净外币负债)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存在巨额的净外币负债时,在贬值预期下货币错配会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产出等方面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Mishkin,1996;Ize &Yeyati,1998;Allen et a1.,2002;Bunda,2003;Rancière et al.,2003;Bussière et a1.,2004;Cowan et a1.,2005;Goldstein & Turner,2005)。相比之下,一国如果持有大量的净外币资产,会导致本币升值预期,这时货币错配引起货币危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金融安全。但是,由于升值预期和货币错配会相互促进,导致外汇储备不断攀升,而规模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给宏观经济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甚至也有可能导致危机。

首先,升值预期下资本流入所导致的货币错配加剧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在结售汇制度下,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加,我国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逐年增加,并已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1997年以来,基于外汇占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一直保持在40%以上,而2005年达到90%左右的历史最高记录。在没有采取相应的对冲措施或者对冲不充分的情况下,外汇占款的增加必然引起基础货币和M2增加过快,从而国内需求增加,并最终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和造成经济过热。

其次,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的不断加剧会压缩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间,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调控能力。我国央行对外汇占款下基础货币投放量的被动增加所采取的措施是对冲操作,但是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规模有限,不可能对巨额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完全进行对冲,而且对冲需要支付成本,并且会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对冲操作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外汇储备的持续大幅增加将逐步削弱央行采取冲销操作干预货币市场的能力,使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影响和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效果,最终将威胁到我国的金融稳定。

第三,以巨额净外币资产为特征的货币错配会带来高额的成本。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机会成本。巨额的外汇储备导致资源闲置而不能用来投资于国内其他收益较高的项目,造成巨大的机会成本,同时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利息损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要被强加风险溢价,从而必须支付高昂的利息,与此同时我国每年还发行大量的国债。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以美国国债为主,其收益率很低,因此在国内外的借贷过程中,潜在的利息损失不容忽视,最终外汇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为负数。(3)冲销成本。为了冲消外汇占款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不得不大量发行票据回收流动性,大幅增长的票据发行使其成本不断上升。据中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1月6日到2005年3月10日为止,央行共发行了208585亿元的央行票据。为此央行需付出59064亿元利息支出,相当于GDP的043%。(4)贬值损失。巨额的净外汇资产造成人民币持续的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以人民币计值的净外汇资产大幅缩水。根据2005年6月底我国的净外汇资产总额,可以简单地测算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所造成的汇兑损失净额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从银行体系来看,由于我国以外汇储备注资商业银行以补充资本金,使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大幅增长,因而人民币升值给商业银行也造成了重大损失。

第四,净外币资产不断大幅增加所导致货币错配程度的不断上升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冲突。如前所述,升值预期与货币错配会相互促进,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水平不断攀升,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形成恶性循环。为维持设定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和市场及时出清,央行被迫增加基础货币的非自主性投放,这与国内经济状况所要求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冲突。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央行不得不采取冲销干预来协调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如果外汇储备增长势头不减,由于冲销干预的不可持续性,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将极大地影响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进而间接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五、以巨额净外币资产为特征的货币错配会损害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并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的净输出,是以高昂的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因而会损害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外汇和外资政策导致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同时又担心由此可能引起美元贬值和本币升值而影响国际出口竞争力,因而被迫更多地增加美元储备,从而陷入“高储蓄两难综合症”的困境所谓“高储蓄两难综合症”(che syndrome of conflicted virtue)是指随着美元债权存量的增多,国内美元资产持有者会争相持有本币,迫使本币升值,而一旦将美元资产变为本币资产的风潮发动,政府就会左右为难――一方面,本币升值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出口企业失去竞争力,经济最终将陷入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如不让本币升值,外国也会威胁实行贸易制裁(McKinnon,2005)。。其结果是对出口的依赖越来越重,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内外发展失衡,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损害。

最后,升值预期与货币错配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会引起脆弱性上升,并有可能导致危机。陈晓莉(2005)构建了本币升值冲击通过银行的资产负债渠道引起银行危机的模型,表明在汇率升值的情况下,如果银行及其客户存在相当多的净外币资产所形成的货币错配,有可能引起银行部门的流动性危机。赵伟和杨会臣(2005)认为升值预期会充实外汇储备,增加本币需求量而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从而不断抑制经济基本面的增长,使得政府不得不在保持经济增长与维持钉住汇率制度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引发政策不一致预期,动摇钉住汇率的可持续性。而且,良好的经济基本面状态会激发投机者的投机欲望,从近几年来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入中国的情况可略见一斑。李波(2005)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当一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一定水平后,投机者预期到政府会放弃固定汇率制,同时预期本币升值,于是将大额外汇换成本币,造成外汇储备水平激增,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导致货币升值危机,最终导致脆弱性上升,从而对宏观稳定产生负面冲击。而且,随着经济过热和脆弱性上升,经济总体风险在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引起资本大量外逃,恶化国际收支平衡,从而产生危机。

五、结束语

根据针对不断加剧的货币错配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分析,我国应针对当前货币错配形成的深层原因,调整相关的外汇管理和外资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战略,以对货币错配进行有效调控,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和持续。

参考文献:

[1]Allen,Mark,Christoph Rosenberg,Christian Keller,Brad Setser,Nouriel Roubini(2002).A Balance Sheet Approach to Financial Crisis.IMF Working Paper NoWP/02/210

[2]Bunda,Irina(2003).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of Maturity and Currency Mismatches in the Balance Sheet of Emerging Countries:a Theoretical Approach.http://univ-orleans.fr/leo/activiteseientifique/s250303bunda.paf

[3]Bussière,Matthieu,Marcel Fratzscher, Winfried Kceniger(2004)Currency mismatch,uncertainty and debt maturity structure.ECB Working Paper No409

[4]Cowan,Kevin,Erwin Hansen Luis Oscar Herrera(2005).Currency Mismatches,Balance-Sheet Effects and Hedging in Chilean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s.IADB Working Paper No521

[5]Ize,Alain,Eduardo Levy-Yeyati(1998).Financial Dollarization.http://utdt.edu/~ely/dolarJIE_final3PDF

[6]Mishkin,FS(1996).Understanding Financial Crises: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NBER Working Paper No5600

[7]陈晓莉本币升值冲击与银行业危机――一个基于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NoFC20050027,2005

[8]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J].经济研究,2005,4:4-16

[9]李波投机性攻击、货币升值危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J].比较,2005;21:191-203

[10]李天栋等FDI的流向、汇率预期的自我强化与冲销式干预的有效性[J].世界经济,2005,7:15-22

[11]赵伟,杨会臣钉住汇率制度的可持续性:一个基于汇率预期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2005,7:23-29

货币升值论文篇4

【关键词】货币超发 通货膨胀 升值

一、前言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应出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和扩张新增信贷规模等,直接的结果是M2(货币和准货币)供给高速增长。货币超发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较为明显的,由于信贷对物价影响的滞后期长于对GDP的影响,因此在经济回暖的同时,经济还处于低通胀。中国经济在保持了一年左右低通胀、高增长良好表现之后,物价指数开始走高,中央银行也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但不包括对新增信贷的控制,使得M2增速仍然较高。当前,货币政策的物价影响开始显现出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3月和4月的CPI分别同比上涨5.4%和5.3%,抑制通胀和稳定通胀预期成为了中央银行主要目标。因此,深入认识中国通货膨胀的特征及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可以为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有效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主要还是围绕流动性过剩展开,无论是证明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还是通过货币扩张所暴露的市场缺陷,致使通胀无法被市场吸收,都表明中央银行货币超发是引发通胀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的思路是:以新增信贷作为货币扩张的主要表现形式,引入流动性因素和总需求因素,基于VAR模型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考虑到利率作为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近年来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治理通胀的争论,本文进一步论证了提高利率治理通胀的有效性和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通胀压力。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06年1月―2011年4月有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分析。分别使用CPI、E、I、L、M2、R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率、名义人民币/美元汇率升值率、累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当月新增信贷环比增速、货币和准货币环比增速、同期存款利率。

利用Johansen检验,并采用序列无趋势项和既有截距项也有趋势项的协整方程类型,可以发现VAR模型中变量存在的协整个数(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以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下,迹统计量认为VAR模型中存在2个协整关系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确定出VAR模型中存在1个协整关系。由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一步建立向量误差校正模型(VEC)分析各变量处于长期均衡时的变动趋势和表达方程。结合经济意义,最终确定的协整方程为:

CPI=-0.00163+17.3251E-0.2453I-0.06164L+4.1616M2-1.2912R

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货币供给M2增速与汇率升值率E对通胀率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环比增速每提高1%,能带动CPI同比上涨率提高4.1616%;人民币/美元汇率升值率每提高1%,可以引致CPI同比升值率提升17%左右。可见,M2增速过快是CPI上涨的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对CPI的正向作用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导致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进而使得货币被动超发,加剧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每提升1%,可以使得CPI上涨率降低1.2912%;以固定投资代表的国内需求增长率和新增信贷增长率对CPI有负向关系的合理解释是,长期以来,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和信贷扩张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明显,但同时,对二者规模的控制恰好能够对CPI进行平抑。这说明,中央银行可以用利率工具和控制信贷规模治理通货膨胀,当通胀或通胀预期较高时,及时提高利率,压制新增信贷规模,可以抑制通货膨胀。这也可以看出,中国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是通胀压力增大,尤其有必要适当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

三、结论

本文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分析了中央银行货币超发下,人民币内外价值出现偏离,即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首先,根据汇率超调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以解释货币超发下,人民币对外币值不降反升。第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银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M2保持高速增长,国内通货膨胀逐渐显现出来,这表明货币超发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第三,人民币升值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升值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国际资本的流动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被动发行。

在进一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流动性过剩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一方面,中央银行之前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积累了大量流动性,新增信贷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以及升值预期持续,国际资本流入,使得中央银行被动超发货币,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新增信贷规模控制和提高利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银行信贷扩张对CPI的上涨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而从根源上控制信贷规模,可以稳定物价和通胀预期;同时,中央银行一般也会选择提高基准利率降低CPI。

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是缓解目前通货膨胀压力的可行手段。政府主导下的投资需求扩张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十分明显,但是,这种刺激政策对物价的影响有一段滞后期,因此,需要在制定总需求政策方面,考虑政策后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

[2]裴平,吴金鹏.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经济学家,2006(1).

[3]余力,陈红霞,李沂.我国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及生成机制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11).

货币升值论文篇5

关键词:货币替代 人民币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替代指一国居民在对本币货币币值稳定的信心不足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出现的大规模货币兑换现象,从而导致外币在储藏职能、交易媒介职能以及计价标准等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姜波克,1999)。国外学者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模型对货币替代进行了实证研究。Michael D.Bordo(1982)首先提出“货币需求的边际效应理论”并认为居民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和支付的便利性,个人则通过持有合理的本外币数量从而获得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Marc A.Miles(1986)构建模型对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的货币替代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Manfred(1993)通过“汇率放大效应”假说对货币替代所导致的汇率调整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国内部分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货币替代现象进行研究:如巴曙松在分析货币替代的价格传导效应和资产价格效应的基础上,强调货币替代应该作为汇率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方显仓(2001)以货币需求的资产选择理论为基础,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并发现:在弹性价格前提下货币替代具有显著的汇率扩张效应,而在粘性价格情况下货币替代则具有汇率的迟钝效应;卜亚(2006)基于货币替代的“免行动区间”理论和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理论研究认为:存在货币替代情况的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要逐渐为汇率的市场化机制创造条件,要逐步放松汇率的管制扩大汇率浮动范围、选择灵活的汇率制度;胡景芸(2003)则通过选择经常账户收支、年平均汇率、消费物价指数、国内外利率差异及制度性因素作为自变量、货币替代程度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影响中国货币替代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易亚红(2007)将货币替代变量加入货币分析法以后证实了货币替代影响汇率的结论。

关于货币替代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及西方学者对个别国家货币替代的实证研究,而关于人民币替代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则相对滞后。影响一国货币替代的因素有许多,本文将从经济增长水平(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人民币收益水平和汇率水平等方面研究影响货币替代的因素及效果。

影响人民币替代的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水平直接决定了一国国民收入水平,并反映了该国居民所拥有的财富水平以及全社会的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经济增长水平好国民收入水平越高,该国的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投资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各国对该国未来经济的良好预期会导致该国货币获得升值的预期,则该国货币发生货币替代的概率就会降低。因此,综合以上考虑,货币替代率与国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通货膨胀率。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公众对本国货币存在贬值预期时以外币替代本国货币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国内物价上涨、本币购买力下降、本币会发生贬值,本国居民则会增持外币资产。而当一种货币的币值较稳定时,无论是从国际货币的价值储藏还是计价角度来讲,都会受到其他国家较大的偏好。国内的高通胀率会影响该币国际货币职能的发挥。所以,货币替代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汇率风险水平。名义汇率大幅波动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市场参与者因汇率变化导致的转化成本以及信息成本,从而影响该币国际货币职能的发挥。因此,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人们都愿持有汇率相对稳定的货币从而避免由汇率波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与交易风险。目前,我国汇率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汇率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央行对汇率的预期,这种主观预期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外汇管理体制与我国居民对汇率的预期因素使得我国的名义汇率水平和真实汇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公众认为人民币币值当前被高估,便会对人民币的未来趋势产生贬值预期,进而减少持有人民币的数量;若认为人民币汇率当前被低估,便会预期人民币将升值,从而增加持有本币。综合以上考虑,货币替代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人民币收益率。利率既是生息货币资产的收益率同时也是不生息货币资产的时间价值,即现金货币的机会成本。如果是只分析不生息的现金货币资产的替代时,利息则是以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形式出现。本国货币利率水平上升时,公众会增加本国货币的持有量;反之,公众会增加外国货币的持有量。无论公众是持有本币还是外币,都是以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化为目的。如果只分析生息货币资产的替代状况时,利率就会成为持有货币资产的综合收益率。当外币利率水平较高时,公众则增持外币,本币利率水平较高时,公众会增持本币。综合以上因素,货币替代率与本、外币收益率有关(实质上货币替代率与本、外币收益率之差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中国货币替代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指标选择。货币替代:货币替代的衡量指标有绝对量与相对量两种,绝对量指标忽视了本国居民在外国金融体系的外币存款及国内流通中的外币现金, 没有考虑到这一部分外币资产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低估了货币替代程度, 一般采用相对量指标衡量货币替代程度(用SUB来表示),SUB=Fd/(Fd+M2):Fd代表国内金融体系中的外币存款;M2为本国广义货币供应量;Ff为本国居民在国外的外币存款;经济增长水平:本文以GDP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水平的衡量指标(用GDP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汇率波动风险: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波动作为为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的衡量指标(用V来表示);人民币收益率:用人民币存款利率水平作为人民币收益率的替代指标(用R来表示)。

2.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共25个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到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水平变化的特殊性)。广义货币供应量M2、本国居民在国外的外币存款、人民币利率水平R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经济增长水平(GDP)和通货膨胀率(CPI)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为减轻数据的变动幅度和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各个变量取对数得到对数化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因为对数据取对数可以消除其异方差性,且不改变时序数据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所有的实证分析均借助于Eviews6.0完成。

(二)实证检验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由于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有一定趋势性即大多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在传统的回归分析中可能会出现伪回归。因此在做相关数据回归之前,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对各变量水平值及其一阶差分值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检验结果显示:LnSUB、LnGDP、LnCPI、LnV、LnR均为非平稳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变量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且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LnSUB 、LnGDP、LnCPI、LnV、LnR均为I(1)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本文采用Johansen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并给出协整方程。通过上面单位根检验结果我们知道五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即满足建立协整方程的条件。由于涉及多变量,因此我们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以此来考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风险、利率水平和货币替代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这里我们选择有截距无趋势的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运用Eviews6.0对LnSUB、LnGDP、LnCPI、LnV、LnR进行回归得到协整方程(系数下面括号数字为t统计量):

由协整方程可得 :货币替代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成负相关关系,1%的经济增长能导致货币替代程度下降1.5645%;货币替代程度与通货膨胀率成正相关关系,CPI上升1%会导致货币替代程度下降4.7901%;货币替代程度与汇率波动率以及人民币收益率的关系分别呈正相关性与负相关性,但二者的系数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可知:决定我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水平与国内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货币替代率的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则会导致人民币替代率的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对未来人民币的信心、居民会产生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就会增加本币而减持外币,替代程度下降;通货膨胀对货币替代的影响则刚好相反,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则导致人民币未来贬值的预期,人们就会多持有外币而减少对人民币的持有,货币替代增强,而且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对通货膨胀与货币替代的正向作用最大。第二,根据理论分析可知,汇率波动及人民币收益率对人民币替代率的影响应该具有一定影响,但从实证结果看:汇率波动及人民币率对人民币替代率影响的系数都很小(分别为0.4069、-0.2981),而且系数均没有通过t检验。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很低、汇率制度导致汇率波动幅度过于狭窄有关。

因此,本文认为应:第一,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一方面是要保持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上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保持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增强人们对人民币信心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要转变经济模式,尤其是要加快中国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导致货币替代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控制通货膨胀可以增强本国公众的信心,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和市场化利率有利于全面提高本国货币的竞争力。我国在上个世纪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物价水平波动,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要密切关注物价水平波动,使其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第三,逐步提升人民币实际收益水平。提升人民币实际收益水平并维持其稳定性有助于强化人们持有人民币的动机。因此,应该继续加大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要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稳步增强人民币实际收益水平;同时,应该维持汇率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适当的利率政策可以改变本国货币的实际收益率,本国名义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继续增强国内利率水平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境况,从而提高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吸引力,减少货币替代程度。

参考文献:

1.姜波克等.货币替代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巴曙松,吴博.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对货币替代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30)

货币升值论文篇6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GDP 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 多元回归

汇率问题一直是经济界关注的焦点。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既“管理”又“浮动”,人民币汇率受到错综复杂的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从理论和数据方面进行分析。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因素的理论机制

1.我国的GDP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一国的经济综合实力是决定汇率变动的根本因素。近几年,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使人民币将会在长期内成升值趋势。

2.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通货膨胀是影响一国汇率的主要因素。首先,通胀会影响一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一国发生通胀时,其国家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国外商品价格相对下降,从而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本币产生贬值的压力。其次,通胀还会影响实际利率,从而间接影响外汇率。当一国发生通胀时,该国的实际利率下降,使外资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于是导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再者,两国货币的比率从根本上是由其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来决定的。当一国发生通胀,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与购买力就会减少,汇率下降。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变动是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决定的。如果用p*和p表示外国和中国t0到t1期的通胀率,S0和S1表示t0和t1期汇率,则相对购买力可用公式表示为:

说明了汇率变动率是由中外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决定的(姜波克,1999)。如果中国通胀率大于外国通胀率,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反之则反。

3.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若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将有大量的外币想兑换成本币,造成本币供不应求,币值上升。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优惠外资政策使我国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因此在国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两项目中,外资引进迅速增加,导致资本金融账户也为顺差。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人民币肯定升值。

4.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国际储备的多少反映了该国清算国际收支及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外汇储备太少,将动摇外汇市场对该国货币稳定的信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在结售汇制度下必然引起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迫使央行增发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造成货币供应量的数倍增长,当货币供大于求,引起通货膨胀,人民币对外贬值。然而我国的美元外汇近年急剧上升,人民币汇率也不断升值,这与理论不一致。

5.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一国利率的高低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若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外资流入,本币供不应求,造成升值压力,反之则反。利率套利是指短期流动资本在国际间流动,以便在国外市场上获得较高的报偿[Dominick Salvatore,2003]。套补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之差。套补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为:

S是即期汇率,F是远期汇率,i是本国利率,i*是外国利率。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即期升值,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即期贬值,远期升值。

6.政府对汇率的政策干预。政府对汇率的干预是因为这一市场在自发运行中会出现市场失灵。宽松政策能扩大消费和投资,国际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逆差,外汇需求增加,进而推动本币汇率下跌。反之则反。另外,央行可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直接影响外汇供求,引起汇率的变动。

二、定量分析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本文前面用理论分析了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现在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检验这些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显著性(数据为1996~2005年的数据)。

人民币汇率用Y表示,X1,X2,X3,X4,X5分别表示我国GDP,通货膨胀率,进出口差额,外汇储备,中美利差。因为政府和央行的政策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前几项因素反映出来,所以模型中略去。由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Y=X1+X2+X3+X4+X5+u(1)

其中,u为随机干扰项。

对(1)式进行回归:

Y=-0.0013X1-0.0011X2-0.0152X3+0.0177X4+0.0028X5+8.4170(2)

(-2.122) (-0.653) (-4.792) (1.595) (1.403) (179.126)

R2= 0.978 F值=36.087 D.W=3.002

从回归结果看出,R2为0.978,也通过了F检验,表明模型整体上拟合很好。从斜率项的系数来看,除了X3的T值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4的T临界值2.132,而其他各系数都没通过T检验,尤其是X2的系数T值过小。再者GDP,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和利差的系数符号均符合经济意义。但从X2系数-0.0011的符号看出,其经济意义明显不合理。经验推断各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使得它们对Y的独立作用不能分辨,通不过T检验[李子奈,潘文卿,2004]。经检验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发现GDP与外汇储备高度相关,GDP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外汇储备,因此略去X4。再进行逐步回归。最终的计量模型为:

Y= -0.0003X1- 0.0111X3 +8.3389(3)

(-2.570)(-5.580)(812.599)

R2=0.930 F=46.030 D.W=1.168

通过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2)(3),可以看出:

1.理论上这五个因素都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GDP和国际收支的影响最大,其显著性最强。由(3)式看出,GDP与人民币汇率正相关,即GDP增长1千亿元,一元人民币将多兑换0.0003美元。这符合汇率正确的发展规律:一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使该国货币坚挺。国际收支也与汇率正相关,即国际收支顺差增大1千亿元,人民币将多兑换0.0111美元。我国十年来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根据汇率决定理论和在国际压力的作用下,人民币必然将持续升值。

2.通货膨胀率应与人民币汇率成反比。而由模型(2)看出,通货膨胀和汇率成正比,显然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通货膨胀会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汇率应该走低。我国的人民币名义汇率持续升高主要原因还是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加上汇率制度不健全,人民币被低估,现在人民币对外的升值压力远大于其对内的贬值压力。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也成反比,实际中影响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8.

[2][美]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27.

[3]姜波克.国际金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2-153.

[4]张亦春,郑振龙.金融市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8.

[5]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1.

货币升值论文篇7

内容摘要:本文从货币职能出发,分析了代表货币内外价值的价格与汇率,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怪”现象,阐述了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机制。最后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和经典的“汉堡包理论”分析,得出了当前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关系。

关键词:人民币 汇率 对内升值 对外贬值

货币、价格与汇率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价格与汇率理论

马克思强调,金银本身不是货币,自然并不产生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虽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同一民族的输入者和输出者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对立的,可是在汇率中,民族商业却获得了存在的假象。同时通过汇率、行情表及商业经营者之间的通信联系,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其他人的一切活动情况,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活动与之相适应。由于贵金属是当时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也由于黄金本身具有价值,因而贵金属的国际流动所决定的汇率就是两国金币的含金量之比。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货币、价格与汇率理论

按照经典的“一价定理” ,在经过汇率折算后,除了运输成本以及其他必要的交易费用,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应当一致。尽管由于外汇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汇率由供求决定,但从长期来看,一国货币的价值是其经济健康程度和长期经济增长能力的体现,因而内外价值的升贬方向是一致的。

此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汇率对国内物价指数的传导作用。所谓汇率传导机制, 即由于汇率变动而导致内部物价的相应变动。汇率变动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传导影响消费价格。直接渠道是通过进口商品价格传导。人民币升值, 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商品价格将变得较便宜, 这将可能传递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消费价格(cpi), 生产商和经销商可能会相应地降低产品价格, 进口商品对国内消费者来说变得较便宜。间接渠道是通过出口商品传导。人民币升值使得出口商品对外国买家来说变得较昂贵, 国产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削弱, 从而导致出口、工业生产及总需求有所减少, 从而使国内商品价格有下调压力。根据经济学的经典理论,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消费价格影响的完整推演应当是:将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出口总额将下降,进口总额将上升;我国的贸易顺差将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将减少;流入国内的钱相对减少了, 本币升值将导致国内货币供应紧缩,从而给过热的经济发展降温, 可以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率。

(三)初步认识

本文所谓货币的购买力, 其实就是货币的相对价值或货币价值。货币的购买力通过其他商品的价格水映出来同一商品, 其价格水平越高, 货币的购买力越弱,其价格水平越低,货币的购买力越强。一般而言,本国居民对外国商品与劳务的需求衍生出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同时,外国居民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需求衍生形成外汇的供给。外汇的价格则决定于由此形成的供需均衡。在这种由实质经济所衍生的外汇供求分析中,应满足货币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这个原则。在目前世界范围内信用货币本位时代,一国商品与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该国货币价值的名义锚。故一国物价水平越高,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就越低,货币价值就越小;那么由其对内价值所决定的对外价值——本国货币汇率就越低。反之则反是。

当前人民币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的现象阐述

我国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人民币的内外价值走向出现差异,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倾向持续增大;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内按购买力计算的对内价值趋于下跌;二是消费品物价指数(cpi)也持续上涨,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由前述得出图1,图2。

2005年7月,中国央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开始了每年3%—5%的小幅升值,目前,人民币这种升值依然强劲。然而,国内人民币的购买力却呈现另外一种情形。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就是该国货币的对内购买力,其大小由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决定,因此货币的对内购买力通常与一国国内物价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自2002年以来,尤其是2004年以后,衡量人民币国内购买力的指标,消费物价指数cpi呈现持续上扬的走势。进入2007年下半年后,消费物价指数(cpi)持续保持在5%以上,全面的通货膨胀压力骤然增加。尽管从2008年5月份开始cpi增速下降,但是过高的ppi指数依然不可忽视。通过ppi传递给cpi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

当前人民币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的内在联系

本文试图用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给出一个解释,采用的模型是经典的“汉堡包理论模型”。同一家公司,比如麦当劳,在中国和美国生产汉堡包,汉堡包的定价:假设在中国生产一个汉堡包定价为4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生产一个汉堡包的定价为1美元。由于生产技术、工艺及原材料消耗是一样的,同时联系商品的价值,就会有:中国的一个汉堡包=美国的一个汉堡包;那么从货币的购买力来说,就是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1美元的购买力,一个汉堡包值4元人民币或者值1美元,也就是说,4元人民币与1美元进行交换是等价的。这就是人民币与美元的真实汇率。当然,这只是简化,以便讨论。但是这个时候外汇市场上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8,而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合理应该是1:4,那么,就是说人民币兑美元低估,也可以说美元兑人民币被高估了,为了使汇率能真实反映美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就必须进行调整。基本的调整方法有三种:a汇率变动,从1:8调整到1:4(人民币对外兑美元升值);b调整中国汉堡包的价格,售价从4元人民币提高到8元人民币(物价上涨);c调整美国汉堡包的价格,售价从1美元降到0.5美元。这里a、b、c三种调整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

本文认为,由于我国持续国际贸易顺差,国际储备大幅度增加,由于经济和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人民币开始了持续的升值过程,并且有持续下去的趋势。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国外的资本由于利差和汇兑差的吸引,大量进入我国包括房市、股市等领域。由于我国执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大量热钱进入我国后,央行为了对冲大量外币资产,必须投放更多的人民币,从而造成流动性过剩。具体转到国内购买力上,就表现为包括资产、消费品价格在内的大幅度上涨,从而出现购买力下降,人民币国内贬值的现象。

综上,压抑的对外升值会加剧对内贬值。由此可见,正是中国经济目前的特征造成了货币在国内贬值的倾向。而且,考虑到劳动力供应、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轨、内需提振以及经济的强势性等因素,这一现象很可能具有长期性。这一新的货币现象给予货币政策乃至宏观调控带来新的挑战。因而,需要树立中长期目标,大力鼓励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扩大在国际市场本国产品的定价权。此外,要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预测性,综合运用诸如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基准利率,通过买卖央票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币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货币升值论文篇8

关键词:汇率 通货膨胀 价值悖论

关于“人民币价值悖论现象”的描述

(一)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

自2003年2月22日日本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及日本不断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表1可以看出,2007年、2008年、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都出现较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创汇改以来新高,截至2013年9月15日,1美元兑6.1183元人民币。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30%。

(二)人民币对内持续贬值

2013年9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8月份统计数据,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4.7%,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据测算,在2013年8月份2.6%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5个百分点。

(三)两个相反的逻辑: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

一般而言,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具有密切的联系,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决定对外价值的基础。以购买力平价为代表的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认为“在经过汇率折算后,除了运输成本以及其他必要的交易费用,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应该一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的上升,用人民币标价的进口原料和产品价格下降,会推动国内物价的下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理论上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然而近年来,国内物价却出现多个时期明显的上涨,人民币凸显了以“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共存的“人民币价值悖论”现象。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

(一)国内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8%以上,相比较而言,欧美国家连续发生次贷危机、债务危机,经济增速缓慢。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都是领先的。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的低迷形成强烈反差,为人民币对外升值提供了内在动力。

(二)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由于欧美先后发生次贷危机、债务危机,为了刺激需求,拉动经济,欧美国家纷纷降低利率。相反,中国由于国内的物价、房价不断高涨,央行不得不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不断加息,日益扩大的利率差距,吸引了大批国际资本的流入。我国持续多年一直出现贸易顺差,近年来资本项目流入速度又不断加快,外汇储备增幅明显加快。截至2012年年底,外汇储备增加至3.3116万亿美元,每两年外汇储备即翻了一倍。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无疑加剧了外汇的贬值。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

市场对各种信号的预期都会影响经济行为,预期因素也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以上现实,外界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被很大程度上低估,所以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大的趋势,对这一升值的预期会导致在外汇市场上抢购人民币的风潮,从而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据经济学理论,购进即将升值国家的货币,待升值后再兑换成本币可以获取外汇升值带来的收益。

国内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过度的投资

投资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的特殊性,一方面国有经济由于融资难度相对较小,投资冲动强烈,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有效的GDP衡量标准,地方政府在政府支出中承担了大量投资职能。投资的资金主要进入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必然增加对能源、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需求,投资品价格高居不下,并且向下游产品传递,最终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

(二)被动的货币供给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为维持外汇市场上汇率的稳定,必须发行相应数量的人民币用以购买不断增加的外汇供给,其结果造成了人民币的被动供给。央行多次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外汇占款太多,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形成机制

当前,我国对经济增长缺乏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政府把GDP作为经济增速的唯一指标,官员的政绩考核都与GDP挂钩,这就造成了政府盲目崇尚GDP。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一般相对稳定,短期内难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政府便通过扩大投资和鼓励出口来拉动GDP。如表2所示,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收入两极分化严重,由于高收入者的收入弹性较小,加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收入的增长没有有效地刺激消费的增加。“重投资、轻消费”的结果是内部需求不足,造成内部的失衡。这样,本国人民创造的实际的财富(物质产品)超过了本国人民的消费能力,多余的产品不得不出口。

出口的增多又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多,在我国“浮动不足,管理有余”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增多的外汇储备最终又都转化成人民币投放到市场上。这样,人民币价值悖论形成机制如图1所示。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环节,是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的增长。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我国“重投资、轻消费”经济政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蛋糕迅速做大了,但居民分不到蛋糕或是吃不上蛋糕,多余的蛋糕不得不换成分享蛋糕的凭证―人民币,蛋糕凭证的增多必然会导致凭证单位价值的下降。所以,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一致的。

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

从我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近年来资本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国际游资在利益诱惑下,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无疑增加了人民币对外贬值对内升值的压力。在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下,加强对外汇资本的管制显得尤为必要,实际上这也是为避免双顺差和防止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措施之一。

(二)有计划的人民币升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应该由供求决定,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成为必然。有些学者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使人民币在短时间内升值幅度大于预期的幅度,打破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避免外资源源不断的进入。但人民币短时间的大幅升值行为必然大幅提高用外币标价的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大幅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对外依存度过高,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会造成我国企业难以生存,产生大量失业人口,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甚至造成我国经济的衰退,这在实际中是一种投鼠忌器的行为。所以,人民币的升值还得有计划的、在国家管理下按部就班的进行,但要防止外资源源不断的涌入,就得加强对资本的管制。

(三)优化产业结构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要解决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问题从根本上说还得依靠消费,扩大内需,实现内部均衡。我国政府长期崇尚GDP,经济的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甚至经济建设中不乏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中所占比例过低。当前,我国对外依存度过高,当人民币升值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然会下降,最终影响出口企业的生存。

所以,政府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任务中来,一方面,只有居民富裕了,才有消费的能力,才能实现国内供需的平衡,才不会一直出现“拿着产品换美元”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竞争力,人民币一旦升值,经济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出口企业要未雨绸缪。只有优化产业结构,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

(四)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积贫积弱,政府无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得到了更快的增长。财政收入超越经济增速的高速增长也说明了我国当前税制不合理,居民税负过重。

由此,政府当前的迫切任务是:一方面,改革税制,科学制定税基、税种,避免重复征税,取缔不合理收费,降低居民税收负担,将经济增长的成果还予居民。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变财政支出的方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避免将财政支出过多的用于基础建设的投资,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人民共享财富增长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一琳.人民币内贬外升成因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8(5)

2.李永良.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及治理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2)

3.关志雄.通货膨胀与汇率升值并存的分析―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原因[J].世界经济研究,2008(6)

4.徐培文,刘安雄,杨育婷.从货币职能谈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现象[J].商业时代,2009(25)

5.刘峥.小论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J].中国商界,2008(7)

6.董源.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1978-2010)[J].时代金融,2011(7)

7.赵鲁.对人民币购买力内外失衡原因与治理的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李晓昌.人民币价值悖论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3)

9.赵晶晶.人民币“外升内贬”探源[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刘志雄,张秀娟.人民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关系研究[J].中国物价,2010(4)

货币升值论文篇9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var;vec

一、 文献综述

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和波动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易纲、范敏(1997)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四个角度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进行了分析;王元龙(1998)认为一国基本经济情况、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状况、利率、央行干预、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预期是决定一国货币汇率的7个关键因素;孙茂辉(2006)根据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利用全息极大似然法用中国投资、消费、利率和贸易收支组成结构方程进行估计,计算出中、长期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黄昌利(2010)基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effect)和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人民币长期实际有效汇率的决定机制。并采用中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之比、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进口)、中国政府支出(政府支出/gdp)、中美货币供给比(m2/gdp)四个变量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中美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国政府支出增加有助于人民币升值,中美货币供给比增加会导致人民币贬值;李晓峰、陈华(2010)在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的宏观汇率决定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交易者异质性预期作为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来解释人民币汇率理论预期与实际汇率的波动。采用中美货币供应量之差、gdp之差、短期利差、长期利差和通货膨胀率之差对汇率进行协整回归,结果显示中美货币供应量之差、gdp之差和短期利差增加会引起人民币升值,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和通货膨胀率之差增加将导致人民币贬值;刘威、吴宏(2010)在抛补利率平价模型基础上对中美利率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主要由其自身的变动所导致,中美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十分有限。

此外,国内学者陈彪如(1992)计算了1981年到1990年10年间人民币汇率。卜永祥、秦宛顺(2002)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刘阳(2004)用协整分析的方法检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基础上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窦祥胜、杨忻(2004)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外汇影子价格、因素回归和粘性价格目标区方法测算了人民币汇率。孙刚、邓黎阳(2005)用面板数据对1978年1月到2004年9月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了测算。

一些国外学者也对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进行了各种分析和测算。williamson(1994)提出了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指出一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本流动是决定一国汇率的因素;clark macdonald(1998)提出了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认为国家间利差、基本经济因素会影响一国汇率;zhang(2001)、coudert(2005)、rahn(2005)分别利用beer模型、feer模型、持续均衡汇率模型(peer)估算了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利用不同方法所测算的人民币汇率结果相差较大。coudert(2005)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20%~40%;rahn(2005)则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了5%~10%;cheung(2006)认为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低估。

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和决定机制进行了测算和研究,但这些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很多研究都是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进行了简单的定性研究,如易纲、范敏(1997),缺乏对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的定量研究,不能准确反应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及各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二是各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测算结果大相径庭,如coudert(2005)

、rahn(2005)、cheung(2006)等,说明目前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不统一;三是当前的很多研究大多局限于人民币汇率同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利率、gdp、m2等)的相互关系,如孙茂辉(2006)、黄昌利(2010),并没有研究从开放经济条件下构建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缺乏全面、综合的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及各影响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

本文将在开放条件下利用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并引入一国贸易净出口作为一国汇率的影响因素来构建一国汇率决定模型。采用中美数据构建var模型和ve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机制和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短期影响。

二、 模型构建

设本国货币需求函数为:

md=ke-αiyβ

i为利率,y为gdp。即本国货币需求量与本国利率成反比,与本国gdp成正比。

本国货币供给函数为:

ms=m/p

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本国名义货币供应量越高,物价水平越低,则实际货币供应量越高。

md=ms

?lnp=lnm-lnk+αi-βlny

同样,外国的物价为:lnp*=lnm*-lnk+αi*-βlny*

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假设一价定律成立,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一单位外币能够买的商品数量与一单位本币所购买的商品数量之比,即

e=/=

?lne=(lnm-lnm*)+α(i-i*)-β(lny-lny*)(1)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一国汇率的变动率等于两国利差与风险升水之和,即

=i-i*+γ0-γ1(t-t*)(2)

其中风险升水表示两国经常账户积累的不平衡会导致会汇率的变动。开放条件下一国贸易净出口是影响本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重要因素,而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又对本国汇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国贸易净出口将会影响本国汇率变动。一般来说,本国贸易净出口的相对上升会导致外汇流入增加,促使本币升值,反之则本币贬值。

设lnet的adl(1,1)为:

lnet=χlnet-1+η1lnpt+η2lnpt-1-κ1lnp*t-κ2lnp*t-1(3)

?=(χ-1)lnet-1+(η1+η2)lnpt-1-(κ1+κ2)lnp*t-1+η1-κ1(4)

当η1=κ1=1时,(3)式为:

χlnet-1=-η2lnpt-1+κ2lnp*t-1

?χ=-η2=-κ2(5)

将(5)式带入(4)式得:

=(χ-1)[lnet-1-(lnpt-1-lnp*t-1)]+-

当lnet为平稳变量时,|χ|<1,所以(χ-1)<0。

即lne-lne=(-)-(6)

将(1)、(2)式带入(6)式得:

lne=c+λ1(lnm-lnm*)+λ2(-)+λ3(lny-lny*)+λ4(t-t*)+λ5(i-i*)+εt

此即为开放条件下一国汇率决定模型。

三、 实证检验

采用中美两国季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和vec模型对汇率决定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机制。

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选用1996年1季度到2012年1季度的季度数据,共65个观测值。汇率e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季度数据;i为中美利差,中国利率为季度加权平均利率,美国利率为三个月货币市场利率;m2为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之差;t为中美两国货物净出口之差;p为中美两国cpi之差;y为中美gdp之差。汇率、m2、cpi、gdp取自然对数。净出口、gdp均用x12方法进行季节调整。以下计量估计均通过eviews6.0实现。

中国季度加权平均利率、中国货物净出口来自ccer数据库;中国m2、cpi同比、环比来自国研网;中国gdp来自国家统计局;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美国利率、m2来自eiu数据库;美国cpi环比、同比、gdp来自eiu数据库;美国货物净出口来自bea。

2. var模型。通过构建var模型来分析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影响。首先对变量采用adf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避免伪回归。结果显示6个变量均为i(1)序列。lr、fpe、aic、sc、hq准则都显示最优滞后阶数为1期,因此建立1阶滞后的var模型。

3. 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分析短期内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当期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和持续时间。选用1单位标准差的冲击进行观察,观察期10期。

短期内i对汇率的冲击作用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汇率从第1期开始贬值,第8期贬值到最

大值6.3%,之后贬值程度逐渐下降;其次是gdp的冲击。受到冲击后汇率立即升值,第2期达到最大值4.01%,之后升值程度逐渐降低,到第8期作用消失;m2对汇率的冲击居第三位。汇率从第2期开始贬值,第3期达到最大值1.57%,之后逐渐降低,到第8期影响基本消失;货物净出口的冲击使汇率在第2期升值达到最大值1.078%,之后逐渐降低,到第5期冲击作用消失;cpi对汇率的冲击作用最小,汇率从第2期开始贬值,第3期贬值达到最大0.85%,第6期冲击影响基本消失。

不难发现,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作用相对有限,持续时间不长,说明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路径还不完善,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成熟。

4. 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用来分析冲击过程中各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贡献度大小,从而得出各变量的重要程度。观察期为10期。从汇率的方差分解结果来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是由其自身所引起的,汇率可解释其自身变动的94.41%。在汇率5个影响因素中,i可以解释4.75%的汇率变动,gdp、m2、t和cpi对汇率变动的解释作用较小,分别占0.55%、0.24%、0.02%和0.04%。

5. vec模型。构建vec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机制。协整检验显示在5%的水平下存在5个协整关系。说明i、gdp、m2、t和cpi是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建立滞后1阶的vec模型。

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协整关系为:

e=0.700 2-0.301 4i-1.662 1gdp+1.014 5m2+0.053 2t-

[0.647 8] [1.803] [6.255 8] [-2.758 7] [-6.156 8]

3.571 7cpi+εt

[4.950 4]

各个变量的t值显示均具有显著性。这说明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适用于人民币汇率。i、gdp、m2、t和cpi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长期决定因素。

长期来看,cpi对汇率的影响最大。中美cpi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反比。当中国cpi较美国上升1%时,人民币升值3.5717%。这与汇率决定理论相悖。汇率决定理论认为,本国cpi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对此可能的解释是人民币汇率2005年之前钉住美元,汇率长期被低估,同时中国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态势;2005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价格上涨以弥补过去人民币币值和通胀长期低估的局面,所以尽管cpi上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

其次是gdp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中美gdp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反比。当中国gdp较美国上升1%,人民币升值1.6621%。

m2对汇率的影响居第三位。中美m2之差与汇率成正比。人民币供应量较美元上升1%,人民币贬值1.0145%。

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成反比。长期来看,中美利差增加1%,将吸引资金流入中国,人民币升值0.301 4%。

中美货物净出口之差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小。中美货物净出口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正比。中国货物净出口较美国上升1%,人民币贬值0.053 2%。由于中国实行强制结汇制,出口外汇收入由央行统一购买,释放大量本币,造成人民币贬值。中国的结售汇制度扭曲了贸易净出口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影响。这也是人民币汇率被诟病为低估的原因所在。

汇率的调整系数为-0.31%。当人民币汇率偏离其长期水平时,将以0.31%的速度进行负向调整,回归其均衡水平。汇率调整系数较小,说明当前人民币汇率自我调节机制较差,一旦出现冲击,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间持续较长。这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完善,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行政管制较强,影响了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自我调整机制的发挥。

四、 结论及建议

1. 结论。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具有一定的适用性。i、gdp、m2、t和cpi是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决定因素。短期内i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gdp、m2和t,cpi对汇率的冲击作用最小;方差分解显示汇率本身可以解释其大部分的波动。i可以解释4.75%的汇率波动,其余均不超过1%。长期中,cpi对汇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gdp,m2和i排在三四位,t对汇率影响最小。短期内利率对人民币汇率起到较明显的作用,长期内人民率汇率则更多的取决于cpi、gdp和m2。目前i、gdp、m2、t和cpi都是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但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动大部分是由其自身波动所致,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影响相对有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完善。

2. 建议。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加快推

资本项目开放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减少因套利造成的不确定性;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通过鼓励技术创新促使产业升级,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建立人民币外汇市场,减少货币当局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尽快形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要改革结售汇制度,逐步取消强制结汇。应放宽结售汇制度,可以考虑采用部分自愿结汇的方法,允许一定数量的出口外汇所得留在民间;要逐步提高国内工资等要素价格,稳步推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提高整体福利。

参考文献:

1. 孙茂辉.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1978-2004.经济研究,2006,(11).

2. 谷宇,高铁梅,付学文.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及短期波动.金融研究,2008,(5).

3. 赵志君,陈增敬.大国模型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评估.经济研究,2009,(3).

4. 孙军,高彦彦.经济结构调整与人民币升值困境的出路.世界经济研究,2011,(1).

5. 孙立行.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0,(12).

6. 黄昌利.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决定:1994-2009.金融研究,2010,(6).

货币升值论文篇10

关键词:通货膨胀;马克思;凯恩斯;哈耶克;启示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022-05

一、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货币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演绎出价格理论。在货币的演进过程中,交换从最原始的多对多的物物交换模式进化到单对多的交换模式,最后这种经常被人们拿来交换其他商品的物品的职能被固定下来。②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就建立在其对货币与商品的特殊理解上。第一,商品的内在价格由商品和货币中包含的价值量共同决定。对于什么决定商品和货币的价值量,马克思的回答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生产该商品的直接劳动、该商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器与原材料所包含的劳动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该商品上的价值。而商品的价格形式⑧是用货币的数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商品内在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就被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同货币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即某商品的价格等于该商品价值量与货币价值量的比值。第二,商品的价格总水平或市场价格同样由商品和货币中包含的价值量共同决定。由于在市场中存在着多种商品,考虑到市场的波动因素,单个商品的价格也会发生浮动。①但在整个市场中,只要投入到商品和货币生产中的劳动总量不变或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那么商品的价格总水平就不会发生波动。总之,马克思认为,不论是单个商品的内在价格还是总体商品的平均价格,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商品的内在价格,原因在于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量,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二)货币的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导致通货膨胀

在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通货膨胀理论。在马克思看来,通货膨胀具体表现为价格总水平的不断上升,而讨论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就是讨论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第一,货币的绝对贬值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取决于商品或货币所含价值量的变化,因此,当货币生产效率提高时,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量减少,货币绝对贬值,并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第二,货币的相对贬值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当商品的生产效率下降时,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增加,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相对贬值,并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此外,马克思认为,总体商品和货币量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当生产总体商品的劳动时间投入量和劳动生产效率不变时,如果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即投入到货币生产中的劳动量大于投入到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则总体商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货币发生实际贬值。这种由于劳动量投入增加而导致的货币贬值与由于货币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其内在驱动力不同:前者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后者是一种自发性贬值,从本质上来看是技术原因导致的贬值,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可见,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并不一定就是货币问题,需要区分货币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而针对不同的货币贬值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如果是货币绝对贬值,可以通过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来稳定物价;如果是货币相对贬值,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提高商品的生产效率。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金银不仅是货币更是商品,即金银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当货币出现绝对贬值或相对贬值时,充当货币的金银会自动退出流通领域,而以其他商品形式存在。②因此,马克思认为,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货币能够在交换媒介和储藏手段之间自动转换,通货膨胀不会发生。而这一规律不会因为纸币对金属货币的代替而改变。但是由于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缺乏最基本的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极低,即纸币本身只能作为货币而不能作为一种商品出现,所以纸币缺乏储藏手段这一职能,市场机制对市场中货币流通量的自发调节就会出现失灵,如果政府发行的纸币量超过其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需求量,就会发生纸币贬值,产生通货膨胀。然而,马克思并未对非金本位制下通货膨胀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而这也是马克思经济学通货膨胀理论有待发展的部分。

二、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

从研究视角的选择来看,西方经济学的通货膨胀理论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宏观视角研究通货膨胀,侧重分析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一类是从微观角度研究通货膨胀,试图探索通货膨胀的微观成因及对策。迄今为止,在经济理论中居主流地位且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影响较大的仍旧是英美两国经济学家从宏观角度对通货膨胀进行的研究。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就是从总需求人手展开分析。这是一种宏观的视角,其对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这一理论也是凯恩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根据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提出通货膨胀是由过度需求导致的,①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到:“一般来说,增加的有效需求一部分被消耗于增加就业量;另一部分被消耗于提高价格水平。所以,有效需求增加的实际后果既不是失业状态下不变的价格水平,也不是充分就业状态下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保持相同比例的上升,而是价格水平随着就业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就业效应的滞后性,即从失业到就业的转变需要时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失调,即新生产出的产品无法立刻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如果增发货币能够激发有效需求,那么货币的每一次增加量将被消耗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即产品成本的增加。二是就业劳动力的增加,即产品产量的提高。至于增发货币导致的哪种效应更为明显,经济学家并没有找到衡量依据。由此可见,凯恩斯以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内容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导致的。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经济体没有潜在的生产能力,需求的增加使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在该点,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假设总供给不变,随着有效需求的扩张,②总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并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在新的均衡点,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均有所提高。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价格的变化并不与生产同步,即存在滞后性。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过程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量大大增加而价格未发生变动。该阶段主要是对经济体潜在生产能力的消耗,即消耗生产者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最多能够生产出的产品,所以该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并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第二阶段:产量继续增加而价格开始上升。价格开始上升是因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产量不可能提高,必须增加劳动力、资本等相关要素的投入,而这就激发了对相关生产要素的需求,导致许多市场出现需求超过供给的情况,进而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因此,该阶段可以直接观察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即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与较低的失业率并存。第三阶段:产量下降而价格继续上升,即所谓滞胀阶段,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高物价并存。这也是凯恩斯理论无法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更不能提出可行政策建议的阶段。

三、哈耶克的通货膨胀理论

针对二战后20年的经济繁荣为何会演变成为滞胀问题,西方经济学界给出了两个主要的分析方法——凯恩斯主义分析方法和货币主义分析方法。但是这两种分析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错误:它们无视经济的真实面,从而无视干扰经济协调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真正的失调。两种分析方法都假定经济的真实面总是处于某种长期均衡状态,其中货币仅仅影响价格水平或货币收入,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或实际产出结构。哈耶克及其所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则对滞胀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并发展了通货膨胀理论。哈耶克关于货币变化对价格和产出结构的影响的分析透过了货币的表面,深入到了现象的真实层面,即导致经济不协调的货币体系如何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奥地利学派对货币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货币在定价过程中的作用,即货币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二是货币导致的相对价格变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哈耶克在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和米塞斯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提出了资本和商业周期理论,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一)货币扩张破坏了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正常变动

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货币的变化均匀地影响着所有价格,只改变它们的名义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然而,在现实中,增发的货币并非以这种假定的方式进入实体经济。新创造的货币总是选择在某个特殊点进入经济,被首先用来购买某种特定商品,然后才逐渐扩散到整个经济系统。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货币市场化过程,不可能在某一时间同时完成。因此,在这一市场过程中,有些商品的价格和支出先被改变,其他商品则之后被改变。而且只要货币变化不停止,那么货币对价格的“拉动”作用就不会结束。因此,增发货币不仅导致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且对资源配置、产出结构产生影响,破坏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阻止了本应出现的价格下降。因为本来应该亏损的商业活动由于增发货币而有了“利润”,从而使一些劳动力在本来不该存在岗位找到了工作,最终导致本来应该进行产业转移的资源并未移动。此外,货币扩张导致银行信贷增加,而银行信贷扩张使利率降低到应有的水平之下,使总体支出结构发生变化:相对于消费和储蓄来说,投资支出增加。人们将更多的货币投资于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而不是用于消费,这对有效需求量又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货币扩张改变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结构

在总量分析中,货币扩张导致利率下降到应有的水平之下。资金成本的降低使投资活动频繁,投资支出相对于消费支出明显提升,从而导致资本品的价格上升,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资本不是同质的存货,而是相互联系的资本品结构。通过破坏价格信号,货币扩张使资本结构失调。而资本结构是以微观经济为基础的产品结构,所刻画的是产品市场的总量及其结构。因此,货币扩张最终导致产品生产结构的改变。哈耶克认为,生产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组成,其中不同质的资本品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并与土地和劳动相互结合。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不同类的资本品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是互补的,只能以特定的方式相互结合起来才会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新增投资资本必须与其他资本结合才能带来更多产出,它们必须适应于一个一体化的、能够到达最终消费阶段的生产结构。

而增加的银行信贷流入经济系统后,人为压低了利率,改变了投入到不同生产阶段的资本的相对获利能力。在低利率水平上,原来元利可图的投资也有了“利润”。但是增加银行信贷并不增加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以新增投资只能利用到较少的劳动。而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租用价格会相对上升,即实际要素成本增加。面对这种经济环境,企业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下,将会改变自己的经济行为,即企业家将会放弃劳动密集度较高的生产方式,转而选择劳动密集度较低的生产方式。由于消费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度高的生产阶段,所以货币扩张会导致该阶段生产利润相对减少,这就改变了资本品的生产结构,即距离消费品生产较近的生产阶段利润率下降,而距离消费品生产较远的生产阶段利润率上升,非专用资源会从前者转移到后者。这就导致消费品产出的减少,最终产生了一个有更多“生产阶段”的生产结构。

(三)货币扩张对经济秩序的影响存在不可逆性

增发货币或银行信贷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货币收入增加,而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使消费需求增加。在储蓄率不变的前提下,当新增收入被用于支出时,新增消费支出遭遇的将是消费品供给的减少。因此,消费品的价格开始上升,即接近消费品生产的生产阶段的利润率上升,而远离消费品生产的生产阶段的利润率下降。非专用资源被更多地吸引到消费品生产之中,而资本专用性较高的资源即仅仅适用于较高资本密集度生产结构的资源则无法转移,亏损和失业不可避免。有些资本品的生产只有在较低的利率下才有利可图,这些资本品的过度生产源于扭曲的价格信号的错误引导。由于这些资本品组合无法进行产业转移,结果只能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三种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以劳动价值论及其演绎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侧重对货币问题进行微观视角的解读。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的核心,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通货膨胀理论。马克思认为,不能简单地将通货膨胀归于货币问题,需要区别对待。结合马克思提出的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存在货币绝对贬值和相对贬值两种情形,而这两种情形的致因并不相同。因此,区分货币币值变动的真正原因对研究通货膨胀及其治理措施非常重要。这是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