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0:51:51

生理学教学论文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1

对机体影响?处理原则?然后教师就病例中所涉及的病理生理过程要求学生自学相关教学内容,自学结束后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讲授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特别是把重点、难点以及学生讨论中未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使病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讲解酸碱平衡紊乱时以病例导入:某男性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近1个月经常呕吐,钡餐检查发现幽门梗阻。实验室检查:pH7.52,PaCO26.7kPa(50mmHg),BB63mmol/L,BE+13mmol/L,SB36mmol/L。试分析:①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处于什么代偿阶段?为什么?②原发性和继发性变化指标是什么?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③他可能有哪些机能代谢的变化?通过病例把所学过的医学知识串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并巩固相关的基础知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应用很好地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2],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改革教学方法,开展PBL教学和学生小讲课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模式[3],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从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各论部分章节(第十五章:心功能不全)作为PBL授课内容。首先依据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所学知识水平的状况,选择比较典型的临床病例,设计难度适中的综合性问题,课前布置给学生,将学生分成以7-10人为一小组。病例如下:患者女性,35岁,因发热、呼吸急促及心悸2周入院。4年前患者开始于劳动时自觉心跳气短,近半年来症状加重,同时出现下肢水肿。1个月前,曾在夜间睡梦中惊醒,气喘不止,经急诊抢救好转而回家。近2周来,出现怕冷怕热,咳嗽,痰中时有血丝,心悸、气短加重。患者于七八岁间曾因常患咽喉肿痛而作扁桃体摘除术。16岁后屡有膝关节肿痛史。体检:体温39.8℃,脉搏16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10/80mmHg。重病容,口唇青紫,半卧位,嗜睡。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区可听到明显的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两肺有广泛的湿啰音。腹膨隆,有移动性浊音。肝在肋下6cm,有压痛,脾在肋下3cm,指端呈杵状。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0×1012/L,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痰中可见心力衰竭细胞。尿量300-500ml/d,有少量蛋白和红细胞。尿胆红素(++),血胆红素31μmol/L(1.8mg/dl)。血浆非蛋白氮25mmol/L(35mg/dl)。入院后立即给予抗菌素、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于次日夜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病人烦躁不安,从口鼻涌出泡沫样液体,经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①患者的原发疾病是什么?引起心力衰竭的直接原因和诱因有哪些?②患者发生了哪类心力衰竭,有何根据?③患者先后出现了哪些形式的呼吸困难?死亡原因是什么?④根据病情分析水肿的发病机制?要求小组根据案例问题预习教材,通过查阅文献、接触病人、请教临床医生等途径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从发病原因包含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自由讨论。每个学生提出各自的见解,相互学习,记录共同的问题,确定要讨论的问题以及本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然后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收集的资料,相互提问,讨论时教师帮助学生联系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查找原因。最后先由各组学生代表对本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对共同的疑难问题作详细的解答、分析,对讨论的病例涉及的病理生理学知识进行梳理、剖析,让学生掌握整个讨论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知识。通过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单纯学习转变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相关问题,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了以团队形式的学生小讲课。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内容,从54个学时的理论课中安排了2次学生小讲课共4个学时,选取了第七章缺氧中的“缺氧的类型”,第八章发热中的“发热时相”作为学生讲课的内容。学生小讲课之前,老师提前三周将讲课内容安排给学生,每小组学生查阅参考书和文献,认真准备讲稿和教案,制作幻灯片。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上台讲课,每次约30min,采用幻灯片和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展示教案,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课后老师做点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小讲课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增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3改革教学手段,搭建网络平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病理生理学学习平台,把相关的教学资源放于该平台,让学生在课外自主索取,进行人机、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学习。结合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特点,构建以知识主题为核心的病理生理学网络资源库,包括四个方面资源,分别为理论知识库、临床病例库、测试题库及知识拓展库,各个库通过知识主题相互衔接,构成整个资源库。理论知识库包含了课程大纲、教学目标、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设计动画、脉络图片以及相关参考资料等内容。案例库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重要部分,依据课程标准选择案例,所选案例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融合所学习的基础知识,问题的设置也要具备一定的引导性,学生可以展开相关讨论。测试题库是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检验环节,通过构建测试题库提高学生自我检测的主动性,分析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从而指导课堂。知识拓展库主要是涉及病理生理学的前沿知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病理生理学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决策学习过程,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4改革考试方法,推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2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认知阅读的好习惯。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从地理资料中提取有用的知识,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感受到在地理课堂上阅读的作用,使他们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让学生进行自学时,教师不是放任学生不管,而是在他们对知识进行阅读时,对他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进行深入探究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使学生通过阅读能提取有效的信息,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地理综合能力。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过程中的成就感,促使他们深入探究地理知识,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喜欢上地理学科,并努力发展自己的地理能力,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二、加强地理实践教学

在地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地理原理的掌握上,让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枯燥的课堂学习和压抑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死知识,他们在遇到地理问题时不能有效调取地理知识进行解决。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知识灌输者,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投入的精力和学习效果不成正比,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教师需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真正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学生把已有地理知识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使他们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形成了整体的认知,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把地理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现象都包含着地理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把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带入到地理课堂中,促进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地理教学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时,通过播放南北地区明显差异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到知识探究中,并掌握更多南北自然差异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树立起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四、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培养地理创新思维

地理创新思维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去看待地理事物,去解决地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观念创新,需要贯彻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数字地球、经济全球化等。地理教学中,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要创设运用地理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例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问“我们生活的城镇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甚至有学生写成文章提交给相关部门。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对地理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的课堂的活力,同时也达到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

五、对教学进行积极反思,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在教学结束之后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来找到教学中的不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使地理教学真正实现高效教学。在课堂教学新中,教师和学生是参与学习的活动双方,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对学生有一个综合全面的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给他们布置作业,了解学生在哪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使下次的地理教学能具有针对性,有效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六、结语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3

一是要改变过去职校特别是中等职校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科相互渗透。,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4

(一)课程的整合

生理学课程可以大致分为理论教学和试验教学两个部分。然而通过生理学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减少了实验错误率,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我发现的实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试验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找到科学实验中的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了解更多专业性强的知识。

(二)学校应该增加更多的选修课,以供学生选择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习情况的不同,增加生理学专业的选修课,使学生除了在必修课上能学到知识以外,也可以在选修课上掌握更多的专业性强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三)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

作为生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掌握生理学中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的生理实验。任课教师就必须将理论知识贯穿于教学中,使学生生理学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都能得到提升。

二、找准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实施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

生理学中包含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知识。为了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中讲解一些病例,进行讲解与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分析,解决临床试验等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强调生理学中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可以有效的结合。这种循序渐渐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

(二)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

在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传统教学和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师可以开展病历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文化知识,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实施小班教学的方式。小班教学的优势: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学生更能够得到文化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进行辅导、增强学生独立寻求知识能力、可以更多的创新人才。在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由大班的授课方式改为小组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操作过程有:1、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与归纳2、将学生18人为一组,共同完成生理学试验,由教师分析并点评不足之处3、由小组选出优秀者,进行上台发言,讲解改组的生理学实验方法,理论知识,发言完后,有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并纠正。这样有利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4、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分析与总结,分析每组的优缺点,总结出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记忆。5、进行一次学习考核,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三、创新教育在生理学中的表现

我国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作为生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鼓励学生和支持学生自主参加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动手去做,去实验。特别是在医学院校的生理学专业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白,理论来自实践,使学生获得更多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实验课程是生理学不可或缺的,为了使生理教学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就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5

病理生理学教学着重介绍疾病的发生机制,且紧密联系基础医学知识,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抽象而难以理解,造成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病理生理学又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如只是死记硬背的通过考试,就失去了病理生理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在实验课中,学生可以自己复制疾病模型,并观察其出现的临床表现,使得学生对于模型复制的机制,以及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都会充满了好奇。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答案,提高了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紧密联系实验教学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前,教师简单介绍实验模型复制的原理、操作过程以及要求学生观察的实验项目,并介绍各种治疗措施。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模型复制的具体机制,出现的临床表现到底应该如何解释,等。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紧密联系实验模型复制的机制以及病理生理学表现展开详细介绍,可以经常用“大家在实验中观察到某某现象,大家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等引导性提问,让学生主动分析问题。下面以失血性休克为例介绍其实施的方法。在理论授课中介绍到休克的病因时,可涉及到实验中休克模型的复制,提问学生在实验中放血的量,并指出快速失血量一般要超过20%,才会出现休克;在讲到按始动环节分类时,可以再次强调,实验中复制的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介绍休克发生机制中的微循环障碍学说时,首先可以问学生在休克实验中观察到的动物肠系膜微循环在显微镜下出现的改变,血流动力学出现的变化,然后具体的介绍在休克早期微循环的改变及变化机制;讲到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功能时,可以问学生在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后,快速放血结束即刻与放血后40min观察到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区别,并提出改变的原因,给学生留下思考回答的时间,接着继续介绍休克早期的代偿反应,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讲到休克治疗时,也可联系实验,问学生在实验中都选用了何种方式治疗休克,效果如何。这时,学生联系休克的机制进一步思考治疗措施,回答不同治疗措施的效果,教师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进一步阐述休克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使学生对治疗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3紧密联系实验教学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效果

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内容主要是由前人通过各种实验研究,通过总结而得到的结论。在理论课中,单纯的介绍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不利于主动学习。紧密联系实验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则可以避免以上的弊端。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直接观察到动物模型的相应临床表现和治疗的措施,以及效果的检测,此过程符合科学研究过程。同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独立思考,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应用医学基础课程中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对病理表现加以独立分析,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理论课带教教师体会到,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疾病发病机制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学生感觉到艰涩难懂,缺乏兴趣,而将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验现象时,学生已经有了实验观察现象的具体形象化认识,对实验现象充满了好奇,也就会对发病机制等内容也充满了求知欲,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紧密联系实验教学的病理生理学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和实质

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习的科学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除让学生理解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的进行认识的实践的主体。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二、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特征

1、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指导预习、讨论交流。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地看书,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

(2)定向思维、实验探究。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进行的,提出问题,猜想成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等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导学导议、归纳新知。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掌握重点。

(4)巩固应用、反思质疑。设计跟学生联系较密切的问题、练习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引起对知识的反思,提出质疑。

(5)课外延伸、自主发展。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做课外实验,以期获得对物理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这只是一般的结构,具体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2、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最显特征

(1)自主性特征。它是“自主学习”的最显特征之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自主性的探究,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体会物理原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重要标志。

(2)民主性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不再是做报告者,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过程性特征。“自主学习”的物理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应用性特征。新《课标》把知识的应用和学知识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选取学生周围熟悉的事例理解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它,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真正有用。

(5)创新性特征。“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个性具有鲜明特征,每个学生都是探究的主体,具有创新精神。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具有独特和创新性。

三、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1、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转变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即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知识不同于实物,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公式、规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构建,并组纳入自己己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学生观,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其次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得更好,在学识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了,而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生也有自己的专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加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途径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应当改变过去那种讲实验的状况,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等形式体代替“独角戏”式的实验模式,把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

物理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物理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在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首先教师应了解青少年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尽快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进入物理的“境地”。第三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第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物理的实用性,培养学好物理的动机。

4、讨论、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解决过去模式中那种单纯灌输、严重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讨论交流,解放学生的身心去自我实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提昌“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使物理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7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学校这个环境下,而学校属于积极团体,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他们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向上的品质。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许多人认为,家长的天职是从小重视孩子的成长,培育孩子的优良品格,因而这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积极因素。再者,现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二、当代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于在心理方面产生了缺陷而造成的。此外,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大学一年级学生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在和新同学的交往中可能出现摩擦,自己很难学会料理起居生活等;二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困扰,对生活的憧憬等;三年级学生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和学习时间分配等;四年级学生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等。

(一)自我调节能力弱带来的弊病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第一,情绪障碍。在高中阶段,许多大学生都是抱着一种考取名牌大学的心态学习,他们努力奋进,有人生目标。而在大学阶段,很多人认为已经到达了宁静的港湾,是时候休息和调整了,于是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第二,社会性退缩。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宁愿宅在宿舍,跟同学不停聊QQ、微信,也不愿意加入学生会、学生社团,逃避现实。这样就使得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大下降,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在退缩和孤独中减退。

(二)孤独型与焦虑型的人格缺陷

孤独型人格源于对被拒绝的恐惧。回避亲密关系,甚至否认自己需要别人的关怀,导致性格冷漠,对生活缺乏热情。这样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孤傲和显得不合群,很难和别人深交,并且在有人希望走进他的内心的时候,表现出回避性的特点。大学生心理焦虑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或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痛苦和愤懑,甚至会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三)社会竞争下的就业焦虑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缺乏应变能力和心理上的应对能力。很多人都幻想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自然有公司来“取货”,这样的思想在现代大学生中大量存在。因此,当一些大学生遭遇就业挫折时,心里产生强烈的落差感,有的大学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还有学生因此而终止生命。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是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美好的生活,这为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改善周围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这种幸福感的关键是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世界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解,对于他们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和所处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们在认知上遇到的困难,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并且开展疏导工作。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中,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并让学生看到这些力量和潜能,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潜能,利用积极力量来完善自己,而不是过多地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

(二)尝试体验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的乐趣,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汲取。在体验及锻炼中,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增强其认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是受教育者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使受教育者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思想觉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如组织受教育者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名人事例,汲取他们身上的正能量,这样的事例要贴近学生,让他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

(三)优化整合社会力量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小学数学”五年制课本第十册第3~5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指出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讨论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揭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二、揭示课题:

平面图形是研究同一个平面内的多种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立体图形研究的是在若干个面内的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评:从复习平面图形导入立体图形,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出示思考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相对的棱长短怎样?

(3)3条陵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评:学生带着思考题去实践操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2.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长方体物体,通过看、摸、数,回答思考题的问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1)师提问①: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老师注意比较学生的不同数法,有意识引导学生按顺序数面的个数,使学生清楚知道长方体的面是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组成。

【评:教者表扬了按顺序又对又快地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的同学,很快地原来漏数或重复的同学,也能正确地数出面的个数。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师提问②: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提问③:相对的两个面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度量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宽,真正认识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通过师生对话,板书长方体面6个都是长方形或其中有两个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老师通过对相对两个面和相交两个面的比较,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并让学生说出哪两个面相交得到棱(如前、右两个面相交有一条棱。……)提问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棱时可以按顺序分三组数或者按相对的棱分三组数,长方体有12条棱。

【评:教者再次提醒学生“是怎样数的”,可以看出,教者善于把握一切机会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提问②相对的棱长短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由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明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并板书:棱12条相对棱长相等。

(3)老师通过对相对的棱和相交的棱的比较,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顶点8个。

【评:学生通过手摸、眼看,手眼并用地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对平摆、竖摆的长方体进行观察、触摸、按顺序地数获得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并且师生共同小结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学习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创造情景恰到好处地演示了实体和框架长方体模型,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使用长方体学具。】

(二)画长方体立体图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知道不管在哪一个位置上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从而揭示长方体的画法。

【评:从美术课静物写生入手,导出长方体的画法,提高学生看立体图形的能力。】

(三)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让学生观察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定有3条棱。

(2)三条棱中任两条一定是同一个面的长和宽,指出这两条棱也是长方体的长和宽,另一条称为长方体的高。并在图上标出长、宽、高。

(四)正方体的认识和正方体的特征

(1)利用长方体框架(或幻灯片),变动长方体正面的长,使之与宽的长度相等,再变换长方体的高,使之与长、宽的长度相等,从而揭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并出示正方体的实物图及画出立体图,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教者吸取电脑软件的长处,动态地在幻灯屏幕上把一个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映入每一位同学的眼帘,其结论便水到渠成。】

(2)正方体的特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面(包括:个数、形状、面积大小)、棱(包括:条数、长短)、顶点(个数),归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归纳特征后,老师小结并板书其特征。板书:正方体面6个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棱12条长度都相等顶点8个。

【评: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点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点上来,他们手拿正方体学具,边看边摸边数边讲,又对又快地达到学习目标。】

(五)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通过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知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所有的特征,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并不是每个长方体都具有。如果把长方体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评:利用子集思想揭示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辩证关系启蒙教育,自然不生硬,易被接受。】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

2.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5厘米。

3.说出下面各图形的长、宽、高(课本练一练第4题)

4.下面是一个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的部分图,说出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并试说哪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评:练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小结及布置作业

老师通过补充板书:学生通过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及结合板书,说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标在了这个长方体哪个位置。从而加深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认识。

【评:总结的板书设计新颖,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眼前,给人铭刻记忆,久久难忘。】

【总评】:

1.注重把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即教学数学知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学思想(子集思想)、数学方法(按顺序地观察、摸、数物体的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数学知识,又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9

教学工作是院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严谨而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并直接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然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开展至今,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计划分类管理缺乏保障条件

教学计划管理是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指教学计划的实施和管理。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件,是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和实施的蓝图,也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学管理实践中,虽然针对不同类型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方案、课程体系等一系列教学计划。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两种类型的研究生都是在一个相同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中,他们面临着基本相同的师资条件,培养方案的实施也普遍类似,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还是医院的科教部门,很难真正针对不同的学位类型做到分类培养与管理。

(二)“考教不分”影响教学质量管理效果

教学质量管理是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所达到的教育目标的程度。教学管理的核心就是质量管理。抓教学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质量控制、质量反馈),动员全员,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重点与核心,如何客观、有效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大多医学院校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种类繁多的临床技能考核体系,但随着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院校往往只能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考核交由培养医院组织完成,作为质量监控的关键手段的临床技能考核也往往由于“考教不分”而流于形式。

(三)教学资源管理需要合理配套

教学资源管理,其范围大致包含:一是教学基本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图书馆等的维护与管理;二是计算机、网络资源等现代化传播技术资源的维护与管理;三是临床教学基地的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技术精湛的高级临床医师为其目标,因此在其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突出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激化,面临无法较好地安排学生临床实践的实际困难。

(四)师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解存在模糊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着眼于临床能力的提高。但是多数导师甚至学生未能意识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特点,这些导师大多身兼医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基本上科学型、专业型研究生一起带,在繁重的临床任务和科研压力下,很难真正区分培养,难免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研究生一起被派到实验室做实验以发表高质量的文章。而对于医学生来说,在读期间有好的科研成果对其评奖评优、以后就业、晋升都有利,因此他们也希望减少临床实践和临床轮转,埋头搞科研,做出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水平相当的论文。这类学生并不理解专业学位的真正含义,图一时之利,把专业学位作为获得学位的一种捷径。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设计

(一)做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分类管理与分层次培养

严格分类培养,建立针对临床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根据岗位胜任力制定更加明确的分类培养方案;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开展跨专业学院选课,加强人文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将来更加适合复杂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压缩学生在校理论课上课时间,突出临床实践,加强临床教学;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管理其一,抓临床轮转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严格要求在相关科室的轮转,通过轮转科室的出科考核,达到一定的目标水平。作为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教学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培养要求的部门或违反有关制度的研究生,要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不足。其二,抓论文开题。培养方案应明确指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应为临床实用型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定要结合临床,在临床中寻找课题,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与技术手段为出发点。管理部门通过挑选高水平的专家组成考评小组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选题的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其三,抓临床技能考核。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考核工作应由学校统一组织、管理,按学科抽调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临床专家组成临床技能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考核的相关事宜。考核可试行一定的重考率和不合格率使临床技能考核落到实处。其四,善用教学督导,检查临床带教情况。教学管理部门要挑选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有责任感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退休及部分在职的资深教授组成教学督导组。通过教学督导定期检查,掌握临床教学的全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搞好临床教学工作,必须充分调动临床医生的积极性。首先,建立教学奖励制度,引导临床教师重视教学的投入;其次,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青年临床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挑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乐于教学的高水平临床医师加入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再次,逐步规范专业型指导教师和学术型指导教师的队伍,以便使承担不同指导任务的教师可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提高各自的指导水平,使不同的导师群体具有更加专业化的水准。

(四)完善临床实践配套建设,建立临床技能中心

生理学教学论文篇10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1]。自从我院设立口腔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1成立承担教学的科室

目前全国已有30多所院校开设这门学科,成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3]。有的院校是由口腔医学院承担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4~9],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教学质量优良。我院在办学初期,曾经设想由解剖学教研室独立开展教学,但据解剖学教师反映,牙体解剖章节教学难度很大,教师难以胜任此章节的教学,主要原因是教师不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病例不足,学生感觉知识枯燥乏味。而由口腔学教研室单独教学,上到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内容时,又因缺乏标本而只能利用多媒体演示、结合模型学习,造成教师难以精讲细雕、学生学习困难的局面。同时因无法进行尸体解剖,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故至今我们一直由口腔学教研室负责牙体解剖和口腔生理章节的教学,解剖学教研室承担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教学任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两个教研室的教师在理论知识和教学进度上无法做到前后贯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仍然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是多学科互相渗透、实践性强的口腔医学桥梁课程。牙齿是口腔医学临床工作中涉及最频繁的器官,因此该学科中牙齿和口腔、颌面部和颈部解剖的内容更为重要。而口腔、颌面部与颈部的局部解剖是临床手术的坚实基础。结合我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确保教学质量,就应尽快成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

2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案

2.1紧密结合口腔临床学科,倡导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口腔解剖生理学与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正畸学等学科关系非常密切,它为口腔临床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强调突出重点、难点,注意讲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的思路,而且应该结合临床应用和科研动态,把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在口腔临床学科上尚未解决和急需解决的口腔解剖生理学上的新问题融入教学中。我们针对腮腺全切、次全切和浅叶切除术后容易造成耳大神经支配区长期麻木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解剖颌下区和腮腺咬肌区时,不仅要仔细观察该区的解剖结构,而且还要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切断神经;而下颌下腺摘出术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我们要求学生除了注意观察下颌下腺的正常毗邻关系外,还要了解神经血管行程的变异情况等等。我们通过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2.2编写学习指导、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和解剖学纵横渗透的特点,我们组织口腔系、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有关专家认真研究,编写了《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和《口腔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南》,指南进一步明确学习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和学习内容要点,学生通过阅读指南,避免学习中内容前后脱节现象,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内对学习内容进行观察、对比和实践,有效达到基础学科为临床服务的目的。

2.3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视听教材的应用随着多媒体教室的普及,我们已经采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标本结构复杂,在学生进行尸体解剖时,为了避免学生切断神经血管,我们按教学大纲要求制作了一套针对口腔本科的多媒体课件,并引进一批优秀的视听教材。通过实物标本图和三维动画,展示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解剖层次和毗邻关系,使学生获得人体各局部的解剖学知识,便于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淘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电脑、录像、录音、播放于一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图、文、音并茂,生动形象,重点和难点突出易懂的优势,不仅降低实验成本,而且深受学生欢迎。

2.4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和口腔生理章节的总学时为58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为1∶1.6。实验教学中,每4个同学为1个学习小组,对口腔、颌面部和颈部的某个部位进行尸体解剖,注意观察并绘制其操作部位解剖结构的浅、深两幅图,并通过学习掌握口腔、颌面部和颈部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牙体解剖总共45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为1∶2,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类牙齿的雕刻,掌握牙的外形。在完成该学科的学习后,学生不仅具备了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获得了扎实的动手能力,为口腔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正畸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重视师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思考,真正做到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是为适应口腔医学的需要而从局部解剖学分化出来的更适合于口腔医学的解剖学知识[10]。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师不仅应掌握口腔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深厚的解剖学和口腔生理学专业知识,并熟悉口腔医学诊断治疗进展。这样才能在授课时密切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出新世纪口腔医学人才。为此,我们选送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解剖学教师到兄弟院校或本院口腔系进修学习,培养了具备牙体解剖、口腔生理和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知识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师。超级秘书网

4考核方法的现状与设想

评估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章节教学效果,传统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对学生独立解剖的标本进行评分,二是进行理论知识考试,期评分数中两者比例是3∶7。而牙体解剖的成绩评定包括对学生雕刻的蜡牙进行评分以及理论知识的考试,期评分数中两者比例也是3∶7。我们正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手段的改革,将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在期评成绩中所占比例调整为1∶1。理论知识考试按学校考试中心要求增加题型和题量;实践能力考核范围扩大到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独立解剖的标本和雕刻的蜡牙进行评分;二是让学生对贴上标签的器官、组织标志进行认定;三是让学生独立寻找考题上的器官、组织标志,以充分体现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认为要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必需尽快成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解剖学教师走进临床,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并增设标本模型和器械,探索考核的方法,以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莉.口腔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张跃蓉.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27(1):99-100.

[3]刘静.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材之管见[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25(1):89-90.

[4]邓汉辉.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1):221-222.

[6]孙慧玲.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01,3(3):188.

[7]何东宁,武秀萍.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01,3(2):110.

[8]姚丽艳.浅谈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0,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