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理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4:46:00

迁移理论论文

迁移理论论文篇1

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这样的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语感培养

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语感培养具体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

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此外,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1965年,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查德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如下论断:“语言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概念。”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又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我国的古典作家又往往把模糊性的事物当作审美观照的对象,“引入于冥漠恍惚之境”。

鉴于上述语言系统的种种特征,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注意意象积累

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书》)

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自己也感到“嘴里有砒霜的味道”。作者的这种全身心投入意象,正是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移入。读者凭自己的语感“入境”,情形也往往如此。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化用了庄子“运斤成风”的寓言,他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即蕴涵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意性。形诸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语词唤起的表象。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有些老师也重视中学生的概括、分析(思维力)能力的培养,但一开课便是分段、图解文章,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了解也只是老师“水到渠成”的结果,成了无本之木。皮亚杰把儿童的认识结构分为认知——感知——表象——思维四个阶段,前三阶段则是思维的基础。意象是表象,是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基础。所以,这种低估学生语感力,忽视学生语感培养的做法,贻害无穷。综上所述,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并在课堂教学中,得法地利用课文内容有效地激活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相似块”信息,使两者耦合、同化、尽力缩小学生认识结构与课文之间的“结构差”,以便迅速形成相应的意象,使语感活动畅通无阻。学生的语感水平也会从中得到提高。

(三)强调诵读

古今学者十分强调“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周先生又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显然,诵读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但原因何在?

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文艺心理学》)

高中阶段,学生不大可能再像初中时那样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感力发展常呈停滞趋势。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调诵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速读,采用的是意群注视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高中阶段是最佳训练期,这里不再赘述。

敏感的语言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当语感顺利完成向写作迁移时,才算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语感迁移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介绍过自己的读写体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文成之后,自以为辞意皆己出,他人视之,则认为句句皆从他文脱胎也。”又说:“读之(古人文章)自然有以浑其气、苍其格、高其调、秀其色、脱胎换骨于其中而不自觉,是获益古文者无穷矣。”这里的辞句脱胎于他文,格调肖似古文“而不自学”的情状,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语感迁移”。

中学生的作文中也随处可见这种迁移。读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让学生写《一件不该发生的小事》,《一件难忘的小事》时,习作中总有懊悔不已、沉思反省的笔调。对中学生,我们并不勉强他们在语言表述上独树一帜。每读完语言大师们风格各异的文章,及时地让学生有效地“迁移”一番,“脱胎换骨于其中”,博取众家之长,可以大大丰富他们的表达形式。语感上的这种有益的迁移,称之为“正迁移”。也有语感的“负迁移”情形,读完文言文单元,作文中会掺杂一些文言格式的句子。这种不伦不类的“古味”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相悖,应及时纠正。如何正确认识语感迁移?语感迁移,是学习迁移(或称训练迁移)中的一种。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语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语言情境中去的活动。语感的迁移过程,就是将从阅读中得来的语感,运用到作文时的语言表达之中。

要实现语感向写作的迁移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学习迁移原则,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上文已述及,在阅读和写作中都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意象活动。因此,语感的迁移,首先应是意象的“同化”。如清风明月常是作家用来衬托幽雅的心境的事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有过类似的心境体验,这个意象仍然鲜明地留在脑际,每当学生作文时,重新出现这种心境,这个原有的意象会被提取出来。在意象的驱使下,调遣词句,传情达意。但这只能是脱胎换骨而绝不是抄袭,因为此时学生头脑中的意象已被重新组合、涂染上本人的感彩,与原有作品中的意象绝不相同。在教学实践中,还会遇到这样的矛盾:由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迅速,作文时,意象极其鲜明,但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不高,会出现“茶壶里倒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情形。这时,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名句,以备不时之用,但这只能是远水救不得近火。要解决这对矛盾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加强语感迁移训练。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吾意所欲言……应笔而出”的境界。

迁移理论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31-02

迁移理论认为,知识具有迁移性,一种知识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会对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具有影响力,由此可以推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完成其他的工作具有影响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可以解决新的问题。根据影响效果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本文所述为正迁移。“为迁移而教”是现代教育流行的颇有吸引力的口号。学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通过学习的迁移,学生可以由已掌握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明确认识语文教学中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学习的“迁移”,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非常有利。

一、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意义

1.提高知识的系统化,形成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能够把习得的知识、经验或者技能等概括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进而形成一定的能力、品德和态度。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所学到的知识、所获得的经验或技能单纯储存于头脑中,而是通过学习,把这些知识、经验或技能内化于脑海中,并能结合各类情况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实现知识的运用,只有通过对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因为只有通过迁移,才能把原本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或技能进行改造,形成概念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进而有效地调节个体活动,处理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应用迁移理论,对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指导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掌握迁移理论的运用规律,对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的组织进行严谨和合理的把控;另一方面,对迁移理论规律的把握,有助于教师把教学实践中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或教学方法中,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条件下,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迁移教学法设计与运用

1.归纳迁移法

所谓归纳迁移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点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查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抽象概括出概念和规律,迁移嫁接到新的知识体系中,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达到“以此山之石攻他山之玉”的目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对知识概括归纳进行强化,可以建立知识网络结构,确定可以引导新知的相关旧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可行性前提。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这些句子归纳出对古文中“阴”和“阳”的普遍性理解:用“阴阳”来说山水时,山之“阳”,水之“阴”指南面;山之“阴”,水之“阳”指北面,“阴阳”作为一对相反的概念,古人还用它们来解释万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昼夜、男女以至脏腑、气血等。

由此总结,在学习文言文作品时,应该把每篇课文中较为典型和常用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以及文言句式归纳起来,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基本的文言文常识。在教学新的文言文作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诱导,引导学生利用先前积累的文言文知识,联系新的文言文作品的上下文,从中找出相似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细心领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丰富的文言文知识积累,解决学习新课时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训练。

此外,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题材都是培养学生分类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如学习教材中的小说时,可以归纳出文章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变化等。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概括方法,可为知识迁移打下基础。

2.对比迁移法

先前获得的知识,对新学习的知识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反过来,如果先前获得的知识不是很牢固,那么后来学习的知识又会干扰旧知识,容易混淆不清。所以,对相似、容易发生混淆的知识,要加以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加强掌握知识的清晰度,防止负迁移。

所谓对比迁移,就是通过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对比,探求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不同点进行分析,形成更鲜明的特征,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对比中同化或顺应,达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诱思探究教学论的创始人张熊飞教授说:“人的认识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完善、丰富的构建过程。任何不经过主体本身的同化或顺应而形成的新认知结构,都是不牢固的。”此话启示我们,要在教学中找对比点,以诱导学生思维为主,让学生对比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的相似点或不同点,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达到迁移的目的。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听、说、读、写和语文实践活动,每个单元都有精读和略读的篇目,另外还有一到两篇“诵读欣赏”课文。教材还以读导写,设计开放性作文题,编写“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各三则,分别安排在六个单元中,还有“名著推荐与阅读”以及“专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寻找这些知识的联系点,让前后的知识互相影响,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对于同一类型文章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又如,学生对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的鉴赏。表达技巧的含义较广泛,主要体现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上。不少中学生对这些概念模糊不清,赏析思路单一,不能从多个角度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熟记以上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迁移到同种文体其他篇章的阅读。

3.延伸迁移法

所谓延伸迁移,是将课文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这种方法既能把握教材的时代性,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又能满足学生渴望了解社会的心理需求。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文中鲁迅是怀着敬慕的心情刻画寿镜吾老先生的,但因为时代的不同,学生对寿镜吾老先生的看法会有所不同,教学中可以“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从寿镜吾老先生谈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为话题,诱导学生思考,进行口头表达,从而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又如,《端午日》一文对赛龙舟场面进行了描写,采用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热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同时,还通过想象“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侧面烘托了比赛场面的热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写作技巧,文中追鸭子的活动并未展开描写,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设计一个拓展延伸的小练笔“结合生活经历,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方法写一段追鸭子的场面”,将课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从而使教师的“为迁移而教”和学生的“为迁移而学”默契地结合。

张熊飞教授说:“学生对已有知识、技能的概括化、系统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出以前没有认识过的同类新知识、技能的本质特征,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而转化为能力。”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老一辈教学工作者摸索出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把新课上成旧课”和“把旧课上成新课”的两种教学境界就是极为高超的教学艺术。这都是迁移理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在教学中使用迁移艺术的关键点是找准切入口,让新旧知识对接,让学生在学的乐趣中,通过迁移,让大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所贮存的信息复活,在新信息的作用下,参与同化或顺应,从而获得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能力。

迁移理论论文篇3

[关键词]迁移理论 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65-01

1.迁移理论概述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中的“举一反三”在教学中一直深受重视,也可以说是我国对教学中迁移现象的最早论述。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新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迁移广泛存在于一切学习活动之中,除了知识和技能以外,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等,都可以产生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前后两种学习活动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原理。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是迁移发生之关键,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在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就越好。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提出的“学习定势”认为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学习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学习定势既反映在解决一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学会如何学习)上,也反映在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状态(准备动作效应或预热效应)中。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时,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前后学习内容之间保持一定的联系,并且学会选择性的运用前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先前学习的知识对新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2.迁移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合理利用迁移理论和迁移规律来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不仅加快了整个教学的进程,而且有助于教师把教学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效利用迁移规律,建立新旧知识的广泛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情境的变化,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广泛的学习迁移,学生不仅能够巧妙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降低解决当前问题的难度,而且还能通过新的学习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使已有的知识得以系统化和完善化,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稳定充实的知识网络结构,既有利于已有知识经验的稳固,也能使新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3.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促进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实现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缩短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在语文教学中广泛运用迁移理论,指导学生把生活知识迁移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展示一个素雅、朦胧、静美的意境,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使感受朱自清散文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魅力。

3.2促进语文教学各部分之间的迁移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利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来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迁移,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为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在引导学生感悟文章思想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学习作者描绘事物、遣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其迁移到写作中去。学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高修养、积累素材、借鉴写作技巧,这样写作时才能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迁移理论论文篇4

【关键词】母语迁移;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教学

一、语育迁移的定义及表理

(一)语言迁移的定义

迁移一词原为教育心理学术语,指原有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J.M.索里,C.M.特尔福德认为迁移(transfer)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语言迁移是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提出来的。Lado认为迁移是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关联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

Odlin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他强调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学习中的语际影响(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这种形响源于目的语和学习者的母语之间的异同。

Faerch和Keeper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心理过程。

Schachter把语言迁移现象视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conntreint)。这是一种认知的观点,她认为学习者先前获得的知识在学习者对目的语进行假设时产生制约。

20世纪中期兴起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理论提出了母语迁移概念,即指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试图借助母语的形式、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而掌握的一种过程。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世开指出:“母语的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根本性的间题。”近半个世纪来,二语习得界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母语或者第一语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同时这也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语言迁移的表现

Sclinker将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R.Ellis认为语言迁移有四种表现形式,即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回避(avoidance),过度使用(over--use)。

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多样,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

(1)正迁移:母语的正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例如,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在习得日语的过程中,就要比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有更大的优势,因为日语和汉语在书写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2)负迁移:也称作干扰,指在学习第二语言中,由于使用母语规则或形式而产生错误或不符合目的语规则的形式。

(3)回避:学习者因为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而试图避免使用某些语言结构。

(4)过度运用:学习者受母语影响,为了避免某些困难的语言结构而过度使用一些简单结构。比如,日本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会使用过多的简单句,而避免使用关系从句。

(5)语言习得时间不同: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儿童习得各自母语的时间大致相同,但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存在很大差异,成人习得第二语言所需的时间相差很大。这同时表明语言本身有难度差异。

二、母语迁移研究的相关理论

母语迁移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语言迁移的兴盛时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语言迁移受到冷落。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迁移再次兴起,成为热门话题。

(一)对比分析理论与母语迁移

20世纪50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的基本观点为: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困难来自于母语的干扰;学习者的母语和他所学的目的语之间的对比可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和困难;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在语言对比的墓础上,减少母语的干扰即负迁移,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证性研究开始兴起。实证研究无法在以下两方面支持对比分析假设:1)它预测的一些困难在二语学习者的身上并未发生;2)二语学习者身上的一些困难未能提前预见。对比分析理论遭到了质疑,随着错误分析的兴起,它逐渐受到冷落。

(二)普遍语法理论与母语迁移

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认为在语言学习中,人脑中有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并将普遍语法具体分为核心语法和边缘语法。核心语法是所有语言共有的语法,是无标记的,边缘语法是不同语言所持有的语法,是有标记的。其中语言标记理论是普遍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homsky的标记理论常被运用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来解决迁移现象。Ellis认为语言的标记性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某些差异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而另一些则不会。1999年Ellis进一步说明了母语的标记性和语言迁移的关系,就是当母语和目的语都是无标记时,就不会产生迁移。当母语是无标记,而目的语是有标记时,就会产生迁移。当母语是有标记而目的语是没有标记时,也不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

(三)中介语理论与母语迁移

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术语由Selinker首先提出,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中介语是既不同于目标语,也不同于母语的一种自然语言,因此可以说中介语语言体系是语言迁移的必经之路。

Selinker认为学习者母语的任何特征不是迁移到目标语中,而是迁移到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他认为中介语是母语一中介语一目标语系统中的一个必然成分和过程。在这个系统中,目标语学习者从母语出发,经过中介语,到达目标语。关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中介语内部出现了两种理论,分别是重组连续体(Restructuring Continuum)理论和创造性建构(Creative Construction)理论。重组连续体理论认为学习者被看成是在逐步调整他的母语系统以不断接近目标语。这种理论承认母语的某些影响。创造性建构理论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很小的,第二语言习得机制与母语习得机制基本相同。无论学习者是何种母语背景,第二语言结构的习得顺序基本一致。Sharwood Smith认为忽略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潜在影响是创造性建构假设的主要问题。

(四)认知理论与母语迁移

认知理论将二语习得看作是复杂认知技能的习得。认知理论关于母语迁移认为,学习者本族语的影响不能完全由习惯的养成来解释,迁移不仅仅是一种干扰或者对本族语的依赖。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知识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

近年来,国外语言迁移研究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理论受到了普遍关注。Pienemann提出了语言可加工性理论,是指通过研究学习者大脑的语言加工程序,揭示语言加工能力对语言迁移的制约,预示中介语的发展途径。该理论有很强的解释力。

三、母语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促进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Corder认为学习者第一语言能促进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Ellis指出语言学习者应该使用第一语言作为他们有意识的可以借助的资源,从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汉英对比增强两种语言的可辨别程度,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不可能摒弃汉语来学目的语,教师应该对两种语言进行必要和恰当的对比分析。

(二)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错误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上所犯的迁移错误要持宽容态度,告诉学习者针对错误不要采取回避的态度,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学习过程中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三)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英语的语言形式上,而忽略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思和形态。因此,对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来说,他们的共同弱点是对英美文化中的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了解不够,致使他们在真实的语言交流中感到困惑甚至是困难。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交流”素质,创设更多的环境和背景使学生们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从深层次上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

[2]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小燕.母语迁移研究综述[J].人文社科.

[4]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2002(6).

[5]吉少丽.语言迁移理论与英语教学[J].职业圈,2007(19).

[6]赵玉庆.语言迁移与外语教学[J].教学研究.

[7]曹永衡.《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季刊),2006(4).

[8]尹洪山,刘振前.国外外语教学[J].2007(1).

迁移理论论文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职;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是延续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利用某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的方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迁移理论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数学联系到生活实际、其它学科,并使用数学思维进行生活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一、迁移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影响因素

1.教师教学方式的局限

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的选用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总结学习经验能力、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能力等,从而促进迁移理论的应用。若是教学方法选用的不当,就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迁移理论的应用也会因此受到阻碍。

2.学生自身能力的局限

学生自身能力的局限包括数学学习定势、数学经验概况水平、数学的认知结构,数学学习定势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利用特定方式反应,学生的反应对迁移教学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在迁移理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学生的数学经验概况水平。而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越清晰,就越能促进迁移理论教学,相反则会阻碍迁移教学。

3.数学问题和思想的影响

高职数学教学的教学思想包括化归与等价转化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与函数的思想等,具有较高的包容性、概括性,直接影响着迁移理论教学。同时它还受数学问题的影响,在迁移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概括、分析教学的过程,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共同经验,当含有较多的共同因素时,就会比较容易的应用迁移理论。

二、迁移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1.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概况能力

概况是迁移理论的实质,而概况知识的广泛迁移,将会推动迁移理论的广泛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概况知识、基础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概况水平的时候通常是在复习、解题、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实现的,以此来推动迁移理论教学的广泛应用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关实践证明在学习中,学生面临的困难大多是因为缺少概况问题间的共同原理的能力和意识,并不是学习自身的问题。而把握抽象结构水平的相似性特征,可以使表明特征对学习的干扰大大降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在讲解某单元或章节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这一单元或章节的知识总结、复习,利用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梳理,将重要的数学思想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实现数学概况培养的目的。同时使用迁移理论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式取代以往的被动学习方式。例如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在学生中形成稳固的学习交流组合,在课外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数学问题交流、讨论中完善思维、开阔视野,逐渐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定势、知识结构,最终促进迁移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发挥数学基础知识的促进作用

加强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迁移理论的前提条件,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数学技能、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强化、反复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析数学知识能够快速联系到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较高概况水平、抽象的数学法则、数学公式、数学原理、数学基本概念等,在学生思维联想的培养中,有助于学生利用扎实的基本功进行高效的联想思维训练,最终对学生学习迁移发挥促进作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迁移理论的重要举措就是强化记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将不同性质的新知识通过基础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和差积化公式、积化和差公式的时候,由于其知识点的抽象性,学生在记忆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困难,及时记住了也容易出现忘记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迁移理论进行教学,通过学生掌握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加减运算正余弦定理就可以得到和差积化公式、积化和差公式,学生通过联想记忆就可以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深刻的记忆新知识。

3.通过学习兴趣进行引发

学生在学习中拥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敏锐观察问题、积极探索问题,从而推动迁移理论的应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利用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迁移到数学教学中来,丰富教学的内容,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感受。例如子啊学次函数时,可以使用几何画板生动形象的展示函数的变化图,以此来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加深学习的理解和掌握。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迁移理论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研究影响迁移理论应用的影响因素,才有有效的措施减少它们对其影响,有利于实现迁移理论的广泛应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概况能力的提升,实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宝仓.试论“4R”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138-140.

[2]韩学君.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140-141.

[3]薛文静.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24:42.

迁移理论论文篇6

[关键词]知识迁移 英语教学 方法

一、引言

目前,知识迁移成了中国教育界十分重视的课题,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所谓迁移,学习心理学对迁移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所学的新知与旧知发生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二、迁移理论研究简介

1.迁移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概括化理论以及关系理论。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来自于官能心理学。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形成的,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迁移。共同因素说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指出,强调各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或共同因素,才会产生迁移。

概括化理论由心理学家贾德(C.H. Judd)提出,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系理论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苟勒提出,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领悟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迁移。

建构主义的理论学派,认为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为了促使学生在新条件下应用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些教学理论,如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以及认知灵活性理论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

2.迁移的种类

迁移的种类按其效果来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即为正迁移。两种学习间干扰作用则是负迁移;按迁移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学习英语句法结构,有时也会受到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产生顺向负迁移。例如,在翻译“我们明天去上学。”的句子时,有的学生错误地译成: We tomorrow go to school.“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说明了大量的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对写作能力提高产生顺向正迁移,此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三、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迁移的发生却不是自动的,它需要我们创设条件,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记忆与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1.创设多种促进知识的迁移条件

(1)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知识,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联系点或者促进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辨别。例如,在讲解过去进行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复习现在进行时,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时态的异同后,学生对过去进行时掌握就比较容易。

(2)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运用与迁移。如果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能充分利用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两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合理而牢固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例如,英语语法知识讲解,这些概念抽象程度高。因为知识越抽象,其潜在的应用范围(逻辑处延)就越大,适用范围就越广泛,迁移效果就越明显。

(4)定势也称心向,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条件。定势的作用有双重性。对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学生在翻译“他们在教室”句子时,受汉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容易译成“They in the classroom.”而英语则必须要有表示存在的be动词are。正确译文是:“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的定势,提高迁移的效果。

(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所学材料细节,对新材料从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感知,对其进行深加工。例如,学生对英语时态方面的知识理解的透彻,学得扎实,在学被动语态时就比较容易。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多元视角,多方面有益吸收,多种方法结合。人是发展变化的,方法也必须变化,原来有效的方法。如果永不变化,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成为无效的方法。知识迁移离不开主体——人的参与,知识学习离不开主体的主动建构。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激发起来,那么,所学的知识迁移就无从谈起。况且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多种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多种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课内、课外结合培养迁移能力

Prenzel与Mandl认为,知识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范围的建构,知识的抽象水平与心理上的应用范围共同决定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与其应用范围是二位一体的,理解知识的意义必须离不开对知识的应用。知识被应用的越多,越多样化,知识的逻辑外延就越多变为心理外延,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就变得越深刻,也就越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因此,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多情境、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如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等。要让学生在各种接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运用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保持效果,促进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还与社会情境相联系,使学生与社会生活直接接触,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赋予知识以生命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增长见识,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

4.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促进知识迁移

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匮乏,成为知识迁移的最大障碍,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为知识迁移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广阔空间,任何人只要掌握该方面的操作规程可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它为学生提供了教室所不能提供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以模拟现实情境,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新知识的理想境界,使知识能更有效获得广泛迁移。

迁移理论论文篇7

【关键词】学习 迁移理论 迁移整合 方式

现代学习迁移理论与传统的迁移理论相比,较为重视迁移的认知特性,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具有微观、细致的特点。不仅有利于促进学习迁移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对学习迁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学习迁移的效果。

一、现代学习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对学习的迁移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论述,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其中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的中介,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组织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奥苏伯尔,1978,1994)。强调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 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奥苏伯尔的观点代表了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随后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的过程、原有认知结构(即表征)的特性等进行了更为深入而具体的探讨。

(二)其他相关迁移理论

1.符号性图式理论

以霍利约克(K.J.Holyoak)、巴索克(M.Bassok)和吉克(M.L.Gick)等人为代表,提出了符号性图式(symbolic schema)理论。该观点认为,为产生迁移,学习者需获得充分的一般性的符号图式(即抽象的结构特性),并能将此图式解释为迁移情境的表征。未能迁移是因为学习活动中没有包括足够的经验,以便将不同事件的特征匹配到符号图式中。该理论后来也承认,某些起特殊作用的非结构特性(即表面特性)也影响迁移。

2.产生式理论

以安德森等人(Anderson,1983,Singley & Anderson,1989)为代表,着重研究了认知技能的迁移问题,提出了迁移的产生式(production)理论。产生式法则是认知的基本成分,一个产生式法则包括一种条件表征(IF)和一种动作表征(THEN),条件表征用于再认情境中的特征模式,动作表征用于形成一种符号性信息。该观点认为,个体在最初学习任务中所形成的表征(表征1)是产生式法则的集合,同样,在新的情境(迁移情境)中也形成产生式法则的集合的表征(表征2)。若两表征含有相同的产生式或者产生式的交叉与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决定迁移的一种共同要素。

虽然产生式理论也强调迁移中的共同要素,但这种共同要素更侧重于认知成分,因此,与传统的强调客观的共同要素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3.结构匹配理论

金特纳(Gentner,1983,1997)等人提出了迁移的结构匹配理论(structure mapping)。该理论假定迁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征匹配的过程,表征包括事件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若两表征匹配,则可以产生迁移。其中,事件的结构特征或本质的关键特征的匹配在迁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事件的表面与具体的特征对迁移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抽象的表征是在迁移情境中构建的,这种构建仅部分依赖于最初学习情境中有关信息的提取。

4.情境性理论

以格林诺等(Greeno,Moore & Smith,1993)为代表,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situated theory)。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去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是对情境中所具有的特征的一种适应。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这种活动结构的建立既取决于最初的学习情境,又取决于后来的迁移情境。

上述各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学习迁移问题,但在许多方面仍有一定的分歧,比如,决定迁移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共同的主观成分还是客观成分,是抽象的表征还是活动,或者是其他因素?等等。这些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学习迁移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迁移研究缺乏一种整体构想,只重视局部、微观的探讨,忽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的建构。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整合

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对新旧经验的一个整合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从“知识学习”到“技能应用”的质变过程。鉴于大学生学习迁移过程涉及复杂的认知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达成较好的学习迁移效果,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整合。

(一)学习迁移的宏观整合

从宏观角度来看,学习迁移的过程就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即经验的有序化过程。在组织这种经验结构加工过程中,各种经验成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均沟通的一种网络型结构。这种网络型结构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宏观整合过程。这种整合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三条途径实现。

1.同化性迁移

同化是指不改变原有的经验结构,直接将原有的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者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经验结构中去。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同化性迁移过程,如已掌握的“金属”概念对学习新概念“铝”的影响。

同化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上而下,原有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一方面,原有的上位结构可以将新的下位结构吸收到自身中去,实现旧经验对新经验的同化;另一方面,新习得的下位经验结构又可以归入到旧的上位结构中去,实现新经验的类化。可以说,同化和类化实际上是同一过程,只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而已。

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的,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同化性迁移是学习迁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比较典型的迁移现象。

2.顺应性迁移

顺应指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当原有经验结构不能将新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顺应性迁移,如“铜”“锌”“铝”等概念的掌握对形成“金属”这种概念的影响。

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前后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形成一种更高级的、包容范围更广泛的上位经验结构。学习中的顺应性迁移也是比较常见的,如学习那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并列内容时,个体有一种去建立某种上位结构的倾向,以便将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下位经验纳入其中。

3.重组性迁移

重组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重组性迁移。

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只是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比如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结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结合、重新排列。同样,在语言学习、问题解决等许多活动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经验重组。例如,学生学习掌握了100以内的乘除运算,只需进行重组性迁移,就基本上掌握了所有整数的乘除运算。因为除了位数增多外,并未增加任何新的运算成分。直接运用重组性迁移,可以大幅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与此类似,如果学会了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通分与约分等知识与技能后,就可以在同分母分数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和带分数加减中,应用重组性迁移进行教学。

总之,重组性迁移在教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进行重组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善于利用这些要素进行重组。教师则需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重组性迁移,提高学生经验的增殖性,扩大其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培养学生的重组性迁移能力,也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习迁移的微观整合

从微观角度来看,无论是哪种迁移,都离不开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参与。就迁移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认知成分而言,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整合。

1.不同学习中的经验构成成分的分析与抽象

分析是指把事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或者分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及不同的联系或关系。例如,把某株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等部分;把人的心理活动分解为认知、情绪与情感、行为、自我调控等方面。分析可以在不同层次和水平上进行,对个别事物进行分析属于低水平,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则属于高水平。

抽象是在区分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与非共同的、非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把共同的本质特征及联系抽取出来,而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及联系的高级分析过程。例如,人类个体虽然在种族、语言、肤色、性别、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人都能够使用语言,都能够进行思维和从事社会劳动,这些是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把这些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与非本质特征相区分,舍弃非本质特征,就是抽象。

抽象与分析的区别就在于所指向的范围不同。分析是对个别事物的个别要素的认识,抽象则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要素的认识。抽象从其实质而言,也是一种分析,是在分解同类的许多个别事物的特征或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出哪些是共同的,哪些是本质的,即分解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要素的过程。因此,抽象是高级的分析。由于人类个体的经验水平不同,其抽象水平也有差异。

在任何迁移过程中,学习者都需要对新的学习中的经验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对新旧经验的组成成分加以识别,从而进一步抽象出这些不同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要素。分析与抽象是实现迁移所不可缺少的认知成分。

2.不同学习中的共同经验成分的综合与概括

综合就是将分析得出的个别事物的组成要素联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综合与分析是对应的。在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既有分析,也有综合。综合是在对相互联系的各组成要素的分析基础上实现的。例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通过对课文各部分的分析,找出各部分描写或论证的主题、写作特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全篇文章进行综合,总结出文章的中心及写作特点。

在迁移过程中,不但要分解出不同经验的构成成分,抽象出新旧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或联系,而且还要对这些经验进行综合或概括。通过综合,对不同经验产生完整的认识;通过概括,对新旧经验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这样才能实现迁移。因此,综合和概括也是学习迁移产生所必需的认知成分。

在任何迁移过程中,学习者都要对新的学习中的经验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对新旧经验的组成成分加以识别,从而进一步抽象出这些不同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要素。同时,学习者还要通过综合,对不同经验产生完整认识;通过概括,对新旧经验之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分析、抽象、综合和概括这四个基本认知成分在任何迁移过程中都存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完成迁移活动。

【参考文献】

[1]莫雷. 教育心理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3]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

迁移理论论文篇8

作者:李希 戴航 万佩真 叶浩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学习迁移理论,研究了学习迁移理论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三类在《编译原理》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方法。

关键词:学习迁移;编译原理;教学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迁移(transferoflearning)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对学习迁移的研究是对所有综合性认知理论的一个严格的,也是必要的经验。

早期的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在1903年通过训练大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的实验提出了共同要素学说,他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元素存在迁移才会发生,反之则无论所涉及的官能如何相同,迁移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该学说只能解释机械的具体的特殊迁移。贾德在1908年设计了水下击靶实验研究迁移,提出了经典类化学说。他把学习者对于前后不同学习情境的共同原理原则的根据作为迁移的基本条件,指明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导向学习者对基本的核心概念进行抽像和概括整理,使之为后继的学习迁移做充分且必要的准备。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辛格莱与安德森根据其知识分类的观点,将迁移分为四种类型: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这种方法基本上代表了人类知识学习中的迁移类型,是当今影响较大的一种迁移分类方法。我国关于迁移研究的实质性进展,见于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理论框架下的代数解题迁移的实验研究。该研究创立了结构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定向化教学的规律依据,以及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的执行原则。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往往感觉该课知识点琐碎、抽象、深度不易把握,实用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大。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时应注重应用学习迁移理论,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编译原理》课程的大致介绍)

二、《编译原理》教学过程中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编译原理》的教学活动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指导过程因素和实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因素两方面。

(一)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因素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内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部观念和组织,包括学习者已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认知结构是产生学习迁移的重要基础,其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背景知识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学生学习过程并非简单地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和新学习内容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第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学习课题里共同因素的概括化,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如何概括,如何思维,有利于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

第三,学生拥有的认知技能。认知技能是个体在认知领域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与一般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这种能力是问题解决者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认知并运用概念、规则解决认知领域问题的能力。认知技能既包括利用习得概念、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含对相关概念、规则情境适用性的认知监控能力。对认知技能获得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认知技能的实质,有利于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指导过程影响因素

教学指导过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一下两方面:

第一、依据迁移要求,精选教材。

精选教材应与时俱进,特别是计算机学科的教材,由于该学科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教师应把握住该学科的前沿领域,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精选的教材应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材料,即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要突出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精选教材。

第二、合理编排教材内容和教学程序。教材的呈现应该遵循由整体到细节逐步展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如何使那些具有较高概括性、包摄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处于教材的中心位置。教材的呈现还要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课题和章节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融汇贯通。

三、学习迁移理论在《编译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迁移

编译原理属于专业必修课,与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原理关系密切,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主要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编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它的先修课程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本课程提供编程实践所需的学习经验,《数据结构》解决了在编程时大量数据的存储结构问题。这两门先修课程的已有学习经验,促进了本课程的知识正向迁移。编译技术所涉及的建模技术同样适合其他软件的建模,也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继课程如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学习提供同化性迁移。

(二)本课程前后内容的迁移

概括是迁移的核心,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发生的重要条件。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教材第一章都是“绪论”,也就是对整个课程的科学概括。课程第一章“绪论”整体地、系统地概述了课程的所有章节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各个要素之间上下左右,横纵交叉的关系,避免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孤立地对待各章节的知识,为重组性迁移提供直接的支持。在《编译原理》课程的“绪论”中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编译的六个阶段工作: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而全课程的几大章节可以说就是分别以这六个阶段的工作展开详细介绍的。如果分别死记硬背这六个阶段的输入对象、工作原理、输出对象,就会造成知识点的断裂带及断裂点,导致知识错乱、思维混乱。只有将这六个阶段的学习联系在一起:源程序在词法分析阶段被分解成一个个单词,而单词容易犯拼写或语法等错误,所以要进行语法分析,没有语法错误就要进一步判断是否有语义错误,进行语义分析,没有语义错误之后再翻译成中间代码进行适当优化,从而简化编译的复杂度,最后生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代码。学习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要学会概括归纳知识点,这样才能保持条理清晰。按照课程中章节前后内容的迁移研究,遵从个案到一般,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安排好学习程序。

(三)生活经验的迁移

生活经验的迁移简单、直观、有趣,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是效果最好的学习迁移方式,这些知识的迁移增加了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也促使学生更多地关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原理。例如讲到文法二义性有害时可以联系到生活中有歧义的病句;在讲到算符优先算法时可以联系到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法则;在讲LL(1)文法的判别条件时可以联系到无交点的两条平行路径;在讲语法制导翻译的时候可以联系到自然语言规则;四种LR自底向上语法分析方法的算法思想可以联系到对于不同程度矛盾的解决。教师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引用的新材料与所要阐述的知识点之间的共同性。因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元素时迁移才会发生。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在这两者间设立科学的通路——相同要素,才能有效建立学习迁移,更有效提高教与学双边效果。

四、结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比格(M.L.Bigge)指出:“学校的效率大半要根据学生所学材料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此,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这充分说明,学习的迁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迁移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它往往是新旧知识或相关知识连接的纽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知识教学而有所侧重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凡能迁移的地方,教师要尽量设法引导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迁移动力,改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编译原理》作为一门专业性课程,由于该课程知识的理论性、抽象性很强,使其学习迁移有一定的特殊性,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方法和效果还有待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教师必须在掌握有关学习迁移的理论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应用迁移规律,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学生不仅是学习基本理论原理,还要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

参考文献

[1]M.L.Gick,K.J.Holyoak.TheCognitiveBasisofKnowledgeTransfer,inTransferofLearning:ContemporaryResearchandApplications[M],SanDiego,AcademicPress,1987.pp.9-46.

[2]才秀颖.十五种学习迁移理论通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83-85.

[3]杨卫星,张梅玲.迁移研究的发展与趋势[J].心理学动态,2000,(1):46-52.

[4]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改革教学体制的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迁移理论论文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迁移理论;相关性

在高中数学授课中,教师们常用到的一种方式就是将新旧知识串联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的运用迁移理论,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快速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在这种长期的引导下,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抽象教学内容的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就像著名的心理学者比格所说: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理解掌握教材的迁移数量。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教师合理使用学习迁移理论尤为重要。

一、如何理解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即通过已经掌握的旧的知识体系包容并同化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不可能存在“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授课中一般都存在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模式。教师在授课中公式、定理的讲解都会引出更多的相关知识。但是,学习迁移理论对于教学的作用存在双面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学习迁移被称为正迁移,起到抑制作用的学习迁移被称为负迁移。

二、学习迁移理论对高中数学授课中的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就是从一种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从一种环境迁移到新的环境中的能力,标志着达到了有效教学的指标。现代高中数学授课中,教师每堂课都会讲解大量的公式定理,繁杂的知识是学生学习中面临的巨大挑战。通过学习迁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很快的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但是,这只是学习迁移的正能量促进学习进程的表现。如果学生对旧的知识体系了解不够深刻,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到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否会成为他们学习的绊脚石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控能力不同,他们对学习迁移理论的接受程度自然也就不同,学习困难的学生面对学习迁移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此外,不同的知识体系之间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记忆存在混淆,例如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大量存在,迁移式教学可能很搅乱学生的记忆。那么,规避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负面影响尤为重要。

三、合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

(一)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学习迁移理论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大同小异,但课堂教授的方式却各有千秋。在课堂中有两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情境引入和类比推理。

情境引入贴近现实,而学生一般对现实中的知识更加敏感。例如,在《没有公式的数学中》讲到,人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哲理直观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相关情境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让学生从枯燥的公式概念学习中解脱出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是一种从生活常识到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正迁移。

类比推理主要运用于定理法则、新概念的授课中。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接受知识体系的开端,这就显得理解新概念十分重要。类比就是新概念理解的引路人。在高中数学知识中,如果两个概念具有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教师就可以由一种知识的特征推出另一种知识的相关特征。例如由圆的概念引出球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可以缩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收时间;推理主要作用于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高中数学知识中公式的运用很重要,而且公式多且繁杂,如果单靠死记硬背不仅浪费时间,还很容易遗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公式推导的方法,然后“放权”,由学生自己完成公式推导的过程。通过这两种教学方式,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更上一个台阶。

(二)兴趣是学习迁移的强大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影响到他对知识的渴盼程度。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习迁移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一是在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替代传统灌输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中师生间互动较少,教学方式枯燥无趣,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期留在课堂上。而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是接受新知识的执行者,而老师知识一个领路人。学生不直接从老师口中获取课堂内容,而是需要想象、推理或者实验的方式得到新知识。伴随着自己获得新知识结果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喜悦,学生对学习必将更加积极用心。除此之外,在课堂中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有一种方式――贴近学生。高中学生比较关心的一般有篮球赛、足球赛等赛事,如果将教学内容与比赛相关事宜相结合,把课堂知识放在学生的兴奋点上一起传输,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通过思想渗透方式养成学生的迁移品质

数学思想是连接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媒介,它也是数学的灵魂。所以,数学教学中的一大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例如,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的位移,联想到数学建模;通过介绍向量与坐标,联系到空间几何;由图形与方程联系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要求教师在灌输知识的同时,有目的的引出相关数学思想。实行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授课过程中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主,创作主动、参与、探索、获得结论的学习模式,提倡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既要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又要联想到它宽广的外延和广泛的迁移空间。

结语:

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知识迁移现象。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理论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学习迁移的理论,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具有浓厚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破陈规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正凯.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3(24)

[2] 薛文静.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24)

迁移理论论文篇10

一、学习迁移的内涵

学习迁移具体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因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或多或少的影响.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学习迁移现象的反映.但学习的迁移有不同的类型,根据学习迁移的结果的划分有正迁移与负迁移.首先,正迁移强调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的影响,但负迁移导致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时应注重正迁移的运用而克服负迁移的影响;其次,根据迁移的方向还有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就是先学的知识、方法等对后学的知识产生的影响,而逆向迁移就是后学的对先学的影响,因此,在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时应同时注重这两方向迁移的影响;再次,根据迁移内容与迁移内容的不同概括,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侧重点地运用不同的迁移方法.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具体运用

1.利用学习迁移,理清不同知识的构架

根据学习迁移的分类,应充分利用学习的正迁移、顺向迁移与负向迁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掌握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帮助学生整个知识网络的建立,而学习整体性框架的建立又能为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掌握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先理清课本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探究其中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本的整体脉络下,掌握不同知识点间学习迁移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目录让学生系了解将要学习课本的主要内容,并以图表的方式,阐述不同章节内在的联系.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 课本上,第一章电流、第二章磁场、第三章电磁感应中,这三章在课文教学内容联系得比较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图表,形象地描述这三章的内容联系.而在学生学习完这三个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根据学生的理解将这些章节进行整合,制作成一张表,具体阐述每个章节内容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不同章节以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2.正确运用迁移,把握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

由于负迁移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一种知识时受前一种思维的消极影响,导致新知识的学习不能顺畅地进行,这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教师在运用迁移理论时应对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做具体的说明,对于不同的知识是否能形成顺向迁移或逆向迁移做出指导.例如,在学习压力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受到之前所学的重力的影响,认为重力就是压力,这时教师应克服负迁移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辨别重力与压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重力与压力间是否能形成顺向迁移与负向迁移做出说明,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不同的知识点.

3.创设问题情境,以促进迁移能力的提升

学习迁移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应运用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习迁移的具体运用,而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无疑是促进学生迁移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其与之前所学的知识的联系,在这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不同知识间的联系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