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7:41:22

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范文篇1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迁移能力范文篇2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迁移能力范文篇3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迁移能力范文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迁移能力;对策

简单地说,迁移能力是一种在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联系和关系的能力,是一种运用已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来进行新的情境和知识学习的过程。迁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事半功倍、举一反三地去探索知识并将之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孔子所倡导的触类旁通的精神就是迁移能力的起源和雏形。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而迁移能力作为科学素养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高中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综合性和地域性热证的学科,具有文理学科双重性质,在锻炼学生思维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系统化知识结构构建。地理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其所涉及的知识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师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授者,另一方面则是知识的迁移者。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地理学科特征,秉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学原则,让学生形成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在构筑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喜爱程度,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学习规律,使其能够形成规范化和系统化地理知识架构。(二)有利于避免思维定式。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和约束,很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付高考考试,将记忆地理知识点和考点的教学放在了重中之重,忽视了对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学习陷入思维定式怪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了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绝大多数学生给出的答案都是澳大利亚处于赤道低气压带。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很少会迁移思考,探索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这种表现正是迁移能力和发散能力较差的表现。(三)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达尔文将最有价值的知识定义为和方法有关的知识。中国也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获取知识的方法要比知识本身重要得多。教学中,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能够转化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即使针对同一知识点,面对不同学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分析的时候,掌握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在于明确工业区位从社会经济因素为出发点,农业区位则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双重角度去思考。面对地理知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公式化的方式开展教学,让他们首先掌握该知识点的要点,降低他们的心理障碍,提升其地理学习信心;面对地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就要给予其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从给出的图像和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将迁移能力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学迁移能力教学对策研究

(一)以最近发展区作为知识迁移重要平台。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两个层次水平:第一是现有水平;第二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最近发展区就是两者之间的差距。透过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地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发展水平,并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进而完成知识迁移过程,进行知识结构的合理架构,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物理综合素养。(二)通过先行组织者来完成和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先行组织者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迁移理论相关概念。先行组织者指的是学生在接触学习材料之前首先接触到的引导性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在新旧知识之间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如果桥梁能够顺利地起到迁移作用,那么学生才能意识到地理学习的意义。在地理实际教学中,先行组织者可能是教具模型,可能是教学多媒体,还可能是地理图标和文件。(三)以情境问题链来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近几年高考地理的考题来看,考试的重点集中在将地理相关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之上,也就是考核的重点在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应当以创设有效的思考情境为重点,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迁移的过程中获得发现和探究的机会,并在无形之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国家近年来正在日益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地理教师必须潜心进行学情研判,以学生主体为原则,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现行组织者和情境问题链的引导下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士军.例谈地理学科内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3(20).

[2]沈炳广.如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西藏教育,2012(10).

迁移能力范文篇5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迁移能力范文篇6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公务员之家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迁移能力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语用迁移;语用能力;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语用迁移(PragmaticTransfer)指的是外语使用者在使用目的语时受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而套用母语的语用规则的现象。不同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把自身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运用在目的语的言语行为上,造成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甚至语用失误。

Kasper认为“语际语用学中的语用迁移应该指语言学习者非二语的语用和文化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理解、生成和学习的影响”。同时,他借鉴Leech对语用学的讨论以及Thomas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把语用迁移划分为语用语言迁移(PragmalinguisticTransfer)和社交语用迁移(S0一ciopragmaticTransfer)。

二、语用迁移的分类

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语用迁移的发生,语用迁移在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非常常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具有各自特定的一套语用潜规则,这些语用规则是在长期的特定文化群体中无意识的习得的,其遵循往往也是无意识的。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目的语交际文化和规范不甚了解,不可避免的将母语的文化和语用习惯迁移到目的语的使用中,造成语用负迁移,甚至语用失误,导致交际的失败。

(一)语用负迁移

语用负迁移属于母语对目的语的一种影响,表现为给目的语的理解和表达注人了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它无所谓好坏,或者说语用负迁移不一定对二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语用负迁移存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运用以及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它是一个必然而且相对持续的过程;但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所受到的干扰会越小。语用负迁移总是由学习者从母语带人目的语。这决定了语用负迁移总沿着一个方向运动,什么时候这种迁移能够减少和停止则需要深入研究。

根据Kasper的语用学分类理论,我们把语用负迁移可以再划分为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前者主要是产生于句法、词汇形式上的“对等”迁移和言语策略的负迁移,而后者主要涉及到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差异。

1、语用语言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将母语的句式直接套用于目的语,或者用母语的标准来理解目的语的句式或表达。尽管语言的表层结构没有变,但是相同的表层结构很多时候在不同的语言之中有不同的言外之力。

比如,在词汇方面,当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所表示的概念不对应,或词语带有某一民族独有的感情色彩时,就会发生负迁移现象:alittledirtylaundry家丑(不是“脏衣服”);busybody爱管闲事的人(不是“大忙人”);ablacksheep害群之马(不是“黑羊”)。

由此可见,虽然有些词汇字面意义相似,但实际意义却相去甚远。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要把它放人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两种文化背景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词语差异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2、社交语用负迁移社交语用负迁移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迁移。这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等有关。例如,我们中国人在受到别人恭维时,一般使用“哪里,哪里”、“过奖,过奖”、“惭愧、惭愧”等作为回应,以表示礼貌和谦虚。如果我们把这种表达方式生搬硬套地用到英语中去,用“Youflatterme.”或“Ifeelashamed."就是典型的社交语用负迁移表现,可能造成交际的失误。

(二)语用正迁移

母语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的习得也可以是正面的,就是说语用正迁移也存在。在这个方面,有人研究了各种不同母语(包括德语、丹麦语等)的学习者在习得西伯来语和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把请求言语行为的非规约性语用信息问接的迁移到跨文化交际中,这种语用信息与目的语在实施请求言语行为时所需的语用信息类似,是典型的语用语言正迁移现象。

三、影响语用迁移的因素

影响语用迁移的因素既有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也包括语言本身等内部因素,其主要如下:

(一)母语的社会语言模式

在所有影响语用迁移发生的社会语言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语的社会语言模式。尽管学习者对外部语境因素(如对话者的熟悉程度和相对地位)和内部语境因素(如接收程度、要求目标合理性、道歉义务)等都非常的敏感,但是他们习惯把母语的社会语言常规用来实施二语中的言语行为,如道歉、要求、拒绝等,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交际策略的变化和他们母语的社会语言模式一致。

(二)语言距离

普遍语用和说话者对其母语以及Ll和L2的语言距离的理解也会影响语用迁移。Grice提出用会话原则和合作原则来解释人们理解会话含义的机制,这是对普遍语用的首次重要尝试。Grice认为说话人经常性故意违反会话准则,从而让听话人来注意他表达的暗含意义。但是作为外语学习者,由于对外语感知的能力有限,很难每次都能准确理解这些暗含意义。

(三)对目的语的熟悉程度

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成正比,即当学习者的目的语趋于成熟时,他们的语用能力也随之提高。我们也观察到,总体而言,目的语高级阶段学习者的语用负迁移现象少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这与学习者在初级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目的语知识及其文化背景知识而在表达中更多地依赖其母语知识及其使用规则有关。然而,学习者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即使是英语学得很好的中国人也很难摆脱母语及本民族文化对其思维方式和交际行为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诸如年龄、性格或者学习环境等变量,都能够影响语用迁移的发生。

四、语用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重视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充分认识文化教学的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障碍。外语教师应认识到文化因素在当前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出现的频率和严重性。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融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于一体,不仅要求学生单纯记忆文化的内容或形式,而且还需让学生深知其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不会因文化不同而误解其意,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也惊喜的看到,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穿插,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语言学习,达到了三赢的局面。

(二)鼓励学生大量输入目的语

学生跨文化意识淡薄、语用能力停滞不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目的语输入的缺失。在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普及的今天,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接触各种语言材料,输人更多目的语,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学习语用知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尽量使用磁带、录像、电影等式向学生提供“真实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和社交习俗的敏感度和认同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以英语为母语者是如何实施某些言语行为的。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材料,如英语学习网站、英语电影视频、英语故事等,供其在课后练习。再次,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或外语沙龙以及各种涉外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目的语文化,取得对目的语知识的感性认识。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

学习一种外语,不能在没有社会、文化因素的语言真空中进行,必须介绍文化背景。尽管很多人已意识到语言的得体性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介绍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四、六级英语统考,具有较强的应试能力,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较差。

外语教学强调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这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传授语用知识,不断加宽、拓展各种文化背景面,适人、适地、适时进行文化交际。

迁移能力范文篇8

【关键词】母语迁移理论;外语教学;文化差异

所谓“迁移”是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词汇,其意义指的是学习者所掌握的旧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它的效果被分为负迁移和正迁移。所谓负迁移指的是旧知识技能对新知识的吸收产生正面的作用,而负迁移指的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吸收产生了阻碍作用。外语学习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当前许多高校学生们之所以难以提升自身的外语成绩和外语使用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们从小没有良好的外语基础,他们是出于中文环境下的群体,当他们在接触到外语的时候,他们的中文学习思维和中文使用思维会对他们的思考方式产生影响,此外,文化差异对于母语迁移的影响也相当得大,因此当前高校外语教师们在教授学生们外语知识的时候应当要将母语迁移理论研究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契合时代需求的外语人才。

1.母语迁移的研究分析

1.1母语迁移的历史回顾。想要将母语迁移研究分析透彻,首先应当要做的就是将母语迁移的历史回顾,通过回顾我们可以知晓母语迁移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母语迁移的研究工作,经历了对比分析假设和中介语假设这两个研究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可以知晓母语迁移现象的发展是螺旋状上升的,他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存在。1.2母语迁移的内涵分析。虽然世界各地的人类发展史大同小异,但是人类的语言发展史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人类所掌握的母语和外语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1]。在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倘若教师和学生们采用母语思维去进行教学和学习,学生们的外语能力和外语成绩自然难以得到充分提升。当前高校的外语教育者在了解到母语迁移的内涵之后,应当要拥有转变教学思维的意识,要通过教学思维的转变打破母语语言体系的狭隘束缚,要将母语迁移理论中的正迁移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们的外语成绩和外语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加强,进而让高校学生们成为契合时展的英语人才。

2.文化差异与母语迁移

所谓文化差异指的是当前我国文化和所学外语国家之间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是一直都存在着的,它不仅仅体现于生活方式上,也充分的体现于语言学习上。我国的学生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他们采用中文的思维去进行外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自然无法让他们的外语成绩和外语能力得到加强。2.1中外文化的差异对母语迁移的影响的体现。语言和文化的联系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互统一。从世界国家发展史来看,不同国家的文化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特定的国家文化也可以通过语言来反映[2]。当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文化的时候,其自身的母语文化往往对外语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会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严重的干扰。因此,现今的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文化的时候应当要注重外语背后的外国文化内涵,倘若无法知晓外语文化内涵去学习外语将会产生一定的误会。例如:我们中国人在见到朋友的时候往往将一日三餐的完成情况作为打开话头的招呼方式。但是外国人在打招呼时并不如此。英国人往往将天气情况作为打招呼时候的谈论内容。倘若随意的将本国文化代入到外国文化中打招呼,将会造成一定的误会。2.2中外文化思维模式造成的负迁移。上文说过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当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语言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3]。换而言之语言和思维是承载关系,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教师们在教授学生们学习外语的时候要尽量的避免负迁移对于学生们的影响,除了要让学生们能够知晓外语的语法之外,还应当要让学生们形成一定的外语思维。学生们知晓了自身的学习目标之后,他们将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积累语言知识,去理解外语思维方式特征,去了解外语和母语思维差异性,从而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

3.母语迁移理论下教师们的外语教学方式分析

现今我国高校教师们应当要充分意识到现今的时代外语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外语教学中,高校教师们要充分的研究母语迁移理论,要了解母语迁移理论对于高校学生们学习心态的影响,然后寻找到契合当前学生们心态的外语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外语成绩。3.1当前高校学生们的外语学习情况分析。虽然目前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重视高校学生们的外语教学,但是现今学生们的外语学习情况并不良好。许多学生们虽然具备极强的外语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外语使用能力并不强,许多高校学生们虽然可以在外语笔试中获取极高的分数,但是他们并不敢开流[4]。造成这种现象诞生的原因就是因为高校外语教师们对于母语迁移理论的研究不足,他们的外语教习方式较为传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常用的填鸭式外语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词汇和语法入手,去背诵大量的外语知识点,忽视学生们外语背后文化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会让高校学生们的外语成绩下降,也会让高校学生们感觉到学习外语的枯燥性,从而失去学习外语的兴趣。3.2母语迁移理论下教师们的外语教学方式分析。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外语教师们应当要认识到自身外语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要投入精力至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中去,教师们要投入精力去研究母语迁移理论,在树立正确的教学思维之后,高校教师们要寻找到与之配套的外语教学手段,从而让高校外语教学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加强,进而成为契合时展的高校外语人才。3.2.1高校管理部门要注重教师们的培训和招聘工作。想要让高校学生们能够充分的理解外语知识和外语文化,高校外语教师们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要拥有培养高校教师们教学能力的意识。在具体的培养工作中,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投入精力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高校教师们惊醒全方位的培养,要让他们能够充分理解母语迁移理论,从而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5]。此外,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当要注重高校外语教师们的招聘工作,在具体的招聘工作中,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除了要考虑教师们的外语能力之外,还应当要将教师们对于外语文化的理解作为招聘的标准。此外,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凭请一些外教入校担任外语教学工作,这些教师们对于高校学生们的外语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3.2.2高校教师们要转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思维。现今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们应当要意识到自身是高校学生们学习外语的引导者,因此自身的外语教学能力对于高校学生们外语能力的增长相当的重要[6]。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们首先应当要转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思维,要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思维从自身的教学理念中去除。其次,高校外语教师们要将外语迁移理论研究透彻,要通过研究寻找到配套的外语教学手段,使得学生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3.2.3高校教师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去进行外语教学。为了让高校学生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外语负迁移对于他们的影响,教师们要采用多种不同的外语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首先,高校外语教师们要从此学生们的思维进行改造,要采用全外语式课堂教学手段进行外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尽量避免了本国语言对于他们的影响,让他们从本国语言思维中解放,形成一定的外语思维[7]。其次,高校教师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角色教学法等等教学手段为学生们营造出外语环境,从而让学生们的外语能力得到加强。例如: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去扮演外国经典电影中角色,去进行表演让他们能够形成外语思维文化意识,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对于他们外语口语的影响。最后,当前高校外语教师们在进行外语教学的时候也应当要注重口语教学,口语教学之所以重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口语是外语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储藏媒介,因此在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外国文化,这些文化倘若能够被高校外语学生们吸收,他们就可以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地加快。当前我国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地加强。因此,现今我国各大高校应当要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外语教学中,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投入精力去为高校外语教学提供保障,高校教师们要知晓母语迁移理论对外语教学文化差异的影响,要对母语迁移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要通过分析去寻找到配套的高校外语教学方式,教师们要转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思维,教师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去进行外语教学让学生们避免母语负迁移对于他们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们的外语能力得到加强,进而成为契合时代需求的高校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温穗君.二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的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2]次仁卓嘎.浅谈英汉对比与母语迁移分析[J].西藏科技.2016(01)

[3]潘盛鸯.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迁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成功(教育).2017(03)

[4]林琳.从母语迁移角度解析英汉互译错误[J].大学教育.2017(21)

[5]翟海霞.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巢湖学院学报.2017(05)

[6]任梅.母语迁移: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影响[J].新西部(下半月).2016(07)

迁移能力范文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知识迁移;教学设计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社会对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很强烈。在近些年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却良莠不齐。本文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知识迁移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促进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学科概述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从根本上推动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学科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了专门的艺术设计学科体系,为培养专业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7年,在教育部设计学科的分类中,使用了“艺术设计”这个学科名称。1998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学科分类标准,“艺术设计”在国务院的学科分类中被称作“设计艺术学”,这两个名称在内涵上并无差异。艺术设计是一门融经济、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与其他学科呈横向交叉关系。首先,艺术设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性。艺术设计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给人以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而愉悦人的身心。目前,艺术设计被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既能够实现商业信息的传达,也能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诠释。艺术设计旨在通过让人们获得有价值的生活体验,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常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艺术设计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在经济社会背景下,是以商业服务作为主体的。其次,艺术设计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艺术设计不是设计者主观意识的无边际表达,通常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为商业服务。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凭借自己的灵感创造出优秀的艺术品,但很难通过自己的灵感对商业产品进行设计和创造。商品的艺术设计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考虑产品的特性,设计师的艺术思维和追求往往会被商品自身的特性所限制。艺术设计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设计通过对生活中最普通的商品和事物进行艺术化的包装和表达,从而赋予其审美形式和审美体验,使产品的审美特性和实用特性实现完美的结合,是物质与精神的碰撞,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要点

1.艺术设计的情感内涵

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认知过程,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实践性活动。艺术的最终呈现形式即我们所说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既有其自身的特性,又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及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达,是一种以物质形式呈现的精神产品。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著作中认为艺术应该坚守在感受的范畴。人们对艺术的感知既体现人们先天性的无意识的行为,又体现后天教育对人们整体素质和思维的影响。艺术设计教学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艺术素质的综合培养。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1]。她将艺术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旨在探讨艺术与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关系。情感要素也是艺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2.艺术设计的形式表达

设计者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活动是艺术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既包含了设计者的感性思维要素,同时也涵盖了设计者的技能表达。艺术设计教学注重对学生基本设计技能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技能是一种形式表达,是一种视觉审美体验,把艺术设计的理论素养和情感内涵高度统一起来。

三、知识迁移的认知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迁移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同化和顺应的过程。知识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迁移理论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新的知识以相同的形式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让新的知识变成旧的熟悉的知识,进而通过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对比,来简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也被称为知识迁移理论中的类化。“新知识”与“旧知识”二者呈现出的形式变化,被称为变式。知识在不同情境下的展现模式的不同,而知识的本质内核并没有改变,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剔除新知识与旧知识二者之间存在的变式,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就能实现对新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

四、艺术设计实践过程中的知识迁移

不同的知识内核,其对应的迁移内容也是不同的。艺术设计实践所涉及的知识可以分为专业知识、设计素养、设计理念、设计技能等几个方面。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进行迁移,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设计技能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形式训练说源于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所创立的官能心理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形式训练说,能够促进迁移的形成,并且指导艺术设计知识向艺术设计技能和艺术表现力迁移。其他如格式塔心理学、共同元素说、类比转化理论与戈登的创意理论分合法等,对艺术设计创意由知识到实践的迁移都是有效的指导。认知结构和结构匹配理论更适合学习主体的知识结构整体的内化,便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与记忆。建构主义迁移理论有助于情景化教学和主动型教学模式的建设。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性较强,教师要注重将多种知识迁移理论体系应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对知识迁移理论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应用,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五、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为宗旨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知识的认知获得,二是知识的保持与理解,三是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四是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对应学习的四个阶段,基于知识迁移的要求,在知识的获得阶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在保持记忆阶段,要求学生系统架构知识的整体;理解与应用阶段,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第四阶段,将个别性的经验转化成抽象的概念,为后期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艺术设计的教学目标和项目教学的整体战略,根据学习者需要学习知识的进度设计出系列实践项目。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对项目进行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设计要摆脱传统僵硬的思维模式,强调艺术作品的个性特征和主观性,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课程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项目设计要重视艺术设计教学的系统性,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具有明确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项目设计注重课堂形式和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强调课堂教学的主次,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造合适的课堂情境,通过课堂实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情景,并对学生的艺术设计过程进行指导。

4.项目设计应具有时代性,广泛性。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项目规划要与时代相契合,项目选择要广泛,能够促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到更多的外延知识,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为艺术设计提供文化要素和理论要素。在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以书本和课堂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艺术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意识的培养。要重视艺术设计形式的视觉特点,认识到视觉语言和视觉思维在艺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教学中,以实现艺术设计教学的形象化和课堂内容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对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迁移的应用,能够增强艺术设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从而使艺术设计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知识迁移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艺术设计实践由主题架构、创意构思和形式表达三部分组成。主题架构涉及到作者的主观意识、艺术认知和设计理念的迁移,是艺术设计从功能性要求到艺术化表现的一个迁移过程。创意构思是设计者主观意识的外化,包括设计者的创意思维知识、主题情感化能力、设计功能性要求等,通过联想、想象构建视觉思维的迁移阶段。这是艺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设计者的知识积淀和情感内涵要求都相对较高。形式表达是艺术设计过程中最直观的,是对设计主题和创意思维的外在呈现,也是形式美法则、设计技能、技法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迁移过程,是审美与技能性表达的统一。艺术设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设计能力。知识迁移通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进而应用到艺术实践中,对艺术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在日常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重视艺术设计从业者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从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理论,把艺术设计人员的素质、知识、能力培养作为一种生命的活体去传授,才能更有效促进艺术设计人员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也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杜静芬 单位:中州大学

参考文献:

迁移能力范文篇10

本文从迁移教学法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会计专业教学特点出发,阐述了在会计专业中实施迁移教学法的意义,同时,具体阐释了在会计专业中实施迁移教学法的策略:①学习方法的迁移;②概念教学中的迁移;③公式教学中的迁移;④问题解的迁移。最后,总结了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迁移教学法教学策略

迁移教学法一直被教师赞赏和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散发着无穷魅力。实践证明:迁移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在职高阶段的学习时间仅仅三年,教师无法把所有会计知识教给学生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迁移教学,不失为一种良策,它能将会计专业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实现教学上的飞跃。

一、迁移教学法与理论基础

迁移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迁移规律”设法为教学新知识提供联系的“认识桥梁”,通过“迁移”来发挥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铺垫作用。迁移教学法是基于学习者的学习迁移规律: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而产生影响的必要条件是学习者自身的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如果不动脑筋思考,知识就不易理解,也不易记忆,更不能迁移。迁移教学法充分认识到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给学习者留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双边关系。另外,迁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去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利于形成法知识网络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沿着学术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生活中更有效地应付各种情境。

二、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

会计专业课程是文理兼并的课程,历来被视为枯燥乏味的课程,因为在专业的知识中很多是与制度法规联系在一起,不能随意变更的。例如:提现200元的会计分录就必须写成:

借:现金200

贷:银行存款200

其不能写成其他的形式。另外,它不象语言教学中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述同一个含义,或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个事物,而会计专业知识则要求表达得精确和严密,用词的规范。比如:在购买生产用设备的业务中,借方所记的科目只能是“固定资产”,而不能任意地写成“生产设备”或“劳动资料”。同时,会计专业教学也不完全象理科教学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完全进行逻辑推理,从现象推导到结果,享受逻辑推理的乐趣。比如:给生产工人发放的工作服,有的时候可以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有的时候也可以记入企业的福利费开支。所以,会计专业的学习就象是走在一个迷宫里,看上去到处都有路,实际上只有一条是通往出口的路。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去寻找迷宫的规律,尽快找到出口。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找出口呢?利用迁移规律,在已有道路(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的道路(知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三、会计专业迁移教学法策略:“学习方法迁移”

会计专业教学中有许多相近相似且联系紧密的内容,这就为迁移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前提。如当我们理解了流动资产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当我们学会了记帐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理解就会变得简单,这些都是迁移在其中起了作用。总结教学实践,笔者归纳出迁移教学法在会计知识内部教学中应用的四种方法:

1、学习方法的迁移

在运用迁移法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方法的迁移是第一位的,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石。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迁移教学法中,学习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举一反三,综合贯通。也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重组与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学习者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与它相应的知识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即把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运用于解决新问题之中。引导学生“举一”(即获取知识)到“反三”(即知识的实际应用),引用迁移方法,在解决新问题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温故”就是重现旧知识,“知新”就是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心向,利用已内化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去影响和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掌握,沟通新旧知识、技能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体系,以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通过知识的归纳整理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如,在统计学科第一章六个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构成),再进一步找出标志与指标的关系;统计总体与指标的关系;总体单位与标志的关系;变异与变量的关系;最后形成一张综合图表:(如下图示)

通过这样的找联系,画图表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掌握六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灵活运用在其他的概念学习和认识事物规律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概念教学中的迁移

学生专业知识概念形成的根本方法是教师引导他们分析大量的经济现象,从这些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概念教学除了进行合理抽象与概括,也可以在原有概念基础上进行迁移获得概念,认识这些现象的属性.。概念的获得可用图1表示(见图示).

(1)从相似概念中通过水平迁移获得新概念。水平迁移是一种横向迁移.其指先行学习内容在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与后续学习内容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但两者又有区别,且又发生迁移效果的现象。例如,在会计学中,学习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概念后,可迁移到流动负债、短期投资、短期借款等流动性概念的学习中;也可根据概念的对立特性,既而迁移到长期投资、长期借款、长期负债等概念的学习。另外,在统计学中,掌握了统计总体的概念,就可迁移到调查对象的概念;掌握总体单位的概念,可迁移到调查单位的概念。甚至不同学科中也会发生类似迁移。比如,学习了工业会计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概念,能对财务管理中现金周转的现金概念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帮助。

(2)通过异位概念的垂直迁移获得概念。异位概念指存在包容关系的两个概念。先行学习与后续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是某种下位能力的先行学习,进而对更高一级的后续学习发生迁移,或某种上位能力的先行学习,其表现为垂直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遇到呈现上述关系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充分运用垂直迁移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新知识。如权益和负债(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包容关系,权益是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上位概念,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是权益的下位概念。在学习了权益后,知道权益是指“企业的经济资源表现的相应要求权,即这些经济资源是如何取得的,为谁所有”,就容易明确债权人权益(从债权人处取得的)和所有者权益(从投资者处取得的)的限定。

3、公式教学中的迁移

会计专业课里的公式的学习和熟练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会计计算公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要素,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引用迁移方法去认识公式。例如,材料运杂费的分配与制造费用的分配,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都是非常接近的,通过迁移,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公式的掌握见图2)

以水平迁移为例。在工业会计教学中,复习阶段,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分配的计算公式汇总,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以便更好的掌握。

举例:2003年2月24日,从东风工厂购入A材料10000千克,买价98980元,B材料2400千克,买价720元,C材料15000千克,买价3000元,增值税计2329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同时支付A、B、C三种材料的运杂费5480元。要求按三种材料的重量比例分配运杂费。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学生很容易解出答案。

第一步:计算材料运杂费的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各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A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A材料的重量×分配率=10000千克×0.2元/千克=2000元

B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B材料的重量×分配率=2400千克×0.2元/千克=480元

C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C材料的重量×分配率=15000千克×0.2元/千克=3000元

然后将题目略为调整:要求按三种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运杂费。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解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材料运杂费的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各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A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A材料的买价×分配率=9980元×0.4=3992元

B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B材料的买价×分配率=720元×0.4=288元

C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C材料的买价×分配率=3000元×0.4=1200元

从这两题的解法中,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分配的一般公式:

某项费用(或收入、成本等)分配率=需分配金额/分配依据之和

某种材料(或产品等)应承担的费用(或收入、成本等)

=该种材料(或产品等)的分配依据×分配率。

进而可以迁移到制造费用的分配,如: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3年2月份发生在车间的制造费用共50400元,本月甲产品生产了3000件,乙产品生产了1000件。要求以甲、乙产品的生产量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解题如下:

第一步: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第二步:计算各种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分配依据(产量)*分配率

甲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3000件×12.6元/件=37800元

乙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000件×12.6元/件=12600元

通过这样的迁移引导,学生就可以容易而快速掌握其公式。其外,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水平迁移也是常用的方法,如借款资金成本率、债券资金成本率、股票资金成本率、留存收益资金成本率的计算也可以通过水平迁移来巩固。

除了公式的水平迁移外,垂直迁移也是经常会出现的。如:财务管理中个别资金成本率到综合资金成本率,就是垂直迁移的过程。

4、问题解决的迁移策略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需要有一定的策略作为指导。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来看,“新手”在解决问题时使用大脑的零散信息来处理问题,而“专家”则往往用由零散知识组成的有序“知识组块”来处理信息,所以易产生“直觉”或“顿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迁移过程让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组块”来处理新的问题,这有利于使“新手”向“专家”过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在工业会计产品成本的计算时,可以建议学生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先解决小问题,这样一来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新华厂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年10月归集的费用和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如下:

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费用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

计量单位供电车间机修车间第一生产车间第二生产车间厂部合计

甲产品乙产品车间用丙产品车间用

供电5600度40001200070007006300500150032000

机修4290工时500150012006003800

要求: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

此题初看是非常复杂的,但细细分析一下,它不过是两次分配问题,先是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再是辅助生产费用在外部受益部门之间分配,经过这样的分析,题目就显得简单化。

四、结论与局限性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施迁移教学法,可以使知识点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同时,迁移教学法对会计专业教学所产生的作用不只是表现在内部知识的教学,还可体现在会计专业与其他课程的知识联系上。与其他学科间迁移认识,促进其他学科学习。象在财务管理中,材料的经济批量就是利用了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求最小值的方法;还有货币的时间价值年金终值的计算就可以通过数学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等。

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事物有它的好的一面,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迁移也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那么,在专业教学中怎样利用迁移才能多起正作用,让负迁移少出现,甚至不出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知识传授的速度和难易度,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经常保持使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的状态,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既不难,但也要化一定力气才能完成迁移,每次学习使学生有新鲜感,感到学到了新东西。

2.知识的传授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赶进度。

必须建立在原有知识巩固掌握的基础上再传授新知识,就比较容易引起迁移,同时也能防止负迁移情况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