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07:21:35

创新教学法论文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1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创新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我国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正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一定要很好的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随时根据社会环境、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创新探索、研究。随着时代与科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创新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性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材知识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兴趣、创造力,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变得异常机械化和程式化。当下的多数初中语文教学课本教材枯燥无味、僵化死板,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与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及质量较低,教学效果较差。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思考、求知以及善于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进步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因此,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和能力,不断借鉴之前的教学反思,探讨与解决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过程以及自身方法、态度、情境等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与质量及综合素养。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可采用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看、多听、多写。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气氛,更好、更快的进入课文情境,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一步促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革新与优化。

例如教《变色龙》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小说发展变化的情节在课堂以图画或是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六幅画面,让学生清晰、明了的对主人公的六次变脸进行观察、分析,对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陋人物形象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生动形象的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理解能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问、思考。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教师应积极的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给学生抛出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思考。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提出问题如:作者描写的为什么是父亲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正面?作者问什么要详细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如果是你们,会从那些方面来描写父亲的背影?提出这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认真进行思考,并将每个学生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行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快的学习、理解语文知识。

4、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语文教学是一项看似简单却也繁杂的工作,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教学,进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初中语文教师的应有的人格魅力;贯彻审美教育,培养、塑造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心灵交流,造就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渗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初中语文的学科魅力和影响力,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状态。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同,让学生分角色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或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编;亦或是根据自己的情感喜好,选择一个角色,分角色朗读或将角色人物表演出来,进一步将人物性格特点更好的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作为课程革新的先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进行个性化初中语文教学等等一系列的创新教学,以实现高效教学,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推动新课标下的现代化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大闯.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苏人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泰格特作品《窗》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71.

[2] 何小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99.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2

当今对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在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原则、问题、系统结构及发展趋势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出发,加大对体育教学方法等理论的研究,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指导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使中学体育的“形”、“量”向一个新的高度飞跃。从表1可看出,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新法则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下,既重视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又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促进了师生间感情的沟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使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积极主动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技能、参与锻炼,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可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在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新和运用学校体育教学新法。

2新课标(新时期)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对表1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是适合时代学生体育需要的,但是也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2.1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要时刻在“法”的背景下探索出适合时代背景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在课课标理念下,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理念苍白无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追寻适合新课标教学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

2.1.1应遵循中学体育教学规律

中学体育教学是由多简少难、间隔性较长的身体活动组合而成,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等。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样要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使新的教学法具有实用性。

2.1.2适合教材内容,因材施教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特点及中学生的性别、个性差异,选择、优化并运用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引导中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1.3紧追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新课程改革在中学体育教学方面涉及到体能、生理、心理、保健、卫生、环保、营养等多学科,体现了学科间综合性的特点,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意识、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发展,各大中学校必将不断开设新的体育教学方法,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必须紧随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掌握新的教学技能,以适应新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需求。

2.2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理念的改进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见七种新课标贯行的中学体育教学方法,但是还需要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的不断改进,以更好的适应新课标教学的需要。根据执教经验,本文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

2.2.1信息教学法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在体育教育领域也逐渐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体育教育环境。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劳动量,还可以在某一体育技能的教授过程中,给中学生呈现出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仅利用教科书与教师的亲身示范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意识,还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2.2.2游戏化教法

在计算机中装入体育游戏软件,游戏软件能为中学体育技能的学习提供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意识的转移。例如:让中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跳高、跳远、拍球、篮球、足球比赛的游戏。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错误动作给予反馈,这样可提高学生在现实比赛中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解决技能学习中难题的能力。传统的游戏教学法仅仅是为了热身及课后的放松之用,对中学生技能的提高起到的作用甚微。

2.2.3组合创新法

体育教学方法中的组合创新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将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优化,并与相应的学习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于体育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从而获得巨大的效果的方法的集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指导学生的体育创新实践活动,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却忽视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不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2.2.4逆向创新法

所谓的逆向创新法是指在对体育技能传授过程中,把技能传授的程序与步骤进行反向处理与探索,就形成了体育技能的逆向创新教学方法。例如,中学排球扣球的传统教学步骤为:第一,建立扣球动作技术概念。第二,学习准备姿势与判断球的内容。第三,学习助跑与助跑接起跳技术。第四,学习起跳与起跳接击球技术。第五,学习击球与落地技术。第六,学习完整扣球技术。而逆向创新法教学则要求除第一步和第六步与正常教学步骤同样外,其它各步按正常步骤的顺序逆反过来。通过扣球步骤的逆反教学,使学生掌握扣球技术动作的时间明显缩短,而对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却比按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所取得的效果好。

3结语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的教训,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新理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笔者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中,深刻领会到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和推进我们劳动教养工作,实现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创新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此谈一点个人学习体会,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从科学发展观看现行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一)从以人为本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保证公民权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劳教工作创建40多年来,虽然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保证公民权利方面确实不够。

1、劳动教养对象的随意性

某些公安机关的少数执法人员缺乏尊重公民基本人权的意识,随意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在执法中,将一些不能及时侦破的疑难、复杂案件和共同犯罪中主、从犯抓捕时间不一致的犯罪嫌疑人,先暂时报送劳动教养,由劳教所“代行关押”,以期解决羁押期与案件侦破时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以教代刑”现象的发生,结果是把一些不够劳动教养条件的人送进了劳教所。①

2、决定劳动教养缺乏严肃的法律程序、法律监督

劳动教养制度名义上是由公安、民政、劳动等部门组成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行使劳动教养决定权,实际上由公安机关内的法制机构独家行使处罚权,可以不经检察院审查批准,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少数执法人员利用劳教这一手段随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劳动教养决定作出后,被处罚人往往无处申诉和辩解,《行政诉讼法》施行后,被处罚人不服劳动教养决定,虽可以向法院,但不停止执行,严重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②

3、执行手段与监狱罪犯十分相似

长期以来,劳教场所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一直沿袭狱政的管理模式,没有从两者的性质上加以区分,都是奉行“收得下,关得住,跑不了”的思想,重视严格管理,忽略区别对待。除了在同等条件下,奖惩有所区别外,其他方面的处遇均差别不大,对劳教人员在所区范围内的人身自由权限制很大,重视管理的处罚性,忽略管理的教育性。有人就说劳教所是“二劳改”。

(二)从协调发展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冲突

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1957年8月3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1979年11月29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1982年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规定》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办法》属于行政规章,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相互矛盾的冲突。转1、与《宪法》的冲突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劳动教养制度规定的是属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这点与《宪法》精神有冲突。

2、与《行政处罚法》的冲突

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行政处罚法》第九、十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只能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劳动教养制度依据的《决定》、《规定》、《办法》属于行政法规及规章,不属于法律,这样劳动教养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就与《行政处罚法》存在法律冲突。

3、与《立法法》的冲突

2000年7月1日施行的《立法法》第八条、条九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决定》、《规定》作为行政法规,制定劳动教养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就与《立法法》第八、九条规定有冲突。

(三)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劳教工作创建40多年来,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作出了一定贡献,改造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在阶段,劳动教养制度几乎被废除,失去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近几年,劳教场所围绕提高教育矫治这个中心,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转化了一大批、吸毒等类型劳教人员。但是在劳教人员解教后,社会帮教衔接工作脱节,社区环境恶劣,缺乏可持续教育改造的环境,教育改造效果降低。衡量教育改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教人员解教释放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高低,根据1996年对山东、云南、广东、浙江等省区7个劳教场所的调查,多进宫劳教人员占劳教人员总数的平均比例为34.89%③。据近期吸毒型劳教人员复吸及其它违法行为的调查,重新违法率高达85%以上。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同时也有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衡量劳动教养的成绩不仅仅是收容了多少违法人员,更应该是教育矫治了多少违法人员,使他们不再重新违法犯罪,要全面地看劳动教养对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犯罪发生起到的作用。

二、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相互协调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必须要进行重大的改革,重新制定一部系统的、完善的、合理的新型法律制度以适应社会新的形势。在去年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四川代表团的段维义、湖北代表团的郭生练等127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和《关于制定相关法律,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议案。他们认为,我国劳动教养方面的法规混乱,劳动教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涉及劳动教养的对象范围、审批程序、期限和管理方式等问题。需要改革劳教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的要求。劳动教养法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思路应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以法制建设全面系统化的观念,扩大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涉及范围,放宽视野,确定立法目标;把以人为本和以宪为纲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证实立法依据,夯实立法基础;以协调互补和系统层次论的观念,争取“三分天下”的格局,高屋建瓴,明确法律地位;以程序司法化、执行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完善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健全法律体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全面审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措施,扩大立法范围,确定立法目标劳教立法问题是我国法制化进程中必遇的问题,劳教立法是我们党依法治国,我们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去年12月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报告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时,专门谈到了劳动教养立法问题。报告指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57年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制度实施以来,在维护社会秩序和预防减少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劳动教养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委员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的建议,以规范行政强制教育措施,笔者认为劳教立法问题不能就单一的劳教问题进行立法,应扩大劳教立法问题的波及面,全面地看待劳教立法的范围,应将涉及到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多种措施一并纳入其中,如收容教养、少年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收容求助(收容遣送)、工读教育、社会帮教等教育矫正措施;涉及到公民权利保护的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等保护措施;对乞丐、残疾人、无家可归者的救济性管理措施;还有保护公民健康的强制医疗措施,如“非典”、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治疗等等,也就是将刑罚处分与行政处分以外的所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统一归类到司法处分中,以国家司法权的身份管理社会违法和不文明行为,即“大司法”观念。消除在刑罚处分与行政处分之间的真空地带,弥补在法律构架上存在的明显漏洞。同时要有超前意识,不要等出了“孙志刚事件”才修改收容遣送措施,出了“非典”才发现社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太落后,使得政府对公民的社会化管理滞后于社会发展,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回顾历史,劳动教养以及其他几种涉及到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行政措施的打击对象虽经几次变动,但其根本目的没有变,那就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因此我们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点上,扩大现有劳教立法问题的讨论范围,我们以前讨论的劳教立法问题实质只是社会文明进步立法下的一个分课题。同时考虑将我们执政党的意识上升为国家意志,即把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法律化,因此劳教立法问题的目标应是创立一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保护法性质的法律。根据我们当前情况建立未来劳动教养制度的目标应是对那些严重缺乏守法意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不健康,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或无基本生活资料又无生活来源,有潜在犯罪可能性的中国公民,实行教育性文明矫治和保护性文明救济,将其改造成为能够适应文明社会生活,思想上文明上进,心理上积极健康,行为上文明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对患有精神病,有潜在攻击他人人身安全的,及患有“非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潜在传播疾病,危害他人健康的人员实施保护性文明医疗。所以本人认为劳动教养立法后应作为一部独立的部门法,可定名为《社会文明进步法》(暂定名称)。在这部法律中还应包括原则性的《社会文明进步法》、诉讼性质的《社会文明诉讼法》和执行性质的《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

(二)以人为本,以宪为纲,夯实立法基础

根据我国现实状况,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有效的预防犯罪的法律体系,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以宪为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们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在所有法律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我国国家机关、党派、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社会文明进步法》就从社会文明教育和社会文明保护两重角度看寻找未来劳教制度立法的依据。一是从《宪法》赋予公民享有教育和劳动的权利、公民享有健康权利和获得必要生活来源权利的角度来看,对于那处于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甚至无法生活的公民来说,他们有权利获得必要生活来源权利,政府应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角度出发应向公民提供社会保护救济,其实我们政府已经在做这件事了,只不过没有将其法律化,如公安部门的工读学校、收容救助(收容遣送站),民政部门的孤儿院、养老院,医疗部门的精神病院。二是从宪法赋予公民享有教育和劳动的义务、公民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虽有生活保障,但长期畸形消耗社会资源的,长期制造社会矛盾的,破坏社会文明进步的公民,政府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角度出发对公民采取教育性文明矫治措施,如司法部门的劳教所,公安部门的强制戒毒所、看守所,民政部门办理的自愿戒毒所。根据《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因此,设计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社会文明进步法》创立的目的是要取消《刑法》与《行政处罚法》以外的所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或非行政措施,包括所有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机关或党政机关,如目前政府部门的精神文明办公室、610办公室、禁毒办、扫黄打非办公室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非法律化的执法机构,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上法治化的道路。所以《社会文明进步法》是以《宪法》为立法依据的法律层次的法律制度。

(三)协调互补,层次分明,争取“三分天下”,明确法律地位

目前,法学界对劳动教养的法律地位主要二种不同意见:第一种观点坚持认为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教养应纳入刑事处罚。由上述观点可知,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是消除政府对公民的社会化管理在刑罚处分与行政处分之间的真空地带,在法律构架上与《刑法》、《行政法》是协调互补,并列存在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讨论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是应纳入行政处罚系统里,还是应归刑罚处罚体系,而是应按行政处分、司法处分、刑罚处分三级层次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应属司法处分,如果要让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有一个合理的存在空间,势必要适当调整《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另可被判刑一年有期徒刑,也不愿判三年劳教”④的情况。那么我们应如何调整我国的法律制度呢?我们仍应以宪法为根本,以被处分人的社会危害性和潜在的社会危害性为依据,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应做出严格的法律规定,以限制人身自由时间的长短分为:1.行政拘留(行政处分),最高不超过15天。2.文明矫治处罚(司法处分),封闭执行期限大于15天,低于2年(含2年)(据全国劳教场所统计劳教收容执行的实际平均期限为13个月)。3.判刑处罚(刑事处分),执行徒刑期限仍以1年为底线的。相应地取消或修改《刑法》中的管制(上限为2年,下限仅3个月)、拘役(上限6个月,下限仅1个月)和部分低于2年的有期徒刑。为了防止多次重复犯罪的发生应对多次违法人员进行罪错累加处罚。

文明救济措施和文明医疗措施都是以人为本的保护性措施,因而文明救济措施保护期以15天起,直至有基本生活资料,或获取生活来源,无潜在犯罪可能性为止;文明医疗措施保护期以30天起,直至身体健康,无潜在危害他人健康为止。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虽然对人身自由作出了限制,但这些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其最根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生命权,同时也是保护他人的生命财产权和身体健康权,所以有必要将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纳入“大司法”处分中,对其人身自由作出一定的限制。

(四)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实现程序司法化,执行社会化

某些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人权问题,特别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指责,主要还集中在劳动教养审批程序上。现行的劳动教养决定权,由公安部门一家行使处罚权,无须经过检察院审查批准,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与《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精神相违背,所以今后的《社会文明进步法》的程序必须司法化。在原则性的《社会文明进步法》中将适用范围应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扩大至全体公民。对于批审程序应按“人民法院依法享有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享有法律监督权”的原则将现公安机关一家说了算,改为由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人民检察院提讼,人民法院审判的司法程序。根据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必须对《社会文明进步法》判罚的条款、期限具体化。制定诉讼性质的《社会文明诉讼法》。执行模式,以有利于被矫治和保护对象改造成为能够适应文明社会生活,思想上文明上进,心理上积极健康,行为上文明守法的合格公民为宗旨。要制定执行性质的执行性的法律《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主要是执行一些保护公民权利的救济和医疗措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社会文明教育法》主要执行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和矫治等强制措施。

《社会文明进步法》的设立,从原则性的主体法《社会文明进步法》,到程序性的诉讼法《社会文明诉讼法》,再到执行性的实施法《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组成一套完整的司法处分制度,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根本基石。

三、以科学发展观设计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思路确定之后,制定怎样的设计方案呢?笔者认为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方案也应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对原则性的主体法《社会文明进步法》、程序性的诉讼法《社会文明诉讼法》、执行性的实施法《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作出一套全面、协调、相对稳定的方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理论的推敲,笔者设计的未来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方案如下:

(一)《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原则性主体部分

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原则性主体部分要明确:法律名称、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期限、具体条款等基本内容。

1、法律名称:我们制定这一部法律的目的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所以以《社会文明进步法》这一名称较妥当。相应地程序性的诉讼法叫《社会文明诉讼法》,执行性的实施法叫《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

2、适用范围: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的所有中国公民。(不包括特别行政区和居住国外的中国公民,居住中国的外国公民)

3、适用对象:对那些缺乏守法意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不健康,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违法行为的中国公民,实行教育性文明矫治(简称文明矫治)。

对无基本生活资料又无生活来源,有潜在犯罪可能性的中国公民,实行保护性文明救济(简称文明救济)。

对患有精神病,有潜在攻击他人人身安全的,及患有“非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潜在传播疾病,危害他人健康的中国公民实施保护性文明医疗(简称文明医疗)。

4、适用期限:文明矫治措施,封闭执行期限以大于15天,低于2年(含2年)为宜,开放执行期限以2—3年为宜(针对戒毒人员的文明矫治设立开放执行)。

文明救济措施保护以15天起,直至有基本生活资料,或获取生活来源,无潜在犯罪可能性为止。

文明医疗措施保护以30天起,直至身体健康,无潜在危害他人健康为止。

5、具体条款:需要结合文明矫治、文明救济、文明医疗三种措施的适用情况,将具体行为综合分析,逐条逐款地明列出来,形式内容与现有的《刑法》类似,有些方面可参照《刑法》的制定。

具体条款的制定还可根据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一些有苗头的、局部地区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如办假证问题。

(二)《社会文明进步法》的程序性诉讼部分

基于程序司法化和执行社会化原则的要求,《社会文明进步法》要制定程序性的《社会文明诉讼法》,其适用程序模式应为:由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或公民提出申请或举报,公安部门负责调查取证,人民检察院负责与监督,人民法院负责审判裁决,文明矫治由司法行政机关执行,文明保护由民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1、申请: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和公民。作为国家政府机关的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部门或公民有权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有关条款,对违反《社会文明进步法》的行为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或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

2、侦察:公安部门。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负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享有调查取证和侦察的权利。在办理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时,由公安机关负责案件事实的调查,并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报申请人民检察院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是较为妥当的。具体程序可以设计为: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对举报的案件进行调取证,认为违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应当写出《文明矫治意见书》、《文明救济意见书》、《文明医疗意见书》,连同案件有关卷宗移送基层人民检察院。

3、:检察院。

检察院负责审查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审核,对认为行为人应处以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审批裁定)。

4、审判:法院。

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请裁定的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负责审判裁决。决定是否执行教育性文明矫治、保护性文明救济和保护性文明医疗。

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由人民法院由基层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具体审理程序的设计,应当兼顾公正与效率。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的意见。在作出裁判时,除当事人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个人、家庭情况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的社会危险性。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期限的确定,应当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有关条款确定封闭执行期限和开放执行期限。

5、执行:司法、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

文明矫治由司法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文明救济由民政部、教育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文明医疗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6、监督与评估: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对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进行监督,目的是保证公正地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具体监督活动表现为:审查公安机关拟移送人民法院进行裁判的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对公安机关的不当决定提出纠正意见;对人民法院第一审未生效裁判,认为有错误的,按照上诉审提出抗诉;对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认为存在错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受理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申诉;监督对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人员的管理,审查延长或缩短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期限,所外就医、清理和提前开放是否合法等。

人民检察院对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效果还要进行评估,客观地评价负责实施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司法行政单位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社会效果,保证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所实现的社会效益最大化,避免某些负责实施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司法行政单位追求本单位、本部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执行性实施部分

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和《文明进步诉讼法》审判结果的执行分为:文明矫治、文明救济、文明医疗三种手段,基于执行社会化原则的要求,文明矫治应由司法部执行;文明救济应由民政部、教育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文明医疗应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为确保这三种措施的有效执行,要制定执行性的法律《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来保证执行。根据性质的不同,确定执行方式和限制人身自由方面的要求。

1、《文明教育矫治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司法行政机关(类同于现有的劳教机关)。具体文明矫治措施由司法行政机关设立的矫治机构(类同于现有的劳教所和戒毒所)负责实施。在《文明教育矫治法》中,确立与文明矫治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封闭式和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隔绝的封闭式文明矫治所和与社会环境相一致的开放式文明矫治所,封闭式文明矫治所执行矫治对象封闭执行期的执行,开放式文明矫治所执行矫治对象开放执行期的执行。保障其与外界联络的权利,与其亲友会见的权利。对于执行期间的行为矫治、教育培训、所外执行、延期或减期、所外就医、提前开放等问题。目前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的《违法行为矫治法》和我们所说的《文明教育矫治法》有许多相似之处。2、《文明文明救济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由民政、教育、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具体文明救济措施由民政、教育、劳动与保障部等行政机关设立的救助机构(类同于现有的收容教养、少年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救助站、工读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和残疾人康复学校)负责实施。在《文明文明救济法》中,确立与文明保护救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半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近的半开放式文明救济所。保障其生活生存的权利与受教育的权利。对于执行文明救济期间的监护权代管、义务劳动、教育学习、医疗、离所、留所等问题作出规定。

3、《文明文明医疗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具体文明医疗措施由卫生部等行政机关设立的医疗机构(类同于现有的“非典”收容医院、艾滋病医院、精神病院、自愿戒毒所和残疾人康复学校)负责实施。在《文明文明医疗法》中,确立与文明医疗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半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近的半开放式文明医疗所。保障其生活生存的权利与受有医疗的权利。对于执行文明医疗期间的监护权代管、医疗、学习、娱乐、离所、留所等问题作出规定。

四、以科学发展观推广《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

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基本的要求是发展,首先是发展,如果没有发展,就更谈不上科学。其次是科学,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发展。随着《宪法》、《刑法》、《刑事诉讼》的修订与完善,《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劳动教养法律制度重新立法问题目前已经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实践是检验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唯一标准。《社会文明进步法》设计得是否完善?是否科学?只有付诸于实践,让实践来证明。《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是一场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是所有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管理行为司法化的过程,是依法行政的根本措施。《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模式,我们不妨借鉴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设立特别行政市区(如同设立经济特区)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法》推广(如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进行试点,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处,建立特区模式,等特区模式逐步完善后,再进行大范围试行,如部分开放省市区试行,在实践的摸索中前进,等试点省市区的模式成熟后,再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种从特别行政市区----特别行政省区----全国的推广模式可以使因《社会文明进步法》实施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坚持科学实验的思想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根本途径。几种观点理论的争辩不如设计几套试点方案在实践中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如果不敢实践,不敢付诸实践行动,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使设计得再完善、再科学、再完美无缺,也就是空纸一张,毫无意义。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基本要求。实对于我们现有劳动教养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甚至违反《宪法》的地方,应该客观对待,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加以更正,改过,绝不能将错就错,一错再错。更不能将我们的缺点说成是我们的特色,不讲实际。

坚持全民参与的理念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基本动力。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社会文明进步法》涉及到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权利和义务的调整,涉及到全体公民的人身自由。因而与此可能发生权益相关的部分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中来,全体法制工作者、国家机关和党的领导们更应责无旁贷地参与到这部法律制度的制定中。笔者在此仅发表一点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注释:

①参见《负案在教问题及其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6期,第26页。

②参见刘智峰主编《走向司法公正——司法腐败纪实》,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61页。

③参见《多进宫劳动教养人员的现状与法律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3期,第19页。

④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参考文献:

①参见姜金芳《劳动教养立法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6年第4期,第14页

②参见夏宗素、张劲松主编:《劳动教养学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89-90页。

③参见沈福俊《关于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载《法学》,1999年第7期,第18-20页。

④参见夏宗素、高莹《路漫漫其修远兮――劳动教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3期,第7页。

⑤参见陈履海:《劳动教养执行中诸问题初探》,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11期,第20页。

⑥参见王发强《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2期,第32页。

⑦参见云山城著:《劳动教养研究》,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305页。

⑧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创新能力;均衡发展;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233.1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75-01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创新思维表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新,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立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大话、空话,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活,要求在理解、表达时,在思考问题时,思路要宽,不要局限在某点某方面,思维不应是线性的,而是发散的、放射性的,做到在广阔的背景下,沿着多条路径思考。活,还要求在理解、表达时,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要活,不囿于思维的定势,善于变换角度灵活地思考。总之,要在理解、表达中体现出灵活与机智,透出灵性,做到越学越聪明。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想象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展开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创新人格,包括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重要的是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培育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均衡发展的方法有哪些?

一、从教师角度来说,要主动学习创新理论,提高教师自身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既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也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媒体的巨大变化,教师要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才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均衡发展。其次,教师要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教育,取得创新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人才,因此,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均衡发展的教育。创新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才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均衡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相信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创新意识。好奇、好问、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发问的时间和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不要拘泥于传统观点,更不能囿于书本。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在批判中继承、在批判中吸收,在批判中创新。

三、引导学生感悟思考,促进多种创新能力均衡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要实现多种创新能力的均衡发展,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挖掘教材,培育学生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深意

,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录音、课件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去创新。

2、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众所周知,学生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往往印象比较深刻,写起作文来自然会得心应手,言之有物。在作文指导课中,要把学生领到室外做一些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真实、生动、兴趣盎然。

3、激发联想,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学生是最喜欢想象的,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当给学生讲解课文内容、童话、神话和科学幻想故事时,可以不讲结尾,让他们去想象结果。或者可以让他们假设世界上如果没有太阳、或假设不停地下雨,那么会出现哪些后果……,等等。这样可以对他们进行假设性推测的训练。对学生不切实际的联想不要否定、指责,努力使他们在展开联想的同时,接受教育,获得正确的引导和认同,不断地促进其学习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5

    一、选择恰当的讨论时机

    课堂讨论的成效及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捕捉和确定。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要源于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在对学生深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捕捉一些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遇到了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有价值。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当学生读到“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时,对文题产生了疑惑:明明不高的贝多芬怎么被称为巨人呢?显然,这个问题是有交流价值的,讨论交流效果远远好于让学生单独回答。

    2.遇到了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必要争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这时没有必要急于讲解,而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3.遇到难度大、较复杂、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内容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限制,单个学生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面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多具有开放性和跨学科性,它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分工合作,充分讨论,才能完成。

    二、精心设置讨论问题

    在把握好讨论时机的前提下,讨论问题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讨论题应该能扣住整堂课的教学重点,纲举目张地贯穿起整节课甚至某个阶段的教学,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更好地掌握程序性知识和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

    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善于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扩大互动的空间。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决不是不假思索一蹴而就的。而且它又应该紧扣文本细节,便于学生展开思考。问题解决的起点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终点应该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整个讨论过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一课,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斯科特一行人遭遇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什么地方可以体现他们的伟大?一般来讲,学生弄清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基本弄清了文章内容和主旨。

    三、讨论的组织与调控

    讨论是合作学习最重要的程序,真正的合作学习,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和探究的空间,给予学生必要的合作学习的指导,让学生把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1.优化合作对象,合理选择小组长。合作学习中,组建合作小组,选择合适的小组长,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在课堂上,我有时让同桌合作,但大多采用前后位四人一组的合作形式。每一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这个小组长一定要由班里的优等生和极负责任的同学担任,他在合作小组中起到安排合作任务、监督合作进程、总结合作成果的作用。其他同学采用“优、中、差”的方式搭配,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与其他小组比高低,优等生之间也可以交流合作,互相促进。在分工时,一定要让每个学生有具体的任务,以便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2.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注重合作成果的反馈。传统教育往往片面强调竞争,经常采用的是常模评价,优等生总是得高分,学困生一直抬不起头来。为此合作教学一定要特别注意在形成性测验中、在竞争中把原来的小组打乱,重新组成“测验组”“竞赛组”,根据以往学业表现和测验成绩,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学困生与学困生一起分组测验,优等生组与学困生组的测验难度也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都与原属小组团体总分挂钩,优等生组的第一名与学困生的第一名均可为自己的合作小组赢得相同的分数,这种个人在原有起点上进行合理的竞争、公平的评价,最终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地受到激励,取得更大进步。

    3.明确讨论程序,合理使用讨论方法。根据讨论内容和目的的不同,讨论法在操作程序上也应有所不同。语文课堂上适用的方法有切块拼接法和思考讨论交流法。

    (1)切块拼接法。对于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分工合作效用,应对学习内容进行切块分割,将不同学习内容分配给不同的同学,各自讨论探究清楚之后,再展开合作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2)思考讨论交流法。这是人们最容易理解的讨论程序,是促使学生就某一话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而与他人分享的一种合作学习策略。其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加深学生理解问题、形成过滤信息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该模式主要是针对阅读及讨论课程设计的,教学流程简单明了,极易操作,主要分四个部分。

    提出问题:教师面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评估及综合式的思索。

    个人思考: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如一分钟)独立地、静静地思考问题,并将思考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两人组讨论:学生以两人组的形式彼此分享思考的结果,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反思、修改后,两人应尽量形成统一的观点。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6

>>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议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探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景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时展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中职语文教育更要做到与时俱进,而想要做好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创新,脱离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及模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的思维,因此,创新思维在语文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字:中职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越加激烈,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它的灵魂,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创新思维,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国传统的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束缚。为了使我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培养其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又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目前所提倡的创新思维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明确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专业的教育方面,对于语文发展以及变化要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从而站在较高的层次去驾驭教材。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创设思维的情境,将知识进行对比与迁移,从而安排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角度和知识方面进行创新,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不仅具备追踪语文学科的学术动态并且还具备学术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中学生[1]。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占有很高的地位,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迫切的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采取小组辩论赛以及知识问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方法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自主发展教学环境

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求课堂需具有充分的活力,需要教师做到以人为主,给学生一种相互平等的氛围,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研究其所学的知识,并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既可以获得经验,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课堂模式要做到平等,课堂气氛要和谐,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何种学习方式学习,争取建立新型师生之间合作的关系[2]。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十分有限,可以通过信息收集以及查找资料等途径来丰富知识,改变对于知识所产生的书本和知识的局限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被格式化的知识约束。参加实践类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团结的意识,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对学习有一定的热情才能够学好习,必须对学习有着极高的兴趣,才能够具有创新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力

如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思维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这也就要求我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多功能人才,大多数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观念上的转变,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认真的思考所选择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合力,它们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3]。

六、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人才

培养中职语文的创新能力使其他学科也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同时还体现了素质中教育中所着重强调的运用学科知识转向智能开发以及启发创造的理念。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将科学发展管和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等战略手段融入到教育中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教育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争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不竭动力,因此,我国必须要进行自主创新。中职语文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新型的创造性人才。这些都充分的说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继续进行语文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01).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1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这些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教学技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

创新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能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创造性地运用[1]。它分为发现性创新和发明性创新,前者指的是经过研究和探索,发现了客观存在却未被前人发现的新规律、新事物等;而后者指的是经过深入研究,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

我们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能进行发现性创新,更要能进行发明性创新,要强调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适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有一定思想理论的引导。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授课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性知识以及社会历史知识,而且以课堂知识为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素养上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引导。我们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前人不断的创造与创新。

在当今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3]。因此,他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也提出,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为了贯彻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及品德保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创新教育有着很重大的意义。然而当前状况下,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在很多高校,很多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纯理论知识课去上,认为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用于应付考试足矣。于是,许多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逃课旷课,有的学生虽然去上课,但是却不听讲,聊天、玩手机,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考试之前死背书,混个及格便觉得万事大吉了。不仅仅是学生,有的教师也对课程不够重视,上课时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最多只能是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有所了解,并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联系实际的探讨,更不要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改革创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品德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创新修养

中国古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在《师说》中对教师有过这样的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说,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授道理和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思想认识、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知识储量,这样才能向学生讲道理、传授知识,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因此要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课教师自身就必须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自身首先就具有创新精神。

首先,授课教师必须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文件精神,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项文件,领会其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平时的教学中。

其次,授课教师必须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并就自身所掌握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同时授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熟悉创新理论方法,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具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第三,授课教师必须拥有独特的个性品质,熟悉自身的特长,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方法教授知识,身体力行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

(二)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改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首先,要创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授课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开展“一人讲,众人听”的讲座式课堂教学,把课堂留给学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用课堂讨论等方法,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地新观点,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其次,要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也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社会上进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

第三,要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在考核中体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考核时,不能仅仅通过试卷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通过对考核形式的创新,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因此,在考核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鼓励其自主学习。

(三)实施个性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是要强调学生在个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自由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原有知识基础,因人而异,为每个人创造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鼓励他们自由发展自身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激发他们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结

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4]。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和道德保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进创新教学技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邵国平.坚持创新: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92.

[3].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0.

[4].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R].2010.

[5].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2011.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8

关键词:TRIZ理论 专业课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93-02

1 萃智理论(TRIZ)概述

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俄文的首个字母组成,英文音译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在欧美国家也可缩写为TIPS。

TRIZ是由前苏联海军部专利专家阿奇舒勒创立的,他被誉为 TRIZ之父。从1946年开始,他通过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进行研究,提炼出一套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系统方法,90年代初传播到美国,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TRIZ的研究和培训机构纷纷成立,目前,TRIZ已成为国外技术创新和质量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外有些国家,已把TRIZ方法作为大学专业技术必修科目,且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后来大批TRIZ研究者在西方国家受到极大重视,TRIZ的研究与实践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西北欧、美国、日本、台湾等地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咨询机构和公司,一些大学将TRIZ列为工程设计方法学课程。如今TRIZ理论和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它实用性强,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如今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为众多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目前为止,萃智理论(TRIZ)是世界上最先进而实用的发明创新的方法学。萃智理论不仅有崭新的理念、思维方式、基本理论,而且有原理、参数、分析方法、工具和流程、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

TRIZ理论引入中国是近几年的事,但它已经逐渐得到国内诸多科研机构、公司和专家的重视,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共同组织国内的有关单位,开展研究,并且选了几个省市作为试点,推广这种方法。但把TRIZ理论应用于大学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还属于探讨阶段。

2 萃智理论(TRIZ)在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作为一种机、电、液、信号、控制、材料高度结合产品,代表了机械行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要求专业课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就业形势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保证专业课深度,突出实践环节对课程内容的促进,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机的结合,如何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考是当前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改革的关键[1]。

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与解决方法

目前,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虽然提倡教授理论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为一体,但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的安排仍然是“先课堂教学,后社会实践”的单向性教学模式,把社会实践安排在本科教学之后,而且时间短(3个月)[2]。根据这种情况,应把实践教学融于每个学期,每门课程,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参加创业和创新研究,加强第二课堂等活动课程的建设。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体验到以后的工作氛围,以及学会不同问题的应对方法。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3]。

总之,将萃智理论(TRIZ)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课程创新性教学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专业课的理论学习与实验训练,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对专业中某些科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各门知识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于探索,敢于创新[4]。

2.2 萃智理论(TRIZ)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萃智理论(TRIZ)发展与完善带动了萃智理论(TRIZ)的应用,目前TRIZ理论在创新教学、创新设计、创新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对萃智理论(TRIZ)的理解,把其应用到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为车辆工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可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2.2.1 强化创新意识培养,改革教学内容

课堂实施创新性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创造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教学环境,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的空间。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奠定基础。

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较多,如汽车构造、发动机理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实验学、汽车设计、汽车新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专业课课程的设计性,实践性较强。根据对“萃智理论(TRIZ)”的理解,授课中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某一总成部件的结构时,可以在向学生介绍其组成、工作原理时,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例如,讲述传动系万向装置时,可阐述其“不等速―― 准等――等速―― 可伸缩等速”的进化、演化形式,使学生了解掌握技术系统的进化是由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方向发展的。讲发动机构造时可采用实物讲解,讲述发动机的运动过程及结构的不同形式,鼓励学生对现有发动机产品进行方案原理的改进,使发动机达到功率、经济、环保的统一。

另外,应改变以前满堂灌的课题教学模式,每教授完一个理论知识,可以采用“萃智理论(TRIZ)”中40个发明创造原理中的一个方法,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消化理解,或留一个思考题让学生相互启发,激发他们的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灵活思维,进而得到创新成果。

2.2.2 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改进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制作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采用色彩鲜明的三维动画,形象描述来讲解有关汽车零部件及总成的结构、原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讲述完一个知识点,可给学生留大作业和小论文的写作,激发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发散性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3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积极开放第二课堂

组织学生成立课外各类学习小组,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业余时间有场地、有条件进行创新活动。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新大赛,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学生创新课题,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实际创新能力。

3 萃智理论(TRIZ)在实验教学中行的应用

目前,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的实验,多为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试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较少。应多加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使实验教学不单单是简单重复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加入自己创新思维,才能完成实验,达到创新教学思维目的。比如,在结构实验课,可让学生对发动机、变速器、起动机、发电机等总成亲自动手拆装,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拆装的过程中发现原结构的不合理因素,提出结构改进意见。这不但实现了对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进行结构设计也奠定了基础。

4 萃智理论(TRIZ)在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4.1 毕业设计中选题的创新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选题缺乏创新是普遍现象,选题大多陈旧,提不出新问题,找不到创新突破口。创新教育的缺乏,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引导和训练的不足,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4]。通过对萃智理论(TRIZ)的运用,创新问题求解的过程就是对问题不断描述,不断标准化的过程。比如,汽车新技术课程中有许多新的技术成果和新的知识点,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设计,虽然资料不多,结构还有待改进,但可以鼓励学生选这类课题进行设计,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还可以选一些运用多种手段解决汽车结构的设计分析一类的课题,如,对汽车的传动轴、悬架等结构的载荷分析、轻量化设计等,锻炼学生的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选题时应尽量多选些实际课题,应用型课题,新知识点的有关课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和创造能力。

4.2 毕业设计中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具体问题应进行细致、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不能再停留在过去从文献到文献,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方式,避免学生只会抄袭、引用文献的情况。让学生尽量接受新知识,在毕业设计中哪怕只那么一点点的创新点,也要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创作积极性。萃智理论(TRIZ)提供了如何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归纳演义,学会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得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案更准确,技术路线更清晰。

5 结语

萃智理论(TRIZ)很好地解释了三个问题:一是发明创造不只是“聪明人”能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搞发明创造,人人都有创新、创造的潜能;二是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天马行空的突发奇想,胡编乱造,这种规律就是“翠智、萃思”;三是掌握规律有提高创造效率的可能性。在本科教学中利用萃智理论(TRIZ)的原理、方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思维,使学生打破思维方式,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使萃智理论(TRIZ)在创新设计、创新教学、创新科研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俊法,孙永生.车辆工程本科教学改革和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3):174-176.

[2] 杨兆奇,董莉莉.“近身教学”―― 建筑学本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1):59-63.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66-04

收稿日期:2007-01-24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5JG106)

作者简介:赵德利(1955-),男,山东莱西人,教授,从事文艺民俗美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孟改正(1978-)男,陕西周至人,讲师,从事审美教育研究。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办学条件、科研实力的限制,尤其是学生毕业时的中等师范任教特性,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根据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决不能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体系的宏大严密。因此,重实践,抓创新,彰特色,是地方高师院校在新世纪高校比拼中创建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名牌专业的明智之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10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创新;瓶颈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19-02

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下教育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对各类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诠释和创造性解析,提出有实用价值的方案措施,都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参与。由于文科研究生有着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特点,而理工科院校在学术氛围、科研环境、教学组织等方面又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有所区别,因此其在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突破瓶颈,寻求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创新的内涵及文科研究生创新的特点

创新来自于实践,创新是长期实践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思维领域的突破。可见,创新是一个过程行为,有其现实基础,不会一蹴而就;同时,创新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一种不断地“从积累到突破,从突破到创新”循环往复的活动,创新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对创新内涵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可以发现,文科研究生的创新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在理论或实践上有所前进,因此这种创新具有显著的继承性,不仅需要有敢于怀疑、突破现状的思想,还要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意识,能够在吸收以往人类文明的同时加以批判。

第二,人文和社会科学有价值的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人们认识水平、认识角度等等的不同,导致一些理论成果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不畏艰难、勇于前进的意志是文科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品质。[1]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创新向多学科、交叉学科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科学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各高校日益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文科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越来越多地采用理工科的实验方法和策略。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

值得关注的是,同综合性或文科类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在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教育管理模式单一。理工科院校往往存在文科研究生边缘化的情况,这些院校一般采取全校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而不是针对文科研究生的特点制定特殊的培养策略。这使文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及条件受到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形成;广泛阅读是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重要条件,然而一些院校的文科实验室和图书资料不健全,不能满足研究和创新的需求。

第二,文科研究生的课程安排缺乏针对性。一些理工科院校在课程安排上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设置科研方法方面的专门训练课,无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文科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理论创新缺乏实践基础。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氛围不强。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促使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创新,但是一些理工科院校较少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校园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环境。

三、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既然与综合型大学和文科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上文所述诸多问题,因此,必须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第一,重视对文科研究生科研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前提是广泛掌握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这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使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文献资料、及时获取最新资讯。理工科院校要尽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资料,特别是理论前沿的期刊杂志。还应当建立文科实验室,改变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实验室资源匮乏、形式单一的现状,让学生的理论研究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

第二,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专门设置关于科研创新的课程,转换现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学习只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根据导师的意见去摸索,这无法满足科研创新的需要,应当开设文科科研方法课。课程内容针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流程确定,如在公共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进行基础科研方法的训练,在专业理论和方向理论学习阶段,则安排社会调查、抽样等专业研究方法的学习;[2]还可以借鉴欧美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使研究生教学应从课堂讲授向“研讨课”模式转换。研讨课分为主题讲授和研讨两部分,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互动,能够促使研究生在准备研讨资料和课堂研讨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并提炼观点;[3]此外,可以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通过批判思维的训练,能够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敢于理论创新,[4]使之在理论批判与重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促进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宽松而活跃的学术环境有助于文科研究生产生创新的灵感,拓展科研的思维领域。学术交流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主要手段,应该让研究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学校定期邀请在不同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性和革命性学说的专家、学者讲学,并开展论坛、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交流活动,构筑良好的研究氛围。应当注意的是,对待学术研究,要允许研究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和保护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表彰等形式,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身科学研究。

第四,加强文科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可以突破文科研究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从而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践能力是文科研究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文科研究生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如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社会问题的调查、服务和科研工作;还应当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人文学科不再重理论、轻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8):10-12.

[2] 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