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9:41:07

一体化管理论文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1

大量管理者也正在寻找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在制定竞争策略时帮助他们评价和分析所拥有的数据。通过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在数理最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和分析系统。ShapiroJF.(2005)回顾了一系列分配模型,阐明了使一体化物流规划问题更加困难的复杂交叉关系和连锁反应,并指出最优化模型的重要性。事实上,最优化模型是能够充分评价数据库的唯一分析工具,它能够确定最低成本和物流策略。物流规划的最优化模型在学术期刊上已经被提议许多年,但是只有少数成功应用的案例。同时,ShapiroJF.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一体化物流规划的最优化模型应用方面的背景和研究成果的分析,举例阐明了潜在利益和利益被识别的过程。Stank,Keller和Daugherty(2001)通过研究得出物流管理是通过参与者们同步执行物流活动创造价值,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重复的行为所耗费的成本。除此之外,他们发现,将整个供应链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服务关键客户。另外通过实际的取证和研究,他们还发现跨国公司正逐渐将重点放在合作计划和运营上,并通过选择客户和供应商来扩展公司有效的控制范围,从而达到发展一体化管理的目的。信息系统是一体化物流的首要组成部分。Bowersox,Closs,和Stank(2004)经过研究得出一体化运营被应用在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可以支持更广泛、更多元化地运营配置,尤其是一些需要为特殊客户解决供应问题的配置。这些基础设施支持包含管理协调性供应链物流运营业务所需要的信息和测量系统。其中,一体化信息系统为企业获取协作数据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并且可以通过软件处理数据。一体化测量系统能够及时地提供反馈,以帮助企业做出矫正活动和推动成功的结果。对一体化物流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不能少了对库存的研究与分析。一体化物流可以看做是供应者、建造地、装配地、分配中心、顾客组成的伴随着物品流动的集合网。每一个地点的库存都由一些库存控制政策管理和控制。在一体化物流网设计方面,最重要的问题是在面对最终顾客的服务需要时,如何控制不同地点的库存。针对一体化物流库存的研究,Garg(2003)开发了一种分散化的供应链模型和分析工具,用于产品的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的进程,简称SCMAT。SCMAT包含两个模型,一个是用于一个地点获得产品的时间序列网,另一个是用于每一个库存地点计算基础库存水平的库存网。对于一体化物流管理的库存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MingDong和F.FrankChen(2005)研究了发展库存序列网模型对绩效模型和一体化物流分析的作用。一个库存序列是包含仓库的库存补充策略的排序模型,它是一体化物流的基本模型要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稳重展现了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的分析模型框架,其中,获取了模型部件中相互依赖的关系。其次,开发了适合所有地点库存控制的一体化物流绩效分析的库存序列模型。最后,他们扩展了在基本库存控制和服务需求的供应模型方面已取得的研究工作。研究中,他们带入了批量订单策略和大规模问题,用于取代传统的一对一基本库存政策。在实际问题中,无容量生产通常并不是真实的,因此,MingDong和F.FrankChen采用了大量的数理公式和模型来研究这个问题。本文展现了物流的一体化分析框架,它能用于模型不同网络的拓扑学。库存策略贯穿整个网络,如物流网中每个仓库的订单满足率,预期退回订单的数量,预期排队等待订单处理的数量,预期存货程度,和物流网中仓库的库存发出的几率,这些绩效测量方法能够通过序列原则和产品批准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多组序列系统能够用于分析多产品情况下物流管理的绩效分析。最优化模型的目的是能在满足最终顾客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使预期存货总成本最小化。

2一体化物流管理的成本研究现状

通过指定从分配中心到市场的可行链接,企业就能够获得客户。例如,仅仅两天交付到需求市场的客户需求,可以解释为从分配中心到市场的最大允许距离。交付时间和一系列可行的链接能够测量服务的总成本。ShapiroJF.(2005)对从不同途径分配产品所产生的成本进行了研究。他调查了超过30种主要经营产品,在研究中将其组成一个部门的物流网的新配置。假定从两个分配中心进行分配,得出了最终产生的成本及顾客满意度。尽管研究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部门的总物流成本分析并不是总的物流成本分析,因为原材料成本和占有重要比例的总交付成本都被忽略了。这个疏忽代表了部门的最高管理者失去了获得更多成本节余的机会,这些节余可以通过选择供应商和供应商的合同取得,如果取得更多的节余,那么从总成本来看是更加经济的。Bowersox,Closs和Helferich(2003)曾在研究报告中说过:“基本的一体化概念其实就是对总成本的分析。”在文献中,关于包含在总成本里的特定成本种类存在一些一致的地方。Lekashman和Stolle(2002)在他们所写的文献中,认为有十个成本部分。PloosvanAmstel(2004)认为在货物分配成本控制中包括6个成本中心。Harper(2005)对于总成本的分类给出了一个代表性的描述,包括9大类:运输成本、仓库运营成本、存货管理成本、产品、原材料、包装成本、订单处理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厂房、仓库等),以及顾客服务。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对于扩大传统成本概念的短暂性的探索。Hutchinson(2004)强调了产品的生活循环成本,他认为总成本应涉及所有与物流任务相关联的成本,从最初的概念探索阶段到最终的产品使用周期,这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都应该包括在总成本中。总体成本分析和总体成本控制需要以一体化物流管理为中心前提。许多物流系统决策能产生一个对产品质量很严重的影响。同时,制定能够保证和维持一定质量的决策能够影响物流的成本。然而,搜索相当一部分文献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物流总成本中明确包含质量成本的材料。因此,JamesM.Kenderdine和PaulD.Larson(2007)对此问题进行的研究,主要的目的是从策略的角度概念性地进行总成本分析。他们对质量成本的研究,也是在一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Crosby(2003)反复强调质量成本的三大种类是预防、评估、失误。Sullivan和Owens(2004)发现大多数的公司最基本的失误成本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Feigenbaum(2004)对总质量成本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描述“:质量是每一个人的工作。”因此,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努力去满足顾客的需要,因为顾客的需要可以影响质量和质量成本。Ishikawa(2004)特别强调了顾客对于质量的要求。基于这些研究成果,James和Paul对一体化物流管理下的质量成本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提出了JIT技术,即运行时编译执行的技术,充当一体化媒介物,用于增加传统物流决策范围的质量。他们在文章中大量的强调JIT系统,认为JIT将推动我们想总体上的重复检验我们得视角前进,也将在重新评估中帮助我们,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模型。总质量控制揭示了总成本分析和应用在策略物流分析的方法,它被提议为真正一体化的框架。系统或者产品的发展是要遵循成本有效性的,包括顾客运营和维护需要在内,都是主要的目的。BenjaminS.Blanchard(2005)进一步讨论了在系统总的成本有效性方面的影响。他提出物流必须在项目起初被认可和被处理,并且可支持性必须连同绩效、尺寸、重量、可靠性、范围、精确度等,一起作为系统设计特性被考虑到。虽然,识别和选择一些因素作为一体化物流支持的任务已经得到执行,但是在管理者、设计工程师、物流师和其他涉及系统获得程序的人才方面,仍需要这个领域的教育。

3结语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2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教学场所的多功能性、复杂性和流动性大等特点,是正常意外伤害的最大隐患。故实训室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制定安全管理条例才能从源头上对高职院校生物实训室的安全管理起到作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是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实训内容多且很少重复,所用微生物菌种、生物材料以及化学试剂种类不同,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多,成分复杂。目前所排放的污染物来源可分为:

1.学生作品。

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实训作品一般没有实用价值,主要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技能或为了验证某项理论而设置的,故大多是废弃物。

2.陈置试剂和回收溶剂。

凡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学生实验,操作规程中一般都有回收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是“回收”了。问题是这些简单回收的溶剂纯度不高,一般不可直接再利用。其中一部分用来清洗玻璃仪器,洗后随水流入下水道,最终还是成为废弃物,仅有少部分被回收利用。积压、陈置试剂是由于各种意外的变动或未使用完全而造成的,久置造成氧化、分解、聚合等化学变化而不可再使用。

3.实训本身产生的三废。

实训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操作不当,如仪器装置不严密使低沸点试剂或溶剂的蒸汽挥发出来,逸散于室内,污染环境。生化分离和纯化有关生化产品或产物之后,剩余的残渣、废液等,总量不多,成分复杂,回收再用的价值空间小,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安全与环保设施包括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选址、建筑结构、给排水和供气、电气与自控、通风与净化、装修、空调、消防、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自2005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与环保建设,在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造中投资力度大,把安全与环保建设标准纳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经过建设,生产车间和各专项实训室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善,使实训基地的安全与环保防范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完善各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生物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等若干安全环保管理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系统、周密、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环保管理运行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制度。

制度科学合理、完善健全、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主要包括实训车间及实训工程规章制度、守则、6S管理要求、文明公约、奖惩条例等。根据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特点,制订完善了《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生物、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细则》、《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细则》、《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及《各室人员的岗位职责》等27个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做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管理有章可循。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安全意识薄弱,监管难以到位。学校制定了各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师生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存在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等情况。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

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创建实训基地安全文化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实训室管理的关键,也是培养教育主体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实训基地已将安全文化渗入到每一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在实训基地安全文化建设中,重点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为主,从教学情境设计、实训过程指导、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意识、心理和行为,使每位进入实训场地的师生在安全观念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安全控制上由处理事故向预防事故转变,在安全行为上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在安全管理上由领导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安全观念的植入,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教育包括:提示教育、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提示教育是在实训场地以宣传展板、图片、标识的形式布置常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温馨提示或安全格言警句等,既短小精悍又富有哲理、意寓深刻,使学生既容易记忆,又乐于接受。

2.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安全防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开放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规范操作管理难以到位,不规范操作损坏仪器、违反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和实训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针对此问题,要求所有学生在实训前熟悉所用器材、试剂的性能、危害性、安全性及安全使用方法,对使用大型精密仪器、高压容器和进行有可能产生人身危害及造成事故的实训项目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进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必须穿着防护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各项实训中,教师都要将规范操作教育贯穿始终,避免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犯常识性错误,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

实训基地各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检查和检修,重点检查仪器连接导线的导通性及破损情况,以及是否有仪器外壳带电等潜在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修。

六、加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日常管理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3

1.1人员的素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黄河防汛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由于知识技能培训不同步,使得许多从事防汛管理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掌握得不熟练,仍停留在打印报表、统计数据、储存信息等简单的程序应用上,计算机的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

1.2重“硬”轻“软”

目前国内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货无规范”的问题突出,黄河系统的状况也基本雷同,重“硬”轻“软”情况严重。部分防汛管理单位只重硬件设备配置,却轻视推广应用,远远没有发挥出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强大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主要表现在:一哄而上建网,“有网无数据库,有数据库无内容”的现象严重;轻视基础文献信息的采集、加工、分类、研究等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造成网络建设遍地开花,网上数据库内容大体雷同,新闻及简单信息类数据居多,有研究深度的专题数据库和有水利特色的数据库很少。

1.3信息开发利用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

实行防汛信息化管理后,尤其是随着“数字黄河”的提出,各单位对防汛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缺乏统一的协调和规划。如在进行软件开发时要使开发出的整个系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具备什么功能,心中无数;加之软件开发人员往往并不熟悉防汛业务,防汛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的职能还不十分协调,使得防汛管理软件的开发不系统、不规范,仅局限于处理自身的局部业务,而很难满足整体、特殊和长期的需求,存在与实际工作脱节,甚至碰撞,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限制了电子化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也很难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1.4电子信息有待系统化

防汛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密不可分。但是我们开发的管理系统有多种,各自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如水情系统、工程管理系统、防汛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换,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使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也造成了重复建设。

2几点建议

2.1注重统一管理

提高防汛管理现代化的应用水平,取决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手段的前提下,管理就成为决定性因素。科学严格的管理,可以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强化管理即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规章制度,以科技防汛为指导,通过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战术,逐步实现防汛现代化管理。

2.2加强职工业务培训

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和终生教育的发展,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种培训不仅包括单纯的技能业务培训,还包括后续学历的攻读和深造。通过开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和鼓励职工结合本专业进行深造,将有助于广大黄河防汛管理工作人员迅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关于信息网络管理的最先进的技术理论,从而更好地为黄河防汛服务。同时,职工业务培训也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能普遍提高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

2.3增强安全意识

计算机及其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与效率的同时,也以其传播速度快、易复制、易泄密、难补救等特点给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为此,必须增强网络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安全机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操作流程和操作内容,规范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权限。同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拒绝非法用户的侵入,防止用户越权使用,以保护数据资料的安全。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4

1.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指导和技能实践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且保证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具有同一性,以免学生无法正确合理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三者进行合理有机结合,既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又遵循了科学的教授和学习的规律,学生能在知识储备、技能发展和能力提高方面得到充分迁移。

3.有利于教学资源的配置

职业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以及教学时间。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能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而且能在教学资源的配置和组合方面体现一定的优越性。第一,一体化教学可以优化和合理利用师资力量,同一门课理论课和实训课由同一个教师带,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体系更加完善,还能提高人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岗位。第二,一体化教学是理论和实践合理有机的结合,教师结合实践教学,学生在做中学,能够避免知识之间的交叉重复,减少精力和时间浪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第三,一体化教学能够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指示有针对性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使实践训练更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能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一体化教学中,同一门课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由同一个教师指导教授,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不仅应具备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应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多动手多实践多探索创新,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跟上时展的步伐,具备理实结合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成果。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偏重于理论,缺少企业的实际案例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大多是由高校教师或研究所的专家学者编写,这些教师或专家学者大多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因此,写出的教材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案例研究较少。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又大多是以书本教材为准,由于部分教师也缺乏基层实践经验,所以很难举出一些企业中存在的现实的例子。

2.教师教学比较随意,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不完整目前,在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教材,较少顾及人力资源这门课程本身的学科体系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框架,导致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不完整。

3.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很多学校并没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模拟实训室,一些基础的软件如人事测评软件、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很多学校也没有引进,学生的实践形式大多是校内开展模拟实习或进行一些企业情况的调查,这些实践形式比较简单,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对实践课程的要求也没有理论课程严格,只把这当作一种形式,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4.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效率不高

目前,国内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配角,学生需跟着教师的步伐走,但是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很可能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三、实施“三课堂”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联动模式

一是第一课堂,即一体化教室完成的课程学习。第一课堂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解相关理论并学会一定的操作方法。二是第二课堂,即校内或校外的实训场所完成的岗位实践锻炼。大一的学生对基础理论与方法没有任何的认识,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到车间进行专业认知见习;大二的学生可根据掌握的专业课程知识,到校内外实训场所进行岗位实践锻炼,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大三的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顶岗锻炼,系统地掌握技能知识。三是第三课堂,即学生自主完成的资格证考试、技能比赛等活动。笔者在教学中以“三课堂”联动为指导,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体系。所选教材是人力资源师(四级)的考试教材,此过程必须要扎实进行。其次,学校购买了用友U8HR软件,建设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实训室,目前在淮安区域内已有较多企业使用此软件。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的理论课程后就开始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训,避免了长期理论知识学习的乏味性,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水平,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本课程是瞄准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的职业技能考试,通过前面两个课堂的学习,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了较为系统且深入的理解,有助于职业技能考试。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从2013年开始运作实施“三课堂”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联动模式,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并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并且把职业技能证书作为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的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数不断提高。

四、“三课堂”联动模式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体会

“三课堂”联动模式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个方面的参与。三方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及实际的效果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1.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

相关教师要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研,确定合作的企业,主动和企业联系,完成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从根本上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顺利开展。

2.吸引企业积极与学校合作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要想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教学,必须在合作过程中给企业带来效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企业建立横向课题解决技术困难,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给企业输送实习生解决其用工困难等各种办法,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3.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5

1.出行次数

出行次数是指城市和乡镇居民在一天时间当中的出行总数,出行次数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居民参与各类活动时的出行需求。可以对出行次数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经济情况和实际的地理条件。经济水平较好,拥有私家车的居民在出行上一般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出行次数相对较高,因此,居民的经济水平与出行次数紧密相连。

2.出行目的

城乡发展水平、消费特点以及人们的经济状况上的不同使得出行的目的存在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的分析出现目的,通常会提出出行目的结构,以此描述出行目的的具体分布,是各种出行目的占据总量的一种比值。由于乡镇居民的实际经济水平较低,所以居民的出行主要以上班或上学为主,少数人则是为了参加各项活动、采购消费而出行。

3.出行方式

城乡居民按照自身的习惯及出行的目的选取最佳的出行方式,出行方式是指居民在达到出行目的时所用的工具或方法,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所以选择出现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但绝大多数都是以公共交通设施为主。如今,我国乡镇的总体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居民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很大的改观,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居民拥有更多的出行方式,再选择出行方式时,会切实受到以下几种实际条件的影响。(1)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出行距离会对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2)经济水平与出行方式费用息息相关,所以经济与出行方式具有一定的联系;(3)城乡的布局及形态也会影响到居民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交通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但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正不断提高。为此,只有尽可能的提高交通线路利用率,整改公共交通设施线路,才能有效缓解居民的出行压力。

二、公交场站建设

1.基本概述

公交场站是公共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构成网络的节点,场站可下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中途站、首末站以及枢纽站,这些公交场站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2.中途站

公交中途站按照实际功能能再次分成停靠站、临时站以及中转换乘站。(1)停靠站:通常在乘客较多的位置设立,目的在于确保公交沿线的停车安全。(2)临时站:根据居民的实际要求,在站点间隔较大的区域中设立临时站,从而为居民带来便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3)中转换乘站:通常在乡镇政府的周边位置设立,目的是满足居民多次中转、换乘。

3.首末站

按照实际规模,可将首末站分为多种形式,由微型到大型,可按照实际需求自行选择。首末站是公交车辆起始点和终点,关系到车辆的维护和管理,同时也是为乘客提供舒适乘车环境的关键位置。(1)大型公交首末站:是公交车辆运营管理的主要场所,面积较大,可容纳多数车辆停靠,数量一般可以达到200辆左右。(2)中型公交首末站:是公交车站准备发车的站点,同样具有一定的停车能力,但要比大型公交首末站差,可容纳50-200辆公交车。(3)小型公交首末站:主要作用是承担公交车辆的出发与到达,通常情况下可对20~50辆公交车进行管理。(4)微型公交首末站:与小型公交首末站基本一致,但可管理的车辆数量为20辆以内。

4.枢纽站

公交枢纽站被广泛定义为交通运输的枢纽主体,是乘客出行、集散以及换乘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之间的纽带,通常具有规模宏大、覆盖范围广、方法齐全等实际特点,是我国当前最为常见的客运与公交转换场站。枢纽站是城乡居民的快速集散地,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标准,可分成许多种形式。

三、运营管理

公交场站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居民与公交车进行紧密的连接。然而,就当前形式来看,我国乡镇建设水平的落后使场站建设速度十分缓慢,有许多场站只是理论上存在的,缺乏硬件和设施的支持,这对运营管理而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场站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公交系统建设当中的重难点,所以场站建设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周期性增长,加快了城镇化的进步,城市与乡镇的道路建设逐渐全面,场站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必须在明确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场站建设与运营管理,从而为公交统筹的大范围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调度配电一体化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开放性

1系统的总体构成

本系统是以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为原则,结合仓山区调度自动化的要求及可将来扩充到配电自动化而设计的一套具有当前国内先进水平的电网监控系统。DF9100主站系统采用调度/配电自动化系统一体化设计思想,统一网络结构、统一数据库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以及统一界面风格等;同时,不同的应用运行于不同的节点,不同的功能分布配置,成为一套完整的、统一的、一致的调度/配电自动化系统。

1.1监控和管理中心层

中心层是整个调度/配电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主要采集、管理整个系统中变电所RTU、配电子站传上来的数据,负责数据的处理、存储、事故的报警、远方的控制;配电网络故障的隔离、无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负责与多个子系统的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其主站系统基于100M高速以太网,采用10/100M自适应集线器。系统采用分布式的处理结构,各功能软件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两台DELL4000服务器构成数据库和实时库服务器实现双机热备用。两台通信工作站及调度员、巡检、维护、WEB工作站选用了DELLPIII高档微机,在基本配置的基础上添加了AGP显卡(带16M内存)、声卡和音箱,满足图像加速处理及多媒体要求。以上机器按双网配置使整个系统实现双网分流和冗余备份。

1.2配电子站与变电所RTU

由于配网中监控设备点多面广,不可能把所有的站端监控设备直接连在主站上,这样必须增加中间一级,称为配电子站。由配电子站管理附近的开闭所、柱上断路器、配变的配电终端监控设备,以管辖范围内10kV线路的故障隔离、无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并将处理结果上报主站。

1.3配电终端监控设备层

他们是整个系统的底层,完成开闭所、柱上断路器、配变的配电终端监控设备。本期共安装5台FTU(JA-196PK)、2台TTU(JA-196PB)、2台RTU(JA-196PKB)实现两条10kV线路馈线自动化,与配电子站通信采用载波的方式。

1.4结构图

图1

2调度/配电一体化自动化系统主站的特点

2.1采用调度/配电自动化系统一体化

减少投资,只投资一套主站,便具有完整的调度SCADA功能,还具有配电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同时考虑系统将来的发展,将来在具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运行环境时,能完成AM/FM/GIS功能;以及能完成DMS功能。避免了重复投资。

采用调度/配电自动化和AM/FM/GIS系统一体化设计思想,具有统一网络结构、统一数据库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以及统一界面风格,实现变电所实时数据与配电实时数据的统一,同时考虑将来扩展GIS因此DF9100系统在GIS与SCADA低层平台的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实时数据库、实时通信网络、规约处理等方面共用Xopens平台,提供基于软总线的平台接口函数直接供GIS系统取得实时信息,不需要通过中间环节转接,实现SCADA与GIS的无缝连接。

2.2结构分层,功能分布式的开放系统

全面采用开放的工业及国际标准作为基础支撑平台,硬件平台:Intel系列PC机、服务器;RISC技术的ALPHA、SUN工作站等。本系统采用Intel系列PC机。操作系统:WindowsNT操作系统,系统也支持UNIX操作系统。网络:采用TCP/IP协议等国际标准协议。

应用系统具有分层开放平台结构,历史数据库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支持ANSI-SQL访问的关系数据库SQLServer,主要用于历史数据存储,数据库模式建立,以及对外部系统的访问接口。实时数据库常驻内存,支持数据的快速访问和处理,支持CLIENT/SERVER模式SQL访问。历史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均支持冗余双服务器热备用机制,冗余服务器之间自动地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标准网络分布通信协议的广义软总线接口规范化,针对逻辑通信对象,透明支持各种内部应用及外部应用。

人机界面系统中全部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所有图元和电力系统符号作为对象处理,使处理更加方便。支持用户化的各类计算及控制。

各关键功能节点分别采用2N或N+1冗余方式。如前置机系统,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历史库服务器,调度工作站以及以太网络等均采用此种配置工作模式。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采集直接通过终端服务器进入以太网络,不需要通过前置机转接,可靠性高。系统扩展性好,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固定驻留在数据处理机上也可以任意切换到其他在线运行的机器中。处理速度快。

3系统实现的功能

DF9100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变电所和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功能,并进行对配电网络故障的隔离、无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通过变电所RTU和配电子站采集变电所和配电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对实时数据的工程处理和计算处理及形象化显示;对断路器变位事件、遥测越限和事故跳闸报警处理;通过变电所RTU和配电子站远程控制变电所内和开闭所的断路器、柱上断路器、配变等;对运行过程产生的实时和历史数据的管理;根据采集的实时遥信量进行网络拓扑分析,断路器变位时可进行网络动态着色;对所有通道进行监控和对终端设备进行主站端维护功能。

系统可通过网桥机和用电管理系统及MIS系统接口,实现数据共享。用电管理系统及MIS系统可以读取存储在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可以访问用电管理系统及MIS系统的数据。两个系统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同时本系统可提供Web浏览服务器,对MIS网上的所有节点可利用Web方式进行电网实时数据浏览和画面监视。计划到2005年全面实现仓山区配网运行管理自动化。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7

1.1“一体化管理”与二次系统精益化管理的关系

南方电网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在生产系统落实“管理好”的具体要求是: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管控高效。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的专业管理与设备运行维护,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部分。基层供电局二次系统管理必须在一体化管理框架下,按网省公司对其业务体系、流程体系、规范性文件体系及相互关联的统一要求,以“管理手册”、“班组手册”两个手册为载体,以业务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编制为核心开展“落地”工作。在落地过程中,结合供电局自身专业发展沿革,将专业管理的流程和表单固化到专有的信息系统中。供电局专业职能部门在吻合“顶层设计”下,主动做好“基层首创”,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讨与实践。

1.2供电局二次系统管理提升工作的开展

惠州局二次系统管理提升专项活动是对二次管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梳理、检查,在“保护定值执行、增强设备管理、完善班组现场作业、保信系统实用化、变电运行操作规范、专业运行指标管控、调度自动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通信对保护自动化业务运维支持、县级子公司规范、全员培训提高”等十个方面细化落实工作。惠州局通过专项活动形式将日常专业工作与重点关注工作融合,经过一个自然年的活动,解决了长期管理模糊地带,提高了过程管理效率和全局二次专业人员技术能力与班组管理水平。二次系统管理如何在“一体化、规范化”框架下更好落地,需要对以前活动进行回顾分析,提炼出适用流程,为其它供电局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2二次系统管理提升的分析与措施

2.1总体思路

围绕“管理好”的五点具体要求,在“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等五个方面对二次系统管理进行专业分析,拟定措施,达到管控高效的目的。

2.2加强基础管理

在专业基础管理上贯彻“强化基础管理、规范基层班组、提升基本技能”的“三基”要求,重点建立以二次设备运维为核心,实现管理人员、班组人员按章作业及对设备运行工况的精细管控。二次系统管理的基础业务是保护定值整定与执行、装置验收与定检、设备缺陷处理、反事故措施的执行。供电局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与专业数据的管理是实现强化基础管理的有效手段。二次专业除了例行管理外,对基础数据进行梳理整合,依据设备运行信息有效进行专业管理,首先要有反映全局二次系统实时运行参数的台账,通过对全局变电站继保自动化定值压板及其装置运行情况现场核查与复核,建立实时更新的真实台账。在此基础上,对二次设备进行分级管理,按定检与保护动作情况来管控二次设备;同时对站用直流网络图、各类差动保护交流回路、备自投开入开出的图核查等薄弱环节加强基础管理。

2.3修编完善专业管理实施细则

随着电网公司全面规范化一体化管理的开展,管理制度的修编权限也集中在两级公司。二次系统在电网中地位重要、技术复杂,省电网公司两级也颁布过大量的专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但现阶段执行的专业管理制度与作业指导书还不能覆盖业务的全部过程,同质化的业务处置还不能统一化。对管理制度规定还不明晰的二次专业业务,供电局需要拟定本局管理实施细则,提高管理制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操作性。细则结合本局人员及管理现状,明确专业间、岗位间具体业务协同,消除协作中对同一件事上理解的不同几率,各层级人员均从“人治”走向“法治”,提高管理效率。惠州局已修订《保护定值执行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明确调控中心、变电管理所两个部门各类人员在整定计算、审核、现场执行、回执等环节具体规定,细化对总调、中调及地调各种定值执行与监督,并对特殊定值项参数填报、整定及执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成立二次技术现场规程编写小组和专业审查小组。地调二次专责为编写小组组长,组织变电所各班组年轻骨干为成员开展专业活动;地调二次主管为审查小组组长,变电所各二次专责为成员,审查现场技术规范的准确性。通过完善实施细则、丰富现场作业表单、规范消缺作业,达到班组工作的“规范、高效、减负”的目标。

2.4建立清晰顺畅的专业管理流程

专业管理和作业流程是指为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行为,各业务步骤次序的布置和安排。按专业管理规定及管理实施细则,以“计划+流程”、“流程+表单”的方式,实现调控中心职能管理和基层变电管理所专责、班组执行的有机衔接。其重点是要做好二次装置缺陷处理流程的管理,加强对紧急重大缺陷处理管控;规范变电站自动化现场作业流程管理,防范自动化数据跳变影响电网监控。在变电站现场的二次专业工作都涉及变电运行人员,二次专业与运行专业也必须完善各项协同管理流程。

3二次专业数据管理系统的实施

二次设备具有涉及层次众多、结构复杂的特点,且对其进行管理时涉及大量的设备参数、运行状态、规程文档等。目前使用的统一生产MIS系统无法对二次专业数据高效管理,日常工作仍以分散手工方式进行,造成地区供电局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监视与专业数据管理缺乏有效手段。根据惠州局地调保护与自动化两专业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特点,依托调度自动化在专业人才、机器、场所三方面的优势,在局自动化机房建立二次专业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对生产MIS不能覆盖的二次数据业务进行管理。系统以二次设备台账为核心,对二次数据涉及的定值核查、压板核查、设备定检、保护反措、缺陷管理、专业文档进行协同管理;同时能够从EMS、保信系统等实时系统获取数据,与二次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综合报表,达到了对二次系统数据、文档实施多点应用、集中维护的效果,形成了以“二次设备台账”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4专业管理提升展望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8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对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指导体现在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保证电子文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受到严密的控制。即对电子文件进行全程管理,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管理,包括从电子文件的形成到其销毁或永久保存这个完整的运动过程。要达到有效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就要建立电子文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准则,而建立相关准则,必须关注文件从孕育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每一个阶段。其中,在文件的孕育阶段,选择适当的阅读软件是影响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因为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阅读软件的生命周期影响电子文件的品质。在文件的概念设计阶段,按照“前端控制”思想的精髓把电子文件各个阶段的管理放在概念阶段予以考虑。例如,在概念阶段要及时采集必要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 以证实文件形成过程的真实可靠性;事先确定归档范围,判定保存价值,确定采集时间和采集方式,以保证归档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事先设定某些方面的技术指标,如记录载体、记录格式等,以保证电子文件的长期可利用性。总之,对电子文件管理要从信息系统源头做起,在概念阶段即考虑作为档案保管、利用的要求,把可能预先设定的管理功能纳入系统之中,如果待系统应用后再作改动往往既费钱又复杂,而且有时不可能实现。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档案部门人员应协助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设计,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各个过程提出合理的设计要求,使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所有管理活动和管理要素统筹兼顾,强调各项管理内容和要求无缝连接、系统整合和总体效应。

2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文档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首先,它为文档一体化扫清了理论上和认识上的障碍。要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就必须打破过去的那种狭隘文件观,树立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一体化思想。在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要求档案意识和管理意识都要前移,从而实现前端控制。这促进了人们认清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有利于人们认清文件(狭义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内在的有机联系性。档案是特殊的文件,这奠定了文档同步管理的理论基础。同时,它还为人们扫除一体化道路上的其他障碍提供了理论指导,如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分管机制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也是现实档情。这种存在是不是合理还有待科学理论为其导航。笔者认为,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既然都要遵循同一事物——文件的生命周期的客观要求,就很有必要将其合而为一,实现管理体制的一体化,以便统一号令真正实现文档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的管理。但这种体制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前途光明,道路却充满荆棘,不单是有理论指导便能成功的。只是科学理论已预示了这种改革的必然性。因为文档一体化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机关文档管理机构的统一控制下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文件管理活动这个层面上,它必须逐步走向社会化。即最终要借助网络实现“文档管理系统”成为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的一个子系统。而这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文档不分家”,文件运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的客观要求。前端控制和过程管理是文档一体化管理实现的有效途径。传统文件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经过多年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单方面的理论层面上,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从管理体制到工作流程都有问题。现阶段,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对文档一体化建设的指导为文档一体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密切了档案人员、文件承办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互关系,真正意义上的文档一体化管理就自然水到渠成。

3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启示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9

中国式管理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总结相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绩效,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本质是分析中国文化对管理理论、管理方式、方法的影响,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各专家学者在研究的体系、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还未形成统一认识,概念模糊,这给中国式管理的研究的向前推进造成很大的困扰。本文拟从(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理论和实践角度)来分析,以期对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路径和视角。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式管理研究的现状来看,当前主要有几类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第一类是以台湾曾仕强先生及其出版的《中国式管理》为代表。提出的主要观点有:管理就是安人修已的过程,寓人治于法治等。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太极、儒家文化、关系文化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来分析中国式管理。第二类是以“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为基础的一系列成果。该项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和清华大学于2005年联合发起,陈清泰、蒋黔贵、赵纯均为负责人,邀请、组织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共同参与。主要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式企业管理背景专题研究、中国企业成功之道案例专题研究、中国式企业管理专题研究、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三类有代表性的观点可称之为“西方标准,东方管理”。持此观点的的学者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阎雨教授提出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C模式。C模式由两大系统组成:一个是C理论,一个是A体系。C理论就是成中英教授提出的管理模式,他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的核心文化加上《易经》与《禅宗》,所形成的理论框架被学界称之为“C理论”。认为西方现代文化则是一种下行文化,更加注重其工具性和实用性,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实用管理文化称之为“A体系”。另外如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亦在其文章中提出此观点,同时陈春花教授也强调从企业实践中总结中国式管理的重要性。第四类观点是以国外学者、研究机构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其主要是在分析国际企业在中国经营时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关系文化的研究,以分析进入中国市场的的风险与威胁。

2.当前中国式管理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研究成果积极地推动了中国式管理研究的进展,但是在指导企业实践上未产生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思想导向,应用困难”。本文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研究体系和内容各不相同,与管理科学已有知识体系(理论和实践)难以兼容,使得其在实践中难以推广

前述各学者研究中国式管理的体系和内容各不相同,如曾仕强先生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哲学为研究基础;主要是分析中国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来分析中国式管理,而这些内容都可以包含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方式、领导风格、沟通方式等内容之中,虽然对象的行为特征不同,但也完全可以根据现行管理科学的体系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学者和专家试图从企业实践中寻找中国式管理的特征,虽然注重实践研究,但还没有提出关于中国式管理的明确观点;阎雨教授将西方管理科学和中国文化作为并行的理论纳入研究基础,这导致研究成果不易执行且难以纳入管理科学的相关体系;西方学者多从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风险来研究中国式管理,并未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作深入的研究。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有其规范的知识体系(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且在实践中被绝大多数企业所应用。如果我们对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体系和内容与管理科学的现行体系不兼容,或是另起炉灶,则其实践性必然是大打折扣。

(2)视角各不相同,研究体系和层次混乱,使用概念模糊,不规范

各学者在研究的体系、层次和使用的概念上各不相同。如有些学者把中国式管理理解为并列于(西方)管理科学的东方管理科学、东方管理思想或东方管理哲学,曾仕强先生认为它是由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一种管理理论;有些人把它理解为一种管理模式或管理方式等,尤其是管理模式的概念最为模糊,对其解释各不相同。

(3)研究的对象为一般企业中的常见问题和现象,而非成功企业的特征

不少学者研究时通过观察一般企业中的一些人际现象而得出结论,其中可能为一些糟粕的现象,因此并不足以成为中国式管理的榜样或理论来源。针对此现象,李非教授认为应以中国成功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而并非是研究所有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4)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说服力较弱

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思辨式研究方法,即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相关文化特征,并进行演绎推理中国式管理的特征,未采用如访问法、观察法、试验法等规范的管理学研究方法,因此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比较弱。(5)过度地分析文化而对实践与绩效分析不足文化对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企业组织是一个工作环境,其必然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环境,且企业自身有其特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过度分析文化对人际的影响,而忽略现有企业实践体系(部门、沟通方式)的目标、绩效将必然导致其实践性比较弱。

三、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系与研究方法)——基于理论和实践视角

管理科学产生于20世纪初,以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以德鲁克《管理的实践》为标志。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其以规范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论、方法、概念、原则、技术)而成为一门科学,这已为世界各国学者、专家所承认。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指出,管理是一门实践,最终检验管理的是企业的绩效,管理者的素质和绩效是企业惟一拥有的有效优势。同时他指出管理的要素和要求是可以进行分析的,是能够予以系统地组织的,是能够被任何具有正常天资的人所学会的。通过系统地学习原理,掌握有条理的知识,系统地分析其在工作所有领域中的表现,包括企业的管理,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这就告诉我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管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主要强调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而管理实践则强调在实务中如何运用和执行相关理论和方法以达到企业绩效和目标。因此,本文从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来分析中国式管理的研究,目的有二:从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来分析可以系统地分析中国式管理特点,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增加研究的实践效果,还可以体现中国式管理对先前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先进之处,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1.从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来看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管理理论的发展

可以按照对管理的不同见解来表征,这些不同见解反映在对管理者做什么以及管理者应当做什么的不同观点上。并指出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是关于同样的对象,区别仅在于研究者的背景和兴趣不同。正是这些不同视点的理论互相补充并不断向前推进,才使我们更加接近管理的真谛。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的一些关键特征如下:

(1)管理科学只有一个,源于不同国家的管理理论共同成就了管理科学

西方国家最初提出管理理念并最早建立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故有些人把它称为西方管理科学,但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东方国家如日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各先进国家的企业管理实践都为管理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并推动管理科学向前发展,继而这种理论再推广到世界各国的实践中去。从这个角度,世界各国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成就了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管理科学只有一个,并无西方管理科学和东方管理科学之区分。

(2)新的管理理论都是对先前理论的补充与改进

科学管理理论是针对先前经验管理阶段存在的生产低效率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而行为管理理论则是针对科学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而提出要关注人的一种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则是从多视角分析了被忽略的环境因素、社会系统因素而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则是对整体战略的执行、员工的激励因素等进行融合。因此,每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都是对先前管理理论不足的弥补和改进。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出现也必然应能够做到这一点,同时中国式管理也必须要对21世纪的新的环境特点做出回应和解答。

(3)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由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技术和方法构成

管理科学由若干管理理论构成,每种管理理论又包括相应的管理原则、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因此,对于中国式管理的研究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总结和研究,也包括小的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比如中国的关系文化在关系营销(如销售领域)中就发挥出显著的成效;再比如中国的家长制文化对高层决策也有显著的影响,如果说日本企业的决策方式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美国的决策方式是集体讨论、依法决策,而中国企业的决策方式则可以总结为集体讨论,一人主决策。此必然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总结这样的小的方式方法也是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一个方面和层次。

(4)管理科学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管理理论

管理科学同样强调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管理理论。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在其著作《管理学》(十第版)中提出管理理论是将相互依存的概念和原则系统地组合起来,从而构成知识的基本框架或组合。并提出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这些理论知识。并指出,概念就是人们对具体事物的特性进行概括后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表述概念的词语和术语必须准确,必须与所分析的事物紧密相关,必须为科学家又为实践者提供丰富的资料。科学方法要求通过观察确定事实,对事实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因果关系,如果经过验证这些概括或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这些概括或假设就称为原则。其提出应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管理理论,如图1所示。

2.从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来看

根据目前已有的企业管理实践特征,本文认为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可总结为:以战略管理为统领,经营层战略管理为基本单位,职能层战略为执行层的实践体系,如表2所示。根据这个体系,能够抓住管理科学实践体系的关键要素。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可以看出,中国式管理主要分析文化对管理方式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在与文化、心理和行为有关的实践领域,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而与物有关的实践领域,管理科学的已有实践体系(如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此,中国式管理研究的学者宜多从前者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竞争战略、公司层战略、企业文化等领域来研究实践领域的中国式管理特征,而在与物有关的领域,不妨多借鉴相关管理领域的已有成果。表2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得出对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三点结论和建议:

1.中国式管理研究是管理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中国式管理应是对管理科学先前理论和实践的进步和补充,而不仅是中国特色的总结,如此才能体验出中国式管理的先进性。

2.中国式管理是一个泛称,是指基于中国文化的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中国式管理方法、中国式管理技术的系列管理视角的统称。因此,对于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应从系统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考虑。根据前述内容,本文认为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体系应包括:

(1)中国式管理理论。是指重要的能够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的总结或提供思路。如当前企业利润诉求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是否可尝试用中国的和谐文化来提供解决思路,如可尝试分析如何令股东、员工、顾客和公众都相对满意、和谐的角度来考虑管理问题。

一体化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变革

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是时代的大趋势,2001年初,美国福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可以说,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致胜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凸显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演变

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型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非理性主义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五个阶段。

经验型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即凭借管理者(往往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体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企业经营实施组织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展开的,包括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泰罗制的实施前提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泰罗制的实施,推动了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渡。法约尔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第一个明确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并根据自己总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十四点管理”原则。韦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他认为,行政组织体系应当具有准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古典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但缺乏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排斥人的感情因素,同时也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中期,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盛。行为科学着重分析研究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与动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激励理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群体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支柱,领导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古典管理理论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不同,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把对人的管理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由物到人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正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精确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从而作出合理决策,即一切都是理性化的。非理性主义则把当代科学理论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模糊理论等应用于管理规划和管理流程中,它认为具有社会性的人并不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地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人的动机和意图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标的选择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其说靠清晰的思考,不如说取决于影响个人的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组织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决策制定的过程,还包括了执行过程和创新过程,这两个过程更是充满了变化和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是非理性的,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各要素加以简单化和抽象化后所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法,属于精确性认识;而“非理性”管理理念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理性化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时代的不适应性,而后总结概括出来的“模糊性”认识。古典管理学也重视员工,但其对员工的重视与老板爱护机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则注重人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和变通性;不主张用哪一种既定的理论模式去机械地管理变动中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人。所以管理无法过于精确,必须引进“模糊机制”,这便是“非理性”思潮。非理性主义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性化,管理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就是人性化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管理和管理人员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实质之一,就是管理学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价值。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更新的过程,就是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从片面运用科学原理对工人进行控制监督,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管理,强调通过保护和倡扬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而获取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鉴于此,当今文化被看做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素。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特征

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一种现象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强调活动显象、氛围和仪式。但是,企业文化其本质是组织文化,它体现出组织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理念及价值追求,如企业的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人文精神、战略发展、团队建设、管理规程等等。企业文化致力于企业运行中深层次的基础因素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效益,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或物本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它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根本、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值得关注,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效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其基本思想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诚负责、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精神的员工。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权势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主动负责。企业培养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薰陶、习惯养成,即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培育。现代管理不只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应是一种理念、文化。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效益,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现代区域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当一定的区域或组织形成某种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后,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中就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理想的“结合点”。由此,在“区域文化”这个公正无私的“管理者”面前,个人的价值观被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同化;被管理者没有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却无形地受到区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人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举止言行、道德品质能否被置身于其中的区域文化所接纳。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观念和行为的自我控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定、程序和仪式、观念和习俗、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心理活动等等的塑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全程引导,从而塑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长久深厚的发展动力。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并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精神。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第二,企业文化是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每个企业,客观上均具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经络系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衰败。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第三,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放大管理效能。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严格精细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要求在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扣紧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生产,敏捷生产,清洁生产。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

第四,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当今人力资源开发被看做是组织投入产出比最大的开发,人力资源被看做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包括了体能、智能、技能和文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体能、智能、技能,首先就要使员工与企业产生文化认同,依靠建立优良的文化体系来引导人力资源开发。一旦员工认同了企业的目标、愿景、战略、精神、价值观,其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使命就会自觉结合起来,其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会和企业价值观的引导统一起来,个人的体能、智能、技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奉献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