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05:07:09

技能竞赛论文

技能竞赛论文篇1

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来命题的,它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竞赛的评价体系,竞赛的评分标准注重与临床接轨。职业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主要有:有利于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改革实训方式;有利于更新课程模式。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担任竞赛者(护士)、病人、评委,教师担任总评委,学生在竞赛及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既锻炼了语言交流能力,又能从角色中领会到该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含义,为将来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打下了基础,并且在设疑、提问、讨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的单项灌输,而是一种双向互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选择我校2010级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完成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正在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在该年级12个护理班级中整群随机抽样,抽出2个班,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共60名学生;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组,共59名学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学习态度、生源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方法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教师授课,在护理学基础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课学习结束后进行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2.2.1传统教学法该教学法是在护理技术实训课前,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用物,按程序上实验课,即教师组织教学—目标展示—讲授新课—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归纳总结—课堂反馈—技能考核。上课过程中强调程序精确、操作规范。2.2.2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1)教师准备。教师在职业技能竞赛实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及周密的课堂设计,包括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明确教学目标及学习的重难点、竞赛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或使用广西卫生厅出版的《护理技术操作55项》选择案例,复印后发给全班学生,提前7天做好引导预习。(2)人员组成。由任课教师、实验员及实验组学生组成。(3)明确任务。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向学生说明该项护理技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注意事项,围绕该项护理技术向学生提出环境布置及实验要求并设疑。如氧气吸入疗法技术中,哪些病人适合高流量氧气吸入?哪些病人适合中流量氧气吸入?哪些病人适合低流量氧气吸入?氧气吸入过量会出现什么症状?要求每位学生书写提纲,交给教师审阅,预习准备时间为7天。(4)划分竞赛小组。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情况及条件来划分小组,每组学生人数3~6人不等,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做好本小组的分工和协调工作。(5)场景布置。模拟医院布局,根据不同护理操作来设置,如急诊抢救室、住院部、治疗室等,环境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6)职业护理技能竞赛演示。以组为单位,组员轮流扮演竞赛者(护士)、病人(与病人进行沟通,但操作是在高端模拟人身上进行),其余组员当评委(负责评价本组护士及病人的优缺点);教师和实验员是总评委。(7)教学反馈。竞赛教学结束后,先由小组长汇总本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学生报告本组实验课的学习情况、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简明扼要地总结实验操作要点、沟通的注意事项并进行评估。(8)技能考核。根据实训课的学时及内容要求选择考核方式,如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疗法等每位学生必须考,分别选取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及实验员当评委;又如口腔护理抽一个组的一位学生操作,教师、实验员及全班学生当评委,成绩记为平时成绩,并作为本组其他学生的成绩。

2.3评价方法及统计学方法

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单项技能考核标准参照全国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如从用物准备、仪表仪容、案例评估、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分析和处理问题、操作流畅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本次主要选取两组学生氧气吸入疗法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将数据输入SPSS10.0软件包,计算均数和标准差,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检验,取α=0.01。(2)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医院护理专家(10人)、同行教师(15人)及学生评委(40人)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采用描述性评价。问卷从教学态度、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设计[1],共包含18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经统计汇总得出结果。

3结果

表1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氧气吸入疗法技能考核成绩高(P<0.01),可见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表2显示,竞赛教学法(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评价优于传统教学法(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竞赛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4.1.1有助于学生学到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来命题的,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竞赛的评价体系,竞赛的评分标准注重与临床接轨。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新的医学护理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实训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内容脱离临床的现象,导致中职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及工作中很难适应临床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只有把护理竞赛内容引入实训教学,学生才能学到临床发展的前沿技术。4.1.2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护理技能竞赛将新的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相结合,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不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现象。为贴近临床护理工作,技能竞赛引入病例分析,学生结合病例分析病人的需要,在操作中注重护患沟通,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这需要学生有判断、分析能力,需要护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4.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竞赛教学过程中,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语言交流与沟通,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及社会交往能力。4.1.4有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竞赛教学法通过创设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并通过角色扮演缩短了学生与病人、学生与护士、学生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的距离,学生既学习到了相关的护理知识,又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其今后工作的开展与实施。4.1.5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竞赛教学法设定情境,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学生进入角色,发散思维,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激发想像力,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4.1.6有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评判性思维是当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护理技能竞赛设定情境、模拟病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何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从而使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4.1.7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职业技能竞赛体现出的对职业教育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及临床实际,精心构思设计,在学生竞赛前、中、后期做好引导。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有利于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2竞赛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不足及对策

(1)在竞赛教学实施之初,由于学生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短时间内不能适应,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存在“时效矛盾”,即在预习时需要“浪费时间”查阅资料,对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影响教学的实施。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积极找出问题的关键,组织学生座谈,积极引导学生,详细解释竞赛教学的优势,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还有少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或学习较被动,教师积极引导,后经不断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应加大教学宣传力度,引导学生,使其逐渐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2)实施竞赛教学法时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在实施教学前,教师应做好课前布置,如根据学校的设备、课时给学生分组,明确教学目标、学习的重难点、竞赛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且选择的案例、设疑都要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临床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引导不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奉献精神。

5结语

技能竞赛论文篇2

1.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与学生就业后实际技能不一致。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职业岗位以“测量工、钢筋工、砌筑抹灰工、试验工为主、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为辅”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基本定位,更侧重“工艺实践或工序实践”。而目前技能比赛项目的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或毕业后的实际技能不一致。比如省赛工程测量项目中的导线测量,以四人团体的方式,用全站仪完成闭合导线中的四个转折角和四条导线边的测量,要求参赛选手每人分别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一人观测另一人记录)。因为每个学生的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等都不一样,每人完成一测站其实在某些方面提高了测量观测误差,在实际工程测量中也是不允许频繁换人完成一导线的各测站的观测。工程算量比赛只考查学生清单算量和算量软件应用,没有能结合造价员岗位实践的工作过程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砌筑与装饰项目中题库题量太多,且包含内容太杂,相对于中职生而言要求偏高。CAD比赛项目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制图标准绘制图形的能力,但CAD软件应用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只是工具,它应该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才能发挥作用。另外,当下职业技能比赛一般都进行商业化运作,引进大批赞助商,使得竞赛商业气味浓厚,学校为各类技能比赛投入与大赛配套的各类设备和软件。项目的设置上也更配合赞助商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所用的硬件和软件,与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中用到的硬件和软件不一致。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运用一些专业版CAD软件,而不是基础CAD。

2.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在评判上还欠缺公平、客观。现在的技能比赛基本是请行业的专家和高校的教授来对项目进行设置,并作为技能竞赛的裁判参与技能比赛活动,所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就直接影响了项目设置的质量和评审的公平性。学校为了体现教学水平、求得社会地位、赢得生存机会,常常会动用身边一切人力物力进行“公关”,以获取较好成绩。技能竞赛项目在评判上不公开评分标准和评分结果以及参赛选手的扣分情况和原因,从而导致参赛选手在今后的比赛中会犯同样的错误,不利于参赛者在赛后对自己本次比赛作一个总结和反思。

二、建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中产生问题的相应对策

1.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科学合理安排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构建职业建筑类技能竞赛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应根据比赛的内容或核心技术技能确定赛项名称,不以工种名称直接命名赛项;以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评判依据,设计比赛的形式、内容和设置奖项;团体赛须包含对团队合作水平的考查内容;逐步杜绝以单一技能作为比赛内容的奖项设置和赛项设置,减少团体赛和个人赛混合设奖。

2.从个人向团体大赛转变,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形成“教赛一体化”让竞赛覆盖面更广。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是面向所有的中职生和专业教师,举行技能比赛的目的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仅仅针对几个选手,而是要对全体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所提高。我们可以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把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相结合,让技能竞赛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学生,技能竞赛要覆盖到每门课程,把技能比赛与教学考试、实训考核及学生岗位证书等工作结合起来。普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水平,可以任意抽选每个学校的学生来参加比赛,这样能体现一个学校普及技能教育的力度。

3.从基于培训体系办赛向基于实际工作办赛转变,结合就业岗位需求特点,让技能项目的设置更能贴近完整的工作岗位。中职学校不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实训内容上都应按照实际就业岗位的工种要求,技能竞赛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契合就业岗位需求,促进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向实际工作办赛,比如工程算量比的是清单算量,这是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更具有综合性。所以,如果在项目的设置上能结合工作实际把计价综合进去,可以使内容更完整、更能胜任以后的工作。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所用的硬件和软件与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

4.从传统技能向现代技能转变,技能竞赛项目与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同步。依据技能大赛技术要求,注重基本技能和技术规范,体现现代技术,结合工作实际考核职业综合能力,并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对于技能比赛项目的设置,要突出技术含量的高与新,选择的设备要体现主流性、先进性、兼容性、发展性等特点。

技能竞赛论文篇3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教育;改革;影响;建议

一、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是指根据相关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由教育部或相关行业部门举办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职业竞赛的对象是职业院校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职业竞赛的目的是对参赛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考查。适当的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将会对参加比赛的师生精神风貌进行充分展示,使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得到强化,对师生的职业技能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影响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阅,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引职业教育专业构建的方向

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院校发展层面来说,专业构建是基础也是核心。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密切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从项目设置及考评标准都以企业实际需求为依据。职业院校通过观摩或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就能够更加明确专业的市场需求,把握院校专业构建的方向,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促进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

职业院校在人才教育中比较注重实践操作能力、高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目前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相吻合,以最前卫的企业标准作为评判依据。职业院校的教师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就能够把课程设置与企业标准紧密联系在一起,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学理念的转换,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带进课堂,使职业院校的教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3、促进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改善

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培养同学们的职业素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开展的如何,体现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的高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以实训基地为依托。职业院校要想成功的参与职业技能竞赛,首先应对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进行有效完善,从而使实训基地达到职业竞赛活动的要求。尤其是技能竞赛的承办院校,能够借机完善学校的实践基地和设备设施,提高院校实训条件。

4、提高学生素养和就业质量

职业综合素质是职业技能竞赛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判准则的核心,参赛者不仅需要娴熟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才能达到竞赛考核的标准。因此,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开拓参赛者的眼界,丰富理论知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综合职业素养。此外,职业竞赛活动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某些岗位的实际需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对学校的教学实力、学生扎实的技能的展示,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企业可以发现人才,可以对人才进行储备和引进,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三、职业院校发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建议

1、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竞赛的本质

职业技能竞赛的本质是文化交流,也就是说各参赛院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为交流平台,进一步探讨企业人才需求,研究职业技能标准,运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职业人员的综合素养。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参赛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大幅度提高。所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重点不在于考核的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所学习新技能、新规范的拓展应用。尤其是教师在技能竞赛之后应该进行归纳总结,将新技能、新工艺、新标准反馈到实际教学中来。

2、以技能竞赛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都是为了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在赛前通过平时的学习表现及简单选拔后对少数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只为所涉及专业的各别学生提供了学习及展示的平台。所以,为了提高整体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院校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营造技能竞赛的校园文化,在各系部、各专业适当开展院级技能竞赛,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带动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为更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拔提供了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职业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娴熟的职业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合理的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对此,职业院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安排教师们深入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了解市场新需求,明白职业新动向,增加教师们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

4、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学习培养的基地,要对学生起到真正的职业教育的效果,光靠书本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练习,练习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当然,学校不可能对所有专业,所有课程都设置实训基地,在资源配置短缺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与企业加强合作机制,带领学生到实体单位观摩学习,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体验技能的实体操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总之,职业院校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促使学校的发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职业院校应该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竞赛的本质,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中来,把职业技能竞赛的精神传递到日常的职业教育中。

【参考文献】

[1]石学云.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分析—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4).

[2]刘存明.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3).

[3]陈炳和.学生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技能竞赛论文篇4

关键词:竞赛与科技活动;创新型人才;意义;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迁,高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在高校日常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新要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需要培养具有竞争和科技创新活动意识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精神。所以,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与科技活动,实现大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竞赛和科技活动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学习和深入理解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仅仅从书本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才会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竞赛与科技活动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只有将理论知识与竞赛、科技活动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激励并指导大学生去深入的理解专业知识。

(二)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竞赛和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从资料查阅、题目分析到方案制定和作品的制造都会涉及团队合作。而80、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常常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分工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不断吸取在科技竞赛中得到的关于怎样和他人相处的方法,从而完善自己。通过相互磨合和协调沟通,充分提高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着力打造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竞赛与科技活动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竞赛题目还是实践过程,科技活动与竞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培养是多方面的。从竞赛的选题、分析到设计制作、完成作品直至论文撰写完成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缜密的研究才能完成,对于培养大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来自各地的学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较量,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一)根据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科技竞赛项目

1、利用已有科技竞赛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水平,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其中包括“东北三省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共享杯”科技作品大赛、“建筑设计”大赛等。针对每项竞赛,高校都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另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并制定有效使用和管理制度。

2、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服务社会。高校要结合近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规划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提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组织相关规划设计竞赛,评出优秀设计作品,并将获奖作品作为规划建议送达相关部门。通过这种竞赛,不仅让学生获得实践演练,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学生通过参加这种类型的科技竞赛,可以增进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的整体实力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了解,为下一步的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条件。

(二)加强科技活动与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引导者,从选手培训到赛前辅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科技活动与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可以设立科技竞赛指导教师,选聘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建高质量的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对工作突出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同时,加强科技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交流、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指导科技竞赛的职业化水平,为高校科技活动与竞赛提供师资平台。

(三)构建科技竞赛的物质保障平台

经费投入是科技活动与竞赛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建立科技活动与竞赛实践基地、相关实验室和竞赛报名费等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实验、实习等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二是给予参加科技活动与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倾斜。另外,高校还可以积极与科技类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让学生科技创新经费来源多元化,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四)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科技活动与竞赛激励机制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除了建立正确的舆论引导,还要制订合理的科技竞赛评价机制,完善科技竞赛考评及奖励办法,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科技竞赛激励机制。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大学生科技活动与竞赛的重大意义,在校园中营造一种“铸科技素质、强学术氛围”的良好影响。此外,学校相关部门还应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指导大学生申报各级创新性实验项目。

三、结语

总之,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高校要组织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与竞赛中来,让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惠平,吕霞付,冯辉宗,王平,李锐.基于竞赛与科技活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8:31-32.

[2]李宁.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技能竞赛论文篇5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开设有关科技创新的实践课程。在大学课程中应加入实践实训类课程,将此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考试也要进行学分认定。实践占70%,理论占30%,在进行课程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布置需要进行科技实践的题目,并给出需要写出的课题格式,学生分成几组开展自己的课题,借助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对选题所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作为理论依据,然后通过设计、分析、试验和总结等步骤,最终完成论文并由专家进行评价。组织不同专家对几篇论文打分,计入论文评价计量表,分为自主评价和交换评价两部分内容,计算平均分,最后选出最佳论文。2.假期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通过给学生布置假期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分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进行资料收集,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经老师指导再继续开展研究。师生之间通过QQ群、微信等建立联系,及时沟通,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锻炼专业技能,以便在学期开学答辩时有充足的信息数据进行论述和总结,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高校内部要积极开展创新竞赛活动,可以通过辅导员与学生会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报名参选,提高大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关注度,拓展大学生对科技竞赛参与度。竞赛活动分为选拔、培训、竞赛,组织专家进行评价等过程,选拔过程首先从个人知识层面、团结协作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层面进行初评,表现好的同学有资格进入竞赛环节,竞赛之前需要进行培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可以自学,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对于比赛过程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不能忽略,否则直接取消参赛资格。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选定主题作品进行设计研究,通过收集资料、数据分析、选择指导教师进行主题创作或试验研究,完成竞赛作品,专家组进行最后的审核评定,选出最优秀的成果。这种创新竞赛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及补充,丰富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内容,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指明方向,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竞赛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开展科技竞赛的重要目的。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国家政府也要针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政策和经费支持,选拔对企事业单位有帮助的优秀人才,根据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主题进行科技创新内容的设定,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中,使社会效益与大学生创新培养实现双赢,不仅可以让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增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机会,这种社会化和商业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参与机制。

总之,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选拔了专业技术高端人才,而且也能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添砖加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王俊玲 杨闯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秋实,张丽伟,陈丹丹,滕志君.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2):7973-7974.

[2]刘星萍,肖中俊.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6(14):200-201.

[3]郑秀梅,司有宝,付丽艳,李广军.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28(5):77-80.

[4]肖卓宇,余波,黎妍.以竞赛为为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89-92.

[5]周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1(6):152.

[6]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5(2):132-134.

[7]权龙哲,张丹.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53-54.

技能竞赛论文篇6

关键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学科属性;研究领域

中图分类号:G87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1-0106-08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reasoning, this paper has combed China's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textbook system evolution in recent 30 years. Studies suggest that multi-object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compiling principles of uncertainty have all lead to the "fuzzy" status of textbook system. It has proposed 4 principles to optimize the textbook system: concept being the thinking cell; seeking clarity from fuzziness; application of divergent thinking; comprehensiveness and integration as the top-level design principle; Under the context of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culture consumption, the new system of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will make up for the previous limitations in the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textbooks that the participating objects (the audience) are in lack of human care.

Key words:sports competitions science; textbook system; subject property; field of study

学科是具有同一属性、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知识体系集合。学科知识体系集合体主要通过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来完成。对于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而言,最早对其内容体系设想和构思的是郑继庆、盛琦(1983)《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随后,成都体育学院学者刘建和及其科研团队开展了运动竞赛学学科的研究,于1990年出版了《运动竞赛学》(刘建和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学界较认同该著作开创了《运动竞赛学》的先河,而1994年的《运动竞赛学》(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则标志着我国运动竞赛理论探究开始走向系统化。伴随着运动竞赛学科发展,随后陆续出版了一些运动竞赛学教材。如: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1999、2003、2005、2009、2011年),王家宏等的《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2000,2005年),汪玮琳的《运动竞赛学》(2004年),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2008年),王亚琼的《运动竞赛学》(2009、2012年),陆红的《运动竞赛学》(2005、2010年),曹冰、回军的《运动竞赛学》(2012年)等。综观不同时期我国出版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其内容涵盖了运动竞赛学的认识、运动竞赛概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战术、运动竞赛方法、运动训练过程中竞赛安排、竞技体育赛事赛事运作、各类型大型运动会赛事简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运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内容也多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运动竞赛与竞技体育难以剥离的依附性特征,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凸显运动竞赛本身的实践操作性特征。但《运动竞赛学》学科所采借的内容和体系其人为性较强,凸显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教材体系的“模糊”性特征。采用列举法对已编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运动竞赛学的编写原则,梳理出符合学科特点和时代韵味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清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近30年来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演变

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可追溯到1983年郑继庆、盛琦的《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该文简要阐释了建构《运动竞赛学》的前瞻性价值和意义,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借助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吸收训练学、裁判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诸学科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尤其与训练学、裁判学有着更为密切关联知识集合体,并从十二个命题中圈定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理论部分和实践应用部分[12](见表1)。该文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认识到了《运动竞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运用学科,认识到运动竞赛参与主客体的重要性、特殊体育赛事组织的差异性(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竞赛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运动竞赛效应对运动竞赛发展等诸多问题,对后续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作者的研究知识体系显得庞杂,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多目标性和多元取向,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构思,其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符合教材编写原则,其后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在取舍中扬弃,在无序中寻求秩序。

《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思提出后,其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主要有199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版[5]、1994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1]、1999年北京体育大学版(《运动竞赛学》讲义)、200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0]、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200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版[9]、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200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版[6]、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8]、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1]、2012年东北大学出版社版等版本[2]。经过调查,目前高校采用比较普遍的是刘建和2008年主编的《运动竞赛学》,目前尚属于《运动竞赛学》的较为权威的教材,在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大学体育院(系)使用较为普遍。但各学校担任《运动竞赛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在上课时,却依据各学校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在多方采集和筛选各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内容却呈现出较大的自由选择性。进一步与上课教师进行访谈时,认为李少丹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在内容体系架构上略强于其他版本。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教材内容体系列表进行比较(见表2),以便探求《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优势和局限。

从以上9个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和筛选的教材内容所构成的体系来看,围绕和把握“人类为什么需要竞赛”“怎样在竞赛中获胜”“怎样合理地组织竞赛”三个基本问题及其走向趋势[7],教材内容体系呈现出以下现状。其一,《运动竞赛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或者说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是运动竞赛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编者在把握这一研究对象时,在各版本的教材内容体系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基本得到了认同;其二,将项目“制胜问题”,或称为运动竞赛的博弈制胜原理纳入教材内容,凸显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又一重点[4];其三,契合各运动时期社会发展对运动竞赛文化的需求,将国际、国内各类型重大运动会以“文化符号”形式纳入教材,凸显了运动竞赛研究对象的拓展性;其四,将运动竞赛中的等级制度纳入教材,体现出运动竞赛制度研究领域的延伸性;其五,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武术)运动竞赛方法纳入到《运动竞赛学》的研究领域,体现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研究目的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却又反映出《运动竞赛学》自身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力等现象。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无序,筛选、采集内容的随意性,编写原则的缺失,体现出《运动竞赛学》学科特征的科学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进行探讨。

2 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

2.1 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理论体系

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是竞技体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马特维也夫(1994)认为竞技体育是一种多功能的社会现象,它包括竞赛活动和针对竞赛活动的专门训练,以及在这一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从狭义上看,竞技体育实质是以直接针对运动成绩的竞赛形式形成的,并成为揭示、比较和客观评价人的某种可能性的统一方式的活动。竞技体育的功能性、价值取向,科学整合出《竞技体育学》当属于必然,而《竞技体育学》的分支学科必然由《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和《竞技体育管理学》来承担。对《运动选材学》而言,主要探究如何结合项目文化特征科学地进行运动员选拔等问题;对《竞技体育管理学》而言,则主要研究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动态过程的管理问题。对《运动训练学》而言,田麦久(1993)针对一般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就运动训练的实践问题和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架构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运动竞赛学》而言,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如何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组织和实施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获取优异运动名次,以达到公众对竞赛结果的认同,因此其研究的内容和体系应围绕实践层面“为什么赛”“赛事的级别如何”“赛什么运动项目”“怎样赛”“如何保证竞赛的成功”“ 怎样科学公正评定竞赛效果”“公众的竞赛价值认同”等问题展开(如图1)。

从图1就运动竞赛实践提出的问题和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来看,关注了运动竞赛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这一系统。亦即运动竞赛除关注竞赛本身的发展外(运动竞赛是检测运动员在保证公平合理的竞赛制度、公开透明的运动竞赛方法情况下,挖掘运动员竞技能力),应增加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研究内容,关注公众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便成了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而这一研究内容的中介应由运动项目的文化属性(文化特点)、公众对项目理解的文化素养来完成。这样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便契合了身体文化消费背景下运动竞赛研究的又一重点,凸出了运动竞赛研究内容的创新,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关注运动竞赛自身,而忽略公众对竞赛结果价值认同的局限,并进一步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基层运动会(生态运动竞赛)的开展奠定了运动竞赛学学理基础。因此,《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的整个理论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由图2进一步分析可知道,运动竞赛学是竞技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运动选材学、竞技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具有难以剥离的依附性关系。它是以各类型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实践应用性学科。其研究的重点可以划分为职业运动竞赛学和“生态运动”竞赛学(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组织、实施等运作过程),其重点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赛事的属性和各运动项目文化属性(特点)下竞技博弈制胜规律等。这样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确定,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对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不力的局限,通过项目文化这一中介搭建竞赛主体和竞赛客体对竞赛本身的价值认同,符合身体文化展演背景下《运动竞赛学》本身的研究诉求,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性。

2.2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表现

既然《运动竞赛学》具有了自身独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其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体系就应该得到逐步的规范和完善。但事实上,目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采集和筛选所构建的体系似乎具有“模糊”的表现(见表3)。表中除《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竞赛制度和竞赛方法得到通识外,尚存在以下模糊现况。其一,过度采借和关注了项群训练理论,力求运用项群理论搭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运动训练理论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来撰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这样,其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会弱化,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很难得到挖掘、独有运动项目的竞赛效果就很难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其二,各大型体育运动会竞赛简介列入教材,凸显出教材内容体系的庞杂性,使得教材内容体系“泾渭”难以分明;其三,尚属于运动训练学重点的研究内容,如涉及运动员竞技能力培育问题、运动员竞技比赛战术等诸多问题进入运动竞赛学教材,让运动竞赛学研究重难点难以把握;其四,尚属于竞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如运动竞赛裁判员的培养与管理纳入教材,凸显出运动竞赛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模糊现况。最后,对选择的项目运动竞赛方法编排、组织显得随意而缺乏逻辑和系统。总之,明晰《运动竞赛学》的学科属性,明确《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深刻理解《运动竞赛学》的人性和为人性,《运动竞赛学》就能更好地展演其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3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由模糊走向“清晰”的原则

3.1 把握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原则

为什么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其一,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人类认识发展中由感性跨入到理性的门槛和基本标志。其二,概念具有两个层次,即内涵――事物的基本属性,区分标志,反映着对象的本原与本质;外延――反映对象的范围、数量、发展与变化、功能、作用和意义等。把握了概念就能了解事物与问题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其三,各门科学的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律等都是概念的简要说明,浓缩与量化。其四,概念同细胞一样具有繁衍性,概念会随时空条件的变化、个人的出发点和认知的差异会有所不同。综上对“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的延伸阐释,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有序、科学和清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运动竞赛学》学科里其核心的概念是运动竞赛,而其关联性最为密切的概念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运动竞赛是一种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可认为运动竞赛是特定的身体文化的展演;从狭义层面上看,运动竞赛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争取优胜而专门组织实施的竞技能力之间相互较量的方式。运动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者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组织实施的过程。竞技体育也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3]。因此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的采借必须围绕运动竞赛这一核心概念及其重要关联概念进行。但运动竞赛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便衍生出对运动竞赛内核与外延的关系,就逻辑学而言,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内核越清晰;外延越大,则内核越小,而外延的无限延伸,内核便模糊不清。因此,把控运动竞赛的内核与外延关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教材内容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采集便是一头雾水,其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便无从谈起,并表现出严重的拼凑痕迹。

3.2 在模糊中追求清晰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需经历模糊性、或然性和探索性的发展历程。经过模糊认识,最终达到清晰化或精确化是最终的归宿。从思维的共性规律上看,清晰化或精确化的评价要素应当由标的明确、思路清楚、层序推进构成。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清晰化或精确化而言,其标的明确是指明白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出发点什么,运动竞赛学研究运动竞赛应达到什么目的。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思路清楚而言,是指《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内容所采借的理论、观点的运用和研究方法如何。如,运动竞赛学善于运用“博弈”一词,并在重点章节列为“运动竞赛博弈”,若不理解博弈特征的谋略性、满意性和宜斯性深刻文化内涵,编写的章节就显得勉强而含糊。又如,不了解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中国的“竞技举国体制”就盲从批判,而带有反思性的改革思路就采集于教材,或许会酿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增长极优势的负面影响,造成对我国整体体育发展的阻碍和限制。目前,学者普遍认同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也越发关注运动竞赛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各类型竞赛活动呈多元文化态势,抢占人们参与和观赏的机会成本,在消费时代场域下,身体文化展演也正步入休闲时代人们的消费快车道,在这样的大场域和大背景下,运动竞赛是满足人们的时代诉求而衍生的特殊消费品。时代的诉求,运动竞赛类型的多元化,需要在模糊中寻求清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把控运动竞赛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传统运动竞赛学的知识体系具有调整和修补的必要。

3.3 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原则

著名创造学家吉尔福特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开放思维,它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和联想,以求得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思路、多途径中选择最好方法,谋求最佳答案。对于《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而言,其研究内容的多角度、研究目的多层次(对运动竞赛的参与主体、参与客体、生产者、对运动竞赛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的跨学科采借(采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应用哲学与系统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方法、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等),多思路(研究运动竞赛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运动竞赛的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问题、运动竞赛的制度化、运动竞赛引发的社会问题等等),多途径(研究运动竞赛本身的社会变迁、研究运动竞赛规则的嬗变与项目技术、战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比赛规则与人们的时代诉求的关系、研究人们对运动竞赛结果的价值认同等)均能运用到发散性思维。但研究对象的一个中心(运动竞赛)和运动竞赛的价值取向,为人性是采集和筛选教材内容的根本,这样学科的学术性和科学性才能得到凸显,学科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3.4 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

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思维学倡导的整合建构(顶层设计)是指围绕某一目标,把分散因子甚至对立因子,按照有序适度原则调整、组合、配置、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思维活动。整合取向目标性和建设性,综合则取向于整体性和理论性。对现有《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的教材内容知识体系而言,由于《运动竞赛学》在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尚未列入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诸多学校仅将《运动竞赛学》列为专业限选课程,学科地位决定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筛选的综合性和整合性诉求,若教材内容过于庞杂,就只能成为教学的参考书目,其学科的理论性、整体性、目标性和建设性就会大打折扣。善于运用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将《运动竞赛学》中运动竞赛的取向定义为丰富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需求作为整体和目标,将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引领和导向作为建设的路径,将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军事理论、博弈理论等转化再生为指导休闲时代下人们对竞赛文化的生活方式、观念和主张,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共同价值认同,这样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就具有既综合又整合的前瞻性价值及意义。

4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清晰化构思设计

对于运动竞赛学应该解决竞赛实践的哪些问题,学者们具有比较共性的看法,但也表现出研究对象范围的个性特征。如,刘建和(1990)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特点和规律”。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1994)认为:“研究运动竞赛如何促进运动训练的发展,同时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总结和论述运动竞赛的组织方式、应用及科学安排、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并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面界定了其研究范围。李少丹(1999)认为:“运动竞赛学是在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其他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和阐明运动竞赛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及运动竞赛方法总称的应用学科。”王压琼(2012)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以体育竞技学、体育法学、运筹学、体育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去研究体育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组织与筹划、实施方案与方法,以及竞赛规程规则的制定和竞赛裁判队伍的管理手段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上述对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罗列来看,出现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模糊情况难以避免,其研究内容略显散乱也属必然,研究中其他学科的采借和依附性过强,其运动竞赛学学科特色难以突出,呈现容易被其他学科所取代的动态和趋势。这样,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提出的运动竞赛学的三大学科特点(涉及范围的巨大性、研究对象之一――运动员主体的深层复杂性、研究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就值得商榷了。但值得采借的是刘建和(2008)所提出的运动竞赛现象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一,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其二,怎样才能在运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其三,如何科学地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管理问题。围绕刘先生的思路,将运动竞赛学圈定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学科。其运动竞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应该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运动竞赛博弈。而拓展章节应围绕消费时代人们对身体文化展演的时代诉求,将现代奥运项目、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现代休闲时尚运动项目,站在运动竞赛学的学科独有视角下去进行项目文化的叙述、运动观赛的文化素养下去进行鉴赏。对此,现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式构建如下,力求引起对运动竞赛学科研究的争鸣,促进运动竞赛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诚然,在选择具体的章节内容时,应把控运动竞赛学科理论采借的可驾驭性、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操作措施的可推广性、项目文化符号的可辐射性。

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最大耦合,是体育得到极大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考虑人这一特殊的中介和载体,架构运动参与者和观赏者的桥梁理应成为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以往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筛选过多考虑了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而忽略了参与者对项目文化特点的深层次理解和身体文化消费问题。表4所列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构思体系,或许会引致更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但诸多学科的成熟均是学者在把握本学科核心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从不同视域进行探究,以至于产生不同的流派,学科的发展才在兼容并蓄中不断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5 结语

判断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标准,其一是看该门学科有无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二是看在相同领域内,有无独立的研究视角。具有自我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的《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完善,是这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的思辨范式,力求运用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追求模糊中清晰、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既综合又整合的思辨方式筛选《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建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是这门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优化路径。在运动员的身体文化展演越来越成为消费时代的重要产品的大背景下,在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联系紧密而又日益分化的大背景下,运动竞赛理论的发展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运动竞赛理论体系,促使运动竞赛理论满足运动竞赛实践的现实需要,尚需要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和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2]曹冰,回军.运动竞赛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5.

[4]刘建和.运动竞赛学:现状与重点关注问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62-1263转1273.

[5]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6]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刘建和.运动竞赛学发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16(4):82-86.

[8]陆红,王志勇.运动竞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汪玮琳.运动竞赛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王家宏,金健秋,等.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技能竞赛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科技竞赛;大学生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科技竞赛由于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科技作品的设计与研发,打破了以往过分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因而成为理工科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突破口。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传统实践教学和管理模式导致学生就业困难,迫切要求高校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能力和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勇于发明和创新。因此,完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新的能力培养模式,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对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学生近年来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的实践,对于如何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协作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并对如何形成规范、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机制,搭建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理工科大学生科技竞赛简介

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和“美新杯”全国微纳米传感器应用大赛。这些竞赛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寻找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在科技活动中体会实验和创造的乐趣,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理工科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综合性强

以“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为例,该项赛事融合了电子、控制、机械、信息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控制系统。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图像处理、电机驱动等电子电路,还要调校车模的机械传动机构、舵机转向机构、轮胎约束角度以及构建双闭环电机调速系统、编写智能车系统控制软件等。参赛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个专业的多门课程知识,从而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

2.强调团队合作

正是由于参赛作品的综合性强,系统都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多名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品。一件作品从立项、设计、开发、调试到撰写文档,往往要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需要坚定的精神动力和明确的开发目标,不断调整,持续改进。在上述诸多科技竞赛中,参赛学生往往需要侧重于硬件、软件、算法、机械、控制、文档等某一个方面,充分发挥团队的总体能力。

3.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

参赛团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归档等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和设计水平,还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例如“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采用全封闭的比赛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4个小时或6个小时,不同的竞赛项目用时也不同)完成电路识图、元件选择、硬件焊接、软件编写、系统调试和文档整理等工作,对参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发展不均衡

全国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少数重点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发展势头比较好,参与面也越来越广,但是各个高校由于资金、制度和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组织和参与科技竞赛方面的积极性各不相同,部分大学开展缓慢,有的甚至尚未开展。

科技竞赛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考试或者设计竞赛,也不仅仅是实验制作比赛,而是由若干学生组成的参赛队共同设计、制作完成有特定应用背景的项目。在竞赛过程中既强调理论设计,更强调动手实现,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开展科技竞赛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竞赛成绩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

二、科技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成果,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创新型人才还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善于与人合作,学习能力强,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型人才主要包括学术知识型和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对理工科高校而言,是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参加科技竞赛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等个人素质。科技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科技竞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往往隐性存在于学生内心,需要充分激发才能运用并发挥出能量。学科竞赛的题目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社会应用背景,不像课堂习题或课程实验那样具有直接和确定的答案。这样的题目往往需要学生发挥创新探索能力,在已有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科学规划并最终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赛题,就是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应用方面的设计,引导学生走上创新的轨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在党赛中不断尝试和主动求索,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各类竞赛所需知识面广,促使学生积极获取本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分析和运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能力。

2.科技竞赛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的问题一般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灵活性的特点,一方面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这些题目往往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美新杯”全国微纳米传感器应用大赛就没有设定参赛题目,而是由参赛选手挥洒创意、自由发挥,只要所设计和开发的作品新颖、独特、实用即可。每年的参赛作品也充分证明了广大青年学子无穷的创意来源和出众的创新能力。在参赛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而且需要意志、勇气和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竞赛小组成员有时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必须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最大限度地体现团队精神。

3.科技竞赛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创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新人才是创业的基础,在以学科竞赛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创业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今后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也越来越关注并积极参与到了大学生的科技竞赛活动中,希望从中汲取创意、发现人才,例如“美新杯”全国微纳米传感器应用大赛的评委绝大多数都是全国知名企业的代表,最近两年的获奖作品中有许多都获得了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参赛学生依靠作品摇身一变成为了老板。因此,科技竞赛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并且日益成为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良好载体。

三、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思路

1.整合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以学院的科研平台为依托。为此,我院以部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和河南省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为依托,专门为学生建立创新实验室,吸纳优秀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创新实验室配备有单片机、DSP、FPGA、PLC等开发平台以及机器人、机械手等专业实验设备,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每年都有近千名同学在创新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比赛训练。创新实验室逐渐成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基地。此外,根据各大科技竞赛的需要,学院还支持学生成立了“飞思卡尔”智能车俱乐部、物联网研究室等相关组织,分配专用场地,配备专业仪器设备,指派专职指导教师,搭建创新所必需的平台环境。

2.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竞赛制度平台

为保障科技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积极鼓励广大师生踊跃参赛、多出成果,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院在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多项规章制度,划拨了科技竞赛专项保障经费,明确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的考核奖励办法。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评奖评先中予以加分,在保送研究生、就业推荐过程中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在指导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卓越的指导老师在津贴分配方面给予额外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参与创新教育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科技竞赛活动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明确了校院两级工作职责,规范组织机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任课教师、辅导员、学校网站、校园展板等多种途经宣传和倡导竞赛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同学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为科技竞赛搭建科学的制度平台。

3.优化队伍,强化科技竞赛智慧平台

教师的悉心辅导是提高科技竞赛活动质量的必要保障,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是将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学院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抽调老、中、青骨干教师并注重职称、年龄、专业搭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每逢大赛,学院从指导老师团队中抽调精兵强将,安排指导学生参赛,取得了良好效果。学院在进修、聘级和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来吸引优秀教师投入竞赛工作,采取了引进竞赛专长师资、多渠道派遣教师参加培训以及加强竞赛指导教师间的经验交流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力和职业精神,为学科竞赛构建一个核心的智慧平台。

4.营造氛围,优化科技竞赛环境平台

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科技竞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营造浓厚的氛围,我院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

首先,举办电气学院学生科技讲堂、科技创新一席谈、创意大杂烩和学科竞赛成果报告会等,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学科前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发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并专注于科技竞赛活动。

其次,着力打造品牌活动,充分利用影响广、水平高、趣味性强的科技竞赛活动,注重积淀,形成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天华杯”和“美新杯”等几大特色竞赛活动。

最后,树立民主开放、自由创新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保护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行为,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新和创业实践。

技能竞赛论文篇8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又高于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考查学生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因此,学科竞赛作为理论课堂的延伸,其必然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建设内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热点。无独有偶,对于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一问题,教育部也颁布了鼓励政策。因此,各类学科竞赛迅速发展,在教与学的互动方面,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在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效果甚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示的更为明显。

论文从学科竞赛建设的视角,总结了目前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了经济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措施,旨在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1.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的主要赛事

1.1 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简称GMC)

尽管学科竞赛由来已久,但经济管理类学科竞赛由于受技术和平台的限制,直到1977年才得以出现。当时,随着仿真模拟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英国STRATHCLYED大学五名运筹学教授以无数个企业管理的现实案例和统计数据为依托,按照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研发出一套高度完善的电脑动态仿真模拟系统,并发起了欧洲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简称GMC(Global Management Challenge)。该项赛事1995年引入中国,参赛者累计超过8万人,是中国经济管理模拟商战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级赛事。

1.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简称“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多年来,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以前,该项比赛主要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另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展开,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2012年,随着仿真模拟技术的完善,同时也是为了增加竞赛的实战性和竞技性,原属于创业计划大赛一部分的“网络虚拟运营”竞赛独立出来,成为“挑战杯”的第三大赛事。

1.3 企业竞争模拟大赛

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也做“Bizsim”,是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研发的企业经营模拟系统,并在MBA教学、企业管理层培训中广泛使用。自2001年起,由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联合主办的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该项赛事最初仅在MBA院校中开展,2012年开始拓展到本科院校,参赛队员的范围也有原来的MBA学员扩展到专科生,本科生和学术性研究生。实践证明,这种比赛对促进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增进院校之间的友谊,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三个赛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性和全国性的赛事,除了这些赛事之外,还有一些单项赛事或是区域赛事,如ERP沙盘经营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管理案例分析竞赛、证券投资模拟大赛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这些比赛由原来的种类繁多,政出多门不断地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渐成为高校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其在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使用相关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能够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迄今为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各大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大胆探索,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例如成立了新研究院、建立创新实践班、开设《创新技法与思维》等课程,其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也各不相同,有培养方案模式,学科融合模式,创新实践模式等。虽然形式各异,模式多样,但笔者研究发现这些都是围绕这学科竞赛展开的,要么是为学科竞赛做理论铺垫,如《创新技法与思维》课程的开设;要么是为学科竞赛提供训练平台,如各类创新实践班或创新研究院。由此可见,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是以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基础的。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构成了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其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形成。要想在学科竞赛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相关常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超常思维,独立思考,这样最终完成的作品才能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独创性。所以,学科竞赛这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和提升提供了支持。

2.2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思前人未思、做前人未做之事,即不为私利也不惧困难而敢于做破天荒去吃榜蟹的第一人。创新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极其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敢于质疑、敢为人先、不怕打压、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学科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开思想、大胆实践的平台,竞赛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同时,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对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思路进行大胆创新和设计,在模拟环境中践行,这无疑为培养学生创新勇气,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土壤。

2.3 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个性,同时也要有合作精神。另外,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有资料显示:诺贝尔获奖者中的合作获奖的比例从1947年的41%提高到1972年79%,可见,创新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善于整合多方力量,在团结协作中从事创新实践并获得创新成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方式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但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整个竞赛题目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以组为单位的参赛形式为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所以,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3.以学科竞赛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

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还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关于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及其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高教研究的热点内容,并已取得不少成果。论文在吸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辽宁科技大学的运行经验,提出了“理论传授―技艺切磋一嵌入思考”的递进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详见图1。

3.1 以主干课程为基础,在学科竞赛中完成理论传授,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传授是教学之根本,对于经济管理学科来说,传统理论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机械性地传达给学生,至于学生掌握如何,能否应用这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悟性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该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但传统的理论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知识的平台和机会。

随着学科竞赛技术和手段的逐渐完善,笔者发现在学科竞赛中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可以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用的效果。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各种方法优劣势的比较都会涵盖,但很少有后台数据支持学生进行真实的计算和模拟。但这一点在学科竞赛中完全可以实现,例如在“挑战杯”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公司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设计产品,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直接成本,然后在计算人工费、管理费和收税等间接成本,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完成几近真实的成本核算过程。所以,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完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四大主干课程的理论传授,可以实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实现不了的效果,以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以三大赛事为依托,在学科竞赛中完成技艺切磋,激发创新精神

事实证明,科技竞赛为学生技艺切磋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可以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过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想法,在竞赛平台上模拟实践,不断测试每一种经营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竞赛群的交流平台完成技艺切磋的过程。例如在群中,同学们可以就定价的方法展开讨论,试图找到一种既能使企业盈利,又能使竞争对手无缝隙可钻的定价区间,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以及参赛经验进行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使得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热烈的讨论过程,技艺的切磋过程,效果非常好,同时这种平等的切磋可以使学生勇于发言,所无顾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创新精神。

3.3 以案例分享为平台,在学科竞赛中完成嵌入思考,培养创,新人格

技能竞赛论文篇9

关键词:科技竞赛 创新能力 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224-01

对于高校来说,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社会的需求,导致现在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反思创新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与调查,得到的结论是我们的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遇到实际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关键。近些年来,各种大学生竞赛活动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这里包括教育部、工信部组织的,也有企业组织的,这些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的引导性作用。很多学校也开始重视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创新基地、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等机构。该文就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1 科技竞赛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科技竞赛活动是大学生课余生活得第二课堂,本质是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在参加科技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拿到相应的成绩,但是他们会发现其实重要的并不是成绩,而是在过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在过程对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目前有非常多的竞赛并不局限在单一的专业里,需要很多专业的融合。例如“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这里面融合了电子信息工程、程序编写、机械调整等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短短的时间能够拿出好的作品是不容易的。竞赛的残酷,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表现如下。

1.1 科学素质的培养

每项科技竞赛组委会要求的时间都不相同,比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要求四天三夜的时间拿出成型的作品并要附带设计报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速赛要求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要求学生在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思维模式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实验室里,根据指导教师给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知识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会凸现出来,这里包括人际关系、技术难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指导老师需要正确引导让学生独立解决。很多知识层面的问题学生都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以我院学生创新实验室为例,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上网查阅资料;有不到两成同学选择咨询老师;三成同学选择团队协商解决;选择其他方式解决的不到一成。这说明学生在准备科技竞赛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更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又会使学生明白科学是严禁的,必须要有务实的态度。这恰与理论学习不同,理论学习时很对同学不是非常了解自己到底哪里明白,哪里糊涂,结果到考试的时候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更是不清楚。

1.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每项科技竞赛都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成型的作品,但一般都会分成两个层次,基本指标和发挥指标,此外还会有一个部分成为创新点。基本指标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的比较多,发挥指标要求学生在专业基础上有相应的拔高,不仅如此发挥部分还会设计其他专业的内容。而创新点则是在作品完成的基础上检验学生对个性思维的体现。例如我院学生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时,评委在成绩单中写出有11处创新点。实践表明,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科技竞赛活动发部分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存在,一般情况要求三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来完成比赛。因为竞赛题目可能涉及几个专业,所以一个组的队员可能来自不同班级,不同专业。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宽度,此外,队员间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要有团队合作意识。指导教师要在平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并肩作战。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维性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科技竞赛活动这个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思维、团队精神,这是创新性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2 科技竞赛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

以电子竞赛为例,重点高校的成绩优于普通高校。重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级别要优于普通高校。在作品测试的时候很多普通高校的学生不会使用高级别的仪器,当然作品的指标也不如重点高校学生的作品。科技竞赛基本都是偏重于理工科学生,而文科学生多在论文和艺术类竞赛中取得成绩。

2.2 学生实际参与率低,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了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还是一味的以填鸭式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真正的改变其传统的教育体制。很多学校现在开始用一些优惠的条件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如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可以保研等。大学生不参加科技竞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知识储备和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理论知识储备不够与实践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2.3 缺乏教师指导和帮助,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科技竞赛不仅需要学生的热情和努力,同时对指导教师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指导教师对竞赛题目的理解、对方案的选择、过程中的应变能力直接影响着参赛队员的积极性。因为科技竞赛是一项非常繁琐并耗费精力和时间的工作,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参与其中,到处更多的时间去上课、搞科研,这也是导致学生科技竞赛中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的重要因素。

科技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能够检验一个教师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昨天的教师能否教育今天的学生去面对企业明天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 [EB/OL].http:////edos/website 18/info12189. htm,2005-05-22.

技能竞赛论文篇10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队;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14-02

前言

竞技体育一直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促进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才能保持中国优势体育项目的竞争优势,一直是国家与体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运动队是竞技体育的载体,需要依附运动队进行日常训练和比赛,从运动队的角度入手,探索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组成,为中国高水平运动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源自企业理论,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一个企业(团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团体)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也称核心竞争优势,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总称。也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或优势。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核心竞争理论适用于一个组织或者团队,从这个角度讲同样适用于高水平运动队,因为运动队同企业具有相同特征:有主体参与、需要核心技术或者技能、需要团队协作、为占有市场或者赢得市场等,所以高水平运动队同样存在核心竞争力,同样可以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影响高水平运动队取得胜利、赢得市场的因素。

通过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剖析,结合竞技体育的特点、规律和高水平运动队的需要,运动队核心竞争力是运动队长期形成的、强于竞争对手、运动队特有的、具有持久力的资源的整合,这种资源应该分为无形的和有形的两种。无形资源主要有:管理机制、人力资源、指导思想;有形资源主要有:技、战术能力、教练员队伍建设。

二、影响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无形竞争力

1.管理机制。竞技体育管理就是在充分整合竞技体育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使竞技体育可以实现功能最大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竞技体育目标。要保持与增进竞技体育运动的核心竞争力,就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管理机制,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竞技体育无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对运动队的管理包括资源型要素(人力、物力、财力等)和运筹型要素(制度、知识信息、文化、训练与比赛等)的管理,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研究开发适应运动项目自身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对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合理配置各资源型要素、优化各运筹性要素,才能使运动队与时俱进,不断跟进、创新世界竞技体育在管理上的竞争。

此外,还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用来增强整个运动队的凝聚力与团结协作。建立运动队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赏罚制度,建立教练员评价评价体系,把教练员的经济收入与运动队成绩相结合,激励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对运动队员进行必要的赏罚,对训练积极、比赛中表现良好的运动员进行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激发运动队员训练的积极性。

2.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事业是以人为核心的事业,运动员不但是竞技体育竞争力中的重要因素,更是竞技场上参与比赛的主体,竞技体育事业中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后都要集中体现在运动员的参赛成绩之中。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靠后备人才作保证,竞技体育组织是否有人力资源优势,既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果后备人才不足,竞技体育将受到巨大影响。

运动队人力资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运动员和教练员,是组成运动队最主要的两大主体。运动员资源的优劣与运动队的训练方法、内容和比赛的胜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练员对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练员的训练理念、方法,对比赛的合理控制都与运动队的成绩密切相关。所以可以讲,人力资源的优劣与运动队成绩成正相关,是运动队取得良好成绩的决定性因素。

3.指导思想。运动队指导思想是指用来指导、引领和激励运动员、教练员进行积极训练,比赛中努力拼搏的理念。指导思想的优差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教练员的日常训练与工作,最终能够推动或者阻挡运动队前进的步伐。例如:中国女排在经历了2002年世界锦标赛第四名的失利之后,能够从压力中走出来站在2003年世界杯冠军的舞台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能够力克劲旅,勇夺阔别二十年的奥运冠军,与中国女排日常训练工作始终坚持“走全面快速多变的打法,技术上要求精细全面,整体上配合更加默契娴熟,快速多变的特点更加突出”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反之,20世纪80年代,中国男、女排运动成绩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指导思想跟不上世界排球运动形式的发展。先进的、正确的技、战术指导思想对项目的竞技水平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势必影响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

(二)有形竞争力

1.运动队技、战术能力。运动队能力的强与弱、运动员水平的高低、教练员能力的优劣最终都要比赛的成绩来说明。比赛的胜负还是要看运动队技、战术水平的高与低,运动队的技、战术水平是运动队的灵魂,是比赛胜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技术是比赛胜负的基础,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保证。在比赛中能够运用娴熟的技术和多变的战术,集体性项目同伴之间配合默契,是竞技体育比赛赢得胜利永恒的主题。比如:中国乒乓球队,无论是单打、双打,一直能够活跃于世界乒坛的冠军舞台,与运动员个人的技、战术,与同伴直接默契协作是分不开的。

2.教练员队伍建设。教练员作为一种专门人才、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必须具备与其职业相适应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竞技排球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关键比分暂停使用对比赛节奏的控制等等,更能充分发挥教练员作用,比赛结果与教练员的作用关系密切。因此,不断提高教练员素质就成为教练员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科学训练的实施者和赢得比赛的支撑,它不仅包括教练员个人,还有多种学科、多种专门技术人才所构成的团体,比如医疗团队、科研团队、后勤团队等。教练员和所有团队对运动员共同的作用,才能使得运动队的建设更加有序,赛前工作才能充分,集体比赛才能得到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茂卫.略论传统体育类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60-162.

[2]张加生,李思民.竞技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7):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