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人才十篇

时间:2023-03-16 03:19:18

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1 技术技能概述

“技术”一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的《百学连环》一书,意思是为了实现生产或者是非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经验和手段与方法的总和。顾名思义,技术即为熟练,即在某个艺术或者是行业领域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人的劳动量所采用的方法和技能;同时技能还是人们运用经验和知识使得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活动方式。将技术按照活动方式的外显性和内显性来具体分类,可将其分为心智和动作技能两种。从传统观点上来分析技能和技术,我们可以得出来,技术可以涵盖技能,且比技能高一个层次。但同时赋予技能“人化”技术,正是因为技术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技术的价值。也就是说,技术和技能之间所存在的不是层次的关系,而是伴生的、随动的、互动的,由此得出,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

2 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比较

目前较为一致的人才类型划分方式就是工程型、学术型、技能型和技术性四类。我国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大多是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描述为在一线从事技术设计、改造和革新的技术人员。在他们身上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与工程师相比理论水平较低,注重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较好的应变能力解决困难,拥有较好的人际组织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技能型人才也可以称作操作型、技艺型人才,指的是具备专业知识,主要依靠操作技能来具体操作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2011 年,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由此可以得出,高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

3 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界定

“高技能型人才”即为具备高水平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具备较高的综合性素质和较为精湛的技能,再经过生产劳动的磨练最终成长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种是技术技能型,指的是技艺高超技能精湛,能够独自解决操作难题,实现劳动上的创新。在工作中,对于一般技能工作人员能够予以指导,处于技能人才的高端层次,这一人才主要分布在制造、加工和服务等领域。第二种是复合技能型。这一人才能够与时俱进的了解这门技能的发展方向,信息处理能力较高,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现场管理能力较强,能够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第三种是知识技能型。这一类技术人员指的是具备较高的知识和理论水平,又拥有高水平的操作技能。不仅能够将个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实践,还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他们一方面能够较好的适应产业升级,尤其是一些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一些新兴职业领域中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4 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转变的依据

4.1 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高职院校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首先反应出了这一理念更能紧贴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在以往的高职教育中,“技术型人才”一直是其培养目标,虽说与“技能型人才”仅仅一字之差,但在强调重点上确是失之千里。技术型人才指的是身在生产一线主要从事组织和管理工作,同时处理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高技能人才既强调个人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更为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当说,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才更为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

4.2 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较于之前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来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更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我国的产业制造中,仍然以中低技术为主,缺乏自身的核心技术。在所需劳动力方面,以农民工和低端技能人才为主,而我国面临的产业升级方面的转变则致使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一个巨大“瓶颈”。因此,在此情况下,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培养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截止到201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总数量为1.12 亿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重仅为5%,在技能劳动者总数中,高级技工数值仅为20.5%。而发达国家中,劳动力比例中技术工人占据75%以上,高级技工比例为30%~40%、由此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在加工、制造、能源、建筑以及环保、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4.3 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高技能”主要是在层次上对技能进行的划分。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掌握高级技能;而中等职业教育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初级技能,二者属于在同一教育类型中的不同层次上的教育,而这一划分方法也使得高职和中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为清晰。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径,更有利于将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起来。另外,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高技能人才也是十分缺乏的。因此,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责任任重道远。

5 结语

国家应高度重视技术培训教育工作,并将其上升到“技术立国”的高度来认识。从此出发,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真正体现出其作为高等技术教育的本质内涵。所以说,转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不仅是顺应时展要求,更是对高职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1-09-29.

[2] 陈寿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8(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Z].2011-06-02.

技能型人才篇2

关键词:技术型;管理型;培养

1.交通运输技术型人才向技术管理人才转型理论分析

1.1交通运输技术型人才向技术管理人才转型必要性

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领域的工作已渐渐从纯业务纯技能的解决方案逐步转变为管理方案,空管部门把ATC上升到ATM,公司签派部门的培训也开始注重从技能型向管理型倾斜。在实际工作中,单纯的业务能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在与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工作能力高低,现今工作环境的变化使得每个岗位的工作压力急剧加大,传统的培养模式解决了处理一项事务的问题,但是现今事实是大量繁杂的信息涌向工作人员,他们需要具有条理的思维,能够分清信息中孰轻孰重,进而确定先后次序,一一分析,在分析中还要和周围团队沟通,综合周围团队的方案意见,最终做出最佳决策。在信息接受、分析、传递、处理直至决断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征候或者事故,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能力偏弱都会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民航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顺应这一形式转变,使工程技术型培养向工程技术管理型过渡,为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转型应坚持的原则

首先,转型要围绕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进行。由于交通运输专业具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必须在严谨的理论支持下进行实践,理论和实践应用都要围绕交通运输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为基础。

其次,转型要以应用为导向,能力为根本。交通运输专业市场化的特性要求培养人员要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将交通运输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与专业知识的内涵相结合,形成为人员专业技能,转化为有效生产力。

2.交通运输技术型人才向技术管理人才运行机理

2.1基于交通运输人才目标导向的教学体系的建立

首先,制订完善培养方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从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为核心,拓宽学生视野为手段,增强学生管理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出发,注重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将“基础教学、技能教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打破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发挥学生个性化优势,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管理才能突出的通才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优化整和课程体系,巩固学生知识技能。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优化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加强与管理学科的渗透、交叉、组合,在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强化管理概念。加强学科间的内部联系,以工程管理案例为中心,将一些重要经典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连同相应的技能培训串联起来安排教学课程和内容,增加理论知识与实践关系;增加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能力。

2.2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的交叉渗透机理

为了适应未来行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就要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所谓在形成专业技能过程中渗透管理技能就是在目前的通识教育观的指导下,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协调统一发展,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的交叉渗透机理。

2.3实践验证反馈机理

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的有效结合,实质上需要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企业、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四个组织机构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建立“场境实操”的培养模式。学校的人才培养是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需求进行的,交通运输企业随着行业需求不断调整用人需求,为了有效适应变化启用校企联合的实践方式,提升学生能力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通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增强一线教师的实践能力、掌握一线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所要掌握的技能,依据实践检验效果对理论阶段内容进行修订,不断增强校企联合的自检能力,使得合作成为闭环系统,更好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双重提高。

3.以用人机制为动力的转型机理的运行措施

3.1发挥用人机制的推动转型核心动力作用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成果拥有最终评价权。通过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由专业技能型向技能管理型的培养提供改革的动力。为了有效的将企业用人评价机制转化为转型的动力,需要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注重知识内涵和反应能力的“刺激”效果。

在评价人才质量过程中,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环节以及工作后的经验反馈进行立体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选拔人才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对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相互配合提供更好的信息与建议。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转型的积极性,通过就业竞争压力提升学生管理思想的考核力度。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置过程中从企业选拔人才角度进行考核,作为企业选拔人才的主要参考依据。

3.2落实分级化人才培养的制度

分级培养主要从开课层次,课程设置,实践时间等三个层次进行。根据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个学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初步评价,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第二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增强这些同学的理论深度。为了激发这些同学的热情并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动力,可以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这些同学提前进行企业实践并在考核中突出该部分同学的成绩。依据课程设置在第三个学期让部分同学参与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地提高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重新评价学生成绩,为下一个阶段企业实践选拔人才提供依据。通过打破实践环节的时间限制,将企业时间的环节分布到不同学期,从而有效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同学的学习热情,并将参与实践环节的时间作为企业选拔人员的主要依据。

3.3教学手段的灵活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被更多的教学活动所采纳,为很多教学想法的尝试提供了可能。利用电视、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传输媒体可以将企业的实践环节真实的在线到课堂上,缩短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时间,并且有效这种信息共享方式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启发式、交互性教学、个性化教学、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方法执行中要创造师生间以及校企间的和谐关系。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给予学生质问的权利,协调师生关系,以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在实践环节中要增强企业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指导老师的经验性,真正发挥企业实践的作用。

总之,为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行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进,把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培养为具有管理思维的专业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李寅甲.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6.

技能型人才篇3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中国 天津 300451)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焊接企业或相关行业的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焊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提出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关键词 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准确定位学院焊接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于2014年3月至12月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新一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目的在于了解本专业对应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行业或企业的社会需求;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开发课程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依据;掌握相关企业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服务岗位;把握毕业生适应、胜任岗位工作情况,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区域内及周边的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冶金、电子通信等新区支柱产业不断壮大,航空航天、船舶修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蓬勃发展,这一切都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目前,企业招聘人员主要有两个途径,即通过劳动市场招聘和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劳动市场招聘主要目的为招到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熟练焊工,解决或缓解生产任务繁重的燃眉之急;而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是为了拥有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实践操作技能、又有可塑性强的年轻技术工人,作为技术人才储备。企业看重员工是否能够积极、主动、踏实、有责任心地去为企业服务,是否能够忠于职守、服从调动、遵守制度等方面。国有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环节,注重员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升,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和安排,而民营企业更加注重生产效率,更愿一步招到所需岗位的合适人才。

2 职业岗位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与设备的升级,生产企业对高职焊接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这些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焊接操作技能、实施焊接工艺能力、焊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也突出强调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并要求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高新技术信息的学习、消化吸收和应用方面应具有很强的拓展能力。

3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研了解到,不同的企业对岗位的设置各有所异,岗位职责略有出入,但对高职层次的焊接专业来说其人员大多分布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质量检验部门、设备维护(维修)部门、焊接技术培训部门、产品和焊机销售部门等,岗位可大体归类为焊接技术操作、焊接工艺管理、焊接质量管理、焊接营销管理等,具有基本相同或类似的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

3.1 焊接技术操作

典型工作任务:焊接操作、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 能够正确识读图纸和焊接工艺卡;能够按图纸进行划线、下料操作;能够按照图纸及焊接工艺卡的要求进行焊接操作熟悉焊接设备性能和参数选择;掌握各种常用焊接方法的操作技术;具备预防、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与变形的能力;能够进行焊接设备的选用、运行与维护等;爱岗敬业,具备安全意识、团队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

3.2 焊接工艺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焊接工艺编制、焊接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现场工艺控制与管理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能够正确识读图纸;熟悉产品标准和工艺规范;熟悉焊接工艺过程;具备焊材与焊接方法选用能力;能够进行焊接试验;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编制焊接工艺;具备焊接工艺评定能力;具备技术改进和创新能力;具备职业规范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力等。

3.3 焊接质量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焊接质量检验、产品检验、无损检测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 能够正确识读图纸;具备外观质量检测的能力;具备X射线探伤的能力;具备超声波探伤的能力;具备磁粉探伤的能力;具备渗透探伤的能力; 具备致密性检测的能力;具备编写检验工艺卡的能力;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焊接质量、装配质量检验的能力;能够进行焊接质量评定;具备职业规范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等。

3.4 焊接营销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成本核算、焊材管理、设备推销等。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具有编制安全培训的相关知识及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具备资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具备焊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能力;具备生产与质量的检查、发现、处理以及反馈问题的能力;具备全局意识、沟通意识、企业文化意识、成本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责任意识等。

4 调研建议

4.1 专业培养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我院的焊接专业应该以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为主战场,主要面向石油化工、船舶修造、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及其相关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常用焊接操作技能及设备运行维护、焊接工艺管理、焊接质量控制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具备中级以上焊接国家职业资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行业产业技术不断进步,人才需求也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建议根据市场变化,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定期修订。

4.2 专业培养要求

4.2.1 个人素质高

个人素质包括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多数企业认为:个人素质高的人,即便职业技能逊色,也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高;但是,个人素质低的人,即使职业技能突出,也不能给予重用。因此,个人素质的高低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首选。

4.2.2 专业技能扎实,特长明显

当前,很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短时间内无法准确进行岗位定位,工作发展势头低迷。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人专业技能表现平平、理论基础薄弱,造成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哪在方面会更有优势的局面。因此专业技能成为职业岗位发展的关键前提。

4.2.3 实践经验丰富

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企业均表示更喜欢招收有经验的人员,对应届毕业生较失望。招收的人才能不能较快地为企业所用,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上岗形成生产能力,是否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是否具备实战能力,这也是目前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关键。

4.2.4 学习能力强

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学会自主学习,不能让老师手把手地教,必须学会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将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4.2.5 合作精神强

企业的生产环节均为团队制作,这就需要很强的团队精神。企业在招收人员时非常强调人才的团队合作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4.2.6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焊接专业毕业生还有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基础上,可以扩展到焊接设备、技术、材料的销售与售后服务、焊接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管理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Z].2012,6.

[2]王振洪,高职如何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N].光明日报,2013,11.

[3]李兴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2005,1.

[4]朱志敏,技能人才短缺状况为何难以改变[J].中国人才,2013,07.

技能型人才篇4

课程与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构成教学基本内容,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

(一)整合课程体系全面开展课程建设,建成“岗位能力课程”课程体系。对所开设课程进行整合,加大力度建设实践课程,替换内容陈旧的课程,新增专业特色课程,形成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课程分四个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课模块,熟悉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掌握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岗位所需专业技术知识;专业选修课模块,该类课程从理论、技术、实践三个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加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力度,建设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立专业技术论坛,为学校和合作企业的教师、学生等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建设核心课程教学项目、案例库。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是很多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实训类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认同。教学项目、案例库是项目导向、案例驱动教学的依托。采用购买、教师自行开发、校企共同开发等多种方式,将企业真实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作品、优秀毕业设计等改造成教学项目案例,完善教学案例库,使多数具有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教学有较为丰富的教学案例库支持。整合上述资源建设成果,构建立体化育人环境,开发“软件技术专业在线学习平台”,围绕专业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仿真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素材库、试题库进行整合,建设成开放、立体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三)加强教材建设当前计算机专业类优秀教材种类很多,能较好地满足软件技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需要,基础理论部分的课程以引进原版教材为主;选修课群教材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采用。实验实训是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很多课程的实训环节尚无统一规范,实训内容、平台随学校而变。实训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优秀教材鲜少,对教学的适用性不强,参考价值不大。因此,根据人才培养计划需要,开发、编写实验实训课程教材,是课程建设重要内容。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一)推进“整+分”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整+分”项目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项目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再将这个“整”的项目细化成若干个“分”的项目。具体为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项目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与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相关的实际项目;经过筛选和分析,对项目做具体的分解,确定项目完成的方式、小组协作的方式、项目完成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及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

(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随着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课程教学已从之前的多媒体教室为主、实训室为辅,发展为以实训室为主、多媒体教室为辅的教学方式,继续加大实训室教学比重,并且配备电子教室等教学软件,灵活运用教师广播、学生演示、教师监控、师生互动等各项特定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资源库部分资源网络共享。网络共享资源可包括课程大纲、教案、项目案例、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上机指导、知识拓展、章节练习、教学录像等内容。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传统考试评价体系,研究新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标准,使其能够更真实、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真实水平。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考核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基础,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的语言工具进行项目开发,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验证性实验的完成情况、个人项目/团队项目的质量等,通过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对个人做出相对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高级技能型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紧跟软件行业发展的需要,注重软件人才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企业仿真实训环境与工作室实训环境建设按企业实际实践环境构建机房实训设施,合作企业参与规划。充分利用软件项目开发工作室,满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之余投入真实项目研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积累学生的项目经验,与企业零距离接轨。

(二)分层次人才培养实践方案实践教学形式可分为三个层次:1.基本实践教学形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基础理论、原理、算法、构架,多数专业理论课程开始课程实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页设计、数据库、软件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程安排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这些都是最基本实践教学形式,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完善各课程设计实验环境,明确课程设计目的、任务、内容、评分规范,提高课程设计质量。2.项目实训教学形式。每个专业技术方向安排2周以上专业实训,设计、开发、完成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项目或系统,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该层次实践教学要求全部学生参加,但可根据学生专业基础安排难度不同的实训项目。3.工作室实训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工作室资源,承接社会、合作企业实际项目,学生参与研发,强调以软件工程项目复现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头到尾参与到工程化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有可能体察并实践软件工程的主要知识点: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软件质量等。在企业或项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或团队,使学生在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中,将软件项目不同阶段从头到尾逐一亲身经历。

(三)以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建设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为现有的软件NET、JAVA、PHP等技术方向建设实训平台,并跨方向开放,从职业认证、项目引导和校企合作三个层面展开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使大多数具有一定专业基础、有兴趣的学生都能获得实训机会。将物联网、云计算、android游戏开发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和联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职业认证与培训、模块嵌入理论课程开发、课程实践设计、工程项目引导、顶岗实习、合作科研开发。

技能型人才篇5

【关键词】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思考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今时代,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核心动力和主要源泉,更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那么,如何建设高技能型人才队伍,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们不少看到高薪聘请技师、高级技师的信息。但是,这样的招聘信息在煤炭行业很少。难道煤炭行业高端人才就不缺少吗?黄陵矿业公司作为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煤、化、电、路、建材多元互补发展的新型能源企业。近年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摆在重要的位置,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业战略,出台了强化“三功两素”修炼、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等一系列措施。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不断涌现,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职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但是,随着矿区产业链的不断延深,煤化工、电厂三期的建成投运,以及各单位生产设备的换代升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企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关键工种技术带头人、复合型技能人才缺乏以及员工队伍整体技能跟不上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公司现有的技术队伍“三低一少”(即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低、接收能力低,高技能人才少)的现状,成为制约企业和产业升级的“瓶颈”,也是我们与国内一流企业的重要差距之一,严重影响到了企业持续发展。

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可以引进,但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队伍难以完全引进,必须要靠我们自己培养。当前,我们不仅需要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科技人员,更需要有一批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一技之长、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因此,培养技能型职工队伍,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升级转型,确保黄陵矿区基业长青的当务之急。

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途径

1.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改变传统的职工队伍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市场竞争和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高、精、尖、绝的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特有工种、关键岗位中设立首席技师、首席操作师、工种带头人、专家型技能人才等高级职位。充分发挥关键技能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对特殊的技能人才,要给予特殊关注。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名师带徒”“拜师学技”等活动,使各工种高技能人才的高招、绝技和工作经验得到推广应用。着力打造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够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2.健全完善评价选拔体系

敢于打破资历、年龄和身份的限制,结合生产实际,从完善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业绩和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符合企业实际的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新体系,客观地评价和认定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术攻关等活动,不拘一格的选拔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为各类优秀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

3.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改变陈旧的人才观念,树立技能型工人是企业重要人才的观念,象尊重、重视、关心高级管理专家、高级技术专家那样尊重、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根据技能人才水平高低、贡献大小确定他们的薪酬和待遇,逐步建立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探索职业技能与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一样参与企业分配的途径和方法。

4.拓宽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加大专业领域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壮大企业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岗位竞聘机制,营造公平公正,能上能下的环境,使老实人不吃亏,让广大职工看到,干事情靠的是真才实学,出业绩靠的是勤学苦练。创新职工培训方式,实施的校企合作机制,健全工学结合教学培养模式,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培训、专题讲座、技术研讨等方式,不断开发心智、提高职工素质。

技能型人才篇6

【关键词】京津冀;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环境;培育能力

1引言

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科技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河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战略的支撑,引进和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也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2020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河北省要坚持创新驱动,目前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已加速形成。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河北省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创新依然是新发展阶段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有效地激发科技创新新动能,采用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对河北省借力京津冀协同实现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这也是河北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战略指导下,河北省不断深化对接京津,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较大突破。

2.1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逐步落地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实施,河北省从战略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高科技人才制度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科技人才的战略规划,并陆续出台了系列关于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的相关政策,培养、吸引了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2017年,河北省协同北京、天津联合《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19年,河北省制定了《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0年,河北省出台《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河北结合省情和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百人计划”“高端人才支持计划”“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等专项引才计划。在人才培育方面,2019年,河北省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优化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环境。

2.2人才数量与科技产出不断提升

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9年底,全省高技术产业科技人才14663人,占全省科技人才总量的12.95%,全省共有院士19人、高端人才34人、“巨人计划”领军人才138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6人,“”专家5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5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77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也带来了科技成果产出的全面提升。2019年,河北省16项科研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20年,专利申请授权量92196件,比上年增长59.5%,有效发明专利34147件,增长18.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48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58.55亿元,比上年增长46.1%。

2.3人才创新氛围与环境不断改善

为不断优化人才创新氛围与环境,河北省不断增加科研投入。2019年,河北省R&D经费内部支出566.7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14.89亿元、应用研究58.01元、实验发展49.38亿元,R&D的投入强度为1.61。科技投入的持续增长,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河北省加大人才载体建设力度。2020年,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00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万家,全省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59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97家、重点实验室273家。同时,注意营造科技人才创新氛围,通过开展“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奖励,积极营造尊重科技和创新的社会氛围。

3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环境与培育能力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是,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3.1市场主体导向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河北省的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亦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问题。河北省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方面,应进一步突出市场的主体导向作用。目前,围绕国家的信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业等支柱产业领域出台了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但是,根据省内各地方的细化产业更加精准地选择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须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引进中的细化产业的要求应更加明确和具体。同时,各地引进创新型人才的主体以政府为主,用人单位或企业的参与度比较低,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人才价值的贡献潜力和当地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考虑须进一步匹配。

3.2京津人才协同机制需进一步深入

为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三地均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流动以及交流和共享作出了规划和顶层设计。但是,从实际出发,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京津两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显示,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北京和天津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列第二和第四,河北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列第二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已制定的政策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三地在科技创新合作中往往以项目为主要载体,而科技人才的合作、共享通路尚未形成。同时,三地的薪酬、职业发展前景以及福利待遇差距较大,社会福利、基础设施等也有差异明显,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地区间的流动。

3.3人才引进生态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影响其成长的各个外部环境条件,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保障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育、留”的关键要素。虽然,河北省的创新生态体系已经加速形成,科技人才的生态环境逐年改善,但整体综合水平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政府主导的人才引进方式主要是通过资金补贴、项目配套等方式实现,应从提升人才引进生态环境的整体角度进行深入、全面地考虑科技人才所需要的其他方面配套条件。政府层面应积极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生态环境,经济层面是构建人才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社会层面为其提供基础环境,政治层面为其提供政策保障,文化层面则构成了整个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的精神引导,各方面缺一不可。

3.4人才培育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河北省对创新型科技人才需求的增多,除了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加速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同时,要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科技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方法过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工作中面临的常态和困境,缺乏专业实践机会、不了解实际市场需求是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短板。河北省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在引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加快已有人才知识更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需要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后续培养,充分激发人才的价值。

4优化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环境与培育能力的新思路

加快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环境与培育能力,对河北省全面实现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4点对策建议。

4.1明确人才市场需求,实现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明确人才市场需求,优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引才中的导向性作用,给用人单位更多的自,注重企业的用人需求,突出考虑人才的能力、实际业绩和贡献与企业的匹配。第一,积极发挥市场选人、市场评价的作用,使人才引进的主体逐步从政府向市场转移过渡,政府起到搭建平台、建立引才渠道、构建人才和用人单位之间交流沟通桥梁的作用,为供需双方的相互交流互动提供渠道;第二,对全省人才基本底数进行盘点和摸底,对河北省的人才总量、行业分布与结构类型进行精准盘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人才数据库,提高河北省人才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创新型科技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第三,政府要科学精准地编制“人才需求目录”,提出河北省紧缺人才的类别,在产业领域和具体地方区域细分重点方向,重点围绕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确定紧缺人才清单,靶向引进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4.2借力京津协同发展,激活人才柔性共享机制

人才柔性流动是应对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区域和层次分布不均、实现人才效能最大化的最优途径。第一,完善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整合机制,大力推动京津冀人才柔性协同发展。通过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推进人才资质互认,建立起一套相互认可、协调联动的人才机制。第二,建立柔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使用机制,积极拓宽创新型科技人才柔性引进通道,鼓励用人单位通过项目合作、难题攻关等方式引进和使用创新型科技人才,减少工作时间、工作场地对人才的约束,引导促进人才及科研团队的跨区域合作。第三,建设人才柔性引进平台,针对河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中的紧缺人才,积极建设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使人才信息公开透明,定期开展域内交流岗,掌握柔性引才对象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加强区域内人才交流和流动。

4.3发挥政府推手作用,优化创新人才引进环境

政府部门要发挥推手作用,不断优化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环境。第一,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引进效率。河北省应加快优化人才“引进、留用”的工作机制,大幅简化工作流程,有效压缩工作时限,大幅提高河北省人才引进效率。第二,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政策普惠性。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成长生命周期,深刻把握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的规律,优化不同层级、领域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在创业就业、项目资助、租房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普惠型政策,增强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健全人才奖励制度,营造尊重人才氛围。以结果为导向,以贡献论英雄,对各个行业为河北省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精英、行业专家、技术能手给予重奖、授予城市荣誉称号,加大城市媒体宣传力度。

4.4完善人才培育制度,增强人才持续创新动力

技能型人才篇7

【关键词】高端;技能型;人才;途径

一、“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出的背景

为了迎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职业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如美国,2011年2月奥巴马政府公布了《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经济增长与繁荣》,强调要培养具有二十一世纪知识和技能的美国人,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欧盟,2010年3月欧洲委员会颁布《欧洲2020:智慧、可持续和包容的欧洲战略》,明确三个重点,一是智慧增长,经济发展基于知识和创新;二是可持续增长,促进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环保和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三是包容性增长,促进高就业经济,形成社会和地区包容性。英国, 2010年11月,英国商务、革新与技能部又了“为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技能” 和“为可持续发展而对技能投入” 两个技能开发的国家战略性文件。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我们开始转型,大国转向强国,中国制造改为中国创造,低端升级为高端,特别是我国制定了《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和《科技规划纲要》,分别从国家发展教育、人才和科技方面提出了应对国际产业调整的总体战略和措施。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把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国家六类人才发展目标之一,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到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2020年达到3900万人。《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提出及其意义

2011年5、6月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两次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2011年10月20日发出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1]“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新提法。而相较于2010年提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的定位更加明确恰当,更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体现了教育的引领性,高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必须发挥引领功能实现为之服务。

作为处在实际操作层面的高职院校的施教者,必须找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才能办出高职教育既姓“高”又姓“职”的特色,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这里,我认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层次性,高端技能型人才不仅是机器操作者,也应该是现场管理者,也就是说应该具有较高的现场管理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二是技能性,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行为主体应该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简单的劳动,是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技术应用;三是引领性,高端技能型人才应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者和技术骨干,是企业新产品研发的引领者。因此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而不是培养廉价劳动力的教育。

三、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几个途径

1、对学生的再认识

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是,那些考不上大学即一本、二本甚至三本的人才不得已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高专按成绩划分是一个层次而不是类型的。

而高职高专的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应该从源头上考虑吸引那些动手能力强,对制作有兴趣的人群进入高职学习。如果让这些人在职业学院系统的学习应用型知识,很可能发挥出他们的天才,为科技技术进步作出贡献。我的身边就有很典型的例子,我们学院的一名男生,平时成绩一般,但是他爱好小发明,在校期间担任科技协会会长,带领会员们动手制作了多项科技产品,并获得国家专利。现在参加工作后,由于动手能力强,很快掌握核心技术,独当一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新加坡的初中毕业生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学校进行学习的。所以,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吸收有这方面潜质和特长的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

2、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必要条件

教师在育人方面有着决定性作用。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最好吸引更多的来自各行各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来当专业带头人,他们除了具有实践经验和较好专业技术外,还有必要的人脉,使他们很容易找到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教学。这样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国家示范高等职业学校要率先开展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支持兼职教师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2]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派出教师去企业挂职,不断使教师得到提升,并适时掌握行业的科技难题和领先技术。

3、改革教学计划和考核方式

技能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高级管理型人才不同,与简单的操作型人才也不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是“实践长才干”,这个群体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过硬,实用本领多。要成功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还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要围绕专业技能提升的切实需要。在有限的三年学习时间里实现专业技能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每学期都安排与市场接轨的项目教学。一二年级四个学期学生完成四个阶段性项目,到三年级实施综合项目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完成综合性大型项目。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探索一个以学习过程为内容、技能等级为标准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从职业道德素质到职业技能以及心理适应能力都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检验。只有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升教育质量。[3]

4、关注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培养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仅靠高职院校是很难实现的,技能的学习不会是终结性的,学习将是终身性的,所以更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力。可持续学习力是通过教育培养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立性,主动性的获取知识的技能,把知识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资本,是不断提升个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状态和过程。

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力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使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途径,使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鼓励和肯定学生自由思考,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挖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多维发展。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的培养,来促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学习力。

参考文献:

[1]黄静宜.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J].当代经济,2012(2).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3]张耀嵩.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1).

技能型人才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引言

人才的培育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之大计,为国家、社会有效的提供专业技能型人才能够有效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科技兴邦,人才兴国。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备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在各个工作岗位中对于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工作、有保障的保证工作成果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高专性院校尤其要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有质有量的年轻后备军,为经济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一、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相关负责单位在进行义务教育整改、大学教育体制完善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之上,其关注点也日趋转向于社会高职高专等技术专业培训单位,因此有效规范高职高专等教育单位的教学模式,切实保障培训人才的专业性日益成为各高职高专单位的培训重点。笔者根据自身从业经验,立足于当今社会高职高专培训单位的培训现状,有根据的分析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保证高职高专单位培育人才的质量。

(一)招生生源混乱,虚假信息泛滥

目前,高职高专的招生对象一部分主要是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的学生,另一部分是在社会中没有职业的年轻群体,他们本着自愿态度报考职业技术学院,希求在高职高专技术学校学取一技之长进而立足于社会,这一方面导致了执业技术学院招生对象的混乱,而且也容易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先踏入社会的部分年轻人员踏入职业院校,会无意识的把社会中的不好社会风气带入,比如工作态度的懈怠、责任意识的缺失、痞子气等,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接触社会的学生群体对社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职业道德操守的培养,即便毕业之后专业技术达标,但其本身道德素质却存在诸多问题。

另外,一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泛滥,信息真实性大打折扣,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为凑够学生数量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的把学生骗进学校,对其日后规划不管不问,对其专业技能测试马虎过关,甚至在其日后的本应该正规的实习中,作为学校谋财的手段,把其当做普通劳动力,做最低层的与专业无关的体力活动。例如,某一高职高专培训单位,把学生的实习行程作为赚取非法工资的手段,将其安排到工厂中,与普通工人一起,做与本专业并不相关的纯粹体力活动,并且从实习生中扣去其应发工资,间接的为工厂提供免费劳动力,诸如此类的情况十分普遍,我国技术职业技校应该着重改善此种现象,力图树立本校良好声誉,以实力赢取招生数量。

(二)专业实践较差,设施配备落后

当下我国高职高专培训单位,仍然注重课堂的口耳相传,忽视学生的实践性,而且学校的专供实践的设施不健全,大多机器陈旧,无法满足广大师生进一步的技术探索。在其培训过程中,仍保持着例如应试教育的死板教学套路等弊端,例如,大多知识的传授局限于课堂之上,这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座牢笼,进而让他们失去对专业技术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校方在其教学过程中过度放纵学生,对偷懒不来上课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缺乏力度,校方的消极管理态度,给在校学生以心理上的误导,认为社会对该群体并不重视,进而产生技术无用心理,不利于其专业技能的培训。

(三)忽视外语培训,专业培训欠妥

现广大职业技术培训单位忽视对学生外语的培训,实不知这是极为不利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人际交往的必备工具,如果一名技术型人才对外语有很好的掌握,自然而然会有更加广阔的就业情景,就业平台也更加宽广。显然,高职高专培训单位欠缺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训,疏忽对英语的学习,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二、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

借助于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我国对技术型人才具有极大的需求,而作为向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高专培训单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有效完善我国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能达标、专业对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一)重视外语培训,定时技能测试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更好的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职业技术学院要着重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对在校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以国学、英语等专业课为辅助,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其职业道德操守。

其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测试,这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督促,更能实时了解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重点的进行难点讲解,以更好的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真正使其成长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

(二)理论实践结合,重视实践反馈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为学生赢取可靠的实习机会,真正为其提供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便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深入了解,进而增强他们对该行业的深入探究,提高专业技能。

再者,学生要留意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细心记录不懂之处,联系所学理论,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要注重收集、处理学生的实践反馈,对于较为集中的学生反馈问题,及时组织讲堂为学生解决困惑。

结语

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相关负责人员本着负责任的意识,合理吸收笔者以上的改进措施,进而为在校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培育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秀华.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培养总第222期

技能型人才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性教学 转型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国家赋予高职教育的使命,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这项使命,高职院校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1 教学以实践性为主

我们知道,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职业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惯用的是学科型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课堂、课本的主导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只需要眼睛和耳朵,动手的机会很少;由于动手的环境,技能的培养几乎为零;课程结构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课程设置盲目,脱离实际,该开的课没有开,公共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架构中,公共课所占课时居多;教学方法陈旧,即使采用课件之类的信息技术也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弱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材的技术含量大多数滞后于生产实际,“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学材)更是稀缺;实践教学方面,不是把实训实习看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置于真实劳动环境,而是简化为走马观花或者体力劳动;实践教学设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设备、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这些硬件“不硬”,四是现场教学重工轻学;师资队伍建设追求高学历,没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引进能工巧匠一类“双师”,“双师型”教师相当一部分只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这些都成为职业教育诟病。

职业院校要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目标,必须确立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从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突破,否则,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新鞋走老路。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有本质的区别,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为其学术型人才培养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为其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是培训模式,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是灌输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以直接就业为目的,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以研究再研究为目的。

2 技能培养以训练为主

技能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高级管理型人才不同,与简单的操作型人才也不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是“实践长才干”,这个群体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过硬,实用本领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兴起,产生了许多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岗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把传统课堂“学习知识”转变成实践“培训技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技能比赛,使能“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培养模式借助训练和比赛,加大训练量,提升技术层级,“变学科应试体系为技能应用体系”,培养过程中“变单纯认知过程为综合实践过程”,考评标准上“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1]

把学习技能变成训练技能,就是要把有关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地转化成学生的实习实训行动,使学生在“使用”中学,在“使用”中练,在“使用”中巩固。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学校转制后升格而来的,还没有完全完全“脱胎换骨”。就教学模式而言,还是学科型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仍然处于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从属地位,要么有名无实,要么内容空洞,要么走走过场。加上实习实训设施不全,设备陈旧,根本不能适应搞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确立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就要按照教学专业教学的实际,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证,淡化理论教学,把实习实训当做教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构建专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立交桥”:二者若要一个通过,另一免试通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亦有具体阐述: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 “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要求:“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和参与技能竞赛活动,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

3 “双师”教师以能工巧匠为主

建设一支以“双师型”为主的高职教师队伍,加强实习实训指导,全方位强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要率先开展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构建要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体现以技能见高低,不以文凭论英雄,把专家、学者、技师、能工巧匠尽入囊中,尤其要把企业里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主要对象,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加强了校企合作,提升了工学结合的质量,加强了实习实训指导的有效性,对培养技能型人才至为关键。

4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考核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考核目前仍然是以“结果”(结业考试分数)为主,虽然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加强了过程考评,但很多还是重形式,不重质量。就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实际来看,首批录取的新生入学成绩与补录录取的新生成绩相差200多分,个别相差将近300分,这给教学带来严重的困难,造成同一班级成绩的严重分化。学习过程没有加强考核,使学生学不到真本领,课程结业考试成绩看上去都及格,其实里面水分太大,“及格”的背后有太多的因素。之所以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是因为,每一阶段的学习,教师都能关注到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杜绝了少数学生“逃避”的幻想,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学到真是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探索一个以“学习过程”为内容、以技能等级为标准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机制,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改革目标。“”从职业道德素质到职业技能以及核心技能到心理适应能力都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检验。“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必须建立,只有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才能发现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 提升教育质量。”[3]

参考文献:

[1]潘光.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好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3-17(6).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技能型人才篇10

高考模式的改变,还需要社会观念的改变。倘若社会对技术技能教育、人才、职位的偏见不改变,两种高考模式有可能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如何破除这种偏见,为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涌现开山铺路呢?恐怕,还是要真正认可技能型人才的价值,给予其应有的物质、精神待遇,并为其自由流动、向上流动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份应得的薪资待遇,是消除对技术技能者偏见的基本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上形成了“白领高薪,蓝领低价”的薪酬认知,以致部分有着较高水平和熟练技能的劳动者,无法得到与之匹配的收入。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或许可成为技术技能者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重要契机。

一个必要的社会认可,也是技术技能劳动者应得的荣誉。

曾经,蓝领工作是环境差、强度高、技术含量低的同义词。但随着制造业自身水平提升和技术改造,其从业者也朝着精细、精密水准的方向转变。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劳动者不仅要掌握基本数码编程,还需要熟知新型机械设备的操作,其专业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由此,社会也要与时俱进地刷新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认可程度。

一个可期的上升渠道,更是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