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3:57:05

障碍管理论文

障碍管理论文篇1

1.1严重精神障碍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中应用的名词,它是一个法律概念,不是一个专业诊断名称。《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1.2重性精神疾病

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应用的名词,它是一个管理概念,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指一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明显,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精神疾病。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可能出现危害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根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要求,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2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2.1西方国家管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人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及管理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西方国家,远古时代的人们不认为精神疾病是病。精神症状被认为是“神圣”的或“邪恶”的,受到敬畏或敌视。后来医、巫分家,精神疾病作为一类疾病单元逐渐被一些先进的学者所认识。自希波克拉底时代(公元前460-前377年),学者开始认为精神活动并非魔鬼附体所致,而是源于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的不协调,扰乱了人体中的“精气”。到17世纪以后,原子论和机械论观点开始兴起,身体被看作一部机器,解剖学家揭示了循环系统和神经网络,并开始探讨神经系统在控制感觉与运动中的作用。精神疾病与神魔之间关系的学说受到质疑,精神病理现象得到确认。由于认识到其疾病性质,针对性制止病态发作的“疯人院”被建立了起来,由此拉开了欧美国家精神卫生历史上“禁闭时代”的序幕。而20世纪初期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心理学理论的兴起、50年代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化学合成药物的出现、60年代开始的去机构化运动等,使精神卫生服务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然而,长期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局限性问题逐渐显现,“旋转门”现象受到高度关注。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发起的社区精神卫生运动受到世界各国重视,这场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让患者得到连续的、方便可及最少限制的精神卫生服务,而这种服务在患者生活的社区才最有可能实现。它要求服务模式从以精神病院为主转向以社区为基础,或精神病院与社区一体化的连续管理治疗。在专业机构的指导、规划下,在所管辖的自然居住地区内,以地区、机构或团体为单元,开展对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工作和社会适应的统筹安排与管理,融治疗、康复、就业为一体。康复医疗设施有“日间医院”、“夜间医院”、“家庭寄养”、“监护性工厂”、“家庭病床”等。为此,精神科医护人员必须走出医院,同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职业治疗师一起,深入工作单位、居民家庭等所有生活领域,提供广泛的精神卫生服务。实践证明,大部分病人在急性期症状控制后,回到社区生活中,并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完全能够继续提高疗效,适应正常生活,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近年来,平衡康复的提出,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又增添了新内涵。平衡康复强调: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其他方面的资源与措施,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程治疗、训练和再训练,以减轻疾病造成的后果,尽量改善其社会功能,使患者的能力得到提高,恢复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水平,进而获得以平等的权利参加社会生活,充分完成与其年龄、性别、社会与文化因素相适应的正常角色,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

2.2中国管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把精神病人视为洪水猛兽,而是采取一种较为包容的态度。古代官方对精神病人的集中管理始于宋朝的皇家收容院,将孤寡者与流浪精神病人纳入收容院。为了让收容的病人有地种,配给了田亩,称为“卑田园”。因为有田种、有住所,那时的精神病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中国现代的精神病院于1898年在广州成立,即现在的广州脑科医院,由传教士约翰•克尔组织建立,主要为流浪精神病人提供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全国各省都建立了省级精神病院,主要就地收容、治疗及管理病人,保障社会治安稳定。精神卫生服务逐渐有了发展,采用了一些初级的人性化管理,如入院的欢迎会、舞会及出院时的欢送会等。上世纪60、70年代,因为卫生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央发起了一场运动,将城市中的医生派往农村,并在农村培养赤脚医生。社区卫生服务就是这一运动的产物,但并未形成牢固的制度。80年代随着经济的改革,卫生系统需要自我创收,需要财政经费投入的公共卫生服务消失,村医生纷纷外出打工创收,社区卫生服务瓦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90年代末,人们对以大型医院为主的创收型卫生服务模式产生了质疑,中央政府希望从根本上开展卫生改革,尤其是2003年面对SARS的突然来临,国家下决心重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关注,进行了大量改革尝试,探索适合中国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精神卫生政策。2005年由中央财政采用中央转移支付的方式,在全国59个区(县)率先开展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2009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此我国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从无到有,逐步开展。

3我国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3.1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网络基本建立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从国家层面一系列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出台到原卫生部财政部共同设立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再到国家发改委、原卫生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2267号),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投入154.12亿元资金(中央91亿,地方63.12亿),对全国550个机构进行改造和新建精神卫生基础设施,配置部分必要设备.在各地方、各层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逐步建立,精神卫生防治队伍不断扩大,精神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3.2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

2004年,国家投资686万元在全国开展“686”项目示范区建设,探索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及工作机制。历经10年,截止2014年12月18日,项目示范区已覆盖全国314个市(州)的所有区县,相应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不断完善。依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等,各地进一步细化各部门职责,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至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基本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正在不断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机制正在探索中成长。

3.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成效

通过多年的探索,医生在医院坐等患者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彻底改变,专科医生走出医院与社区医生一起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患者在社区接受随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截止2015年1月1日零时,四川省同意接受社区管理的患者已195188人。。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区域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调查、患者医疗保障调查、患者医疗服务需求调查、社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管理治疗结局等影响因素以及状况改善的研究己经取得不少成果,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3.4工作机制的完善

目前,精神卫生预防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治疗服务体系缺口较大,专科机构分布不均,综合医院心理卫生服务有待推进;社区康复服务还没有建成体系;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短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短缺,能力不足;患者医疗保障有限;部门协调机制不落实。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650家,其中:精神专科医院874家;有精神科/心理科的综合医院604家;有精神科床位的康复机构77家;精神/心理科门诊部(诊所)95家。精神科开放床位总数22.81万张。2011年底,全国精神科执业医师2.05万人;精神科注册护士3.53万人;精神科其他卫技人员1.30万人。由于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全国每万人人均精神科床位数为1.12张,远远低于4.36张/万人的世界平均水平),难以满足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需要。最终结果是全国在册患者的随访管理率较低为68.70%,全国仍有31.30%的在册患者2014年未有一次随访,规范管理率更是严重不足。全国2014年11月随访的患者中规律服药的患者为50.23%,间断服药者为17.73%,未服药者为32.04%,总体治疗率也明显偏低。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创新工作机制,将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

3.5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质量的提升

3.5.1部分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及专科医生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热情不高,履职无力,导致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及点对点的技术支持未落到实处;部分精神专科医生规范化治疗技术及新技术掌握能力不够,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未能在社区很好应用。

3.5.2社区精防医生业务能力的不足,社区精防医生对症状评估、分级管理和药物使用存在明显问题,康复指导缺乏技术支撑,个案管理不规范。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在我国虽然开展不久,但其工作已覆盖全国除自治区以外所有省、市(州),直接服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达4186862人,具体工作流程、工作制度逐步规范。进一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结局指标的独特作用,怎样让患者得到有效、合理的治疗,怎样让患者获得良好的结局,应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对特定人群的管理治疗研究应更具体;应建立一些较为完备的预测模型来对社区管理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预测和干预。

4.1健全和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机制

4.1.1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欧美各国很早就把精神卫生纳入了公共卫生,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患病后都能得到国家的精神卫生服务。因此,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将精神卫生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成立由政府牵头,由卫生、民政、公安、司法、残联、教育、财政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法履职。希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救助机构、医疗机构等慈善捐赠,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精神卫生工作,支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4.1.2加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与治疗为了保证刚建立起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可持续性,国家、省、市(州)、县四级精防机构,要切实履行精防机构职责,积极引进国外行之有效的精神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方法和技术,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规范和标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与督导考核,将标准、规范落地生根。

4.2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4.2.1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方面的协作,建立一支由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临床心理师、社会工作者、患者家属组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专业队伍,是做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的组织保障。在大学应该开设课程培训其它类型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精神疾病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疾病康复专家,督促国家人事部门建立相应的政府认可的工作岗位,从而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有一个标准的薪金水平和晋升途径。有计划地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落实能力提升培训、转岗培训、增加执业范围培训等不断壮大精神科执业医师队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有计划地加强社区精防人员的培训,使其能识别精神病性症状,规范开展基础管理及个案管理,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康复指导、急性应急医疗处置的工作能力。建立“合格监护人”制度,对患者家属和照料者进行精神疾病基本知识、家庭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监护管理能力。

4.2.2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开展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做好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就近康复和照料的人员配置、经费投入、设施设备等,以适应居家精神疾病患者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康复训练重点应包括让患者养成正常生活规律的习惯,使患者生活能自理;让患者进行学习和行为技能训练,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的行为能力;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根据患者病前职业特点和身体健康情况,安排必要的工疗康复。通过综合康复矫正患者异常行为,锻炼患者的意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改善思维、延缓精神衰退;通过强化训练,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规律,恢复社会功能,为今后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充分发挥家庭关爱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作用,精神疾病患者法定监护人不仅承担着对患者进行医疗看护的职责,同时还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其回归社会,并维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常规性开展以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的相关制度,保证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个人的能力潜质得到发展。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一个关爱、宽容、宽松的社会支持环境,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大家庭。

4.3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测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及省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流转和应用。同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应与各级公安、民政、残联等保持信息交换与共享。社区卫生机构要常态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线索调查及信息的登记与录入,准确把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4.4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社区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之间的无缝隙联系,建立通畅的转诊和联络会诊系统。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立适合各地情况的医院和社区一体化的重性精神疾病连续管理治疗模式,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合理的、连续性的、互动式的社区康复服务。

4.5加强保障,提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比例

4.5.1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及门诊药物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高。

4.5.2社区精神康复纳入医保报销。

4.5.3将残联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及门诊补贴在医院层面进行整合,以惠及特需患者。

4.5.4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低保补助。

4.6广泛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障碍管理论文篇2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障碍管理论文篇3

Abstract: Owning to the reasons of system and history,business management runs into a series of obstacles in our country,which have hindered the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eriously and restricted norm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obstacl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from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layer and analyses the cause of these obstacles.Meanwhile,this article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actics that could remove these barriers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企业管理;障碍;对策

Key words: business management;obstacles;tactic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42-02

1企业管理的宏观障碍

企业管理在我国的推行遇到了诸多障碍,总的来说可分为宏观障碍和微观障碍两大类。 宏观障碍又可分为政治法律障碍、经济体制障碍、技术障碍、文化障碍。

首先,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法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政策,企业必须在既定的政治与法律体制下从事生产经营。但是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和法律体制建设还不成熟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管理的推行。这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和法律障碍。政企不分的直接表现是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行为过多。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完全听命于政府,成了政府的附属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办事,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成长。法律体制障碍在我国首先表现为无法可依。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刚刚起步,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地带”。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缺少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企业的权益缺少法律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其次,表现为有法不依。政府不依法行政,企业不照章纳税,偷税、漏税现象严重。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法律的权威,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我国现行的某些法律法规已经过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例如,我国现行的税收法中的某些规定已经不再符合现阶段市场经济的要求。

其次,我国的经济体制建设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不但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体系,即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且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资源才能优化配置,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才能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是,我国地区、部门之间的分割和封锁现象还比较严重,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还不健全。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极不规范的行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改革的方向。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建立起来,企业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等问题较为严重;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企业改革的进程和企业管理的推行。

再次,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技术手段的支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及其企业管理的推广同样也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面临两大技术障碍:一方面,我国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阻碍了企业管理的推广以及企业的发展。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的一个差距所在。西方发达国家迄今为止,先后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浪潮,西方企业从这三次浪潮中受益匪浅。然而,我国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技术水平低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例如,我国的信息技术起步晚、水平低,导致了企业在市场上反应迟钝,错失了许多发展的良机。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企业不能及时地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这也是制约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敏捷制造、零库存管理等先进的技术已经在国外企业中成功应用和推广,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这种技术的滞后性无疑给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造成了诸多困难。

最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尊重中央集权统治,比较讲究部下的忠诚、服从,权力的色彩比较浓厚。这对于行政管理是有利和有效的,但是对于一个复杂的企业来说,过多的权力干涉和一味的听从与服从,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推行以及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时 “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化中狭隘思想也助长了当今“重生产,轻管理”的风气。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协作”的精神,这主要是由于古代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思想严重等原因造成的。但是现代企业管理提倡的是协作,一个有益于企业管理的文化应该是企业组织、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及各社会团体相互密切合作的精神,形成社会化的环境,使全社会成为一个“公司”。

2企业管理的微观障碍

第一,是观念障碍。我国企业的大部分管理者出身于技术人员,他们对技术这一环节非常熟悉,但是他们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管理者还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在部分管理者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国的部分管理者还没认识到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还没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他们对企业管理也就采取了消极的态度,这给企业管理的推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第二,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理论学习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于某些管理理论还存在消化不良的问题,对某些先进的管理理论还没有理解透彻,还没能掌握其精髓。另一方面,我国在管理教育方面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众所周知,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管理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国的管理教育却不是从基础做起,而是把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不分青红皂白统统灌输给学员,希望马上就能造就一批著名的管理专家。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非常不利于企业管理的正常进行。

第三,我国企业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和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管理的推行。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制方法、教育方法以及数学方法等。但是我国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和落后。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我国的管理者忽视了综合运用这些管理方法,结果因方法不当阻碍了企业的管理,同时也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的低下。

第四,我国许多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推行。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到位、领导体制不规范、一些企业的文化品位不高、企业文化建设中短期行为严重以及企业文化培育不深等。由于这些问题,我国许多企业还没培育起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没有营造一个崇尚管理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管理的实施。

3加强制度创新,克服各种障碍

为了克服这诸多障碍,我们必须首先在制度方面进行改革。最迫切的就是转换政府职能,促进政企分开。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新体制的建立。要改变目前的这种情况,就要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利真正交给企业,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至关重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其保驾护航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司法体制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证司法过程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影响;加强司法机关审判结果的执行力度和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防止“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不容忽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从而给企业管理的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实行公司制、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规范的运作,成为真正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社会保障体系则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也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善,没有能够解决好企业和职工的后顾之忧,因而使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完善。这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等多项内容。

4加强文化建设,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

障碍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多学科常见的症状,也是康复科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吞咽障碍的发生增加了病人误吸、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再次卒中及死亡的发生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1-2]。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影响吞咽障碍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因此吞咽障碍病人护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工具之一,对护理质量管理起着导向作用,可决定护理行为的调整方向,进而直接影响护理效果[3],建立科学敏感并且实用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可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可靠依据[4]。我院现有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均为通用标准,对专科疾病护理质量的评价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建立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以评估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效果尤为重要,我科从2018年3月开始实施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旨在探索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吞咽障碍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2月康复医学科34例存在吞咽障碍的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选择2018年3月—2018年7月住院的38例吞咽障碍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所有病人均通过电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5]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3~80(62.29±8.94)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脑外伤4例;住院时间22~67(42.29±13.00)d。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7~81(63.08±8.71)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5例,脑出血11例,脑外伤2例;住院时间19~65(42.52±12.72)d。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护理部制定的全院通用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督导临床护理工作,包括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病人安全目标评价标准、优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价标准。由护理部(每2个月1次)、片区护士长(每个月1次)、病区护士长和科室质量控制组成员(每周2次)按各项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将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汇总,提取吞咽障碍病人吞咽障碍评估的准确率、专科护理措施准确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记录准确率。

1.2.2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1.2.2.1确立质量评价指标,形成吞咽障碍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17年11月科室成立吞咽障碍管理专科护理组[6],由护士长任组长,组员由2名全国康复专科护士、2名市级康复专科护士、1名通过3个月专项进修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护士和1名高年资主管护师组成。小组参考《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实用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手册》《康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康复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并通过数据库检索有关“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文献,初步建立包括吞咽障碍评估、专科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护理文书记录[7]在内的4项评价指标框架,通过咨询市内1名康复医疗专家、2名康复护理专家和临床调研对各项指标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形成最终评价指标。1.2.2.2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指标框架包括一级指标4项(吞咽障碍评估、专科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护理文书记录)、二级指标15项(一般状态评估、吞咽障碍筛查[8]与评估、营养风险筛查、口腔清洁度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体位管理、饮食管理、进食护理、有效咳嗽、糊餐饮食配制、口腔器官运动训练方法、误吸的预防、护理记录的准确性、连续性、动态性)。其中,体位管理设立三级指标3项:鼻饲病人进食体位、经口进食病人体位、喂食者站位;饮食管理设立三级指标5项:营养摄入方式选择、食物性状、食物温度、经口进食工具的选择、一次进食量;进食护理设立三级指标7项:一口量的确立、食团放入口中位置、吞咽代偿技巧、进食速度、进食时间、进食后体位、进食中病情观察及处理[9-10]。1.2.2.3培训与实施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及评价标准形成后,专科护理组规范了吞咽障碍筛查及相关护理指导工作,根据指标要求设计了系列相关培训课程,并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学习和培训,由专科护理组组长讲解该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建立的意义和目的、评价标准细则、落实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法,时间为2学时;邀请言语治疗组长培训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专科护理组成员分3次分别培训吞咽障碍间接训练、直接摄食训练与操作示范,共3学时,并组织1次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纳入季度考核成绩。在全部培训结束后的2周再次进行强化训练,每日晨会由专科护理组组长进行提问抽查,强化培训效果。2018年3月该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正式实施,检查结果与责任护士的层级晋升、绩效考核挂钩,以此进行激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每日护理组长对照评价指标,随机抽查责任护士管理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质量,客观真实记录抽查结果,抽查过程中若发现责任护士实施欠缺或错误,及时提醒责任护士纠正,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每个评价指标每月至少评估15次,评价结果符合标准用“√”表示,评价结果不符合标准用“×”表示,并以“√”次数/总次数计算各个评价指标。1.2.2.4数据统计与反馈每日由护理组长负责专科护理质量终末数据收集,每周由护士长、助理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督查,护理部质量控制组定期对科室专科护理指标实施情况进行抽查。每月由专科护理组成员专人录入数据,科室质量控制组和专科护理组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把当月专科护理质量下降的指标作为下月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

1.3评价标准

将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按一级指标分类汇总,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项指标。其中,吞咽障碍评估:按时评估且判断与实际相符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专科护理措施根据病情选择恰当并实施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健康教育病人本人或照顾者能大部分回答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护理文书记录:能准确、连续、动态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次(%)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规范专业护理行为,体现专科疾病护理内涵,促进护理质量改进

在筛选护理质量指标的过程中应考虑“以病人需要为宗旨,以护理效率为原则”[11],因此根据吞咽障碍的疾病特点、并发症及病人安全因素等,我们在制定该指标时总结了以往护理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了相关的指南及专科护理著作,咨询了专家意见,并进行临床调研,最后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同时全面涵盖吞咽障碍护理内容的专科护理指标,重点突出,体现了专科疾病的特点,同时该评价指标可指导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病情落实护理措施,针对性强且具有实际操作性。为了让全科护士能更牢固地掌握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我们结合评价指标的要求,设计了系列的培训课程,内容涉及对指标的解读、吞咽障碍相关理论及操作示范,培训后进行了考核,使全科室的护士能全面掌握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规范了护理专业行为,体现出专业内涵。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也使护士对管理目标更明确、行为更规范。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过程中,护士为完成和达到相应指标,完善了精确床头抬高高度的标尺,方便护士测量床头抬高高度;设计了陪护教育提示卡悬挂于床头,责任护士见到该提示卡能立即明白该病人及照顾者应该施行的健康教育重点,保证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制作了吞咽障碍病人口腔操健康教育卡,指导病人训练时病人一目了然,能直观且较快地掌握相应内容;利用“317护”平台,制作了多项健康教育内容,定期向病人或照顾者推送,病人的依从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改善。

障碍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研究生;实践教学;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67-02

“障碍性实践教学法”,是指在理工科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及重点,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或预设的实际难题,即在实践教学中设置“障碍”。通过设置与其自身科研专业方向相关的障碍,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以理工类研究生经典课程《现代仪器分析》为例,探讨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障碍实践环节的比重、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的障碍实践环节、如何将障碍实践教学与各自的科研专业方向有机结合等问题,以期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一、研究生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1.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创新能力。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数量扩招了3.6倍。“提高自身的素质,体现专业优势,成为创新人才”成为了他们克服严峻的学业、就业双重压力的突破口。教育部关于2011年工作要点的报告中也指出了,要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众所周知,研究生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教学,占了研究生培养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它直接影响并关系到研究生今后实现创新所应具备的扎实基础。若能在课程学习阶段多掌握一些实践本领,那么在其后期的研究阶段将变得事半功倍。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

2.研究生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及存在问题。传统的研究生课堂教学通常以多种教学元素(如文字与照片相结合的ppt演示、视频录像、课外考察等)穿插的教师传授形式为主。另有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受到了教师的普遍欢迎,因为通过该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认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然而,上述教学方法或手段大多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播。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让同学接受大部分理论知识,但其最大的弊端是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仅停留于会考却不会用的层面。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他们在一年左右的理论学习后将直接进入科研实践或工程应用领域。仅仅会复述某些曾学到过的知识或解答某些计算问题或背诵一些规章纲领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外,他们应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能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为此,近年来的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开始增加。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利用各种信息、技能、情境等学习要素,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笔者在《现代仪器分析》这一理论课程中增加了一些实践课时。即在学习多种现代仪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仪器开机―电脑设置―运行―关机的所有内容。学生普遍反映这一实践环节比课堂讲授能够学到更为实用的东西。设想一下,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仪器突然不能点火,灯不亮,程序设置好后不运行,数据保存在哪里找不到”等一系列问题。若只会仪器的开关机、理论上了解其运行过程,那么当上述问题出现时,学生就不知该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必要增加实践环节外,还应该多设置一些障碍来加深学生对于所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在高效液相色谱的管路中加入气泡,如何排除气泡;荧光定量PCR仪所得的数据不符合计算规律,该如何调整;荧光显微镜的激光束不在正中间,该如何调节等。

二、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增设障碍性实践环节

1.如何把握课程教学中的障碍实践环节的比重。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来确定实践的比重。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实践的比重应该至少50%以上。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实践比重增加后,原本理论授课的时间就会被侵占,那么可能会出现相应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研究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预习和自习能力。例如,现代仪器分析理论课中提到的仪器原理、组成部分、应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方面,均可通过预习掌握。课堂上教师可重点讲解该仪器的图谱、数据分析这些需理解的内容。因此,可把原本讲授记忆性的课程内容的课时用于实践环节。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如《高等环境微生物学》,实践的比重可减少至20%~30%。再次,根据实践环节的比重来确定其中的障碍性教学的内容重点和比重。一般情况下,建议障碍性实践在总实践环节的时间控制约50%。然而对于实践比重较高的课程,相应的障碍性教学可适当增加。这类课程的共同特点是应用性很强,通常情况下所遇到的疑难杂症也将较多。

2.如何设计障碍性实践环节。以课程的内容性质为出发点,以学生具备更多的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来设计障碍性实践环节。以《现代仪器分析》为例,该课宗旨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仪器(仪器分析专业除外)。因此,设计的障碍就应该围绕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来展开。如,在让学生学会如何设置某软件之后,把自动输出的结果页删除,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把历史记录找出来;燃烧器部分堵住了,导致火焰不均一,请学生解决问题,把杂质清除;连接管路有渗水现象,让学生解决问题,使管路密封。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其障碍实践设计则可以“问答”形式,如让同学们各自选题查找资料后制作ppt讲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高等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如可在实践中设计以下障碍:能源藻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我们筛选过程中发现一些藻类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存活,该如何处理?又如,我们分离到了一种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但是希望知道其具体的分类及种名,该如何解决?等等。

3.如何将障碍性实践教学的作用发挥更好。通常情况下,一个班级里面的同学有着各自的科研专业方向。若是希望将障碍性实践教学的优势发挥更好,则需要由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障碍,即为不同研究方向的同学设计一套不同的障碍性问题。例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中,教师除提出一些常规性、通用性的障碍之外,还可就不同的学生来进行设计。如一些今后从事农药污染研究的同学,可重点设计一些有关色谱、质谱类的障碍环节;一些从事重金属污染生物效应分析的同学,可重点设计一些有关原子吸收、PCR仪、凝胶成像仪等相关的障碍环节。即部分障碍问题实现一对一,以扩大该课程学习与同学专业研究方向的有机结合。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障碍性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多互动。

参考文献:

[1]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1-5.

[2]王昭荣,周钗美,鲁兴萌.构建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4):93-95.

障碍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范畴;资源建设;信息无障碍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65-05

一 引言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木桶”中的短板。公平、人道地对待残疾儿童,尊重其和谐发展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纵观世界特殊教育发展历史,从“隔离教育一一体化教育一融合教育一全纳教育”无不闪耀着追求教育公平的人类理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可见公平享有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之一。

《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1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4.5万人。通过优质特殊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改善信息环境、消除信息鸿沟,使他们充分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与知识,这显然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是“科技以人为本”的水到渠成,是教育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二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反思

特殊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个分支。“教育资源”这一术语因受不同文化与教育思想影响,有不同的称谓,在西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学习资源”,如在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解读中使用“学习资源”一词;而在我国“以教为主”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教育资源”,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使用“教育资源”一词。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二者的内涵基本一致。教育资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趋势。特殊教育资源与普通教育资源相比,对承载特殊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辅助技术有更高、更具体的特殊需要,因此,本文所指特殊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按资源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软、硬件信息化特殊教育资源。

1.存在问题

通过流量分析、问卷调查、信息无障碍测试等手段,对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资源阻隔

在资源利用方面,利用“WebDig网站流量分析决策系统”,对特殊教育资源丰富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省略.cn)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访问者省份来源数据统计:在大陆内地,前三位分别是北京22.42%、江苏9.30%、广东5.43%,前三位共计占37.15%;而后三位分别是0.04%、海南0.12%、新疆0.16%,后三位共计占0.32%,西部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巨大阻隔。

(2)资源失衡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日,出台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已很多,但很少出台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文件中仅一笔带过,无具体操作办法等实质性内容。资源失衡主要表现在领域失衡、地域失衡、学科失衡、发展失衡等方面。

(3)资源失范

笔者在2010年11月对115名江苏省特校教师进行《江苏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显示:在“特殊教育资源信息无障碍满意度”中,苏南为12.19%、苏中为13.33%、苏北为9.75%。孙祯祥利用“网站易访问性测试软件Bobby”对我国65所大学和371所中、小学网站的主页或入口进行了无障碍网络环境测试,通过比率分别仅为9.23%与0.18%。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的失范程度令人担忧。

2.反思

“知行观”决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在中国哲学中,“知”与“行”可以表述为认识和实践。

从“知”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复杂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原因,在事实层面上,残疾人与健全人享有的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并不平等。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的国度里,许多地方抱着普通教育比特殊教育重要,特殊教育发展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的认识,特殊教育的弱化导致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边缘化。

从“行”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做什么”、“用什么做”、“怎样做”。观照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缺乏系统工程意识。我国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大多来源于企业、国内外基金会的人道主义资助项目或少量的课题研究成果,这些资源建设大多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中不乏带有功利或感彩的资源建设缺乏应有的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三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坚守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起点是特殊儿童能基于优质无障碍资源的学习,过程是资源能消解、补偿特殊儿童的学习障碍,终点是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绩效。所以,探索、依据、根植于坚实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理论基础尤为重要。

教育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之一,这从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中清晰可见。历史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几十年间推出了五个不断演化定义,其中对我国当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较大的是“AECT 94定义”与其解读《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和“AECT05定义”与其解读《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AECT 94定义”为:教育(教学)技术是为了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研究范畴是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AECT 05定义”为: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与技术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与合乎道德的实践。“AECT 05定义”对教育技术两大研究对象“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适当的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ical)”表明了“资源”对技术运用的适用、绩效有更高的要求,是对以往定义的超越。但“AECT 05定义”使用“创建、使用和管理”三个范畴取代“AECT 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引起了中外学者不同观点的讨论。桑新民教授认为:“AECT 05定义”的

不足之处是范畴分类层次有些混乱,而且过于抽象,距现实太远,不便操作。

一个术语定义与范畴往往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能对某些现象作出解释,而另一种定义与范畴在其他一系列情况下或许更有用。我国教育技术学者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化取向对教育技术学定义与范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广泛研究,何克抗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者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与内涵形成了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超越国外经验的全新认识。其中桑新民教授从中国文化的视野中进行的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如图1所示)研究,力图将美国同行的研究再向纵深推进一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影响。

图1中,设计范畴是资源建设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开发与实施是资源建设的基本舞台;评价与管理则对资源建设起反馈调节作用。该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媒体的学习”,逻辑终点是“高绩效的学习”,这与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此范畴模型中,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者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

四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以“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动态结构模型”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指导,可以保障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与全面性,避免资源建设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下面从该模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五个范畴入手,依据特殊儿童生理缺陷、学习障碍与认知规律的特殊性,侧重于在实践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

1.设计

在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中,“设计”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特殊教育资源设计应从关注特殊教育儿童的学习特征、学习需求与学习环境的无障碍入手。

(1)依据信息无障碍理念设计资源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在特殊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有无障碍需求的主要是听障儿童与视障儿童,听障学生对获取文本、图形等视觉信息没有困难,但如果语音信息没有转化为文本或手语,听障儿童就无法感知信息了;视障儿童因缺乏辅助工具,难以理解看不到、看不清或有干扰的图片与文本信息,导航系统混乱也对视障儿童使用资源造成障碍。因此,《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一2010年)》指出: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

信息无障碍的诉求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者,与信息需求者的信息获取和应用之间产生的矛盾引起的。2008年4月信息产业部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YD/T 1761―2008)标准来规范领域发展。

(2)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移动学习是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或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发生的学习,包括那些使用移动或个人设备支持的课堂学习和扩增实境性学习,或把固定和移动技术结合起来跨越许多不同地点的学习。因特殊儿童在认知与交往中存在障碍,许多家长为方便特殊儿童学习与生活,为他们配备了移动电话、媒体播放器、掌上电脑或其他通讯设备等,这些设备具有较强的信息浏览和网络通信的视窗功能,正是引导他们进行移动学习的好时机。

特殊儿童在移动学习过程中能按需、随时、随地的利用资源,减少了教学与生活辅助人员的帮助,提高了学习质量,改善了生活品质。例如,听障儿童主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并且因为长期“以目代耳”,视觉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利用移动学习资源丰富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来刺激听障儿童的视觉器官,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辅助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视障儿童利用移动学习资源的语音重现、图文屏幕放大等特殊功能补偿视觉障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语音稍纵即逝,无法保存的缺点。

2.开发

特殊教育资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为保证资源开发的质量、水平与效率,“多学科联合开发”与“二次开发”两个策略值得重视。

(1)多学科合作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倡导医教结合,文理交融。但国内常从单一学科领域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资源开发的片面性致使其在共享、迁移、延伸方面出现障碍。

特殊教育资源需要根据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与需要进行开发,资源开发中需要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基于教育技术、特殊教育、神经认知等跨学科联合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在国内外已初露端倪。例如:利用利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ERP(事件相关电位)、眼动仪等现代化的行为实验技术对特殊儿童的语言、视觉认知规律进行揭示,以此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开发的依据,实现特殊教育资源开发从理想的应然开发向科学的实然开发的理性转变。

(2)二次优化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设置与普通中小学相比,在体系与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现在普通中小学课程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出现多种版本共存态势。这些资源除教材配套资源外,其他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大多实行市场化调节模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特殊教育种类多,学校教育主要有盲、聋、智障三类,但细分到各类受教育的人数较少,资源开发单位面对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认为是投入大,产出小,无利可图,不愿介入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

把特殊教育与普通中小学相同的课程资源二次开发,通过“引进一整合一加工”优化成为适合特殊教育需要的无障碍资源,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在资源二次开发中,要争取高校介入,高校与中小学特教学校相比,具有专业人才优势、技术开发优势与科研优势,高校汇聚了较多的网络、多媒体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㈣,可保证二次开发质量。

3.实施

实施是特殊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产品”的实践舞台,是利用资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资源实施必须围绕特殊教育的教学活动、多层次育能培训进行。

(1)基于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

特殊教育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主要作用有: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补偿缺陷、设疑思辩等。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缺陷与学习障碍,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比较简单,正处在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阶段,还缺乏学习自控力。在缺乏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现状下,放手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事实证明是低效甚至无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比较中,加涅的“九段教学法”能较好地适应特殊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加涅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提出了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据此他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在这九个不同阶段,特校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驱动资源,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基于资源开展多层次育能培训

对特殊教育从业者与特殊儿童进行育能培训具有重要价

值,通过资源的有效实施,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特殊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的对象主要有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

对行政管理人员建议以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资源建设的内涵、实践领域、管理为主要培训内容。对特校教师的培训,应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增加特殊教育教师资源应用能力培训,增加他们的体验与实践机会,使其真正地提高知识与技能,发挥资源应有的效能。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以学习中缺陷补偿、康复设备使用方法、提高生活技能途径等资源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家长的培训,主要以特殊教育知识、辅助技能、家校沟通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家长对特殊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干预、督导能力。

4.管理

特殊教育资源管理是通过对资源实施的自我调控,以实现教师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培养特殊儿童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效果,为师生与家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完成特殊教育目标。

(1)以项目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专用设施,是指用来增进、维持或改善特殊儿童的学习机会与范围,克服或弱化他们在交流、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辅助专用设施。

以项目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成功经验,通过项目的整体实施可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例如:江苏省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正,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2007年省教育厅决定用2年左右时间实施江苏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在“建设基本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完成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教育教学基本设备、特教专用设备的具体指标。江苏省通过“四专项目”(列入专项工程、制定专门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人检查)来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两年间省财政投入7000万予以保障,各地先后投入4亿多元用于特殊教育合格学校项目建设。全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推进中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为江苏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远程教育服务体系促进资源的深度应用

理论和实践表明,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远程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特殊儿童在生理方面的缺陷与学习中的不便和障碍;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提供了较为宽容和灵活的学习管理体制,网络资源的便捷性能满足特殊儿童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特殊教育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为原则。通过组织“国家区域本地”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与“本地区域国家”自下而上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规范的资源汇聚功能,促进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5.评价

特殊教育资源评价是对资源在教学实施中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的价值判断,是对资源在教学中作用的测量、分析与评定。特殊教育资源评价的重点内容是规范性评价与适切性评价。

(1)通过标准规范评价资源的无障碍性

特殊教育资源的评价除对其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评价外,还要重点对资源的无障碍性进行评价。无障碍评价重点从资源的浏览机制、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制、输入输出机制、整体结构设计四个方面来评价。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评价的国际标准规范主要有:互联网协会的WCAG1.0(网页内容无障碍指南1.0),它是由互联网协会的网页无障碍组织制定并的,主要是在考虑各类残疾人群访问网页内容时的特点而制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它对网页设计者提出了具体的网页内容无障碍要求;美国政府的Seefion508《美国残疾人康复法案》第508节(Seefion508)开创了全球信息无障碍立法工作的先河,它是一部联邦法律,规定了所有由联邦政府发展、取得、维持或使用的电子和信息技术,都必须能保证对残疾人的无障碍,现已成为国际性的网页内容无障碍的参照规范。

(2)通过学习成就测验评价资源的适切性

由于特殊儿童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小,被试异质性高,许多学者提倡在特殊儿童教育评价中采用个体被试教育评价。“成就测验”因侧重个体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能直接评估受测者对某些学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测验内容紧扣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在特殊教育评价中受到推崇。比较常用的个人学习成就测验量表是韦克斯勒个人成就测验―Ⅱ(Wechsler Individual Achievement Test―Ⅱ,WIAT―Ⅱ),它从口语表达、听力理解、书面表达、基本技能、阅读理解、数学计算、数学推理七个方面进行测验。通过量表测验可评价资源对特殊儿童的适切性。

五 结束语

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学习障碍、认知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以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为宗旨,以特殊教育技术与育能科技为手段。本文以系统观研究教育技术学范畴下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从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五个范畴提出了有别于普通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通过资源建设中的形式创新,方法创新与内容创新,切实提高特殊教育资源对特殊儿童的适切性。优质无障碍特殊教育资源的建设将对特殊教育产生两个积极的影响:一是对特殊儿童学习目标的充实与达成,学习方式的丰富与变革产生推动作用;二是通过资源有效实施来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习、康复与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

障碍管理论文篇7

对于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实施身心综合康复治疗,效果确切,具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康复治疗

由于临床诊疗中,患者所发生的疾病与其病情发展、情绪管理和预后情况有较大关联度。为了巩固对老年脑血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其情绪状况和造成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实施身心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临床确诊5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中33例男,17例为女性;年龄57~79岁,均龄为(67.8±7.3)岁;其中29例为动脉硬化、4例脑卒中、17例为脑血管病。

1.2方法 采用忧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1],对患者情绪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我院自制原因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并针对给50例老年脑血管病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身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干预措施 由于该类患者临床有情绪不安和内心烦躁等表现,康复治疗时,医护人员通过合理用药指导,要求患者通过调整休息时间和饮食结构,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还指导患者学会管理情绪来延缓脑动脉硬化,另外由于该类老年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康复治疗时还通过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语言和思维的功能训练,来促进其功能尽早恢复。

1.2.2老年脑血管心理障碍患者康复措施 在实施康复措施时,医护人员首先通过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以及致病原因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分析了该类患者病情通过精神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来缓解患者焦虑心理。同时通过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要求其多给予患者各方面支持,并要求患者家属帮助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和情绪管理,以完善预后。

1.3疗效评估标准 本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和6个月随访,其中:显效=经康复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得到巩固,患者情绪稳定,预后情况良好。有效=经康复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得到改善,情绪稳定预后情况尚可。无效=经康复治疗,患者症状未改善还有恶化迹象。临床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上述患者经康复治疗,27例为显效,23例为有效,临床有效率为100%。

3讨论

我科室临床接诊患者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受环境和心理影响因素较为明显。因此在综合康复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应用忧郁自评表和焦虑自评表,对本组50例患者情绪状况和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其所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将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估,并给予针对性较强的康复治疗措施。

3.1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情绪状况分析 本组50例患者均为老年患者,使用忧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对患者情绪状况进行分析,由于本组患者年龄均超过了57岁,患者自身机体抵抗能力明显减弱,并且对外界适应能力也相应减弱了。在同类疾病中老年患者被损伤程度以及功能失衡情况会更为严重,另外老年患者大脑皮层老化后,使得其机能也随之下降,导致其出现了心理障碍。

3.2造成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原因 对于本例50例患者,使用我院自制心理障碍原因调查问卷,了解其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其中发放了50份心理障碍原因调查问卷,收回了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家庭原因为主要原因,其次是对所患疾病的担忧,继而是担心诊疗费用过高,余下的心理障碍原因分别为:对死亡的害怕心理、以及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知识了解不多、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住院环境及医疗服务水平等。

3.3给予脑动脉硬化患者心理障碍的康复治疗 对上述50例患者情绪状况分析后,再进行了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在对于患者身心综合康复治疗时,就能做好有的放矢。患者就诊时常有情绪不安和内心烦躁等表现。康复治疗时,医护人员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在给予患者合理用药指导同时,还给予了如何自我健康管理的指导。同时要求患者学会管理情绪来延缓脑动脉硬化,心理治疗时针对患者担心治疗费用的问题,医护人员向其讲解若情绪管理好了,治疗效果也能获得增值,这样身体恢复快了、治疗成本也相应会减少。并且向患者告知情绪管理不好的危害,即可能使其神经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2]。医护人员还针对患者对疾病治疗存在顾虑,通过视频播放和现场讲解等形式,要求患者及家属学会如何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被阻滞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

3.4老年脑血管患者心理障碍的康复治疗 由于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以及康复知识比较匮乏,再加上有部分患,并根据患者疾病的差异和文化程度差异,以及各自病情发展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评估,分别对上述心理障碍原因逐一解决。医护人员还通过组织康复出院患者,与在院患者开展康复经验交流座谈,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来要求其家属也多给予患者支持,并且为患者量身定制康复锻炼计划,对其语言和思维以及生活技能等进行训练[3]。

本组50例患者经医护人员在康复治疗前,对其情绪状况及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后,有的放矢的采取了针对性加强的康复治疗措施,经6个月随访,本组5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康复治疗效果颇佳。

综上,在老年脑血管病心理障碍患者,通过对其情绪状况和心理障碍原因等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较强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效果确切,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义,王玉敏,崔卫华,等.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心身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6):77.

障碍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人文关怀;冠心病监护;心理障碍;护理质量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也称为冠心病加强治疗病房。C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和复杂,必须在重症监护病房这一特殊医疗环境接受连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强化的治疗及护理。在此特殊的环境下,患者在承受各方面压力源后可能出现生理、心理和行为等一系列改变,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和心理康复[1]。CCU病房的特殊性决定其护理操作和程序较普通病房具有更高的技术性,但这些高级的护理操作对CCU病房患者而言仅仅是一种机械性的护理,对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障碍并无作用,加之CCU病房一般较为隔离和封闭等特点,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和悲观等心理障碍,拒绝配合护理计划或消极对抗治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2]。鉴于此,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对我科室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68例CCU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干预研究,将心理疏导作为特色护理手段,研究人文关怀对CCU患者心理障碍和临床预后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CCU病房的护理质量和提高CCU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快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在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本科室病情相似的CCU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人文关怀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年龄均为60~7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人文关怀 对人文关怀组的患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温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取得他们的表1 参与实验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信任和合作,分析患者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一旦发现不利于疾病预后的环节和方面,及时予以纠正和干预,努力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人文关怀的主要方法有营造温馨的人文氛围、引入现代的护理礼仪、架起护患之间的连心桥、加强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设立温馨提示园、进行茶话会式的工休座谈会、制定健康生活处方等等。本组患者在人文关怀的同时进行常规的一般护理。

快速

1.2.2 心理障碍的评估 本研究小组专门成立CCU心理障碍评估小组,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负责对CCU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发现CCU患者主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恐惧、抑郁、睡眠紊乱、否认和谵妄等[4]。在结果统计时,凡具备上述之一者即认为该CCU患者具有心理障碍。

1.2.3 患者满意度调查 对出院前的CCU患者,以量表的形式进行满意度的调查,调查最终结果根据具体的分值区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包括投诉情况)两个级别。

1.2.4 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一般CCU护理程序,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人文关怀护理。患者出院后,对以上两组CCU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1.2.5 统计处理 研究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人文关怀对CCU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人文关怀组中有4例发生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其发生率为11.76 %;而对照组有9例发生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其发生率为26.4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人文关怀对CCU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人文关怀组中有3例发生不同形式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82 %;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不同形式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7.64 %,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快速

2.3 人文关怀对CCU患者住院天数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文关怀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9 d,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4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人文关怀对CCU患者心理障碍及其预后的影响

2.4 人文关怀对CCU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调查研究发现,人文关怀组CCU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8.7%,实现零投诉;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1 %,投诉率为2.94 %。

3 讨论

人文关怀是一个哲学伦理学概念,在护理领域中,人文关怀体现为人性化护理,是护理的核心内涵。人文关怀即要求以人为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生存权利、价值观念、道德尊严以及思维、行为和情感方式等。医学领域的人文关怀是指医护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与关注[5]。 21世纪人文关怀的思想普遍融入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体现了人类的根本价值取向的所在。随着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研究[6]。在新的世纪里,对神经、精神和心理的研究将是一个热点的领域。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患者同时,必须承认患者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患者。是人就会有思想、有精神、有心理的变化和情绪的反应,而这些方面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尤其是CCU病房的患者,由于其疾病本身的特殊性、重要性和复杂性,加强人文关怀护理就显得更为必要和更有意义。

进入CCU病房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危重,加上CCU病房的特殊环境和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往往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和陌生感而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即CCU综合征。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以关心和尊重患者、以患者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使患者感到安心和舒畅 [8]。我们研究发现,通过对人文关怀组患者进行有计划、积极、主动和全程的人文关怀护理,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对 CCU患者实行全面的人文关怀还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许多患者纷纷以口头、书面、锦旗等方式表示对我们工作的赞许和鼓励。研究还表明,实行全面的人文关怀可以显著地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加速CCU病房的周转和利用率。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明显地提高对CCU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从而提高本科室和我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快速

人文关怀护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我们心态平和,怀着一种善意的传递,让所有的温暖和关爱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地渗透的一种过程;改变以往只注重病而不注重人的倾向,改变过去那种患者被动接受的护理过程[9]。人性化护理是人文关怀在护理领域的具体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是体现医院服务质量的主要标志,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整体护理的灵魂和核心,是护理发展的新方向[10]。在工作中,积极为患者创造舒适、满意的温馨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爱和精神享受。积极实施人文关怀的十字行为是:爱,以仁慈之心关爱患者;情,真情服务;雅,举止优雅;笑,真诚微笑;换,换位思考,满足患者需求;精,以技术精湛服务患者;不,对待患者,不说不字;歉,及时道歉;忍,忍辱负重;全,全程全面,优质服务。同时积极推行十种模式:礼节宾馆式、服务餐厅式、倾听咨询式、语言朋友式、问答沟通式、解释说服式、热忱熟人式、诚恳援助式、决定商讨式、争执回避式[1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还会不断提高,CCU患者也将会越来越多。人文关怀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在关注患者疾病、注重对疾病康复功能护理的同时,更应关注患者的思想变化、心理需求、情感需要和人格的尊严与完善。新形势下的护理质量管理最终目的是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12]。本研究仅仅从人文关怀对CCU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其预后的影响方面展开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减少CCU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降低CCU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CCU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能更好地适应CCU病房患者的需要,可以显著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高科室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努力加以普及和推广。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人文关怀护理要求护士具有较全面而系统的哲学伦理和人文学科以及心理学知识,本组研究对人文关怀护理与整体护理和心理干预以及临床路径护理等护理模式间的内在关系方面本文未能作出相应的探讨,这些方面和环节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燕, 张琳.CCU患者压力源分析与护理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9):70-72.

[2] 周俊年,李凤莲,宗丽.CCU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护理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3,1(2):45-46.

[3] 赵芳.准确处理人文关怀,建立和谐护患关系[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4(4):507-508.

[4] 林妙春,管梨倩,苏爱莲.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9):1146-1147.

[5] 王亚文,刘红.人文关怀的思想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2):2645-2646.快速

[6] 周亚洁,周宏珍,周春兰.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理质量的内涵建设[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1):164-165.

[7] 严艳莲.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杂志,2007,3(7):85-86.

[8] 张洁文.人文关怀在CCU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4(5):413-414.

[9] 张玲玲.以人为本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20(6):1671-1672.

[10] 张福华.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2005,4(5):85-86.

障碍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界面管理 界面障碍 管理策略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创新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和多人员的复杂流程,需要不同职能部门、不同人员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多层次错综复杂的互动。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低,突出的表现就是R&D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商业化周期过长等,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体现技术的R&D部门和代表市场的营销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界面障碍。界面障碍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瓶颈,对界面障碍的跨越与穿透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近年来,受到西方管理学界、企业界高度关注的界面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界面及界面管理

1、界面的概念

界面起源于工程领域,主要用来描述各种仪器、设备、部件及其他组件之间的接口。界面概念被引入管理活动中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够说明两两要素之间的结合状态和联接关系。管理学界对界面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种:一是指企业在达到一定目的或解决某一问题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在包括信息、资金、物资、人才等要素交流方面的交互作用;二是指企业家、技术专家、管理者、组织成员等在特定的过程中所形成知识交流、接触、汇集、交互的方式和机制。本文认为,界面在企业管理领域主要是指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所涉及的企业之间、各组织部门之间、各有关成员之间或各种机械设备、硬件软件、工序流程之间在信息、物资、资金等要素交流、联系方面的交互作用状况。

2、界面管理

界面管理一词源自英语的“Interface Management”,意思为“交互作用的管理”,表现为一种交流、沟通或者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协调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感觉、动机、意图、知识、情报信息。为完成组织任务,企业需要处理来自企业间、各部门、各成员的信息,界面管理就是在任务中为了系统性地控制所有的交流问题,对界面各方进行联结,对界面冲突进行协调与控制,使重要的界面关系均被纳入管理状态,以实现控制、协调和沟通,从而解决界面各有关成员之间的矛盾,保证组织整体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提高企业绩效。

我国学者郭斌等人在《界面管理――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向》一文中将技术创新界面管理的研究归纳为三种:用户―制造商―供应商之间界面(企业间界面);市场营销―研发―生产制造之间界面(研究企业内职能部门之间界面);职能(任务团队)内部界面(同一个职能内部之间、不同小组或任务团体之间)。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种界面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即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中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管理问题。

三、企业技术创新中实施界面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创意产生,经过研发,再到样品试制试销、大量投产,最后到市场营销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多部门密切合作,同时与内外部环境进行大量信息沟通的复杂过程。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界面问题,从较早的Souder开展的界面管理研究开始,许多研究都发现,技术创新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界面管理是技术创新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许多情况下,那些最为成功的企业就是那些对有效交流和资源整合高度重视的企业。

成功的创新要求组织内部存在一个包括工程、制造、市场、财务等部门在内,并得到高层管理者支持的具有交互作用的正式团队,即在研发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以及市场营销部门之间形成高水平的跨职能的协作关系。Souder 的调查发现,当研发―市场营销界面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时,68%的研发项目将在商业化上完全失败,21%的项目将部分失败。企业常常由于忽视界面管理,导致各职能部门间缺乏合作和信任而延缓甚至阻碍新技术的发展。Souder随后在对不同国家企业的比较分析也证实了界面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日本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效率总体水平上优于美国和西欧同类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企业实施了有效的界面管理。由此看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研发―制造―营销的界面管理对于提高创新速度、降低研发成本、降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和风险、实现创新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界面障碍

1、界面障碍的类型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多维度和分阶段的系统工程,由此产生的界面障碍具有多种形式和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动力界面障碍: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于集中于技术管理领域,企业内部没有形成相应的跨越技术和市场之间障碍的动力机制。信息界面障碍:指技术创新过程中,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技术管理等信息之间的交流、识别、沟通不足而形成的障碍。技术界面障碍:指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成果等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联接不畅而形成的障碍。组织与文化界面障碍:指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职能部门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战略目标、不同的制度行为而形成的组织或文化冲突。

2、界面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专业化影响。导致技术创新界面障碍的起因是专业分工。专业化使企业不同职能部门都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技术创新过程,强调自己部门在完成时间、运作方式和资源分配上的要求,对其他部门的能力、观点和意见不够敏感、不能理解甚至排斥。

(2)组织结构影响。企业各种组织结构的不同特点会影响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而影响技术创新的进程。一般来说,高度正规化、严格等级制度和明确职能界限的组织结构,比如“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更容易产生界面障碍。

(3)信息粘滞影响。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职能以及各种流程之间都会产生和涉及大量不同的信息。由于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分布在各个不同职能部门以及各种工作流程中,而大量的不同的信息滞留在各自信息源周围,极易产生信息粘滞现象,甚至引起信息传输通道受阻,界面障碍由此产生。

(4)文化差异影响。企业内文化冲突已成为企业各部门产生界面协调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文化摩擦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日益重要的任务。不同部门员工在价值观、人格特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他们面对技术创新活动时选择不同的目标和行为,从而容易产生界面冲突。

(5)激励制度影响。企业对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设计往往过于强调个人的表现和贡献,而忽视对不同团队或部门之间交流协作程度的激励,非常容易加剧界面障碍。

五、企业技术创新中界面管理的策略

1、建立适应各部门界面管理的文化模式

首先,建立协同共享的企业文化,一方面,培育共享隐性知识的文化,鼓励员工把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其他部门共享,这有利于消除由专业化带来的界面障碍;另一方面,要培养员工积极利用知识的文化氛围,知识的价值增值要通过员工对知识的学习,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过程来完成。其次,建立团队协作的企业文化,高效团队的凝聚力能使成员多样的价值观转变为团队整体价值观,使成员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关心取代对自身利益的关心。

2、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管理中,薪酬、考核、晋升、培训体系的不合理是引起部门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界面协调,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根据技术创新成功带来的经济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强化参与技术创新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考核,避免以前的奖惩、晋升制度导致的职能部门职责严重分化、部门整合困难等问题,使研发、制造和营销等部门都能受到有效的激励,促使各部门建立共同体意识,使界面进一步得到。

3、重新设计技术创新管理流程

为了使技术创新项目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首先,要保证技术创新项目大多数是根据市场需要立项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其次,建立研发人员、生产制造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轮岗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研发人员深入到现场第一线,在为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发现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的研发,保证研发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市场性。最后,要强化各部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构思与概念的提出、可行性分析、研究与商业计划制订、开发测试、批量生产、商业化、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反馈等各个阶段的合作与流程再造,真正实现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的无接缝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流程。

4、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

完备的、非等级制的、层次分明与功能齐全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是保证企业技术领先的关键。因为从研究成果到实现商业利润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创新过程,要经过开发―设计―样机―试验―试制―工业性试验―试生产―试销―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因此技术创新组织体系要面向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另外,企业的技术创新任务除了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外,还要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企业研发人员要处在科技与经济、市场与生产的结合点上,这样才能保证技术创新项目具有针对性,研究内容具体,为研究成果试制和转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保证企业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商业化道路上不断地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5、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当前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研发部门与制造部门、营销部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大量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具体包括在技术创新过程的初期,让各部门交流合作的时间提前;让各部门的交流沟通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建立研发委员会,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及责任;建立技术交流论坛、年度技术论坛等沟通平台,给全体产品、市场和销售经理提供一个展现技术能力的广阔舞台;高级管理者应重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使部门之间有共同语言,实现无障碍的信息沟通。

(注:本文为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石油科研机构研发项目经费风险管理研究”(编号2012CX11093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丁宝军、朱桂龙、陈羽:技术创新的界面管理文献综述[J].江苏商论,2009(8).

[2] 徐丰伟:企业创新界面有效性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

[3] 陈晓宇:研发与制造界面整合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经济,2011(12).

[4] 李英禹:企业技术创新中R&D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的界面管理[J].学术交流,2006(5).

障碍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脊柱手术;精神障碍;护理

0 引言

术后精神障碍(postoperative psychonosema,POP)指的是在进行手术之前,患者的精神并未表现出异常,而是在经过手术之后才出现的大脑功能活动紊乱。临床表现为认知、行为、情感等不同程度的障碍[1]。有研究显示,术后精神障碍多发于老年患者,而且属于一种可逆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2]。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院在开展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工作方面,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范围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64.35±5.79)岁;颈椎术后8例,腰椎术后31例,胸腰椎术后3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出现精神障碍,患者均无精神障碍病史;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病病史,其中,吸烟史24例,饮酒史18例;术后使用镇痛泵32例。

1.2 临床症状及治疗

所有患者中,手术麻醉清醒后24h内出现精神症状者33例,且夜间比白天更严重,患者主要表现为躁动、睡眠紊乱、幻觉、定向障碍等。基本都难以配合术后治疗,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抑郁、昏睡。9例患者是在术后48h-72h出现的精神症状,为烦躁、幻觉等,症状较轻。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相关指标变化;及时检查各个管路,避免由于患者的不配合而出现堵塞、滑落等情况;适当使用安眠药等,必要的时候请精神科医生会诊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之后,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基本症状,是否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对待患者,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爱心,让患者能够配合护理和治疗。护理人员可以多为患者讲解一些和病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心理方面客服恐惧、疑虑等情绪,相信通过努力是可以战胜病魔的。有调查显示,对于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可能性[3]。

2.1.2 功能锻炼

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于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有积极的意义。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要在进行手术前最少一周时间戒烟。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功能锻炼。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深呼吸训练,锻炼有效咳嗽能力。对于长期饮酒的患者,要及早戒酒。患者在手术前要进行大小便的训练,适应卧位生活。对于术前床上小便顺利的患者,可以及早拔除尿管,避免感染的发生。对于腰椎后路患者可以做俯卧位锻炼,颈椎前路患者可以做仰卧位锻炼,从而提高手术时的配合情况。

2.2 术后护理

2.2.1 安全护理

术后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是不配合治疗,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和危害他人行为。有些患者症状较轻,可以通过调节床体高度,避免坠床的发生,对于床挡之间的距离要适中,避免发生意外。在床挡上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在挣扎的时候造成疼痛、碰撞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在获得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加设约束带,固定患者四肢。约束带的使用要注意力度,避免造成损害。对于烦躁不安等情况的患者,要注意其周围危险品的处理,及时移走,包括体温计等。患者还应该佩戴好护具,避免由于精神障碍而造成的二次损伤。

2.2.2 心理护理及其它护理

术后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现在的精神状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后,对患者给予理解和同情。对于过度兴奋的患者,尽量让其保持安静,安抚患者的情绪。对患者偶尔出现的正确的反应给予鼓励,配合患者,让其不至于太激动。有些患者有抑郁症等,可以多和患者沟通,通过心理交流,让患者了解其病情并不严重,以开导、安慰等形式,促进患者安全感的形成,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打好基础。另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出院指导等工作,以期早日康复。

3 结果

患者精神障碍症状维持在3-7d。经护理后,42例患者,有5例患者症状在2d后消失,30例患者3d后症状消失,3例患者7d后症状消失,4例患者在3-7d内症状消失。患者均痊愈出院。回访结果显示均未留下后遗症。

4 讨论

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紊乱,使得精神活动偏离正常[4]。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往往会使得康复时间延迟,引起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需要合理治疗[5]。对于该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护理,包括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出院指导等多个方面。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够使得患者早日摆脱精神障碍的痛苦,恢复康复。可见,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倩茜, 黄杰, 张胜国. 脊柱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C]. 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Z], 中国会议, 2012

[2] 焦雪莲.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09): 1149-150.

[3] Yoshihisa Sugimoto, Yasuo Ito, Masao Tomioka, et 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assessment with Doppler ultrasonography[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 2009, 11(04): 1257-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