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08:32:11

诵读教学论文

诵读教学论文篇1

宋代的大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其熟读精思者,何耶?――大抵观书,先须读熟,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意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舍其问。”这里朱熹所说的先“熟读”后“精思”,即是指先熟读成诵,然后再去深思,再去理解文意。他把诵读作为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足其对诵读的重视。

张志公先生曾总结过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

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需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致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语文大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作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空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生活实际中文学大师和科学巨匠们成功的范例。现代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中的任何章节;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诵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我们还可以想一想当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苏步青、钱伟长、严济慈、杨振宁,哪一个不能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呢?比如苏步青先生,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也能倒背如流。很显然,诵读对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诵读。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背诵篇数不少于150篇,初中背诵篇目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那么,在诵读教学方面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易于操作的方法呢?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做一些尝试:

1.注重教师诵读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阅读课文,并借助教参等资料,加深理解,诵读时做到发音断句正确,饱含感情。这种示范阅读在任何课文中都可以使用。当然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优美和谐,或扣人心弦。要使诵读的形式适合内容,力求做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感情充沛,抑扬顿挫,以意逆志,移情动容,达到“彼之气机,皆我之气机;彼之句调,皆我之句调”的境界。

2.运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越来越地运用在教学中,并显示了它的巨大优势。教师可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根据文章的体裁、风格、内容、主题等,选择不同的音乐、画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

诵读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诵读教学 诵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6-01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通过积累、感悟、熏陶及语感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泛读与精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以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1 坚持以读为本,树立“大阅读”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尤为重要。为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要不断转变以往诵读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文诵读观,让学生大胆诵读,积极主动地诵读,让学生学会自己读、自己思、自己赏、自己辨,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使诵读成为自我发现的工具。

范读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教师要适时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领悟文章的感情、气势、语序、趣味,在这种抑扬顿挫的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古文及现代文的阅读方面,将文字里的包含的感情加以宣泄,读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语文课堂要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积累与感悟,加强人文熏陶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与悟,不再是教师说教的课堂,教师的讲解也是“读读讲讲”“讲讲读读”,让诵读来带动讲解,让讲解促进诵读。这样的课堂气氛更活跃,实现了教学的相得益彰。

2 创设阅读情境,提高诵读效果

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情入境,由情入辞,由情入理、由情引发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把学生引入情境,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所上升,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产生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它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由“形”入情,由情入趣,再通过“情”这一纽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由于文本中存在语言文字的隐晦性,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难以唤醒学生原有的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种高效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借助音乐渲染、多媒体还原、表演体验等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

例如,在诵读朱自清的《春》时,为体现春天的美,需要学生反复诵读美文,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再用轻松、明快的语气诵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欣喜之情,用高扬的语调读,对文章的整体节奏有所把握,主要是轻快、舒缓的语气,比如“盼望着,盼望着……”这时春天还没有到来,需要一种舒缓的语气,在诵读中使学生有入情入境的真实感。在读“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一句时,要放慢速度,让人有一种陶醉于春景中的感觉。再读到“满是” “闹”以及“飞来飞去”,要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把握好这种虚实结合的运用。让诵读之声响彻课堂,通过诵读,让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 加强诵读技巧的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教师给学生做好诵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诵读技巧的情况下才能在诵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诵读之目的。诵读技巧是教师长期教学中摸索总结得出的。只有教师做到准确诵读才能更好指导学生能读好停顿、重音、轻音、语调,他们在语速的把握、节奏感的把握上有所进步。只有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诵读并感受课文意境,才能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真正表达出声音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使学生如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可以避免枯燥无味地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诵读教学的作用。

在对《归园田居》进行诵读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诵读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图景?这样,学生的诵读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更加认真,通过细品语言,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4 通过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感情基调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诵读方法来体现这一感情,奔放的感情,可以通过组内、班内齐读来体现;婉约的感情,要让学生先听读再默读,对于有情有景的,可以配乐诵读;对于戏剧文学,可以通过分角色诵读来完成。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活泼有序的语言,并从中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

课文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比如学习《钱塘湖春行》时,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美感,创设意境让学生先听读,在听中感受到这种美妙的境界;可以由教师来诵读,也可以由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诵读,当学生沉浸在这种美的意境之中时。为了增添浓厚的感彩,还要配上音乐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对诗的意境有了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语感。

课文的自由品读。在诵读时可以不带任何问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读书之乐。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感知文章意蕴、品味文章内涵。

在收听电视散文的诵读中,在听广播时,让学生模仿跟读;并开展诵读比赛,通过诗歌朗诵等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教学和现代中学语文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初中语文老师还要加强诵读教学的设计和指导。在诵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瑜.论教师范读在语文诵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59.

诵读教学论文篇3

论文摘要: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范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教师的范读决非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展示,而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再阐述。因此,不同的课文就适用不同的范读主体和范读方式,范读使用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不同。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文做好铺垫。

2.发展与高潮——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诵读教学论文篇4

中华文化,许多的经典作品都诞生于人们的吟咏中,从《诗经》到《乐府》,至于唐诗,启功先生说是“嚷出来的”,而宋词元曲,无一不能作为弹唱曲目。时至今日,当代高中语文教学,重新在课堂上传唱这些经典自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想体会中华文化的内在感情,诵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无论何种类别、何种文体,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教学,它都适用。曾国藩对诵读的体会是:“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时除了对声音、语速有要求,还要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求诵读者的情感投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在情趣与神韵,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节奏感。

《论语》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意蕴绵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在诵读中认知文字,在诵读中初识文章内容大意,在诵读中挖掘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在诵读中受儒文化之洗礼,通过诵读去探索这穿越两千多年的经典。

一、认真诵读、理解文字、疏通文义、感悟经典文化

1、诵读是清除文言字词障碍的前提。认读并理解词语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意思。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熟读成诵对于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诵读中,诵读的内容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的古文素养得以提高,写作时也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文化底蕴。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2、诵读是梳理文义的重要方法。先贤朱熹早已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找到了方法,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就是说,诵读多遍后,文章所要传达的东西不必讲解就会自然通晓了。在教学中我们不要越俎代庖,不用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懂得怎么读,而是把语文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去诵读。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初识文章大意,在诵读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这两个过程并无明显的界限,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齐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完成的。

3、诵读是继承和领悟经典文化的有效起点。论语的诵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论语》的解读,从文字和文义入手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停留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行及道德修养标准、教育与学习的思想是到现在都受用的教育理念;仁者爱人的为政思想都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中。中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古文的字词用法、句式特征,还应在诵读中使学生感悟并吸收这些文化,使经典作品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诵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利,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或者应试需要而剥夺学生的诵读权利。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不正应该如此吗?

1、强化诵读过程中的扶弱拔差意识。老师在课堂上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我们的诵读目的并非选拔诵读人才。班级中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加之性格因素和成绩因素,班级中那些内向的或者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对自己声音没有信心的学生,因其缺乏朗读信心,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部分同学总是选择沉默。因此,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投入到诵读行列中来是诵读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们机会去亲身尝试诵读带来的美感,可以课前单独给予他们一些诵读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来评价这一群体的诵读,从而增强他们诵读的自信心,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诵读的和谐氛围。不应该让课堂成为仅是少数人展现自己诵读技巧的舞台。

2、重视诵读的作用,提升诵读的地位。叶圣陶先

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理解,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不要认为诵读是中小学教师应做的事,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应该重视诵读教学。当代高中语文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可是诵读却常因为赶教学进度,学生不配合或者家长认为此举对提高成绩无甚意义等种种原因,始终在教学舞台上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我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以语文教学为第一要义,排除干扰,重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设计诵读教学流程时,应该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诵读的时间,在《论语》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透读深,让学生的诵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从而深化对《论语》内涵的理解。事实证明,许多高中的学生,对自己亲身参与过的诵读教学记忆犹新,回忆高中语文课堂时总觉得这样的课才充满活力,像是真正的语文课。

3、师生诵读时要“动真情”。想要指导学生投入感情地诵读,作为教师首先要“入戏”,也许课堂一开始会有一些学生不投入或者发笑,但我想如果教师坚持住,学生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创设好的诵读情境。只有营造恰当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引导他们入境、人情,才能“情动辞发”地读出情感,达到诵读的效果。学生的情感其实是丰富的,不过,情感的进发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找出这样的情感触发点。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曲歌谣,亦可以是一个笑话。

《论语》选读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情意,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论语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诵读中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并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论语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只有明确了解论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走人到论语中,这时读起来自然会情动辞发。

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摆正诵读的地位,重视诵读教学,精心设计诵读的情境导人,使诵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如专家们呼吁的那样:“阅读教学,应该‘读’占鳌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外衣,既是形式又包含着内容。

诵读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经典诵读;兴趣;重读轻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3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17

儿童经典诵读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突破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在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学教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而经典诵读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成为了广大教师开展较多的教学活动。国学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对健康心理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的补益。有关专家谈到经典作品对人格的塑造时,提出了“以经典孕育智慧人格”“以经典孕育道德人格”“以经典孕育审美人格”的理论,认为经典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触摸智慧、发现智慧、启迪智慧、生成智慧的过程。小学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有关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心理学理论还不十分完善,国学教育对健康心理学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能起到补益作用,有利于完善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拓展其心灵空间。经典诵读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儒、释、道三家的精华,不仅仅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还对人格的健全、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使经典诵读真正发挥其作用,产生其应有的影响,在低年级经典诵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突出一个“趣”字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经典诵读中,教师要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忌硬性要求布置任务让孩子死记硬背古代的经典。低年级经典诵读贵在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贵在对孩子进行国学经典的熏陶。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这些经典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低年级的孩子虽然不理解其含义,但是若为他们创设语境,他们会在不经意之间背诵。而这种语境的创设可以分为在家和在校两个部分。在家可以让家长通过音像媒体设备播放经典,让孩子听、看音像媒体,接触、感悟经典,可以由家长给孩子朗读经典让孩子了解经典,也可让家长陪同孩子共同诵读经典,学习经典。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经典,使学生受到经典熏陶,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课间或早午读时间讲经典故事,让学生学习经典。这种有意无意的诵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经典,受到经典的熏陶,还可以不断地积累经典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爱上经典。若是教师强行要求背诵,摊派诵读任务,不仅会使学生失去诵读的乐趣,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低年级经典诵读中教师要时刻把“趣”字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朗读,读出兴趣。

二、要突出一个“易”字

低年级经典诵读选择内容要浅显,朗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切忌诵读内容过难、拗口。人在看书和学习中甚至是休闲时可以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这是锻炼记忆力的好办法。而经常进行经典诵读可以使小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升。研究显示,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诵读经典,记忆经典,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强化。他们不仅可以在诵读中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还可以积累大量的经典作品,拓宽语文学习的容量。小学语文教学以无与伦比的优势承担着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是将这一重任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诵读兴趣的浓淡。因此,低年级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不易过难,所选内容朗读上还要注意朗朗上口。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这三部经典就十分适合一、二年级学生诵读。故而在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多方考证、把关,真正把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易于学生接受的且对学生学习、成长有益的,能够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经典内容筛选出来供学生诵读。

三、要注意诵读时间和诵读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低年级经典诵读要注意合理安排诵读时间和诵读的容量,切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都要注意容量和时间的控制。学习容量不易过大,时间不易过长,要在学生乐于接受的范围。低年级经典诵读可以安排在早读、午读或课前时间,以集体诵读的形式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到校后有事可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诵读的氛围。学生在长期的诵读中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还可以积累大量的经典知识,且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若诵读时间安排不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反而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四、要注意重读轻讲

诵读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经典诵读;和谐;方法;发展

“染苍则苍,染黄则黄”。教师和学校引导是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重要的外部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学校整体营造经典诵读环境,学生的诵读意识才会被有效的唤醒。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诵读的时候,有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生的个人行为,导致了经典诵读教学往往是有布置,而诵读过程缺乏教师科学的指导,导致经典诵读成为了简单的背书、背古文、背诗词,经典诵读成为了学生的课外自主补充,缺失了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生感觉到老师塞了一个任务给自己,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经典诵读是老师布置的一项背诵作业,这样的认识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体现。

我们教师要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科学习的目标分开,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诵读,一起发现古文学和现代文学经典著作中的脍炙人口的语言表述,一起感受国学经典中的道德情操。由于有些古文学著作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领,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领着学生先朗读,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一遍又一遍,用古人的诵读方法,学生慢慢就有了感觉,这个过程中老师一直陪着学生,和他们一起读。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时间和目的的要求,毫无压力地诵读,慢慢地领悟篇幅中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实践中发现,如果我们教师一直陪着学生一起诵读,容易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学生感受到了自由和关怀,效果会非常好。

文化教育学理论认为,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经典诵读活动有了教师积极地参与和引导,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才会有效,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才能既获得文学素养的提升,又促使其人格更趋于完整,经典诵读的效果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二、注重内隐学习理论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的方法是提高诵读效果,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诵读习惯的重要保障。根据内隐学习理论,“涵泳”、“吟诵”是经典诵读较佳的教学方法,其方法上是引导学生通过与经典诵读材料的不断接触,不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适度进行概括性,有口无心的诵读是无意义的,国学经典中,尤其是古文学著作中的内隐知识和现代语用情境是相脱节的,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设置具有相同深度和结构的语言新情境,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迁移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类似的特殊记忆环境中诵读,达到相等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诵读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指导

在方法指导上,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智力起着积极作用,能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只有建立在记住的基础上才行得通,如果读了却没用“心”什么也没记住的话,读再多恐怕也难以下笔有神的。经典诵读教学中,背诵是手段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手段,是经典诵读价值实现的前提保障,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完成与否意味着经典诵读教学的实现程度。目前,在中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由于经典本身具有的难度使得理解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的背诵常常建立在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的状态下,作为教师也不可能逆学生发展规律而做到使他们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经典。从学龄段来看,中学生处于记忆黄金期,大量的熟读和记诵有利于其记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仅仅是要求学生记诵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给予可操作性方法上的指导,借此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提高诵读能力,感悟成功,进一步转化为诵读经典动力,本研究觉得正确的诵读方法应该如下:

1.诵读要读出声来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读出声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读书需要在用心、用眼之外,还要加上口与耳,也就是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提高背诵的效果,同时从永恒主义教育观来看,学习古人的诵读方法,即为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的发声诵读。我在实践中发现,当一个材料摆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将文字诉之于有声的语言,开始读第一遍,学生还有些不熟练,但是遍数多了,学生的感情就越发丰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想融合,在有声的语言中理解其中的意思,诵读效果和正确的诵读习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

2.在诵读中尝试着回忆

“尝试回忆法”是对一段材料诵读达到熟练之前常用的一种方法,记忆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实践中,学生自己总结后发现,并且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学生试图回忆用时越多,其记忆效果就越好,理解也越是深刻。

3.在诵读中寻找支撑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诵读活动中的记忆形态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外表现是从原始和直接的“自然记忆”随着智力和诵读量的增智力而发展的,而发展的需要一些支撑点。

4.在诵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切磋

独学而无友,经典诵读也是如此,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诵读,在诵读过程中互相提醒,指出诵读有误的地方,相互学习好的诵读经验和方法,实现共同进步。

5.给学生营造运用经典的平台

有用的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经典诵读亦不能外,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不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运用是最有效的方法,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给学生搭建运用的平台。

诵读教学论文篇7

[内容]

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什么是“诵读”呢?从词义学的角度理解,有认为是“念(诗文)”的(《现代汉语词典》),有认为是“念、熟读”的(《辞源》),有认为“念、熟读、背诵”的(《汉语大词典》)。作为一种通俗的解释,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仅此解释,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够的。

“诵”和“读”,从词源上是有区别的。《说文解字》:“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许慎是将二字互训的,段玉裁作注时,依据《周礼·大司乐》对二字作了精辟独到的辨析,他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对“吟”的解释,《说文》谓之:“吟,呻也。从口,今声。”而对“呻”的解释则是:“呻,吟也。从口,申声。”段玉裁注:“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联用有“诵读”之义,《庄子·列御冠》:“郑人缓也,裘之地,只三年而缓为儒。”可见“吟”的急促声音活动,与“呻”的舒缓声音活动的配合,可以形成“诵读”“缓急”的情态。所谓“吟咏”,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诗·周南·关睢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孔颖达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长言”,是汉代注家譬况字音的用语,意思是发音舒缓,为字调中的舒调,可理解为曼声长吟。由此可见,“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

“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注则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进而他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

正因为“诵”和“读”的含义有差别,古人在运用时也有区别。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论语·子路》)“又尚论古之人。颂(同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左传》中记载:“公读其书。”先秦典籍中,多把“诵”和“读”分开运用。一般说来,对韵文是“诵”,对散文是“读”。这些可理解为古人对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究其实质,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诵”能增强阅读的刺激量,另一方面“读”能加深阅读的理解性,二者配合相得彰益,因此,实践中的二者结合也就顺理成章了。随着实践的加强,人们对“诵读”结合的重要性逐渐加深,在读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了。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可诵读之。”其实,“诵”是“读”的一种表达方式,“读”是“诵”这种“吟咏以声”的理解基础,二者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所以“诵读”和“读诵”成为一个整体,经常出现在汉以后的一些典籍著作中。

集前人读书的经验,宋代朱熹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教育论述之中。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第二册,卷三,《朱子读书法》中记载了朱子读书有六条,其中有一条曰“熟读精思”。朱子阐释道:“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人名)数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朱子这里的“诵”。其实也把“读”的含义包括在其中了。他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首先“必须成诵”。而且对“诵”他还作了如下阐释:“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对这种熟读精思中的“诵”,他在另外的文中又具体解释道:“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蒙童须知·读书写文字》)朱子不仅对“诵读”时的形体提出了要求,也不仅对“诵读”的要点作出/!/了规范,而且对“诵读”的精髓也作了进一步揭示,即读书应“三到”,进而对“心到最急”又作了强调,这就更充实了“熟读精思”中的“精”。

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地位,朱子后的教学论集都把它写进教学规范中。朱熹后的真德秀所撰的《家塾常仪》中有一《诵读》规范,它明确规定“专心肃容,记遍数。句句字字分明,每句终字重读则句完,不可添增虚声,使句读不明。遍数未足而已成诵,必足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加数成诵。”明代屠羲英《童子礼·读书》中规定,“整容定志,看字断句。……务要字字分晓,……仍须细记遍数熟读,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其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方止。”清代张履祥在《初学备忘》中指出,读书“先令成诵,而徐以涵泳其意味,休之于心。”清代学者张岱在叙述自己的学习时,对诵读的描述是“正襟危坐,朗诵白文数十余过,其意忽然有省。”

综上所述,诵读古代所赋于它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

到了现代,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又由于不同的改革思想在起作用,诵读法这一语文的传统方法经历了浮沉起伏,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呈现出众说纷纭的情况。

叶圣陶先生在谈论文言文阅读时,没有“诵读”一词,他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他还分别指出两种读法的特点:“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而“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的。另外,他还把文言的吟诵与白话的吟诵作了区别。文言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这就是说吟诵是有一定的曲调的。白话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照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功夫。”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朗诵。不难看出,叶老把诵读法分解成了“宣读”和“吟诵”,这实际上是将“诵”和“读”,用一表内容的“吟”和一表形式的“宣”作修饰,使其成为更具体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从其本质上讲,叶老的不同提法与古代所提的“诵读”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叶老对“诵读”作用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自己的学习上,而且还扩大到宣讲上,因此,叶老提出了文言的“吟诵”还要“畅发读者的感兴”,这种“畅发”虽不同于“白话吟诵”,但它还得通过“调子”表达出来。不过,将这种“畅发读者的感兴”,要

学生通过“调子”表达出来的作法,现在可能还暂时做不到。作为教师的文言文教授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我觉得还是“熟读”、“成诵”好。叶老提出按“调子”“吟诵”的方法,是有特定的时代要求的,那时,按“调子”“吟诵”可能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可到了今天,能按“调子”、“吟诵”,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技艺了。当然,如果老师掌握“吟诵”的“调子”,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也未尝不可。 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中对“诵读”的理解又不一样,书中有一个“四诵”条,它的解释是:“朗诵、吟诵、背诵,默诵等四种诵读方式的合称。其中,默诵是背诵的特殊类型。”这个解释告诉我们:诵读包括朗诵、吟诵、背诵、默诵等。另外,它对朗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运用富有感彩的有声语言转换作品的文字语言的阅读方法。”它对吟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一种用唱歌似的音调来诵读作品,从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的阅读方法。……吟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去唱,这类吟诵又叫吟唱,吟咏、吟哦,吟讽;另一种诵读成分较多,曲调感不很强,但听起来琅琅上口,连贯流畅,这类吟诵又叫吟读,朗吟,讽诵。前一类吟诵适用于读律诗、绝句、词、赋等抒情性强的古典文学作品,后一类适用于读长篇歌行诗、古代散文中叙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它对背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达到准确记忆文字材料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对默诵的解释是“指在心里默默记诵,是背诵的一种特殊类型。”以上解释好像很详细,由于划分的科学性不太明确,看了以上的解释,我们倒还会产生一些模糊感。这些解释中的大小概念的并列和交叉,倒使人有点莫衷一是。

诵读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 经典诵读 人格养成教育

一、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背景

近几年,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中华经典诵读的研究逐渐增多。综合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外对经典诵读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阶段,而对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的研究涉及很少,研究面较狭窄;研究多集中在对经典诵读的价值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提升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等方面,而对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推动作用涉及不深,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从课程优化、信息化推广、活动载体三个层面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经典诵读对于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为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表述了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是涵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立人、育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宝贵的精神食粮,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和优质资源。例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真、善、美的思想品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这些都诠释了高尚的精神追求,蕴含了积极、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是孕育和滋润中华民族精神的资源库,积极影响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经典诵读是培育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完整的人格教育思想,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不断创新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相结合。在诵读过程中,与古代先贤对话,汲取先哲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形成培育良好人格的生活环境、社会氛围,使良好的价值熏陶像空气一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3.经典诵读是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对于中职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具备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很难获得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一专多能和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先贤高尚的品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1.经典诵读策略化

中职学校要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策略研究,将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相融合。

一是调查研究。深入中职学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分析当前中职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问题,并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当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研究现状,了解目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及学生人格养成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综合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是行动研究。分析中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现状,分析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内在联系,研究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构建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搭建经典诵读实践平台,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环境,构建经典诵读的信息化模式。

2.经典诵读课程化

从课程优化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结合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甄别选择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经典,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贤对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经典诵读信息化

从信息化推广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当前,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息化语境下构建经典诵读模式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乐学、爱学。学校网站可开辟“经典诵读”版块,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开设读书论坛专栏,打造经典诵读微信公众号等,利用网络便捷、传播快速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提供有效的诵读指导与帮助,形成经典诵读网络新风尚,逐渐探索构建经典诵读信息化推广模式。

4.经典诵读平台化

从活动载体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文化的涵养。学校可以开设经典诵读兴趣班,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月,举行经典诵读讲座等。通过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在实践中形成并完善基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经典诵读推广模式。

四、小结

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起到了良性引导的作用,经典诵读活动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文明,浸润灵魂,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Z].2012.

[2]龙其林.当前国内经典诵读实践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5(1).

[3]傅卫莉.打造精品诵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J].教育理论,2013(12).

诵读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时展对于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重要职责。借助于对蕴含丰富思想感情和人文情怀的古典文化的弘扬,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大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朱自清先生在其《经典常谈》一书中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需要丰富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诸多经典作品需要师生反复体验、回味和吟诵。清代曾国藩在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学生充分体味经典诗文的格律之美、音韵之美和抒情之美。只有在吟诵中去充分玩味每个字的含义,方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为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高效的经典诵读日常教学,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校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更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校园文化活动,真正使高效校园成为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主战场。因此,研究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程两年有余,积累了一些关于实践诵读教学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在高校实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可能存在选文较难把握、诵读方法相对单调等问题,对此,笔者对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选文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内容应涵括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轮廓,人生观念与人文素养,生命情感与人文理想三个层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选文应该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所选作品需主题健康,积极向上,蕴含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感;所选篇目还需要适宜诵读,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选择可以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其涵盖的古今中华经典诗歌比较全面,且多适宜诵读。当然,中华传统经典博大精深,书目众多,大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寻找其他更多的经典范本进行对比学习、延伸拓展。除了以上《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里的经典诗歌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没有收入前者中的经典文本篇目。如《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采葛》等,《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而篇》、《为政篇》等,《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庄子》中的《逍遥游》、《秋水》等,《荀子》中的《劝学》、《修身》等,这些典籍中有很多谈及人性、社会、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内容,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还是对人们的精神、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选取这些选文时应尽量选取句子整齐短小,节奏感强的篇目。另外,汉魏、唐宋时期的诗词散文亦有不少适宜诵读的优秀篇章。诸如曹植的《白马篇》、《七步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节奏感强,学生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李清照的词等大多适宜诵读,例如李白典型的代表诗作《蜀道难》,诗人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读来气势恢宏、铿锵有力。以上这些文言经典诗文都具有典范性,语言深入浅出,相对易于理解,适宜诵读。需要指出的是,在选好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同时,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更需要师生以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时代精神,由表及里对经典诗文作进一步发掘,作出新的选择和阐释,且主旨符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思想观念。

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途径

语文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教育需要在生活中去寻找灵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引导途径,让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成为一种立体、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大学语文课堂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前沿阵地,进入高校,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学校上大学语文课时才会开口读书,经典诵读的成效本身相对缓慢的,大学生群体更是普遍忽视语文诵读的重要性。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去诵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大学语文教师最好可以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贯穿经典诵读的教育内容,要求大学生们坚持诵读经典,培养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探索开辟大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路径,除课堂诵读教学外,更要丰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校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和高校团委老师合作,在院校层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经典诵读比赛,通过给经典诵读比赛中优秀选手计算学分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还可以指导院校学生干部在晨读活动时进行经典诵读、组织成立经典诵读社团、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校园广播熏陶,精心打造了“经典诵读”广播等,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共同推进整个校园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三、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诵读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提高课堂诵读教学效果。对于经典文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

(1)今音朗诵。

即以普通话朗诵经典古诗文及近现代经典诗文,用有声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朗诵者要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人注目的动作把原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采用今音朗诵时尤其要注意朗诵的轻重音及停顿。如为表达坚定、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等句式需要重读;对于比较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如“林花谢了春红”“、寻寻觅觅”等就要轻读。停顿依据主要是标点符号,较长的语句可以依据定、状语作停顿。例如“: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柔美的秀发”。

(2)配乐吟诵。

借助音乐的旋律,以富有韵味的调式“吟诵”经典文本。“吟诵”本身指大声诵读诗词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如今的吟诵发展到可以和音乐相结合,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中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配乐吟诵的方式,更能让大学生自己深刻体会到经典篇章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同时也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吟诵尤其要注重语调的合理运用,一定要揣摩好文章的语句含义,是喜是悲,是豪迈雄壮还是婉转细腻,需要恰当地表达出思想感情。例如吟诵《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报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时,整体节奏要慢,特别要注意平声字和句尾韵脚要拖长声韵,要吟诵出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感。

(3)古诗新唱。

是在经典诵读中介入当代歌曲的“咏唱”。用现代曲调把经典篇章有感情有节奏地、优雅地唱出来。这里重点需要注意做好对作品节奏的把握,注意经典文本的押韵、语气的衔接和转换、声音的强度,唱出铿锵和谐感,使音调优美和谐。例如著名女歌手王菲就歌唱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电视剧“甄嬛传”里的主题曲就是出自唐代文人温庭筠之手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采用咏唱的方式甚是新雅,动听悦人。

四、大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

在学习、诵读经典文本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初学的经典文本。可以让学生采用各自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同学搭档诵读、朗诵表演、吟咏表演等不同方式诵读,尽可能扩大学生课堂诵读的参与面。

(2)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部分艺体类专业学生,文本内容不宜讲解过于深入,古诗词、文言作品选取较为简单的篇章进行教学,宜扩大现代诗歌、散文篇章的教学,讲透诵读技巧,课堂上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展示;针对功底相对较好的文理类专业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讲解,在把握总体解读不过于深入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先秦诸子散文、古诗词等较难教学篇章。

(3)教师自身加强诵读学习与培训。

语文教师经典诵读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率,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教师自身应尽可能理解经典文本的深层含义,不断体验、感悟经典的文化内涵。高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诵读培训,从而推动提高教师群体的经典诵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

[2]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532.

[3]余恕诚,俞晓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俞晓红.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教育[J].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2011,(2).

诵读教学论文篇10

本文从“诵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启迪心智,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厚积薄发,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精神乐园,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诵读,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

【关键词】

诵读经典少年君子启迪心智激发潜能学习文言文学习型家庭优化技能

【正文】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年君子。

自从接触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诵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我们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等传统价值观远播欧美,发扬光大。甚至在新加坡的教材中还编进了100多个中国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因此,无论从历史的责任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通过倡导小学生诵读千古美文,引领孩子们争做少年君子,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

二、启迪心智,充实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

熟读并且背诵经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13岁前后,人的记忆力即可达到顶点。一旦错过了,就不能形成知识、情感与经验的丰厚积累,那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读得多、背得多,文化底蕴自然就能厚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对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三、厚积薄发,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最合适“熟读”成诵。日积月累,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而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白话绝大部分来源于文言,大部分双音节词是文言的附缀、演绎而来;绝大部分鲜活的成语,源自文言典故。不少中学老师认为许多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能够对文言等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是得益于他们小时候读私塾的那几年。培养语感,小学是关键;诵读经典,当从娃娃抓起。

四、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

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五、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我们应该站在五千年中华文化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静下心来诵读、品味经典诗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变化身心气质,使人心地向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使其社会关系和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可以启悟生命智能,开拓人生境界。

“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渗融于学生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让经典萌发种子的力量吧!

【参考文献】

1.《浅说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诵读千古美文、滋养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