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诵读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关系

时间:2022-07-12 03:22:36

原著诵读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关系

摘要:结合青年主体,比照经典作家的青少年成长,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说服力;改善话语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感性化、亲民化、日常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感染力。回应利益关切,通过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青年学生体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时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号召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青年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完善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原著诵读;青年;政治思;想及道德提升

总书记在《求是》2020年第17期发表重要文章,又一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的关键在“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1],从而“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的反复强调,就是要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服人,用经典理论分析政治,涵养正气,引导青年学生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一、结合青年主体,比照经典作家的青少年成长,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同样的青年时代、同样的读书时期、同样的面临就业,同样的青春期、叛逆期、恋爱期,马克思却有着惊人的不同:完成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如何做到?1.站在道义制高点,树立远大理想信念。17岁,正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任性的年龄,马克思却拥有了不凡的见解和伟大的抱负,他在中学毕业时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已经开始确立起为全人类服务这个崇高的理想了,当然此时马克思是以唯心主义为主导,还没有摆脱宗教有神论的束缚。考入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他更喜欢哲学和历史。虽然起初很讨厌黑格尔哲学的稀奇古怪的调子,但后来一深入进去,就马上被迷住了,他写道:“在这惊涛骇浪的思想海洋上,我进行过长期的巡游和探索,我在这里找到了真理的语言,并紧紧抓住了它。”他开始信仰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去世后,他的门徒分为左、右两派。右派(老年黑格尔派)坚持黑格尔的反动、保守的思想体系;左派(青年黑格尔派)学习黑格尔辩证法,得出了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以布鲁诺·鲍威尔和赫斯为代表,他们满足于抽象的理论批判,轻视实践,只是口谈革命,实际上不关心政治和害怕群众的觉醒。马克思当时在思想上接近青年黑格尔派,并参加了他们的一个组织“博士俱乐部”,在这个组织中,马克思年龄最小,仅22岁,但他博学多才,使得其他比他年长的成员极为赞赏。鲍威尔钦佩地说,马克思是一个思想的仓库;而赫斯说:马克思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家,也许是当今活着的唯一真正的哲学家。但是马克思与其他成员不同,他更重视实践活动,他在23岁时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中,盛赞了贬斥神、主张精神自由的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家伊壁鸠鲁,歌颂了为人间盗来火种、带来光明而牺牲自己却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崖,天天被老鹰啄食肝脏的希腊神化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要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统治的斗争而献身的革命精神。但这时,马克思依然只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具备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条件。2.把从事革命实践的活动同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始终坚持不断地把从事革命实践的活动同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在这一转变中,有两个时期是关键的。第一个时期,是24岁的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取得博士学位,本打算到波恩大学任教,但由于政府阻挠未能如愿,原因是他曾参加过思想激进的“博士俱乐部”的活动,与鲍威尔等一起发表过反政府的言论。1842年,24岁的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报纸订户由800户很快增加到3400户。在办报期间,他广泛接触到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问题,始终站在贫苦劳动人民的一边,坚决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有一次,莱茵省议会就“林木盗窃案”问题展开了辩论。林木占有者把穷人在林中捡拾枯枝当柴烧这个传统习惯做法看作盗窃林木,要求莱茵省议会作出法律规定,严加惩处。在议会辩论中,在国家生活中,与黑格尔哲学讲的根本不同,起作用的不是理念,而是等级制度和经济利益。黑格尔的观点一用来解释社会现实,就显得破绽百出,于是黑格尔哲学在他的心目中彻底动摇了。他转而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2],由于感到对批判黑格尔哲学和评价法国共产主义思想来说,自己的知识太少,需要从政治舞台退到书房学习。就在这时,费尔巴哈发表了一系列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著作,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使马克思受到很大启发。第二时期,是26岁的马克思在法国巴黎创办《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退出《莱茵报》后,与那些仅仅鼓吹理论批判、脱离实践、蔑视群众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决裂了。这时,他还拒绝了普鲁士政府通过曲折途径要他去柏林做官,企图收买这位有才干的“刀笔奇才”的邀请,于是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这样,坚持革命观点的马克思在封建专制的普鲁士无立足之地了,于是他决定去法国巴黎这个工人运动和进步思想的中心去继续研究和宣传革命理论,这得到了已经与马克思成婚的燕妮的支持。在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的同时,他还继续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态度是极为认真严肃的,他是怀着追求真理的巨大热情和忘我精神的。他在总结自己对待科研的态度时说:“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3]这些斗争实践和科研工作,使马克思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的形成又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巴黎时期,他和卢格共同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这些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那么,在今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年代。“90后”“00后”能否实现由空想到理想、再由理想到现实的过渡?能否实现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一句话,我们能否安全落地?答案:同样可以,至少可以从这个不凡的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启发。

二、改善话语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感性化、亲民化、日常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感染力

学习经典理论是一方面,进行实践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读经典悟原理必须与习政治养正气的实践紧密结合才行。这里,我们将原理课实践教学分为课堂诵读实践和课后阅读实践。第一阶段:读原著、悟原理课堂诵读实践活动。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项目组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共产主义的幽灵”,决定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就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新青年诵读活动”,制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青年诵读活动方案,搞定经典著作选读参考目录,启动经典著作诵读工程:推荐目录,明确内容。在经典著作诵读活动中,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经典著作;科学分组,在原理课教师的指导下,在各个自然班班干部的帮助下,学生以6~10人为单位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开展课下经典著作诵读活动;精心组织,激发兴趣,任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活动效果;择优推荐,做好课堂展演。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我来读”经典文献课后阅读方案,时值2020年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由“原理”课程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开设“原理”课程的2018级文科、2019级理科各班级学生作为参与对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指定经典文献,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自行组织)并撰写读后感。

三、回应利益关切,通过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青年学生体验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时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号召力以下是部分学生课后阅读经典的切身体验,可见经典对青年学生的说服力、吸引力、号召力。“说来惭愧,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出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的观点,事实上,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他践行了自己的观点———为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奋斗终生。而我在中学时尚未有明确的目标。小学作文中我没少写《我的理想》,写过成为科学家,也写过当政治家,还写过当作家等等,但那都是为了完成作业写的,牛皮吹的震天响,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许就是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前者严肃谨慎,言出必行,后者夸夸其谈,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作为大学生,都将面临毕业,无论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都要面临择业这一难题。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我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与专业对口,我要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多思考,认真学习讲课技能并实践掌握。成为一名好老师并不容易,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实现,我要做躺在向日葵上的蜜蜂,勤劳勇敢而又始终面向阳光。疫情当前,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公安干警,军人战士,科研人员……他们是我们的英雄,老师也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讲好抗疫故事,厚植学生的国家情怀;还可以创新育人方法,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其实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恪尽职守,发光发热。总之读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之后,我对于自己未来的路更加坚定,要努力为之奋斗一生。我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18级汉专学生高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2020年无疑是困难重重的一年,被肆虐的元年,人们的生存更显艰难愈弥足珍贵。疫情的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我们伟大的国家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一切可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万众一心只为拯救生命。‘人民是价值的主体’,这句话的前提是人民本身是存在的,而在捉摸不定的病毒面前人类的生命犹如小草不堪一击,但是,待到春风微起日,定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在国家说出所有症状患者治疗免费,不惜任何代价只为救人的指令,在医护人员不舍昼夜,层层防护几乎12小时不吃不喝只为挽救生命时,我明白,我们一直都是‘人民是价值主体’的虔诚信奉者,《共产党宣言》的发行虽然已经过了172年,但其中真理性和实践性却不容置疑,在我们面对事件不断吸取教训,从马克思著作中寻找理论支撑时更觉此著作之奥义。”———2018级汉专学生窦芙蓉“《共产党宣言》展现了怎样的人民主体思想?”“在2020年的开始,我们就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威力———山火蔓延,病毒肆虐,天气反常……我们在‘统治’大自然,大自然也在主宰我们的命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因此我们也需要在某些时候选择‘不劳动’———并不是所有的树木都应该被砍伐,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用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要被禁锢在小小的浴缸里,并不是所有山林都需要游人……自然给予我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足够宽裕了……”———2018级汉专学生魏旭然“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体会。”“读完共产党宣言,我心中的红色文化元素总结为四个字,‘又红又专’,作为媒体人,我们的红色基因,体现在做好上传下达的基础工作时,能够忠心帮助党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广播电视学,在媒体方面,如何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又红又专给我们带来了启发。‘红’是媒体人的忠诚担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心,要自觉在思想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专’是媒体人的责任担当。指的是从事新闻工作通过掌握和精通专业知识、专门技术,练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跟上时代的步伐,熟练运用新兴媒体,以真实、客观的角度,精彩地呈现事件的本来面貌,引导受众正确认识,尽好一个报道者的本分。”———2018级广电专业学生齐玥“又红又专跟党走———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广播电视学专业。”“在工业发展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者几乎无法从机械化劳动中获得精神享受,这样的工作太单调枯燥,无法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无法体会自己劳动的意义。在新的时代,我们要以工匠精神来指引生产劳动,让劳动者把所有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精力投入到劳动过程中。引导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思维和创造精神,消除劳动在身体上的疲劳,以精神引领身体,要引导工人心无旁骛地熟悉商品生产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部件,还有商品展现的每一个艺术表现手法,就如同创造一个一个生命一样,创造一件一件艺术品一样,用这种细致但又充满活力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生产的‘物’。这样就能在劳动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解放精神枷锁,从而做到全方面的发展,通过工匠精神,在劳动者全身心投入劳动时,往往能够创造出质量更高并带有艺术性的商品,能更好地表现劳动者本身的价值。”———2018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高宇豪“如何解决工业时代劳动异化问题———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会。”

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青年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完善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建立在学理性基础之上的政治性才具有科学性。学理性越深刻、越通透,政治要求、政治表达越能为人所接受;新时代的青年,就要像自己在诵读经典中体会的那样,用经典原著去激发思想活力、启迪哲理智慧、滋养浩然之气,提升青年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让经典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经典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经典坚定我们的信仰。坚持真学真懂真信,把经典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思想道德素养,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8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路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