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3:57:29

诵读

诵读范文篇1

关键词:诵读诵读教学法

“诵读”,也许是我们并不陌生的词汇。那么“诵”究竟是怎么读呢?如果追溯到许慎《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诵,讽也。”段玉裁在注解中这样区别“诵”和“讽”:“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倍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而所谓吟咏,实际上是一种感情的抒发。《诗.周南.关雎序》:“吟咏性情,以风其上。”孔颖达疏:“动言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综上可以看出,“诵”应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形式。

在当今讲求高节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上,在不少老师眼里“诵”似乎就等同于背了,而对于它本应具有的传情效果往往未给与足够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地流动时,知识才会成为一种信仰,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语文学科本来就具有鲜明的审美性。让学生在文本中品味欣赏美,受到熏陶,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都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被选入九义教材的这些古诗词,正是一些历代传诵、长盛不衰的精品之作。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也可以看出“诵读”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称为诵读教学法。它并不是采用单一的朗读训练来达到背诵的目的,而是通过诵读来带动学生对诗词意象的认识、对思想感情的领悟。教师讲解诗词内容同时启发学生诵读,二者相互促进:一方面学生通过感知头脑中的诗词意境来思考如何表达;另一方面学生在自己诵读的尝试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古人常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一般来讲,古诗词诵读教学应包括整体把握、细节品味、完整诵读、课后巩固四个阶段。

一、整体把握

这一环节是诵读教学的常规工作,应在老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涉及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诗词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注解以及字词读音。了解写作背景,对于一首诗词感情基调的确定非常重要。如教材中很多诗人的作品都创作于自己遭贬谪之后,情感上往往带有愤懑、抑郁之意,这些在诵读中应该有所体现。一些常见字词的读音辨析也很不容忽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中的“沉(chén)和“忽复乘舟梦日边”中的“乘(chéng)”。如果读音上混淆了,对诗句意义理解也可能产生偏差。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如“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将(qiāng)进酒”“阿(ē)房(páng)宫”等,以免闹笑话。

(2)根据古诗词一般停顿规律进行断句。所谓古诗词一般停顿规律指:四言诗,一般采用“2/2”停顿;五言诗,一般采用“2/3”停顿;七言诗,一般采用“2/2/3”停顿。对于个别长句,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以理解成“四言+五言”的停顿形式。这些规律其实有一个原则,即不出现停顿点后半部分短于前半部分的情况,否则读起来会很别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古诗词的常规停顿切勿刻意、明显地去体现,否则反而对诗词本身的意境和流畅性构成严重损害。应做到“声断情不断”。

(3)找出诗词韵脚,了解平仄规律。押韵、平仄等规则都是古人为了让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制定。押韵不仅便於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在律诗、绝句中一般只有一韵,找出韵脚比较容易。而乐府诗或宋词中,则可能出现两韵。转韵往往意味着诗词层次、情感上的变化。把握韵脚变化对诵读很有意义,这在后文还将涉及到。同样,诗词中平仄这两类声调有规律地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变化多样,不致单调,念起来可以产生音律美。平,包括平声;仄,包括上、去、入三声,在现代汉语里,平,包括阴平、阳平;仄,包括上声、去声。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老师可以指导他们标出近体诗的平仄,逐渐认识了解其中一些规律,这样的探索过程本身就不失为一种乐趣。

二、细节品味

同学们在完成了上述一系列工作后,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诗词逐句进行细节的品味。这是诵读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精心设计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走进诗词中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尝试用最恰当的诵读方式去表达情感。在这个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是教育界经常的话题。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我”即诗人、诗人即“我”的感觉。如学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教室窗外正好在刮风。这不正是一个创设情境的契机吗?在预习之后,我便请一位同学站到窗边感受了一会儿,然后让他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杜甫当时的情况。他想了想,这样说到:“你们眼前的我,是一个衣衫破烂,瘦弱苍白的老头儿。谁能想到,这就是曾经闻名全国的诗人杜甫啊!我好不容易从安史之乱的烽烟中苟且偷生,找到个落脚的地方,本以为可以就此安度晚年了,没想到这一阵可恶的狂风……”他越说越动情,真的像是“进入角色”了———这不正是品味诗句情感的最好的开始吗?良好的情境,需要老师敏锐的观察,精心的设计。

(2)让学生自己悟出“重读点”所谓“重读”,即在朗诵中加重语气,增大音量,以强调所读内容。诗句中哪些词语需强调?为什么强调?传统的做法是老师直接把自己认为需重读之处提出来,让学生们照葫芦画瓢———毫无疑问,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极大的抹杀。那么,如何让学生自己“悟”呢?这就需要老师设计启发式的问题了。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我们可以设计几个层次的问题:a.这一句表现的是什么场面?———宴会,b.这是一场怎么样的宴会?———豪华、奢侈,c.如何能看出这场宴会的奢华呢?———“金”“玉”的容器,价值“十千”“万钱”的酒菜。这三个问题,思路清晰,层次步步推进,也绝无“为难”学生和牵强附会之感。到了第三个问题,学生便能顿悟:哦,原来“金”“玉”“十”“万”一重读,就能强调这场盛宴的豪华了。

(3)找出诗词中情感变化的“关键点”。前面已提到,在一些乐府诗和词中,常常都有转韵现象。同样以李白《行路难(其一)》为例。这是一首情感变化跌宕起伏的诗作,让学生们找出韵脚也并不难。我们发现,前面四句一直是“ɑn”韵,到了五、六句忽转为“ɑi”韵,这里一定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了。前四句,诗人异常压抑,面对美食佳酿毫无食欲,内心急切不安又无所适从,进退无路却又想继续求索———从整体上看,前面部分都是沉抑的,而在反复的“行路难”咏叹之后,一句“今安在?”则像是对前面“冰塞川”“雪满山”痛苦迷惘的宣泄,诗人已不是简单发问“我在哪里?”而更像是控诉:“我能往哪里走?”这样最后一句的豪言壮语便呼之欲出了。在诵读教学中,这样的“点”很重要。学生一旦用转韵的规律找到这样的“点”,便能拥有一份成就感,对诗词的投入便又自然多了一分,前后部分的诵读自然也能更有意识地表现出感情的变化了。这样的“奖励”正是学生自己给自己的。

(4)可配合表情动作来体会感情在诗歌朗诵时,适当加上点肢体语言也是让学生“进入角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借鉴和微缩了舞台剧的表演形式。有时,一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情感却能用表情、动作入木三分地“表演”出来。如赵师秀《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表现对迟迟未到友人的等待。我便尝试让同学们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表演的:他微皱眉头,半闭双眼,一边不紧不慢地敲击着手中的笔,口中念念有词似昏睡状,忽然笔失手落地,他方才做出惊醒的表情,俯身往桌下寻找。这是多么精彩的表演!把久等未到那种疲惫、昏昏欲睡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昏昏欲睡的状态怎么用诵读表现呢?我让同学们继续讨论和尝试。这样的方法可以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学们也感到有所收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朗诵的方法又为何不能多彩多姿呢?

(5)诗词结尾句可酌情适当放缓语速,拖长音节在审美活动中,“延留”是指对古诗词的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是诗词中的美感继续留存于脑里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态。这种“延留”如果从诵读的角度去表现,最好的方式便是对结尾一句适当进行一定的处理。可放缓语速,并将最后一个音节稍稍延长,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如崔颢《黄鹤楼》末句“烟波江上使人愁”就适合这样表现。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何处理;哪些诗适合这样表现,哪些不适合。老师并不需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这样的思考和尝试中不自觉地加深了对诗词内涵的领悟。

三、完整诵读

对诗词作品进行完整地诵读,不仅能让学生们对诗词内容情境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而且能促使他们形成更加完整的全局感受。在整个诵读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会比较明显。一方面,每个学生对诗句感悟的程度和角度都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诵读表现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一味地让学生们反复齐读意义不大,缺少了一种层次上的推进。那么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同学的诵读效果达到理想的水平?具体的方法肯定是多样的。这里有一种“过渡法”的思路———即由个人诵读逐渐过渡到全体齐读。

四、课后巩固

诵读范文篇2

一是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诵读范文篇3

“一多二精”诵读课题从酝酿到开始定点试验,大约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这中间,我们认真地分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全面整理和学习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理论和经验,并经过群众性的课题论证,使课题试验有了较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酝酿中,我们认为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语文教学改革不应割断历史,而应当根植于传统。张志公先生关于应该“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并且充分运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论述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由此,我们开始着手搜集、整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理论,特别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大家的论述,并与现代教育科学、语言科学相联系,从而提出了“多读、精讲、精练”的试验课题。

下面把本课题试验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作一简要介绍。

“多读、精讲、精练”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整体,为了保证试验有步骤地进行,我们确定第一轮试验以三个学年为周期,每学年以一个方面为试验重点。第一学年(1995~1996学年度)以“多读”为重点,研究确立诵读基本途径,以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过程;第二学年(1996~1997学年度)以“精讲”为重点,通过试验确定精讲的基本要求、方法,确立精讲的基本途径,以优化学生的语言理解过程;第三学年(1997~1998学年度)以精练为重点,研究探索语文训练的内容、数量和形式(包括课内外),确立精练的基本途径,以优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过程。本课题对“读”、“讲”、“练”三方面分别规定了具体目标。

(一)多读。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落实大纲对朗读、背诵和阅读的要求,课堂上多诵读,课外多涉猎,具体目标是:1.不论何种文体,课堂上每篇必诵读;不论何种课型,每节课必诵读。2.认真研究各种诵读形式(吟诵、朗读、默读、背诵)对优化学生语言感知过程的作用,把各种诵读形式灵活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3.默读和朗读是最基本的读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指导。默读重在思考、理解,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和批注;朗读重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和情味,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正确指导;要根据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选择吟诵、背诵的文段、诗篇,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并积累语言材料。4.按课程计划要求开足语文活动课,组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小组,要求学生每周必读2—3篇文章(指课外阅读),并备好读书笔记本,定期组织课外阅读,写作交流。

(二)精讲。讲和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种基本手段,两者的关系是:讲为练服务,不是练为讲服务,课堂教学要贯彻精讲原则。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每节课师生双边活动的时间比应为5∶5或4∶6。2.课堂要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选择精彩、精要的文段进行精讲。文段选择的标准一是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二是能体现课文特点,内容丰富,语言规范、准确、生动。3.精讲的基本要求是: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注重思维和语言训练;要根据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在估计学生有困难的地方或未必能读懂、读透的地方予以指点。4.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具或教学手段,提倡多媒体教学,提倡发挥教师个人风格,讲要突出一个“活”字。

(三)精练。精练要从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出发,有效培养学生具体运用语文的技能;要纠正单纯从应试出发,盲目练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偏向,做到精心设计,训练有序。1.听说训练要求书面语和口语并举,切实通过课堂讨论、发言和课外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2.阅读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筛选和辨析文字信息的能力,默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体会语义、情感的感悟能力。3.写作训练要贯彻“勤于动笔”的原则,在下列方面体现“多写精练”:要根据大纲要求和“三个面向”的需要,各种文体全面训练,纠正忽视实用文体训练的偏向;要通过大作文、小作文、口头作文、仿写、改写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4.听说读写几种训练要有机结合,有序进行,并以重思维、重能力、重应用为出发点和归宿。

从本课题的内容和目标看,其核心是在我国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指导下进行整体改革,涉及语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习规律;涉及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涉及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的改革。本项试验鼓励教师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发挥和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这是一项严格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整体改革。

1996年暑假,本课题已顺利完成第一学年的试验任务并作了总结评估工作。从各试验点的效果看,这一课题值得推广。其显示出来的初步成果如下:

1.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经验得到发扬光大,试验班学生阅读量比普通班明显增加。据9个初中一年级试验班统计,课内背诵的篇段多的达6篇17段(共23篇段),少的也有6篇7段(共13篇段),比教材要求增加6—10段;课外背诵多的班达8—10段,少的5段。

2.在“精讲”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各试验点的教师突出了精彩、精要文段的教学,加强了默读、朗读、吟诵等指导和训练,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3.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旧形式基本得到扭转,教材规定的作业及朗读背诵训练多数能在课堂上完成,课外的阅读训练和小作文训练随之增多,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减轻而训练的机会相应增加。

诵读范文篇4

关键词:“双减”;云诵读;推进策略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一意见要求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轻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的负担。传统的诵读大多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进行的,虽说线下的诵读训练更有实感,但是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诵读不再局限于线下的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云诵读这一方式将语文课堂进行拓展延伸,学生利用“微信”“荔枝”“喜马拉雅”“趣配音”等音频录制软件进行诵读录音,人人都成为在线“朗读者”“小主播”,及时诵读音视频作品,而教师、家长或者是其他同学会对学生的诵读进行一定的评价指导,促使其改进提高。

一、“双减”背景下进行云诵读活动的意义

云诵读是时展的产物,与线上教育存在密切的联系,是非常典型的创造性阅读模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动根据“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云诵读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学习能动性。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相比,云诵读活动比较复杂及多元,十分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打破教学常规,逐步丰富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充分凸显云诵读活动对“双减”政策实施的促进作用和价值。

(一)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如若教学时间内教师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熟练,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校外培训,由辅导机构的教师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诵读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无法让每位学生都进行诵读的展示与评价指导,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导致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则可能会选择加课、课外培训的方式去进行诵读的训练与展示。云诵读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线提交诵读录音材料,而教师也可以直接通过诵读平台对学生的诵读作品进行评价以及纠正,不需要额外进行培训,大大减少了校外培训的负担。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对云诵读比较感兴趣,参与兴趣比较浓,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主动阅读不同的文本,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云诵读活动符合学生的信息接收偏好,有助于全面践行新课改理念,教师只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素材,站在学生的视角精挑细选,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大胆阅读即可。这一点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诵读水平

云诵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由于一些地方仍存在着语言环境以及教学资源的差异,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因而语文诵读水平亟待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诵读教学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反复认读汉字,带领学生进行语文文本的阅读,但是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听每位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诵,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诵读水平,也就无法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而云诵读这一方式能够拓展学生诵读展示的空间,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诵读水平,也让教师检查诵读作业变得更加方便,并能够便捷地针对学生诵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有助于学生诵读水平的不断提高。阅读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有重要的影响,在广泛阅读不同文本时,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能够主动地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及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云诵读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及多元,契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能够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更多的选择及帮助。教师需要综合分析不同的影响要素,利用云诵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强化学生对文本核心思想的认知及理解,确保学生在参与云诵读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在阅读中提升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加深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化的理解

在云诵读过程当中,学生除了诵读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外,还可以诵读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到更多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记忆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提升学习能力。师生角色互换非常关键,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时,学生能够主动抓住各种时间和契机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以及教育,主动纠正个人言行举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对云诵读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知,能够在这一活动中弥补短板,提升综合素养及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进度较快,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及成长。

二、“双减”背景下云诵读活动的推进策略

“双减”要求教师以“减负”为核心,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轻松上阵。云诵读活动符合这一政策的具体要求,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为学生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则需要主动探索全新的教学思路,了解云诵读活动的开展要求,在全面推进云诵读活动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通过阅读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特长,进而实现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

(一)建立资源共享库

为了云诵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首先应搭建云诵读平台,并在该平台内建立资源共享库。学校的课题研究组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认知水平以及身心发展特点,为其选择不同类型的诵读内容。诵读内容除了包括课本中的文章之外,还可以包括古诗、童谣、成语典故以及各类故事等。在选择不同类型的诵读内容之后,查找这些诵读内容的网络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整理,放入资源共享库中。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或自身兴趣爱好在资源共享库中寻找诵读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非常关键,教师需要逐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教育能力,灵活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主动打造资源共享库,实现优质资源的优化利用及配置,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利用资源库中的相关文本引导学生自由阅读,确保云诵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实现全面覆盖,主动跳出课堂和教材,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这一点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有助于凸显云诵读教学活动的教育优势,为“双减”政策的顺利落地提供必要的帮助,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能动性较高,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本,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二)建立专业化教师团队

教师在学生云诵读活动推进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一定的指导,教授学生诵读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云诵读。在诵读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云诵读情况进行评价,并总结归纳学生在诵读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总结性指导以及针对性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指导对学生的诵读水平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校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对教师进行诵读方法及诵读教学技巧相关的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诵读水平。除此之外,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云诵读的指导,学校需要对教师网络资源的应用及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进行一定的培训。作为教师个人来说,在开展云诵读活动之前需要反思自身的不足,了解学生的薄弱点以及当前的教学重难点,主动抓住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始终坚持终身育人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外出进修以及与同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了解最前沿的教学资讯和技术手段。通过全面优化升级来更好地开展云诵读教学活动,发挥这一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价值。教师的再教育和再培训非常关键,学校需要意识到教师教学能力对整体教学实力的重要影响,为教师提供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保障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教育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在开展云诵读活动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紧跟时展的步伐,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全面凸显这一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成长发展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程参与、自由发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云诵读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线上教学,还需要线下实践教学的支持。学校以及教师可以举办诵读活动,鼓励学生上台诵读。这样的线下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诵读的参与度。与此同时,诵读比赛的举办也能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除了诵读竞赛这一活动,教师也可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取音乐与诵读叠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诵读,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诵读与其他艺术相结合,通过多学科、多手段相融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与水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协调平衡非常关键,教师还需要做好准备,了解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方面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适当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保障云诵读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全面释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利用课外碎片化时间主动阅读、大胆探索。

(四)建立科学化反馈评价体系

诵读范文篇5

关键词:幼儿;国学诵读;古筝配乐;效果分析

结合当前幼儿教育中国学诵读的现状,阐述国学诵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将国学诵读与古筝配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古筝配乐的方式更好的完成国学诵读教育,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并调动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国学诵读的教育效果。

1幼儿国学诵读的现状

近年来,幼儿国学诵读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一方面肯定了幼儿教育中国学诵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呼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重视国学诵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符合幼儿阶段的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国学诵读在小学阶段实施较好,在幼儿阶段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将幼儿教育的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儿阶段开展国学诵读,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国学诵读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孔子教我们如何做人,老子教我们如何做事,孙子教我们如何赚钱,以及庄子的达观,屈原的忧国忧民,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是国学中的瑰宝,除具有高度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外,还教育中华儿子褒贬善恶,歌颂真善,贬斥假恶,集合了爱国精神、忧民精神、奋发精神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国学。对于幼儿阶段来说,可诵读的经典篇章有《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四书》和《五经》等等,通过上述国学经典的反复诵读,使幼儿从小受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达到提升幼儿道德和文化修养的目标。并且在幼儿阶段开展国学诵读,是符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教学政策,通过幼儿阶段的国学诵读来将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使社会核心价值转向传统文化,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诵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国学经典反复诵读,使幼儿从最初的“不求甚解”到日后的慢慢体会,潜移默化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同时幼儿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小,有大量时间可进行学习,幼儿教育中还可以通过音乐等方式实现国学诵读的教育和教学,尤其通过古筝配乐的方式辅助国学诵读,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3古筝配乐在幼儿国学诵读中的应用

(1)古筝配乐让国学诵读徜徉在远古的时空。幼儿国学课上,在教授幼儿诵读《满江红》时,配以古筝音乐,将诵读与配乐想结合,使幼儿获得全新的视听感受,让幼儿和着配乐诵读岳飞将军的词《满江红》,此时此刻幼儿会被古筝配乐牵引到当时岳家军征战沙场的悲壮场面,清新甜润的古筝乐曲让幼儿在吟诵苏轼、李煜、李白等伟大诗人的名篇时,仿佛亲临了诗人们笔触下的情境,通过音乐鉴赏的形式让幼儿在听、赏、诵的活动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妙,潜移默化中被传统文化所熏陶,引领幼儿思想感情的变化,使艺术教育与国学诵读达到和谐的统一,更好的完成国学诵读教学,也能够提升国学诵读对幼儿教育的效果。(2)把古筝配乐融入国学诵读,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审美力,增强幼儿记忆力,并提高幼儿国学学习的效率。国学诵读配以优美的旋律,让幼儿歌唱出来,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古诗词的记忆,还能够让幼儿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喜爱国学,提升国学学习的效率。在古筝配乐和国学经典的结合中,幼儿的记忆力得到提升,幼儿也能够变得更聪明、更睿智,更富有创造力。如诵读国学中的《弟子规》时,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幼儿虽然也能够学会,但是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但配以古筝音乐,通过反复的播放和诵读,幼儿几节课就可以学会,古筝配乐很好地诠释了国学作品,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音乐响起,幼儿随口就背诵出来了。又如在给幼儿讲述国学《木兰诗》时,通过古筝配乐能够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表现出《木兰诗》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使《木兰诗》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幼儿轻而易举地就学会了这首诗。(3)将国学诵读与古筝配乐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视听感受,提高幼儿国学教学的效果。国学诵读与古筝配乐的结合能够帮助幼儿把握国学经典所表现出的情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激发幼儿对中华经典诗文的学习兴趣。在诵读国学经典诗文时,幼儿教师应选择符合作品主题的古筝曲目进行配乐,运用音乐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在古筝乐声中投入地诵读,幼儿从美妙的古韵中,想象着、感受着国学经典的艺术魅力。这样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诵读氛围,还增加了幼儿诵读国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在诵读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更加深切地感受国学经典的艺术魅力,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幼儿对中华的经典诗文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配上古筝版的音乐《水调歌头》,马上就把幼儿带入悠远深长的意境之中。众所周知,唐诗蕴含着丰富的画面意象,如幼儿在诵读《秋思》时,就可以结合音乐课上的音乐《平沙落雁》一课,吟诵时背景可以是幼儿们的情景剧,演唱时,可以是现场书法展示书写这首诗,那么幼儿就可以在音乐中、歌声中、表演中进一步感受国学经典古诗所特有的魅力,使国学经典韵味十足的呈现出来。在诵读国学经典诗文时,幼儿教师播放相关的曲子,让音乐引领幼儿进入优美的境界中,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渲染,幼儿就能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深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逐渐感受经典国学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所以将国学经典与古筝配乐巧妙的结合,使幼儿热爱经典诵读,把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结束语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对幼儿身心发展和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使幼儿具有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并发挥国学诵读对幼儿的知识启蒙及学习意识的培养的重要作用,加强幼儿阶段的国学教学,是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举措,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加强国学诵读与古筝配乐的结合,从而更好的完成对幼儿的国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密英.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价值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1):13.

[2]公姗姗.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之我见[J].西部素质教育,2017,3(6):293.

诵读范文篇6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县教育局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方案为基础,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为学校内涵发展增设平台。

二、目标与要求

实施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地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逐步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的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

三、方法与措施: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开发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着,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一、二年级写填空式读书笔记,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生报刊读物种类多,数量足,不少于5种,班级各类报刊累计不少3份;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读书目。学校要有专用阅览室,力求面积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开辟“跳蚤”书市,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要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定期推荐一些可读的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书籍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从促进师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讲述、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2本图书,订阅1份报刊(必是教育杂志)。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每学期都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着讲座”,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写一幅字的“三同”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小书法家”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各部门要狠抓计划落实工作,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以评比促提升。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6、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时空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创设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等)

2、建立健全班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配齐班级的报刊,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

(二)常规性过程管理

1、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

2、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3、定期开设“语文名着阅读讲座”或“名着欣赏讲座”。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5、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开辟三大阅读时空:

(1)充分利用《阅读与写字》这门新课程,在比较正规的时间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开启词句百宝箱、美文美段赏析、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2)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前五分钟、放学十分钟等零散的阅读时间段,培养语文值日生,开设晨曦书简,带领学生欣赏优美词句段或古诗词,使阅读时时在、处处有,使学生天天采到果实,寻到宝藏,及至打开知识的大门。

(3)发动学生把好书带回家,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开辟出家庭这块阅读的馨香乐园,使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使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开天辟地》后,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板报和每天诵读《日有所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具体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

诵读范文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定风波》;古诗词诵读

目前所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一学段的课程目标,都对“诵读”进行了强调,不仅规定了每学段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段)数,还对学生诵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初中学段,更是特别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明确要求“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2]。事实上,小学各学段的诵读学习,已经初步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基本能力,比如对语言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对内容的领悟,以及对于诗文声调、节奏的关注和欣赏等;初中学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古诗词诵读”能力的培养;高中学段将诵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最重要的方式方法,置于该任务群教学提示的首位———这些设置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来说,既呈现出各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关系,更突出了“诵读”这一贯穿各学段的古诗文学习方法。那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何训练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如何巩固深化诵读效果?这些都是应该认真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第二单元第五课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为例,从兴趣激发、能力训练、效果巩固三个方面,来谈谈高中古诗词诵读教学。

一、扫障碍:激发诵读兴趣

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关系极为密切,多数诗词体式均可演唱或配合乐器演奏。而汉字作为单音文字,构成词语,“也能帮助文辞中的音节之美”[3]。因此,韵律之美既是古诗词固有的,也是最易被读者所感受到的。从诵读入手,符合中国古诗词的特质———琅琅上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自可入耳入心。读,即感到美不胜收。现在,很多教师或家长会在蒙学阶段就让孩子诵读《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这一阶段,孩子们可能不会对其字句有多少理解,但他们也愿意大声朗诵———虽无歌声婉转,却比唱歌简单,加上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很能吸引幼儿诵读兴趣。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具备一定的诵读能力,对音韵之美的感知也更敏锐深入,一般不会缺乏古诗词诵读兴趣。如果他们对此兴致缺缺,大多是因为其中有字词障碍。高中学段的学生,因其语文水平提高,其诵读期待也会随之增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只读其音而不知其意。因此,扫除字词障碍,是激发古诗词诵读兴趣的重要路径。苏轼的《定风波》,教材收录时已将不易明白的字词在页尾给出了注释。除此之外,还可以再让学生挑出不理解或理解不清楚的,给予解释。比如“同行”“狼狈”“遂”“徐行”“一蓑”“料峭”等。该词小序,是写作背景介绍,可以详解,同样可以达到扫除障碍、疏通文意的效果。一般来说,诗词小序都是交作缘由的。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辩•小序》中言:“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小序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里的“赤壁怀古”“登建康赏心亭”“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小序的简化。苏轼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却不仅仅是交作缘由。苏轼写下了当日遇雨经过,交代了“雨具先去”无可遮挡的遭际,并作了对比,即“同行狼狈”而“余独不觉”,最后以淡看风雨而风雨遽去“已而遂晴”暗示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与其他词作的小序相比,这段文字简直可以离开词作而独立成一篇短小精悍、颇富哲理的散文。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与词作正文形成互文关系,进行“对读”:小序是纪实,是给予正文的必要交代和铺垫;正文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对小序的铺展与升华。从文辞到内容对古诗词进行初步疏通讲解,扫除诵读障碍,学生自然兴趣倍增,可以没有负担地自由自如地朗诵了。

二、求音节:训练诵读能力

桐城大家刘大櫆在讲古文写作时,强调“行文字句短长,抑扬高下”有“一定之妙”,而练习时能够“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就算是抓住要领了。我们在诵读古诗词时,不必像他所说“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但也须读到“烂熟”,使得古诗词音节“自然铿锵发金石”,其音节之美得以充分表达,诵读功力自然随之大增[4]。那么,音节由何而求?首先,可从汉字中求得。汉字语音有四声(平、上、去、入)之分;四声又各有阴阳清浊之分。从声类上看,四声又被分为平声(阴平、阳平)去声(上、去、入)两大类。这些成为古诗词最为基本的音调声律因素。诗人们在探索实践中慢慢自觉、有意识地进行格律安排,音律之美被充分发掘和表现。至唐诗、宋词,格律规定更加严格。尤其是宋词,要求词人精于审音辨字,在遣词选字上精准驾驭语文音律。词调格律千变万化,但要求不能随意增减一字,不能错用四声平仄。同时,汉字作为特别具有音节之美的文字,往往声义相关。在古诗词中,汉字的弹性得到最大呈现,伸缩自如,增减任意,变化错综。如“徐行”一词。“徐”“行”均从彳。许慎《说文解字》谓“徐,安行也”,本即有安步当车、从容前行的意思;与“行”结合,恰对雨之急而强调“行”之缓。且“徐行”又构成双声词,更有一种声音美。再如,“萧瑟”是拟声之词,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像“烟雨”“料峭”,也是双声或者叠韵,它们散落于词句之中,声随情转,而情由音现。郭绍虞认为:“语音之起,本于拟声与感声。拟声是摹写外界客观的声音,感声是表达内情主观的声音。拟声语词既善于摹状声貌,感声语词尤足以表达声情,所以只需巧为运用这些拟声或感声的语词,就足以增加行文之美。”[5]苏轼在这首《定风波》中,即巧妙运用这类语词,使得音节之美更加凸显。其次,可从形式中求得。古诗词从四言到五七言、长短句,声中五音,法度分明,与音乐关系密不可分,自其形式上即可求得音节之美。而对于宋词来说,音节简直随处可求———它是由“新的音乐”带来的一种“新的诗体”,是合乐而唱的。“因为歌唱的缘故”又“严别四声”[6],且“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其中,“词中句式变化、句法组织必须与乐曲的‘乐节’,即乐曲的节奏与旋律相应合”[7]。比如《定风波》这一词牌,原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双调《定风波》有六十二字、六十字、六十三字等不同格式。其中,六十二字、平仄错叶的格式,被《康熙词谱》定为正体(正格)。苏轼这首《定风波》,是六十二字的平仄换韵的正体,上阕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阕二平韵,错叶四仄韵。仄韵下压,呈现顿挫之感,显得斩断、利落;平韵上扬,呈现平和之感,显得轻快、舒缓。“声”“行”平声,“马”“怕”仄声,“生”平声;“醒”“冷”仄声,“迎”平声,“处”“去”仄声,“情”平声———由这些音节在韵脚上显示平仄,读来有声音的浪峰和波谷。在诵读的时候,会感到落脚在平声的时候心情是积极轻松平和的,落脚在仄声的时候心情是斩截利落不肯犹疑的。最后,可从古诗词节奏中求得。唐文治在论古文读法时,强调“顿挫”,认为“最宜注意者,在顿挫之间”[8]。古诗词的顿挫处,显示在节奏上。比如,在诵读《定风波》时,要注意音尺的把握,将字词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以及情感的节奏处理得恰好吻合,把音长、音高、音势的起伏变化进行正向的强化,加大声音开阖变化的幅度。古诗词本来就有送迎吞吐的惯常格式,而语言本身也有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注意用有声语言、语气迎合古诗词固有的韵律,表达其内在的情意,多加练习和揣摩,自然可以提高诵读能力。

三、深理解:巩固诵读效果

对于高中学段来说,古诗词诵读的目的与旨归,还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增进理解,使学生能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1946年底,魏建功在北京大学蔡孑民先生纪念馆邀请了黎锦熙、朱光潜、冯至、朱自清、游国恩、余冠英和李长之等著名学者召开“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朱自清先生发言特意强调:“唱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干念倒能注重诗文的意义。”[9]明确要求以诵读求意义,落脚点在诗文意义上。其实,深入理解古诗词意蕴,还可以反过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诵读效果。下面仍以苏词《定风波》为例来加以申说。苏轼填词,并不像一干醉心音律者,严于音律而忽视文辞意蕴。晁补之说:“苏东坡词,人谓多不协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10]一方面,苏轼使宋词成为独立于音乐的文学形态;另一方面,丰富内容、扩大境界,将诗人的性情抱负融于其中。若在诵读《定风波》时,仅仅追求声音表达之美,就容易使学习坠落为“买椟还珠”。因此,必得揣摩体会诗人“性情抱负”,方为对得起诗人的理想读者。先看《定风波》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莫”,不要。一上来就让人不要听骤雨穿林打叶的声音。暴雨骤至,害得追上带着雨具的先行的仆人都来不及,他却对此浑不在意,不仅如此,还要叫人连骤雨穿林打叶的声音都忽略了。可是即使不听,这雨也一样会落在身上、淋湿行人呀。可是他不管这个,只颇为强势地说:“莫听”。不仅不让听,还要“吟啸且徐行”。他也知道这样会淋得更透,但他认为那又“何妨”。“莫听”“何妨”,一阻止,一递进式建议,都与小序中所言“同行皆狼狈”有关———苏轼要显示其“独不觉”之“独立不倚”“独立不群”,显示其偏偏不畏惧风雨击打也不看重风雨击打甚至傲视风雨之击打的态度。“莫听”与“何妨”,何其率性、放达!“竹杖芒鞋”是草野之民、闲雅之人的穿着打扮,不急着赶路,会享受生活,悠哉游哉;而有公务在身的为官之人,才有马可骑,却同时有路要赶,而无暇他顾。“竹杖芒鞋”在雨天里未必有骑马轻便,但其无欲无求的轻松,当然要胜过官场不知几何!“谁怕”非常口语化,也承上写出蔑视泥泞坎坷的磊落和坦荡;同时以设问引出下文,对骤雨之中吟啸徐行这种“反常之举”,给出让人豁然开朗并心生敬意的解释:“一蓑烟雨任平生。”有此等气度和心胸,随处都是“良辰美景”,更不会畏惧一时困境。下片一开头,诗人就点出“酒醒”,让我们恍然悟出,人已中年的诗人在上阕“莫听”“何妨”“谁怕”,好像不无轻狂,原来是因为喝酒而醺醺然。吹面不寒杨柳风。然而,因淋雨,再加上春风一吹,顿觉料峭春寒而转为清醒。刚感到“微冷”,却有山头斜照相迎。“却”,一个转折,就把这点冷意给击退了。“相迎”之“相”和“迎”,既有诗人与“斜照”双方的相和,又有彼此的迎纳,读来令人感慨又艳羡诗861人与美好温暖自然之间的心意相通。诗人走向温煦的阳光,走向斜晖脉脉含情的美丽自然,自是心底更有了依靠和仰仗。此时“回首”,检视过去的坎坷风雨,当然如过眼烟云,更不放在心上。“归去”是一个固定表达。陶潜《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都是“归去”名篇,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成全一个完整的、自由的自我。苏轼是个“陶粉”,愈是到中年之后,经历太多政治纷争、官场角逐,苏轼也愈是向往田园,愿意辞庙堂之高而赴江湖之远,回归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不再有仕途中的风雨坎坷,当然也不用在困境中祈祷早日摆脱苦难雨过天晴。苏轼是有阅历的人,是有故事的人。因为这些阅历、这些故事,他才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体认。最后一句“也……也……”,似乎怎样都好,很“佛系”的表达。但这不是像李诞那样,感觉“人间不值得”。苏轼的任性任情,恰恰是人间值得。因为值得,才可以将雨/晴、苦/乐都看开了,都笑纳了。这才是有着丰厚人生底色的洒脱旷达。充分理解了这些蕴涵着诗人性情品格的文字,在诵读时自然会更加留神,来巩固、深化以有声语言准确传神地表达诗词内容意蕴的效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洪岩在谈词的朗诵技巧时,将之概括为五点,即“了解词牌”“熟悉内容”“处理句群”“确定风格”“凸显特色”[11]。这是专业的“美读”。诵读与专业朗诵不同,也常常达不到专业朗诵的美学效果;但可以之为目标,尽力追求艺术上的进阶,同时追求理解上的深入。

四、结语

朱自清认为:“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默读只是‘玩索义蕴’的工作做得好。唱歌只是‘吟味节奏’的工作做得好———,却往往让义蕴滑了过去。”[12]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更需要在教会学生“吟味节奏”的同时于诵读之中“玩索义蕴”。通过兴趣激发、能力训练和效果巩固,古诗词诵读定能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1.

[3][5]郭绍虞.中国语词的声音美[J].国文月刊,1947,(57):8.

[4]傅庚生.谈文章的诵读问题[J].国文月刊,1947,(56):4.

[6][12]朱自清.朗读与诗.朱自清著.论雅俗共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83-84.83-84.

[7]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177.

[8]唐文治.读文法纲要[J].中华,1938,(1):5.

[9]陈士林,周定一.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记录[J].国文月刊,1947,(53):5.

[10]宋吴曾.能改斋漫录[K].宛敏灏.唐宋词鉴赏辞典•序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4.

诵读范文篇8

一、建立诵读合作小组

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和赶超,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学生共同提高诵读自悟的水平,我们建立了班级语文诵读合作小组。根据男女生的比例(因为历年都带高考理科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0%左右)和班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水平差异,实验班级建立了6人的合作小组,每小组都有1~2名女生,安排至少1名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全班制定了诵读合作的相关细则,组内明确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细则要求:朗读前,组内的全体人员必须根据作品的文体、内容、主旨等来商讨诵读时基本的语气、语调、语速,标注出重读的词语,划分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然后各自试读,并向组内的学生展示;组内的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再次试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参加班级诵读活动。此外,小组诵读活动还可以不断向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组组之间、班班之间、师生之间等层面的诵读交流活动。

二、加强诵读引领和指导

1.开发、利用教材诵读资源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开发语文教材中的诵读资源,通过诵读来带动对文章的理解。讲授《空山鸟语》一文时,因为文章用诗化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朴、淡泊、宁静、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富含哲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是有较大难度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将文本的有关部分改写为现代诗歌,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本文的诗意。

2.发挥范读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语言。课堂上应当积极进行诵读示范,读后可以请学生谈听读的感受,评价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还可以先领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感染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的内核。

3.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阅读情绪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画面和情境,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进入作品的情境。教师可以用图画展示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描绘情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立体地创设情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适当的音乐对于学生进入情境是非常有效的,配乐引导学生应当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重要途径。我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有这样的设计:先要求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让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将体会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分享,再要求学生来诵读诗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诵读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加强诵读基本功训练由于教育水平、地域差异、朗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诵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纠正读音不标准的现象,如有疑问,可以通过询问同学、老师或查字典的方式来自行解决。其次是要求读得顺畅,即要求学生诵读的时候不多字、不漏读、不哼音、不重复、不停顿,宁可慢点也要准确、流畅地读。现在学生读书的声音普遍不高,有些学生在公开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显得特别紧张,声音很低,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读得响亮、清晰也是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指导的。教师应着力加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的指导。为了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充分释放诵读者的主观感受,朗读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指导的重点应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关于这部分的指导是极为复杂的,因为学生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是诵读的基础,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差别是很大的,同样的一部作品,同样的句段,有多少种理解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不断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诵读技巧来体现。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区分,朗读的节奏主要是依据对句子内涵的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等基本的常识。

三、搭建展示平台

诵读范文篇9

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什么是“诵读”呢?从词义学的角度理解,有认为是“念(诗文)”的(《现代汉语词典》),有认为是“念、熟读”的(《辞源》),有认为“念、熟读、背诵”的(《汉语大词典》)。作为一种通俗的解释,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仅此解释,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够的。

“诵”和“读”,从词源上是有区别的。《说文解字》:“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许慎是将二字互训的,段玉裁作注时,依据《周礼·大司乐》对二字作了精辟独到的辨析,他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对“吟”的解释,《说文》谓之:“吟,呻也。从口,今声。”而对“呻”的解释则是:“呻,吟也。从口,申声。”段玉裁注:“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呻吟”联用有“诵读”之义,《庄子·列御冠》:“郑人缓也,呻吟裘之地,只三年而缓为儒。”可见“吟”的急促声音活动,与“呻”的舒缓声音活动的配合,可以形成“诵读”“缓急”的情态。所谓“吟咏”,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诗·周南·关睢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孔颖达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长言”,是汉代注家譬况字音的用语,意思是发音舒缓,为字调中的舒调,可理解为曼声长吟。由此可见,“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

“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注则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进而他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

正因为“诵”和“读”的含义有差别,古人在运用时也有区别。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论语·子路》)“又尚论古之人。颂(同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左传》中记载:“公读其书。”先秦典籍中,多把“诵”和“读”分开运用。一般说来,对韵文是“诵”,对散文是“读”。这些可理解为古人对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究其实质,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诵”能增强阅读的刺激量,另一方面“读”能加深阅读的理解性,二者配合相得彰益,因此,实践中的二者结合也就顺理成章了。随着实践的加强,人们对“诵读”结合的重要性逐渐加深,在读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了。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可诵读之。”其实,“诵”是“读”的一种表达方式,“读”是“诵”这种“吟咏以声”的理解基础,二者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所以“诵读”和“读诵”成为一个整体,经常出现在汉以后的一些典籍著作中。

集前人读书的经验,宋代朱熹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教育论述之中。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第二册,卷三,《朱子读书法》中记载了朱子读书有六条,其中有一条曰“熟读精思”。朱子阐释道:“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人名)数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朱子这里的“诵”。其实也把“读”的含义包括在其中了。他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首先“必须成诵”。而且对“诵”他还作了如下阐释:“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对这种熟读精思中的“诵”,他在另外的文中又具体解释道:“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蒙童须知·读书写文字》)朱子不仅对“诵读”时的形体提出了要求,也不仅对“诵读”的要点作出了规范,而且对“诵读”的精髓也作了进一步揭示,即读书应“三到”,进而对“心到最急”又作了强调,这就更充实了“熟读精思”中的“精”。

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地位,朱子后的教学论集都把它写进教学规范中。朱熹后的真德秀所撰的《家塾常仪》中有一《诵读》规范,它明确规定“专心肃容,记遍数。句句字字分明,每句终字重读则句完,不可添增虚声,使句读不明。遍数未足而已成诵,必足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加数成诵。”明代屠羲英《童子礼·读书》中规定,“整容定志,看字断句。……务要字字分晓,……仍须细记遍数熟读,如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其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方止。”清代张履祥在《初学备忘》中指出,读书“先令成诵,而徐以涵泳其意味,休之于心。”清代学者张岱在叙述自己的学习时,对诵读的描述是“正襟危坐,朗诵白文数十余过,其意忽然有省。”

综上所述,诵读古代所赋于它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

到了现代,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又由于不同的改革思想在起作用,诵读法这一语文的传统方法经历了浮沉起伏,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呈现出众说纷纭的情况。

叶圣陶先生在谈论文言文阅读时,没有“诵读”一词,他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他还分别指出两种读法的特点:“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而“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的。另外,他还把文言的吟诵与白话的吟诵作了区别。文言吟诵,“各地有各地的调子,彼此并不一致。”这就是说吟诵是有一定的曲调的。白话吟诵,“大致与话剧演员念台词差不多,按照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功夫。”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朗诵。不难看出,叶老把诵读法分解成了“宣读”和“吟诵”,这实际上是将“诵”和“读”,用一表内容的“吟”和一表形式的“宣”作修饰,使其成为更具体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从其本质上讲,叶老的不同提法与古代所提的“诵读”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叶老对“诵读”作用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自己的学习上,而且还扩大到宣讲上,因此,叶老提出了文言的“吟诵”还要“畅发读者的感兴”,这种“畅发”虽不同于“白话吟诵”,但它还得通过“调子”表达出来。不过,将这种“畅发读者的感兴”,要学生通过“调子”表达出来的作法,现在可能还暂时做不到。作为教师的文言文教授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我觉得还是“熟读”、“成诵”好。叶老提出按“调子”“吟诵”的方法,是有特定的时代要求的,那时,按“调子”“吟诵”可能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可到了今天,能按“调子”、“吟诵”,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技艺了。当然,如果老师掌握“吟诵”的“调子”,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也未尝不可。

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中对“诵读”的理解又不一样,书中有一个“四诵”条,它的解释是:“朗诵、吟诵、背诵,默诵等四种诵读方式的合称。其中,默诵是背诵的特殊类型。”这个解释告诉我们:诵读包括朗诵、吟诵、背诵、默诵等。另外,它对朗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换作品的文字语言的阅读方法。”它对吟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一种用唱歌似的音调来诵读作品,从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的阅读方法。……吟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去唱,这类吟诵又叫吟唱,吟咏、吟哦,吟讽;另一种诵读成分较多,曲调感不很强,但听起来琅琅上口,连贯流畅,这类吟诵又叫吟读,朗吟,讽诵。前一类吟诵适用于读律诗、绝句、词、赋等抒情性强的古典文学作品,后一类适用于读长篇歌行诗、古代散文中叙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它对背诵的解释是这样的:“声读法之一。指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达到准确记忆文字材料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对默诵的解释是“指在心里默默记诵,是背诵的一种特殊类型。”以上解释好像很详细,由于划分的科学性不太明确,看了以上的解释,我们倒还会产生一些模糊感。这些解释中的大小概念的并列和交叉,倒使人有点莫衷一是。

诵读范文篇10

在绵亘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诵读法这一语文教学中的奇葩也几度浮沉,根据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容、形式、目标的不同,分为:传统诵读法和现代诵读法

1.传统诵读法

《说文解字》中解释“读,诵书也”、“诵,讽也”,在《周礼·大司乐》中记载“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说明古代的“读”是一种朗读,“诵”是进行吟咏、背诵的语言教育,传统诵读法是随着语文教育产生而产生,在古代的劳动人民间口口相传,利用反复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熟诵成背”的作用,对语文和文字进行基础的训练。它起于先秦,盛于两汉,成于魏晋,虽历时千年:(1)“要求读书时‘口到’、‘手到’、‘眼到’、‘心到’;(2)要求分散记忆,多次复习;(3)注意熟读与精思、抄写与诵读结合”,但却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对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把注重背诵的传统继承下来,慢慢随着历史、客观等原因渐渐淡出语文教学的历史舞台。

2.现代诵读法

当今功利性的社会导致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又直接导致学校对待考试的功利主义态度。面对升学的“指挥棒”、就业的压力,面对只让死记硬背的“诵读法”,语文教学课内、外不读不写或少读少写的状况屡见不鲜也是情有可原,现代诵读法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传统诵读法的继承和发展的产物——现代诵读法:(1)强调语言学习中对“说”的强化训练;(2)利用出声的朗读,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读思结合;(3)在充分了解、认识文章的基础上,带着读者的感情继续诵读;(4)熟读成诵,熟诵成背,达到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简而言之: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表现方式,读诵结合、缺一不可。我们常见的朗读、背诵、吟咏、美读都是“现代诵读法”的众多“化身”之一。

二、现代诵读法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以下简称诵读法)

吕叔湘先生说:“白话文学生完全看得懂,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个别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就讲一点。”基与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结合“现代诵读法”,是非常必要的:

1.培养兴趣,激发求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为我们揭示了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如《声声慢》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背诵,学生无不沉浸在作者“身世飘零、孤苦无依、心内死灰”而结成的“愁城”中,无不身临诵读所营造的意境,无不震撼诵读所传递的情感。原来语文课竟是如此迷人、如此美妙、如此动人心魄,诵读教学把学生引入的竟是如此奇幻的世界,并由此产生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引发他们迫切学习的旺盛求知欲,也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的探究学习。

2.潜移默化,培养语感

诵读通过声音来体验字词句篇的语言形象,从而大大促进了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在吟咏过程中,反复品味文章中有生命力的字词语句,咀嚼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化为自己的血肉。在诵读时,遇见似曾相识的词汇、句式、结构和方法,正如老友重逢,喜不自禁,在写作时,需要某种词汇、句式、结构和方法时,就会涌来笔端,挥洒自如。把繁复、庞杂的语法知识和内化、无形的语感为“和谐优美”、“朗朗上口”的读书声,把语文的学习由强迫被动变为主动自觉。这种语言材料和知识的积累,正是语文功底的基石。

3.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语文能力的体现,最直观的就是日常交往中“听、说、读、写”的体现。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都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诵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语文教学也因此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三多”——多读点好书、多背点美文、多写点作文这个方面上来,要让学

生广泛阅读,要加强诵读。

三、语文教学中现代诵读法的具体实施

1.营造意境——熟读成诵法

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营造与所诵读古诗文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觉地感性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教师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既可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诵多了,自然成背;背多了,自然语感;语感有了词汇也积累,一举数得。例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先先奏出伴着鸟声水声、弥漫着秋天森林气息的音乐作为背景,其次以“鸟鸣声婉转悦耳,音乐声悠扬动人,这来自天籁般的声响,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让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来营造意境,接着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再次以自然美抒情言志为话题进行讨论,最终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达到“读诵结合,寓诵于景,情景交融,找准主旨,体悟感情”的目的。

2.联系扩充——想象入境法

也就是说,选取与所学文章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文章联系起来诵读学习,在诵读欣赏文章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平板、苍白的文字变的立体、生动、鲜活;还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组块;更能激起学生读文、爱文、赏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荷花、荷叶、荷香、荷波”的名诗或文章,像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月色下的荷塘的美景——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怎样的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

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二读:把握文章总体和情感脉络情况下,让学生提出问题,继续诵读,以学生自主分析为主,以教师引导辅。体会作者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在诵读间似乎已展现眼前,三读:“熟读成诵、熟诵成背”,整篇文章中作者情感的表达“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也就跃然纸上,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即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兴趣、教学环境,设备条件等,结合“现代诵读法”来确定适合的教学方式。

无论对诵读法的前世——“传统诵读法”,还是它的今生——“现代诵读法”的研究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将语文这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中蕴含的知识,情感传递给他们。以上只是笔者在“现代诵读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时,采撷到的几朵浪花,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启迪和影响。

注释:

①《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

②《周礼·大司乐》: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

③吟咏:歌唱;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首见《诗·周南·关雎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④美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叶圣陶先生首创诵读方法。

[摘要]本文从“诵读法”的历史发展作为突破口,以其衰微的原因作为引子,浅析“现代诵读法”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具体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诵读法读思结合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法,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势日渐衰微、几近消亡,在世纪巨变、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方法又重新走入语文教学的视线,新课标更是把它提到很高的地位。本文试从“诵读法”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诵读法”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对语文教学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2]礼记.

[3]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