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十篇

时间:2023-03-24 05:09:28

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篇1

【关键词】村庄规划可行性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村庄是农村社会基本的地域单位和聚居形式,村庄的状况反映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但同时深层次的矛盾也更为突出,其中之一就是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为此,我省加大村庄规划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势必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此,省政府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组织第一批村庄规划,我市试点村村庄规划的工作由我院中标进行编制。在本次村庄规划的编制中,我们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规划要求,贯彻以“新视野、新农村”为指导思路,突出“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民主治村”,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创建文明村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对村庄现状进行详细的现场踏看工作,注重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一)远离城市、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村庄一般都远离城市,同时交通不便,造成村庄发展的滞后。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依靠其自然增长。而村内人口又多向城镇迁移,且迁移速度高于自然增长,村庄人口常出现负增长的趋势,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地区长时间以来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素质低下的特点。以高油坊村为例,村庄现状人口521人,大部分是朝鲜族,很多都已经外出务工,村内劳动力更少,人力资源不足,资金短缺。因此,无法发展大中型村办企业。

(二)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卫生条件差

很多村庄基础设计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生产生活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排水、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是农村社区型基础设施的软肋,也是埋藏在农村居住环境中的最大的环境隐患问题;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国家标准,道路交通建设与村镇建设的不协调导致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家庭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可靠来源,“人畜混杂”又是农民多支医疗费的祸根,甚至有可能酿成城市和乡村大规模传染病,因此,农村“人畜混杂”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公共安全问题;生活垃圾不科学的处理方式已经给村民的饮用水造成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结构日趋多样,农村建设存在消防、防洪和卫生防疫方面的协调问题等。

(三)缺少必要的活动场所,村庄绿化覆盖率较低

村庄绿化仍是整个村庄规划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各村庄绿化差距较大。比较好的村庄绿化已从“绿化、美化”,向“香花、净化”方向发展;差的村庄,还停留在一般性的绿化上,低档次,低水平。绿化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经济条件制约;二是绿化意识淡薄。村庄绿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主要是缺乏整体规划设计,绿化标准、档次低,绿化品种单调,搭配不当。不少村庄连起码的公共休闲绿地都没有。

(四)上级主管部门对村庄规划重视不够,而其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导致规划难以实施。

由于村庄规划被长期忽视,上级主管部门对其重视不够,直接导致上级规划经费投入有限,甚至没有规划费用的投入。而村庄自身经济实力又不足,根本无力承担昂贵的规划费用和实施费用。如果得不到专项经费支持,规划编制经费很难筹措,编制经费短缺使得村庄规划遥不可及。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了解了高油坊村现状之后,我们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把整治重点放在对现状基础的适当改造和整治,切实地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和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以提高村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二、村庄规划方案应突显村庄特色,体现乡土气息。

许多村庄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风俗景观,这些特殊的发展条件如利用或把握得当,都能形成特色、品味和形象,为村庄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高油坊村内大部分村民是朝鲜族,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根据这一特点,在村内规划一处民俗度假村,游客来到高油坊民俗度假村后,可以先建议他们穿上朝鲜族服饰,欣赏朝鲜族歌舞,参与朝鲜族体育活动(跳板、秋千等),品尝朝鲜族美食,居住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民房,感受朝鲜族人文特色与景致。

目前,有些村庄完全有条件创建特色农村,有的村庄有自己的特色如土特产市场前景很好、手工加工产业基础较好等,只要在规划中突现村庄的发展势头,有针对地进行规划引导,村庄的目标也就有了,一旦形成规模,村庄的社会经济都会得到很大的发展。高油坊村的烤烟和绿优米(水稻)的种植业有一定的基础,但只是规模小,并仍以户为单位的经济模式,未形成集约经营规模。针对这一资源优势,规划将其烤烟和绿优米的种植规模扩大,促进生产形成规模效益。

但要注意的是,要体现村庄特色就应发挥村庄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破小而全、村村雷同格局,因此在确定一个村庄的今后发展方向过程中要对村庄的资源优势进行挖掘前的评价工作。这样,村庄才会有一个崭新的时代特征,形成协调又丰富多彩的新农村面貌。

三、第三是规划设计应重视群众参与,体现民意。

村庄规划篇2

一、工作任务

根据市规划主管部门关于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要求和《市市区村镇体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我区中心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224个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镇(街道)统筹规划、统筹协调、统筹资源,区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和技术把关,确保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二)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公开择优选定规划、测绘单位,降低规划编制成本,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

(四)群众参与,阳光规划。坚持阳光规划,公开展示村庄建设规划,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意愿落实到规划中。

三、工作分工

(一)各镇(街道)负责制定辖区内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有关村居按计划完成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负责向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配合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单位的现场调研及规划方案的方案审查、征求意见及现场公示等工作。

(二)区住建委和规划直属四分局组织指导各镇(街道)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三)区国土分局负责从基本农田保护、地质灾害预防及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等方面进行审查,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等工作。

(四)区公安分局负责审查规划消防布局、消防设施配置等内容,负责认定村庄常驻人口数量等工作。

(五)区环保局负责审查环境保护、生态敏感区保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六)区文广新局负责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重点审查文化设施建设、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七)区教育体育局负责结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审查教育设施配套、中小学校布局等方面内容。

(八)区卫生局负责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审查乡村卫生所(室)、镇卫生院等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内容。

(九)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结合交通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审查农村公路规划、交通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内容。

(十)区发改、建设、农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要求,负责从区域生产力布局、农村产业发展、村庄重点建设项目、村庄防洪减灾、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水域及其岸线的保护管理、村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审查。

四、工作安排

(一)主要内容。村庄建设规划包括村域和村庄两个层面的规划。村域层面应合理布局村庄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等各类用地,积极引导村庄产业发展;村庄层面规划应确定村庄建设发展模式、规划区范围,村庄的规划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的各项建设用地布局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二)进度安排。年9月至10月。区农村住房与危房改造指挥部采取政府采购竞争性谈判方式,公开选定规划编制单位,并签订三方合同。为便于操作,将39个基层村划分为三个标段,每个标段分别择优选定一家规划编制单位。

年11月至12月。签订合同后,各镇(街道)衔接土地管理部门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由公安部门认定村庄常驻户籍人口数量,按照《市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审批规定》,以镇(街道)为单位到市规划局申请基层村村庄规划编制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开展现场调研,结合各镇(街道)和村委会的规划编制意向,编制完成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

年1月前,按照《市城市规划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审批规定》要求,完成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方案技术审查、社会公示等阶段工作后,报市政府审批。

各镇(街道)参照以上进度安排,组织完成辖区内基层村建设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加强对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领导,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建立任务明确,安排合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村庄规划篇3

乡村布局情况受到自然地貌的影响,形成的村落聚居形式也是长期发展的结果。设计规划师应当在村庄建设布局中关注地域特征,利用自然条件,体现出乡村文化内涵。村庄建设的准则是适宜和安全。工程应当避开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地段,并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农耕地带。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设置在入口地带,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水环境成为多类公共服务点。主要道路依托村庄纵向展开,公共交流空间、绿色空间、公共服务设置均在村内的几何中心位置集中布置。依村庄布局不同,村庄建设布局也有着不一样的地域特征。

二、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过程模式

乡村规划应当重视乡村本身的选择,理解乡村文化传统。规划要以协商者角度参与,而不是主导者。我国的相关政策文本从社会舆论和气候方面确认农民在村庄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乡村实际生活中,农村生产生活缺乏有效平台和组织载体。田野实践虽然出现了许多治理事例,但事物初期存在模糊性,印证出了地方逻辑的必然性、自治性和适宜性。村委会下可设置社区理事会、项目管理小组。社会理事会在村委会和村支书领导下,实施议事恳谈,听取农户建议和意见,实现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在理解乡村传统文化、社区权力结构、环境资源方面,以对话、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影响机制形成问题。村庄规划需接受政府与村民的监督。连续推动规划过程需要务实惠民项目,规划过程思想核心重在强调村庄规划主体。

人的发展是项目发展最具效益和持续的发展。以当地人分析调查,做出计划和行动目的。村庄规划涉及开发机构、政府部门、民间组织等多个团体,乡村成员要进行社会学习,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积极性。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过程模式以两个层面展开。第一是日常决策层面,例如维护和管理公共空间,发展乡村项目。第二是村庄公共空间发展层面,包括乡村设施建设、乡村生态保护等。从村庄实际情况着手,肯定了农民是建设、受益、决策的主体。

三、结语

村庄规划篇4

县村庄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早上好!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今天在这里举办全县第一期村庄规划工作培训,目的为了顺利推进我县村庄规划工作,保证村庄规划质量和进度,确保全面完成我县村庄规划的目标任务。村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好11月17日召开的全县村庄规划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村庄规划与规划实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掌握好村庄规划的基本原则,明确目标任务,为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做好准备及时投入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举办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性

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并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以乡(镇)和村干部为主,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为辅的规划编制队伍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市级已下达我县规划编制的计划数。现在已经是11月下旬,全年的各项工作都接近尾声,年底前各项繁重的工作任务也正加紧落实,而村庄规划的任务刚刚下达,时间紧、任务重、业务性强,这种情况下,决定专门用一周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一)村庄规划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经验缺乏的实际情况。县村庄规划工作的目标任务是2012年全面完成个村庄的规划工作。而要完成今年175个村庄的规划任务,只有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了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广大基层干部业务水平又不高。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村庄规划工作,需要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之间协调配合,对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从而加强规划编制队伍建设。因此,组织这次培训非常必要。

(二)村庄规划工作人员新、业务不熟的具体情况。今年。但大多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各乡(镇)村庄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队员大多从水务、林业、国土所抽调,由于行业的不同,对村庄规划认识不深、业务生疏,开展村庄规划工作存在很大困难。通过组织这次培训班,让各村庄规划工作人员全面掌握规划的具体业务知识,以便各乡(镇)顺利推进本次村庄规划工作,为全面完成村庄规划工作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三)村庄分布在遥远山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布局不合理,农民发展意识淡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重滞后。农村中存在村庄规模小,布局散乱;农房占地多,浪费大;基础设施配套难,环境差等问题,要科学、合理规划村庄,改善我县农村现存的问题,总体来说难度较大。如何提高规划水平,切合山区农村实际、符合农民的意愿是本次培训要达到目的

二、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

但光靠培训是不够的大家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这次培训目的于提高我县村庄规划工作队的整体技术水平。争取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明显提高: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大家的业务理论水平。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时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提高编制质量和进度。

(二)要不断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本次村庄规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才干顺利完成本次村庄规划的工作任务。所以,各学员在培训期间要互相学习、积极主动协助他人,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和规划的基本知识。今后的工作中,各工作队与工作队之间、各队员之间都要全力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村庄规划工作任务。

(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由于。所以,熟练掌握村庄规划技术的同时,要充分继承原来好的经验和做法,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科学的进行取舍;要积极用新办法、新举措来处置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时创新,找出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庄的规划方法,争取本次村庄规划的科学、合理,发明性的开展工作,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广使用。

三、要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实在效果

(一)要端正学习态度。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希望大家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这次培训中来,珍惜为期不长的培训时间,珍惜每一次的授课内容,真正做到静下心,钻下去,使这次培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要严格学习纪律。做到三个保证,确保这次学习培训的严肃性和实效性。一是学习时间要保证。学习培训期间,严格遵守学习培训纪律,没有特殊情况,大家不要请假。二是学习培训内容要保证。大家要依照学习培训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保证学习培训内容能及时地消化吸收。三是学习培训质量要保证。学习培训中,一定要集中精力静心学习,潜心钻研,虚心听课,认真做笔记,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点。

村庄规划篇5

为了搞好行政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村小康社会进程,本着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特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北2公里处,辖区内有11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1463户人家,总人口6700人,耕地面积7000亩,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以及梨、苹果等水果。近些年来,我村村民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大搞秋延辣椒种植等大棚蔬菜,已经形成初步规模,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能繁母猪、肉鸡、波尔山羊等养殖户也逐渐增多,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

二、村庄现状

1、从村民住房方面看,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大瓦房,很多农户住上了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道路交通方面,我村已经通了柏油路和沙石路,但长度不够,村内道路硬化率较低。

3、电力通讯设施方面。全村都已通电,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用户逐年增多。

三、我村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今年来,因多种原因,我村逐渐成了一个空心村。房屋建筑逐渐向村外衍射,并且房屋杂乱无章,较分散。村内一些老建筑长期闲置,不仅影响了我村的整体形象,而且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

2、根据规划要求,总体对老村庄进行改造,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着力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尽量充分利用老村中可利用的空闲地和闲置房屋所占地。

四、我村建设性规划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1、住房方面:先搞试点,建成一部分标准房,或者鼓励村民按照统一标准建房,尽量选用原来宅基地,节约利用土地。

2、道路交通方面: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款项,扩大我村道路硬化率,美化、硬化我村道路。

3、沼气池建造。积极鼓励引导村民新建沼气池,使用新能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家禽粪便等。

4、村环境保护方面:从绿化、村庄整治上下功夫,着力搞好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治理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变村中粪便乱堆、污水乱泼、家禽乱跑、柴草乱放、广告乱画等现状,改善村容村貌。

村庄规划篇6

关键词:村庄规划 村民参与 广州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 背景

党的十精神提出了关于科学规划村庄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广州市委市政府在2011年底提出从每个区、县级市中选取2至3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作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2013年至2014年通过示范经验,运用其形成的一套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机制,在广州市全面推广新一轮村庄规划。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充分发挥村民参与规划的主观能动性,将村庄规划从自上而下的传统规划转变为以村民意愿为主导的村规民约,是规划落地的关键,落实规划过程中的“村民参与”则是做好村庄规划的重要抓手。

“村民参与”是村庄规划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让村民介入工作环节的过程,涉及村庄规划实施中的多元主体。“村民参与”是本轮村庄规划的创新工作机制,旨在通过“村民参与”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村民参与”为基础,形成一套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样板,凸显村民参与的重要作用,为全国新农村规划树立标杆。

2 存在问题

回顾历次村庄规划,有些现象普遍存在:规划与村庄实际脱节,规划无法落地,村庄规划给村民的印象就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风一吹就飘在天上”,有些城中村改造甚至因为没有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没有充分沟通协商,造成拆迁安置成本剧增,导致陷入漫长的“谈判”之中,乃至依赖强拆而酿成的不堪后果。

审视过往村庄规划,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三大方面的问题。第一,指导性弱。未能就如何提高村民在规划中的参与度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第二,实施性弱。更多是偏向“单一式”的物质空间规划,未针对村民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寻求具体的实施路径;第三,参与性弱。公众参与度不高,关门做规划,村民当客人。

3 解决思路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结合新型城市化对村庄规划的要求,提出解决思路。

(1)制定“村民参与”工作机制,解决指导性弱的问题。

建立起包括问卷调查和村民访谈、规划工作坊、规划公示、村民审议等“四位一体”的全过程村民参与工作机制,将工作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工作指引,在全市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贯彻执行。

(2)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规划编制,运用“合力”寻求解决途径,解决实施性弱的问题。

坚持村庄规划的问题导向,通过村民共同参与找准村庄发展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以及村民生活和村庄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个性问题。针对问题开展规划编制,增强村庄规划的实用性,有效解决村庄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脱离农村实际、实施性较差等普遍存在问题,积极化解各村庄规划与建设所面临的个性问题。在规划过程中,努力实现市指导,区县统筹负责,部门协作,镇(街)具体组织实施,村委辅助落实、村民广泛参与的工作协同模式,发动政府、企业、帮扶单位等多方力量,针对具体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3)加强宣传和基层培训,以“村民版”的文字、图片以及语言讲解规划,征求意见,解决公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在贯彻执行“村民参与”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动员、培训、宣传工作;设立“驻村规划师”制度,各村确定一名固定的规划设计人员作为与镇、村、设计单位和规划局沟通的桥梁,定期向村民宣传规划法律法规政策,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从成果表达方式以及与村民沟通的方式上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以及村民的语言讲解规划,征求意见。

4 “村民参与”流程

“村民参与”流程可划分为:宣传发动阶段、现状调研阶段、方案编制阶段、公示审批阶段和总结调整阶段。在各个阶段中,村民都可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意见和智慧,实现对村庄规划过程的全程参与。

图1村民参与流程示意图

4.1 宣传发动阶段

这个阶段希望通过动员大会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培训使各级行政部门以及村民了解村民参与的方式和渠道,提高村民参与的能力和意识。市负责督导检查,区(县)统筹指导辖区镇(街)、村两委、设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动员、培训、宣传工作;片区动员与重点动员结合,灵活开展;宣传发动后,培训、宣传工作贯穿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全过程。

4.2 现状调研阶段

通过问卷调查、村民访谈、现状摸查、驻村体验及规划,全面而细致地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充分体察村民的需求和意愿,为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4.2.1 问卷调查及村民访谈

通过标准化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便对村庄各类用地的基本情况、村民最紧迫的需求和对村庄规划的意愿等进行归纳统计,最终形成问卷调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村庄规划。

以随机抽样和选择有代表性的家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村庄规模选取15-30个家庭进行入户访谈,直观的了解村民的意愿和建议,获得最直接、真实的信息。访谈后及时形成访谈工作小结,并最终纳入意见征集报告。

图2 问卷调查示意图

图3 现场访谈

4.2.2 现状摸查

按照《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方案》现状摸查信息要求,由区(县)政府督查,区(县)国土、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指导镇(街)对应部门完成信息录入和核查工作,村两委负责填写村相关信息,村民如实填写村民住宅情况。

4.2.3 驻村体验及规划

通过驻村体验测量核实村庄目前用地的基础数据,留存相关图片、影音资料,并对重点用地详细记录。掌握对争议地块及其他重大问题的村庄意见,拟写驻村工作纪要,并形成村庄规划的初步成果。

图4 现场调研

4.3 方案编制阶段

4.3.1 规划工作坊

镇(街)组织召开规划工作坊,规划设计院携带前期规划的初步成果,邀请村两委、村监委、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初步成果的讨论,镇(街)国土、规划、城建、水务、农业等有关部门现场指导,完善初步规划成果。常规流程包括:1)由设计研究院的规划师向村民讲解规划初步方案;2)将村民代表分为组,每组分派1名规划师参加,共同讨论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分组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对规划的疑问进行解答;3)总结出村民的主要意见和建议,形成初步方案修改意见。

图5 村庄规划图

图6 村庄规划图

规划设计单位向与会人员汇报问卷调查和村民意见征集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讲解规划初步成果,要求成果展示方式简单、通俗、易懂:1)规划师向村民讲解的时候尽量全程使用粤语;2)使用政府提供的航片替代常规的规划图,要求对照航片讲清楚村里涉及的各处规划,并由村民发表意见;3)使用实拍照片或效果图与现状对比的方式展示规划示意效果。

图7 现场规划讲解示意图

图8 现场规划讲解示意图

4.3.2 村庄方案讨论决策及审查会议

会议分为村内讨论决策、镇(街)审查和专家、部门联合审查这三个层次。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规定,组织村两委、村监委、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召开会议,组织村民广泛参与规划方案的意见征集和方案修订讨论,修改方案直至表决审议通过。会议过程中,规划设计单位应向与会人员详细解释方案的要点,说明方案中对村民意见的采纳。同时,传达镇(街)意见和相关政策规定,对未被采纳的村的意见进行解释说明,寻求与会人员的理解。

4.4 公示审批阶段

4.4.1 成果批前公示及意见反馈

村两委在村里组织开展规划方案批前公示活动,收集村民意见并向设计单位反馈,由村务监督委员审查公开的内容、时间和程序。规划方案应在村庄显眼的位置进行公示,可设置一些宣传标语或广播告知村民,引起村民对公示的重视。村两委负责对公示展板的日常维护。规划设计单位应将村庄规划方案和规划村民参与流程转化为简明易懂的图片、文字开展公示。方案公示的过程中,设计单位、有关部门应就村民提出的意见及时做出反馈。对公示意见及村民意见反馈情况详细记录,总结写入公示村民意见报告。

4.4.2 村民会议审议

将批前公示后的修改方案交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会议授权的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及审议,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会议组成员或户代表参加,经到会人员或户的过半数同意方可通过,如投票不通过,则需调整方案直至村民大会或村民大会授权的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及时对会议讨论和表决事项公布,接受村民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以及区(县)督查小组对村民参与工作开展情况的定期检查,监督包括程序监督和结果监督,贯穿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以确保村民参与各项工作合理和落实到位。

4.5 总结调整阶段

通过法定程序将村庄规划成果纳入村规民约,形成村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全村共同遵守执行,促进村庄规划执行落地。事先与村民明确并确保规划编制的刚性,无重大原因,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不得随意修改。依法需要修改的规划,应获得区县政府审批批准后,依照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程序执行。

公示结束后直到规划落地期间,由村监委收集整理村民反映的新问题、新意见、新需求,不定期向镇(街)、规划设计单位反映。镇(街)和设计单位在规划完成后不应完全退出,应及时受理并对村民意见进行反馈。区(县)政府、镇(街)政府需逐级进行审核村庄建议,决定意见是否批准。如同意批准,在遵循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法定程序下,允许对规划方案继续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障村民利益。

5 “村民参与”报告

汇总“村民参与”流程相关的影音、图片、文件等资料,整理村民参与的形式、村民反映的主要问题、意见诉求和对村民意见的反馈结果,形成“公众参与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村民参与”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村民提出的意见及意见采纳情况、村民对村庄规划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村民参与”工作汇总表等。《村庄规划的公众参与报告》由规划设计单位统筹,区县、镇街、村不同层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完成“村民参与”文件资料的存档保护。报告应在规划方案报区(县)最终审批公示前完成 ,并纳入规划编制方案最终成果。

图9 村民参与报告封面

6 实践小结

“村民参与”工作机制在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中已初见成效,以广州市白云区寮采村为例,新一轮村庄规划采用了“村民参与”工作机制,村民对规划如数家珍,对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萧建星(寮采村党支部书记)指着村内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区对记者说:“规划是我们自己参与编制的,大家都认可,全村上下都一条心,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村民参与”方法将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扩展,从信息收集环节逐步向方案编制、民主决策等更多环节扩展,使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得到突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广州市规划局,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村庄规划“村民参与”指引手册(试行)》2013

[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 2012

村庄规划篇7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 ,建设 , 保障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urbanizedadvancement acceleration, small town planning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lthough villages planning enormous quantity wide, but did not give due attention. With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to promote the gradual of, the village planning has become a hot issu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ong-term accumulation,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e village planning the lack of effective guidance, blindness is big, cannot effectively guide the practice.

Key words: the new countryside, planning, construction, securi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绪论

村庄是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聚集。随着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庄规划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村庄的规划和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区域特征。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加快村庄规划和建设,村庄的功能和村里的环境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反映不同地域的形象风格

1.1 我国村庄的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俗和基础条件各不相同,村庄的规划建设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传统的村庄建设的过程中保留了各种特色的古建筑,乡村结构和布局一般为田园交替、面街而建、南方民族深居住在山区村寨,而北方游牧民族随牧随居,内地村庄多以相对完整的村庄和庭院为主。但长期以来村庄的规划整治仍是过于分散,缺乏统一规范的结构和布局。一些欠发达地区建筑破旧,基础薄弱,位置偏僻,公共设施落后,卫生条件令人担忧,需要加大村庄规划和建设力度,以规范村庄的结构和功能

1.2 新农村村庄规划的任务

村庄规划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以村庄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基于科学的分析和示范村的地理区域条件,结合村庄现状,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已有自然资源,调整村庄生产结构,将山,水,农田,森林,道路的规划和生活、生产、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相融合及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在以了解在该地区的历史演变,自然条件及目前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合理利用村庄土地,在村庄经济,文化,公用设施的建设和防灾等各项建设,全面部署协调解决各种建筑之间的冲突,相互融合,为地方特色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居住环境得以更好的发展。

1.3 新农村村庄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因地制宜、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文化保护、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等是村庄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村庄规划和建设应与城镇发展协调,建立以工补农,城市带动乡镇的机制,制定正确的政策,加强有利措施,合理规划的协调发展;村庄规划还要合理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严格控制耕地的使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改善村庄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加强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新农村的建设一定要突出地域风格,突出乡土风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村庄建设的档次,形成了特色鲜明,既端庄典雅又情感浓厚,古今交融的规划建设类型。

2 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方法

构建村容整洁、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友好的新村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经济实力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区别、不同规模的村镇,采用多种办法进行逐步改造。最终实现建设目标,提升村镇建设水平。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主要是把村庄建设成村容整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村镇。根据村庄的经济水平、地理位置、规模大小的不同,采取各种措施一步步的改造。 最终实现“四通、六改、两建”的建设目标,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2.1 搞好新农村村镇建设规划

新农村村镇建设规划时要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按照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严格控制耕地的使用,在方便生活、有利生产的条件上实际安排好建筑和住房、道路、排水,供水,通讯,电力,文化,教育,医疗,商业及其他设施的建设用地。制定一个有科学性、高标准、前瞻性的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

2.2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标准,加强乡村道路、供水、供气、垃圾污水处理和学校医疗保健、文化活动,养老院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完善农村网络服务体系,加快电脑的普及率。还要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确保每一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的医院,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运输路线和客运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沼气池的建设,提高农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2.3 加大新农村村容镇貌改造力度

改变新农村村镇面貌,重点抓好改住所、改厕改水及改圈舍和清理垃圾粪便、清理乱堆乱建清理边沟污泥。引导畜禽分散饲养转变为集中饲养。按照“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的方式,集中建设乡镇废物处理中心,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引导和组织农民在他们的房前屋后搞好绿化,做好街道绿化和清洁工作。对旧村改造中所腾出的空宅地,有条件复垦的要及时进行整理复垦,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换建设用地指标。

3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3.1科学规划村庄布局结构

新农村的村庄规划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事关农村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应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以旧村改造为前提,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当地的实力为依据,切合实际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确定建设特点、科学务实,厉行节约及量力而行。要立足与当前的工作重点,展望未来,不劳民伤财,不大拆大建,不搞政绩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实用,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

3.2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政策

土地调整和合理利用是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关键,应该统筹规划城乡的土地利用和控制,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用地的使用。充分考虑农民居住现状、生产经营合理布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土地的需求,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用地的衔接。调整农业用地,复垦浪费土地和闲置土地,规范土地的流转。农村居民点适当集中合并,或向中心村、镇集中。加强土地管理执法力度,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平衡。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妥善安置,解除后顾之忧。

3.3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农村文化素质

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以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支持。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把高等教育导人农村,造就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培养农村管理的高品质。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4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扩大公共服务,围绕实施各种项目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最根本的公共产品和必要的人工服务。以此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的原则之上。

参考文献

1.郑甲苏.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之探讨[J],山西建筑,2007(10).

2.施丽芳.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思考和体会[J],山西建筑,2010,36(2).

3.屈彦明,刘芳,王延华.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8).

4.谢晓林.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政策实践探讨――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10).

村庄规划篇8

一、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分析

(一)“十二五”时期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情况

1、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选定了44个贫困村(其中22个为部级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作,贫困村数量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1.5%,共覆盖农户9270户24887人,其中贫困农户1461户3236人。至2015年,44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562增加到2015年的5321元。新修建村道路263条,273公里,贫困村通村公路比例达100%,解决了到67个20户以上自然村行路难的问题,修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150余处,解决了1560名群众饮水困难或饮水安全问题。所有贫困村通农村电网、通广播电视、通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全部按计划修建村卫生室和村委会办公用房,改造危房近1500多户。公共服务水平有新提高,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相促进,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明显提高。

2、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组织到位。县、乡两级政府把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来抓,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市领导挂点联系贫困村,带头帮助贫困村群众解决突出问题,做到村村有领导联系,有机关定点帮扶,有驻村工作对驻村帮扶。

(2)广泛发动,各界参与。一是广泛发动贫困村群众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编制及项目建设。二是各部门将村庄整治工作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开展行业、部门扶贫。三是协调、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入贫困村项目建设。

(3)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突出抓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影响最大的通村道路、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解决了群众出行、饮水、灌溉等问题。

(4)加强督查,严格管理。一是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在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严格按照现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切实加强统计监测。抓好贫困村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动态监测,并做好村庄整治建设工作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交流。

(二)面临挑战

前五年已整治建设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虽有一定改善,群众收入有较大提高,但是有部分村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既定目标,主要是由于投入不足,贫困人口分布分散,20户以上的自然村在基础设施特别是在通路上得到扶持,但一些条件相对较差或20户以下的自然村则难以覆盖。

(三)有利条件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为贫困地区发展和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十三五”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大幅度增加扶贫开发投入,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扶贫开发,会有更多的资源汇集到贫困地区,为村庄整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为贫困地区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开发式、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以扶贫对象为主题,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努力促进农民特别是扶贫对象稳定快速增收,不断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按照贫困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确定整治的村组,优先整治不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多、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开展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多的“满目疮痍”村,确保整治一个完成一个。

2、公开透明原则。广泛公开村庄整治建设相关政策措施、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情况,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原则。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增强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的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分布及概况

2016-2020年期间,我市实施村庄整治建设的35个贫困村,主要包括:一是从未实施过整村推进的村20个,占贫困村总数的57%,二是实施过整村推进但投入明显不足的,预期目标未完成的村15个,占贫困村总数的43%。

35个贫困村分布在17个乡镇,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3%,共涉及234个村小组,总户数7374户,总人口3128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62户,3834人。

(二)贫困村贫困状况

1、基础设施薄弱。2015年,35个贫困村中到村部未通硬化路的村小组达161个,小微型水利严重缺乏,饮水不安全,出行难、用电难、吃水难、信息闭塞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对象生活水平提高。

2、生产条件较差。纳入规划的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一半以上为尚未实施过整村推进或新农村建设的村。

3、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大多数贫困村乡村卫生医疗机构由于资金缺乏,设备简陋、药品不足,没有配备合格的卫生人员;网络通讯覆盖率低,群众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文体娱乐场所设施配置欠缺,群众文化生活贫乏。

4、贫困程度较深。2015年,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3819元,按2730元扶贫标准,贫困人口达3834人,扶贫对象占总人口的12.25%。纳入规划的贫困村基本没有集体经济,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

5、乡村规划相对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仍不完善。房屋布局零乱,人畜混居、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村庄“脏、乱、差”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建设工作难度大。

四、目标任务及整治建设内容

(一)目标任务

到2018年底,全市35个贫困村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贫困村群众全面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的愿望,贫困村网络通讯、卫生室、综合文化室全覆盖,全面建成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整治建设内容

根据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依据财政扶贫资金、行业部门整合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投资来源,在贫困村群众参与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建设内容。

1、按项目类别分类

规划建设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三方面的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道路硬化、农田水利、饮水工程为重点建设内容的基础设施项目192个,其中修建村内道路96公里,修建农田水利设施30座,新建饮水工程32处,集中解决贫困村人口出行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项目计划投入资金216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00万元。

(2)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新建及改造环境提升项目170个,其中新建垃圾处理点65个,改水改厕63处,亮化工程83处,修建排水排污设施93个,村道及庭园绿化160处,逐步解决贫困村“脏、乱、差”形象,完善村容村貌。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73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330万元。

(3)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03个,其中:修建休闲文化广场21个,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16个,新建农村卫生室19个,购置农村医疗设备12批,逐步改善农村公共及社会服务设施欠缺,农民文体活动匮乏的现象。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69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45万元。

2、按项目计划年度分类

“十三五”贫困村中重度、中度、轻度贫困的村小组数量分别为102个、78、54个,项目计划按照先重度、后中度、最后轻度的整治顺序进行安排,确保到2018年度全面完成重度贫困村小组整治任务。

(1)2016年:整治建设重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1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1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2)2017年:整治建设重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3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5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3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3)2018年:整治建设重度贫困村小组32个,中度贫困村小组3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6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7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4)2019年:整治建设中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2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31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5)2020年:整治建设中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6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31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五、资金筹措

“十三五”期间,每个贫困村计划投入资金16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125万元,整合行业部门、社会帮扶资金投入贫困村30万元,群众自筹或投工投劳5万元。

扶贫搬迁、定点帮扶、产业扶贫、雨露计划等到村到户的专项扶贫资金都要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市有关部门及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村卫生、广播电视村村通、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项目资金时适度倾斜到贫困村。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扶贫和移民办作为村庄整治建设工作的基本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市、乡两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建设需要,合理部署,统筹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扶贫资金,形成全力,实施好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切实把扶贫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

(二)强化部门责任。各部门按照规划,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全力实施好村庄整治建设。扶贫部门负责村庄整治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专项扶贫项目的实施,其他部门要结合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和本部门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在贫困村实施有针对性的行业发展帮扶措施,为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做出贡献。

(三)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要求,围绕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的实施,整合多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部门资金、信贷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开展项目建设。要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产业扶贫、就业促进、科技扶贫、公益金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等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各类专项资金的集聚效益。

(四)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对象优先受益机制,

完善社会帮扶机制。大力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贫困村帮扶,在贫困村开展“第一书记”挂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实施项目时向贫困村倾斜,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五)强化管理监督。加强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和交错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扶贫资金必须严格遵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使用管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绩效考评工作。要抓好规划项目建设,加强工程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和实施效果检查。具备条件的项目要执行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国家扶贫资金、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使用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审批、公示、招标、审计等财务管理程序,确保各类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村庄规划篇9

关键词:村庄规划;黄冈;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地方特色;运行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休憩、交通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它有别于城镇,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其规划也有特殊性。近年来,随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的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但由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规律的研究滞后,使村庄的发展普遍缺乏整体性和持续性。因此,对于黄冈市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的特征及规划布局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村庄规划工作原理分析

村庄规划是以村庄所处乡镇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在村庄管辖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对全村现状条件、规模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村庄自然资源,调整村庄生产结构,将规划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共同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在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与合理利用村庄用地,综合部署村庄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及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之间的矛盾,相互配合,为村庄居民提供适合当地特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村庄规划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村庄布点规划、建设规划与整治规划。它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共同构成完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在此体系中,村庄规划居于龙头地位,是制定并实施其他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所研究的是指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农舍和公共建筑、供排水、供电、通讯、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做出具体安排。

二、黄冈市村庄规划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村庄土地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在黄冈村庄中普遍存在,原因在于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更不可能像城市农舍小区那样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首先是在农舍布置时,多数农舍都是村民主观决定,在选址、朝向等方面都没有合适地考虑,并且由于村民在建房时普遍的是把宅基地全部占满用完,不留余地,导致道路错综复杂;其次是部分村庄,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加上升学、经商等原因进入城镇和自然死亡,导致大量农舍长期无人居住;最后由于传统观念和陈规旧俗的作用,把旧房当成祖产,建了新房却不愿退旧房,而新房常建于村边,村中心的旧房无人居住,这样逐渐形成“空心村”现象。这些都造成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村庄公共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公共财政投入农村建设不足。黄冈农村地区实际的发展水平有限,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财力薄弱,其自身没有经济能力改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除部分极少村庄有少量捐赠外,几乎没有其他外来投入。由此所造成很多村庄供排水设施、公共绿地、小学、图书室、医疗室、垃圾收集站等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特别是卫生条件亟待改善,生产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

(三)人口素质低导致规划参与及监督意识淡薄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及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村庄人口的自然增长低于这些村庄的人口尤其是素质较高的人口多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迁移速度,村庄的人口常呈现负增长的趋势。长期以来这些村庄人口就形成了素质低且结构也呈现“哑铃型”的特点。人口素质低导致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监督维权意识淡薄,对村庄的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漠不关心,只关注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农民参与村庄规划意识淡薄。加上村民集体组织缺位,也无法有效反映村民利益和诉求。

(四)基层公共管理的失范导致村庄规划成为摆设,操作性欠缺

黄冈地区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村民长期忙于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其经济形式具有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长期脱离社会化生产分工和协作,导致其观念的落后、封闭,尤其是法治观念的缺失和村庄管理层管理理念跟不上时展的形势。同时村庄规划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普遍缺乏深入调研,没有切实表达村民利益和需要。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懂村庄规划的技术人才匮乏。二是编制经费不足,设计费低廉,设计院投入精力有限。三是有些村庄规划脱离发展实际,虽有规划蓝图,却难以实施,村庄改建与整治困难,仍旧是自发发展。对于绝大多数村庄,需要的只是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的整治,而绝对不是全部推倒重来的新规划。四是基层行政组织行政失效,基层政府注重的是能否完成上级摊派的编制任务,规划设计工作者则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做尽可能多的规划设计,以求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些原因导致村庄规划的实操性欠缺。

三、基于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村庄规划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居民的生活性质、风俗习惯,因地制宜,体现各村庄特点和地方特色,结合当地气候与地理环境特征,把农舍、公共建筑、绿化与户外活动场所、道路、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生产加工等各项实体在空间上综合有序地布局,体现“节能节地环保”的理念。针对黄冈地区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村庄规划要重视土地资源的集约与可持续利用

黄冈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村庄规划必须严格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以下措施确保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集约利用村庄建设用地。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黄冈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非常突出。针对目前农村建房无规划、乱占地、乱建房、“空心村”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需要整合村庄土地资源,严格土地使用审批手续,不允许乱占滥建浪费土地,才能实现村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合理确定用地构成。根据村庄现状及发展特点,确定村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道路广场及绿化用地中公共绿地四类用地的合理比例。村庄规划中的各类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严格执行《村镇规划标准》中建设用地构成比例的规定。三是建设节地型农舍。严格执行“一户一处宅基地”制度,严格控制宅基地的规模,合理提高土地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四是大力推行村庄土地整理和集体土地流转。对于那些在城镇已经有稳定工作和固定住房的农民,应当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建立宅基地和责任田的流转机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镇居民。

(二)村庄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生态规划设计观的核心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体现在村庄开发与用地的生态布局、生态化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途径等方面。首先,合理布局村庄各项建设用地,有利于组织生产、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避免生产对居住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其次,构建因地制宜的村庄园林绿地系统,村庄的绿化要和庭院及农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一体化的绿化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财富。再次,完善生态化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如尽快完善给排水、供电、电信等工程管网的建设,建设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站并可以进行无害化处理,推广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等,有利于提高村庄的环境质量。最后,积极发展村庄生态建筑,倡导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有利于村民降低生活成本。

(三)村庄规划要注重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

首先,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出于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考虑,注重“形象工程”,而较少地关注村民利益及村民对村庄规划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村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能力。其次,建议高职院校加大村庄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政府要加强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行业协会要规定规划设计师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承担一定的村庄规划设计任务,并可以计算一定继续教育学时。最后,要政府主管部门应投入一定的村庄规划研究科研经费,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计院多出村庄规划的科研成果。

(四)村庄规划要重构编制的运行机制

一是制定完善的村庄规划技术规范。在国家规范《村镇规划标准》和湖北省规范《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与《村庄整治技术导则》之下,制订完善黄冈市、县级的规范;规范要有分类,突出针对性和适应性。黄冈市村庄数量多,情况十分复杂,在目前农村基层规划人才短缺的条件下,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制定并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村庄规划编制要让村民参与全过程。村庄规划编制前要有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村民需求,理解和重视村民意愿。三是优先村庄规划编制经费的投入。由于村庄规划属于必须优先保证供给的农村公共品,相应地,村庄规划的经费也要优先安排,尤其要对落后地区的村庄规划给予资金上的全力支持。建议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要优先保证村庄规划经费的落实,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中也应拿出一部分用于村庄规划和农村环境治理。

(五)村庄规划要注重因地制宜,重塑地方特色

黄冈市大别山区拥有丰富的乡土景观资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为了适应自然而采取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不管是农田、沟渠、水塘等自然景观,还是民居村落、祠堂寺庙等人文景观,与土地有着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是历经数年演绎出的人地关系的典范。它们承载着比城镇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和人文信息,是广大村民长期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切不可按照城镇模式建设村庄,毁坏这种宝贵的生态自然和文化遗产。特色不是要刻意去创造,而最好是在科学的选择中自然形成。城镇和村庄的人居环境是两个完全不同,坚决反对“村庄城市化”,加强村庄规划的科学研究,注重因地制宜。要尊重村庄现状、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提倡采用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和具有本地优势的建筑材料,优先选用当地的绿化树种等等,保护和重塑地方的居住特色。

村庄规划是关系到千百万黄冈村民的公共利益问题,具有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不能只看作一门工程技术。村庄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这既是村庄规划的公共产品属性所决定,也是未来村庄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富更.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6(3).

2、刘园,董男.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新思路[J].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3、叶齐茂.用村庄规划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8).

4、骆中钊,戎安,骆伟.新农村规划、整治与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5、冯继红,谢小妍,李艳.村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模式探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村庄规划篇10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年10月11日全省村庄规划工作会议和年12月15日全市村庄规划编制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确保全面完成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我讲3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从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来看,加快推进我县村庄规划已刻不容缓。

在刚刚过去的年,省市村庄规划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拉开了全省村庄规划编制的序幕,在全省村庄规划工作会议上,白书记作了书面指示,刘平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要求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把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项刚性指标,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市村庄规划工作会议上,何副市长要求各县区政府、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市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充分认识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城乡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调控的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省市两级的村庄规划工作会议,都明确了2012年要全面完成所有村庄规划编制的目标任务,留给我们的时间已不足两年,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极为紧迫,需要全县各级干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抓好落实。

(二)从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看,实施村庄规划十分迫切、刻不容缓。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以我县为例,“”以来,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达12.36万人,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工作在城镇,城市的生活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还带回了现代文明的理念,他们既要丰衣足食,又想择善而居,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做好村庄规划,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未来生产生活的美好前景,能有效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从实际来看,推进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刻不容缓。

我县地理环境复杂,山高谷深、民风民俗浓郁,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长期以来无序乱建现象突出。一是村庄规模小,布局散乱。许多民房“靠水而居”,“沿路而建”,零零散散,极不规范。二是基础设施配套难,环境差。小而散的居住状况,使得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不少村庄道路窄、路况差,交通十分不便,安装有线电视、架设饮水管道十分困难。三是规划意识淡薄,规划严重滞后,导致村镇规划体系不完善,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问题十分突出。四是我县地质灾害频发,农村民居大部分选址不合理,部分处于泥石流和地质灾害多发地段,,需要通过规划引导群众灾前避让。五是大部分集镇管理机构不完善、人员配备不齐全、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不到位,脏、乱、差的现象很突出。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状况,加之村级以上干部缺乏全局观念,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工作力度和应有的措施,导致村庄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被动局面。因此,编制我县村庄建设规划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县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充分认识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编制村庄规划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城乡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调控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全市村庄规划工作会议和“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要求,我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从年起到2012年底,两年内完成全县所有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镇、金塘乡、蒙姑乡、大寨镇、药山镇、崇溪乡、中寨乡、马树镇、炉房乡、包谷垴乡、老店镇必须于年12月以前完成辖区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店乡、东坪乡、红山乡、小河镇、茂租乡必须于2012年1月1日启动,2012年12月以前完成辖区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要求,当前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制定工作计划,加快编制进程。

今年要完成辖区所有村庄规划任务的乡镇,要紧扣目标任务,结合工作职责,抓紧时间研究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村委会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切实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的编制进程。明年启动并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乡镇,要超前思考,提前谋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要认真借鉴、学习先启动、先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乡镇经验,确保规划编制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严格编制内容,确保编制质量。

规划对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城乡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有效开展好行政村总体规划和自然村建设规划工作,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其中,行政村村庄规划要求完成“两图一书”,即现状分析图、总体规划图和总体规划编制说明书;自然村(居民点)规划要按照“三图一书”要求编制自然村建设规划,即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图、住房建筑方案图和建设规划编制说明书。在规划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删繁就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能够有效指导农民建房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编制“一方案三规划”的村,要按这次村庄规划编制要求,进一步做好优化规范和完善。

(三)创新编制方式,提高编制效率。

村庄规划编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要在调动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村民代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的同时,充分利用卫星影像图、地形图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做到既确保规划编制民主、公开和科学,又有效解决专业规划编制机构编制规划成本过高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编制效率,降低编制成本。

(四)严格审批程序,强化成果使用。

要坚持编制与使用并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严格规划审批程序,强化规划成果应用。行政村总体规划要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自然村建设规划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村委会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对违反规划建盖房屋的,要及时制止并相应核减或取消国家和省级有关补助资金。完成规划后的农村民居建设要做到按规划选址、按规划审批、按图纸施工、按要求验收,彻底改变村庄建设不规划、不设计、不验收的现象。

(五)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

要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结合各乡镇人口分布、区位条件、文化特色、产业特点、资源状况等时机,采取撤并、改造、保护、扩建、新建等多种形式,统筹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妥善处理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系,合理规划布局。做到即相对统一,又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满足群众多样性的实际需要。通过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即有效解决好村庄布局过于分散和盲目撤并等问题,又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综合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规划符合村庄实际、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六)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册等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村庄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作用,积极引导他们认识到开展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使用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措施,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当前,离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目标任务,实际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对于今年要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乡镇,实际上只有不到一年时间,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异常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及时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按照“县区负总责、部门抓落实、乡镇实施、群众参与”的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确保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切实做好我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协调领导,县委、政府已成立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长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人员根据本乡镇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量合理进行配置,新农村指导员、村委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必须参与,主要负责按时按质提供本乡镇各村的基础资料并完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相关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全省将建立村镇规划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加强对村庄规划成果的动态管理,相关信息要及时录入,实行档案化管理,确保对村庄规划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配合城乡规划建设部门,逐步建立、完善我县村庄规划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系统。

(二)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村庄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既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力度,明确职责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要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加强对各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各乡镇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国土、农业、林业、环保、交通、水务、地震、气象等有关部门要服从大局,相互协调,主动服务,及时提供规划编制所需的卫星影像图、地形图以及地震、环境、气象、地质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要求,克服“等、靠、要”等思想,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措施,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各项工作。

(三)筹集资金,提供保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平均每个村的规划编制成本要控制在3000元以内。省财政按照每个村补助1000元的标准,市财政按照每个村1000元的标准安排了配套资金,专项用于各县区村庄规划编制补助,不足的由县级财政自筹。我县财政困难,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各乡镇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成本控制,合理使用财政资金,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要按照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的要求,建立健全分级培训制度。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要切实做好对各乡镇参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参会人员培训结束后,要及时组织乡镇干部、站所专业技术人员、村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等进行规划技术培训,采取现场指导和组织技术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队伍素质。通过分级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真正胜任规划编制工作,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五)加强督查,严格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