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训练十篇

时间:2023-04-05 12:17:57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篇1

以上列举的三条均直接或间接地映射出数学训练与提高数学技能之间的关系,训练是提高数学能力的主要、必要途径.中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合理安排训练,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 合理安排训练的“量”与“度”

如何训练,已经成为新课改后教师们需要考虑的新问题.数学教育研究人员普遍的看法是大量强化训练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发展,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控制技能训练的“量”与“度”,这是中学教师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数学知识浩如烟海,数学题目不计其数,仅仅以为多做题就可以提高能力,这种做法必将把学生淹没在题海中.也不能不作题或作题太少,而是数学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选遍适量例题,再按训练要求分成几套题.尽量用一题多解的数学题,启发学生思维,从而能一题向多题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里数学教师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也是对数学教师的一种新要求,对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帮助.

其次,技能学习要经理由“会”到“熟”的过程,期间要经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为了使学生的练习更加有效,教师必须对需要形成的技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第三,及时矫正错误,注意总结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由于数学技能中所含的系列操作具有相对稳定的顺序,如果一种操作出现错误并一直错下去,那么就会影响后续的操作.因此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辨析学生的错误,并及时纠正.总之要与学生一起,认真总结练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掌握数学技能.

三、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般说来,数学思想指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与意向,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具有普遍意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放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对主体的思想策略水平有较大影响.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创造机会给予学生这种感悟,却值得商榷.这种高层次的认知策略与操作阶段的学习完全不同,不能仅凭一两节课或几个例题的讲解就能使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也不能依靠生硬的说教或学生大题量的训练.实践表明,不少学生尽管知道“特殊化法”、“平移法”、“化归法”等名词,尽管会用这些方法解一些题,但并不理解其实质.事实上,数学思想的形成必须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体验、感悟、提炼等理性思考,是长期的.且根据个性差异,思维观念可能会不同.因此数学中渗透数学方法不能直接灌输,而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数学内容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进行,以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 在训练中引导学生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复杂,每一个知识点如“网的结点”,与横向、纵向都紧密相连.学生只有掌握纵向“衔接”的技能,才能解决“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同时,联系横向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在解决数学中“得心应手”地运行.

技能训练篇2

论文摘要: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能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文章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以及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探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学英语师资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培养I1标的基本构成因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则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和高中版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高师英语专业如何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接轨?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高师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在本专业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和教”的能力。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首先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科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比较过硬的英语教育技能;作为未来英语教师的高师学生,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1)外语学科教学能力,(2)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3)外语教学观,(4)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英语学科教学法课程不应该是纯理论课,而应该“把培养学生外语学科教学能力放在首位,”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为培养学科教学能力服务。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根据何广铿提出的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外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组织课堂活动技能,使用教学手段技能和运用语言测试的技能。其中组织课堂活动技能又可由三种技能组成:1.备课技能,2.使用适当教学活动技能和3.课堂管理技能。结合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我们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和读写技能三个方面。其中,口语技能包括英语听说技能、朗读技能、讲演论辩技能、教学13语技能,书写技能包括规范英语和汉字书写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美术字书写和筒笔画技能,读写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第二板块,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灵活运用教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板书设计技能、引入教学恬动技能、讲授技能、操练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教学技能、听、说、读、写教学技能及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技能、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技能、语言测试技能、课后辅导及作业批改技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训练等。

第三板块,教育管理技能训练,包括班主任工作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其中,英语课堂管理技能又包括使用恰当语言和手段组织教学的技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计划的技能和、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错误的技能、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技能和教学反思能力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狠抓“三熟一练”,即熟悉英语教学法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熟悉中学英语新教材。练,是指实际授课训练。“练”,是指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亲自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演试,即试讲。每个学生必须进行两次以上试讲才能下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但试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平时各项基本功的训练。

因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所以,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便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

笔者任教的英语教育专业O2级、03级和04级学生都开展了微格教学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实施教学,录像到课后分析讨论等步骤。前期准备包括教学见习,介绍有关微格教学理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教案设计和教学录像片断,分析中学英语新教材等。具体措施:首先让学生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学英语新教材,教师指定初中或高中英语新教材为微格教学的内容;然后,分小组备课,每组7-8人,每组集体设计并完成一个单元的微格教学内容,如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分为warn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study,integratingskills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备课时学生既分工又合作。课后要求上交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像和教学评议等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试教,学生自主录像,对录像进行语言使用和教学技巧的分析,在教学后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使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使用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三通过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教师职业技能,其实施程序大致为

(I)确定训练目标

首先要把师范生应当掌握的教学行为和技能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每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技能。

(2)观摩范例

在正式训练某项技能之前,被培训者必须观摩、见习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或者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如新课程初中和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课例VCD),以便明确自己所要训练的技能的要求和标准,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训练技能的理解。要求师范生在观看和观摩时不仅注意课堂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注意教师在课堂管理、处理学生反应、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是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的。

(3)设计、编写教案

被训练者根据技能培训目标和教学范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详细设计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将如何展开,使其突显训练技能的要素,并阐明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指导教师要对受训者设计的教案进行指导和审阅。

(4)角色扮演

由扮演教师角色(被培训的师范生)、学生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教学评价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和摄像操作等人员组成微型课堂。在微型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的被训练者练习预先设定的教学技能,所用的时间依据训练的内容而定。教学的整个过程被摄制、记录下来,评价人员填写评价单。角色扮演实质上是师范生模仿优秀教师教学的过程。

(5)反馈、讨论和评价

重放录像,被训练者与微型课堂的其他人员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并围绕者训练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肯定或有待于改进的意见或建议,教学者根据来自各方的反馈进行自我分析、反思,检查教学实践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6)重教

如果没有达到训练的目标,被培训者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人的建议,精心准备后,进行第二次教学,矫正原有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技能趋于合理和熟练。

为了保证练习的实际效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六对辩证关系:

其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开课之初首先明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及教学计划,使学生在上第一节课时就知道除了要学习教学法的理论之外,还要使理论付诸实践。人人要准备上讲台。指导教师要精讲有关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同时,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I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可以结合英语语音课、英语口语课、英语书法课、英语教学法课、教学见习课以及教育实习等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各种专题练习,当堂完成各式各样的训练,但是,更多更经常的是课外的练习。学生在寝室里听教学录音,甚至节假日到教师家中看教学录像,在其他可利用的场地训练模拟教学,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

其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l训练职业技能固然需要集中进行,更需要分散活动,或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或组自为战,人自为战,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寝室、教室、食堂、休息室以及户外空坪隙地开展小型多样的练习。训练场景也不仅在校内,还可在校外。学生个人或小组到中学见习。另外,有的学生利用假日家教,自主训练教师职业技能。

其四,“互练与自练相结合,以自练为主。”『4训练职业技能需要高师学主相互合作,默契配合,因此,互练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还是自练,比如书写技能、简笔画技能、教学设计技能以及教师口语技能中的许多内容等,都需要加强个体的独立的严格的训练。

其五,训练与考核相结合,以训练为主。我们出台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达标考核办法,建立了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标准,并尽可能使标准形成可供检测的量化指标,针对具体的训练项目,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以此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定期检测训练的效果,随时反馈调控,以确保训练的成功。因此结果性考核是必要的,但是训练中的过程性评价更重要。比如,每周布置2-3名学生上讲台作课。课后由讲课人自述个人的体会,同学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有意识地逐步过渡到由学生点评。有比如要求学生通读中学英语教材,并指定他们对实习时将要使用的几种教材精读,要他们熟悉每课书的内容,分析每课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可能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记好笔记,交老师批阅。以培养他们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技能训练篇3

关键词: 口译 口译技能 训练模式

口译是经过语言信息的接受、解码、编码和再表达等一系列认知处理环节,准确、流畅、得体地为听众揭示和说明讲话人的意思,它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它要求译员不仅具有听、说、读、写、译,以及语言表达等基本的语言技能,而且要求译员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超强的记忆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准确判断能力。因而,口译教学是一项技能教学,口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口译基本技能。鉴此,我通过对口译技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口译技能训练的几点对策。

一、口译的技能分析

口译的技能大致可分为四种能力。第一是“听辨”能力。口译一般通过“听”来感知语音信息,并把它转化成语言的深层含义。“听辨”过程中伴有很大程度的预测和判断,常常需要调动非语言因素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整理、补充和联想。第二是就“记忆”能力。口译的“记忆”有两种形式,“脑记”和“笔记”。无论是哪一种记忆,所记忆的内容主要是信息的概念和命题,而不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口译记忆不是对大脑所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而是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筛析、加工和编码处理后的储存和提取。第三是语言的“转换”能力。它是指信息的解码和编码处理能力,即对来源语信息的识别、解析和重构。译员必须通过“语义检索”手段,形成语义初迹,然后充分提取大脑存储的相关背景知识,对言语链进行“转换”。第四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它是指将目的语编码之后的信息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再现出来的能力。口译要求译员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在表达上做到口齿清楚、吐字干脆、音调准确、措辞恰当、语句通顺及表达流畅。

二、口译技能训练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口译技能的分析,我在此将提出几点口译技能训练的对策。

1.加强口译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和技巧。对口译学习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英语听力不过关,而听力不过关往往是口译的障碍。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做完相应的英文口译材料练习后(比如记忆复述、笔记等),抽出时间与原文对照,划出自己误听、漏听的地方,并与周围同学讨论原因所在。另外,也可以借用同传技巧中的shadowing(影子跟读法)。做完口译练习后,教师可以使用同样的材料让学生再做跟读训练,找出影响理解的部分,同时还可以强化对原文的记忆。

2.加强记忆的“扩容”训练

人的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口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短时记忆”储存时间短,记忆容量非常有限。口译记忆的“扩容”训练就是指采取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一般来说口译记忆的“扩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训练方式来进行。

(1)长时记忆辅助法:是指通过源于内容激活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图示,通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互动达到理解记忆。在训练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语言外知识对源语进行理解,使用新信息激活已有知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使其参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工以减轻记忆负荷。

(2)信息形象化记忆法:指译员在头脑中把讲话人所讲内容形象化,通过大脑思维来增强记忆效果。具体的做法是对语篇所描述的事物建立起一个情景模型,把记忆内容变成自己所感受的东西,而不是孤立地记住其词语,这样更有利于记忆。

(3)信息组块法:口语信息一般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松散性,为了提高口译记忆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对记忆的信息内容进行“条块化”(chunking)处理。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概括、归纳、综合、调整等各种手段将意义单位按照逻辑关系整合成更大的语篇信息单位。这样可以减轻记忆负荷,增大记忆容量。

3.增强中英文转换能力的训练

口译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译员必须能很快地在双语之间进行转换,这就涉及积累和速度的问题。这里又要借用同声传译里的sight interpreting(视译)。我让学生看着中文材料迅速用英文读出来,或是看着英文材料迅速用中文读出来,加快反应速度。一开始,学生会觉得很难,因为中英文句式差异,很多时候无法快速反应出正确的译法。但时间稍微长一点学生就能适应。此训练可以让学生课后单独完成,完成后再对照参考答案,非常节省人力物力。

4.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训练

我们可以在口译训练的各个阶段来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记忆阶段,强调复述原文一些句型和表达法的重要性,让学生尽量使用自己不熟悉,不常用的原文词汇、短语和句型。演说阶段,重视模仿环节,教师应多让学生根据笔记进行对原文的最大程度的模仿,从遣词造句到说话口吻,以模仿为起点,熟悉并尽量能运用正确的表达法。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多做一些背诵练习,尤其重要的是背诵和熟记典型的句型,如欢迎辞、感谢辞、开幕辞等,对一些套话的译法要烂熟于心、举一反三。

从上文对口译技能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接受、解码、编码和再表达的过程,口译课也应该重视学生口译技能的训练。以上是我在从事口译教学一段时间以来总结出来的一些加强口译技能训练的方法和体会,在此与各位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技能训练篇4

回想以前受过的大学教育,感觉只是有了文凭,学过就学过了,没有在学的时候,就学习如何来应用。即便现在从事所学专业,学校的知识也只能用10%。那些做工程师的同学,现在的能力,也是自己在工作中,锤炼出来的。也就是说上完大学,只是学了些概念,学了些知识,学了些不实用的理论,而不是生存的技能。所以只好安慰自己说,我们在大学里锻炼了学习的能力,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其实学习能力,在高中就很强,学习习惯在初中已经养成了,不用放到大学学习。

如果现在我是18岁,我可以重新选择,我宁肯学木匠,而不是学习数理化,做一个高级技工,也很好,职业风险小,受人尊重。

回到现在从事的培训工作上来,我总在想,培训到底能给学员带来什么?

培训是教他们一些高新的知识吗?我觉得教这些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让他们掌握工作中的相关技能,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的问题,这些技能的训练才是真正的培训。我们不能把教育制度带来的恶果,那些单方面地传递知识的方式,不管对方有没有接受,老师只是灌输的方式,再带到企业内部培训中去了。

看一看培训的市场上,这样的知识培训还遍地都是,比如说平衡计分卡对企业来说,有什么用呢?培训只能让你了解这个管理工具。而了解平衡计分卡的知识,你看相关的书也可以做到,为什么还要参加这样的培训呢?多贵呀。其实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是平衡,把平衡讲透了才真正掌握住了这个工具的精髓,可是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呢?这类的培训太多了,参加这类培训的企业太多了,参加完了,接着就是迷惑,他们会问自己:“讲师讲得很好,但对我有什么作用呢?”

技能训练篇5

关键词:视唱练耳 视唱 技能训练

一、视唱对音乐训练的重要性

所谓视唱,不仅要做到看谱即唱,而且要做到音程、调性的准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学好其他音乐课程和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每首视唱乐曲中都包含了很多的音乐表现手段,其中有音程、和弦、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材料以及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等音乐创作技法,这些音乐表现手段是随着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深入会逐渐涉及到。视唱的训练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扩大音乐视野,同时也能在音乐的形式与体裁,风格与审美情趣等方面获得更深的理解,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对于音乐院校声乐、器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视唱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体现和把握音乐情感的重要环节,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通过作品的分析,去理解和感受音乐,最终能在专业上更准确地表达音乐的内容和塑造出鲜明的音乐形象,可以说,视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音乐个体的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音乐素养的高低,在音乐专业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视唱的技能训练

视唱的主要内容就是唱谱,而大部分学生仅是“认谱”、“念谱”而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唱谱”。我认为在视唱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以下五点技能训练,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牢固视唱的能力:1.视唱谱中的音程技能训练;2.视唱谱中的节奏技能训练;3.视唱谱中的和弦技能训练;4.视唱谱中的力度、速度技能训练;5.视唱谱中的结构技能训练。

下面,我们来通过例子来说明这五点技能的具体训练过程

(一)音程的技能训练

1.旋律音程的训练

谱例1:

此条视唱中旋律音程有二度、三度、五度、七度、八度和九度。其中那些大跳音程:五度、七度、八度和九度是练习重点,这些音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其他音程搭桥组合练习来让学生掌握。在教学实践中,第三行旋律模进片段中的纯五度与减五度的交替出现是学生最容易唱跑的部分。以减五度音程为例,可以进行以下内容的训练:

(1)调式内减五度构成: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第VII音级到第IV音级之间构成减五度,和声小调第Ⅱ音级到第Ⅵ音级之间构成减五度。

(2)减五度构唱:减五度的出现给人紧张而不安的情绪,构唱时要记住其不协和的特性,通过减三和弦去掉中间音,记住两端音响高度或纯五度+下行小二度的音程组合构唱练习。

(3)音程解决:这一音程是不稳定的,在旋律的进行中,常伴有级进解决,通常解决的是第VII音级到第IV音级之间构成减五度,大、小调第IV音级下行二度解决到第III音级,第VII音级上行小二度解决到第I音级。

2.和声音程的训练

音程的训练除了横向的旋律音程之外,还有纵向的和声音程的训练,在谱例2中,我们看到,此条旋律为二声部视唱。

谱例2:

训练内容:

在这条视唱谱中,学生可用钢琴进行训练,比如:唱上声部,弹下声部,然后反之进行替换,熟悉了节奏、音程关系之后,再用人声替换钢琴。在二声部合唱时,应把所有和声音程单拎出来,去掉节奏,体会和声音程的效果。这种训练,有利于学生打下和声音程音准基础,确立二声部的概念。我认为,和声音程要抓住三点:(1)判断性质。(2)区分不同音程的音响效果。(3)不协和音程出现时要想解决模式。学生在训练中抓住这三点,合唱二声部时思维才不会乱,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怎样去配合对方完整地演绎作品。

(二)节奏的技能训练

德国著名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音乐中的节奏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于节奏感不强的学生来说,在练习视唱时要让他们掌握好节奏型,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常常是学了新的节奏型忘记前面学习的节奏型。通过节奏型的演变让学生理解节奏型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所学节奏型记忆深刻。我们以谱例1为例来说明节奏技能训练的过程:

谱例1中突出的节奏型是 ,很多学生唱这条视唱时,将 等同于 ,练习时我们首先将两个八分音符 分解成四个十六分音符 ,再将四个十六分音符 进行演变形成 ,而 的演奏形式等同于 (前八后十六),再将

的节奏型进行演变形成 , 的演奏形式就是八分附点 的节奏形式。

用图解释即:

(八分附点)

按照这种节奏型演变思路,可以进行其他节奏的训练,例如谱例3中的切分节奏和四分附点节奏:

在切分和附点节奏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下图节奏演变思路来练习:

节奏训练是复杂的过程,在视唱谱中,节奏型是较为集中体现的,易于学生练习和掌握,通过视唱谱中的节奏型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各种节奏型的效果,也能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型的运用对于音乐情绪与性格的塑造。

(三)和弦技能训练

在视唱中 ,和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最吃力的部分,对其训练的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1.原位的三和弦的训练:原位三和弦其结构是三度加三度的关系,在学习时可以忽略唱名,用“啊”来构唱大三度与小三度的不同组合,在准确地构唱中分析出大小三和弦的区别。教师需要在钢琴上弹奏任意一个音作为原位三和弦的根音,并指定需要构唱的和弦性质,然后让学生在这个音上构唱出三音和五音,先做旋律音程的构唱,再将三个声部纵向结合,让学生用人声去体会不同性质和弦的音响效果。

2.转位三和弦训练: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其结构是三度加四度。大三度加纯四度的是小六和弦,小三度加纯四度的是大六和弦。再来分析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其结构是四度加三度。纯四度加大三度的是大四六和弦,纯四度加小三度的是小四六和弦。在练习时,使学生先明确和弦结构问题,再进行和弦的构唱和听记.构唱和听记还是选择将和弦中的音两两对比的方式,通过构唱练习去感觉和弦中两音是按照三度加三度还是三度加四度或者是四度加三度的关系排列,如果是三加三则是和弦的原位,如果是三加四,则是和弦的第一转位,如果是四加三,则是和弦的第二转位。准确的判断了和弦的结构是第一步,接下来根据和弦转位的结构进行大小三度的对比,以此来判断具体是哪种性质的转位和弦。

如谱例4:

3.和弦连接:和弦连接的练习,先做I―IV―V―I正三和弦在各种调式当中的连接练习,再做加入副三和弦的连接练习,这种练习不仅能强化学生的音高概念,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音程、和弦以及调式感,对音乐感觉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如谱例5的和弦连接:

我们在进行读谱时,如果是单声部练习,唱旋律声部时,通过分析和弦,可以注意到音的倾向关系与力度变化。如果是多声部练习,可以注意到和声连接常用语汇的积累,掌握和弦连接的规律与模式,更好的演奏(唱)作品。

(四)速度与力度的技能训练

在视唱谱中,为了使音乐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唱视唱时须要把作品按照一定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音乐的速度和力度与乐曲的内涵是密切相关的,同样的旋律由于演唱速度和力度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意境。学生速度不稳是常见的现象,同时,也经常忽视视唱谱中的力度符号。

速度、力度的技能训练内容:①稳定速度的练习。这种练习方法很简单,用手在持续的时间内(十分钟以上,越长越好)拍一种音符 ,速度设定在 =50。如同打击乐专业鼓手的基本功训练,每天练习,长期坚持下去必定收到良好的效果,获得稳定的速度感。②利用节拍器设定速度。如果视唱作品的速度是Allegro(快板)(一拍120),在达到熟练唱谱的情况下,用节拍器将速度定在 Moderato(中板)(一拍 88)开始练习,经过数次练习后,脱离节拍器基本保持在 88 的速度,就可以按四拍或者六拍一级递增速度再进行练习,依次类推,达到原速。③挥拍视唱。很多同学在唱视唱时速度不稳,遇到自己熟悉的节奏型速度就快,遇到不熟悉的速度就慢,进行挥拍视唱有助于更好的掌握速度的统一,这种方式也是为了明确小节中的强拍和弱拍的关系,掌握各种拍子的律动。

(五)结构技能训练

在视唱中,结构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准确地划分乐句,是对视唱作品的框架结构的正确体现。

训练内容:1.先划分乐段,再进行乐句分析。乐句是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虽没有固定的长短,但却代表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2.将乐段材料进行对比区分,联系作品风格,准确的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3.分析结构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进行内容的表达。4.表演者在进行演奏(唱)作品时,根据乐段的不同,进行不同情绪的表达。

三、结语

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所学内容覆盖音乐的各个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视唱的技能训练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影响很大。学习时练习这些技能训练的学生在读谱、理解、表达乐谱时所关注到的细节与知识点远远多于那些没有进行技能训练的学生。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到通过视唱的技能训练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扩大其音乐视野,借助视唱来加强音乐的形式与体裁,风格与审美等方面的理论水准,从而大幅度提高音乐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总之,系统的视唱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作品内容,理解作曲者的写作目的,为更高层次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能训练篇6

下面是与双册教材有关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训练内容。

一、电磁铁性质实验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不仅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常电流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如果把导线绕成螺线管,螺线管就有了磁性。利用通电螺线管有磁性和铁在磁场中能被磁化的原理,可制成磁性很强的电磁铁。电磁铁有很多性质:通电产生磁性,截断电流磁性消失;电流越强磁力越大:螺线管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电磁铁的南北极性可以由变换电流方向来控制。

(1)把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按照相同的方向缠绕在一根大铁钉上。接通电流,用它接近铁制品,有吸引现象出现;切断电流。现象消失。(2)用电磁铁的一端去接近磁针两极,出现相斥相吸现象。改变电流方向,又出现相吸相斥变化。(3)改变电磁铁线圈匝数,磁力随之改变。改变电池节数,磁力也改变。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第六册第8课)(1)自制电磁铁。(2)综合定义。(3)分组实验:研究电磁铁有无极性和变换极性的方法。(4)分组实验:研究加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5)讲述电磁铁的用途。

二、电路的组装实验在设计、安装、维修各种实际电器的时候,常常需要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这种图不用实物,而用符号代表,这种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根据需要电路有串、并联之分。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叫做串联,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叫做并联。教材中涉及到的电路图如下:图中①是串联电路,②③④是并联电路,使用了电灯、开关、电池组、导线四种符号。并联电池能加大外电路电流,串联电池能提高外电路电压,通常采用串联电池方法。串联灯泡光线弱,不能控制每只灯泡的亮灭;并联灯泡光线强,可以分别控制。

2.实验操作

(1)组装串联两节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的电路。(2)组装串联两节电池、并联两个灯泡,一个开关控制的电路。(3)组装串联两节电池,并联两个灯泡、两个开关,分别控制每盏灯泡亮灭的电路。(4)组装串联两节电池和一个分别控制三个并联灯泡亮灭的开关的电路。

3.实验教学设计

五年级教材涉及电路的内容是第6课《电流》,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电流电路的初步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磨练其攻克困难的意志。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活动,教师需要做的是:①提供充足的器材。②明确三个研究课题:一是分别试用一节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看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变化。二是试用同一电源,使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的方法。三是设计控制三只灯泡分别亮灭的电路。③组织学生课内外实践活动,参与观察,实验制作,分析综合,形成概念。④让有创见的同学演示自己组装的电路。⑤总结。三年级教材也安排了电路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课堂教学中虽然也让学生进行实验、比较、探究、尝试,但实验能力要求只是初步学会组装电路,做不同电路的对比实验。

技能训练篇7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传统模式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没有能够将其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知识与技能素质未能得到协调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开展一体化技能训练是突破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其立足于教学大纲,着眼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紧扣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技能鉴定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分块整合,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综合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发展,而且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结合更为紧密,有助于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

2.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设计理念

开展电子应用专业技能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研究,首先要对本专业未来就业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的任务、技能要求以及所需掌握的知识等方面状况,将其细分为电子整机装配、维修电工以及家电维修等不同的培养方向。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置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以及综合技能等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求,编写教学计划与方案,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活动。另外,还要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以及技能训练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估,对教学成效开展检验。

3.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实施要点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运用中,教师要注重理念创新与过程优化,紧扣实施要点开展教学工作,重点要抓住“四个三”。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方向进行三个方面的细化,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为电子整机装配、维修电工以及家电维修等三个不同侧重点的方向。其次,要对不同方向培养内容进行三个版块的划分,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版块、专项技能版块、综合技能版块。第三,要将一体化训练内容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要求与层级,最基础的要求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毕业的资格,第二个层面的要求为专业技能获得认可,取得专业技能证书,第三个层面的要求为培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另外,教师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要紧扣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互动反馈”这三个基本环节,这也是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项目引导是将技能训练的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项目训练为载体开展教学训练。任务驱动是指教学中依据项目要求,将知识点掌握以及技能训练的目标要求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这样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及相互的合作去突破学习难点。互动反馈是指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任务,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辅导,尤其是思维方式方面的点拨显得较为重要,并及时搜集学生在自主学习训练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教学为例,笔者将教学训练项目设置为8个方面的学习任务:识读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选择元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依照电路图装配电路、分析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过程与原理、电路的测试、装配制作直流稳压电路板、测试调试电路板、制作电路板的实际应用。整个教学训练的难点要点也在这一组学习任务中有效体现出来,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揭示出来,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相互协作,以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学生在不同学习任务的项目训练中,依据自己的独立思考、想和合作,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在“识读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任务中,学生对电路图原理的分析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在“选择元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任务中,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在“依照电路图装配电路”任务中,学生的焊接技术及其电路安装工艺等方面得到了训练与培养;在“分析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过程与原理”任务中,学生对电子电路图识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电路的测试”任务中,学生能够提高电路检测与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类电子仪表的运用;在“测试调试电路板”的任务中,学生调试与排除电路故障能力以及综合处理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在“制作电路板的实际应用”任务中,学生学以致用和改革创新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4.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的显著优势

技能训练篇8

【关键词】电子装接;技能训练;团队合作精神;评价机制

学生要从“知”到“会”肯定得有个转化过程,其实过程的关键就是实际训练,只有通过实际训练,才能由不会操作到会操作,再到熟练操作,直到形成技能技巧。一个优秀的电子装接工应掌握必备的电子装接工、电工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操作技能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培养一个优秀的电子装接工也并非是简单“师带徒”形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精心设计培训方案,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而设定不同的训练模式,要从学生的兴趣、信心、胆量、知识基础、反应速度、操作领悟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对待,从而确定相关方式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开展,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学生训练的模式,在训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技能训练的基础

(一)强纪律、重习惯

在企业的生产作中,对劳动者的操作规范性要求很高。为此,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自始至终地贯彻规范化操作原则,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为社会培养高水准的技术工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收音机的安装的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安装前,必须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元件参数,筛选好元件,把正常的元件对号插入元件清单表中,余下的便是筛选的对象。而安装时,“先机械,后印制电路,最后连线”的顺序进行。也就是先装电位器、可变电容器、波段开关、调协旋钮等,后装电阻、二极管、微调电阻、三极管、电容,最后完成电路板外的电源变压器、扬声器、各种接插口等器件之间的连接引线。

(二)育兴趣、抓常规

技能训练给人的感觉枯燥无味,因此训练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兴趣,保持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有兴趣的训练才能有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动手能力也不强。学生要是能自己组装一些人能够直观感觉到的小制作,比如:功率放大器、流水灯、报警器等等。这样可能会激发学生对电子专业的热爱,为培育一名优秀的电子装接工人打下基础。

此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专业方面的知识,教师真正做到“遇机而教”,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对电子行业中的电子装接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二、技能训练的实施过程

(一)重思想、促进步

1、让学生认识自我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双差生”。有很多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也有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从而慢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做电气控制电路操作训练往往会有惧怕感,其主要原因是电气控制电路供电电压高(220V,380V)怕触电,怕短路等,这些不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此要开导学生:有这些想法的人也有好处,操作会更加小心,安全可靠。在供电线路中我们设了很多安全措施如熔断器,漏电保护器,所以要求学生胆大心细。另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设一些训练胆量的实验如熔丝熔断,漏电保护器跳开,手触摸通电电路不带电的金属体等。这些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的安全知识得到提高,胆量增大,使操作没有心理障碍。

(二)重过程、强能力

1、让学生做简单的事,悟出大道理

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有一些错误观念,认为一些操作是简单的,不需要训练,一看就会,这种观念会使他们训练有所放松。为此,可设一些“简单”的操作训练,如剥导线,教师可以随意选取一种方法剥取一个几毫米的线头,让学生重复操作,必经训练一般都不能剥好。此时要趋机做好学生的思想认识工作,使学生明白老师的“简单”剥线操作也是经过若干次训练才获得很轻松地剥线,这时再讲各种剥线技巧,然后训练,剥线的质量也有好坏之分,学生训练后进行点评,再进行比赛,使学生最终认识到这“太简单”的剥线也是技巧。

2、以赛带练、以练促改

目前,社会上各行各业竞争非常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前期的培训,在后期的训练中,多采用比赛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加强学生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变以前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此外,通过以赛带练的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过程中速度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比如,在比赛的时候肯定要有时间限制,各个学生都明确“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为了节省时间,就必须掌握提高速度的技巧。“熟能生巧”就是许多操作不断重复,操作熟练后其中技巧自然生成,速度就可以提高很多,另要求操作要程序化,固定化,熟练后在操作中不用时间再去思考如何操作,如何摆布,如何连线等,时间上就进一步缩短。从而促使学生多加练习。

其次,在比赛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参赛,在比赛中会经常遇到因某个原因需要当场解决,为此要进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吃苦耐劳才行。为此,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3、巩固提高

技能训练必须重复,它区别于一般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知道只有不停重复的训练技能才有长进。

三、善评价、促进步

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回出现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给学生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评价。可以从理论设计、动手操作、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当然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随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对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在每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再由教师检查评价,通过阶段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估相结合,让每位学生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在培养优秀操作人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实际训练原则,同时也要将训练课题和活动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笔者从事电子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教学方法法对指导学生实训时的重要性,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只要合理的采用方法、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实训期间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培养优秀的操作人才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2]吴晓桃.穿梭于高职教材中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5(2).

[3]费小平.电子整机装配实习[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1日.

技能训练篇9

南王庄乡中学吕志刚

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又有赖于技能的形成和熟练。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写作技能是为培养写作能力服务的。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后天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写作能力是成功地写作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基本要素。我们必须研究这些基本要素在写作能力这个综合性整体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研究如何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

一、观察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从而获得写作素材。学生在作文时没话可说,内容不真实、不具体、不生动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缺少全面细致的观察。所谓观察,不只是用眼看,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并且用心去体验、去感受,用头脑去分析、去概括。观察也不是动笔之前才去发现题材,而是一个经常的、不断深入的过程,要训练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的机会和场

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二、思维能力

我认为,思维能力是指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法,对事物获得本质认识的能力。作文的过程实质上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的思维过程,在作文过程中,观察和感受事物,积累和处理素材,审题和确定主题,构思和组织结构,谴词造句和推敲修改??每一步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互为表里,和观察能力同等重要。思维能力不可能自然形成,也需要训练培养。因此,在作文教学的每一项技能训练中,我们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联想和想象能力

联想和想象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眼前事物的触发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可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也可以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而想象则是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联想的继续和深入,想象是比联想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在作文过程中,运用联想,可以把分散的、彼此不连贯的思想片段粘合联结起来,使学生的灵感爆发出火花,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丰富的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思路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活泼、开阔,可以把没有感知过的甚至没有出现的人、事、景、物描述得形象逼真,如在眼前。由此不难看出,联想和想象既为创造性作文所必需,又具有发展智力的潜在价值。

四、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当今社会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必备“构件”,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创造能力可表现在许多方面,同时又有不同的层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经验与知识水平,不能要求学生的创造能力同科学家一样。我们平时的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的某些方面不因袭别人而产生的新颖独特的成果,都应该看作是创造能力的表现。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点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和训练。要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谴词造句的过程中入手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即结构撰写文章以及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能力。休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一切文章,其内容和形式,都要靠语言来支撑、

充实和装饰,离开语言,就不会有文章写作。语言能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和表达功能。语言是表达最基本的凭借,言语能力是最基本的表达能力。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说,表达既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准确、鲜明、生动的文辞和恰当的表达方式,讲究意新语工,文情并茂。这就要求进行语言训练,掌握语言工具,获得表达能力。其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深入现实生活,主动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多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向语言大师们学习语言。其二,要培养学生积累语汇的习惯。在生活中,在读书时,遇到好的词汇和语句,就及时记录整理,这样持之以恒,就会使语言“脱贫致富”。其三,要多读、多写、多改,加强语感训练。养成良好的语感,写作时就会文从字顺,妙语连珠。

六、书写能力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构成篇章的活动,它的最直接的外部活动就是对汉字的书写。汉字书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作文的表达效果。汉字书写不清楚,别人就会看不明白文章的意思;书写有错误,就可能会导致别人对意思的误解;书写速度太慢,文章就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因此,汉字书写能力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学大纲”把“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的速度”作为写作训练的一项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对作文中汉

技能训练篇10

【村姑】:说课,主要以听觉信息为主要传递对象,以阐述“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主要任务,而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相比,是很容易丢失的。怎样给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个人认为首先应突出层次性与重点问题,使听者也能跟着说者的思路进行思考,因为有思考便不容易遗忘。其次,体现层次性。在每一环节的衔接与递进,即环节与环节之间有一条主线,相互联系。再次,关注重点问题。个人认为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说本设计的亮点,比如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这么处理?为什么要采取这些练习手段,并按这样的顺序安排?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教学方法等?当然,串联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教学目标”。因此,个人认为,课要说的清楚、明了、有吸引力,围绕“目标”是基本要求,为达成目标重点采取的手段便是说课的重点环节,其余部分可以略说。

【美丽心情】:说课和备课的相同点: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说课和备课的不同点:(1)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2)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3)目的不同。说课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a生,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除外)。(5)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的特点是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蜗居】:说课的程序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把课说好,说的精彩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因为说课的内容是备课内容的浓缩,是上课的精华,何种通过说课吸引同仁,展示亮点,必须语言精辟,幽默感强,感染力强,那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于松峰】:我认为说课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必须让听者能够听明白你这节课对主教材进行了如何处理,也就是讲清你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如何导入、采用哪些有效的辅助练习手段、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等);二是指出你本节课的亮点,你创设的教学情境预设了怎样的效果,对教学环节处理的独到之处,如何处理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等。

【点评】:说课的意义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要把“说课”说好也是比较困难的,在限定的时间内需要说很多的内容,如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对象(年龄、技能水平等)、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场地器材、安全措施、课的运动负荷预计等,如果按部就班去说,必然陷入俗套,吸引不了评委。所以,应该有一个切入点,把这几个部分的内容按先后次序串联起来,有的可以细说,有的可以略说,细说的内容就是说课的重点,把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就构成了较为严密的说课过程逻辑性。在对该问题的网络讨论中,广大老师们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教学目标很重要,它是贯穿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核心;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情景是重点;有的老师认为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是重点;有的老师还认为备好课是说好课的前提。以上这些意见都在不同层面上阐述了说课的重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比较赞同村姑老师的说法,因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是教材内容与特点、学情的分析、学校教学场地器材条件等要素,而教学目标又是选用教学方法与方法的依据,最后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但要把这理论层面的思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广大体育老师具备扎实丰厚的实践经验与教学智慧。

二、影响说课效果的因素

【renminly】:影响说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说课的语言即是其中之一。说课不面对学生,对象变了,说话的口气和要求也随之变化,说课的语言比课堂语言更加丰富,因此其要求更高。

1.陈述语言。陈述是一种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语言活动。说话人把其他人作为听众,独自地对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没有听众的言语配合互动。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陈述语言。说课时的教材简析、教学方法介绍用的都是独白语言。要想吸引听者,说课者必须以条理清晰的讲述来吸引听众。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叙述条理,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念稿和背稿。

2.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便于抒感,体现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说课中为了展示自己的理解,有时也可适当使用这种语言。使用教学语言,实际上是把听者当学生来讲。

(1)课堂导语应使用教学语言,导语用来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对教材的理解,显示教学意图,用教学语言便于听者了解教师对课文的把握和对课堂的调控。(2)课堂的总结语应使用教学语言。教学中的总结应是教学的归结和升华,应该余音缭绕,精彩深沉,所以也应用教学语言来展示。

(3)说课中的提问语及对提问的阐释应使用教学语言。因为提问及其阐释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应使用教学语言。

3.肢体语言。体育课的说课过程中一般还伴有相应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总的要求是规范。

【风之脊】:影响说课的主要因素是在说课前的准备,有没有准备是第一的,口才是第二的,说课的评价标准是第三的。

【linlindang】:说课的核心因素还在于自身,其他并不重要。

【点评】:说课的影响因素很多,有自身的因素、他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等,要产生良好的说课效果,首先要关注自身知识储备与技能的水平,因为这是“说课”的根本所在;其次,还要注意各种外界的影响因素,如老师们所谈到的“说课”前的准备、口才、语言(教学语言与肢体语言等),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如服饰、眼神、心态、时间控制等,只有把握核心要素,关注相关影响因素,灵活运用、不拘一格,才能把课说好,才能达成预期目的。

三、年轻教师说课或模拟上课技能的培养

【明建】:年轻教师说课能深入浅出,需要加强磨课训练,操作方法是:教研组制定的教研计划中,有意识的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帮扶,执行师徒结对,组内互动的方式。从年轻教师教学设计试讲到教学观摩研讨,年轻教师经历学(教材、课标)、看(优秀教师设计与课堂)、思(自己整合设计思路)、做(反复试讲体验尝试)、修(师父、全组教师帮助反复修改,这个环节十分重要,需要大家系统帮助)、成(再学习体验后再作课)。在这个基础上,年轻教师说课是十分清晰有条理的,不断修炼,做一个深入浅出的说课优秀者成了可能。

【renminly】:年轻教师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要吃透教材,吃透课标精神;(2)把握说课的环节与要求;(3)理清说课与备课的关系,说课与上课的关系;(4)注意表达的方式。做到以上几点后,再在特色与说课方略上下功夫!

【戴恒年】:实践出真知,年轻体育教师应该多参加说课比赛,在比拼中成长。学会借鉴别人优点,总结自己不足。

【linlindang】:采用视频案例分析,效果会更好。

【戴恒年】:年轻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中通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备课,考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1小时左右的备课;第二部分就是约15分钟左右的“模拟上课”。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展示所学所长,赢得评委或考官的认可,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应如何去做呢?笔者以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招:首先是备好说课稿“说课”前的备课宜简不宜繁,详略要得当。

(1)教学目标制定要切合实际,要结合课题要求、学生学情等去制定,切勿面面俱到,目标过高。例如:第一课时,技能目标的动作熟练掌握程度就不要超过90%,练习密度不宜超过42%,过高不易达成。一节课不要将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都提出,一个是书写耽误时间,另外也不符合教学实际。这些评委都会关注的。(2)所备的教学过程要清晰完整,可简写,但大脑一定要过一下,为有条理的上课做准备。(3)备教法和学法,要作为重点去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有效,是否有创意和新意,评委往往会特别关注的,处理得好,就是亮点,也是重要的得分点。反之,失分则难免。(4)备评委。这一点是这类课独有的,因为我们的课是上给评委看的,只有评委认可,才能Ok。

二招:关键是上好模拟课。

上好“说课”是应考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可以这样去做:

(1)塑造干练的外形。着装要符合体育教师的教学需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配口哨一只,也可带秒表,服装稍鲜亮些,女教师可淡妆。普通话一定要过关,口齿要清晰流畅,面部表情自然,肢体语言运用要适度,最好能彰显体育教师的活力,充满激情。(2)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标准规范、优美大方。讲解要领要精炼,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去阐述。口令下达要果断宏亮。(3)教法学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学生特点、教材要求。小学宜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兴趣,老师示范带练。中学特别是高年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法,会更适宜。(4)课堂组织要有序,过渡交待要清楚。因为是无生课,授课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课堂。适度运用眼神、语言、手势、肢体等与生交流,与评委交流,很必要。体育课有自身的特点,应考者可提前预备几套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的方案,上课时灵活选用,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