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十篇

时间:2023-04-01 06:29:16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篇1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和多答均不得分。本部

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新一届国务院成立伊始,就把“非典”防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体现了()

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国家行使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国家政治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

④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是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D.规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3.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国务院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表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创新是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改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我国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

A.使德治纳入法制轨道

B.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C.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5.“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

A.纯属中国内政

B.和平方式不能作为解决的最佳选择

C.国家和领土完整只能靠武力来维护

D.应向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仍然存在

6.“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被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东突”,是因为()。

(1)“东突”是一只旨在分裂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

(2)“东突”与国际恐怖组织密切合作制造恐怖暴力事件

(3)“东突”是反人类、、反科学的

(4)“东突”对地方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A.(1)(2)(3)B.(2)(3)(4)C.(1)(2)(4)D.(1)(3)(4)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

A.任务B.性质C.本质D.规律

8.人口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B.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9.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

A.对事物一分为二

B.但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

10.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决定于()。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C.它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1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

B.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C.人类心灵活动的内省

D.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1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是()。

A.全部自然界B.生产方式C.生产力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3.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

A.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C.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D.国内贸易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14.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

A.以符合联合国为基础

B.以符合平等互利原则为基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D.以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为基础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16.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17.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要()。

A.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B.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坚定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18.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这次会议是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9.报考国家公务员并担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可以是()。

A.中学教师

B.在职国家公务员

C.外籍华人

D.在狱人员

20.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属于()。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21.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2.政党监督的主体除了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外,还有()。

A.党的宣传部门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组织部门

D.党的领导集团

23.受行政处分的是()。

A.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2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是因为()。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基本问题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25.在我国,有关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错误的说法是()。

A.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B.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人

C.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D.前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间也有先后次序之分

26.下列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的一项是()。

A.故意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B.过失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C.累犯

D.故意犯罪被判管制

27.《刑法》规定,贿赂罪的成立条件之一必须是谋取()。

A.正当利益

B.非法利益

C.个人利益

D.私人利益

28.联合行文,作者应是()。

A.上级机关

B.层次级别较高的主管部门和机关

C.同级机关

D.主送机关

29.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30.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的。本部分共20题的,每题1分,共20分。)

1.党的16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把下列哪几项有机统一起来?()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党的领导

2.党的16大报告指出,在党的建设方面,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哪两个历史性课题?()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C.干部革命化、年轻化和专业化

D.希望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党的16大强调,要牢牢的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B.民族的

C.科学的

D.大众的

E.传统的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循环

D.认识的——实践——再实践的无限循环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本质

D.生产力运动的本质

E.历史发展的形式

6.一九七七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加上美国经济衰退,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连法国总理若斯潘也感慨地说:“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身”。可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

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矛盾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人们制造强大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发射地球卫星,这说明()。

A.人们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改造规律

B.规律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浮现在事物表面的东西

C.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8.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的办法来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和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A.集体投保

B.个人投保

C.国家资助

D.强制储蓄

9.无产阶级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中国的人民民主实质上是无产阶级,这是因为人民民主的()。

A.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

B.历史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政体是多党合作制度

D.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E.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10.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在所有制中占主体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存

D.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E.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1.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A.社会性质B.社会发展水平

C.社会发展程度D.社会阶段E.社会发展模式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

A.农业向社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

B.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C.农业为国家提供积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D.农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

E.农业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是因为()。

A.农业为全国人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B.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C.农业是劳动力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D.发展农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E.农业的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14.《国家赔偿法》第五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A.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与行政职能无关的个人行为

B.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公安人员对公民实施暴力是公民受到伤害和死亡的行为

15.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

A.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

16.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A.口述作品B.计算机软件

C.楼房设计图纸D.舞蹈作品

17.公务员的交流形式有()。

A.挂职锻炼B.扶贫支教C.调任D.离任的E.轮换

18.可以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有()。

A.原处理机关B.同级政府人事部门

C.行政监察机关D.公务员所在机关的上级机关

19.下列陈述呈请性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有()。

A.工作报告B.请示C.答复询问的报告D.批复

20.公文的标题由()组成。

A.发文机关名称B.公文接受单位的名称

C.内容D.文种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2.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是:调查得来的基本情况,被调查情况的综合分析,在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见解(意见、建议、办法)。()

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竞争规律。()

4.这次机构改革所坚持的原则是精简机构、减少人员、压缩财政开支。()

5.对于党员干部的党内纪律监督,既包括党组织的监督、党员群众的监督、专职机关的监督,还包括党员干部相互之间的监督。()

6.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思想根源是否认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

7.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8.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9.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正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

10.人口的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起着促进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二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居民区共有居民480户,一年中共发生入室盗窃40余起,县公安局决定向每户居民征收治安费100元,由居委会代收。因绝大多数居民不服公安局的决定,居委会便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经复议,市公安局将县公安局的决定改为治安费按每月每人1元的标准收取。之后仍然有350户居民不服复议决定,准备向法院提起刑事行政诉讼,其他居民认为掏点钱买平安也值得,居委会考虑到和公安局的关系,不再出面。

请问:

①在上述事例中,谁能够充当行政诉讼原告?

②适应以谁为被告?

③可以向何地法院提讼?

④这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诉讼中有无第三人,若有,请指出;若无,请说明理由。

⑤让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解决人数众多给诉讼带来的困难?

2.广东省药材公司原单位书记、经理余某,原计划科副科长王某,原业务科副科长、中药技师陈某,原党委委员、业务科长李某,于1981年3月至1982年9月间,利用负责经营中药材出口业务的便利,收受港商贿赂的物款共计价值人民币200多万元。

余某等4人收受港商贿赂后,千方百计地为有关港商牟取非法利益。他们采取改变药材品名、以好充次、降级降价、增大出口药材的损耗率,多发货少收钱等恶劣手段,把国家大量中药材低价的卖给港商,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万港元。

问:余某等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为什么?

五、公文处理题(面都下列公文,并回答有关问题,本题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3月15日选举;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曾庆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2014年3月15日于北京

①公告的标题有哪几种写法,本文属于哪一种?

②公告的正文由哪几部分构成?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③公告事项内容较多是可以怎样处理?

④公告与布告、通告有何区别?

六、综合分析题。(本题12分)

公共基础篇2

二、“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众”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  or  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

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产生。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观进程,都在于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整合体。在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也开始了分化的历程,除出现了国家职能的多样化趋势,其中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是最为基本的两大职能。由于国家统治职能是在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虽然它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公共性的内容,但本质上是与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职能中,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断言:归咎于管理职能的是一个纯粹的公共性的领域。因此,社会领域的分化引发国家职能的分解,从而导致公共性的彰显。

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用“公共性丧失”一词。一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现时情况是,“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实践中已是私有的福利(private  well-being)。我们凭借官僚、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来决定福利、幸福和功用。这里没有公共的原初含义,有的只是原子个人的集合体;这里没有公共利益,有的只是许多私人利益的聚合体。”虽然美国公共行政对于如何实现公共性有过几种理论,包括以利益集团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多元主义视角);以理性选择人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共选择视角);以代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立法的视角);以消费者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提供服务的视角);以公民权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民权视角)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概念必须建立在公民权、仁慈和爱之上,此外还需要听证系统和程序的保持及发展,及对集体公共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

哈贝马斯也认为,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共性一词,可以译成公共性,也可以译为公共领域,二者没有实质差异。但倾向于用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而用公共领域指称社会层面。——笔者注),由此导致公共性丧失。“两种相关的辩证趋势表明公共性已经瓦解:它越来越深入社会领域,同时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说,失去了让公开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的政治功能。”在这里,哈贝马斯把公共性的丧失归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相互渗透(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看来,关于“公共性”本源及演变,其实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一背景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义上产生的“公共性”代表一种朴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腊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明确的公/私领域划分,在政治领域,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吞没了“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国家权力。再次,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公”与“私”才截然分离,各有自己的独有领域,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盛行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在政治领域采取国家放任主义,公共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下,热衷于对纯粹管理技术和效率的追求,从而形成对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冲击,于是就有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平与参与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论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现代社会“公”与“私”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与自由经济并存,而在政治领域,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成长壮大,社群主义盛行,引发大规模的公民参与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公共性”问题再一次被重视起来,此时,突出“公共性”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涵

在对国内外关于“公共性”起源和演变问题的相关论述做一番考察之后,我们仍然不得不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没有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之前,我们发现,对公共性问题的阐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的认可。仅从公共行政与哲学等角度对“公共性”的内涵进行阐述的观点,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在一般情况下,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具体表现为:从基本理念上讲,“公共性”指政府组织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由此,衡量政府活动是否达到公共性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是否坚持和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在舆论中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公民的意志,政策与执行的出发点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倾向,而考虑更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等。在道德层面上,“公共性”应是每一个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它要求公职人员以此信念竭诚为民服务,明确政府组织与公职人员的行为必须在道德上、伦理上满足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防止部门和个人偏私的利益驱动。在政治过程层面上,“公共性”意味着在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等集体行动上,存在着有效的决策参与通道和决策选择机制。在这里,“公共性”的获取及其保证,具体化为政府政策利益导向的选择过程,它包含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否具有开发性,以使公民能够充分了解有关政策的信息,并能够与政策制定者进行磋商;公民的利益能否通过民主的程序得到表达与整合;公民依靠怎样一组规则来决定政治决策的选择,决定政府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等。在政府的财政活动中,评价“公共性”价值是否满足的核心要素,应是政府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行为和与此相关的政府收支行为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目标,以及相关的财政制度和规则的安排(注: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2.作为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这种观点认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内涵可以归结为公共精神。现代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应包括四个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法的精神,它意味着政府的一切活动应受到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制约;公正的精神,即承认社会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并不受公共权力所侵害;公共服务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务应尽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过程应平等、公正和透明。这四种公共精神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实现方式应是:逐步实现政府与公民平等化;行政权力既受到保护又受到制约;行政活动既有效率又有责任;公共行政是由民众驱动的、积极的、合作主义的、参与的过程,等等(注: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3.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把“公共性”看成是公共管理的最新理念:它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强调了为公众服务的出发点;它明确了管理的范围是那些公共事务,揭示了管理所依据的权力为公民所授予,因而其行使必须接受公民的监督,以公民认定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它体现着行政过程中的责任,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对其后果无条件承担责任;它强调了行政过程中必须有公民参与,强调注意听取公民的意见,这就要求行政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它强调公共行政的结果必须取得公民的认可,这就要求有向公民报告的制度,工作一定周期后,政府应按程序向公民报告,以接受公民审查并予以通过,等等(注:刘熙瑞:《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人民论坛》2000年第7期。)。

4.作为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体系的价值基础是其公共性,因而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价值观念就在于明确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说,政府把自我表达存在的公共性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政府的组织机构、行为方式、运行机制、政策规范等,都无条件地体现出其公共性。政府组织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实体,但这个实体却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也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集体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表,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政府价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现是政府的规范体系和行政行为系统的公正性,而且这种公正性是一种制度公正,是包含在行政行为机制之中的,有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体系提供的,是一种制度安排(注:张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公共行政》2000年第4期。)。

5.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针对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追求理性与效率的倾向,新公共行政主张:(1)社会公平。强调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机会。它同样代表着对所有公民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对公共部门经决策和实施项目负责。(2)代表性。尽管大众并没有影响代表决策的直接权力,但相信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需要考虑其他价值观的积极参与。(3)响应性。主张政府需要更多地响应公众的需求。(4)参与。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5)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者被视作以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自我利益去创造高效率同时又是平等的服务(注:参见[美]张梦中等《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公共行政》2001年第3期。)。

6.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这里指哈贝马斯重点探讨的资产阶级公共性的本质。他认为,“公共性应当贯彻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立法”,从而“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他进一步提出,在资产阶级哲学那里(霍布斯、卢梭、洛克和康德),公共性等同于理性,甚至是良知,依靠公共舆论表达出来。而在法哲学那里,公共性需要法律和道德元素支撑,所以“康德所说的公共性是唯一能够保障政治与道德同一性的原则。公共性既是法律秩序原则,又是启蒙方法”。而“默格尔根据18世纪的范型把公共性的功能界定为统治的合理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指出了公共性作为市民社会独立领域的批判力量和促进资产阶级统治合法化的献身精神(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综合起来,有关“公共性”内涵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在伦理价值层面上,“公共性”必须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其次,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公共性”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第三,在公共部门运作过程中,“公共性”体现为公开与参与。第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第五,在理念表达上,“公共性”是一种理性与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哈贝马斯)。总之,倾向于把“公共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体系。

尽管在公共性问题上,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对于公共管理,基于它是一种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公共部门管理活动,我们把这种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构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这里的国家、政府与社会都是从狭义的意义上说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这些组织具有不同于其他私域组织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的代表性、行为的公务性、宗旨的公益性、权力的法定性等方面。二是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把如何经济地和富有效率地实现管理目标不同,公共管理的价值观更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私人管理建立在个人本位主义和自利性本质之上,把追求个人效率或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取向。与其迥然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实现公众的高度参与、社会公平以及承担为公众谋求福利的责任。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权力是政治社会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现象的基础。就如霍布斯所言,“契约,没有刀剑,就是一纸空文”。恩格斯也认为,国家本质上是同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利实现管理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后盾和基础,公共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四是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首先从公共问题入手,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同时,由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或宗旨是实现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异同

“公共性”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与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活动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它是实证的过程还是规范的研究,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认为,就总体而言,作为公共管理的本质内涵,公共性与社会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阶级与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公共性与社会性在最广泛意义上是一致的或领域是重合的;随着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逐渐从社会领域中凸显并独立出来;而在阶级与国家消亡之后,公共性与社会性又再次融为一体。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公共性,是指处于从阶级与国家产生到消亡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定概念。另外,从上述公共性的自然发展过程可以得出,社会性是公共性的存在基础,公共性则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公共性将不断扩张与壮大,最后发展成为社会性。

1.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的定义上看,社会是具有多重性含义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社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既可以指最广义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指狭义的社会性事务,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务。因此,理论上对社会这个概念作界定并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定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实践创造了社会,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注: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政治科学常用的社会概念,最初在思想家眼里是与国家等同的,例如卢梭就把国家、社会共同体和社会契约混用起来。直到19世纪以后,大多数资产阶级理论家才开始把社会当作与国家对立的社会领域,即市民社会或公共社会。摩尔根较早指出,“我们可以在这里提出一个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态都可归纳为两种基本方式,此处使用方式(plan)一词系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这两种方式的基础有根本的区别。按时间顺序说,先出现的第一种方式以人身、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第二种方式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国家。这种组织的基础或基本单位是用界碑划定范围的乡或区及其所辖之财产,政治社会即由此而产生。”(注:(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页。)马克思主义把社会性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并认为社会的产生先于国家,因而国家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不能如早期思想家所认为的那样可以等同或浑然一体。

其次,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与社会各有所指。平常说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是我们区分政府所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实际体现,表明在政府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情况下,政府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相互关系的状况。一般而言,公共性表示一种权力或权威,而社会性则代表公开性、参与性和非国有化等意思。

2.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联系

公共基础篇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选择题

一.重点单项选择题(15道)

1.圣经记载道,上帝用尘土(即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即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对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源

[B]把上帝当做了绝对的不依赖人存在的精神实体

[C]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上帝造人”是宗教的观点,是正确的

2.一代伟人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A]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C]空间的无限性

[D]时间的无限性

3.2014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这个角度来看,承担此次任务的“神州五号”飞船属于

[A]实践的主体[B]实践的客体[C]实践的对象[D]实践的中介

4.有人指出: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却认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

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

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5.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曾经是新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由于该工程没有考虑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可能会造成三门峡水库的淤塞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门峡水库泥沙日益淤积,库容不断减少,对下游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是

[A]世界是多样性[B]世界是统一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D]一切从实用出发

6.专家指出,如果春季前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由于地表干燥、土质疏松,这样就为形成沙尘暴天气提供了大量沙尘源,当西伯利亚冷空气爆发形成大风时,空气对流形成强风垂直切变产生上升流运动,强迫将地面沙尘卷至高空形成沙尘暴天气。此外,他们专家强调沙尘暴的形成还有许多更复杂的因素,有待专家作进一步的研究。这说明

A.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B.地表干燥与沙尘暴是能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

C.因果联系是没有时间顺序的

D.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比较简单

7.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但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电灯还是最终战胜了油灯,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据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外因相互作用规律

8.2014年,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

[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

[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

[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9.庄子和惠施有一次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回答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庄子反问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惠施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反映论[B]先验论[C]不可知论[D]可知论

10.2014年9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让人恐怖的”非理性的狂热。这说明

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B.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

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释作用

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11.1991年冬天,英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使用同台计算机和相同的计算程序,仅仅是第二次输入数据时四舍五入了小数点后的一个小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令罗伦兹教授目瞪口呆: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

厘,谬以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

12.从特定的社会环境来说,先进生产力有其特定的表现形态。比如火的发现与应用,骨制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文字的发明与应用,中国的四大发明,特别是蒸汽机、电气、原子能、计算机,等等,都曾经是先进的生产力。今天的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的生产力,是高科技、高集成且具有全球时空一体化特征的先进生产力,也即当代的先进生产力。这一切说明,生产力具有

A.客观性B.时代性C.历史性D.社会性

13.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全方位控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IT行业也已经走过了泡沫、疲软期,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来源。对于由此形成的网络关系、信息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属于经济关系的一种,是社会基本关系

[B]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决定社会的发展

[C]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是新型的社会关系,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D]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14.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

[A]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B]科学技术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D]科学技术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15.公元1771年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部3万3千多户,17万余人分成三路启程东返,摆脱了俄罗斯军队和哥萨克骑兵的追击。经过半年长途跋涉,历经种种磨难并付出的巨大牺牲后回到了中国。他们作出这种选择的直接动机是:

A.民族利益

B.各民族间的交往

C.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D.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程度

二.重点多项选择题(15道)

1.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尔、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A]都属于唯心主义[B]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2.“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305页)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A]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支不结果的花

[B]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C]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主义,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3.牛顿写道:“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的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A]牛顿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B]牛顿认为时间、空间、外在情况这三者是相互独立、无关的

[C]牛顿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牛顿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4.大家都知道在太阳系这个空间内有九颗行星在围绕太阳运动,天文学家们也准确算出了所有行星自转和公转的时间。而当我们面对广袤的宇宙时,才发现宇宙的时空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天文学家根据天体恒星光谱渐渐向低频端(红光端)移动的现象(红移现象)及星系间的距离在逐渐增大的现象,指出宇宙在膨胀。远在1亿光年处的星系,离去的速度达每秒1500公里。60亿光年处的星系,退行速度可达每秒9万公里。当星系飞离速度加速到光速时,我们将看不到它的光辐射了。这说明

[A]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

[B]宇宙的膨胀是无限的,无法测定其有限性

[C]任何有限的星系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

[D]超出时空有限即趋向时空无限

5.中国时期党中央提出了1959年钢产量比1958年翻番的口号,于是全民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土高炉,并大量砍伐树木用作燃料,这个口号和与之相应的措施使得1959年钢产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这些钢却有近一半质量不合格。这件事情反映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要正确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必须

[A]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B]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

[C]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D]不顾一切完成党提出的高指标

6.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

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

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

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D]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7.时期,许多生产队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水稻亩产量时,相互攀比,四川某公社生产队向上级汇报时甚至说他们生产队的水稻亩产达到创记录的13万斤;改革开放以后,水稻专家袁隆平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在袁隆平的指导和广大农技人员的努力下,2014年,我国栽培出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表明

[A]提出“水稻亩产13万斤”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

[B]袁隆平提出的目标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转化的关系

[C]“亩产过吨”的目标与“水稻亩产13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可能性

[D]“亩产900公斤”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8.地球是由无数个循环系统组成,例如地球水循环系统:水被蒸发,又以雨雪的方式降落下来,不听反复。水生生物循环系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又以鱼的排泄物为食。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大系统,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相互之间不断加强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说明系统具有

[A]整体性[B]结构性

[C]层次性[D]开放性

9.伊拉克与美国的各种矛盾冲突持续了多年,2014年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美伊之间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结局是萨达姆政权的,美国掌握了伊拉克的。这反映出来的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

[A]使伊拉克国家军事实力下降

[B]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C]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

[D]支持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10.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首次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B]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中,由实践来检验

[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D]追求真理也是为了创造价值

11.《春秋·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的人将国家的职能概括为祭祀和战

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职能也日益丰富和复杂。下列选项属于现代国家职能的有

[A]我国政府与越南政府完成北部湾海域的划界工作

[B]商务部决定将进口光纤反倾销调查延期6个月

[C]工会组织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D]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国外的反侵销调查

12.鉴于“”等组织残害生命、牟取钱财,扰乱社会正常的秩序,我国运用法律手段,取缔这些非法组织,并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其展开斗争。个别国家却以“人权”“宗教自由”等理由横加指责。无独有偶,对类似组织的打击取缔活动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近年来发生的美国“大卫教派事件”、瑞士“太阳圣殿教事件”、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事

件”等,也确确实实让欧美日发达国家感到了“”的严重性,各国纷纷运用法律手段,

甚至借用武力来铲除这些“毒瘤”。这一现象说明

[A]现实社会中的社会意识状况比较复杂

[B]不同社会制度中落后的、旧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打击的对象

[C]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一定完全同步

[D]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会对社会和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3.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大部分国家以摇头表示否定,以点头表示肯定,而阿尔巴尼亚人则以摇头表示肯定,以点头表示否定。绝大部分行握手礼的国家都伸出右手,但印度却相反,如果要握手必须用左手。许多非洲国家有的以啃咬来宾的右耳垂来表示热烈欢迎,甚至少数国家还有以箭毒涂在来宾的手背上来表示欢迎的礼仪。这些都说明

[A]文化的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基础

[B]文化的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

[C]文化多样性本质上是人们风俗习惯多样化

[D]文化统一性在于它具有客观性、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

1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讲过: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长,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候几乎后悔我自己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出现的新事物。他的话说得不错。近100年来,电视、尼龙、塑料、青霉素、飞机、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的发明,人类的科技只能用突飞猛进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直接改变生产方式[B]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C]直接改变思维方式[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15.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动力来自人性的“一种内压力,指向人格的同一和自发的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以下对这种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A]错误地认为人的需要及其发展仅仅来自人性的要求

[B]没有看到人的需要主要来自人的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C]没有看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自我实现的标准

[D]看到了人性的要求才是人发展的根源、人的潜力充分发挥是个人发展的评价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一.重点单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1.B本题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上帝造人,把上帝作为绝对的不依赖人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上帝作为万物的主宰,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否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2.B“坐”,表明的是一种静态,但这种静止是相对的,因为人即使“坐”着也能“日行八万里”,这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能力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C、D都是正确的观点,时间和空间都能无限延展,但题干并无此含义。

3.D本题考查对于实践的构成要素的理解,实践由实践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和中介构成。中国载人航天实践活动中,主体是全体航天科研人员,客体是对于宇宙的探索和研究,手段是载人航天飞行器。

4.A本题考查意识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关系。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题干说的是不同主体意识的主观差别,因此只有A是正确的。

5.C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在建设之前就没有客观地考查这项工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的实际问题,因而导致后来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巨大损失。这个教训的关键就是我们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从而建造了这个存在诸多潜在问题的水利枢纽。AB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6.A本题考查因果关系。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因此首先排除C项。地表干燥与沙尘暴是因果联系,是先有地表干燥才有沙尘暴,沙尘暴不会转化为地表干燥,两者不可能相互转化,故而B项也被排除。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有很多,题干提到了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地表干燥、土质疏松、大风等部分原因,至于其他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表明产生沙尘暴这个结果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以D项不正确,而A项符合题干要求。

7.C本题考查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电灯作为新事物,是必然要战胜油灯这个旧事物,因此其哲学依据也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8.D本题考查对辨证否定原理本质含义的把握。辨证的否定又称扬弃,它的本质含义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所以D是正确答案。B是题干中提到的第一种专家意见,C则是题干中第二种专家意见,这两种意见都是对辨证否定的片面理解,因此被排除。A是对辨证否定本质含义的歪曲理解,故而要排除。

9.C这段话说明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惠施的观点就表达出一种不可知论倾向。按照这种说法,人不是鱼,便不能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人不是物,也就不能知道物的本质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是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认识了,这种看法就是不可知论。

10.B本题考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动力作用、诱导作用和激发作用。因此B项符合题干要求,而A项被排除。C、D项都是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性,所以也被排除。

11.C在一定的范围内,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但因为真理具有相对性、条件性,超出一定的范围,真理和谬误就会相互转化,A项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二者是有条件的对立。

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B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相互的,D项认为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也是错误的。

12.C从骨制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所代表的生产力,到蒸汽机、电气、原子能、计算机,再到当前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的生产力,这说明生产力及其表现形态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历史性。此外,生产力还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社会性指生产力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而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这两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出来,时代性也不是一种准确的说法,因此A、B、D错误。

13.C本题考点是生产关系的本质。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A、D都是错误的。B项错误在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非生产关系。

14.B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三个方面。首先排除D项。从“作用于心灵”可知爱因斯坦说的是抽象方面,而非生产、生活等具体层面。所以,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15.A本题考查一个民族作出选择的直接动机。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其中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对于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直接制约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因此排除B、C、D项。

二.重点多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1.AC不论是“绝对精神”,还是“理念世界”或“理”,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更不是标志客观实在的抽象物质,因此,它们既不属于机械唯物主义,也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可以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个基本的派别。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当做是主观感觉或者意识的产物,认为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等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由于“绝对精神”、“理念世界”、“理”都属于客观精神或原则,因此,黑格尔、朱熹和柏拉图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而且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2.ACA说明的问题是唯心主义有其深刻的根源,同时也对唯物论的产生有积极作用的;B是错误的,旧唯物主义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也是正确的,不能把问题简单化庸俗化;C,“聪明的唯物主义”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聪明的唯物论是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从“聪明的唯心主义”向“聪明的唯物主义”转化并不是自然而然的。

3.BC牛顿虽然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但却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这句话包含着明显的绝对化主张,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此,AD是错误的。

4.ACD宇宙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宇宙事物(包括星系)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宇宙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宇宙时空的有限即趋向宇宙时空的无限,因此ACD项符合题干要求。宇宙的膨胀虽然是无限的,但膨胀过程中却有其界限,只不过是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无法测定到这个界限罢了,任何只承认无限性,否定有限性的观点都是相对主义的错误观点,因此B项被排除。

5.A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有: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BD虽然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但是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发挥,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错误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如题干内容就是例证。

6.BC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想

象中的联系不能代替或者取消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题干中认为总吃鱼就会游泳,吃鸡就会

下蛋,不常吃鱼就不会游泳,主观地、人为地制造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因此B项正确。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活动才形成的,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人为联系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题干中正是以主观想象的联系去取代客观事物的联系,故而选项C也正确。这则笑话没有提到联系的普遍性问题,所以A项被排除。选项D的观点显然错误,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7.BD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区分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

能性以及好的或坏的可能性。时的“水稻亩产13万斤”根本就是无视自然规律,不

可能实现,谈不上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区别问题,因此A、C项表述错误;袁隆平提出亩产吨级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而2014年栽培出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则是一种存在,具有现实性,也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8.ABCD本题考查系统的主要特征。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四个,即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地球的循环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大系统都是这四个特征的结合体。

9.ABC本题考查矛盾斗争性的作用。美伊之间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有二:一是美国不断强化在海湾地区的力量,不断削弱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即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二是美国通过战争瓦解萨达姆政权,实现伊拉克国家政权性质以及美国在伊拉克地位的质变。D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本题矛盾斗争性的一方所坚持的依据而不是作用,因此这个选项要被排除。

10.BCD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在相一致的哲学范畴,价值就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大目标。追求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基础,实现价值是追求真理的目的,二者统一于人类实践中,并且都要由实践来检验。但是,真理和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如题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11.AB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对内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完成北部湾海域的划界工作、商务部决定调查延期都属于维护国家政府及其部履行国家职能,维护国家利益。工会组织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国外的反侵销调查,由于企业并不属于国家机关或其派出机构,属于企业行为,不是履行国家职能。因此,CD不对。

12.ACD社会意识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能超前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一定完全同步。现实社会中的社会意识状况比较复杂,不同社会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或者是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由于现实世界还存在两者社会制度的斗争,同一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还存在若干矛盾,因此,一种社会制度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并不一定会得到相异社会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或阶层的支持。中国与“”展开斗争,个别国家却以“人权”、“宗教自由”等理由横加指责,就是典型表现。因此,B选项错误。

13.ABD文化的统一性首先在于它的本质即人化,即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文化的统一性还在于它的社会性质,即文化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存在和发展的,它不依赖于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各种中介形式,如物质工具形式、语言符号形式、社会关系形式等,因此,文化具有客观性,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因此,D项是正确的。文化的多样性本质上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人们风俗习惯的多样化只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风俗习惯多样化不能反映文化多样性的本质,所以排除C项。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文化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基础,而文化的统一性又以多样性为前提,因而A、B也是正确的。

公共基础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伦理;道德

工业革命使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历史进入19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采纳了东印度公司的管理经验,因而出现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务活动成为正式的职业活动。到了20世纪,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为职业活动被世界各国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把行政管理当作专门的职业化的社会治理活动加以看待。然而,在社会治理活动职业化的过程中,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曾经影响行政管理活动主要从属于科学化、技术化的原则,导致这一职业的伦理规定丧失了生长的空间,行政伦理学的研究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出现“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要求变革社会治理方式的思想运动,行政伦理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关于社会治理的伦理思考是与人类追寻后工业社会治理方式的进程一道启动的。现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应当是怎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治理活动都更加依赖伦理的引导和道德的规范。

一公共管理活动的职业体系

公共管理的职业体系是职位和岗位的结构体系。与以往的管理体系一样,职位和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具置,规定了公共管理的权力、职能及责任和义务。职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纵向关系而言,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横向关系而言。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是由职位和岗位构成的职业体系,直接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行政管理的名义下所形成的职业体系也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但是,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公共管理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在管理的意义上告别了以往治理体系的权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科学化、技术化原则的职业体系,而是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科学构造职位和岗位的职业活动体系。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由职位、岗位构成的公共管理职业体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来说,“命令—服从”的行为模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的行为模式所取代。

职位和岗位都是职业体系的形式方面。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不仅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内容方面。对于内容来说,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关系。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这些职业关系可以归结为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三大类。在现实的社会治理过程中,这些关系总会以极其具体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管理活动之中。公共管理的职业关系越是具体,就越是包含着道德的内容。比如,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职务、岗位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忠于职守、忠实地履行职务以及岗位上的责任和义务;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睦共事、互相支持;当职业关系表现为公共管理者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时,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平等待人、公正处事、真诚服务,以求得广泛的合作……这样一来,公共管理在形式上是分工—协作的体系,在内容上则是道德行为的表现。尽管都是在管理,但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失去了实质性内容的管理,而公共管理则把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拥有了伦理本质。

由于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着权力关系,所以,权力关系赖以生成的等级系列依然会存在。当然,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已经实现了对等级关系的根本性改造,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等级关系改造成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系列,从而使个人之间在人格、权利等实质性方面达致平等。尽管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以组织层级为前提的等级关系只是形式上的,却反映了权力关系的本性。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关系的地方,都会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等级。只要公共管理还需要权力,它就不能消除这种“等级”。因此,作为个人的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这一合作体系中也会遇到处理上下级关系的问题,并且会成为他进行日常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比如,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需要执行上级命令和维护政府利益;政府外的公共管理组织需要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服务于社会和维护社会利益。无论是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体,还是社会中的公共管理组织,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都会出现偏差,特别是如何把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必定是一个时时都会碰到的难题。公共管理中存在着无法完全解决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尽管如此,公共管理者却不能无所作为。事实上,在公共管理的服务定位中所派生出来的一切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外化为公共管理者自主地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实际行动,进而使公共管理者不同于以往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治理者。做到这一点,从根本上说,就是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意识。只要公共管理者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表现出充分的自觉,按照自己对其职业特殊性的正确理解去处理上述各种矛盾和冲突,他就会无愧于公共管理这一职业,并且总会达致最佳的从业效果。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对于官吏的要求长期存在着争论。“官本位”文化的思路在终极追求中是要无条件地“忠君事主”;“民本位”文化的思路则反复申述“民贵”“君轻”的主张。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消解了所谓“贵”与“轻”的争论。但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往往是通过间接的、迂回的途径来认识和了解公共利益的,往往在公共利益的要求与实现之间存在着“时滞”。特别是那些已经实现了职业化的社会治理者,缺乏积极回应公共利益要求的热情,往往表现出我们称为“”的那种对于公共利益的冷漠。所以,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在人们期求更为进步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过程中,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方式需要由更加灵活的、积极的和主动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新型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制度是其赖以展开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与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不同,治理者的职业并不只是简单地充作体制和制度的构成因素和实现途径,而是体制和制度的必要补充。由此看来,统治型社会治理倡导官吏忠“君”爱“民”。在君民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要么要求盲目忠君,要么要求理性地贵“民”轻“君”。这两种选择都要求官吏在“君”与“民”之间作出选择和取舍。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得以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君”“民”的矛盾和冲突是无法调和的。所以,矛盾之中会出现上面两种对立的主张,要求官吏在两者之间择其一。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官员和公务人员以体制和制度作为行为选择的终极标准,被动地接受体制中的程序驱使,对人民、对公共利益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他们在公共部门中工作,与在工厂中工作一样,都具有工业社会特有的色彩,属于形式化了的职业活动。与此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发生在合作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的时代。在这种条件下,社会在整体上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一切矛盾和冲突主要来源于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如果通过交谈和讨论能够取得共识、消解矛盾和冲突,那么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就是运用权力促进交谈和讨论。

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角色

人的道德生活来源于人的社会角色。只有了解和确定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判定他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是道德的。比如,一个公务员做出的某件事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个普通公民做出同件事却不被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判,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我们先行对他的社会角色作出了定位。我们说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偶尔不一致,也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为与他的社会角色经常不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偶尔不一致能够得到理解和原宥,而经常不一致则会招致他人的批评和鄙视,甚至遭到他所在群体的排斥。

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与生俱来的,如血亲关系中的角色;有些角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如做学生等;而更多的角色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职业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形式,正是人的选择的结果。就是说,普通的社会角色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理所当然地形成应有的角色意识,并且准确地扮演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则不同。它需要人们通过自觉的选择和主动的学习,才能够获得准确的定位。

人们选择职业有着复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人们选择某一职业,可能因为生活的需要,可能来自生存的压力,可能出于兴趣爱好,也可能属于理想追求……当人们定位职业角色时,会在职业导师的引领下进入职业角色,也可能会在职业活动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职业感觉。但是,所有从事职业活动的人,都需要借助于自觉的职业选择和积极的职业学习,才能够使自己融合到职业中去,成为真正的职业活动者。这个过程,就是从业者在职业序列中准确地找到他所从事的职业位置的过程。职业活动的舞台是职位和岗位。职位、岗位是人的社会角色的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是职业化了的社会角色。同时,明确化、具体化和固定化的社会角色,在每一职位和岗位上都会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人类社会活动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表现在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地规定职业活动中职位、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即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活动程序等等方式,为每一职位和岗位确立起明确的、具体的责任和义务。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只要是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都会通过职位和岗位来明确界定人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地配置权力。这也是近代社会“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中最为典型的形式,但该行为模式没有注意到人的职位和岗位直接地构成人的多元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就是说,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类专业化社会活动,任何一个组织行为体系,都不仅以整体的形式构造组织化的人的社会角色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组织成员个体那里担负着社会角色,甚至首先在个体那里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一种。对于人来说,每一个职位、岗位都不仅是特定的组织行为体系中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直接地根源于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职位和岗位具有二重性,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有同样的二重性。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属于特定的职业和组织行为体系;另一方面,责任和义务又属于整个社会。对于每一职位和岗位上的从业者来说,他的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和组织行为体系内会以职务的形式出现,在面向其直接归属的行为体系之外时,则以职业的形式出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职务与职业在从业者这里只是社会角色的二重归属。在从业者与他人的联系中,职务与职业都是直接的。因此,当管理主义组织行为模式成为职务—职业—社会之间的单线联系模式的时候,责任和义务便被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道德的内容。我们在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中,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社会治理者只对社会治理体系负责而不对社会治理活动的对象及后果负责的情况。比如,就政府而言,下级官员只对上级官员负责,政府所有的官员都只对政府负责。只有政府才对社会负责,政府官员丧失了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和义务的向度。政府对社会负责,却很少对它的官员负责。因为,政府的官员仅仅是政府的“雇员”,以至于政府的官员在政府中也时常会感到“不平”。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单线的责任、义务模式改造成双线的甚至多线的责任、义务模式。还以政府为例,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要求政府官员一方面对政府负责,另一方面直接对社会负责;同样,政府既对社会负责,也对其官员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不仅仅是雇员。他们在直接对社会负责的过程中获得了在政府体系中享有自主性的资格。如果说,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视其官员为雇员的结果就是使他们成为政府行政执行的工具,那么,公共管理条件下的政府则使政府官员成为拥有自主意识的人。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若把这种区别变成革新现实社会治理模式的动力,不容置疑的起点则是在理论上把握职位、岗位及其责任和义务的双重直接关系

三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

职业活动规定着人的行为。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和开展的职业活动,决定了他会有某种定型化的、重复的和连续的行为。他的行为总和构成了他的职业活动的基本内容,进而证明着他的职业角色。从表面上看,人的行为与职业的关系是被决定或被规定的关系,即职业决定和规定着人的行为。但是,这种决定与被决定、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仅仅具有行为形式方面的特征。从实质上看,它是反向决定和反向规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决定职业。特别是在充分自由地选择职业的情况下,人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就是人的行为选择的结果。考察人的职业角色可以发现,有的人选择了某一职业后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而有的人虽然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相当长时间,却始终游离于这个职业角色之外,并不是合格的从业者。这种与职业角色的“和合”与否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所以,正是人的行为决定了他是否是合格的从业者。对此,笔者认为是“行为决定职业”。

在职业活动中,人的行为形式可以同一,但人的行为实质却会各异。对于那些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无法量化的职业活动来说,在同样的职业行为之间会存在着天壤之别。这种情况在社会治理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因此,当人们选择了社会治理这种职业的时候,还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职业规定,实质上的职业规定则涵育于他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就是说,社会治理者的职业角色主要由他自己的职业行为所决定。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正是通过人自己的行为选择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和存在内容。人愿意做什么样的人,不只是由自己的愿望决定。只有当自己的愿望转化为行为,他才能成为自己愿望中的人。相对于做人来说,既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做什么样的人,那么人就更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能否成为某个职业的合格从业者。

自从有了职业活动,人的职业角色就开始由人的职业行为来决定。然而,在近代以来的整个工业社会中,职业活动的形式方面总是受到制度性的强化,使人的行为更多地表现出被决定的特征。同样,在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由于治理者自主性的丧失,也使治理者的行为主要显示出受决定的一面。这种现象并不能否证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意义。相反,它证明了人的行为的受动性、被决定性和被规定性是由于历史造成的,是工业社会的历史条件限制了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存在、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的职业角色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工业社会的结束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的职业活动在形式方面的规定开始弱化,在实质方面的规定受到强化。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作用。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公共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突出地反映社会治理职业活动的主体—公共管理者的行为选择的意义。

公共管理职业的一切实质性的内容,都是由公共管理者的行为直接决定的。如果说选择公共管理职业的行为决定了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形式的话,那么当一个人成为公共管理者的时候,怎样扮演自己的职业角色,怎样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则取决于他的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某一行为或许多行为,都不能决定其职业角色。决定其职业角色的,只能是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的、稳定和持续的公共管理职业行为。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行为是公共管理的服务本质得以实现的途径。公共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制度安排无论怎样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都不是服务的现实。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者的具体行为,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才能够转化为现实。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他的职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规范,他的岗位服务和任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权力结构决定。当然,一些特殊岗位和特定职务也会由法律作出规定,但对于公共管理体系而言,却不是基本现象。职业和岗位、职务方面的法律规定与权力规定,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将以综合统一的形式出现。这一点也是公共管理行为区别于以往社会治理行为的基本特征。

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社会治理行为主要体现着权力意志;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理想的社会治理行为应当主要反映出法律精神。公共管理行为既不是权力意志的作用,也不是法律精神的显现。公共管理者把他在职业和岗位、职务上的权力规定和法律规定统一起来,作为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的支持力量灌注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权力和法律都是公共管理行为的前提和依据。权力和法律所支持的和试图达到的是实现服务的精神和服务的原则。这样一来,我们在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中所看到的,就是以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为旨归的、权力和法律的综合统一。它在根本上结束了“权力归结为法律”或“法律受权力统驭”的争论。

尽管公共管理者在其职业行为中用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统一了权力和法律,但权力和法律在他的职业行为中毕竟是一种客观力量。无论行使权力和执行法律或受权力支配和法律制约,这种客观力量都会对他构成压力,使他的行为选择受到约束。公共管理者怎样才能超越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呢?应当说,在一切存在着权力和法律的地方,社会治理者都会遇到这种被动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状况。对此,以往的社会治理者往往不得不加以接受。公共管理者采取的则是积极应对的态度。他们把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所拥有的、作为制度力量和体系力量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力量。这样一来,公共管理行为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行为,而是发生在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就是说,当公共管理体系的服务精神和服务原则仅属于制度和体系的时候,还只是相对于公共管理者的“客观精神”,公共管理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秉承和尊奉。一旦这种服务精神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标准,公共管理者也就获得了自由和自主。这时,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不再是受着某种外部力量驱使的行为,而是由他自己的意愿主使的行为。在人的一切行为中,只有道德行为是最自由、最自主的行为,职业行为亦然。

公共基础篇5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讨论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并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这个问题更加有待于解决。其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经济学理论,它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1、福利经济学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宗旨,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层在其《帝国主义》一书中提出,经济学应该是发现现行社会制度下财富分配所依据的原则,提出解决财富分配不均问题的对策与办法。

2、公共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由政府提供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经济学家庇古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最大利益,将富人的财富部分转移到穷人,便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满意度,国民收入越是均等化社会满足程度就越高,社会福利实现程度也就越大。他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增加个人的实际财富;一是将富人财富转移到穷人。庇古的国民收入均等化思想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很强的启示性。

3、帕累托最优认为: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任意一种分配方式都不可能使得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情况下另外一个人的状况不受影响。公共资源总量是一定的,只有在实现其配置最优化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社会分配的最为合意化。这种情况便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情况。

公共性是公共服务的本质特征,政府的财政收入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公共财政支出也必须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因此政府必须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即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公平正义理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的形成与公平正义理论密不可分。《正义论》有着非常浓厚的平等主义色彩,正义是对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分配。罗尔斯说:“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包括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正义原则是每个人对于其所拥有的自由体系有着平等的权利;第二个正义原则是,社会和经济的安排使人们拥有符合其自身所处的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很大的启发,公正体现在利益方面就是提供一个纯粹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并且有序地贯彻第二条原则。

三、社会公平理论

社会公平理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理论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公平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就是消除旧的分工,所有人共享社会福利,使人类实现共同发展。几人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类,那么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便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公平的实现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最为重要的意义。

其次,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和目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提出的,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再次,社会公平需要政府的调剂。为了消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提升社会的发展水平,就需要政府的调剂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重视社会的普遍调剂。公平以差别为前提,其次是一个历史范畴,受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社会公平理论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要的理论依据。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让更多部门参与供给; 更加重视政府的服务与产出质量;以社会成员的需求为导向;实行绩效评估等来监督政府的服务等。这些主张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支撑和手段。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代表着罗伯特·B·登哈特夫妇强调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政府。行公共服务理论的原则有:服务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责任不是单一的;重视人而非仅重视生产力等。这些原则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且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指导。

此外,公共产品理论中,对于公共产品的界定、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论述,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的思考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持。公共财政理论,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提出市场失灵是政府财政存在的根本理由,把提供更为充足的公共物品作为政府财政活动的目标,而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必须应用于全体社会成员,这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支撑。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公民权理论中认为,公民权代表一种平等的权利,他对公民权的三个维度的分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注释:

崔松虎,颜旭.有限政府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界定[J].生产力研究,2009

张三楠.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从经典作家民族理论到“中国模式”[J].民族研究,2010

崔松虎,张广.从“先富”到“共富”——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经典范例[J].生产力研究,2009

刘邦凡,侯秀芳.论实现新公共管理的公民参与[J].学习论坛,2007

盖宏伟,陈树冬.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途径探讨[J].法治与社会,2007

公共基础篇6

其次,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了强大的参与力量,这就要求公共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公共性”,从而表现为某种程度上“公共性”的觉醒。譬如,一种成熟的理论认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都存在体现公共理性的力量,公共领域由于是公共权力活动的场所,因而天然地必须体现公共性。而私人领域是市民社会成熟基础上的产物,它发挥社会批判功能,体现参与和监督精神,因此它的存在有助于公共性的发扬(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许多国内学者也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或自由化推动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开来而获得独立的存在和发展,在市民社会里,各种非官方的社团组织及他们活动于其中的非官方的公共领域也逐渐活跃起来。一般而言,自治原则、法治原则、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公共性等被人们认为是市民社会特有的价值旨趣或规范基础。”随着第三部门的成长壮大,它在政治生活中起到有效抑制公共权力对社会公众的滥用,从而发扬民主行政理念,使公共管理更能体现为公众利益的本质目标(注:参见汪俊昌《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谈论市民社会》,《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由此看来,当前对于“公共性”的研究,既是过去探索的延续,又具有现实紧迫性。 二、“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众”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 or 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 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产生。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观进程,都在于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整合体。在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也开始了分化的历程,除出现了国家职能的多样化趋势,其中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是最为基本的两大职能。由于国家统治职能是在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虽然它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公共性的内容,但本质上是与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职能中,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断言:归咎于管理职能的是一个纯粹的公共性的领域。因此,社会领域的分化引发国家职能的分解,从而导致公共性的彰显。 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用“公共性丧失”一词。一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现时情况是,“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实践中已是

公共基础篇7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准则;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信息披露

一、《新准则》关于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的创新点

(一)修改定义和细化范围《新准则》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义中将“行政单位占有”改为“政府会计主体控制”,这样表达更为严谨科学,因为公共基础设施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而政府只是代为行使所有权。同时也强调了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有形资产系统或网络的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用途,一般不可移动。同时,《新准则》将基础设施分为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四大类,并且累计列举了24个小类,比起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列举的7类,其对范围的界定更加细化了。此外,《新准则》对容易与公共基础设施混淆的一些项目也作了说明,比如属于文物文化资产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形成的公共基础设施的确认和初始计量,适用其他相关政府会计准则。这些规定有利于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更好把握对某些模棱两可项目的界定。

(二)初始计量中新增借款利息等情况的处理办法《新准则》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初始计量新增了借款利息支出和接受捐赠的处理办法,即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当资本化,计入该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工程成本;不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应费用化计入当期费用。接受捐赠的公共基础设施成本按照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费用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则依次按评估价、市场同类价来确定,旧的公共基础设施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当考虑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借款和接受捐赠都是政府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对其进行细化规定有助于基础设施初始计量的规范化。

(三)对无需计提折旧项目和土地使用权的摊销作出规定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公共基础设施都有必要计提折旧的,比如在公路构筑物中,容易受损害的是路面,而路基主要是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只要注意维护在可预见的未来就可以一直使用。考虑到这个问题,《新准则》规定对于经过持续、良好的维护,性能得到永久维持的公共基础设施无需计提折旧。此外,《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占用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应当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未予明确,其规定行政单位构建房屋及构筑物不能够分清支付价款中的房屋及构筑物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能够分清支付价款中的房屋及构筑物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将其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作为固定资产,将其中的土地使用权部分作为无形资产。而《新准则》规定政府会计主体在购建公共基础设施时,能够分清购建成本中的构筑物部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将其中的构筑物部分和土地使用权部分分别确认为公共基础设施,否则就整体确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被确认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使用权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规定进行摊销,这就有效修复了上述的漏洞。

(四)由“虚提”到“实提”按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公共基础设施每月都要以应计提折旧金额借记“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贷记“公共基础设施”,这是一种“虚提”的方式,并没有用到“累计折旧”这个科目,而是直接冲减“资产基金”。《新准则》规定公共基础设施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计入当期费用,这就要求政府在计提折旧时列明相应的支出科目,是一种“实提”的方式,与《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的权责发生制相呼应。从监管角度考虑,“实提”的方式能更好的反映支出的来龙去脉,避免虚增资产的情况,有利于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二、《新准则》存在的不足

(一)会计计量方法过于单一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和重置成本。随着情况的不同,公共基础设施也应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比如公共基础设施由于建设时间较长不适合采用历史成本,就可以采用估值或重置成本。由于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来源日益多元化,《新准则》规定的公共基础设施计量方法一律采用实际成本法就显得过于单一,也直接影响到“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新准则》部分内容与其他准则冲突由于《新准则》是出于对公共基础设施总体考虑而制定的,不可能细化到每一个部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不同准则之间的矛盾。例如《新准则》规定,通常情况下为增加公共基础设施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建、扩建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公共基础设施成本;为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维修、养护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然而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公路只有改建工程后续支出可计入资产成本,而其他可以延长其使用年限的修理支出则不能资本化。准则之间的细节矛盾必定会对行政单位的实际操作产生困扰,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规范性。

(三)披露的规定全而不精《新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披露制度,在披露账面余额、累计折旧额(或摊销额)、账面价值的期初、期末数及其本期变动情况的基础上,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分类、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以及暂估入账、无偿调入、接受捐赠的公共基础设施名称、数量等情况也作出了披露规定。《新准则》全面考虑了披露的诸多细节,完善了披露制度,毋庸置疑对监督政府有积极作用。然而《新准则》对很多项目的披露规定并不具体,只是用“等情况”三个字进行概括,这就给政府很大的自主裁量权,本质上并未建立起完善的披露制度。

三、完善《新准则》下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新准则》针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核算制定了较为全面规范的会计准则,这对政府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准则的宣传与培训力度,另一方面也要为政府会计改革储备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和改善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现有政府会计人员职业业务技能培训和道德培训,积极引进外部优秀的会计人才,使其满足会计改革需要,促进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要认真的学习《新准则》,琢磨其中的细节,牢记准则规范并正确运用到实际的核算过程中,对不清楚或者有疑问的部分及时汇报,确保核算的准确性。

(二)把握好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工作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是《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重大创新,它的引入是《新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其原则同样也贯彻到了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核算中。因此把握好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工作既关系到政府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对于权责发生制的落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强化,一是明确权责发生制的实质,即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获得和消耗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实现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内对费用等会计科目进行界定和计量反映是新政府会计准则的权责发生制本质;二是明确公共基础设施的权责发生制业务范围,例如计提折旧等。

(三)自觉遵守会计信息披露准则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与财政透明度相关联,还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因此政府要自觉遵守《新准则》中的公共基础设施信息披露。建议政府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指定会计信息披露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和监督人,对认真披露会计信息并能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公正的,进行相应的奖励措施,比如晋升,发放奖金等;对信息披露不完整、不真实的,进行一系列的惩罚,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此外,政府要转变披露观念,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替代应付准则的态度,对披露准则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反映而不是利用漏洞为自身牟利。综上,面对《新准则》的出台,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应该主动去了解《新准则》背后的意义,从根源出发,深刻领会《新准则》的灵魂与精髓,对新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解新旧准则的过渡与变化,做好新旧准则的衔接工作,运用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新准则》来促进政府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的通知〔S〕.2017-04-17.

[2]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S〕.2013-12-18.

[3]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S〕.2015-10-23.

[4]刘晓丹,朱久霞.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6(22).

[5]王全美.《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主要创新分析和实施建议〔J〕.财会学习,2016(16).

[6]苏力.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核算探讨——基于美国政府会计准则的应用〔J〕.财政监督,2016(10).

[7]庞文群.谈政府会计改革中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的难点——以公路基础设施为例〔J〕.财会月刊,2016(07).

[8]李婧,卢凤娟.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实施难点及解决途径〔J〕.商业经济,2015(11).

[9]刘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

公共基础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

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和定位问题上,也存在着过度夸大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用,忽略了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功能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强调要“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引入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及其实践教学效用

1.公共基础课培养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宝贵财富,产教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两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及计算机等课程组成,教育部在《意见》中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界定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一主体两兼顾”,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体,同时兼顾专业课教学需要和服务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2.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掌握实践技能,适应岗位需要,其课程的职业指向性也就十分明显。因此,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效用就体现在“优、实、能”:“优”即优化课程设置,使公共基础课适应且服务于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实”即课程内容实用,突出基础课程理论的应用;“能”即职业能力与创新,公共基础课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精神的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效用,不仅包括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效益,更是涵盖了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及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的内涵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须具有适应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职业素养。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分别是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素质就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这八项核心能力。有学者指出,职业素质养成有别于理论系统知识的习得,两者教学方式不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培养知识理论系统所指向的能力而不是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理论系统。所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任务驱动的学习实践为过程,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所需的实践能力,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不变宗旨。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计算机”“英语”等与职业素质养成所包括的八项核心能力都是能够相适应的,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渗入信息处理、与人交流、外语应用的能力。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领域的特殊性,结合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

三、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不同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意识、考核办法等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上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往往是高职院校最为鲜明的特色。

2.实用性原则。以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应习得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依据专业的教学规律及特点,制订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方案。要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并紧密关联专业岗位群的发展,以实用性为原则组建一个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体现在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综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综合、课内与课外的综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社团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体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四、以职业素质养成为导向,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

相较专业课而言,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质性改革明显滞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实施主体——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识淡薄,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层面上,即关注“怎么教”。因此,在公共基础课中渗透职业素质养成的同时,还要通过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课外实践及教材重构等方面强化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程实践教学意识。

1.优化课程。优化课程指的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内容的建设和设计。教师要以实践性为基础合理地选择课程教学的内容,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任务项目化,不必过多地满足课程的完整性,重点要求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例如,英语模块化教学是以英语实践应用为理念的一个模块化的整体,在模块化的整体中设置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子模块,如英语基础知识模块、行业英语模块、求职英语模块等,在每个子模块中再设置不同的任务单元。以能力为主旨的模块设计,以模块链接与组织为特点的课程设计是模块化教学思想的特色。同时,将教学内容情境模块化,把学生所需的实践项目分为竞聘演讲稿、活动策划方案和海报等情境模块;加强创业就业教育,将创业就业教育优化为项目计划书、求职信、简历、劳动合同、工作计划、总结的撰写等。

2.课堂实施。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关键环节,在公共基础课本身寻找出包含能力点学习训练的载体,在设计策略上,紧扣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行动化和学习结果具体化。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克服缺乏行业、企业背景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结合任教班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分析专业需求和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所教授课程,构建项目,然后分解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通过加入案例讲解对基础知识分析的教学方法,即在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中使用“引导式”案例教学。该方法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预设好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陷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主,适时引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解决的方法。这不仅能够让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将基础知识融入案例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知识。“引导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差不大,也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但不同的是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扮演的是观察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观察对案例进行分析,将分析结论反馈给教师,学生的反馈成为教师进行下一个案例教学的提示;教师扮演的是舵手的角色,将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分步骤告知学生,适时地进行提示。因此,“引导式”案例教学法能够让教师有效掌控课堂教学,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操作当中去。

3.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设计任务链,将课外实践的内容穿插在任务中,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课外实践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在课外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发展特征,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并在其中融入行业企业的实用要求,专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需的、有用的题材,挖掘、整理教学内容并重组成为一个个学习任务,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链,优化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链中主动获取主要信息,一步步接近目标,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在器重、包容和激励的氛围中实现学习目标,在合作探讨交流中提升素质。课外实践另外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辅导学生社团。教师通过辅导学生社团,展开具有趣味性、计划性、常规性的职业素质培养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并非只是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场所中应用。

4.教材重构。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宗旨,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进行整合优化。公共基础教学的教材重构须以教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根本,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取舍,跳出教材过多单独阐述理论的怪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追求课程的生成性而避免课程的僵化。另外,课程教学不能只拘泥于教材,应尽可能为课程增加各式各样有用的、开阔学生视野的教学资源。

5.评价体系。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考试)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可选择的方式包括主题演讲、模拟场景或构想推介、主题活动、调查报告、资料综述等;也可借鉴清华大学的考试方法,允许学生自带一张复习题纸来考试;或采用实践表演类考核,如大学语文的“话剧表演”、英语的“商务接待表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拟招聘”等。语言类的课程不应统一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可以调整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也不应只用一个分数来反映,而是以分数、级别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另外,应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平时考核状况和期末考试成绩,还应增加学生技能操作、合作探究、独立完成任务等方面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建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2]杨利香.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

[3]叶红.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4]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公共基础篇9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77-02

公共基础课是我国高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地位重要,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体育等,高等军事院校除此之外还有军事理论等课。

毋庸置疑,公共基础课地位很重要,然而现状却让人担忧。公共选修课却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但不受重视,教学效果也较差。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国内高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公共基础课就是当下国内各高校破解这一难题的现实选择。

一、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制度并没有真正给予学生选课的自由,即便是全面实行学分制的重点高校,在具体操作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1.自主选课“不自主”。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含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等几部分。在高校的课程中,必修课占有较大的比重,大一、大二时学习任务也较重,学生很难挤出时间去选自己想W的选修课程。从现今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来看,学生没有选择,不得不上上百人甚至二百多人的大课。在上课时间上选修课也容易与必修课冲突,因此,学生不得不放弃。

2.自主选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高校学生较多,但课程资源却比较少,因此在选课时特别是即选即中的选课制度下很多学生都想第一时间选课,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往往会出现故障,这就给学生自主选课带来了一些困难。我国高校现行的公共基础课程选课制度并现行公共基础课程选修模式部分学生因为系统的原因没有选上想上的课,进不去,部分选课成功的学生在上课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喜欢授课教师或其他原因想换班,但是因涉及教学班级及教务管理等原因很难及时退出或换班。

3.综合配套改革“不给力”。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优质教学资源还比较少。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班级人数较多,一般在100人左右,甚至有超过200人的。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认为,合适的课堂人数为25,超过25人的课堂教学都属于大规模的授课[1];公共基础课程的网上选课系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测评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改革路径探讨

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制度旨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主选课意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增强高校教师紧迫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由“不愿教”到“我乐教”,构建符合我国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本文尝试探讨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改革的新途径。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前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的专业大都是填报大学志愿时选择,并主要依据学校的招生计划确定,进校后学生很少能转专业。高校在学生还没有进校时,已经为每个专业制定了培养方案,学生进校后按培养计划修读即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变为主动式、探究式、研究性学习[2];信息爆炸,学科发展趋于融合,强调知识的交叉、复合,社会急需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如理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构筑宽厚基础、宽专业、注重培养学科交叉和创新精神;文科人才培养理念为培养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文科人才。成功实施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的前提是开设足够的课程资源、实行滚动式开课,以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

2.完善选课制度,加强对选课的指导。当前我国高校都有自己的选课系统和平台,但面临学生数量较多课程资源少的难题,开学之初,学生都想在第一时间选课,这就造成选课系统面临巨大的流量,往往造成死机,使得选课系统崩溃。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在对大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晰、对专业要求不了解、对选课制度不熟悉的情况下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选择,经常走弯路,选非所爱。这就要求各高校加强选课指导,制定《选课指南》,指明学生选课需注意的问题,如对公选课的介绍、开课教师的介绍、课表提前编制、上课的时间地点以及开课前师生见面的时间地点等。学校应该摸清楚在选课问题上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及时对学生选课结构的完善做出更合理的安排。另外,选完课后的改选及退选程序也应进一步完善,可以让学生选课。后试听两节课或一周课再决定是否选课,选课时间不宜过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应选择在学生有空余时间的时间段进行选课,而不是在上课的过程中。选完课后还应加强对网上教学课程的管理,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如北京大学规定在开课后的第2周、第3周可以退课或改选,第4周可以继续选课,但不可以退课。目的是让一些最后才退课的空余名额尽量满足学生们的选课要求。[3]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资源少、教学质量低的现状,应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上议程。如何构建一支教学水平高、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大对高校教师培训力度,由教学水平高有经验的专家、名师不定期的进行指导,开展各种教学比赛、评比。其次还要加强评教活动,及时将评教的结果反馈给高校教师。让教师做自己有一个客观了解,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再次还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待遇和地位,让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头抬起来,腰挺起来。

4.更新人才培养挂念,调整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依据总参军训部下发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公共基础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高效、具体实用的原则,要在增强公共基础课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针对性上下功夫,抓好学员基础课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使学员采用科学的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4]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除了要交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外,还应考虑其后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合理分析问题的理念等。如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要考虑学生个体间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差距,实施分层次教学,让入门者尽快深入其中,达到一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等。

三、结论

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公共基础课自主选课模式改革要从整体考虑和整体推进,学校各方面力量协同作战。要求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建设教师队伍,加强选课指А9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的改革的关键点是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三大类,因为这三大课程无论是课时总数、学分总数都比较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是大学基础教育的基础。各高校应特别重视这三大公共基础课程的自主选课的试点改革,试点成功的再扩展到其他公共基础课程的自主选课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媛.论大型课中的合作教学[J].教书育人,2006,(32):73-74.

[2]陶丹,冉敏.“三步式”综合学习方式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7):23-26.

[3]卢晓东,董南燕,王卫.面对面选课与网上选课相结合――北京大学新的本科选课制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2,(7).

[4]屈强,孙德军.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2013,(1).

公共基础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各种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纷纷出现,专业课程建设热火朝天。然而,在高职教改热潮中,却存在着不平衡,甚至出现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最为典型的就是公共基础课程领域。在部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严重滞后,教师队伍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目标达成率偏低,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块软肋。为此,从现实出发、系统反思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探索突围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课程的认识问题 

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认识的偏差,是导致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首要原因。在部分高职院校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声音,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是重点,而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关系不大,在专业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其课程建设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思想影响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被摆在了次要地位甚至被边缘化。据笔者调查,多数学校在机构设置、课程安排、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教改、经费设备投入等方面,公共基础课远远落后于专业课程:有的学校至今没有公共基础课程的专管机构,从未专题研究过公共基础课的建设问题,基础学科教师“只出不进”“只用不培”,年龄严重老化,部分专业随意削减公共基础课学时。此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导致社会对高、中职界定的模糊以及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眼光高,基础不牢”的负面评价。 

实际上,高职公共基础课不仅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还承担着打造学生人文科学素养、身心素质等可持续发展性能力的任务,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密切相关,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专业调整快、建设任务重的情况下,教育资源可适当倾斜,但并不意味着公共基础课建设不重要,不紧迫。没有公共基础课程的支撑,专业课程建设不可能深入、牢靠和卓有成效。因此,纠正认识偏差,深入、全面地理解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其走出困境,实现突围所必须进行的首要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不合理。由于认识偏差,在人才引进、内部师资调整、教师送培、职称评审中片面操作,致使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职称失衡,结构极不合理。(2)观念陈旧。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思考高职培养目标与自身教学的关系,认为中专、大专、高职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一回事,思想观念严重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3)缺乏内动力。公共基础课程的被边缘化,资金、设备的投入分配向专业课程倾斜,年龄老化,职业倦怠,缺乏改革动力。(4)教改、科研能力偏弱。年龄老化、观念陈旧、内动力缺乏以及培训、交流机会的偏少,致使公共基础课教师教改科研能力整体偏弱、成果匮乏。 

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阻碍了课程建设的步伐。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通过人才引进、内部调整、进修培训,充实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结构;(2)多渠道、多方式强化高职教育理论学习,明确高职教育与本科、中职教育的不同,充分理解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基础课与专业课以及与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自觉开展课程改革;(3)根据公共基础课地区差异性小、稳定性强的特点,构建从国家到地区的教研网络,搭建科研平台,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真正做到资源共享;(4)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制订合理分配方案,建立公正全面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培育浓厚的职业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 

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师生交流的载体,教学内容的选取直接关系着课程目标的达成,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存在两大问题: 

1.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公共基础课多是文化理论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必须与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过高过低都会产生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高职生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低,就高考录取分数线看,高职控制线基本在300分左右(满分750分),客观地说,大多数高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技能未达标,处于较低水平,而多数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定位是按达标甚至较好来设置的,严重脱离学生实际,使学生“高不可攀”,产生畏难情绪与抵触情绪,在数学、物理、外语三门课程中最为突出。 

2.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必须与本科、中职有所区别,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实际现状是教学内容基本照搬本、专科教材,仅作了些简单的压缩删减而未作深入的研究、筛选,并且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影响了基础与专业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困难。 

为此,必须着力进行教材建设,打造好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与平台。在教材建设上要转变思路,从过去以各校自编或多校联编为主变为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编写为主、各校自编为辅。因为前者受到编写者精力不够(兼职)、水平参差不齐、观念风格不一致的制约,教材质量难以保证,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出版社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编写,一可选出具有相应水平、能力的编写班子;二能保证编写者集中精力编写;三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保证教材编写的调研、论证的深入与充分,其教材质量能得到保证。与此同时,应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调研,了解相应专业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研究所任课程如何有力地支持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寻找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的结合点,增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