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十篇

时间:2023-04-08 18:22:32

中医药法

中医药法篇1

中医药立法于1983年首次提出。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传统)医药法》列入了本届立法规划的二类项目(指“研究起草、条件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2011年11月,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下称《草案送审稿》)。

此前,卫生部已书面征求了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24个部门和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对该草案的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将该法主要内容概括为“扶持、促进、发展”六个字。他于今年3月表示,《中医药法》将尽快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预计可于年内出台。

不过,这一时间表仍不确定:《中医药法》需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后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依惯例法律草案需经三读方可通过。在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中,《中医药法》列为二档项目,这意味着国务院通过草案尚需时日。

但在大部分中医界人士看来,中医药立法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他们认为,在国务院2003年颁布了《中医药条例》、2009年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背景下,中医药事业支持力度加大,但很多人的认识还存在问题,只有通过立法,才能统一认识,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也称,中医药立法是中国医改和发展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需要。鉴于总体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农村缺医少药、医疗费用上涨较快,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价廉的优势,特别要发挥中医药的医疗保健作用。

社会上对中医药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功耀与科普作家方舟子等人的言论曾引发社会对中医科学性的思辨。

对这份《草案送审稿》,张功耀认为,医药问题人命关天,有关中医药的立法,必须冲破“部门法”和“部门联盟法”的立法习惯,在社会上进行广泛讨论。

这份中医界历经多次研讨方形成的《草案送审稿》,目前尚未公开。

行动纲要还是立法草案

“扶持、促进、发展”成为送审稿的主题,被部分看过《草案送审稿》的人士认为过多体现了中医群体的利益,削弱了法律规范管理的本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贵松就表示,法案名称与内容并不一致。按照目前《草案送审稿》内容,名称改为“中医药促进法”或“中医药保护法”倒更合适。

《草案送审稿》并未对“中医”“中药”“中医医疗机构”等基本用语做出定义。同时,《草案送审稿》使用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提法也受到质疑,被认为语言表述不应使用情感语句,缺乏法律专业性。此外,送审稿具体条款粗略,政策性内容太多,规范性内容少,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手段也多为“鼓励和支持”,类似于“行动纲要”,而非立法草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参与了草案起草工作。他告诉《财经》记者,法律是宏观的东西,太细的话对下面不容易执行。不过,他也承认,草案中的名词术语是否规范,还需要推敲细节,再比如,中医药法要不要涵盖少数民族医药,还没有确定下来。

《草案送审稿》将政府置于主导地位,其第三条称:“国家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持和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

对此,王贵松也表达异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不应当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政府可以是支持者和监督者,而不是主导者。

同样的情形还存在于其他条款。关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草案送审稿》第29条第二款称国家“鼓励中医药学术争鸣,支持学术流派发展”。王贵松称,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需根据学术自身的规律而定,国家立法不宜支持某种学术流派化。

方舟子认为,为了支持或扶持中医药而立法,会混淆法律和政策的区别,很难真正执行。

张功耀则表示,《草案送审稿》至少应对中医的责、权、利作出规定,中医究竟提供什么样的医疗服务?中医能不能镶牙、体检?中医能不能应对突发疫情如SARS等?目前草案并无这些内容。

对此,张伯礼表示,中医能治什么病和不能治什么病,不容易界定。中医在哪些病症方面有优势,医生和病人清楚,但在法律上界定不合适。如果界定这些会限制中医,如SARS和甲流是新的疾病,就不容易涵盖进去。

中医界人士也有不同看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常存库对《财经》记者表示,此法很多条款内容不太适宜。针对“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中医学术传承名录,并认定中医药学术传承人,以及县以上地方必须设有中医药机构”等内容,常存库认为,这是地方行政事务,要依条件而定,强力而为,造成损失谁来负责?同时,学术传承本是纯学术问题,应有学术自由,不应用法律干涉。

中西医结合障碍

在《草案送审稿》中,第三条有“中西医并重”的提法,第四条则规定:发展中医药应当遵循其自身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坚持继承创新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坚持中医西医相互学习,鼓励西医学习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

常存库认为,目前说不清的问题和做不到的事情不宜立法,《草案送审稿》并未将中医基本概念与理论表述清楚。比如“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中医药原创思维”,等等,内涵究竟是什么?怎么做才能符合?

中医属于传统医学范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这是一种为维护健康而使用的无论是否有科学解释的以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其地位与现代医学主流地位不可比拟,因此被称做补充医学。

同时,现代医学接受国际标准的监督与检验,而中医法律监管和科学检验机制还不完善。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这些用以描述生理、病理、病因的理论概念难以为世界其他文化共同理解。

正是由于这些概念缺少可检验性,传统医学屡遭非议。

中医与西医之间是非争议已达百年。1911年之前,中医认为应建立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医学体系。1911年到1949年,业界主流提出中医科学化,提倡废弃中医理论,保留中医的有效治病经验。建国后,在经历中医科学化和西医中国化矛盾摇摆后,中国提出要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

期间,中医与西医(现代医学)之间的争执此起彼伏,尤其是1958年以来,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医发展的基调。以中西药互掺为例,中西医结合的结果之一是大量中成药中添加了西药(化学药)成分。国内抗感冒药的中成药中,如常用的维C银翘片、感冒清胶囊中,都有含量不等的对乙酰氨基酚,后者正是一种解热镇痛的化学药。

香港与内地的做法则不同。如2011年9月,香港发现某批次的“白云山”感冒清胶囊,每粒含0.29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对比内地市售感冒清胶囊24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含量,如此含量似乎微不足道,但香港仍因“中药添加西药成分”违反相关法规,采取召回行动(见《财经》2011年第25期“尴尬中西药”)。与香港类似,台湾亦将中药制剂添加西药问题作为查处重点。

中医药法篇2

1.中医立法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和历届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中医药工作,并把发展传统医药载入我国《宪法》。早在1985年中央书记处《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又把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三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20*年1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中医药强省大会,做出了建设“广东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策,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张德江同志和黄华华省长在大会作了重要的讲话。为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敢于负责任的精神,予以坚定贯彻落实,使*成为“中医中药强省”的排头兵和试验场,并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应抓住契机,以立法的手段促进中医事业发展。

为了使我市制定的《*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根据中医立法工作计划安排,20*年1月11日至18日,市卫生局与市法制办联合组成调研小组,就我市中医事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法律障碍、立法需规范哪些法律关系等问题,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市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道如下。

2.市内调研的基本情况

20*年1月11日至13日,调研小组有针对性选择了1家区级中医院(宝安区中医院)、1家街道综合性医院(梅林医院)、1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人民医院)、1家市级中医院(市中医院)等4家医院进行实地考察。20*年1月16日至18日调研小组又分别组织召开了管理层面、中医药专家、中青年中医骨干座谈会。管理层面的座谈会邀请了各区卫生局分管中医工作的局

领导、中医医院院长、医务科长参加;中医药专家座谈会邀请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参加;中青年中医骨干座谈会邀请了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我市中医中青年骨干参加。

在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期间,各层面的中医从业人员均一致认为我市中医立法十分必要且非常急迫,就我市中医发展的现状、立法应解决的问题畅所欲言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想法,为《*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的起草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起草思路。

3.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中医药发展严重滞后、中医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平均人口拥有医生数和床位数是综合评价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1000万人口计算,2004年底*每万人口拥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含助理执业医师)1.3人,每万人口拥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病床数为1.01张。这两个数字不仅落后于全国及广东省平均水平,也落后于青海、、甘肃等欠发达地区。中医药市场效益低,而政府投入又不足,

“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没有得到落实,严重制约了我市中医药发展,使中医药正逐步走向萎缩。

3.2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不足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和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市仅有3个区设有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只有福田区有1家,且规模很小,仅30张病床。各区中医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存在,作为*面积第一大区的龙岗区,至今无一家中医院。

3.3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编制及构成比例不合理医院人员编制少,留不住人才,且现有人员构成比例不合理,有的中医院中医师的比例甚至低于西医师。

3.4中医医疗收费过低许多治疗效果很好的中医医疗技术得不到与之相符的价值体现,如中医手法复位骨折治疗费仅几十元钱,而如果进行手术治疗其医疗费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医院及中医师就放弃中医最传统的简、便、验的治疗方法而选择西医疗法,从而导致中医西化。

3.5

适宜的中医医疗技术得不到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由于中医的自身特点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而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却是重治疗轻预防,住院标准一直以西医为标准,使得许多具有中医住院治疗征象的病人无法收入院,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此外,许多适宜的效果良好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熏蒸、耳穴按压等疗效极佳的中医技术等),被误认为保健方法,不列入医疗保险记帐范围,从而制约了中医的发展。

中医药法篇3

关键词:研究方法;临床试验;实验设计;质量控制

医学起源于原始人类对伤痛的自救和互救。最早人类运用砭石按摩身体、用树叶敷贴止血、尝草药治疗疾病,这些都是人类早期的医学经验。中国经验医学到《内经》完成了理论基础,到《伤寒论》临床实用技术基本完成,构成了中国经验医学体系。几千年来,中国经验医学保障着中华民族生命及健康。然而现在有很多人打着“科学”的旗帜批判中医,说中医是“伪科学”。其实中医的临床治疗技术不是简单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并不是直觉思辨,它的精粹是经过大量经验积累后进行的理论提升,这种提升同样是使用归纳的统计方法提升出一般的规律,并且这些一般规律得到了临床的验证。验证医学的科学性有2个途径。一是通过人体及动物解剖实验来得到直观的依据,查明病因或药效。中国古代就有对解剖的研究。据《汉书•王莽传》记载,“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兴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沿病。”二是通过临床实验的方法来探索验证。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系统性综述、试验性研究、非随机和观察性的比较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四大类[1]。临床实验研究能够指导我们认识、预防和诊疗疾病。中医临床实验包括中医诊断实验研究和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

1中医临床研究方法

中医临床强调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其研究方法也存在特殊性。其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现代病证结合研究,以病统证,采用西医临床研究所一般采用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另一类是传统的辨证论治以及个体化的研究,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时序试验等研究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andomControlTrial)是治疗性临床研究的金标准方法。RCT的报告标准应参照CONSORT(临床试验报告的强化标准),包括入选、分组、随访、结果分析4个阶段。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non-RCT)包括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历史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双向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包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累积型病例对照研究)。个案研究包括医案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时序试验[2]。

2中医治疗学实验研究

由于大多临床实验研究是治疗方法的评价,所以临床实验往往被称为临床试验。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其一是建立中医药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科学假说,必须包括辨证依据、整体调节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基本特点;其二是应用科学方法检验假说,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其中重要的是随机对照试验(RCT)[4]。中医药要与现代医学接轨,就应当使治疗从个体走向群体。循证医学(EBM)通过大样本标准化研究,对中医药的疗效、安全性、剂型剂量给予科学的评价,使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有据可循。Meta分析得到的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已被列为最高的证据级别。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ME方法)被引入中药临床试验,结合中医药特色,从与临床疗效评定有密切关系的证候、软指标评测方面开展研究,同时也重视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评价。以DME关于随机、对照、盲法、重复的原理和方法为准则进行中药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的处理、总结,形成中药临床试验程序,对证候量化、软指标评测研究及促进中药临床试验规范化有示范作用[5]。随着临床流行病学中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Measure-Evaluate,DME)方法的广泛应用及循证医学的提出,中医临床疗效采用公认的方法在群体层次的评价已经开展了很多,但被学术界接受的高质量报告还很少[6]。

2.1实验设计

临床研究方案是基于真实事件的。实验设计的原则包括对照、随机、重复,以及盲法。开展临床试验需要现代化的医疗条件,需要大量样本的研究对象及专业医院。样本量的大小需要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类型、专业要求和统计学要求而定。例如“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对样本含量大小的要求就不一样,“两样本比较”和“样本与总体比较”的样本含量也不一样。随机对照平行试验所需的样本含量与样本所包含个体的差异程度、组间效应差异的程度、统计资料的性质、统计推断的严格程度有关[7]。治疗方法按照观察类别的数量可分为单因素研究和多因素研究。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应保持处理因素的标准化与稳定性,即处理因素的组分应明确,诸组分及有关条件应保持恒定。

2.2测量与评价

中医药临床实验研究结果的测量多采用西医指标与中医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在西医结果指标的评定方面,应尽量采用有良好反应性、稳定、价廉、定量和经济的指标评价,同时应综合考虑指标的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通常临床上观察指标主要是用症状的改善、实验室结果等中间指标来评价。如ANA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ESR作为活动性类风关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价指标,血清肌酐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价指标等。循证医学更重要的是提出终点指标评价,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致死率、生存质量等。中医指标的评定多采用中医证候积分。目前,很多学者将国际上的通用一些量表应用于中医的临床研究中,用于量化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观症状、中医药临床疗效,还初步开始了一些与中医证候有关的量表制订工作,对中医药证候研究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8]。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ME方法)及层次分析法(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被引入中医药临床实验指标的测量与评价中来,使得中医临床研究逐步优化。Delphi法,是指采用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综合意见,对研究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专家问卷是开展Delphi法的基础工具与主要内容。Delphi法主要针对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9]有学者提出层次分析法(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层次权重分析法,是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的有效方法。此法首先将复杂的决策问题系统层次化,形成层次分析模型,然后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套定量计算方法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或相对权重的排序值,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10]。两者结合能够克服单纯运用AHP主观性过强及权威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学识,集思广益。将复杂的问题系统层次化,通过一套定量计算方法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或者相对权重的排序值,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中医药临床治疗学实验多采用统计学方法来评价疗效,衡量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临床差异和统计学差异。疗效即实验效应。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对于满足参数检验条件(即正态性、方差齐、独立性)的资料,使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资料,可以采用多组或两组秩和检验的非参数检验;对于分类变量的资料,可以采用有关列联表分析方法。配伍组设计实验采用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分层随机设计实验采用方差分析。交叉实验设计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序贯实验设计采用t检验。

2.3质量控制

中医临床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偏倚、机遇和依从性。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应尽量控制偏倚,并合理提高依从性。偏倚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机遇是由抽样样本随机变异造成的,也称随机误差。在临床试验中,我们观察的病例只是该病总体的一小部分,而个体之间均存在差异,因而抽样样本的均数与总体样本的均数存在差异。随机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依从性是指研究对象的用药、生活方式等,符合医嘱的程度。依从性可以根据临床判断、通过预约和随访、询问患者等来评价。对患者及时的健康教育、短疗程多随访的治疗方案等可提高其依从性。为了提高临床治疗学研究的效益,保障安全,在实施以患者为对象的临床治疗学前,要求开展预实验。

3中医诊断学实验研究

中医诊断实验研究,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和实验方法,深入研究中医诊法和辨证的理论和方法。

3.1舌诊与脉诊的实验研究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独特而重要的诊察方法,对于病情分析、辨别证候、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舌诊的研究方法有舌色定量检测、舌荧光检测、显微镜舌体检查、舌血流量测定、舌苔脱落细胞检测、舌组织切片检查、生理生化测定、超声波扫描,以及普查。传统中医脉诊凭医生的手指来感知脉象,现代中医实验研究通过传感器将脉搏信息描记成直观的曲线脉搏图。脉搏图中脉位深浅、脉数率律、脉形体幅、脉势强弱等脉象要素综合起来对应相应的正常脉象或浮、沉、数、迟、洪、细、虚、实、弦、紧、滑、涩、结、促、代等常见病脉。脉图能够客观记录又便于分析。在临床应用上,应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考虑[4]。

3.2中医辨证方法的研究

中医的辨证方法是病证结合。两者结合有利于对于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获取辨证信息的方法有循证医学方法、流行病学调查DME方法、病例回顾、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法等。建立辨证标准的步骤是确定证候分类、筛选辨证条目、得出辨证标准[11-12]。确定证候分类倚靠专业知识、辨证分型标准、文献研究、专家乃至个人意见及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检验辨证标准的方法有包括与回顾性研究对比、与专家辨证结果对比及以临床疗效验证。进行文献研究时,可综合运用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筛选辨证条目。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时,可通过叙述法、主次证法以及计分法得出辨证标准。叙述法是将某一证候的症状进行罗列,如血瘀证的头痛如针刺,痛处不移,口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脉涩等。主次证法根据常见症状不同的组合方式,抓住某一证候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但它存在主证与次证之间难以界定的问题。计分法的特点是选择一些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赋予权重分,以分数累计判断属于哪一证候,以及证候的轻、中、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法当前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4总结

中医药法篇4

关键词:《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煎药方法;煎药用水;煎药时刻

古人最重视煎药方法,方后必详细说明,认为若不按其法则药力微而功效缓,或不能达病之所[1]。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可见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遗至近代,亦十分讲究,翻阅《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关于煎药方法的文章较丰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中药煎法的传承与发展,现将其理论分述如下,意为当代研究及临床提供借鉴。

1煎器

煎药的容器,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且需除去油垢腥腻才能使用,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2]。

2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应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煎药用水量,应根据饮片质地、吸水性能、煎煮时间长短、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计算加水量。但不宜中途再添水。各种水煎中药,应根据药性选择不同的煎药用水[3],见表1。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h(除用醋、酒泡的药),至少也要20min。甚为可惜的是,只因便利省事,如今医家已不甚重视了,甚至完全忽略了。

3火候

中药初煎时,一般宜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4]。凡属金石及动物类药品,皆宜先煎久煮;凡属挥发性及芳香性之药,皆宜后入轻煎;发表药宜少煎片刻、热服,以取其轻扬之气,鼓动肌肤排泄之机能;攻下药宜急火,温服;补养药宜慢火,浓煎,则药之性味醇厚[5,6]。煎药时间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min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滋补药则在煮沸之后,用文火维持30~40min,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7,8]。

4煎药方式

煎药方式有先煎、后煎、久煎、暂煎、分煮合煎、丸煎、散煎、酒煎、蜜煎、空煎、去滓轻煎、麻沸汤浸煎等,应根据药物的不同性效而加以选择,见表3。

综上所述,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对于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近代中医药期刊发轫于19世纪末,质量较高、影响较广,在西风东渐的大环境下,承载着近代中医药的珍贵文献资料,客观地显示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医药界的真实面目。煎药方法看似简单,把许多药材放在一起,加上适量水,置火上煮到相当的时间就可以了;其实却大有学问,必须煎熬得法,否则便不能正确发挥药效。相关研究在近代期刊中得到一定的重视,亦说明其重要性。整理这一时期的中药煎法,可为当代中医药临床提供借鉴,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 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四辑(9):327-330.

[2]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一辑(6):489.

[3]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五辑(18):408-411.

[4]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五辑(14):17.

[5]Chen, Y.,Li, X.,Chen, F. 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phedra alkaloi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Acta Chromatographica,2012,24(3):475-487.

[6]Song, Xiaozhen,Xu, Jianqin,Wang, Tian 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enhances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glucose absorption in heat stressed pigs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s of SGLT1 and GLUT2 mRNA[J].Livestock Science,2010,128(1/3):75-81.

中医药法篇5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中药;专利保护

中药产业是我国21世纪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之一。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所具有的学科、信息、专家团队、学术环境等优势决定了她是中药学术成果的发源地,在中药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其科研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义重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涵盖了中药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识等诸多方面,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主要表现为中药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管见,以期与同道商榷。

1 提高教师知识产权认知,促进中药专利申报

中医药院校申请专利数与全国总数相比相差甚远,而每年发表的论文数是申报专利数的15倍之多[1],这导致大量中药科研创新成果公之于众而被他国无偿占有。因此,提高教师在开展中药创新的同时强化科研成果专利保护的认知尤为重要。

1.1 加大专利保护培训力度,建立教师中长期培训机制

学校领导层应加强中药创新成果保护意识,把普及中药专利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教师的日常教研活动中,形成有利于保护中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变封闭式发展道路为开放式发展道路,与其他法学院校、社会机构及海外联合开展有关中药专利保护的合作;成立学习班,聘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以及专利审查员作为培训讲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加世界知识产权学院、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等部门的短期强化培训;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就中药领域具体侵权案件展开研讨,巩固相关中药专利保护知识;通过会展、知识竞答等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选拔骨干教师到相关单位短期进修;将中药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纳入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之中;鼓励教师利用多方面条件,广泛涉猎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保护意识及抗侵权能力。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高校的做法。自2002年开始,日本一些大学为了阻止科研成果外流而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关讲座,实施有组织的知识产权培训计划[1]。

1.2 科研与专利保护相结合,防止中药创新成果流失

对教师的培养应提高到涉及中药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认识水平来加以要求,让抵御侵权的法制意识贯穿于中药科研创新的全过程,包括选题、立项、研究、开发、鉴定、、报奖、申请专利等各个阶段;对于学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参加涉外学术会议人员而言,防范意识尤其需要加强;重大课题的负责人应参加中药创新成果专利保护短期培训,并接受考核,成绩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且,应该多方面提高教师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反渗透、反窃取能力。此外,教师应研究并掌握国际间有关中药专利的信息和动态,搞清他国在本领域专利体系的法律状态。对已取得国内专利并有开发潜质的中药技术和产品申请国外专利;国内专利申报成功而不申请国外专利的项目,课题组应尽快发表文章及专著,使已获得专利权的中药研究成果成为共知,打造严谨的反侵权体系。

1.3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高中药专利的科技含量

近10年来中药发明专利以产品发明为主,其次是方法发明,而且93.8%是药品常规生产方法[2],中药新用途发明较少;在产品发明中,主要为中药复方,而有效部位、有效单体甚少。见表1、表2。表1 2000-2009年我国中药发明专利类型统计表2 2000-2009年我国中药产品发明专利技术统计

中药新用途的研发是治疗新型疾病及替代毒副作用大、价格较高药物的需要,而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研发代表了本领域较高的科研水平。由此可见,目前国内中药专利申报水平有待提升。中医药院校拥有的专家团队、创新实力、学术环境等优势使其具备提升中药专利科技含量的潜力。

首先,在选题立项阶段,对于投标课题严格评审、精细筛选,确定安全、有效、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科研成果附加值大的课题作为攻关对象,避免低水平重复研发的出现;其次,联合其他中医药院校或医学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汇集各自专长,集思广益,博采各家,合力形成中药研发优势共同体,完成科技含量高的中药创新项目。如合肥工业大学拥有高超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技术,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在应用研究方面优势独特,擅长药品临床前的药理、药效、毒理研究,他们联合完成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内酯β单体注射液”的项目,研发出世界上唯一的银杏单体注射液[3]。另外,在科研创新平台的基础之上促成优质高效的产学研联盟是孵化高水平中药专利的优选。中药产学研联盟是指中药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以新药研发为纽带联合起来形成的契约型创新组织[4-5],是通过中药创新项目和科研信息的带动,综合各个参与方的优势资源进行中药科研难题攻关的创新尝试。中医药院校发挥其学科、人才优势,利用企业先进的实验条件及科研设备,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组建以专家组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履行高效的经费使用原则、严把项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而组建以品种为重点、项目为载体、合同为契约的产学研联盟,在提高中药科研水平的同时弥补中医药院校课题与企业需求难以有效对接、专利转化率低的缺陷。

2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中药知识产权效能

近些年来,高校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呈现上升趋势,但二者均低于全国水平,且分布相对集中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院校[1]。通过对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2007-2009年专利申报数目与科研创新的管理情况(见表3)分析,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是促成中药专利申报的重要前提,建议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统管并协调校内专利申报工作。

2.1 成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主要有2种:挂靠模式与独立模式。前者是指知识产权属于多个机构管理,职能行使分散;而后者为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设备、经费、管理人员,该模式又分为集中式管理与分散式管理,集中式管理即知识产权的形成、转移、许可、转化等实行集中管理;分散式管理是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下,部分职能授权给院、系、科研部门[1]。由表3可见,专利成果显著的院校均采用知识产权独立管理模式。优质高效的独立管理模式是成立由相关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其职责包括:管理和协调全校中药专利申报工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规划及保护办法;编辑以中药专利数据库为中心的信息网络,及时检索相关信息;建立中药专利申请前的审查与价值评估机制,协助课题组准备专利申报材料;深入研究中药专利战略;鉴定和确认本校科研项目的密级,对本校科研领域及时提出安全防范建议;加强本校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及知识产权侵权调查、监控和纠纷处理制度。表3 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2007-2009年专利申报情况及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比较

2.2 设立专项基金,促进专利申报

教育部高等院校科技统计资料显示,高校每年发表的论文达15万篇,而申请的专利仅为1万件左右[2]。原因之一是申报专利需要不菲的专利申请费与维持费,而多数高校在教师晋升方面对专利申报数的重视程度不及数,因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晋升职称,只重视而专利意识淡薄,导致很多蕴含丰富知识产权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而被无偿使用。对此,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有必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规则,在职称评审、晋职晋级等方面,向获得科研成果并赢得专利保护的教师倾斜;另一方面,中医药院校应设立一定数量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科研价值较大,可望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中药科研成果申报专利。专项基金的额度可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和教师的科研力量而定,并与专利的实施许可相结合。在专利转化酬金分配方面,管理机构可与教师协商,合理确定发明人与学校之间的分配比例,将一部分作为学校的管理费用,另一部分为院、系及发明人用于新的研发。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固定比例制”、“累计递减制”等[6]激励政策;专利审批、许可成功后,专利人、系、学院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分享奖励;也可以就专利申报过程中不同教师、机构所做贡献的大小逐级递减分配奖金。保证专利的申请与实施处于良性循环。

2.3 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专利利用率

将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是体现中药专利价值的关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做好专利申报的同时要努力寻找专利转让的机源。在研发过程中坚持创新源于市场又回归市场的理念,构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科研创新平台,在对市场需

水分与能态调节来说,燥可致人体水分缺失,即导致携能粒子或高能态的“冷却障碍”而产生热象,为间接高能态。在干燥环境中,空气分子极度缺水,人与空气之间的“渗透压”显著增大,人体水分极易渗出、散发而导致津伤。呼吸道黏膜与肺黏膜直接与外界接触,比皮肤更易受干燥空气影响。在秋季气温下降,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中,鼻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鼻黏膜易发生细小皲裂,此种环境适宜病毒的生存繁殖,且鼻腔局部血管收缩,分泌中的免疫物质明显减少,因此极易感冒而诱发支气管炎。此病理过程与燥易伤肺密切相关[4]。

中医痰证学说认为,痰浊阻滞可导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痰证的病理过程涉及现代医学多器官、多系统,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神经内分泌异常、自主神经紊乱、体液代谢及物质代谢障碍,从而导致代谢产物堆积,内环境紊乱,表现为痰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痰证与脂质代谢的关系,相关研究发现,痰证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含量明显高于非痰浊证患者及正常人。另外,痰证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痰证患者的全血黏度比、全血还原黏度明显增高,以血液稠浓、黏滞为特点,血液循环的变化主要为微循环障碍[5]。

上述研究表明,中西医对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具有相通性。在此基础上,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病证结合分型(分期)诊断发展到将中医学的“证”与现代医学的病理形态改变和生化、病理等的微观生物指标的改变联系起来,其内涵就是将中西医在病因病机(理)发展的密切相关性联系起来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同时引导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思路的形成,进行宏观与微观结合认识疾病。

例如,脾气虚证患者多有肢体倦怠、神疲乏力等症状,同时血乳酸含量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乳酸代谢异常是脾气虚证的病理指标之一。脾气虚证患者胃黏膜环磷酸腺苷、超氧化物歧化酶、锌、铜及线粒体锌、铜含量较正常人为低[6]。再如,心血瘀阻证除有心悸胸闷、心痛时作、唇甲青紫、舌质紫黯瘀斑的症状体征表现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两者比值升高为此证的辨证参考微观指标[7]。

3 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诊断思路与方法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对如何进行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西医学中相通的生理运动、病理变化规律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点,并据此形成将中医学的“证”与现代医学的病理形态改变和生化、病理等的微观生物指标的改变联系起来,进行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进一步指导综合运用2种医学,发挥优于单用西医或单用中医治疗的优势。

例如,慢性胃炎是反复发作性病变,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不能全部改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且多反复,常难根治。中医和西医在对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上有一定的相通或在病机病理上的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肝胃不和、肝气郁结犯胃证与西医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胆汁反流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有一定的一致性,病机病理相关,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健脾益气的中药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幽门括约肌的舒缩、调节胃肠蠕动,从而调节胆汁排泄、减轻胆汁反流、缓解黏膜下血管痉挛和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小柴胡汤、四逆散可明显抑制反流性胃炎的胃黏膜水肿、充血、瘀血等病变,减轻胃细胞浸润及腺体增生性改变。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乌药等配伍使用时对胃肠平滑肌及肠管的运动节律有抑制和兴奋的双向作用,松弛奥狄括约肌、降低胆囊压力、促进消化液和胆汁的分泌,抗溃疡等综合作用[8]。

慢性胃炎胃肠功能减弱、胃黏膜萎缩、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腺化生或炎症损伤,进一步可使泌酸功能减低,胃酸缺乏或消失,甚至发生癌变。此病理(机)过程与中医的脾胃虚弱证的病机(理)相关。中医温补法常用的四君子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能调节胃泌素的分泌和胃蛋白酶活力水平,增强胃黏膜的修复再生能力和屏障作用。清补法的酸甘化阴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对胃黏膜有修复作用,白芍、乌梅可促进泌酸功能,提高胃液酸度;甘寒生津以养胃汤为主,沙参、麦冬、枸杞子、玉竹、石斛等能增加胃酸[8-9]。

其他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等疾病,西医需要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同时带来许多不良反应。若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探讨此类疾病在中西医学病机病理中的相通性,进一步结合在激素治疗过程中的中西医病理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通性,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及阴阳失调的大幅度变化,可大大减少或减轻单用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能提高治疗效果。

4 结语

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探索中西医学相通的生理病理机制和规律,进而运用此相通的规律认识2种医学在病因病机病理上的相通及相关性——建立中西医结合诊断思路和方法,在中西医结合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西药的综合药理作用,进行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现代医学的创新,也是引领中医学、西医学及各民族医学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其忠.中医基础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50.

[2] 方肇勤.实验中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

[3] 季钟朴.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88.

[4] 丁建中,张六通,邱幸凡.外燥与气象医学研究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06,7(2):284-285.

[5] 廖荣鑫,黄礼明.痰病的现代研究及思路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23(4):1-2.

[6] 宋玉洁.中医脾气虚证的现代研究近况与思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3):238-240.

[7] 冼绍祥,苏达朝,刘基铎.心血瘀阻证与凝血/抗凝、纤溶/抗纤溶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3,19(6):57-59.

中医药法篇6

1.麻沸汤渍服: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胃脘部堵痞塞、按之柔软属气痞的有效方剂,仲师在方后注曰:“上二味,以麻沸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服”。因何要用麻沸汤渍之?就是因为大黄、黄连气厚味重,长时间煎煮后,多走肠胃而具泻下作用,故本方不用煎煮之法,而以滚开的沸水浸泡少顷,绞汁即饮,这种特殊煎法所得汤剂就能达到取其气、薄其味而除上部无形邪热之目的。同样,仲景在使用附子泻心汤治疗“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时,将“三黄”用麻沸汤二升渍之,以清泻上部之邪热而达到结散痞消;再将附子“别煮取汁”而发挥温经固表之功。

2.加酒同煎法:如炙甘草汤,原方要求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同煎。佐清酒同煎目的在于借酒行气血、通经络、和阴阳,助行药势、宣痹通阳。尤其在补阴剂或气血双补剂中加酒能够通行药性,达到补而不滞之目的。炙甘草汤是治疗气虚血少之脉结代、心动悸的常用方剂,在煎药的同时加入清酒,不独增强通心阳、推动血行之作用,而且还使诸养阴药滋腻之性得清酒而消除。此外酒还是一种很好的溶媒,加酒同煎,方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最大限度的溶出。笔者在10年前用炙甘草汤治疗数十例老年心动悸、脉结代、少气少苔患者,收效惘然,遂在活血化瘀、通阳益气等治法及方剂中变来变去,在越变越乱自己更加纳闷之余,又回过头来翻阅《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发现忽略了原方中的加酒同煎法,令自己遗憾不已!从此以后,再遇心动悸、脉结代患者,或被西医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处以炙甘草汤时,据脉症情形必告知加入50-250ml数量不等的黄酒同煎,始从仲师方中体会到了炙甘草汤在临床实例应用中的“鼓桴之效”。

3.去滓重煎法: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均属和解剂,分别用于和中降逆消痞、和胃消中,消痞止利、和胃降逆,散水消痞。方后注曰:“……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云“去滓再煎”者,就是使用浓缩法减少药物的体积,让患者服药量不致过多,其目的在于使“三泻心汤”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之功卓著。药性和合,不偏不烈,更适合于半表半里、升降失司、寒热错杂之证。

4.米熟则汤成: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等。这些方后均注有“米熟成”,米熟则汤成,目的在于取稼穑之品粳米甘平之性,在补养脾胃、顾护脾肺之阴的同时,缓其方中其他药物之寒降性能,使药性在中上焦持久地发挥治疗效用。由于粳米是一味药食两用、以食为主的品种,属多数药房、药店配方“断档”饮片,医师处方、药师配方时只是告知病家或患者从自家的米袋中抓出“一撮”放在其他药中一起煎煮,在处方或配方有粳米的处方时,“抓一撮大米放入”成了医师或药师们的“口头禅”,很少有医师或药师告知病家或患者“米熟汤成”这个煎煮的“度”!

5.先煎去上沫:仲景在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方剂中,对麻黄、葛根的使用均注云:“……先煮麻黄、葛根,去上沫,内诸药……”其用意不仅在“去上沫、恐令人心烦”与“缓其性”,还在于增加药物溶出度,增强方剂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法篇7

关键词:中医药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一、中医药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一)中医药概述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在充分汲取我国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和对疾病防治经验系统总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方医药学体系。

“中医药”是”“中医”与叫药”的合称,“中医”是指中医学的各种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学形成于中国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的成书为标志。它的内容涉及生理(含解剖)学、病理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物学(含方剂)、临床各科和养生学。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我国较具有优势的产业

(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1、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是保护传统知识的需要

中医药知识是我国传统知识的~部分。世界四大传统医药体系中,唯有我国的中医药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浩然的文献,且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的智慧,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瑰宝,它是属于中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任何人都不得将其据为己有。

2、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有利于中医药利用效率的提高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使得秘方的持有人不得不采取一些限制获取中医药资源及其相关知识的措施。而这些措施会抑制对中医药的开发利用,因为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对中医药进行投资的交易成本。此外,秘方持有人为了防止秘方被他人无偿利用,采取家传的方式代代相传,那些具有特殊疗效的药方不可能被广泛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当建立健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使得中医药文化知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3、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可以增强中医药业的国际市场地位

中医药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但是由于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致使我国中药业的发展了受到很大影响。我国中草药的出口,大部分是原材料出口,这与中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而外国企业又利用我国的原材料和大量的药方进行二次开发,销往全世界,占领我国的中医药市场,甚至返销我国境内,打压我国中药民族产业的发展。所以,只有有效的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才能增强我国中医药业在世界上的市场地位。

二、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一)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是作者依法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这些规定为中医药文献重新整理和汇编提供了著作权保护。

(二)商标权保护

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下,商标不仅是一种商品标记,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好的商标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能为权利主体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现行《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都没有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专门的规定,只是有关医疗与药品的法律法规对医药产品尤其是中医药产品的商标权问题少有提及。

(三)专利权保护

专利保护是对药品发明保护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世界各国对药品发明的保护也主要采用专利保护。我国1985年《专利法》刚实施时,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健康的需要,对药品和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给予专利保护,只保护药品的制备方法,并不禁止他人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相同的产品。1993年修改的《专利法》开始给予药品发明以专利保护。

(四)商业秘密保护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商业秘密法,但在一些单行的法律法规中,已有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5条第1款规定:”国家对获得生产或者销售含有新型化学成分药品许可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交的自行取得且未披露的实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任何人不得对该未披露的实验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商业利用”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劳动法》和《合同法》对商业秘密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三、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著作权方面

现行著作权制度虽然在保护我国中医药类作品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著作权的保护对象要求具有原创性,而大多中医药创作却缺乏原创性因其大都源于生活、医疗实践,是世世代代相传的既有文化的表现,是否具有原创性常常受到置疑。而且大多数中医药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由集体智慧发展而来,著作权人的认定很困难。

2、著作权制度保护的客体不能超过一定的期限,但中医药知识大都世代相传,大都超过了著作权所设定的保护期,不符合其保护的要求。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规定为作者终生加死后五十年,那么,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则几乎所有的中医药古籍都大大超过了保护的期限

(二)商标权方面

我国商标制度在中医药领域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生产厂商意识淡薄。到l995年,我国共有2000万家企业,但仅有50万件商标注册,平均40家企业才有1家注册。

2、药品名与商标名混用。我国企业对药品名和商标名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药品商标纠纷案较多。

(三)专利权方面

由于专利制度并不是我国传统中固有的制度,因而与传统的中医药并无较强的契合性,导致了中国中医药在专利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传统中医药难以满足专利权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三个特性中的新颖性,因为大量的传统中医药知识已经处于对公众公开的状态,不具备新颖性。

2、我国《专利法》第25条规定:”不适宜专利法保护的主题:(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此条规定就使得传统中医药特有的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不能得到专利保护。

3、“中医药传统知识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而现行专利制度要求专利技术必须能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这个方面来看,传统中医药也不符合专利制度的要求。

中医药法篇8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一、中医药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一)中医药概述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在充分汲取我国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和对疾病防治经验系统总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方医药学体系。

“中医药”是”“中医”与叫药”的合称,“中医”是指中医学的各种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学形成于中国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的成书为标志。它的内容涉及生理(含解剖)学、病理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物学(含方剂)、临床各科和养生学。中医药是我国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我国较具有优势的产业

(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1、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是保护传统知识的需要中医药知识是我国传统知识的~部分。世界四大传统医药体系中,唯有我国的中医药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浩然的文献,且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的智慧,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瑰宝,它是属于中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任何人都不得将其据为己有。

2、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有利于中医药利用效率的提高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使得秘方的持有人不得不采取一些限制获取中医药资源及其相关知识的措施。而这些措施会抑制对中医药的开发利用,因为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对中医药进行投资的交易成本。此外,秘方持有人为了防止秘方被他人无偿利用,采取家传的方式代代相传,那些具有特殊疗效的药方不可能被广泛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当建立健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使得中医药文化知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3、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可以增强中医药业的国际市场地位中医药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但是由于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致使我国中药业的发展了受到很大影响。我国中草药的出口,大部分是原材料出口,这与中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而外国企业又利用我国的原材料和大量的药方进行二次开发,销往全世界,占领我国的中医药市场,甚至返销我国境内,打压我国中药民族产业的发展。所以,只有有效的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才能增强我国中医药业在世界上的市场地位。

二、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一)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是作者依法对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12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这些规定为中医药文献重新整理和汇编提供了著作权保护。

(二)商标权保护

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下,商标不仅是一种商品标记,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好的商标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能为权利主体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现行《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都没有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专门的规定,只是有关医疗与药品的法律法规对医药产品尤其是中医药产品的商标权问题少有提及。

(三)专利权保护

专利保护是对药品发明保护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世界各国对药品发明的保护也主要采用专利保护。我国1985年《专利法》刚实施时,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健康的需要,对药品和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给予专利保护,只保护药品的制备方法,并不禁止他人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相同的产品。1993年修改的《专利法》开始给予药品发明以专利保护。

(四)商业秘密保护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商业秘密法,但在一些单行的法律法规中,已有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5条第1款规定:”国家对获得生产或者销售含有新型化学成分药品许可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交的自行取得且未披露的实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任何人不得对该未披露的实验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商业利用”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劳动法》和《合同法》对商业秘密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三、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著作权方面

现行著作权制度虽然在保护我国中医药类作品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著作权的保护对象要求具有原创性,而大多中医药创作却缺乏原创性因其大都源于生活、医疗实践,是世世代代相传的既有文化的表现,是否具有原创性常常受到置疑。而且大多数中医药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由集体智慧发展而来,著作权人的认定很困难。

2、著作权制度保护的客体不能超过一定的期限,但中医药知识大都世代相传,大都超过了著作权所设定的保护期,不符合其保护的要求。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规定为作者终生加死后五十年,那么,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则几乎所有的中医药古籍都大大超过了保护的期限

(二)商标权方面

我国商标制度在中医药领域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生产厂商意识淡薄。到l995年,我国共有2000万家企业,但仅有50万件商标注册,平均40家企业才有1家注册。

2、药品名与商标名混用。我国企业对药品名和商标名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药品商标纠纷案较多。

(三)专利权方面

由于专利制度并不是我国传统中固有的制度,因而与传统的中医药并无较强的契合性,导致了中国中医药在专利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传统中医药难以满足专利权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三个特性中的新颖性,因为大量的传统中医药知识已经处于对公众公开的状态,不具备新颖性。

2、我国《专利法》第25条规定:”不适宜专利法保护的主题:(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此条规定就使得传统中医药特有的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不能得到专利保护。

3、“中医药传统知识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而现行专利制度要求专利技术必须能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这个方面来看,传统中医药也不符合专利制度的要求。

(四)商业秘密方面

1、我国现行立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散见于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中,而这些不同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主旨和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这

些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条文难以保证内容上的统一性、协调性和体系完整性

2、商业秘密的条件过于严格。因为条件太多,符合保护的主体就少,保护的范围就越窄,从而不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保护传统中医药。

3、存在不可预期的泄密风险。根据我国现有法律的规定,药品要想进入市场,必须把有关的秘密数据提供给主管部门。而我国没有规定政府的保密义务,如果政府主管部门不负担保密义务,则技术秘密很可能从专有领域流入公有领域。此外,商业秘密还存在着其他重大问题,主要有:(1)缺乏对商业秘密的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2)违反与权利人的合同约定。(3)以占有为目的的违法获取。包括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采用利益引诱的手段;采用威逼、胁迫的手段;采取违反商业道德的手段。

四、完善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

从目前的《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专利法》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与WTO的TRIPS协议相一致的新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缩小有关法规之间的差距与矛盾。纵观我国在中医药方面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除了《商标法》、《专利法》和相关通则之外,还有一些规定,其中有的内容与《专利法》相冲突。如《中医药品种保护条例》,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支持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但是其中有些内容与《专利法》有相悖之处。因此笔者建议,尽快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二)提高中医药的著作权保护

1、将中医药知识编译为数据库,从而获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保护的是作者思想观念的表现形式,并非思想内容本身。如果把中医药知识编译为数据库,就可以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2、对于中医药古籍文献的已公开的知识,按现行的《著作权法》规定,已过了保护期。但很多中医药古典书籍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可以考虑对中医药之类的国家历史精华采用特殊对象特殊对待的方法,另定其保护期。

3、中医药企业在其商标设计过程中,应该确定其版权的归属,及时给商标设计人以奖励或报酬,以免后患。

(三)强化中医药的商标权保护

1、强化中医药驰名商标的商标权保护。商标权对于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塑造中医药驰名品牌,才能与国际上的名牌进行较量,也才能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重视中医药商标侵权的法律制裁问题。如果在立法中没有法律后果的规定,那么就会导致责任不明确,实践性受限。因此,必须针对中医药商标侵权行为设计具体明确的法律后果与法律制裁,只有极大地增加商标侵权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才有可能从源头上治理对中医药的商标侵权行为。

3、增强人们的医药商标法律保护意识。现代法律意识对于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为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具体到商标法领域,药品企业必须具有鲜明的商标保护意识,及早申请注册商标。

(四)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

针对中医药专利审批周期长的特点,应积极推进相应的专利保护措施,加快审批速度,缩短审批周期。目前,药品专利的审批周期太长,申请人要获得药品专利需要等待的期间过长,不利于中医药的专利保护,可以考虑在修订《专利法》时,根据中医药本身的特点,加快中医药专利审查的速度,缩短从申请到授权的时间。

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了申请专利必须具备”三性”。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对它进行特殊的规制,对”三性”标准作适度调整,并尽快制定出比较明确的审查指南,以利于提高中医药专利申请的审查通过率,使中医药专利获得名副其实的、更为周到的法律保护。

(五)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商业秘密保护

1、提高中医药行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加强对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的普遍培训,明确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和竞争的武器。对中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进行商业秘密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知识产权的商业秘密保护意识。

2、强化中医药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首先,制定企业保密规划,订立商业秘密的保密范围及企业内部对文件、资料、数据、配方的管理办法。其次,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以合同的方式来约束员工。再次,要加强某些特殊领域的管理工作,对涉及本企业商业秘密的关键部门人员更应有严格的措施。

中医药法篇9

摘 要:疗效评价方法是检验临床疗效的重要尺度,中医学从先秦时期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就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疗效评价方法,其有效性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并展望了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23-02

The Status Quo of TCM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inking

ZHAO Dan, REN Xian-zhi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The efficacy evaluation method is the important yardstick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From Qin Dynasty to nowaday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very popular and enjoys high reputation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the important reason is the excellent clinical effect. However, its effectiveness is not widely recognized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article has made the summary and discussed the trend of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CM evaluation method.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efficacy evaluation.省略。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其临床疗效尚未能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作了回顾和分析,并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1 传统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

1.1 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发展为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诊疗方法的稳态医学。在数千年的医疗活动中,医家往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软指标作为依据,依赖于个人经验来判定疾病的向愈与否。中医古籍也是以医案的形式记录医生的诊疗经过,侧重于以某一病症状的改善、消失作为判定临床向愈的标准。目前有关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报道绝大多数也仅停留在个案报道及临床病例的疗效总结,疗效评价主观性强,缺乏统一标准,研究结果无可比性,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真实疗效的系统评价[1]。

1.2 借鉴传统西医评价方法对中医药进行疗效评价 现代研究中,人们多效仿西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注重各种率(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的变化以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指标,有时完全沿用西医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中医中药的疗效,不能充分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归根结底,就是局限在对某一“病”的疗效评价上,忽视了中医思维精髓辨证论治中“证”的评价[2]。或是在运用西医评价方法的同时,简单地对证的评价中加入了“望、闻、问、切”等过多的主观因素,其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较低,导致了其评价的科学性降低。有些研究者解决中医证候的诊断,均是软指标无法量化的问题,希望采用西医现代科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但是对这些证候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并不十分理想,还远远不能揭示中医“证”的本质,其应用的价值也受到了限制。中、西医本为两套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是通过“四诊”进行“辨证”,然后运用中药等治疗方法,通过治疗“证”而治病的。西医是通过症状、体征、检查等,诊断“病”,然后用药物治“病”而解决“病”。中医、西医有各自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治疗特点,若采用同一疗效评价标准,则难以反映中医自身特点和实际疗效。

2 传统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不全面性

尽管有人对中医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但是中医的有效性却是众所周知的。现阶段,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中医药学的发展还在于疗效。没有疗效中医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真的不能称为科学了。

中医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治疗后也是通过“四诊”评价疗效,忽略了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虽然近年来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以小样本的阳性报道为多见,真正属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还很少。现阶段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严谨的思路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评价疗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无论现有的部级、省部级以及各级专业学会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均存在评价不全面、过于注重生物学指标、忽视精神心理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弊端[3]。其结果是中医药疗效得不到全面客观评价,同时又难以为整个医学界接受,这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

3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

针对上述缺点和不足,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许多观点和主张,对推动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作出的贡献。

赖世隆[4-5]等从中医药的“整体治疗”的特点出发,在按照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同时,建立包括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中医药对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生存质量影响的证据,以期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Efficacy)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认为:一个具有较强科学价值的中医药疗效评定标准应该包括:(1)对于“病”的公认的常规疗效评定标准。(2)构成证候的若干指标变化的评定标准。(3)生存质量的评定标准:①通用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②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生存质量量表;③疾病特异性的生存质量量表。当前可以从借鉴国际公认的关于人群健康评定的通用生存质量量表入手,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生存质量通用量表。这一疗效评价体系在考虑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立足于中医药的优势,有利于使中医药的疗效评定为国际上所接受。

危北海等[6]认为评估疗效的关键要做到全面化、客观化和综合化。疗效评价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构建:(1)中医证候疗效的评定指标。(2)西医疾病疗效的评定指标:a.中间指标:包括证候学、病理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活质量的评估量表等指标;b.结局指标:包括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亦可称为替代指标)。

丁旭峰等[7]认为在常规的西医“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中医药发展需要,包括中医证候、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综合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的方法,提供中医药对重大疾病、疑难病证和亚健康状态临床疗效的科学证据,有利显示中医临床疗效的优势。并认为中医药临床生存质量的评定指标,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通用的生存质量评定量表,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生存质量表和疾病特异的生存质量表。

黄可儿[8]认为科学客观的中医药临床疗效多维结局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病”的公认的常规疗效评定指标;二是构成证候症候变化的评定指标;三是生存质量的评定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存质量(QOL)。建议将生存质量引入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体系,认为当临床试验在预后主要不是以死亡为结局的疾病中进行,而病死率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并不敏感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进生存质量作为疗效测评的指标。生存质量评价能体现中医学的健康观,预防为主,在治疗疾病时非常重视生存质量,通过问诊了解生存质量的相关内容,并将有利于凸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许军[9]等总结近10年国内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评定相关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评价标准,临床症状积分法,实验室客观指标等。指出其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探索证的“金标准”,使其对病证的定位、定性以及定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梁健等[10]认为应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学研究中医药疗效评价。认为循证医学对临床研究证据有一套严格的分级和评价体系,疗效评价注重终点指标和生存质量,强调从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卫生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综合评价临床疗效,是医学界公认的对指导临床决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种科学方法。

4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思考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着重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其对机体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整体调节,已被认为是产生疗效的依据所在。因此,评定中医药有效性结局指标的选择不应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而应从整体水平上选择,包括重要临件、功能状态、证候相关症征、受试者对治疗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结局指标,对中医药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

因此,我们认为疗效评价研究重点应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常规的西医“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中医证候的疗效评价的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病证结合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环节。中医药疗效评价应该符合中医理论的特点和临床治疗宗旨,在西医“病”的疗效评定基础上,选择能够体现中医自身治疗特色与疗效优势的评价指标,把“望、闻、问、切”信息的量化与中医辨证诊断结合起来,使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由经验走向科学,有利于显示中医临床疗效的优势,科学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其二,应把循证医学方法、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设计科学的试验方法,根据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点,严格按照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规范、合理的临床试验,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增加临床证据的说服力。并按照量表研制的原则对现有的量表进行修订,增加新的条目或模块,建立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量表,以适应临床的需要,使中医药学既保持了自身特色又能尽快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匡洪影,沈文娟,侯丽辉,等.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述评[J].中医药学报,2010,38(1):6.

[2] 张军平,王筠,郑培永.对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问题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5(3):3.

[3]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疗效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2002,4(2):12.

[4] 赖世隆.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3):88.

[5] 赖世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245.

[6] 危北海,刘薇,苑惠清.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6,23(5):354,356.

[7] 丁旭峰,刘萍.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多方位思索[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77-579.

[8] 黄可儿.将生存质量引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27.

中医药法篇10

用 文献 学 方法 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的中药特殊用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与归纳,计13种,即滴鼻法、吹鼻法、擦牙法、外洗法、热熨法、烟熏法、铺垫法、敷贴法、脐疗法、导尿法、足疗法、嚼服法、食疗法等,这对于拓宽临床合理用药思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以及开发中药新剂型,提供了有益的 参考 。

【关键词】 名医类案 续名医类案 中药 用法

中药的用法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发挥。明代江等《名医类案》和清代魏之?《续名医类案》两书(以下简称《医案》)中的部分医案,对中药的用法十分讲究,有多种特殊用法,如吹鼻法、滴鼻法、烟熏法、敷脐法、导尿法、足疗法等,认真 学习 和 研究 古代名医的中药合理用法,对于提高当今中医的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滴鼻法 《医案》中使用的滴鼻法,多是将新鲜药物的汁液直接滴入鼻中的方法。如《名医类案·卷六·首风》载:“一妇人患头风,虽盛暑,必以帕蒙其首,稍止,略见风寒,痛不可忍,……以生姜 自然 汁少许,灌入鼻中,其痛立止。”又如《名医类案·卷六·首风》载:“裕陵传王荆公偏头痛,禁中秘方,用生莱菔汁一蚬壳,仰卧,注鼻中,左痛则注之右,右痛则注之左,或注入左右皆可,数十年患,皆二注而愈。”用生姜汁与萝卜汁滴鼻以 治疗 顽固性头痛,药源广泛,用量小,副作用少,见效快,安全而可靠,值得认真研究并开发之。

吹鼻法 是将药物粉末吹入鼻中的用药方法,此法有苏醒神志、止血等功用。《名医类案·卷八·血症》载:“无锡监酒赵无疵,其兄衄血甚,已死。入殓,血尚未止(?按:血未止,则生气犹存),一道人过之,闻其家哭,询之,道云:是曾服丹或烧炼药,予药之,当即活。探囊出药半钱匕,吹入鼻中立止,得活,乃栀子烧存性,末之。”栀子炒炭,研末吹鼻,不仅可以立即止血,也可以苏醒神志于顷刻间,古人用药之巧妙,诚需深入探讨。

塞鼻法 塞鼻法与吹鼻法相类,《医案》中,用该法的成功医案也有较多记载。《续名医类案·卷十七·目》用以治疗倒睫症:“一毛倒睫,用木鳖子一个去壳为末 ,绵裹塞鼻中。左塞右,右塞左。一二夜其睫自分。”《续名医类案·卷十七·鼻》则用以治疗鼻息肉:“有人患鼻中有息肉,垂出鼻外,不闻香臭,用瓜蒂、细辛等分为细末。以绵包如豆许,塞鼻中,须臾鼻即通。息肉化为黄水,点滴至尽,三四日愈。”塞鼻剂与吹鼻剂用药量小,疗效显著,开发这种剂型的中成药,应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擦牙法 是用药物外擦牙齿的用药方法,具有使昏迷患者启齿,以便于给药等作用。《续名医类案·卷六·霍乱》载:“四肢厥冷,冒不知人,牙关紧闭……先用乌梅擦牙,俟开,即投抱龙丸三厘。”这种方法可以与现今的鼻饲法比较,利弊孰多孰少,还需要进一步权衡。此外,擦牙法也是坚固牙齿、止齿衄、保护牙齿的一种方法。如《名医类案·卷七·牙》:“宋英宗书齿药方,生地黄、细辛、白芷、皂角各一两,去皮子,入瓶中,黄泥固济,炭五六斤煅令尽炭,入僵蚕一分,甘草二钱,为细末,早晚揩齿,并治衄血、动摇等疾。”

外洗法 水煎外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法,不仅能够治疗皮肤病、外科病,也用来治疗内科病。如《名医类案·卷九·疮疡》载:“一人患此疮,脚痛而肿,或令采马鞭草,煎汤熏洗,汤气才到患处,便觉爽快,后温洗之,痛肿随减。”又如《名医类案·卷九·淋闭》载:“夏月伏阴在内,因用冷水凉药过多,气不化,而愈不通矣,用五苓散倍加肉桂(桂属龙火,使助其化也),外用葱白煎水热洗,一剂顿通。”马鞭草外洗治疗疮疡,葱白水外洗治疗小便淋闭不通,均取效于须臾间,似此类见效迅速的外治方法,很值得今人研究、学习。

热熨法 热熨法是将药物加热,局部外用的一种治法,可以散寒邪、扶阳气、利水气。《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小便秘》载:“一人小便不能,已经七八日,遍身手足肿满,诸医罔效。以紫苏煎汤入大盆内,令病人坐上薰蒸,冷则添滚汤,外用盐炒热,熨脐上及遍身肿处,良久,便通肿消而愈。”《名医类案·卷二·内伤》载:“神脱脉绝,濒死矣,惟目睛尚动(此际断要温补)。薛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然药莫能进矣,急用盐、艾、附子,炒热熨脐腹,以散寒回阳,又以口气接其口气,以附子作饼,热贴脐间,一时许,神气少苏。”从这两则医案看到,中医是可以治疗急症的。后一医案不仅用热熨法回阳救逆,还同时配合使用“口气接其口气”的方法,这与当今的人工呼吸法相类似。从结合使用人工呼吸法以抢救垂危来看,古代名医医案并非妄夸疗效。

烟熏法 烟熏法是将药物点燃,致生烟雾,患者吸入烟雾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烟雾经口鼻吸入,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续名医类案·卷十五·咳嗽》载:“崔某疗久嗽熏法,每旦取款冬花如鸡子大,少许蜜拌花使润,约一升,铁器铛中,又用一瓦碗,钻一孔,内安小竹筒,或笔管亦得,其筒少长,置碗铛相合及插筒处,皆面糊涂之,勿令泄气,铛下着炭火,少时款冬烟自竹管出,以口含筒吸取咽之,如胸中稍闷,须举头,即指头捻竹筒头,勿令漏烟出气,及烟尽止,凡是五日一为之,至六日则饱食羊肉馄饨一顿,永瘥。”这种方法治疗久嗽,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可以“永瘥”,足资临床参考。

芳香类药物,燃烟熏之,还可以开窍醒神。《续名医类案·卷四·暑》载:“ 李士材治张邑尊令郎,六月间,未申时,晕绝不知人,更余未醒,此得之生冷太过也。皂角末吹鼻中无嚏,举家惊惶。教以皂角灰存性,新汲水灌之。更取沉檀焚之,俾香气满室,以达其窍。至子后方苏。”沉香、檀香皆芳香之品,燃烟室中,开关通窍,优于皂荚吹鼻,说明改善环境也可以治疗疾病。

烟熏法还有美容作用。《续名医类案·卷十六·面》载:“孙兆治樊楼店家刘三,一日满面皆黑色……孙诊之曰,非病也,乃为臭气所熏,秽气蓄于面部不散。……厕臭气不可闻,隐忍良久下厕,明日遂有此疾。孙曰:去臭无过香,我家有南人将至售香,可用沈、檀二香各一两,碎擘,焚于炉中,安帐内以熏绢被,盖定,勿令香气散,可端坐香边,瞑目静坐,候香气散方可出帐,明日引鉴照之。刘依其言,面色渐变,旬日如故。”吸入沉香、檀香烟雾,能流通气血,血脉通畅,则面色转佳,容貌改观,值得寻味。

此外,《医案》还用烟熏法 治疗 奇难杂症,如治疗产科的乳悬证。《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五·病乳》载:“王洪绪曰,产后两乳伸长,形势如鸡肠,垂过小腹,痛难刻忍,此名乳悬,急用芎、归各四两,水煎时服,以所余斤半,于产妇面前放一棹,下放火炉,将芎归入炉慢烧,令妇伏于棹上,口鼻皆吸烟气,便可缩上。”此病虽非常见,但该案之治法,实有启发作用。烟气上升,以烟雾熏之,可以升举清气,治疗下垂之类疾病。

铺垫法 铺垫法是将药物铺垫于床垫之下以治疗疾病的 方法 。《名医类案·卷九·疮疡》载:“有人遍身生热毒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至颈而止,粘着衣被,晓夕不得寐,痛不可忍,有人教以石菖蒲三斗,,日干之,舂箩为末,布席上,使患者恣卧其间,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着,又复得睡,五七日间,其疮如失。后以此治患此者,应手效。”本案治验提示,铺垫法可以考虑治疗其他皮肤病及外科疾病,铺垫之保健用品也应考虑开发。

敷贴法 是将药物直接外敷患处的方法。《续名医类案·卷十六·头》载:“李时珍治一人病气郁,偏头痛,用蓖麻子同乳香、食盐捣贴,一夜痛止。”偏头痛患者,多病程较长,以此偏方治之,迅速获验,提示了头痛治疗不可只用内服药物的单纯方法,应开阔思路,外用也同样有佳效。这种治法,魏玉璜评价为“治标妙法”。

脐疗法 脐部给药,是治疗内科病的常用给药途径,常用来治疗二便不利。《名医类案·卷九·淋闭》载:“膏血砂垢,每溺则其痛不可言,……既而九日,便溲俱不通,秘闷欲死。王即令用细灰于患人连脐带丹田,作一泥塘,径如碗大,下令用一指厚灰,四周高起,以新汲水调朴硝一两余,令化,渐倾入灰塘中,勿令漫溢,须臾大小便迸然而出,溺中血条皆如指大。”《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二便不通》载:“一人大小便数日不通,用商陆捣烂,敷脐上,立愈。”朴硝、商陆敷脐,治疗二便不通,一法兼具西医导尿与灌肠两法之功,值得发扬光大。

导尿法 现今导尿是将导尿管插入尿道而引流小便,而《医案》记载的导尿法是将食盐吹入尿道,诱导排尿的方法。《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四·转脬》载:“李时珍尝治数人,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令将葱管吹盐入茎内,极有捷效。”食盐吹入尿道虽有刺激性,但给尿道造成的损伤,应该小于导尿管的插入,所以这还是有必要深入 研究 的一种治法。

足疗法 包括足浴法和足心敷贴疗法等。足浴法具有引火下行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口舌生疮、肝阳上亢等病症。《医案》用足浴法治疗小儿口疮,见效甚速。《名医类案·卷十二·口疮》载:“一小儿口疮,不下食,众医以狐惑治之,必死,后以矾汤于脚下浸半日(外治法佳),顿宽。”以白矾汤浸脚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痛苦小,儿童易于接受,且见效快,不失为良法。

足心敷贴疗法也是临床常用的治法,其疗病机理与足浴相似。《续名医类案·卷十二·衄》载:“李时珍治一妇人衄,一昼夜不止,诸治不效,令捣蒜傅足心,即时遂愈。”可见,正确开展足疗法,是可以祛病保健的。

嚼服法 是直接嚼食药物的方法,嚼食的药物一般为食品类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生姜、生葱、龙眼肉、白糖以及金银花等。《名医类案·卷二·暑》载:“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路途仓卒无水,渴甚,急嚼生葱二寸许,和津同咽,可抵饮水二升。”可见,嚼食生姜能解暑,嚼食生葱能生津止渴。而《名医类案·卷十二·中毒》又记载,嚼食鲜品金银花可解毒:“崇宁间,苏州天平山白云寺,五僧行山间,得蕈一丛甚大,摘而煮食之,至夜发吐,三人急采鸳鸯草生啖,遂愈。二人不肯啖,吐至死,此草藤蔓而生,对开黄白花,……今人谓之金银花。”嚼食法看似平淡,古人也有用来治疗疑难危急病症的,如《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小便秘》载:“黄氏小便不通,陈雁麓用芒硝一钱,研细,龙眼肉包之,细嚼咽下,立愈。”又如《名医类案·卷七·哮》:“一小儿盐哮喘嗽,用海螵蛸刮屑,研细末,以白糖蘸吃,愈。”嚼食药物,不经煎煮等加工环节,其药性完备,合理使用,疗效显著,古人之用药经验,于此可见一斑。